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人教版七年级下重点文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6版人教版七年级下重点文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ID:574248

大小:61.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邓稼先》训练题 ‎(一)阅读课文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答题。‎ ‎1.文中举了“文革”时期,邓稼先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表现了他出色的口才,请你站在邓稼先的角度,结合当时情况,说一句劝说的话。‎ ‎2.文章第三部分中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根据本部分内容,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4.文中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道理,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符合人物身份,当时情况,合理流畅即可。‎ ‎2.这样更能突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祖国满腔热忱与兢兢业业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中国人在面对自己国家事务时,表现出了更加可贵的优秀品质,让人再次感念邓稼先之伟大。‎ ‎3.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纯朴的农民气质,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 ‎4.有道理,作者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也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有着渊远的联系,所以他离不开中国这块土壤,奥本海默亦是如此。‎ ‎(二)阅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答题。‎ ‎1、本文段主要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邓稼先什么精神?‎ ‎2、标题“我不能走”有什么表达作用?‎ ‎3、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4、最后问什么要补充“我”父亲喜欢五四时代的那首歌?‎ 答案:1、一次实验出现意外,他坚持不愿离开。表现了他献身国防,无私奉献的精神。‎ ‎2、坚忍不拔的性格和身先士卒、乐于奉献的精神。‎ ‎3、写出了环境的恶劣,衬托人物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 ‎4、写出了父亲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时希望中华振兴,也写出我的爱国之情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一)阅读课文《说和做》(臧克家)选段,完成15~19题。(15分)‎ ‎①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②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 ③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 ④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 ⑤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 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 ⑦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 ⑧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⑨他“做”‎ 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 ⑩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 ⑪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5.选段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16.第①段中的“小声说”是指声音低吗?你怎样理解?(3分)‎ ‎17.找出文中与第③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18.第⑨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3分)‎ ‎19.说说第⑪段的作用,并以“贝多芬”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4分)‎ ‎15.①起稿政治传单;②群众大会演讲;③参加游行示威。 ‎ ‎16.不是。(1分)是指在昆明小范围内宣传动员。 ‎ ‎17.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 ‎18.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19.作用:总结全文,高度称赞闻一多先生敢说敢做的伟大精神。 ‎ ‎ 仿写:他,是生活的弃儿。他,是命运的改写者。或:他,是眼睛的盲者。他,是音乐的引路人。‎ ‎《最后一课》训练题 ‎(一)阅读“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答题 ‎1、“这可怜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可怜”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2、把字帖想象成国旗表达了什么感情?反复将“法兰西”和“阿尔萨斯”连在一起出现有什么含义?‎ ‎3、赏析划线句“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答案:1、表现了喊麦尔老师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和对最后一节法语课的珍视,也表现了小弗朗士同情老师最后一课的良苦用心。“可怜”一词表现了“我”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 爱国之情;法兰西是祖国,阿尔萨斯是家乡,阿尔萨斯永远属于祖国,热爱法语就是热爱祖国和家乡。‎ 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语言比作钥匙,形象的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只要牢记本民族的语言,就能团结人民,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赶走入侵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二)阅读“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散学了—你们走吧”答题 ‎1、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和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2、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3、如果将结尾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喊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你是怎样理解他呆在那儿话也不说的举动?‎ 答案:1、钟声宣告最后一节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育要代替法语,用这些声音烘托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痛苦和悲愤。2、表现了我对韩麦尔先生的崇敬之情。3、不好,此时韩麦尔先生内心无比痛苦,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用无声的描写更能突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悲愤。‎ ‎《阿长与〈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不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3.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4.