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

ID:575293

大小:121.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 高二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又有所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坚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水的杯子,不能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掉落,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说“恭”,所谓“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让人望而畏之。”一副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道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斎”,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家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悖 。“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家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 - 15 -‎ ‎ 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转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不同的必然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文化导论》)‎ ‎1. 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也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 “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 C. “恭”按照宋明以来标准,强调人们时刻要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D. “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也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2. 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各种后天欲望的影响和蒙蔽。‎ B. “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亏损。‎ C. “俨然让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D. “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来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3. 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恭”与“敬”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表达相同的含义。‎ B. 作者认为,宋朝时候“敬”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变迁中的发展。‎ C. 作者认为,“恭敬”表示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D. 作者认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 - 15 -‎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首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重点阅读词语所在的段落和前后相关语境,捕捉该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加以比对分析。D项,“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分析有误。从第三段“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等句内容来看,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和儒学的“恭”已是“貌合神离”了。故选D项。‎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几乎所有的宗教”分析有误,文中主要论述了儒家相关的观点,第四段为进一步论述儒家的观点,又举了佛教的“定”加以比较,但并未言及其他宗教。C项,“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分析有误,第三段的有关论述意在说明道学家的“道貌岸然”与儒学的精神相背,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D项,“后来被儒家借用”分析有误,原文第四段为“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故选B项。