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合集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合集

ID:575074

大小:101.5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一)‎ 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 高一备课组 ‎                              (郑锦云  王海洋  陈璐璐  )‎ 一、单元教学指导 ‎     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教材中的一个实用类文本的教学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属于短新闻(消息,或称新闻特写);《包身工》是一篇典范的报告文学(高中传统名篇);《飞向太空的航程》则是一篇通讯。‎ 新闻作品的样式很多,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主要有两类:新闻特写和通讯。‎ ‎(一)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它不像通讯那样要求写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只是选取全过程中最富特征的一两个片断、场景来加以刻画,将它们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它所刻画的,是新闻事物的“横断面”,是“一串葡萄”中的“一颗特别硕大的葡萄”,是“一串珍珠”中“一颗特别明亮的珍珠”。因此,其报道面比通讯更为集中、更为细腻。《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属于这一类。‎ ‎(二)通讯 ‎    通讯是一种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的特点是:‎ ‎1、详细深入,过程完整──它不仅要把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或人物的概况、结果告诉受众,还要用生动具体的事实,详细地交代新闻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交代它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写出其完整的过程,使受众明了新闻事件到底是怎样发生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 ‎2、生动形象、具体感人──通讯对新闻事物或人物的反映,不能仅仅停留在结论上,而要以形象化的事实、情节化的描述来具体反映事实,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详细运动状态和人物活动的经过,给受众以形象感;‎ ‎3、议论抒情并用,感情充沛──通讯不仅要记叙事实,写出新闻事件的基本情况和经过,还要通过议论、抒情等手法,直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表明作者的立场和爱憎,从而比消息更有感情色彩。《飞向太空的航程》属于此类。‎ ‎ ‎ ‎(三)报告文学 ‎    报告文学属于边缘文体,它脱胎于新闻,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高度融合。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真实性;一是文学笔法;一是作家的主观参与性。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它必须严格地忠于历史、忠于事实。虽然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有很多争议,但大多数人还是把它作为报告文学最主要的特征。当然,真实性都是相对的,它并不是刻板的反映生活,在一些细节上,允许作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虚构与加工。‎ 二、单元内容简析 ‎    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最富表现力的,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    《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回归祖国这一新闻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是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    《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地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众,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    《飞向太空的航程》选取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这一极具新闻价值的事件,并依此回顾了中国人的飞天梦,透露出自豪与骄傲之情,突出了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经过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凸显国人的喜悦和自豪。‎ ‎ ‎ 三、单元目标设计 根据本单元特点,安排以下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    了解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语言特点,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概况语段内容的能力。‎ ‎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区分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并据此掌握分析一篇新闻的内容结构及写作特点的方法。‎ ‎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离开理性与客观,新闻将毫无力量。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审美观。‎ ‎ ‎ 四、单元课时安排:‎ 单元总课时5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1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课时 ‎《包身工》2课时 ‎《飞向太空的航程》1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1、梳理文本、让学生领会选材、取材的要领。‎ ‎2、让学生品味、欣赏本文的精彩之处。‎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新闻的选材、取材怎样才能别出心载。‎ ‎【教学准备】:‎ 剪辑有关香港回归录像片断。‎ ‎【课时安排】一课时 ‎ ‎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观看香港回归倒计时有关录像片断,引入课题。‎ ‎1、所选录像片断,反映出人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香港回归的精彩场面 ‎2、学生谈一谈自己看到香港回归祖国一刻时的心情。