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备课1号
课时 1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1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勤于朗读、背诵的良好习惯。
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逐步养成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勤于朗读、背诵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掌握读书的姿势。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1、谈话引入新课。
2、指导朗读、背诵姿势
3、总结。
。
(1)指导观察第一幅图。
提问:
图上的小学生是怎样朗读的,是怎样坐的,怎样拿书的,眼睛和课本的距离怎样?
然后强调,朗读时还应做到:
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要字字入目,句句过心,努力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精神要专注,要一边读一边想。
(2)指导观察第2、3页图。
让学生说说:背诵时,图上的同学是怎样坐的,他们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向什么地方看,态度和神情怎样?
再说说背诵时要注意什么?
如:声音要响亮,要一边背一边想,要力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等。
(3)观察小图。
注意图中学生的姿势、态度和表情。
小结要领
身正肩平 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 自然平放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2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形式。
2、使学生初步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养成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勤于朗读、背诵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掌握读书的姿势。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整体感知图画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
三、小结
1、指导观察顺序: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简说图意。
3、提问:
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么摆放?
4、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
眼睛向着什么地方?
态度神情怎样?
小结:
身正肩平 交臂平放
眼向前方 态度认真
5、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
声音响亮
边背边想
正确流利
富有感情
6、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
7、选取一段课文片段,然后交换检查同桌的背诵。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教学反思
课时 3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时累计 3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勤于朗读、背诵的良好习惯。
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逐步养成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逐步养成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复习检查
二、指导观图
三.小结。
1、 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
2、 边观察边讲解课外阅读的要求。
观察上边三幅图
A.从第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的多开心啊!
B.观察第二幅图。
让学生先演示朗读时正确的姿势、态度、表情.
然后告诉学生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情专一.
C.观察第三幅图。
图上的几个同学在干什么?
他们的表情则怎样?
D.小结三幅图: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3、阅读课外书籍(报刊)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这些习惯,可以学到许多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大有好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共有四篇归类识字的课文。第一课通过“词串”,向我们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全课共分四组词语。第一组词语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词语介绍了荷塘里的主要植物;第三组词语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词语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第二课也是采用“词串”形式描绘了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的场面。全课的第一组词语表现天安门城楼的景色;第二组词语表现国庆阅兵式场面;第三组词语表现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第四组词语表现了中国的突飞猛进。第三课属于看图会意识字,课文通过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第四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由5个偏旁“苗”组成5个形声字,再由这5个形声字分别组成词语,然后用一部分生字编人后面的儿歌。
这个单元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要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象形字和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及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要注意识字与写字相结合,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课时 1 备
年级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4
课题
识字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二. 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三. 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四、进行范写。
大家知道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么?常熟是我的家乡,你们去过常熟么?电视上见过么?那儿可是个水乡小镇,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你们想不想去张老师的家乡看看?
1. 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自由练习。
2. 交流。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谁还想说说。(注意翘舌音,后鼻音)
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点名2人,齐读。
4. 去掉拼音谁也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齐读。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相机认识菱藕。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点名读,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荷塘真美啊。
3、 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学生描红。
板书设计
神州 腾飞 中国龙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5
课题
识字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继续巩固学习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余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天安门广场的节日欢庆气氛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复习
二、钢量曲直
三、指导书写
四、指导说话
城楼 红灯 金水桥
大典 检阅 海陆空
礼炮 焰火 狂欢夜
神州 腾飞 中国龙
1、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这些词,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懂得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
2.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3.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好吗?为什么?
你们能不能比他读得更好?
4.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跟你们比比,行吗?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学生评价
5.知道老师为什么读这么好吗?教师介绍怎样有感情地朗读:
我边读边想像天安门城楼、金水桥、接受检阅的威武雄壮的陆海空三军,夜晚广场上的狂欢情景……
6.你们也学着老师的方法来试试。
这时挂插图或出示投影片。
7.指名读,评议,再读。
8.全班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焰:右上方是“*”第二笔是不带钩的。
四、指导说话
1.看过国庆节时,天安门广场那热闹的场面。回忆一下,我们这儿是怎么庆祝的呢?
2.你们看到了什么?人们穿着什么?脸上怎么样?街上有着什么?
