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古诗文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古诗文复习

ID:574991

大小:218.5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版七下古文阅读题归纳 第六单元 ‎21、《黔之驴》‎ ‎22、《陋室铭》‎ ‎23、《爱莲说》‎ ‎24、《口技》‎ 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古诗文复习 姓名:          ‎ 一、填空。 ‎ ‎  (一)、默写,按课文原文填空。‎ ‎1、苔痕上阶绿,             。             ,往来无白丁。‎ ‎2、无丝竹之乱耳,              。南阳诸葛庐,             。‎ ‎3、予独爱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予谓菊,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 ‎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 ‎6、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7、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 ‎8、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              ,草色遥看近却无。              ,绝胜烟柳满皇都。‎ ‎10、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 ‎(二)、按要求填空。‎ ‎1、陶渊明的《饮酒》中的名句是:             ,             。表现诗人虽身居闹市,但仍能有隐者心境的句子是:             ,             。‎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景色的是:            ,                  ;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是:              ,              ;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解体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诗句是:                   ,                     。‎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的句是:            ,          。写陋室人交往之高雅是:            ,              。写作者高雅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        。‎ ‎4、《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        ,        ,         ;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未必黑”,正如本文所说的 :                         。‎ ‎5、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早春的景色的是:                 ,                 。与此作对比的是:              。‎ ‎6、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写敌军的来势汹汹,但守城的将士雄姿英发的是:                    ‎ ‎,             。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是:             ,            。表达了将士们以生命来报效祖国的豪情的是:             ,             。‎ ‎7、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用九种景物极力渲染悲凉的气氛的是:           ,,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 ‎ ‎ 二、阅读下列古文,按要求完成问题。‎ ‎(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文的作者是   代著名诗人_______。上学期我们学过他写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的“乐天”指的是和他同时代的著名诗人______。在诗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          ,           。引用典故的诗句是:            ,               。‎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横线上:           ,               。‎ ‎3、本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4、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可以调素琴  调:        。       ②无案牍之劳形  形:          。‎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                                          。‎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                                         。‎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7、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 ‎8、结尾“孔子云:‘何陋之有’?”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 ‎ ‎9、“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10、用“∥”将文章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1)、                                      。‎ ‎(2)、                                      。‎ ‎(3)、                                       。‎ ‎(二)‎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①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②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中体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咏莲名句是:              ,                。‎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横线上:①                ;②           。‎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  蕃:      。        ②陶后鲜有闻   鲜:      。‎ ‎③濯清涟而不妖   濯:      。     ④宜乎众矣     宜:      。⑤亭亭净植  植:          。‎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 ‎5、《爱莲说》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                                                                           。‎ ‎6、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B、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气味、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的超凡脱俗。‎ C、本文歌颂的对象是莲,作者采用以菊、牡丹来衬托莲花的写法,其中菊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7、文中所叙的三种花,各喻指怎样的人?(先引原句,再用自己的话说。)(3分)‎ ‎(1)、菊花:“           ”               。(2)、牡丹:“           ”               。‎ ‎(3)、莲花:“           ”               。‎ ‎8、全文中与“陶后鲜有闻”照应的一句是“             ”,与“宜乎众矣”照应的句子是“          ”‎ ‎9、从全文看,上面的文段在表达方式上是       。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三)‎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②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 ‎③驴不胜怒,蹄之。(          )       ④技止此耳。(        )‎ 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译文:‎ ‎②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译文:‎ ‎3、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①           、          。