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课内阅读
一、阅读选文《都市精灵》选段
我很羡慕春城昆明,近年来那里每年春节前后都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由西伯利亚飞来过冬,成了昆明人的一大骄傲,年年都有电视报道。
我佩服上海人,他们开始在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多可爱!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现代大都市都有自己的都市动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许多城市可以称得上是小松鼠王国,或者野鸭子王国,或者鹿的王国旧金山是最有代表性的,简直是个海兽鸟城。在它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居然卧着上百头野生的大海狮,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抢地盘,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赏。海滨饭馆都把临海的座位当成一等雅座来招待顾客,甚至搭起高高的木板大看台,可以登高检阅。靠近金门大桥则有一处观海鸟的胜地,太平洋海湾中有三个小岩石孤岛,栖息着上万只大嘴鹈鹕、鱼鹰、海鸥。只要鱼群一到,这上万只大海鸟便一起( )空,作低空( )翔,然后,一( )翅膀,像炸弹一样,( )入水中,百发百中,( )出水面时,嘴中必有活蹦鲜灵的鱼。这个地方每逢节假日,能引来成千上万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他们一看就是好几个钟点。看海兽,看海鸟,便成了旧金山人的传统节目和一大享受,位置排得很靠前,和上博物馆有着差不多同等的崇高地位。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因为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这么看来,城市里无鸟无鱼未必是好事。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了,习以为常了,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动词。并说说这些精彩的动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2.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填空。(6分)
(1)“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一句中“孤城寡人”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该词系化用“ ”一词而来,它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一句中“与狼共舞”的原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狼共舞”其实包含了怎样的愿望?
3
10
.作者为什么说“城市里无鸟无鱼无兽未必是好事”?请联系上下文加以分析。(2分)
4.文中“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说?(3分)
二、阅读《幽径悲剧》一文中的选段
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清代笔记中有不少关于北京藤萝的记述。在古庙中,在名园中,往往都有几棵寿达数百年的藤萝,许多神话故事也往往涉及藤萝。北大现在的燕园,是清代的名园,有几棵古老的藤萝,自是意中事。我们最初从城里搬来的时候,还能看到几棵据说是明代传下来的藤萝。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一景。
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评价,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象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隐约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藤萝们和其他一些古丁香树等等,被异化为“修正主义”,遭到了无情的诛伐。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是否也被踏上一千只脚,没有调查研究,不敢瞎说,永世不得翻身,则是铁一般的事实了。
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着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10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象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5.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6.依次概括下列语句所表现的古藤萝的特点。(3分)
①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
②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③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隐约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7.上文中,作者发出了“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人生毕竟还是个荆棘丛”的感慨,这两句话矛盾吗?请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分)
8.阅读下面《紫藤萝瀑布》选段,结合上文回答问题。(4分)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同样的事物,寄寓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试揣摩一下,两文的作者借助于“藤萝”这一特定的事物,分别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三、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13~17题(10分)
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清代笔记中有不少关于北京藤萝的记述。在古庙中,在名园中,往往都有几棵寿达数百年的藤萝,许多神话故事也往往涉及藤萝。北大现在的燕园,是清代名园,有几棵古老的藤萝,自是意中事。我们最初从城里搬来的时候,还能看到几棵据说是明代传下来的藤萝。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一景。
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评价,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 甲 (扑进 闯入 传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 乙 (闯入 袭入 传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
10
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9.在文中甲乙两处选择合适词填在下面。(2分)
甲: 乙:
10. 文章说“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最有特色”表现在哪儿?
答:
11.“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给我们展示了藤萝的色彩美,请你写出两句能体现景或物色彩美的诗句。(2分)
答:
12.作者说“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是否是说作者在以前不知道古藤的存在,谈谈你的看法,并说说为什么?(2分)
答:
13.作者为什么说“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你喜爱藤萝吗?说说为什么。
答:
四、阅读《我的母亲》选段,完成7-10题。(共10分)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15、文中的母亲见着“我”挨打,为什么一边饮泣吞声,一边还要说“打得好”
10
呢?
16.摘录文中一句比喻句,并赏析这句比喻句的表达效果。(3分)
摘录:
赏析:
17.选文中哪个细节最打动你?为什么?(3分)
五、阅读《苏州园林》语段,回答问题。
(一)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磷峋的技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 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予。有墙壁隔着,有廊予界看,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 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楼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8.这两段文字说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4分)
19.对文中“中国的审美观点”如何正确理解?(2分)
20.文段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2分)
2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2分)
22.第二自然段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 _,“不隔”指的是 ;“界” 指的是 _,“未界’指的是_ 。(4分)
23.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第一段说明对象的特点是 ;第二段说明对象的特点是 。(2分)
24.文中“这是不足取的”一句原来是“这才是可取的”,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请作简要阐述。(2分)
10
25.“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一句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26.下边的楹联中哪几联写出了这段文字中所说的“画意”?( )
A. 满地绿阴飞燕子 一帘晴雪卷梅花(网师园看松读画轩)
B. 客到烹茶旅会权当东道 灯悬待日邮亭远映胥江(横塘古驿)
C. 四壁荷花三面柳 半潭秋水一房山(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D. 卧石听涛满衫松色 开门看雨一片蕉声(耦园城曲草堂)
E. 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天平山范公祠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27.文中粗体字“雷同”能不能换成“相同”?为什么?
28.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这种配合追求的目的是什么?
