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北省邯郸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ID:575312

大小:69.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的统称。学界一般将其对分为两条线路:“南海丝路”与“东方海上丝路”。但人们在谈到海上丝绸之路时,多想到的是“南海丝路”,却很少提及“东方海上丝路”。实际上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悠久的历史。‎ 战国时期成书的《管子》提到,齐国与朝鲜做生意,进口朝鲜的“文皮(有花纹的兽皮,多指虎豹的皮)、毤服(即皮衣)”。齐国还开辟了从山东半岛沿海起航,东通朝鲜半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创了政府倡导和组织海外贸易的先河。考古资料证实,来自齐国的物品主要发现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国境内,而在朝鲜半岛北部见到的则主要是来自燕国和赵国的物品,‎ 至秦代,徐福之行拓展了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史记》记载,徐福两次率大规模船队东渡,人员和货物中有懂各种技艺的工匠和五谷种子等。近年来,中韩日三国学者从考古学、历史学、航海学、民俗学等多学科对徐福船队的去向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其从山东半岛启航到朝鲜半岛,再由朝鲜半岛南下至日本列岛的东渡路线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今韩国南部一带和济州岛有许多关于徐福寻仙求药的传说,日本自古以来也有许多徐福的传说,我国南北朝时期及唐代的许多史料也都提到徐福到了日本。‎ 汉代至隋唐时期,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一直通畅。《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和《新唐书·地理志》还详细记载了古代中、韩、日海上航路的具体路线,即从山东半岛的登州出海,经庙岛群岛,到辽东半岛后,再“循海岸水行”,沿海岸线南下至朝鲜南部沿海,过日本对马岛,至日本九州的海上航路。‎ 盛唐时期,东亚诸国纷纷派遣的朝贡使团,实际上也是贸易使团,使得唐代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更为繁荣。唐代官方的“朝贡贸易”使东亚对中国商品的浓厚兴趣,也吸引了大批的民间商团加入了利润丰厚的中韩日海上贸易。随日本遣唐使团入唐的日本圆仁和尚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就记载有许多民间商船活跃在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之间的海上航线上,其中还特别提到了朝鲜半岛新罗国的地方官员张保皋开展中韩日贸易的情况。这些事,日本的官方史书《续日本后纪》中也有记载。‎ 北宋至明清时期,由于受到战事和海禁的影响,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民间海上贸易受到严重干扰和阻塞。但在这条航路上,官方的朝贡贸易和海上往来依然繁荣。‎ 由此可以看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无论从开辟的时间,还是其历史作用和社会影响,都应该在“丝绸之路”中占据一席之地。‎ ‎(摘编自刘晓祁山《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浅探》)‎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术界-般认为“东方海上丝路”不如“南海丝路”历史悠久,所以很少提及它。‎ B.齐国既从朝鲜进口货物,也向朝鲜出口货物,其海外贸易都是官方倡导和组织的。‎ C.中韩日三国都流传着许多关于徐福去过韩国南部一带、济州岛与日本的传说故亊。‎ D.《续日本后纪》是日本的官方史书,书中记载了盛唐时期中韩日之间的资易情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解释“海上丝绸之路”,然后将“南海丝路”和“东方海上丝路”进行对比。‎ B.文章论述齐国开辟“东方海上丝路”时,既引述了典籍的记载,又引述了考古资料。‎ C.文章按时间顺序进行论述,从战国到明淸时期,层次淸楚,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D.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国和朝鲜半岛贸易所走的路线,与燕国、赵国和朝鲜半岛贸易所走的路线有所不同。‎ B.