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
(
亦称陕甘苏区
)
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
红军长征中跋涉的草地
红军当年从这里过草地
红军过草地
红军过草地
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
金色的鱼钩
》
就是其中之一。
金色的鱼钩
汤 锅 喉 弥 涯
疙 瘩 蹲 奄 兜
生字学习
tāng
guō
hóu
mí
yá
gē
da
dūn
yān
dōu
读读下列词语
肠胃病 队伍 炊事班 皱纹 合不拢 鱼汤 喉管 弥漫 鱼饵 蚯蚓 情绪 拧成 搀扶 毅力 俯身 粗糙 衣兜 瞻仰 闪烁 塞了铅块
颧骨 两鬓 斑白 青稞
威胁 喜出望外 碗筷
搪瓷 合不拢眼 支吾
保姆 收敛笑容 熬过
严峻 疙瘩 皱纹
奄奄一息
抽噎 瞻仰 红锈
热气腾腾 搀扶
照顾
—
( ) 安顿
—
( )
弥漫
—
( ) 严厉
—
( )
近义词
照料
充满
安排
反义词
干净
—
( ) 脆弱
—
( )
粗糙
—
( ) 严厉
—
( )
肮脏
坚强
严峻
细腻
慈祥
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明确目标:
(
1
)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把和题目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
2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
再读课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3.
说说你对
“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
这句话的理解。
思考:
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在长征过草地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接
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光荣
牺牲的故事。
课文按故事发展顺序共分为四段:
第
1
段:(
1
—
2
)讲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情况,介绍了老班长的外貌和
“
老班长
”
这个称呼的由来。
第
2
段:(
3
—
22
),讲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
第
3
段:(
23
—
33
),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
第
4
段:(
34
),讲
“
我
”
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班长
呀?
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说明了: 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
说明了: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启发:
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来刻画人物,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
“
老
班长
”
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
感受到的?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感
受深的地方做批注。
合不拢眼
喜出望外
收敛笑容
露出笑意
小组合作讨论:
这四个词语是描写老班长的什么的?
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课文几次写到了喝鱼汤?每次分别是什么情景?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光品质。
这些情景充分体现了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
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
“
吃过了。 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
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
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
着喉管,失声喊起来:
“
老班长,你怎
么
……”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
“
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
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为什么“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当“我”知道鱼的来之不易,以及老班长把仅有的一
点儿东西都给三个病号吃,自己却硬咽草根、用鱼骨充
饥时,“我”的内心极为沉重。“我”实在不忍心喝下这少
之又少的鱼汤.
思考:
1
.
“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
小梁为什么要这样做?
2.
课文为什么以
“
金色的鱼钩
”
为题目?
3
.为什么说
“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
?
(
课文的最后一段话,揭示了课文的主题.)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钓鱼给他们吃的,让他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小梁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金色的鱼钩
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老班长
肩负重任
弯钩钓鱼
钓鱼不吃
安定情绪
困难重重
壮烈牺牲
忠于革命 忠于党 舍己为人
假如你是
“
革命烈士纪念馆
”
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的鱼钩的故事?
1.
条理要清楚,讲清鱼钩的来历以及围绕鱼钩所发生的故事。
2.
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说出来,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注意用口语讲述。
长征途中这样的感人故事还很多很多。课外找
《
倔强的小红军
》
来读读。
继承光荣传统
为实现共产主义
时刻准备着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
爱祖国爱人民
,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
不怕困难
,
不怕敌人
,
顽强学习
,
坚决斗争
,
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
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
,
向着胜利勇敢前进
,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
爱祖国爱人民
,
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
,
时刻准备
,
建立功勋
,
要把敌人
,
消灭干净
,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前进
,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