‎ ‎【3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和选项内容加以比较、分析。D项,从第二段“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一句可知,“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与原文不符,更非作者的观点。故选D项。‎ - 15 -‎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年震柳 梁衡 ‎①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 ‎②‎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 ‎③为了寻找这棵树,我从北京飞到银川,又坐汽车颠簸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在一个深山沟里找到了它。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站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 ‎④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扯断,又从下往上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但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⑤柳 - 15 -‎ 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它常年扎根寒冷干旱的西北,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 ‎ ‎⑥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28万人的生命,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地震最常见的遗址是倒塌的房屋、错裂的山体和沉默的堰塞湖,这些无生命之物,只能苦着脸向人们展示过去的灾难。而这株灾后之柳却不同,它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宣示: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顽强的生命。‎ ‎⑦我出了沟口翻上山头,再回望那株百年震柳,已看不清它那被裂为两半的树身,只见一团浓浓的绿云。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球的伤口。震柳不倒,精神绵长,塞上江南,绿风浩荡。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图画,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的教科书。‎ ‎(有删节)‎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②段描述了百年前海原地震的发生过程及造成的巨大破坏,这样写既表现了“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又凸显了“震柳”生命力的顽强。‎ B.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 C.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详实的数据,比如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地裂缝的长度、古柳的树龄、遇难的人数等,增强了文章叙事的真实性。‎ D. 本文语言凝练,格调昂扬,如第④段“撕肝裂肺,横扯竖揪”等四字短句简洁有力,“阳光暖暖抚慰”“细雨轻轻冲洗”则充满生命的温暖。‎ ‎5. 作者在陈述中,屡次强调“震柳”身后的时间上的跨度,例如第③段中的“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第④段中“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第⑦段中“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球的伤口”,请问,如此屡次强调时间的跨度之大,有何表达效果?‎ ‎6.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图画,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的教科书”。‎ ‎【答案】4. B 5. ①时间 - 15 -‎ 跨度之大,凸显出“震柳”生命的顽强,进而传递出对生命的讴歌;②时间跨度之大,能引发读者对“震柳”所代表的中华文明及其苦难进行联想与思考,进而讴歌中华文明的顽强;③屡次强调时间跨度,使得行文拥有历史的厚重感,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深层思考。 ‎ ‎6. ①百年震柳,枝繁叶茂,是自然的美丽风景;②它见证了百年前的震灾,历数岁月的沧桑衍变;③它既教给我们生命的朴素道理:惟有坚守、坚韧,才能迎来希望和美好;更让我们明白中华文明历劫不亡,始终屹立,在于顽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北京雨燕,曾是北京独树一帜的城市符号,但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栖息地一再被挤压,数量一再减少。近年来,随着生态理念的大力弘扬、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雨燕又再度翱翔于北京的天际,栖息于市井的檐壁,数量开始回升。