徐福之行拓展了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韩、中日贸易,也留下了一些文化遗产。‎ C.唐代时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比以前繁荣的重要原因是民间商团加人中韩日海上贸易。‎ D.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从战国到淸朝,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过起落,但是一直没有中断过。‎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只粗瓷碗 陈双 赵大福是个古董收藏家,虽然有钱,却把享乐看得很淡,喜欢风尘仆仆地四处奔波,享受寻宝带来的乐趣。‎ 前段时间,赵大福听到一个消息,有人在大西北某座山里捡到了商代的古董。赵大福心动了,也跑了过去,想碰碰运气。‎ 在山里转悠了好几天,赵大福没挖到啥宝贝。眼见水和食物都快没了,赵大福决定下山回家。‎ 在路过一处陡峭的山崖时,赵大福一脚踩空,右脚却严重扭伤,水壶也掉进了崖底。‎ 手机一格信号都没有,想打电话找人帮忙也不行。赵大福只能硬着头皮往山下赶,脚脖子越来越肿,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痛。到第三天中午,赵大福实在挪不动了,他躺倒在地,天上一朵云也没有,太阳很是刺眼。赵大福绝望地闭上眼睛,陷入了昏迷状态。‎ 不知过了多久,昏昏沉沉中,赵大福感到有一股清凉的水流进了嘴里。原来,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路过这里,用手里不多的水救了赵大福。‎ 青年把赵大福背了回家,给赵大福弄来一碗盐开水,叮嘱赵大福慢慢喝。然后,又给他整了一些饭菜。‎ 青年不停地忙前忙后,面孔却一直板着。赵大福小心地问青年为啥不开心,青年叹口气,说:“老婆嫌我穷,要和我离婚。”‎ 赵大福皱紧了眉头。忽然,赵大福惊奇地叫了一声,问青年,这碗是哪来的。青年说,这碗是长辈传下来的。赵大福将碗翻来覆去地查看了好几遍,兴奋地一拍大腿:“这可是个好东西啊,是古董!”‎ 青年难以置信地说:“不会吧,这么普通的一个碗会是古董?”‎ 赵大福说:“你不懂。”当下,赵大福将碗的形状、瓷质、花纹等特征分析了一番。青年一听,来了兴趣,凑过来问:“您既然对古董这么了解,那您看,这碗大概能值多少钱?”‎ 赵大福笑着说;“我就靠这行吃饭,能估个八九不离十。你这只碗,据我看,起码值这个数!”说着,赵大福伸出了两个指头。‎ 青年人问:“两百?”赵大福摇摇头。青年又问:“两千?”赵大福又摇摇头。青年睁大了眼睛:“难道这破碗值两万?”赵大福还是笑着直摇头。见青年人一脸狐疑,赵大福这才说:“这碗能卖到二十万。”‎ 青年惊讶得叫出了声。见青年不信,赵大福说:“你要不信,把这碗卖给我。我先给你两千块钱作定金,余下的,我回家给你拿来。”说着,赵大福掏出了两千块钱。‎ 回家后,过了些日子,赵大福带上钱,再次来到那个青年的家。出来迎接赵大福的,除了青年,还有青年的老婆。‎ 赵大福把钱给了青年,宝贝一样把那只碗带回了家。‎ 听说赵大福花二十万买了只古董碗,朋友们都很好奇,纷纷跑来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古董碗。‎ 几个朋友围成一桌,酒过三巡,菜过五昧,赵大福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精致的匣子。打开匣子,又揭了几层绸布,一只粗瓷大碗终于亮相了。赵大福的朋友也都是古董界行家里手,当下,大家一见瓷碗,不由傻眼了。这分明是一只近代的普通粗瓷大碗,这种碗可以说毫无价值。可大家想,他赵大福是何许人,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于是大家又轮流捧着,细细地看了一遍。看完,大家都瞪大眼睛望着赵大福,一脸不解的神情。‎ 赵大福哈哈一笑,说:“实话说,这根本就不是古董,可这碗对我来说比古董还要金贵!”原来,那天赵大福被那青年救回一条命,心里十分感激,却又不知如何报答。当时青年说,老婆嫌他穷,要和他闹离婚,赵大福一听是钱的事,不由眼前一亮,钱他有啊。赵大福怕直接拿钱,青年会不好意思收,所以就编了一个买古董的理由。‎ 末了,赵大福说:“这只碗的主人救了我的命,你们说,它值不值二十万?”朋友们一听,都鼓起掌来。‎ 过了几个月,赵大福碰巧路过那个青年所在的县,就决定绕点路,去一趟青年家,看看他们夫妻俩过得好不好。‎ 让赵大福没想到的是,等他到那一看,发现那个青年和他老婆还是离婚了。不过,这次不是青年的老婆要离,而是那青年自己要离。原来,那青年有了二十万后,很快和村里另一个年轻的姑娘好上了。‎ 赵大福听了,眼前不由一阵茫然。回到家,赵大福拿出那只粗瓷碗,“啪”的一下,摔得粉碎。‎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标题“一只粗瓷碗”一方面起到线索的作用,小说大部分内容围绕这只碗展开;另一方面又暗示青年家的这只碗不是值钱的古董。‎ B.小说情节设置前后照应,在赵大福昏迷之前,小说交代赵大福所带的水和食物快没了,脚脖子肿起来了,太阳刺眼,这都为他昏迷作了合理的铺垫。