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第六中学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测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赵县第六中学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测试题

ID:575760

大小:61.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测试题(满分1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书院概说   ①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 种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之名始于唐中叶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其职责为收集整理、校勘修订图书,供朝廷咨询,兼作皇帝侍读、侍讲,类似宫廷图书馆。唐末五代,读书士子多隐居避乱读书山林,后发展为聚书授徒讲学,常以书院命名读书讲学之地,遂演化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至宋初,形成一批颇有影响的著名书院,如:白鹿洞、岳麓、嵩阳等书院。南宋时期更吸收、借鉴佛教禅林讲学的制度,使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元、明而不衰,至清末,随着整个封建教育制度的衰败,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古代书院才逐步改为学堂。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1000余年,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    ②书院一般是以私人创办或主持为主的,也有家族、民间出资筹办的,多数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鼓励和资助,或赐名、赐银,或拨田产,成为私办官助、民办公助的办学兴教的形式。    ③大多数书院是由名师大儒聚徒讲学发展而成的。主办者或主持人以书院为基地,研究或传布自己学术研究的心得和成果。书院生徒多是慕名师来学。    ④讲学和学术研究是书院主要的活动内容。讲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成为书院教育的突出特点,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通常由书院主持者主讲,每讲立一主题,称为明立宗旨,讲授其研究心得和研究成果,生徒边听讲,边质疑问难,形成讨论式教学。有时书院延聘不同学派的名师来书院讲学,书院师生共同听讲,开展论辩,探究不同学派之异同。如:朱熹曾邀陆九渊至白鹿洞书院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讲学方式,更进一步发展成“讲会”制度,各书院轮流主办,邀集其他书院师生共同讲论,当地官员、士绅、民众均可自由前来听讲,从而扩展为以书院为中心的地区性学术讲习活动,并且订立了完整的“讲会规约”。    ⑤书院的另一项重要的活动内容是开展祭祀活动。书院的祭祀活动与一般祭祀比较有其特殊性,祭祀主要着眼于教育功能,多数除祭祀孔孟等先圣先师之外,着重祭祀本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同时祭祀对本书院创办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士。    ⑥‎ 8‎ 搜集、收藏图书也是书院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书院的藏书活动既为书院教学和研究准备了充足的资料,又为当地士民、乡绅查阅、咨询提供了方便。不少书院自行将书院主持者或主讲人的讲义和研究成果、书院生徒的听讲笔记、读书日记,刊刻成书,既保留了教学科研的成果,又扩大了社会影响。    1.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唐中叶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和后世书院的职能完全一致,是后世书院的源头。至唐末五代,书院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聚书授徒讲学之地,到了宋初终于形成了一批著名书院。    B.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1000余年,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观,近代新式学堂就是古代书院逐渐演变形成的,没有古代书院就不会有近代的新式学堂。    C.书院一般是以私人创办或主持为主的,多数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鼓励和资助。朝廷或地方官府请来当代大儒聚徒讲学,这一举措使书院成为私办官助、民办公助的办学兴教形式。    D.书院讲学与学术研究结合的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讨论式教学,也可以把这种讲学变成不同学派之间开展的学术争鸣论辩。    2.下列选项对书院讲学和学术研究活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书院的主办者或主持人以书院为基地,研究或传布自己学术研究的心得和成果。书院生徒多是慕名师来学。    B.书院里的讲学活动通常由书院主持者负责,他在讲学时通常为每讲立一主题,称为明立宗旨,讲授其研究心得和研究成果。    