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生之机趣”教案合集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生之机趣”教案合集

ID:575098

大小:96.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 日历 ‎ ‎ ‎ ‎ 教学目标:‎ ‎1、注重朗读,在朗读中梳理文章脉络,品味哲理式句子的深意。‎ ‎2、理解文章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现抽象意义的巧妙构思。‎ ‎3、依据课文,延伸阅读,以写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2是重点,目标1是难点。‎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预习:‎ ‎1、专注地朗读文章至少3遍,并抄写重要词语2遍:‎ 倒行逆施  刻骨铭心  黯淡无关  侥幸  拍摄  纯粹 ‎2、结合课后练习,先自我思考。‎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 仔细朗读文章,梳理文章脉络;整体把握文章,理解作者的巧妙构思。‎ 教学步骤:‎ ‎1、检查课前预习成果。‎ ‎①听写课前抄写的6个词语,并有选择地让学生口头造句。如:刻骨铭心、黯淡无光。‎ ‎②本文的标题是“日历”,但文章显然不仅仅是写日历,那么文章究竟是写什么?想告诉人们什么?‎ 明确:写时间,写生命;告诉我们时间易逝,生命易逝,要倍加珍惜(要求:学生能从文章中找到重要的句子来支撑自己的看法)。‎ ‎2、朗读文章,感知文章深意。‎ ‎①既然同学们知道本文不只是写日历,而是有更深层的意思,是时间与生命。就请大家再次专心致志地朗读文章一遍,再次感知文章的深意。‎ ‎(自由朗读,感知深意)‎ ‎②再读文章,理清脉络。‎ 本文怎么从日历谈到时间与生命呢?这个过程有些曲折。我们一道沿着作者的思路,从“日历”出发向“时间”“生命”攀登,理清脉络,就能更加理解文章深意。‎ 第一组朗读2—3自然段,并归纳大意。‎ 明确:扯下一页日历——向往明天但又感到岁月匆匆与虚无。‎ 第二组朗读4—6自然段,并归纳大意。‎ 明确:不能从容地扯下日历——因为那是生命的页码。‎ 第三组朗读8—9自然段,并归纳大意。‎ 明确:明白日历的意义——生命忠实的记录。‎ 第四组朗读10—15自然段,并归纳大意。‎ 明确:不肯再去扯日历——因为想保存岁月。‎ 归纳:由此可知,本文表面看来是写日历,但处处是写时间,写生命。从“扯下一页日历”到“不能从容地扯下日历”再到“明白日历的意义”和“不肯再去扯日历”,这个过程就是对时间与生命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3、理解文章的巧妙构思。‎ 珍惜时间与生命,这是个抽象的问题。而此时我们不觉得抽象,反而是具体可感,为什么?‎ 明确:主要原因是作者把抽象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 这就是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也是本文的魅力之一。将抽象的时间与生命转化为熟悉而具体的日历,十分形象。如果用几句话来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说:‎ 时间(生命)是一本日历,扯下了一页便消失了一天。它时刻在警醒我们:时间(生命)无价,要好好珍惜。‎ ‎4、借助语言训练强化认识。‎ 如果也让同学们用一种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时间、生命,你会选择什么?请同学们写一段话来表现你对时间与生命的认识。‎ 学生先写后交流,教师板书学生所选择的事物。‎ ‎5、作业:‎ ‎①根据课堂上写的几句话,在此基础上扩写成一则不少于200字的片段。‎ ‎②延伸阅读朱自清的《匆匆》。‎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 品味哲理式句子;进行片段写作,强化学生的时间与生命意识。‎ 教学步骤:‎ ‎1、朗读文章,初步感受哲理式句子。‎ 上节课,我们体会了文章的魅力之一——巧妙的构思。其实,同学们还应当会感受到本文的另一个魅力——众多富有哲理的句子。每读到此处,我们不禁会放慢速度,若有所思。请大家细心朗读文章,标画出你认为富有哲理或者能触动你内心情感的句子。‎ 要求边读边标画,形成自己的初步感受。‎ ‎2、朗读并交流哲理式句子,品味深意。‎ ‎①学生朗读自己所标画的哲理式句子。‎ ‎②学生以同桌2人或上下桌4人为小组,互相交流所标画的哲理式句子。‎ ‎③学生 个人展示哲理式句子的阅读感受和启发。‎ ‎④教师点拨几个重点的哲理式句子,引导学生品味深意。‎ 例如:“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 ‎“于是,光阴岁月,就像一阵阵呼呼的风或是闪闪烁烁的流光。它最终留给你的只有无奈和频生的白发和消耗中日见衰弱的身躯。”‎ ‎“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 ‎“因为日历是有生命感的,或者说日历叫我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教师的点拨可以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句子包含的意义,其次是给予我们的联想与启迪)。‎ ‎3、质疑与总结。‎ 学生再读文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并进行交流和释疑(尽量多采用学生内部互动,但教师必须有意地解决一些重点疑问)。‎ 如:前面老师朗读时有意避开第七自然段,请同学们思考能不能不写这一段,它与文章主题有何关系?‎ 明确:本段与文章主题有着密切关系。正因为有这段人生难忘的经历才使“我”对生命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刻骨铭心。‎ 又如:阅读练习与探究中的第二题。‎ 明确:之所以全文没有不统一的感觉,是因为这两者之间的本质是统一的。