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教案合集(291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教案合集(291页)

ID:575078

大小:1.45 MB

页数:391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教案 ‎   【背景资料】‎ ‎    一、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的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人粤。”‎ ‎    二、补充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 ‎   【示范教案】‎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教育目标 ‎    1.了解《沁园春  长沙》的写作背景。‎ ‎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    二、能力培养目标 ‎    1.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    2.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    三、德育渗透目标 ‎    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    1.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词人正是在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    2.对比手法的运用。‎ ‎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为准确精当。‎ ‎    【解决办法】‎ ‎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    2.补充古诗文(小说、戏剧)中学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证。‎ ‎    3.精讲必要的历史知识。    ‎ ‎    【学生活动设计】‎ 391‎ ‎    1.课外提前准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 ‎    2.课堂随教师诵读——美读——成诵。‎ ‎    3.观看多媒体。‎ ‎    4.自由讨论。‎ ‎    【课时安排】一课时 ‎    【教学步骤】‎ ‎    一、明确目标 ‎    1.课内美读成诵。‎ ‎    2.通过抓住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 ‎    二、诵读  背诵 ‎    1.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 ‎    3.全班诵读,背诵。‎ ‎    三、简要交代写作背景 ‎    1.指导阅读词前说明文字。‎ ‎    2.对下阙有关内容的解说。‎ ‎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毛泽东同志从1911年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高峰。‎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 ‎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    四、带着练习二,就“意象”问题作必要的点拨 ‎    “意象”是意中之象,即融人了词人情思的形象。本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 ‎    词用最凝炼的语言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和思想。把握意象,可以从释句入手,释句则应从理解字面意思入手,抓住富有表现力、含有丰富意蕴的关键词、句来分析,尽量做到抽象的诗句、词句能够阐释,含蓄的句子能够解释。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意象,还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凭着联想和想象,补充字面所没有或作者有意省略的细节,揣摩语句的言外之意,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并感受之,领略之,品味之。‎ ‎    研究型拓展(多媒体字幕)‎ ‎    1.把这首词和《舶沁园春  雪》作比较,自选角度,写300至400字赏析短文。‎ ‎    2.把《沁园春  长沙》和王安石的《桂枝香》作比较赏析。‎ 附1:                 桂  枝  香 ‎                            王安石 ‎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掉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    布置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四。‎ ‎    附2:板书设计:‎ ‎          万山                                        峥嵘岁月 ‎    意象   湘江     看  作者:“立”于“寒秋”  忆     同学少年     战斗 391‎ ‎           万类                                       中流击水     精神 ‎    附3:参考资料 ‎        周汝昌  《词的欣赏》       曹雄飞  《诗歌鉴赏的要点和步骤》 ‎ ‎.‎ ‎..........................................毛泽东 2、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教案 雨巷 ‎【教学目的】‎ 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教学设想】‎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是什么?‎ 生答:“多雨!”‎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 。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 二、作者简介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 。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三,诗歌赏析:‎ ‎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师配乐朗诵。‎ ‎2、欣赏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麽,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 有好几个男生脱口而出”丁香一样的姑娘美!”(生笑)‎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 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 ‎3、从文本中,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板书:丁香)丁香是什麽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丁香图片)?‎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391‎ 生齐答:《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4、至此,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麽,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同学们总结一下,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回答,师归纳总结: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 四、延伸拓展:‎ 其实,对美的追忆和留恋是人类共同的情结,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学们能否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和欣赏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踊跃发言:‎ 生1:李商隐的《锦瑟》中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教师点拨)这段感情早已经逝去了,只剩下当事人面对着多少年后的物是人非来深深的怀恋,然而无论心里有多少痛惜,曾有的深情却也无可挽回了。当初怎麽就不知道珍惜呢?‎ 生2:王菲的歌曲《沧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词特别动人,“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教师点拨)两个人的交会只有一刹那,于是两个人的相互温暖也只在一刹那。短暂的宠爱过后,用漫长漫长的一生来回味这一刹那,珍藏这一刹那,于是,刹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2、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写下自己对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忆。‎ 再别康桥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391‎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四。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1。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串讲诗句 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391‎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B、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拟人、移情 第八节:重叠复唱 C、寄托情感寻求解脱的诗歌有个共同的抒情特点,其抒情结构大体表现为:“物我相对”→“物我相融”→“物我相对”。读者在诗的开头往往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抒情主体,因某种现实原因而面对着一个或物象或情境的客体。然后,因出神于这些物象或情境,使抒情主体融于客体中,或神与物游,或物我皆忘。当神游或忘我到达极致后,不能继续维持这种物我和谐时,抒情主体会幡然回到与客体的相对之中。这种抒情结构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失意之后的虚幻寄托、抑郁萦怀的短暂解脱。‎ D、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391‎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新诗特点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把“五四”以后的诗歌视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就其主流而言,新诗的特征主要为:(一)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和一个纵队,在科学与民主的文化启蒙下,它是以现代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潮为思想基础的,集中表现了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命运、民族命运的关注,并在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加强。(二)以改变诗歌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为武器,经历了真正的“诗界革命”,而与旧传统决裂,有意识地摆脱古典诗词的严整格律,终于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从很接近旧诗的诗变到很自由的新诗” 从而形成了完全独立于传统的诗词之外的崭新诗歌形式,并建立起现代诗歌的新传统。(三)新诗既以旧诗为革命对象,则自必以引进外来形式为诗体模式,我们的新诗在‘五四’时代基本上是从外国诗(主要是英国诗)借来音律形式的”(朱光潜《新诗从旧诗学习得些什么》,因而它乃是‘累积了几百年世界进步文学传统的一个新拓的支流”,在中国诗歌流变史上,是“截然异质的突起的飞跃”。这样就决定了中国新诗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溶化自己民族风格中,以致在语言铸造和诗艺运营上,愈来愈与外国诗歌趋同,逐渐增加了它的世界性色彩。(四)新诗诚然完成了旧传统的打破和新传统的建立;但打破或者叫决裂,并不意味着割断,而只能是扬弃与吸收、批判与继承,也就是推陈出新。不推陈便不能出新,而没有可推之陈也便没有可出之新。每一时代的新诗歌,总是在民歌和前代诗歌基础上,吸取其他民族的新因素而生发创造出来,但它的根须却必然深深扎在社会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人所共知,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15—1916年就着手白话诗的试验,一开始就朝着打破旧诗词最顽固的语言形式移桔的方向冲击:“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他主张:诗要“合乎语言的自然”,“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他曾说:“诗歌革命自何始,要须作诗如作文”,他把这种“诗探索”叫作诗的“尝试”,并概括为“诗体的大解水’(《谈新诗))。‎ 鸽 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村青天,十分鲜丽!(《新青年》1918年)‎ 从艺术上来看,这首中国早期新诗的代表作也有很多特色,尤其是它较好地体现了作者本人提出的一套开风气的新诗理论。如胡适曾指出:关于新诗的音节,靠的是“语气的自然节奏”和“每句内部所用的字的自然和谐”,平民并不重要;而用韵方面,可以有多种自由,或“用现代的韵”,或“平厌互押”,“有韵固然好,没有韵也不妨”;至于艺术表现方法,则需要用“具体的做法”,换言之,“凡是好诗,都是具体的;越偏向具体的,越有诗意诗味。凡是好诗,都能使我们脑子里发生一种或多种——明显的逼人的影像”((谈新诗》)。对照《鸽子》一诗,正是如此。首先,该诗的音节确实大体上做到了自然和谐,全诗基本上用自然的语气一气贯注下来,相当流畅;其次,该诗注意押的,且全诗又押同一韵(i),然而诗中用的又是现代韵,也不受平区限制,这样,全诗既自由地表达了思想,但又具有诗歌的音乐感;还有,该诗的主旨(表达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自豪感)虽是抽象的,但作品的确采用了“具体的写法“,即把笔墨集中在描绘洁白的鸽子在蓝天中“回环往来,夷犹如意”和“研身映四’这幅鲜丽的画面上,这就避免了“抽象的题目用抽象的写法”的弊病,也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相隔一层纸 刘半农 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1917年10月,北京)‎ 新诗运动虽从形式革新入手,但是革新形式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能容纳新的内容。如果说胡适对于新诗运动的贡献主要在于提倡白话人诗与诗体解放,那么刘半农对新诗运动的贡献则在于他能更鲜明地或者说更直接地强调诗的精神的革新。旧持发展到清末,由于对传统的因循沿袭,诗体的束缚与文言的陈腐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解放诗体、复苏语言的功能便成为迫切的任务。然而,旧诗之所以旧,不仅仅在于形式的保守封闭性,还在于内容的陈腐老朽,这就是说,新诗运动必须对形式与内容进行同步变革。刘半农是最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关注新诗内容革新的诗人之一。‎ 391‎ 这首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就在于它运用正在尝试着的新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新的、体现新的时代精神的内容。刘半农认为,诗贵在一个“真”;“只须将思想中最真的一点,用自然音响节奏写将出来便算了事,便算极好”。新诗要汲取自《国风》以来的优秀传统,“为野老征夫游女怨妇写照”,善于在“社会现象中见到真处”。显然,这首诗明显地借鉴了传统诗歌,尤其是在意念与表现方法上得到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的暗示与启迪,通过两个反差极大的场景的对比描写,鲜明、具体地揭示了社会不平等现象和贫富的悬殊对立,具有较强的批判性。这首诗还显示了刘半农运用语言的工力。叙事与描写简洁概括,人物的语言鲜明有个性,诸如老爷的语言漫不经心,显示其富贵而傲慢;而叫化子的语言强烈,节奏突兀,令人感受到他的愤怒之情。‎ 术语:意象 意象既是诗歌形象化的基本要素,那它就广泛存在于诗歌作品之中,因此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就意象的分类而言,大体可分为六类1、实体意象(简称物象或实象)。即由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具象在诗人胸中、笔下的艺术反映。2、虚幻意象(简称虚象)。系由诗人大脑对客观现实作哈哈镜式的变态反映、从而幻化虚构出的非现实中存在的幻象,诸如梦境或神仙鬼蚊世界中的种种意象,还包含一着神仙大显神通与鬼蜮兴妖作怪的虚构事象。3、事态意象(简称事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反映出的种种事态的各自进程及其前因后果,诸如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成因等。4、自然力意象。即自然现象中那些可见可闻可感可触的现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的反映,如朝晖夕阴、寒来暑往、雷鸣电闪、雨雪阴晴、风云变幻对诗人情绪的具体影响等等。5、时间意象。乃是反映在诗人头脑中和行于笔下的晨昏昼夜、春夏秋冬、古往今来的诸多意象。6、空间意象。反映在诗人脑中、笔下的意象的空间位置与距离之类,诸如上下四方、远近高低、长短宽窄、大小粗细等等。须注意的是:后面这两种时空意象,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而总是与前面四种意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而更富有表现力。‎ 在具体诗作的选题、构思、立意、表达的创作过程中,诗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特定的创作意图,在自己头脑的“万花筒”里对一连串的意象进行定向筛选、拼接与组合,从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诗的形象、诗的意境来,并隐含或包孕着诗人的情思意趣。由于对诸意象的筛选、拼接、组合的方式各各不同,也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表现手法,便具有各自不同的妙趣。就意象之间联系方式而言,大体就有:意象叠加、意象脱节、意象组合、意象并列、意象切割、意象密聚。意象示现、意象隐现和全意象等;乃至意象造型等也非与此不无关系。‎ ‎《再别康桥》背景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但他这次重游康桥的时间,却是在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是在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就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个人怀着砰砰直跳的激动心情,悄悄地到康桥来找他的英国朋友的。所谓“康桥”,现在通泽“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因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常怀有一股特殊的感情。遗憾的是,因他事先没有联系好,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他。于是,他一个人就在他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的每一块地方、每一个角落,静静地散起步来,那过去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到达廷顿庄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 。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运康轿的切身感受。 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 一、 导入:‎ ‎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二、 分析全诗诗人感情的变化:‎ 诗歌是靠形象来表达感情的,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提问:浏览全诗,思考,作者在这首诗表达了那样的一些感情?‎ 391‎ 现在我们就来读诗,看一看这些同学的回答是不是很好的把握了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 ‎(一)首先我们来看诗歌的第一层,请一位同学帮我们把这一节的内容朗读一下。‎ 问: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答: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凄凉、衰败、荒寂)这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因此,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低沉、舒缓)好,大家一起把第三节读一下。注意把握诗人的感情。‎ ‎(二)如果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 艾青因为生他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养了5年。那么,诗人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四节。‎ 问: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 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 勤劳、慈爱。‎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勤劳、充满母亲般慈爱的大堰河向我们走过来了,她的双手轻轻的抚摩着她的乳儿,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啊。大家睁开眼睛,谁能给我描述一下这双手?‎ 是啊,正是这双勤劳的,尽管粗糙却温暖的手,使一个贫困的家庭充满了温馨,使艾青——这个被地主家庭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无微不至的母爱,而我和大堰河只不过是乳儿和乳母的关系。‎ 诗人在五岁时终于被领回了自己的家,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啊。但诗人心中感觉到却是——“忸怩不安”。‎ 问:为什么会这样?(补充背景介绍)‎ 大堰河家穷,却有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想到这些,诗人心中充满了——眷恋与感激。‎ 全班同学齐读4、5、6三节,读出诗人的眷恋之情,感激之情。‎ ‎(三)大堰河在流尽了她的乳汁之后,又开始劳动了,流她的血汗。大家自读第七节,思考:大堰河从事着这样又苦、又脏、又累的活儿,为什么始终含着笑呢?‎ 大堰河的笑是有着多种原因的,有为和乳儿重新生活在一起的喜悦,有在劳动中获得的满足。这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个和她有着相似命运的人——祥林嫂,当她在鲁家作着比一个男人还多的事情时,“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多么淳朴,宽厚的灵魂啊。‎ 全班女同学齐读六个含着笑的句子。‎ ‎(四)但是,诗人写到这里,认为还不足以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于是,她又带着我们走进了大堰河美丽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大家浏览第八节,看一看,作者选取了几个细节来表现大堰河对自己的深爱?‎ 问:为什么说做梦能表现大堰河对我的爱呢?‎ 大堰河的梦正是她对诗人最美好的祝愿,她期望他能长大成人,成材成家,生活幸福美满。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梦实现了,有一个娇媚的媳妇叫她一声“婆婆”,她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五)是啊,谁不期望美梦成真呢?如果这个梦能实现,该有多好啊。但是,大堰河流尽自己的血汗后,就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教师朗读9、10节)‎ 问: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葬礼)‎ 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问: 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诗人对这个社会怀着怎样的感情?齐读11节,读出诗人的憎恨之情。‎ ‎(六)艾青的回忆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却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大堰河。她勤劳,善良,宽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诗人的心中。诗人从回忆的大门走了出来,外面依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依然是阴冷潮湿的牢房,但诗人却有着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给大堰河由心灵而写成的赞歌。(教师范读12、13节)‎ 391‎ 问: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 吗?(紫色代表着高贵,这首诗歌是献给所有勤劳的中国人民)‎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理请了诗人由现实到回忆,再到现实的抒情结构,体会诗人起伏跌宕的感情旋律。三十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激动的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那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的说,中国有大堰河。是的,如果把诗人半个世纪的创作看成是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大堰河就是他永不枯竭的源头。‎ ‎ .............................................艾青 第三单元   9、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探究拓展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看《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二、 第一个人物——郑伯。‎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 ‎(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三、 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391‎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让学生分析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明确:嫉妒、红眼病。‎ 四、 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 关于烛之武 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2、 请学生思考:‎ ‎⑴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⑵ 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烛之武在漫长的岁月里是怎样渴望为国立功,实现自己的报负的。‎ 可以想象:烛之武向多少人探问过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里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时的焦急与渴盼。‎ ‎4、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让学生用烛之武的言行来证实这句诗。‎ 教师阐述: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5、拓展:烛之武这么能干,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如: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在推销自己这点上,春秋之“士”远不如战国之“士”放得开。商鞅、冯谖、范睢、苏秦,哪一个不是在竭力运筹、想方设法(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去干谒王侯,以期受到垂青授以大任,创出一番功业而名垂史册呢?我觉得,在烛之武的心里,更多的还珍藏着做为“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傲。“士为知己者死”,如果碰不上一个敬贤礼士、思贤若渴的开明君主,宁可老死家中、默默无闻,也绝不涎皮赖脸的去求人家赏给自己一个板凳、弯腰低头地做一个平庸的官僚。他们人生最年富力强的岁月在磋砣中消磨逝去,我们可以为他们惋惜,但我们必须向他们那高傲的灵魂敬礼!‎ 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五、总结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 391‎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一,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教学用书》P162-163),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3个人物。‎ 391‎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二课时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总结全文。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第三课时 一、在熟读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 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分类如下:‎ ‎1.通假字 391‎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二、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三、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 300 字左右。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91‎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左传》 10、荆轲刺秦王·教案 ‎【目的要求】‎ 一、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二、结合课文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标点和翻译的能力。‎ 三、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提高鉴别欣赏能力。‎ ‎【要点难点】‎ 一、要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从整体出发,再来观察燕太子丹遣荆轲刺奏王的意义。‎ 二、要历史地看待古人,看待英雄人物,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 三、要理解学习本文历史的真实性和表达的艺术性。‎ 四、要理解掌握古汉语的特点。‎ ‎【教学建议】‎ 一、大体读懂全文后,由学生根据文中的情节,归纳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并加以简述。‎ 二、因历来对荆轲刺秦王之举评说不一,教师可在介绍有关观点后,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观点的不同组成两个队或三个队,有准备地进行辩论。‎ ‎【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背景介绍】‎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 391‎ 强敌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事败后,荆轲身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本文记的就是这件史事。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刺等情节,塑造了荆轲这位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古代侠士形象。荆轲刺秦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千百年来,被受压迫的人们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去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战国末期燕秦两国的斗争形势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 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 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课文评点 荆轲刺秦王 ‎ 《战国策》‎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写秦军势如破竹,说明故事的背景。]‎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地图事此处仅一语带过,便不再提,而奥秘尽在其中,至“图穷而匕首见”,真象乃白。如此章法,妙!而“得樊将军首”,难啊!更何况太子又不忍伤长者。]‎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诉说秦之惨无人道,激发了樊给期复仇的怒火。]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照应上文“诚能得樊将军首,……秦王必说见臣”。可见非此不足以见秦王。]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再晓之以义,驱使樊给期下定以死报仇的决心。一举两得,但代价惨重。]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樊於期见义勇为,杀身图报,坚毅果断,不愧为将军,不愧为义士。]‎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先扬一笔。]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已有武阳,还“有所待”,荆轲实感人手不敷,没有得力的助手,就没有成功的把握,预示了失败的可能。伏下一笔。]‎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荆轲发怒辞决,赌气欠沉着。]‎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91‎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知其“不复还”也。]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易上送别,击筑而歌,触景生情,千古绝唱,垂泪渧泣,何等英雄气,何等悲壮风!预示此行凶多吉少,生离死别,凄楚悲怆。从容赴难,义无反颈,易水一别,扬名千古!]‎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非“宠臣”不能代言,除“厚遗”焉能进殿。荆轲深谋远虑,早见及此。打通关节,为“刺”铺平道路。一缓。]‎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果如荆轲所料!秦王贪婪之心得到了满足,轻狂之极,可惜高兴得太早。再缓。]‎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波澜突起,为什么“荆轲有所待”,担心即←—此。一个“怪”字,可见败露。荆轲一“顾”一笑,沉勇机智,相机应变,化险为夷。]‎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把“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的用心所在。]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果如所言,“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大功即可告成。然一波三折,“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绝袖”,出乎荆轲意料之外,但却免了秦王一死。真是巧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岂止群臣“尽失其度”,秦王又是何等地狼狈不堪。荆轲逐秦王,武阳安在?“卒惶急无以击轲”者,秦王也。何人“乃以手共搏之”?不知也!]‎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这也是“急中生智”。秦王论功赐黄金百镒。]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什么真龙天子,吓昏了头脑,“惶急不知所为”,也和常人一样,甚至还不及常人。]左右乃日:“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孤注一掷。]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笃”,真是蔑视强暴的豪壮的英雄本色。]‎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秦王惊魂未定,反衬出荆轲超人的智勇的英雄形象。]‎ 三、段落大意 ‎《荆轲刺秦王》各自然段的大意 ‎1.本段记叙了荆轲入秦前的危急形势:燕国的紧邻赵国已被秦国吞灭,战火已燃至燕国南部边境。‎ ‎2.本段开始写了太子丹在万分紧急的形势下渴望荆轲即刻赴秦的焦急心情,接着写了荆轲虽理解此事紧迫,但也提出“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的关键性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献上秦国正在出极高赏格缉拿的樊於期的头颅,以此作为信物到秦国。而太子丹对此种办法不能苟同,不忍心伤害投奔自己的长者。‎ ‎3.本段的中心内容是写樊将军自刎献出头颅的壮举。但作者采用的是层层逼近的方式写出这一结果的。荆轲得知“太了不忍”后,便私下会见樊将军,作了一番恳切的谈话。他首先交代了秦王对其父母宗族的残暴处置,而后又说明了对他自身的悬赏追购,新仇旧恨,致使樊将军燃起了更猛烈的仇恨之焰,而只恨报仇无计。在这样的火候下,荆轲提出“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的计策,并详细描绘了实现计策的未来情景,即以樊将军头颅为信物见秦王而报仇,樊将军因而自刎。这些,为荆轲赴秦作了重要准备。‎ ‎4.本段记叙了太子丹听到樊将军献出头颅的消息之后的悲痛状况,但为了完成赴秦刺杀秦王的大事,也只得承认现实。‎ ‎5.本段叙述了太子为荆轲赴秦所做的准备工作:这是从“物”方面,即备匕首一事做的十分细致的准备。‎ 391‎ ‎6.本段继续叙述太子丹为荆轲赴秦所做的准备工作,是从“人力”方面,即从派助手一事写如何做准备。‎ ‎7.本段叙述荆轲实际感到秦舞阳一个小孩子,人力不敷,约请远方朋友而又未到,只得留待。‎ ‎8.本段叙述了荆轲因“待客与俱”迟迟未能成行与太子丹急于事功间的矛盾,太子“疑其有改悔”,故说出“先遣秦武阳”的打算,荆轲说出迟行的道理后,愤然辞行赴秦。‎ ‎9.本段点出为荆轲送行。‎ ‎10.在上段叙述荆轲匆匆告别的基础上,又十分真切而生动地描绘了易水送别,慷慨悲歌的壮烈场面。‎ ‎11.这一段写荆轲入秦以后,为完成刺秦王之大事而采取的有效办法:首先“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以打通关节。‎ ‎12.本段写蒙嘉在秦王面前为荆轲见秦王铺平了道路,他先讲明燕王对秦国十分畏惧恭顺,再进一步讲明燕王如何诚心诚意侍奉秦国。这样,就满足了秦王的骄傲心理,同时,由于是宠臣所言,也增加了对荆轲的信任感。‎ ‎13.本段记叙了秦王被诱决定以九宾大礼迎接燕使者荆轲。‎ ‎14.自本段起,故事进入高潮。作者叙述了因秦武阳“色变振恐”而引起“群臣怪之”,在这一发千钧的时刻,荆轲应付自如,巧加掩饰,致使秦王未识破破绽,事情得以进行。‎ ‎15.本段记叙了壮士荆轲初与秦王交锋,因“图穷匕首见”,荆轲必须抓住时机勇刺秦王,但初遇挫折。‎ ‎16.本段记叙了荆轲虽遇挫折,但仍勇敢地追逐秦王使其狼狈地“还柱而走”,并使秦国群臣及侍卫全处于惊惶、被动的地位。‎ ‎17.以上两个自然段记叙了由于秦王侍医在关键时刻以“药囊提轲”,使秦王得以拔剑砍伤荆轲,荆轲在英勇奋战后,身受重伤,但仍表现了他威武不屈的精神,他“箕踞以骂”,并说明事败的原因是为了生擒秦王。‎ ‎18.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荆轲壮烈牺牲。‎ 最后这一自然段是尾声:秦王惊魂未定。‎ 情节曲折有效 一、序幕(“秦将王翦破赵”——“至燕南界”):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二、开端(“太子丹恐惧”——“愿足下更虑之”):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办法,太子丹又不愿执行。提出行刺秦王,故事开始。‎ 三、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 四、高潮(“既至秦”——“被八创”):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 五、结局(“轲自知事不就”——“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 六、尾声(“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秦王被荆轲震慑。‎ ‎《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燕国危亡之际,太子丹就请荆轲谋策,荆轲想用樊於期的头取悦秦王,以便行刺,太子不忍,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遂发”)行刺的准备 ‎1.荆轲私见樊於期,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2.入秦行刺的第一件准备工作:函封樊於期首级。‎ ‎3.入秦行刺的第二件准备工作,求徐夫人的匕首。‎ ‎4.入秦行刺第三件准备工作,令秦武阳为副。‎ ‎5.荆轲迟发缘由。‎ ‎6.太子丹见荆轲迟迟未发,“疑其改悔”。荆轲怒斥太子丹,告别赴秦。‎ 第三部分(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到“终已不顾”)易水送别 ‎1.以“白衣冠”送荆轲,为易水送别,创造悲壮、凄怆的气氛。‎ ‎2.易水送别,有力地突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的刚毅性格和英雄气概。‎ 第四部分(从“既至秦”到“秦王目眩良久”)廷刺秦王 ‎1.秦武阳脸色大变,引起秦国群臣的怀疑,荆轲谈笑而饰,足见超人的勇气、胆量和智慧。‎ ‎2.秦王被逐狼狈不堪,荆轲行刺一无所惧。‎ 391‎ ‎3.写在极短的时间内,秦王殿庭上下混乱,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群臣惊愕,左右呼喊,有动作,有表情,有高呼,有怒骂,组成一幅惊心动魂的场面。‎ ‎4.身受八处创伤,事败还能“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凛然无畏的性格刻画无遗。‎ ‎5.荆轲被斩后,威震六国的秦王仍因惊惧而“目眩良久”,其紧张慌乱情状如见其人。‎ 内容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节选自《战国策·燕刺》中的一篇深受人们喜爱的名篇。本文反映的事件是重大的,文字十分精炼生动,情节发展波澜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本文通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始末,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与燕国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实际上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强秦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斗争。‎ 本文从荆轲将入秦作准备工作写起,接着写他在太子丹的催促下启程赴秦,及至到秦国后巧用“打开关节”的办法“拜见”秦王,最后记叙了刺秦王的壮烈举动及其惊心动魄的场面。对这一复杂的事件,作者不但写得精彩、生动,而且文字十分洗练,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者尤其着力刻画了荆轲这一侠士形象,对这一形象作者持敬仰、歌颂的态度:他反抗强暴、有胆有识、大智大勇、视死如归,是一个英雄形象。‎ 作者一直把荆轲这一形象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描写,使他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文章开头,仅寥寥几笔,便交代了秦国已经“破赵”并“虏赵王,尽收其地”,而且“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这说明燕国已危在旦夕。在如此急迫的形势下,燕太子丹必须选用最理想的人来解决这最急难的问题,他选定了荆轲,并向他求教对策,这说明荆轲这一人物不同凡响。事实完全证明了荆轲非但是个“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而且在重大事件面前,表现很勇敢果断,思想深邃,计划周密,深谋远虑,他决不以“匹夫之勇”贸然闯入“不测之强秦”,而是事先提出“行而无信,秦未可亲”的关键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要投秦之所好——即使秦得到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肥沃的地方督亢的地图,而燕太子丹从人情考虑不能接受以樊将军头颅作信物这一建议。在这一内部次要矛盾中,荆轲从大局出发,私自会见了樊於期。他的勇敢果决,城府之深,擅于辞令,在这对话中都得到了极其充分的表现。他先向樊将军报告了秦国对他及其父母宗族的惨无人道:“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这激起了樊将军对秦王的刻骨仇恨。他仰天太息流涕”而又苦于无法报仇雪恨。在这火候中,荆轲提出了“一举两得”的办法,樊将军急不可待地上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才乘势说出:“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并生动地叙述了如何刺杀秦王的打算,紧接着发问:“将军岂有意乎?”樊将军立即“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于是自刎。对于樊将军的自刎,太子丹十分悲痛,但为完成刺秦王的重大使命,所以又从人力和物力方面为荆轲赴秦作了准备。文章写到此处按常情荆轲应立即去秦完成使命了,但却“顷之未发”,这里不但情节曲折,而且主要是为了表现荆轲的计划周密,“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秦武阳作为他的助手,他或许认为人力单薄,或许担心秦武阳有勇无谋,因之在等待一个自己了解的朋友,共同完成使命。而太子丹心急如焚,“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甚至想“先遣秦武阳”。荆轲虽与太子再次产生矛盾,但他忠诚大度,虽然心情沉重,但仍“就车而去”,为太子丹赴秦完成大业。至秦后,表现荆轲智慧超人的第一件事便是“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使之替他在秦王面前美言,而达到“秦王闻之,大喜”、“见燕使者咸阳宫”的效果。表现荆轲勇敢、机智的另一件事是:当“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时,他突然“色变振恐”。他的这一表现立刻引起“群臣怪之”,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紧张的场面啊!而荆轲应付自如,镇静机敏,他“顾笑武阳”,似乎在安慰和鼓励一个未见过世面的小孩子:“不必紧张,一切都会好的!”另外,一面又替武阳向秦王道歉:“他因为是个粗俗之人,未曾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请大王原谅他些。”这一席话,既替武阳的异常举动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释,也抬高了秦王的身份,秦王因此消除了对燕国使者的怀疑。‎ 文章自“图穷而匕首见”开始,正面展开了秦王及其群臣与荆轲的尖锐矛盾。荆轲的勇武刚毅、重义轻生、威武不屈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生擒秦王,他“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使毫无准备的秦王大惊失色,荆轲进一步追得他“还柱而走”,群臣及侍卫都帮不上秦王的忙,处于十分狼狈的境地,秦王威信扫地,而荆轲气吞山河。如果情节就此直线发展下去,荆轲便会生擒秦王,回报太子,出色地完成使命。但至此情节又一跌宕,秦王侍医夏无且的出现,使事情朝相反方向发展。侍医以“药囊提轲”,使秦王得到缓机,在一片“王负剑”声中,秦王击伤荆轲,并“断其左股”。此刻壮士仍坚持斗争,“引其匕首提秦王”,在受八处剑伤的情况下,荆轲傲视敌方,笑骂他们,显示了英雄本色。荆轲被斩后,秦王“目眩良久”的表现,从反面衬托出荆轲的行动之壮烈。作者就是这样以自己的传神之笔刻画自己所敬仰的英雄形象的。‎ 391‎ 对于荆轲刺秦王的举动,历来是毁誉参半的。当强秦吞并六国,惨无人道之际,六国志士反抗暴秦,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意义的。因此,荆轲刺秦王这一举动,是不能予以否定的。但是,他的行刺手段,他的“士为知己者死”的言行,特别是在统一趋势下,还是有着一定局限性的。‎ 其他次要人物,作者也塑造得十分生动形象,太子丹,樊於期、秦武阳、蒙嘉以及秦王群臣等都是如此。‎ 掌握情节 文章开端,突出燕秦势不两立的紧迫形势。太子丹之于秦王,有“见陵之怨”,而秦兵临易水,弱小的燕国十分危殆。加上秦国大将樊于期的“亡秦之燕”,更加剧了燕秦之间的矛盾。‎ 在这样紧迫的情势下,太子丹向鞠武求对策。鞠主张不“批其逆鳞”,要“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都被否定。太子丹明知燕秦力量悬殊,但又不甘屈服,必欲力求对策。为此,才有鞠武的推荐田光。‎ 太子见田光,“跪而逢迎,却行为导,跪而拂席”,“避席而请”,用此种种表现,特殊礼遇贤者,泻染太子的报仇情切。可是田光非“盛壮之时”,“精己消亡”,又转而推荐荆轲。太子丹嘱他不要泄露机密,田光“俛而笑曰:‘诺’”。这笑中有不负重托以身报国的许诺,与后来的“自刭而死”相呼应。田光于生命火花短暂闪烁之中,告诉读者,他是一个重然诺,爱国家的忠厚长者,要用自己的死来激励荆轲。‎ 太子丹见荆轲,一段长的谈话,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秦贪得无厌,步步紧逼;二是为此采取或生劫或刺杀的两种对策。荆轲许诺后,“恣荆轲所欲”,此时秦兵压境,荆轲未行,原来要取樊将军头作信物。文章至此,掀起又一波澜。‎ 荆轲说樊于期,首先挑起樊内心仇恨,再指出已处绝境,最后提出献首刺秦的计划。这里,荆轲沉着精细,善于体察对方情绪,了解对方心理,指出报旧仇、雪耻辱的途径。‎ 这段对话,在说明荆轲智慧特征的同时,又突出了樊于期的形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声泪俱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痛恨仇雔,愿意赴死。加上“偏袒扼腕”的描写,更加突出其来自心底的愤恨和怨怒,于是自刎,便是情节发展的必然了。‎ 已得信物,且有准备,太子的促行,与荆轲的“待吾客与俱”,形成矛盾。荆轲的缺乏助手,应是刺秦的不利因素之一。‎ 易水送别,是刺秦的前奏,是一曲悲壮的颂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他们用凄厉的歌声,唱出生离死别的苦情。送行人们,垂泪涕泣,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赞歌,瞋目发指,满怀仇恨;从容赴死,慷慨悲壮。这是在感情极为复杂的颂歌中突出荆轲的形象。读后,萦回于心,响亮于耳,浮现于目,给读者以深刻的感染。‎ 荆轲贿赂蒙嘉,得见秦王,深思熟虑,计划周密。咸阳宫中,“秦武阳色变振恐”,更加衬出“荆轲顾笑武阳”的从容沉着。“图穷而匕首见”以后,极力铺写秦王的窘迫惶恐,狼狈不堪。如:“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秦王环柱而走”,“秦王目眩良久”。而主动出击的荆轲,却是把袖持刃,逐赶秦王。左股被斩断,“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重创之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最后壮烈牺牲,无比英勇。秦庭的这一场生死搏斗,形成故事高潮。‎ 荆轲的性格,是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和冲突中逐渐展现出来的。取樊于期头,触动樊的怨愤,可见荆轲的“深沉”;易水告别,送行者的高歌,可见荆轲的“激昂慷慨”;咸阳宫中,秦王的惶恐狼狈,更衬出荆轲的“英勇壮烈”。文章对这几个主要环节的描写,笔触都充满着深厚的感情。‎ 四、 写作特点 人物栩栩如生 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捉拿樊於期。何等刻毒。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太子丹,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391‎ 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易水送别时,他只是“击筑”。从他击筑的情调,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激奋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五年后,前二二二年,燕国为秦所灭。秦兼併天下之后,下令捉拿太子丹和荆轲的客人。高渐离逃到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给人家做傭工。一天听到堂上客人击筑,他在旁批评,主人命他击筑,才露出本相。秦始皇知道后,命人用马粪燻瞎他的眼睛,教他击筑给秦始皇听。高渐离把铅放在筑里,举筑击秦始皇,替燕国报仇,没有打中,被杀。这都反映了六国人民反抗强暴的要求。‎ 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 五、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格。‎ 如:‎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一句话,太子丹仁慈之心可见。‎ 荆轲与樊於期的一席对话,荆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谋,大智大勇;樊於期,痛于骨髓,切齿拊心,复仇之心,溢于言表。樊於期的“仰天太息流涕”的神态,“偏袒扼腕”,“自刎”的动作,使他的语言形象化了。‎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似乎“万事俱备”了,但荆轲迟迟不动,不动也是一种行为。太子迟之,荆轲叱之,但均未名其妙处。直到“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方才省悟到荆轲为何“留待”。这就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荆轲的性格。‎ 荆轲易水一曲,名垂千古。人物的神态、表情,慷慨悲壮。‎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色变振恐”的神色,写出武阳的年幼胆怯;“群臣怪之”的神态,说明荆轲一行行迹可疑。荆轲一“顾”,一“笑”,一“谢”,竟然化险为夷。‎ 秦王“还柱而走”的狼狈,以剑击轲的残酷,以行动说明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的暴君。‎ 荆轲被断左股,虽然,仍“引其匕首提秦王”;身“被八创”,“知事不就”,还“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通过荆轲的行动、语言,塑造出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秦强燕弱,矛盾尖锐,斗争复杂。作者把人物放在这一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活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 六、荆轲的形象 荆轲形象问题。通过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歌的场面,行刺时的短兵相接的惊心动魄的情景,不仅富有戏剧效果,而且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作者是怀着敬慕的感情,塑造了荆轲豪爽不羁,见义勇为,不惜牺牲这一人物形象的。通过“行刺”这一特殊事件,也揭示了燕、秦誓不两立的尖锐矛盾。对于秦统一中国的是非功过问题,西汉时贾谊《过秦论》以及三国时诸葛亮《答法正书》有着详细的论述。我们对此不必再纠缠它。但还有人指责荆轲是亡命之徒,这是对荆轲的错误理解。至于“四人帮”之流说荆轲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那是站在法家立场上,别有用心的阴险邪说。今天我们已洞悉其奸。‎ 历来歌颂荆轲这一人物不乏其人。除司马迁外,例如东晋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就写有《咏荆轲》一诗,对荆轲敢于和秦王政拼搏,就作了大胆的肯定。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要回避历史的真实。‎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u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 u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u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391‎ u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对荆轲刺秦王的不同评价 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未尝不含褒荆轲之意。当年唐雎当廷怒斥秦王时曾经说:“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 ‎ .....................................《战国策》  11、鸿门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作品中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对照手法的运用。‎ ‎2.继续学习比较阅读法,增强学生读史的兴趣。‎ ‎3.了解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 这首诗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解题 ‎1、作家作品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司马迁20岁外出游历,足迹遍南北,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前后曾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 391‎ ‎《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史记》包罗广泛,体大精深。它不仅写了远古、近古,也写了当代;不仅写了中原、华夏,也写了边疆、外国;不仅写了政治、军事,也写了经济、文化;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了下层社会各色人等。这种囊括古今各类知识、各家各派文化于一炉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气魄,是前无古人的;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打通一切领域,自立学术章程,总结一切规律以求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 ‎《史记》中最激动人心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主要有四点:其一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民族观。司马迁吸收了战国以来有关中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周边国家发展来源的说法,在《史记》中把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原、荆楚、吴越、秦陇、两广、云贵、塞北、东北各地区的国家与民族都当作黄帝的子孙,这对于两千年来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友好大家庭的形成与稳定,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写到汉王朝对周边国家、周边民族用兵的时候,又总是站在反对穷兵黩武,反对扩张、掠夺的立场,他所追求的是各民族间平等友好地和睦相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司马迁是当时汉族被压迫人民与各周边少数民族的共同的朋友。 其二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经济思想。这包括强调发展经济,认为经济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反对单打一的“重本抑末”,而提倡“工”“农”“商”“虞”四者并重;反对从政治上对工商业者的歧视,而歌颂他们的本领、才干,并专门为他们树碑立传等等。 其三是它所表现的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史记》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司马迁是先秦士大夫优秀思想人格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他之所以写《史记》不是单纯地为了记载历史陈迹,而是明确地为了“成一家之言”,因而《史记》中就突出地显示了一种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理想社会的光芒,和对现实政治、现实社会的种种批判。其中有些是相当深刻、相当准确,甚至有些是两千年来常读常新的。 其四是贯彻全书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遭受宫刑,痛不欲生,为了完成《史记》他顽强地活了下来。他视为榜样的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的个人奋斗经历与《史记》中所歌颂的这些艰苦奋斗的思想,是司马迁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它永远给我们以激励,给我们以启迪,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给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与勇气。‎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有震铄古今的帝王如秦始皇、项羽、刘邦、汉武帝;有家喻户晓的朝臣如管仲、晏婴、萧何、张良;有百战百胜的名将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有改革家如吴起、商鞅、赵武灵王;其他节烈型的有屈原、王蠋;口辩型的有张仪、苏秦、郦食其;侠义型的有鲁仲连、荆轲、朱家、郭解;滑稽型的有淳于髡、优旃等等。他们千姿百态,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约有一百多个。‎ ‎《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它们鲜明的个性。由于作者十分注意设身处地揣摩每个情节、每个场面的具体情景,并力求逼真地表达出每个人物的心理个性,因此《史记》的描写语言和他为作品人物所设计的对话都是异常精彩的。我想只要我们细心地把《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列传》中有关“完璧归赵”“渑池会”“易水送别”“秦庭惊变”等情节、场面的具体描写分析一下;把《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中有关项羽、刘邦、张良等人物的对白分析一下,我们会深深为作者那种出神入化的匠心独运所倾倒。《高祖本纪》写刘邦与项羽相峙于荥阳时,项羽的部下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而刘邦当时竟“乃扪足曰:‘虏中吾趾!’”这对刘邦那种绝顶聪明,那种像是条件反射一样迅速而自然的随机应变,而同时又是“恢宏大度”、好骂人、好调笑的性格是多么生动的刻画!当项羽被围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的时候,他“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清代周亮工说:“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与?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此话可谓道出了《史记》文学性的某些重要诀窍。也正是从这些方面,我说《史记》在塑造人物的方法上,似乎有一种飞跃性的超前的成熟。‎ ‎《史记》文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抒情性。《史记》中有些作品篇幅不长,而通篇像一首诗,如《伯夷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就是这样的。但《史记》中大量篇章的抒情性是在于作品的夹叙夹议,以及融浓厚的爱憎感情于叙事、描写之中。如《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李将军列传》等就是这样的。整部《史记》是一曲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是一部饱含作者满腔血泪的悲愤诗。鲁迅曾说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汉文学史纲要》)《史记》的主观色彩与其抒情性,在历朝“正史”中是最浓厚、最突出的。‎ 391‎ ‎2、楚汉之争概况简介 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干校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鸿门宴》写的是刘邦和项羽的斗争。故事开始时,项羽拥兵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从“鸿门宴”的情节,读者已经能清楚地预见到将来刘邦胜项羽的结局了。项羽由主动步步转化为被动,而刘邦却是一步一步地由被动转为主动。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陈胜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自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项羽在钜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刘邦面临危急的情况,在纷纭频仍的战斗中,产生了这一次酒宴上的斗争。‎ 三、讲读课文1、2两段 第1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ang)关中” ②“说(shui)项羽”‎ ‎③“好(hao)美姬(ji)” ④“为(wei)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ò)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1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姚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子”“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2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391‎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许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2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人“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哈间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1、2两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1、2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导入 二、讲读课文3、4两段 第3段:‎ ‎1.指名讲述第3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羽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块”,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391‎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木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课文中插图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提示:插图中张良站着,这是木妥之处。课文中说张良是“西向传”,“侍”,一般指站立,但也有“侍坐”之说,这里“西向侍”是坐东朝西作“陪”讲。后面又有项羽赐樊哈“坐”,“樊哈从良坐”,如果樊哈坐着而张良却站立一边,岂不有点不合礼仪?‎ ‎4.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在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木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间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4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哈这个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哈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土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峻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毗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哈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木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小结:课文3、4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决,危机依然四伏,项在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哈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讲读讲课文5、6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大行”,大的事业、作为。)‎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集语前置。)‎ ‎“道芷阳间行。”(间,小路,音jiàn)‎ 391‎ ‎“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2.提问:刘邦在脱逃之前作了哪些部署?“登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息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哈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哈资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请,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匆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快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木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木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 ‎(3)刘项比较 ‎(A)从描述刘项言行的词汇看其人格 项羽,他听了曹无伤告密,即刻大发雷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即是明天一大早。这说明项羽急不可耐,遇事浮躁。这与将帅每逢大事有静气的要求相去甚远。“击破”,说得轻松,表明项羽自负轻敌。当日深夜,项伯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许诺。真可谓日令夜改,毫无主见。及至次日,刘邦前来谢罪,刚说到“今有小人之言┅┅”项羽随即接住话题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说。“之”,代词,指情报。项羽指名道姓公开点明情报是曹无伤说的。可见项羽头脑简单,胸无城府。以后,还有谁敢再送情报?后来,樊哙闯入帐内,“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按剑”,用手按压剑柄上。“跽”,挺直身子长跪,做好随时起身防御的姿势。此时,叱咤风云的项羽见了樊哙也畏惧三分。于是,连称“壮士”。又赐酒又赐猪腿,又问“能复饮乎?”项羽的话说得太多了,竞让樊哙借题发挥,引来责问,讨个没趣。‎ 391‎ 刘邦,他在二次危急关头,说了三次“奈何?”着实惊慌。可是,他处惊不乱,懂得向部属问计。见了项伯,“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一个“奉”字,使人想象到刘邦双手举杯的一副谦恭模样。“约”,结。结为亲家。好一个刘邦。这是带有联盟性质的政治婚姻。他抓住机遇,抓住关键人物了。于是,他已有几分胆量于次日拜访项王当面作解释了。“┅┅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好一个“不自意”,轻描淡写、轻声细语,“我不曾料想到。”甜言蜜语,巧妙开脱。脱逃的机会终于来了。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项营之前交代张良,强调二点:一是“公为我献之。”“之”,代词,指玉器;二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估计。“乃”,才能。然后,刘邦等人急忙就近抄小路逃之夭夭。刘邦委实老谋深算!三管齐下,争取时间、稳住项王、抄近逃命。世界上没有别的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只有保全了性命,日后才能夺权当皇帝啊。‎ ‎(B)从描述刘、项态度的词汇看其人格 先说对人的态度。‎ 项羽对待亚父范增,其实好不到哪里去。在未曾征求范增意见的情况下,即下令“击破沛公军!” 到了当夜,在首席参谋范增不在场的时候,又许诺项伯,取消军令。少年气盛,难免有一言堂之嫌。可是刘邦就不同了,他对谋士张良,先谦称为“君”,后尊称为“公”。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难怪张良死心塌地为刘邦卖命。‎ 再说对事的态度。‎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数目”,多次使眼色。“示之者三。”多次举玉示意。可是,“项王默然不应。”闭口不答。没有表态也是一种态度,表示不能决断。真不知项羽是喝醉了酒还是本来就不那么清醒,听了樊哙一番虚褒实贬的言语,“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此时,客气得可爱!