29.为什么苏州园林的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30.你认为现代城市中那种整齐划一的建筑布局美吗?和苏州园林所讲究的美有什么不同?评价一下这两种美。
31.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
A.说明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B.说明苏州园林里假山与池沼配合。
C.说明苏州园林又一个入画之景。 D.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3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先______后______。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_________,池沼安排的特点是________ 。
33.文中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里的“艺术”和“技术”有什么区别?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4.这段文字虽然说明的是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设计布置艺术,但它也紧紧扣住了苏州园林的总特点,以部分说明全局。这段文字的内容和课文第二段照应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六、阅读下列选文完成题目
放学了,小亮还沉浸在欢乐之中,蹦蹦跳跳地朝家中走去。蓦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他好像又看到: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条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他愣怔着,不知如何办才好。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囊囊的。他低下小脑袋,吮着指头,想了许久,瞅瞅四周无人,迅速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还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
这一夜,小亮睡得特别香,特别甜。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
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别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掏米、添水、捅火、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他要赶紧去挖他的糖。不想,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融化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潮湿的地面上,歪躺着几张皱巴巴的糖纸和那根作为标志的小棒棒。
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
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35.王小亮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句子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6.为什么王小亮摸着舍不得吃的糖,又有“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2分)
答:
37.文章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一例说明其在表现人物遭遇、凸现文章主旨等方面的作用。(3分)
答:
七、阅读下列选文,做13~16题。(8分)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是蝉的世界。偶一人声也是静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
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10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祷身有多少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38.仔细品读文章,根据下列句子分析人们的思想感情。(2分)
偶一人声也是静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
答:
39.作者抓住了潭水清澈、林区_____________、曲径幽路、森林______________的特征来写景,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分)
40.请仿照例句,再造一个句子:(2分)
例句: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
广场的喷泉
41.有人认为画线句可以改为“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茸茸的、毛毛的青苔染绿”,你赞同吗?为什么?(2分)
答:
八、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42.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这是哪一句话?(1分)
答:
43.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原因是什么?(1分)
答:
44.你能理解韩麦尔先生“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这一动作表情吗?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10
初二语文(上)课内阅读答案
1. 词语:腾滑抿射钻;(1分) 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批海鸟捕鱼的壮观景象,让人感受到海鸟们自由自在的生活。(2分)2.(1)一座城市里只有人没有动物; “孤家寡人”; 比喻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2) 比喻与恶人在一起,随时都有危险,须特别谨慎 ; 人与动物共处 ;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每空1分)3.没有鸟鱼兽说明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存。作者说“未必是好事”是一种委婉的说法。(2分)4.“不错的衡量标准”指“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1分)
5、生命力极其旺盛的,给我带来惟一一点安慰和寄托的古藤萝被毁灭,我感到无比的痛苦。(2分。语言表达不求相同,意思对即可)6、①生机勃勃;②需求甚少,生长顽强;③毫不张扬,默默无闻,颇有隐者的风范。(共3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7、不矛盾。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是因为古藤萝给悲愤、惆怅心情中的我带来了一丝安慰,使我觉得人生还有快乐;而说“人生毕竟还是个荆棘丛”,是由于给我安慰的古藤萝被砍断了,使我感到无比的痛心,“愚氓毁美”的事实使人感到人生的悲哀。(3分。若只谈到不矛盾一方面的理由或理解给1分)8、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幽径悲剧》选段:善待生命,善待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紫藤萝瀑布》选段:正确对待生命中的不幸,在生命的长河中不懈努力。(共4分。视语言的情况酌情给分)9.闯入 袭入
10. 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1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等12.作者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衬托藤萝的花香,花美,也突出了藤萝的隐者风度。13.因为每到春天它就会开满花,成为园中一景。 喜欢与否,言之有理即可。14、写母亲见“我”挨打而矛盾重重。15、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的,话语既是违心的,又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
16、摘录: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赏析:参考:形象生动的描绘了挨打后手掌肿大的样子,衬托了父亲对子女的严厉。17、示例1 细节: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表现了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的矛盾痛苦的心理。示例2 细节: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18.第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特点;第二段,说明苏州园林花墙和底子的特点。 19、画面切忌呆板单调 20.主要说明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21.主要说明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22.有墙壁隔着 墙上有镂空图案 有廊子界着,廊子两边无所依傍23.着眼在画意 层次丰富、景致幽深。 24.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5.“寂寞”
10
是拟人化的写法。这一句将园林中落叶树与常绿树、花时不同的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同时,也暗示游客在不同的时节游览苏州园林都不会感到单调。26.A、C、D 27.雷同是不该相同而相同,是败笔,是贬义词;而相同是允许的,是中性词。28.追求的目的是使游览者产生置身于山间,如在画图中的感觉。29.刻意表现一种自然美。30.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谈,说美和不美都可以。苏州园林讲究自然美,城市布局注重整齐划一有多种原因,较为偏重于人的创造,也是一种美。评价这两种美,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来谈。31、B 32、总 分 讲究艺术,给人以置身山间的实感 讲究自然之趣,并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33、“艺术”和“技术”都有技艺的意思。它们细微差别是,“艺术”是指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作名词,如“一项艺术”,也可表示“形状独特而美观”的意思,如“这盆根雕很艺术”。而“技术”是指操作方面的技巧,比较具体。34.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35. 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
36.如果让“现在的妈妈”知道亲妈妈送糖给他,自己会挨爸爸的一阵痛打。
37.举例略。通过对比主要突出“过去妈妈”的慈爱,“现在妈妈”的冷酷,也体现了王小亮的机智、坚强和可爱
38.体现人们陶醉于清新宁静的山间,表现了人们对阿里山的喜爱和赞美。
39.静谧 宽广(意思对即可)
40.答案示例:广场的喷泉像一朵盛开的花,美轮美奂。
41.文章中把定语后置是为了突出幽路上的青苔的状态。同时把整句拆成两个分句,读起来也富有节奏感。(意思对即可)
42.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43.主要是因为“我”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
44.这是韩麦尔先生失去国土和母语内心痛苦的外在表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