‎ 再写出含有“虎”字的两个成语②          、         。‎ 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 ‎ ‎(四)‎ 遥闻深巷中犬吠,......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________      _            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⑴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                                                                                   。‎ ‎3.按要求摘出原句。‎ ‎(1)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子:                                                       。‎ ‎(2)文中议论的句子:                                                                  。‎ ‎4.“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写出了听众的哪些心理?‎ ‎5.与“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意思相同的是 (      )‎ A.不可名状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   D。大名鼎鼎 ‎6.文中前后两次清楚交代了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 ‎7.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个词是:           。‎ ‎(五)‎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店之内。风正:顺风。‎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的“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在岁暮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色?  答:                                       。‎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4、怎样理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并分析其表达的感情。‎ ‎                                                                                         。‎ 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结庐在人境(         ) 欲辨已忘言(         )‎ ‎6、诗文开篇两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了作者对          的田园的喜爱,对               的厌倦。‎ ‎7、怎样理解“心远地自偏。”                                                                。‎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理解“黑云”“甲光”                                                                  。‎ ‎9、诗中选取了三个画面你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      ,表现官军戒备深严;一个在     ,表现官军刻苦练兵;一个在     ,表现官兵出其不意袭击敌人。‎ ‎10、全诗主旨句是哪句?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 ‎11、解释加点字:临易水(      )  声不起(                      )‎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这首散曲中与“秋”“夕阳”相照应的景物分别是        ,         。‎ ‎13、           一词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14、文中共写了十种事物分别是?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                                                                                        ‎ ‎                                                                                    。‎ ‎15、哪句话写出了游子思乡之情?                                                   。‎ ‎16、:“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 ‎17、天净沙(         )    秋思(          )‎ 饮酒——(晋)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选自《全唐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选自《昌黎先生集》‎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选自《李贺诗集》‎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选自《全元散曲》‎ 答案 一、(一)略;(二)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出淤泥而不染。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进却无。  绝胜烟柳满皇都。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一)1、唐;刘禹锡;白居易。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①弹奏;②身体、形体。5、①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粗俗的人。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6、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7、以此自比,表明他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及抱负。‎ ‎8、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9、警戒自己。10.……德馨。‖……劳形。‖……(1)点明全文主旨;(2)写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3)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二)1、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①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香远益清。3、①多;②少;③洗涤;④当然。4、①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②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当然人很多了。5、作者用“菊”和“牡丹”分别来正衬和反衬莲花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守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6)、D  7、(1)隐逸者;花中的隐士。 (2)富贵者;花中的富贵人家。(3)君子;花中的君子。‎ ‎8、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    9、议论。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1、(2分)①船:用船  ②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③蹄:用蹄子踢  ④止:只、仅仅 ‎2、(4分)①译文: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是一个巨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②译文:老虎渐渐的走出树林,靠近驴,小心谨慎的观察它,还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3、(2分)①、 庞然大物   、 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 ‎② 狐假虎威、藏龙卧虎、调虎离山、龙腾虎跃、生龙活虎、为虎作伥 等(字写错不得分)‎ ‎4、(2分)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意思相近即可)‎ ‎(四)1.醒而复睡、深夜救火、听众的反应,道具的简单,对表演的描绘。‎ ‎2.略 3、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一处也。‎ ‎4、表现出听众专注倾听的神态,被口技表演所吸引,衬托口技表演者记忆高超。    5、 A ‎6、首尾呼应,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7、善 ‎(五)1、A;2、青山、绿水、红日;‎ ‎3、本诗描写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博大的胸襟。