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选择(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看(kān)顾 讥诮(qiào) 睥(bì)睨 游说(shuì) 情窦(dòu)初开
B. 提(dī)防 擂(léi)鼓 吟哦(é) 混沌(dùn) 佶(jí)屈聱牙
C. 央浼(miǎn) 诨(hún)名 岑(cén)寂 合拢(lǒng) 数(shuò)见不鲜
D. 怂(sǒng)恿 拮据(jū) 精髓(suǐ) 框(kuāng)架 轻鸢(yuān)剪掠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迤逦 稀罕 叫嚣 融和 毕毕剥剥
B. 尴尬 林阴 毗邻 仓檩 锣鼓喧天
C. 滑稽 尺牍 阈值 因缘 大音希声
D. 戍军 颦蹙 坍缩 撮合 不落言筌
3.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大楼中间有6000平方米的庭院,里面是一片草坪,是理想的摄影场地,也是( )的休息场所。
②在这些地带的山脉和群岛上( )着多种珍贵的矿藏。
③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写不下去的情形,这是好事,因为这就( )了需要解决的矛盾。
④16世纪中叶,地动学说的影响慢慢地被天主教觉察了,他们这才( )起来。
A. 清净 蕴藏 暴露 惊慌
B. 清净 埋藏 暴露 惊诧
C. 平静 蕴藏 揭露 惊慌
D. 平静 埋藏 揭露 惊诧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式的所谓“野蛮的犬吠”,而是文明的人话,并且是谈话而不是演讲。
B. 朱自清为了早日完成学业,减轻父亲的负担,将“自华”改为“自清”,从而提前混入北大本科考场,免去了一年的预科学习。
C. 佩纳洛萨说:“我永远感激穆埃尔玛,他为我女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牺牲。”
D. 廖先生,你这革命家的风度——这是人所共知的!
E. 当晚,分外贵重的两件拍品是成龙的私人典藏物品——电影《神话》的道具盔甲(重达数十斤)和张艺谋亲笔签名版《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纪念册》。
5.下列各句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西南边陲乡村,男性吸毒已经蔚然成风,就像吸烟、喝酒一样成为男子气概的象征。B.扁当局的官员们很多都保有这类低俗现象,前任“外交部长”动辄出口秽言,指新加坡是个鼻屎大小的国家,又使用下流言语辱骂新加坡,这一套在扁政权中已经蔚然成风。
C.日本国内自名门望族以至下层文士,模仿唐诗生活已经蔚然成风。
D.可以说学术界存在大量不端行为,抄袭、剽窃、造假已经蔚然成风——从本科到博士后、从助教到教授——这与无原则宽容的周遭环境是分不开的。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著了。B.“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沦的阴天的;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C.人们——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别里科夫游说:您应当结婚!
D.有个促狭鬼画了一张漫画,画着别里科夫打了雨伞,臂弯里挽着华连卡,下面还缀着一个题目——“恋爱中的人儿”。
7.下列各句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有所思念)
B.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高高的道路)
C.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拼命追求的样子)
D. 我谂知这几日相知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深切体会、深知)
8.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 此小大之辩也。
C.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9.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B. 眄庭柯以怡颜
C.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D.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10.下列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B.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11.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既自以心为形役
B. 纤歌凝而白云遏。
C.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D. 而刘夙婴疾病。
1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辞是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归去来兮辞》正是陶渊明回归田园之初激动而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
B.《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约前369至前286)和他的门人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外篇15,杂篇11。
C.印象派绘画注意表现客体对实际现实的直接印象,以1874年画家莫奈展出的油画《日出印象》而得名。
D.史蒂芬·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他身残志坚,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
1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其“拥刘反曹”思想的历史根源从根本上说,还是普遍的明君仁政理想的体现。所以“拥刘反曹”的实质在于拥美德、反暴政。
B.拉·曼恰和杜尔西内娅·台尔·托波索以及桑丘·潘沙都是西班牙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塞万提斯作品《堂吉诃德》中的人物。
C.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星宿中翼、轸的分野。
D.《周礼》把礼仪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分别关系到祭祀、丧葬、军事活动、外交活动、个人成长、交往以及王位继承等方方面面。