“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 答案:1、我以为从阿长那里得到《山海经》根本不可能,我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来问,也不好不说 ‎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 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  ‎ ‎3、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善良的性格特点。‎ ‎4、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给我买回来,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这确实是有很大的神力 ‎ ‎5、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老王》‎ ‎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 )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 )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老王》的作者是 杨绛 ,她的丈夫 钱钟书 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小说《 围城 》‎ ‎2.前3段使用的描写手法有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其中着笔最多的是 神态,这样描写的作用是突出老王极差的健康状态,暗示他不久于人世。 。‎ ‎2.填上文中空缺的两处词语,并体会其含义。‎ ‎[镶嵌:本文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突出老王瘦弱无力,行动不灵活,僵直的状态。强笑:(qiǎnɡ)勉强做出笑容。含义:对他给“我”送鸡蛋、香油,表示感激;“我”看到形容枯槁的老王害怕、同情。] ‎ ‎3.选段画线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王在重病的情况下仍然拿鸡蛋来给我,报答我对他的关照,令我非常的感动,而这份情谊是无法用鸡蛋的数目来衡量的。] ‎ ‎4.作者的善良是如何表现的?‎ ‎ [接了鸡蛋、香油后给老王钱,担心他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上不安。] ‎ ‎5.“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为什么?‎ ‎[因为他病得皮包骨头、浑身无力,滞笨地转身,直着脚走路。我想像着他都要散架了。] ‎ ‎6.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老王死的前一天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我”给他钱,表现了老王和作者的善良。] 7.学了本文,你有怎样的感悟? ‎ ‎[提示:从个人如何对待善良的不幸者的角度。从政策如何倾向善良的不幸者的角度。从善良者个人如何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角度。]‎ ‎8.揣摩下列句子特点,并仿写句子,理解划线句含义。(心理描写:概括+具体+结论)‎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 9.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 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再是人道主义精神。] ‎ ‎10.老王的性格,命运。用一句话概括:“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 ‎[孤苦伶仃、生活窘迫,凄凉艰难;但老实厚道,心地良心,关心人、讲感情、讲仁义,知恩图报。]‎ ‎11.揣摩加点词语好处。‎ ‎①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阅读课文“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至“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回答问题。‎ ‎(1)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3)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 ‎(4)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严的?‎ 答案:1、第一句承接上文,总结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行。第二句开启下文,突出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特点。这两句话承上启下。‎ ‎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写话”。一旦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 ‎3、因为有些人写文章出现一些废字,但又不肯删去,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文风的简洁,当然感慨了。‎ ‎4、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语文,努力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 ‎《紫藤萝瀑布》‎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 挨 着一串,一朵 接 着一朵,彼此 推 着 挤 着,好不活泼热闹!‎ ‎   ……‎ ‎   ④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   ⑤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   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   ⑦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树的________景象和人的________心情,其中“流着”与词语“________”相照应。‎ ‎(2)第③段中划横线词“挨”“接”“推”“挤”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 ‎(3)体会下列句子的含意。‎ ‎1)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4)第①段中“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结尾写“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样写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23. 《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回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22、(1)繁茂 愉悦欢畅 瀑布   ‎ ‎ (2)多而密,生机勃勃,情趣烂漫(富有情趣)。   (3)1)把“香气”写成“浅紫色的”,是嗅觉与视觉的相通,更突出了紫藤萝的紫色光彩,使花色与花香融为一体,造成一种无所不在、笼罩一切的感觉。2)紫藤萝的紫色和芳香使作者感悟到生命的活力与永恒,促使她振奋精神,阔步向前。   (4) 被紫藤萝花吸引。首尾呼应。  23、将过去紫藤萝花的衰颓零落和现在紫藤萝花的花繁枝茂对比,从而领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道理。  ‎ ‎《紫藤萝瀑布》阅读题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   ①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②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③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④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⑤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⑥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节选文字的第一段对紫藤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使用了哪些修辞?写出了花怎样的特点?    2、第二段第①句写景好在什么地方?    3、第二段第②句详写过去的紫藤萝的衰颓零落作用何在?    4、第二段第⑥句去掉好吗?为什么?    5、点明全文主旨的是哪一句?   6、“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    7、联系有关背景材料,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