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学军中学201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杭州市学军中学201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苏教版)

ID:575791

大小:111.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基础选择(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这三种激情,就像飓(jù)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频临绝望的边缘。‎ B.在保留的钢架船坞(wū)中抽屉式插入了游船码头和公共服务设施,使旧结构作为荫棚和历史纪念物而存在。‎ C.然而,实际上,只要我活下去,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旋(xuán)涡。‎ D.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fēi)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霭的旧影。‎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    “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2)粤中造船厂始建于1953年,终止于1999年,它那近半个世纪的经历不但可作为城市记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    了整个中国这一阶段的悲壮经历。‎ ‎(3)序列一经读出,它的质控、组装,    递交、分析都有赖于生物信息学,而从现在开始,序列的意义完全决定于生物信息学。‎ ‎(4)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        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 A.质疑  影射  以致  恰如其分        B.质疑  折射  以至  恰如其分 C.置疑  影射  以至  恰到好处        D.置疑  折射  以致  恰到好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以“基因图”作为生活中饮食起居的“参考书”,使我们的生活方法和生活环境与我们的基因更为和谐,这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人的寿命。‎ B.经过激烈的争论和广泛的公众参与之后,中山歧江公园设计组提出了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的设计方案,终于在当地领导的果敢决策下得以实施,并由此引发对设计概念的理解。‎ C.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地优越于那毁灭乃至迫害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 D.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华莱斯先生现在正在研究马来群岛的自然史,对于物种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 ‎ ‎ ‎4.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最合适的一组是 ‎(1)不要对我说:               ,               。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 ‎(2)中山岐江公园的再利用设计方案,通过增与减的设计,                ,‎ ‎                   ,                      。‎ 第一句:①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 ‎②悲剧使人崇高,苦难净化心灵 第二句:③更戏剧化的讲述场地的故事,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诗化的揭示场所的精神 ‎④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的讲述场地的故事,更诗化的揭示场所的精神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5.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事:做,实践 B.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            惧:谨慎,警惕 C.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道:通“导”,劝导 D.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谏:规劝 ‎6.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齐彭殇为妄作 A.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C.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D.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二.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共23分)‎ ‎7.仿照下面排比句,以“月亮”和“海鸥”作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2分)‎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 ‎     鲜花说:绽放的年龄千枝秀。‎ 月亮说:                 。‎ ‎      海鸥说:                 。‎ ‎       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 ‎ ‎8.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语。(3分)‎ 每到新学年开学,几百上千封感谢信就会飞进编辑部,这些信都是“中天助学”的受助 孩子们寄来的。这些信,不仅表达了寒门学子们对助学活动的一份感激,还凝集着他们对民间善举的感恩和对未来前程的憧憬。