‎ C.赵大福在青年面前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他鉴赏粗瓷碗时的一系列动作、语言和神态都在暗示青年:这是一件古董,价值不菲。‎ D. 赵大福通过收购粗瓷大碗帮助贫困靑年,青年却因经济状况改变而离婚,小说含蓄的讽刺了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缺陷。‎ ‎5.小说中的赵大福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6.有人认为,小说至“朋友们一听,都鼓起掌来”即可结尾,后面文字实属画蛇添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严家炎1933年出生于上海宝山。早在吴淞中学时期,便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1950年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后到安徽做过四期土改工作,,曾发动农民建立互助组,开展生产救灾。对农民生活和农村工作的实际体会和深切了解,为他日后在农民题材文学研究上取得卓越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严家炎曾任职安徽省委组织部,1952年任安徽铜官山矿务局秘书和办公室副主任。一个不满20岁的青年,已经涉足了社会生活的几大重要领域,这也许是他日后“最倾心”于小说研究的根基之一吧。他说:“在各种文学样式里,小说最便于表现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复杂内容。而要评论小说作品,最紧要也是最困难之处,便是体察人情,体察生活。”‎ 带着这种丰富的体察积累,严家炎先生1956年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副博士研究生,1958年留系任教,从此开始了他的学者生涯。从最初的评论文章起,严先生就坚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原则,对陈腔滥调、空洞无物的文风保持着清醒的警惕。即便在为《文艺报》作业余评论员,需要写一些“命题作文”时,他仍然“坚持先以普通读者的身份,在心情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将作品欣赏一遍”,以便“为整个批评建立比较牢靠的基础”。从1960年任讲师,到1978年任副教授、中文系主任,他始终坚持“从艺术欣赏入手,在鉴赏的基础上评论,将直观的欣赏和理性的分析结合起来,将美学的批评和历史的批评统一起来”,在情感上的“趁热打铁”与理智上的“冷处理”之间找到一个适度的平衡点。而历史主义的标准则是确定这个平衡点的“唯一正确的标准”。‎ 由于捍卫这一标准,严家炎先生的学术道路既是坚实的,也是坎坷的。60年代初,在对柳青《创业史》的评论中,严先生发表了一系列充满卓越史识的独立见解,遭到全国百余篇文章的围攻,余波延续多年。而今那些围攻已然“曲终人不见”,只有严先生历经岁月考验的不易之论“江上数峰青”。想一想严先生初入学苑的那个时代,应该感受到,他不动声色的文笔中蕴含着多么巨大的真理的力量。他60年代与唐弢共同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曾获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至今仍是各大专院校的权威教学蓝本。要说著作,严先生并不算多,厚厚薄薄的也就十余种,离那些“著作等身”的出书大腕远着呢。但学术成就是不能用著述数量来评价的,著述的生命力才是根本。‎ ‎1986年,严先生曾应邀赴美国斯坦福大学任访问教授一年,小传被收入美国《世界五千名人录》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词典》第21卷。这样的知名度,不是时间的流逝自然堆积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一系列扎实的学术创见上的。例如,关于五四文学革命,从20年代至50年代,一直并存着资产阶级性质和无产阶级性质两种观点,严家炎先生深入研究了大量原始材料,经过细密考辨,得出五四文学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过程这样一个令人信服的科学见解。当时的严先生只有25岁。‎ ‎(摘编自孔庆东《严家炎:豪华落尽见真淳》)‎ 相关链接:‎ ‎①严家炎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尤其是材料功夫十分了得,他说他做学问,会“抓住阅读中发现的一些可疑之处,紧迫不舍,尽可能充分占有相关材料,深入开掘,最终获得成果”。‎ ‎(摘编自陈晓明《文学,痴情者的事业》)‎ ‎②“异元批评”就是你批评我我批评你,在我看来都不对。我觉得文学的各种创作方法可疑 同时并存。喜欢先锋派的不必把现实主义看得很蹩脚,现实主义也有它独特的地方,很深刻很细致,确实把作者的体验写出来了。