3.同座位互相听,互相纠正。
板书设计
城楼 红灯 金水桥
教学反思
课时 1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6
课题
识字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认识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认识“犭”旁。
2、诵读课文。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2)教师小结
导入:
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多媒体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多媒体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
(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
3指导学习第三行。
(1)播放“狂欢夜”录像。
(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4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城楼 红灯 金水桥
教学反思
课时 1 备
年级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7
课题
识字3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三、学习3个生字:灶、歪、尾。
四、读儿歌。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3。
1、 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 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他有点像?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 出示“看”图: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上表示“看”字。
4、 小结:
(1)这“笔、尖、看”3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这3个字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先看图,领会字意,再记字形由哪两个部件构成。
三、学习3个生字:灶、歪、尾。
1、 出示“灶”图。
(1)先看图,这是什么?
(2)想想:砌灶要用什么?
(3)再看字:“灶”字由哪两个部件构成?火作为偏旁要注意什么?
2、 出示“歪”图。
(1)图上的画挂得正不正?给“挂的不正”换个说法。
(2)出示“歪”的字卡。领读、指名读。
3、 出示“尾”图。你怎样记住它?
4、 巩固复习。
(1)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2)给生字找朋友。
5、 学生看笔顺图描红。要求:看一看,描一个,笔笔到位。
四、读儿歌。
1、 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 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 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五、课堂练习。
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板书设计
灶 歪 尾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学科 授课人 累计课时 8
课题
识字3
课型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二、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三、小结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 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是怎样的?
(3)指导朗读。
3、“可是个粗心的小画家?”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 指导背诵。
二、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 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
2、 教学新偏旁。
3、 学生看笔顺,描红。
4、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 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 认读课后词语。
7、 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词语。
8、 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板书设计
灶、歪、尾。
教学反思
课时 1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王慎云 累计课时 9
课题
识字4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教学重难点
开火车读拼成的形声字,分别组词。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导入
二、学习形声字
三、指导认读
四、指导写字
(出示字卡)苗,这是什么字?齐读两遍。
1.(出示字盘)看一看,“苗”跟哪些偏旁部首作朋友了啦?
(芎、韦、口、目、宁)。
2.组合后的字都有“苗”这一部分,读音也跟‘苗”相同或相近,“苗”是声旁,“孑、韦、口、宁、目”就是形旁,表示与字的意思有关的,“描、瞄、喵、猫、锚”都是形声字。
3.学习“苗”。
(1)“苗”的偏旁是什么?你想想这与什么有关?
(2)你们见过什么植物的苗?
(3)读准字音。
(4)读一读词语,指读,齐读。
1.转动字盘,分成组来认读。
2.开火车读拼成的形声字,分别组词。
3.总结。
通过对这5个形声字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形声字的特点,老师这儿还有首小
儿歌,专门来介绍形声字的。
“学习形声字,辨别要仔细。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掌握规律性,困难变
容易”。
4.学生念儿歌,激发他们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1.出示“苗、猫、铁、描、准”,仔细观察这些生字,怎样才能把它们写美观?
2.指导。
“苗”:“仆”的横要比“田”略宽,字形才能美观。
‘猫、描”:左窄右宽,右旁“仆”的“一”要收,不能超过“田”,这样整个字看起来
板书设计
描、瞄、喵、猫、锚”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10
课题
识字4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学会剩余的生字词,巩固学过的生字,并能分辨几个形近音近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复习
二、学习儿歌
三、学习生字
四、小结
转动字盘,让学生读字组词。
教师范读这首儿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要求:正确、流利。
2.指导朗读.
(1)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儿歌呢?
(2)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懂得了什么?
1.读准“两、脚,停,英、偏”的字音.
2.自学课后的笔顺表,并描下来.
3.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脚’:是“月字旁’.以前古人写“月”时与“肉”有关,因此人体上的大多数器
官都带有月字旁.