‎ 中天助学活动,最早从2007年7月开始,中天集团出资1亿元设立爱心公益基金,专款用于扶贫、助学和救灾等公益慈善活动,在每年7月高考结束后,一起帮助贫困学子上大学。‎ 从2007年至今,中天集团总共资助了5000多名品学兼优、家庭贫穷的大学生,金额达1800多万元。“中天助学”已经成为杭州慈善事业中的一个剪影。‎ 助学活动给予孩子们的,不仅是一笔助学金,在物质帮扶的背后,是点燃希望,是激励梦想。‎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小题,共4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2)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3)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4)孔子谓季氏:“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           。”‎ ‎10.阅读下面这支元曲,回答问题。(4分)‎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1)请赏析前六句的表现手法。(2分)‎ ‎(2)试分析《长亭送别》中“恨压三峰华岳低”和本曲中“新啼痕压旧啼痕”中“压”字不同的表达效果。(2分)‎ ‎1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共10分)‎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1)第一章中的“深则厉,浅则揭”与《渔父》中哪一句表达的观点相近?(2分)‎ ‎(2)荷蒉者和长沮在批评孔子的时候,他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3分)‎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第一章和第二章中出现的成语是哪两个?(2分)‎ ‎(4)在第一章中,孔子强调自己教育坚持“诲人不倦”,在第二章中孔子却又有“则不复也”的态度。这两种态度矛盾吗?为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2~15题(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每句2分,共12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B.以当南日               当:遮挡,遮蔽 C.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已:已经 ‎13.下列选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若望仆不相师 C.某所,而母立于兹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D.鸡栖于庭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4.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写到“万籁有声”“小鸟时来琢食”“风移影动”,实则以动衬静;这种静并没有生命的死寂,而是有生机的宁静,透露出此时的作者在项脊轩中所感到的自我满足。‎ B.归有光的散文特点是即事抒情,真切感人。在文中,作者紧紧抓住日常生活的小事、小节传递情感。如小鸟啄食,人至不去;大母以手阖门,持象笏至。细节虽小,言语不多,却能感人泣下。‎ C.作者写到“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似是轻描淡写之笔,却形象地勾勒出了少年夫妻相依相伴、耳鬓厮磨、情意缠绵的情状,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D.本文在最后写到枇杷树,具有象征意义,“亭亭如盖”象征了自己对亡妻排遣不开的浓浓恋情。‎ ‎15.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共6分)‎ ‎(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共13分)‎ 禅房的树 指尖 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 ‎  红尘拥挤,一些细碎的磕碰和不悦暗自滋生。树不说,它被泥灰和石头框裹、挤压时,身上的生疼和心下的酸楚。树总是比人活得更坚强,更尊严,更沉默,所以也更长久。‎ ‎  人是向往活成树的境界的,也炼丹熬药,求仙问道,却到底抗不过时间的摧枯折腐,连百年也难熬,便自行消亡。‎ ‎  树活了百年千年的,活过一辈一辈的人,像找到了逃脱的诀窍,被时间忽略了。所以,越是隐蔽的村庄,古树的数量越多,越健康。‎ ‎  一个叫禅房的村庄,隐在蜿蜒的道路和重峦叠嶂中央。途径核桃林,尘沙飞扬的矾石场,杨槐紫和白的花,斑鸠和啄木鸟的声音,我沿新修水泥路去寻找一棵树的根部,竟走完了一整条街。街,于初夏呈现出干热的饥渴,像旺火,要烧灼和烘烤了人间通衢。街两旁是新建的宅子,高墙深院,不见其里。没有水,村庄里的水在很久前就消失了,久到连老辈人都忘了河流和泉。五行里说,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树在,就证明水在过,村庄的清幽和湿润在过。单“禅房”这村名,如果不是赴踏在这火一般的街道,我定会想象它是树木葳蕤,流水遍野之所,禅房花木生,浓荫深处,水气氤氲,一盏茶,一张琴,一人,一几,悠然,清远,若颂歌里的传奇,好景好态好湖山,人间因之多了留恋意,多了可爱心。‎ ‎  远山近坡,连绵一色的黄,土叠着土,石堆着石。“禅房”,在这里,不过美丽装饰,既欺骗想象,又瞒哄天下,它是习俗和模仿,是远离事物本宗的附属,不具任何形容和表达意味。‎ ‎  逼仄的旧街景,堆积的红砖,青石,废气的朽木,柴薪,挖掘机的轰鸣,所有人间繁琐忙乱之后,才是古树的样子。无委屈,无埋怨,长在逼仄街巷的墙里,新砖砌的墙,墙墙相围,是不该长的地方。不知是树挡了人间出路,还是墙挡了树的地盘。这样的纠纷是村庄里的风景。人多喜热闹,亦少分辨,谁对谁错,树和墙不说,人也不讲究。只可惜了树的笔直貌态,穿了整面墙的不屈服,不对抗,长得自觉,不闻不问。‎ ‎  倒似禅房花木深处的僧,诗歌里的大美,不争不强,端正安详地活,地老天荒地活,日夜无休的活。活到无动于衷,熬罢四时,坐断红尘。村里人说它老。但到底多老,又说不上个所以然,他们看我端着相机,以为寻宝,某说家里有老货,某某说家里有元宝,一时好不热闹。笑而不语。古树揣了千古秘密,连鸟雀虫蚁都不相告。假如某和某某的祖辈地下有知,会为后代生出的贪婪感到惭愧吗?或某和某某不过藏了假货,想得几许钱财?如此更令老辈蒙羞了。树总是比人强了千百倍的,它懂得善良,懂得道,懂得顺应,皆因它懂得,所以生命久长。‎ ‎  树的老枝长得密密的,伸得长长的,墙内人家半边院子的荫凉。树是不计较人的好歹的。他们把它砌在墙里,若人在夏天穿了冬衣,自由套了刑枷,失了自在,但树照常努力地庇护凡人。‎ ‎  树好几百年了,人嫌它碍事,又不敢砍伐。倒不是对它多恭敬,而是俗世的繁文缛节令人头疼。