‎ ‎——严家炎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严家炎在上中学时,躭在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品,后进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又在地方上做过土改工作,在地方政府部门任过职。‎ B.严家炎在青年时代就倾心于小说研究,因此离开政府部门,立志做一个有为的学者,1958年留系任教后,开始了他的学者生涯。‎ C.严家炎与唐弢共同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至今仍是各大专院校的权威教学蓝本,可以说是历经岁月考验的优秀教材.‎ D.严家炎曾应邀赴美国斯坦福大学任访问教授一年,其小传被收入美国《世界五千名人录》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词典》中。‎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严家炎为《文艺报》写“命题作文”时,因为对整个批评建立了比较牢靠的基础,所以坚持以普通读者的身份去欣赏作品。‎ B.严家炎曾对《创业史》发表过一些见解,当时遭到全国百余篇文章的围攻,虽然历经岁月考验,但学术界至今仍有争论。‎ C.严家炎的著作不多,就十多种,虽然其著述具有生命力,但与那些“著作等身”的大家相比,学术成就存在一定差距。‎ D.年仅25岁的严家炎深人研究后认为,五四文学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过程,这一科学观点是令人信服的。‎ E.严家炎不赞同“异元批评”,他认为,文学的各种创作方法可以同时并存,现实主义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很深刻很细致.‎ ‎9.作为世界知名学者,严家炎先生在学术上取得突出成就必然有其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題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童元镇,桂林右卫人。万历中为栺挥。总督陈大科以元镇熟蛮事,移广西总兵官,岑溪西北为七山,东南为六十三山,与广东罗旁接。山险箐深,贼首潘积善等据之,久为民患。及罗旁平,积善惧,乞降。为设参将于大峒,兵千余戍之。其后,将领多掊克[注],士卒又疲弱,贼复生心,时出剽。会岁饥,粤东亡命浪贼数百人潜入七山,诱诸瑶为乱。元镇先以参将戍岑溪,得诸瑶心。至是,积善及其党韦月咸愿招抚自效,‎ 有讹言将剿北科瑶者,诸瑶谓绐己,大恨,遂与孔亮山贼攻韦月,杀之。督抚属元镇讨之。贼伐大木塞道环布箛签元镇佯督军开道而潜从小径上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 俘馘千五百有奇,余招抚复业。时府江韦扶仲等亦据险乱,元镇与参政陆长庚谋,募瑶为间,乘夜获其妻子,诱出劫,伏兵擒之。余党悉平。元镇以功增秩赐金。‎ 李化龙大征杨应龙,令元镇督诸土军,由乌江进。元镇惮应龙,久驻铜仁不进,屡趣乃行。群闻元镇发乌江,谋纵之渡江,密以计取。监军按察使杨寅秋言乌江去播不远,宜俟诸道深入,与俱进,元镇不从。于是土军先夺乌江,贼遣千余人沿江叫骂以诱之。官军既济,复夺老君关。三月望,贼以步骑数千先冲水官军,官军掷火器者又误击己营,阵乱。元镇所部三万人,不存什一。‎ 贵阳闻警,居民尽避入城,远近震动。朝议责元镇败状,令李应祥并将其军,遂合水西、镇雄诸部,直抵海龙囤,竟灭贼。兵初兴,元镇坐逗遛,谪为事官。及是,逮至京,下吏,罪当死。法司援前岑溪功,谪戍烟瘴。遇赦,竟卒于戍所。‎ ‎(选自《明史·童元镇传》,有删改)‎ ‎【注】掊克(póu kè):之搜刮民财。‎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贼伐大木塞道环布/箛签元镇佯督军开道/而潜从小径上/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 B. 贼伐大木塞道环布/箛签元镇佯督军/开道而潜从/小径上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 C. 贼伐大木塞道/环布箛签/元镇佯督军/开道而潜从/小径上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 D. 贼伐大木塞道/环布箛签/元镇佯督军开道/而潜从小径上/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历,文中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种名号。 —般由皇帝发起。‎ B.增秩,指增加俸禄或升官。秩,可以指官员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员的官阶、品级。‎ C.望,文中指望日,中国农历将望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如“七月既望”。