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ID:575572

大小:379.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0题。(30分,每小题3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横亘(yuán)  谄媚(xiàn)  饿殍(piǎo)  滂沱大雨(pāng)‎ ‎    B.剽窃(piáo)  嫁奁(lián)   着陆(zhuó) 蓦然回首(mù)‎ ‎    C.譬如(pì)   熏陶(tāo)  偌大(nuò)  自出机杼(zhù)‎ ‎    D.封禅(shàn)  吮吸(shǔn)  惩罚(chéng)  载歌载舞(zài)‎ ‎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凋弊    眺望    打呵欠    兵慌马乱 ‎    B.决择    好像    芦材棒    睡眼惺忪 ‎    C.迄今    诀窍    瓦砾场    迫不及待 ‎    D.辖制    牢骚    雄纠纠    信口开合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某些旅行社虽然收费“明码标价”,但遇到老年人报名参团时,却要加收一定费用,这种_______歧视老年人的做法令人愤慨。‎ ‎    ②很多患者一有炎症就用抗生素,殊不知,这种______抗生素的做法会使病菌逐渐具有 免疫力,一旦再次感染将更加难以治疗。‎ ‎    ③在市场竞争中,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必须以技术为依托,走出山寨阴影,_______形成品牌价值,这样才能找到牢固的立足之地。‎ ‎    A.公然    滥用    进而    B.公开    滥用    从而 ‎    C.公然    乱用    从而    D.公开    乱用    进而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进入斯坦福冬令营集训的30名学生,除了要面对紧张的课程安排,还必须融入风起云涌的营队生活,集训设计者的用心于此可见一斑。‎ ‎    B.由于人力资源供不应求,求职者的心理优势明显,自然就会有人左顾右盼待价而沽,‎ 希望在发挥专长之外还要能够得到较好的全面回报。‎ ‎    C.鲁迅的《狂人日记》借鉴了果戈理的同题小说,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与《红楼梦》‎ 如出一辙,可见文学创作也不排斥东施效颦式的模仿。‎ ‎    D.作为闭塞山区的基层干部,他们早已习惯了遍地的沟沟坎坎,满眼的高山低岭,如今来到这一碧万顷的大草原,不由得生出茅塞顿开之感。‎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进一步加深,可以启动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以便缓解未来劳动力不足、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压力。‎ ‎    B.有人认为,恒大的迅速崛起是职业化的胜利而非中国球员的胜利,也解决不了国家队在赛场上表现疲软的问题的发生。‎ ‎    C.目前实施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在强 调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呈现不同高校各自的专业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D.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拆迁能否科学设计,有序推进,是防止粗暴拆迁、保障私人权益、实现执政为民的重要保证。‎ ‎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道德与法律功能互补,作为治国之道,犹如鸟之双翼,不可偏废。‎ ‎    ②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道德是自觉的法律,法律则是强制的道德。‎ ‎    ③其区别在于:刑罚只能弭祸于已发,不足以服民之心。‎ ‎    ④因此,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道德有着刑罚不可替代的教化功能。‎ ‎    ⑤德治则能防患于未然,使庶民有知耻向善之心。‎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⑤④  D.②③④⑤①‎ ‎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史传文学可以从体例上作分类,如《左传》是国别体,而《史记》是纪传体。‎ ‎    B.英国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莱特》,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亲复仇的故事。‎ ‎    C.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作品《老人与海》,塑造了老渔夫桑提亚哥这一“硬汉”形象。‎ ‎    D.散文《荷塘月色》、小说《荷花淀》和剧本《茶馆》,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孙犁和老舍。‎ ‎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8-9题。‎ ‎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今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度:考虑。‎ ‎    B.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备:周全 。‎ ‎    C.譬若以肉投馁虎    馁:气馁。‎ ‎    D.然公子遇臣厚    遇:对待。‎ ‎  9.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勉之矣    代词,指代前文“所以欲死秦军状”‎ ‎    B.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动词,意思是“到达”‎ ‎    C.何功之有哉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    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代词,指代前文“无一言半辞送我”‎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秦师遂东 ‎    C.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D.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二、阅读《包身工》选段,完成11-13题。(12分,每小题4分)‎ ‎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  11.结合选文,如何理解“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中“饲养”一词?‎ ‎ ‎ ‎  12.选文第2段中,作者是怎样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 ‎ ‎  13.选文中说,“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结合文意如何理解这句话?‎ ‎ ‎ 三、按照要求完成14-15题。(16分)‎ ‎  14.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课文原句。(选作其中4题)(8分,每空1分)‎ ‎    (1)群臣吏民,_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    (2)侯生曰:“将在外,_____,______。”(《信陵君窃符救赵》)‎ ‎    (3)惟江上之清风,______,_______,目遇之而成色。(《前赤壁赋》)‎ ‎    (4)_________,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__________。    (《荷塘月色》)‎ ‎    (5)________,_______。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殽之战》)‎ 第II卷 ‎  1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8分)‎ ‎    夜雪  白居易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注】此诗写于诗人任职江州司马期间。‎ ‎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前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惊异地发现身上的被子有些冰冷,抬眼望去见那窗户被 雪地映得发亮。‎ ‎    B.全诗前两句写诗人夜里突然醒来之后的身体感觉和眼前所见,在时间和事件方面 与诗题相呼应。‎ ‎    C.后两句的意思是说,一直到夜深雪都没有停,而由于积雪太重,竹子被雪压折的 声响不时传来。‎ ‎    D.全诗后两句以有声来衬无声,在动静结合之中真切地刻画了一个万籁俱静粉妆玉 砌的银色世界。‎ ‎  (2)“时闻折竹声”一句中透露出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20题。(20分。