获赦的树恭敬天地,也恭敬生命。天地给养人间万物,人也知道,所以建了新庙,庙里供着泥胎新神。人跪下去,身体匍伏,头额顶地。树在远处看着。一辈一辈的人跪下去,一辈一辈的人跋涉在寻觅水源的途中,一辈一辈人从遥远的地方挑水,扁担担折了,人死了。只有树活着。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 ‎  神在夜里狂欢,人在夜里做梦,只有树在夜里醒着。树不跟神对话。神在云天,树在尘寰,人在树下走,树远远地听人的念叨,神回应了什么,人不知道,树知道。大地之上,众生沉浮,树安静地倾听,承受,不妄念,不勘破。直到不得不死时,树里结出琥珀,晶莹的秘密,时光里的光芒。‎ ‎  人在人群里,会同化,会纠结,会生厌恶,会窒息,会虚脱,会死。树在墙里,把根须延伸到墙外,到街道上,到大地上,到地表下的深邃里。身体的桎梏无法使它失去生机,它的气息和魂灵,伸展在禅房村庄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院落,每一个人心里。‎ ‎  人混沌,所以无觉知。‎ ‎  有一天,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 ‎16.在文中第5、6、7段中,作者描写了禅房街道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17.在文中,作者提到“禅房”时有两处加上了双引号,试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3分)‎ ‎18.在作者笔下,禅房的树象征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19.有人说,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古树精神的向往和追求,对红尘人世的失望甚至绝望。联系全文,谈谈你的观点。(3分)‎ 五.作文(40分)‎ ‎2 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准。(德·尼采)‎ 同情是你所能给别人的最佳礼物。(美·马尔登)‎ 对不幸的人寄予同情,是一种德行。(意·薄伽丘)‎ 请以“同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 ‎ ‎ ‎ ‎  ‎ 杭州学军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一.语言基础选择(每小题2分,共12分)‎ ‎1.C(A-“频临”改为“濒临”;B-wū改为wù;D-“和霭”改为“和蔼”)‎ ‎2.B(“质疑”指提出疑问,要求解答,“置疑”指怀疑,多用于否定;“折射”比喻曲折地反映事物的面貌,“影射”指借此说彼,暗指某人某事;“以至”有“直到”“直至”的意思,表示有时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的延伸,“以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恰如其分”指说话、办事恰当稳妥,正好合乎分寸,“恰到好处”指说话、办事正好达到合适的程度。)‎ ‎3.A(B-“提出了”改为“提出的”;C-“毁灭乃至迫害”改为“迫害乃至毁灭”;D-“是因为”改为“是”)‎ ‎4.B ‎5.D-谏:匡正,挽回 ‎6.C-意动(A.使动,B.名词,D.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共23分)‎ ‎7.皎洁的心灵最坦荡      搏击的人生最美好 ‎8.中天助学    慈善(或“善举”)     希望(或“梦想”)‎ ‎9.(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遍人间烦恼填胸臆,(3)安能以皓皓之白,(4)八佾舞于庭,(5)过犹不及 ‎10.(1)前六句运用叠字修饰“遥山、远水、飞绵、醉脸、香风、暮雨”等景物,加强了这些景物的凄寥冷落的感觉,烘托了闺中女子对心上人的渺茫的思念之情。‎ ‎(2)“恨压三峰华岳低”中通过“压”夸张地表现了崔莺莺心中愁情别恨之重。“新啼痕压旧啼痕” 通过“压”表现了主人公每天以泪洗面,突出了主人公绵长、深重的相思悲苦之情。‎ ‎11.(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浊吾足 ‎(2)荷蒉者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世可为时,努力去做,世不可为时,应该退隐韬光养晦。长沮以不屑的态度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应该无所不知。‎ ‎(3)诲人不倦、举一反三 ‎(4)这两章里孔子的态度看似矛盾,实则不然。第一章是孔子以“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自许,第二章则是孔子强调学生需要培养“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三.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每句2分)‎ ‎12.D-已:已而,不久 ‎13.B-动作偏指一方(A-音节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代词,“你的”/连词,表并列;D-介词,“在”/介词,“比”)‎ ‎14.D-枇杷树在文中没有象征意义 ‎15.(1)项脊轩一共四次遭受火灾,能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2)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很久没见到你的人影了,为什么整天一声不响地待在这儿,真像个女儿家呀!”‎ ‎(3)士人追求正道,却以吃穿不好为耻辱,这样的人不值得与他讨论。‎ 四.现代文阅读(共13分)‎ ‎16.禅房的街道是灼热的,逼仄混乱的,尘沙飞扬,充斥着机器的轰鸣。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树的生存环境的恶劣,表现树在如此环境下的不屈服、不对抗的顽强生存的精神。‎ ‎17.作者认为,“禅房” 本应是一个花木浓荫、悠然清远的村庄环境,但是因为人们的欲望,违背了事物自然的天性,破坏了自然生存环境,从而使禅房徒有其名,表达了作者遗憾、惋惜、愤怒之情。‎ ‎18.禅房的树象征了不屈服,不对抗,不计较,不妄念的人生态度。‎ ‎19.在文中,作者赞扬古树的不屈服和顺应生存的精神,批判了人们因为贪婪、欲望而破坏生存环境,从而背离生命本质的行为。但是作者并没有表示对红尘人世的失望甚至绝望。相反,作者以树喻人,托物言志,人类迟早会反思自身的行为,像树一样活得坚强、有尊严、不妄念、更长久。‎ 五.作文(共40分)‎ ‎20.略 ‎ ‎ ‎ ‎ ‎ ‎ ‎ ‎ ‎ ‎ ‎ ‎ ‎ ‎ ‎ ‎ ‎ ‎ 杭州学军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龟(jūn)裂   嗜(shì)好   槲(hú)寄生     呱(guā)呱坠地 B.