‎ D.谪,文中指贬官。表示贬官的词语很多,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元镇熟悉蛮地事务,他因熟悉蛮地事务被派到广西任职,敌寇据险作乱,归附后又因官军腐败而再次叛乱,他使敌寇归附。‎ B.童元镇平定敌寇有功。瑶族因谣言作乱,他奉命讨伐,大敗敌寇;他参与讨伐作乱的韦扶仲,用计谋抓获了韦扶仲,平定了叛乱。‎ C.童元镇指挥失误。杨寅秋要他深人进攻敌寇,他不听,指挥军队夺取乌江,后被敌人引诱,最终他所统领的军队几乎全部覆灭。‎ D.童元镇兵败被贬.朝廷追究他兵敗的情況,命令李应祥统领他的军认;战亊刚起时,他曾因逗留不前,被贬官,兵敗后又被逮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岁饥,粤东亡命浪贼数百人潜入七山,诱诸瑶为乱。‎ ‎(2)元镇惮应龙,久驻铜仁不进,屡趣乃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铁门关楼 岑参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 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 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 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注】铁门关,位于古丝绸之路中线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西北。‎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题目中的“题”是“题材”的意思,表示这首诗以铁门关楼为题材。‎ B.“极目”写出诗人用尽目力远望的神态,“少行客”表现出铁门关的荒凉。‎ C.“终日”是整天的意思,“终日对石壁”,写出铁门关小吏的执着与坚忍。‎ D.第五、六句用工整的对仗句,写出铁门关前道路的高险、弯曲和狭窄。‎ E.岑参,著名边塞诗人,此诗体现了其诗气势宏伟、苍凉悲慨的风格。‎ ‎15.诗的最后两句的意思是什么?它主要运用什么秀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表现的句子是“           ,           ,           ”。‎ ‎(2)           ,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雾中开车,要不时地看看时速表,确认一下车的行驶速度,别一门心思光看前边,脚下情不自禁地加油门,自己毫无察觉。‎ ‎②王导演对助力热情洋溢的推荐将信将疑,最后看她要求很强烈,就答应她給这位新手一次试镜的机会,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③她身材高挑,扮相俊美,有音域宽阔的好嗓子,高音似可穿云裂石,低音则似空谷回音,吐字准确清晰,拖腔悦耳动听。‎ ‎④褐红的云南宣威火腿、紫红的新疆和田玉枣、金黄的福建宁德大黄鱼……琳琅满目的地方特产,让游客们不禁食指大动。‎ ‎⑤在过去的—学年里,我们全体教师兢兢业业,师心自用,勇于创新,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杰出的业绩,赢得群众好评。‎ ‎⑥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田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问题时说,中美两国要是打贸易战的话,首当其冲的是外资企业。‎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历经磨难仍能奋勇前行,是因为跟中华文化蕴含的伟大民族精神凝聚、砥砺着中华民族有极大关系。‎ B.伏羲时代尽管比炎黄时代早得多,但后人把文明源头定于炎黄而不是伏義,可见炎帝和黄帝时代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C.广东西北地区受产业配套能力和发展基础等的限制,吸收外资规模和水平偏低,未能有效发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 D.大开河村依靠科技种植咖啡,成立了咖啡合作社,每年邀请国内外咖啡种植专家进村入户,对咖农进行栽培技术培训。‎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他微微一笑,上前迎接客人,说:“局长和夫人真是礼贤下士,双双光临府上。”‎ B.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描写了他家父那朴实沉稳、默默奉献的形象。‎ C.中华搏击的经典传奇武僧一龙与香港影坛荣誉大哥成龙会面时说:“幸会。”‎ D.徳国法医认为,贵庚96岁的前纳粹分子奥斯卡具备入狱服刑的条件,应入狱服刑。