‎ ‎4、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蕴含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       5、构造、建造, 同“辩”论,说。       6、幽美宁静    车马喧嚣的官场。‎ ‎7、只要内心高洁远离尘俗,即使处于喧闹之境也如同居于偏远之地,而悠然无扰。‎ ‎8、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与甲光形成对比,甲光写出了我军守城将士英姿勃勃。‎ ‎9、白天、黄昏、中夜10、报君……死。表达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11、抵达    声音不响,这里指鼓声低沉。    12、枯藤  昏鸦   13、断肠人 ‎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表现了游子凄苦惆怅的内心世界。‎ ‎1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6、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曲牌名  题目 ‎《雁门太守行》赏析练习题 一、默写 ‎1、“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 ‎4、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5、“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渴望贤才,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二、选择题。‎ ‎8.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 三、简答题。‎ ‎9、 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提示: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0、“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11、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12、对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甲光”,杨慎却称自己确曾见到过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压城守军到阵也未必有日光前来 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营造意境的手段。‎ ‎13、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 ‎14、由“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你联想到什么?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黔之驴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词注音。‎ 黔之驴(   ) 窥之(   ) 虎大骇(   ) 远遁(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 ‎②至则无可用 则:‎ ‎③庞然大物也 庞:‎ ‎④稍出近之 稍:‎ ‎⑤虎大骇,远遁 骇: 遁:‎ ‎⑥以为且噬已也 且:‎ ‎⑦益习其声 益:‎ ‎⑧益狎 狎:‎ ‎⑨技止此耳 止:‎ ‎⑩乃去 乃:‎ ‎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跳踉大”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4、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 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6、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意思,这个成语是 。‎ ‎7、填空:‎ 本文作者 ,是我国 代文学家。他和唐朝的韩愈同列 之列。‎ ‎8、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 ‎①然:庞然大物( )‎ 然往来视之( )‎ ‎②因:虎因喜( )‎ 因跳踉大( )‎ ‎③去:乃去( )‎ 西蜀之去南海( )‎ ‎④耳:技止此耳( )‎ 无丝竹之乱耳( )‎ ‎9、成语黔驴技穷形容 。‎ ‎10、本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 ‎ ‎11、本文用“黔之驴”为题目,有什么含义和寓意?‎ ‎ ‎ 二、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黔之驴》片段,完成第1—4题。‎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远遁 ( ) (2)且噬己 ( )‎ ‎(3)蹄之 ( ) (4)尽其肉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译:‎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译:‎ ‎3、本片段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刻画了虎的心理。“驴一鸣”时,作者描写了虎的什么动作和心理?(用文中原话作答。)‎ 答:(1)动作: (2)心理:‎ ‎4、写出含“虎”“驴”的成语各一个。并用它们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 答:(1)含“虎”的成语 (2)含“驴”的成语 ‎(3)写话:‎ ‎ ‎ 三:课内迁移探究 学习了本文从中你还有哪些收获?‎ ‎ ‎ ‎ ‎ 四、课外拓展阅读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带点的字、词。‎ ‎⑴未穷青之技 穷:‎ ‎⑵秦青弗止 弗:‎ ‎⑶自谓尽之 谓:‎ ‎⑷乃谢求反 谢:‎ ‎⑸于:①薛谭学讴于秦青( )‎ ‎②饯于郊衢( )‎ ‎⑹之:①未穷青之枝( )‎ ‎②自谓尽之( )‎ ‎2、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薛谭乃谢求反 ‎3、在下面的括号内,补出句子的省略成分 ‎⑴遂辞( )归  ⑵饯( )于郊衢 ‎⑶( )抚节悲歌  ⑷薛谭乃谢( )求反 ‎4、填空。‎ ‎⑴请结合短文内容,解释题目:‎ ‎⑵薛谭为什么“乃谢求反,终身不言归”?‎ ‎ ‎ ‎⑶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 ‎ ‎ 五、中考题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解: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辄拾以啖之: 盘外无余肴:  亦缘其性真素: 勿以我受任方州: 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3.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 ‎ ‎ ‎ 六、片段作文 放飞想象的翅膀 如果你是一只侥幸逃离虎口的驴,面对血淋淋的现实,你会何去何从?是直面惨淡的“人”生,超越旧我,还是听天由命,坐以待毙?‎ 请你展开想像的羽翼,以《黔之驴后传》为题为故事再续一个结局,300字左右。‎ ‎ ‎ ‎《黔之驴》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略 2、①用船②却③大④渐渐⑤惊惧;逃走⑥将⑦更加⑧亲近而不庄重⑨只,不过⑩才 3、C 4、B 5、B 6、黔驴技穷 7、柳宗元;唐;唐宋八大家 8、⑴……的样子;然而⑵于是;于是⑶离开;距离⑷罢了;耳朵 9、略 10、看问题不能只看重表面而不注重实质。 11、本文含义:讽刺无德无能、仗势欺人、外强中干、徒有其表的人,并指出其可悲的结局。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二、课内语段阅读 ‎1、(1)逃跑 (2)将要 (3)用蹄子踢 (4)吃光 2、(1)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 (2)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3、动作描写:“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大骇”“远循”——“往来视之”——“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心理变化:“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搏”——“技止此耳” 4、略 三、课内迁移探究 参考答案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要正确估计对手等。‎ 四、课外拓展阅读 ‎1、⑴穷:尽,这里是完全学会的意思。⑵弗止:不挽留。⑶谓:认为,以为。⑷谢:谢罪,道歉。⑸①向,跟着;②在。⑹①的;②代技艺。 2、“反”通“返”,归,回去。 3、⑴青,或秦青⑵薛谭⑶秦青⑷于秦青 4、⑴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⑵薛谭面对秦青的高超技艺,自愧不如,快心潜心学习。⑶说明学无止境,如果浅尝辄止,则达不支精深的境地,反之,永不自满,持之以恒,努力进取,方能功成名就的道理。‎ 五、中考题 ‎1.啖:吃。肴:莱。其:他。以:因为。‎ ‎2.翻译:殷仲堪刚任(做)荆州刺史,正赶(遇或碰)上水灾荒年。‎ ‎3.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意 思对即可)。陋室铭练习 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字__,是__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_____的文体。这种文体有____的特点。‎ ‎3.(1)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 。‎ ‎4.《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中加括号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 )‎ B.