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岗湖中学初中作文训练校本教材
新
点
格
作
文
(七年级上)
30
编者的话
《新点格作文》是在吸收借鉴杨经平先生《新方法写作文》的基础上,结合初中学生实际而编写的系统作文写作教材,考虑到初中阶段大作文每学期8篇的实际情况(片段训练,即通常所说的“小作文”除外),每学期八讲内容,分文体循序渐进,分别用二至三讲讲授。
《新点格作文》不同于杨经平的《新方法写作文》前者比较死板,不具有灵活性,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新点格作文》克服了以上缺点。
《新点格作文》之所以“新”,是她不同于任何片段作文训练,也不同于分点作文训练,她更讲究材料的选择和章法的运用,之所以叫“点格”,因为《新点格作文》的基本理念就是“扣点写格”,“点”就是内容,根据文体特点,确立应该写作的重点,“格”就是形式,根据行文需要,采取灵活的结构或思路。
《新点格作文》经作者试验,并不断完善,取得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对广大具有中等及中等偏下写作水平的学生来说,具有能够迅速提高其写作水平的功效,深受学生的喜爱。
今将讲稿整理作为学校推广之校本教材,期待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从中获益。
当然,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教材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使用这套教材的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宋养能
2011年9月
30
第一章 写点格观察日记
第一讲 抓住十点写内容
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是写好观察日记。要写好观察日记,就必须抓住景物特征,只有抓住景物特征,写出来的景物才能是这个景物而不是其他景物。什么是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就是使这个景物与其他景物区别开来的显著标志,也就是与其他景物相比较所展现出的不同之处。我们来看下面的文字:
1、走进群山深处。早晨,山中,朦胧,烟雾缭绕,翠绿的树木披上了白色的轻纱,露珠从草尖跌落。中午,生动,鸟声啾叽,生灵随处可见,沉浸在虫鸣、风啸、水流旋律之中。夜晚,幽静,月色浮动,寒气透骨,颇有“寂寥无人,悄怆幽邃”之感。(《走进群山深处》)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大约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魏巍《我的老师》)
文段1,习作者抓住山中早晨、中午、夜晚的不同特点,分别用“朦胧”、“生动”、“幽静”加以概括,然后紧扣这三个词语具体描绘出景物特征。
文段2,作者没有写面部其他方面的内容,仅仅写了右嘴角边的一块榆钱大小的黑痣,这样就使得人物的特征非常鲜明。那么,如何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呢?
首先,要写出景物在特定条件(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光照、特定距离、特定观察方式等条件)下的与众不同。来看下面一篇习作:
听见雨的声音
四月天,珠玉尽碎百花倦。听见雨的声音: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着,等待着雨的滋润。干渴的牧场,零星的枯黄的牧草,如一头乱发般披散着;田里灰蒙蒙的土地,扬起阵阵黄烟,它们在期盼雨的洗礼。鱼塘中只留着浅浅的一滩寒水,鱼儿无力的挣扎,溪流中裸露着鹅卵石,嘶哑着嗓子唱不出动人的歌。地下,睡着的种子,那希望已困了一冬,等谁来解开封印。听见雨的声音:我来了,探访四月的大地。
雨,踮着脚,悄无声息,在天地间织起一张冰繑似的水幕,那是她静美的身影。雷电不会来,风也不愿在这份宁静中呼啸。
雨来了,她呼唤着孩子们:出来吧,不要躲闪,扬起鲜花一样的脸来迎接我,和着雨点的节拍,去瞧瞧大地的新妆。
田圃贪婪的吮吸着甘霖,泥土黑亮,似乎能淌出油来。牧场中忍耐一冬的生命不再沉睡,希望从地下探出头来。池塘水涨,鱼儿欢快的甩尾,漾起漪涟。溪水漫过干涩的石子,轻盈地跳跃,唱出婉转的旋律,清脆美妙。
听见雨的声音:我的家,在遥远的地方,群山整日与我嬉戏,白云将我环抱。
孩子们,要勇敢的笑啊!我来了,大地的万物都笑了。你们笑了,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雨,来了,就不再走,永远安息,她留在笑声中。当你吃着甜脆的苹果,要记得,那是雨最后的祝福。
这篇习作第三段景物描写非常精彩,习作者抓住冬春季节雨前牧场、田地、鱼塘等景物特点展开描绘,生动传神。
其次、要写出景物的特征,必须斟酌景物在形(形状、形态)、色(颜色、色泽)、味(气味、味道)、声(声音、声响)、温(温度)、质(性质、质地、气质
30
)方面的内在特色,还必须注意发挥想象,写出景物在神(神态)、情(情绪、情感)、思(思维、思想)方面的个性化特点,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对内容进行有机组合,形成条理。再来看下面的习作:
竹里馆
一缕缕清风拂过,茂密的竹林被风吹的飒飒轻响。在一片片竹叶的沙沙中,一条绿叶铺
温 质 声 声
就的弯弯小径延伸至竹林深处……(由茂竹写到小径)
形
夜晚静悄悄的,似乎一切都沉睡入梦,幽静的空谷一片寂静。“咚”…“咚”…一声声
声 声 声 声
悠扬的古琴音婉转回荡。这琴声时而高昂,时而欢快,时而悠长。乐曲令人陶醉。(先静后声,以声衬静)
循着音乐深入这片深深浅浅的“绿海”,走的越深,林中越发神秘而美丽。清凉的空气容
质 质 温
易了鼻息,令人心旷神怡。
幽幽的仙气笼罩了这片竹林,只见竹林中有一片绿草铺就的毯,那悠扬的琴音与响亮的
质 色 质
口哨音就是来自于此。只见一个洁白的身影动情的抚琴。黑缎般的长发,在月光下闪着油亮
色 色 形 色
的光泽,白云般的裙裳,清风中轻盈的飘扬。姣美的面孔上带着微笑,弹唱的如痴如醉。(循
色 形 形 神 神
声而入见人,写人物先整体后局部,自上而下,抓住长发、白裙这两个特点)
世间竟有如此唯美的身影。优雅,清高,纯洁。出水芙蓉一般沉静,飞翔鸟儿一般自由,开屏孔雀一般高雅,傲雪腊梅一般寂美。她脱离了喧嚣尘世,仿佛那颗心儿也在自由飞翔,
飞向云端,飞向湖底,心游千仞……
月影朦胧,所有在薄雾弥散中柔和起来了。那袭白裙也开始飘扬、舞蹈。起舞弄清影,
色 质 质 色 形
何似在人间?这不俗的美好,胜似仙境,让所有凡夫俗子无法相伴。唯有千年沉默的明月,同样清高。她带着古老千年之美,让这幅清丽的画面,多了一个陪伴,似乎,更多了一份寂寞。
流水般婉转流畅的旋律,白云般洁白柔软的月色,海洋般幽深宽广的竹林……空旷的深谷,只为脱俗的身影做伴。或许她从不曾寂寞,心灵永远飞扬在这片让人心醉的净土。(人景交相辉映)
夜色渐淡,东方出现了一抹鱼肚白。一片白云在天空悠悠盘旋。美丽的身影,是不是随
色 色 色 形
风,乘云,归去……(由夜色入又由夜色出,首尾照应)
小结:写好观察日记,一是要抓住景物特点,二是写好“形色味声温质神思序(顺序)”十点。
看下面的两段学生习作有没有抓住景物特点呢?
1、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河水很清澈,水里有许多小鱼,河两岸的青草一片碧绿。
2、我的同桌个子不高,红红的圆脸,弯弯的眉毛下面,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
观察日记是写作的基础,要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习作:1、请以《故乡的秋天》为题写一篇观察日记。
要求:(1)要抓住故乡秋天特有景物展开描绘;(2)字数:不少于400字。
2、以《同桌的肖像》为题写一则300字左右的观察日记。
30
要求:(1)要抓住人物肖像特点展开描绘;(2)注意描写顺序。
第二讲 运用四格架结构
上一讲,我们谈了写观察日记一是要抓住景物特点,二是写好“形色味声温质神思序(顺序)”十点内容。但好的文章不仅是表现在内容上,更表现在结构的安排上,是结构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因此,架设文章的结构同样重要。
在写点格观察日记时,如何架设文章的结构呢?我们简单介绍四种基本的结构格式,简称“四格”。
第一格:移步换景格。
移步换景是写点格观察日记常用的格式,所谓移步换景,就是根据观察者观察位置的变化,不断变换描写的对象,也就是按照游踪顺序逐步展开内容。例如:
秋天的公园
走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枯黄的落叶。高大的榕树,失去了往日绿叶团团,浓荫匝地的风采,显出几分萧瑟和痩削来,使人想起步履蹒跚的老人,树上不时飘落的片片黄叶,随风盘旋,从天而降。散落在草坪、池塘、小道上,给美丽的公园涂抹上一层斑驳的色彩。
园内,开阔的大草坪,浅草平铺,秋意盎然,在晨光的映照下,像一张绿黄相间的大地毯,四周高大挺胸的松树,郁郁葱葱,使人感到无限生机。
沿着石头路走去。路边的花坛里,鲜花盛开,五彩的菊花竞相开放,争芳夺艳,白菊花好似象牙琢就的精美工艺品,花朵硕大,冰清玉洁;黄菊花开的正艳,好像闪闪发光的金子;还有红菊花,这一朵那一朵,好比那火红的骄阳,红得热烈,红得耀眼……五颜六色的菊花挤在一起,宛如一朵七彩的云霞,真是美不胜收。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按照游踪顺序逐步展开内容,由大门写到园内,再写到石头路两边。
第二格:虚实相生格。
虚实相生,是指把直接的具体有形的描写与间接的虚幻无形的描写结合使用的写作方法。运用虚实相生法写作文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和准确把握“虚写”与“实写”之间的关系。虚写的笔墨具有模糊性,实写的笔墨具有直观性,只有虚写与实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相辅相成,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从而增强文章的曲折性。如果孤立地“虚写”,会使文章贫乏空洞,让读者摸不着边际,领略不到要领;如果一味地“实写”,则使文章单调沉闷,难以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思维想象空间。
运用虚实相生法作文,可以达到重点突出,主旨鲜明;浓缩情节,增大容量;文字简练,文法多样;横生情趣,创造意境等多方面的效果。如,巴金《繁星》第三段中前三句写海上观星的夜景,是实写。从第四句开始写“我”在观星时产生的种种奇妙的感受,这是虚写,通过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读者完全感受到作者的童心、童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再如下面的文段: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摘自《紫藤萝瀑布》)
30
本段文字第一句是实写,写出了紫藤萝的形色特点,第二、三句是虚写,是作者的想象。通过这样的描写,把紫藤萝的紫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格:动静结合格。