‎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批评要去掉“甜味”,带点“苦味”,加点“辣味”。①             。人们大多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乍一听到批评的读,自尊心受到伤害,进而担心威信受损,但良药苦口利于病,带“苦味”的批评能使人看到真实的自己。批评的“辣味”是指批评的尖锐性如同医生給人治病难免要触到痛点一样,②             。触到灵魂这痛点,确实能使人“辣” 得脸红出汗。但唯有如此,才能打掉“寡人无疾”的自负感, ③             ,疼痛之后进而清醒振作,最后轻松解脱。‎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暑假本来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但对留守儿童来说,就意味着辛酸,离开了学校,留守儿童有了大把自由支配的时间,可父母不在身边,不仅可能会感到孤独,还可能失去有效的监护,暑假期间,有必要对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加强重视。父母不把孩子接到身边团聚,留守儿童就会发生悲剧。农村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在城市,留守儿童的问题也一样,城市的门槛高,留守儿童的父母都承担不起把子女接到城市的成本。‎ ‎①暑假对留守儿童来说,不一定就意味着辛酸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我们对自己己经拥有的东西很难得去想它,但对所缺乏的东西却总是念念不忘。”‎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人生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一生中最想得到的,二是得到了一生中最想得到的。”‎ 一个独眼的朋友说,和完全的瞎子比起来,他缺点更严重,因为他知道自己缺什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邯郸市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1. D(A“很少提及它”的不是学术界,而是“人们”;同时原文里没有说“学术界一般认为‘东方海上丝路’不如‘南海丝路’历史悠久”。B“其海外贸易都是官方倡导和组织的”理解错误。原文只说“开创了政府倡导和组织海外贸易的先河”。C分折错误。中国不是“流传着许多关于徐福去过韩国南部一带、济州岛与日本的传说故事”,而是“许多史料也都提到”)‎ ‎2.A(文章没有将“南海丝路”和“东方海上丝路”进行对比1‎ ‎3.C(唐代的东方海上丝镯之路比以前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东亚诸国纷纷派遣的朝贡使团”)‎ ‎4.D(“小说含蓄地讽剌了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缺陷”不正确,拔高了主旨)‎ ‎5.①知恩图报:受青年救命之恩,当知道其难处时,立即施以援手;②替他人着想:担心直接帮助青年会让对方不好意思,所以谎说粗瓷碗为古董,并以高价收买;③善良正直:得知肯年离婚再娶,愤而摔碗。可见他对于青年行为的不满,体现了他的正直和内心的善良。(答出一点2分,两点5分)‎ ‎6.小说结尾三段绝北画蛇添足。理由:①使小说情节起伏,出人意料;最后三段有写青年主动离婚再娶。与前文青年妻子要求离婚形成对比。结尾出人意料,余味悠长,.耐人寻味。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青年主动离婚再娶.可见青年已因金钱发生改变,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赵大福愤而摔碗,也使其形象更加丰满,③使小说主旨更深刻:有了后三段内容,小说就不仅仅是一篇歌颂善人善行的作品,而是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和真实性,表现了人性的多样多面。更能引起读者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思考。(答出两点即可。毎点3分:其他现点. 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7.B(“青年时期就傾心于小说研究,因此离开政府部门。立志做一个有为的学者”于文无据)‎ ‎8.DE(答出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A强加因果.B“学术界至今仍有争论”错,参见原文“而今那些围攻已然‘曲终人不见’”。C“学术成就存在一定差距”。文中无据)‎ ‎9.①丰富的体察积累:年轻时,即已涉足社会生活的几大重要领域,为日后研究打下坚实根基;②捍卫原闲:坚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原则,对陈腔滥调,空洞无物的文风保持警惕。