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七中2008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全年级)
命题人:李小勇 校对人:姚虹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共26分)
一、 选择题(本题有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赊(shē)账 恬(tián)不知耻 行行如也(hàng)
B.攻讦(jié) 斐然成章(fěi) 自牖执其手(yǒu)
C.莞尔(wǎn) 博闻强记(qiáng) 侃侃如也(kǎn)
D.窥见(kuī) 恶徼以为知者(jiáo) 苦心孤诣(yì)
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如切如磋 循循善诱 巅而不持 勇者不俱
B.知者乐水 过尤不及 非礼勿视 素以为绚
C.驷不及舌 人心叵测 升堂入室 鞭辟入理
D.以德报怨 春服即成 别出新裁 譬如北晨
3. 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
A.克(克服)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赞许)
B.郁郁乎文(完美)哉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空缺,不作处理)也
C.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奇特)矣 有酒食,先生馔(吃喝)
D.食旨(美食)不甘 钻燧改火,期(期限)可已矣
4. 选出全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A.鼓瑟希,铿尔 莫春者,春服既成
B.周监于二代 则民无所错手足
C.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夫子之说君子也
D.唯求则非邦也与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5.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曰:“富之。” ②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③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⑤故人不独亲其亲 ⑥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⑦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⑧吾妻之美我者
A、①③⑦/②④/⑤⑧/⑥ B、①④⑦/②③⑥/⑤⑧
C、①②⑤/③④⑦/⑥⑧ D、①④⑤/②③⑧/⑥⑦
6.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中庸之为德也 / 君子之于天下也
B.乡原,德之贼也 / 其不善者恶之
C.恶称人之恶者 / 礼之用,和为贵
D.先王之道,斯为美 /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7.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患莫己知
A.甚矣吾衰也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C.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D.何以报德
8. 选出划横线的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划横线的字完全相同的一项 ( )
例:为国以礼
A.由也为之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C.愿为小相焉
D.为击破沛公军
9.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如果由大臣来执行国君的命令,三代的希望就不会落空。】
B..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既不亲近哪个,也不冷淡哪个,而是和义在一起。】
C.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
D.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大概快要到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10. 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A.唯仁者能好人 B.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C.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 D. 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11. 下面四副对联中不适用于孔子的一副是 ( )
A.至圣无域泽天下 盛德有范垂人间
B.万世文章祖 历代帝王师
C.先师功德垂青史 儒学精华照五洲
D.尊王言必称尧舜 忧世心同切孔颜
1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春秋战国时代,许多政治家和士人都充斥急功近利的情绪,他们提出了许多政治策略和措施都是短视的。(P5)
B.孔子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他的主张被人们视为迂腐。(P5)
C.孔子在奔走于列国之间的年代里,曾多次受到暴力威胁,每次他都以坚定的信心克服了困难。(P22)
D.无论历史条件还是自身条件,孔子若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其困难都比汤、武大得多。(P26)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并且兼记孔子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在文学上没有什么价值。我们学《论语》,主要是要掌握儒家思想,并用以指导我们的生活。
B. 礼和仁是什么关系?孔子认为:“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C. “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要求,以“仁”为核心。对统治者而言,应该执行“仁政”,对百姓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国君有利。“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D. 孔子关于交友的论述,主要表现在“群而不党”、“和而不同”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以文为友,以友辅仁”,而不是朋比为奸。又提出三种“益友”与三种“损友”,为交友的标准,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也可以与小人相交。交友不应有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4分)
二、填空题 (12分)
14. (每格1分,共12分)
①野马也,尘埃也, 。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③齐之以刑, ;[为政以德(2.3)]
④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 ?[克己复礼3.1]
⑤君子之仕也,_____________ 。 [知其不可而为之18.7]
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________________。 [仁者爱人5.26]
⑦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君子之风8.7]