动静结合,就是在景物描写中,既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又写出景物的动态美。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如果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那在作文中我们应如何来写景呢?我们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敕勒歌》这首民歌的写景技法,这首民歌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草原之景,让我们读了如身临其境一样,充分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和美丽。诗的前六句都是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这是静景。最后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是动态的展现,这样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面一色变为多彩多姿,就使得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让人流连忘返。再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是一段描写荷塘四周景色的文字,主要的篇幅用在静态描写塘埂上的树形和树色,以及路灯,只在最后写到了蝉唱和蛙鸣,但是,正是因为前面蓄足了荷塘四周的静谧,这寥寥一句,也让我们听到了扑面而来的蝉唱和蛙鸣在夜深人静时的格外嘹亮。
再看下面一篇学生习作:
春日絮语
湖北十堰市一中 刘 丹
盼啊盼,春天终于在人们焦炽的等待中姗姗而来。
卸下冬日沉重的衣衫,也卸下了冬日沉甸甸的心情,艳丽骄阳驱散了冬季的灰暗,朗朗晴天驱走了心灵的阴郁,带着一身轻松出门踏青去。
蓝莹莹的天是背景,苍翠翠的山是主题,这就是山之春的旋律。蜿蜒于山间小路之上,跋涉于嫩草野花之中,扯几束松枝在手中,洒几句歌声在山间,把春之欢乐化作热烈的呼唤,随山风送进山的心灵。山体震颤,山魂低喃,噢,是春天了。蛰伏的山神醒了,打个呵欠,伸个懒腰,霎时,山风乍起,催开花蕾;山泉奔流,滋润山树。挥舞松枝和山风嬉戏,高歌一曲和山泉竞唱,阳光慈爱地温暖着身体,热了,倦了,掬一口山泉,清冽冽的感觉渗入心底。山之春的旋律就这么清新,这么欢快。
绿茵茵的一片平坦,其间飘着一条白带,这是河畔原野的风光。每年春天总是最先来到这里,岸边垂柳光秃秃的干枝经春风的吹拂,日显绿意,日见柔软,抖落冬季的干涩,露出春天的婀娜。河水在不知不觉间涨满了小小的河床,远看粼粼波光,点点斑斑,近看河底一览无余,尾尾银鱼,影布石上。春天,洛神顾盼生姿的美目真令人流连忘返啊!河滩上一片蓑草也都换上了新衣,沐浴着春的温馨,争赛着自己的绿装,弱小的生命在春天感受美的自由。河畔的春天是这般温柔妩媚,难怪那么多美丽的田园诗里都免不了出现“荷笠带斜阳”的意境。
30
春天是美丽的,但它的到来却又多么不容易,经历了怎样一个漫长的冬季,才换得眼前这一片姹紫嫣红。看着这晴朗明快春天,想想那灰暗阴郁的冬日,我懂得为什么人们称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为乐观的诗句了。
这是一篇不错的写景抒情散文,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在静态描写春天山水的同时,有些地方还化静为动,写得伶珑剔透,活灵活现。比如写山,“山神醒了,打个呵欠,伸个懒腰,霎时,山风乍起,催开花蕾,山泉奔流,滋润山树”,拟人的手法,再现了山花烂漫,泉水叮咚的动态画面;比如写水,“河水在不知不觉间涨满了小小的河床,远看粼粼波光,点点斑斑,近看河底一览无余,尾尾银鱼,影布石上”。一个“涨”字,活画出冰雪融合,春水荡漾,河水汤汤的情致;“影布石上”的银鱼简直写绝了水的清澈,写活了鱼的姿态。写景状物,能如此这般,不能不让人佩服。
第四格:对比映衬格。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映衬就是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点,把有关事物拿来同它作参照。对比映衬就是通过对他事物的描写,与要表现得事物构成对比或映衬关系,以更好地突出表现要表现的事物。请看下列文段: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
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鲁迅《雪》)
先写江南雪景“滋润美艳”,多用暖色调的形容词,笔致细密、舒缓,给人以平和、安谧之感;而蜜蜂的纷飞喧闹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更渲染了田园牧歌式的恬淡气氛。这些已足见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因雪罗汉的消释流露出对美好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写朔方雪景“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奋飞”“升腾”,则一反先前温柔、缠绵的语调,语气异常刚劲、果决,这不仅是对朔雪的质地、形态的描写,也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人生观的写照,而朔雪的孤独,也映现出了此期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总之,《雪》中“优美”与“壮美”两个形象和谐统一,并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作者写江南雪景的优美,就是为了衬托出朔雪的壮美。在这种以动衬静,因动取势和对照描写中,饱含作者情感的两幅图景便跃然纸上,如在目前,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再看一篇文章:
雨
清秋
30
秋日将尽,冷雨微寒,窗外是潺潺的雨声,萧萧的雨幕,象落叶飘飞,似静夜飞花;灯下是清清的茶水,淡淡的书香,令诗情浓郁,让心绪飞扬,那就让我且随先人诗词的牵引,拨云穿雾,去感受雨为何物,竟能使昼短,能让夜长,能被人千古吟唱。
对于雨的描写,自古以来,佳句甚多。苏东坡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温庭筠的"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有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且无"都描绘出了潮潮润润的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只要雨不直落,风不斜吹,撑伞走在雨中,任雨点敲在伞面,再将伞柄轻旋,雨珠向四方喷洒,既而旋成了一圈飞檐。亦或是将伞抛到一边,把年轻的长发和肌肤交给漫天的湿意,这样的雨中即景我们一生又能赶上几回?!
骤雨初歇,景色清冽,诗人们难免会感慨万千,王维有《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仿佛将我们带到了世外桃源,这里不见喧嚣的车流,混沌的天空,只有风爽月明松清,让心情得到片刻的沉淀,也是不错。苏轼有《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是一种雨后扬鞭的快意,软草,轻沙,让诗人策马赶路心自闲,挥洒文字云雨间。
雨,很奇妙,当你高兴的时候,它象一首欢快的歌,隔了窗子听去,欢快悦耳,清韵悠扬;当你落寞的时候,它又变成一首忧伤的诗,雨打窗棂,凭填感伤。诗人们也常常借雨抒情,移情于境,将爱,雨,情,愁,织就成一张细细的网,网住了一颗颗孤独驿动的心。陈与义的《春寒》"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看似赞花,意在赞人,落笔生花,意味深长。晏几道的雨中落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都将这挥之不去的刻骨铭心托入了雨中,仿佛把独立的人、双飞的燕、飘洒的雨、凋零的花都融入了时空,化作了永恒。唐后主李煜的"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含思凄婉,未几下世。诗人身陷北国,中宵罗衾似铁,细雨潺潺盈耳,心绪无比哀伤,种种愁情,岂是一声对雨长叹所能承载!
雨不但可观,更可以听。听听冷雨。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听上去是那么凄凉,凄清,凄楚。还有她的《添字采桑子·芭蕉》描绘到坐听雨打芭蕉声的情景:"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凄楚之外,更添凄迷。聂胜琼的"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鹧鸪天》),可谓寄雨托思极品,恍惚中似见雨点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滴滴点点滴滴,细细琐琐屑屑,间间密密歇歇,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芭蕉,雨,都象是一颗湿漉漉的灵魂,在屋前窗外,呼唤呢喃。
窗外,秋雨还在飘飘洒洒,如烟似雾地笼罩着冥冥众生,想着重聚遥遥无期,往事过眼云烟,掩书长叹"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当雨声响起时,兀然独坐,静听天籁,只有听凭"古往今来多少事、都随风雨到心头"了。
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古代文人墨客对雨的不同感受,使我们与诗人同悲,与文豪同乐。
小结:
移步换景、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映衬是写景日记常用的格式,它们在一篇文章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综合运用。希望同学们能够灵活把握。
30
作文:《游 记》
要求:1、运用移步换景格安排结构,并穿插运用其他格式。2、字数600字以上。
第二章 写点格写人记叙文
第一讲 用5+1写好人物
“用5+1写好人物”中的“5”是指写人记叙文中叙述事迹的五种方式,这五种方式是:生活剪影、生活场景、生活片段、生活细节和生活事件。“1”是人物形象。
写人记叙文离不开写事,因为,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状态等必须通过事迹才能表现出来,但写人记叙文的事迹又不同于写事记叙文的事情,写事记叙文中的事情,其叙述重点是通过事情的叙述,揭示事情给读者的教育、启发和思考,而写人记叙文的事迹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人物事迹反映人物所具有的性格、志趣、爱好、思想状态、精神品质等。
在写人记叙文中,必须力避通过完整事件的叙述表现人物的性格,因为完整事件的叙述需用的篇幅较长,写人记叙文是散文的一种,散文要求短小精悍。如果在写人记叙文中写许多完整事件,不但显得拖泥带水,而且也不利于集中展现人物性格。因此,在写人记叙文中,至多只能写一个详细完整的事件。
这样看来,我们在写写人记叙文的时候,就要耐心地写好本讲当中的“5”了。
1、生活剪影:生活剪影就是静态地描写人物在从事某种活动时的影像。比如茅盾的《风景谈》中的一段:
我们都曾见过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在公园的角落,绿荫下长椅上,悄悄儿说话,但是试想一想,如果在一个下雨天,你经过一边是黄褐色的浊水,一边是怪石峭壁的崖岸,马蹄很小心地探入泥浆里,有时还不免打了一下跌撞,四面是静寂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然而,你忽然抬头看见高高的山壁上有几个天然的石洞,三层楼的亭子间似的,一对人儿促膝而坐,只凭剪发式样的不同,你方能辨认出一个是女的,他们被雨赶到了那里,大概聊天也聊够了,现在是摊开着一本札记簿,头凑在一处,一同在看,——试想一想,这样一个场面到了你眼前时,总该和在什么公园里看见了长椅上有一对儿在偎倚低语,颇有点味儿不同罢!如果在公园时你一眼皮见,首先第一会是"这里有一对恋人",那么,此时此际,倒是先感到那样一个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安上这么两个人,是一个"奇迹",使大自然顿时生色!他们之是否恋人,落在问题之外。你所见的,是两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在任何情形之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戟,他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之下,拿出他们那一套来,怡然自得。但是什么能使他们这样呢?