“为有大把大把的日子而心头十分快活”,那是因为我向往明天,有明天就有生命和希望。后来又说“感到岁月匆匆与虚无”,“日历大多数的页码都是黯淡无光”,这是因为我感到岁月的易逝、生命的可贵,不想碌碌无为。‎ 总结:本文没有写故事,也没有写风景,谈的是一个抽象的道理,但文章却能打动读者,令人喜爱。原因至少有两点:首先是巧妙的构思,从具体形象的日历入手,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二是众多富有哲理式的句子,令人深思,启人智慧,获益匪浅。‎ ‎4、拓展写作。‎ 学习了本文,又阅读了《匆匆》,同学们对时间与生命可能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请以“我想这样走过每一天”为题,或者也借助某一具体可感的事物谈论时间、生命,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5、课外延伸阅读。‎ 发给学生有关作者的简介资料,建议学生课外阅读《珍珠鸟》和《高女人和她的矮女人》。‎ ‎ ‎ ‎ ‎ ‎ ‎ ‎4  蚂蚁 ‎ ‎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 ‎2.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 ‎3.借助文章,加深对生存、生命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中的第一、二点为重点,第三点为难点。‎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预习:‎ ‎1.认真朗读文章三遍以上,并标画出描写蚂蚁的生动词语。‎ ‎2.思考:本文通过蚂蚁想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 理解、分析文中对蚂蚁的生动描写;感受文章对生存、生命的深刻思考;理解感悟式的写法。‎ 教学步骤:‎ 一、学生朗读全文,积累词语。‎ 畏畏缩缩  左顾右盼  义无反顾  怜悯  主宰  蹒跚  戳破 ‎(建议:要有侧重点地掌握词语的音、形、义)‎ 二、整体把握文章(划分层次,明确主要内容)。‎ 本文层次十分清晰,可分为两部分,如何划分?‎ 明确:1-5为第一层次  6-9为第二层次 请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层(对一只发现饼干屑蚂蚁的生动描写);第二层(由蚂蚁而引发的个人感悟)。‎ 三、分析文章,理解感悟式写法。‎ ‎1.第一层次理解与分析 ‎1-5自然段有四个自然段是描写蚂蚁的。请同学们专注朗读1、2、3、5四个自然段,想想这是只怎样的蚂蚁?‎ ‎(朗读后,学生交流)明确: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 请同学们标画出表现蚂蚁“胆小”和“自足”的相关语句,再读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蚂蚁写得如此传神呢?‎ ‎(学生交流)明确: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 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 ‎(可结合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交流展示)。‎ ‎(结合练习题一):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目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总结:像作者一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你笔下的动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板书: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2.第二层次理解与分析 第二层是写作者的内心感悟。请同学们细读6-9自然段,分析作者是如何感悟的,感悟的切入点是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蚂蚁)凭借运气获得了饼干屑,就快乐得要晕过去,不知道上方就有一副怜悯的眼光在居高临下地观察它,更不知道某一根手指顷刻之间就能将它捻成碎末——(联想)——(我)另一高度上面同样有一副眼光正在注视着“我”,主宰“我”的命运。‎ 由上述可知,虽然蚂蚁在人类的眼中是个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发现此时我们与蚂蚁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交流)明确: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从整个生物界来说,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板书:‎ 人类也是一只蚂蚁 ‎                   ↑‎ 蚂蚁 ———— 感悟 ———— 人类   (感悟式写法)‎ ‎                   ↑‎ ‎             自足于眼前的幸福 ‎            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 ‎ 文章末尾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而不是说是令人感动的动物,为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从全文上看作者对蚂蚁毫无感动之情,而是一种怜悯和同情,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而由蚂蚁联想到人类自己。请同学们想想,作者内心有怎样的感慨?‎ ‎(自由发言)明确:对生命的悲悯、同情,对自足于眼前幸福的反思,对无法主宰自我生命的无奈,对生命意义的冷静思考等等。