⑧君子以文会友,_______________ 。[周而不比12.24]
⑨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诲人不倦7.8]
⑩冠者五六人, ,浴乎沂, ,咏而归。
[沂水春风11.26]
三、文言文断句 (4分)
15. 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四、现代文阅读 (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歌 德 之 勺
张 炜
1987年,从北到南走了一趟德国。一天,我和朋友在法兰克福的大街上闲走,突然想起了歌德,这儿有他最重要的故居啊。我和几个朋友立刻匆匆去寻。
这是一个奇特的人物。在文学的星云中,像他一样的文坛“恒星”大概不会太多。在中国,也只有屈原、李白才能和他媲美。第一次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扳指计算着作家当时的年龄,感受一个少年的全部热烈。那时觉得如此饱满的情感只会来自一种写实,而不需要什么神气的技巧。现在看这种理解有一多半是对的。一件伟大的艺术品,究竟需要多少技巧?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会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它只要源于那样的一颗心灵。心灵的性质重于一切。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今天来到了从小就觉得神秘的这位艺术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多么不可思议,多么幸福。我们可以用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小心翼翼。我们试图通过逝去的诗人遗留在器物中的神秘,去接通那颗伟人的灵魂。
歌德故居是一幢三层楼房,当然很宽敞,很气派,与想象中的差不多。书房,卧室,客厅,最后是厨房。我不知为什么,对这个宽大的厨房特别注意起来,在那个阔大的铁锅前站了许久。记得锅上垂了一个巨型排汽铁罩。所有炊事器具一律黝黑粗大,煎锅,铲子,特别是那把高悬在墙上的平底铜勺,简直把我吓了一跳。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一把炊勺。
这样的炊具有没有办法做出精致的菜肴,我不知道。但我可以想象出当年这里高朋满座,常常让诗人有一场大欢乐大陶醉。可以想象酒酣耳热之时,那一场诗人的豪放。大厨房约可以让十几个厨子同时操作,他们或烹或炸,或煎或炒,大铜勺碰的哐哐有声。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诗人的一颗心有多么纤细。我难以想象他需要这样的一间厨房。为什么,想不出。这样一间厨房足可以做一家大饭店的操作间,太大,太奇怪。
主要是勺子太大。
从厨房中走出到二楼,又到三楼—那里主要是一些关于诗人的各种图片,它们悬了满墙。我没有看到心里去。我好像还在想着那把大勺子。它是铜的,平底,勺柄极长。我就是弄不懂它是做什么用的……人的一生无非是“取一勺饮”,而对于像歌德这样的天才,起勺必大。这样一想,似乎倒也明白了。
关于诗人的全部故事,我所知道的一些故事,都在这个时刻从脑际一一划过。回响他那两卷回忆录《诗与真》,还有他与那个年轻人的谈话录(爱克曼《歌德谈话录》),感受者一个长寿老人的全部丰厚。他在魏玛宫廷任过显赫的官职, 一度迷过光学研究。长篇短篇戏剧样样皆精,一部《浮士德》写了几十年……是的,他像所有人一样,只是一过客;只是“取一勺饮”,然而他的“勺子”真的比一般人大上一二十倍。
关于歌德,有一段话我们是耳熟能详了。恩格斯曾这样说过:“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在法兰克福的歌德之家,我们能够很具体地理解恩格斯的这段话吗?在他的故居中,循细于诗人的物品之间。突然,上一个世纪的特异气息浓烈地涌来……
16.“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17.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用较多笔墨描述歌德厨房中的那把饮勺 ?(4分)
18.文章倒数第二段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段话?这段话表达了恩格斯怎样的观点?(4分)
19.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本文,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陪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显示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人”的意思;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住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从性情、智慧、人格各方面来说,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却有真知灼见。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早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它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辩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抄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将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将中西文化问题的,还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掌握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如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300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统,而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梁先生曾说国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的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观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毁,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毁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
(文章有删改)
16.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的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4分)
17.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8.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要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他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19.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五、作文 (40分)
请以“打开一扇窗”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杭七中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答卷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试场号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装……………………………………订………………………线………………………………………