‎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了大陆,但香港仍然被割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祖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中国人民可以挺直腰杆,从英国帝国主义的手中把自己的香港要回来。‎1997年7月1 ‎日,这天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高兴的日子,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二、梳理筛选文本内容 筛选出文中新闻事实、历史背景和作者评论三块内容;‎ 新闻事实:四个场景,梳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 本文就是由四个主要场景构成:‎ 第一个场景: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二个场景:晚上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 第三个场景: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第四个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历史背景:总督府历史变迁,英军占领香港历史。‎ 作者评论:揭示仪式的意义。‎ ‎ ‎ 三、赏析文本精彩之处:‎ 过渡:在众多的报道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新闻中,这一篇荣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并成为入选高中课本的唯一一篇,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提示:‎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文章标题(2)、选材、取材的角度(3)、文学手法(4)、语言特点。‎ 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后由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 ‎(1)题目:突出自豪感;“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象征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终结,意蕴深远。‎ ‎ ‎ ‎(2)选材、取材:‎ 选材独到,别具一格。英方撤离的角度,选择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突出历史意义。 对比突出意义。三降一升,对比鲜明。‎ 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3)文学手法:‎ ‎①以时间闪回的方式组织材料 第一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的第三段,加进对港督府历史的追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第二层写广场告别仪式时,第六段加入“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 如同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突出了英国在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②细节描写 ‎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 ‎ “广场上灯光渐暗”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形象、可感。细节的交代,如“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志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把事情的因果、始末交代得很清楚。这样一个旷古未有的仪式,可描述的细节很多,但作者只从“告别”切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这一主题,所有的细节均服务于这一主题,不枝不蔓,清清楚楚。‎ ‎ ‎ ‎(4)语言特点:含蓄庄重 例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提示:“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了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明着是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暗写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点明题意。这里既没有讽刺,也没有痛骂,我们却可以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客观地写出英殖民统治结束了,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抒发。‎ 四、课文小结 五、布置作业 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5字)‎ ‎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顷和国团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4.8公里。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远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过,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参考答案:‎ ‎ 信息一:长江水将在2010年引人北京。‎ ‎   信息二: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年底完工,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 ‎ ‎ 板书设计:‎ ‎ ‎ ‎   1997.6.30‎ ‎            下午4:30~40       港督府    降旗 ‎            晚6:15~7:45      广  场    降旗 ‎            子夜12:59          会展中心  降旗 ‎1997.7.1  0:01                              升旗 ‎            0:40                   离开维多利亚港  ‎ ‎ ‎ ‎ ‎ ‎ ‎ ‎ ‎ ‎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                 罗森塔尔 ‎                                               ‎ ‎【教学目标】‎ ‎1.了解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整体感知课文。‎ ‎2. 通过品读鉴赏课文,使学生领会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之情。‎ ‎3.