浸渍(zé)    缂(kè)丝    核苷(gān)酸    如丧考妣(bǐ)‎ C.逶迤(yí)    乳媪(ǎo)    纤(qiān)维化   风流倜傥(tǎng)‎ D.萌蘖(niè)   船坞(wù)    白泠泠(líng)   长歌当(dàng)哭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极抱歉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 B.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雄心太大,鉴于自然科学的“双刃箭”性质,在它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考虑,这些信息被滥用或被错用怎么办?‎ C.细末里头不免掺和着铁臼上磨下来的铁屑,工人们利用吸铁石除掉它。要是吸得不干净,就会影响制成品的光采。‎ D.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隐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B.爱情怂恿我探听出这一个地方,它替我出主意,我借给它眼睛。我不会操舟驾舵,可是倘使你在辽远的海滨,我也会冒着风波寻找你这颗珍宝。‎ C.“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 D.不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使我们的生物资源流失,将会使生物产业失去源头与上游,建立的生物技术(如基因克隆、转基因等)也会成为无米之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伊朗外交部长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如果在‎2月2日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伊朗将于同月4日停止允许核查人员对其核设施进行突击检查。‎ B.‎5月7日的新华社电讯报道,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焕文认为,北京沙尘的源头是国外一些地区冬春季翻耕后裸露休闲的农田。‎ C.世界许多城市,为保证某条街交通顺畅,也会采取在某个时段,限制某些车辆行驶,因此北京的这项规定也应该是正常的。‎ D.据来自美国海军部的消息,一艘美核潜艇在神秘失踪10小时后又奇迹般地恢复了与指挥部的联络。‎ ‎5.将下面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不超过75个字)(3分)‎ ‎(1)这项计划旨在提升核武器制造能力。‎ ‎(2)这项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 ‎(3)这项计划要实现核武器制造设施现代化。‎ ‎(4)美国正悄悄进行一项计划。‎ ‎(5)这项计划由已退役的美国空军上将、现主管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约翰·戈登领导。‎ 答:                                                                                                                        ‎ ‎                                                                              ‎ ‎                                                                              ‎ 二、现代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6分)‎ 从曲阜向北走不远,就到了规模不小的颜庙。那里供奉着被称为“复圣”的孔子的学生颜回。庙里有块石碑,上书“陋巷故址”;有眼古井,称“陋巷井”。望着井下幽幽绰绰的黯黯水影,心里不由响起那句千载盘旋的苍老的喟叹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那么,颜回“一瓢饮”,饮的便该是这井里的水了。井因人而著名而成为圣物;为了保卫圣物,明代嘉靖年间建起了一座亭子。平地垒起的石基,六根木柱撑起一个形制朴素的六角檐顶。亭中井旁立一石碑,正面书“陋巷井”三字,北面镌着有关建亭的文字。‎ 我在亭里默坐许久,觉得它很有些意味。‎ 想起孩子时候,听爷爷讲过孔夫子和他弟子的故事,童真无邪,当时最感兴趣的是公冶长,传说他能听懂鸟儿说话;最动心同情的算闵子骞,他体贴孝敬父母;对颜回呢,只知道他家里穷,却好学不倦,此外并没有留下多少深的印象。后来书读得多了些,知道孔子最器重的弟子是颜回。颜回总有一种什么东西,长久起一种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恐怕不单单由于他家贫仍然不倦追求学问。‎ 后来看到台湾柏扬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作者在批评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弊端,即“不思改造社会,轻视竞争”、提倡“安贫乐道”时,讥弹说:“只把穷得叮叮当当的颜回先生,当作活宝,努力赞扬他的安贫气质。”柏扬似乎也把颜回的作为当作中国人的“丑陋”之一例加以指责,我看了不大舒服,这种指责有失公允。‎ 其实孔子从来没有一味地劝人安贫,号召大家一起过苦日子。孔子很欣赏的另一大弟子端木赐,就下海经商,成了春秋时期很有名的大款。孔子和他的不少弟子器重颜回,主要因为他特异的意志和操守。为了钻研治国安邦的学问,或者说潜心于学术吧,颜回虚怀若谷,全力投入,坚忍不拔,毫不被富贵权位享受等诱惑,这是多少值得赞佩的精神境界!历史上以如此专攻不旁骛的心态钻研科学技术的人被认为精英,以同样心态钻研人文学问,为“天下归仁”的理想而献身,不同样应当被视为人类的民族的精英吗?‎ 纵观20世纪痛揭中国人的丑陋,即国民劣根性,有谁可同鲁迅先生相比拼?而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历史掩不住他们的光辉,先生盛赞他们堪称“中国的脊梁”。颜回不正属于这一“脊梁”的行列吗?他是美好的中国人。‎ 陋巷、陋巷井、陋巷井亭,这里标识的“陋”,只在于指不尽如人意的物质条件。不厌其陋,不惧其陋,而为了改变这陋,以坚忍精神去进取的人,永远有资格成为人群的楷模。‎ 后来我又有机会拜谒颜庙,特意为井亭拍了照片,很出乎意外,这一次我知道一件事。‎ 有位自称颜回第七十五代孙,在该市的“颜氏联谊会”担任着职务的老者,对归国“寻根”的一位颜姓先生说,他们颜姓高于孔姓五百多年。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那么细论起来,孔圣人还是颜家的外甥哩。