4.指导写字。
“两”:里面的“从”应分别写在竖中线两旁。
“脚”,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窄些、紧凑些,中间的“去’与左边的“月”略微提升
点,右边的“p’与中间的“去”的第三笔持平。
‘英”:中间的“曰’要写扁些,下面的“一’要写得最宽。
5.教师边指导边示范书写., ·
6.学生描虹、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两 脚 停 英 偏
教学反思
课时 1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11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 2、照样子练写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背诵字母表,默写大写字母表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 教学第一题。
二、教学第二题
三、教学第三题。
四、小结
此项分布到各课教学中
1、 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 指导。
(1)指导朗读字母的呼读音。
(2)教唱《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
(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3、 练习。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
4、 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好的同学。
1、 审题。
2、 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烟 陆 铁”3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棉”。
3、 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 反馈。
板书设计
烟 陆 铁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12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熟记4条成语,朗读背诵诗歌《秋天到》。
教学重难点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背诵字母表,默写大写字母表。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教学第四题。
二、教学《秋天到》
三、小结
1、 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审题。
指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①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②第一、二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3)学生边读边想象庄稼的样子和水果的色彩。
(4)再读诗歌,逐步达到生动流畅有感情。
(5)练习背诵。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5、 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秋天 庄家 长得好
教学反思
课时 3 备
年级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13计课时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熟记4条成语,朗读背诵诗歌《秋天到》。 动手做一张贺卡,并在贺卡上写一句祝贺的话。
教学重难点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背诵字母表,默写大写字母表。学会祝贺。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 审题。
二、指导
三、句式练习
四、作业
教学第六题。
1、 揭示言语交际的话题。
2、 板书课题:老师,祝贺您
1、指导观察。
观察图片,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 指导说话。
(1)看看图,想想你自己在教师节是怎样做贺卡的.
(2)你把贺卡送给了哪位老师?送贺卡时,你对老师说了什么?老师又会怎样呢?
(3)分角色扮演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话。
3、 句式练习。
(1)你去送贺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句子训练。
找老师
①那天你去送贺卡,怎样找老师的?
②你看见老师正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③老师一大早就这样认真地为大家工作,你有什么想法?今后怎样学习?
④把“找老师”这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送贺卡
①你找到了老师,送贺卡,当时你是怎样做的?
②全班讨论,板书动词。
③把“送贺卡”的经过连起来说一说。
收贺卡
这时,老师非常高兴,脸上是什么神情?会对你说什么?
5、作业:
(1)完成书本练习。
(2)写一张贺卡。
板书设计
找老师、送贺卡、收贺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秋游》、《2008,北京!》、《英英学古诗》和《乡下孩子》。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文中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2008,北京!》则描写了2001年?月13日晚上我国申奥成功的喜讯传到时,北京人民欣喜若狂,聚集到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的欢乐场面。全文紧扣“2008,北京!”表达了中国人民决心奉献给世界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的信心,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国强国的满腔豪情,《英英学古诗》通过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让学生不知不觉进人古诗的意境,学会《静夜思》这首古诗。与此同时,学生又学会了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乡下孩子》则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意境清新活泼。读起来如沐阳光,如嗅青草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悦目赏心。
课时 1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14
课题
1、秋游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
插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导入
二、板书课题
三、指导看图
四、初读指导
五、教师示范写字
同学们,在前面练习1中所学过的《秋天到》,你们还会背吗?请同学们齐背一下。
1.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2.齐读课题。
3.‘秋游”什么意思?看了这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秋游上哪儿玩?
1.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2.图上画了什么?从上到下观察一下,看一看,秋天的天空、田野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又在于什么呢?(引导学生用(f有的……有的……有的….””来回答问题)
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
(1)标上小节号.
(2)画出带有田字格中生字的词语.
(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读得不错,看看你们画的词与老师画的一样吗?
(出示)望无边 凉了 郊外 一 几只 绵羊 忙着 追逐 叫喊
(1)自己先读读这些词语。
(2)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1、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2.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放轻音乐)
板书设计
一望无边 凉了 郊外 一 几只 绵羊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学科 授课人 累计课时 15
课题
1、秋天
课型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积累词汇。
教学重难点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复习
二、新授
(一)教学第1自然段。
(二)教学第2~3自然段
三、小结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教师故意读成:天气渐渐凉了,秋风起了……)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反过来读?
(因为是秋风先起的,天气才变凉的)
2.出示:天气凉了。
天气渐渐凉了。
(1)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2)第二句加了“渐渐”,好在哪里?