这段文字通过对一对青年男女的剪影式描写,反映出他们生活的幸福。
2、生活场景:生活场景就是对人物活动前或活动时的整个环境进行描写,以突出人物。这是一种场面描写。例如:
(1)“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我不禁屏息静气,插身进去。”
(2)随着欢快的下课铃声,两栋教学楼的楼梯顿时涌出了数不清的学生,如爆发的火山。操场上,人声鼎沸,到处都是欢快的声音,到处都是人影。打球的,踢球的,追赶的……都玩得不亦乐乎。只见操场中央围了一大群人,仔细一看,原来是在看三年级的几个女声比跳绳,其中一个小个子跳得脸上红扑扑的,她的手不停的摇动跳绳,脚尖在碰地的一瞬间又离开了地面,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蝴蝶。最终她以一分钟150个的成绩取得了胜利,她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句1这段场景描写渲染了气氛,为“我”进入阅览室做了很好的铺垫;句(2)这段场景描写点面结合,很好地表现出“小个子”女生跳绳技术的娴熟。
3、生活片段:生活片段就是动态描写人在特定生活活动时的表现。例如:
(1)每次捐款的时候,她总是很大款地抽出两三张百元大钞,欣喜而又欣慰地将它们塞进捐款箱里。
(2)母亲那双不知疲倦的手,灵活、巧妙地在十分钟之内将所有的餐具和桌子都收拾得一尘不染。
句(1)通过这个生活片段描写,很好地表现出“她”富有爱心,而句“二”这段片段描写则表现出母亲的勤快、灵巧。
4、生活细节:生活细节就是细致入微地描写人物在某种生活状态中的动作、语言、表情、姿态。例如:
(1)读小学时,家离学校很近,每天都是妈妈在学校门口接我回家。她每天都早早地下班去接我,然后再在晚饭的时候出去应付饭局。每次过马路的时候,妈妈总是用她的右手抓紧我的左手,
30
在马路边张望着,看着来来往往的车子。有时人太多了,她怕挤着我,总是等大拨的人走过去之后再牵着我的手一路小跑到马路对面。直到站在了人行道上,她才把我的手放开,长舒一口气,放下了心似的。那时的我,嘴角每天都保持着好看的弧度。
(2)一天,正当我想把手伸进水桶的时候,您叫了声:“宝贝,过来!”待我明白您是在叫我时,心里有一股暧流涌过。以前的老师对我不是吹胡子瞪眼睛就是打骂,可现在您却叫我“宝贝”,我是您的心肝宝贝呀,我怎么净做对不起您的事呢?那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以前干的那些事真不是人做的。
(3)他手上撑着一把旧伞,扶着一辆老爷自行车,车上的锈迹像他脸上的皱纹一般,满无规律。他脸上带着微笑,尽管很慈祥,但我觉得一身的不自在。“爸爸来迟了,对不起,快带上伞,爸爸送你回家。”他慢慢地说。身旁开过一辆又一辆的小轿车,我感觉得到,车里的同学肯定在用鄙夷的目光注视着衰老的他和破旧的自行车。我的脸感到了火辣辣的烧痛……他似乎知道了什么,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破旧的五元纸币,小心翼翼地递给我,“我还有事先走了,你自己乘车回家吧。”
句(1)是动作,句(2)是语言,句(3)是综合了神态、语言、动作,三句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
5、生活事件:就是完整详细地记录人物从事的某个事情。作为一见完整的事情,自然要包含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我们说在写人记叙文时,必须力避通过完整事件的叙述表现人物的性格是指不要过多地叙述完整的事件,但对于能够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的事件,还是要完整地叙述的,这有利于突出人物的主导性格。要写好人物的一件完整的事件,写清六要素只是基础,还必须在叙事过程中抓住能够表现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细节精心刻画,才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下面举一个完整事件的例子。
对我有影响的人
看着街上飞舞的塑料袋,我又想起了那位清洁工。
那天下午,天阴沉沉的,我上完兴趣班,就赶着回家。这时,我看见一个清洁工,正吃力地拖着一车垃圾,垃圾还散发着一阵阵臭气。我捏紧鼻子,快步朝一旁走了几步,这才感觉舒服了点。可是阴沉沉的天空压得人透不过气,加上那臭气,我用鄙视的眼光看了看清洁工,仿佛所有的不悦都是她造成的。清洁工好像看出了我的眼光,连忙加快了步伐。可是天公不作美,一阵狂风刮过,垃圾车里的一只塑料袋随风飞舞起来,仿佛为了惩罚我似的,硬是向我飞来,我气呼呼地把塑料袋扔向马路中间,还瞪了清洁工一眼。清洁工什么也没说,只是放下手中的车,准备去干些什么。“哗……”大雨顷刻间从天空中倒了下来,我急忙跑到一家书店门口,拿出包里的雨衣,穿上,沿着一家家店门口的台阶向前走。这时,我想起了那个清洁工,回头望去,只见她吃力地把车拉到没有雨的地方,然后冒着倾盆大雨冲向马路中间,她脚下一滑,跌倒在地上,手上还蹭破了一块皮,鲜血直流,她忍住痛,又吃力地爬起来,奔向那塑料袋,眼看就要捡着那个塑料袋了,又是一阵狂风,塑料袋被雨水冲走了。我睁大了双眼,只见汗水混着雨水,从她的两颊流了下来,可她并不在意,又去捡那只可恶的塑料袋,经过几番努力,她终于成功了。我看见她欣慰的笑了,是啊,她为环保事业每天都是那样的尽职尽力,宁愿自己一人脏而换来大家的干净,而我呢?想着自己那幼稚的行为,看着她灿烂的笑容,我哭了,十分难受地哭了,我在内心谴责自己。
这位清洁工的行为深深地影响了我,她以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别人,就像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一只塑料袋嘛!我们算一笔帐,地球上每人捡起一只塑料袋,就有60多亿个塑料袋不会污染环境,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我读过一篇文章,讲了一位在南极工作的人,不顾一切地去追赶一只落在海面上的塑料袋,这种可贵的精神不值得学习吗?由于那位清洁工的影响,如今,我无论在公园、街道、小区里看见塑料袋、电池等对环境有害的废物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捡起来。由于那位清洁工的影响,让我深深地懂得了任何平凡的工作,只要兢兢业业地去做,对社会都会作出很大贡献的,我长大后,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向这位清洁工阿姨那样,认认真真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自已的贡献。
她,一位再平凡不过的清洁工,却深深地影响了我……
这篇习作从“我”的角度看写的是一件完整事件,具备记叙的六要素,但如果从清洁工的角度看,则是生活片段,作者紧紧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把清洁工的爱岗敬业的精神表现了出来。
前面,我们详细地阐明了写作写人记叙文时应该写好“5”,下面我们在谈谈“1”。
前面我们说“1”是指人物形象,这里所说的形象是指被描写的人物在作者心中的形象。在写人记叙文中,人物形象在作者心中总会留有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或是外在的形象,或是内在的品格,亦或二者都有。文章正是要把这种形象展示给读者。
在写人记叙文中,作者该怎样展现人物形象呢?
30
一种是先外在,后内在,即先对人物进行外貌展现或品行介绍,后用事迹证明。例如巍巍的《我的老师》先写老师的外貌,后叙述事迹。
另一种是形象在事迹中逐步展现,即在叙述事迹的过程中,逐步展现人物形象,如阿累的《一面》对鲁迅先生的刻画就是如此。
还有一种是抑扬结合地展现,即采用先抑后扬的方式,先刻画人物一些让人不可理解的行为,贬低人物形象,后翻转形象,揭示这种不可理解的行为背后的感人一面,答到褒扬的目的。例如下面的文章:
那 高 高 的 云 端 (胡晓梦)
学生最爱给老师评头论足了。要是有个有点“特点”的老师往讲台一站,同学会相互挤眉弄眼,下课后,三三两两议个没完没了。很快,关于老师的“新闻”便历久不衰。记得刚进高二时,就有这样一位富有“特色:的老师成了我们最有趣的议题。
上课前,有消息透露:此人年过花甲,性格内向,喜怒无常…喜怒无常?我心抽了一下。
“来了!”有人一声惊呼。只见一个老头从甬道那端缓缓“颠”来,教室顿时静煞,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齐刷刷地射向他:好一个醉仙人!走起路来噔噔有声,两条手臂大幅度摆动,整个身子摇来晃去。上讲台了,嗬,满面红光,眉眼灵动,精神矍铄!他略一扫视,带着余喘就哇啦哇啦讲课了。和新班学生见面不讲客套也罢,总要讲上一串有趣的废话嘛!可他啥也不讲,真是……
第二天,关于“怪老头”的轶事便风闻开了。别的都记不住了,只记得“小灵通”说,当年她伯父听他讲课,这位老师曾经在讲台上背诵《孔雀东南飞》,背呀背呀,禁不住潸然落泪,不能自已,直到悲痛咽住,才停下喘气。我们听后全都捧腹大笑,真是滑稽得可爱。有趣的是,30年后的今天,他又要向我们讲《孔雀东南飞》了,多想看看他泪挂两腮哟。
可等到了!他要我们先自习注释,而后略略讲解几处难句,接着便是范读。只见稍一酝酿,一次深呼吸,便沉下脸,小声的开始朗读起来。我发现好些同学都抿嘴窃笑,是嘛,瞧他摇头晃脑,拖腔拉调,这是朗读吗?哦,这也许就叫“吟哦”吧!我禁不住也想笑。可他,似乎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有些同学自觉没趣,便也捧起书来听他读了。渐渐地,他越吟越带劲儿,越来越凄切,读到刘兰芝告别小姑子时,只见他不断地咽喉头,不像前边那般流畅有调了。听得出,他似乎沙哑酸涩的声音是理智克制感情的结果。这时默无声息的教室里,一张张面孔也都露出悲怆的神情来。我不断咬着牙,不让泪水涌出,直到下课铃响,大家还是沉重得很,无人哗笑,无人追跑。上他的课,我总是被他的情感所左右。他不是演员,但他情感的变化,却犹如春末夏初变幻莫测的云天。渐渐地,我也养成了带情朗读的习惯,读到好章段,我竟也会旁若无人,忘乎所以。如今,细细琢磨一下他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不禁深深赞叹。我已深切领会他的一句话:“读到有情时,文也通大半。”唉,说他喜怒无常,莫非由此而生?
去年,我曾连获校、地、省作文比赛一等奖。那天早会时,全校师生集合在大操场,校长将给我颁奖。忽然,他风风火火地闯进我们的队伍,一眼瞄住我,挤了过来,没等我明白,他已把我拖出队伍,郑重地教我:“一会儿你上台领.奖,要先进三步,双手接奖品,然后转身,向全校师生亮一亮奖品,然后退三步,努,像这样……”周围的同学全都哗然大笑,他却充耳不闻,仍一本正经地为我做着木偶似的机械的示范动作。我都是高三的学生了,又不、是第一次上台领奖,真是个老古董!我虽不敢笑,心里却埋怨他没事找事。可是说来也怪,在我短短的生活道路上,曾印下多少激动人心的绚丽画面:在万人歌咏大会上,我的手风琴演奏曾赢得如雷的掌声;在长沙省委礼堂,我郑重地接过省委书记颁发的奖状;也曾像一颗小明星,荣幸地和名作家一起游山玩水,一起留影,一起上电 视……然而那些画面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淡漠了,偏偏只有他为我做木偶似的机械的动作的场面不时地在我脑幕里映现。而且越来越清晰,每次都使我感受到一种暖乎乎的、特殊的爱。
在我的记忆中,他只有一次对我发脾气。我读高三,学校成立文学社,他当顾问。那天,他兴冲冲摇进教室来,眯着眼笑着告诉我:“你被选为社长!”我立即本能地红着脸,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婉言推诿一番。没想到,他的脸立即露出愠色,严肃地盯住我:“你以为韬光晦迹,隐藏才华是谦虚,是美德么?不,现在观念变了,你没有见到北京竞选中学生记者团团长的报道么?你没看见自荐厂长的报道么?有才不露,还不如毛遂……”我低着头,咬住唇。委屈的泪水几乎要夺眶而出。他倒不管你委屈不委屈,只管训斥道:“当社长算什么?你应该向大家拍胸脯,公开宣布,我得几个奖算什么?我还要得更多的大奖,我——”我浑身发烫,借口溜了。
你说他老古董吗?这种新思想至今我还难于接受呢?然而暗地里这些话却像一团火,在我心里燃烧着,越烧越旺。当我又获得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优胜奖和(年轻人)举办的国际青年“年轻人的日记“征文比赛二等奖时,我陷入了更深的思索。眼前摆着的是好几张获奖证书、奖状,抽屉里,放着复旦大学的免试录取通知书,我抬起头.望着窗外云天,呀,老师就站在那远远的云端,又在向我训斥道:“得几个奖算什么,我还要得更多的大奖!