他还矜夸:颜姓人自六十一代开始经皇上诏准,行辈排名依次用30个字,轮转至今。这位老者又说,颜回帮助过孔子治《春秋》,编《周易》,连儒学界的人也承认颜回学问高过孔子。‎ 我不禁想,“不幸短命死矣”的颜回,果若有灵,听到20世纪他的第七十五代孙有人在孔圣诞生地大发如此高论,他会怎么想呢?恐怕跑到陋巷井跳下去,再死一回。‎ 我照了几张颜回井亭照片,我愿铭记这座简朴的亭,只是为了牢牢记住一句话:巷陋,井陋,亭陋,全没有关系,不须在乎;只是心灵——人的灵魂,绝然不能安于其陋!‎ ‎                                     (吴继路《颜回井亭新记》)‎ ‎6.作者说童年时代听爷爷讲故事,“最感兴趣”的是公冶长,“最动心同情”的是闵子骞,对颜回却“并没有留下多少深的印象”,这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分)‎ ‎ ‎ ‎7.本文第三段写到:“颜回总有一种什么东西,长久起一种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恐怕不单单由于他家贫仍然不倦追求学问。”请结合下文,具体说说还有什么原因。(3分)‎ ‎ ‎ ‎8.说说第五段划线句的主要意思是什么?(3分)‎ ‎ ‎ ‎9.文章多次写“巷陋,井陋,亭陋”有什么作用?(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4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息:通“媳”,媳妇。‎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婴:缠绕。‎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闻:使……听见。‎ 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顾惜。‎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B.(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2)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C.(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D.(1)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自己命运不好,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成了一个孤儿,只好由祖母亲自抚养。祖孙两人一直相依为命,所以感情特别好。‎ B.先是有一个名叫逵的太守专门考察了作者,认为作者对长辈孝顺,所以后来有一个名叫荣的大臣就举荐他为“秀才”。‎ C.为了唤起皇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恻婉转地表明心意,全文围绕“情”“孝”二字展开,表达了先尽孝后尽忠的思想。‎ D.作者借口祖母的年龄和身体,委婉地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表面谦恭,暗露锋芒,表现了作者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的孤傲性格。‎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   (1)寻蒙国恩,除臣洗马。(2分)‎ ‎   (2)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3分)‎ ‎ ‎ ‎ ‎ ‎(二)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1)述:传旧。     (2)作:创始。‎ ‎14.(1)孔子自己是如何践行“述而不作”的?(2分)‎ ‎ ‎ ‎(2)你如何评价孔子的“述而不作”? (4分)‎ ‎ ‎ ‎ ‎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金陵驿 ‎【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 ①该诗是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执,由广州押赴燕京路过金陵时写的。 ‎ ‎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15.具体分析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及典故的运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四)古诗文默写。(4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4 分)‎ ‎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逍遥游》)‎ ‎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   (3)                    ,禾黍秋风听马嘶。(《长亭送别》)‎ ‎   (4)举世皆浊我独清,                    。(《渔父》)‎ ‎   (5)                    ,来者犹可追。(《论语》)‎ ‎   (6)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 四、作文(40分)‎ ‎17.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1)某保姆承主人之意擦玻璃窗,不慎从三楼掉下,摔成重伤。保姆的丈夫提出能不能由主人承担一部分医疗费。主人说:“我叫她擦窗户,没有叫她摔下去。”‎ ‎(2)叶公对孔子曰:“我们乡里有一个正直的人,父亲偷了别人家的羊,儿子到官府去告发。”孔子说:“我们乡里也有正直的人,但情况跟你们的不一样: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就在这个互相隐瞒之中。”‎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 五、附加题(5分)‎ ‎18.简答题。(100字左右)(5分)‎ 他径直跑到绞刑架下,用手指着绞刑架叫她看,“在它和我当中你可以选择一个。”他冷酷地说道。‎ ‎……‎ 姑娘终于向他说道:“它还没有你那样使我害怕。”‎ 这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一段话。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请简述相关的情节。