1.自读2~3自然段,想想天空、农田美在哪里?还可以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用“——”画下来。
2。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3.在学生自由评说交流时,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
(1)“蓝蓝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出示多媒体课件)一望无际蓝蓝的天空。
你们还可以为“蓝蓝”换个词吗?(蔚蓝、碧蓝、瓦蓝)
(2)天空还是怎样的呢?(一望无际)
还有哪些词也表示“一望无际”这个意思?
(出示)一望无垠 无边无际 一眼望不到边
齐声读读这些词语。
(3)天空中的白云又是什么样的?读读书上的句子。(播放多媒体课件)看,天上的云真是变化多端,姿态万千,继续想像,或根据你刚才看到的画面,用“有时像……有时像……”把白云姿态继续说下去,看谁说得更美、更生动。
板书设计
秋天 渐渐凉了 一望无际
教学反思
课时 1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16
课题
再见了,北京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中国赢啦!中国赢啦!”字里行间表达的中国人民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 导入新课
二、精读理解,感悟揭题
三、练习运用,拓展深化
四、开展活动,拓展延伸
五、小结
看看图上各领导人的脸上怎么样,为什么那样高兴?
二、精读理解,感悟揭题
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具体讲了北京的沸腾情景。学生虽没在北京,但狂欢之夜的激动心情是一样的,全国人民的心是相通的,所以在精读这两个自然段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步骤:
1.图文结合,投影课文第一、三幅插图,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一员投身到欢乐的人群中去,并想想当时你和家人在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两人一组,边看图边读文,并相互说说天安门广场怎样沸腾,欢乐的海洋是怎样的景象。
2.围绕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的五句话。
生:(朗读回答)
师:这景象就是: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其余四句均以此方式双边活动。略)
②请将第二、三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以读为主的朗读回答,有效地使学生对北京的沸腾和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的理解具体化了,并从一次次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人们心中的激情和共同的心声。
三、练习运用,拓展深化
1巩固复习时,让学生认读字词:
四、开展活动,拓展延伸
上述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并在创设的情境中内化运用;同时,通过以组为单位,展开想像,合作画画,布置“奥运角”,将课文内容拓展外延,既深化理解,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得以提高。
板书设计
沸腾情景 欢乐的海洋 共同的心声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17
课题
再见了,北京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中国赢啦!中国赢啦!”字里行间表达的中国人民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复习
二、新授
三、理解课文
四、小结
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北京 成功
举起 千万
广场 申奥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你有什么疑问?
(3)(播放录像片)看看,你从片中看到了什么?
(大街上的人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振臂欢呼)
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2.教学第2自然段。
(1)各自轻声读第2自然段。
(2)教师问,学生根据内容答,以问答形式读书。
厶我国申奥成功时间是——? (2001年7月13日晚上)
厶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到北京,北京就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北京沸腾了)
(3)什么是“沸腾”?谁能来说说?
看见过水开的样子吗?(热气升腾,上下翻滚)
(4)(放录像片:刚听到申奥成功的消息,人们群情激动的场面)
①看,这时人群像什么?这就是“沸腾”。
②这里用上了什么样的写法?(打比方)
(5)指导有感情朗读。
(6)指导背诵。
①教师引背:2001年7月13日晚上,——,北京就——o
②学生齐背。
板书设计
再见了,北京 奔走相告 欣喜若狂 振臂欢呼
教学反思
课时 1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18
课题
3、英英学古诗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学习《静夜思》
二、理解句子
二、巩固诗意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静静的夜晚)。
2.学诗句。
(1)指名读诗句。
(2)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诗句。
第一句:
①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意思?
②“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诗句特有的风格。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
①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意思。
②(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③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④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可是假如你此时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呢?(伤心、难过)
⑤是啊,(教师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⑥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⑦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句呢?
(3)同学们可以看图,来当诗人边表演边吟诵诗句。
自读,指名读诗句。
二、巩固诗意
1.谁愿意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
板书设计
静静的夜晚 圆圆的 亮亮的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19
课题
3、英英学古诗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学习《静夜思》
二、理解课文
二、巩固诗意
二、巩固诗意
四、小结课文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
2.图上画的是谁?
(1)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3.学诗句。
(1)指名读诗句。
(2)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诗句。
第一句:
①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意思?
②“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诗句特有的风格。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
①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意思。
②(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③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④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可是假如你此时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呢?
(6)指导背诵。
1.谁愿意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
要把诗句解释清楚哦!自由组合表演。
2.分角色表演课文。
二、巩固诗意
1.谁在什么情况下思念谁呢?