‎ 四、作业:‎ 根据平时的观察,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则生动的片段(200字左右)。‎ 要点: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 针对感悟式的写法和对动物的生动描写,通过写作深化认识,学会运用。‎ 教学步骤:‎ 一.展示学生所写的动物片断。‎ ‎1.以四人为一小组,互阅习作,以训练中的两个要点为标准,推荐最优秀的写作片段一则。‎ ‎2.小组代表上台朗读习作,学生互相点评。‎ ‎3.教师总结,并让学生在原作上加以修正。‎ 二.感悟式写法的训练。‎ 从《蚂蚁》一文可知,感悟式写法必须借助联想,同时联想还得有恰当的契合点。《蚂蚁》一文就以“自足于眼前幸福,无法主宰命运”为契合点。请同学们在原作的基础上,找个契合点,由物及人进行联想,续写一段自己的感悟。‎ 学生(现场写作,在原文基础上续写一段感悟),学生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三.明确感悟的特殊性。‎ 感悟还要有特殊性,不要落入俗套。作者南帆就是这样。一般人可能由蚂蚁感悟到勤劳或生命力顽强等等,但作者却与众不同,由蚂蚁感悟“幸福”“命运”等问题,这是十分可贵的。同学们能否对自己的感悟再作思考,也力求与众不同,有一定高度。‎ 学生(现场交流,修正)‎ 四.课后将文章抄正、上交。‎ ‎ ‎ ‎ ‎ 比较探究 每天诞生一次 ‎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本文作者关于生命和时间的基本观点。‎ ‎2、能力目标:‎ ‎①学会在比较中简单鉴赏不同作品的写作特色。‎ ‎②品味文中的形象性、抒情性语言,积累文中格言式句子,辅助写作。‎ ‎3、情感目标:学习正确对待时间和人生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面课文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本文的思想内容和结构。‎ ‎2、帮助学生摘取关键词句,鉴赏本文语言的形象性和抒情性。‎ ‎3、以积累格言名句为目的,简要探讨文中的哲理性句子,品味其内涵。‎ 教学方法:‎ ‎1、问题式教学法;2、比较研究法;3、探讨拓展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同学们,大家对“诞生”这个词是如何理解的呢?‎ ‎(讨论:诞生就是出生的意思,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就象世界上所有有生命的动植物。)‎ 那么,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这世界上有没有哪一种动物或者植物可以每天诞生一次呢?‎ ‎(讨论:A:没有,每个事物只有一次生命,这不可能。B:珊瑚、化石那样每天在变化的就是每天诞生一次。不过,要这么说的话很多东西也都是这样的,所以应该算是变化,不是诞生吧,因为没有产生新的生命呀!)‎ 大家的思考和讨论都很好,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可以每天诞生一次的事物呢,还要靠大家多多学习和探索。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作者却告诉我们一种我们大家每天都可以看到的非常熟悉的生物,而他就是每天诞生一次的,那就是你和我——人。‎ 可能有的同学就开始怀疑了。下面,我们就来阅读这篇当代作家周涛的《每天诞生一次》。‎ 一、研读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 提问:在本文中“诞生”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 速读课文,讨论概括。‎ 明确:“诞生”的含义在第四段说到:“其实早晨并不新鲜,新鲜的是生命在醒来时的感觉。”概括可知,“诞生”就是生命的在每天醒来时的新鲜感觉。“新鲜”意味着“诞生”。‎ 那么“诞生”的表现也就更容易找到,在后面的5-16段中充分地展开了“我”在新的一天“诞生”之后的活动,即“诞生”的表现:①“起身、刷牙、洗脸”——“倍觉欢欣”;②“说话”——“生怕丢失了它”;③“静默”、“哼歌”、“看书”——“温暖”、“感动”、“舒服”④“哭”——“舒服”、“不值得羞愧”。‎ 提问: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与《日历》相比两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有何异同?‎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后,明确:①同:《日历》和本文都表达了对待时间中的“明天”要积极和珍惜的人生态度。在《日历》的最后一段作者说到“现在我来回答文章开始时那个问题:为什么我喜欢日历?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或者说日历叫我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作者表达了一种在日历即时间的提醒下要珍惜生命、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而在本文的各个部分也贯穿了这样一个珍惜的字眼,在第5段中说到“睁开的眼睛含满对光亮的感激—没一个早晨的重复是多么奇异并且是多么必要呵,不点就亮的世界,是真正伟大的恩赐!”感激,感恩就是一种珍惜的积极态度。②异:根据前面课程的学习可以知道,《日历》在积极的人生态度中更强调 ‎“希望”、“选择”、“创造”,重在强调人在生命过程中的向上的有目标的奋斗,这在几个关键段落中均有说到。而本文则重在讲“新鲜”、“感恩”、热爱,表达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和好奇的乐观态度。“不点就亮的世界,是真正伟大的恩赐!”还有我们分析过的“诞生”的具体表现和感受中就可以充分得知了。