刘邦逃脱了,张良留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如果说,项羽对范增多次示意没反应,那是失察;那么,对樊哙的责问没反应,则是失策;对刘邦逃脱没反应,则是失控,是严重的失误。从此,项羽由主动转为被动。由此可见,项羽毕竟缺乏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经验。相反,刘邦则由被动转为主动。他首先笼络项伯,接着蒙蔽项王,最后留下张良善后。终于,虎归深山。整个事态发展过程,显示了刘邦因势利导、善于把握、化险为夷的智能。‎ 又说对物的态度。‎ 文中提及三块玉器——玉玦、玉璧、玉斗。关联到三个人物——范增、项羽、刘邦。并由此产生了三对衬托对比关系,从他们对待玉器的不同态度中,也可看出刘项的人格特征。‎ 范与范。范增“举所佩玉玦。”“玉玦”是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这么一块不很值钱的玉玦,尚且随身佩带,可见范增喜爱玉器。但是后来“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还破口大骂。玉斗是一种名贵的酒器,且有奉觞上寿之意,实在是吉祥的好东西。可范增不领情——料定不久即当俘虏,还谈什么健康长寿?‎ 范与项。范增的态度与项羽相反,范增看出问题的实质,项羽的表现与范增大不相同。他接受了玉璧。玉璧在古代是有特殊含义的玉器,是君王权力的象征。谁得到玉璧,谁就意味着当帝王。项羽受璧,那是虚荣,满足于自我感觉良好。项羽在这一点上,当然比不上刘邦聪明,刘邦懂得人比物更重要。‎ 刘与项。刘邦为了活命,决然将玉璧献给项羽。好让项羽美滋滋,飘飘然。刘邦心里明白:加大力度积蓄力量,日后打败项羽,到时玉璧还是我的——暂时让你晚上抱着玉璧做梦去吧。我就不信,我有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还斗不过你。‎ ‎(C)从描述领导班子成员的词汇看刘、项的不同人格 不论是打天下还是坐天下,历来都要依靠枪杆子、笔杆子、领导班子。刘项不同的领导班子,反映了他俩不同的人格。‎ 项伯和范增,都是项营领导班子中的重要人物。可是,范增一句“竖子不足与谋!”已经强烈表示不能与项羽共事了。观念分歧,关系分裂已经公开化了。而项伯,早已为了个人友谊坏了项羽大事。在宴会上,“常以身翼蔽沛公。”这说明刘邦的政治婚姻起了作用。项伯是班子中常委级别的人物,又是项羽的叔父,地位和身份重要而又特殊,一旦出了问题,危害就更严重。项伯和范增的出轨,说明项羽这个核心人物缺乏凝聚力。‎ 与项营分裂松散的班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刘营的班子却表现出同心协力。‎ 同样是谋士,张良发挥了功不可没的巨大作用。先是“具告沛公。”向刘邦通报了重要信息;继而出谋献策,引见项伯,离间项营中的班子成员。在宴会上又见机行事,至军门见樊哙,招其入帐保护沛公。最后,沛公让其留谢项王。他一声 “谨诺。”有谋有勇、临危不惧,对刘邦忠心耿耿。‎ 樊哙职位不高,但他的作用不小。当他听说情况危急时,当即说:“臣请入,与之同命。”“之”,代词,指沛公。但见情真处,最是危难时,可知樊哙与刘邦同呼吸共命运。‎ 从张良和樊哙的表现中,也反映了刘邦确有吸引人的人格魅力。‎ 391‎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刘邦属智谋人格,项羽属武雄人格。两人的人格不同,其实是思维的差异。刘邦的思维是帝王思维,为了夺取皇位,维护权力和权益,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思维的差异,其实又是阅历的差异。项羽起事时,年方二十四岁,自刎乌江时,年仅三十一岁,到底缺乏思维力的最基础的因素------阅历。而刘邦当时已经五十六岁了。‎ 历史事实证明了项羽当不了皇帝,也证明了项羽并非综合素质优秀的将军。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其结果只有胜败之分。有英雄,有失败。但没有失败的英雄。所以,项羽雄而不英。‎ 四、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1.试以樊哈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 ‎②从哪些方面描写?‎ ‎③浓墨重彩写樊哈有无必要,为什么?‎ 提示:第二课时对樊哈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于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 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略)‎ 五、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 ‎1.文中的迷信成分。(略)‎ ‎2.作者的英雄史观: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六、拓展 后人对项羽的认识怎样?以下三首诗均从项羽的乌江自刎写起,但评价各异,试比较分析。‎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改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提示: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该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提示: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第三单元 9、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391‎ 一.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 二.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三.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四.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三个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文中注释①,大家体会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提示:悲、愤!)‎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指名学生简介本文的作者?(提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熟悉的作品有《故乡》、《孔已己》、《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2.解题: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君:对人的尊称。‎ 三.整体感知全文,理清脉络。‎ ‎1.听录音朗读课文。‎ 注意体会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注意生字词。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给文章的七个小节分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⑵找出文中有关刘和珍的三件事情,并以此分析她的形象和高尚品质。‎ 提出听读要求:注意作者悲、愤的感情基调,纠正字词读音。‎ 学生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⑴、⑵两个问题。‎ ‎(明确:⑴?第一层1、2小节,交代写作原由;‎ 第二层3、4、5小节,记叙刘和珍的生平和遇难经过;‎ 第三层6、7小节,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⑵.刘和珍的三件事情:‎ 一、预定《莽原》全年,表现了她要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反抗校长,表现她勇敢顽强,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等品质;‎ 三、参与请愿并遇害,表现了她英勇、进步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等。‎ 刘和珍的外表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2.本文题为记“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即完成下列表格:(师生齐填,边填边分析)‎ 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391‎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悲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污蔑控诉抨击愤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淡漠哀伤唤醒哀、愤唤醒 ‎3.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四.作业:熟读全文。尽力背诵2小节。‎ 在理清文章三大层次的基础上,概括各小节的意思。‎ 附: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悲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污蔑控诉抨击愤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淡漠哀伤唤醒哀、愤唤醒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文章第1、2、3、4小节,以第四节为例,训练理清局部思路,在沥青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难句,以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到入新课。‎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概括出了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了解了刘和珍的生平,知道本文写作目的。这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文章的1、2、3、4小节,看作者是如何纪念死者、评述惨案的。‎ 二.分析文章,理解难句。‎ ‎(一).分析一、二小节 ‎1、齐读这一部分,要求带着以下问题:‎ ‎1)作者在第1、2节都说道“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请问各有什么含义?‎ ‎2)本段段意既然为交代写作原由,请问其写作原由是什么?‎ ‎(解决: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个“必要”说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和抨击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也”和“早”二字说明作者要作文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作文不仅是应程君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第二个“必要”在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血债。因此本段交代的写作原由是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2、重点分析文中难句:‎ ‎1)文章开头作者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提示: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 ‎2)追悼会那一天,我为何独在礼堂外徘徊?(提示;作者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徘徊沉思。)‎ ‎3)作者反复说“只能如此而已”,又称自己献上的只是“菲薄的祭品”,说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提示:表达作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悼念死者,深感歉意。)‎ ‎4)“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是什么意思?(提示:愤怒到了极点的意思)‎ ‎5)“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提示:“它们”指反动派。“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提示:“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二)分析第三节 391‎ ‎1)作者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现在却有些踌躇了”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苟活到现在的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质?(提示:踌躇是因为作者认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表达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的品质)‎ ‎2)提醒同学们再次记忆刘和珍的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三)分析第四节 ‎1)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提示:主要是概述惨案。分四层: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悲愤号召)‎ ‎2)“卫队居然开枪”的“居然”二字说明了什么?(提示:一是出乎意料,二是反映了敌人的凶残。)‎ ‎3)“我向来是不惮一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如何理解?其中的中国人指什么人?(提示:“中国人”指反动派,意思是敌人的凶残远远超出我的意料。)‎ ‎4)敌人说她们是“暴徒”和“受人利用”,同学们能否在文中找出反驳他们的证据?(提示:“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欣然前往”,“请愿而已”等)‎ ‎5)“衰亡民族默”“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提示:敌人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性统治,使得我们的民主更加衰亡。)‎ ‎6)“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没中灭亡。”一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后面一句是什么复句?有何含义?(提示:反复的修辞手法。选择复句。意思为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三.小结:这一部分,作者以无比悲痛的心情,向牺牲的爱国青年们献上他的悲哀和尊敬;以无比愤慨的心情,抨击着敌人的无耻谰言;以无比激昂的口号激励后死者的爆发。‎ 四.作业:背诵2、4小节。‎ 思考几个问题: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2.作者对请愿的态度如何?‎ ‎3.作者对惨案的意义作和评价?‎ 附:板书设计:‎ 听到噩耗—---居然震惊 概述惨案颇为怀疑—---怀疑愤慨 听到污蔑—---暴徒愤懑 尸骸为证------虐杀悲痛 悲愤号召------爆发怒吼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进一步探究文章的总体思路,分析文章5、6、7小节,理解文中的难句,加深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抽查一两位同学背诵。‎ 二.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导入新课。‎ ‎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提示: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2.作者在第四节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到第五节又说“我还有要说的话”。各是什么意思?‎ ‎(提示:无话可说是因为敌人暴力和无耻谰言令人震惊、愤怒说不出话;还有要说的话是作者要揭露敌人。)‎ ‎3.“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中,“这”字指代什么内容?下面的伟绩和武功如何理解?‎ ‎(提示:“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两句所讲的内容一样,这句话讽刺了中外反对者沾沾自喜与自己的暴力的丑恶嘴脸。)‎ ‎4.作者用煤的形成类比什么?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如何?‎ ‎(提示:类比请愿的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方式!)‎ ‎5.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指名介绍介绍一下陶渊明?‎ 391‎ ‎(提示: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因在彭泽县当过县令,故人称“陶彭泽”,晚年自号“五柳先生”,死后,朋友私谥为“靖节”,故世号“靖节先生”,后人称他为田园诗始祖。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 ‎6.请学生讨论分析,抓出“事实是明证”所在句子的这一主干。‎ ‎7.“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是什么复句?如何理解该句?‎ ‎(提示:并列复句。这句恰当是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实际依稀的微茫的,而猛士们绘制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8.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 ‎(提示: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三.总结全文 ‎(以最后一句中的“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此”字的内容总结全文。)‎ ‎1.这句话中是“但”字是什么意思?‎ ‎(提示:仅,并非表转折。)‎ ‎2.这个‘此“字意思很明显是指这篇文章,那这篇文章包含了什么内容呢?‎ 提示:包含了以下内容 反动政府控诉 反动派 走狗文人抨击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激励前进 苟活者(“我”)继续战斗 ‎“这”‎ 麻木的民众庸人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否定 惨案的意义微茫奋然前行 四.作业:1、背诵小节和陶渊明的诗《挽歌》完成配套的《导学与同步训练》‎ ‎2、课后练习一(1、2)四 附:板书设计 反动政府控诉 反动派 走狗文人抨击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激励前进 苟活者(“我”)继续战斗 ‎“这”‎ 麻木的民众庸人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否定 惨案的意义微茫奋然前行 ‎................................................鲁迅 10、小狗包弟·教案 ‎【教材分析】‎ 391‎ 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学生分析】‎ 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义较普遍的孩子同时普遍缺乏反省意识,但已经初步具备判断分析能力的学生若能被事实真相震撼,反省忏悔意识定会被唤醒,理性思维定会被激活。‎ ‎【教学目标】‎ ‎1.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窥文“神”——主旨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3.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设计思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狗包弟》让学生了解那个生命因特殊的政治原因被彻底漠视而置于社会边缘的历史,感受作者作为一个处于特定时代的有良知的人的无奈和严于解剖自己勇于忏悔的人格,从而让学生铸造一颗敢于反省忏悔的坦诚求真的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戏说的语气讲述冯冀才《100个人的10年》中的一个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浏阳遇险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丧妻失子)后设问:这是真的吗?‎ 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 二.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整体把握 ‎(一)把握情节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1.教师引导:这是一个凄婉的故事,题为《小狗包弟》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2.学生浏览文本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开端——发展——结局)‎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概括补充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 开端(包弟来历)‎ ‎↓‎ 发展(在家七年,与包弟相处很好)‎ ‎↓‎ 结局(痛别包弟)‎ ‎(二)情感把握 ‎1.师导: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绪流程。‎ ‎2.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探究文旨 ‎1.教师引导:“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391‎ 提示: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朱自清《荷塘月色》有“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郁达夫《故都的秋》有“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早,来得清,来得静,来得凄凉”,试问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学生浏览课文 明确:文末“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3.教师提问:文章哪些言语表明了作者的“歉意”?‎ ‎4.学生浏览课文后回答:‎ 参考内容(多媒体显示)‎ ‎“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我好象作了一场大梦。”‎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箭熬。”‎ ‎“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 ‎5.教师进一步引导:结合上面的语句谈谈你对“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这句话中的“歉意”的理解 ‎6.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结合材料发表看法 师:这发之心底的语言,我们可曾领会?这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 附材料(多媒体显示):‎ ‎“重读过去的文章,我绝不能宽恕自己。人们责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这样痛苦,正因为我无法使笔下的豪行壮举成为现实。”——巴金《最后的话》‎ 深深的自责和沉痛的忏悔是缠绕巴金一生的情结,并不仅仅是因为创作,也是为着作品中那些冤屈的灵魂以及造成这些悲剧的时代和社会。对文革的反思,是巴金老人为心中的上帝--人民而忏悔的典型写照。(朱四倍——新华网)‎ 二.关注社会人生——关于忏悔的延伸讨论:面对这些,我们首先该做什么?‎ ‎1.提供发人深思的图片和材料:(多媒体显示)‎ ‎①文革资料 叶剑英元帅曾经沉痛地说过:"文化大革命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亿人民币。"(转引自《往事——1966写真》,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五千亿元"(转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②二战资料 二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在中国,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民众、军人2000余万,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新华网‎2005-5-9‎)‎ 犹太民族在二战大屠杀期间所损失的财富在2400亿至3300亿美元之间。这是以色列府首次发布这样的财产损失报告(中新网‎2005年4月22日电)‎ ‎③全球环境恶化资料 据中国科学院公布结果:1995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875亿元,而仅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占76.2%,达1428.9亿元。‎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最新发表的《2001世界咨文》中指出,许多全球性生态系统正处于危险境地。如今,北极冰帽已经变薄42%,全球27%的珊瑚礁已经消失。这些数字说明地球上的一些关键生态系统正在恶化,而环境恶化又引发了更多的自然灾害。在过去10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80亿美元,超过此前40年造成的损失总和。最新的气候模型表明,除非人们大大减缓对矿物燃料的使用,否则到2100年,地球温度将比1990年的水平上升6度。这样的温度提高会导致水资源极度缺乏,食品生产减少和诸如疟疾、登革热之类的致命疾病广为扩散。‎ ‎④德国的忏悔与日本的靖国神社参拜 ‎1970年1月25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原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毅然双腿下跪,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当时的西德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东西方和平人民无不拍手称赞。‎‎1971年12月20日 391‎ ‎,勃兰特因此获诺贝尔和平奖。历届日本政府从首相到阁员,从来没间断过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对此,包括中国、韩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政府和民间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3.学生结合材料分组分别就其中一个方面展开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甲: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已:发奋图强,把祖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 丙: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 ‎(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侧重于实际行动,而不是反省忏悔这种意识)‎ ‎4.教师就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归纳:‎ 同学们被这些数据的震撼了吧,个个摩拳檫掌的了,我似乎看到了祖国的希望,“将来的寰宇,必是赤旗的世界”啊!但从整个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或加剧,仅仅依靠国家的强大是不够的,在此之前面我们首先应该忏悔:一个人惟有忏悔自己的罪过才能获得新生;一个民族只有忏悔自己历史上的过失才会远离偏执,专制和野蛮,走向理性与文明;人类惟有忏悔自己的行为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存互进。惟有忏悔我们的社会才会走向和谐,人类才会走向美好的大同。(多媒体显示板书二)‎ 四.“认识你自己”——忏悔意识与我 ‎1.教师引导:著名作家冯冀才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虽然我们没有犯下二战时期希特勒和东条英机那样的罪恶,也没有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曾犯下给人带来深深伤害的过错,我们可以不是不犯错的圣人,但绝不能做不敢承认过错的小人,可以不是人见人爱的天使,但绝不能做众人唾弃的恶魔,请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 ‎2.学生反省:以坦诚的心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忏悔,直接交给或寄给曾经伤害过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等。(教师率先反省忏悔然后谈感受)‎ ‎4.引导学生谈反省忏悔后的感受然后小结:或许在我们说出隐藏在我们心底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但在我们将自己大白于众人拷问完我们的灵魂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如释重负、内心更和谐、人更真实,其实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希望生活中的我们“一日三省吾身”!‎ 五.课堂总结: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 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这位“20世纪中国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六.课外合作探究:狗与“伤痕文学”‎ 巴金此文开篇就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然后写自己与狗,不光此篇写狗,他在另外的文章中也写到狗,不光巴金如此,反映文革的“伤痕文学”都经常写到狗,你如何看待这一文学现象?‎ ‎1.学生课外阅读“伤痕文学”查阅相关文学评论(6人一组,4人分组从网上和书籍中查阅相关文章,2人分别查阅相关评论)‎ ‎2.课后教师与学生交流并发表有倾向性的意见:‎ ‎(一)映射大众命运,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 ‎(二)用狗对主人的忠诚与情义,反衬出特定年代特定社会中人性的懦弱和人性的扭曲;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忏悔罪过铭记历史;倡导理想的平等、自由、博爱、惟科学知识是尊的人际关系与生活,呼唤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 ‎3.教师提供复印的参考材料——高建国《深情中吟出的忏悔》‎ 附摘录部分:“……也许因为狗是情义之兽,能与主人同生死,共患难,因此,常常出现在作家笔下。特别是动乱年月,人情殆尽、亲友疏远时,狗的出现,就更衬托出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了。所以我们看到,在大量的描写“文革”生活的作品中,狗,常常成了重要角色,用它们特殊的对主人的忠诚与情义,反照出社会中人的无情的万般世相……”‎ 板书设计:‎ 一.情节情感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悲伤 ‎↓↓‎ 391‎ 开端(包弟来历)——欢快→忧虑 ‎↓‎ 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 ‎↓‎ 结局(别包弟)——轻松→沉重→歉意 二.一个人————→内心和谐↘‎ ‎↓‎ 一个民族————→走向理性→‎ ‎↓‎ 人类————→和平发展↗‎ 个人简介:‎ 黄大明,男,1977年生,湖北利川人。2001年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毕业,浙江师范大学在读教育硕士,现就职于浙江龙游二高,从事语文教学。愚以为,教育是一项事业,而绝不仅仅是稻梁之谋,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机械的劳作,语文是一门有生命有灵性有诗意的学科,而不是僵死的符号。秋去春来,子丑更替,上下求索;繁华落尽,清风习习,馨香脉脉。孩子们笑了,孩子们诗意了,孩子们走进象牙塔了……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收获,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我该执著的。‎ ‎ ..................................................巴金 1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其一 ‎【教学目标】‎ ‎⒈探索作品主旨,了解“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体会本文的思想内容。‎ ‎⒉品味作家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⒊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⒈发掘文章的思想价值。‎ ‎⒉借鉴写法特征。‎ ‎【教学设想】‎ 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只名作家,一个经历了 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 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仔细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①品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内容 ‎(一位艺术家和他的小狗的故事,以此带出作者的朋友—小狗包弟;包弟的来历;包弟的聪明伶俐与家人的亲密关系;包弟惨遭厄运;包弟之死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 ‎②小狗包弟是怎样的一条小狗,你喜欢它吗?(聪明伶俐、善解人意)‎ 三、探讨文章的思想价值 ‎①本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何意义?‎ ‎(对下文包弟故事起铺垫、启发作用;给散文定下伤痛的感情基调;与包弟故事形成对照)‎ 391‎ ‎②包弟遭遇和艺术家的小狗的遭遇有何异同?‎ ‎(同样死于那个荒唐、残酷的年代;不同的是艺术家的小狗为主人悲愤而死,它信任人类和人类的友谊生死不渝,包弟是被出于自我保全的人类放弃而死)‎ ‎③ 个残酷的时代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放弃一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小狗这在今天看来是未可厚非的,而作者却为此歉疚、忏悔。对此你如何理解?‎ ‎(作者的自我反省、自我解剖的勇气,这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 ‎④作者旨在写这样的一条小狗旨在反映什么?如何理解这种写法?‎ ‎(写小狗反映文革,那个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写小狗为了反映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以小见大的写法;叙事、抒情想结合的手法。)‎ 四、小结。‎ 其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重点】‎ 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法 讨论法 朗读法 ‎【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同学们有听演讲的经历吗?大家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可以做到,他从梁任公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以下他的政绩呢?(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公车上书)‎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原名:梁治华 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作品:《雅舍小品》(续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 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3、七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查字典解决不确定的字词读音,并思考:‎ A文章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 B他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齐读生字词 戊(wù)戌(xū)叱咤(zhà)莅(lì)临迥(jiǒng)异 精悍(hàn)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酣(hān)畅 蓟(jì)北 ‎(2)回答思考问题 A明确:音容笑貌学者风度 B明确:深刻印象从课文中找原句 ‎①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391‎ ‎②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③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④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⑤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4、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多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布讨论结果。发布内容包括特点及旁批。需要注意的是,每组每位代表限说最多两个特点。最后特点+代表人数最多的一组为胜。胜出者可要求任何一位同学或老师朗诵课文。‎ ‎5、朗诵课文 ‎6、补充《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内容 八、课后作业:‎ 找出文中细节及侧面描写的地方,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九、板书设计:‎ 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 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丰富)‎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肖像特点: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潇洒自信)‎ 眼神光芒四射 神态: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 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十、教学后记:‎ 这是我实习中上的第一堂课,由于没有经验,对时间的把握不好,课堂前半部分留给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时间太多了,以至于没有完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对《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内容的补充要留到下节课才能完成。但课堂过程中以讨论和结果发布会的形式非常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积极思考,并敢于回答问题。但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有些答案很好,也是我没有思考到的。但是除了简单的表扬鼓励外,我不善于把学生的思考结果与自己的板书设计结合起来,授课过程中比较拘泥于教案,显得不够灵活。‎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优点是教态自然、大方,声音清晰洪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在于时间掌握不好,拘泥于教案。‎ 第二课时 ‎1、导入: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梁启超在演讲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也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总结了这些特点,这节课我们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样在行文中展现这些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 ‎2、首先,我们来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总结一下梁的形象。‎ 明确:撇开政坛上的梁不说,在文坛上,梁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 ‎3、梁的形象如何在文中得到完美展示的?‎ 明确:在对事件的描述中插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在细节和侧面描写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举例:课文原句)‎ ‎4、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 ‎①直接表达 391‎ A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B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C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A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B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C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对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③完全含蓄的表达 A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B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C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分称呼梁,已是一种尊敬和爱戴。‎ 教学后记:‎ 第一次真正站上讲台面对学生,总以为会紧张得语无伦次,但事实上,当我看到教室里一张张稚气的脸时,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按照教案中事先准备好的程序,我可以顺利的展开教学内容,学生的配合度也挺不错的。人生中的第一堂课就在紧张、兴奋中匆匆而去了。总的来说,这两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在课堂中也有所体现。不足之处在于,对考点的把握还不到位。‎ ‎....................................梁实秋 12、金岳霖先生·教案 ‎【学习目标】‎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那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同学们脑瓜灵活。有位先生他智商决不低于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位而且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是有时他居然会把自己的名字忘记,有一回他给陶孟和打电话,陶家的佣人问:“您哪位?”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忘记了。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行了.”但那个用人说不行,他便又请求了两三次,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谁想王喜也说不知道。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别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我听见人家都叫你金博士”阿弥托佛原来姓金,大家猜出这是谁来了吧。‎ 出示资料金岳霖介绍,让学生过目。‎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湖南长沙人。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1953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后历任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届委员,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91‎ 金岳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发表了几十篇哲学和逻辑论文,出版了《逻辑》《论道》《知识论》3部专著。1949年后开始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写过一些哲学和逻辑论文,但主要精力用在学术研究的组织和领导工作方面。他的三部论著反映了他的逻辑思想和前期哲学思想。在哲学本体论方面,他提出了“道”“式”“能”三个基本哲学范畴,认为个别事物都具有许多殊相,而殊相表现共相。个别事物还具有一种不是殊相和共相的因素,这就是能。那些可以有能但不必有能的“样式”就是可能。由所有可能构成的析取就是式。他认为。能出入于式中的可能是事物的变动生灭乃至整个现实世界的过程和规律,也就是道。‎ 在认识论方面,金岳霖肯定有独立于认识主体的本然世界。在其中,一方面有个别事物的变动生灭,另一方面有普遍共相的关联。认识主体通过他的认识活动就可获得许多关于本然世界的意念、概念、意思和命题。认识主体同时又应用他已获得的意念、概念、意思与命题去规范和指导他对本然世界的认识。金岳霖认为,认识有一发展过程,但本然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 今天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感性的金岳霖先生,不再崇高不再离我们那么遥远。‎ 二、作者汪曾祺介绍:‎ 汪曾祺(192O~1997) 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在学课文之前,先扫清字词障碍(略)‎ 四、文本研习:‎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读第一段找出来?‎ 明确:‎ ‎“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文眼是:有趣。‎ ‎2、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体现先生有趣之处!‎ 明确:‎ ‎*样子有点怪——让人莞尔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希奇古怪的问题回答希奇古怪的提问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讲座时停下来捉跳蚤把玩——不拘小节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饿遗风。‎ ‎*他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和教授的孩子比试水果的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童心未泯。‎ 小结:这个学术上聪明过人,在现实生活中,确是个让人发笑,率真可爱,不拘小节,自由随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的有趣的金先生正是因为特别的率真。‎ ‎3、“有趣”是金先生的主要特色,在其身上,还有重情的一面,试作分析。‎ 明确:‎ ‎(1)给逝去的人林徽因过生日——重于情深于情。其情也特别的深特别的纯粹特别的真挚特别的伟大。第十段中说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这缘于他对林徽因的真挚深沉的感情!‎ 391‎ 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还是个诗人、中国现代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她嫁给梁思成后,金先生为她终身未娶,将爱情转化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为友谊深厚的朋友,和他们一家始终比邻而居,给他们照顾孩子。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可见金先生重于情深于情。《世说新语》上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如果这个我辈能囊括一些人的话,金先生算一个吧,我们也就算最下不及情的那一类吧。‎ ‎(2)金先生重情不仅是对林徽因对其他人也是如此。文中还有一个细节体现了金岳霖先生重情,是那个地方?‎ 明确:在第五段中林国达溺水而亡后,一向有趣的金岳霖先生在叹惋林国达死了很不幸之余,竟然一节课都没有笑容。‎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在讲座时停下来,当着学生的面捉跳蚤把玩,也是一个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的人,让我们用什么话来评介他呢!也许我们无从说起,那么还是用汪曾祺的文字来概括吧!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可以用来概括金先生特点的那句话?‎ 明确: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就让我们借这来看作对金岳霖先生一生的特点的概括吧。‎ ‎"一肚子学问”前文没有说明,在第十三段中作了说明,请同学们齐读第十三段!‎ ‎4、通过以上有关金岳霖先生行事的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金岳霖具有特殊的性格、特殊的外貌、特殊的言行,他的性格较为复杂,在学术上聪明过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谙世故,头脑单纯;他待人真诚、坦荡,但学生觉得他很可笑。他一心只想学问之事,以致对社会人事的感受理解与众不同,于是从内心到外表都特立独行,没有想到要从众从俗,也正是这种孤独精神和单纯心理,才使他静心做学问,成就了他的学问品格。‎ 六、这种冲淡隽永同时还体现在字里行间,使本文的语言呈现什么特色?‎ 明确:‎ 本文语言平实而有韵味,像朱自清的《背影》一样自然而然少做作,文字简练,不事夸张,只求辞达而已,但却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本来面目,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 读读课文第九——十一段体会一下。‎ 也许老作家行文至此,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具有感染力的简洁而畅达的文风已凝聚在字里行间,使全文恬淡而有韵味克制而有神采。‎ 七、 连接 同学们上学多年,一定遇见过许多老师同学,他们一定有许多有趣的、有特点的、让人发笑的言行举止。当堂讲讲。‎ 八、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把有趣的老师同学写一写。‎ ‎................................................汪曾祺 第四单元 13、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如何教,难题不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而在教学过程的设计。这篇课文是一篇特写消息,根据教材单元教学要求并结合课文的特色,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及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2、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3、体会课文标题的新颖性。然而,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呢?如何设计才能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的要求呢?本人在反复的构思、实践和吸取多方的经验之后,得出这样的体会:用“比较”的方法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学起来觉得轻松。‎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用一分钟的时间对新闻的概念、要素、特点和结构进行回顾一遍。‎ 其次,给学生五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接着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照片资料,以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其次,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2〉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这两个问题能概括上述学习目标,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完成了。‎ 391‎ 这两个问题重点探讨第二个问题。本人根据课文内容改写一篇一般性消息,作为资料印发给学生,主要是为了跟课文(特写消息)作比较,让学生从两者中找出主要表达手法上的区别。接着探讨课文在描写上是如何体现细致这个特点的,也就是课文对现实场景的描写是如何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的。这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分析,老师只需点拨和归纳。通过学生的分析和老师的归纳,学生不仅领会到特写消息和一般消息的区别,也掌握了特写的表达技巧。以上是课文特色表现之一。‎ 课文特色表现之二是含蓄的语言风格。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体会、让学生自己说。‎ 课文特色的第三个表现是标题的新颖性。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自己说。‎ 另外补充一点,课堂上要强调朗读,对描写精彩的语句,体现含蓄语言风格的语句,要求学生朗读,根据教学过程,长的齐读,短的个别读,让学生从自己读或听别人读的过程中去得到体会。‎ 以上两个问题探讨完毕之后,老师做个总结。‎ 最后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做四道练习题。‎ 总之,整个过程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充当引导的角色。‎ 以下是本人的课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教具使用】‎ ‎1.香港回归照片资料. ‎ ‎2.课件 ‎ ‎3.新闻材料 ‎【教学重点】‎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导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 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 where:何地 3、who:何人 4、 what:何事 5、 why:何因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 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391‎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 ‎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 感悟(五分钟阅读课文;看香港回归照片。)‎ 三、 请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让学生找 ①学生齐读)1、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 板书:‎ ‎1、描写 清新的可视性 细致 现实场景的描写 生动的可听性 富于动感 鲜明的色彩感 ‎2、语言 含蓄 用事实讲话:现场与背景相结合 (让学生找出体现含蓄的语言风格的语句,并且③学生齐读)‎ ‎3、标题 新颖 ‎1、描写细致 细致:(举例比较)‎ ‎①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②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细致的程度: (举例比较。提示:如何体现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描写。)‎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0点左右: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4时40分: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2、语言含蓄:(比较和体会以下例句)‎ ‎①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②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英帝国的太阳在中国的领土上空永远落下了。‎ 标题1: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2: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完美结束(本人根据课文改写的一般消息的标题)‎ 标题1: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虚实结合“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总结 四、积累与巩固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旗帜(qí zhì)掩映(yan yìng)瞩目(zh? mù) 展拓(zhan tuò)冉冉升起(ran ran )凝重(níng )‎ ‎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的港督府拉开绪幕的。(  )‎ ‎(2)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秆。(  )‎ ‎(3)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 ( )‎ ‎(4)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  )‎ 391‎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新,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必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运用网络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图片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 ‎2.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课前准备】‎ 抽样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学生感触比较深的句子进行排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现在请同学们点击“20世纪十大天灾”。这是天灾部分,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 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预设: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 明确: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2.关于奥斯维辛:‎ 请看网页上的介绍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 ‎(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391‎ ‎3.写作背景: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并思考,作者将主要的笔墨放在哪里?‎ 预设:‎ 参考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 参观了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文本的学习。‎ 三、细部揣摩:‎ ‎(环节一)讨论探究:‎ 课前准备:请同学们预习,并找出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或者不理解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每个学生写3—5句 针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整理出排行榜:‎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针对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做在线讨论,将自己对该细节的感悟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发表议论。并让在座的同学对评论做出一个简单的评议与总结。‎ ‎(环节二)在线思考:‎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奥斯维辛有什么?为什么要写下这一篇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 明确: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教师总结:细节描写是耐人寻味的。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社会价值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范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五课堂小结: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 ‎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391‎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六作业(二选一):‎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2.看了《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两篇新闻后,请课外自己再补充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七教学设想:‎ 以组织讨论该新闻稿当中的细节描写为课堂重点,问题设置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附板书设计:‎ 重现新闻的事实真相: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感受 细节描写 ‎ 对法西斯的愤懑,控诉 传达作者的情感 ‎ 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罗森塔尔  14、包身工·教案 一、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理解文中有关语句的概括作用 ‎3、认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的反人道本质,接受情感教育 二、 教学重点 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 教学难点 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特色 四、 教学方法 讲读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课文导入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章体裁:报告文学 ‎《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 二、 介绍作家及作品 391‎ 夏衍:原名沈乃熙,号端先,浙江杭县人。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曾写过许多作品,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三、 文章的结构把握 ‎ 段落 、记叙 、说明、议论 ‎1—8 (1—5)起床的情景 (6—8)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 ‎9—17 (9—11)早餐的情景 (12—17)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 ‎18—25 (18—23)上工的情景 (24—25)在中国的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 ‎ 大的趋势 ‎ ‎26—33 总结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四、 在了解课文结构的基础上,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细读描写包身工一天活动的段落,‎ 感受她们所受的非人待遇,并概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A)分别朗读1—4段,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 这一场面描写按什么顺序着笔,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符合原文:‎ ‎ A、先写打杂再写包身工;B、先写地下再写楼上;C、先写群体再写个人;D、先写环境再 写人的活动 (D)‎ ‎2、 试用一个词概括穿拷绸衫裤的男子的形象。(凶恶)‎ ‎3、 用扼要的词语概括一下这几段中所描写的包身工住宿的环境的特点。(地方窄,空气浊)‎ ‎4、 分析描写楼下包身工起床情况的这句话:“打呵欠……小便。”‎ ‎(1)试用一个词语概括句中所描写的情况(乱哄哄)‎ ‎(2)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住的地方太狭窄)‎ ‎(3)这句话用了7个短语,这些短语按什么顺序排列?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按起床时动作先后的顺序排列,这一连串动作的记叙与描写具体表现了骚乱的情况)‎ ‎5、 分析描写楼上的包身工起床下楼的句子“蓬头、赤脚……”‎ ‎(1) 用一个短语概括这句子描写的情况。(狼狈不堪)‎ ‎(2)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穿拷绸衫的男子的威迫)‎ ‎(3) “冲”这一动作表现了包身工当时怎样的心态?(害怕)‎ ‎(4) 这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句话把描写包身工起床后赶忙下来的短语放到主语前边,突出了她们当时的狼狈相,更深刻地表现了她们被奴役,被威迫的可怜)‎ ‎6、 第二段最后两句写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觉的迟钝,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表现?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的出现?‎ ‎(表现了包身工长期受非人的折磨而变得麻木的心态)‎ ‎7、1—4段和第5段都写到包身工住的条件的恶劣,两者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1—5段写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介绍恶劣的住宿条件,这是群像的描写,写的是“面”,作者还写了群体中的个体即“点”。“点”写的是谁? ‎ ‎(前面用叙述、描写方式通过写起床情况表现了住地的狭窄,空气的污浊,后者用说明方式直接作介绍。前者形象、具体,使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后者准确,使人有全面的了解。两者结合给人较完整的认识。这样写法显示了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技巧的熟练);(十五六岁,没有名字,手脚瘦得像芦柴棒,被人叫作“芦柴崐棒”的人)‎ B)文章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也有“点”的描写。请同学朗读13—15段、21—23段,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在这里写“芦柴棒”受虐待是为了说明什么?‎ ‎(目的在说明包身工没能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现她们受残酷的压迫。)‎ ‎2、场面描写着笔有轻有重,表现有主有次,14、15段的场面描写重点是“芦柴棒”的惨,打杂的“凶”,还是老板娘的奸?(打杂的凶)‎ ‎3、分析打杂的怎样给“芦柴棒”“医”病的,把15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中描写打杂的虐待 “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体会它们的作用。‎ ‎(摔、踢、泼三个词表现了打杂的“凶” )‎ 391‎ 小结:这一段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得很好。摔、踢、泼三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芦柴棒”的“跳”使这个场面描写达到了高潮,寒风的冷,“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相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了“芦柴棒”遭遇的悲惨,短短的一段文字使人发指。这一段“点”的描写与“面”的描写相配合,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4、选材要有典型性的材料,21—23段是“点”的描写,写“小福子”受惩罚,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讨论:‎ 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小福子受到哪些人的惩罚?小福子受惩罚的时间有多长?‎ 小结: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这话很能体现出她们悲惨的处境。文章对小福子受罚的叙述与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点。她只因为整好了烂纱没有装起这一点小事就遭打,“拿摩温”打她,东洋婆罚她头顶皮带盘心子,向着墙壁站立,罚了两个小时,赶不出一天的活,带工老板又打她。此外还会被饿饭、吊起、关黑房子等惩罚。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具体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课文的内容充分,典型突出的点上的材料使课文内容深刻鲜明。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增强了课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C)全班朗读26—33段,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26段,并回答:‎ ‎1、这一段是写什么的?(是写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 ‎2、这一段共有三句话,各从什么角度去表达这一段的中心?‎ ‎(第一句从面上作概括的叙述,第二句是作形象的描写,第三句举典型人物作点上的描写)‎ ‎3、第一句开头有六个短语,表述了丰富的内容,试指出每一个短语所指的内容:‎ ‎“两粥一饭”指:(恶劣的饮食)‎ ‎“十二小时工作”指:(长时间的劳动)‎ ‎“劳动强化”指:(沉重的工作) ‎ ‎“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指:(超经济剥削)‎ ‎“猪一般的生活”指:(生活条件恶劣)‎ ‎“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指:(受压迫的惨重)‎ ‎4、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了什么表达作用?‎ ‎(排比:加强了语势,增强了感情色彩。反复: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使读者更形象地感受到包身工命运的悲惨。)‎ 提问:27、28段,29、30段各主要写什么?(写老板娘剥削包身工的狠心)‎ 提问:主要写什么?(以“芦柴棒”为例,具体地揭露包身工受剥削的深)‎ 小结:26—30段是课文第四部分的一个层次,作者作者从总体(面),从个体(点),又从反面写老板的狠作反衬,揭示包身工命运的悲惨。‎ 第二课时 一、 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是如何形成的?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是什么? ‎ ‎6—8段 由包工头“招工”的实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 由“芒柴棒”等人的实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发展的三个原因。‎ ‎24—25 以大量确凿的数据阐明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实况。‎ ‎19—23 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胁和三大罚规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 明确:文章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反映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使读者对包身工的悲惨遭遇产生触目惊心的形象认识。中间穿插的对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趋势等的说明、议论 ,又能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获得理性认识。‎ 二、 这种“吃人”的制度还会存在吗?‎ 学习文章的最后三段(31—33)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391‎ 明确:31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鸣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32段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样惨无人道的待遇。‎ ‎33段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既控诉了资本主义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 ‎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这一句中也用了“饲养”一词,其作用与表达的感情有没有不同?‎ 明确:用“饲养”一词是运用了比拟(拟物)的的修辞方法,这词在两句中作用和表达感情是不同的。在前一句中,揭露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表现了作者愤怒的心情;在后一句中是描写农民的贫困,无力抚养儿女,只能像饲养牲畜那样对待他们,表现了作者同情。‎ ‎3、 第3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开头连续用了五个“没有……”,用排比的句式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处境的同情;又用“没有……”和“有时是……”对比,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 ‎4、“黑夜,静寂和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着什么?黎明象征着什么?