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谂知/哂笑 白芨/汲水 瓶颈/泾渭 老趼/蹇驴
B.弃掷/款识 缂丝/恪守 鹰隼/竹笋 犁铧/哗然
C.硼砂/蓬荜 睥睨/心脾 自诩/栩栩 螫针/嗜好
D.含铀/簔鮋 铁臼/针灸 编纂/攥拳 逶迤/诿过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轮廓 龟裂 槲寄生 凤毛鳞角
B.鼓枻 萌蘖 核苷酸 趋之若骛
C.被戮 乳媪 胰岛素 火中取栗
D.槛井 曩者 染色体 炙手可热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按照现代人的看法,学习并非只能在学校进行,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
②在第一次庭审中,原告律师的 就将这起家庭暴力的真相揭露出来了。
③省运会上他一个人 了四个单项比赛的三项冠军。
A.终止 申诉 囊括 B.中止 申述 斩获
C.中止 申诉 囊括 D.终止 申述 斩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问题学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问题学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
B.运河治理工程将通过清除淤泥、控制污染源等手段,实现降低“臭流”发生几率、范围和影响程度的目标。
C.教改的重心转移要充分体现减轻学业负担上,为实行真正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提供保障,这才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D.最新消息,春运前三天,铁路、公路、民航都已经普遍处于高峰期。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为《兰亭集》所作的序,此序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艺术作品之一,有唐摹本传世。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共130篇。
C.《记念刘和珍君》最初发表于《华盖集续编》。
D.《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初仕蜀,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任太子洗马,他上《陈情表》辞谢,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
二、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盲文,完成7-12题。
泷冈阡表(1)(节迭)
欧阳修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2)。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3),自力于衣食,以长(4)以教,俾至于成人。
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15),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16)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17)谓我岁行在戌(18)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19),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20);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21),不敢忘。
【注】(1)泷(shuāng)冈:地名,在今江西永丰县沙溪南凤凰山上。阡:墓道。阡表:墓表,墓碑,是一种记叙死者事迹并表扬其功德的文体。(2)孤:古时幼而无父日孤。(3)居穷:生活贫困。(4)(zhǎng)养育。(5)施与:用资财帮助别人。(6)庇:依靠。(7)能养:下奉上谓之养。(8)汝之必有立:立,指日后有建树。(9)归:古时女嫁曰归。(10)免于母丧:母亲死后三年除去丧服。(11)岁时祭祀:逢年过节时祭奠祖先。(12)间御酒食:间,间或,有时。御,进,用。(13)始一二见之:起初一两次看到这种情形。(14)适然:偶然。(15)官书:指刑狱方面的文件。(16)月(shěn):况且。(17)术者:以迷信手法推测人的吉凶祸福的人。(18)岁行在戌:指岁星经行正在戌年。古代以干支纪年,戌是十二地支之一。欧阳修的父亲死于宋真宗大中样符三年庚戌(1010),这只是一种巧合。(19)矜饰:矜持掩饰。(20)要于孝:要,求。(21)志之:记住这些。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泣而志之 志:立下志向 B.屡废而叹 废:废弃
C.教他子弟 他:其他的 D.俾至成于人 俾:有益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无所矜饰 矜饰:夸张,粉饰
B.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养:能孝敬父母
C.回顾乳者 回顾:回忆
D.新免于丧适然耳 适然:偶然这样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汝其勉之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B.自力于衣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C.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 扣而聆之
D.吾不知汝之必有立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10.文中两次说到“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欧阳修的母亲这样充满自信的理由是( )
A.丈夫生前是一位清官,廉洁好施。
B.丈夫生前经常耐心教诲儿子,儿子有志气。
C.丈夫心地仁厚,家风良好,儿子必将受到熏陶和教育,长大成才。
D.丈夫孝敬父母,言传身教,使儿子受到良好影响,长大后必定会尊敬长辈。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自幼而孤,是母亲将其抚养成人,他深受仁厚孝敬的家风沐浴,这也为其品格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B.“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是说道德实践重在用心,外在物质条件乃其次。
C.欧阳修的父亲生前为官,遇到要判死罪的案子,常常想方设法为罪犯开脱,在他看来,以德治人才是上策。
D.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位通晓大义,教子有方的不凡女性,她接受并继承了夫家的家风,更可贵的是,将这种家风渗透于对儿子的培养教育上。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2分)
译文:
②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3分)
译文:
1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并用“/”为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泸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世说新语》)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八佾舞于庭, , 。(《论语》)
(2)君子不以言举人, 。(《论语》)
(3)柳丝长玉骢难系, 。(王实甫《长亭送别》)
(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15.阅读下面两章文字,回答相关问题。(5分)
①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②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
诺,吾将仕矣。”
(1)为什么说“欲洁其身”的做法是“乱大伦”? (2分)
(2)孔子很讨厌阳货,所以不想去见他,可是后来还是见了他,而且他还答应了阳货的要求,要去做官。你是怎么看孔子的这一行为的?(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苍茫坤舆,曾浩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真正体味出这两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渴了一棵巨树之后。
那是苔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暂短,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哨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凉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篷帆轻易降落。
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
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白头翁”。
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崂山雪地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白头翁”,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人们惯常喜爱吟诵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报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幢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
16.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3分)
17.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4分)
18.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何相同点?(4分)
浩歌的境界:
寂寞的境界:
相同点: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银杏树以其在时空中的伟大,谱写了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我”从第一次见到它开始,就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B.文章提到古人嘲笑“朝菌”“螺蛤”生命短暂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衬托小花小草的伟大。
C.“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其中的“美”,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指它们的精神。
D.本文先以苏轼的话开篇,然后用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三个角度说明生命的力量,最后收束全文,含意深远。
E.结尾一段的意思是,我们应像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一样,善待那些弱小生命。
四、作文(40分)
20.请以“梦想与努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杭西高2012年2月高二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5.A(B. “降低”与“范围”搭配不当;C.“当务之急”与“大事”重复;D.“前三天”是春运之前三天还是春运之中的前三天,语义不明)
6.C 7.C(A.志,记下;B.废,停止;D.俾,使) 8.C(回过头)
9.A 10.C 11.C“为罪犯开脱”错)
13.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划对3处得满分3分,划错一处扣一分,最多扣3分)
14.(1)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不以人废言 (3)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4)通古今之变
15.(1)因为“欲洁其身”的人消极避世,缺乏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心。
(2)(言之成理即可。)
18.浩歌的境界:宏大壮丽的生命形态,轰轰烈烈,激荡人心。
寂寞的境界:纤小柔弱的生命形态,默默无闻,自强不息。
相同点:二者都是生命的奇观,都是生命力量的展示。
19.CE
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