C.朱熹曾邀请陆九渊至白鹿洞书院讲学,是希望通过与自己理论观点相同的陆九渊的讲解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儒家学说的精义所在。    D.书院的讲学活动经过不断发展,变成了以书院为中心的地区性学术讲习活动,对书院所在的当地官员、士绅、民众都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3.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书院在其演化过程中曾吸收、借鉴佛教禅林讲学的制度,使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可以说佛教禅宗的教义对书院的教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B.书院的祭祀活动着眼于教育功能,着重祭祀本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同时祭祀对本书院创办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士,因而书院的祭祀活动同宗教祭祀或祖先祭祀有很大的区别。    C.搜集、收藏图书也是书院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当时绝大多数书院在当地都可以发挥近似于现代图书馆的作用。    D.书院中的一部分藏书应该就是书院主持者或主讲人的讲义和研究成果、书院生徒的听讲笔记、读书日记,刊刻而成。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 8‎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夫知效一官 效:胜任 B.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非:指责 ‎ C.虽然,犹有未树也 树:树立 D.犹有所待者也 待:等待 ‎5.文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子?下列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说明宋荣子、列子才智见识和修养都很高,是作者理想中的逍遥人物。‎ B.为了说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徳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之可笑。‎ C.为了说明像宋荣子一样修养品行,像列子一样,一无凭借,御风而行。‎ D.为了衬出自己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和圣人,说明理想的境界是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6.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宫”既指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同样地,“中宫”也可指皇后。‎ B. 农历每月的初一称为“朔”,每月的十五称为“望”。‎ C.“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D.古代男女成年时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而“弱冠”就是还没有成年。‎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5分)‎ ‎(2)我决起而飞,而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5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10分)‎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五湖,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诗人在这里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8、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首联上句渲染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深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不是东风送我还,而是我送春风去。‎ B、颔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意境,不愧为传诵岁月不衰的名句。‎ C、颈联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遥想故园,望眼欲穿 ,思乡念亲,忧心如焚,连年累月,无心翻书,揽镜自照,白发满头。诗人内心的愁苦,溢于言表。‎ 8‎ D、本诗前四句重在对春夕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虽未明言思乡,而一片乡情跃然纸上;后四句重在抒情,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E、“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设问,意思是说,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0、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句子是 , 。‎ 11、 ‎ ,秋水共长天一色。