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刷子李》教案2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下《刷子李》教案2

ID:574569

大小:49.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五年级语文《刷子李》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 ‎ ‎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单元主题是"作家笔下的人",本文为略读课文。‎ 设计说明:‎ ‎《刷子李》是一篇小说,也可以说是一篇散文,塑造了"刷子李"这一鲜活的人物形象。对于写人的文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是我们常用的品析人物的方法。教参《教学师教学用书》上就是这样指导我们教学的,在这一课的"教材解读"中有这么一句话: "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时候,就注重了细节描写。这是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的特点。"的确,很多写人的课文都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每篇写人的都这样讲,老生常谈,千篇一律,就扼杀了文章的特色,学生也吸纳不到新鲜的"血液"。‎ 冯骥才的这篇文章与众不同的,有其独特之处,传统品析人物的方法就难以奏效。本文的特别跟作者本人有关,冯骥才说:"把故事写绝了是古人的第一能耐。故而我始终盯住故事。"他善于讲故事,而且讲得高明、精彩,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有人说他的小说的最大看点首先在故事,其次在人物。这篇文章正是这样。故事包含着人物,人物掩映在故事中,故事吸引你了,人物也就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教学中,我就把目光盯在故事上,引导学生感受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领略这种独特的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 ‎3.体会作者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激起学生阅读相关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激起学生阅读相关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原文导入,知作者:‎ ‎1.上课前,我们来读一段文字:‎ 在天津,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 读完你明白了什么?‎ 预设:在天津,各行各业都有本领齐天的活神仙。‎ 预设:天津人喜欢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 ‎2.他们都是俗世里的"奇"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奇人"刷子李"。‎ ‎3.本文的作者是谁?观察注释后,写到课题下面。我们曾学过冯骥才的哪些课文?‎ 预设:《珍珠鸟》《花儿的勇气》‎ 若学生回答不出,可提示文中重要语句:①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②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设计意图:引出原文,不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了课题,而且也熟悉了天津的一些地域文化,拓宽了孩子的视野。回顾冯骥才的其它文章,能够迅速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拉近与作者及文本的距离,同时也促使学生形成读文知作者的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正音 ‎(1)读准轻声和儿化:规矩 包袱 露馅儿;带进句子读一读。‎ ‎(2)读准多音字:‎ 伴着鼓点,和着琴音 这楼房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 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发怔发傻的模样(理解"发怔")‎ ‎【设计意图:扫除字词障碍,促使学生养成字正腔圆朗读的好习惯。】‎ ‎3.感知刷子李"奇"在何处 ‎(1)刷子李最奇的地方是什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2)交流:‎ 预设: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预设: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你们平时见过这样的粉刷匠吗?你信吗?‎ ‎(3)这是传说,世人大多不信。读一读第二段。‎ ‎(4)如果你是作者,怎样才能让人都信呢?‎ 预设:举例子 预设:写一个具体事例。‎ 小结:冯老先生正是让事实说话的。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让我们不得不信。‎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练习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把自己当成作者去思考,可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使阅读与写作之间架起桥梁。】‎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段至结尾,画出最能表现刷子李"奇"的语句。可以按顺序档出序号。‎ ‎【设计意图:在实践中训练浏览的能力以及快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 ‎(二)交流重点句的理解:‎ ‎1.刷子李干活前有什么"奇"的?‎ 预设: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果然"一词照应的是前文的哪一句呢?‎ 预设: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这就是前后照应,关于传说中他的穿着印证了 ‎2.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手艺高?谁来读你画的句子。‎ 预设: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从这一句中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刷子李本领强。