二、下面的两段文字是钱钟书《谈中国诗》中的节录,阅读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14.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15.对上面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度。
D.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
三、阅读《中国建筑的特征》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16.下列有关“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法”在文中指建筑物上的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的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B.文章的语法在运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拘束下,创造的多样性就大大减弱了。
C.“文法”在文中包括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所呈现出来的一定的风格手法,它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
D.在世界各建筑体系中,中国建筑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并且用彩绘图案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是使用得最大胆的“文法”。
17.下列对“建筑的‘文章’”的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筑的“文章”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恢宏的庙宇等“鸿篇巨制”。
B.建筑的“文章”中,少不了“山亭、水榭、一轩、一楼”这样的“精致小品”。
C.建筑的“文章”中,有纯粹用作点缀装饰的“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等秀丽文字。
D.建筑的“文章”中,在路的尽头立一座影壁,或建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也占有一席之地。
18.“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文法’”指的是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沿用并发展下来的建筑惯例与审美方式。
B.“一定的拘束性”即建筑发展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为人们所遵守的基本思路和传统模式。
C.“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强调了设计与修建过程中建筑师们可以发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D.“多样性的表现”既包括建筑中的“拘束性”和“灵活性”,又包括建筑中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四、阅读托马斯•刘易斯的《这个世界的音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随着我们生活在一起越来越拥挤,我们的通讯系统越来越复杂,我们彼此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像噪声,是偶然的或无关紧要的,我们很难从这噪声里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当然,原因之一,是我们似乎不能把通讯仅限于携带信息的、切题的信号。假如有任何新的技术来传播信息,我们好像一定会用它来进行大量的闲聊。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使人聊以慰藉的是,听说较新的学科生物声学须得研究别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中存在的类似问题。不管它们有什么样的发声装置,大多数动物都要发出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需要长期的耐心观察,才能把那些缺乏句法和意义的部分加以剔除。为保持聚会进行而设计的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占了主导地位,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
然而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他信号之下。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据描述,这声音在人的耳朵听起来,像是沙粒落在纸上,但最近对这种声音的录音进行的摄谱学分析显示,在这敲打声中,有着高度的组织规律。这敲击声以有规律的、有节奏的、长度不同的短句出现,就像定音鼓部的谱号。
某些白蚁有时用上鄂的颤动来发出一种很响的、高音的咔嗒声,10米之外都能听见。费这么大的力气来制造这样一个音符,其中一定有紧急的意义,至少对发音者是这样。发出这样的大声,它必顺猛力扭动身体,以至于让反冲力把它弹到两三厘米的空中。
蝙蝠必须几乎连续不停地发出声音,以便借助声纳来察知周围所有的物体。它们可以在飞行时准确地发现小昆虫,并像有导向装置一样准确无误地向喜欢的目标快速前进。有这种高超的系统来代替眼睛的扫视,它们必定是生活在一个常伴有工业声、机器声的蝙蝠的超声世界里。然而,它们也彼此交流,也发出咔嗒声和高调的问候。另外,有人还听见,它们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还发出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
19.对“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中“面临的问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通讯系统的复杂,我们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嘈杂。
B.由于“声音”的嘈杂,一些有意义的信号我们很难从中选择出来。
C.我们在通讯中所传递的信号并非全部是携带信息的、切题的。
D.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
20.对“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一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中短暂的沉寂是可以的,但长时间的沉寂就会令人恐惧。
B.自然界中需要对生物改进发声装置,过滤那些含糊不清的嘟哝声。这时就要有短暂的“沉寂过程”。
C.大自然中虽然存在着令人厌烦的“嘈杂”声,但生物的发声是必须的,有些还非常可爱,所以完全摒弃“声音”是绝对不行的。