‎ 1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 ‎ 。‎ 13、 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 四、现代文阅读:‎ 绝 技 冯伟山 一大早,卢憨家的门前就停了两辆车。一辆是警车,还有一辆写着什么电视台字样的车。派出所的老黄正在敲门,他的旁边是几个拿着话筒和扛着摄像机的人。村里有人见了,觉得蹊跷,就围上来看热闹。等卢憨擦着眼屎把门打开,看热闹的竟聚了一大堆。‎ 大伙儿议论纷纷,说这小子终于犯事了,看这阵势事儿还不小。‎ 是呀,别看他平时不言不语,干起坏事来比谁也厉害!‎ 老黄狠狠瞪了了大伙儿一眼,说都闭嘴吧,你们咋知道人家犯事了?‎ 大伙儿就闭了嘴,可肚子里还疑惑着,都梗着脖子想往院子里挤。‎ 老黄对卢憨说,你是卢立群吧?这几位是省电视台的记者,慕名来给你拍节目的。‎ 看着卢憨满脸的惊奇,老黄又说,我是派出所的老黄,是给记者们带路的,别误会呀。‎ 卢憨笑了笑,把他们让到了院子里。‎ 这下,看热闹的村里人可懵了。这个憨里憨气的家伙原来叫卢立群呀,这么些年大人孩子都叫他卢憨呢。至于给他拍电视就更觉邪乎了,卢憨父亲早亡,一直和一个精神不好的母亲生活,日子过得紧巴,都快三十了,还光棍一根。平日除了种点责任田,就关门在家里窝着,见了人脸红脖子粗地勉强点点头。就这么个人也能上电视,真给卢村丢大脸了。‎ 小院里很洁净,除了一棵大槐树,就是矮墙下一丛丛的草本茉莉花,颜色各异,为小院增色不少。‎ 一个手里拿着话筒的姑娘笑着对卢憨说,卢大哥,为了拍你的绝技,尽快让全国人一睹你的风采,我们可是星夜兼程过来的。说完,姑娘递给卢憨一张报纸。报纸上是一组照片,还配着一段长长的文字,大标题是“农家院里的绝技高手”‎ 8‎ ‎。卢憨看了,用手挠了挠头皮,咧嘴笑了,淳朴得像一棵秋天里的老玉米。他想起来了,那天他正在院子里练倒立,有个背着相机的人在矮墙外看见了他,被他的技艺吸引,非要给他拍几张照片。通过交谈,卢憨知道那人是省城一家报社的记者,来乡下采风的。卢憨的每一个动作,都让他赞叹不已,手里的相机也“咔咔”拍个不停。想不到这些照片,竟把电视台的记者引来了。‎ 姑娘说,卢大哥,你不介意当众展示一下你倒立的绝技吧?‎ 卢憨有些不好意思,说只是、只是我练得不好,你们可别笑话呀。‎ 我们相信你挺棒的。老黄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卢憨走到老槐树下,提了提裤子,一个倒立,双腿就稳稳地贴到了树干上。紧接着两腿一分,双手撑着地面向前慢慢移动,边移动双腿边做着各种动作,什么“白鹤亮翅”、“一柱擎天”、“弯弓射月”,每个动作都惟妙惟肖,刚柔相济。在场的人都看呆了,好久,掌声才一个劲地响起来。这时,卢憨的双手触地变成了单手触地,腾出的那只手朝大伙儿挥了挥,就叉在了腰上。一院子的人正看得起劲,突然他的那只手也脱离了地面,脑袋直直地扎下来。围观的人都惊得张大了嘴巴,生怕卢憨的脑袋开了花。就在卢憨脑袋触地的一刹那,他竟把双手放到胸前鼓起掌来,两腿还在半空做着动作。哎呀,这家伙平时蔫巴巴地,没想到还有这招呀,绝了!村里人鼓掌归鼓掌,心里还是有些嫉妒。‎ ‎    一套动作下来,卢憨的脸上也有了细细的汗珠。稍事休息,他又即兴表演了头顶在桌子上倒立,并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香烟点燃,飘飘袅袅的烟雾中,他一脸的惬意。突然,他把烟头一吐,身子一个鱼跃,就稳稳地坐在了地上,且双腿交叉,双手在胸前合十,嘴里念了声“阿弥陀佛”。瞬间,喝彩声、鼓掌声把小院塞得满满当当。‎ ‎    姑娘把话筒举到卢憨面前,说你是怎么炼成这绝佳技艺的?‎ ‎    卢憨吭哧了半天,说为了俺娘呗。‎ ‎    为了你娘?主持人和大伙儿都愣了。‎ ‎    我十几岁时很顽皮,经常在院子里翻跟头和倒立。有一次,我倒立时看见我娘瞅着我笑呢。娘精神不好,我很少见她笑过,看来她是喜欢看倒立。我又倒立了几次观察她,她都认真地看着,笑得也开心,打那我就下决心天天倒立给娘看。这不,眨眼十几年了。说完,卢憨用手一指房门口。看,我娘刚才看我练倒立,还满脸欢喜呢。‎ ‎  大伙儿回头望去,摄像机的镜头也跟了过去。低矮破败的房门前,一个瘦弱的老女人在暖暖的阳光下正朝这张望,嘴巴微微张着,脸上堆满了笑。‎ ‎ ‎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A.本文语言平实简洁,富有农村生活气息,非常符合小说塑造的普通平凡的乡村里的人和事的特点。比如作者把手挠头皮、咧嘴笑了的卢憨比作“一棵秋天里的老玉米”,十分形象贴切。‎ ‎    B.“小院里很洁净,除了一棵大槐树,就是矮墙下一丛丛的草本茉莉花,颜色各异,为小院增色不少。”着墨不多的一段环境描写,表现了小院的整洁、生机盎然。这说明卢憨的母亲虽然精神不好,但还是非常勤劳,并且热爱生活。‎ ‎    C. 村里人开始时并不了解卢憨,甚至瞧不起他,认为他上电视会给卢村丢脸,但当他们观看了卢憨的绝技之后对他又十分佩服。小说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村里人由对卢憨心存误解到最终理解他的心理过程。‎ 8‎ ‎    D.小说题目为“绝技”,作者也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卢憨的绝技,除直接描写卢憨让人折服的动作之外,作者还很注重写围观者的神态和心理,从侧面衬托卢憨的高超技艺。‎ ‎    E.小说的构思十分精巧,在卢憨表演完绝技之后,作者又交代了卢憨练成绝技的原因,凸显了文章主旨。文末对卢憨母亲的描写是点睛之笔,让读者倍感温馨,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    17.小说前三段写村里人聚在卢憨家门口看热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    18.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卢憨这一人物形象。(4分)‎ ‎    19.卢憨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4分)‎ ‎ ‎ 五、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9分)‎ 1. 