2.就连小动物之间也可以用“思念”呢
3.指名造句,师生共同纠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 3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20
课题
英英学古诗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复习
二、拓展知识,积累古诗
三、实践活动
第三课时
1.指名背诵《静夜思》.
2.谁能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呢?
1.这首古诗写得非常生动,非常细致地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思乡的深情,其实我国不少诗人都写过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呢,你知道吗?念给大家听一听,
2.老师这儿也有两首思乡的古诗。
(投影片显示)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九月九曰忆山东兄
(唐)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教师范读诗。
(2)学生熟读古诗。
(3)教师简介两首古诗的背景及诗意。
(4)有感情练读古诗。
三、实践活动
1.你可以选一首你喜欢的古诗,找一个同学合作,仿照本课对话形式,把这首古诗意思、作者说出来。
2.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3.指名表演。
4.评选最佳。
板书设计
明月光 地上霜 思故乡
教学反思
课时 1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21
课题
4 、 乡下孩子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揭示课题,解题。
二、初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1、板书课题:4、乡下孩子。
2、乡下孩子:农村里的孩子。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笔画 组词 笔顺
曾
含 含义 含笑 曾经 未曾
编 编织 编写
挖 挖土 挖苦
猪 猪皮 小猪
串 一串 串门
3、理解词语。
欢唱:欢乐地唱。
编织:本课指编成故事。
含:将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
动听:好听。
4、各人练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含:上部“今”,不能写成“令”。
挖:右下部不能写成“九”。
串:下面一个“口”应比上面一个“口”宽些。
偏:左窄右宽。
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板书设计
含义 含笑 曾经 未曾
编 编织 编写
挖 挖土 挖苦
猪 猪皮 小猪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22
课题
4、乡下孩子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复习巩固。
二、分析理解
三、当堂巩固。
四、课后作业:完成习字册上词语书写。
1、书空下列字的笔顺。
串 猪 曾 编 挖 含
的名称及含有该偏旁的字。
(一)1、指名读。
2、理解“曾是”。(曾经是,以前是)
3、“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是什么意思?(这里比喻,说明自己在幼年时就会在妈妈怀里唱歌了。)
4、“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是什么意思?(这也是比喻,指自己幼年时就被爸爸背着到处跑。)
5、野菊开在什么地方?
6、齐读。
(二)
1、指名读。
2、看图:女孩身旁空中飞舞的是什么?它们飞舞的姿态怎么样?为什么捉一只蝴蝶,就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呢?
3、指导读。突出“捉蝴蝶”“编故事” “含草叶”“吹歌曲”。体会孩子嬉戏时的活泼愉快和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
1、指名读。
2、“撑圆了小猪的肚皮”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逮了一串小鱼”就会“乐坏了馋嘴的猫咪”?“乐坏”是什么意思?
4、这一段体现了乡下孩子什么样的特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3自然段。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坏( )出( )里( )
开( )动( )上( )
四、课后作业:完成习字册上词语书写。
板书设计
捉蝴蝶 编故事 含草叶 吹歌曲
教学反思
课时 3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累计课时 23
课题
4、乡下孩子
课型
教学目的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 复习巩固。
二、理解分析。
三、总结全文
四、指导背诵。
五、当堂巩固。
1、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2、用“编织”造句。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为了说明乡下孩子这么聪明能干的原因是在于他们生长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爱到了培养的锻炼。)
3、齐读。
这首诗讲的是乡下孩子生活富有情趣,他们聪明能干,正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成长起来。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指导背诵,同学练背。
3、同桌互背,教师指名背。
五、当堂巩固。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用“动听”说一句话。
3、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串 片 只 头 篮 朵 条
一( )菊花 一( )黄鹂 一( )小鱼
一( )小猪 一( )草叶 一( )野菜
板书设计
串 片 只 头 篮 朵 条
课时 1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24
课题
练习2
课型
教学目的
1、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和小写。
2、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
熟记4条成语和《三字经》摘句。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指导。
3、练习。
、
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读拼音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各自试读题目。
(2)引导学生分角色读。
(3)引导学生将形状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4)根据对话整理出模样差不多的大写字母。
O--Q U--V E--F
C--G M--N B--D
(5)整理不像的字母。
(6)其余的字母你如何记呢?