这篇习作采用的就是先抑后扬展现形象的方法,先展现老师的“怪”后写他的不怪,形象鲜明,让人回味无穷。
30
作文:《我的父亲》
要求:选取生活片段表现父亲性格。
字数:650字左右。
第二讲 讲四法写好结构
上一讲,我们重点讲了写人记叙文应该重点写作的内容,这一讲,我们将谈谈写人记叙文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有两种是任何文章都必须具备的,这两种结构就是:扣题和点题,作为写人记叙文,在行文中还必须学会写好两种结构,这就是寓情于事和叙议结合。因此,我们把写好扣题、点题、寓情于事、叙议结合称为写好写人记叙文的四法。下面我们分别解说。
1、扣题。
扣题,简单地说,就是文章开头必须扣住题目重点。
许多同学在作文时,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是不行的,好的文章必然有一个精彩的开头,所谓作文要“龙头、猪腹、豹尾(或凤尾)”,其中的龙头就是说写文章要写好精彩的开头。对于写人记叙文来说,文章开头的扣题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直接扣题型。就是在文章开头直接把文章要写的人物写进来。如巍巍《我的老师》中开头写道:“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云芝先生。”
(2)间接扣题型。这种扣题往往是通过叙述与主要人物有关的事件或者描绘与人物有关的环境背景带出人物。例如鲁迅先生的《范爱农》开头这样写:
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大抵一起来就看报。学生所看的多是《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专爱打听社会上琐事的就看《二六新闻》。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
“安徽巡抚恩铭被JoShikiRin刺杀,刺客就擒。”
大家一怔之后,便容光焕发地互相告语,并且研究这刺客是谁,汉字是怎样三个字。但只要是绍兴人,又不专看教科书的,却早已明白了。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物,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
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有几个人便密秘地开一个会,筹集川资;这时用得着日本浪人了,撕乌贼鱼下酒,慷慨一通之后,他便登程去接徐伯荪的家属去。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这几段文字是范爱农出场的背景,作者通过对这个背景事件的叙述,带出范爱农。
再如《母亲的手》开头:“清晨,悦耳的歌声从九霄云外的星空中悠然而来,由于自己的惰性,我将这旋律化人动听、柔和的摇篮曲,再次沉浸在美梦中。可正当我享受好梦的时候,母亲那双手像鹰爪似的,将我从梦中拉醒。”
(3)议论入题型。就是通过议论,评价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点明人物对作者自身的影响。例如:《读懂你,奶奶》的开头:
30
从我呱呱坠地、快乐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奶奶就是最疼爱我的人了。那种疼爱,是大海滔滔不绝的水,是太阳永不停息的热,是在我的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心。也正因为这样,我也十分爱奶奶。
(4)寄托情感型:就是在开头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对人物的某种情感。例如:《老师,谢谢您》开头:
老师,我想对您说声“谢谢”!因为是您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教育成了有知识、懂礼貌的少年,是您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
2、点题:就是在文章结尾要用适当的语言回应题目。写人记叙文的点题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评价形象型。例如《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结尾:“小闫老师,您是我人生成长过程中,一个永远不会忘怀的重要篇章,您永远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2)指明影响型。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结尾:“灾难并不可怕,有我们大家的万众一心,有像小胖哥一样的“战士”,有全世界伸出的援手,我们一定能够生生不息!为最可爱的人干杯!”
(3)联想升华型。例如《妹妹,姐姐真的累了》的结尾“把妹妹的一切做好了后,我带着她的骨灰回到了家,和爸爸的放在一起,我回到床上坐着,想着一切,想着妹妹,爸爸,不知不觉中,我睡着了,睡梦中,我看到了妹妹,爸爸,看到了小时候爸爸带着我们一起去放风筝,他们又回到了我身边。”
(4)祈福祝愿型。例如《亲爱的姐姐》的结尾:“在这个寂寞皑皑的夜里,亲爱的姐姐,我为你虔诚的祈福。愿你平安!幸福!快乐!”
3、寓情于事:就是在叙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寓情于事在常人看来不应列入文章结构,而应该归属文章技法,但笔者以为寓情于事如果用在结构上也有独到之处。只不过这里讲的寓情于事与技法中的寓情于事有所不同,它是指在情感的安排上要做到的几个注意点,或者说是作者情感脉络在文章中的展现。一般来讲,写人记叙文的作者情感展现是逐步进行的,它有以下几种方式:
(1)基调式:就是文章开头先奠定某种情感基调,然后运用事迹强化。例如下面一篇文章:
读懂您,奶奶
从我呱呱坠地、快乐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奶奶就是最疼爱我的人了。那种疼爱,是大海滔滔不绝的水,是太阳永不停息的热,是在我的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心。也正因为这样,我也十分爱奶奶。
小时侯,我经常与奶奶玩耍,累了,就扑进奶奶的怀抱,听奶奶讲故事,慢慢地便进入了梦乡,那时的我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直到现在,我还依稀记得在我生病时,奶奶焦急地背着我去医院挂号;跟奶奶一句一句地学说家乡童谣,再学说给姥姥姥爷听,逗得大家乐不可支;夜晚奶奶困倦了,我却缠着她讲她小时侯有趣的事情……。这些景象时常历历在目,久久不能忘却。
记得有一次是奶奶的生日,我亲手做了一张精致的贺卡想送给她,给她一个惊喜。放学回来后,我一进门便嚷着叫着要给她看一样好东西,奶奶端着两支和面的手一叠声答应着,眯着眼、侧着头听清我说的话后,笑眯眯地说:“奶奶给咱做面条子哩,吃完饭咱坐下一块看!”我一听,当时就像皮球泄了气,只好看着笑呵呵的奶奶进厨房继续忙她的活儿去了。一吃完饭,我急忙把准备好的礼物亮出来,奶奶知道是送给她的生日礼物,脸上的皱纹像开着的菊花瓣,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说:“我孙女儿给我送生日礼物了,我孙女儿知道孝敬奶奶了,我孙女儿长大了,呵呵……。”望着奶奶两鬓的白发和满足的笑脸,我下午的懊恼情绪早被抛到九宵云外了,我的心中也充满了幸福和惬意。
30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上了中学,突然感到奶奶变得很唠叨了。一次放学后,我拿着没考好的试卷心情糟糕地回到家里。奶奶看见我不高兴,便关切地问:“这是咋了?今天不高兴了?怎么不说话呀?在学校要好好上课,咱现在要好好学习,别像奶奶一样落个睁眼瞎。作业写完了吗?快去写吧,奶奶给你做饭,你想吃啥奶奶给你做呀,你想吃啥,我……”,我再也忍不住了,大叫:“奶奶你别说了,烦死了!”说完,拿起书包跑进房间,使劲关上门。过了一会儿,只听门外“啪”地一声,好象什么被摔碎了。我开门一看,地上是一只摔碎的碗,奶奶正一边收拾,一边自言自语地说:“人老了,不中用了,碗都拿不住了。”看到奶奶为了我生活不停操劳,我为自己刚才的情绪感到羞愧和自责。
现在,我在离奶奶很远的城市生活,我已经很久没见到她了,前几天打电话,谈话里全是她担心、关爱我的话语。想到奶奶苍老的面孔,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2)递进式:就是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在文章中逐步展现,越来越浓重。例如《我的奶奶》这篇文章:
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个子长的不高不矮,圆圆的脸,脸的左下角有颗痣;大眼睛,双眼皮,眉毛不粗不淡,鼻子和嘴巴长得十分协调,只是头发全白了,脸上也有许多皱纹。
奶奶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退休了。奶奶说,在我出生之前的那段日子里,她过得非常轻松快活,脸上也没有皱纹,头发虽然有点白,但不仔细看,还察觉不到。
自从我出生后,奶奶就开始辛苦了。因为妈妈没有奶水,我自从一出生就几乎是靠喝牛奶过日子。喝牛奶没有母乳营养,而且容易饿,大小便也多,把我奶奶忙得够呛。到我三个月大,就开始吃奶奶给我加工的营养米糊。由于爸爸妈妈外出务工,我基本上就在奶奶身边长大。
奶奶每天都很忙,除了照顾我,还要洗衣服、煮饭、烧菜、搞卫生,稍有空闲,就是忙着帮我织衣服,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我奶奶有一手织衣服的好手艺,她织的衣服可漂亮了,我上幼儿园时的老师,看到我穿着奶奶织的衣服,还问我奶奶是哪儿买的呢。
奶奶教给我很多知识。我小时候不太会讲话,我外公甚至担心我会成哑巴,奶奶非常耐心地从发音开始教我,到我开始上幼儿园时,已经认识汉语拼音并认识十几个简单的字了。后来,奶奶又教我念唐诗,还抄录了一本古诗选,每个字标注了汉语拼音,里面有唐、宋诗八十首。
奶奶还经常教我讲故事。2005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我代表凤溪幼儿园参加上海青浦区幼儿园讲故事比赛,得了二等奖。
在奶奶的细心呵护下,我在不知不觉中长大,可我奶奶的头发也在不知不觉中全白了,脸上的皱纹也在不知不觉中多了起来。
我的奶奶真是个好奶奶,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赚了钱,买好多营养品给我奶奶吃,愿我的奶奶健康长寿。
(3)反差式:就是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前后具有巨大的反差。例如下面的这篇:
班主任的啰嗦
两个多月前,我来到学校报告,我开始四处寻找我的名字,但是人毕竟太多了,我找了很久,才找到我的名字,我被分配到高三《2》班。当我继续向下看的时候,我愣住了,我的班主任竟然是我高二的生物老师,这到底是缘分还是灾难?