‎ 燕子,从来都是与人亲近的自然风物,也凝聚着文化韵味。从“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看出,燕子既是风景的点缀,也是情感的慰藉。北京雨燕的意义,也不只是城市的风景,更体现了独特的城市气质,体现着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摘编自《一座城与一群燕子的“血脉相融”》)‎ 材料二:‎ 北京一共有多少只雨燕?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正旺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的雨燕仅存3000只左右。然而,在半个世纪前,这个问题还很难回答,漫天飞舞的雨燕与古老的北京城“血脉相融”,难分彼此。1965年6月,著名鸟类学家郑光美沿着紫禁城的护城河骑车慢行,一路发现了近400只雨燕。1966年,北京师范大学鸟类专家赵欣如还在北四条读小学,他清楚地记得,校舍周围生活着数百只雨燕,不时就会错飞进教室。在老北京的记忆中,从天坛到太庙,从故宫到雍和宫,从北京的城楼、箭楼到颐和园的八方亭、东宫门,雨燕成群结队围绕着建筑飞翔,形成鲜活的古都风貌。‎ ‎(摘编自《北京雨燕为何濒临消失》‎ 材料三:‎ ‎1870年,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温侯在北京采集到一只雨燕标本,将其拉丁学名命名为ApusApus - 15 -‎ ‎ pekinensis,意为普通雨燕北京亚种。“北京雨燕”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一直是北京中轴线上活着的文化,居住在高大的皇城中,用飞翔的视角见证着这座古城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雨燕的口裂宽大,一只雨燕每天能捕食近万只昆虫,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的存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完整也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庆幸的是,这群机智又顽强的生物,在人们的关注和保护下,重新焕发了生机。‎ ‎(摘编自《伴城而栖的雨燕》)‎ 材料四:‎ 据统计,一对十天左右的幼鸟每天由亲鸟喂给的昆虫有248只,孵出二十天的幼鸟所吃的虫数可达3675只,快出巢时为6927只,一只衔虫育雏的成鸟,在嘴里就发现了281只昆虫,其中有蚊三只,小形蝇类46只,蚜虫22只,虻类4只,蜘蛛1只,蝽象34只,浮尘子171只。所食昆虫除极少数益虫外,均为害虫,足见雨燕在消灭有害昆虫方面,对人类的益处是很大的。‎ ‎(摘编自科普读物《雨燕》)‎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生态理念的缺失,保护措施的不力,使得北京雨燕栖息地一再被挤压,数量锐减。‎ B. 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雨燕前后数量形成的鲜明对比,告诉人们,漫天飞舞的雨燕曾经是古都的鲜活风貌。‎ C. 生活在北京中轴线上的雨燕的存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有着重要意义,对维护地区生态平衡也起着重要作用。‎ D. “北京雨燕”对人类益处很大,其所食昆虫绝大多数为害虫,单是孵出二十天的幼鸟所吃的害虫便已数量可观。‎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雨燕是北京的风景,也是北京人的情感慰藉: 体现了独特的城市气质,也体现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B. 在人们的关注和保护下,雨燕的种群数量和活动范围一定会超过原有规模,并重新成为北京独树一帜的城市符号。‎ C. 雨燕的口裂宽大,一只育雏的成鸟的嘴里就有281只昆虫,能够满足一只十天左右幼鸟天所需的食物量。‎ D. 人们认识到北京雨燕在消灭害虫方面作用巨大,因此加大保护力度,使雨燕再度翱翔北京天际,重现当年古都风貌。‎ ‎9.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如何才能重现北京雨燕与北京城“血脉相融”的胜况。‎ - 15 -‎ ‎【答案】7. C 8. A ‎ ‎9. ①要认识到雨燕种群数量减少,栖息地一再被挤占这一令人担忧的现状。②大力弘扬生态理念,认识到雨燕对维护生态平稳的作用,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③加大保护措施,切实保护雨燕的栖息地,增加雨燕数量。④处理好城市化进程与保护雨燕物种之间的矛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人也。六世祖根,慕容垂黄门侍郎。祖贵丑,平州刺史。父永,太中大夫,赠凉州刺史。‎ 弼少有大志,膂力过人。属魏室丧乱,语所亲曰:“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资以求荣位乎?”魏永安元年,尔朱天光辟为别将,从天光西讨,破赤水蜀。以功拜征虏将军,封石门县伯,邑五百户。又与贺拔岳讨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皆破之。弼恒先锋陷阵,所向披靡,贼咸畏之,曰“莫当李将军前也”。‎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及悦害贺拔岳,军停陇上。太祖自平凉进军讨悦。弼谏悦曰:“岳无罪而公害之,又不能抚纳其众,使无所归。宇文夏州收而用之,得其死力,咸云为主将报雠,其意固不小也。今宜解兵谢之,不然,恐必受祸。”悦惶惑,计无所出。弼知悦必败,乃谓所亲曰:“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莫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吾等若不为计,恐与之同至族灭。”