3、练习。
(1)在书上练习
板书设计
O--Q U--V E--F
C--G M--N B--D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二语文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25
课题
练习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和小写。
2、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
熟记4条成语和《三字经》摘句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二、教学第三题
一、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 Z M Q S F D B N
w m g s f d b n z q
(1)指名对照认读。
(2)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
F( ) G( ) M( ) Q( ) D( )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让学生清楚本题要求。
(2)复习写字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动、散、都”3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字的结构方式及写字式要注意什么?
(3)指导写出“动”。
出示“动”字,学生观察,注意观察走的起笔和收笔。
4)指导学生写“散、都”。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板书设计
G W Z M Q S F D B N
w m g s f d b n z
教学反思
课时 3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26
课题
练习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和小写。
2、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
熟记4条成语和《三字经》摘句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教学第二题
二、学习《三字经》摘句
1、熟继成语。
(1)、审题。
(2)、指导。
①、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
②、教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同位练习背诵。
(4)、反馈。
2、学习《三字经》摘句。
(1)、审题。
①指名读练习要求。
②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教师范读
④讲解意思
⑤教师、学生读
(3)练习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4)反馈
①检查朗读
②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
教学反思
课时 4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27
课题
练习二
课型
教学目的
1、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
2、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
熟记4条成语和《三字经》摘句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教学第五题
二、 口语交际
1、审题。
2、指导。
(1)指导学生把课前观察到的有关事物,用自己的话说说。
(2)出示题目:秋天到了,你发现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汇报)
(3)练习:画秋天,边说边画
二、 口语交际
1、借助拼音读题目
2、当我们有事,要向别人提出请求时,我们应该怎样想别说呢?
3、李燕在背诵古诗时想请奶奶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他可能会对奶奶说什么呢?
4、小组讨论 试说
5、集体汇报交流
6、小组分角色表演
7、创设情景
在我们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哪些事情?当你遇到时,该怎样与别人交流,怎样向别人提出自己的请求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共编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和《有趣的发现)。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懂得道理。《送给盲婆婆的蛔蛔)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蛔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文主题鲜明集中,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浅近明快,富有儿童情趣。《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散文诗。诗中用儿童的口吻说话,以一株紫丁香为寄托,从一个侧面塑造了人民教师辛勤工作、爱学生的美好形象,表达了少年儿童尊师爱师的真挚感情。诗文富有童趣,感情真挚,意象优美,是反复吟诵的好教材。《有趣的发现》是讲了科学家的故事。生物学者达尔文对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的昆虫的观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在有趣发现中渗透科学思想的教育。
这三课都配有与课文相适应的插图,对理解课文有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对文中的妙词佳句进行积累,同时训练学生的语感。
课时 1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28
课题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
教学重难点
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 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1、板书课题,齐读。
2、释题: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妇女。
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
2、教学生字。
生字 读音 部首 笔画 组词 笔顺
盲 喜 邻 野 童 难 忘
3、理解词语。
词语 解词
喜滋滋 欢喜的样子
邻居 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田野 有农田的野外地区
欢乐 欢喜和快乐
童年 儿童时代
清波 碧清的水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野:“里”的最后一笔改为提。
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
替:左上的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日稍扁些。
难:“又”的最后一笔改为点。
四、当堂巩固。
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练习。
板书设计
盲 喜 邻 野 童 难 忘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学科 授课人 累计课时 29
课题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课型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
教学重难点
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复习回顾。
二、分析理解
书空下列字的笔顺,并组词。
盲 喜 邻 替 野 童 难 忘
1、齐读。
2、“我”提回蝈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3、“我”送蝈蝈给盲婆婆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1、指名读。
2、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美丽,会唱歌)
蝈蝈真的会唱歌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蝈蝈的叫声很动听)
从第二句你知道平时“我”是怎样为盲婆婆解闷的吗?哪一个字能体现“我”对盲婆婆的尊敬?(您)
1、指定小组齐读。
2、“歌声”指谁的?“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蝈蝈长在田野里,它的叫声会让你联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吗?(不会,但她可以想像,从而看出她心里很高兴。)
3、出示投影片。
(1)图上描写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随着蝈蝈的叫声,仿佛来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欢乐的童年。)
(2)从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
板书设计
盲 喜 邻 替 野 童 难 忘
教学反思
课时 3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30
课题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
教学重难点
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 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
三、当堂巩固。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指名读,引导背。
3、自由练背。
4、同桌互背,教师抽背。
三、当堂巩固。
1、指名背诵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地提回了一只( )的蝈蝈,( )滋滋地送给了( 0家的( )婆婆。
(2)、歌声会领您走进( ),( )小溪流淌的( )。歌声会把您带回( ),相起往日( )的( )。
(3)、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 )的蝈蝈,在我( )的时候,就让它( 0我给您( )。
四、作业。
1、组词。
你( )邻( )里( )居( )
您( )领( )野( )尾( )
2、把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
婆婆 一只 我 绿色 送给 蝈蝈 的
想起 让 欢乐 婆婆 了 歌声 童年 的
板书设计
欢乐 婆婆 歌声 童年
教学反思
课时 1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31
课题
6.一株紫丁香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一首诗歌,板书课题:6.一株紫丁香
2.读准“株”:翘舌音。“紫”:平舌音。
3.“株”是什么意思?(枝)怎么记住“香”?