我们的年级有15个班级,而只有我们班的班主任是女性。一般来说,“啰嗦”“婆婆妈妈”
30
这些词儿经常用在女性身上的。这不,被证实了,开学的第一天,班主任刚一进门,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畅谈高三的生活,并要求我们早上必须读什么什么科目,然后夜自修该怎么学习才有效率,还有放假回家不能把功课落下,还说不按照她的要求做的话,将来我们会后悔什么的。这一说,足足说了一节课。直到下课铃响起,我们才得以解脱。一些同学已经开始评论起她来:“真是啰嗦,听得我想要睡觉。”“当然,我以前就被教过,不是一般的啰嗦。”“怎么是个女的,这以后还怎么过啊。”这些人就这么说着,殊不知,这些话都落入老班的耳中。
以后的早读课,只要有人不专心看书,她就把那个人揪出去,数落一番,如果超过五个人的话,那我们整个班级就得遭殃,老班就又开始讲她的人生哲理课。一个早读过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都趴下了。如果是班会课,那更惨,本来班会课都是自习课,班主任说几句话就完了。可我们的班主任却很牛,她刚一上台就说:“同学们,我知道大家的学习时间很紧迫,所以为了不耽误大家太多时间,我长话短说吧。”对呀,长话短说嘛,那就是说,是浓缩了的精华,可你知道她说了多久,起码四十分钟。有些学生压根儿就没听她说话,自己学自己的,有些同学听着听着就趴下了,只有一小部分知道她到底在说什么。以后的每节班会课都这样,久而久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书上,而她的话,却永远也说不完。“啰嗦”这个词儿简直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
可就是因为她的啰嗦,所以她讲课都非常详细,她很注重细节,所以她讲课虽然很慢,但却很详细,详细得我们的笔记写得密密麻麻。有时候,她一张试卷得用三节课的时间才能把它讲完,我们因此怀疑她这样做会不会有效率。但很快,这个疑虑就消失了,第一次模拟考试我们班在六个理科班中排名第一,而且与第二名拉下二十多分的差距,我们很快意识到,最重要的不是效率,而是质量。
考试后的第一个班会课,老班表现的有点沉默,我们一开始不太适应。终于,她开口说道:“同学们,这一个月来,你们对我的评价我都略有耳闻,对此,我感到很抱歉,因为我造成了你们对学习的不满,我会改掉这个毛病,希望你们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好了,接下来的时间,大家自由安排。”当时,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老班今天吃错药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自习,可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舒服了,就好像叫一只企鹅去赤道住一样。最后,老班还是和以前一样啰嗦,不是她没有改,而是我们叫她不要改。
在此之后,我才发现,我的班主任其实是个很搞笑的人,她会在讲课的时候突然冒出一句冷笑话,让班里紧张的气氛得以舒缓。一个月后,老师因工作优秀而被调到教育局工作,我们都很舍不得,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老班的啰嗦。
对此,我想说:老师,我们爱你,因为你向我们讲了很多人生哲理;我们爱你,因为你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高三,尽管我们相处的时间不多;我们爱你,因为你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在您眼里,没有优生和差生。在此,我献上我最美好的祝福。
4、叙议结合:叙议结合是写人记叙文常用的结构,其特点就是在叙述中结合议论以强化突出人物形象。一般来说它包含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和夹叙夹议三种形式。前面的《读懂您,奶奶》就是夹叙夹议的形式。再来看下面这篇《笑神》是先议后叙的文章:
“笑神”,顾名思义,不用多说,当然是指成天乐呵呵,接近于“乐佛”的那种人啦。
此人生来一对眯缝眼,两条眉毛就像两条弧线,脸蛋胖嘟嘟的,整天只有一个表情——笑。也许有人会不解地问:人怎么可能一年到头一直都在笑呢?除非他是个傻子。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人类表情的最高境界就是笑,笑的最高境界就是可以用笑来代替任何表情。笑的境界有九种:冷笑、阴笑、坏笑、奸笑、苦笑、假笑、傻笑、还有皮笑肉不笑和狂笑。“笑神”是以笑出名,笑的本领当然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俗话说得好:“笑神”笑三笑,地球往下掉。
“笑神”的看家本领就是笑里藏刀。他在攻击你之前会对你笑一笑,此乃是阴笑也。这一笑不看也无妨,如看了那可就“死定了”。阴笑会使你四肢无力,浑身毛骨悚然。就在这时,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个连环巴掌打得你浑身“经脉”尽断。接着一个肚皮挺挺功把你挺到十万八千里外去。如果他碰到武功比自己高强的对手,他便用自己的杀手锏
30
——“河东狮笑”,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狂笑,把你的杀气震到九霄云外去。就算你有通天本事也休想打败“笑神”。
现在你知道“笑神”的厉害了吧?如果你们想了解“笑神”的庐山真面目,想知道他是何方高人的话,就开动你的大脑猜一猜吧。他就在我们班里哦。
第三讲 求新颖,写好细节
前面两讲,我们重点学习了写人记叙文需要注意的写作内容和结构的安排,这一讲,我们重点阐述写人记叙文的材料选择。
写人记叙文的材料选择,根本的原则是能够表现人物的外貌、思想、性格、阅历、精神状态和精神品质,也就是说,一切材料都必须为表现人服务,这些同学们在写作中都或多或少能够注意到,既然是都能够注意到,因此,它不构成写好记叙文的关键,那么关键是什么呢?一句话,就是人物的个性化,就是在文章中要能够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
什么是人物的个性?人物的个性就是这个人物独有的性格。人物在外貌、语言、行为、心理、身份、地位、职业、阅历、知识以及从事某项工作表现出的处理细节都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千差万别的具体细节构成了人物的个性化特征,写好人物的关键就是写好这些个性化特征。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些个性化特征呢?简单的说,三个字:新、准、细。“新”就是新颖,不落俗套;“准”就是表现到位,不浮夸,不保守;“细”就是用笔细腻,不粗枝大叶,注重刻画细节。
1、新:新颖是写人记叙文材料选择的第一位要求。如果材料不新颖,落入俗套,即使文笔再好,文章也不会获得好评。怎样才能做到“新”?很简单,就是“说真话,叙真事,抒真情”。同学们文章之所以落入俗套,根本原因是“假”,具体表现在“一抄二借三参考”。“抄”,就是抄作文选,不管老师布置什么文题,总是先翻作文选,感觉差不多,立马抄来。“借”就是借用,有的同学显示自己的聪明,不是整篇抄作文选,而是有选择,东借一点西借一点,然后嫁接成篇,这种情况也有的是“借”同学的。“参考”就是参考作文选或同学的习作,这类同学更聪明,就是参考人家的故事情节,换人、换地、换时间,编成自己的作文。其实,“一抄二借三参考”的本质就是“抄”,你也抄,他也抄,抄来抄去,把本来不俗的作文就抄俗了,给人感觉就假了。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根本的就是写真事。
许多同学可能会说: “我没遇到什么事啊!”我告诉你,不是没遇到,而是看不起小事。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平凡的小事,大家习以为常,感觉很平凡,不愿意写到文章里。其实文章需要的正是这些小事。比如写“我的父亲”,许多同学写来写去,不是写父亲雨天为自己送衣服,就是父亲背自己上医院,这些材料哪来的?抄的。而自己父亲在生活中为自己和家人所做的许许多多小事就是不写进文章,比如:有的同学的父亲是农民,那么他犁田钯地的生活司空见惯吧?没写进文章;扬场撒种经常见到吧?没写进文章,吃饭的时候夹菜的情形经常看到吧?也没写进文章。这些真实的场景都没有写进文章,而假的材料却写进文章,岂不怪哉?还有的同学会说: “这个人没做过这件事啊!”鲁迅先生说的好,写人要“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就是说我们要让一个人变得完美,就要美化他,怎么美化?就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张三虽然没做过这件事,李四做过,写进文章,把李四写成张三,那张三就做过了。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不假了吗?作品的真和假,其评判依据是“生活可能发生的事实”,只要可能发生,就不假。来看《我的老师》的一个片段:
施老师的眼睛值得夸赞,这明亮的双眸,似乎会说话,不信,你瞧!
随着上课铃声短暂而又急促的响声,施
30
老师走进了教室。刚跨上两步,便站住了,她的眼睛似乎盯着地上什么东西,眉头皱了一下,我好奇的伸长脖子,望了望,哟,那不是被人踩碎的粉笔吗?糟了,今天是我值日生,竟没注意到这醒目的白点,我不由的低下了头,等着挨老师的批评。只见老师向写有值日生轮流表的墙角走去,目光一下子落在了我的身上,我像触电般,把头垂得更低了,脸上感到一阵火辣辣。出乎我意料,施老师并没有严厉斥责。只是用深得让人无法理解的目光扫视全班,似乎想从同学们脸上找出些什么。教室里安静得出奇。这样的沉默足足僵持了一分钟。
这段文字描写的细节是老师发现地面踩碎的粉笔,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但是很少写进作文,习作者把这个情节写入作文,更能激起大家对学生生活的回忆,因为真实而更显新颖。
2、准:是写人记叙文材料选择的关键。如果材料选择不能准确表现人物性格,那么所选的材料不但没用,还显得累赘。比如,有的同学写父亲对自己严格要求,具体描写了父亲抡起棍子暴打自己的情况。你可能会说,这下真实了!是真实了,但我问你:你表现的是父亲的严格要求,还是家庭暴力?(反正我感觉是家庭暴力。)那你选择的这个材料不但达不到美化父亲的目的,还给他抹黑。
我们说写人记叙文的材料选择要准,就是要求材料必须能够充分表现人物性格,不求多,而求精,材料选择要有代表性。什么是代表性?就是一个材料表现一方面性格。前文所举的《我的老师》就很好地反映了这点。有的同学文章写了许多事,但细细考察,他写的事都是围绕人物的一个性格展开的,还以作文《我的父亲》为例:许多同学写来写去,都是父亲如何如何爱我,给我买吃的、买穿的、帮助我学习,教育我做人等等,说到底,这些材料都在围着“我”转悠,太狭窄。至于父亲的吃苦耐劳、父亲的坚忍不拔、父亲的乐善好施等等美好品质,文章没有涉略。还有的同学写人喜欢运用语言描写,通篇对话,文章充满XX说:“。。。”我说:“。。。”文章必要的对话是需要的,关键有两点要注意,一要有利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二要有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化特点,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那样的对话就是画蛇添足,是文章的败笔。对话如此,其他的内容也如此。来看下面一篇文章:
仰望.丫头.勇敢
仰望星空。发现心并不远,梦并不远,只要我肯踮起脚尖。于是——我伸出双手触摸到了那颗正闪闪发亮的星(心)。
夏天的操场上,布满了炎热。我悄悄来到了这儿,望着一群孩子飞快地跑跳。那灿烂的笑脸也使我的嘴角跟着微微上翘。忽然,一群孩子围成了个小圈,似乎还有点骚动。定神细看,原来是一个小女孩坐在地上,瘦弱的肩膀微微颤抖着。面部没有一点表情,却依然坚定地望着那些站着的人。眼眶里明显还饱含着未凉的热泪,我慢慢朝他走去……
突然,一个小男孩用强有力的手把刚准备站起来的女孩又重新推回了大地的怀抱。我加大了步伐,想要拯救她。可是,下一秒我却愣愣的停了下来:小女孩的胳膊被狠狠的刮伤了,她愤怒地回望那些男孩,热泪早已在她猛的转头时甩掉。此时,那些男孩不以为然的露出了邪恶的笑,这种笑容在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不该有的啊!也是不可以有的啊!
“啪——”清脆的响声回荡在耳边。我回转思绪,看见了女孩那扬起的右手和男孩侧过的脸。“这个是还你的,不要以为我很好欺负。”女孩警告性的话语也许是让男孩受了惊吓,于是——他带着那群人灰溜溜地离开……
呵!真是个勇敢的小家伙。我微笑着朝她走过去,托起她受伤的胳膊呵护着。
“姐姐要干什么?”她嘟着嘴问我。
我笑笑说:“受了伤要及时治疗,姐姐帮你赶走细菌。”我扶着她在花台边坐了下来。她没有再说话,用牙齿使劲咬着唇,忍住不叫出声。我问:“为什么刚才不哭呢?”
“为什么要哭呢?”
“厄——因为受欺负了呢?!”
“如果受欺负就哭,那就等于向他们认输。我是不会认输的。”她目光瞬间明亮起来。我能感觉她柔弱的双手正在积蓄着力量。
30
“你说是么?姐姐!”