通过引导探究,激发学生理性思考,使学生能铭记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教学设想】‎ 本教学设计贯彻“课程目标”中“思考·领悟”中“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的精神,大胆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力求挖掘新闻作品本身的价值以及它的社会价值。‎ ‎   ‎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荣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作品本身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借助细节描写、精辟议论、主观抒情等写作技巧阐发新闻魅力;社会价值主要再现了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呼唤全世界人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品读鉴赏文中有意蕴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通过引导探究,归纳总结本文的独特写法(艺术价值)以及新闻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作一个有良知的人。‎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     介绍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视频片断,学生谈感受。‎ 教师:《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相当经典。整个作品均是黑白的色调。每天,一列又一列火车从被纳粹占领的欧洲国家开进这个大门。那巨大的烟囱终日不停地向外面排放烟雾,也就意味着又有许多人被杀害在毒气室和焚尸炉中。一位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对一批又一批新来的囚犯说过这样的话:“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放映图片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相关资料,剪辑的视频为纳粹挥鞭驱赶犹太人焚烧自己同胞尸体的片段,通过简短的影片展示,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且播放的剪辑氛围与课文相似,易于引导学生入情,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 ‎ ‎ 二、整体感知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  按顺序标出在奥斯维辛参观的主要地点。‎ ‎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设计意图:训练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 ‎ 三、品读鉴赏 请选择文中你感触最深的一处,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品读鉴赏,交流,教师点评。‎ 教师小结。‎ 教师预设: ‎ ‎(点拨: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参观者”……对参观者的神情和动作的描写,是不是可以传递出某种特别的感触?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呢?就是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文中最主要的手法:细节描写。在阅读作品时,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你。)‎ ‎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    人们读作品,常常会有一些细节打动着你,特别是那些思想光芒彻照肺腑的细节,那些艺术芳醇醉迷魂灵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故事情节淡忘了,甚至书名都忘却了,可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仍然鲜明灿烂地镶嵌在记忆中。文学作品中的细节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它是用准确的语言把某一现象、某一局部加以特别突出、强调,从而将那一表象分外强烈地感诉于读者的想象力,在心中唤起具体而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 预设问题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预设:学生体味:“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 ‎ 预设问题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 ‎ 预设问题3、“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2和3预设: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这里我听到了两种声音。因为他们所关注的细节不同,感悟也不同。我发现同学们关注到文中两种非常鲜明的细节特征:黑暗的,让我们读到了生命的消亡;与之相对的是光明,读到了雏菊,微笑。也就是我们在读到生命的消亡的同时,也读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 ‎ 预设问题4、“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预设:历史在远离,一切恢复平静后,面对阳光明媚,作者不希望历史重现。他怕人们对曾经过的历史遗忘!“记者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提醒人们铭记,(多媒体出示一段话):‎ ‎(文学)惟有保持与人类苦难记忆的联系,它才是道德的、人性的、人生的;惟有这样,它才可能返回人类的心灵,获得为其他精神创造所没有的温暖和力量。‎ ‎  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施罗德 四、研讨探究 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它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归纳小结。‎ 预设:‎ ‎(一)作品的艺术价值:‎ ‎1、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法 ‎2、一般的新闻很客观,相当冷静,而这篇文章带有情感,突破了新闻稿“零度写作”的原则,让我们感受到记者的情绪,读到了记者的使命感。‎ ‎(二)社会价值 教师点拨:我们阅读一篇新闻,除了要关注艺术形式上的创造,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关注到新闻的社会价值。‎ ‎    (多媒体显示):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    (多媒体显示)欣赏普利策的颁奖词——介绍:《时代花絮报》和《太阳先驱报》在去年“卡特里娜”飓风期间,坚持对灾情展开深入详细的报道,获得第90届普利策份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颁奖词如下:‎ ‎    对卡特里娜飓风灾难进行史诗般、多层次的报道,使得报纸在服务一个水淹城市中发挥了非凡作用。