‎ 教师小结:从我们对“诞生”的含义和表现以及两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反复比较中可以知道,本文的第一个独到之处就是用“诞生”这一动词来展开阐释,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好奇、感恩、热爱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板书:‎ 表现              感受                  人生态度 ‎ ‎ ‎           ①“起身、刷牙、洗脸”——“倍觉欢欣”               好奇 诞生:新鲜 ②“说话”————————“生怕丢失了它”           感恩 ‎           ③“静默”、“哼歌”、“看书”—“温暖”、“感动”、“舒服   热爱 ‎           ④“哭”——————————“舒服”、“不值得羞愧” (乐观)‎ ‎ ‎ 二、分析比较本文的写作特色 本文能够吸引我们去阅读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又是怎么把一个看起来也有点抽象和枯燥的讲人生道理的文章写得颇生动有趣呢?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从文章的形象性和抒情性的角度来看,两篇文章各表现在什么地方?‎ 自由查找关键词句,讨论发言,明确:在《日历》中,文章的形象性和抒情性体现在:①从本文最重要的时间的载体——日历,到描写的“界线”、“灯光”来表征今天和明天都用了感性的形象的事物来说理;②在一段感性或说理之后就有一段适当的抒情加以强化,又使文章富于抒情性,如“那么明天回怎样呢?……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又如“可是当我把这一叠用过的日子扯下来,……他们是我生命的落叶!”③比喻手法的使用,如第4段中的暗喻把日历比做“生命的页码”就会使的平常不起眼的日历和人的个体生命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不正体现了形象性的特点。‎ 与《日历》相比,在《每天诞生一次》中,形象性和抒情性体现在:①用语形象、新鲜、充满感情,比如题目——每天诞生一次,比如倒数第三段的“蹒跚学步”,比如文章结尾“生命在没一早晨抖落尘埃……”,这样词语在文中频繁的使用,使文章说理既富于形象性,又使文章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②取材平凡,贴近生活,作者把要表达的乐观的人生态度放置在一个人们熟悉的生活情节中,如“起身、刷牙、洗脸”,“哼歌”、“看书”,将平常生活中的程序和小事写的生动、热切、可爱,融形象抒情与一体。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法使文章生动富于表现力。如第12段中用线条、炊烟、云絮、声响、炭火等一系列的喻体来形容抽象的“思维”,使之变得既形象,又富有美感。还有“我有泪腺,我想哭,哭如果让人舒服为什么不呢?”用到的反问,以及结尾处用上的渲染的手法来加强感情的力度。‎ 教师小结:二者相比,两篇各具特色,《日历》重在情理交融,而后者更体现为平中见奇,平中见情,平中见理。‎ 三、品味积累文中的格言式句子 在课堂学习的课文中以及课外自己的阅读中都时常会遇到格言式的句子,多品味,多摘抄,就能更好地促进自己思考,并对学习写作有所帮助。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以及《日历》都有一些好的句子,大家自行寻找,品味分析,并简单标注,然后我们请各组派代表来朗读并简单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比如,《日历》第2段中“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选择明天”就说出了人应该朝前看,为明天努力的道理;倒数第2段中“正像保存葡萄自豪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讲到人生只有把有限的时间充分的开掘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和美感。这些等等都是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式的句子。‎ 比如《每天诞生一次》倒数第3段中“一切的一,譬如昨日死;一的一切,譬如今日生”,把昨日和今日又一次巧妙地和死亡与生命结合起来,一切可以在昨日归于结束,也可以在今日从每一个细小的微不足道的“一”开始。还有文章第4段,第5段当中的句子“没一个早晨的重复是多么奇异并且是多么必要呵,不点就亮的世界,是真正伟大的恩赐!谁不意识到这一点,就是最大的忽略”提醒我们在平平常常的早晨,不要忽略珍惜生命的感觉,不要对生命的珍宝熟视无睹。‎ 教师小结:在大家的有感情的朗读和感受表达中我们更好地把握了这两篇哲理性的文章,同时大家也可以将这样的探讨延伸到课外,看看还有哪些文章也是用了独到的手法来写生命和时间的,阅读一番,并与这两篇做个简单的比较,写成200字的短文。同时在课外阅读中尝试养成摘抄格言的好习惯,学习在写作中适当地运用。‎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将《日历》与《每天诞生一次》比较,从思想内容、写作特色、哲理格言的多方面进行学习,了解相似题材的异同之处,体会了同中的异,和异中的同。课后,大家可以继续实践,在比较中出真知。‎ ‎ ‎ ‎ ‎ 列宁格勒的树 ‎ ‎ ‎ ‎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表达方式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 ‎3、情感目标:领悟列宁格勒的人们在坚苦卓绝的环境中所具有的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强高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在叙述中采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群体的崇高品质。‎ 三、教学难点 体会列宁格勒人民的人性光芒与人格的高贵。