D.因为自然界中的生物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还发出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所以我们不能禁止生物休息。
21.下列说法中与文章内容不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A.白蚁发出的打击乐似的声音有着高度的组织规律。
B.白蚁为表达一种紧急的意义可以通过上鄂的颤动来发出一种很强大的声音。
C.蝙蝠为察知周围所有的物体必须几乎连续不断地发出声音。
D.白蚁只有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
22.下列根据文章内容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为了利用声音来进行大量的闲聊,必须通过新的技术来传播信息。
B.要从动物都要发出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中剔除那些缺乏句法和意义的部份,需要我们人类长期的富有耐心的观察。
C.蝙蝠用连续不断地发出声音来代替眼睛的扫视,目的是用来准确无误地发现小昆虫。
D.蝙蝠只有在进化中配有一定的导向装置才能在飞行中准确地发现周围的一切小昆虫。
五、阅读文言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23.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潦水尽而寒潭清。 宾主尽东南之美。
C. 即冈峦之体势。 胡天八月即飞雪。
D. 穷岛屿之萦回。 穷睇眄于中天。
24.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句话依次涉及哪几
个历史人物
A. 曹操 谢灵运 李白 陈子昂
B. 梁孝王 陶渊明 曹植 谢灵运
C. 屈原 贾谊 陶渊明 曹丕
D. 贾谊 冯唐 谢灵运 陶渊明
25. 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例:披绣闼,俯雕甍
A.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2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台隍枕夷夏之交。 枕:倚,据
B.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区:天空
C. 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像衣襟一样
D. 披绣闼,俯雕甍。 披:打开
27.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此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句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晚秋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28.“四美具,二难并”一句中“二难”是指
A. 难人、难事 B. 难兄、难弟 C. 贤主、嘉宾 D. 良辰、美景
29.“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中的“东隅”和“桑榆”是指
A. 在朝和在野 B. 早晨和傍晚 C. 市井和山林 D. 日出之处和日落之处
30.对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六、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①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②之民欤?葛天氏③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注:①黔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进仕,屡次辞去诸侯的聘请。②无怀氏:上古时代的帝王。③葛天氏:上古时代的帝王。
31.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组是
A. 登峰造极。 造饮辄尽。
B. 颇示己志。 此其志不在小。
C.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期在必醉。
D. 去留而计其长短曾不盈寸。 曾不吝情。
32.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
B. 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但不求深入理解,只求懂个大概。
C.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备酒招待他。
D.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
33.关于本文内容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通过对五柳先生的描述用以自抒志趣的文章,作者是陶渊明。
B. 本文描绘的是一个爱好读书、不慕名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的知识分子形象。
C. 五柳先生喜好喝酒,到亲朋好友家饮酒时总是大醉方休,并且醉后就向主人告辞。
D. 由于五柳先生品行高洁,因而受到了黔娄妻子的赞赏,称他不因为贫困而终日忧
心忡忡,不为了富贵而到处投机钻营。
七、阅读下面这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寿阳曲
潇湘夜雨
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34.词题是“潇湘夜雨”词中却不着一个“雨”字,作者是用哪些句子来体现“夜雨”的?(3分)
35.简析作者在内容上分哪几个层次表现离人“心碎”的感受?(5分)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39题。
静夜思(朱铁梅)
①停电了,周围一片黑暗、沉寂。
②这是冬日的傍晚,本是华灯初上家家丝竹乱耳户户饭菜飘香的时刻,但不期然的停电打乱了这一切。一个按照惯性轰轰嚷嚷运转的世界骤然停止,静了下来。做什么呢?我突然发现整天风风火火生活在电中的人们一旦电断是多么的手足无措、百无聊赖。睡觉?不,才只有六点半。我只好坐在了窗前。
3窗外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它干枯的黄叶疏疏朗朗占满了整个窗际。底子,是冬日里苍茫的暮色。夕阳熟透了的橘红散漫开来,和着天空那一汪水晶蓝涂抹出一方晶莹剔透瑰丽的夜空。起风了。宁静得近乎神秘的夜空被沙沙作响的梧桐叶子分割开来,斑斑驳驳,摇荡成一片片美人飘飞的裙裾,在风中沉醉地歌着舞着。
④忽然生出一种幽远宁静的感觉,恍若隔世。小时候,没有电的夜晚,总是坐在院子里,一个人,呆呆地看月亮,看星星。春天太招摇,夏天太吵闹,秋天里夜空太远太高,独独爱上冬天,爱它尘埃落定般的清凉和寂寥。
⑤古人在没有电的夜晚如何度过呢?