勇敢、全面地报道了卡特里娜飓风,给受灾读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生命线。(三)从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两个角度总结,试写一段颁奖词。‎ ‎(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颁奖词的写作。一人执笔,准备交流)‎ ‎ 学生分小组交流颁奖词。‎ ‎ ‎ 教师小结,展示颁奖词:‎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 ‎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重引导学生从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并激发学生理性思考,使学生能铭记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五、课堂小结 ‎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 ‎ 六、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这篇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译成中文时,标题被改成了《布热津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从新闻的角度看,这样的修改好不好?为什么?‎ ‎2、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你有何感想?请谈谈对此的看法。‎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教案(二)‎ 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 高一备课组 ‎                               (郑锦云  王海洋  陈璐璐  )‎ 包   身  工 ‎ ‎ ‎【教学目标】‎ ‎  1.了解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整体感知作品,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2.品味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形象、鲜明、丰富多变的特点。‎ ‎  3.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 ‎【教学设想】‎ ‎    紧扣单元教学目标,结合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设置三个教学环节:讲述故事——品       味语言——分析背景,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把握文章中心,逐步深入课文理解课文。‎ 教法方面,三个教学环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梳理、鉴赏、评析等能力,结合三个层面的阅读,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真实性、文学性、新闻性。‎ ‎【教学重点】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介作者和体裁 夏衍,我国著名戏剧家、翻译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早年参加太阳社,是左联领导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建国后他把文学名作《林家铺子》、《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  ‎ ‎《包身工》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中的一类,是文艺通迅、速写、特写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基本特征有三:真实性、文学性、新闻性。‎ ‎ ‎ 二、梳理   讲述包身工的故事 ‎(浏览课文,找出相关以记叙为主的段落,组织语言,讲述包身工的故事)‎ ‎1.概述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况。‎ 提示:‎ 清晨起床→早饭→上工→收工 ‎(以时间为序  四点一刻→四点半→五点钟→黄昏)。‎ ‎2.讲述“芦柴棒”和“小福子”的故事。‎ 提示:‎ ‎“芦柴棒”出场→  “芦柴棒”重病遭受毒打→“芦柴棒”骨瘦如柴→小福子挨罚 ‎3.结合课后补充资料,了解《包身工》背后的故事。‎ ‎ ‎ ‎ 4.小结:我们看到包身工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  ‎ 提示:家庭生活困难,工作环境恶劣,没有人生权利,工资待遇极低,是处在被压迫的最底层的最悲惨的人。  ‎ ‎ ‎ ‎5. 思考,包身工是一个群体,他们承受的黑暗、残酷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使我们对这一群体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 ‎  (本文写作上突出的特点,就是点面结合。)  ‎ 提示: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精心选材,描写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状况。他所使用的手法是点面结合,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的材料;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和典型的细节。这两方面材料是骨架和血肉关系。面上的描写使所写的内容有整体感,点上的描写则使所写的内容既充实丰满,又生动形象,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如作者在记叙中集中写了包身工的起身、早餐、上工、收工等四个场面,这面上的记叙与描写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状况,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通过“发烧”“生病”被“抄身”等细节描写,写出了包身工奴隶般地“被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的悲惨命运。“小福子”遭到“拿摩温”和“东洋婆”毒打惩罚的描写,也反映了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 文章的这种写法启示我们:  ‎ ‎(1)所选的材料必须具有典型性,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如“芦柴棒”的事例。  ‎ ‎(2)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进行剪裁,点面结合,互为补充。本文写包身工的一天活动情况就是包身工全部生活的缩影。 ‎ ‎  体现了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特点。 ‎ ‎ ‎ ‎§布置作业:  ‎ 问题1:《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的里程碑,文章的语言精彩而深刻,打动了每一个善良人的心,激起了每一个人的良知。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言,品味鉴赏。