‎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过着幸福宁静的生活。我们远离战争、饥饿和寒冷,战争的残酷、恐怖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人们难以想象的。你们知道生活在巨大的战争阴影下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吗?今天我们走进《列宁格勒的树》,去看看被围困了九百天的列宁格勒城的人们在生命面临威胁的时刻,宁愿冻死也不砍伐一棵树的壮举,让我们的灵魂接受一次洗礼,去感受一下人性的光辉吧。‎ ‎(二)时代背景:‎ ‎60多年前,德国法西斯出动70万大军、1200架飞机、1500辆坦克和12000门火炮妄图一举拿下这座城市,却受到苏联军民英勇顽强的抵抗,德军迅速占领列宁格勒的企图化为泡影。于是,希特勒下令严密封锁该城,企图以断水、断粮等手段征服列宁格勒,从而开始了长达900天的围困期。面对险恶的处境,300多万英雄的列宁格勒军民没有屈服,他们顽强抵抗,依靠在拉多加湖上开辟的“生命之路”,传奇般地战胜了饥饿的威胁,挫败了德军的罪恶计划。‎ 列宁格勒保卫战紧紧拖住并消灭了德军大量有生力量,为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战役的辉煌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残酷的战争也使列宁格勒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据材料记载,列宁格勒在围困期因饥寒交迫致死的人多达64万人,死于德军炮火空袭的有2.1万余人。‎ ‎(三)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用    线画出你不认识的字,用……线画出需要积累的词语。用    画出你喜爱的句子。‎ ‎1、学生读完以后,老师提醒学生注意:‎ 踉跄(liàng qiàng)  冻馁(něi)‎ ‎2、需要积累的词语:‎ 不堪回首  战云密布  阴云惨淡  魔剑高悬  座无虚席 ‎(四)探究课文。‎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说说最使你感动的语句有哪些,找出来细细读一读,品一品,讨论交流:哪些细节、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 ‎2.重点讨论分析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请一位学生朗读一遍。‎ 本段写了悲惨的一幕,但作者没有对这一情节进行过多地描写、渲染,只是用平静的笔触进行了简洁地叙述,只交代了三个必要的细节,是哪三个细节呢?‎ 明确:小棺材、冻馁而死的孩子、旧铺板。‎ 作者只交代了三个必要的细节,既没有女士脸上的表情,也没有寒冷对她脸色和躯体的效果,也看不出作者感情的特殊性,他追求的不是煽情,而是以叙述来说明问题,我们同样被打动了。看来,打动人心不光靠描写、渲染的手法,叙述同样能产生感动的效果,这真是“殊途同归”啊!‎ ‎3.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地描绘一下当时的场景。‎ 学生思考并回答。‎ ‎4.作者一边进行冷静地叙述,一边又在叙述中进行对比,请同学们说说对比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一方面是如此严酷的饥寒,“人们卖房屋,变卖首饰,变卖家具,卖一切可卖之物,只为换取一点可怜的口粮和棉毯”;另一方面却是:“在最艰苦的900天内,列宁格勒城里的人们,没有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没有谁去砍树生火取暖。”‎ ‎5.光有这样的对比似乎还不太充分,因而作者在此基础上,又采用了议论、抒情的手法加以补充,请同学们找出这样的句子。‎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把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是怎样的人们。那是一群精神强健人格高贵的人。‎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起了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的作用。‎ ‎6.为了进一步印证这一点,作者又例举了生活在巨大的战争阴影笼罩下的列宁格勒的人们的一些生活状况:剧照贴满大街小巷,剧院天天夜里开演,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未间断……‎ 多么坚强高贵的人们啊,在厄运、苦难面前,他们仍从容地、有尊严地活着。这是一群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精神强健的人,正因为他们具有树一样的坚韧挺拔的精神,才有了不让侵略者前进一步的辉煌。‎ ‎7.能用《日历》里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他们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他们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 ‎8.900多个日日夜夜啊,人们生活在饥寒交迫中,即使一个又一个离家失所的人冻死在街头,人们也没有砍伐一棵树来取暖,人们何以把树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生命是是无价的,但并不代表它是最宝贵的,正如裴多菲在诗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树的绿色是被围困的人们心中的希望,唯一的精神寄托。正是这一片绿支撑着他们熬过900个苦难的日子。‎ ‎9.