忘路之远近( )‎ C.渔人甚异之( )‎ D.具答之( )‎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F.君之病在肌肤( )‎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_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_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_的写法。‎ 参考答案 一、‎ ‎1.刘禹锡,字梦得,唐朝人 ‎2.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用韵 ‎3.有龙则灵;苔痕上阶绿;惟吾德馨 ‎4.对偶 二.‎ ‎1.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鸿:大;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3.素:素朴;金经:佛经 ‎4.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 ‎5.名:著名 三.‎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E A B B A A A 五:‎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调素琴,阅金经 ‎3.鸿儒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 ‎《爱莲说》练习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 , .‎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 ②亭亭净植( )‎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 之: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 ④何陋之有 之:‎ ‎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12.D(2分)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⑷①的 ②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16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2004-2011年《陋室铭》《爱莲说》‎ 中考习题真题汇编 ‎2004(河南非课改)‎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名:‎ ‎(2)惟吾德馨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 ‎ 答案:‎ ‎16.(1)出名(或:著名)(1分)‎ ‎(2)品德高尚(1分)‎ ‎(共2分)‎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 ‎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 ‎19.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 ‎(共3分)‎ ‎ ‎ ‎2008重庆市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2题。 (15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 ‎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 ‎ ‎ ‎ ‎ 答案:9.(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2)鸿:大(3)调:调弄,这里指弹奏(4)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 ‎10.(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或“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11. 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12.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 ‎ ‎ ‎ ‎2008年厦门市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 ‎ 答案:14.(3分)每个解释1分。酌情给分。‎ ‎①博学的人 ②使身体劳累 ③所以,因此 ‎15.(2分) D ‎16.(4分)每句2分。酌情给分。‎ ‎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17(1)(2分)各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诸葛庐(南阳诸葛庐)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3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 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 ‎ ‎ ‎ ‎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 代 。(2分)‎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 ) ②斯是陋室(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丝竹之乱耳( )‎ ‎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2)孔子云:“何陋之有? ‎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 ‎ 答案:6.唐 刘禹锡 (2分)7.出名 这 学识渊博的人 奏乐的声音 (4分,每空1分)‎ ‎8. C(3分)9. ①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2008济宁市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 鸿儒 ‎ ‎②人不堪其忧 不堪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 ,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 ‎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案:8.①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②无法忍受。9.答案: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10答案:托物言志 倾听、思考、记忆 11.答案: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 ‎ ‎ ‎ ‎ ‎《爱莲说》中考集锦 一、(09安徽省)‎ 文言文阅读(20分)‎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 甚蕃________________ ⑵ 亵玩________________ ⑶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 ‎ ‎ 答案:‎ ‎1.(每小题1分,共3分)(1)蕃:多 (2)亵:亲近而不庄重 (3)宜:应当 ‎2. 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分)‎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2分)‎ ‎3. (5分)‎ 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1分)‎ 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2分)‎ ‎4. (8分)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2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第一空两个要点各1分;默写题每空1分,每句出现一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 ‎ 二河北省(0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1题。(14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10.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答:‎ ‎1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 ‎ 答案:‎ ‎7(1)却(可是,但是)‎ ‎(2)通 (同)“返”,返回 ‎(3)遮蔽(遮住,遮掩)‎ ‎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 ‎9、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10、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1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 ‎ 三3. 湖州市(09浙江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 一19 题。(8 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① 可爱者甚蕃 ②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陶后鲜有闻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19.