会太祖军至,悦乃弃秦州南出,据险以自固。翌日,弼密通使太祖,许背悦来降。夜,弼乃勒所部云:“侯莫陈公欲还秦州,汝等何不束装?”弼妻,悦之姨也,特为悦所亲委,众咸信之。人情惊扰,不可复定,皆散走,争趣秦州。弼乃先驰据城门以慰辑之,遂拥众以归太祖。悦由此遂败。太祖谓弼曰:“公与吾同心,天下不足平也。”破悦,得金宝奴婢,悉以好者赐之。仍令弼以本官镇原州。寻拜秦州刺史。‎ 弼每率兵征讨,朝受令,夕便引路,不问私事,亦未尝宿于家。其忧国忘身,类皆如此。兼复性沉雄,有深识,故能以功名终。元年十月,薨于位,年六十四。世宗即日举哀,比葬,三临其丧,给大辂、龙旗,陈军至于墓所。谥曰武。寻追封魏国公,配食太祖庙庭。‎ ‎(节选自《周书·李弼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光赴洛弼/因求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 - 15 -‎ B.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 C.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 D.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昌初/授清水郡守/恒州大中正寻/除南秦州刺史/随悦征讨/屡有克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侍郎,中国古代官名,西汉时为郎官之一,掌守宫廷门户,充当车骑随从皇帝。从隋唐开始,为六部的副长官,地位次于尚书。‎ B. 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多指有所作为的人,如“大丈夫处世,当横行天下”等,这种用法沿用至现当代,如鲁迅“怜子如何不丈夫”。‎ C. 社稷,谷神和土神的总称。分开说,社为谷神,稷为土神。谷神和土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来专指国家。‎ D. 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指授予官职时,“拜”与下文“寻除南秦州刺史”的“除”用法基本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弼身出名门。李弼的六世祖是慕容垂的黄门侍郎,祖孙六代都受到过皇室的青睐,均担任过不同地区的刺史等要职。‎ B. 李弼少有大志。李弼少时正值魏室衰亡之际,他曾对亲近的人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不畏艰险,以安定社稷求取功名。”‎ C. 李弼屡建战功。从魏永安元年开始,李弼随军攻打赤水蜀,讨伐万俟丑奴等,随侯莫陈悦出征,均取得了重大胜利。‎ D. 李弼足智多谋。太祖征伐侯莫陈悦期间,侯莫陈悦放弃秦州,在李弼的诱导下,其部下归附太祖,侯莫陈悦最终失败。‎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翮译成现代汉语。‎ ‎(1)岳无罪而公害之,又不能抚纳其众,使无所归。‎ ‎(2)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义可宗。侯莫陈公智小谋大,岂能自保?‎ ‎【答案】10. B 11. C 12. A ‎ ‎13. (1)贺拔岳没有罪,可是您却杀害了他,您又不能安抚、收编他的部众,让(他们)没有可以归顺、依附的人。‎ - 15 -‎ ‎(2)宇文夏州才智和谋略超过世人,他的品德仁义值得世人师法。侯莫陈公才智很小而图谋很大,哪里能够保全自己呢?‎ 参考译文:‎ 李弼字景和,是辽东襄平人。他的六世祖李根,是慕容垂的黄门侍郎。他的祖父李贵丑,任平州刺史。他的父亲李永,任太中大夫,被追赠为凉州刺史。‎ 李弼从小就有远大抱负,体力超过一般人。当时正处于魏室衰亡祸乱时期,李弼对亲近之人说:“大丈夫生在世上,应当亲历战阵,荡平寇贼,安定国家,以博取功名,怎么能碌碌无为,仅靠着官阶资历求得荣耀之位呢?”魏永安元年,尔朱天光任命他为别将,他随从尔朱天光西征,打败赤水蜀。以战功升征虏将军,封石门县伯,食邑五百户。又与贺拔岳讨伐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都击败了他们。在作战时,李弼常常率先冲锋陷阵,所向无敌,贼众都惧怕他,说:“不要阻挡在李将军的军队前面呀!”‎ 尔朱天光前去洛阳,李弼隶属侯莫陈悦,任大都督,加授通直散骑常侍衔。太昌初年,被任命为清河郡守、恒州大中正。不久又任南秦州刺史。跟随侯莫陈悦征战,多次取得胜利。到侯莫陈悦杀害死贺拔岳后,军队驻留在晚上。太祖从平凉进军讨伐侯莫陈悦。李弼劝告侯莫陈悦道:“贺拔岳没有罪,可是您却杀害了他,您又不能安抚、收编他的部众,这使他们没有可以归顺、依附的人。宇文夏州将他们收编并利用他们,得到他们的拼命效力,都说要为主将报仇,他们的用意自然就不小。如今应当解除兵权谢罪,不这样的话,恐怕必然受祸。”侯莫陈悦惊慌不定,拿不出主意来。李弼知道侯莫陈悦必败,就对左右亲近的人说:“宇文夏州才智和谋略超过世人,他的品德仁义值得世人师法。侯莫陈公才智很小而图谋很大,哪里能够保全自己呢?我们如果不想办法,恐怕要同他一起被诛杀灭族。”恰好宇文夏州军队开到,侯莫陈悦就放弃秦州南逃,据守险要之地以自守。次日,李弼偷偷派使者告诉宇文夏州,许诺背叛侯莫陈悦前来投降。当夜,李弼集合部众说道:“侯莫陈公想回到秦州,你们为什么还不收拾行装?”李弼之妻是侯莫陈悦的姨妈,所以特别受侯莫陈悦亲信重用,部众都相信李弼的话。人心惊慌,无法安定,纷纷溃散逃走,争着往秦州去。李弼驰马先到秦州,在城门前对他们尽情安抚,于是(侯莫陈悦的部下)带领部众归顺宇文夏州。侯莫陈悦因此失败。太祖(宇文夏州)对李弼说:“只要您和我一条心,即可平定天下。”击败侯莫陈悦以后,所俘获的金银财宝和奴婢,都是挑选好的赏赐给李弼。命令李弼仍然以原来官职镇守原州。不久,任命他为秦州刺史。