用“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黑夜象征着旧社会,黎明象征着光明的新世界;“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对新社会出现的坚强信念。‎ 小结:人吃人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我们得记住:要赶走帝国主义,要推翻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人们的先人曾献出了无数的眼泪、血汗与生命。幸福不是无代价可以得来的,我们要居安思危,懂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的。为了今天的幸福,为了更幸福的将来:爱党、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应该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三、 写作特点:‎ ‎1、 选材精当,有感性地表现了包身工生活情况的材料,也有理性的分析、议论,具体地统计数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情况的材料,也有点上的反映个别典型的材料。‎ ‎2、 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3、 结构安排恰当。‎ ‎4、 语言生动有力。‎ 四、 作业 阅读1932年一.二八凇沪抗战的相关历史 课后练习题五 ‎ 板书:‎ 包身工 夏衍 ‎ 从清晨到晚上 从现象到本质 从历史到现实 ‎ ‎ ↓ │ │ ‎ 第 1.清晨四点一刻 │ ↓‎ 一 包身工被迫起身 │ 2.追述包身工的 ‎ ‎ 的情状 │ 来历,揭示包身 ‎ ‎ │…………芦柴棒………………………… 工制度的形成 ‎ ‎ ↓ │ (说明) ‎ 第 3.四点半,包身 │ ↓ ‎ 二 吃粥的凄惨景象 │ 4.大量雇佣包身工的原因,‎ 391‎ ‎ ↓ …芦柴棒……… ……… 揭示包身工制度发展 ‎ 第 5.五点钟,包身 │ (议论描写说明) ‎ 三 工被赶进厂的情 │ ↓ ‎ ‎ 况(至六点钟) │ 6.揭示包身工制 ‎ ‎ │ 小福子 │ 度的膨大(说明)‎ ‎ │←………………………………………………│ ‎ ‎ └─→7.深刻揭露包身工悲惨命运的结局←─┘ ‎ ‎ ‎ ‎ (面) (点)‎ ‎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 第 四 抒发对包身工深表同情,对帝国主义、反动派愤慨并严正警告的激情 ‎.................................................夏衍 15、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体裁特点。‎ ‎2、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3、学会“对比”思考方式。‎ ‎【教学重点】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流程】‎ ‎1、导入:‎ ‎2、介绍通讯知识:‎ 概念: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 类别: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工作通讯 概貌通讯 特点:报道祥细深入;注要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3、消息与通讯的比较 标题 电头、导语 篇幅 表达方式 消息 引题、正题、副题 有 短 概括、简洁 通讯 正题、破折号引起副题 无 长 具体、细致 例:(消息标题)“织女”安卧“广寒宫”(引题)‎ 四棉设置恒温休息室解决女工休息问题(正题)‎ ‎4、生字词(形近词对比)‎ ‎① 偌(ruò)大 诚挚(zhì) 揣(chuǎi)着 黯(àn)然 老茧(jiǎn) 淳(chún)朴 ‎② 解放 姓解 解差 参差 差别 差劲 出差 ‎③ 揣着 惴惴不安 瑞雪 沧桑 苍翠 崇高 鬼祟 ‎5、用对比的方法分析课文(板书设计)‎ who what(时传祥精神)‎ 391‎ 掏粪工、劳模 正直敬业实在、服务大众 人大代表、工贼 一人脏换来万家净 正直、敬业、实在 寻找 干不好,大家不方便 正侧面描写 why ?(讨论)‎ 呼唤人性回归 where when 北京 以前:义务掏粪热、预约、光荣、价值观崇高 现在:不体面、嫌弃、受歧视、价值观失落 国家主席 握手 掏粪工 ‎6、本文语言看似平淡,却有不少带有机锋的语言。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含有机锋的地方。(机锋:文章的语言朴素平实,如话家常娓娓道来,看似漫不经心,波澜不惊,但在平静舒缓的话语中反映着重大的社会问题,它的锋芒直指人性中最隐蔽最脆弱的地方。)‎ ‎(1) 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2) 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劳动有罪、正直有罪的年代。‎ ‎(3) 干点什么不比这体面?‎ ‎(4) 这世界,变化真大!‎ ‎(5) 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6) 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 ‎7、本课小结:‎ 纵观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老师通过使用“对比”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对文章进行分析解读,使得凌乱的基础知识条理化,文章结构清晰化。因此,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又能学到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比”。‎ 八、教学后记:‎ 在讲《寻找时传祥》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的重点是放在五个“W”上的,五个“W”是由西方新闻界的五“W”演化而来。这样的板书设计学生普遍觉得很新鲜,所以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有兴趣,参与度很高,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按照我的设想,主要是靠学生自己的自读感悟的,所以我讲得并不多,只是将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生字词讲一下,比较了消息和通讯的不同之处,以及重点要讲的五个“W”。在这些环节中,主要运用对比的方法,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内容渗透给学生这样一个思维方式:对比。使用“对比”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对文章进行分析解读,可以使得凌乱的基础知识条理化,文章结构清晰化。因此,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自主运用“对比”的方法。这节课的缺点还是和前几节课一样,有点前松后紧,刚开始讲的时候还比较有条理,但是讲了大半节课后,讲得就有点凌乱,不过学生还是很配合的,从总体上看效果不错。‎ ‎..............................孙德宏 16、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学习目标导航] ‎ ‎1、知识目标:‎ 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能力目标:‎ 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 学习提示 分析本文的叙述层次应作为学习本课的重点,注意段和段之间的衔接。另外,本文的导语很有特色,应着重学习,并模模仿写作。‎ ‎[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 解题 391‎ ‎2003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結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 二、作家作品 贾永、曹智、白瑞雪,新华社记者。‎ ‎  本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的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识记要点 新华社记者 三、重点字词 耸入云天 翌年 扭转乾坤 横亘 字词巩固 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 ‎[教材优化全析]‎ 一、 结构内容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报道,作者以大量的翔实的材料叙述了中国人近半个世纪的飞天梦想。叙事清晰,语言流畅生动。‎ 俗话说:“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新闻通讯的标题非常重要,因为读者拿起来之后会先看标题,然后才决定看还是不看。所以记者在写新闻标题时下力气很大,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可见对新闻标题的重视。‎ 按照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可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导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事件是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本文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 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神舟”五号是“乳白色”,而写到杨利伟则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 结构网络 通讯报道 好的新闻标题能起“画龙点睛”作用。‎ ‎   时间 导语 地点 ‎   场面 导语的写作方式 描述式   评论式 ‎ ↓      ↓‎ 环境     世界上 发射架    第三个 391‎ 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都是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时的情景精雕细刻的描写出来,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这样的描写还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去,同学们请想一想,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过飞天梦想了,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现了,怎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激情澎湃?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写法。‎ 本文的导语不仅于此,作者还对这个壮举加以评论,是谓评论式写法。在描写发射情景之后,又对其意义作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他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而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 这样,文章一开始的导语就把读者引到了这样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同时,又对这次发射的意义作了评论,大张了中国人的志气。所以说,这个导语写得很到位,很精彩,既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又写得生动感人,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 第二部分(第2~26段),主体。叙述半个世界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主体部分要有充实、丰富并能回答有关问题的内容,导语写完后,就要展开或阐发新闻事实。中国人的飞天梦实现了,而实现这个梦的航程则是漫长的,是几代人心血凝成的。本文的标题也揭示了主体的内容。事件通讯要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等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那么作者是如何组织好“飞天梦”这样复杂多样的材料的呢?主要是采用了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方式来组织材料。‎ 第4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由导语部分引出主体部分。文中说:“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几百年”是针对梦想说的,大约是从明代万户开始,因为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半个世纪”是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靠人造卫星”说起。漫长的岁月,摧灭不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 第5、6段,写背景,是激励中国进入航天领域的大背景。时间推到了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那一刻,由于我们过去中国的贫弱,科学技术已远远落后于人了,但这个消息却震动了从来不服输的中国人,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只有迎头赶上,才对得起我们先人创造的辉煌文明!这一段虽是简略地谈背景,但写来仍然使人荡气回肠:我们现在落后了,但我们不能永远落后。‎ 飞船     能把航 发射时    天员送 火箭     入太空 ‎ ↓     的国家 ‎↓      ↓‎ 立体感     意义 ‎ 现场感 主体部分 时间为经 写作顺序   ‎ 事件为纬 ‎ ‎ ‎      等待了几百年 承上启下 ‎      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背景材料:苏联卫星上天 ‎    ↓‎ ‎  惊醒了中国人 突 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出 周密的计划 成 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就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   ‎ ‎       材料、试验、食品等 载人飞天准备 391‎ 第7~10段,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第11~13段,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航天材料、食品等的准备,一是航天员的准备,已经挑选了19位优秀的飞行员,他们是航天员的预备军。看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了。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历史记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第二年,一个乍暖还寒的4月间,在有全副武装军人把门的北京京西宾馆里,聚集了全国80多个单位的400多名专家学者。虽然大家都身着便衣,但保密的气氛却让人感到这里是在开什么军事会议。此时,专家学者们正在讨论着中国未来的飞船该是什么样。由于时值1971年4月,因此,飞船便有了一个代号:“714工程”。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品尝了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食品:高热量的巧克力、压缩饼干和美味的鸡汤等。有一种牙膏状的食品名叫鸡蛋炒米饭,挤入口中还真有鸡蛋炒米饭的味道,这让专家们也感到了新奇。一切似乎都很顺利。“714工程”还诞生了一个全尺寸的模型,它的名字非常动听,叫“曙光号”。“曙光号”是一个类似美国第二代飞船“双子星座号”的飞船,外形像个倒扣的大漏斗,由座舱和设备舱两大舱段组成,座舱里放置两把宇航员坐的弹射座椅。客观地说,当时科学家们对中国飞船的选型是很有见地的。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低下,1975年中央决定“714”工程下马,“曙光一号”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周恩来总理实事求是地专门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讲了几条原则,其大意是,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要搞国家建设急需的应用卫星。自此,中国暂时停止了对载人航天的探索,而把精力和重点放在了各种类型的应用卫星方面,这一停就是10年。‎ 第14~16段,10年后,“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把那尘封了十年的草稿又拿了出来。‎1992年9月21日,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 ‎       挑选了航天员 遗憾:计划搁浅 ‎     714工程 历史镜头 ‎     曙光号 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 ‎863计划→中央政治局 ‎       ↓‎ ‎    实施载人航天计划 ‎    周密计划 ‎      “神舟”一号 ‎ ‎      “神舟”二号 ‎ 新的航天史 “神舟”三号 五战 ‎      “神舟”四号 五捷 ‎      “神舟”五号 结尾:‎ ‎“神舟”五号进入预定轨道 ‎      ↓‎ 391‎ 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新的航天征程又开始了。‎ 从第17~26段,新的航天史。先提出我们的计划,找出我们现存的困难,然后一一解决,就像当年第一颗卫星上天一样。第一、二个难题不难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在“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手里解决了,接着“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又发射成功,接着是第三、第四,一直到“第五”,五战五捷,“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这几段以叙述为主,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航天人的艰辛和自信。由此,航天征程已充分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半个世纪坎坷的旅程,寄托了多少代人的希望,融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血。‎ 第三部分,结尾,回到导语重点内容。‎ 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事件: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写新闻事件的必然结局,是意尽言止时的自然收笔。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尾是主题思想的主要显示,是读者领悟文章内涵的一把钥匙。因而古人有“行文看结尾”、“一篇全在结局”之说。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曾说:“我要等到想出一个跟开头一样好的结尾才写它。”可见人们对结尾的重视。本文的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使文章锦上添花,应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尾。‎ ‎     千年梦圆 二、写作技巧 ‎1、文章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转折起伏,引人入胜。‎ ‎ 文章的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清晰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导语写中心事件,采用描写式和评论式的写法;接着是主体,加以阐发历史事实。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的,把一个一个的事件贯穿起来。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人造卫星说起,作为事件的背景,这个背景是与所报道的事件有着密切关系的诠释性材料,因为苏联的发射成功才惊醒了刚刚建国的的新中国,才惊醒了有着千年梦想的中国人,也可以说是后来事件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当时英国的《卫报》曾有文章写道:“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让英、美、中三国领导人大跌眼镜。当时的中国领袖毛泽东在得知确切消息之后,不无失望地说:‘我们怎么能算得上一个大国?中国连一颗土豆都弄不到太空里去,更别说卫星了。’”接下来是叙述中国研究载人航天的征程:‎1960年2月19日先研制成功了太空火箭;‎‎1970年4月24日 技巧拾零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六)‎ ‎ 1.拉近时间法 ‎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 391‎ 再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再设想载人航天,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搞下去;时间又到了1986年春天,“863计划”实施,推动了航天事业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正式确定航天计划;‎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000年1月9日,“神舟”二号又飞上了天;‎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升空;‎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又成功发射;又回到了现在,‎2003年10月15日,真正意义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着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了预定轨道。时间、事件交待的清清楚,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程细致的叙述出来,了解了我们在太空探索中的艰难与曲折。总之,主体部分运用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的精心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2、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表现为两点:一是借用文学手段,如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采用描写方法,在导语和结尾部分表现的最为突出。如导语部分:“‎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晖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增加了新闻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给人以立体感和现场感。结尾部分:“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而在这形象的描写中又融入了作者深深的情感,面对着这千年梦圆的时刻,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感到自豪和心情澎湃呢?我们在读这些文字时,随着文字的跳动,我们的心情也在跳动,这就是文章抒情的效果。不单是导语和结尾这些描述性文字如此,在其他段落,照应能体会出这种情感的存在。如第4段:“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自豪感,苍桑感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回想那半个世纪中国航天人的曲折而不懈的努力。‎ 二是语言富于韵味。如“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第一句用整句,第二句用散句,整散结合,抑扬顿挫,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融合起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  2.提问作答法 ‎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  3.有意重复法 ‎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三、体裁知识 通讯的写作 ‎ 美文赏析 391‎ ‎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  一、通讯特点 ‎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 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  1、生动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  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 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 ‎  2、完整性。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  3、评论性。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   二、通讯写作 ‎  1、关于选材与提炼主题。占有材料对通讯写作来说就是通过扎实细致的采访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随后在纷繁的直接 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 ‎ ‎  祖籍沧州的郑先生在沪经商数年,前不久他从上海返乡,连遇两个“没想到”。 ‎ ‎  一是石家庄到沧州的高速公路上舒适、快捷、干净的旅途让他连说“没想到过去要走六七个小时的路现在只用3个小时。” ‎ ‎  第二个没想到就是他离家前买的1996年版的《河北省地图册》已失去了作用, 因为里面的河北交通图上,只标有京石和石太两条高速公路,而现在连沧州这个号称“交通死角”的地方都有两条高速公路穿过。 ‎ ‎  ‎5月17日,记者特地从河北省测绘局要了一张2001年版的河北交通图送给了郑先生。原河北省制图院总工程师师云杰介绍说:“近几年,我省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太快,交通图每年都要更新,有时一年要更新2次。从1997年到去年年底,河北交通图一共出了7版。” ‎ ‎  对照新旧两张地图,我省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的步伐跃然纸上:从1996年底的“一横一竖”,到2001年底初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石家庄、天津为枢纽,辐射10个中心城市和秦皇岛、京唐、天津、黄骅4个港口以及大同、阳泉两个煤炭基地的“两纵两横”开字型布局的高速公路主骨架,我省已建成高速公路13条(段)。 ‎ 391‎ ‎ 材料中剥离出典型材料、背景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要求真实,而且要有意义,具有典型性、指导性,同时还要有意味,具有具体、完整、感人的生动性、情节性。在这般基础上根据深 和新的原则提炼主题,通讯才可能呼应社会关注热点,反映时代风尚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然而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其主题必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不能随意“拔高”,更不能虚构夸大,它永远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  2、关于写人。事因人生,人以事观。人与事虽不可分,但在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中的确有以人为主和以事为主之别,为叙述方便故而分之。写人在文学创作中已积累丰富经验,在“非虚构”的原则下,我们不妨可借用其多种手段,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与神兼备。即不仅要写出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更要展示其精神世界;第二,言与行统一。人物语言、行为表达、传递出人物的思想,而不同的语气、句 式、词汇及动作表情、神态等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内心表露形式。写好了人物的言与行,无疑是写活了人;第三,画龙必须点睛。如果说言行、事例、情节勾勒出人物的整体形象称为“龙” ,那么揭示人物行为意义,指出人物个性特点的评点便是“睛”。“画龙”用的是纪实的叙述、描写,“点睛”则是超脱的议论或抒情。‎ ‎  3、关于叙事。通讯离不开写事,事件通讯更须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待事件 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叙事要注意两点:第一,理清主线、丰满细节。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因有果,有人有事,头绪多而关系复杂,作者须理清主线,按事件原貌将其完整地、动态地、立体地呈现给读者。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须选择典型的细节。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必然有几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充分展示主线,使作品丰满而具现场感。第二,时间为经、时间为纬。通讯须有一定的时间要领因为事件、故事总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组织好时空画面既是一个结构总是也是一个表达方法问题。篇幅不长而情节不太复杂的事件通讯可多运用插叙、补叙、分叙等手段,充分展开矛盾和利用背景材料,使文章有变化起伏。容量大而情节复杂的事件通讯则常常运用时空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空间变换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精心的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报告于世。 ‎ ‎  省交通厅有关负责同志说,为打破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我省近几年加大了公路建设投资,1997年到2000年几乎每年投资都近130亿元,从1996年到2001年底我省已完成公路投资639亿元,新增高速公路‎1332公里。1999年全省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跃居全国第二位,2001年,通车里程达‎1563公里,继续保持全国第二。交通,正在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先行官。 ‎ ‎  省会到全省任意一个省辖市的车程均在6小时以内,目前我省路网平均车速已由1996年的‎30.2公里/小时提高到‎53.8公里/小时,“走高速”成为人们驾车出行的首选。 ‎ ‎  高速公路的快速延伸,带动了公路客运、货运的大发展和水平的提高。“高速直达”的出现,尤其激活了客运市场的一潭死水,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观念。 ‎ ‎  这种伴随高速公路而生的新型陆路运输方式,以其及时、快捷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客源,迫使“铁老大”放下了架子,民航降低了门槛。 ‎ ‎  截至今年3月我省高级客运班车已达1169辆,客座32520个,配备空调、电视、卫生间等设施的“豪华大巴”,让人们体验的是先进的客运工具,“航空式服务”的出现,让乘客越来越深地感觉到当“上帝”的味道。 ‎ 391‎ ‎ (本篇消息获2003年“第1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原文发表于‎2002年07月11日《河北日报》)‎ ‎[教材实例解析]‎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①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  ②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  ③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中国已经有了解决的基础: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形成五大型谱,成功发射了60多次,其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百,“长征”三号乙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早在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1980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已经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  ④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  ⑤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问题:试分析文段的结构层次。(文字表述、图表方式均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课文的段落都比较短,节选的这五段文字也都不长,但叙述层次相当清晰,这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第①段叙述中国又开始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第②段用一个“然而”转折说明在航天研究中所碰到的三大困难,第③段说明已解决了第一、二个问题,第④段说明第三个问题最难解决的问题,第⑤段说明第三个问题已经解决。‎ 答案:‎ 文字表述:第①②段文字是总括,说明航天研究中碰到了三个难题,第③④⑤是分说,依次说明这三个难题都一一解决。‎ ‎   图表方式:① / / ② / ③ // ④ /// ⑤‎ ‎         (转折) (总分) (并列) (并列)‎ 思路点拨 划分语段层次的方法:‎ ‎(1)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 (2) 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 391‎ ‎[研讨与练习释疑]‎ 解题规律 一、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 二、见<写作技巧1>‎ 三、       中国航天大事记 ‎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飞船。‎ 一、好的标题要做到六个字:准确、简约、传神。‎ 二、新闻也可分三部分:导语、主体、结尾。按教材的说法,是把结尾放入主体部分中。‎ 三、从文中能总结出大部分内容,大家再查一查资料,了解地会更详细些。这道题的目的是掌握本文的整体结构,加深对载人航天事业的研究意义的认识。‎ 资料:对于中国来说,进行航天活动尤其是载人航天活动不失为一种提升国家形象,增强政治影响力,建立强大而可靠的国家威慑力的好方法。首先,中国成功地进行载人航天发射,象征着我们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正在向先进的工业国家转变,这对提升中国的形象有很大的好处。其次,和其他显示力量的方法相比,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在道义上无懈可击,在政治上能争取主动。第三,载人航天发射活动对其他国家的领导层、普通民众和本国民众都有很大的心理影响。对于本国民众来说,国家成功地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这种航天活动是无比生动的科学普及课程,十分利于培养民众尤其是孩子们热爱科学的精神。‎ ‎[知识应用自测]‎ 答题向导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辉煌 嬉戏 耸入云天 眉目传情 B 枯竭 忌讳 转瞬即失 活灵活现 ‎1、“失”“躬”“声”‎ 391‎ C 横亘 伶俐 扭转乾坤 洗耳躬听 D 翌日 引擎 不可逾越 谈笑风声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实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__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②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__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③‎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__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④ 1970年,19位优秀的飞行员被列入了预备航天员的名单,他们都经过了近乎__的各种身体测试。‎ A.托举 震惊 实行 苛刻 B.带着 震动 实行 苛求 C.托举 震动 实施 苛刻 D.带着 震惊 实施 苛求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B、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做了许多大型试验;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C、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D、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4、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这几个字形有误的词都是音近词的错误。虽然音近,但意义有较大的区别,尤其是一些固定的短语(包括成语)里面的词,是多少年来约定俗成的,不可随意更改。‎ ‎2、这是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近义词的辨析,最关键的是弄明白其意义,然后把它放入上下文中,看是否符合语境。这几个词都是从课文中抽出来的,又换上了相近的词,看同学们能否理解。当然,近义词的区别,有些在字典上是查不到了,需要我们通过运用,通过读优秀作品来揣摩其区别。经常这样做,才能有更深的认识。‎ ‎3、本题考查了引号、分号、书名句、逗号的用法。两个并列的分句,如果分句内部无逗号,分句之间,用逗号即可,如果中间有逗号,则必须用分号隔开。“863计划”是一项计划,不是书籍、报刊名,所以不能用书名号。‎ ‎4、本题考查的是歧义句。所谓歧义句就是在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让人听不出是说哪一个。这需要仔细揣摩。‎ 阅读下文,回答5-8题 梵高的坟茔 范曾 ‎①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②‎ 391‎ 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面临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然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公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了一次壮烈的抗议。‎ ‎③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籍。当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到她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的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这是在倾诉爱情,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他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惰性。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一个永恒的谜。‎ ‎④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当一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 而这一切和寂寞的梵高毫不相干。‎ ‎⑤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抔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5、为什么说梵高是一位“艺术的殉道者”?阅读第2段的有关内容,作出简明的回答。(不超过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3段中,作者提到罗丹和莫提格里昂尼这两位艺术大师的创作情况,这是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1)这是用了___表现手法。‎ ‎(2)在文中的作用是(不超过2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梵高的作品有哪些特点?仔细阅读第3段,用简要的语言归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第3段说“这种画一旦 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 阅读中抓重要的语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重要语句与文章中心的关系。有的是直接关系,如中心语句;有的警句本身就是中心,或是中心的部全思想内容。有的是间接关系,如文眼可以窥视中心;有的精彩语句可以反映中心,甚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过渡句常常可以提示中心。 2、根据语序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根据句子的语气与语调,根据修辞手法的运用,根据句子的各成分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等,正确理解关键语句。 3 不 391‎ ‎,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的画风填补了病态美术史的空白,开辟了色彩学和美学的新领域。‎ B 第5段说“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坟茔远离城市的喧嚣,他的灵魂可以享受这里的一片宁静与芬芳。‎ C 文章最后提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意思是说一个人身前的荣耀不过是过眼烟云,等待他的往是死后的寂寞,而伟大的艺术家 永远被人铭记和景仰。‎ D 古往今来的画家,不可胜计,然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第三类则置好坏于度外,被冥顽不朽之力驱动着画笔作画。梵高属于第二类。‎ E 梵高用自裁的方式来抗击命运固然不值得称道,但他对艺术的执著与真情却给后来的艺术家们带来无尽的启示。‎ F 梵高死后的荣耀说明真正的艺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像好酒一样,存放越久,味道越醇。‎ 同文体的文章重要语句有不同的侧重点。记叙文中交代要素的语句,以及叙述中穿插的精彩的议论、抒情的语句是重要语句;议论中提出观点的语句,论述精辟的语句,以及得出结论的语句,反映被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语句等是重要语句。文学作品中那些最能反映生活、刻画人物形象的语句是重要性语句。抓住这些语句是理解不同文体文章的基础。 ‎ 应用自测解析 ‎1、A(B项“转瞬即失”的“失”应为“逝”,C项“洗耳躬听”的“躬”应为“恭”,D项“谈笑风声”的“声”应为“生”。)‎ ‎2.C(“托举”把火箭推动飞船飞上天的状态很形象地表达出来,而“带着”则应是火箭在前,飞船在后,这不符合实际情况,用词不准确;“震动”(重大的事情或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震惊”则是使大吃一惊的意思;“实施”虽也有实行(法令、政策等)的意思,但它比“实行”更正规一些,它后面往往跟的就是“法令”“政策”等;“苛求”后面往往有宾语,而“苛刻”一般没有。)‎ ‎3、A(B项分号改为逗号,C项书名号改为引号,D项“发射探空火箭”后,“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后应为分号。)‎ ‎4、B(A项有歧义“政府颁布法令,取缔药品交易市场”还是“政府颁布法令,对取缔药品交易市场的任何做法,加以禁止”。C项也有歧义,是“独联体国家“‘瞧不起’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还是“独联体国家收看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D项歧义在于是“警方愤慨的对象是‘报案人’”还是“警方愤慨的对象是‘围观者’”。)‎ ‎5、【答案】梵高的艺术无人欣赏,穷困潦倒的他也只好用自杀反抗这不公平的社会【解析】既要答出“他的艺术无人欣赏”,又要答出“自杀”才能得满分。‎ ‎6、【答案】①反衬②突出他清白无瑕的生活的朴实淡泊的画风(答衬托也对)【解析】既要答出“衬托手法”,又要具体谈作用,切不可笼统去谈。‎ ‎7、【答案】①取材于平凡事物②感悟真挚自然,决无矫饰③充满对人生的批判和对命运的抗争④手法神奇,色彩高妙,构图超绝 【解析】可用分层次的方法,然后归纳。‎ ‎8、【答案】BD 【解析】B项应为“梵高的灵魂”已经得到了安慰,因为人民崇拜他;D项梵高应属第三类。‎ 391‎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免费版教案全集 ‎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免费版教案全集 ‎ ‎ ‎ 第二册 ‎ ‎ 阅读鉴赏 ‎ 第一单元 ‎ 1、荷塘月色·教案 ‎ ‎ 【教学目标】 ‎ ‎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 ‎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 ‎ 【教学重难点】 ‎ ‎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 ‎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 ‎ 【教学方法】 ‎ ‎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 ‎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 ‎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设计: ‎ ‎ 本课教学计划采用六个步骤“自读感知,思考提问,查阅信息,讨论交流,熟读成诵,存疑留问”,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存疑留问”放在课外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读感知,学生思考提问,学生查阅信息,学生讨论交流,学生熟读成诵。教师在这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 ‎ 一、自读感知 ‎ ‎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 ‎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 ‎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 ‎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 ‎ 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 ‎ 明确: ‎ ‎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 ‎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 ‎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 ‎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 ‎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 ‎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 ‎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 ‎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 再次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下来,注意段落之间的联系。 ‎ ‎ ‎ 391‎ 明确: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着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却很好,我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确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胧和谐,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静,只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最热闹,而我什么也没有。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巳无福消受了。采莲令我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回到了家里。 ‎ ‎ 二、思考提问 ‎ ‎ 首先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 ‎ ‎ 学生先后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 ‎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 ‎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 ‎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 ‎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 ‎ 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 ‎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 ‎ 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 ‎ 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 ‎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 ‎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 ‎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 ‎ 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 ‎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 ‎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 ‎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 ‎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 ‎ 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按照文章先后依次罗列如下: ‎ ‎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 ‎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 ‎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 ‎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 ‎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 ‎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 ‎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 ‎ 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 ‎ ‎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 ‎ 三、查阅信息 ‎ ‎ 针对上述问题请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 ‎ ‎ 四、讨论交流 ‎ ‎ 首先讨论第一类问题,即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 ‎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学生交流上网查阅的有关资料。明确: ‎ ‎ (一)作者 ‎ ‎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391‎ ‎。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 ‎ (二)时代背景 ‎ ‎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 ‎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 ‎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 ‎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 ‎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 ‎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 ‎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 ‎ 其次讨论局部细节问题。 ‎ ‎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 ‎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 ‎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 ‎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 ‎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 ‎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 ‎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 391‎ ‎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 ‎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人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 ‎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 ‎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 ‎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 ‎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 ‎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 ‎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 ‎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 ‎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 ‎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 ‎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 ‎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 ‎ 再次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 ‎ ‎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处。 ‎ ‎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这个问题不必回答。 ‎ ‎ 五、熟读成诵 ‎ ‎ 要求学生背诵第四、第五、第六段。 ‎ ‎ 教师要求学生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 ‎ 六、存疑留问 ‎ ‎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题目让他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 ‎ 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说说你对这个“梦”的理解。 ‎ ‎ 教学资料:《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钱理群《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 ‎ .........................................朱自清 ‎ 2、故都的秋·教案 ‎ ‎ 【教学目标】 ‎ ‎ 一、认知目标: ‎ ‎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 ‎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 ‎ 二、能力目标: ‎ ‎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 391‎ ‎ 【教学难点与重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 ‎ 【教学过程及步骤】 ‎ ‎ 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习重点。 ‎ ‎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 ‎ 二、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 ‎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 ‎ 材料一:孟郊《秋怀》 ‎ ‎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 ‎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 ‎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 ‎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 ‎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 ‎ 材料二:刘禹锡《秋词》 ‎ ‎ (一)  (二) ‎ ‎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净夜来霜, ‎ ‎ 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 ‎ 晴空一鹤排云上, 试上高楼清入骨, ‎ ‎ 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 ‎ 1、分析孟郊《秋怀》 ‎ ‎ 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 ‎ 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 ‎ 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 ‎ 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 ‎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 ‎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 ‎ 明确:悲凉。 ‎ ‎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 ‎ 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 ‎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 ‎ 二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 ‎ 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 ‎ 3、小结 ‎ ‎ 一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 ‎ 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我们前面已提到的“景随情异”。 ‎ ‎ 二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是悲凉,还是清新?(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 ‎ 明确:清、静、悲凉。比较接近于第一首诗。 ‎ ‎ 三、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 ‎ 1、作者简介  ‎ ‎ 郁达夫(1896—‎ 391‎ ‎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 ‎ 2、写作背景 ‎ ‎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 ‎ 3、小结 ‎ ‎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 ‎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 ‎ 一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 ‎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 ‎ 二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 ‎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 ‎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 ‎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 ‎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 ‎ 秋色 ‎ ‎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 ‎ ‎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 ‎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 ‎ 枣树(淡绿微黄) ‎ ‎ 三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 ‎ 明确:冷色。 ‎ ‎ 四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 ‎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 ‎ 五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 ‎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 ‎ 六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 ‎ ‎ 391‎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 ‎ 七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 ‎ 明确:孤独、痛苦。 ‎ ‎ 八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 ‎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 ‎ 九问: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 ‎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 ‎ 五、分析文章结构 ‎ ‎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 ‎ 一问: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 ‎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 ‎ 二问: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 ‎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 样在结构上就形 ‎ ‎ 成了前后呼应。 ‎ ‎ 三问: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 ‎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 ‎ 四问: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 ‎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 ‎ 六、能力迁移训练 ‎ ‎ 练习: ‎ ‎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 ‎ 具体做法: ‎ ‎ 当堂做。一、二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一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 ‎ .........................................郁达夫 ‎ ‎ 3、囚绿记·教案 ‎ ‎ 【教学目标】 ‎ ‎ 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 ‎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 ‎ 3.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 ‎ 【教学重难点】 ‎ ‎ 【教学目标】1、3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2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 391‎ ‎ 【教学方法】 ‎ ‎ 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 ‎ 【教学设计】本文教学需一课时。 ‎ ‎ 【教学过程】 ‎ ‎ 一、导入新课 ‎ ‎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 ‎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 ‎ 二、研读课文 ‎ ‎ 1.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 ‎ ‎ ① 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 ‎ 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这是任务一。 ‎ ‎ ② 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 ‎ ‎ ③质疑。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 ‎ ‎ 学生自读、圈划。 ‎ ‎ 2.提问任务一 ‎ ‎ 全班交流后明确: ‎ ‎ 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择绿、近绿、囚绿、释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 ‎ ‎ 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 ‎ 3.刚才你在快速阅读时,哪一段或哪几段最打动你?我们来读一下,好好品味。 ‎ ‎ 个别读(说明理由)、散读、全读。 ‎ ‎ 4.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株常春藤这么爱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作些批注。 ‎ ‎ ①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呢? ‎ ‎ ②面对挚爱的绿,作者有怎样的体验与理性思考呢?(提示:应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烽烟四逼”。) ‎ ‎ 学生自读、思考、圈划、批注。 ‎ ‎ 四人小组交流。 ‎ ‎ 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深化感悟。 ‎ ‎ 在交流中明确概括绿特点的词语,形成板书。 ‎ ‎ 蓬勃 ‎ ‎ 绿 向阳 ‎ ‎ 固执 ‎ ‎ 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那就是: ‎ ‎ 学生小结: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 ‎ 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吗? ‎ 391‎ ‎ 学生回答:不!还有更深一层的思想,绿有它的象征意义。 ‎ ‎ 5.什么是象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提示:由绿的特点,作者的体验思考联想一下。) ‎ ‎ 全班交流中明确,形成板书 ‎ ‎ 象征 ‎ ‎ 生命、希望 ‎ ‎ 向往光明、自由 ‎ ‎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 ‎ 6.小结: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古诗词中就有不少写“绿”的名句,能背几句吗?(学生背诵,谈自己的理解。) ‎ ‎ 这些诗句中写到绿,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悟、思想,因此千古传颂。绿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就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写爱绿,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齐读板书。)我们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确有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 ‎ ‎ 文章贵在立意,立意贵在真实、深刻,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囚绿记》就是这样一篇真实、深刻,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优秀散文,值得我们写作时学习、借鉴。 ‎ ‎ 7.我们从品味关键句入手,读懂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的心。由此可见,我们要快速读懂一篇散文,可以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理情思考的语句,从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主旨。而其中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类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 ‎ ‎ 当我们自己写作时,应在文章的显要处文首文尾,段首段尾,写上凝聚自己感情体验与理性思考的语句,使文章脉胳清楚,更深刻感人。 ‎ ‎ 布置作业: ‎ ‎ 课文《囚绿记》在表现手法上有许多可供我们鉴赏学习的地方。如: ‎ ‎ ①文章的结构清晰,简繁得当,各尽其妙。 ‎ ‎ ②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象征手法。 ‎ ‎ ③善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 ‎ ④文字表达细腻、质朴等。 ‎ ‎ 请同学们从表现手法角度好好品味一番,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色,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 ‎ 【教后随想】 ‎ ‎ 散文的阅读鉴赏,是学生感到有难度的,尤其是平常课余阅读文学作品较少的同学,更感到困难。 ‎ ‎ 经过一番思量,决定巩固强化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读散文。 ‎ ‎ 这是一篇用象征手法写的散文,读懂它的难度更高些,由于抓准了关键,在一个个教学思考题的引导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认识逐步深化,最后水到渠成,明确了本文的象征意义。学生也学会了该怎么读这类散文。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且有深度,这得益于对作品特色和学生认知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充分尊重。 ‎ ‎ 从充分加强学生主体地位角度看,教师语言多了一些,如能多引导学生小结,那么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将更有利。 ‎ ‎ .........................................陆蠡 ‎ 4、瓦尔登湖·教案 ‎ ‎ 【教学设想】 ‎ ‎ ‎ 391‎ 本课重在景色描写,较易理解。故在介绍作者、布置生字词以后,将全课内容设计为一套阅读练习题,由学生自读课文后独立完成,最后再由教师评讲,再阅读有关评价文章。这样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 ‎ ‎ 【教学目的】 ‎ ‎ 1.学习本文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珍惜和对宁静恬淡生活的追求。 ‎ ‎ 2.学习本文善于观察和细腻描写的语言特色。 ‎ ‎ 【教学重点、难点】 ‎ ‎ 1.重点: 本文善于观察和细腻描写的语言特色。 ‎ ‎ 2.难点:作者的生活态度。 ‎ ‎ 【教学时数】两课时 ‎ ‎ 【教学步骤】 ‎ ‎ 一、作者及作品: ‎ ‎ 亨利·梭罗(1817-18620,美国作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改革家和哲学家。 ‎ ‎ 1817年出生于康科德城,十六岁即进入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就学。次年,大思想家爱默生到哈佛大学作了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宣扬先知先觉的智慧,而正是这一次演讲,给了梭罗以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他的人生。 ‎ ‎ 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本来前程似锦,但他避开闹市,住到爱默生家中。在担任数年中学校长后,毅然决定以作诗和论述自然为终生事业。梭罗受超经验主义领袖爱默生影响很深。 ‎ ‎ 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爱默生的林地中的瓦尔登湖畔自建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专业从事写作。本书即是他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十年后,《瓦尔登湖》出版,但它不仅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反还遭到批评和讥讽。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本书的影响却越来越大,终而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本独特的、卓越的名著。 ‎ ‎ 《瓦尔登湖》是一部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充满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个先觉者的超人智慧。梭罗在大学毕业后所写的第一篇日记中写道:“如果要孤独,我必须要逃避现在———我要我自己当心。在罗马皇帝的明镜大殿里我怎么能独特得起来呢?我宁可找一个阁楼。在那里是蜘蛛也不受干扰的,更不用打扫地板了,也用不到一堆堆地堆放柴火。”这样一种寻求孤独、在孤独中思索的观念贯穿了梭罗的一生。 ‎ ‎ 《瓦尔登湖》不仅有独到的对生活感悟,对传统习俗的批判,而且有许多形象的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澄澈透明、山林的茂密苍翠,思想与景境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深沉的思考。读着这本书,顿时感到全身心地脱离了尘世的喧嚣和功利的羁绊,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中感悟人生,感悟哲理。 ‎ ‎ 值得特别引起注意的是,这本书近年来在西方世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矛盾,使人们不由得不向往那瓦尔登湖及其山林的清新的空气和澄澈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显然正是医治现代病的妙药良方。这恐怕正是《瓦尔登湖》所具有的价值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 ‎ 梭罗1862年因患肺病病逝,终年仅44岁,《瓦尔登湖》是他的第二本书。 ‎ ‎ 二、生字词: ‎ ‎ ※ 生字: ‎ ‎ 深邃(suì) 终年不涸(hé) 俯瞰(kàn)蜿蜒曲折 寒光熠熠(yì) 糅(róu)进 浮光耀金 晶莹清澈一泓(hóng)湖水 凿(záo)水 ‎ ‎ 陡峭 菖(chāng)蒲 水苔(tái) ‎ ‎ 璀(cuǐ)璨(càn) ‎ ‎ ※词解: ‎ ‎ 不足称道:不值得称赞。 ‎ ‎ 罕有甚匹:极少有什么东西能跟它匹配。 ‎ 391‎ ‎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 ‎ 三、集体朗读课文。 ‎ ‎ 四、课堂自测: ‎ ‎ 1、本课划分层次有以下几种划法, 正确的为哪种?并写出各部分大意。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 ‎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 ‎ 2、根据第一段内容,画出瓦尔登湖及周围景物。 ‎ ‎ 3、瓦尔登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用书中的词来概括。 ‎ ‎ 4、课文中说,瓦尔登湖同时具有两种颜色,这是哪两种? ‎ ‎ 5、哪一段文字详细描写了宁静的瓦尔登湖变化莫测的颜色? ‎ ‎ 6、为什么文中说瓦尔登湖湖水“很值得让米开朗琪罗去琢磨一番”? ‎ ‎ 7、作者写钓狗鱼这件事,是为了什么? ‎ ‎ 8、第六自然段的描写突出了瓦尔登湖的什么特色?请用此段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 ‎ 9、哪处具体叙述瓦尔登湖“坚持着自身的纯洁”? ‎ ‎ 10、作者提及夏娃和亚当被逐出伊甸园一事,是为了突出什么? ‎ ‎ 11、把本课分别与《黄山记》和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比较,说说三位作者对自然的态度有何不同?你更欣赏谁的态度?为什么? ‎ ‎ 五、教师讲评 ‎ ‎ 参考答案: ‎ ‎ 1、答: ‎ ‎ b。第一部分:总介瓦尔登湖及其特点。第二部分:描写瓦尔登湖湖水美丽多变的色彩。第三部分:描写瓦尔登湖湖水的清澈洁净。第四部分:从历史角度赞美瓦尔登湖美如钻石。 ‎ ‎ 3、答:深邃,清澈。 ‎ ‎ 5、答:第18页第9行-17行。 ‎ ‎ 7、答:为了突出湖水的清澈。 ‎ ‎ 8、答:清净无垢。 ‎ ‎ 9、答:第7自然段。 ‎ ‎ 10、答:从历史角度突出瓦尔登湖美如钻石。 ‎ ‎ 11、答: 《黄山记》:赞美大自然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 ‎ 《瓦尔登湖》:赞美大自然的美丽和洁静,安心思考。 ‎ ‎ 《归田园居》:沉缅于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逃避世俗。 ‎ ‎ 六、辅助阅读: ‎ ‎ 《瓦尔登湖》的读法 ‎ ‎ 杨灏 ‎ ‎ 据说,诗人海子去山海关自杀时带着4本书,其中有一本是梭罗的《瓦尔登湖》,这和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到死不放王羲之的《兰亭序》颇为相似。看来对好的东西还真有死都舍不得的人。《瓦尔登湖》是1854年出版的著作,在中国有好几种版本,已经流传50年了。《瓦尔登湖》至少影响了中国两代人。一本100多年前出版的书,在另一个国度里仍然让许多人痴迷。 ‎ ‎ 我们从梭罗的研究专家哈丁的论述中或许可以获得一些信息,哈丁说:《瓦尔登湖》至少有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 ‎ ‎ 391‎ 更多的人愿意把《瓦尔登湖》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来读。因为梭罗经过实践发现,他能以28.12元来建立一个家,用0.27元来维持一周的生活。他以一年中6个星期的时间,去赚取足够一年的生活费用。剩余的46个星期,去做他喜欢做的事。因为如此《瓦尔登湖》在当时便具有了巨大的诱惑力,那几年里,梭罗的仿效者究竟有多少难以计数,他们引退林中,在瓦尔登湖畔建造茅舍,成为美国风行一时的时尚。更有趣的是梭罗曾在书中特地说:"我绝不希望有任何人采取我的生活方式谁也说不清是勾引者的提醒还是先见者的劝说? ‎ ‎ 乔治·艾略特在《西敏寺周报》上撰文指出:《瓦尔登湖》"深沉而敏感的抒情"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向往瓦尔登湖和山林的澄净和清新的空气。梭罗的《瓦尔登湖》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 ‎ ‎ 在《瓦尔登湖》中有梭罗的题词:"我并不想为沮丧写一首颂歌/倒是想像在自己的栖所报晓的雄鸡/劲头十足地夸耀/哪怕只是为了提醒我的邻居"。这种夸耀其实就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梭罗不满当时的复杂生活,提出"人口膨胀"将导致"生活绝望";他断言当时所谓之进步是不必要的,成功"常常是"失败";他声言我们往往由于手段而搞不清目标,为了达成目的而误用了方法;甚至断言原始人的生活在某种情况下比现实快乐而完满。 ‎ ‎ 哈丁提醒我们,可以把《瓦尔登湖》当作一种19世纪的《鲁滨逊飘流记》来阅读;并认为《瓦尔登湖》是现代美国散文最早的榜样;《瓦尔登湖》与其时代的作品,比如具有写作天赋的霍桑、梅尔维尔以及爱默生等人有截然不同之处,这种迥异之处具有20世纪散文的风格。梭罗深信如果人能专注于乐观,就能在人世间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而且他相信人类美好的未来。梭罗是一位彻底的超越论者,超越论者相信人有非凡的能力,用于在对与错之间做选择。不幸的是,目前的人类对内心的乐观需求变得冷酷无情,因此人类只有恢复那孩童们的天真无邪,才能在道德方面有所进展。把《瓦尔登湖》作为神圣的书来读的人,无疑关注了《瓦尔登湖》中人类灵性恢复这个主题。 ‎ ‎ 感受《瓦尔登湖》 ‎ ‎ □袁敏杰 ‎ ‎ 阅读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仿佛置身于瓦尔登湖畔,为那美妙的湖光山色所陶醉。瓦尔登湖的四季风景、黎明傍晚、阳光雨丝、游船鱼虾、树木花草、飞鸟走兽,还有那个特立独行离群索居的年轻人的身影,以及他那宁静的心境,恬静的生活,智慧的思想,深深地感染着我。捧读《瓦尔登湖》,为梭罗那朴实美好的文笔,以及对大自然深入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所折服;梭罗的平民意识、躬身耕种、采果垂钓的体验,俭朴的生活态度,让人深深感动。梭罗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真实的“世外桃源”意境,但却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博大、深刻、积极得多,让人体会到一股向上的精神,体悟到生命的意义,也对美与宁静、对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有了一种真切而深切的体味。梭罗的一些议论实在精采睿智极了:“要是没有衣服,人们的相对身份还可以保持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要是没有衣服,你能够准确地告诉我,文明人中谁是属于最高贵的阶层吗?”“许多国王疯狂地保留了大量经过仔细雕琢的石头,希望使自己永恒,假如他们用这些心思来雕琢自己的思想,又会如何?一件合乎理性的事情比高大的纪念碑更值得纪念。”读着这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文字,灿烂的阳光一下豁亮了人的心灵。《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是19世纪美国文学非小说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书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称“《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 ‎ ‎ 七、练习: ‎ ‎ 1、 抄写生字词。 ‎ ‎ 2、 学习第22页《.浓妆浓抹总相宜》一文。 ‎ ‎ 3、 结合旅游或休闲,描写一段自然景色。 ‎ ‎ .......................................梭罗 ‎ 第二单元 ‎ 5、《诗经》两首(氓、采薇)·教案 ‎ ‎ 【教学目标】 ‎ ‎ 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包含了那段时间的诗歌、内容、写法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 ‎ 2、了解每首诗的内容、中心、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 ‎ 3、通过三首诗了解“国风”的写作内容,体会民间的歌谣的特色。 ‎ ‎ 4、了解卫、秦、邶三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体味独特的文化内容。 ‎ 391‎ ‎ 氓 ‎ ‎ 【教学目标】 ‎ ‎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 ‎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 ‎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 ‎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 ‎ 【课时安排】两课时。 ‎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教学目标: ‎ ‎ 1、请学生自己读课文,不要老师来示范,让他们自己亲自体验,老师不要代劳他们的工作。 ‎ ‎ 2、明确字音和个别词语的意思并牢记。 ‎ ‎ 3、请学生示范读课文,进一步明确字音和意思,请大家识记,当堂课掌握。 ‎ ‎ 教学过程: ‎ ‎ 一、导入:(2分钟) ‎ ‎ 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他和她是我们要结识的来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让我们走近他们! ‎ ‎ 一、新授: ‎ ‎ 1、请一位学生读文题。(2分钟) ‎ ‎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 ‎ 第一种情况是①读对了字音,méng,及时表扬,大家齐读。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含义,明确这是“古今异义”,把“古今异义”四个字写在注释处。 ‎ ‎ 第二种情况是读成了máng,请其他同学纠错,通过注释②,了解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含义,读音和意思古今都不同。) ‎ ‎ 2、自己对照课下注释的内容读课文。明确字音,读到顺畅为止。(15分钟) ‎ ‎ (一定要让学生独自的自己来读,有的学生读的快,有的学生会读的慢。照顾多数学生,甚至于照顾到最慢的那个学生的速度。) ‎ ‎ 3、请基础差一些的学生示范读课文(10分钟) ‎ ‎ (请大家仔细的听读,用笔画出有读音出入的词语,等同学读完之后,一起订正,不要打断学生的朗读的过程。培养学生彼此尊重的精神。) ‎ ‎ 5、请学生订正个别字音。(5分钟) ‎ ‎ 容易出现问题的字音是:(板书) ‎ ‎ 匪:fēi 愆:qiān 将:qiāng 载:zài 于:xū 说:tuō 徂:cú 汤:shāng 裳:cháng 靡:mǐ 隰:xí ‎ ‎ 角:jiǎo ‎ ‎ 6、集体读订正的字音,明确课下注释的位置。(3分钟) ‎ ‎ 7、体会四字句两两停顿的朗读方法。 ‎ ‎ 二、布置作业:(3分钟) ‎ ‎ 1、回家自己读课文,复习课堂上订正的词语,识记词语的含义。下节课在听写本上听写。 ‎ ‎ 2、通过注释一,介绍诗经的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填空。 ‎ ‎ 《诗经》是我国___的诗歌总集,又称《》和《    》,搜集了从公元前__世纪到__世纪的诗歌,《诗经》的“六义”是指:__、__、__、__、__、__。 ‎ ‎ 3、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本文的故事,至少写300字。 ‎ ‎ 第二节课 ‎ 391‎ ‎ 教学目标: ‎ ‎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故事。 ‎ ‎ 2、了解卫地的独特的文化,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仔细品味。 ‎ ‎ 3、了解赋、比和兴的具体内含和写作手法并仿写。 ‎ ‎ 教学过程: ‎ ‎ 一、导入:(2分钟) ‎ ‎ 当我们逆着时间的隧道走进他们的世界,你用你独特的眼光看到了什么,你用你独特的视角体会到了什么?我们等待着你的讲述! ‎ ‎ 二、新授: ‎ ‎ 1、了解学生回家读课文的情况,肯定有的学生“没有读”,课堂上请大家齐读。(8分钟)要求:读准字音,彼此监督,而且要整齐,加进自己的感情,尽量把自己想像成课文中的人物。边读边体会课文的内容。 ‎ ‎ 2、请同学介绍自己读完课文的感受,可以谈一点,也可以谈整篇课文。(15分钟) ‎ ‎ (总结学生的发言内容,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考虑给以更长的时间进行深刻的讨论。请同学们就课文中的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 ‎ ‎ 4、介绍赋、比和兴的含义,找出课文的例子,请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明确三种写作手法,课堂上仿写。(7分钟) ‎ ‎ 5、从文化视角体会当时的风土人情。进行今昔对比,体会人物的特点。(5分钟) ‎ ‎ (明确:“抱布贸丝”原始的物物交换,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范围的狭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精神领域的道德方面,尤其爱情观方面,少了更宽泛的选择范围,他和她上演了悲剧。她:温柔体贴,情意绵绵,嫁作他妇,任劳任怨,遭受暴虐,失望决绝。他:喜请良媒,娶她为妇,感情变换,虐待其妻。 ) ‎ ‎ 三、布置作业: ‎ ‎ 1、再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故事。 ‎ ‎ 2、用自己的语言设计他们另一样的生活。 ‎ ‎ 3、预习下节课。 ‎ ‎ 采薇 ‎ ‎ 【学习目标】 ‎ ‎ 1、疏通课文,整体感知这首古代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 ‎ 2、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 ‎ 3、背诵并默写课文,归纳《诗经》的艺术特点,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 ‎ 【学习方法】颂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 ‎ 【教学时间】一课时 ‎ ‎ 【教学过程】 ‎ ‎ 一、知识前提详解 ‎ ‎ 1、作者作品简介 ‎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而成。《史记·孔子世家》说: ‎ ‎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 ‎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特别强调“仁”,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整理编定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其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其思想,从汉朝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 2、背景介绍 ‎ ‎ ‎ 391‎ ‎ 《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 ‎  3、相关资料 ‎ ‎ 《诗经》的语言特点 ‎ ‎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 ‎ ‎ 《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 ‎ ‎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 ‎ ‎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 ‎ 二、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尤其是重点字词,句式,文章大体翻译。 ‎ ‎ 1.学生朗读,整体把握。 ‎ ‎ 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 ‎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 ‎ 2.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 ‎ 译文: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已长大。说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 ‎ ‎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柔嫩刚发芽。说回家啊难回家,心总忧愁总牵挂。忧心如焚烤艳阳,又饿又渴实难当。战事难将帐安定,无人归家问音讯。 ‎ ‎ 野豌豆苗采几把,豆苗茎叶老又硬。说回家啊难回家,转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没有一处可休闲。忧心积郁成久痛,只恐死讯往家送。 ‎ ‎ 路边何花争娇艳?白棣花开一片片。路边何车真威武?将军出征将路堵。战车前方套上马,四匹马儿真高大。如此怎敢图安乐?一月捷报一箩箩。 ‎ ‎ 趋车策马征四方,马儿强健势浩荡。将军树威车旁立,兵士也靠车隐蔽。四马雄威多整齐,雕弓箭袋不曾离。哪敢一日不戒备?匈奴战事催人急。 ‎ ‎ 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 ‎ ‎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 ‎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朞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 ‎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 391‎ 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 ‎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 ‎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 ‎ 4.明确特点,熟读成诵。 ‎ ‎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 ‎ ‎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 ‎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 ‎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 ‎ 三、布置作业: ‎ ‎ 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 ‎ ‎ ‎ ‎ 6、离骚·教案 ‎ ‎ [导标显示屏幕] ‎ ‎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 ‎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 ‎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 ‎ 4.背诵全诗。 ‎ ‎ [导学点拨窗口] ‎ ‎ 【作家作品】 ‎ ‎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 ‎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 ‎ ‎ ,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 ‎ ‎ 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391‎ ‎(《离骚》)。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 ‎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 ‎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 ‎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 ‎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 ‎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 ‎ 【探海导航】 ‎ ‎ 本文是《离骚》的节选,而《离骚》的阅读向来难度较大且某些语句的理解历来有分岐,因而学习本文应结合有关资料多花功夫。先可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如《史记·屈原列传》《屈原精神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天津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等,了解屈原其人、其文、其时代、其影响等,然后结合课文提示和注解熟读课文,特别要能深入理解诗中作者的处境、心情、理想的表达和花草禽鸟的比喻、象征含义。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入领会屈原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和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及纵横驰骋的想象和幻想的浪漫风格。 ‎ ‎ 【思路结构】 ‎ ‎ 屈原《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52句,通过比喻、象征和比较、对照的手法及夹叙夹议的运用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先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写起,然后再否决自己退隐独善的闪念,表明自己决不变心的爱国热情。结构图: ‎ ‎ 前 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 ‎ 七 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 ‎ 节 心 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 ‎ 后 退隐的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 ‎ 六 ‎ ‎ 节 爱 国 决 心:好修为常、体解未变 ‎ ‎ 【疑难指津】 ‎ ‎ ·《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 391‎ ‎),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 ‎ ‎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 ‎ ··《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 ‎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 ‎ 【语言揣摩】 ‎ ‎ 1.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 ‎ 评析: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 ‎ 运用:(翻译)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乱。 ‎ ‎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 评析: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 ‎ 运用:(翻译)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 ‎ ‎ 3.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 评析: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 ‎ 运用:(翻译)我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即使肢体分解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志是可以挫败的吗? ‎ ‎ 【名题讲析】 ‎ ‎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2题) ‎ ‎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 ‎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 ‎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 391‎ ‎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 ‎ 讲析:本题考文学常识。关于“骚体”和“楚辞体”的知识,是本课所应掌握的,学《离骚》一课即应学到这些知识,A项是对的。该题错项为B项,元曲的属种关系应是: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这些知识在以后的课文中亦会学到。象这一类重要的文学知识,要注意在平常课文的学习中积累掌握。 ‎ ‎ 2.“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屈原《涉江》)诗中的奇服是指什么说的?他描写这样的“奇服”有什么作用? ‎ ‎ 答:诗中奇服喻指作者高洁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作者描写这样的奇服主要为刻划人物起到了比喻、象征和衬托的作用。 ‎ ‎ 讲析:本题原为高中老教材第五册《涉江》一课的练习题。学习了屈原的有关作品,了解了其惯用的比喻、象征等骚体手法和洁白清忠的人格个性后,解答此题就比较容易了。这些知识是应在《离骚》一文的学习中积累掌握的。 ‎ ‎ .............................................屈原 ‎ 7、《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 ‎ 【教学目的】 ‎ ‎ 一、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 ‎ 二、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 ‎ 三、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迎”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 ‎ 【教学设想】 ‎ ‎ 一、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以“预习提示”为突破口,组织课堂教学。 ‎ ‎ 二、本文故事情节在民间广为流传,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深广。在教学本文时,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电教手段,或阅读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 【教学时数】 2教时 ‎ ‎ 第一教时 ‎ ‎ 教学重点 ‎ ‎ 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 ‎ 教学过程 ‎ ‎ 一、布置课前预习。 ‎ ‎ 1.利用工具书和注释,扫除诗中文字障碍。 ‎ ‎ 2.读“单元知识和训练”中“语言和语境”部分。明确: ‎ ‎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含义。 ‎ ‎ ②对上下文内容要形成整体认识。 ‎ ‎ ③结合与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作深入理解。 ‎ ‎ 二、引导学生读“预习提示”。 ‎ ‎ 1.补充介绍: ‎ ‎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 ‎ 《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 ‎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思考问题。 ‎ ‎ ①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发展,《孔雀东南飞》与《诗经》、《涉江》有什么不同?(《诗经》、《涉江》是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 ‎ ‎ ②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见“预习提示”‎ 391‎ ‎)作者怎样来表达主题思想的?(通过塑造焦仲卿、刘兰芝的人物形象)作品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曲折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人物对话。) ‎ ‎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 ‎ ‎ 三、释词。学生在阅读本诗时,对以下三类词理解容易产生歧义。教师需要加以点拨、归纳,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 ‎ 1.古今异义。 ‎ ‎ 学生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四,教师点拨。 ‎ ‎ 明确:这类词古义和今义大相径庭。如果把古义和今义混淆起来,就会产生歧义。 ‎ ‎ 2.一词多义。 ‎ ‎ ①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思考和练习”题五。 ‎ ‎ ②教师点拨、归纳。 ‎ ‎ ③指导学生除“思考和练习”题五外,再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相”字的句子,然后给予注音、释义、归类。 ‎ ‎ 这一类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读音、词义各不相同。我们可从分析语言环境入手,确定词义和读音。 ‎ ‎ 3.偏义复词。 ‎ ‎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 ‎ ‎ 举例。 ‎ ‎ 四、理解全诗的故事情节,进而掌握结构。 ‎ ‎ 1.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将全诗分成5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 ‎ 第1部分(1—2段) 兰芝自诉 开端 揭示矛盾 ‎ ‎ 第2部分(3—12段) 遭遣盟誓 发展 推进矛盾 ‎ ‎ 第3部分(13—22段) 被迫改嫁 继续发展 继续推进矛盾 ‎ ‎ 第4部分(24—32段) 双双殉情 高潮 矛盾进入顶峰 ‎ ‎ 第5部分(33段) 鸳鸯和鸣 结局 解决矛盾 ‎ ‎ 标题能概括内容即可,不必强求一律。 ‎ ‎ 2.在分析情节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全诗内容。 ‎ ‎ 要求:抓住主要情节进行复述,避免拖沓。 ‎ ‎ 3.概括内容,要求用最简短的话来介绍情节。 ‎ ‎ 明确:诗歌前面的“序”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教师结合“序”进行讲解) ‎ ‎ 五、以设疑、析疑、释疑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汉乐府常用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 ‎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 ‎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 ‎ 2.①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 ‎ 明确: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 ‎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 ‎ ②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 ‎ ‎ 明确:第13段是第2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 ‎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 ‎ ③第2段从时间上(13岁—‎ 391‎ ‎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 ‎ 同学们初中时学过的乐府诗《陌上桑》,在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也是用了横的铺陈。 ‎ ‎ 3.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 ‎ ‎ 明确: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 ‎ 小结: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学习乐府诗时应予以重视。 ‎ ‎ 六、布置作业: ‎ ‎ 1.分析“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里的读音和词义。 ‎ ‎ 2.给家里人讲述故事《孔雀东南飞》。 ‎ ‎ 第二教时 ‎ ‎ 教学重点 ‎ ‎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叙事诗表现主题的方法和作品的思想内涵。 ‎ ‎ 教学过程 ‎ ‎ 一、结合语境,理解“黄泉共为友”。 ‎ ‎ 1.联系上下文,理解“黄泉共为友”的含义。 ‎ ‎ 明确:在揭示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后,焦仲卿明确地表示要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以此来向焦母求情。说明仲卿对爱情的珍惜和忠贞。 ‎ ‎ 2.联系全文,理解“黄泉共为友”。 ‎ ‎ 明确:①向焦母求情时,仲卿表示与兰芝永不分离的决心:“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 ‎ ②在焦母的压力下——“遣去慎莫留!”仲卿则表示了他坚定的信念:“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 ‎ ③在焦母的淫威下,仲卿仍未改变初衷,对幸福生活还存一线希望:“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 ‎ ④在送别兰芝的途中,仲卿还是信誓旦旦:“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 ‎ ⑤在得知兰芝改嫁的消息后,一线希望已绝,他毅然表示:“吾独向黄泉!” ‎ ‎ ⑥兰芝已死,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他——“自挂东南枝。” ‎ ‎ 由此可见,焦仲卿一直追求幸福的爱情生活。后来的一切活动,都发端于“黄泉共为友”。可以想见当初说这句话时,焦仲卿已抱定了宗旨:要是爱情破灭,就以死相抗! ‎ ‎ 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黄泉共为友”。 ‎ ‎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 ‎ ‎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面对儒家所规定的封建家长制度、封建礼教,焦仲卿举起的那面反抗的旗帜,无疑是茫茫长夜中的一道闪电! ‎ ‎ 小结: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对语言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就越丰富。那么,我们对作品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 ‎ 二、分析人物形象。 ‎ ‎ 1.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塑造了哪两个人物?(焦仲卿和刘兰芝)从上文语言和语境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焦仲卿是怎样一个人?(忠于爱情,对幸福生活热烈追求,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充满叛逆精神) ‎ ‎ 2.试分析刘兰芝的形象。 ‎ 391‎ ‎ 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 ‎ 3.现实主义要求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达到反映生活本质的目的。我们从焦、刘身上可以看到怎样的社会现实?(由学生讨论,然后总结。) ‎ ‎ 4.学生归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印证“预习提示”) ‎ ‎ 三、讨论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 ‎ 如果说《诗经》中的民歌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中的源头,屈原的《涉江》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孔雀东南飞》属于哪一种? ‎ ‎ 明确:本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而中间叙述焦、刘爱情悲剧,则多用现实主义描写手法。统观全文,作者使开头、中间、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杰作。 ‎ ‎ 四、试比较本单元学过的三篇课文。 ‎ ‎ 明确: ‎ ‎ 五、概括学习叙事诗应注意的问题。 ‎ ‎ 叙事诗和抒情诗表达主题思想的方式不同,学习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 ‎ 明确: ‎ ‎ 1.利用注释、工具书,扫除诗中文字障碍。 ‎ ‎ 2.注意语言和语境。 ‎ ‎ 3.理解形象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 ‎ 4.体味古诗的优秀传统。 ‎ ‎ 六、布置作业: ‎ ‎ 1.分析焦母的刘兄的形象以及人物的典型意义。 ‎ ‎ 2.分析个性化的语言特色,完成“思考和练习”题二。 ‎ ‎ 3.以“惜别离”为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扩写第9至12段。 ‎ ‎ 8、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国田居(其一)〗·教案 ‎ ‎ 【教学目标】 ‎ ‎ 一、知识教育目标 ‎ ‎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 ‎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 ‎ 二、能力培养目标 ‎ ‎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 ‎ 三、德育渗透目标 ‎ ‎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 ‎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 ‎ 如果字词过关了,对诗歌的浅层次的鉴赏比较容易办到,但深层次的鉴赏恐非易事。希望能够通过这三首诗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 ‎ 解决办法 ‎ ‎ 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 ‎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 ‎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 ‎ 【学生活动设计】 ‎ ‎ 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第一、二首诗,并尝试着从表达技巧上进行鉴赏。 ‎ ‎ 2.第二课时,让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从情感深处与《归园田居》产生共鸣。 ‎ ‎ 【课时安排】2 课时 ‎ 391‎ ‎ 第一课时 ‎ ‎ 教学步骤 ‎ ‎ 一、明确目标 ‎ ‎ 学习并鉴赏《涉江采芙蓉》、《短歌行》。 ‎ ‎ 二、整体感知 ‎ ‎ 《涉江采芙蓉》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 ‎ ‎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 ‎ 由此可以看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或为“芙蓉”。或为“奇树”开的芳香浓郁的花,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 ‎ ‎ 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理”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 ‎ ‎ 《短歌行》这首诗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人生苦短、生命无常,这是汉乐府涛歌里常见的主题,可见当时这个问题萦绕在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由人生有限,引发出人们的思考:人应该怎样活着?对此,汉乐府诗歌里更多的是主张及时行乐,“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西门行》)将这种主张发挥到了极致。也有劝导人们努力进取的。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前半部分的情调和汉乐府诗歌相近,后半部分古雅雄浑,气度非凡,又完全是他自己的风貌了。 ‎ ‎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 ‎ 1.学习鉴赏《涉江采芙蓉》 ‎ ‎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 ‎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 ‎ 2.学习鉴赏《短歌行》 ‎ ‎ 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可能有两个难点:一是对诗中引用的《诗经》里诗句的意思不理解,一是对诗中情绪断续、起伏、变化不易把握。“青青子衿”两句、“呦呦鹿鸣”四句出自《诗经》,学生对照课文注释理解它们的主要意思即可。至于如何把握这首诗中情绪的断续、起伏、变化,我们可以从人的情绪在某个时候变化无端、不必强寻线索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它原本是配乐的,首先要和音乐旋律相应和的角度来理解。从这首诗本身来看,它创作于宴飨宾客时。起首“对酒当歌”,可见这是一场盛大的筵席。然而,乐极悲来,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譬如朝露”的比喻,可能和汉乐府《薤上露》有关联:“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至“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两句,诗人借酒浇愁的形象让读者体会到他的情绪低落到极点;接下来“青青子衿……鼓瑟吹笙”,转到对人才的渴慕上,似乎是诗人有意自我排解,自我振作;随后“明明如月……不可断绝”却又回到“忧”上来,似乎是天上皎洁清冷的月亮又无端触发了他的愁思;“越陌度阡……心念旧恩”接续前面的对人才渴慕的情思;最后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391‎ 的实景,体察人才的心理,表达希望能够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的雄心壮志。从以上简要分析来看,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读整首诗,让人由衷赞叹曹操的心胸肝胆。写忧思,自然随意,反反复复,将它写得无处不在,难以排解,让人产生共鸣;写壮志,头角峥嵘,完全是豪杰气象,又非他人所能比,结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等有气魄! ‎ ‎ 布置作业 ‎ ‎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的1、3两问。 ‎ ‎ 第二课时 ‎ ‎ 教学步骤 ‎ ‎ 一、明确目标 ‎ ‎ 1.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真正理解《归园田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 2.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 ‎ 二、整体感知 ‎ ‎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家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都是对他十分不利的。左右政局的士族和军阀所热衷的是争权夺利,他们既不想整顿政治,也无意收复失地。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 ‎ 陶渊明直到29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在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陶渊明早年就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当他仕途不得志时,便怀恋这种生活,所以,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无常。39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隐的道路。 ‎ ‎ 《归园田居》共5首,约作于从彭泽弃官归隐的第一年,时年42岁。课文是第一首。《归园田居》写他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表现了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 ‎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 ‎ 1.朗读诗歌,疏通诗句。 ‎ ‎ 补充注释 ‎ ‎ (1)尘网:尘世的罗网,指仕途。意谓仕途有如罗网一样,使人不得自由。 ‎ ‎ (2)故渊:鱼儿原来生活的深水潭。 ‎ ‎ (3)方:傍。 ‎ ‎ (4)罗:排列。 ‎ ‎ (5)尘杂:尘俗杂事,主要指过去官场的案牍和应酬一类的琐事。 ‎ ‎ (6)虚室:虚空闲静的居室,比喻没有人事滋扰明净洞澈的心境。 ‎ ‎ 2.简析诗歌的内容结构。 ‎ ‎ 第一层:表作者个性思想,渴望归田。 ‎ ‎ 第二层:绘作者情趣盎然的田园生活。 ‎ ‎ 第三层:写田园乐之因。 ‎ ‎ 3.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理解本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 ‎ 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社会的黑暗污浊,终于使他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诗歌开篇两句写出了作者爱丘山、憎世俗的情感,统领全篇。接着以比喻、对偶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自己为官13年的“羁鸟”“池鱼”的仕途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的厌恶,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强烈渴望。第二层作者由近及远着力描绘了田园风光: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以下四句,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樊笼”——‎ 391‎ 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诗中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社会的鄙视。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 ‎ 当然,陶渊明的归田,是在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这时儒家的“独善其身”的思想占了主导的地位。从他放弃了实现济苍生的理想来说,具有一定的消极性,但从他坚持高尚的志趣,决不和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来说,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 4.领悟陶诗平淡质朴语言中所蕴含的浓郁诗意。 ‎ ‎ 陶渊明的诗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读来十分亲切,还富有意境。《归园田居》中,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所有这些还构成一种境界,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这种特点的形成与诗人的创作方法密切相关。诗人写作田园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因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生活的影像,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它潜移默化,使人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的。由于他的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这在艺术上又与汉魏诗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不谋而合。 ‎ ‎ 总结、扩展 ‎ ‎ 通过两个诗歌单元的学习,诗歌鉴赏应该在我们头脑中形成明晰的概念:它是读者阅读诗歌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诗句的媒介,获得对诗歌塑造的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诗歌的主旨。诗歌鉴赏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本无固定顺序,为了帮助同学们较快地形成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暂分三个步骤:诵读、涵咏——解题(知人论世)——释句披文——人境(进入意境)——会意(领会主旨)——评价(评定优劣高下)。希望学生们能循着这步骤,鉴赏《归园田居》的其他四首诗及《其他古诗背诵篇章》中的诗歌,逐步形成鉴赏诗歌的能力。 ‎ ‎ 布置作业 ‎ ‎ 1.很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 ‎ 2.鉴赏《归园田居·其二》,体会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 ‎ ‎ 附:板书设计 ‎ ‎ 爱田园—个性、思想 ‎ ‎ 陶渊明—《归园田居》 田园美—虚淡、静穆 超俗不羁的品质 ‎ ‎ 平和、淳朴 闲适愉悦的心境 ‎ ‎ 第三单元  ‎ ‎ 9、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 ‎ 【教学目标】 ‎ ‎ 1、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 ‎ 2、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 ‎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 ‎ 【教学方法】探究拓展法。 ‎ ‎ 【教具使用】多媒体。 ‎ ‎ 【课时安排】一课时。 ‎ ‎ 【教学步骤】 ‎ ‎ 一、 ‎ 391‎ ‎ 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看《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 ‎ 二、 第一个人物——郑伯。 ‎ ‎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 ‎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 ‎ ‎ (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 ‎ 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 ‎ 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 ‎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 ‎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 ‎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 ‎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 ‎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 ‎ 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 ‎ 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 ‎ 三、 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 ‎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 ‎ 1、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 ‎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 ‎ 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 ‎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 ‎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 ‎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 ‎ 让学生分析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明确:嫉妒、红眼病。 ‎ ‎ 四、 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 ‎ 1、 关于烛之武 ‎ ‎ 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 ‎ ‎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 ‎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 ‎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 ‎ 2、 请学生思考: ‎ ‎ ⑴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 ‎ ‎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 ‎ ⑵ 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 ‎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 ‎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 391‎ 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 ‎ 3、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烛之武在漫长的岁月里是怎样渴望为国立功,实现自己的报负的。 ‎ ‎ 可以想象:烛之武向多少人探问过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里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时的焦急与渴盼。 ‎ ‎ 4、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 ‎ 让学生用烛之武的言行来证实这句诗。 ‎ ‎ 教师阐述: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 ‎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 ‎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 ‎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 ‎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 ‎ 5、拓展:烛之武这么能干,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 ‎ 如: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 ‎ 在推销自己这点上,春秋之“士”远不如战国之“士”放得开。商鞅、冯谖、范睢、苏秦,哪一个不是在竭力运筹、想方设法(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去干谒王侯,以期受到垂青授以大任,创出一番功业而名垂史册呢?我觉得,在烛之武的心里,更多的还珍藏着做为“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傲。“士为知己者死”,如果碰不上一个敬贤礼士、思贤若渴的开明君主,宁可老死家中、默默无闻,也绝不涎皮赖脸的去求人家赏给自己一个板凳、弯腰低头地做一个平庸的官僚。他们人生最年富力强的岁月在磋砣中消磨逝去,我们可以为他们惋惜,但我们必须向他们那高傲的灵魂敬礼! ‎ ‎ 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 ‎ 五、总结 ‎ ‎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 ‎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 ‎ ‎ 【教学目标】 ‎ ‎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 ‎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 ‎ 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 ‎ 【教学重点】 ‎ ‎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 ‎ 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 ‎ 【教学难点】 ‎ ‎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课前预习: ‎ ‎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 391‎ ‎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 ‎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 ‎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 ‎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 ‎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 ‎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 ‎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 ‎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 ‎ 三、简介背景 ‎ ‎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 ‎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 ‎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 ‎ 四、理清层次 ‎ ‎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一,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 ‎ 第一段:秦、晋围郑 ‎ ‎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教学用书》P162-163),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 ‎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3个人物。 ‎ ‎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 ‎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 ‎ 第二课时 ‎ ‎ 第三段:说退秦师 ‎ ‎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 391‎ ‎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 ‎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 ‎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 ‎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 ‎ 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 ‎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 ‎ 五总结全文。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 ‎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 ‎ ③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 ‎ ‎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 ‎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 ‎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 ‎ 第三课时 ‎ ‎ 一、在熟读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 ‎ ‎ 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 ‎ 分类如下: ‎ ‎ 1.通假字 ‎ ‎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 ‎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 391‎ ‎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 ‎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 ‎ 2.古今异义词 ‎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 ‎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 ‎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 ‎ 3.一词多义 ‎ ‎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 ‎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 ‎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 ‎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 ‎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 ‎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 ‎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 ‎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 ‎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 ‎ ‎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 ‎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 ‎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 ‎ 5.古汉语句式 ‎ ‎ (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 ‎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 ‎ (2)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 ‎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 ‎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 ‎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二、总结、扩展 ‎ ‎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 ‎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 ‎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 ‎ 三、布置作业 ‎ ‎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 300 字左右。 ‎ ‎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 ‎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 ‎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 391‎ ‎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 ‎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 ‎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 ‎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 ‎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 ‎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 ‎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 ‎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 ‎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 ‎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 ‎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 ‎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 ‎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 ‎ 3.是寡人之过也(的) ‎ ‎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 ‎ .....................................《左传》‎ ‎ 10、荆轲刺秦王·教案 ‎ ‎ 【目的要求】 ‎ ‎ 一、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 ‎ 二、结合课文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标点和翻译的能力。 ‎ ‎ 三、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提高鉴别欣赏能力。 ‎ ‎ 【要点难点】 ‎ ‎ 一、要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从整体出发,再来观察燕太子丹遣荆轲刺奏王的意义。 ‎ ‎ 二、要历史地看待古人,看待英雄人物,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 ‎ ‎ 三、要理解学习本文历史的真实性和表达的艺术性。 ‎ ‎ 四、要理解掌握古汉语的特点。 ‎ ‎ 【教学建议】 ‎ ‎ 一、大体读懂全文后,由学生根据文中的情节,归纳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并加以简述。 ‎ ‎ 二、因历来对荆轲刺秦王之举评说不一,教师可在介绍有关观点后,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观点的不同组成两个队或三个队,有准备地进行辩论。 ‎ ‎ 【教学步骤】 ‎ ‎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 ‎ 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 ‎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 ‎ 【背景介绍】 ‎ ‎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 ‎ 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 ‎ 391‎ ‎ 强敌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事败后,荆轲身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本文记的就是这件史事。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刺等情节,塑造了荆轲这位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古代侠士形象。荆轲刺秦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千百年来,被受压迫的人们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去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 ‎ 战国末期燕秦两国的斗争形势 ‎ ‎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 ‎ ‎ 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 ‎ ‎ 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 ‎ 二、整体感知课文 ‎ ‎ 课文评点 ‎ ‎ 荆轲刺秦王 ‎ ‎  《战国策》 ‎ ‎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 ‎ [写秦军势如破竹,说明故事的背景。] ‎ ‎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 ‎ [地图事此处仅一语带过,便不再提,而奥秘尽在其中,至“图穷而匕首见”,真象乃白。如此章法,妙!而“得樊将军首”,难啊!更何况太子又不忍伤长者。] ‎ ‎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诉说秦之惨无人道,激发了樊给期复仇的怒火。]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照应上文“诚能得樊将军首,……秦王必说见臣”。可见非此不足以见秦王。]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 ‎ ‎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 ‎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再晓之以义,驱使樊给期下定以死报仇的决心。一举两得,但代价惨重。]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樊於期见义勇为,杀身图报,坚毅果断,不愧为将军,不愧为义士。] ‎ ‎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乃为装遣荆轲。 ‎ ‎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先扬一笔。]乃令秦武阳为副。 ‎ ‎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已有武阳,还“有所待”,荆轲实感人手不敷,没有得力的助手,就没有成功的把握,预示了失败的可能。伏下一笔。] ‎ 391‎ ‎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 ‎ [太子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荆轲发怒辞决,赌气欠沉着。] ‎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知其“不复还”也。]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 [易上送别,击筑而歌,触景生情,千古绝唱,垂泪渧泣,何等英雄气,何等悲壮风!预示此行凶多吉少,生离死别,凄楚悲怆。从容赴难,义无反颈,易水一别,扬名千古!] ‎ ‎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 [非“宠臣”不能代言,除“厚遗”焉能进殿。荆轲深谋远虑,早见及此。打通关节,为“刺”铺平道路。一缓。] ‎ ‎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 ‎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 ‎ [果如荆轲所料!秦王贪婪之心得到了满足,轻狂之极,可惜高兴得太早。再缓。] ‎ ‎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 ‎ [波澜突起,为什么“荆轲有所待”,担心即←—此。一个“怪”字,可见败露。荆轲一“顾”一笑,沉勇机智,相机应变,化险为夷。] ‎ ‎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把“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的用心所在。]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果如所言,“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大功即可告成。然一波三折,“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绝袖”,出乎荆轲意料之外,但却免了秦王一死。真是巧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 ‎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 ‎ [岂止群臣“尽失其度”,秦王又是何等地狼狈不堪。荆轲逐秦王,武阳安在?“卒惶急无以击轲”者,秦王也。何人“乃以手共搏之”?不知也!] ‎ ‎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这也是“急中生智”。