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3 分)‎ ‎ ‎ 答案:‎ ‎17 . (共3 分,各1 分)① 多② 亲近而不庄重③ 少 ‎18 , ( 2 分)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19 . ( 3 分)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写出一点给2 分,写出两点即可给满分。‎ 示例: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 ‎(襄樊)‎ 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l0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 ‎ ‎ ‎ ‎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 ‎ 答案:‎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 ‎12.D(2分)‎ ‎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4.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 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15.(2分)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 ‎ ‎ ‎ ‎(武汉)‎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7—11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9.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0.【甲】文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 ‎ 答案;‎ ‎7.(1)沾染;污染(2)我(3)听说(4)等待;等8.莲,是花中的君子。‎ ‎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集锦 ‎ ‎ ‎(二)2008年泉州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 代 。(2分)‎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 ) ②斯是陋室(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丝竹之乱耳( )‎ ‎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 ‎ ‎(三)2008重庆市 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 ‎ ‎ ‎(四)2008年厦门市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 (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 )‎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 )‎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 ‎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 ‎ ‎(五))2008济宁市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 鸿儒 ‎②人不堪其忧 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 ‎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 ‎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 ‎ ‎(六)2008年海南省 爱莲说 周敦颐(北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鲜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可爱者甚蕃(pān ) B、出淤泥而不染(xū)‎ C、濯清涟而不妖 (zhū)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 分)‎ ‎( l )香远益清 益: ( 2 )亭亭净植 植: ‎ ‎( 3)陶后鲜有闻 鲜: ( 4)宜乎众矣 宜: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22、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2 分)‎ ‎ ‎ ‎(七)湖北鄂州市2007年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鄂州市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样卷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 )‎ ‎⑵陶后鲜有闻( )‎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23.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 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 ‎ ‎(八)(广西百色卷)2007‎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可爱者甚蕃 蕃: ②不蔓不枝 蔓:‎ ‎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 ‎ ‎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3分)‎ ‎ ‎ ‎(九)(山西卷)2007年 比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8题。(10分)‎ ‎[甲[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结庐在人间( )(2)亭亭净植( )‎ ‎5.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     B飞鸟/相与还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志趣和情怀是两文的共同点,甲崇尚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甲乙两篇都写到菊,甲借菊写出心与自然的亲近,乙用菊衬托莲的高洁正直。‎ C甲中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 D甲乙两篇体裁不同,特色各异:甲直抒胸臆,挥洒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蕴深刻。‎ ‎8.乙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 ‎ ‎(十)(江苏泰州卷)2007‎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注释:①荷钱:初生的荷叶。②逸致:情趣。③迨:及,等到。(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 ‎ 1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 (1)濯清涟而不妖( )(2)日上日妍( )‎ ‎ 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4分)‎ ‎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16.“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第二段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3分)‎ ‎ 句子:‎ ‎ 启迪:‎ ‎ ‎ ‎(十一)2007武汉市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 )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 ‎(3)陶后鲜有闻( ) (4)待到山花烂漫时( )‎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9、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 ‎ ‎10、【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 ‎ ‎(十二)湖北鄂州市2007年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鄂州市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样卷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 )‎ ‎⑵陶后鲜有闻( )‎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23.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 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 ‎ ‎(十三)2008年浙江省宁波市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 纯以情韵胜 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 ‎(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 ‎(十四) 未知省市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9.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 ‎ ‎10.