‎ - 15 -‎ 李弼每次征讨,都是早晨受命,晚上便出发,从不过问个人私事,也不曾在家里住宿过。他忧虑国事、忘记自身,大多是这样的情况。加上他性情沉稳果敢,卓有见识,所以能以功名告终。元年十月,他在职位上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周世宗当天就为他举哀。等到下葬的时候,三次亲临葬所,并赐给他大辂车、龙旗,从住宅到墓地都陈列兵卒,谥号为武。不久,追封他为魏国公,又配飨魏文帝的庙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游西湖 苏辙【注】‎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②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注】苏辙:北宋文学家,曾任门下侍郎,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去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六句采用反问方式,说自己举目无亲,相处没有同道之人,没有亲人、同道之士能与自己开怀畅饮。‎ B. “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掩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 C. 本诗最后说“无言掩屏卧”,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的是作者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 D. 本诗结构圆合,以“闭门”始,以“掩屏”终,语言自然淡泊,意境闲淡,情趣悠远。‎ ‎15. 本诗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颔联运用侧面烘托,通过描述颖昌市民与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凸显出诗人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运用拟人、对偶,写百姓问讯与鱼鸟惊猜,说明人已陌生,物亦惊猜,表意深刻,形象生动。(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体现君子涉猎广泛而且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杜牧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后,借古讽今,画龙点睛地表明写作动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周瑜的运筹帷幄。‎ ‎【答案】 (1).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 (3)谈笑间, (6). 樯橹灰飞烟灭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联合乎格律规范,那是习作阶段的要求。进入创作阶段,从立意到语言,都要有所创新,而不是随大流,人云亦云,陈陈相因。‎ ‎②北京时间今日凌晨,世界杯预赛欧洲赛区第六轮瑞典队对战法国队,在关键时刻瑞典队反戈一击,最终以2比1的比分反败为胜。‎ ‎③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5G时代,几大运营商为抢占市场,争相推出各种优恵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 ‎④班长让李明在元旦晚会上准备一个独唱节目,李明说:“班长,你这是赶鸭子上架,大家都知道我五音不全,你还让我去出丑?”‎ ‎⑤对很多南港人来说,随着缴纳的地价税、房屋税逐年增值,那块曾经逢水必淹、毫无价值的土地,竟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宝地。‎ ‎⑥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常常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A. ①③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C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是否拥有一个安静的夜晚,是很多百姓睡个好觉的前提,然而,在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中,夜间噪音污染严重,安静成了“奢侈品”。‎ B. 深圳地铁将设立“女性优先”车厢的消息引发热议,提案人称,“女性优先”车厢不是强制专用车厢,而是培养女性优先搭乘地铁的文明。‎ C.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D. ‎ - 15 -‎ 据法国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所属的“共和国前进”运动将在即将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中赢得绝对多数地位。‎ ‎【答案】C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和他是莫逆之交,如今他生意失败,一家人生活困难,我自当鼎力相助,又怎么会见死不救呢?‎ B. 家父身体贵恙,不能亲自来参加伯父您的寿宴,为此深表遗憾,特派我携薄礼前来祝寿,还望笑纳!‎ C. 刘教授是国内知名物理学教授,他作为刘教授的得意门生,却在博士论文中涉嫌抄袭,真是忝列门墙。‎ D. 王丽的小说初稿已经完成,她想请著名作家莫言指教,于是在书稿的扉页上写道:“拙作初成,恳请斧正!”