“厄、嗯。”我抬手看看手腕上的表,“不早了。”我说:“我要回去了。”
“记得来找我,下一次见面时我就告诉你!小傻瓜,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远远的回头,远远的她,虽然弱小却很勇敢。我突然找到了自己所追寻的——那个勇敢地,越挫越勇的真正的我。
我放回了脚尖,怀着梦慢慢低下了头。仰望星空,我不再彷徨,终于找到了最初的自己,那也将是最终的自己。
比较一下划横线的情节和化波浪线的语言描写,你有什么感受?我感觉前面显得真实,而后面显得虚假,人物语言不合人物年龄特点。
3、细:这是写人记叙文材料选择的具体要求。人物的性格要得到充分表现,细节描写是关键,不管是外貌的、神态的、语言的、行为的、心理的,都要细腻刻画,不能偷工减料,粗枝大叶。我们可以不写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不写一件完整的事件,但不能不刻画具体的细节,因为,人物的性格只有在细节中才能得到充分展现,人物形象只有通过细节才能变得丰满、有血有肉。当然,其他的非细节材料可以作为对细节的补充。
怎样才能写好细节?一句话,抓住人物在具体活动中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来看下面一些文字: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摘自《背影》)(动作描写细腻入微,艰难的动作细腻地表现父亲的爱)
2、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神态描写)掸掸衣服,(动作描写)又教了板儿几句话(语言描写),然后溜到角门前,(动作描写)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畏畏缩缩的动作神态很好地表现出刘姥姥没见过世面)(摘自《红楼梦》)
3、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有时还问我一两句。(人物负责的工作态度溢于言表)(摘自《一夜的工作》)
4、她又看见了一只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神态描写)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睛盯着蝴蝶(神态描写),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躬着背,手中间隔着点空隙,脚尖小心翼翼踮着,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神态描写),猛地一弯腰,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动作描写)。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缝,把头靠在手缝上看(神态描写),一不小心让蝴蝶飞出了双手,她又急又气撅着小嘴,双手往腰上一插,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神态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极其细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她”的幼稚、顽皮、快乐。)
下面的细节刻画好在什么地方?试品味。
5、在郎平排球生涯的头一次冬训里,教练们开始给郎平吃“小灶”。长跑——郎平围着四百米跑道一圈又一圈向前跑……头好胀啊,胸口生疼,腿已经抬不起来了,停下吗?不!(心理描写)大脑清晰地发出指令,步子继续向前迈……汗水早把头发湿成一缕一缕,汗珠从额上流到嘴里又苦又涩(神态描写)。多想一下子躺到跑道上,摊开四肢放松啊!(心理描写)突然,一丝奇怪的笑容爬上她的嘴角——她忽然想起小时候,总盼着尝尝再跳不动皮筋的滋味,而今果真尝到了,又苦又涩。(心理描写)(这一段细节充分展现了郎平坚忍不拔的毅力。)
30
6、小姨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脚也被卷到了大腿。她在小溪水里慢慢移动着,左脚轻轻地抬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这时,她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对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目不转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
7、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轻轻夹起一片,用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翼翼跟随着筷子。本来筋脉突兀的手此刻一用力青筋更加明显。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8、奶奶将右脚绷着,向鞋子口里溜进去,筋脉凸兀的手紧紧抓着门框,将左脚轻轻抬起,紧绷着的脚小心向鞋口一插,又往里扎了扎,接着踩了几踩,让自己的脚更舒适些,满意地出门了。
9、近了,更近了,组长终于来到他的身边,像一座泰山定在他面前,嚷道:“快交作业,快交作业!”他“嘿嘿”一笑,表情是那样滑稽,又是那样神秘,猛然,他把头一扎,像一条滑溜溜的泥鳅从组长胳膊旁闪过,脚底像抹了油一样飞奔逃走了。
10、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11、施轩的脚步很均匀,双臂一前一后地摆动着,双脚越迈越快,身子向前倾斜着,像要倒下似的,奋力向前迅跑。跑到终点线处,她头一抬,胸一挺,终于取得了第一名。
12、枪声一响,两个姑娘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她们动作协调有力,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仿佛两只飞燕,在紧贴地面飞翔,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最后,在教练员和观众热情的加油声中,两人几乎同时像一隈旋风冲过终点。
13、只见一个男同学走上台来,不声不响地摊开一卷白纸,提起饱蘸浓墨的毛笔,略微沉思一下,龙飞凤舞地画起来。随着毛笔的不断泻染,画纸上出现了一匹栩栩如生的骏马。它昂首奋蹄,显示出一股不可阻挡的巨大力量。
14、他发现塘边的狗尾草上,正停着一只红色的蜻蜓。只见弟弟瞪着眼,猫着腰,身子向前倾斜着,极慢极慢地向前移动着脚步,突然他把手一伸,两个手指一掐就把蜻蜓捉住了。蜻蜓拼命挣扎着,弟弟乐得又蹦又跳。他用一根细线扎住蜻蜓的长尾巴,一手掐住细线的另一端,放开蜻蜓,蜻蜓就飞起来了。他跟着蜻蜓飞跑,口里还大声嚷道:“我坐飞机了,我坐飞机了。”
15、小小还不会说话,我们给他买了一串气球挂在屋里,气球不停地飘动,他就冲着气球“啊、啊”地叫,还不时蹬动着两条粗粗的小腿。过了一会儿,只听“啪”的一声,气球爆了。小小吓了一跳,身子往后一仰,一个跟头栽了个四脚朝天,还一个劲儿地乱叫,样子十分紧张,可见把他吓得够呛。毛毛姨赶快把他抱起来,他吓得把屎拉在了毛毛姨的裤子上。
16、随着乐曲的明快节奏,红丝绒幕布升起来了。五光十色的灯光在舞台上左旋右转,忽明忽暗。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奶奶轻松自如地出现在舞台上。她身着印度绸褂,满面春风,只见老奶奶伸出左手向上举起又落下,又伸出右手做同样的动作,双脚不停地踏地。一会儿做个“对佛掌”的姿势,一会儿又做个“乌龟伸脖”的姿势,真够劲!她一个“请”的动作,竟请出来了4位老奶奶。她们一会儿变成一行,一会儿变成两行,优美的“八步舞”跳得好极了。
作文训练:文题:《瞧我们一家子》
要求:1、抓住细节,表现一家人的个性化特征。
2、600字以上。
30
第三章 写点格叙事记叙文
第一讲 分四步写清一件事
叙事记叙文是初中作文写作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初中叙事记叙文的写作,通常是写一事一议叙事记叙文。
所谓“一事一议”,就是在写叙事记叙文中做到写清一件事,并能对事情展开恰当的议论。本讲内容重点讲述如何写清一件事,至于如何针对事情展开议论,下一讲再作说明。
“分四步写清一件事”就是按照“起因简明,经过清晰,重点突出,结果含蓄”的要求叙述事情,使事情的叙述自然生动、合情合理,给读者以无穷回味空间。
1、起因简明:就是要求叙述事情的起因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我们许多同学在叙述事情的起因时,喜欢兜圈子,从离开事情十万八千里写起,尽管文章写得很长,却废话连篇,没有抓住重点,须知:叙事记叙文重在事情的意义,事情的起因只在于说明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它不是文章要表现的重点,因此,没有必要作拖泥带水的交代,只需简明扼要地交代一下就可以了。来看鲁迅的《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
鲁迅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30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文中划线的黑体字为事情的起因,只有一句话,很简明。至于是什么样的生计关系,为什么必须一早走在路上,文章并没有展开,因为这些与“一件小事”没关系。
再来看《黑板上的记忆》:
古语早有云,教师似蚕、似蜡炬,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只为在我们的未来道路上多一缎华丽的锦皋,少一片阴沉的黑暗。但我始终都无法感受到老师对我们的爱,他们有时批评我,有时对我要求很高,我迟到了还罚我站,但就在那天,我的看法彻底地改变了,那天,老师给了我们一黑板歪斜的字,一黑板的记忆,一黑板沉甸甸的爱……
初三期中考试前,凌厉的寒风如刀般彻骨入髓,有“北风卷地白草折”的感觉,冷风渗入头脑,把我从半醒半睡的状态下激醒。我们一边打哆嗦一边等着早课的来临。
不一会儿,教室的门缓缓地打开了,语文王老师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里,“王老师怎么了?”“咦?”
不断有同学脸上都浮现出惊疑的表情,王老师和平时不一样了,脸上经常洋溢着的红光被惨淡的白色取代,脚步虚浮,好像随时都会摔倒似地,还带了一个银色的保温杯,毋庸置疑,王老师病得很重。她坐在讲台前,顶着沙哑的喉咙说:“今天,我们上……咳,第二十课,翻开书……”那一个个的汉字就像是被用力推出来的一样,虽然很轻,但是却能听见。心疼夹杂着一股凉意直袭我们的心头。老师开始在黑板上写字了,老师慢慢站起来,左手撑着桌子,右手开始在黑板上无力地跳跃、滑动,一个个如老妪般缺少气力的字渐渐浮现在黑板上,她一向清秀的字荡然无存了,老师为了让我们能看清楚,写得更用力了一点,左手在桌子上不停地颤抖。此时,我心底貌似有什么东西涌上了,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有点……像母爱的感觉……
下课了,老师用模糊的口音对我们说:“祝大家……考个好成绩,同学们再见……”之后老师就踱步出了教室。
教室里依旧是鸦雀无声,看着那一黑板歪斜却可分辨的字,我们无语凝咽,老师走了,却留下了这一黑板的字,迟迟地,没人起身像平常一样去擦黑板,都静静地坐着,它们象征的不是别的,而是那沉甸甸的教师之爱啊!这一黑板的字,虽然能擦掉,但这黑板上的记忆,会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永世难以抹去!
考场上,我们个个奋笔疾书,我们的动力不是别的,只是因为那黑板上的记忆,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我们,它比和煦的阳光还要温暖数十倍!
这篇文章中划线的黑体字部分是事情的起因,非常简明,就是等上课,至于为什么等,怎样等,文章没有说,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30
2、经过清晰:就是要求整个事情经历哪几个过程,要清晰,不能让人觉得混乱不清。如鲁迅的《一件小事经》历了“我”雇车到S门——在S门前刮倒老女人——车夫救助老女人——我给车夫一大把铜元四个过程。再如《黑板上的记忆》整件事情包括老师出现——老师带病上课——老师下课时的祝愿三个过程。
再来看一篇文章:
心中的秘密
没有秘密的世界是空虚、失落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秘密,而且秘密都不同,你想知道我的秘密吗?那就请你再往下看吧!
这个秘密,已经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中,我从来都不敢对别人说。而今,我想把这个秘密说出来,想让爸爸妈妈原谅我,向妹妹说声“对不起”。
那是我上二年级的时候,一天,爸爸妈妈都出去干活了,只有我一人在家里,无聊地看着我怎么也看不懂的电视。不一会儿便觉得口干舌燥,我便随手拿了一杯纯净水喝了下去,可是仍然觉得渴,我便想起了去买冰棍。可是,我一摸口袋,却没有我想要的。“唉!算了吧!”也许忍一下马上就好。
我仍然坐在电视前看电视!可是时间越长越难受,总感到肚里的蛔虫在说着什么。我的心中便出现了一个的念头,我蹑手蹑脚地来到了妈妈的房间,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妈妈放钱的皮包,从里面偷偷拿出了五角钱,弯着腰来到房门口,见没人我得意地笑了。
忽然从外面传来了咳嗽声。顿时,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怎么办?我赶忙把钱又放回了妈妈的包里,然后像龙虾一样,弯着背来到了外面。嘿!原来只是一个过路人,真是做贼心虚,虚惊一场。
我又重新回到屋里拿回了那五角钱,急忙跑到商店买了一支冰棍。我看着那小巧玲珑的冰棍,馋得真恨不得一口吞了它。吃着吃着又发愁了,万一爸爸妈妈他们知道我拿了钱那可怎么办,可看到那诱人的冰棍我又将一切都抛之云外了。不一会儿,冰棍就被我消灭的一干二净,我心里也凉多了。“真舒服!”我又舔了一下嘴唇说道。
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着刚才所做的一切,刚才的高兴劲儿突然一下子都没了,只感到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似的,沉的难受。爸爸妈妈回来后知道我偷拿了钱会怎么处罚我呢?“唉!早之现在何必当初啊!”忽然我看到妹妹走了过来,“有了,何不……”
我回到家里一人伏在桌上做作业,让妹妹到妈妈的房间里看电视。这时妈妈回来了走到房间,“是谁拿我的钱包的?”妈妈问。“哦,妈妈怎么这么快就发现呢?”哦,原来是我刚才一时慌张而忘了把钱包放回原处。妈妈见没人回答又问,“是谁拿我的钱包的?是你吗,小红?”我一听妈妈问妹妹,便急忙来到妈妈身边说:“肯定是她,只有她在房间里看电视的,不是她还会是谁?”也许是我一直很诚实,妈妈轻信了我的话,任凭妹妹怎么解释也不听,不由分说地把妹妹狠狠揍了一顿。而我呢?不要担心妈妈的惩罚而站在一旁幸灾乐祸。我又回头看看妹妹,她那泪流满面,无辜的样子刺的我好痛,好痛……我悄悄地离开房间。
可是死要面子的我,到现在也没勇气承认错误。今天我将秘密说出来,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在这里,我利用这个机会诚心诚意地像妹妹道歉,向爸爸妈妈承认错误。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自己偷妈妈五角钱买冰棍的事,这件事经历了想买冰棍——偷钱——将责任推给妹妹三个过程。
3、重点突出:就是事件中能够突出表现主题的重点地方要叙述描写详尽,以凸显主题。如鲁迅《一件小事》中画双横线的几句话对老女人的描写一方面表现老女人的贫穷,另一方面也说明责任不在车夫,这就为下文写车夫的表现埋下伏笔。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是具体写车夫的表现,既有动作,也有语言,更有细节,通过这些描写,生动展现了车夫勇于负责的形象,也与“我”
30
的冷漠形成强烈的对比。再如《黑板上的记忆》中划双横线的语句从神态、语言、细节等方面对老师进行强有力的刻画,凸显老师的精神品质。《心中的秘密》中偷钱、推卸责任两个过程写的也很细腻。
第一次潜水
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初三:王自豪
(1)今天参观的景点不多,最使我难忘的就是在“大东海潜水基地”的那段经历了。
(2)来到岛上,找好教练,选好潜水衣。我们好不容易穿上了紧身的潜水服,经过了2、3分钟的模拟潜水,我们便坐上了汽艇,来到了潜水区的一个浮在水面上的木屋,准备下水。这时,我又紧张又兴奋。心想:我又不会游泳,沉到水里可怎么办呢?但我又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最后我还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感受我人生的第一次潜水的滋味!