4.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出示教学挂图)图上画了谁?在什么时候干什么?
2.指名说,其他补充。
3.那么书上是怎么写的?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4.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再读课文,读完课文画小节号和生字词。
6.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一类生字词)浓绿 小院 老师 枝叶 伸进 做伴 消除
(1)自己读读生字词。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正音:
“浓”:读鼻音,不读边音。
“老”:读边音,不读鼻音。
“院”、“伴”、“伸”:都是前鼻音,不读后鼻音。
‘枝”、‘师”、‘伸”、“除”:都读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3)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4)去掉拼音齐读生字词。
板书设计
浓绿 小院 老师 枝叶 伸进 做伴 消除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32
课题
6.一株紫丁香
课型
教学目的
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复习导入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生字
(出示二类生字词)
(1)自己读读生字词,齐读.
(2)去掉拼音后,会读的站起来齐读词语。
1.把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感谢你时时把我挂牵”。
(1)自己读读,想想在哪儿停顿?
(2)指读,齐读。
(3)文中还有些长句子,请你用这种方法读读。自己读读试试。
3.指名分节朗读诗歌,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1.指名分节朗读并配乐。
2.读完这篇诗歌后,你知道了什么?
3.齐读诗歌。
1.(出示生字词片)齐读词语,巩固生字的读音。
2.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你会用哪个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4.自学课后生字表,并按笔顺描红。
5.怎样才能把字写正确、美观?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作重点指导。
“老”:第五笔是短撤,不要写成横。 -“伴、消”:右边上面不是两点,是点和横撇。
“师”:第一笔是短竖,不要写成点。
本课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板书设计
浓绿 小院 老师 枝叶 伸进
教学反思
课时 3 备
年级 学科 授课人 累计课时 33
课题
6.一株紫丁香
课型
教学目的
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复习
二、新授
三、教学第2节。
1.抽读生字词卡。
2.听写词语。
3.反馈、检查。
4.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二、新授
1.教学第1节。
(1)图上画了什么?文中是怎么写的?
(2)指名读第1节。
(3)读了第1节后,你知道了什么?
(4)“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的?“我们”到小院栽紫丁香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你们能通过你的读来表现出小院葱绿的美好景象和小朋友悄悄地向老师表达着自己的心意吗?
指名读,评议,再读,齐读。
2.教学第2节。
(1)自己轻声朗读第2节,边读边想:诗中的小朋友是用怎样的语气呼唤老师,对老师说话的?
(2)从哪儿还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对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同座位互相讨论、交流。
(3)指导有感情朗读。
3.教学第3、4节。
(1)老师读第3、4节。
(2)学生边读边展开想像:想像“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是怎样的动听,假如那是小朋友的歌会唱些什么?
想像“满树盛开的小花”是怎样的美丽?假如那是小朋友围在老师身边微笑着说话,会说些什么?
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评议。
板书设计
浓绿 小院 老师 枝叶 伸进
教学反思
课时 4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34
课题
6.一株紫丁香
课型
教学目的
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教学第5节。
二、指导背诵
三、小结
(1)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了,指名读第5节。
(2)看图,在夜里,老师还在怎样的工作?