秦王论功赐黄金百镒。]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什么真龙天子,吓昏了头脑,“惶急不知所为”,也和常人一样,甚至还不及常人。]左右乃日:“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孤注一掷。]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 [“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笃”,真是蔑视强暴的豪壮的英雄本色。] ‎ ‎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秦王惊魂未定,反衬出荆轲超人的智勇的英雄形象。] ‎ 391‎ ‎ 三、段落大意 ‎ ‎ 《荆轲刺秦王》各自然段的大意 ‎ ‎ 1.本段记叙了荆轲入秦前的危急形势:燕国的紧邻赵国已被秦国吞灭,战火已燃至燕国南部边境。 ‎ ‎ 2.本段开始写了太子丹在万分紧急的形势下渴望荆轲即刻赴秦的焦急心情,接着写了荆轲虽理解此事紧迫,但也提出“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的关键性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献上秦国正在出极高赏格缉拿的樊於期的头颅,以此作为信物到秦国。而太子丹对此种办法不能苟同,不忍心伤害投奔自己的长者。 ‎ ‎ 3.本段的中心内容是写樊将军自刎献出头颅的壮举。但作者采用的是层层逼近的方式写出这一结果的。荆轲得知“太了不忍”后,便私下会见樊将军,作了一番恳切的谈话。他首先交代了秦王对其父母宗族的残暴处置,而后又说明了对他自身的悬赏追购,新仇旧恨,致使樊将军燃起了更猛烈的仇恨之焰,而只恨报仇无计。在这样的火候下,荆轲提出“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的计策,并详细描绘了实现计策的未来情景,即以樊将军头颅为信物见秦王而报仇,樊将军因而自刎。这些,为荆轲赴秦作了重要准备。 ‎ ‎ 4.本段记叙了太子丹听到樊将军献出头颅的消息之后的悲痛状况,但为了完成赴秦刺杀秦王的大事,也只得承认现实。 ‎ ‎ 5.本段叙述了太子为荆轲赴秦所做的准备工作:这是从“物”方面,即备匕首一事做的十分细致的准备。 ‎ ‎ 6.本段继续叙述太子丹为荆轲赴秦所做的准备工作,是从“人力”方面,即从派助手一事写如何做准备。 ‎ ‎ 7.本段叙述荆轲实际感到秦舞阳一个小孩子,人力不敷,约请远方朋友而又未到,只得留待。 ‎ ‎ 8.本段叙述了荆轲因“待客与俱”迟迟未能成行与太子丹急于事功间的矛盾,太子“疑其有改悔”,故说出“先遣秦武阳”的打算,荆轲说出迟行的道理后,愤然辞行赴秦。 ‎ ‎ 9.本段点出为荆轲送行。 ‎ ‎ 10.在上段叙述荆轲匆匆告别的基础上,又十分真切而生动地描绘了易水送别,慷慨悲歌的壮烈场面。 ‎ ‎ 11.这一段写荆轲入秦以后,为完成刺秦王之大事而采取的有效办法:首先“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以打通关节。 ‎ ‎ 12.本段写蒙嘉在秦王面前为荆轲见秦王铺平了道路,他先讲明燕王对秦国十分畏惧恭顺,再进一步讲明燕王如何诚心诚意侍奉秦国。这样,就满足了秦王的骄傲心理,同时,由于是宠臣所言,也增加了对荆轲的信任感。 ‎ ‎ 13.本段记叙了秦王被诱决定以九宾大礼迎接燕使者荆轲。 ‎ ‎ 14.自本段起,故事进入高潮。作者叙述了因秦武阳“色变振恐”而引起“群臣怪之”,在这一发千钧的时刻,荆轲应付自如,巧加掩饰,致使秦王未识破破绽,事情得以进行。 ‎ ‎ 15.本段记叙了壮士荆轲初与秦王交锋,因“图穷匕首见”,荆轲必须抓住时机勇刺秦王,但初遇挫折。 ‎ ‎ 16.本段记叙了荆轲虽遇挫折,但仍勇敢地追逐秦王使其狼狈地“还柱而走”,并使秦国群臣及侍卫全处于惊惶、被动的地位。 ‎ ‎ 17.以上两个自然段记叙了由于秦王侍医在关键时刻以“药囊提轲”,使秦王得以拔剑砍伤荆轲,荆轲在英勇奋战后,身受重伤,但仍表现了他威武不屈的精神,他“箕踞以骂”,并说明事败的原因是为了生擒秦王。 ‎ ‎ 18.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荆轲壮烈牺牲。 ‎ ‎ 最后这一自然段是尾声:秦王惊魂未定。 ‎ ‎ 情节曲折有效 ‎ ‎ 一、序幕(“秦将王翦破赵”——“至燕南界”):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 ‎ 二、开端(“太子丹恐惧”——“愿足下更虑之”):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办法,太子丹又不愿执行。提出行刺秦王,故事开始。 ‎ ‎ 三、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 ‎ 391‎ ‎ 四、高潮(“既至秦”——“被八创”):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 ‎ ‎ 五、结局(“轲自知事不就”——“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 ‎ ‎ 六、尾声(“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秦王被荆轲震慑。 ‎ ‎ 《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 ‎ 第一部分(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 ‎ 燕国危亡之际,太子丹就请荆轲谋策,荆轲想用樊於期的头取悦秦王,以便行刺,太子不忍,引出下文。 ‎ ‎ 第二部分(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遂发”)行刺的准备 ‎ ‎ 1.荆轲私见樊於期,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 ‎ 2.入秦行刺的第一件准备工作:函封樊於期首级。 ‎ ‎ 3.入秦行刺的第二件准备工作,求徐夫人的匕首。 ‎ ‎ 4.入秦行刺第三件准备工作,令秦武阳为副。 ‎ ‎ 5.荆轲迟发缘由。 ‎ ‎ 6.太子丹见荆轲迟迟未发,“疑其改悔”。荆轲怒斥太子丹,告别赴秦。 ‎ ‎ 第三部分(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到“终已不顾”)易水送别 ‎ ‎ 1.以“白衣冠”送荆轲,为易水送别,创造悲壮、凄怆的气氛。 ‎ ‎ 2.易水送别,有力地突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的刚毅性格和英雄气概。 ‎ ‎ 第四部分(从“既至秦”到“秦王目眩良久”)廷刺秦王 ‎ ‎ 1.秦武阳脸色大变,引起秦国群臣的怀疑,荆轲谈笑而饰,足见超人的勇气、胆量和智慧。 ‎ ‎ 2.秦王被逐狼狈不堪,荆轲行刺一无所惧。 ‎ ‎ 3.写在极短的时间内,秦王殿庭上下混乱,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群臣惊愕,左右呼喊,有动作,有表情,有高呼,有怒骂,组成一幅惊心动魂的场面。 ‎ ‎ 4.身受八处创伤,事败还能“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凛然无畏的性格刻画无遗。 ‎ ‎ 5.荆轲被斩后,威震六国的秦王仍因惊惧而“目眩良久”,其紧张慌乱情状如见其人。 ‎ ‎ 内容分析 ‎ ‎ 《荆轲刺秦王》是节选自《战国策·燕刺》中的一篇深受人们喜爱的名篇。本文反映的事件是重大的,文字十分精炼生动,情节发展波澜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 ‎ 本文通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始末,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与燕国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实际上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强秦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斗争。 ‎ ‎ 本文从荆轲将入秦作准备工作写起,接着写他在太子丹的催促下启程赴秦,及至到秦国后巧用“打开关节”的办法“拜见”秦王,最后记叙了刺秦王的壮烈举动及其惊心动魄的场面。对这一复杂的事件,作者不但写得精彩、生动,而且文字十分洗练,有很强的感染力。 ‎ ‎ 作者尤其着力刻画了荆轲这一侠士形象,对这一形象作者持敬仰、歌颂的态度:他反抗强暴、有胆有识、大智大勇、视死如归,是一个英雄形象。 ‎ ‎ 作者一直把荆轲这一形象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描写,使他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文章开头,仅寥寥几笔,便交代了秦国已经“破赵”并“虏赵王,尽收其地”,而且“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这说明燕国已危在旦夕。在如此急迫的形势下,燕太子丹必须选用最理想的人来解决这最急难的问题,他选定了荆轲,并向他求教对策,这说明荆轲这一人物不同凡响。事实完全证明了荆轲非但是个“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而且在重大事件面前,表现很勇敢果断,思想深邃,计划周密,深谋远虑,他决不以“匹夫之勇”贸然闯入“不测之强秦”,而是事先提出“行而无信,秦未可亲”的关键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要投秦之所好——即使秦得到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肥沃的地方督亢的地图,而燕太子丹从人情考虑不能接受以樊将军头颅作信物这一建议。在这一内部次要矛盾中,荆轲从大局出发,私自会见了樊於期。他的勇敢果决,城府之深,擅于辞令,在这对话中都得到了极其充分的表现。他先向樊将军报告了秦国对他及其父母宗族的惨无人道:“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这激起了樊将军对秦王的刻骨仇恨。他仰天太息流涕”而又苦于无法报仇雪恨。在这火候中,荆轲提出了“一举两得”的办法,樊将军急不可待地上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才乘势说出:“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并生动地叙述了如何刺杀秦王的打算,紧接着发问:“将军岂有意乎?”樊将军立即“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391‎ 于是自刎。对于樊将军的自刎,太子丹十分悲痛,但为完成刺秦王的重大使命,所以又从人力和物力方面为荆轲赴秦作了准备。文章写到此处按常情荆轲应立即去秦完成使命了,但却“顷之未发”,这里不但情节曲折,而且主要是为了表现荆轲的计划周密,“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秦武阳作为他的助手,他或许认为人力单薄,或许担心秦武阳有勇无谋,因之在等待一个自己了解的朋友,共同完成使命。而太子丹心急如焚,“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甚至想“先遣秦武阳”。荆轲虽与太子再次产生矛盾,但他忠诚大度,虽然心情沉重,但仍“就车而去”,为太子丹赴秦完成大业。至秦后,表现荆轲智慧超人的第一件事便是“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使之替他在秦王面前美言,而达到“秦王闻之,大喜”、“见燕使者咸阳宫”的效果。表现荆轲勇敢、机智的另一件事是:当“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时,他突然“色变振恐”。他的这一表现立刻引起“群臣怪之”,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紧张的场面啊!而荆轲应付自如,镇静机敏,他“顾笑武阳”,似乎在安慰和鼓励一个未见过世面的小孩子:“不必紧张,一切都会好的!”另外,一面又替武阳向秦王道歉:“他因为是个粗俗之人,未曾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请大王原谅他些。”这一席话,既替武阳的异常举动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释,也抬高了秦王的身份,秦王因此消除了对燕国使者的怀疑。 ‎ ‎ 文章自“图穷而匕首见”开始,正面展开了秦王及其群臣与荆轲的尖锐矛盾。荆轲的勇武刚毅、重义轻生、威武不屈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生擒秦王,他“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使毫无准备的秦王大惊失色,荆轲进一步追得他“还柱而走”,群臣及侍卫都帮不上秦王的忙,处于十分狼狈的境地,秦王威信扫地,而荆轲气吞山河。如果情节就此直线发展下去,荆轲便会生擒秦王,回报太子,出色地完成使命。但至此情节又一跌宕,秦王侍医夏无且的出现,使事情朝相反方向发展。侍医以“药囊提轲”,使秦王得到缓机,在一片“王负剑”声中,秦王击伤荆轲,并“断其左股”。此刻壮士仍坚持斗争,“引其匕首提秦王”,在受八处剑伤的情况下,荆轲傲视敌方,笑骂他们,显示了英雄本色。荆轲被斩后,秦王“目眩良久”的表现,从反面衬托出荆轲的行动之壮烈。作者就是这样以自己的传神之笔刻画自己所敬仰的英雄形象的。 ‎ ‎ 对于荆轲刺秦王的举动,历来是毁誉参半的。当强秦吞并六国,惨无人道之际,六国志士反抗暴秦,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意义的。因此,荆轲刺秦王这一举动,是不能予以否定的。但是,他的行刺手段,他的“士为知己者死”的言行,特别是在统一趋势下,还是有着一定局限性的。 ‎ ‎ 其他次要人物,作者也塑造得十分生动形象,太子丹,樊於期、秦武阳、蒙嘉以及秦王群臣等都是如此。 ‎ ‎ 掌握情节 ‎ ‎ 文章开端,突出燕秦势不两立的紧迫形势。太子丹之于秦王,有“见陵之怨”,而秦兵临易水,弱小的燕国十分危殆。加上秦国大将樊于期的“亡秦之燕”,更加剧了燕秦之间的矛盾。 ‎ ‎ 在这样紧迫的情势下,太子丹向鞠武求对策。鞠主张不“批其逆鳞”,要“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都被否定。太子丹明知燕秦力量悬殊,但又不甘屈服,必欲力求对策。为此,才有鞠武的推荐田光。 ‎ ‎ 太子见田光,“跪而逢迎,却行为导,跪而拂席”,“避席而请”,用此种种表现,特殊礼遇贤者,泻染太子的报仇情切。可是田光非“盛壮之时”,“精己消亡”,又转而推荐荆轲。太子丹嘱他不要泄露机密,田光“俛而笑曰:‘诺’”。这笑中有不负重托以身报国的许诺,与后来的“自刭而死”相呼应。田光于生命火花短暂闪烁之中,告诉读者,他是一个重然诺,爱国家的忠厚长者,要用自己的死来激励荆轲。 ‎ ‎ 太子丹见荆轲,一段长的谈话,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秦贪得无厌,步步紧逼;二是为此采取或生劫或刺杀的两种对策。荆轲许诺后,“恣荆轲所欲”,此时秦兵压境,荆轲未行,原来要取樊将军头作信物。文章至此,掀起又一波澜。 ‎ ‎ 荆轲说樊于期,首先挑起樊内心仇恨,再指出已处绝境,最后提出献首刺秦的计划。这里,荆轲沉着精细,善于体察对方情绪,了解对方心理,指出报旧仇、雪耻辱的途径。 ‎ ‎ 这段对话,在说明荆轲智慧特征的同时,又突出了樊于期的形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声泪俱下;“‎ 391‎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痛恨仇雔,愿意赴死。加上“偏袒扼腕”的描写,更加突出其来自心底的愤恨和怨怒,于是自刎,便是情节发展的必然了。 ‎ ‎ 已得信物,且有准备,太子的促行,与荆轲的“待吾客与俱”,形成矛盾。荆轲的缺乏助手,应是刺秦的不利因素之一。 ‎ ‎ 易水送别,是刺秦的前奏,是一曲悲壮的颂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他们用凄厉的歌声,唱出生离死别的苦情。送行人们,垂泪涕泣,唱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赞歌,瞋目发指,满怀仇恨;从容赴死,慷慨悲壮。这是在感情极为复杂的颂歌中突出荆轲的形象。读后,萦回于心,响亮于耳,浮现于目,给读者以深刻的感染。 ‎ ‎ 荆轲贿赂蒙嘉,得见秦王,深思熟虑,计划周密。咸阳宫中,“秦武阳色变振恐”,更加衬出“荆轲顾笑武阳”的从容沉着。“图穷而匕首见”以后,极力铺写秦王的窘迫惶恐,狼狈不堪。如:“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秦王环柱而走”,“秦王目眩良久”。而主动出击的荆轲,却是把袖持刃,逐赶秦王。左股被斩断,“乃引其匕首以提秦王”。重创之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最后壮烈牺牲,无比英勇。秦庭的这一场生死搏斗,形成故事高潮。 ‎ ‎ 荆轲的性格,是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和冲突中逐渐展现出来的。取樊于期头,触动樊的怨愤,可见荆轲的“深沉”;易水告别,送行者的高歌,可见荆轲的“激昂慷慨”;咸阳宫中,秦王的惶恐狼狈,更衬出荆轲的“英勇壮烈”。文章对这几个主要环节的描写,笔触都充满着深厚的感情。 ‎ ‎ 四、 写作特点 ‎ ‎ 人物栩栩如生 ‎ ‎ 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 ‎ 秦王,贪婪,专横,凶暴,但又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捉拿樊於期。何等刻毒。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 ‎ 太子丹,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 ‎ 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 ‎ 高渐离,是荆轲的朋友。易水送别时,他只是“击筑”。从他击筑的情调,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激奋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五年后,前二二二年,燕国为秦所灭。秦兼併天下之后,下令捉拿太子丹和荆轲的客人。高渐离逃到宋子(今河北赵县东北)给人家做傭工。一天听到堂上客人击筑,他在旁批评,主人命他击筑,才露出本相。秦始皇知道后,命人用马粪燻瞎他的眼睛,教他击筑给秦始皇听。高渐离把铅放在筑里,举筑击秦始皇,替燕国报仇,没有打中,被杀。这都反映了六国人民反抗强暴的要求。 ‎ ‎ 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但毕竟是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至陛下”,“色变振恐”。这是一个少年的性格特点。 ‎ ‎ 五、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 ‎ ‎ 391‎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格。 ‎ ‎ 如: ‎ ‎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 ‎ 一句话,太子丹仁慈之心可见。 ‎ ‎ 荆轲与樊於期的一席对话,荆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谋,大智大勇;樊於期,痛于骨髓,切齿拊心,复仇之心,溢于言表。樊於期的“仰天太息流涕”的神态,“偏袒扼腕”,“自刎”的动作,使他的语言形象化了。 ‎ ‎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似乎“万事俱备”了,但荆轲迟迟不动,不动也是一种行为。太子迟之,荆轲叱之,但均未名其妙处。直到“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方才省悟到荆轲为何“留待”。这就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荆轲的性格。 ‎ ‎ 荆轲易水一曲,名垂千古。人物的神态、表情,慷慨悲壮。 ‎ ‎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色变振恐”的神色,写出武阳的年幼胆怯;“群臣怪之”的神态,说明荆轲一行行迹可疑。荆轲一“顾”,一“笑”,一“谢”,竟然化险为夷。 ‎ ‎ 秦王“还柱而走”的狼狈,以剑击轲的残酷,以行动说明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的暴君。 ‎ ‎ 荆轲被断左股,虽然,仍“引其匕首提秦王”;身“被八创”,“知事不就”,还“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通过荆轲的行动、语言,塑造出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 ‎ 秦强燕弱,矛盾尖锐,斗争复杂。作者把人物放在这一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活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 ‎ ‎ 六、荆轲的形象 ‎ ‎ 荆轲形象问题。通过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歌的场面,行刺时的短兵相接的惊心动魄的情景,不仅富有戏剧效果,而且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作者是怀着敬慕的感情,塑造了荆轲豪爽不羁,见义勇为,不惜牺牲这一人物形象的。通过“行刺”这一特殊事件,也揭示了燕、秦誓不两立的尖锐矛盾。对于秦统一中国的是非功过问题,西汉时贾谊《过秦论》以及三国时诸葛亮《答法正书》有着详细的论述。我们对此不必再纠缠它。但还有人指责荆轲是亡命之徒,这是对荆轲的错误理解。至于“四人帮”之流说荆轲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那是站在法家立场上,别有用心的阴险邪说。今天我们已洞悉其奸。 ‎ ‎ 历来歌颂荆轲这一人物不乏其人。除司马迁外,例如东晋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就写有《咏荆轲》一诗,对荆轲敢于和秦王政拼搏,就作了大胆的肯定。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要回避历史的真实。 ‎ ‎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 ‎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 ‎ u ‎ ‎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 ‎ ‎ u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 ‎ u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 ‎ u ‎ ‎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 ‎ 对荆轲刺秦王的不同评价 ‎ 391‎ ‎ 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刘伯承将军挽叶挺诗“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未尝不含褒荆轲之意。当年唐雎当廷怒斥秦王时曾经说:“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 ‎ ‎ .....................................《战国策》 ‎ ‎ 11、鸿门宴·教案 ‎ ‎ 【教学目标】 ‎ ‎ 1.学习作品中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对照手法的运用。 ‎ ‎ 2.继续学习比较阅读法,增强学生读史的兴趣。 ‎ ‎ 3.了解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 ‎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一、导入 ‎ ‎  垓下歌 项羽 ‎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 ‎ ‎ 这首诗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 ‎ 大风歌 刘邦 ‎ ‎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 ‎ 二、解题 ‎ ‎ 1、作家作品 ‎ ‎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司马迁20岁外出游历,足迹遍南北,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前后曾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 ‎ ‎ 《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史记》包罗广泛,体大精深。它不仅写了远古、近古,也写了当代;不仅写了中原、华夏,也写了边疆、外国;不仅写了政治、军事,也写了经济、文化;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了下层社会各色人等。这种囊括古今各类知识、各家各派文化于一炉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气魄,是前无古人的;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打通一切领域,自立学术章程,总结一切规律以求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 ‎ 391‎ ‎ 《史记》中最激动人心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主要有四点:其一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民族观。司马迁吸收了战国以来有关中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周边国家发展来源的说法,在《史记》中把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原、荆楚、吴越、秦陇、两广、云贵、塞北、东北各地区的国家与民族都当作黄帝的子孙,这对于两千年来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友好大家庭的形成与稳定,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写到汉王朝对周边国家、周边民族用兵的时候,又总是站在反对穷兵黩武,反对扩张、掠夺的立场,他所追求的是各民族间平等友好地和睦相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司马迁是当时汉族被压迫人民与各周边少数民族的共同的朋友。其二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经济思想。这包括强调发展经济,认为经济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反对单打一的“重本抑末”,而提倡“工”“农”“商”“虞”四者并重;反对从政治上对工商业者的歧视,而歌颂他们的本领、才干,并专门为他们树碑立传等等。其三是它所表现的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史记》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司马迁是先秦士大夫优秀思想人格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他之所以写《史记》不是单纯地为了记载历史陈迹,而是明确地为了“成一家之言”,因而《史记》中就突出地显示了一种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理想社会的光芒,和对现实政治、现实社会的种种批判。其中有些是相当深刻、相当准确,甚至有些是两千年来常读常新的。其四是贯彻全书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遭受宫刑,痛不欲生,为了完成《史记》他顽强地活了下来。他视为榜样的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的个人奋斗经历与《史记》中所歌颂的这些艰苦奋斗的思想,是司马迁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它永远给我们以激励,给我们以启迪,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给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与勇气。 ‎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有震铄古今的帝王如秦始皇、项羽、刘邦、汉武帝;有家喻户晓的朝臣如管仲、晏婴、萧何、张良;有百战百胜的名将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有改革家如吴起、商鞅、赵武灵王;其他节烈型的有屈原、王蠋;口辩型的有张仪、苏秦、郦食其;侠义型的有鲁仲连、荆轲、朱家、郭解;滑稽型的有淳于髡、优旃等等。他们千姿百态,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约有一百多个。 ‎ ‎ 《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它们鲜明的个性。由于作者十分注意设身处地揣摩每个情节、每个场面的具体情景,并力求逼真地表达出每个人物的心理个性,因此《史记》的描写语言和他为作品人物所设计的对话都是异常精彩的。我想只要我们细心地把《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列传》中有关“完璧归赵”“渑池会”“易水送别”“秦庭惊变”等情节、场面的具体描写分析一下;把《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中有关项羽、刘邦、张良等人物的对白分析一下,我们会深深为作者那种出神入化的匠心独运所倾倒。《高祖本纪》写刘邦与项羽相峙于荥阳时,项羽的部下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而刘邦当时竟“乃扪足曰:‘虏中吾趾!’”这对刘邦那种绝顶聪明,那种像是条件反射一样迅速而自然的随机应变,而同时又是“恢宏大度”、好骂人、好调笑的性格是多么生动的刻画!当项羽被围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的时候,他“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清代周亮工说:“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与?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此话可谓道出了《史记》文学性的某些重要诀窍。也正是从这些方面,我说《史记》在塑造人物的方法上,似乎有一种飞跃性的超前的成熟。 ‎ ‎ 《史记》文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抒情性。《史记》中有些作品篇幅不长,而通篇像一首诗,如《伯夷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就是这样的。但《史记》中大量篇章的抒情性是在于作品的夹叙夹议,以及融浓厚的爱憎感情于叙事、描写之中。如《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李将军列传》等就是这样的。整部《史记》是一曲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是一部饱含作者满腔血泪的悲愤诗。鲁迅曾说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汉文学史纲要》)《史记》的主观色彩与其抒情性,在历朝“正史”中是最浓厚、最突出的。 ‎ 391‎ ‎ 2、楚汉之争概况简介 ‎ ‎ 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 ‎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干校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 ‎ 《鸿门宴》写的是刘邦和项羽的斗争。故事开始时,项羽拥兵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从“鸿门宴”的情节,读者已经能清楚地预见到将来刘邦胜项羽的结局了。项羽由主动步步转化为被动,而刘邦却是一步一步地由被动转为主动。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 ‎ 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 ‎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陈胜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自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项羽在钜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 ‎ ‎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刘邦面临危急的情况,在纷纭频仍的战斗中,产生了这一次酒宴上的斗争。 ‎ ‎ 三、讲读课文1、2两段 ‎ ‎ 第1段: ‎ ‎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 ‎ ①“王(wang)关中” ②“说(shui)项羽” ‎ ‎ ③“好(hao)美姬(ji)” ④“为(wei)击破沛公军” ‎ ‎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 ‎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 ‎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ò)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 ‎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 ‎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 ‎ ①课文第1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 ‎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姚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 ‎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 ‎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子”“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 391‎ ‎ 第2段: ‎ ‎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 ‎ ①古今歧义: ‎ ‎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 ‎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 ‎ “固不如也。”“固”,本来。 ‎ ‎ ②通假: ‎ ‎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 ‎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 ‎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许入内。 ‎ ‎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 ‎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 ‎ ③活用: ‎ ‎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 ‎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 ‎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 ‎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 ‎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 ‎ ④特殊句式: ‎ ‎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 ‎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 ‎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 ‎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 ‎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 ‎ ①课文第2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 ‎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人“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 ‎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 ‎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 ‎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哈间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 391‎ ‎ 3.学生自读课文1、2两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 ‎ 小结:课文1、2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 ‎ 第二课时 ‎ ‎ 一.检查导入 ‎ ‎ 二、讲读课文3、4两段 ‎ ‎ 第3段: ‎ ‎ 1.指名讲述第3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 ‎ 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羽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块”,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 ‎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 ‎ 提示:并木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 ‎ 3.提问:课文中插图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 ‎ 提示:插图中张良站着,这是木妥之处。课文中说张良是“西向传”,“侍”,一般指站立,但也有“侍坐”之说,这里“西向侍”是坐东朝西作“陪”讲。后面又有项羽赐樊哈“坐”,“樊哈从良坐”,如果樊哈坐着而张良却站立一边,岂不有点不合礼仪? ‎ ‎ 4.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在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 ‎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木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 ‎ 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 ‎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间帐”,故事推向高潮。 ‎ ‎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 ‎ 第4段 ‎ ‎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 ‎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 ‎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哈这个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 ‎ 提示:课文对樊哈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 ‎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 ‎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土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峻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 ‎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毗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 ‎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 ‎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 ‎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 391‎ ‎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哈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木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 ‎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 ‎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 ‎ 小结:课文3、4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决,危机依然四伏,项在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哈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 ‎ 三、讲读讲课文5、6两段 ‎ ‎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 ‎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大行”,大的事业、作为。) ‎ ‎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集语前置。) ‎ ‎ “道芷阳间行。”(间,小路,音jiàn) ‎ ‎ “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 ‎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 ‎ 2.提问:刘邦在脱逃之前作了哪些部署?“登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 ‎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 ‎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 ‎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息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 ‎ 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 ‎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 ‎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哈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哈资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请,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 ‎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匆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快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 ‎ “鸿门宴”‎ 391‎ 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 ‎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 ‎ 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木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 ‎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木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 ‎ ‎ (3)刘项比较 ‎ ‎ (A)从描述刘项言行的词汇看其人格 ‎ ‎ 项羽,他听了曹无伤告密,即刻大发雷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即是明天一大早。这说明项羽急不可耐,遇事浮躁。这与将帅每逢大事有静气的要求相去甚远。“击破”,说得轻松,表明项羽自负轻敌。当日深夜,项伯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许诺。真可谓日令夜改,毫无主见。及至次日,刘邦前来谢罪,刚说到“今有小人之言┅┅”项羽随即接住话题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说。“之”,代词,指情报。项羽指名道姓公开点明情报是曹无伤说的。可见项羽头脑简单,胸无城府。以后,还有谁敢再送情报?后来,樊哙闯入帐内,“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按剑”,用手按压剑柄上。“跽”,挺直身子长跪,做好随时起身防御的姿势。此时,叱咤风云的项羽见了樊哙也畏惧三分。于是,连称“壮士”。又赐酒又赐猪腿,又问“能复饮乎?”项羽的话说得太多了,竞让樊哙借题发挥,引来责问,讨个没趣。 ‎ ‎ 刘邦,他在二次危急关头,说了三次“奈何?”着实惊慌。可是,他处惊不乱,懂得向部属问计。见了项伯,“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一个“奉”字,使人想象到刘邦双手举杯的一副谦恭模样。“约”,结。结为亲家。好一个刘邦。这是带有联盟性质的政治婚姻。他抓住机遇,抓住关键人物了。于是,他已有几分胆量于次日拜访项王当面作解释了。“┅┅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好一个“不自意”,轻描淡写、轻声细语,“我不曾料想到。”甜言蜜语,巧妙开脱。脱逃的机会终于来了。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项营之前交代张良,强调二点:一是“公为我献之。”“之”,代词,指玉器;二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估计。“乃”,才能。然后,刘邦等人急忙就近抄小路逃之夭夭。刘邦委实老谋深算!三管齐下,争取时间、稳住项王、抄近逃命。世界上没有别的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只有保全了性命,日后才能夺权当皇帝啊。 ‎ ‎ (B)从描述刘、项态度的词汇看其人格 ‎ ‎ 先说对人的态度。 ‎ ‎ 项羽对待亚父范增,其实好不到哪里去。在未曾征求范增意见的情况下,即下令“击破沛公军!” ‎ ‎ 到了当夜,在首席参谋范增不在场的时候,又许诺项伯,取消军令。少年气盛,难免有一言堂之嫌。可是刘邦就不同了,他对谋士张良,先谦称为“君”,后尊称为“公”。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难怪张良死心塌地为刘邦卖命。 ‎ ‎ 再说对事的态度。 ‎ ‎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数目”,多次使眼色。“示之者三。”多次举玉示意。可是,“项王默然不应。”闭口不答。没有表态也是一种态度,表示不能决断。真不知项羽是喝醉了酒还是本来就不那么清醒,听了樊哙一番虚褒实贬的言语,“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此时,客气得可爱!刘邦逃脱了,张良留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如果说,项羽对范增多次示意没反应,那是失察;那么,对樊哙的责问没反应,则是失策;对刘邦逃脱没反应,则是失控,是严重的失误。从此,项羽由主动转为被动。由此可见,项羽毕竟缺乏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经验。相反,刘邦则由被动转为主动。他首先笼络项伯,接着蒙蔽项王,最后留下张良善后。终于,虎归深山。整个事态发展过程,显示了刘邦因势利导、善于把握、化险为夷的智能。 ‎ 391‎ ‎ 又说对物的态度。 ‎ ‎ 文中提及三块玉器——玉玦、玉璧、玉斗。关联到三个人物——范增、项羽、刘邦。并由此产生了三对衬托对比关系,从他们对待玉器的不同态度中,也可看出刘项的人格特征。 ‎ ‎ 范与范。范增“举所佩玉玦。”“玉玦”是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这么一块不很值钱的玉玦,尚且随身佩带,可见范增喜爱玉器。但是后来“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还破口大骂。玉斗是一种名贵的酒器,且有奉觞上寿之意,实在是吉祥的好东西。可范增不领情——料定不久即当俘虏,还谈什么健康长寿? ‎ ‎ 范与项。范增的态度与项羽相反,范增看出问题的实质,项羽的表现与范增大不相同。他接受了玉璧。玉璧在古代是有特殊含义的玉器,是君王权力的象征。谁得到玉璧,谁就意味着当帝王。项羽受璧,那是虚荣,满足于自我感觉良好。项羽在这一点上,当然比不上刘邦聪明,刘邦懂得人比物更重要。 ‎ ‎ 刘与项。刘邦为了活命,决然将玉璧献给项羽。好让项羽美滋滋,飘飘然。刘邦心里明白:加大力度积蓄力量,日后打败项羽,到时玉璧还是我的——暂时让你晚上抱着玉璧做梦去吧。我就不信,我有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还斗不过你。 ‎ ‎ (C)从描述领导班子成员的词汇看刘、项的不同人格 ‎ ‎ 不论是打天下还是坐天下,历来都要依靠枪杆子、笔杆子、领导班子。刘项不同的领导班子,反映了他俩不同的人格。 ‎ ‎ 项伯和范增,都是项营领导班子中的重要人物。可是,范增一句“竖子不足与谋!”已经强烈表示不能与项羽共事了。观念分歧,关系分裂已经公开化了。而项伯,早已为了个人友谊坏了项羽大事。在宴会上,“常以身翼蔽沛公。”这说明刘邦的政治婚姻起了作用。项伯是班子中常委级别的人物,又是项羽的叔父,地位和身份重要而又特殊,一旦出了问题,危害就更严重。项伯和范增的出轨,说明项羽这个核心人物缺乏凝聚力。 ‎ ‎ 与项营分裂松散的班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刘营的班子却表现出同心协力。 ‎ ‎ 同样是谋士,张良发挥了功不可没的巨大作用。先是“具告沛公。”向刘邦通报了重要信息;继而出谋献策,引见项伯,离间项营中的班子成员。在宴会上又见机行事,至军门见樊哙,招其入帐保护沛公。最后,沛公让其留谢项王。他一声 ‎ ‎ “谨诺。”有谋有勇、临危不惧,对刘邦忠心耿耿。 ‎ ‎ 樊哙职位不高,但他的作用不小。当他听说情况危急时,当即说:“臣请入,与之同命。”“之”,代词,指沛公。但见情真处,最是危难时,可知樊哙与刘邦同呼吸共命运。 ‎ ‎ 从张良和樊哙的表现中,也反映了刘邦确有吸引人的人格魅力。 ‎ ‎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刘邦属智谋人格,项羽属武雄人格。两人的人格不同,其实是思维的差异。刘邦的思维是帝王思维,为了夺取皇位,维护权力和权益,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思维的差异,其实又是阅历的差异。项羽起事时,年方二十四岁,自刎乌江时,年仅三十一岁,到底缺乏思维力的最基础的因素------阅历。而刘邦当时已经五十六岁了。 ‎ ‎ 历史事实证明了项羽当不了皇帝,也证明了项羽并非综合素质优秀的将军。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其结果只有胜败之分。有英雄,有失败。但没有失败的英雄。所以,项羽雄而不英。 ‎ ‎ 四、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 ‎ 1.试以樊哈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 ‎ 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 ‎ ‎ ②从哪些方面描写? ‎ ‎ ③浓墨重彩写樊哈有无必要,为什么? ‎ 391‎ ‎ 提示:第二课时对樊哈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于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 ‎ ‎ 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 ‎ ‎ 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略) ‎ ‎ 五、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 ‎ ‎ 1.文中的迷信成分。(略) ‎ ‎ 2.作者的英雄史观: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 六、拓展 ‎ ‎ 后人对项羽的认识怎样?以下三首诗均从项羽的乌江自刎写起,但评价各异,试比较分析。 ‎ ‎ 题乌江亭 杜 牧 ‎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 乌江亭 王安石 ‎ ‎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改势难回。 ‎ ‎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 ‎ 咏项羽 李清照 ‎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 提示: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该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 1949年4月 ‎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 提示: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 ‎ ...........................................司马迁 ‎ 12、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 ‎ ‎ 【教学目标】 ‎ ‎ ( 一)知识目标 ‎ ‎ 1、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 ‎ 2、读准“瞽、瞍、矇、耆、隰”等偏僻字的读音。 ‎ ‎ 3、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 ‎ (二)能力目标 ‎ ‎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 ‎ 2、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 ‎ (三)德育目标 ‎ ‎ 培养学生虚心听取批评的情操。 ‎ ‎ 【教学重点】 ‎ 391‎ ‎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及省略句式。 ‎ ‎ 【教学难点】 ‎ ‎ 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 ‎ 体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 ‎ 【教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 ‎ ‎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 ‎ 【教学课时】一课时 ‎ ‎ 【教学步骤】 ‎ ‎ 一、导入语 ‎ ‎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 唐太宗李世民 ‎ ‎ 二、结合注解,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 ‎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从此一般都认为《国语》乃左丘明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 ‎ 三、教师范读。 ‎ ‎ 四、学生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 ‎ 召公(shào) 弭谤(mǐ) ‎ ‎ 瞽献曲(gǔ) 瞍赋(sǒu) ‎ ‎ 矇诵(méng) 耆(qí) ‎ ‎ 隰 (xí) 阜(fù) ‎ ‎ 五、学生结合注释再读课文、理解掌握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 ‎ 1、召公谏厉王弭谤 ‎ ‎ 谏:动词,劝说,劝告。(邹忌讽齐王纳谏,) ‎ ‎ 弭:消除,阻止 ‎ ‎ 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 ‎ 译文: ‎ ‎ 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 目:用眼睛看看,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 ‎ 译文: ‎ ‎ 3、是障之也 ‎ ‎ 障:防水堤坝,名词用作动词,堵住、阻隔。 ‎ ‎ 4、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 ‎ 亲戚:古今异义。古:族内外的亲属;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 ‎ 译文: ‎ ‎ 5、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为:治 ‎ ‎ 译文: ‎ ‎ (省略句,例子如下 ‎ ‎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 ‎ 王怒,得卫医,使监谤者。 ‎ ‎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 ‎ 六、结合讲解和译文,学生三读课文,分析内容。 ‎ ‎ (一)解析第一段内容 ‎ 391‎ ‎ 1、请找出能体现厉王性格特征的词语,说说厉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 ‎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 ‎ 谤王——道路以目 ‎ ‎ 3、“国人莫敢言”,是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 ‎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 ‎ (二)浏览第二段 ‎ ‎ 本段主要是召公的谏辞。 ‎ ‎ 1、召公对厉王弭谤的方法有何批评?(原文) ‎ ‎ 明确:是障之也。(随后用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来说明堵塞言论的危害性。并指出“为水”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导”,“为民”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宣”。) ‎ ‎ 2、古代天子听政如何广开言路? ‎ ‎ 明确:直接的:①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②瞽献曲,③史献书,④师箴,⑤瞍赋,⑥曚诵,⑦百工谏。 ‎ ‎ 间接的:①庶人传语,②近臣尽规,③亲戚补察,④瞽、史教诲,⑤耆、艾修之 ‎ ‎ 3、结合本段,说说天子听政为什么要广开言路? ‎ ‎ 明确: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即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 ‎ (三)浏览第三段 ‎ ‎ 召公如此精辟的论断,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吗? ‎ ‎ 明确: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 ‎ 十、讨论题。 ‎ ‎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课文对你的启示。(假如你是一个领导者,面对群众的意见你该怎么做?我们每一个面对别人对你的批评和意见,该怎么做?) ‎ ‎ 十一、小结全文。 ‎ ‎ 《召公谏厉王诽谤》是先秦散文中的现实主义名篇。文章描写了周厉王得知人民不满后,不仅不加悔改,而且变本加厉地对人民进行镇压,致使人民敢怒不敢言,终于“流王于彘”,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民力量的伟大,从而揭示出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的历史规律。更向领导者提出一个真理理:要广开言路,多听群众的意见,听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我们学习、工作、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 ‎ ‎ 十二、作业布置 ‎ ‎ 下课后,请同学给我们提提意见,听听他们对我们都有什么样的意见;回家后,请爸爸妈妈给我们提提意见,听听他们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意见。 ‎ ‎ ..................................《国语》‎ ‎ 第四单元 ‎ 1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 ‎ 【从容说课】 ‎ ‎ 这是学生本单元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全文用简洁凝练的浅易文言文写成,很适合学生品味与揣摩。本文写于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时,那时的北大,虽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腐朽守旧,了无生气。作者作为一个锐意改革的新任校长,在演讲时开门见山,直指北大多年的弊端,目的明确,脉络清楚,一气呵成。 ‎ ‎ 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由是: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又是由文言文写成,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文中的一些观点至今能启发智慧,鼓舞人心,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悟其精髓。本文具有演讲辞文体特点,学习时又涉及到很多背景知识,采用合作探究式较为适宜。 ‎ 391‎ ‎ 【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 ‎ ‎ 第一课时 ‎ ‎ 教学设想:讲解演讲辞文体知识;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本文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初步理解蔡元培其人和他的办学方针。 ‎ ‎ 第二课时 ‎ ‎ 教学设想: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 ‎ 【三维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 ‎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 ‎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 ‎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 ‎ 【过程与方法】 ‎ ‎ 1.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 ‎ 2.探究与活动,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 ‎ 【教学重点】 ‎ ‎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 ‎ 【教学难点】 ‎ ‎ 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 ‎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 ‎ 【课时安排】2课时  ‎ ‎ 第一课时 ‎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 师: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年名校,我们的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仰慕与向往。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办学之初的北京大学是怎样的呢?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呢?80多年前,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北京大学的一番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第49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把北京大学带进新纪元的文章。 ‎ ‎ [推进新课] ‎ ‎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 ‎ 师:这是一篇演讲辞。演讲辞,即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演讲辞该怎样写才能在演讲时取得良好效果? ‎ ‎ 【学生合作讨论。】 ‎ ‎ 生:演讲是用口讲的,所以要通俗易懂,尽量口语化。 ‎ ‎ 生:我觉得语言一定要精彩、生动,这样才能吸引听众;如果语言枯燥无味,听众很快会打呼噜的。 ‎ ‎ 【学生笑。】 ‎ ‎ 生:演讲要面对很多的听众,而听众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所以演讲一定要有针对性,讲听众关心的、想听的东西。 ‎ ‎ 生:演讲要能打动听众的心,要有感情,有较强的感染力。写演讲辞的时候要注意怎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感染力。 ‎ ‎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除了刚才大家说的,演讲辞还有没有其他特点? ‎ ‎ 【学生思考。】 ‎ ‎ 师:演讲是一讲而过的,听众没时间慢慢理清思路、细细推敲字句,所以演讲辞必须—— ‎ 391‎ ‎ 生: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 ‎ 师:对了,要不听众半天听不出个头绪来,可就痛苦了。另外,这么多听众聚在一起,可不是只来听声音的,对吧? ‎ ‎ 生:哦(恍然大悟的样子),我明白了,演讲辞必须有内涵,有思想,让人听了有所收获。 ‎ ‎ 师:这位同学悟性很高,一点就通,他说得很好。演讲辞必须有较强的思想性,入耳有益。刚才大家基本上把演讲辞的文体特点都说出来了。现在我们把它归纳、整理一下,记在心里,以后迟早会派上用场的。 ‎ ‎ 【幻灯片放映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 ‎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演讲辞中的一种��就职演说,即担任某一职务,在走马上任、宣誓就职时发表的演说。同学们想一想,作为刚刚上任的新官,在自己的职位上发表第一次演讲,这演讲辞该说些什么好?假如现在你担任了某一职务,要来写一篇就职演说,你会怎样写?说说你的内容要点。 ‎ ‎ 【学生合作讨论。】 ‎ ‎ 生:我会说说我的工作方法、策略,任期内要实现的目标。 ‎ ‎ 生:我也差不多,会谈谈自己上任后会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 ‎ ‎ 生:除此之外,我会对听众提出一些希望。 ‎ ‎ 师:哦?什么希望? ‎ ‎ 生:希望他们认真监督、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等,让我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实现目标。 ‎ ‎ 师:也就是说“争取民心,为我所用”,对吧?看来大家的思路还是比较一致的,重点大都集中在施政纲领方面。我们学习了演讲辞的文体特点,又构思了就职演说的内容要点,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文,看看蔡元培的这篇就职演说是怎样写的,具有演讲辞的哪些特点,内容与我们构思的又有什么不同? ‎ ‎ 【学生齐读课文,然后思考讨论。】 ‎ ‎ 师:好,先来看看,本文作为就职演说,具有怎样的特点? ‎ ‎ 生: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三点要求,直指北大弊端,很有针对性,而且层次分明。 ‎ ‎ 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特点? ‎ ‎ 生:内容都是教导北大学生如何学习和做人的,观点明确,中心突出。 ‎ ‎ 师:说得不错,继续。 ‎ ‎ 生:思想性很强,很有现实意义。 ‎ ‎ 师:哦?有什么现实意义? ‎ ‎ 生:这三点都是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而且都关系到北大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说很有现实意义。 ‎ ‎ 师:很好,还有没有补充? ‎ ‎ 生:没有了。 ‎ ‎ 师:再想想,刚才大家的思维全都集中在内容和结构方面,可大家别忘了,演讲辞最终是要用口来说的。所以还要注意�� ‎ ‎ 生:它的语言。 ‎ ‎ 师:对了,它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 ‎ 生:它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读起来很特别。 ‎ ‎ 师:怎么特别? ‎ ‎ 生:说不出来。 ‎ ‎ 生:有古文那种古朴典雅的味道,简洁凝练,又比较口语化,比起以前学的古文来更容易理解。 ‎ ‎ 师:对了,本文是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既有文言的简洁凝练,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下面大家再认真阅读一下课文,看哪些句子或词语是不懂的,找出来,我们课堂上解决,先把文意搞懂了,才容易深入分析。 ‎ ‎ 【学生默读,教师轻声回答学生的问题。】 ‎ 391‎ ‎ 师:好,我们已解决了难懂字句,把文意疏通了。下面我们再比照一下,作者的就职演说与我们构思的有什么不同? ‎ ‎ 生:作者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倒没怎么提自己的施政纲领。 ‎ ‎ 生:是啊,有点出乎意料,他几乎没说自己会怎么做,将要实现什么目标,而是对北大学生明确地提出了三点希望。 ‎ ‎ 师:第一个同学说是作者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二个同学说是提出了三点希望,想想是要求还是希望?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 ‎ 生:是要求。 ‎ ‎ 生:是希望。 ‎ ‎ 生:希望是客气的说法,其实就是要求。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 ‎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其实既是希望,也是要求。看来大家都找到了作者和我们构思的不同,我们的重点在自己,主要谈自己的施政纲领;作者的重点在听众,主要谈对学生的要求。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一上来连客套话也没说,就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可以看出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 ‎ ‎ 生:很苛刻,不近人情。 ‎ ‎ 师:哦,有的同学认为这位新校长很苛刻,不近人情,有没有不同意见? ‎ ‎ 生:不能说他苛刻,但可以看出他对北大的学生要求很严格,是个严厉的人。 ‎ ‎ 生:他不说客气话,也不说理想、目标之类让人觉得虚幻的话,一点虚的都没有,全来实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理性、务实的人。 ‎ ‎ 师:大家都说得不错,虽然蔡元培对我们来说还比较陌生,但一篇演讲辞已让我们领略了他的严厉和务实。在文中,严厉务实的北大新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了哪三点要求? ‎ ‎ 生:“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 ‎ 师:找对了,但这只是要点,能不能代蔡校长向大家具体解释一下。 ‎ ‎ 生:“抱定宗旨”是指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刻苦求学,这是在学业上的要求;同时不要被流俗影响,要能“砥砺德行”,这是在品行方面的要求;另外,在个人修养上,要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与师友和谐相处。 ‎ ‎ 师:解释得非常好。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开门见山地提出这三个要求? ‎ ‎ 生: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功利至上、道德沦丧;北京大学也深受污染,存在着很多弊端,很多学生无心向学,学风腐败。所以必须革除弊端,改良风气,使北京大学能更好地发展,也使社会能更好地发展。 ‎ ‎ 师:也就是说,他提出要求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状、谋求发展,对吧? ‎ ‎ 生:对。 ‎ ‎ 师:那么我们对蔡元培的认识,是否可以因此而更进一层?他是以什么姿态踏上北大校长之位的?在严厉和务实之外,这位校长是否还有什么我们没发现的品质? ‎ ‎ 生:他敢于挑战流俗和时弊,而不是向它们妥协,是个勇于改革的人。他不仅是个校长,也是一个改革家。 ‎ ‎ 生:他是以战斗者的姿态踏上北大校长之位的,做校长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挑战,为了改革,为了建设一个一流的大学。他是一个改革者,也是北大的舵手,是开拓者。 ‎ ‎ 师:说得很好,还有没有补充? ‎ ‎ 生:他提出的三点要求,直指弊端,针针见血,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办法、有谋略的人。 ‎ ‎ 师:也就是说,蔡元培不仅是一个敢于挑战、决不妥协的改革家,而且是完全有能力把改革搞好的有办法、有谋略的人。那么,这个有办法、有谋略的改革家有没有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改革方略或计划? ‎ ‎ 生:没有完整的计划,只提到了自己上任后首先要做的两件事。 ‎ ‎ 师:哪两件事? ‎ 391‎ ‎ 生: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 ‎ ‎ 师:能不能说具体一点,如何改良讲义?为何添购书籍? ‎ ‎ 生:改良讲义就是以后的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要听教授口授或自行参考;之所以要添购书籍是因为书籍虽多,新出的却很少,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 ‎ ‎ 师: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凡新官赴任,都会做几件轰轰烈烈、有影响的大事,以显示才干和胆识,树立形象和威信。蔡元培的这两把火是不是太小了点,这与他改革家的形象是不是不太相符? ‎ ‎ 生:不能这么说,这恰恰反映了蔡元培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务实作风,说明他不是好大喜功的人。 ‎ ‎ 生:这两把火确实小了点,但都是很迫切、很有用的。 ‎ ‎ 师:哦,为什么这么说? ‎ ‎ 生:改良讲义可以改变学生懒惰的毛病,使那些平时不看书,考试突击讲义的混文凭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添购书籍是为了购置更多的新书,跟上形势的发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 ‎ 生: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是改良北大流弊、树立健康校风最迫切需要的,都很重要。 ‎ ‎ 师:说得很好,事虽小,意义不小。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细。那么,蔡元培在这里开门见山地提出三点要求,脚踏实地地提出两点计划,究竟能不能起到革除弊端、改良风气的作用?他做了校长后,北京大学能否一改陈腐之状,旧貌换新颜? ‎ ‎ 生:能,提出的要求针对性都很强,直指弊端;两点计划又都是办好大学所迫切需要的,所以一定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 ‎ 生:不一定,对症下药也未必能药到病除,课文没讲到,不能想当然。 ‎ ‎ 生:课文也提到了,第49页注释①说了,他“任职期间,锐意改革,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 ‎ ‎ 生:这只是结果。或许这不是刚上任的三个要求、两点计划起的作用,而是其他后期的施政纲领起的作用呢? ‎ ‎ 【一时间,学生争论起来。】 ‎ ‎ 师:看来是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啊,推断有理有据,质疑亦难能可贵。其实,要深刻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对北大的贡献,要在了解北大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所以,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下,在下堂课具体分析蔡元培的办学方针时再来解决。 ‎ ‎ 课堂小结 ‎ ‎ 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演讲辞的文体特点,也分析了本文的特点,知道了作者的三点要求和两点计划,初步了解了蔡元培这个人和他的办学方针。虽然还有一个问题存在争议,但有问题不是坏事,学习最怕的就是没问题;有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敦促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我们应该为不断发现问题而高兴。 ‎ ‎ 布置作业 ‎ ‎ 师:今天的作业是课外尽可能地收集一些有关蔡元培和北京大学的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对北大的贡献。 ‎ ‎ 板书设计  ‎ ‎ 第二课时 ‎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 师:上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蔡元培的办学方针,今天我们来具体探究一下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我们知道,蔡元培开门见山给学生提出的三点要求,都是针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北大的不良风气而提的,但没有深入地探究当时的社会怎样黑暗、北京大学又存在着哪些弊病和不良风气。现在我们结合作者提的三点要求,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具体分析一下。我给大家几分钟,认真找一找,把能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北大情况的句子画出来。 ‎ 391‎ ‎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答案。】 ‎ ‎ 生:“抱定宗旨”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正大。从“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大学学风腐败,很多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不是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是以做官发财为目的,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以作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 ‎ 师:分析得很好。在作者看来,学生求学宗旨不正大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 ‎ 生:学生无心向学: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社会。 ‎ ‎ 师:答得又快又准,但还不够完整,只说到了对学生个人的影响。想想,这样的学生若在校内,会对北大造成什么影响?出了社会,又会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 ‎ 生:在校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对整个校风造成影响,使得北大校风变得腐败不堪;对社会也贻害无穷:“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又误人。 ‎ ‎ 师:对,这样就比较完整了。也就是说,求学宗旨不正大不仅害了学生本人,也害了社会;同时使北大学风变得腐败不堪。正因如此,作者才首先提出要“抱定宗旨”。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学生知道求学宗旨是否正大? ‎ ‎ 生: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 ‎ ‎ 师:作者认为,大学的性质是什么? ‎ ‎ 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就是说,大学是专门研究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阶梯。 ‎ ‎ 师:非常好。从对大学的定性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大学能成为不被流俗污染的真正的学门净地,作者把它作为第一个希望和要求提出,足见其重视程度。现在,我们继续分析一下后面两个要求,看它们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 ‎ 生:提出第二条“砥砺德行”的要求,是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文中说“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可见大学生也深受污染。而风俗之好坏,又关系到国家之兴替。所以北大学生必须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 ‎ 师:分析得很有条理。想想,作者为什么认为大学生要负起“力矫颓俗”的责任? ‎ ‎ 生:因为大学生在社会上地位很高,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 ‎ 师: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有没有好的方法? ‎ ‎ 生:最好的方法是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这样才能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 ‎ ‎ 师:很好。请继续分析一下第三个要求“敬爱师友”。 ‎ ‎ 生:这一要求课文没直接写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或不良风气。但从前面所写的情况可以知道,当时北大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功利至上,学生都很势利,缺乏一种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师生不能融洽相处。 ‎ ‎ 师:你的推理很正确。作者在提出“敬爱师友”这一段时确实没有直接描写学生势利无比、不懂“敬爱师友”的文字,但其他地方有没有提到? ‎ ‎ 生:没有发现。 ‎ ‎ 师:再找找,其他同学有没有发现? ‎ ‎ 生:我找到了。在第二段,“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深浅,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 ‎ 师:对了。学生道德沦丧、功利至上的情况严重到了什么地步,由此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作者才提出要“敬爱师友”,那么,在作者看来,提倡“敬爱师友”有什么好处? ‎ ‎ 生:尊敬老师,能使求学更为便利。学生友爱,能相互切磋,促进学习;有时自己做得不好,但又不知道,别人可以指出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相互提点,才能共同进步。 ‎ 391‎ ‎ 师:说得很好。蔡元培要求学生“敬爱师友”,不仅是为了改善校风,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那么,作者“为了学生”这一思想在这篇文章的其他地方还有没有体现? ‎ ‎ 生:其实前面的两点要求针对的是现实弊端,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好;后面的两点计划也一样,改良讲义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购置图书是直接为学生服务。 ‎ ‎ 师:对了。作为校长,作者明确提出要求,直指社会的黑暗和北大的流弊,谁都知道他是想把北大办好。但我们也可以想一想,办好北大的目的是什么? ‎ ‎ 生:更好地培养学生。 ‎ ‎ 师:是啊。乍一听他的演讲,一上来就提要求,好像很不近人情,如果不细细品思,有几个人能体会这位新校长的一片苦心呢? ‎ ‎ 深入学习 ‎ ‎ 师:刚才我们逐一分析了三点要求,也理解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又在课外更全面地了解了作者的办学方针和北大的历史背景,现在,我想大家上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应该可以解决了。蔡元培在这里提出的三个要求、两点计划,有无起到革除弊端、改良风气的作用?他做了校长后,北京大学有没有变化? ‎ ‎ 生:(异口同声)有。 ‎ ‎ 师:很好,现在没有异议了。那么你在课外都了解了多少北大的历史和蔡元培的办学方针?蔡元培对北大的发展究竟造成了多大影响?谁愿意来谈一谈?记住要用史实说话。 ‎ ‎ 生:我对比了一下蔡元培入主北大之前、主持北大期间和离开北大之后的北大历史,可以说蔡元培入主北大,是北大整个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北京大学过去是一座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而蔡元培当校长之后,北大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貌焕然一新。北大能发展成为国际一流大学,蔡元培居功至伟。 ‎ ‎ 生:他在本文的三个要求、两点计划,对北大的改革,都有显著作用。但要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办学方针和他对北大的贡献就必须知道他提出的著名的“十六字箴言”:“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这十六个字的指导下,蔡先生把故宫脚下的北大改造成为一片“精神的圣地”,北大的魅力从此不再是成批成批生产候补官僚的“魅力”,而是现在每个北大人挂在嘴边的��“精神的魅力”。 ‎ ‎ 生:我要补充一点,蔡元培的办学方针不仅对北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整个中国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他“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的指导下,北大成了思想自由之地,聚集了各方人才,容纳了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互相争鸣,自由发展。不久,北大就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此后的北大,便一直站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潮流。所以说,蔡元培影响了北大,北大又影响了中国。蔡元培对北大,对中国现代教育,对整个中国的发展,都可谓功绩卓著,影响深远。 ‎ ‎ 知识拓展、提升 ‎ ‎ 师:说得非常好,看来大家课外查找资料都非常认真,对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他的卓越贡献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现在我们放下历史,谈谈现实,看看对北大和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的蔡元培能不能触动我们这些新时代中学生的心灵。回头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蔡元培在课文中提到的社会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现在也一样有,所以蔡元培当年提出的三点要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那么,你对蔡元培的话有无感触?他的三点要求中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画出来,谈谈你的感想。 ‎ ‎ 【学生思考讨论。】 ‎ ‎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点“砥砺德行”。蔡元培说当时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我觉得现在也好不了多少,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思潮盛行,败德毁行的事情,一样到处都有。正如作者说的,“‎ 391‎ 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连大学生都很难避免被流俗污染,更何况我们中学生?现在的中学生拍拖早恋、抽烟酗酒、沉迷游戏、打架斗殴等现象都有,甚至很普遍。所以,蔡元培的“砥砺德行”,对我们仍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不说“力矫颓俗”,起码要品行端正吧。希望我们都能像蔡元培所说的,砥砺德行,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追求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的娱乐方式和业余爱好,做一个健康正派、品行端正的中学生。 ‎ ‎ 生: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抱定宗旨”。当年北大有无心向学、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文凭的学生,现在这样的学生更多。选科不是选自己喜欢、真正想读的,而是选发展前景好的;报考大学专业也一样,只看热门不热门,出来工资高不高,不看适合不适合自己。功利至上,只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在学校混日子的就更不用说了,平时无所事事,放荡冶游,考试则开夜车,临时抱佛脚,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甚至作弊、抄袭,样样都来。所以无论大学还是中学,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学校,都必须首先“抱定宗旨”,认真学习。 ‎ ‎ 生:我觉得“敬爱师友”这一条也很重要。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皇帝”,自小养尊处优惯了,惟我独尊的优越感很强,比较自私,也比较自大,很多人不懂得尊重人,连最基本的礼貌也不会。在学校不懂得尊重老师,也不懂得与人相处,学生之间不要说互相勉励、互相促进,连平等交往、友好相处也不容易。所以“敬爱师友”,是做一个好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 ‎ 课堂小结 ‎ ‎ 师: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是立足现实,发自内心的。蔡元培80多年前在北大的就职演说,不仅唤醒了当年的北大学子,也打动了我们的心灵。他不朽的声音,将穿越时空,永远回荡在我们灵魂的深处,陪伴我们不断成长,走向每一个成功。 ‎ ‎ 布置作业 ‎ ‎ 师:今天的作业是利用你们搜集的资料,以“蔡元培与北京大学”为主题,办一期墙报。下课。 ‎ ‎ 板书设计 ‎ ‎ 【拓展阅读】 ‎ ‎ 北大之精神 马寅初 ‎ ‎ ‎1927年12月19日 ‎ ‎   ‎ ‎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记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记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 ‎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 ‎ ‎ 苟有北大之牺牲精神,无论举办何事,则结果之良好,俱可期而待。今以浙江一省而论之,如以北大牺牲精神,移办政府与党务,则不出一年,必可为全国之模范省。盖浙江现时之地位,较他省优良之点甚多。财政之统一,一也:浙江之财政厅,尚能统辖全省财政,较之江苏、安徽、福建等省,俱远过之。江苏因为孙传芳之战事未了,所统一者仅长江以南之一部分;安徽在前数月间虽征收税吏,俱归二三军队首领所委派;福建即菜担妓女,亦俱贴印花,其财政上之紊乱,可以想见;至湖广江西等省,更无须深论矣。金融之平稳,二也:全省无滥发纸币,引起金融之扰乱。军队之统一,三也。教育之优良完全,四也。此次革命军兴,全省所受之损失不大,五也。既具此五种之优点,苟政治能上轨道,办事人员俱抱北大精神而徐图改革,则将来之浙江,必较今日可以远胜万倍。 ‎ ‎ ‎ 391‎ ‎ 虽然,欲图改革,必须自环境之改造入手。重心不在表面,而在人心。今日国家社会之所以每况愈下,根本原因在于吏治之不良,道德之堕落。如寅初回浙未久,而请寅初代谋统捐局长者,不知凡几,且有欲寅初推荐往禁烟局者。彼辈之心理,以为寅初现正在反对禁烟局,则寅初推荐之人员,禁烟局不敢不留用。际此生活困难之时,在政界谋事,果属生活问题,倩尚可原。然来寅初处谋事之人,甚至预先说价,必须月薪至若干元以上,或有其他不正当之收益者而后可。是故中国大半人民,虽其私人道德亦有甚好者,但脑筋中实无一“公”字之印象。故公家观念之薄弱已达极点,而对一己之升官发财,譬诸厕所之苍蝇,群相骛集。故无论何界,苟有一人稍有地位,则其亲戚朋友,全体联带而为其属下,家庭观念之深切,世无其右。当知吾人对于国家社会之义务,应以人民之幸福为前提,不当以个人弥补亏空或物质享受为目的。北大昔日既为群众之导师,今而后当如何引导人民,打破家庭观念,而易以团体观点;打破家庭主义,而易以国家主义,恢复人生固有之牺牲精神。否则,若仅有表面之革命,恐虽经千百次,于国家于社会仍无补于事也。 ‎ ‎ 且中国人民之心理,对公家事,若不相干,可以不负责任。如寅初此次反对鸦片,时有人以“在此种社会何必做恶人”之语来相劝勉。若寅初家中妇女如作此语,寅初本可不加深责,然此种浅薄之语,竟发诸现在之官吏与夫东西留学生之口。呜呼!一人公正之勇气能有几何?今不以努力助鼓励,而反以冷水浇头,人心至此,可深浩叹!中国人以“不”字为道德,如不嫖不赌,不饮酒,不吸烟,果属静止之道德,然缺乏相当之努力,与夫牺牲之精神,以尽人生应有之义务。虽方趾圆颅,实类似腐尸。西人谓life ‎ ‎ is activity,否则,反不如截发入山,做和尚之为愈,何必在世上扰扰哉。 ‎ ‎ 是故以北大之精神,牺牲于社会,对于全国,或以范围过大,尚须相当时以若仅浙江一省,则改造之目的,诚可立而待也。欲使人民养成国家观念,牺牲个人而尽力于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举凡战胜环境,改造人心,驱除此等奄奄待毙不负责任之习俗,诸君当与寅初共勉之! ‎ ‎ (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马寅初演讲集》第四集) ‎ ‎ 鉴赏提示:马寅初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蔡元培之后的下一任北京大学校长。这篇演讲是1927年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29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的,在演讲中作者全面阐释了北大精神就是牺牲精神这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以犀利的笔锋无情地揭露了造成国家社会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他伸张正义,振臂疾呼,以北大精神激励人们去“战胜环境,改造人心,驱除此等奄奄待毙不负责任之习俗”。字里行间,爱憎分明,感情强烈,发人深省。 ‎ ‎ 【习题详解】 ‎ ‎ 第一题: ‎ ‎ 命题意图:把握内容,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文化内涵。 ‎ ‎ 参考答案:由这篇演讲辞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即便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也难脱流俗。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突击讲义。因此,蔡元培在上任之初,就郑重地提出了三点要求:希望青年学子在学业上,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孜孜求学;在品行上,能砥砺德行,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在平时的个人修养上,要尊敬师长,团结友爱。 ‎ ‎ “最触动心灵的是哪一点”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 ‎ 第二题: ‎ ‎ 命题意图:了解本文的结构,体会演说辞中心突出、结构分明的特点。 ‎ ‎ 参考答案: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在这方面是个典型的范本。它的结构非常明晰。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明确提出了三点要求,结尾点出自己的计划,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 ‎ 第三题: ‎ ‎ 命题意图: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意。 ‎ ‎ 参考答案:1.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进身阶,因此,学生在校应努力钻研学问,增长见识。这一点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 391‎ ‎ 2.这句话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言的。当时的北京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军阀的混战,旧的道德已经失范,新的又没有树立起来,整个社会陷入道德沦丧的状态,一般人很少能不为所染。这也是作者寄望于青年学子,希望他们不仅洁身自好,而且能担当起为社会匡正流俗的职责的主要原因。 ‎ ‎ 3.这句话讲的是青年学子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劝勉,在德行上共同进步的必要性,寄予了蔡元培对北大学生的深切厚望。 ‎ ‎ 第四题: ‎ ‎ 命题意图:通过自己搜集和整理材料,了解北大的历史和蔡元培的贡献,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 ‎ 参考答案:略 ‎ ‎ 【备课资料】 ‎ ‎ 关于蔡元培 ‎ ‎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1868年l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清季进士出身,1894年任翰林院编修。他忧民族危难,愤清王朝腐败无能,于1898年10月弃官南下,兴学育才以救国。先后担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等职。1902年4月,与蒋观云、叶瀚等人在上海组织中国教育会,被推举为会长。开始倡言反清革命,并与教育会同人创设爱国学社及爱国女学,培养革命人才。1904年11月,在上海发起创立光复会,任会长。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上海分会会长。1907年起,留学德国,旋入莱比锡大学,并从事译著。1912年1月,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2月受孙中山委派,任迎袁世凯南下就总统职之专使。7月因不满袁专权,愤而辞职,再次赴德留学。一度回国参加“二次革命”,后转赴法国从事译著。1915~1916年在法国参与创办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被推举为中方会长,推动了影响深远的国内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17年初,出任北京大学校长,锐意改革,整顿学校,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五四运动中,竭力营救被捕学生。1920年底,赴欧美各国考察高等教育,并出席太平洋教育会议。法国里昂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文学博士与法学博士荣誉学位。1923年春,不满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破坏法制的行为,提出辞职,离京南下。秋间转赴欧洲,从事研究和著述,并参与要求英、法等国退还庚子赔款兴办教育事项。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经孙中山提名,当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二全大会后,一直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26年初回国。在上海参加苏浙皖三省联合会,配合北伐战争,策划三省自治运动,遭孙传芳通缉。1927年起,在南京国民政府任大学院院长、司法部长和监察院长等职。后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辞去其他职务。1932年底,与宋庆龄、杨杏佛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这前后,参与营救被捕的胡也频、杨开慧、陈独秀、许德珩、廖承志、史良、陈赓、丁玲、牛兰夫妇等。抗日战争爆发后,移居香港养病,继续领导迁移后方的中研院工作,并任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用《满江红》词牌为中国分会制作激励抗战的会歌一首。‎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 ‎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中,蔡元培是颇具特色的。他以一个曾得意仕途的清季翰林,转变成为真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他在反清斗争中曾提出以暗杀和暴动为手段的激烈主张,却是一位以宽容和恬淡自处而著称的长者;他旧学深沉,深刻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有明确的开放意识,取文化世界主义的主张;在旧中国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他却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聚集同志,为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的一生虽然有过曲折和失误,但始终追求真理,憎恶暴虐,为民族的解放和进步呕心沥血;他虽然身居要职,却自始至终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道德文章垂范人间。毛泽东曾赞誉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重庆《新华日报》‎1940年3月8日);周恩来则高度概括了他一生的历史功绩:“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延安《新中华报》‎1940年4月19日)这确实恰当地反映了这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的一生。 ‎ ‎ 蔡元培一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在文化教育上尤为巨大。他作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民主教育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杰出的先驱者。他投身教育事业后,即致力于打破封建专制教育,明确要为革新政治而培养人才。民国建立后,他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和北京政府的教育总长,虽然时间很短,但开始了施展改革中国教育制度的抱负。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废弃了前清教育宗旨中违背共和政体和不合信仰自由原则的“忠君”和“尊孔”的条文,小学废止读经,大学取消经科,改革学制,修订课程;在教育中首倡德、智、体、美四育,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并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 391‎ 通过这些改革,初步建立了中国新式的、与共和政治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从而揭开了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新的一页。蔡元培进步的教育思想和改革措施,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培植了许多优秀人才,为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蔡元培在教育事业上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北京大学的革新。1917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积极倡导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允许和鼓励不同学派发展的办学方针,热心延聘像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这样的新派人物到北大执教,同时对思想守旧但在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也加以延揽,开创了学术自由的新风;大力扶植各种学术政治社团,培养了学术研究、思想争辩之风,使新思潮、新思想在这里应运而生;实行民主办学、教授治校,对学校领导体制、学制与课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率先招收女生,扫荡旧习,使北大成为人才辈出的最高学府。经过整顿与革新,把一个原来陈腐不堪的封建文化营垒,改造成为生机勃勃的新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蔡元培对北大的革新,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一个学校的范围,而影响到整个文化思想界。这是蔡元培一生事业中最辉煌的一个时期,从此以后,他的名字就和北京大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职虽十年有半,实际在校视事仅五年余,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产生如此广大而深远的影响,以致至今仍为人们所怀念所乐道,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罕见的。而他在丰富的教育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思想,留下大量的教育论著,也确有许多创见和卓识,有独具慧眼的精到的见解,这些都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 ‎ 1928年,蔡元培创设中央研究院,他辞去其他职务,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前后十三年,直至逝世。这是他继革新北京大学之后对我国文化科学事业的又一重要贡献。蔡元培极其重视科学事业,深刻理解发展科学事业对强国富民的特殊重要作用,积极倡导科学精神,推动科学研究,普及科学方法。他在中央研究院实行学术自由和学者治院的原则,发扬民主,知人善任,延揽了一批如李四光、丁文江、竺可桢、翁文灏、赵元任、陈寅恪、任长恭、周仁、王家楫、陶孟和、陈翰笙、余青松、李济这样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热心提掖后进新秀,培养了许多科学研究人才,使他们在一些学科的研究中取得了成绩。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在论及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对我国学术的贡献时曾指出:“元培先生一生提倡学术研究,他担任教育总长,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都有非常卓越的表现。在这些表现之外,擘划创建中央研究院,更花了他无数的心血,一直到去世为止,他仍未与中央研究院脱离过关系。因此,中央研究院同仁,大家都感念这位伟大、崇高的学术大师,在他的惨淡经营下,中研院才能萌芽、茁壮,才能开出美丽的学术之花。在民国十八年,中央研究院已有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心理、社会科学等研究所,网罗全国最优异的研究人才,又有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学术领域中,分别居于领导的地位。这些成绩,都是元培先生创造出来的。”(据孙常炜编《蔡元培全集》第1507页、1508页)对于我国科学研究事业,蔡元培确实做了重要的奠基工作。 ‎ ‎ 蔡元培也是我国近代美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美育实践家。突出地揭示美育对激励人生奋发精神的积极作用,是蔡元培在我国美育史上的一大功绩。充分认识美育对人生的意义,正是他重视美育事业,包括绘画、雕塑、音乐等一切艺术的思想理论根源。1912年春,蔡元培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破天荒地以教育行政当局身份把美育与德、智、体并列为教育方针。同时,积极倡议、支持、资助建立各种与美育有关的学术研究团体,举办各种活动,保护文物古迹,撰写论著,四处演讲,目的在于通过美育来完善人格,改造人们的世界观。1922年,他发表《美育实施的方法》,提出完整而系统的方法,规划全民实施美育的蓝图。蔡元培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创办了两所日后驰誉中外的艺术院校,1927年10月在上海创立国立音乐院(今为“上海音乐学院”),1928年3月于杭州筹建国立艺术院(今为“中国美术学院”)。这两所院校在半个多世纪里集中了不少知名教授,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 ‎ ‎ 蔡元培的道德风范和人格力量,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深为世人所钦仰。“人世楷模”“善良的社会和庄严的人生的模范”(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生1936年1月《祝蔡孑民先生千秋诗》)的赞誉,对他来说绝非溢美之词。任鸿隽称他具有“处处为人无我的真精神”;“对人接物,似乎有两个原则,一个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决不愿意以自己的语言和行动使人感到一点不快或不便,一个是承认他人的理性,以为天下事无不可以和平自由的方法互相了解或处理。”“但在公义一方面,蔡先生却是特立不屈、勇往直前、丝毫不退、毫不假借的斗士。”(重庆《中央日报》‎‎1940年3月24日 391‎ ‎)他的学生冯友兰也回忆说,在蔡先生身边,感同光风霁月,他的人格能造成一种气象。沐浴在这种气象之中,就不能不为他的人格所感化。蔡元培身居高位,一生廉洁,自奉俭朴,直至晚年仍是全家租赁房屋居住,他酷爱的书籍也分散在北平、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没有一个归拢庋藏的地方。蔡元培这种真诚待人、无私奉献、光明磊落的精神,源于他对国家、对民族、对事业、对学生深深的眷恋和崇高的责任感。他的这种浩然正气和高尚道德情操,至今仍是公务人员的楷模。 ‎ ‎ (节选自《蔡元培全集·前言》,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 ‎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蔡元培 ‎ ‎ 北京大学的名称,是从民国元年起的。民元以前,名为京师大学堂,包有师范馆、仕学馆等,而译学馆亦为其一部。我在民元前六年,曾任译学馆教员,讲授国文及西洋史,是为我在北大服务之第一次。 ‎ ‎ 民国元年,我长教育部,对于大学有特别注意的几点:一、大学设法、商等科的,必设文科;设医、农、工等科的,必设理科。二、大学应设大学院(即今研究院),为教授、留校的毕业生与高级学生研究的机关。三、暂定国立大学五所,于北京大学外,再筹办大学各一所于南京、汉口、四川、广州等处。(尔时想不到后来各省均有办大学的能力。)四、因各省的高等学堂,本仿日本制,为大学预备科,但程度不齐,于入大学时发生困难,乃废止高等学堂,于大学中设预科。(此点后来为胡适之先生等所非难,因各省既不设高等学堂,就没有一个荟萃较高学者的机关,文化不免落后;但自各省竞设大学后,就不必顾虑了。) ‎ ‎ 是年,政府任严幼陵君为北京大学校长。两年后,严君辞职,改任马相伯君。不久,马君又辞,改任何锡侯君,不久又辞,乃以工科学长胡次珊君代理。民国五年冬,我在法国,接教育部电,促回国,任北大校长。我回来,初到上海,友人中劝不必就职的颇多,说北大太腐败,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声名有碍。这当然是出于爱我的意思。但也有少数的说,既然知道他腐败,更应进去整顿,就是失败,也算尽了心。这也是爱人以德的说法。我到底服从后说,进北京。 ‎ ‎ 我到京后,先访医专校长汤尔和君,问北大情形。他说:“文科预科的情形,可问沈尹默君;理工科的情形,可问夏浮筠君。”汤君又说:“文科学长如未定,可请陈仲甫君。陈君现改名独秀,主编《新青年》杂志,确可为青年的指导者。”因取《新青年》十余本示我。我对于陈君,本来有一种不忘的印象,就是我与刘申叔君同在《警钟日报》服务时,刘君语我:“有一种在芜湖发行之白话报,发起的若干人,都因困苦及危险而散去了,陈仲甫一个人又支持了好几个月。”现在听汤君的话,又翻阅了《新青年》,决意聘他。从汤君处探知陈君寓在前门外一旅馆,我即往访,与之订定。于是陈君来北大任文科学长,而夏君原任理科学长,沈君亦原任教授,一仍旧贯;乃相与商定整顿北大的办法,次第执行。 ‎ ‎ 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我在译学馆的时候,就知道北京学生的习惯。他们平日对于学问上并没有什么兴会,只要年限满后,可以得到一张毕业文凭。教员是自己不用功的,把第一次的讲义,照样印出来,按期分散给学生,在讲坛上读一遍,学生觉得没有趣味,或瞌睡,或看看杂书,下课时,把讲义带回去,堆在书架上。等到学期、学年或毕业的考试,教员认真的,学生就拼命地连夜阅读讲义,只要把考试对付过去,就永远不再去翻一翻了。要是教员通融一点,学生就先期要求教员告知他要出的题目,至少要求表示一个出题目的范围;教员为避免学生的怀恨与顾全自身的体面起见,往往把题目或范围告知他们了。于是他们不用功的习惯,得了一种保障了。尤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所以学生都被称为老爷,而监督及教员都被称为中堂或大人)。他们的目的,不但在毕业,而尤注重在毕业以后的出路。所以专门研究学术的教员,他们不见得欢迎。要是点名时认真一点,考试时严格一点,他们就借个话头反对他,虽罢课也所不惜。若是一位在政府有地位的人来兼课,虽时时请假,他们还是欢迎得很,因为毕业后可以有阔老师做靠山。这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劣根性,是于求学上很有妨碍的。所以我到校后第一次演说,就说明:“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然而要打破这些习惯,只有从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着手。 ‎ ‎ 那时候因《新青年》上文学革命的鼓吹,而我们认识留美的胡适之君,他回国后,即请到北大任教授。胡君真是“旧学邃密”而且“新知深沉”的一个人,所以一方面与沈尹默、兼士兄弟,钱玄同、马幼渔、刘半农诸君以新方法整理国故,一方面整理英文系。因胡君之介绍而请到的好教员,颇不少。 ‎ ‎ 我素信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 391‎ 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让他们并存,令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最明白的是胡适之君与钱玄同君等绝对地提倡白话文学,而刘申叔、黄季刚诸君仍极端维护文言的文学;那时候就让他们并存。我信为应用起见,白话文必要盛行,我也常常作白话文,也替白话文鼓吹;然而我也声明:作美术文,用白话也好,用文言也好。例如我们写字,为应用起见,自然要写行楷,若如江艮庭君的用篆隶写药方,当然不可;若是为人写斗方或屏联,作装饰品,即写篆隶章草,有何不可? ‎ ‎ 那时候各科都有几个外国教员,都是托中国驻外使馆或外国驻华使馆介绍的,学问未必都好,而来校既久,看了中国教员的阑珊,也跟了阑珊起来。我们斟酌了一番,辞退几人,都按着合同上的条件办的。有一法国教员要控告我;有一英国教习竟要求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来同我谈判,我不答应。朱尔典出去后,说:“蔡元培是不要再做校长的了。”我也一笑置之。 ‎ ‎ 我从前在教育部时,为了各省高等学堂程度不齐,故改为各大学直接的预科。不意北大的预科,因历年校长的放任与预科学长的误会,竟演成独立的状态。那时候预科中受了教会学校的影响,完全偏重英语及体育两方面;其他学科比较的落后,毕业后若直升本科,发生困难。预科中竟自设了一个预科大学的名义,信笺上亦写此等字样。于是不能不加以改革,使预科直接受本科学长的管理,不再设预科学长。预科中主要的教课,均由本科教员兼任。 ‎ ‎ 我没有本校与他校的界限,常为之通盘打算,求其合理化。是时北大设文、理、工、法、商五科,而北洋大学亦有工、法两科。北京又有一工业专门学校,都是国立的。我以为无此重复的必要,主张以北大的工科并入北洋,而北洋之法科,刻期停办。得北洋大学校长同意及教育部核准,把土木工与矿冶工并到北洋去了。把工科省下来的经费,用在理科上。我本来想把法科与法专并成一科,专授法律,但是没有成功。我觉得那时候的商科,毫无设备,仅有一种普通商业学教课,于是并入法科,使已有的学生毕业后停止。 ‎ ‎ 我那时候有一个理想,以为文、理两科,是农、工、医、药、法、商等应用科学的基础,而这些应用科学的研究时期,仍然要归到文、理两科来。所以文、理两科,必须设各种的研究所;而此两科的教员与毕业生必有若干人是终身在研究所工作,兼任教员,而不愿往别种机关去的。所以完全的大学,当然各科并设,有互相关联的便利。若无此能力,则不妨有一大学专办文、理两科,名为本科;而其他应用各科,可办专科的高等学校,如德、法等国的成例。以表示学与术的区别。因为北大的校舍与经费,绝没有兼办各种应用科学的可能,所以想把法律分出去,而编为本科大学;然没有达到目的。 ‎ ‎ 那时候我又有一个理想,以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例如文科的哲学,必植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从前心理学附入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应列入理科;教育学与美学,也渐用实验法,有同一趋势。地理学的人文方面,应属文科,而地质地文等方面属理科。历史学自有史以来,属文科,而推原于地质学的冰期与宇宙生成论,则属于理科。所以把北大的三科界限撤去而列为十四系,废学长,设系主任。 ‎ ‎ 我素来不赞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孔氏的主张。清代教育宗旨有“尊孔”一款,已于民元在教育部宣布教育方针时说它不合用了。到北大后,凡是主张文学革命的人,没有不同时主张思想自由的;因而为外间守旧者所反对。适有赵体孟君以编印明遗老刘应秋先生遗集,贻我一函,属约梁任公、章太炎、林琴南诸君品题。我为分别发函后,林君复函,列举彼对于北大怀疑诸点;我复一函,与他辩。这两函颇可窥见那时候两种不同的见解,所以抄在下面(《致公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此处略)。 ‎ ‎ ‎ 391‎ ‎ 这两函虽仅为文化一方面之攻击与辩护,然北大已成为众矢之的,是无可疑了。越四十余日,而有五四运动。我对于学生运动,素有一种成见,以为学生在学校里面,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不应有何等政治的组织。其有年在二十岁以上,对于政治有特殊兴趣者,可以个人资格参加政治团体,不必牵涉学校。所以民国七年夏间,北京各校学生,曾为外交问题,结队游行,向总统府请愿;当北大学生出发时,我曾力阻他们,他们一定要参与;我因此引咎辞职。经慰留而罢。到八年五月四日,学生又有不签字于巴黎和约与罢免亲日派曹、陆、章的主张,仍以结队游行为表示,我也就不去阻止他们了。他们因愤激的缘故,遂有焚曹汝霖住宅及攒殴章宗祥的事,学生被警厅逮捕者数十人,各校皆有,而北大学生居多数;我与各专门学校的校长向警厅力保,始释放。但被拘的虽已保释,而学生尚抱再接再厉的决心,政府亦且持不做不休的态度。都中喧传政府将明令免我职而以马其昶君任北大校长,我恐若因此增加学生对于政府的纠纷,我个人且将有运动学生保持地位的嫌疑,不可以不速去。乃一面呈政府,引咎辞职,一面秘密出京,时为五月九日。 ‎ ‎ 那时候学生仍每日分队出去演讲,政府逐队逮捕,因人数太多,就把学生都监禁在北大第三院。北京学生受了这样大的压迫,于是引起全国学生的罢课,而且引起各大都会工商界的同情与公愤,将以罢工、罢市为同样之要求。政府知势不可侮,乃释放被逮诸生,决定不签和约,罢免曹、陆、章,于是五四运动之目的完全达到了。 ‎ ‎ 五四运动之目的既达,北京各校的秩序均恢复,独北大因校长辞职问题,又起了多少纠纷。政府曾一度任命胡次珊君继任,而为学生所反对,不能到校;各方面都要我复职。我离校时本预定决不回去,不但为校务的困难,实因校务以外,常常有许多不相干的缠绕,度一种劳而无功的生活,所以启事上有“杀君马者道旁儿;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我欲小休矣”等语。但是隔了几个月,校中的纠纷,仍在非我回校,不能解决的状态中,我不得已,乃允回校。回校以前,先发表一文,告北京大学学生及全国学生联合会,告以学生救国,重在专研学术,不可常为救国运动而牺牲。到校后,在全体学生欢迎会演说,说明德国大学学长、校长均每年一换,由教授会公举;校长且由神学、医学、法学、哲学四科之教授轮值;从未生过纠纷,完全是教授治校的成绩。北大此后亦当组成健全的教授会,使学校决不因校长一人的去留而起恐慌。 ‎ ‎ 那时候蒋梦麟君已允来北大共事,请他通盘计划,设立教务、总务两处;及聘任、财务等委员会,均以教授为委员。请蒋君任总务长,而顾孟余君任教务长。 ‎ ‎ 北大关于文学、哲学等学系,本来有若干基本教员,自从胡适之君到校后,声应气求,又引进了多数的同志,所以兴会较高一点。预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国学四种研究所,止有国学研究所先办起来了。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比较的困难一点。自民国九年起,自然科学诸系,请到了丁巽甫、颜任光、李润章诸君主持物理系,李仲揆君主持地质系。在化学系本有王抚五、陈聘丞、丁庶为诸君,而这时候又增聘程寰西、石蘅青诸君。在生物学系本已有锤宪鬯君在东南西南各省搜罗动植物标本,有李石曾君讲授学理,而这时候又增聘谭仲逵君。于是整理各系的实验室与图书室,使学生在教员指导之下,切实用功;改造第二院礼堂与庭园,使合于讲演之用。在社会科学方面,请到王雪艇、周鲠生、皮皓白诸君;一面诚意指导提起学生好学的精神,一面广购图书杂志,给学生以自由考索的工具。丁巽甫君以物理学教授兼预科主任,提高预科程度。于是北大始达到各系平均发展的境界。 ‎ ‎ 我是素来主张男女平等的。九年,有女学生要求进校,以考期已过,姑录为旁听生。及暑假招考,就正式招收女生。有人问我:“兼收女生是新法,为什么不先请教育部核准?”我说:“教育部的大学令,并没有专收男生的规定;从前女生不来要求,所以没有女生;现在女生来要求,而程度又够得上,大学就没有拒绝的理。”这是男女同校的开始,后来各大学都兼收女生了。 ‎ ‎ 我是佩服章实斋先生的,那时候国史馆附设在北大,我定了一个计划,分征集、纂辑两股;纂辑股又分通史、民国史两类;均从长编入手,并编历史辞典,聘屠敬山、张蔚西、薛阆仙、童亦韩、徐贻孙诸君分任征集编撰等务。后来政府忽又有国史馆独立一案,别行组织。于是张君所编的民国史,薛、童、徐诸君所编的辞典,均因篇帙无多,视同废纸;止有屠君在馆中仍编他的蒙兀儿史,躬自保存,没有散失。 ‎ ‎ 我本来很注意于美育的,北大有美学及美术史教课,除中国美术史由叶浩吾君讲授外,没有人肯讲美学。十年,我讲了十余次,因足疾进医院停止。至于美育的设备,曾设书法研究会,请沈尹默、马叔平诸君主持。设画法研究会,请贺履之、汤定之诸君教授国画;比国楷次君教授油画。设音乐研究会,请萧友梅君主持。均听学生自由选习。 ‎ ‎ 我在爱国学社时,曾断发而习兵操,对于北大学生之愿受军事训练的,常特别助成;曾集这些学生,编成学生军,聘白雄远君任教练之责,亦请蒋百里、黄膺白诸君到场演讲。白君勤恳而有恒,历十年如一日,实为难得的军人。 ‎ ‎ ‎ 391‎ 我在九年的冬季,曾往欧美考察高等教育状况,历一年回来。这期间的校长任务,是由总务长蒋君代理的。回国以后,看北京政府的情形,日坏一日,我处在与政府常有接触的地位,日想脱离。十一年冬,财政总长罗钧任君忽以金佛郎问题被逮,释放后,又因教育总长彭允彝君提议,重复收禁。我对于彭君此举,在会议上,认为是蹂躏人权献媚军阀的勾当;在私情上,罗君是我在北大的同事,而且于考察教育时为最密切的同伴,他的操守,为我所深信,我不免大抱不平。与汤尔和、邵飘萍、蒋梦麐诸君会商,均认有表示的必要。我于是一面递辞呈,一面离京。隔了几个月,贿选总统的布置,渐渐地实现;而要求我回校的代表,还是不绝,我遂于十二年七月间重往欧洲,表示决心;至十五年,始回国。那时候,京津间适有战争,不能回校一看。十六年,国民政府成立,我在大学院,试行大学区制,以北大划入北平大学区范围,于是我的北京大学校长的名义,始得取消。 ‎ ‎ 综计我居北京大学校长的名义,十年有半;而实际在校办事,不过五年有半,一经回忆,不胜惭悚。 ‎ ‎ ‎1934年1月1日 ‎ ‎ (选自《蔡元培选集》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 ‎ 回想北大当年 张申府 ‎ ‎ 我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到毕业后留校教书,前后共8个年头。想起北大当年,使我兴奋,令人回味。 ‎ ‎ 进北大 ‎ ‎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它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产物,是维新派克服了顽固守旧势力的重重阻挠建立起来的高等学府。辛亥革命后,严复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后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大学堂总监督改称大学校校长,各科的监督改称学长,原来附属的高等学堂亦改称为大学预科了。 ‎ ‎ 1913年,我在北京高等师范学堂附属中学班读书。秋天,跳班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当时的北大设文、法、理、工科和预科,本科设在地安门的马神庙,预科设在北河沿的清代译学馆旧址。 ‎ ‎ 所谓“预科”相当于北大的附属高中,学制为三年(后改两年),毕业后可以免试升入本科。预科又分为两类:第一类预科毕业后升入文、法本科;第二类预科毕业后升入理、工科。它偏重于数学的教学。 ‎ ‎ 我在第二类预科上了一年,觉得并不太吃力。便想去考本科,可是北大的理工科有严格的规定:凡报考本科者,必须有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的文凭。初期读文科的人并不太多,因此报考文科只要求同等学历,并不注重文凭。我升学心切,暑假改了一个名字,考上了文科。 ‎ ‎ 北大文科分哲学、历史、国文学、英文学4个学门(后改称为系),我上了哲学门。照北大原定的计划,哲学门分为中国哲学、西洋哲学、印度哲学3类,但这个计划并未实现,只是混合设立一个哲学门。我虽然入了哲学门,却一心不忘数学。那时,我见知于数学系主任兼代理学长冯祖荀先生,在哲学门不到两个月,又转入了数学门。 ‎ ‎ 可是转了数学门,我又放不下哲学。在哲学门两个月的学习中,时间虽然极短,但眼界大开,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我上的是数学的课,读的却多是哲学的书。从那时起,我主要研究的都是哲学及其有关科目。当然,数学书始终不断在我的涉猎之中,只是数学题从不肯做,化学实验更是绝少动手。 ‎ ‎ 藏书楼 ‎ ‎ 我刚进北大时,学校还没有图书馆,只有一个藏书楼,设在马神庙校舍后院的所谓四公主梳妆楼里。藏书楼的书可以外借,但没有阅览室。过了一年,藏书楼腾出一些地方,辟出阅览室,阅览桌放在中间,四周摆上书柜,柜里都是西文书,平时总是上着锁,线装书则放在楼上,借阅的人也并不多。我上预科的时候,常常从北河沿到藏书楼来借书,犹记得那时我借的书有德文与法文的《数理科学百科全书》等。一个大学预科一年级的学生,借读这样高深的德法文书,当时并不很多。这得到了冯祖荀先生的青睐,藏书楼的管理人员由此也给了我许多方便。上本科后,我更是经常呆在阅览室里。那时书本来无多,我可以就架恣意快读,除了工程书以外,柜里的书几乎没有我不看的。 ‎ ‎ ‎ 391‎ 有一天,我发现了一本装潢精美的书,是一本精装本,1914年美国出版,书名是《我们的外界知识》,英国罗素著。翻看一遍,觉得很有意思,又坐下来接连看了两遍,真有点爱不释手了。由此我发现了罗素,并对之产生了兴趣。30年代,我一度再任北大讲师,专讲罗素哲学,这也可以说是与北大藏书楼的帮助分不开的。 ‎ ‎ 蔡元培主校 ‎ ‎ 1917年初,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在蔡先生的主持下,学校厉行改革,出现了新的气象。 ‎ ‎ 蔡先生是浙江人。1868年生,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壬辰科翰林,时年26岁。蔡先生早年很有才名,他见清王朝已不能持久,为适应时代的潮流,便从事哲学、伦理学等新学的研究。他到过日本,加入了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积极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后来又到德国学习。辛亥革命后,蔡先生曾任南京临时政府首任教育总长和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后因遭到袁世凯的仇视,被迫再赴欧洲。袁垮台后,蔡回国出任了北大校长,他虽是一个资产阶级学者,又是科举出身,但他对破旧创新有锐利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 ‎ ‎ 蔡先生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旧学旧人不废,而新学新人大兴。他聘请陈独秀任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院长),章行严(士钊)、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陶孟和等任教授,后又聘任马寅初、陈豹隐等。同时,蔡元培还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排除了一批腐败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给学校带来了蓬勃的朝气。在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口号下,当时在校的教员既有宣讲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也有拥护袁世凯做皇帝的筹安会人物刘师培,另外还有前清大学士李鸿藻的儿子李石曾教生物学,年仅二十三四岁的梁漱溟先生讲印度哲学等。 ‎ ‎ 蔡先生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的风气,这是他进行改革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 ‎ 北京大学过去是一座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不少学生以上大学为晋升的阶梯,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上学不读书,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还有的人打麻将、逛八大胡同。与我同宿舍的几个学生,就很少读书,而是聚在一起打牌。 ‎ ‎ 面对这种局面,蔡先生从提倡思想自由出发,举办学术讲座,组织学术团体,例如新闻研究会、哲学研究会等。蔡元培亲任新闻研究会会长,以“研究新闻理论,增长新闻经验,谋求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邀请李大钊和著名的新闻界人士邵飘萍等到会讲演。同时,一些进步的政治团体也纷纷成立,像少年中国学会、新潮社等。这两个团体分别编辑出版了《少年中国》月刊和《新潮》。我亦参加了这两个团体的活动,并为之撰写了一些短小文章。 ‎ ‎ 蔡先生还发起组织了一个进德会,以不嫖、不赌、不纳妾为基本戒条,针对北大一部分学生的恶习,用这样的方法培养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个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旧社会上层道德堕落、生活腐朽的强烈不满。当时进德会在校内颇有影响,入会的人很多,对于北大部分知识分子个人道德的提高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 ‎ 蔡先生在学术上,是以治美学而闻名的。他刚到北大不久,我送他一大本新出版的讲述法国19世纪美学家居友(J.M.Guɡau,1854年至1888年)学说的日文书,他很快就看完了还给我。他组织了“画法研究社”“音乐研究会”等一些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来培养学生对美育的兴趣,以贯彻其“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 ‎ 在蔡元培校长的革新精神指导下,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在全国教育界、学术界以及思想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心。 ‎ ‎ 【课外练习】 ‎ ‎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同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数shǔ 数说 数伏 不可胜数 数典忘祖 ‎ ‎ B.识shí 识别 识破 博闻强识 远见卓识 ‎ ‎ C.横hénɡ 纵横 横行 妙趣横生 专横跋扈 ‎ ‎ D.模mó 模型 模具 模棱两可 装模作样 ‎ ‎ 答案:A(B.“博闻强识”应读“zhì”;C.“专横跋扈”应读“hènɡ”;D.“模具、装模作样”都读“mú”。) ‎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瞻养 剧烈 泄漏 孽根 ‎ ‎ B.签署 装潢 殉情 猜谜 ‎ 391‎ ‎ C.盥洗 束缚 发轫 斑白 ‎ ‎ D.寒伧 诀窍 竣工 掂量 ‎ ‎ 答案:A(A.“瞻养”应作“赡养”。) ‎ ‎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 ‎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 ‎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 ‎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 ‎ 答案:D〔此题考查顿号、冒号、书名号的应用。A项中顿号多余,因为约数间无须停顿。B项中分号用得不妥,因为在这句子中,分号前后两层并非并列关系,将分号改为冒号(冒号后面的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C项中,《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讲习班》的书名号用错,因为书名号只是用于标明书名、刊名、篇名的,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 ‎ B.小张,我劝你不要挖空心思赚黑钱,俗话说输钱只为赢钱起,你就不怕报应? ‎ ‎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件丑事即使不宣传,也会有人知道的。 ‎ ‎ D.做生意应讲诚信。像那种“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的投机取巧的做法,靠蒙骗顾客赚钱是极其愚蠢的。 ‎ ‎ 答案:B(A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事情的成败、好坏完全出于一个人的策划。B项“输钱只为赢钱起”比喻被别人算计是由于算计别人所引起的。C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D项“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意思是商品必须讲究包装,做生意必须重视宣传。这里用作贬义词不当。) ‎ ‎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 ‎ 现在,我们来谈谈京剧的明天。京剧有没有明天呢?当然有。但是京剧又如同一个人一样,人是有生老病死的,京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可能不受到时代的影响,它也有一个高潮、低潮,盛兴、衰落,它也要分阶段。比如说唐诗,京剧跟唐诗在很多方面相像,盛唐时候唐诗代表者有李白、杜甫,后来人称“大李杜”。到了晚唐的时候,唐诗的代表者有李商隐、杜牧,后来人称“小李杜”,不是说李商隐、杜牧个人的才华就比不上李白、杜甫,但是可惜他们生活写作的那个时代是在晚唐,而不是像李白、杜甫他们生活写作于盛唐,所以李商隐、杜牧的诗作委婉细腻,或许还有一些雕琢,是晚唐时代的唐诗,总体成就不如盛唐。 ‎ ‎ 我们回到京剧上来,梅兰芳是京剧什么阶段的代表人物呢?显然是盛唐阶段。当然,京剧盛唐阶段的佼佼者,不止他一位了。他自成一派的“梅派”唱腔具有醇厚流丽的特点,他精通音律,除了继承传统的唱腔外,还编创了大量新颖的、独具个性的唱腔,这些唱腔多年来深受欢迎,广为流传。他一生排演、创作过大约400出大小剧目,其中《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奇双会》等代表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风格。他是一位难得的戏曲演员,卓绝的京剧大师。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与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被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中国京剧也因他走向了世界。虽然梅兰芳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还活在我们心中。他的艺术是活着的。梅兰芳之后这四十多年间,经过“文革”、经过什么等等,现在进入21世纪了,那么不妨说京剧的盛唐阶段过去了,但是京剧还会有新的高潮,还会出现佼佼者。京剧的“小李杜”是谁呢?会有人出来的。这部分人也是重要的,他们将承前启后,以后京剧的宋词时代也会到来的。现在我们应该抓紧目前这段时间,做几件什么事呢?我粗疏想来有四件。一要抓紧对京剧文化的总结。当年辅佐梅兰芳的有一位著名的编剧、戏曲理论家叫齐如山,他把京剧的原则总结成四句话:“第一句有声必歌,京剧舞台上有声音就是歌唱;第二句无动不舞,没有一个动作不是舞蹈;第三句不许写实;第四句不许真器物、真东西上台,喝酒你不能拿真的酒壶酒杯上台,吃饭不能拿真的筷子、盘子、饭碗真吃、真喝。”‎ 391‎ 这四句话很精辟。那么京剧又发展了有半个世纪了,是不是应该把京剧艺术的规律用文字配合着图像作更加精辟的总结和升华呢?是应该的。第二,应该把京剧文化跟其他的一些东方文化结合起来总结。其他是什么呢?绘画、围棋、中医等等,这都是东方文化的不同的范畴。先是分别找专家总结这些范畴,然后互相打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等于资产重组。我们做大、做好,把中国东方文化做大做好,在面对西方文化挑战时,我们就会更有信心了。第三,有了这个东西,资产重组以后,跟西方文化进行碰撞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真知。第四,以这种真知再返回来指导我们的艺术实践、文化实践,这样的东西就是活的东西,是有效的东西。 ‎ ‎ 如果上面说的四项工作都能做得很到位的话,那么京剧的命运应该说是很美好的。回顾京剧一百多年来行进的轨迹,总结梅兰芳先生为京剧艺术所作的重大贡献,对于今后京剧的进一步发展,一定会有所启示。并且,我们也相信,京剧的振兴将在21世纪完成。 ‎ ‎ 5.京剧的行当除了梅兰芳所擅演的角色之外,还有生、净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旦 丑 ‎ ‎ 6.作者说京剧和唐诗"很多方面相像"主要是由于 ‎ ‎ A.它们都有委婉细腻、节奏铿锵、琅琅上口的特点。 ‎ ‎ B.它们都有著名的代表人物和相同的艺术手法。 ‎ ‎ C.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因而相映成辉。 ‎ ‎ D.它们的发展同样受到时代影响而有高低兴衰。 ‎ ‎ 答案:D ‎ ‎ 7.齐如山所说的第三、四句话说出了京剧表演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关系。 ‎ ‎ 答案:虚 实(或“生活”“艺术”) ‎ ‎ 8.这篇演讲稿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语言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 ‎ ‎ 答案:关于如何振兴京剧 口语化(意思对即可。) ‎ ‎ 9.作者认为当前有四件事要抓紧做。请你联系文意,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如:开设《京剧艺术》的选修课,普及京剧知识)。 ‎ ‎ 答案:略(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合理,有可行性即可。) ‎ ‎ 10.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梅兰芳的认识。 ‎ ‎ 答案:略(要点:代表作品、作品数量、表演体系、贡献等。) ‎ ‎ 【活动与探究】 ‎ ‎ 一、在课文中蔡元培认为,做一个合格的北大学生必须能够“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那么,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中学生又必须做到哪些要求呢?请以“怎样做一个新时代的中学生”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的看法。 ‎ ‎ 二、关于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想 ‎ ‎ 选题设计:中国百年风云和北大沧桑 ‎ ‎ 研究方法:可采用“历史研究法”,从如下三方面去考虑:北大的源起、北大的发展、北大的前瞻。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图书、网络均可),了解北大的发展轨迹,然后整理成文。 ‎ ‎ ..........................蔡元培 ‎ 14、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 ‎ 【教学目标】 ‎ ‎ 一、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 二、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的特点,在读与讲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 ‎ ‎ 三、注意体会和揣摩本文成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斐然的特点。 ‎ ‎ 【教学建议】 ‎ ‎ 一、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 二、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应提倡多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读与讲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 ‎ ‎ 三、本文成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斐然,学习要注意体会和揣摩。 ‎ 391‎ ‎ 【课时安排】1课时 ‎ ‎ 【教学步骤】 ‎ ‎ 一、导入新课 ‎ ‎ 年纪稍大的中国人应还记得,1968年春,"文革"还正如火如荼之际,毛泽东发表了一篇"五二O声明",全国各地为此举行了由上级组织的大规模游行。很多人应还记得,事情同马丁·路德·金被刺杀有关,而这位马丁·路德·金,乃是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事过多年之后,我却发现,不少人居然把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同四百多年前那位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相混淆,而对他的主要主张"非暴力抵抗",更是懵然无知!1956年,在26岁的马丁·路德·金第一次领导黑人市民,抵制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公司的种族隔离制度时,他就举起了"非暴力抵抗"的旗帜。他号召久被歧视的黑人群众说:"我们要抵抗,因为自由从来不靠恩赐获得。有权有势的欺压者从不会自动把自由奉献给受压者。……权利和机会,必须通过一些人的牺牲和受难才能得到。"但是,"仇恨产生仇恨,暴力产生暴力……我们要用爱的力量,去对付恨的势力。我们的目标,绝不是击败或羞辱白人,正相反,我们要赢得他们的友谊和理解。" ‎ ‎ 本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 ‎ ‎ 二、课文分析 ‎ ‎ 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持续了大约四百余年。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但黑人的地位依然非常低下。南北战争之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 ‎ ‎ 但一百多年后,20世纪50到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在南方的许多州,黑人不能在白人开的餐馆就餐,许多公共场所挂着"仅供白人使用"的牌子,甚至在公共汽车上黑人也只能坐在后车厢,车的中部虽然允许黑人坐,但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黑人发起了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他曾在南方21个城市组织集会,发动黑人争取公民权利。‎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他发表了这次举世闻名的演讲。 ‎ ‎ 这篇演讲词的逻辑非常严密。文章一开始,马丁·路德·金就以形象生动的语言阐述了此次游行的起因和目的。他从一百年前林肯签署解放黑奴宣言讲起,自然而然地引到目前黑人生活的现状:黑人仍然生活在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下,不仅物质上极度贫困,而且精神上备受屈辱,虽然生活在自己的家园,却像流亡者一样缺少归宿和安全感。正因为如此,民权组织组织了这次盛大的游行,要求"兑现诺言",争取民权和自由。这是宪法所赋予黑人的正当权利,是正义的,是合理合法的。 ‎ ‎ 紧接着,作者提醒美国政府,现在正是"兑现诺言"的最佳时机,改善黑人的生存现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如果忽视了时间的迫切性,低估黑人争取正当权利的决心,将会给美国带来致命伤,"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 ‎ 但另一方面,作者也反过来提醒黑人同胞,一定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和策略。马丁·路德·金深受印度圣雄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影响,主张用和平的方式争取正当的权利,反对"以暴易暴"。主张"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而应当用包容、忍耐和博爱的精神来对抗仇恨。在不同的场合,他反复谈到,黑人的斗争决不可出现暴力,"我们将以法律和秩序为最高准则指导我们的行动",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应成为行动的指南,"尽管我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对我们的白人兄弟决不可怀恨在心,而应停止憎恨。"可以说正是马丁·路德·金的这种思想,为后来黑人民权运动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 ‎ 因为是面对黑人同胞演讲,马丁·路德·金在这一场合必须鼓舞同胞士气,帮助他们树立信念和理想,团结他们共同前进。接下来的几段,马丁·路德·‎ 391‎ 金用一系列气势磅礴的排比句,表达了黑人民权运动的目标,以及对黑人同胞的深切希望。那就是斗争一定要彻底,每个人都要有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韧劲,无论在怎样艰难的环境和痛苦的遭遇中都要坚持下去。他充满激情地呼吁大家回到那些最冥顽不化的地方,坚持战斗,不要绝望,胜利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 ‎ 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高潮。作者连用六个"我梦想有一天",以诗一样的语言和酣畅淋漓的排比句式,正面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抒发了他作为一个黑人内心最热烈的梦想。他呼吁种族平等,人格尊严和兄弟般的情谊能早日到来!他呼吁自由与平等在美国的各个角落都能得到实现!这几段文字情感充沛,文采斐然,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不可阻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 ‎ 这篇演讲词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饱含激情。作者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对一百年之后黑人现状的失望,到要求政府兑现"支票"的义正词严,再到"我有一个梦想"的热烈憧憬,其间无不充满着作者悲愤而热烈的情感。正因为作者饱含深情,而且在演讲中把梦幻、心曲和圣歌联系起来,使演讲如交响乐一般在听众中回荡,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产生了极强的号召力。而这正是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 ‎ ‎ 三、形艺术特色 ‎ ‎ 这篇演讲词也是中外演讲史上文采斐然的篇章之一。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几乎每一段都有大量形象的比喻,如用"灯塔"和"黎明"来比喻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和"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等来比喻黑人的处境,生动地描绘出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和他们内心的渴望。"空头支票"等则形象地表现出了政府许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文中华丽的词句,典雅的语言,为演讲锦上添花。文中还大量运用了排比、呼告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充分,更鲜明,有着排山倒海的气势,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 ‎ ‎ 布置作业 ‎ ‎ 一、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 ‎ 二、以你对现实中最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有积极意义、声请并茂的演说词。 ‎ ‎ 【背景资料】 ‎ ‎ 一、关于马丁·路德·金 ‎ ‎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车旅店被枪杀身亡,终年39岁。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浸礼会教堂牧师,非暴力主义者。‎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黑人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浸礼会的传教士。早年就读于亚特兰大的莫尔豪斯学院社会学系,19岁毕业后加入浸礼教会。1951年和1954年又先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市的克罗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1954年在蒙哥马利城的德克斯特大道浸礼会教堂任职。1955年获得博土学位。此后他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1956年他领导蒙哥马利改进协会,组织黑人进行抵制公共汽车歧视黑人的斗争。全城5万黑人拒乘公共汽车385天,迫使最高法院宣布在交通工具上实施种族隔离为非法。1957年帮助建立黑人牧师组织一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并任该会首任主席。1963年8月率领25万黑人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自由进军",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极具演说才能,并著有《阔步走向自由》《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等著作。其思想对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遇害时,他正准备帮助孟菲斯黑人清洁工人组织罢工。当时他在旅馆阳台上与同伴们谈话,被刺客詹姆斯·厄尔·雷用枪击中。刺客得手后窜逃出境,‎6月8日在伦敦机场被捕,后被判处99年徒刑。金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4月4日到6日,全美一百多个城市爆发骚乱。 ‎ ‎ 美国政府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金的诞辰为‎1月15日)为全国纪念日。从1987年起金的诞辰亦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 ‎ ‎ (选自《20世纪世界各国大事全书》,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 ‎ 二、有关美国黑人的背景资料 ‎ ‎ 1774年,美国的建国者们把奴隶纳入不予进口的商品之列,并直到1783年才废除了奴隶贸易。除两个州外奴隶制被完全废除--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他们因惧怕经济受损而坚决反对。所有北方各州都已早早地废除了奴隶制--最晚一个是1804年的新泽西州。然而南方坚持1845年后加入联盟的新州可以保持奴隶制。 ‎ 391‎ ‎ 从1830年后,在北方就有一个坚定,但却不那么有效的声音在要求全面废除奴隶制。随后,1861年,11个南方州成立南部邦联,脱离主张废奴的美利坚合众国。南方和北方间的南北战争随之爆发。经过四年的斗争和超过50万人的死亡后,北方获得胜利。《解放宣言》通过了,奴隶终于获得了自由。 ‎ ‎ 但那只是就理论而言。战争已过了一百多年,南方诸州仍抵制为争取给予黑人平等机会而进行的全国性的努力。南方的白人指责黑人导致了战争、失败和贫穷。他们的领袖试图保持其古老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遗产"。而黑人则没有土地,受不到教育,没有丝毫改善的可能。 ‎ ‎ 1865年4月林肯总统的不幸遇刺意味着失去了以新模式重建南方的机会。旧的南方领导人没有被排除在公职之外,"黑人法案"除最基本的民权和自由外否定黑人的一切。为了对付这种压迫,1866年生效的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规定了黑人作为美国公民的权利,使其得到在法律之下平等的保护。随后的1870年第十五修正案给予所有美国公民以选举权,无论他们的"种族、肤色或是否曾是奴隶"。 ‎ ‎ 然而,北方或多或少在放任南方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对待黑人。其结果是,到1895年,实际上所有的黑人都没有得到选举权。