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难师》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戴震难师》学案

ID:575437

大小: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戴震难师⑴‎ ‎【原文】‎ 先生⑵是年⑶乃⑷能言⑸,盖⑹聪明蕴蓄⑺者久矣。就傅⑻读书,过目成诵⑼,日数千言⑽不肯休。授《大学章句》⑾,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⑿师:“此何以⒀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⒁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⒂记之?”师应⒃之曰:“此朱文公⒄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⒅几何⒆时矣?”曰:“几⒇二千年矣。”“然则(21)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22)应,曰:“此非常儿也(23)。”‎ ‎ 【注解】‎ ‎(1)本文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这是一部按年月记载戴震生平事迹的书籍,题目是编者加的。人物介绍见“资料库”。(2)先生:老师,这里指戴震。(3)是年:这里指1733年,这年戴震十岁。 (4)乃:才。 (5)言:说话。 (6)盖:大概,这里指推测。(7)蕴蓄:蕴藏,积蓄。 (8)就傅:跟随老师。就,靠近。 (9)过目成诵:看一遍就能背下来。 (10)言:字。 (11)《大学章句》:南宋朱熹为《礼记·大学》作的注释书,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官方教科书。 (12)塾:私塾,指自家内设的学校。 (13)何以:以何,凭什么。 (14)述:记述。 (15)门人:学生。 (16)应:回答。 (17)朱文公:即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见“资料库”。(18)相去:相隔。去,距离。 (19)几何:多少。 (20)几:差不多。 (2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22)无以:无法,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23)此非常儿也: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 ‎《戴震难师》学案 一、课题:《戴震难师》‎ 二、课型:新授课 三、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 2、感悟戴震的精神。‎ 四、学习方法 ‎1、熟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逐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自主疏通文意,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 五、学习过程 环节一 课前练兵,初步感知 ‎1、结合资料库相关知识了解作者。‎ ‎2、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①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朗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以情带声。②“不动笔墨不读书”,注意圈点、勾画、批注。‎ ‎3、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戴震难师(   )    蕴蓄(   )     数千言(   )    几二千年(   )‎ ‎4、温故知新,解释词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吾日三省吾身   (    )    知之为知之(    )‎ 然数年恒不一见(    )‎ 先生是年乃能言 (    )     日数千言不肯休(    )    为曾子之意(    )‎ ‎5、释词译句。‎ ‎⑴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译文:‎ ‎⑵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译文:‎ ‎⑶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译文:‎ ‎⑷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译文:‎ 环节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环节三 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读不准的词句。‎ ‎2、指名朗读   【听读指导】听读过程中注意标注字音和断句。‎ ‎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环节四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在注释帮助下,学生自主解读文章的意思,找出困惑和疑难。‎ ‎2、携带问题,分组讨论。‎ ‎3、各组提出问题,全班互助。‎ ‎4、指名串译,理解课文。‎ 环节五  分析人物,探究精神 ‎1、从课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戴震?‎ ‎2、谈谈戴震精神带给你的启发。‎ ‎3、发扬戴震精神,当堂质疑问难。‎ 环节六 总结全文 ‎ 【资料库】‎ ‎1、人物介绍 段玉裁(1735—1815),清代经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字若膺(yīng),号茂堂,江苏金坛市人。他是戴震的学生。段玉裁注《说文》的成就极大,提出很多卓越的见解,诸如“改字”问题、误校问题、分别作者之是非与本子之是非等,卓识宏议,发人之所未发,至今为学者所称道。‎ 戴震(1723年—1777年),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清代著名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也是我国十八世纪早期启蒙思想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哲学上,他认为物质的气是宇宙本原,阴阳、五行、道都是物质性的气。他还提出“光照说”,还提出“以情洁情”的主张,反对道学家的伪善,“以理杀人”。一生著作很多,包括算学、天文、地理、声韵、训诂、考据、哲学等多方面内容。有《戴震文集》《戴震集》等。‎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wù)源(今属江西)人。死后谥“文”,后世称他为朱文公。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 ‎2、梁启超对“戴震难师”一事的评价 此一段故事,非惟可以说明戴氏学术之出发点,实可以代表清学派时期精神之全部。盖无论何人之言,决不愿漫然置信,必求其所以然之故;常从众人所不注意处觅得间隙,既得间,则层层逼拶,直到止境处;苟终无足以起其信者,虽圣哲父师之言不信也。此种研究精神,实晚世科学所赖以建立。而震以童年具此本能,其能为一代学派完成配置之业固宜。‎ ‎3、关于质疑的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怀疑是无限的探求。——苏格拉底 怀疑来自过分认真。无所用心的人从不怀疑,但也没有信仰。——周国平                     ‎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人陈献章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李四光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 ‎4、古文翻译口诀  ‎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反思课堂·沉淀感悟 一、设计意图 ‎《戴震难师》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关于文言文教学,各位一线教师都有很多感受,也有很多话要说。且不说串讲的传统方式,也不提“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言,对于耗时低效的文言文教学,用一个字来形容我们平日讲文言文的感觉那是“累”,学生学的那是“难”,更甚者“怕”。怎样改变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课堂上死气沉沉的状况?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 在认真研读了新课标中有关的要求和说明之后,我对文言文的教学有了一些想法。“评价学生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重点不在于考查学生对词法、句法等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应立足于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原文,并通过对原文的记诵积累考察其语感能力。”基于此,我认为文言文教学的突破点就在于教与学角色的转化。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素养为中心,在初中学段主要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感,教师要构建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有效地去学。‎ 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主要遵循了这样的设计初衷:一、以学生为主体,还学生以调控策划课堂流程的权利,而不仅仅是按教师自己的计划推进。学生能做的事教师尽量不包办、不代办。因为课堂中最精彩的部分应是师生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迸发的思维火花,是随着教学环节的调整变化流淌出来的教学机智。二是以朗读为主线,苏东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文言文字词组合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决定了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初步把握文意最有效的途径。因此第一环节安排了四次诵读,读的遍数多了,对文本内容熟悉了,才能进一步挖掘文章主旨。三是以运用为旨归,戴震大胆质疑的精神是学生们应该学习的,对其思维品质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反思 这节课分为三大板块:读文、释义、说人,创设了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敢于发言,不懂就问,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很好地践行了戴震的质疑精神,体现了以学为主的思想。本着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精神,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发现问题,决定吸取或舍弃。教学评价较为恰当,能与学生形成双边互动,教学中没有华而不实的花架子。‎ 在收获淡淡喜悦的同时,我更清醒地看到了课堂上留下的遗憾:‎ 一是朗读方法和技巧的点拨不到位。只是让学生泛泛地读,缺乏对句子的针对性指导。下课后,有专家跟我探讨“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一句的停顿,学生读的时候句读不明显,而我也没有及时指出来,说明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候不够严谨,非常感谢这位老师让我意识到这一点。‎ 二是关于释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应该及时、明确地给予答复,应该对重点的词语和句子加以提及并强化,以丰富学生的积累。‎ 三是关于板书。在板书的时候,我一遍遍地问“怎么了”“又怎么了”,显得很笨拙。现在想,如果设计成男同学读戴震,女同学读老师,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进行起来还会更自然、顺畅一些,而这恰恰暴露出自己在设计上的不够细致。‎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绝不仅仅靠嘴巴、粉笔和多媒体,它更需要用心去感知,用感情去灌溉。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不仅仅是读书写文,它更应着重于学生素养的提高。‎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