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项羽之死》ppt课件6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项羽之死》ppt课件6

ID:575434

大小:703.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项羽之死 —— 英雄的完美谢幕 司马迁 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文中叙写的几个主要场面 情节梳理 垓下之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 刘邦 《 大风歌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项羽 《 垓下歌 》 根据诗歌比较两个人当时的心境状态。 虞姬弹剑哀和: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遂伏剑自刎, 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虞姬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 项羽本纪 》“ 巨鹿之战”一节,写项羽大破秦军,召见诸侯,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本篇写项羽悲歌泣下时,“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敢”与“能”一字之别,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情境? 第二段中,“愿为诸军快战”。联系当时的军事形势和项羽心里,此处用“快战”比用“决战”好在哪里?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 《 史记 . 高祖本纪 》 自矜功伐 , 奋其私智 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 史记 · 项羽本纪 》 自夸功劳,逞个人才智,却不效彷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经过五年战争,终于使自己国家灭亡了,自身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更不责备自己,那就错了。竟然称说“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荒谬吗?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拒渡 赠马 赐头 知耻重义 心地仁善 视死如归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李清照的眼中,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代表。 她对项羽的态度是:赞扬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项羽应该过江东。理由是: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忍辱负重。 他对项羽的态度是:惋惜 乌江亭 (北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评论的重点不在项羽该不该过江东的问题,而在于能不能东山再起的问题。既是不能,自然也谈不上该不该了。 他对项羽的态度是:贬 你是如何看待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 项羽在人性上的缺点决定了他注定要失败的,在 《 鸿门宴 》 中我们似乎就已经看到了故事的结局。但是在项羽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激情澎湃,人性张扬中的那种痛快淋漓。也许这就是埋藏在人类心中最本质的冲动与渴望。 项羽在乌江边上这一刎,是他人生的精华,是人性的精华,是绝世壮烈的英雄主义的精华。项羽用自己的死让自己在一生中波澜壮阔的高潮中谢幕,完美的谢幕。   所以 , 项羽是一个真英雄,让我们崇拜。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