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歌手田震《未了情》:“虽有灵犀一点通,却落得 各西东。”‎ ‎ ②1931年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秘密枪杀的“左联”五烈士之一、共产党员殷夫(原名徐白)以一首《别了,哥哥》表明与他的哥哥——国民党政府的航空署长徐培根 。‎ ‎ ③同窗共读三年整,毕业后,各位同学将 ,天各一方。‎ A劳燕分飞 风流云散 分道扬镳 ‎ ‎ B分道扬镳 风流云散 劳燕分飞 C风流云散 分道扬镳 劳燕分飞 D劳燕分飞 分道扬镳 风流云散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的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B. 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各地稳妥推进跨省就医结报工作,逐步统一省外就医补偿政策,与分级转诊制度相结合,鼓励各地建立省级结算,规范跨省就医结算流程。‎ C. 宋代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有五米多长,其通过对市井生活的细致生动的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D.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虽然已有大量出土,但是考古工作者仍然怀着极大的兴趣探求中国最早的陶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现了一些线索。‎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年四季,最容易让人动心动情的,大概莫过于秋天了: ‎ ‎ , , , , , ‎ ‎ ,借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① 所以前人的诗句中有“秋月春风等闲度”的感叹 ② 想到已经远去的春天 ③ 没有人会无动于衷 ④ 就连人的情绪都会像那树叶一样被轻轻地掀动 ⑤ 万物开始萧瑟,凉风日渐劲吹 ⑥ 想到就要来临的冬天 A. ⑥②③⑤①④ B.④②⑥①③⑤‎ C. ⑤④②⑥③① D. ①⑤④③②⑥‎ 8‎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 ‎ ‎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李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当做传家宝。‎ ‎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 16. B C(B.说明母亲“非常勤劳、热爱生活”有误。这应该是体现卢憨的孝顺,他打扫庭院、种花都是为了使母亲生活得更舒适。C.“村里人由对卢憨心存误解到最终理解他”有误,村里人开始时是并不了解他,小说也并没有表现出村里人最终理解了他。)‎ ‎    17. ‎ 8‎ ‎(1)巧设悬念,吸引读者,使读者随着小说中村里人的议论而对卢憨也产生种种猜想。(2)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并与后文电视台其实是来采访、宣传卢憨的情节形成巨大反差,有助于凸显卢憨这个人物形象。(3)村里人的议论、猜测表现出他们对卢憨的不了解,折射出人际关系的淡漠。(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    18. (1)身怀绝技:他的倒立绝技先是被报社记者报道,后又引来了省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他的现场表演赢得了众人的喝彩。(2)淳朴、憨厚:他不善言谈,被人认为是“憨里憨气”,受到别人的认可时表现出很不好意思的样子。(3)孝顺、善良:他独自一人陪着精神不好的母亲生活,十几年来苦练倒立就为使母亲欢喜开心 。(每点2分)‎ ‎    19. (1)普通人物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古训,深触人心。卢憨是一个乡村人物,有一个让人诧异、敬佩的倒立绝技,但谁都没有想到,他练就这个让记者们和乡亲们喝彩的绝招的直接动因却是为了逗乐自己那个患精神病的母亲。这个很真实、很平凡的人物行为和人物动机隐含了平凡普通的乡村人物那种金子般闪亮的善良和孝心。这种人性善的光辉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中是非常值得弘扬的。‎ ‎(2)村里人的行为体现了人们思想上的落后、人际关系的冷漠。当有警车和电视台的车停在卢憨家门口时,他们妄加议论,胡乱猜测;他们住在一个村里,却不知卢憨的姓名,得知他们瞧不上眼的卢憨要上电视,他们又觉得会给卢村丢脸;卢憨的绝技让他们佩服但又让他们心生嫉妒。村里人爱看热闹,爱发议论、无端猜忌别人,有着盲目的集体荣誉感,容易嫉妒别人。他们依然有着鲁迅笔下的国民形象的特点,这也是作者着力要表现的。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引人深思。‎ 答案详解    1.D。A. “唐中叶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和后世书院的职能完全一致”属于无中生有B.近代学堂的产生和古老书院没有关系。C. “当代大儒”并非朝廷或地方官府所请。    2.C。陆九渊与朱熹的学术观点并不相同。    3.A。“佛教禅宗的教义对书院的教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理解有误。‎ 8‎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