‎ 问题2:文章在叙述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试找出这些背景材料,并分析其作用。  ‎ ‎ ‎ ‎ ‎ ‎ ‎ ‎ ‎ ‎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三、鉴赏  品味《包身工》的语言 ‎(再读课文,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言,品味鉴赏。)‎ ‎1.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 ‎2.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3.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4.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5.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6.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 ‎7.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做工。‎ ‎8.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 ‎9.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10.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的冤魂!‎ ‎ ‎ 小结:‎ ‎1、准确的词语运用:‎ ‎ ⑴ 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这是本文的开头一句,却令人震撼。首先它强调了时间之早,才清晨四点过一刻,更令人心惊的是,那里面不是“人”,而是“生物”。为什么是“生物”?从后文可知,她们没有人的生活,更没有人的尊严。既然如此,她们只能像蜂房里的蜜蜂那样“蠕动”了。)‎ ‎ ‎ ‎⑵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饲养”是“喂养动物”的意思,似乎与“小姑娘”搭配不当,但它恰好点出了“带工”老板、资本家与包身工的关系──营利,因为人类饲养动物也是“营利”──役其力,食其肉,衣其皮。所以,这个“饲养”真是经典词语。“禁不住”是忍受不住的意思,表示人的思想受了一种力量的驱使,自己不能把握自己。这表明包身工制度与养墨鸭捕鱼做法太相似了。)‎ ‎ ‎ ‎2、精妙的细节描写:‎ ‎⑴ “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疲倦,拥挤,昏沉,杂乱,连一点基本的羞耻心都没有。足见包身工们过的是非人的生活,她们已被摧残成没有知觉的“生物”了。)‎ ‎⑵ “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 ‎(这里作者用三个“像……一样”的句式,从手脚之瘦、身体之单薄变形、面色之惨白三个方面描写出了饱受摧残的包身工形象,读来字字是泪,字字是血。)‎ ‎ ‎ ‎3、大量的修辞呈现:‎ ‎⑴ 类比:‎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形象的类比。用船户养墨鸭捕鱼和驱赶包身工劳动作类比,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⑵ 比喻:‎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文中用了“猪猡”“懒虫”来借喻包身工,这些词本来是老板和老板娘对包身工的称呼,说明他们根本不把包身工当人看,作者借用过来,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⑶ 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也就是变换词语感情色彩的手法:‎ ‎“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 “慈祥”这个褒义词,在这句中转为贬义了,这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生活,实质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佳肴”本是褒义词,指美味可口的鱼肉等荤菜。从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为“佳肴”,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及质量之粗,暗含讽刺的意味。)‎ ‎(4)排比 ‎“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这是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控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指斥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 ‎ ‎4.发人深思的警句。‎ 结尾“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凝聚了愤激的烈焰,一旦爆发出来,必将焚毁那吃人的制度。)  ‎ ‎5. 使用“称说”的技巧     找出所有关于“包身工”的称呼、称谓、称说____猪猡、懒虫、芦柴棒、女孩子、乡下姑娘、包身工、试验工、养成工、机器、罐装了的劳动力、泥土、奴隶、墨鸭、冤魂……‎ ‎ “猪猡”,是带工老板对包身工侮辱性的骂语,它表现了包身工身份的低下,揭示了包身工非人的生活环境。‎ ‎“机器”,表明包身工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生活权利被剥夺,她们只是别人赚钱的工具。‎ ‎“奴隶”,没有人的一切权利,它一针见血地点破了包身工制度的本质,暴露了这种剥削制度的极端反动性。……‎ ‎ ‎ ‎ 生动的语言——显示报告文学文学性的特征。‎ ‎ ‎ 四、评析  揭示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跳读课文,阅读相关背景材料,进一步了解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 ‎ 思考:这篇作品以时间为序,具体地再现了包身工的一天生活情况,除此之外,还写了那些内容?‎ 明确:还写了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等内容。‎ ‎ ‎ 思考:为什么要穿插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写了包身工起床,读者目睹她们的凄惨形象会怎么想呢?自然会产生关切之情,希望了解她们的来历、身份,所以,接着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身份。‎ 作者写了包身工的早餐,读者目睹她们猪狗不如的饮食自然会想到带工老板的残忍刻毒,于是插叙日本厂家大量雇佣包身工的原因。  ‎ 作者写了包身工的上工,读者目睹包身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艰苦劳动情景自然会愤愤不平地想到,她们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于是,紧接着插叙日本纱厂榨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膨大的事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 ‎  作者写了包身工收工,读者目睹了包身工受到的侮辱自然会产生一种痛恨这种罪恶的包身工制度的强烈感情,文章通过议论,预示了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的结局。