‎ ‎ ‎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美国正悄悄进行一项投资数十亿美元,由已退役的空军上将、现主管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的约翰·戈登领导的,旨在提升核武器制造能力并实现核武器制造设施现代化的计划。‎ ‎6.反衬。    进一步强调自己书读得多了以后,才对颜回有了更深印象,认识到颜回的精神境界值得赞佩。‎ ‎7.主要是因为他有虚怀若谷,全力 投入,坚忍不拔,毫不被富贵权位享受等诱惑的特异的意志和操守。‎ ‎8.研究精神世界(人文学问)和研究物质世界(科学技术)同样重要。‎ ‎9.(1)扣住颜回物质条件差而精神生活丰富来行文;‎ ‎(2)不断告诫人们,人的灵魂绝不能安于丑陋。‎ ‎10.A ‎11.B ‎12.C ‎13.(1)不久蒙受朝廷的恩典,任命我做太子洗马。‎ ‎   (2)希望陛下怜悯我愚拙的诚心,满足我小小的心愿,或许刘氏能侥幸地安度残年。‎ ‎14.(1)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故其自言如此。‎ ‎   (2)A、“述”是“作”的基础,“作”是“述”的目的,没有“作”,社会便不会进步。‎ B、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表现。‎ C、“述”包含文化整理工作,往往添加了自己的思想,也是“作”的一种表现。‎ ‎15.(1)通过离宫、夕晖、孤云等悲伤凄凉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孤独惆怅的思想感情。‎ ‎   (2)通过“旧家燕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事物变迁的感慨。‎ ‎   (3)通过“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 ‎16.(1)其翼若垂天之云 ‎   (2)通古今之变 ‎   (3)夕阳古道无人语 ‎   (4)众人皆醉我独醒 ‎   (5)往者不可谏 ‎   (6)君子学道则爱人 ‎18.分别是克洛德和艾斯梅拉达。克洛德利用甘果瓦把艾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并将她带到格雷沃广场。然后指着绞刑架要艾斯梅拉达在死亡和爱他之间选择一个。艾斯梅拉达宁死不屈,表明自己只爱弗比斯。克洛德就将艾斯梅拉达交给隐修女看管,他自己则跑去叫军警来抓捕,最后艾斯梅拉达被抓并被绞死。‎ ‎ ‎ ‎ ‎ 杭州学军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一、语言基础(选择题,21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括号里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澄清)   酒馔(撰述)   操觚(呱呱)   僭越(饯行)‎ B.相夫教子(镶嵌)   马厩(内疚)   游弋(摇曳)   股肱(觥筹)‎ C.景行行止(行伍)   搭讪(禅让)   莞尔(惋惜)   铿锵(缰绳)‎ D.不悱不发(斐然 )  攻讦(拮据)   谄媚(阐发)   偃卧(俨然)‎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坐落在城北的高铁车站已经竣工并开始运营,乘客们蜂涌而进,人流量很大。‎ B.造假者勾兑出各种假酒,冒充茅台,投放市场,牟取暴利,结果遭到严厉查处。‎ C.的哥王民认出这人是正被通缉的逃犯,他沉着冷静地将逃犯径自送到派出所。‎ D.他费尽心思,浑水摸鱼,昧着良心大捞了一把,结果是作茧自缚,声败名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周末即将面临和朗斯的南北之战,但是马赛队却跟往年一样,一进入冬季,球队内部就闹矛盾,这样祸起萧墙,怎么能取胜?‎ B.这几天,各大网站充斥着关于日本在钓鱼岛挑衅行动的讨论,广大爱国网民更是群情激愤,都发帖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C. 看到几位救人的大学生体力不支时,有两个出租车司机发扬暴虎冯河的精神,跳入冰冷的江中,救起了大学生,群众赞不绝口。‎ D.三班的主力姚大明急着要上场,“教练”(体育委员)低声说:“四班才领先两个球,别急。杀鸡焉用牛刀?就让替补‘王小个’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省城里的全部重点中学不但开设了多媒体音乐教学实验课,而且还有好几所普通中学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 B.铁道部最近下达文件强调,各地火车站要挖掘运输潜能,合理安排运力,确保春运畅通,确保不出现旅客滞留现象再次发生。  C.招生办的黄老师说,各科的命题思路都比较开放,通过这次考试,我们希望能看到学生具有书本以外的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D.中央气象台预报,中东部地区在增温回暖之际,一股冷空气又将于明晚袭来,再度给这一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 ‎5.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①永远无人知,绝对的孤独,痛苦便会成为绝望,而快乐——同样也会变成绝望!‎ ‎②所谓分享和分担,未必要有人在场,但至少要有人知道。‎ ‎③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 ‎④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 ‎⑤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绝不会感到快乐。‎ A.⑤③④②①    B.⑤④③②①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⑤①②‎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年,收成 B.则民无所错手足              错,放置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谏,挽回 D.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易,交往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②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①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C.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人而不仁,如乐何?‎ D. ①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受命 二、古代诗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列诗歌,解答问题。