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2016年中考模拟试题
语文科试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问君何能尔?口口口口口。(陶渊明《饮酒》)(1分)
(2)口口口口口,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分)
(3)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分)
(4)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引用《陋室铭》中的语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来表达那种没有繁琐公务的喜悦心情(2分)
(5)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默写完整。(4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 bié( )。
(2)俯身拾起一块石子丢入溪水中,溪水激起了lián yī( )。
(3)我那一个jiā tú sì bì( )的家就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条也没有见过。
(4)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xún zhāng zhāi jù( ),而应推敲细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经不住班主任的怂恿,从来没有参加过校运会的他居然也信心满满地报了名。
B.文艺表演阔绰的舞台上,月儿老师表演的葫芦丝独奏赢得了满城喝彩。
C.时下不少店名乱用外来词,只求时髦,哗众取宠,而不考虑国情民意和实际效果。一个大家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D.《云水谣》为何受欢迎?陈坤说:“爱情!男主角对两个女人的情感河流在历史风云中跌宕起伏,这才是打动所有人的关键。”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强大脑》新会籍选手黄胜华近日受邀来我区打造最强大脑的秘诀。(在“打造”前加“传授”)
语文试题 第 9 页 (共 9 页)
B.根据新条例,广东于2016年1月1日起依法启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的规定。(删去“的规定”)
C.托尔斯泰写作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把“写作”改为“创作”)
D.我永远不会忘记梁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指出”和“纠正”调换位置)
5.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为我打开了一道道通往真善美世界的大门:读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我明白了保持童真的重要;读莫怀戚的《散步》,我感受到互敬互爱的亲情;⑴ , ;⑵ , ;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我懂得了面对挫折的坚持。
二、阅读(46分)
(一)《曹刿论战》(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衣食所安( ) (2)弗敢加也( ) (3)望其旗靡(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
⑵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曹刿论战》采用的就是这种叙述历史事件的方式。
C.本文紧扣题目,详写了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略写了作战中的战术和战争的过程。
D.文章说明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重要政治条件,也说明抓住有利战机是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
语文试题 第 9 页 (共 9 页)
(二)(9分)
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
【注释】①牸(zì)牛:母牛。②庵:小草屋。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名字已显而位微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B. 远近久承公名 亲贤臣远小人
C. 具于公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 欲以谢惭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曰
10.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3分)
公 与 之 酌 宴 言 色 无 异 状 如 不 觉 令 送 公 至 界。
11.选文中哪些地方可见褚季野的“雅量”?(3分)
(三)(10分)
知识分子“翻脸不认人” (朱琳琳)
法国研究人员发现,面部识别能力和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关联性。
阅读能力强的人往往面部识别能力弱,这是因为阅读能力的建立,会占用脑部识别面部的区域。为了测试上述假说,研究人员与其同事对三组人员的大脑进行扫描,包括10名不识字的人,22名于成人阶段方学习阅读的人,31名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学习阅读的人。扫描结果表明,视觉字形区在阅读时受刺激而变得活跃。而这一区域,正是由与面部识别能力相关的脑细胞回路所指挥管理的。
研究发现,现代人识别面部的能力要比原始人要弱。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人类的面部识别能力最初发展出来其实主要不是为了社交,而是为了在打猎时更好地追踪猎物。当人类从狩猎时代进入农耕时代后,对追踪猎物的要求变弱,主管面部识别的一部分脑区就自然而然地荒废了,变成了“空地”,阅读能力就趁机在这些“空地”上建立起来。这种发生在大脑中的“拆迁”和“重建”,是面部识别能力减弱的重要原因。
其实不只是阅读占用了面部识别所需的脑区,人类在发展音乐、演讲、绘画等文化艺术的时候,不少脑部区域会被征用。人类新发展出来的技能要占用原有的脑部区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功能相近,比如面部识别和阅读就比较相近;二是要有空子可钻,人类在发展文明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征用一部分大脑神经元进行再利用——也就是说原来的脑部区域要“拆迁”一部分后,新型的“文明建筑”才能兴建起来。
语文试题 第 9 页 (共 9 页)
研究人员德哈恩等人表示,面部识别能力的减弱与阅读能力的增强成正比。当然,这个结论只是个平均值的研究,而人类脑区各个部分的功能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人视觉字形区功能特别强大,这导致他们面部识别能力和阅读能力都很强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人饱读诗书而又能很好地识别他人,这些人往往容易成为某个团体的领导者。 (有删节)
12.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人类如何发展新的技能。 B. 现代人识别面部的能力为什么比原始人弱。
C.面部识别能力和阅读能力有什么关联性。 D. 为什么有的人视觉字形区功能特别强大。
1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越强,面部识别能力必然就越差,反之亦然。
B. 随着人类对追踪猎物的要求变弱,主管面部识别的一部分脑区转而用于发展新的技能。
C. 人类要发展音乐、演讲、绘画等文化艺术,都需要征用一部分大脑神经元进行再利用。
D. 阅读能力的建立,会占用与面部识别能力相关的视觉字形区。
14. 不少知识分子在见过别人一面后,下次再见到别人又不认识了。请你运用本文介绍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4分)
(四)(17分)
戴手铐的父亲 包利民
⑴警车声呼啸而来,冲击着房间里儿子就要崩溃的心。而父亲却镇定如常,将刚才说过的话又在儿子耳边重复了一遍。见儿子仍是一副惶恐的神情,父亲勃然大怒:“别这么没出息!我说的话记住没?”