‎ ‎【答案】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①__________,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②__________ ,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③__________,“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答案】 (1). ①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昆虫并不是被雷声惊醒的/昆虫苏醒和春雷无 (2). ②惊蛰前后之所以会有雷声/惊蛰雷声的出现 (3). ③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 ‎21.下面这段文字中有六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该文段语言表达准确,逻辑严密。‎ 虽然基础教育的任务仅仅是教会学生应付考试以升入高一级学校,那就无所谓“基 础”,真正的教育也就没有发生。学生成了考试机器,没有问题意识,缺乏批判思维,不关心社会,进而不思考自己的明天,这种“教育”,即使有社会风气支撑,教育者也不能 认同。背离常识的教育是“反教育”,日前最令人堪忧的是反常的“教育”变得堂而皇之。‎ - 15 -‎ ‎ 教育目的一旦被庸俗化,简约的教育内容被繁复的形式替代,师生疲于奔命,教育没有让人变聪明,而且把人逼向愚昧。更令人困惑的,是人们无视愚蠢教育的危险性,而热 切于不切实际的鼓噪。‎ ‎【答案】“虽然”改为“如果”;“进而”改为“甚至”;“日前”改为“目前”;“堪忧”改为“担忧”或“忧虑”;“而且”改为“反而”或“而是”;“热切”改为“热衷”。‎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父母悄悄到孩子的学校探望,却遭到了孩子的冷落.最近,朋友圈里一篇堪称“声泪俱下”的文章《》引发网友热议。文中记录了作者的老友在国庆期间探望独生女儿,本准备送去惊喜却反遭女儿抱怨的故事。父亲问女儿为何如此冷漠,女儿说一是有代沟,二是她已和同学约好要去外地游玩,父母却未经她同意就来到学校,对她极不尊重。‎ 很多人不赞同女儿的做法,认为她不尊重父母。网友“路星河”留言:“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有多少孩子能体谅父母?也许只有自己当了父母之后才会明白父母的苦心,只是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也有网友认为父母的做法有待商榷,微信网友“Dreamer”说:“为什么出发前不沟通好探望时间,父母是否明白,这种长假,孩子与同学肯定有安排。因为我们是孩子的爹娘,所以就来了?只能说,因为爹娘忘了尊重子女作为成年人的自主权,所以,他们注定换不来女儿的爱与尊重。”‎ 对此现象,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亲情需要沟通 ‎“砰”,随一阵惊天动地的关门声,女儿瘦小的背影消失在走廊的拐角处。母亲望着走廊的尽头,心中泛起阵阵的酸楚,“我该怎么办呢?”母亲无助地自言自语道……‎ 就在一个月前,母亲意识到女儿的压抑和一些不平常的反应。母亲悄悄地去询问了心理医生,医生告诉她,女儿很可能得了抑郁症——这同家庭内的缺乏沟通是很有关系的。母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努力地试图和女儿接近。她采取了闲时同女儿聊天的方式,可是一次又一次,谈话进行不下去了。这不,女儿又以回避的方式撤出了,映入母亲眼帘的是那一抹瘦小的背影……‎ - 15 -‎ 第二天,母亲为女儿整理房间时,无意间发现了书桌上的小花篮中,叠放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纸鹤。母亲禁不住拿起一只来观赏,却发现纸上凹凹凸凸,显然是写过字的。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母亲拆开了一只,上面写的是女儿的日记。娟秀的字儿映入眼帘:“明天要进行一次模拟考试,我多想母亲能鼓励我一下。可是母亲只是说‘那就早点睡吧,明天有精神’,其实她根本不知道我需要什么。”母亲心头一震,没想到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会在女儿心头产生如此大的反应。可是,自己也想鼓励她,可不知怎样说啊!母亲继续拆纸鹤,并从那一行行文字中读出女儿的心事,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经意和对女儿造成的伤害。末了,母亲含着眼泪把一张张日记重新叠好,放回篮中。‎ 女儿放学回家后,便发现书桌上多了一只小花篮。篮中,躺着一只粉色的纸鹤。直觉促使她打开了纸鹤,上面竟写着母亲的字:“请你原谅妈妈看了你的纸鹤。妈妈无心这样,可妈妈多么渴望你能敞开心扉,和我进行沟通。妈妈多想说“孩子,我爱你”,可妈妈说不出口……我采取这种方式,是希望如你所说的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而不是肤浅的语言对话。”女儿的眼睛湿润了……‎ 那天晚饭后,女儿对母亲含泪地微笑了,母亲顿时信心百倍。自那以后,两个小花篮中的纸鹤便一天天地不断叠加着······半年后,女儿的抑郁症彻底消失了,母女俩经常相偎在一起,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推心置腹。‎ 若干年后,这位女儿也成了一位母亲,她在日记中写道:“作为母亲,我深知与孩子进行沟通,仅靠语言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心灵的交汇,是情感的沟通。当然,对其他任何人,任何关系而言,都是一样的。人类所拥有的情感与心灵,才是沟通的最重要桥梁啊!‎ - 15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