题型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积分人
核分人
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 26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 选择题 (本题有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序
11
12
13
答案
得分
评卷人
第II卷(非选择题74分)
二、填空题(共12分)
14.(每格1分,共1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⑨ 、
⑩ 、
得分
评卷人
三、文言文断句 (4分)
15.(4分)
资 于 事 父 以 事 母 而 爱 同 资 于 事 父 以 事 君 而 敬 同 故 母 取 其 爱 而 君 取 其 敬 兼 之 者 父 也 故 以 孝 事 君 则 忠 以 敬 事 长 则 顺 忠 顺 不 失 以 事 其 上 然 后 能 保 其 禄 位
得分
评卷人
四、现代文阅读 (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
16. (4分)
17.(4分)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18.(4分)
19.(6分)
(二)(18分)
16. (4分)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17.(4分)
18.(4分)
19.(6分)
五、作文 (40分)
请以“打开一扇窗”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得分
评卷人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杭七中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1.D.徼jiāo
2.A.(B C 1个 D 3个)
3.B (A克:约束;C鲜:少;D期:一年)
4.C.(A希—稀 莫—暮 B.监--鉴 错--措 D.与—欤 孙--- 逊)
5.B ①④⑦ 使动 ②③⑥ 形用作名 ⑤⑧ 意动
6.C(C结构助词,的;A取独/音节助词;B结构助词,的/代词,他;D结构助词,的/代词,它)
7. D
8. A(A动词,治理;B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呢;C动词,做,担任;D介词,给,替)
9. C.( 即使 )
10. C 古今同义“品德修养”(A喜爱人 B所做的行为 D下位 )
11. D(与孟子有关)
12. A 歧义、句式杂糅
13. B(A 在文学上没有什么价值 C对百姓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国君有利 D也可以与小人相交。交友不应有度 均错)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4分)
二、填空题 (12分)
14. (每格1分,共12分)
①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齐彭殇为妄作
③民免而无耻
④孰不可忍也
⑤行其义也
⑥敝之而无憾
⑦任重而道远
⑧以友辅仁
⑨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⑩童子六七人 风乎舞雩
三、文言文断句 (4分 断对3个1分)
15.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修辞-对仗并列)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故母取其爱/(句首标志)(修辞-对仗并列)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句尾标志词)(分承总说)故以孝事君则忠/(句首标志)(修辞-对仗并列)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修辞-对仗并列)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句尾标志词)(分承总说)
四、现代文阅读 (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18分)
16. (4分)
①通过寻访诗人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和遗留的遗物,去接通(感受)歌德那颗伟大的灵魂。答“通过用于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去接通歌德那颗伟大的灵魂”也可。(4分)
②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 (或:过度) 的作用。答“上文读的是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通过这句话,转向下文对歌德故居的描述”这样的意思也可。
17.(4分)
①勺子非同一般,作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勺子。
②有勺子之大展开联想,表现歌德的不同寻常。答“表现歌德非同一般。人的一生无非是‘取一勺饮’,而对于歌德这样的天才, 其勺必大” 也可。
18。(4分)
①借用伟大的话对歌德进行评价。答出“因为恩格斯是伟人,他的话有着很强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广为人知,我们耳熟能详”这样的意思也可。
②歌德在人格上具有两面性。把“两面性” 答为“矛盾性” 、“复杂性”、“双重性”也可。
19.(6分)
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饮勺的发现。②要精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饮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
(二)(18分)
16.(4分)
①有真知灼见;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之于具体行动。
②“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途径”。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
17.(4分)
①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②是梁漱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③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
18.(4分)
①《中国文化要义》哲学味太浓;②《乡村建设理论》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③晚年观念已老;④在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答“这些味太浓、方法论上从果说因、观念陈旧、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也可。
19.(6分)
①主要是从学问和人物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
②启示有四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的建立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五、作文 (40分)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第 16 页 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