⑥“危冠广袖汉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明月如霜,好风如水.一位清幽的女子独步闲庭,以钗击竹,在丁丁当当的击节声中自自在在地歌唱,清歌一曲,如水般流淌在清凉的夜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位悠然的雅士,在梅子黄时淅淅沥沥的夜雨中静听蛙声一片,抚弄棋子,在跳动的烛光中静候友人来对弈。其实,客来与否对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自然的声息中从容地安顿着自己的生命。更多的时候,他们是伴一盏孤灯读书,或如现在的我,静坐窗前,看,听,或者冥想自然。我曾经惊讶于他们对于“窗”这个意象的挚爱。在现代人眼中,窗不过是一个与钢筋混凝土没有任何分别的稀松平常的建筑构件
。但在他们,却要竭尽巧智,把窗塑造得千姿百态,再绘上飘香的花儿,游走的鱼儿,翩飞的蝴蝶,活泼泼,鲜灵灵,尽态极妍。倘还不尽兴,索性开它一面“景窗”,尽去雕饰,纯归天然,让活生生鲜亮亮的自然万象一股脑儿涌进来,填个满窗满眼。在他们笔下,窗更是被赋予了无尽的情韵与内涵。他们或取窗作意象,或用窗为名字——“绿窗”、“草窗”、“竹窗”、“淡窗”、“轩窗”……南宋词人吴文英更自号“梦窗”,梦与窗相连,窗外是绿色满天,一川烟草,茂林修竹,落花无言,窗内是“梦阔水云窄”,窗外的自然与梦中的世界就这样透过窗这一众妙之门浑成一片“绿满窗前草不除”,他们沉醉其间,也便会这般珍视,把这一切呈给自己的窗。
⑦“电来了!”周围一片沸腾;被阻断已久的电流像冲决堤坝的洪水,以更强劲的力量撞击着眼睛,把每一个角落照得雪亮。因为双眼一时无法适应这灼热的明亮,我赶忙把目光投向窗外——呀!天地间漆黑一片,飘舞的黄叶和斑斓的夜空魔术般消失殆尽。我下意识地拉灭灯,再看,美丽如梦幻般再现,叶子依然在飘,夜空依旧绚烂。我猛然警醒,人类发明了电,在我们把自己照得雪亮的同时,自己以外的世界却黯然失色,失去了原初的美和鲜艳。中心越明亮,中心以外的世界便越暗淡。每天被“巧夺天工”的人造像浸淫着的眼睛再也无心、无暇、无能力去看鲜活的自然。
⑧我站在窗前,贪婪地注视着天边的那最后一抹晚霞,它燃烧将尽了……
⑨楼道里一如既往地飘出有些古怪的邻居某王老师每天此刻必放的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其中杜丽娘的唱段——“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该看新闻了,我恋恋不舍地打开了灯。
(选自《散文百家》07年第9期)
36.作者在文章第③段描写窗外景色的用意是什么?(6分)
37.古人挚爱“窗”这个意象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括。(6分)
38.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在现代人眼中,窗不过是一个与钢筋混凝土没有任何分别的稀松平常的建筑构件。
(2)我站在窗前,贪婪地注视着天边的那最后一抹晚霞,它燃烧将尽了……
39.文章以听王老师《牡丹亭》和看新闻结尾,对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6分)
九、语言运用。
40.下面一段文字中,引用或化用了不少诗词名句,请指出它们是哪首诗词中的名句,作者是谁。(任写三句即可)(3分)
就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秦民们曾一千次地吟咏过的那条河,白霜与芦花茫茫;魏武曾挥鞭遥指过的那片海,秋风正共洪波澹澹;我们将在边塞再听“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久远浑响,我们将到荒原重温“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兴衰无常;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息使我们也“怆然而涕下”,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傲啸也激起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赤壁大江东去,那尚未销蚀的铁戟被大浪淘出,问英雄安在?楚天千里清秋,那在少女的红巾翠袖上留下泪痕的豪杰,已身老沧州!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凄然相送;春花秋月,自古人生长恨水长东……
4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表现生活的横断面,曾经被视为短篇小说区别于中长篇小说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是,文艺实践早已证明,描写人生的纵切面,同样可以运用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茅盾是比较主张短篇小说表现横断面的。但是,他正视事实
,公正地指出:“把主人公在相当长时期内的一段生活根括地‘写出来’也是短篇小说的‘一种表现方法’”。
文中“正视事实”中的“事实”指什么?