(6分)‎ 竹 枝 词 ‎[唐]刘禹锡 ‎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①。‎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竹 枝 词 ‎[明] 何景明 ‎         十二峰头秋草荒②,冷烟寒月过瞿塘。‎ ‎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注释】①郦道元《水经注》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②十二峰:指巫山十二峰。‎ ‎8.填空。(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填入)两首诗歌都写了三峡景色尤其是 ‎            的情景,都抒发了诗人的           之感。‎ ‎9.结合注释①《水经注》里的句子,比较赏析,说说两首诗的最后一句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                                                                                  ‎ ‎                                                                                  ‎ ‎                                                                                   (二)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解答问题。(12分)‎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11.有一个成语出自第二段文字,请写出。(1分)‎ ‎                                                                                  ‎ ‎12.孔子和有子谈论“孝”的角度是不同的,请你简要概括。(2分)‎ ‎                                                                                  ‎ ‎                                                                                   ‎ ‎13.对“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加以评析。(3分)‎ ‎                                                                                  ‎ ‎                                                                                  ‎ ‎                                                                                   ‎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14.上面两段话里,孔子分别提出怎样的交友之道?并对其进行评析。(6分)‎ ‎                                                                                   ‎ ‎                                                                                  ‎ ‎                                                                                  ‎ ‎                                                                                   ‎ ‎(三)补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5分)‎ ‎15.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论语·季氏》)‎ ‎16.一日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 ‎17.             ,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18.夫子           ,        ,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19.               ,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三、阅读下面的散文,解答问题。(16分)‎ ‎ 炊烟是什么?‎ 雷传桃 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人说,炊烟是种在屋顶上的精神的庄稼;有人说,炊烟是抓在天空手里的小辫子;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朴素的计时方式;有人说炊烟是围着锅台转的娘对野孩子的柔声呼唤……‎ 我说,炊烟是一种能让人感动得落泪的风物,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城市里,炊烟已然绝迹。没有土灶,没有柴草,没有烟囱,哪有炊烟。‎ 厨房革命,革掉的自然是老掉牙的炊烟的命。人间烟火,不必炊烟。时代的推陈出新,似乎炊烟与繁荣水火不相容。‎ 乡村是炊烟的最后一块领地。如今的乡村,早已植入了城市的因子,旧貌换了新颜,去年的燕子辗转归来,居然“找不着北”,旧巢旧巢安在否?燕子难觅旧巢,归人难觅炊烟。液化汽、沼气和电,取代了土灶、柴草和炊烟。炊烟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找一个晴好的冬日,我出发了。落叶树光秃秃的,视野开阔,无遮无拦。我经过微绿点点的麦田,目极之处是地平线,地平线上是几间老屋子,竖起一根烟囱,像桅杆一样挺拔。早晨、中午和傍晚,烟囱分时段袅出一笔炊烟,蓝得自在,蓝得纯粹,蓝得无限透明。‎ 可是,这不可能。“实践”等于“落空”,像是一块满怀试探性质的石头抛进了无穷无尽的深渊。节节拔高的乡村里,炊烟稀罕得像出土文物似的。‎ 我以一个诗人的浪漫,想象着无家可归的自己,在乡村,择一高地,学习鲁滨逊,以祖传的勤劳和智慧,盖一间土房子,砌一座土灶,烟囱通向屋外,捡来柴草,烧锅煮饭,炊烟像快乐的孩子一样在屋顶上一蹦三尺高……锅里煮着生活,烟囱袅起炊烟。