请同学们结合《每天诞生一次》的内容,想象一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从烟雾里透出的曙光中醒来时,看到这片绿,他们会想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他们在醒来的一刹那可能有一种陌生感,也有一丝庆幸的心理———“我又活过来了?”我还活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明天还能扑向崭新的太阳,还有见到下一个黎明的希望。对他们来说,生命即绿,假使有一天见不着绿了,那么,死亡也就来临了。‎ ‎10.同学们知道老山兰的故事吗?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们的钢铁战士血洒南疆,誓守国土,在炮火硝烟中,日夜陪伴我们战士的,就是绿色的兰花,战士们取名“老山兰”,他们把从阵地上采撷来的兰花栽在废弃的空罐头盆里或栽在阵地前沿的土里,甚至栽在了钢盔里。战士们精心呵护着它们,那墨绿色的叶片给炮火硝烟中的战士们带来丝丝生活的慰藉,绿是生命,是和平,是希望,多少人为了心中的那片绿而挺身而出。‎ 和平年代,我们应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绿,人类与绿色应和谐相处。想想战争年代的那些人们吧!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摧残眼前的这片绿呢?请爱护眼前的一草一木吧,我们将会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和力量。‎ 五.阅读比较、探究 如果以《列宁格勒的树》为材料,你会如何接着写《每天诞生一次》或《日历》呢?试动笔写写看。‎ ‎〔参考答案:在《列宁格勒的树》的故事里,可以找到上述两篇文章的种种影子,包括共同的、不同的方面。如果与《日历》接,可以放在保存岁月的最好方式是把岁月变成永久的诗篇之后,或者放在书写每一天的日历那段之后。如果与《每天诞生一次》接,可以接到扑向崭新的太阳那句之后,也可以接到篇末。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接写方式,比如也放到《日历》的篇末。〕‎ 此项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互相解读这几篇课文,并不在一定要写成完全融为一体的一篇文章。还有,可以引用故事的基本素材,也可以只引用片断,还可以打乱顺序,比如从剧院天天开演说起。还要指导学生在叙述故事时不是原文照抄,内容要适度,文字要与主篇接近。‎ ‎  ‎ ‎〔附〕板书设计 ‎                     对比 卖房屋                            没有谁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 卖首饰                            没有谁试图用柴火取暖 卖家具 卖一切可卖之物 ‎                精神强健  人格高贵 ‎ ‎ ‎ ‎ ‎ ‎ 辛劳的蚂蚁 ‎ ‎ ‎ ‎ 教学目标:‎ ‎1、体会马克·吐温充满同情和宽容的幽默感。‎ ‎2、领会马克·吐温“冀有所悟,以迁于善”的讽喻主旨。‎ ‎3、学习从比较中辨析创作风格的异同。‎ 教学重点难点:‎ ‎《辛劳的蚂蚁》是一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马克·吐温幽默风格的杂记。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蚂蚁的可笑又可爱的特点的赏析上;教学的难点则是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领悟本文与《蚂蚁》一文幽默语言的不同特色。‎ 教学方法:‎ 讨论归纳法、比较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和课后寓言《蚂蚁与蚂蚱》,思考:作者笔下的蚂蚁与寓言中的蚂蚁有多大区别?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区别?‎ ‎2、作者在描绘蚂蚁时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它们有什么独特的功效?‎ ‎3、本文与《蚂蚁》一文的寓旨有何区别?进而思考两位作者对待生活态度的异同。‎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错综复杂的人类世界中,要辨清事情的真伪是极其困难的,即使是伟大如曹雪芹者,也只能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来掩饰内心的困惑。那么,在动物的世界中,真相是容易探究的吗?《辛劳的蚂蚁》一文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二、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1、人有“人性”,马克·吐温认为蚂蚁亦有“蚁性”。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具有怎样的“蚁性”?从文中找出描写“蚁性”的关键词语并进行归纳。‎ 明确: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并非题目和课后寓言所说的“辛劳”“会未雨绸缪”“备不时之需”,而是“愚蠢”的代名词,总是干一些“毫无用处”“莫名其妙”的“傻事”,仿佛“痴呆”般地重复工作,是“爱慕虚荣” ,“迷惑”世人,“蒙混”了许多年代的“欺世盗名”之徒。‎ ‎2、在文中作者为了刻画蚂蚁的“真实面目”毫不吝惜笔墨,他都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力纠世人对蚂蚁的“过誉”?请从文中找出几个语言细节加以分析。‎ ‎(1)细节一:“我好像始终没出现一个活蚂蚁比一个死了的更具有细微理性”。‎ 作者一开始就以这种极端的口吻给蚂蚁判了刑。为了让自己的论断显得“严谨”,他使用了铺垫法——承认蚂蚁是辛劳的,声明他指的是普通的蚂蚁,排除了特别神奇的瑞士蚂蚁和非洲蚂蚁,然后对蚂蚁予以当头痛击——“它那份愚蠢劲儿却是我瞧不入眼的”,揭示出蚂蚁的任何努力都是毫无意义的非理性的愚蠢行为。