【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 ‎ ‎(十五) 未知省市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 ②亭亭净植( )‎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 ‎ ‎《陋室铭》和《爱莲说》中考真题集锦答案 ‎(一)2007河南省 ‎16.(1)出名(或:著名)(1分)(2)品德高尚(1分)(共2分)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19.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二)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 ‎6.唐刘禹锡 (2分)7.出名 这 学识渊博的人 奏乐的声音 (4分,每空1分)‎ ‎8. C(3分)9. ①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三)2008重庆市 ‎9.(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 ‎)(2)鸿:大(3)调:调弄,这里指弹奏(4)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10.(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或“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11. 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12.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四)2008年厦门市 ‎14.(3分)每个解释1分。酌情给分。①博学的人 ②使身体劳累 ③所以,因此15.(2分) D ‎16.(4分)每句2分。酌情给分。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17(1)(2分)各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诸葛庐(南阳诸葛庐)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2)(3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五))2008济宁市 ‎8.①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②无法忍受。9.答案: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10答案:托物言志 倾听、思考、记忆 11.答案: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 ‎(六)2008年海南省 ‎19 、D 本题2分。20 、( l )益― 更(更加) ( 2 )植― 立(树立) (3)鲜― 少 (4 )宜― 应当(应该,当然) 4 分.每小题1 分,写错字不给分。21. ( l )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本题4 分。每小题题2 分。“远观、袭玩、谓、隐逸”等词为得分点,要落实,少译每一处扣0 . 5 分22、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本题2 分,意思对即可。‎ ‎(七)湖北鄂州市2007年 ‎20.⑴长枝节,生出枝节 ⑵少 ⑶停止 ⑷合宜,适合(2分) 21.C(2分) 22.⑴(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分) 23.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3分) 24.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 ‎(八)(广西百色卷)2007‎ ‎9、①多 ②长枝蔓 10、C 11、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九)(山西卷)2007年 ‎4、(1)简陋的房屋 (2)立或树立 5、D 6、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7、C 8、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 ‎(十)(江苏泰州卷)2007‎ ‎13.本题2分,每小题1分。(1)洗,洗涤。(2)一天天(一天比一天)。14.本题2分。(1)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靠近去玩弄啊。(2)这样(因此),我在花开之前,先享受到无穷的情趣了。(“远”或“亵玩”如果译错,扣1分;“是”译错扣1分)15.本题2分,答对一处给1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6.本题3分。写出句子得1分,写出启迪得2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全分)。示例(找出其它句子,如分析有道理,也可给分):(1)“日高日上,日上日妍”。启迪: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2)“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启迪: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我们都要展示自己的美好之处。(3)“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启迪: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活得充实、活得精 ‎(十一)2007武汉市 ‎7.(1)沾染;污染(2)我(3)听说 (4)等待;等 8.莲,是花中的君子。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十二)湖北鄂州市2007年 ‎20.⑴长枝节,生出枝节 ⑵少 ⑶停止 ⑷合宜,适合(2分) 21.C(2分) 22.⑴(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分) 23.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3分) 24.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 ‎(十三)2008年浙江省宁波市 ‎18.①树立 ②少 ③说出 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4分。每格l分) 19.B(2分)20.A(2分)‎ ‎21.(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分。“染”、“濯”、“妖”各0.5分) 22.B(2分) 23.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2分。后一格填出其中一句得0.5分) 24.洁身自好 高洁(2分)(意思接近即可)‎ ‎(十四) 未知省市 ‎7.(1)沾染;污染(2)我(3)听说(4)等待;等8.莲,是花中的君子。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十五) 未知省市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12.D(2分)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14.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15.(2分)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口技》练习题及答案 一、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 朝的 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1.屏障( ) 2.呓语( ) 3.齁声( )‎ ‎4.曳屋许许声( )( ) 5.几欲先走( )‎ 三、解释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 ( ) 2、 施八尺屏障( ) 3、众妙毕备( )4、会宾客大宴( ) 5、众宾团坐( ) 6、夫叱大儿声( )‎ ‎7、宾客意少舒 ( ) 8、虽人有百手( ) 9、妇抚儿乳( )10、奋袖出臂( ) 11、但闻屏障( ) 12、其夫呓语( )‎ 四、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词性。‎ ‎1 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宾客意少舒 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满坐寂然 坐屏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手有百指 指其一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既而 俄而 少顷 一时 未几)‎ ‎1.(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 ) ,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 齐发,众妙毕备。‎ ‎4.( ) 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5.( ) 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六、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七、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毕业典礼 B.毕生精力 C.丑态毕露 ‎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莫名其妙 B.至理名言 C. 