在1890年三K党重建之后,情况糟到了极点;在1889年到1919年之间,有近三千黑人男子和妇女受到了私刑。 ‎ ‎ 在20世纪50年代,当马丁;路德·金接掌黑人民权运动的领导权时,大多数黑人仍处于贫穷和低教育状态。每一次进展都受到阻碍。例如,虽然依据法律,黑人可以选举,但在南方诸州却设置了许多障碍--从繁文缛节一直到私刑,结果只有5%的黑人能够登记。 ‎ ‎ 在金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今天,金死了20年后,种族隔离尤其在南方的乡村地区事实上仍存在着。法律声称现在已平等,但存有偏见的白人仍与法律背道而驰。饭店过去只对白人开放。所以当法律判定这样做违法时,饭店干脆关门大吉。在许多南方小镇上现在都没了酒吧、理发店或饭店。那些废除种族隔离的政府学校里只有黑人学生。所有的白人孩子都被带走,进了私立学校。 ‎ ‎ 在某些领域确实取得了进步。在选举法案(1965年)颁布前,在美国只有不到二百名1黑人担任公职;到1970年是1469名;1980年4912名,1986年超过了6500人。这仅占美国49万名被推选官员的1.3%。现有289名黑人市长,28名妇女管理着超过五万人的城市。 ‎ ‎ 贫困的黑人家庭从1959年的55%下降到1987年的约31%;然而在1986年领取食物救济券(以此可以到商店换取食物)的人中,黑人占 ‎ ‎ 37%,有45%的年轻黑人要去救济所。1985年,黑人家庭的平均收入仅为白人家庭的55%,所有黑人家庭中有近45%要依靠妇女。1987年,"美国黑人状况"称在北方各州黑人的失业情况:"在诸如底特律、布法罗、芝加哥及克里弗兰等城市,在劳动市场上,黑人,尤其是黑人男性--同白人相比其收入差距可能超过了南方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城市里的最高记录。" ‎ ‎ 而在另一方面是不容置疑的成功例子--比尔·科斯比在1987年是全世界娱乐业收入最高的人,吸引了8300万观众看他的电视系列节目,赚了近一亿美元。杰西·杰克逊是另一个成功例子--他是民主党竞选1988年美国总统的重要竞选者。流行歌星如麦克尔·杰克逊和蒂娜·特娜的摇滚音乐会遍及全球。其他像管理人员克里弗德·R·华伦,前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成为美国最大的养老金基金主席及一名企业家,赫尔曼·E·瓦伦丁,是美洲系统管理委员会的主席和总裁。 ‎ ‎ 最终,成千上万的普通黑人进入了中产阶级,获得了医生、律师、银行家、经理和其他职位。据估计到2000年,每三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是非白人--这包括亚洲人、西班牙裔人和黑人--凭着毅力、教育和更大的推动,马丁·路德·金的伟大梦想或许会在下一个20年中变为现实。 ‎ 391‎ ‎ ....................................马丁·路德·金 ‎ 1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 ‎ 【教学目标】 ‎ ‎ 1、了解马克思的丰功伟绩; ‎ ‎ 2、通过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来体会本文严密的逻辑性和论辩思路。 ‎ ‎ 【教学重点】关键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 ‎ 【教具准备】多媒体 ‎ ‎ 【教学课时】一课时 ‎ ‎ 【教学过程】 ‎ ‎ 一、导入:(大屏幕显示马克思肖像)今年的‎5月5日,是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186周年纪念日。在新世纪来临之际,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BBC举办了一次千年最伟大思想家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位居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巨人之前,被评为过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为什么他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因为正是这样一位巨人,他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进程,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并悼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 ‎ ‎ 二、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请学生概括课文的写作思路。 ‎ ‎ 明确:逝世情况——伟大贡献——巨大影响 ‎ ‎ 三、具体研习课文 ‎ ‎ 1、分析第一部分:(下面我们具体研析课文) ‎ ‎ 学生齐读第一段,多媒体展示马克思逝世情景。提问: ‎ ‎ (1)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什么样的心情? ‎ ‎ 明确:无限惋惜、悲痛、怀念之情。 ‎ ‎ 那么要体现出这种感情,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 ‎ ‎ 明确:语调低沉、凝重,语速缓慢。 ‎ ‎ 学生按照这个要求再读一次。(肯定学生朗读的效果) ‎ ‎ (2)写马克思逝世,不用“去世”、“停止呼吸”,而说“停止思想”、“永远睡着了”,为什么? ‎ ‎ 明确: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如同学们不理解,可对“避讳”作一些引申) ‎ ‎ 2、分析第二部分 ‎ ‎ (1)请学生找出统领全文总纲的句子: ‎ ‎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 ‎ (2)“空白”和“不久”这两个词语从 ‎ ‎ __空间____和___时间____两个方面强调了损失的不可估量。 ‎ ‎ (3)分析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两方面的贡献: ‎ ‎ 理论贡献: ‎ ‎ 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 ‎ 2、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 ‎ ‎ 3、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发现。 ‎ ‎ 革命实践: ‎ ‎ 1、编报著书; ‎ ‎ 2、创立第一国际. ‎ ‎ 关键字句赏析: ‎ ‎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 ‎ 明确:运用类比手法,体现马克思这一发现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达尔文从生物学的角度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 391‎ ‎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 ‎ 明确: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 ‎ 3、分析第三部分:(学生齐读最后两段) ‎ ‎ 巨大影响: ‎ ‎ 生前: ‎ ‎ 敌人——驱逐、诽谤、诅咒 ‎ ‎ 战友——爱戴、尊敬 ‎ ‎ 死后: ‎ ‎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 ‎ 关键字句赏析: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 ‎ 明确: ‎ ‎ 1、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 ‎ ‎ 2、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革命事业上。 ‎ ‎ 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 ‎ 明确: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热烈赞扬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 ‎ ‎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 ‎ 明确:一个“将”字体现出马克思伟大贡献的深远影响和意义。 ‎ ‎ 四、小结。(请学生谈谈自己从本课中学到了什么,然后引导到议论文写作的角度作总结) ‎ ‎ 五、研究性学习: ‎ ‎ ?学习本文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的议论文特点,采用层进式的结构,以“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性的短文。 ‎ ‎ ..............................恩格斯 ‎ 16、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教案 ‎ ‎ 【教学目标】 ‎ ‎ 1、知识目标:①理清文章结构,归纳文章要点;②了解文章的写法。 ‎ ‎ 2、能力目标:体味文章缜密的语言风格,学习其表达技巧。 ‎ ‎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 ‎ 【教学过程】 ‎ ‎ 一、导入 ‎ ‎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祖国的建设;在祖国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家乡的变化;在家乡日新月异的飞跃发展中,我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学业。我们经常会问问自己,长大后,我们将如何为祖国、为家乡的高楼大厦添砖加瓦,我们应当朝哪个方向发展自己的才能。 ‎ ‎ 我们崇拜思想家、革命家,我们仰慕科学家、教育家,我们也尊敬普通劳动者,凡是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我们走上社会后,也应当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而且是尽可能大的贡献。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喜欢读伟人、名人的传记,喜欢读他们的著作,了解他们的事迹,接受他们的思想。 ‎ ‎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的一篇演说,看看演说题目,就很有诱惑力:“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我们肯定想了解我国科学发展的历程,更想了解它的前景,也想听听知名人士高超的言论。 ‎ ‎ 我国历史上曾经是世界上文明昌盛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成就闻名于世,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什么到了近代,这近代科学要从外国进入我国?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听听杨振宁教授的论述! ‎ 391‎ ‎ 二、作家介绍: ‎ ‎ 杨振宁,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从小随其父、清华大学数学系奠基人杨武之教授在清华园长大。 ‎ ‎ 1933年毕业于成志学校(的前身),1938年至1944年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至1979年期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六所院校的理学博士学位。1949年至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至1966年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70年至1976年任洛克菲勒大学评议员。他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曾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 ‎ ‎ 杨振宁教授1951年与李政道教授合作,并于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他们因此而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 ‎ ‎ 杨振宁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 ‎ ‎ 自1971年以来,杨振宁教授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讲学。他分别受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名誉教授,并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他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重要建议,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与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1994年6月,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 ‎ 课文是根据杨振宁教授‎1993年7月29日在哈尔滨的演讲整理而成。 ‎ ‎ 三、重点字词 ‎ ‎ 1、字音  前瞻(zhān) 利玛窦(dòu) 隐晦(huì)繁琐(suǒ) 真谛(dì)  倭(wō)寇 ‎ ‎ 2、字形  浮想联翩 出类拔萃 悱恻 真谛 ‎ ‎ 3、词义逆转:(局势)恶化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前瞻:向前看,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 ‎ ‎ [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中国的丝和丝织品,就通过这条通道,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各地,后来人们便称这条中西通道为“丝绸之路”。[文艺复兴] ‎ ‎ 14到16世纪在欧洲发生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历史上称为文艺复兴。[雕(diāo)虫小技] ‎ ‎ 比喻微小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本土化]指外来东西为本地引进,成为本地所有的进程。 ‎ ‎ 四、整体感知 ‎ ‎ 1、感知文本内容 ‎ ‎ 本文是一篇科技演讲辞,谈论了一个热门话题,即中国近代科技为何落后于西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的问题。 ‎ ‎ 演讲内容,在演讲题目中已经显示了出来,分为两部分:回顾与前瞻。 ‎ ‎ 对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分五个阶段叙述:第一阶段,公元1400年以前,中国科技领先;第二阶段,1400年至1600年,中国举步不前;第三阶段,1600年至1900年,抗拒科技引入;第四阶段,1900年至1950年,引进西方科学;第五阶段,1950年至2000年,加入先进国家竞争之列。 ‎ ‎ 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前瞻即预测,文章谈了两个主要问题作为预测的依据: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中国在刚刚过去的50年间,具备了四个条件中的前面三个,就已经加入了先进国家竞争之列。由此做出预测:到了21世纪,中国尽管会遇到许多问题,但具备科技发展必要条件的四个条件,中国科技的发展绝对是乐观的。 ‎ ‎ 2、画出结构简图 ‎ ‎ 回顾:领先世界→举步不前→抗拒引入→觉醒起步→进入前列 ‎ ‎ 前瞻:科技发展必备条件: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 ‎ 391‎ ‎ 中国具备科技发展四个条件,21世纪科技发展绝对乐观 ‎ ‎ 3、思路探微 ‎ ‎ 文章围绕主题分为两部分论述:第一部分回顾,第二部分前瞻。在第一部分安排了分说和总说,先分述中国科技发展的五个阶段,然后作总结。在第二部分,先谈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预测的依据,然后论述中国现状和社会发展趋势,得出合理的结论。 ‎ ‎ 五、精读课文·品析鉴赏 ‎ ‎ 1、明晰的结构 ‎ ‎ 文章作为演讲词,篇幅虽然比较长,但总体思路明晰,容易接受。 ‎ ‎ 总体安排分为两部分:回顾与前瞻。 ‎ ‎ 对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的回顾,分五个阶段论述,有清楚的时间起止,有因果关系的梳理,有分述、有总结,条理非常清楚。 ‎ ‎ 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预测,先拿出科技发展的必备条件作为预测的依据,然后分析中国现状与前景,论述顺理成章。 ‎ ‎ 2、 严密的逻辑 ‎ ‎ 作者说理,具有严密而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 ‎ 作者对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论述,就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论证基础之上。先承认预测未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接着指出长远的社会动态通常都有很深的很长远的因素,并指出科技发展的四个必要条件,以此作为预测21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根据。 ‎ ‎ 为了说理更加严密,作者又设想反面意见的驳难,排出一大堆可能影响未来中国科技迅速发展的问题。针对这种驳难,作者引导对方审视中国20世纪的状况,列举中国其时遇到的种种问题难,指出这些问题并不影响中国取得巨大的科技进步。在充足的事实论据基础上,作者令人信服地得出结论:科技的发展所需的原来很简单,只是前面所提四个条件。因为中国未来具备这四个条件,所以,中国科技的发展绝对是乐观的。 ‎ ‎ 文章说理,逻辑严密,给听众带来了充足的信心。 ‎ ‎ 3、严谨的论述 ‎ ‎ 作者在文中显示出科学家的严谨,在做出任何结论时,都是让事实讲话,实事求是。 ‎ ‎ 为了说明1400年以前中国科技的领先地位,他列举了郑和下西洋的记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等两个例子。 ‎ ‎ 为了说明1400年至1600年间中国科技停滞不前以至落到欧洲的后面,作者又列举了两个事实:明朝皇帝请传教士从澳门把火炮制造技术传到中国来和《几何原本》的翻译与传播。。 ‎ ‎ 为了说明20世纪后50年中国科技的进步,作者列举了更多的事实作为论据:中国在1956年建了第一个反应堆,1964年造出了原子弹,紧接着1967年造出氢弹,1970年卫星上天,等等。 ‎ ‎ 让事实说话,使文章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 ‎ 4、领悟内涵 ‎ ‎ 作者通过回顾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指出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及现代得以迅猛发展的历史原因,并以充足的理由,指出中国21世纪科技发展前景绝对乐观。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中国科技发展的热情关注和殷切期望。 ‎ ‎ 六、问题研究 ‎ ‎ 1.作者认为中国近代敞开国门、向西方学习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 ‎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武力的胁迫;一个是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等一系列事件使中国人感觉到了耻辱,感觉到了奋起直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两点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转折点,对后来中国科技的发展影响深远。 ‎ 391‎ ‎ 2.作者为什么对21世纪中国科技的发展“绝对乐观”? ‎ ‎ 这种乐观建立在作者对中国历史与现状的了解上。他认为,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并不多,只要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和经济的支持就够了,而21世纪的中国这四点都会具备,随着国力的强盛,中国科技的未来必然是光明的 ‎ ‎ 七、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 ‎ 看云起云飞 ‎ ‎ ——交流对我国现代科技发展转机的看法 ‎ ‎ 甲生说:本文作者把成立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派遣留学生看作三件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很有见地的。 ‎ ‎ 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我国第一次设立的大学,所教东西比较全面,包括了现代的科学。这表明,国人已经从先前的自大、愚昧的精神状态中转过弯来。 ‎ ‎ 先前不少人把西方科技看作是雕虫小技,而认为我们才是正宗的。这是狂妄自大。又有一些人走到另一个极端去,产生了什么“种族退代论”,这是自卑感在作怪。 ‎ ‎ 成立京师大学堂,标志着国人的认识产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对西方科技有了正确的认识,看到科技在国计民生中起的重要作用,克服了自大缺点。我们又重新树立了信心,认识到,改革教育、办好学校,我们也同样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同样可以发展科技,借以富民强国,这就克服了自卑感。 ‎ ‎ 对科技有了正确的认识,采取了发展科技的必要措施,为我国现代科技的发展,迈出了艰难而又可贵的一步。成立京师大学堂,确是我国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一件大事。这之后,中国教育的一步步进入了现代化的轨道,科学技术也就一步步发展起来了。 ‎ ‎ 乙生说:作者把废除科举也看作是我国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也是正确的。 ‎ ‎ 我的理解是,正如作者在文中指出的,“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年轻人不能向视野广阔的方向发展他们的才能”,废除科举制度,就是给青年人解除束缚,为他们创设向视野广阔的方向发展的机会。 ‎ ‎ 科举取士,在中国历史上,在封建社会中曾经起过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进步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它的毛病就显露出来了。科举制度是一种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它跟一定的社会制度和教育体制联系在一起,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社会制度更替,要求有新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与之相适应。 ‎ ‎ 科举考试内容狭隘,这是由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的狭隘相联系的。文中提到大学士倭仁的讲法:且闻治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途在人心而不在技艺。这话正好透露出旧式教育内容偏于狭隘:“尚礼仪”,崇尚孔孟提倡的那些儒家的东西;“不在技艺”,不容纳科学技术。 ‎ ‎ 科举制度被淘汰,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废除了科举,创立起新学,采用新的考试制度,用不同于旧时的尺度衡量人才,就能促使中国的年轻人向视野广阔的方向发展他们的才能,学习科技,发展科技。这就具备了促进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有聪明的年轻人,有头脑做科学研究。” ‎ ‎ 丙生说:作者还把派遣留学生看作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这同样是正确的。 ‎ ‎ 派遣留学生,是向先进国家学习的起点,是为本国培养新型科技人才的必要措施,目的也是为年轻人创设向视野广阔的方向发展才能的机会。 ‎ ‎ ‎ 391‎ 作者在文中叙述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历史,从中可心看到派遣留学生这一举动的意义。起初是派学生到日本留学,随后也到欧洲和美国。门打开之后,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起初出国留学的人,因为他们在国内没有接触近代科技,顾不上修硕士、博士学位。这些人回国后很多人做了教师,成为真正把近代科技大规模引进中国的第一代人。由这些人训练出来的第二代学生,在国内可以接触到一些近代科技知识了,这些学生出国深造,就有很多人读了博士学位。 ‎ ‎ 起初,就是这两代人开始把先进的近代科技知识介绍到中国。有了引进,跟着就又有了知识本土化的过程发生。出国留学生承担了多重任务:学习、引进、交流、提高。 ‎ ‎ 上世纪初向外派遣留学生,的确是我国近代科技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之一。 ‎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三教案全集 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能圈点出有关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描写的语句,并能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 ‎2、能赏析本篇课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 ‎3、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在初读课文后即能抓住林黛玉的行踪;‎ ‎2、能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初步熟悉课文,理清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 一、导入课文谈话要点:‎ ‎1、有关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幅小说: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弄错时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的豪华府北,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3、《红楼梦》人物众多,为了使用权我们了解众多的人物关系,我们印发了下表,供同学们参考。‎ 391‎ 宁府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堂舅父贾敬——堂表兄贾珍 四表妹贾惜春 荣府 荣国公贾源——外祖父贾代善、外祖母史太君(即贾母)——‎ 大舅父贾赦、大舅母邢夫人——表兄贾链、表嫂王熙凤 二姐贾迎春 二舅父贾政、二舅母王夫人————————表兄贾珠 表嫂李纨 大表姐贾元春 表兄贾宝玉 三表妹贾探春 母亲贾敏、父亲林如海——————————林黛玉 ‎4、林黛玉因母亲去世,她父亲决定让到外祖母家去,于是引出了本文所讲的故事。‎ 二、学习班小说,我们仍然要抓住小说的情节链。让学生装在阅读课文之后,通过讨论,找到情节链。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的点拨:‎ 本文的情节链是——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的行踪:‎ 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 三、我们学习《红楼梦》有利于了解封建社会。从本文,我们可以看到:‎ ‎1、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贾府大富大路贵,穷奢极侈,令人惊讶眩目。他们自己不会创造财富,由大批奴仆和丫环为之服务;‎ ‎2、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实行的是封建专制,家长统治,由贾母一人说了算数,由贾母一人支配一切;‎ 391‎ ‎3、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封建的秩序扼杀个性,繁缛的礼仪使用权人活泼不得,空气十分压抑;‎ ‎4、但是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这样一点:这个封建社会已经在开始动摇了,宝玉的对封建社会的全部意识不迷信,并对这些封建秩序有所违拗,是反叛倾向的表现。‎ 四、要求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掌握以上要点,并预期习重点的语段。‎ 第二课时 ‎(学习并阅读分析1自然、6——9自然段)‎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本文的情节链是:‎ 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 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 ‎2、从本文,我们可以看到:‎ ‎(1)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贾府大富大路贵,穷奢极侈,令人惊讶眩目。他们自己不会创造财富,由大批奴仆和丫环为之服务;‎ ‎(2)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实行的是封建专制,家长统治,由贾母一人说了算数,由贾母一人支配一切;‎ ‎(3)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封建的秩序扼杀个性,繁缛的礼仪使用权人活泼不得,空气十分压抑;‎ ‎(4)但是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这样一点:这个封建社会已经在开始动摇了,宝玉的对封建社会的全部意识不迷信,并对这些封建秩序有所违拗,是反叛倾向的表现。‎ 二、重点课文阅读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一段课文。指出这里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和“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这是黛玉的行动准则。在整个小说中制约着黛玉的行动。当然,在本节选的课文中,同样也体现这一点。黛玉的悲剧,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2、下面我们先来阅读6至9自然段,研究一下王熙凤的性格特征。看看曹雪芹是如何刻划这个人物的典型性格的。是通过怎么样的描写方法来刻划这个人物的。‎ ‎(1)王熙熙攘攘凤的感情变化线索是:先表恭维,后表同情,最后是表 391‎ 关心。‎ ‎(2)一见林黛玉,有这样几个动词,十分引人注目:携着、打谅、送至、‎ 笑道、拭泪、转悲为喜、问。这些动词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她的虚情假面具意、和精明能干。‎ ‎(3)她对林黛玉说:“想要什么吃的、什么样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 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这些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王熙凤既要讨好老祖宗,又欲在黛玉和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在机房府的权势大。)‎ ‎(4)课文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王夫人)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 个(缎子)来给你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来吧,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过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请问,当时王熙凤为什么这么说?王夫人为什么笑一笑,点头不语?(王熙凤在贾母面前要表示对黛玉关心异常,说‘早已事先想到’,以讨取贾母的欢心。而王夫人明明知道王熙凤当面撒谎,却又赏识侄女机灵过人,口舌伶俐,哄得贾母欢喜。)‎ ‎(5)把王熙凤在这段文字中的言辞和行动,归纳起来,可以看出王熙凤怎么样的性格特点?(有善于察言观色和机变奉迎;善于讨好机房母的性格特征;喜欢弄权,以显示自己的精明能干;在贾府她威重令行,有敢于在贾母面前放诞无礼的地位。)‎ 五、学生装课后阅读这段课文,预习13、14自然段。‎ 第三课时 ‎(复习上节学习的语段,指导学生学习13至14自然段)‎ 一、复习课文要点:‎ ‎1、“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和“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这是黛玉的行动准则。‎ ‎2、第6至9自然段,下列问题:‎ ‎(1)王熙凤的感情变化线索是:先表恭维,后表同情,最后是表关心。‎ ‎(2)一见林黛玉,有这样几个动词,十分引人注目:携着、打谅、送至、笑道、拭泪、转悲为喜、问。这些动词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她的虚情假面具意、和精明能干。‎ 391‎ ‎(3)她对林黛玉说:“想要什么吃的、什么样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这些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王熙凤既要讨好老祖宗,又欲在黛玉和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在机房府的权势大。)‎ ‎(4)课文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王夫人)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 个(缎子)来给你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来吧,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过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请问,当时王熙凤为什么这么说?王夫人为什么笑一笑,点头不语?(王熙凤在贾母面前要表示对黛玉关心异常,说‘早已事先想到’,以讨取贾母的欢心。而王夫人明明知道王熙凤当面撒谎,却又赏识侄女机灵过人,口舌伶俐,哄得贾母欢喜。)‎ ‎(5)把王熙凤在这段文字中的言辞和行动,归纳起来,可以看出王熙凤怎么样的性格特点?(有善于察言观色和机变奉迎;善于讨好机房母的性格特征;喜欢弄权,以显示自己的精明能干;在贾府她威重令行,有敢于在贾母面前放诞无礼的地位。)‎ 二、学习班新课内容:‎ ‎1、学生阅读本课的内容,做书间笔记。要求学生弄清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如何理解这些内容。找出哪些不能理解的内容。然后学生分小组和大班研究讨论。‎ ‎2、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研讨情况,讲解以下要点:‎ ‎(1)本段属于环境描写,是贾政和王夫人的住处:13段写的是正室,14段是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是东边的三间耳房。课文以荣禧堂为重点,描写了贾府的华贵的陈设。‎ ‎(2)这段文字——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提示了贾府的社会地位和荣华宝 贵。例如:匾是皇帝的御宝,大画是表示对君王的忠心耿耿和尊敬。‎ ‎(3)这副对联的意思中,我们可以了解了怎么样的内容?(与贾政来往 的人,都是一些豪门贵族。)‎ ‎(4)我们从全文其它的描述中,还可以看到许多贾府的显赫:如荣宁两府门前的大石狮子,兽头大门,华寇丽服的守人等等。‎ ‎3、学生装朗读这两段课文。并重点抄写以下词语:‎ 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镶着錾银、座上珠玑日月、堂皇前黼黻焕烟霞、猩红洋罽、金钱蟒靠背、汝窑美人觚、茗碗痰盒、撒花椅搭。‎ 391‎ 三、学生预习下面的几段课文,着重预习宝玉和黛玉两人的性格特征。并在作业本上抄写三段文字,两段是写宝玉进来时和宝玉眼中的黛玉,一段是两首词。‎ 第四课时 ‎(学习和分析关于宝和黛玉两人的思想性格)‎ 一、学生分小组和大班交流预习情况。‎ 二、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精要的重点分析指导。要点是:‎ ‎1、关于林黛玉的思想性格:‎ ‎(1)“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写出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 ‎(2)在宝玉眼中的黛玉是:,这是侧面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眉,一双 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窃,病如西子胜三分。”此诗写出了黛玉的内秀外美,体弱多病。在宝玉眼中,更是聪慧灵秀,多愁善感。‎ ‎2、关于宝玉的性格特征:‎ ‎(1)在王夫人的口中,是个“混世魔王”。说明书宝玉的作为,与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格格不入。是封建社会的叛逆。‎ ‎(2)黛玉眼中的宝玉:容貌中透露出多情、温柔、敦厚。‎ ‎(3)关于两首《西江月》词:指导的有关的要点是:‎ A、共用四组对偶句。‎ B、第一首刻划了贾宝玉狂放不羁,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对功名利禄的淡视,追求个性的我有放。‎ C、第二首是对宝玉性格的褒扬,同时也斥责了当时封建社会特别是贵族家庭的世俗观念。‎ D、两首词运用了寓褒于贬的手法,塑造了宝玉这个封建叛逆的形象。‎ 并暗示封建制度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E、这两首词,对于读者理解宝玉的形象和性格,理解全书有关宝玉的情节设置和展开,有极大的作用。‎ F、词中的“愁”和“恨”是宝玉欲求摆脱封建束缚而不得的苦闷心 391‎ 情的表现;“傻”和“狂”是宝玉痛苦中寻求新生活新理想,却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于的食性迷惘的种种情态的表现。‎ G、这两首诗写出了宝玉不为人理解的对封建社会的叛逆性格。‎ H、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写出了宝玉不愿意读孔孟的文章,被人看作是愚笨顽劣,说明书他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厌恶功名利禄。‎ I、解释“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见风使舵49页注解⑩)‎ 纨绔和膏粱,是借代用法。‎ J、这两首诗,似贬实褒,表面上用世俗的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他对封建社会叛逆性的写照。作者用正文反写的方法,赞美宝玉。‎ ‎3、学生抄写这几段文字。‎ 三、准备听记训练和单元练习薄。‎ 第五课时 ‎(进行重点语段的测试练习)‎ 一、练习内容:‎ ‎1、王熙凤的感情变化线索是怎么样的?(先表恭维,后表同情,最后是表关心。)‎ ‎2、王熙凤一见林黛玉,课文用怎么样的几个动词,十分引人注目?有什么作用?(携着、打谅、送至、笑道、拭泪、转悲为喜、问。这些动词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她的虚情假面具意、和精明能干。)‎ ‎3、王熙凤她对林黛玉说:“想要什么吃的、什么样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这些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王熙凤既要讨好老祖宗,又欲在黛玉和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在机房府的权势大。)‎ ‎4、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王夫人)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缎子)来给你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来吧,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过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请问,当时王熙凤为什么这么说?王夫人为什么笑一笑,点头不语?(王熙凤在贾母面前要表示对黛玉关心异常,说‘早已事先想到’,以讨取贾母的欢心。而王夫人明明知道王熙凤当面撒谎,却又赏识侄女机灵过人,口舌伶俐,哄得贾母欢喜。)‎ ‎5、熙凤在这段文字中的言辞和行动,归纳起来,可以看出王熙凤怎么样的性格特点?(有善于察言观色和机变奉迎;善于讨好机房母的性格特征;喜欢弄权,以显示自己的精明能干;在贾府她威重令行,有敢于在贾母面前放诞无礼的地位。)‎ 391‎ ‎6、第8、9、10段课文:‎ ‎(1)属于什么描写?(环境描写,是贾政和王夫人的住处:8段写的是正室,9段是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是东边的三间耳房。课文以荣禧堂为重点,描写了贾府的华贵的陈设。)‎ ‎(2)这两段文字——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提示了贾府的社会地位和荣华宝贵。例如:匾是皇帝的御宝,大画是表示对君王的忠心耿耿和尊敬。)‎ ‎(3)这副对联的意思中,我们可以了解了怎么样的内容?(与贾政来往的人,都是一些豪门贵族。)‎ ‎(4)我们从全文其它的描述中,还可以看到哪些贾府的显赫?(如荣宁两面三刀府门前的大石狮子,兽头大门,华寇丽服的守人等等。)‎ ‎7、关于林黛玉的思想性格:‎ ‎(1)第10段“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写出了黛怎么样的性格?——写出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 ‎(2)宝玉眼中的黛玉是:第14段,是侧面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窃,病如西子胜三分。”此诗写出了黛玉怎么样的性格?——内秀外美,体弱多病。在宝玉眼中,更是聪慧灵秀,多愁善感。‎ ‎9、于宝玉的性格特征:‎ ‎(1)第10段,在王夫人的口中,是个“混世魔王”。说明什么?——宝玉的作为,与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格格不入。是封建社会的叛逆。‎ ‎(2)第13段,黛玉眼中的宝玉是怎么样的?——容貌中透露出多情、温柔、敦厚。‎ ‎10、于两首《西江月》词:‎ A、共用四组对偶句。‎ B、第一首刻划了贾宝玉狂放不羁,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对功名利禄的淡视,追求个性的我有放。‎ C、第二首是对宝玉性格的褒扬,同时也斥责了当时封建社会特别是贵族家庭的世俗观念。‎ D、两首词运用了寓褒于贬的手法,塑造了宝玉这个封建叛逆的形象。并暗示封建制度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391‎ E、这两首词,对于读者理解宝玉的形象和性格,理解全书有关宝玉的情节设置和展开,有极大的作用。‎ F、词中的“愁”和“恨”是宝玉欲求摆脱封建束缚而不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傻”和“狂”是宝玉痛苦中寻求新生活新理想,却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于的食性迷惘的种种情态的表现。‎ G、这两首诗写出了宝玉不为人理解的对封建社会的叛逆性格。‎ H、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写出了宝玉不愿意读孔孟的文章,被人看作是愚笨顽劣,说明书他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厌恶功名利禄。‎ I、解释“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见风使舵49页注解⑩)。纨绔和膏粱,是借代用法。‎ J、这两首诗,似贬实褒,表面上用世俗的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他对封建社会叛逆性的写照。作者用正文反写的方法,赞美宝玉。‎ 二、学生订正作业。并进行自我完善,进行曲小结。‎ 三、教师课后批阅。并制订下一步训练要点。‎ 祝福 ‎【教学目的】‎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4.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教学设想】[重点]为 1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2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难点]为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教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 初中时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少年活泼可爱而中年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迂腐的孔乙己,这些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 二、介绍背景,揭示主题。‎ 391‎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 三、检查预习:1.字词。‎ 第1段 钝dùn响 幽微 寒暄xuān 第2段 瓦楞wǎléng 朱拓tà 第3段 间jiàn或 乞丐qǐ gài 第10段 悚sǒng然 踌蹰chóu chú 第17段 不更gēng事 第20段 谬miù种 第30-31段 淡然 俨yǎn然 第32段 雪褥rù 瑟sè瑟有声 尘芥jiè堆形骸hái 第34段 颊jiá 周正 第50、56、60段 沸反盈天 贺家墺ào 嚎háo 第66段 荸荠bíqí 絮絮xù 第68、69、72、74段 呜咽yè 驯xùn熟 桌帏wéi 讪讪shàn 第79段 敛liǎn 第83、87段 怔怔zhēng zhēng | 咀嚼jǔ jué赏鉴 渣滓zhā zǐ 瞥piē 第96、98、99、101段 拗niù不过 蹙cù缩 诡秘 门槛kǎn 第109段 窈yǎo陷 惴惴zhuì zhuì第112段 歆享xīn xiǎng 牲醴shēng lǐ蹒跚pán shān 补充解释:瓦楞:瓦陇,亦作瓦垄。 即屋顶上用瓦铺成的凸凹相间的行列。‎ 间jiàn或:副词。有时候;偶尔。‎ 悚sǒng然:害怕的样子。‎ 391‎ 踌蹰:chóu chú也作“踌躇”,①犹豫,迟疑不决:踌躇地呆坐了很久。②徘徊不进:踌躇不前。③研究,反覆思量:颇费踌躇|踌躇多日。④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脸踌躇的神情。⑤心情沉郁:望西都,意踌躇。‎ 瑟瑟:sè象声词。形容颤抖:瑟瑟发抖|形容轻微的声音:秋风瑟瑟。‎ 沸反盈yíng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嚣杂乱。‎ 墺:ào可居住的地方。‎ 絮絮:xù xù1.语繁不断貌。 2.连绵不绝貌。‎ 呜咽wūyè:1.低声哭泣。亦指悲泣声。 2.形容低沉凄切的声音。‎ 歆享:神灵享受供物。‎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小松树底下|步履蹒跚。也作盘跚。‎ ‎2.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各种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明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四、分析课文。‎ ‎1.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必须先来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才能准确地把握住祥林嫂的形象,才能真正领会小说的主题。一般小说的故事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组成,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速读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情 节 内容 起讫段落 时间 序 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1――2‎ 结 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第28段)‎ 开 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 春日之时,丈夫死亡(第35段)‎ 发 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54――65 孟春之时,被卖改嫁(第40段)‎ 高 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1 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第67段)‎ 尾 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112‎ 391‎ 补充知识: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正月。又叫初春。同样有孟冬,孟夏,孟秋。仲zhòng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同样有仲夏(盛夏),仲秋,仲冬。季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三月,又叫暮春、晚春:暮春三月。晚秋:秋季的末期,暮秋、深秋。同样有暮冬、深冬。夏末。‎ ‎2.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本文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而是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 ‎3.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1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2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一边是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一边是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4.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明确:第33段“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5.本文的线索: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以深刻的笔触展现了旧中国一个劳动妇女祥林嫂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悲剧的一生。‎ ‎6.研读序幕部分有关环境描写。‎ 自读课文第1—2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 明确: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香(第1段)和人们忙碌的景象(第2段)。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第1段第2行)“阴暗”的天色,(第2段倒数第9行)“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第2段倒数第7行)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第2段倒数第11行)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7.小说的开头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一句作何理解?‎ 391‎ 明确:从表面看,这话似有语病──同义重复;其实,它是有深刻的意义的。联系上面关于鲁镇年关祝福习俗的生动、逼真的描写,便可以体会到,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城乡每一块土地,都是鬼神观念牢牢统治着的地方。而这一点,往往是在旧历的年底显示得最充分,最集中。‎ ‎8.研究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的时间:‎ 明确:春日之时,丈夫死亡(第35段)/孟春之时,被卖改嫁(第40段)/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第67段)/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第28段)。‎ 得出结论:祥林嫂真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9.以“春天”为突破口,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话题分析课文:‎ ‎(1)春天是什么(2)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3)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 ‎(1)春天是什么 明确:春天是幸福、生机希望的象征。‎ ‎(2)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 明确: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3)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 明确:探讨祥林嫂的死因(亦即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要弄清祥林嫂的死因必须分析一下小说的中人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要弄清她是什么样的人就有必要分析一下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由此来把握祥林嫂的形象,从而领会《祝福》的主题。‎ 在分析情节的同时,可以结合起来分析一下人物形象。我们知道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肖像描写(外貌)、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另外还有细节描写。从描写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的详略分,有白描和细描。白描: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本文是白描的典范作品。(细描:文学创作中的描写手法之一。用细腻的笔触对人物进行详尽的描绘。要求从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出发,对描写的对象加以渲染和铺陈,有如镂金错彩,绮丽华美。但要防止堆砌辞藻的形式主义或忽视艺术概括的自然主义倾向。)‎ 第二课时 391‎ 教学过程:一、分析祥林嫂形象:‎ ‎1开端部分: 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 ‎①祥林嫂为什么要到鲁家做工?34-35‎ 明确:小说的一开始,祥林嫂就是封建的宗法制度的牺牲品。因为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迫使她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而丈夫又过早地丧了命。祥林嫂因此陷入了“嫁而守寡”的悲惨的命运之中。按理说,“年纪大约二十六七”的祥林嫂是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在农村生活下去的,可是“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于是祥林嫂才被迫逃到鲁四老爷家里。‎ ‎②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是怎样的状态?后来又有什么变化?(正面描写)‎ 明确: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第34段)(年轻,勤劳,朴实,新寡)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第34段)‎ 行动: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第34段)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第36段)(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第36段)‎ 从这里我们可看出:她的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她希望凭借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寻求一条活路。这就鲜明地揭示出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性格,以及在生活道路上的挣扎。‎ ‎③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是什么态度?(第34段)(侧面描写)‎ 明确:皱眉,讨厌她是寡妇。‎ ‎④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是什么含义?(第37、38、46、49、52段)(侧面描写)‎ 明确: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 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中的族权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趣味问题:四叔先后两次说“然而”,他未说明的意思是什么?‎ 391‎ ‎(第一次:虽然她婆婆的行为野蛮粗暴“拿我们家里开玩笑”让人可恶,然而作为婆婆也有这样的权利。)‎ ‎(第二次:虽然你这样说,但未必真能再荐一个像祥林嫂这样能干的人。因为当地其他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不像她这样食物不论,力气不惜。)‎ ‎⑤祥林嫂是怎样对待使她“嫁而守寡”、“备受虐待”的宗法制度的呢?‎ 明确:作者通过祥林嫂逃到鲁家做工,在被捆绑时挣扎与反抗。‎ 小结:勤劳、善良的祥林嫂想通过加倍的劳动来摆脱悲惨的命运的愿望,很快破灭了。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和权利的。有四大绳索(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加在她们的头上。稍有触犯,则赐死、沉塘。一旦嫁了人,就成为夫家的奴隶。夫家要卖掉祥林嫂,给小叔子准备结婚的钱。这在现在是违法和不可思议的事,在封建社会中,却是天经地义的事。她在鲁家做工只三个半月,最后还是被她婆婆像捆牲口一样,“捆了躺在船板上” (第45段),抢了回去。当然这其中还有鲁四老爷的支持(第41段“既然她的婆婆要她回去……可说呢”)。封建的族权向她伸出了魔掌。‎ 引:夫家公然把她绑架走了。祥林嫂被卖给了贺老六。‎ ‎2发展部分:祥林嫂被卖改嫁 54――65‎ ‎①为什么只有四婶还提起祥林嫂?‎ 明确:祥林嫂似乎从人们记忆中消失了,四婶还问起她,也仅仅因为后来再也雇不到像她那样不懒不馋、勤快能干的佣人。为后文收留祥林嫂打伏笔。‎ ‎②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什么?祥林嫂“闹”得出格又反映什么?这部分的结果怎样?‎ 明确:1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地位。‎ 死了丈夫还得受制于婆婆。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2祥林嫂的反抗,并不是因为在读书人家里做过事,而是她的自发反抗,她要摆脱这任人宰割的命运。在当时的社会,她的反抗不可能有结果。(也可认为她深受封建礼教思想的毒害,认为改嫁是耻辱的)‎ ‎3这部分最后交代了祥林嫂嫁了勤劳朴实的贺老六,并有了一个儿子。‎ 婆婆为了小儿子的婚事,心安理得地把祥林嫂卖掉。小叔子为了自己的婚事,和别的男人一起强按着嫂子的头拜堂。族权迫使她寡而再嫁,夫权又视此为奇耻大辱,使她忍辱含冤,永远生活在耻辱之中。祥林嫂的悲剧,都是因此更为加深。‎ 391‎ 引:读到这里,读者往往会稍松一口气。但祥林嫂的命运究竟如何呢?我们还是往下看吧。‎ ‎3高潮部分: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1‎ ‎1速读这一部分内容,概括主要情节。‎ 明确:①祥林嫂再次到鲁镇做女佣。②祥林嫂的痛苦悲伤成了人们咀嚼品味和取笑的材料。③柳妈的恐吓和祥林嫂捐门槛。④祥林嫂捐门槛后仍得不到解脱,最后被赶走沦为乞丐。‎ ‎2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肖像有哪些变化?从中反映出什么?‎ 明确: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第66段)‎ 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第66段)‎ 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3祥林嫂这一次是丧夫失子。有人认为,丧夫失子有偶然性,这种看法对不对?‎ 明确:丧夫失子似乎有偶然性,然而隐藏在偶然性背后的,是那起决定作用的必然性。祥林嫂的丈夫死于旧社会中蔓延着的传染病“伤寒”,阿毛死于祥林嫂的贫困、劳碌。(若不是忙着“打柴摘茶养蚕”,能让年仅两三岁的孩子去剥豆吗?)因此,实质上,是罪恶的政权夺走了祥林嫂的丈夫和儿子的生命,使她陷于嫁而再寡的境地。作者开始把批判的笔触由封建夫权、族权扩展到封建政权。‎ 按照封建宗法观念,妇女“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旦丧夫失子,则连在家庭中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因此,“大伯来收屋”使祥林嫂走投无路,只好再一次来到鲁家。她到鲁家后,又遭受了更大的打击。‎ ‎4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 明确:因为她心中非常悲伤,想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在鲁四老爷家。‎ 391‎ ‎5小结人们对待祥林嫂这个“嫁而再寡”的不幸女人态度:A.鲁四老爷的态度:不让她干祭祀的活(71、73、75、108通过四婶先后三喊“你放着罢”,杀人不见血地葬送了祥林嫂的性命。而其中尤以最后一次对其打击最大)。鲁四老爷站在顽固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立场上,从精神上残酷地虐杀她。他暗暗地告诫四婶的那段话,就是置祥林嫂于死地而又不露一丝血痕的软刀子。‎ B.鲁四婶的态度:鲁四婶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头一次留祥林嫂是看她能干,祥林嫂被婆家绑架走以后,她害怕给自己家惹麻烦。之后她惦念祥林嫂不是因为关心她的命运,而是自己的佣人都没有祥林嫂那样可心。以后祥林嫂再来,她“起初还踌蹰”,后来倒是真心怜悯祥林嫂,留下她。但是祥林嫂不像过去那样灵活能干了,四婶开始“不满”,进而“警告”,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可以说,四婶只是把祥林嫂当成一件工具罢了,没有把她当人来看。‎ C.人们的态度:“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称呼依旧。这一淡淡的似乎不经意的过渡语,在具体语境中却隐含着深刻的蕴涵,反映出鲁四一家对祥林嫂的第二次婚姻冷酷而坚决地不予承认的态度。“仍然叫她祥林嫂”,而不是“贺六嫂”,绝不是习惯使然,而是反映了封建礼教观念对寡妇再嫁的完全否定。‎ 人们叫她的“声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整个鲁镇社会在伦理观念上与鲁四仿佛是形成了共识的,音调的变化,笑容的冷冷,反映出人物关系的变化,充分表现出社会环境与祥林嫂的严重对立。77‎ 人们很少同情和怜悯她,对她讲述的“阿毛的故事” 很快就厌倦了,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 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使她感到痛苦与迷惑。她不时地向人们诉说着自己不幸的遭遇,她的精神却惨遭蹂躏。而柳妈的说鬼又给祥林嫂新的打击。‎ D.柳妈说鬼: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祥林嫂为什么要化那么大的代价去捐门槛?捐门槛后祥林嫂有哪些变化?‎ 明确:文中第88段写到了一个叫“柳妈”的“善女人”,“吃素,不杀生”,与人为善。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之类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所以她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她对待祥林嫂,没有同情心。柳妈对祥林嫂的再嫁非常反对,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柳妈对动物“不杀生”,却主张祥林嫂“撞死”,这是自相矛盾的。她把和祥林嫂的谈话传播出去,供大家谈笑。应该算是无聊冷漠的人中的一员)。在第99段柳妈还一脸“诡秘” 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也许完全出于善意,并告诉她应当去土地庙捐一条门槛。这个主观愿望可以说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 391‎ 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只是结果适得其反。她的话,使祥林嫂思想上更加痛苦。为了争得这做人的权利,为了求得这一线生存的希望,她竭尽全力。她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整日劳碌着,以便积够十二元鹰洋,用“捐门槛”的方法去摆脱人们在阳世、阴世间给她设下的“罪名”,她忍受着咬啮人心的嘲笑和侮辱,在无边的寂寞和悲哀中,默默干了一年。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所以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 有人认为柳妈是帮助鲁四老爷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你是怎样来看待这一问题呢?‎ 柳妈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柳妈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的,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 同情他的人,也把他推向深渊,这更显示出悲剧的可悲。柳妈正是这样一个同情祥林嫂而又给她痛苦的人。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6请一学生朗读“冬至的祭祖时节……那我可不知道”。思考:使祥林嫂受到致命的打击是什么?接着祥林嫂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话使祥林嫂陷于绝境。祥林嫂捐门槛后本已告诉四婶,可四婶仍不让她沾手。其实,四婶的背后是鲁四老爷的话:“伤风败俗”,“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帮手。”正是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祥林嫂受到打击后“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胆怯,惴惴,是一个木偶人(阅读时注意这一段的重点词和关联词语),作者写出了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显示了心灵上的巨大创伤。最后,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 结果出乎柳妈、祥林嫂的预想,这血淋淋的事实深刻地说明了:祥林嫂是无法“赎罪”的,祥林嫂陷入了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的境地。‎ 祥林嫂在捐过门槛插手祝福却遭拒绝后对其第三次肖像描写是怎样的?从中反映出什么?‎ 明确:“脸色同时变作灰黑, 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窈yǎo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也总是惴惴的,…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不让祝福——失神 —— 再受打击。‎ ‎4结局部分: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 第四次肖像描写: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 明确:当祥林嫂被折磨得像“木偶人”,丧失了当牛做马的条件后,鲁四老爷就一脚把她踢出门外,使她终于成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的僵尸。即使这样,她在临死前,还向“我”提出了三个问题:‎ 391‎ A.“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B.“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C.“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这是对魂灵的有无表示疑惑。‎ 她希望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想看见自己的儿子;她害怕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害怕在阴间被锯成两半。这种疑惑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疑惑,但也正是这种疑惑,这种无法解脱的矛盾,使她在临死前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折磨,最后,悲惨地死去。‎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对祥林嫂的发问,“我”的态度怎样呢?‎ 明确:“我”是意外、踌躇、吃惊,回答是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实际上,正是“我”同情祥林嫂,才更觉得难以回答,只得含糊其辞,不作正面回答。‎ 后面几段,是:“我”的自我剖析,反映“我”既同情祥林嫂,又不敢正视现实。有些议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否定与批判。‎ 对“祥林嫂的死”的看法:‎ 鲁四老爷的咒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对死人也不宽容。‎ 家里的短工很“淡然”:“穷死”的,有什么好惊奇的。‎ ‎“我”开始有些“惊惶”,“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心地已经渐渐轻松”。‎ ‎“活得有趣的”众人,“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大家欢欢喜喜地过年。‎ 上面就是对祥林嫂一生的分析。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被迫改嫁是其悲剧的开始,而这是受族权的唆使。再嫁被认为是“败坏风俗”,夫权视此为奇耻大辱,这使她忍辱含冤,永远生活在耻辱之中。祥林嫂的悲剧,都是因此更为加深。她自己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对自己再嫁有一种罪恶感,她所生活的地方也为她的死,提供了一个最恰切的环境:小说开头的关于“祝福”气氛的描写,说明这是一个鬼神观念牢牢统治着的地方。她有对再嫁的罪恶感,因此产生了对鬼神的强烈恐惧。有了这样的罪恶感,所以才“怕暗夜、怕黑影”(第109段),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于是她“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 391‎ ‎ (第109段),最后自绝于这可怕的社会了。因而从很大程度上说是祥林嫂被鬼神宗教观念,这种为封建统治的合理性辩护的,极端野蛮、荒诞的意识形态残害致死的。是被神权所害。在鲁家,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对她进行迫害和侮辱,把她变成了一个木偶人,直至把她逼向死地,一脚踢出鲁家。而这依靠的是封建政权。‎ 结论:因而我们说她死于她生存的社会环境。是当时这个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地勒死的。‎ 鲁镇的人可以说都不是凶手,又可以说都是凶手。迫害祥林嫂的人们,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观念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是:“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鲁迅用他那犀利的笔锋,从广阔的领域里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的程度。‎ 总结归纳: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是封建礼教和吃人的宗法制度害死了祥林嫂,具体说来,是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害死了祥林嫂。‎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一、祥林嫂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祥林嫂形象的社会意义:1.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作者刻意把丧夫、再嫁、失子、归天几个最关键的情节都安排在春天发生,将生机盎然的春给祥林嫂悲惨命运作自然背景,有养深刻的用意,它能造成强烈的对比,更有力地提示出封建制度的罪恶。2.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而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不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象祥林嫂这样的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 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不可能避免的:‎ 主观原因:沉溺于丧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对生活丧失信心。‎ 客观原因:小说中写到的其他人物,这些人物在祥林嫂不幸遭遇中扮演的角色:‎ 生命轨迹 周围的人 初到鲁镇 鲁四老爷(鲁四奶奶)——冷酷自私(封建礼教)‎ 被卖改嫁 婆婆、大伯——冷酷自私(家庭)‎ 再到鲁镇 柳妈——冷酷(社会)‎ 寂然死去 卫老婆子、“我” ——同情(社会)‎ 391‎ 讲析评价: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用丁玲的话来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祥林嫂在新社会获得了“春天”,集听说读写与思想教育为一体,物象、意象相统一。‎ 启发:看问题不能单看表面,而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1族权给了祥林嫂婆婆卖她的权力。按照封建宗法观念,妇女“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旦丧夫失子,在家庭中生存的权利被剥夺。族权给了大伯收屋的权力。‎ ‎2夫权给了鲁镇人叫她祥林嫂的权力。即便她的丈夫祥林死了,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夫权视再嫁是“败坏风俗”, 是奇耻大辱。因而即便她的第二个丈夫明明叫贺老六,但人们还是叫她祥林嫂。‎ ‎3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侮辱和迫害,靠的又是封建政权。‎ ‎4祥林嫂倾其所有到土地庙捐门槛,是因为她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毒害,认为这将使她争得做人的权利。为了求得这一线的希望,她竭尽全力。‎ 但不管祥林嫂怎么做,在那个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她都享受不到一个普通人的权利。‎ 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生活中一位因车祸失去儿子的年轻妇女的遭遇等同于祥林嫂的命运,并称之为“新时代的祥林嫂”。这种看法在中学生中有较大的代表性。因为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位年轻妇女悲剧的偶然性和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补充分析趣味性知识:古今婆媳关系之比较、遗产继承问题。妇女对任何事情,任何处境,只有服从认命,不能有自己的选择,所谓“妇者,服也”。四大绳索:族权,神权,夫权,政权。从一而终:民间说的“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事二夫”。《周易?恒》:“曰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旧三从四德:《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gōng即“女红”、“女功”。指通常由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传说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伦:旧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种伦理关系。