‎ 预设:刷屋顶粉浆肯定会掉在身上,没有人一滴不掉,但是刷子李就是能做到。‎ ‎(将"屋顶尤其难刷......一掉准掉在身上"字体变红)‎ 这一段红色部分完全可以不写,直接写刷子李刷得好不就行了,为什么要这样写?‎ 预设:这样写更能表现出刷子李本领比别人高。‎ 预设:这样一对比,就更显出刷子李本领高。‎ 小结:作者正是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刷子李手艺之高。‎ ‎3.谁来读读刷子李刷墙的动作?‎ 预设: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读书不仅要读懂文字的意思,还要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从这一句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刷子李干活很轻松自在,悠然自得。‎ 预设:刷子李把这份枯燥的工作做得很有趣味。‎ 你能读出那种悠然自得的节奏吗?‎ ‎4.这墙到底刷得好不好?谁能用书上的语句来说一说。‎ 预设: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个人读,女生读,男生读。‎ 这一句也照应着传说中的一句话。谁来读。‎ 预设: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小结:好的作者写文章总不忘前后照应。‎ ‎5.刷完屋顶,刷子李的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请你读一读相关语句。‎ 预设: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这一句照应着传说中的哪一句呢?‎ 预设: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传说中是这样,现在证实跟传说中一样,不是该用"果然"吗?怎么用"居然"呢?"居然"什么意思?这透露出曹小三怎样的心理?‎ 预设:"果然"是跟之前自己的预料一样,"居然"指出乎意料。这一个词流露出曹小三之前对刷子李是半信半疑的心理。‎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走进语言的丛林,从走马观花到下马看花,深入到字里行间。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语言的精妙,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 ‎6.曹小三之前半信半疑,现在呢,眼见为实,不得不信。接下来,曹小三的心理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出示:当他看见刷子李身上有白点时,他想: ;当他知道那是一个小洞时,他想: 。‎ 板书:怀疑—相信—失望—佩服 曹小三由最初的半信半疑到相信,突然又失望,最后更加由衷地佩服师傅。(用曲线画出示意图。)‎ 小结:故事一波三折,我们的心理也是一波三折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人物心理的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既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感受一波三折的写法 ‎1.其实这个故事写到曹小三"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曹小三已经信了,我们也信了,就可以结尾了。为什么要写后面的内容——就是第7-10自然段。是不是画蛇添足?‎ ‎2.不要急于回答。请大家再次阅读第7-10自然段,边读边想。请4位同学来读。你觉得这四段是不是画蛇添足?‎ 预设:当然不是。这样写更吸引人往下读。‎ 预设:这一部分,更突出刷子李的本领高。‎ 预设:这样写让故事显得曲折,好看,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预设:这一部分让人虚惊一场,结果出人意料,很有意思。‎ 小结:文似看山不喜平。故事越曲折越吸引人。结尾出人意料才让人印象深刻。‎ ‎【设计意图:朱光潜先生说:"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通过对比,能让学生感受到故事的高明和精彩之处,体会一波三折的表达效果。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人物心理的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既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再次感悟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1)阅读《张大力》‎ 冯骥才善于讲故事,而且讲得高明、精彩,一波三折,还喜欢在关键处来点曲折。想不想再读一个冯骥才先生的故事?请大家阅读《张大力》。(文章内容至第8自然段结束。)‎ ‎(2)猜测故事结尾 接下来你们来猜故事的结尾,谁来说说。‎ 预设:张大力拿银子离去。‎ ‎(3)探讨作者的结尾 故事这样结束平平淡淡,像条直线,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想不想看看冯骥才先生的结尾。请接着往下读:(屏幕出示)‎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 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 凡举起此锁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设计意图:同类阅读,让学生再次感受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体会用生动的情节来塑造人物的方法。强化学生对这一独特表达方法的认识。同时,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 五、推荐阅读《俗世奇人》‎ 张大力的故事和刷子李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使人物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这两个故事都出自同一本书《俗世奇人》。文中还有很奇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而且课标还明确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要求。本文选自《俗世奇人》,为学生推荐这本书,既能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又将他们的阅读从课内引向课外,走向自主、广泛阅读的通道。】‎ ‎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