有名无实 ‎3、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 ‎4、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 ‎5、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古今异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闻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九、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遥闻深巷中犬吠 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十、用原文填空:‎ ‎⑴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什么(写出两句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回答下列问题:‎ ‎⑴文章第三节中“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疏而密、由少而多的过程,作者抓住哪些词语的变化分层展现这一情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章第四节运用了_____和_____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①写出两个与“不能名其一处也”的“名”字用法一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一个与“几欲先走”的“走”字用法一致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小心哟!)‎ A.少顷 B.既而 C.是时 D.一时 E.未几 F.忽 G.俄而 H.忽然 ‎①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__ ②表示同时发生:_____‎ ‎③表示相继发生:_____ ④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____‎ ‎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 ‎⑹课文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情景,目的在于____,即是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一个“____”字。‎ ‎⑺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___________,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描写来体现的。‎ ‎⑽“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体现了观众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第2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其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选文中最能体现口技人摹拟效果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众宾客听了表演后都“以为妙绝”,请问“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⒁“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了听众听表演的哪些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虞初新志》 清 张潮 清 林嗣环 二、píng yì hōu yè hǔ jī 三、(1)擅长 (2)设置 安放 (3)全、都 (4)适逢 正赶上 (5)围绕 ‎(6)呵斥 (7)心情 (8)即使 (9)喂奶 (10)扬起 举起 ‎(11)只 (12)说梦话 四、妙:(1)妙处 好处 少(1)稍微 坐(1)通“座” 指(1)指头 ‎(2)美妙 (2)少年 (2)坐在 (2)指明 五、1少顷 2既而 3一时 4未几 5俄而 六、1 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喧哗的。‎ ‎2 同时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具备了。‎ ‎3 其中夹杂着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爆炸的声音,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的声音一齐响了起来。‎ ‎4 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 ‎5 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6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7 于是宾客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颜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8 忽然醒目一拍,各种声音都消失 七、1 c 2 a ‎3 交待口技者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开场气氛 。 “善”‎ ‎4 三个 1、梦中惊醒 2、渐入梦乡 3、火场百象 ‎5 三次。 细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的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6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八、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九、⑴遥闻/深巷中犬吠 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十、⑴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⑵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⑷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②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十一、⑴以动写静,衬托深夜的静。‎ ‎⑵犬吠-----以动写静,烘托深夜寂静的气氛。‎ 欠伸、呓语-----声音微弱 大啼、呜之、絮絮不止-----说明四口由睡到醒,秩序渐进。‎ 拍儿、呜啼、初醒声-----一时齐发,用短促排比句式,急促的语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高潮。‎ ‎⑶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更为全面的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⑷①莫名其妙、惊诧莫名、莫可名状 ②走马观花 ‎⑸①F H ②D ③B ④C ⑤A E G ‎⑹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失火救火 表现口技人高超的表演技艺 善 ‎⑺交待了口技表演者,演出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听众情况和开演气氛。为下文记叙精彩表演作了渲染和铺垫。‎ ‎⑻突出道具的简单,说明口技人表演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非他物。‎ ‎⑼善 正面 侧面 ‎⑽急切而向往的心情。‎ ‎⑾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由少及多。‎ ‎⑿众妙毕备 ‎⒀“妙”在于五种声音,一时齐发,犹如一部大 合唱。‎ ‎⒁听得入神,心领神会,满意、折服的感受。‎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④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河干:河边。    ②圮(讲):倒塌。    ③阅:经历。 ④设帐:设立讲坛。 ⑤柿:木片。 ⑥河兵:水手。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二石兽并沉焉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⑨盖石性坚重     ④求之下流,固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是非木柿  如是再啮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士卒多为用者   C. 一老河兵闻之   当求之于上流  D.山门圮于河  果得于数里外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12.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2分)   9.(4分)①一起,都②事物的道理⑧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 ④本来  。   10.(2分)B(本题要认真审题,注意意义和用法两项都要相同,只有B符合。)   11.(2分)(石头)一再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水而上了。(关键词为:已、遂、溯)   12.(2分)示例: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只答要重视实践得1分。)‎ 百川教育‖七年下册七单元‖《强项令》‎ 一、阅读“宣,字少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 ‎   (1)因匿主家                      (2)流血被面           ‎ ‎   (2)使宣叩头谢主                (4)年七十四,卒于官          ‎ ‎    2.下面加粗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后特征为洛阳令  B、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C.