藤野先生
作者:鲁迅
教 学 目 标
1
、
把握
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文章的双线结构。
2
、
体会
鲁迅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3
、
学会
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绯
红 油光可
鉴
发
髻
瞥
畸
形
杳
无音信
花
梗
芋
头
掌握重点字词音义
f
ē
i
ji
à
n
j
ì
pi
ē
j
ī
y
ǎo
g
ě
ng
y
ù
文体
--
散文
一、概念:
散文是同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
裁,通过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片断的生活事件描述,
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社会意义。它要求
写真人真事,并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艺术加工。
二、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神不散:是指中心必须明确,无论散文内容多么广
泛,表现手法如何灵活,都必须为中心服
务。
三、散文的分类:
分为:叙事
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
鲁迅
(
1881—1936
)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
《
狂
人日记
》
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
《
野草
》《
朝花夕拾
》《
呐喊
》《
彷徨
》《
华盖集
》《
坟
》
等。本文选自散文集
《
朝花夕拾
》
。
鲁迅
写作背景
1926
年
8
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
《
藤野先生
》
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
20
年后,于
1926
年
10
月
12
日在厦门大学写的,回忆了他
1904
年夏末至
1906
年初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今日的厦门大学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
…………
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
《
呐喊
》
的来由。”
“我要到
N
进
K
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
”
“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选自
《〈
呐喊
〉
序言
》
简介:鲁迅为何去日本留学
在《藤野先生》之前,题名为
“
琐忆
”
的
“
旧事重提之八
”
的结尾部分,鲁迅曾谈及自己在南京水师学堂肄业、又转至矿路学堂毕业时的经历:
“
爬上天空20丈和钻下地面20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国外去。
”
但是到了国外又怎么样呢?
2021/3/5
自
题小像
灵台
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喑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
〔1〕本篇据作者一九三一年重写手迹收入。原无题目,下注
“
二十一岁时作, 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二月十六日也。
”
许寿裳在《新苗》第十三期(一九三七年一 月)发表的《怀旧》一文中说:
“
一九○三年他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 赠我。
”
〔2〕 灵台: 心。《庄子》:
“
不可内(纳)于灵台。
“
灵台者,心也。
”
神矢,爱神的箭。风雨如磐,唐代齐 己《侠客行》:
“
黄昏风雨黑如磐
”
。
〔3〕 荃不察 屈原《离骚》:
“
荃不察余之 中情兮
”
轩辕,即黄帝,我国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汉民族的始祖。
快速阅读用一句话概述课文内容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
1902
年夏末至
1906
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几个
生活片断
。
1903
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照片
2021/3/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2021/3/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
藤野严九郎(一八七四---一九四五)一九零四年至一九一五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任教。
课文结构
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
先后顺序全文共分三段:
一、(
1-3
)见到藤野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二、(
4-35
)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
别;
三、(
36-38
)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
行动。
分析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以“藤野先生是一个具有
_____
品质的人,从文中
——————————
句子中可以看出”的形式组织语句
,
选择角度
概括人物形象。
思考
1:
课文主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
?
表现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事件
思想品质
修改讲义
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我无私关怀
纠正解剖图
治学严谨、尊重科学、要求严格
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待人热情诚恳
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这是藤野先生给鲁迅添改过的讲义
思考
2
:
除了用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品质之外,作者还对藤野先生进行了外貌描写,从外貌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人物的什么性格品质?
写藤野先生
,
写他的“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
衣着“模胡”
,
冬天穿旧外套
,
活画出一位
生活俭朴
、
治学严谨
的学者形象。
思考
3
:
这篇回忆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写藤野,而是写了一些其他的生活片段。试着概括一下都有哪些和藤野无关的片段?并想一想这些片段与写藤野先生到底有没有关系?
事 情
与藤野先生的联系
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
表现了作者的忧国之情,这也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
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
为下文写藤野先生进行正面衬托
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
为写藤野先生进行反面衬托
写课堂上看电影
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
思考
4
:
为什么作者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藤野先生的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深深的影响着作者,激励着作者奋然前行。
人物形象小结
:
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简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毫无民族偏见的学者。
思考
5
:
怎样理解本文的叙事线索?
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
“我”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021/3/5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
“良心发现”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触动;
“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
文章
这一结尾,把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与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统一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在一起,从而总结了全篇,深化了中心,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思考
6
:理解下面一段
话,
注意红色词语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 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
良心发现
,而且
增加勇气
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
“
正人君子
”
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 字。
小结内容 把握主旨
课文以与
为明线,
以
为暗线,
赞扬了
的高尚品质,
抒发了对他的
之情;
追述了自己
的思想变化,
洋溢着强烈的
思想感情。
藤野先生的交往
爱国思想
藤野先生
真挚怀念
弃医从文
爱国主义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的回忆,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以及作者在藤野先生身上吸取力量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写作特色
1.
脉络分明,记叙有序;
2.
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
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3.
语言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课堂练习
夜深人静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二十年了,鲁迅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境。
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周
君来日本的时候正好是日清战争以后。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支那人骂为
“
梳辫子和尚
”
,说支那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
藤野先生的
《谨忆周树人君》(拓展阅读)
少年时代我向福井藩校毕业的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所以我很尊敬支那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
周君在小说里、或是对他的朋友,都把我称为恩师,如果我能早些读到他的这些作品就好了。听说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联系上的话,周君会该有多么欢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