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劝老师休息?又以怎样的语气祝愿老师睡得又香又甜?
自由说,互相评析。
(3)指导学生读出亲切请求、真诚祝愿的语气。
指导有感情朗读全诗。
(1)自读。
(2)指名读,配乐读。
(3)全班齐读。
1.分段自己背诵。
2.看着插图,自己背诵课文。
3.同座位互背,纠正。
4.指名背,会背的学生站起来一起背。
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一株紫丁香”为题呢?
五、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
板书设计
浓绿 小院 老师 枝叶 伸进
教学反思
课时 1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35
课题
7 有趣的发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
教学重难点
进行词和句的训练。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 揭示课题。
二、 初读课文。
三、 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 当堂巩固。
1、 板书课题:7 有趣的发现
2、 解题:“有趣”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1、 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
有趣 达尔文 小岛 昆虫 翅膀
观察 比较 因为 生存 研究 重要
(2)出示第3,m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第二、三、四句。
(3)指名试读课文。
3、 范读课文。
1、达尔文是什么时候的人?
2、达尔文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人?
3、给“著名”这个词找个近义词。
1、 熟读课文。
2、 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有趣 达尔文 小岛 昆虫 翅膀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36
课题
7 有趣的发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进行词和句的训练。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 复习回顾。
二、分析理解。
三、总结全文。
1、读生字卡片。
2、扩词:达 岛 因 存
1、细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第一句中的达尔文干了什么?
(3)第二句告诉我们达尔文发现了什么?
(4)换词练习:“要么……要么……”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5)出示挂图看图说话练习。
2、读第三自然段。
(1)指导读。
(2)理解第1句。
“许多”说明了什么?“反复”说明了什么?“终于”说明了什么?
理解第2、3句。
这里讲了几种昆虫?这些昆虫怎么样?
3、细读率4自然段。
(1)齐读。
(2)本文中“有趣的发现‘指的是什么?
三、总结全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我们要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的精神。
板书设计
有趣 达尔文 小岛 昆虫 翅膀
教学反思
课时 3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37
课题
7 有趣的发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进行词和句的训练。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 朗读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
二、 复述课文。
1、指导复述课文
教师指导复述课文的要求。
主要内容只要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背诵课文。
2、 指名学生读课文。
3、 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
4、 指名试复述。
三、 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夏( ) 校( ) 容( ) 应( )
复( ) 较( ) 究( ) 因( )
2、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逐渐地( ) 有趣的( )
认真地( ) 著名的( )
仔细地( ) 重要的( )
3、据课文内容填空。
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由于( ),就不大可能被刮到海里。
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 )所以( )
那些翅膀不大的昆虫,由于( )便逐渐地消失了。
板书设计
有趣 达尔文 小岛 昆虫 翅膀
教学反思
课时 1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38
课题
练习三
课型
教学目的
1、学习用音序查字典 2、照样学写铅笔字。
教学重难点
熟记成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教学第一题。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自读对话
(2)分角色读对话
(3)教师讲解音序查字典法
3、练习。
(1)查小猴不会写的字
(2)开展用音序查字典的比赛
4、反馈。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龙 亮 兔”3个字。
(2)引导归纳三个字的结构。
(3)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描红。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地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
板书设计
龙 亮 兔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39
课题
练习三
课型
教学目的
1、学习用音序查字典 2、照样学写铅笔字。
教学重难点
熟记成语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1、 教学第四题
2、指导。
学生自读4条成语。
3、练习。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弄清学习要求。
学生自读4条成语。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理解成语的意思。
风吹草动:风一吹草就晃动。
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渠。
瓜熟蒂落: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板书设计
龙 亮 兔
教学反思
课时 3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40
课题
练习三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学习用音序查字典 2、照样学写铅笔字。
教学重难点
熟记成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
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借助插图讲解这个古文的意思。
第一行意思是: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
第二行意思是:高达许多层的平台,是从堆积泥土开始逐步建造起来的。
第三行意思是:千里路途,是从脚下一步一步走完的。
(5)教师再次范读。
(6)教师指导: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开始,逐步发展,最后取得成功的。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朗读理解:同学们要取得成功,必需从小努力,从现在开始做起。
(4)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反馈。
板书设计
龙 亮 兔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