(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兄弟有序、夫妻有别、朋友有信)‎ 以前,三从四德是女人一生的枷锁,现在,社会男女平等了,三从四德却又有了新的定义。‎ 391‎ 小幽默“新三从四德”:新三从四德:三从:跟从,服从,盲从(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错了要盲从)四得:等得,记得,舍得,忍得(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完美丈夫:干家务是大力士,关心妻子象护士,辅导孩子象博士,钱包起码象雅士,听唠叨时当自己是传教士。‎ 小结:祥林嫂在新社会里拥有了“春天”。‎ 二、分析鲁四老爷和“我”两个人物形象:‎ 分析鲁四老爷形象 ‎1.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呢?‎ ‎①间接描写:通过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点明了鲁四老爷的身分(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揭露了他的丑恶本质,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厅堂的布置,几案的摆设,处处显示出令人窒息的死气。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中国的宋明理学对于处在封建等级制最底层的劳动妇女来说,是最残暴最苛虐的一种思想体系。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稍有触犯,则赐死、沉塘。‎ ‎②直接描写:A.行动描写:这表现在祥林嫂被抢走的两件事上: 1当婆婆一边抢人一边来领工钱时,鲁四老爷把祥林嫂一文也没有用的工钱全交给了婆婆。与此相对照的是对被压迫的寡妇祥林嫂的冷酷无情。2祥林嫂曾那样辛勤地为鲁家劳动过,可当她遭到恶运时,鲁家却无动于衷,连祥林嫂走没走、怎么走的,都毫不过问,只是到了正午,四婶肚子饿了,这才想起了祥林嫂淘米时拿走米和淘箩,于是倾巢出动“分头寻淘箩”(第44段);连平时摆派头、端架子的鲁四老爷都“踱出门外”,“直到河边”,等看见米和淘箩“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时,这才放心。这场虚惊,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在封建统治者的眼里,一个劳动妇女的命运都不如一个淘箩、一点米、一株菜,鲁四老爷冷酷残忍的嘴脸跃然纸上。‎ B.语言描写:在祥林嫂的问题上,鲁四老爷一共开过六次口,说了百十来个字,却就把他反动、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把他杀害祥林嫂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 a.祥林嫂被抢前:第38段 b.祥林嫂被抢时:第49段 c.当他为寻淘箩,“踱”到河边时:第46段 d.紧接着,午饭之后,卫婆子又来时:第52段 391‎ e.对四婶的暗暗告诫:第71段 f.祥林嫂死后:第20段 作为这六次开口背景的是鲁四老爷虚伪寒暄后的“大骂其新党”,它恰恰深刻地揭示了那六次开口的根源。‎ 归纳:鲁四老爷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反对一切改革与革命。他思想上反动,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作者刻画人物用笔不多,却正面侧面相结合,虚实相映,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简略分析“我”这个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对祥林嫂提出的“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 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三、分析、讨论写作特点:‎ ‎1.精当的环境描写。‎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的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①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第一处(第1、2段):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沉重”、“阴暗”、“乱成一团糟”等词透露出了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压抑和反感。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这些廉价奴隶的血汗之上的。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 的描写,也点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后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言。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悲剧的社会基础。‎ ‎②第二次是对祥林嫂死后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的描写。‎ 391‎ 第二处(第32段):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渲染了悲凉沉寂的气氛,烘托祥林嫂死后的凄凉和我的“沉痛”心情。中间的议论是反语(参见课文下的注释),表现了我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畅”是愤激和沉痛之语。‎ 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③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 第三处(最后一段):这段景物描写是由回忆到现实。第一句是过渡,与前面转入回忆的句子相照应,渲染了热闹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故意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着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穷的痛苦和悲哀。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2.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 ‎①肖像描写: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第34段)(年轻,勤劳,朴实,新寡)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第34段)‎ 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第66段)‎ 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第66段)‎ 祥林嫂在捐过门槛插手祝福却遭拒绝后对其第三次肖像描写“脸色同时变作灰黑, 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窈yǎo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也总是惴惴的,…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不让祝福——失神 —— 再受打击。‎ 第四次肖像描写: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 三次变化:第一次“脸色青黄”是生活艰辛的烙印,红润的脸颊显示了她青春的活力,因为她毕竟才二十几岁。第二次“顺着眼”,是她善良性格的体现,突出了她内心的悲哀和空虚,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无奈,从那“消失了血色两颊”、“眼角上的泪痕”、“没有精神的眼光”的描写,不难体会到祥在遭受夫死子亡的打击后极度痛苦的心情。第三次这形象,多么令人毛骨悚然!她也曾有过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而现在,她的精神已完全崩溃了。‎ 391‎ ‎②画眼睛(眼神):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这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的控诉。‎ ‎3.倒叙手法的作用:1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2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一边是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一边是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四、小结。‎ 本文既然是一出悲剧,还为何以《祝福》为题?(以《祝福》为题的意义)‎ ‎(1)祝福是鲁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充满了“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色彩,祝福之时也正是封建思想对人们影响和制约最深的时候,也是人们对祥林嫂歧视和迫害最甚的时候。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了祥林嫂,祥林嫂又死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祝福声中。通过这个标题,就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以此为题可突出主题。‎ ‎(2) “祝福”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是人物命运转变的契机和背景。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祝福”展示了初到鲁镇的祥林嫂的勤劳能干,“祝福”时使一向勤快能干的祥林嫂受到了鲁家的冷遇和歧视,即使她倾其所有,花费了“历年积存的工钱”“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也没有改变。这使她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总是惴惴的,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最后被逐出鲁家,沦为乞丐,惨死雪夜。‎ ‎(3)所谓“祝福”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其实像祥林嫂这样的处在封建思想和制度压迫下的劳动人民哪有福可“祝”?又岂能“祝”来幸福?以“祝福”为题有反讽之意。‎ 五、作业。‎ 课文中作者没有写出鲁四老爷的肖像,请你通过想象,选择一个场景,刻画鲁四老爷的肖像,特别是眼睛。字数为200字左右。‎ 课余问题讨论:‎ ‎1.祥林嫂如果没有失去第一个丈夫,结局会怎样?‎ 391‎ ‎2.如果她逃到很远的地方,婆婆家的人找不到她,会如何?‎ ‎3.如果没有一个严厉的婆婆,祥林嫂是否会避免悲惨的命运?‎ ‎4.如果第二个丈夫没有死在伤寒上,儿子也没有被狼吃掉,祥林嫂是否就一定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5.假如那个“吃素,不杀生的”“善女人”柳妈不给她讲“大道理”,她是否就会避免被饿死、穷死、冻死的命运?‎ 附录:鲁迅和他的小说。‎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故乡》、《社戏》、《孔乙己》以及今后我们将要学到的《药》、《阿Q正传》等都选自《呐喊》。《彷徨》收入1924~1925年所写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祝福》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鲁迅小说中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 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 ‎2、关于《祝福》。‎ ‎《祝福》写于1924年,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命运。‎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之下,依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政权还是掌握在地主阶级和官僚买办的手里。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向来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绳索,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反映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鲁迅通过祥林嫂的故事所显示出的摧残和杀害劳动人民的有形和无形的刀子,有些也正属于鲁迅所要探索和要改造的“国民性”,其实所谓“国民性”正是长期封建统治造成的。作者怀着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吃人的社会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以唤醒人们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鲁迅全集》第一卷《灯下漫笔》)。‎ 391‎ ‎195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经夏衍先生改编后,将《祝福》搬上了银幕。‎ ‎●教参上课后习题解题指导 一、本题主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致情节,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祥林嫂的人生悲剧 快乐与幸福 苦难与不幸 逃出婆家在鲁四老爷家做工 满足,有笑影,白胖了 被婆家卖掉 拼死反抗 再婚:没婆婆,丈夫有力气 有自己的房子 生了儿子 胖了 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吃了 她又流落到鲁四老爷家做工 被鲁镇的人歧视(阿毛、额头上的疤)‎ 被鲁四老爷鄙视 对地狱的恐惧 捐门槛赎罪 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参加祭祖仪式被拒绝 惴惴的,头发也花白了,最终 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391‎ 带着疑问和恐惧贫困而死 二、本题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1.年底的“祝福”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连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同时,作者用“祝福”为题,包含了反讽的意味。鲁镇家家祝福,“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而被众人歧视迫害的祥林嫂,却在这一时刻死去。在这样美好的日子死去,对众人来说是祥林嫂最后的“罪过”,所以鲁四老爷骂她是“谬种”。祈求“无限幸福”的众人,在众神给予“无限幸福”的时刻,扼杀了一个不幸的妇女。‎ ‎2.祥林嫂初次来鲁镇时,还很年轻,“顺着眼”,是一个本分的农村寡妇的形象;第二次来鲁镇时,容颜衰败,眼中还带着泪痕,已经没有过去的神采了,说明她饱受生活的折磨;而临死的祥林嫂,脸上呈现的只有麻木,眼睛也只是机械地转,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活力。她已经被冷酷的社会摧毁了。作者写祥林嫂这样的变化,主要是表现祥林嫂在精神上所受的迫害。‎ ‎3.小说的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冷漠的社会环境,与祥林嫂人生悲剧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作品的批判锋芒也蕴藏在对社会环境的描写之中。同时,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也随着她和社会的矛盾、冲突丰满起来。作者关于新年气氛的渲染,反衬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色彩。‎ 三本题主要让学生品味小说的语言,了解其深层含义。‎ ‎1.要注意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祥林嫂的形象的。要让学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不用括号中的写法。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但要指出,原文修饰语后置的写法确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2.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压抑、摧残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自私和冷漠。这些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并不是真心同情她,而是作为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剂。“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猎奇之后得到一种“满足”,以通过鉴赏他人的痛苦来填补自己精神的空虚。‎ ‎3.说“大家咀嚼赏鉴”祥林嫂的悲哀,表现了作者对民众冷漠麻木的心灵的批判和激愤之情。‎ ‎4.①祥林嫂第一次感到“疑惑”,她并不明白自己的“罪过”;而第二次她已经捐了门槛,认为自己已经“赎罪”了,可以被“宽恕”了。可是四婶的断喝让她明白自己永远不能被这个冷漠的社会“接受”,她的精神崩溃了。②“祥林嫂,你放着罢!”“你放着罢,祥林嫂!”两句话的语气是很不一样的,后者命令的意味更强烈,态度也更严厉。‎ 四、设计本题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一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意义。‎ 391‎ 十八岁出门远行 ‎【备课思路】‎ 本文是一篇小说。鉴赏小说的重点是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通过对小说中情节、人物、环境的赏析,挖掘作品的主题。而《十八岁出门远行》又不同于传统的小说,特别是小说情节的设置,极其不合常情,具有强烈的荒诞性。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应以情节为阅读的切入点,通过对作品中悖于常情,却又合乎常理的情节的解读,了解作品所传达的主旨。此外,本文新奇独特的语言,也需要在阅读中仔细地体味。‎ ‎【教学目标】‎ 一、通过解读情节,把握小说的主旨。‎ 二、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三、揣摩精彩语句,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四、讨论小说中有关“旅店”的内涵,明确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一、把握小说的主旨,明确“旅店”的象征意义。‎ 二、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中悖于常情而又合乎常理的荒诞意味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型】教师引导,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 师生分头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余华及其创作特点。可以阅读余华的其他作品以及对其作品的相关评价。课上进行交流。‎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391‎ 同学们,你们有过独自一人出门远行的想法吗?是的,青春年少的我们总会有如此的冲动,我们厌倦了周围熟悉的一切人和事,渴望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能够摆脱所有的约束与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发挥自我,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伟大的理想和抱负。‎ 那么,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一切真的会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吗?《十八岁出门远行》将给我们讲述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其实,外面的世界远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二、了解作者余华 师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余华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概括。应包括以下内容要点: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战栗》等。其中《活着》获1998年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余华以其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作品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已经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是后来余华先锋小说的一个基础。‎ 三、解读小说的情节结构 ‎1概括情节内容 要求: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情节。‎ 明确:十八岁的“我”初次出门远行,面对广阔、陌生的环境,涉世不深的“我”不会考虑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我”总会被眼前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把它们想象成一些“我”有限记忆中已经熟悉的过往,出门对“我”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虽然“我”在黄昏来临时找旅店并不顺利,但在经过一番周折后“我”搭上了一辆卡车,“我”甚至沾沾自喜于用一支烟就换取了免费搭车的小聪明,而且,“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出门对“我”而言,仍然是快乐的。‎ 可后来变了,汽车抛锚了,一些人抢走了车上的苹果,他们甚至打伤了阻拦的“我”,而苹果的真正主人——司机却在一旁漠不关心。最后,司机竟然拿走我的行李,骄傲地离去,“我”成了惟一的受害者,孤零零地站在抛锚的汽车前……‎ 遍体鳞伤的“我”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感到“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这让“我”明白,“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我”想起了出门前父亲对我的叮嘱:“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391‎ ‎2划分情节层次 要求:按照小说的情节内容,给本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小说情节按照故事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这话不错,走过去看”):写“我”出门远行,在路上心情愉快,有些兴奋,但在黄昏找旅店时却不顺心。‎ 第二部分(从“公路高低起伏”至“那就驰过去看吧”):写“我”搭上了一辆卡车,经过一番周折,“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对找旅店也不很在意了。‎ 第三部分(从“可是这汽车抛锚了”至“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写汽车遭抢劫时一系列“不合情理”的事情,“我”遍体鳞伤时感受到“旅店”其实就在自己心窝里。‎ 第四部分(从“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至结束):这是一段倒叙,写“我”出门前与父亲的一段对话,照应开头。‎ 四、挖掘小说的主题 ‎1要求:找出小说的“文眼”所在。(即体现作者创作意图和作品主旨的部分)‎ 明确:小说的文眼是:对“我”遭到抢劫后,躺在汽车里一番感想的描写。即“我”虽然无限悲伤,但在同样遍体鳞伤的汽车里,“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这一段描写表明“我”在遭受挫折后并没有失去希望,“我”还能感受到心底的“暖和”,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换句话说,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 ‎2讨论:“旅店”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明确:在课文中,“旅店”本来是“我”一直要寻找的歇息的地方,但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我”心底的希望和力量,这是一个人在成长路途中必需的动力。‎ ‎3要求:归纳小说的主题。‎ 明确:小说选取的故事是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生活片段,写了成长中的挫折与收获。它告诉读者: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灰心丧气,而应在心里保存一分希望和勇气,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这也是成长中的收获。‎ 391‎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了小说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品味小说中荒诞性描写的作用,体会小说独特而新奇的语言。‎ 二、理解小说中荒诞性描写及其作用 ‎1要求:小说中有许多“不合情理”的场景描写,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荒诞色彩。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些描写,思考“荒诞”性的发展过程。‎ 明确:这些“不合情理”的描写主要出现在文章的第二、三两部分。‎ 第二部分中,这篇小说的“荒诞”色彩就开始初露端倪,一些“不合情理”的因素开始出现。首先表现在司机突然转变的态度上,他“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开得飞快时爬出驾驶室到车厢里去拿苹果。当“我”问他到哪里去时,他说“开过去看吧”。其次表现在“我”不知目的地旅行上,“我”对找旅店也“根本不在乎”了,“我”似乎和那位司机一样,“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我们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 第三部分是小说的重点,种种“不合情理”的场景不断出现,给整篇小说蒙上一层荒诞的色彩。司机的举动成为“荒诞”的先兆。他在汽车抛锚后“漫不经心”修了一阵后,又在公路中央“很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做完以后又绕着汽车小跑起来。接着,五个骑自行车的农民到来,他们似乎是毫无理由地抢劫车上的苹果,并把试图阻拦的“我”打倒在地。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个司机却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小说的荒诞色彩越来越浓。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我”被第二批来抢苹果的人打得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时,司机也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这个时候,小说的“荒诞”性达到了高潮。‎ ‎2讨论:这些“荒诞”性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可以从对情节的发展和对主题的揭示角度思考)‎ 明确:第二部分中,司机态度的突然转变,预示着后面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而“我”同样不知目的地旅行,总有些让人担心,这也为下文的突变作了一定的铺垫。第三部分中,“荒诞”性的描写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强烈的冲突:“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这是“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司机与其他人一起形成了“我”不能理解、给予“我”狠狠打击的“世界图景”。正因为其“荒诞”,从某一方面把“真相”浓缩了,使之更醒目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寓示着“我”出门远行遇到的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3拓展阅读 391‎ 余华写小说曾受到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影响,卡夫卡的小说中有很多“不合情理”的荒诞色彩,比如《变形记》中那个人一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可以课后阅读《变形记》,比较一下余华与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异同。‎ 三、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要求:这篇小说的叙事语言很有新意,揣摩文中的精彩语言,试举几例,体会其中描写的新奇之处和蕴藏的内涵。(提示:可结合课后练习五进行)‎ 例1: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明确:把走路比作航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我”出门时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几分不安,也暗示着出门远行并不会一帆风顺。‎ 例2: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 明确: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我”出门远行一天的奔波。“从早晨里穿过”,好像早晨是一片树林,“下午的尾声”则是把下午当成一首歌或一出戏,“黄昏的头发”则会出现一个人的形象。这样写显得欢快,充分抒发了“我”出门远行的兴奋心情。‎ 例3: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 明确:这句话有两个地方显得新奇可笑。一是说司机“屁股上有晚霞”,把一俗一雅结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好笑。二是说车头的盖子“像是翻起的嘴唇”,也很新鲜,会让人有一点担心,就是司机会被“嘴唇”吞进去。这种感受也充分表达了少年初次出门远行对外部世界的好奇。‎ 例4:那个时候太阳要落山了,晚霞则像蒸气似的在升腾。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明确:这句话的有趣之处在于说“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这样突出了“我”急于找到旅店的心理,这时候“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旅店。‎ 例5:我坐在地上爬不起来,我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我”被打倒在地的无奈,“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这也说明“我”心里不甘被打败,这是少年典型的不服输的精神。‎ 四、全文总结 391‎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故事和主题都是很常见的,但在作者笔下却呈现出另一种面貌,这主要源于小说那些悖于常情可又合乎常理的情节,正如余华自己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而小说所剖示的“我”在青春初旅中的种种微妙的心情,则艺术地帮助小说完成了主题的揭示,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审美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 五、写作训练(课后完成)‎ 要求: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出门经历和从中得到的启示写下来,文体不限。‎ 建议:文章中应有关于人生的思索,注重对特定环境中人物心情的描写。‎ 老人与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的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难点:‎ 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1课时 391‎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3.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2.关于《老人与海》‎ 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391‎ ‎《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3.课文情节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从书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共分五个回合。用鱼叉杀死一条灰鲭鲨,鱼叉被带走,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十磅;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大马林鱼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用短棍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大马林鱼再也没什么可吃的了,只剩下残骸……五个回合的搏斗结果却是一无所有,“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在这些下层人物身上,他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二)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 391‎ ‎1.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本文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也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可谓单纯而集中。海明威曾经对《老人与海》的原稿进行了两百多次的校阅,正如他自己所说,“《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村庄中的每个人物,以及他们怎么谋生,怎样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一切过程……”然而他砍伐了所有的冗言赘语,删去了所有别人写过的东西,删去了解释、讨论,甚至议论的部分,剪去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清除了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使小说单纯而集中。‎ ‎2.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鲨鱼的来势凶猛,老人的沉着迎战,机敏矫捷,都写得生动逼真。如写鲨鱼出现的情形,“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窜上来。它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冲出蓝色的水面就涌现在太阳光下。”这段描写没有一个比喻句和形容词,但鲨鱼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却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清新洗练的叙述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对大海的描写粗犷简洁,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读来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3.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海明威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总是把它们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涵在自然的行文或者简洁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如写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这种描写本来都是老人的所见所闻,但读者读来便会过电一般油然而生出同样的感觉,同惊惧,同紧张,同喜悦。海明威“打定主意放手让读者去如实地吸取印象”,而“不挤到对象与读者之间去碍事”,他要让对象与读者直接沟通,这也是这篇小说的场景描写如此震撼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4.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另外,为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阔大,他还借助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涵深意。‎ ‎(三)难点探究 ‎1.【提问】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明确】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391‎ ‎2.【提问】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蜀道难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章法、气象、基调;‎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 ‎3.能力培养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的诵读要求。‎ ‎【教学重点】散文化诗句欣赏。‎ ‎【教学难点】诗歌内容的鉴赏。‎ ‎【教学类型】鉴赏课。‎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推荐《全唐诗》光碟和《大唐诗录》光碟,并请学生介绍自己有否类似电子产品。‎ ‎【教学过程与步骤】‎ 学生读诗(至少3遍)‎ 鉴赏要点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这段话既形象而又概括,涵盖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指章法灵活、气象宏伟而言。兹分述如下:‎ 先说章法。‎ 391‎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也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跟回旋曲的主部之后还有一个副部颇有几分相似。具体地说,诗的开头是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等张本。诗的中间则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颇有“谈虎色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前一层说蜀道凄凉万状,后一层说蜀道极其险恶——这些都是旅游者心理上难以承受的。结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主旨句的重复出现及其副句的变化,不仅在诗的结构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全诗的基调的形成影响也很大,但这一点要放到后面去讲。‎ 再说气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391‎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砍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砍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岂虚语哉!‎ 最后说说这首诗的基调。‎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一鉴于这首诗较长,且内容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之始不宜要求学生背诵,所以先设计此题,而将背诵练习置于最后,体例与本单元其余话课异。目的是使学生初步适应这首诗节奏的变化,读出一点韵味来,不要把某些句子读成散文,这对领会诗人炽烈奔放的感情和飘逸的风格极为必要。‎ 这是一首杂言体诗,但跟其他诗人的这类体裁作品和李白的另一些这类体裁作品(如《将进酒》《梁甫吟》《庐山摇寄卢待御虚舟》等)相比,都有显著的不同。这不同就在于;其中的某些句子(如练习中所列举的)如果孤立地看,确属散文句。但我们不这样称它们,因为它们毕竟是诗的整体中的一部分,只能说它们是散文化的诗句,或句法与散文近似。这当然不能随意而为,没有李白那样的气概,那样的英才,是驾驭不了的。‎ 391‎ 附:自购练习答案要点:一、这些诗句都仿佛是诗人在炽烈感情的驱动下,不能自已,脱口而出,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奔放豪迈的风格。‎ 二、这道题是为鉴赏诗的内容设计的。重点是前一问,后一问是对前一问的补充,意思是可以从形式入手,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先问后一问,然后分析“蜀道之难”一句的含义。‎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不宜过早提出。答题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是:(1)课文基本成诵;(2)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3)了解诗的大意。‎ 李白善于从民歌中吸取养料。这首诗中“一咏三叹”的写法,明显地是对《诗经》中复沓形式的继承,同时又有很大的发展。如果时间允许,无妨让学生复习一下已学过的《诗经》作品如《君子于役》《无衣》等,再做一番比较——这就从内容的鉴赏延伸到形式的鉴赏上来了。‎ 答案要点;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三、这道题共含四小题:前三小题用于鉴赏诗的艺术特色,是按照课文段落顺序命题的,可以讨论一题,背诵一段,把鉴赏和记诵结合在一起;命题的原则是就诗论诗,不用文学史上的综合方式;讨论过后,教师可参考“鉴赏要点”中关于“气象”的分析做一个小结,将鉴赏提到稍高的水平上。第4小题用于鉴赏诗的寓意,因为涉及历史背景和历来的不同看法(见“整体感知”),难度大些,在水平较低的教学班可以不予讨论。‎ l,此题涉及诗人的夸张叙述和运用民间传说的写法。重点是第二间。‎ 答案要点:‎ 第一问: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已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第二层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第三层叙述蜀道来由。‎ 第二问: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2.此题涉及点面结合的写法和夸张的运用,也表现了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 答案要点:①“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②“六龙回日”“们参历井”是诗人的想象。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3.此题涉及细节的运用和夸张写法。‎ 391‎ 答案要点:“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详见“课文鉴赏说明”。‎ ‎4.剑阁为蜀之门户,写剑阁,正如胡震亨所说,是为了“著其戒”。此题涉及诗的寓意,应当联系全篇内容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学生对这一段内容获得正确的认识。在思想比较活跃的教学班上,也可稍带说说某些错误的解释,让学生经过反复思考作出自己的结论。‎ 答案:见“课文鉴赏说明”。‎ 四背诵这首诗既要口熟,又要懂得它的章法;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作表情诵读,使记诵达到完美的程度。“课文鉴赏说明”中的“诵读提示”和有关基调的解释可供参考。‎ 这篇课文拟用3课时教读。教学进程设想如下;‎ 第1课时:本诗写作年代简介。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诵读前两段:先试读两三遍,再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然后练习背诵。‎ 第2课时:学生练习背诵第三段,方式如前。鉴赏诗的章法并归纳主旨。师生共同探讨诗的基调。学生试背全诗。‎ 第3课时:鉴赏诗的艺术特色。略说诗的寓意。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诵读全诗。‎ 几条供课上参考的资料:‎ 一、对经典艺术作品的解释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正常现象。对于有争论的问题,我们应当本着有利于学生鉴赏的原则要善地加以解决。例如:①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根据王定保的材料可以确定为不会晚于天宝三载(744)诗人离开长安以前。这自然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此我们再据诗的内容说它作于诗人身居长安之时,这样讲起来就比较方便。当然,也有可能比这更早,但目前尚无资料可以证明,不宜作这样的假设。这个问题在“有关资料”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但只提供教师参考,不要讲给学生听。②诗中的“君”可能是诗人的一位朋友,也可能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二说并通。为便于学生接受,可以采用前一种说法;如采用后一种说法,则应作一番解释,说说这样写的好处。③诗的寓意只宜采取胡震亭的说法,言“险”即所以申“戒”,“险”“戒”二字高度概括了诗中要旨,这样来理解,对鉴赏也十分有利。‎ 二、结构的分析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掌握了结构,则诗的主旨、章法等都极易明白,对记诵全诗也很有帮助。分析结构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在试读两三遍之后归纳各层大意;第二步,探究各层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结构应当是点拨式的,点到为止,切忌讲得过多,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行领悟。最好能设计一个简明的图表,边讲边画。下面的示意图可供参考:‎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 叹 高 蜀道来历 391‎ ‎      难 行 蜀道高峻 二 叹 险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      可 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      照应 三 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 戒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三、课文后的练习可以灵活处理。例如第一大题,可以在学生试读前后作简要提示,而后在指导学生作表情诵读时作比较详细的分析。‎ 四、解释难句当力求简明。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地理常识的,也要讲一点,但不要把“补充注释”里说的那些照搬给学生。讲,要有利于鉴赏。‎ 作业:1.诵读本诗 2.翻译本诗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391‎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则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内容述评]‎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艺术特色]‎ 391‎ 在中,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的律诗,倒真恰如其分。他在夔州时所作的《登高》、《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又呈吴郎》等篇章,向来被认为是律诗中的杰作。而《秋兴》则更被誉为是他七律中的“裘领”,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唐宋诗醇》)。大致说来,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经轮机;本诗与同组其他七诗之相关联系,请人王船山曾有“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唐诗评选》)的评语,因教材仅选了第一首,故此从略。‎ 二、情景无间 情与景的和谐密洽、融汇无间,是南朝刘勰,至唐司空图、宋严羽、明谢榛、清王士禛、直至近人王国维等历代论者众口一致所强调的问题。本是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三、语言练达 391‎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参考资料]‎ 周甸曰:江涛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见汹涌阴晦,触目天地间,无不可兴感也。屠隆曰:杜老《秋兴》诸篇,托意深远,如“江间”“塞上”二语,不大悲壮乎?范梈曰:作诗实字多则健,虚字多则弱,如杜诗“丛菊”“孤舟”一联,此等语亦何尝不健?蒋一葵曰:五、六不独?“两开”“一系”为佳,又感时溅泪,恨别惊心之况。末句掉下一声,中寓千声万声。(明·周敬等《唐诗选买会通评林》)‎ 若谓玉树调令,枫林叶映,随志士之所增悲,亦幽人之所寄托。奈何流滞巫山巫峡,而举目江间,但涌兼天之波浪;凝眸塞上,惟阴接地之风云,真可谓可痛可悲,使人心尽气绝。(清·金人瑞《杜诗解》)‎ 钱谦益曰:首篇颔联悲壮,颈联凄紧,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清·高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 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391‎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 (1) 学生单读----指出所读优缺点。‎ ‎(2) 教师范读。‎ ‎(3) 学生集体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 ‎2。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1。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板书)‎ ‎3。 (讨论)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391‎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另外,从昭君墓碑上的字也可见她的形象:‎ 一身归朔漠,‎ 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 几与卫霍同。‎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说说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吗?)‎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板书)‎ ‎5。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391‎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板书:民族偏见 思乡 ------怨恨 胡俗 ‎6。 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7。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清。刘献廷 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 ‎8。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板书)‎ ‎9。 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391‎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放琵琶曲,渲染悲剧氛围,感染学生。)‎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板书: 首联 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 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铺垫 颈联 揭示昭君悲剧根源 铺垫 尾联 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  板书 昭君----画图省识----汉元帝诗人----漂泊西南----唐皇帝 ‎----身死异国---- ----有志难展----‎ 借 古 伤 今 七、拓展 到此咱们对昭君和诗人杜甫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心目中的昭君或杜甫是个怎样的形象?‎ 391‎ 附: (1)诗的大意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2)诗中重点词语理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登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91‎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写作背景 391‎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391‎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91‎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391‎ 尾联 忧愤 无奈 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是八首中的第一首。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菊花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作者在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登岳阳楼》中有诗句“老病有孤舟”,可见“孤舟”成为作者漂泊流浪的意象物,有家难归,魂系孤舟,其惨苦又有谁人知(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作者卒于湘江孤舟中)。尾联“催刀尺”即赶制寒衣,强调天已寒冷,“急暮砧”即黄昏时急促地捣衣声。结尾两句紧承上联,用“催刀尺”“急暮砧”这两个声动相连的词组作铺张,把作者想回家的焦急心情进一步烘托出来。此外,诗中用字处处对仗而双关,“波浪”、“风云”、“两开”、“一系 ”、“催”、“急”等,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忽近忽远,忽高忽低,犹如巫峡治水,时而盘旋回落,时而奔腾向前,与杜甫自己的澎湃思潮汇合在一起,诗意十分缠绵感人。‎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391‎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琵琶行(并序)‎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行这种文学体裁;‎ ‎2、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 ‎3、体会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出色音乐描写。‎ ‎【教学难点】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录音机、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391‎ 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蓝天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这美妙的音乐。(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了解作者及“行”这种体裁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定六位同学依次朗读序文和全诗,每人读一段,并正音。‎ ‎2、小声播放乐曲《春江花月夜》,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3、把握诗歌内容:‎ 学生快速默读诗序文和全诗,把彼此对应的部分找出来。‎ 明确:序文的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四、五句(“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同诗的第二、三段对应;第六、七句(“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跟第四段对应。‎ 四、作业:反复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 鉴赏诗歌:‎ ‎1、提问: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 明确: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的客人听到的。第二次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简略。‎ ‎2、赏析琵琶女的第一次演奏 ‎(1)学生自由朗读诗的第一段。‎ ‎(2)学生思考:琵琶女第一次演奏的曲子是什么,文中没有明确交代,同学们能判定出是哪种基调吗?有什么理由?‎ 明确:它的基调是悲凉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惨将别”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都是烘托它的。‎ 391‎ ‎(3)学生有感情地背诵第一段。‎ ‎3、赏析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情景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的第二段 ‎(2)学生思考: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第二阶段(“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写琵琶演奏大概根据当时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写出了琵琶女的技艺的娴熟。第三极端(“轻拢慢捻抹复桃……四弦一声如裂帛”)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乡》。‎ ‎(3)学生思考:作者分几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每一个乐段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乐曲情调的?‎ 明确:作者分四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着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了;接着又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忧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得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紧张的场面。第四乐段写乐曲的终止,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跟钢琴曲子最后用主和弦终止全曲一样具有显著的艺术效果,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4)本段用“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小侧面烘托,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 ‎(5)学生有感情地背诵第二段。‎ ‎4、赏析琵琶女的第三次演奏 ‎(1)学生默读三至五段。‎ ‎(2)琵琶女第三次演奏的调子如何?理由是什么?‎ 明确:调子悲凉,与《霓裳》、《六么》不同,从“满座重闻皆掩泣”和“江州司马青衫湿”可看出。‎ ‎(3)作者写琵琶女第三次演奏的方法同第二次有什么不同?‎ 391‎ 明确:第二次作者用比喻、摹声等修辞手法从正面写音乐的艺术境界。第三次作者从侧面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二、 比较阅读李贺《李凭箜篌引》‎ 三、 作业:‎ ‎1、背诵全诗;‎ ‎2、找白居易其他诗歌作品,如《长恨歌》。‎ 李商隐诗两首 ‎【背景资料】‎ 一、关于作者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豁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早年受知于令狐楚,登进士第后娶王茂元女。令狐楚和王茂元是政敌,党于令狐的人认为商隐亲近王氏是背恩负德的行为。后来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长期执政,排抑商隐。商隐对政治本来很热心,却始终不能得志,这和他得罪令狐氏,处在朋党倾轧的峡谷里不无关系,虽然他自己并不屑于攀附这两个政治集团中的任何一个。他先后依托在几个大官的幕下,曾随桂管观察使郑亚到过广西,又随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到过四川。最后客死在荥阳。有《玉谿生诗》,注本颇多,以流行的冯浩《玉谿生诗详注》较为详备。‎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政治雄心,也有蔑视“古圣先贤”的进步思想。他称颂汉高祖、唐太宗,也称颂张良、诸葛亮。他同情“不师孔氏”的元结,更同情“言皆在中兴”的刘蕡。他反对藩镇割据,又反对宦官擅权。可惜他“运与愿违”,由于遭遇谗毁,横被排抑,“一生襟抱未尝开”。这就是他的诗常带感伤情调的原因。‎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有影。向的一个诗家。他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有独特的风格。他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常常因为有声、有色、有新语、有巧对而吸引人去注意,又因为能含蓄和多比兴而吸引人去玩索。后代学他的人,例如北宋的西昆体作者,专门讲究典故和词藻,在语言的色泽上用工夫,形式主义的倾向非常显著。李商隐自己的诗也不免晦涩和浓得化不开的缺点。有时因用典深僻而遭到“语工而意不及”的批评。不过他也能够不依赖典故而达到很高的表现效果,例如“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有情调,有色彩,有气氛,却并不靠典故来烘托牵引。他的咏物诗如《赠柳》的“堤远意相随”和《蝉》诗的“一树碧无情”,除表现事物的特征还写出它在诗人头脑里引起的特殊感觉,绝非寻常的刻画,这不是堆砌典故所能办得到的。至于《夜雨寄北》那样述情如话的诗,虽然为数不多,也表明作者并不缺乏白描的本领。‎ 391‎ 同时,李商隐的优秀作品都是言之有物,并非专讲表面的涂饰。由于他的身世经历,他对于生活的感受和世情的认识都不是浮浅的。在他的诗里感慨讽谕都有一定的深度。他的政治诗如《有感》《重有感》《哭刘蕡》和《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都有深切的忧愤,攻击宦官、藩镇,更表现出识见和胆量。他的咏史诗往往有讽有叹,以古喻今。咏物诗往往借慨身世,如《蝉》和《扶风界见梅花》,在写物的同时也写出了作者自己。他的爱情诗(不包括写爱情而别有寄托的诗)常常写相思失望,其中较好的几首能给人情深语挚的印象,也有一些免不了一般艳情绮语中的浮薄气息。这一类的诗虽然有特色,却并不能代表他的艺术成就。如果说李商隐善于言情,却有一定的理由,他的寄内、悼亡的作品就可以作证。‎ 李商隐从过去诗人接受多方面的影响,庾信、李贺的色调,杜甫、韩愈的句格,在《玉谿生诗》里都不难发现。李商隐的七律往往在秾丽之中时露沉郁,流美之中不失厚重,使读者容易联想到杜甫的一些优秀作品。长篇《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写法受杜甫《北征》的影响,虽然比较质直,艺术上似不及《北征》,但更多写国家大事,政治性更强,更多地表现了“诗史”精神。‎ 李商隐的绝句,和他的律诗一样,讲求精工,巧于用笔,构思细密,唱叹有情。论艺术成就也不在他的律诗之下。在当时的作家中,杜牧的绝句非常突出,他们是并驾齐驱的。‎ 由于李商隐一生中许多遭遇不称心,他的诗里恬愉散朗的境界少,哀伤抑郁的表现多。他的近体诗因为有吐韵铿锵,工于唱叹等艺术特点,感染力往往很强。‎ ‎(选自《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二、有关评述 ‎1.(《锦瑟》)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只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清·朱彝尊《李义山诗集》评语)‎ ‎2.诗以锦瑟起兴,“无端”二字便有自讶自怜之意,此锦瑟之弦遂五十耶?瑟之柱如其弦,而人之年已历历如其柱矣,即孔北海所谓五十之年忽忽至也。庄生梦醒,化蝶无踪,望帝不归,啼鹃长托,以比华年之难再也。感激而明珠欲泪,绸缪而暖玉生烟,华年之情尔尔。不但今日追忆无从,而在当日已成虚负,故曰“惘然”。(清·杜诏、杜庭珠《唐诗叩弹集》评语)‎ 391‎ ‎3。此义山有托而咏也。首言锦瑟之制,其弦五十,其柱如之,以人之华年而移于其数。乐随时去,事与境迁,故于是乎可思耳。若乃华年所历,适如庄生之晓梦,怨如望帝之春心,清而为沧海之珠泪,和而为蓝田之玉烟。不特锦瑟之音有此四者之情已。夫以如此情绪,事往悲生,不堪回首,固不可待之他日而成追忆也。然而流光荏苒,韶华不再,遥溯当时,则已惘然矣。此情终何极哉!此诗说者纷纷,谓锦瑟为贵人爱姬者,刘贡父也;谓为令狐楚之妾者,计敏夫也。自东坡谓咏锦瑟之声,则有“适怨清和”之解,说诗家多奉为指南。然以分配中两联,固自相合。如“无端五十弦柱”、“思华年”则又何解以处此?详玩“无端”二字,“锦瑟弦柱”当属借语,其大旨则取五十之义,“无端”者犹言岁月忽已晚也,观下句自见。顾其意言所指,或忆少年之艳冶,而伤美人之迟暮;或感身世之阅历,而悼壮夫之晼晚,则未可以一辞定也。(清·王清臣、陆贻典《唐诗鼓吹笺注》,评语)‎ ‎4.此言贵妃殁后,徒闻在海外蓬莱之上,其与玄宗他生之夫妇未卜,而此生则已休矣。所以清宫长夜,无与为娱,徒闻卫士之鸣柝,无复鸡人之唱筹,盖形其萧条寂寞之情也。因思此日,六军衔愤而同驻马,当时七夕信誓而笑牵牛,其为哀乐何如矣。而余所惜者,四十四年之天子不能保一贵妃,反不如卢家夫妇犹能百年相守也,是不重可叹哉?(同上)‎ ‎5.海外九州,事属虚诞,帝乃求妃之神于方外乎?他生未必可期,此生已不可作,何复废寝思之耶?虎旅鸡人,几于虚设矣。吾想六军皆驻,徒然七夕私盟,五十年天子,求保一妇人而不可得,堪为色荒之戒矣。(唐汝询)言相传太真在蓬莱而其实就死。此时帝在军中,有刁斗之声,无朝廷之乐,然则笑牵牛之常隔,反不如卢妇之白头矣。(清·唐汝询《唐诗解》唐汝询、吴昌祺评语)‎ ‎6.玉妃既缢之后,上皇悲不自胜,因而谬托方士家言,言方士排神驭气,至于海外仙山,抽簪轻叩院门,果有太真出现,授以钿盒半扇,仍约生生夫妇,此无非欲聊自解释者也。今先生特又劈手夺去其说,言他生则我不能知,至于今生,则眼见休矣!因急以三四实之,言既是他生尚愿夫妇,何不今生久住宫帏,而乃自致马嵬宵柝,永辞上阳晓漏耶?便令方士饰说更无以得申也。此六军、七夕、驻马、牵牛,随手所合,不费雕饰,而当时陈玄礼侃侃之请,与长生殿密密之誓,一时匆匆相逼,遂成草草不顾,写来真如小儿木马,鬼伯蒺藜,既复可笑,又复可悯也。末言四十余年天子,而不能保一妇人,以为痛戒也。(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评语)‎ ‎【示范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391‎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通过写“我所知道的李商隐”等训练,提高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2.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背诵这两首诗。‎ ‎(2)标出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 ‎2.课内 精读课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391‎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2.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3.关于《锦瑟》‎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4.关于《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如何理解《锦瑟》的意境。‎ 391‎ ‎【明确】第一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那是当局自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在《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此情”为单称表述,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指为一件事。“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2.【提问】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明确】《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所以,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否则,李商隐那些写爱情的无题诗,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类的,都可以当做政治诗来读了。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3.【提问】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391‎ ‎【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人五里云雾了。不敢说李商隐开启了中国当代朦胧诗的先河,也不敢说他影响了十九世纪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派(有受中国诗歌影响的因素),但他确实是一位古典时期的“先锋派”,他的艺术尝试和创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连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对都他推崇之至。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4.【提问】如何理解《马嵬(其二)》的意境和情感。‎ ‎【明确】《马嵬(其一)》是一首绝句:“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叙马嵬之变,兼寓讽意。本课所选的第二首继承了前一首的基调,却更胜一筹,写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深长。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马嵬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5.【提问】《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 ‎【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6.《马嵬(其二)》的巧对 391‎ 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杜甫的诗中,这样的借对很多,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漫成》),以“清”(青)对“白”。这一点,李商隐也是学杜甫,但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唐宋以后,律诗对偶往往以借对为高,因为不容易,且富于幽默情趣。对于这首诗的对句,古人有不同的看法。金元时期的方回认为“六军、七夕、驻马、牵牛,巧甚”(《瀛奎律髓》),清代的吴乔更是大加赞赏:“叙天下事而六、七、马、牛为对,恰似儿戏,扛鼎之笔也。”(《围炉诗话》)。但也有不同意见,明代的吴昌祺认为“虎鸡马牛同用,亦一病”(唐汝询《唐诗解》吴昌祺评语),清代的屈复认为“空闻、无复,熟套语,七八轻薄”(《唐诗成法》)。我们认为,后面的否定意见过于拘执传统,只要出语自然恰切,何者不可以人诗呢?‎ ‎7.李商隐诗的用典 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这两首诗,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以《锦瑟》而论,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又如何在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 总结、扩展 当诗人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诗境熔铸在一起时,我们体悟的就不只是意境之美,更是诗人的生命。‎ 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这两首诗,深入体会作品情韵。‎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寡人之于国也 ‎【背景材料】‎ 一、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391‎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上》)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雾障,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4.政事以民为归宿。‎ 391‎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亶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91‎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人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示范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391‎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391‎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391‎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参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391‎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二、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参考答案]‎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391‎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391‎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3)一词多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以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食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391‎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