16、17、18、19每题3分,20题8分)‎ ‎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 ‎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 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取材于《后汉书》)‎ ‎【注】苍头:操持贵族宅院事务的奴仆。  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操兵诣府,称冤叫号    诣:前往。‎ ‎    B.令青州勿案岑罪    案:查问。‎ ‎    C.大言数主之失    数:列举。‎ ‎    D.诏遣使者临视    视:监视。‎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初为司徒侯霸所辟∥后特征为洛阳令 ‎    B.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    C.升车而去//而纵奴杀良人 D.宣具以状对//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  1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举高第,累迁北海相 ‎    (董宣)政绩被推举为优等,经历了多次调动后担任北海相 ‎    B.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 ‎    担心他们与海贼勾结,(皇帝)于是把他们全数收捕 ‎    C.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    现在做了皇帝,(你的)威信竟不能使一个县令听命吗 ‎    D.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    (皇帝)赏赐了三十万钱,董宣把它们全都分发给了各位吏佐 ‎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北海相时,董宣对滥杀无辜的公孙丹父子毫不手软,后又杀掉其宗族亲党三十多人。‎ ‎    B.董宣因公孙丹宗族亲党事身陷囹圄,有幸得以不死,他还想要独立担罪以解脱水丘岑。‎ ‎    C.为收捕白昼杀人的奴仆,董宣毫不留情地扣押湖阳公主的车马,公主只好杀掉该奴仆。‎ ‎    D.董宣死后丧事极为简单,家中资财也只有几斛大麦、破车一辆,这令光武帝感叹不已 。‎ ‎  20.纪传体史书从人物形象刻画这样一个侧面来反映时代历史。上面文言文中的董宣形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方面?请概括说明,并结合生活或阅读体验,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不少于150字。(8分)‎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1-24题。(22分)‎ ‎    来自陌生人的赞美 ‎    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10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    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每日清晨,我都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那里吃馃子和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间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地操作。‎ ‎    站在锅前负责炸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油条,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那用来控油的钢丝笸箩。当年,油是珍贵的东西,控油这一关就显得格外重要。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属于自己业务范围的事——翻动、捞起,但她的操作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来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那新鲜的肤色,那从白帽檐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那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 ‎    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头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在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和她之间的距离。‎ ‎   ‎ ‎ 后来我们搬了家,不能再光顾那家小吃店了。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记得是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此时,门口只有一只安静的油锅,于是我走进店内。我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他求地交给了这店、这柜台。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40来岁。‎ ‎    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 我莫名生出一种愿望,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    “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看我。“我只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    “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已经修好,司机催我上车。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    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个小吃店。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檐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一种更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为着一份陌生的感激,想要唤起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口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愿意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    当你克服着虚荣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里也可以处处充满陌生的魅力。‎ ‎    (取材于铁凝同名作品)‎ ‎  2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    A.文中写小吃店的“热闹”及油锅中“吱吱叫着”的面团,烘托了当年“我”在能吃到油馃子时内心的无比得意和骄傲。‎ ‎    B.内心“空荡”而又无聊的“我”,为炸油馃子的姑娘的勤劳和美丽所打动,也想成为一个像她那样的炸油馃子的工人。‎ ‎    C.文中写“她”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他求地交给了这店、这柜台”,以此来突出女主人公当时的委琐消沉与自暴自弃。‎ ‎    D.文中说“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表明“我的感激”是对她的一种赞美。‎ ‎    E.文章从“我”13岁年纪的美好记忆写起,为读者提示了叙事的缘起和发展,也表明最后的生活思考立足于多年的生活沉淀。‎ ‎  22.文章中描写人物对话的文字,最后以“‘嗯?’”另起一段收束。原文中这一处简短的文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具体的分析。(6分)‎ ‎ ‎ ‎  23.文章中,“她”的白帽反复出现,这样的安排在充分展现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6分)‎ ‎ ‎ ‎  24.文章结尾说,“当你克服着虚荣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里也可以处处充满陌生的魅力”。联系全文,如何理解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6分)‎ 第III卷 六、作文。(50分)‎ ‎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直接或间接遭遇“交换”这样一种行为或心理。在现代汉语中,“交 换”这个词所表达的核心意思是“各自拿出自己的给对方”。那么,“交换”可以带给我们怎样的联想或思考呢?‎ 以“交换”为题,选择你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 ‎ ‎ ‎ ‎  ‎ ‎ ‎ ‎ ‎ ‎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