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找到平衡点;③见解独到:有一系列扎实的学术创见;④治学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他很重视材料,不放过一点可疑之处,尽可能拥有与学问相关的材料。(毎点1分)‎ ‎10.D原文标点: 贼伐大木塞道,环布 箛签,元镇佯督军开道,而潜从小径上。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 ‎11.C(望日,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即农历十五)‎ ‎12.C(“杨寅秋要他深人进攻敌寇”错,应是杨寅秋要他等各路军队深人后,一起进攻敌寇)‎ ‎13.(1)碰到年成不好,闹饥荒,广东东边的逃亡流浪的敌寇几百人偷偷进入七山,引诱各瑶族部落作乱。(得分点:会、岁、潜.各1分,句意2分)‎ ‎(2)童元镇害怕杨应龙,长时间驻扎在铜仁不进军,多次催促才出行。(得分点:惮、屡、趣.各1分.句意2 分)‎ 参考译文:‎ 童元镇,桂林右卫人。万历年间担任指挥。总督陈大科因童元镇熟悉蛮夷事务,改任广西总兵官。岑溪西北是七山。东南是六十三山,和广东罗旁相邻。山险竹深,敌寇头目潘积善等人占据此地,长期成为百姓的祸患。等到广东罗旁被平定,潘积善害怕,请求投降。为此在大峒设参将。一千多士兵守在那里。从此以后,将领大多搜刮民财,士卒又疲惫羸弱,敌寇又生叛心,常常出来杀戮抢劫,碰到年成不好,闹饥荒,广东东边的逃亡流浪的敌寇几百人偷谕进入七山,引诱各瑶族部落作乱。童元镇先任命參将守岑溪.获得瑶族的欢心。到这时,潘积善和他的同党韦月都愿意归附效力。‎ 有谣言说将要剿灭北科瑶。各瑶族认为官府欺骗自己,非常恼怒,就和孔亮的山贼攻打韦月,并条了他。督抚委派童元镇讨伐他们,敌寇砍伐大木头堵塞道路。四周布满竹签。童元镇假装督促军队开道,而暗中从小路进兵。孔亮的山贼凭借地势高,箭头如而雨般射下。各路军队用火器进攻,打败贼寇。俘获斩杀山贼一千五多。其余的招安恢复旧业,当时府江韦扶仲等人也占据险地作乱,童元镇和参政陆长庚谋划,招募瑶民为间谍,趁夜俘获韦扶仲的妻儿,引诱他出来抢劫,埋仗士兵抓获了他。剩余同党全部平定。童元镇因功劳提升官阶.,并被赏赐金银。‎ 李化龙大举讨伐杨应龙。命令童元镇统領各路地方军.从鸟江进军,童元镇害怕杨应龙.长时间驻扎在铜仁不进军.多次催这才出行,敌寇听到童元镇从乌江出发,谋划放官军渡江,秘密用计取胜,监军按察使杨寅秋说乌江离播州的不远,应该等各路军队深入后,和他们一起进军.童元镇没听从。于是地方军先夺取乌江.敌寇派一千多人沿达叫骂.来引诱官军。官军渡过乌江后.又夺取了老君关,三月十五日,敌寇用步兵和骑兵几千人先冲士官军,官军投火器的误击自已的军营。军阵大乱。童元镇所率领三万人,剩下的不足十分之一。‎ 贵阳听到警报,居民全部躲避进城,远近震动。朝廷议论追究童元镇兵败的情况。命李应祥一并统领童元镇的军队,于是会合水西,镇雄各部兵马,直抵海龙囤,最终消灭了敌寇,战事刚起时,童元镇因逗留,被贬为事官。到这时,被抓到京城,交付法官审讯,论罪判处死刑,法司官引童元镇前面在岑溪时的功劳,流放守卫边远地区。碰上赦免,最终在守卫处去世。‎ ‎14.AC;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A项中“题目中的‘题’是‘题材’的意思”理解错误题目中的“题”是“书写”的意思:C项,“执着与坚忍”错,应是“孤独寂寞”‎ ‎15.诗人登楼远眺,为展现在眼前的奇危险峭、惊心动魄的景象所触动.头发都要白了。(3分)主要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为铁门关前面道路的险峻而十分扰愁的心情.(3分)‎ ‎16. (1)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17.C ‎18.D(A句式杂揉,“是因为……砥砺右中华民族”和“跟……有极大关系”保留一种句式。B语序不当。把“尽管”移到句首。C搭配不当。“规模”和“偏低”不搭配)‎ ‎19.C(A府上:敬辞,称对方的家或老家.B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C幸会:客套话,表示跟对方相会很荣幸。D贵庚:敬辞.问人年龄)‎ ‎20.①批评的“苦味”是指批评耍针对缺点②“辣味”的批评会触到灵魂的痛点 ③使人感到疼痛 ‎21. ②父母不把孩子接到身边团聚,留守儿童不一定就会发生悲剧。‎ ‎③留守儿童的父母不一定都承担不起把于女接到城市的成本。‎ ‎22.参照2017年兵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参考立意:①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②努力克服自己的贪欲;③“拥有”和“缺失”是相对的;④不断付出,拥有的更多。‎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