‎ 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也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   ‎ ‎——显示报告文学新闻性、针对性的特征。‎ ‎ ‎ 五、总结全文 本文真实地再现了包身工 的苦难生活,包含着对包身工的无限同情,对包身工制度的无比愤慨。这虽然是一篇老课文,反映的是上个世纪初的事情,和我们时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对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这些情感是永恒的。‎ ‎ ‎ ‎ ‎ ‎ ‎ ‎ ‎ ‎ ‎ 飞向太空的航程 ‎ ‎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 ‎2、 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3、 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教学设想】‎ 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这种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以本文的学习为契机,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国际时事,培养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 ‎  课文结构很简单,是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都很清楚,要求学生阅读这篇新闻报道,弄清其结构特征,以之为范本,进行新闻写作练习。‎ ‎  联系《别了,“不列颠尼亚”》,互相参照体会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目标1和目标2‎ ‎【课时安排】一课时 ‎ ‎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背景介绍 ‎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 ‎ 二、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导语——是文章1、2、3段,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  主体——文章4~26段,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 结尾——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 ‎ 三、简析课文,了解文体的基本特点 ‎1、主体部分回顾了中国航天研究历史,学生展示自己列出的各时间段的重要事件。‎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提出要搞人造卫星,拉开我国航天事业的序幕。‎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1986年出台的“863计划”,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 ‎1999年11月20日‎,“神州”一号实验飞船发射成功。‎ ‎2000年1月9日‎,“神州”二号发射成功。‎ ‎2002年3月25日‎,“神州”三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2年12月30日‎,“神州”四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 ‎……‎ ‎2、 分析思考:本文标题的含义 ‎           标题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第二,是指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 ‎ ‎3、 自由讨论: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4、 学生小结:学会写新闻 首先,要抓住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准确性的特点 其次,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要选择好的标题,例如本则新闻的标题 。‎ 再次,注重新闻的结构。例如本则新闻为首尾复合型结构,首尾两部分记录的都是“神州”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自然地衔接在一起.。‎ ‎ ‎ 四、 课堂小结 ‎ 本文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材料丰富,条理清晰,学习完本文,不但增长了知识,更增添了民族自豪感。‎ ‎ ‎ 五、 作业设计 模仿本文结构形式,写一篇新闻稿。‎ ‎ ‎ ‎ ‎ ‎ ‎ ‎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 ‎ ‎ ‎ ‎【学情分析】‎ ‎     本课旨在让学生领会什么是事件的波澜及其艺术效果,进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常见的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我们应该正视一个并不乐观的现实——在写作方面,学生知识还停留在简单的记叙及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上,至于巧妙构思、谋篇布局很是空白。大部分学生依然基础较为薄弱,甚至出现不知从何下笔的现象。教师举例让学生对写事要有点波澜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掌握一些常见的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巧妙着笔,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 ‎ ‎【教学目标】:‎ ‎    1、领会波澜的含义并体会一波三折、回环曲折之美及其效果。‎ ‎2、掌握一些常见的叙事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 ‎【教学重、难点】‎ ‎1.领会波澜的含义并且品味其艺术效果。‎ ‎2、掌握一些常见的叙事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 ‎【课前准备】:‎ ‎    1、搜集生活中一波三折的故事。‎ ‎    2、思考怎样才能让文章一波三折。‎ ‎   ‎ ‎【教学课时】:一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精彩论述:“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脂砚斋语)。中国的园林,往往是叠嶂回廊,曲水萦绕,在一曲一折之中不断展现“山重水复”,又不断展现“柳暗花明”读(写)文章也是如此。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有张有弛、有动有静、跌宕起伏,波澜曲折才会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显示课题:写出事件的波澜 ‎ ‎ 二、领会“事件的波澜”的内涵 学生试举出生活中呈现事件波澜的例子。