文叔为白衣时      D、妻子对哭 ‎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   (1)将何以理天下乎?‎ ‎   (2)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    4.“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   ‎ ‎ 5.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 ‎ ‎ 二、帝大怒,……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1.   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 ‎①将何以理天下      ②即以头击楹        ③宣悉以班诸吏       ④以宣尝为两千石 ‎2.   下面“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B。因格杀之  C.大言数主之失  D。帝令小黄门持之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古今义有何不同。‎ ‎  ①使宣叩头谢主     古义:                    今义:‎ ‎  ②后特征为洛阳令   古义:                      今义:‎ ‎ ③妻子对泣          古义:                    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①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②      枹鼓不鸣董少平。‎ ‎③      宣悉以班诸吏。‎ ‎5.   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董宣不畏权贵,宁死不从?(用文中原话回答)‎ ‎6.   文中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7.   在中国古代,“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有许多。请举出两个历史人物,并简要写出其事迹。‎ ‎8.   本文的作者_______,是南朝宋____家,字蔚宗。著有《     》,与《    》、《      》、《       》合称“四史”。‎ 三、阅读“宣,字少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给下面加点字写拼音。(1分) 枹(   )鼓    数斛(   )‎ ‎  2.给加点文言词解释意思。(2分)‎ ‎  ①宣悉以班(    )诸吏  ②使宣叩头谢(    )主 ‎  ③臧(    )亡匿死  ④欲箠(    )杀之⑤流血被面(   )‎ ‎  3.妻子对哭。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   特征: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 ‎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文言词语。(3分)‎ 大言数主之失                    有大麦数斛   ‎ 以宣尝为二千石,                即以头击楹,‎ 宣悉以班诸吏赐艾绶,            葬以大夫礼。‎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选做其中一题即可)(2分)‎ ‎①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翻译:________________‎ ‎②天子不与白衣同。翻译: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两个语段塑造了董宣的性格,请分别用2个词语(8个字)‎ ‎ 概括:________,________。另外,从描写的角度(手法)则分别运用了            描写、           描写。(4分)‎ 四、阅读“宣,字少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  1、《强项令》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南朝宋史学家。(1分)‎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  ①而以奴骖乘()②欲箠杀之()③即以头击楹()④枹鼓不鸣董少平()‎ ‎  3、解释加点词。(2分)‎ ‎①后特征为洛阳令(  )②使宣叩头谢主(  )③宣悉以班诸吏(  )④宣两手据地(  )‎ ‎  4、文中下列句子省略了主语,请补充出来。(2分)‎ ‎(   )即以头击楹(   )强使顿之   (   )赐钱三十万  (   )将何以理天下乎?‎ ‎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  (1)将何以理天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精神?‎ ‎  7、“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这些言行表明光武帝刘秀是个怎样的君王?(3分)‎ ‎ ‎ 五、阅读“宣,字少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后特征为洛阳令 /征于色,发于声       B、将何以理天下乎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C、宣悉以班诸吏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D、敝车一乘 / 公与之乘 ‎10、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 ‎     11、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是为董宣所写的人物传记,记述了他秉公办案和日常生活的典型事迹,展现了他不畏强权、公正廉明、清高不羁的高尚品质。‎ B、第一段写董宣对湖阳公主家奴依仗权势杀人一案处理的全过程。这一段从正面写出了董宣不畏权贵、依法办事的可贵精神。‎ C、第二段记述了他死后家境的贫困,侧面反映了他一生清正廉明的高贵品质。进一步表明了他的坚实的思想基础,表明只有清正廉明、不谋私利的人才能不畏权贵。但他死后,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多少的财富,又体现了他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一面。‎ D、本文对人物采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细节描写,更加展示了人物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六、阅读“宣,字少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愿乞一言而死(         )     (2)将何以理天下乎(         )          (3)使宣叩头谢主(         )     (4)宣悉以班诸吏(         )          17.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 ‎(1)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2)天子不与白衣同 ‎18.选段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董宣的人物形象的?从中可以看出董宣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9.有人说董宣之所以能因祸得福,善始善终,是因为汉武帝的开明,你认为呢?                                                                                  ‎ 七、阅读“宣,字少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9.解释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5分) ①大言数主之失                   ‎ ‎ ②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③宣悉以班诸吏                    ‎ ‎④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                     ⑤将何以理天下乎                     20、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  ②天子不与白衣同。 21、文中划线句:京师号之“卧虎”,枹鼓不鸣董少平,运用了什么描写?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的精神?(3分) 八、阅读“宣,字少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9、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 (2分) ⑴后特征为洛阳令  (       )      ⑵大言数主之失  (       ) ⑶宣悉以班诸吏    (       )      ⑷莫不震栗   (        )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译:‎ ‎ 11、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董宣不畏权贵,宁死不从?(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答:‎ ‎ 12、“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这些言行表明光武帝刘秀是个怎样的君王?(2分) 答:               13、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3分)‎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