‎ ‎(2)细节二:“它捕获到一件东西……拖着它那毫无价值的捕获物攀到了顶颠”,“它做这样聪明的事……又朝一个新的方向走去”。‎ 作者这里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对它笔下的第一只蚂蚁进行了精心刻画:蚂蚁在搬运过程中遇到障碍不绕过去,而是倒退着往上“拽”,在攀登过程中,“扯”“拉”“掀”“爬”,“有如我……又朝一个新的方向走去”。作者用了这么多动词来形容蚂蚁反复、顽强但却十分愚蠢的折腾。但是作者仍不过瘾,又用了一个总结性比喻,以辛劳和徒劳之间显而易见的荒谬,把蚂蚁的笨拙、弱智表现地淋漓尽致。‎ ‎(3)细节三:“小蚂蚁——觉察到我在观察……随便任何其他笨蚂蚁谁爱要的给收了去”“它在二十分钟内所从事的劳动……只是为了要让自己当着人们露一手儿”‎ 作者再次运用一系列动词刻画他笔下的第二只蚂蚁:费劲力气把蜘蛛“举”到空中,“叼”着走,一路上“拉”“搡”“拖”“跳”,最后却随意把猎物“丢”在路当中,与第一次的描写有许多重复之处,并且再次运用了一个通俗的比喻,从而再一次强化了读者对蚂蚁辛劳和徒劳并存的荒谬行为的认识,蚂蚁的愚蠢在读者脑中根深蒂固。‎ ‎(4)细节四:“这时候它拭去脑门子上的汗……最后它停下来休息”“它们揪住蚱蜢腿相反的两头……其重量足以让它们进行一番娱乐”‎ 在这两处,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白描手法,表现了蚂蚁的自我折腾,即使合作,商量讨论,也无济于事,还把自己给弄伤了,把蚂蚁描绘地如同西方戏剧舞台上的某些喜剧角色——十分笨拙,又十分天真,傻,死心眼,一错再错,死不悔改。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类傻里傻气角色的调侃。‎ 三、形象与思想内涵的认识提升。‎ 通过对“蚂蚁”生活细节的赏析,蚂蚁在世人眼中的美好形象已经被“颠覆”。那么,作者真的把蚂蚁视为一文不值,甚至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吗?我们能否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品出另外的一种情感呢?‎ 明确:①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虽然笨拙弱智,但对待工作却十分认真,执着、投入、顽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是另一种值得欣赏的“蚁性”。‎ ‎②蚂蚁的愚蠢行为是有害的,但害处局限于本身,后果并不严重,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能博人一笑却难以引人悲伤,因而蚂蚁的结局是喜剧性的,好似生活中的调味品。‎ ‎③蚂蚁愚蠢,但绝不邪恶,如两只蚂蚁合作搬运未果,虽然“上火”“打架”,但没有产生邪恶,很快又言归于好,从而显出了善良的本性。‎ 所以,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并不仅仅可笑、可悲、可怜,还有可爱、可欣赏、可敬佩的成分,实际上体现了包括马克·吐温和你我在内的人类共同的弱点,这种弱点,不仅仅可笑,而且可爱。‎ 四、思维能力的延伸锻炼。‎ ‎1、比较阅读南帆先生的《蚂蚁》与本文,看看二者感情的流程是否存在差别?说明了什么?‎ 明确:在《蚂蚁》中,作者从把蚂蚁看成是神经质般的可笑和对其“英雄气概”的调侃,转为对蚂蚁生命价值的悲悯,再提升到对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生命规律的坦然揭示,情感由热情逐渐变得冷峻,体现了作者对世界在某种程度上的冷眼旁观。‎ 本文中作者以蚂蚁的笨拙弱智和执着真诚形成反差,构成荒谬,前者为情感明线,后者为潜流,隐含着作者对世间万物的同情和宽容之心。‎ ‎2、假设让你来写类似的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种风格,为什么?‎ 明确:①喜欢《蚂蚁》的风格,因为它好比佛家参禅,能由事物的表象深入到实质,逐步领悟到世间生命的规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②喜欢本文的风格,因为能够与文中形象同悲共喜,能够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既缩短人与愚蠢的距离,又能获得审美的愉悦,好像在欣赏精彩的小品,会让人联想到周围的人和自己类似的可笑可爱的经历,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 五、作业:“阅读练习·探究”三。‎ ‎ ‎ ‎ ‎ 走向虫子 ‎ ‎ ‎ ‎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幽默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感悟文中作者对人类弱点的思考。‎ ‎3、激发学生走向自然,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行文思路,读懂文章。‎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作者对人类弱点的思考,学会反思。‎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南帆先生的《蚂蚁》和马克·吐温先生的《辛劳的蚂蚁》,知道了他们其实是通过蚂蚁来写我们人类,今天我们要走近更多的小虫子,看看作者是不是也通过小虫子来写我们自己。我们今天一起——《走向虫子》。‎ 二、作者简介:‎ 刘亮程,男,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沙湾县一个小村庄里,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该书在99年引起巨大反响,被誉20世纪最后的文学景观。还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风中的院门》、《库车》等。曾获“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现为《中国西部文学》编辑。