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第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 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3分)
2、 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长沙过贾谊宅
作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 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分析?
2、 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作者: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 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的“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2、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商山早行
作者: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 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年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咸阳城东楼
作者: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 开篇之“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请简括诗中写到了哪些“愁”。
官宦在外,思乡之愁,对唐王朝颓势之愁、昔胜今衰,人世沧桑之愁。
2、 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
今昔对比,强调过去的禁苑深宫,现今只是绿芜满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里”,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行香子·树绕村庄
作者: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扬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 这首词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上下阕在写景方面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以春天的乡村作为背景,描绘出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春意盎然的田园风光图,表现词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上阙侧重写静态景物,重点突出春天百花争艳,五彩缤纷的景象;下阙侧重写动态景物,动静结合,重点突出莺歌燕舞,生机勃勃的景象。
2、 请简要分析本词的语言特色。
语言质朴,清新,浅近。如选用通俗易懂的词语,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状物。
用词准确,形象生动,如用“红”,“黄”,“白”形容各种花的颜色,用“啼”,“舞”,“忙”来形容鸟的不同行为,都十分贴切。很有表现力。
多用三,四字短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 少年时的“愁”指的是?而今的“愁”指的又是?
年轻时不谙世事无病呻吟的闲愁
年长时谙练世故后报国无门故意避谈的哀愁
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慨?
这首词通过“少年”和“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报国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及不满。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因相思而痛苦的诗句: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
答:“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
5.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答:同意。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6.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答:乐聚根别,人之常情。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
7.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说说你的理由。
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8.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这里的“丝”与“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而“死”啊“泪”的,则暗示着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写致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现在多指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乐于奉献,因而古今传诵。
9.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答: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表现诗人与相爱的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分别后心中充满不尽的相思之情。“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10.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11.请简析本诗的抒情特点。
答:本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用春蚕和蜡炬一对最具表现力的比喻来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