(3)我在木屋上穿上一件由几块泡沫做成的救生衣。到只淹过大腿的水中,背上氧气瓶。氧气瓶很重,使我一下子拽到水中,浮在水面上。这时,我背上一点也不重了,是不是氧气瓶掉了?!我一摸,瓶子还在,我还感到身子一直往上浮,是怎么回事?教练告诉我,这是水中有浮力,瓶子浮在水面上,潜水衣里装了泡沫,像救生圈一样,也给你了一个浮力,就不会觉得重了。戴上潜水眼睛,封住了眼和鼻,我只能用嘴呼吸了。一根软管连着氧气瓶,另一头有一个像桔瓣的口。我咬住“桔瓣”,呼吸就全靠这根管子了。
(4)我想往水中游,可瓶子浮在水面上,我怎么也下不去。教练便抓住氧气瓶,把我按进水里。啊!阳光射到水中,海底是一片光亮。虽然光线没有地面上强,却可以清楚地看到成群结队的鱼和大片的珊瑚石。在水中,我清楚地听到我呼吸时发出的咕噜声,不时,我呼出的气体变成一串串银色的水泡从我的耳边冒出来,好玩极了。在海底,我看到了许多不知名的鱼。有的身上是红色的,有4、5其条白斑;有的鱼全身是孔雀蓝的颜色,只有鳍和尾巴是黄色的。这里的珊瑚更是千奇百怪。它们被分为“软珊瑚”和“硬珊瑚”。“软珊瑚”是空腔动物,一般在深海才有。“硬珊瑚”就是常见的珊瑚石了。珊瑚石有的像一朵开放的向日葵;有的向一丛可爱的小野菊;有的还是空心的,像一根吸管┄┄小鱼们有的在珊瑚石的空隙中玩耍,有的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我想去抓,可阻力太大,动作也太慢,还没摸到小鱼,鱼儿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
(5)我们在水中捉鱼,拍照,和一同来的朋友玩耍,玩得开心极了。下水时的担忧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可是潜水时间很快就到了,教练摘了一支很好看的水草送给我留作纪念。我依依不舍上了快艇。一想到家乡正下着大雪,可我还可以潜水,就兴奋不已。海南真是个好地方,明年我还要来海南避寒。
第四节文字是全篇的重点,详细写清了潜水的感受和水中见到的景物。
4、结果含蓄:就是要求在叙述事情的结果时,要含蓄地表达,不要过于直露。鲁迅《一件小事>的结果是这样表述的: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这个结果含蓄地表达出一件小事对自己的影响之大。
同样,《黑板上的记忆》的结果:“考场上,我们个个奋笔疾书,我们的动力不是别的,只是因为那黑板上的记忆,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我们,它比和煦的阳光还要温暖数十倍!”也含蓄地表达出老师对学生的感染之深。而《心中的秘密》结果只有一句话:“我悄悄地离开房间。”这句话实际上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后悔。
附:事情的选择
30
叙事记叙文所写的事情不要求写轰轰烈烈的大事,要写生活中平凡的小事,要通过对小事的叙述,表现出小事的不平凡,给人以教育和启迪。鲁迅的《一件小事》表现出车夫勇于负责的可贵精神,《黑板上的记忆》表现出老师的责任心和无私的爱以及对学生的影响之深,而《心中的秘密》则表现出自己的悔恨。
课堂作文《一件小事》
要求:
1、 写清楚一件小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经过清楚,重点突出。
第二讲 用五格架好结构
前面我们讲到,任何文章都包含扣题和点题两格,叙事记叙文也不例外,除此之外,叙事记叙文在叙事过程中还通常运用到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和主客共生三种格式。下面我们逐一讲解。
1、扣题:简单地说,就是文章开头必须扣住题目重点。
叙事记叙文的扣题与写人记叙文的扣题有些类似,也分为直接扣题和间接扣题两种形式。
(1)直接扣题型。就是在文章开头直接把文章要写的事情交代出来。如鲁迅的《一件小事》中开头写道: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个开头就直接把题目“一件小事”带进了开头。
(2)间接扣题型。这种扣题往往是通过交代事情的起因或描写与事情有关的环境背景引出事情。
来看一篇文章:
那一瞬,我好感动
东阳市歌山一中初二:楼俊好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句轻声的话语让我感动良久。
——题记
记得那天,我因为一些事情要回家一趟,便打电话让妈妈来接我回家。然而不巧的是,晚自修下课后,我和另一位同学被叫去帮老师改试卷。
作为一个乖巧的女儿,我自然要把这样的变化告诉妈妈。我趴在阳台上,向下张望着。急切地想在这茫茫夜色中寻找到一抹熟悉的身影。可偏偏那身影迟迟不在我视线范围出现,老师交代的任务又急等着我去完成,我只能低着头,沮丧地走下了楼梯。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手中的试卷越来越薄,我的心情却越发紧张,心里不住地打鼓。妈妈会不会已经走了呢?应该不会吧?可是,万一妈妈找不到我真的走了呢?不会的……
煎熬中,终于完成了任务。我赶忙冲出教室,用我最快的速度跑到楼下。路边的行人早已寥寥无几了,我站在校门口,又一次失望了——我始终找不到妈妈。也许妈妈真的走了吧!唉,不管怎么样都得联系到妈妈!我心想。
于是,我又赶忙跑回教室去拿电话卡。巧合的事情发生了!当我跑到两楼时,竟然与妈妈撞了个正着。
“妈,你怎么在这儿呢?”我诧异地问。“我很早就来了,不过见你这么久还不来,我就去找你了……”妈妈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我打断了:“那你怎么会找到这儿呢?”“我去教室找你。可是教室的灯早已熄灭了。我以为你去寝室了,就去寝室找你,可是,你也不在那里……”妈妈的话使我全身打个颤,似有一股电流流过我的身体,一个个片段如放电影般掠过我的脑海。每个片段中,都是妈妈那焦虑的身影。
30
我内疚地说:“妈,你辛苦了!”“没事儿。咱们回家吧!”妈妈轻轻的说了一句。
感动的泪水不经意间划过脸颊,咸咸的,却又甜得让人心醉。
“我还以为你回家了呢。”我自言自语着。“傻孩子,我怎么会走呢!”妈妈似乎听到了我的话,轻声地回答。
茫茫夜色中,冷风吹过,我的心却被妈妈那轻声的话语又一次感动了。周身充满暖意,心田盛满甘甜。时间仿佛就此定格,天地间仿佛只剩下我与妈妈两个人……
那一瞬,我真的好感动……
这篇文章的开头就是直接交代事情的起因。再来看下一篇文章:
留在心底的风景
经过两天两夜的暴雨,大水淹没了城市里的街道,乌云仍然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刚打开家门,一阵寒风吹来,吹得我瑟瑟发抖,街上的积水也随之泛起涟漪,这时一片枯叶脱离了树枝,飘飘零零的盘旋在风中,落入了积水中,随着水波远去了。啊,已经是深秋了。
“唉,街上这么大的积水,我竟然还必须去上学,命苦啊。”我一边抱怨,一边慢吞吞地穿上高高的防水靴。穿好靴子,我无奈的走进了冰凉的深水中。“哇,这水好凉啊”凉意透过厚厚的防水靴,直扑向我的脚面,冰封了我的血管,但怎能不去上学呢?我只好硬着头皮艰难地往前走。
走出了家门前的胡同,我走上了宽敞的马路,眼前出现了令我惊奇的场面,这里竟然堵车了,在以往喧闹的傍晚,这里也经常堵车,想不到这么恶劣的天气也有人开车出门,竟比我们学生还要辛苦,我在许多汽车中间缓缓的挪动着,这时我来到了积水最深的地方,我抬头向前看了看,忽然看到了一个交警正站在马路中间积水最深的地方指挥交通,积水已经漫过了他的防水靴,水灌满了他的靴子,积水正顺着他的衣服向上浸,他的大半个裤子都已经湿了,刺骨的冰水冻得他的腿直发抖,然而他仍然站在那里,认真的指挥着交通。虽然他的腿在发抖,然而他指挥交通的手势却铿锵有力;虽然他的身体很冷,然而他的热血却在沸腾。我多么希望能有一个相机拍摄下这美丽的风景,然而我没有,我只能在心中默默的佩服他。
我加快脚步向学校走去,坐在座位上刚才的风景仍然浮现在脑海中,我拿出了课本第一次认真的坐在座位上学习,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长大后也要当一名兵,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这篇文章的开头就是通过描写与事情有关的环境背景来引出事情。
2、点题:就是在文章结尾用叙述、议论或抒情性语言直接或间接点明事情的教育意义、启迪意义或给予人或社会的影响。
上一讲我们说的“一事一议”“一议”就是指在事情叙述完之后,用议论性语言点明事情的教育意义、启迪意义或给予人或社会的影响。鲁迅的《一件小事》结尾是用议论性语言点明一件小事对自己的影响;《那一瞬,我好感动》结尾则是用抒情性语言点明母亲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而《留在心底的风景》则是用叙述性语言点明交警对我的影响。
3、烘托渲染:就是在叙事中,通过描写事情所依托的特定的环境或场面来表现事情中要突出表现的人的方法。
如《留在心底的风景》前三段反复描写环境,既有自然环境,也有生活场面,但根本的是为了表现事情中的交警。再来看一篇:
一支康乃馨
阳春三月,校园里康乃馨、迎春花……开得正盛,竟相争艳,白的黄的……在风中舒展着多彩的英姿,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那绽放的花朵宛如一张张纯洁的笑脸看着我们,伴着我们成长的童年。
30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一大早,同学们就坐在一起开始谈论着该给自己的母亲买些什么礼物,送些什么给最亲爱的母亲,来报答母亲十多年来对自己的关爱。有同学讲送好吃的,也有的讲送好玩的……这时班长发话了:要送就送得有意义!
耳听着同学们的的意见,眼睛透过窗外,看着繁花似锦,一股冲动此时涌上心头,心里痒痒的,摘一朵最美最艳的花送给我最亲的母亲,不更有意义啊?!可是,转一想,老师教导我们“校园里不准随意摘花。”我心里矛盾极了,摘不摘像两个人在打架。摘的话,不听从老师教导,破坏校园环境。不摘的话,拿什么送给母亲?真的犯难了。
摸摸身上的口袋,空空如也,没有带钱啊。哎……
上课铃声响了,老师走进了教室,我赶紧收起忐忑不安的心情,认真听讲,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也是对母亲的最好报答啊。想到这,心情平静多了。当我打开文具盒,眼前一亮,乖乖,一个硬币出现了,是母亲平时给我的,在我不方便时打电话用的。看着这一块钱,心里美滋滋的,何不用这一块硬币买个礼物给母亲,礼轻情义重啊。先不想了,上课要紧,课堂上还像以往一样认真学习……
放学了,我背起书包,走出校门,来到校门口小商店门前。
“阿姨,我要买一支康乃馨,”我跟店阿姨说。
阿姨问:“今天过节,小朋友是不是送给妈妈啊?”