‎ 教师举例:‎ 例文: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 ‎  督学到学校视察,见教室里有个地球仪,就问学生甲:“你说说看,这地球仪为什么会倾斜23.5度呢?”‎ ‎  学生甲惶恐地答:“不是我弄歪的。”‎ 督学摇摇头,转问学生乙。学生乙双手一摊,说:“您也看见,我是刚刚才进来的。”‎ 督学疑惑地询问老师,老师抱歉地说:“不能怪他们,这地球仪买回来时就这样了。”‎ 督学脸色愈来愈难看。这时,校长赶紧解释:“学校经费有限,这是在地摊上买的。”‎ ‎ ‎ 教师明确:本例通过情节的一波三折讽刺了教育界某些领导的不学无术,以及教师的无知愚昧。波澜在写作上其实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是相对平铺直叙而言,指的是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 ‎ ‎ 三、品味作品写出波澜的艺术效果。  ‎ 学生谈作品写出波澜的艺术效果。 ‎ 教师明确:“文若看山不喜平”,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教师可提示课文中一些写事起波澜的例子或学生熟悉的作品。《项链》构思独具匠心,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生际遇几番变化,围绕项链情节的戏剧性的推进紧紧牵系着读者。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俄国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他们的异曲同工之妙皆在于情节的波澜起伏,形成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 ‎ 四、如何更好地写出事件的波澜 掌握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 ‎1.悬念法 悬念法包括“设悬”和“解悬”两方面。所谓“设悬”就是设置悬念,即在情节发生发展的关键时刻或人物命运攸关的重要关头,叙述戛然而止,转叙他事。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寻根问底的兴趣。所谓“解悬“也叫“释悬”,就是指在情节发展的特定阶段,通过矛盾的解决,揭示事情原委和人物命运的结局,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以满足。‎ 如《驿路梨花》,当人们正为露宿而发愁时出现了一间神秘的小屋,小屋的主人是谁呢?猜想间,有人来了,但也不是屋子主人,那小屋子的主人是谁呢?终于知道了小屋是解放军盖的,但为什么要盖这间小屋呢?这样“设悬——释悬——带出新悬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文章韵味无穷。‎ 一个悬念贯彻始终,或者环环设置,不但使文章的情节更加曲折,富于变化美,而且还能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张有弛,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2.抑扬法 抑扬法有两种:一是欲扬先抑,二是欲抑先扬。‎ 如《明湖居听书》,写黑妞说书,先写她唱腔“字字清脆,声声婉转”;接着写听众的评价:“她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在这里,写黑妞唱腔“清脆”、“婉转”,正是为了彰显黑妞唱腔的不完美。当然,从整篇来看,彰显黑妞唱腔的不完美,正是为了彰显白妞说书达到“叹为观止”的完美境界。运用抑扬彰显法,能使作品有顿挫起落。‎ ‎3.伏笔法 伏笔,就是指作者对文章中将要出现的具有关键意义的人或事作的提示或暗示。与这种提示或暗示呼应的就是照应。有伏笔就有照应。‎ 如《项链》中对项链是假货的暗示:玛蒂尔德借项链时,其女友佛来思节夫人很随便的态度,说明此项链的并不贵重;失项链后,玛蒂尔德夫妇拿着盛项链的盒子找到那家珠宝店时,老板说他没有卖出这挂项链,只卖出这个盒子,说明盒子和项链不是原配,项链有可能是假的;还项链时,佛来思节连打开看都没有,再一次说明原项链并不贵重。‎ 伏笔的巧妙使用,使波澜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被一根时断时续、明断暗续的主线贯穿始终,脉络分明,结构更加严谨。‎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可以造成文章波澜的还有设计巧合法、铺陈误会法,着力突转法等。需要注意的是,一篇文章写事件的波澜往往不只用到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的几种方法。这样容易使文章一波三折、平中见奇。‎ ‎ ‎ 五、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 ‎1、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突出的中心关系不大,人徒使文字冗长拖沓。  ‎ ‎2、情节的构思老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 ‎3、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 ‎ 六、布置作业 请以“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800字左右,要求使用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写出事件的波澜。‎ ‎ ‎ ‎【例文】‎ 只借一美元 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 “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 “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一美元。” “一美元?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 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经理彬彬有礼地说。 (续写,尽量实现情节的突转。)    “好吧。”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     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    “谢谢!”富豪办完手续后,从容离去。     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   一美元呢?于是,他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这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一美元呢?”   “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办事,需要一段时间,随身携带这些有价票据很不安全。这曾到过几家金库,想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就将这些票据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况且借款利息很便宜,一年只要支付6美分……”‎ ‎   行长恍然大悟: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能用头脑支配金钱;而只有金钱没有头脑的人则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头脑被金钱所支配。     经商斗智,善谋者胜。‎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