⑵“记住了!”儿子垂头答道。
⑶“记住了就打起精神来,妈的,不就是五年吗?离了我你还活不下去了?”父亲很是恨铁不成钢地说。
⑷这时门被推开了,全副武装的警察冲进屋,不由分说地给父亲戴上了手铐。儿子跟上去,说:“爸,我送你!”门外,是一大群探头探脑看热闹的人。
⑸出了院门,围观的人群闪出一条通道。儿子对警察低声请求:“让我把我爸送到地方吧!”警察想了想,同意了。儿子看着父亲的脸,说:“爸,你放心,我也不回来了,我要出去打工挣钱,到时我和你一起回来!”父亲重重地点点头,他们都上了警车,刺耳的警笛声响起,警车绝尘而去,留下一大群交头接耳的人。
⑹儿子果然没有再回来。一个拦路抢劫的案子,以及那个只有父子俩的家,在父亲被警察抓去、儿子外出打工之后,人们议论得时间长了,也渐渐地嚼没了味道,然后被淡忘。只有在路过那座房子时,才会偶尔想起曾经有过那么个父子俩。
⑺五年之后。这对快被人们从记忆中抹去的父子俩回来了!
⑻两人一路无语,沉默在他们周围困囿,他们心中都想着那个叫家的地方。无言之中,他们的目光也偶尔对视交流,儿子的眼中再没有了当年的凄惶与无助,代之的是一种刚毅和自信;而父亲的眼中,也是澄亮无比,与风霜纵横的脸相比,就如苍茫大地上明亮的湖泊。
⑼终于回到了家。人们终于想起了他们,还有他们的故事。人们远远地聚在外面,一个打工者,一个囚犯,如今都回来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又该多起来了。所以,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着一种掩饰不住的兴奋。
语文试题 第 9 页 (共 9 页)
⑽而房中,父子二人仍是对坐无言。家里的一切,还定格在五年前离开的那一刻。良久,父亲才缓缓地说:“儿子,这五年,你受苦了!你还怨恨我吗?”儿子猛然抬起脸,说:“爸,我不怨恨你,我该感谢你,要不我现在仍是过着黑暗的日子。其实这五年我过得很好呢!学到了很多东西,相信以后咱们家的好日子就会来了。爸,倒是你这五年,真的是吃了不少苦呢!”父亲的眼睛有些湿润,他用力甩甩头,说:“只要你好了,什么都值得,你说得对,咱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⑾外面的人还没散去,仍在热情高涨地议论着,他们都在想,一个当过抢劫犯蹲过监的父亲,带着一个落魄打工的儿子,回来后他们能做些什么呢?
⑿房中的一老一小却在相视而笑,都笑得泪光莹莹。笑够了,也流够了泪,儿子站起身,对父亲深深鞠了一躬,哽咽着说:“爸,你为我做的一切……”
⒀是的,父亲为了儿子所做的一切,在天下间,也只有父亲能为儿子做到。其实,外出打工五年的是父亲,服刑五年的,是儿子。可是为了儿子,为了儿子以后的名声,父亲却牺牲了自己一生的清白。当他知道儿子所犯的事后,说服了儿子,并亲自去找警察,不惜给警察下跪,不求别的,只想让他们配合自己演出一场假象。面对这个一心为儿子的父亲,看着他已经花白的头发,警察们含泪答应了。于是便有了五年前,父亲戴着手铐被儿子送走的一幕。
⒁父亲扶起儿子,两人站在窗前,夏日的阳光暖暖地照进来,空了五年的房子,忽然就充满了家的感觉。他们都深深地呼吸了一下,眼中闪着灿烂的色彩。
⒂是的,他们的好日子正在开始。
15.有人认为第⒀段删去不影响情节的完整性。你的意见及理由呢?(4分)
16.巧设悬念是本文的艺术特色之一。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1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⑴见儿子仍是一副惶恐的神情,父亲勃然大怒:“别这么没出息!我说的话记住没?”