‎ 批评家们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孤独无助,快乐和幸福。‎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疏通字词。‎ 蜣(qiāng)螂    铲(chǎn)    喘(chuǎn)‎ 土坷(kē)拉:土块。‎ 骨碌碌(gūlūlū):形容很快的转动。‎ 忙碌(lù):忙着做各种事情。‎ 仓皇而逃:匆忙而慌张的逃走。‎ 抡(lūn):用力挥动。‎ ‎2、疏理文章脉络。‎ 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八条腿的虫子“慢慢悠悠的爬”。‎ 第四到第六自然段:蜣螂“滚土块”。‎ 第七到第十三自然段:蚂蚁“搬干虫”。‎ 四、具体研习。‎ ‎1、分组讨论:这三只小虫子的行为是否如作者一开始说的“可笑”呢?‎ 明确:不是。对于第一只虫子,作者说到“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有看见指头底下还有路”。对于蜣螂,作者写到“……还是少管闲事。我已经有过教训”。对于蚂蚁,作者的感慨是“我这颗大脑袋,压根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可见,刚开始是“看得可笑”,但到最后我们可以感受到真正可笑的是我们人类。‎ ‎2、从文中的三只虫子身上,大家能否找出我们“人”的可笑之处呢?‎ 明确:从第一只虫子身上,可笑“人的自以为是”;从蜣螂身上,可笑人类智慧的有限;从蚂蚁身上,可笑人类能力的有限。‎ 小结:至此我们可以说,课文内容虽写的是“走向虫子”,其实是透过虫子看清自己。作者感悟出:人的局限性如此之明显,在某些方面连一只小虫子都不如,却常常盲目地为优越感所蒙蔽。‎ ‎3、讨论:前面我们学过的南帆先生的《蚂蚁》,大家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对“人”的思考)‎ 明确:相同——都是通过小动物来思考人类。不同点——《蚂蚁》反思的是人的命运,人在何种意义上能够驾驭自己的命运,它突出的是人类生存的困惑问题,而本文作者反思的则是人性的弱点。在某些方面,人其实不如虫,但人类对此却不自知,它突出的是对人类缺乏自审意识的剖析。‎ 五、结合习题四,品味作品幽默的语言。‎ ‎1、幽默是一种智慧,是让读者在微笑中品味深刻的哲理。课文中幽默的语言比比皆是,请同学们找出一两例来谈谈,品味一下。‎ 例:第7自然段中对蜣螂姿势的描写、第8自然段中说“孤寡老小在等着这条虫呢”、第9自然段中“它生气了”、第12自然段“我会搬它回家吗”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想象两只蚂蚁见面商量等等,都是大词小用,赋予了蚂蚁人的思想行为,显得特别风趣。‎ ‎2、朗读第8——12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 ‎《走向虫子》这篇文章让人类看见自己身上的弱点,那么我们就应尽力去克服它,时时注意自我反省。孔子有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想,我们不仅要向他人学习,还得向大自然中万千生灵学习,毕竟我们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员。那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走近自然,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做个真正的有心人。‎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 ‎ ‎ 附:板书设计 ‎ ‎ ‎ ‎ ‎1——3   八条腿的小虫——人类的自以为是         走向虫子 ‎ ‎ ‎ ‎4——6   蜣螂——人类智慧的有限                 反思自己 ‎7——13  蚂蚁——人类能力的有限                 缺乏自审 ‎ ‎ ‎ ‎ ‎ ‎ 比较·探究 蜘蛛  猫的天堂 ‎ ‎ 教学设计要点 ‎ ‎ ‎《蜘蛛》与《猫的天堂》是本单元“拓展阅读”的两篇选文。可以立足于选文,放眼于整个单元,同其他写动物的文章《蚂蚁》和《辛劳的蚂蚁》进行有目的的比较阅读。但在比较中不要面面俱到,可以结合课后练习,从某一方面切入,目的性明确地对比,探究其异同。‎ 一、《蜘蛛》与《蚂蚁》相比,写作旨意有什么不同?‎ ‎《蜘蛛》是以客观地写动物为宗旨,而《蚂蚁》一文写动物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借之来感悟人类。于是文章的侧重点就完全不同,《蜘蛛》重在说明动物的习性,而《蚂蚁》重在感悟。‎ 二、《蜘蛛》与《辛劳的蚂蚁》相比,同是小品文,在写法上有着怎样的区别?‎ ‎《蜘蛛》是说明性文字与叙述性文字各占一半,文风清晰生动,着眼于说明蜘蛛的生活习性;而《辛劳的蚂蚁》一文则是以叙述、描写为主,多用拟人、比喻、幽默,全文风趣生动,既写出蚂蚁的有趣习性,又讽喻人性的弱点。‎ 三、《猫的天堂》与本单元的写动物的其它文章相比,主要有何不同?‎ 文体不同。它是一篇寓言式的小说,反映的道理不同。通过猫的经历来揭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的真正幸福是能够享受自由中的艰辛的快乐。它用超现实的猫的故事来表现现实的人的道理,启人深思。‎ 四、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文章,教师提前布置若干思考题目,引领学生阅读,再利用一课时进行交流提高。从学生的实情出发,能在一两个方面有所触动和理解,就达到了目标,不强求面面俱到。同时由于学生基础不同,认识的深度也不同,要因人而异。‎ 五、课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写一则读书日记,以深化课内交流。参考题目:‎ ‎1.“猫的天堂”真的是“天堂”吗;‎ ‎2.我知道了,可以这样写动物。‎ 建议学生课外阅读法尔布的《昆虫记》。‎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