我微笑着回答:“是的!”
“看出来你还挺有孝心,那好,阿姨今天给你优惠,平时一元一支,今天收你五毛一支,”她笑眯眯地对我说。
我递过一元钱,接过花,找回五毛,好开心,很有礼貌地鞠了一躬:“谢谢阿姨!”
一路上心情像只放飞的鸽子,云卷云舒。踏进家门,我面带微笑,就把这支康乃馨双手送给母亲。母亲笑了,说:“儿子长大了,懂事了,谢谢宝贝儿子!妈妈希望你健康快乐地成长,好好学习,成才成人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三八节,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心情暖洋洋的,好开心。想着母亲的话,我热血沸腾,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会听您的话,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回报您孝敬您!
文中一、二两段景物和场面描写很好地烘托渲染了“我”的心情。
4、对比映衬:就是通过曝光另一反面形象以与要表现的形象形成对比,从反面映衬正面形象的方法。
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中“我”就是一个反面形象,在对老女人的态度上与车夫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达到村托车夫高大形象的目的。再来看下面一篇文章:
那一刻我好幸福
明天就要进行中考了,我坐在写字台前,一刻也静不下来。爸爸出差了,妈妈在医院上晚班。我一个人待在家里,真是孤独得有点可怕。想起刚才妈妈走时,我苦苦地请她留下来陪陪我,可她还是狠心地“丢”下我一个人走了。
唉!在这种关键时候,我竟然无法得到父母的特殊关照。谁会想到,一个所谓的幸福之家还会有如此的“不幸”呢?我只得无奈地苦笑,又深深地埋下头,面对桌面上那堆厚厚的书本。
“丁东、丁东、丁东。”急促的敲门声响了二下。一听到熟悉的声音,我浑身一振,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我知道一定是妈妈回来了。兴奋地打开门,果真是妈妈!我亲爱的妈妈神奇般地站到了我的面前。我伸出双手,想把妈妈迎进屋。妈妈站着没动,说:“孩子,把妈妈的包拿来,我忘记带钥匙了。”
30
听完妈妈的话,我的心凉了半截,兴奋的心情一时跌落了下来。我机械地走进里屋,把包拿了出来。望着妈妈渐渐远去的身影,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只得又静静地关上了那扇沉重的大门。刚坐下一会儿,门铃又响了起来。会是谁呢?我轻轻地走到门口,满怀疑惑地打开门。“呀,怎么又是妈妈啊!又出什么事了?”妈妈也许并没有看到我绷紧的脸,说:“孩子,天下雨了,给我拿把伞过来。”“知道了。”我有气无力地说完这三个字,毫无表情地把伞递到了妈妈手上;妈妈一边撑伞,一边还在唠叨着。不过,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妈妈一转身,我便“砰”地关上了大门。我对妈妈算是彻底地绝望了。我还没有坐稳,门铃又响了。我不由暗暗地咒骂起来,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我想静一静的时候有人来打扰。我猛地打开门,怎么又是妈妈?! “妈妈,你又忘了带什么了?干脆进来拿齐吧。”我不耐烦,妈妈就是这样,不管你怎么生气,她总能平静得像湖水。她用手摸了摸我的脸,说:“看来,我这粗心的毛病是改不了了。你看,一个晚上就回来了三次。”说完,她又利索地把我领进厨房,说:“明天就要中考了,一定要注意好身体,我为你准备了一些宵夜,你别忘了吃一点!”说完又习惯性地吻了吻我。我惊讶地望着妈妈,好像望着一个来自远方的陌生人。蓦然间,我发现,母亲瘦多了,皱纹也多了。我还沉浸在飞扬的思绪里,妈妈却早已消失在茫茫的雨幕中。
缓缓地回到写字台旁,我才发现,自己不知道何时流下了泪水。
这篇文章中“我”对妈妈的态度与妈妈对“我”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把妈妈的形象塑造得更加生动感人。
5、主客共生:就是在行文中既要注意突出描写的主体,也要重视主体周围的客体,使主体和客体互相支撑。
鲁迅的《一件小事》中“我”的表现;《那一刻,我好幸福》中我的行为都是主客共生的很好的例子。再看下面一篇文章: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地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这篇文章写了一件口技表演者表演口技的事情,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写的是观众在听了口技表演过程中的表现,这种表现很好地侧面表现出表演者表演技艺的高超。
作文训练:
题目:《这件事教育了我》
要求:1、叙事完整,结构精巧。
2、字数:600字以上。
30
第三讲 讲技法,构造情节
“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记叙文最忌平铺直叙,生动的故事情节最容易打动读者。怎样才能做到叙事的情节曲折生动呢?最常见的有倒叙法、插叙法、悬念法、反转法等几种方法。下面我们逐一介绍。
1、倒叙法: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写,然后再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写。倒叙可以造成悬念,能一下子抓住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先写“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时遇见已潦倒成为乞丐的祥林嫂的情景。第二天傍晚就听说祥林嫂死了。交代完祥林嫂死讯之后,回过头来追叙祥林嫂的生平。作者将故事的结局当作开端,一开始就把祥林嫂临死前的形象推向读者的眼前,造成极浓厚的悲剧色彩,使小说一开始就具有吸摄人心的力量。再来看一篇文章:
那一刻,友情在燃烧
值得回味的小学时光转瞬即逝。小学阶段它就像一杯醇厚的琼浆,香甜无比,好多好多的故事如无数珍宝在我的脑海里闪烁。但令我最感动的还是那场扣人心弦的毕业联欢会。
那一天,同学们带上自己精心挑选的零食,早早地来到学校,走进教室,只见教室里布置的十分喜庆祥和,黑板上画满了生机勃勃的粉笔画,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大家有说有笑,你给我吃巧克力,我给你吃苹果;你送我贺卡,我送你祝福,教室里热闹非凡。这时,班主任王老师盛装登场了,她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教室,将手中的笔记本电脑放到了讲台桌上后,就叫学习委员俞佳宁上去准备节目,等一切准备就绪了,王老师大声地宣布:“毕业联欢会现在开始了!”同学们一听,热烈地拍起手来。
“第一组,竺图远表演古筝!”主持人俞佳宁微笑着说。竺图远羞答答地上去将自己心爱的古筝架到桌子上,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随着悠扬琴声的响起,同学们都被带进了美妙的境界,大家都陶醉在琴声的世界……直到一曲终了,我们才清醒过来……紧接着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第二组,相声由钟晴雅和舒乐佩表演。”说起钟晴雅和舒乐佩,只要想想她俩说的话,我就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他们那些搞笑的语言引得一阵阵笑声,有点同学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有的同学甚至笑得滚到了地上。班主任王老师边笑边拍照,把她俩的滑稽搞笑镜头永远定格在一张张彩色照片中了。
……
“第六组,胡阳演唱歌曲《成熟》。”俞佳宁得话音刚落,胡阳就走了上来。虽然胡阳的声音较轻,但是我们仍然感觉到她唱得抑扬顿挫,十分优美。
节目演完后,最难忘的时刻来了,也就是到了我们分离的时刻,王老师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将她连夜完成的毕业赠语读了起来。一开始,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坐着,听着,但到最后,王老师声音有点哽咽,同学们也哭了起来。大家都跑到讲台上和王老师拥抱在一起,哭成一团……这泪是难舍难分的泪,是真情的泪,是感激的泪,也是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的泪。最后王老师抹去泪水,大声地说:“同学们,愿你们在以后的风雨中,取得更大的成绩!”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了几朵小花撒向空中,同学们纷纷含泪而笑了。毕业联欢会在《同一首歌》中结束了。
30
“小学毕业联欢会”成了我永不褪色的记忆。
这篇习作开头先交代事情的结果“令我最感动的还是那场扣人心弦的毕业联欢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回头叙述联欢会的过程。
运用倒叙,一要从内容、形式的需要出发,不要为倒叙而倒叙;二要注意开头结尾的呼应,最后还要把文章写回来;三要交代清楚起点,顺序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过渡衔接要自然巧妙,否则,文章会气脉不连贯,线索不清晰。
2、插叙法:就是在叙事过程中,暂时中断叙事的线索,插入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例如鲁迅的《故乡》中当母亲提起闰土时“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下面就插叙了“我”和闰土儿时交往的往事。
插叙可以使主题开掘更深刻,情节展开更充分,内容表现更充实,人物形象更丰满,故事情节起伏。运用插叙一要注意切合需要,不能到处乱插;二要注意与内容有关;三要注意插叙起止交代清楚,承接自然;四要注意主次分明,不能喧宾夺主。
3、悬念法: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中提出问题、摆出矛盾,或设置疑团,引起读者关注。这是文章安排结构、构造情节的重要方法。悬念必须在写出让读者关心的矛盾后,蕴蓄比较长的时间,再写出结局。例如《三国演义》中“用奇谋孔明借箭”这一节,周瑜有意刁难、陷害诸葛亮,限令他在短时间内造十万支箭。作者叙述时设下一个又一个悬念:周瑜藏起铁器工匠,而孔明不要造箭的材料,却向鲁肃借用船只、军士、布幔、草束,这是为什么?三日内造箭十万支近乎不可能,可孔明两天不见动静,这又是为什么?到了第三天,孔明一早就密请鲁肃上船同去取箭,孔明却促舟前往曹营,船近曹操水寨时又令军士擂鼓呐喊,一旦曹军齐出,如何是好?这一连串悬念使情节变化莫测,令读者急切期待作者解开谜底。这就是悬念的艺术魅力。
4、反转法:又叫翻转法,就是写人叙事时,作者故意沿着一个方向,层层推进,直到顶点,然后笔锋陡转,掀起波澜,把读者带进一个崭新的境界,使读者有所激奋,有所领悟。例如《文汇报》曾登载一篇题为《交公》的文章,写某省某市,有位大胖子乘上某路公共汽车,瞥见香蕉椅下有一枚五分硬币,便弯腰拾了起来。大胖子抬头看了看售票员,觉得面熟,又细细打量了一番,然后把钱递过去,买了一张五分车票。售票员想这人块头蛮大,派头太小,汽车过了四站,已经超过五分票额了,大胖子还是不下车。售票员扯了扯头上的鸭舌帽,亮开嗓门要大胖子认罚补票。文章写到这,读者以为下文一定写大胖子如何窘相百出、掏钱受罚。谁知文章来了个翻转:大胖子不慌不忙,冲着售票员微微一笑,掏出票夹,很有礼貌地答到:“月票。”售票员一愣:“那你为啥还买票?”大胖子毫不掩饰:“五分钱是在车厢里捡的。”售票员板着脸说:“为啥不交公?”大胖子笃悠悠地说:“上次我在车厢里捡到一顶鸭舌帽,交给了售票员,谁知这位售票员并没有交公,第二天还戴在自己头上。当然这是个别的,但要尽可能防止。所以这回我吸取教训,卖了这张五分车票,这不是保险交公了吗?”大胖子话音刚落,乘客的目光一齐投向售票员,想不到她羞得满脸通红,忙摘下头上的鸭舌帽……这个故事反转得法,姿态横生,将大胖子大公无私、随机应变和那个售票员自私的行为都刻画了出来。
写事记叙文的常见技法还有伏笔法、铺垫法、对比法、抑扬法、衬托法、误会法、擒纵法、反常法等多种方法,有的我们再写人记叙文中介绍过,有的将在后面的文题写作中再介绍。
作文训练:
文题:《最使我感动的一件事》
要求:1、使用两种以上构造情节技法;
2、不少于600字。
3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