⑵面对这个一心为儿子的父亲,看着他已经花白的头发,警察们含泪答应了。
18.本文的标题有哪些好处?你赞同这位父亲的做法吗?请简述理由。(5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在鲜花盛开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自选文体;
( 2 )不少于500字;
(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语文试题 第 9 页 (共 9 页)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A.当保尔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颈部,切除一侧甲状旁腺的时候,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身上。然而保尔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达雅在外面提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详。“你放心好了,小姑娘。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咱们还是走着瞧吧。”
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B.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1.A文段选自前苏联作家 的作品 。
B文段选自美国作家 的作品 。(2分)
2.A文中,保尔坚定地选择的“一条道路”是什么?B文中,“我”对生活的态度有了彻底的转变,请你具体说说有什么变化?(4分)
3.上面选段涉及的两个“英雄”,你更喜欢谁?请你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语文试题 第 9 页 (共 9 页)
题号 分值
一 基础 【 24分 】
1 10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错、漏、多1字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为止)
⑴ 1 心远地自偏
⑵ 1 气蒸云梦泽
⑶ 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⑷ 2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⑸ 4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 4 (1)诀别 (2)涟漪 (3)家徒四壁 (4)寻章摘句(每小题错、漏、多1字扣1分)
3 3 D
4 3 C
5 4 (评分标准:准确写出初中《语文》教材的作者以及篇目,占1分;后半句写出与所写文章中心或思想感情吻合,句式相同就可给满分)
参考例句:①读杨绛的《老王》,我体会到以心换心的交情;②读余秋雨的《信客》,我感悟到持之以恒的操守。③读朱自清的《背影》,我体会到深沉的父爱;④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体会到言行一致的可贵;⑤读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我懂得了无私奉献的伟大。
二 阅读 【46分 】
(一)10
6 3 (1)安(养,养生,养生的东西 ) (2)加(虚报 ) (3)靡(倒下)
7 4 ⑴大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情判断。(2分)
⑵作战,是要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2分)
8 3 C(解析:C项“作战中的战术”不是略写,是详写。)
9 3 D( A. 低微/隐隐约约 B. 远方的人们/疏远 C. 陈设/详细D. 道歉)
10 3 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
11 3 褚季野的“雅量”从三处可见:一是投宿钱塘亭时,被被亭吏赶到牛屋睡竟然一点也不生气;二是面对醉醺醺的县令不礼貌的询问,竟然能很有礼貌地回应;三是和县令对饮、言谈、脸色没有什么异样表现。
附【译文】
语文试题 第 9 页 (共 9 页)
褚季野由章安县令改任成为了太尉记室参军,当时诸公名气很大,但地位卑微,认识他的人不多,坐了当时行商的贩船,半路在钱塘亭投宿。
当时,吴兴县令沈充也正好送客经过浙江。因客人太多,褚被亭吏赶到牛屋睡觉。半夜,因吵声太大,沈充无法入睡,起来散步 (看见牛棚下有人),问亭吏:“牛棚下是什么人?”亭吏说:昨天有个粗野的人前来投宿,我就让他睡牛屋了。沈充当时喝多了酒,就对着牛屋喊:“伧夫(当时南人讥骂北人的话),想不想吃饼子?你是什么人,我们聊聊可以吗?”褚公(听到有人喊话就)扬了扬手,说:“我是河南褚季野。”因为远近都知道褚公的名字,沈充大吃一惊,又不敢要褚公移动地方,随即在牛屋款待褚公,并在褚公面前鞭打亭吏,表示赔礼道歉。但褚公与沈充喝酒吃菜,淡然自若,言谈毫无异状,就像没事一样。过后县令一直送他到县界。
12 3 C (A、B、D项均概括文章部分内容,C项更全面)
13 3 A (这个结论只是平均值的研究,并非个体)
14 4 一般来说知识分子的阅读能力较强(1分),而阅读能力的建立,需要占用与面部识别能力相关的脑区(2分),这就可能导致他们的面部识别能力减弱(1分)。
15 4 不能删去。(1分)因为这段话补充交代了父亲为了儿子的名誉不惜牺牲自己一生的清白,(1分)突出了父亲无私地关爱儿子的主题。(1分)如果删去,不仅中心不突出了,文意也显得不清晰了。(1分)
16 4 文章开头被警察抓走的是父亲,但父子二人的神情、语言等让人诧异。(2分)作用: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往下阅读;(1分)为后文真相大白蓄势,也使文章更加曲折动人。(1分)
17 4 ⑴描写父亲因为儿子“没出息”而发怒的神情,表现了父亲担心儿子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自己的意图无法实现的心理。
⑵描写警察被父亲无私而伟大的爱子之情所感动的情形,侧面表现了父亲为了儿子不惜牺牲一生清白的行为感人至深。
18 5 本文的标题能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了文中所描写的父亲与众不同,(1分)预示着本文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文章的主旨;(1分)我赞同父亲的做法。(1分)因为与儿子一生的幸福相比,牺牲自身的清白名声利大于弊。(1分)事实证明,父亲这种无私之举确有成效,终于让儿子良心发现,浪子回头。(1分)
三 作文 50
19 50
语文试题 第 9 页 (共 9 页)
作文等级
评 分 标 准
一类卷
(50—45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4—40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9—30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
(29—15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14—0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
3.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4.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5.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四 附加题 10
1. 1.(2分)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4分)“一条道路”是指文学创作之路;井房的经历使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以及“我”对先前的任性行为的悔恨以及认识世界的渴望。
3.(4分)示例一:我更喜欢保尔。因为保尔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以乐观的精神,顽强地与命运抗争,选择坚持写作开创新生活。
示例二:我更喜欢海伦。因为她是一个乐观向上、坚强不屈、热爱生活的人。在双目失明及失聪的情况下,她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万物充满爱。
语文试题 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