42.以下各句来自2004欧洲杯足球赛期间的一篇述评。“黑”“黑色”在下列语句中有何新意? 请任选三句回答。(3分)
①希腊队还在人们一路的怀疑声中一黑到底。
②大赛东道主两次败北,希腊队黑了历史。
③希腊人一步步坚决地用“黑色”颠覆着欧洲足球的格局。
④葡萄牙人一筹莫展,希腊人终于黑掉对手。
十、写作。
43.联系课文《谈中国诗》,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15分)
45.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作文(30分):
国外有一本《最重要的几个字》的书,书中写道:
最重要的六个字:我承认我错了;
最重要的五个字:你做得很好;
最重要的四个字:你觉得呢;
最重要的三个字:麻烦你;
最重要的两个字:谢谢;
最重要的一个词:我们
最重要的一个字:我
对于这最重要的几个字,你曾作过深入的思考吗?请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B 2.B 3.A
4.A (B,逻辑混乱C,搭配不当E歧义)
5.C(感情色彩)
6.D(A,冒号多余B,分号有误C,直接引语少引号。)
7.D(“谂知”为同义复词,解释为“知悉、知道”)
8.D 9.A 10. D 11. C
12. A(B,门人及其后学C,客体应为主体D霍金)
13.B(详见教材书后“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板块)
14.B 15.D
16.B(建筑的文法与文章的文法一样,都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有多样性的表现)
17.C(“一面横额、一副对子”是指真正的文章的文字,而非比喻性的建筑的“文章”)
18.D(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历史性”和“时代性”)
19.A(“声音”只是更显嘈杂声,并非“发出的声音”本身嘈杂)
20.C(其余各项都不是对所提供语句的含义的理解,有些甚至是无中生有,妄加推断)
21.D(“只有”太绝对)
22.B(其余各项均曲解了原文中的相关信息,因而推断也就不能成立或没有依据)
23. D(A属于、类,B消尽、全是,C像、就)
24. B 25. D(动宾结构)
26. C(以……为衣襟) 27. D(虚实结合)
28. C 29. D 30. B(无“恨主”之意)
31. C 32. B 33. D
34.鱼灯暗 一声声滴人心碎 是离人几行情泪。(3分)
35.1深夜梦醒,看到雨中昏暗的鱼灯,听着淅沥的雨声,倍感凄凉,让人心碎。(2分)
2孤舟漂泊,离家万里,客居他乡,深夜无眠,倍感孤独,让人心碎。(2分)
3夜雨不断,像离人之泪,让人心碎。(1分)
36.(1)渲染出冬天傍晚幽远宁静、清凉寂寥的气氛。
(2)衬托出作者热爱自然、渴望亲近自然的情怀。
(3)为下文的联想作铺垫并与后文再次描写窗外景色相呼应。
(6分,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了解这些写景的文字具体写了些什么,抓住景物特征。然后着眼于全篇,探寻其与其他段落的联系,其作用一般是衬托、铺垫、呼应、暗示等等。
37.(1)“窗”是古人爱美、创造美的一种方式。
(2)“窗”含有无尽的情韵与内涵。
(3)人通过“窗”亲近自然,融入自然。
(6分:每点2分,如照抄原句给1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区间是第⑥段,首先找到关键句“我曾经惊讶于他们对于“窗”这个意象的挚爱”,然后顺着文脉,找到答题的有效文字为“但在他们……窗更是被赋予了无尽的情韵与内涵”。
38.(1)现代人不过把窗看做通风换气的建筑构件,不像古人把窗当做亲近自然的通道。(2分,只要答出“窗”对现代人和古人的不同作用即可)
【解析】本题的答题思路是找出窗在现代和古代的不同功用。“建筑构件”说明现代的窗只有基本功用,而古代的窗在古人看来还有亲近自然的作用。
(2)既表达了作者渴望融人自然的情怀,也表达了对自然离现代人越来越远的惋惜、无奈与遗憾。(2分:一句1分)
【解析】 解答本题要品味句子中的“贪婪,最后一抹晚霞”等词语,“贪婪”贬义褒用,表达了自己的渴望向往之情,“最后一抹晚霞”这一意象显得伤感,带有惋惜和无奈的情味。
39.(1)以杜丽娘的唱词衬托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眷恋。(2分)
(2)以王老师爱听《牡丹亭》,表现了现代人虽远离自然却渴望自然的内心。(2分)
(3)以自己要看新闻,表现了现代人虽渴望自然却远离自然的矛盾内心,深化了主旨(2分)。
【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要着眼于杜丽娘的唱词,抓住唱词中的“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一句,联系前面的内容,可以悟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眷恋;着眼于这个事件,王老师爱听《牡丹亭》,而自己又“该看新闻了”,作者心中那现实和梦想的矛盾不言而喻了。
4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赤壁》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楚天千里清秋”“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虞美人》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41.“事实”指的是“描写人生的纵切面,同样可以运用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
42.①“黑”表示“创造奇迹”意。
②“黑”指刷新了对方(东道主队)历史上的最坏成绩。
③“黑色”指“出人意料的战绩”。
④“黑”指干掉,赢取比赛的胜利。
43.答案详见《语文必修五教参》98页下。
44.略。
附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五柳”做了自己的号。他很安静,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他天性非常喜爱喝酒,家里穷,不能够经常喝酒。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的人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去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评论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