我一个箭步,跑到屋外,如炬的目光贪婪地呼吸着久违的带有草木气息的微温的炊烟,他乡遇故知一样不能自已……‎ 老实说,我被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炊烟征服了。‎ 炊烟在我心里袅出一笔葱茏的诗意。‎ 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局限。我嗅见了万千种气息,温馨而甜畅的家的气息。我心沉醉呵。‎ 炊烟在我心尖上打上一个硕大的结……‎ 也许,终有一天,我在课堂上讲解炊烟时,费尽口舌,打尽手势,孩子们仍然将头摇成拨浪鼓,满头雾水的样子让我心焦。我灵机一动,置课堂教学常规于不顾,燃起一枝纸烟,注目淡蓝的烟雾袅袅升起,声情并茂地说,看,炊烟就是这个样子!‎ ‎20.说出炊烟让我“感动得落泪”的原因有哪些?(4分)‎ ‎                                                                                  ‎ ‎                                                                                   ‎ ‎21.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并赏析画线句的语言表达技巧。(4分)(40字内)‎ ‎                                                                                  ‎ ‎                                                                                  ‎ ‎22.文章中的“炊烟在我心尖上打上一个硕大的结”一句中,“硕大的结”的含义是什么?请解说。(4分)‎ ‎                                                                                  ‎ ‎                                                                                  ‎ ‎23.填空。作者主要运用了      (填入两个字的词语)的艺术手法写出了现实生活中难以寻觅的炊烟,表达了                                                                   的情感。(20字内)(4分)‎ 四、作文(40分)‎ ‎24.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要求作文。Ks5u 红 叶 沙 白 风,把红叶 ‎  掷到脚跟前。‎ ‎  噢,秋天!‎ ‎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       经霜后我才发现……‎ 根据以上小诗,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确定恰当的中心,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角度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 ‎ ‎ ‎ ‎ ‎ ‎ ‎ ‎ ‎ 杭州学军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1.D(A乘shèng—澄chéng 或dèng B相xiàng—镶xiāng   弋yì—曳yè  C锵qiāng—缰jiāng)‎ ‎2.B(A涌—拥  C自—直  D声—身)‎ ‎3.C(A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祸乱。B.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就是说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C暴虎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D.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4.C(A关联词语语序不当。“不但”放在“省城”前。B句式杂糅。去掉“再次发生”。D结构混乱。“中东部地区”放在“在”后,使“在……之际”成为状语。 ) 5.B(第⑤、④两句是因果关系,第④句引起下文。第②句有“所谓”和“分享”“分担”,应紧跟第③句,而第②句有“要有人知道”,故第①句应在第②句后。)‎ ‎6.D(改革)‎ ‎7.B(A代词,那种/它的。B动词,赞同。C连词,却/如果。D介词,用;连词,因为)‎ ‎8.猿啼 断肠 ‎9.两首诗的最后一句与《水经注》上说的舟行三峡闻猿啼而断肠不同,而是说不听猿声也肠断,再听猿声,“愁人”“孤舟客”的愁苦之情怎能忍受?这样更深一层,翻出新意,可谓新奇之笔。‎ ‎11.犯上作乱 ‎12.孔子讲的是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有子是从“孝”与“仁”的关系的角度来讲“孝”的。13.有子强调“孝弟”重要性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伦理,而且认为君子应致力于“孝弟”这个仁道的根本。应该说,作为体现仁爱的“孝弟”对于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在当时以至于今天都有重要意义。(第一句1分,第二句2分,言之成理即可)‎ ‎14.(1)第一段提倡交三种有益的朋友而反对交三种有害的朋友。第二段说明一个人要善于同思想个性特点不同的人交朋友。(2分,每点1分)(2)①第一段为我们提供了交友的原则,对我们的立身处世是很有好处的。②第二段提倡交不同的朋友,这样可以取长补短,有益于己。③但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不管与哪一种人为友,只要自己坚持原则,不仅可能无损于自己,而且还可能改变对方。(第①②点各1分,第③点2分)‎ ‎15.则修文德以来之 ‎16.天下归仁焉 ‎ ‎17.君子不以言举人 ‎18.循循然善诱,博我以文 ‎19.君子和而不同 ‎(每题1分,错一字扣1分)‎ ‎20.(1)蓝得自在、纯粹、无限透明(2)充满温馨而甜畅的家的气息 (3)具有城市生活没有的葱茏的诗意 (答对1点2分)‎ ‎21.(1)写出人们对炊烟的不同感受和理解。(2)将炊烟人格化,充满了温馨的浓郁的生活气息。(每点2分)‎ ‎22.(1)城市里的炊烟已经绝迹,日益现代化的乡村里的炊烟越来越稀罕。(2)担心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炊烟最终消亡,未来的孩子再也见不到炊烟。‎ ‎23.(1)想象(或“虚写”)。(2)作者对炊烟渐渐消失怀有无可奈何和十分眷念 每空2分)‎ ‎24.略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