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出卷人:林小倩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行款/用舍行藏 辟谣/辟易数里 款识/识微见远 铜臭/其臭如兰
B.塞车/敷衍塞责 栖息/栖栖不安 属意/前后相属 押解/解甲归田
C.绿卡/绿林好汉 露营/藏头露面 着凉/不着边际 什么/什锦饼干
D.裨将/无裨于事 参酌/参横斗转 将校/校准仪表 哥俩/肮脏伎俩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尽管农民工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但由于其总规模已经十分可观,从总量上看也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和潜在的消费支出。
B.正规宣传途径不畅通导致了公众接收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大众对养生、保健等产品盲目推崇和跟风。
C.NBA总经理斯特恩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他要孤立球员工会的干事长亨特,让他成为反面典型,而球员工会主席费舍尔被他操纵和利用。
D.应该说,考虑学生心灵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少了,相反,漠视以至伤害学生心灵的教育运作模式却愈演愈烈。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事情发生后,国家、省、市各个方面动员力量全力进行抢救与治疗,哈尔滨医大二院李海波、韩剑锋两位教授赶赴佳木斯中心医院,为其会诊治疗。许多热心人也纷纷伸出援手。
(1)请对张丽莉老师的行为作出评价,要求运用排比手法,扣住教师身份。(不超过30个字)(3分)
张丽莉老师用实际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以张丽莉家人的身份对社会各界给予的关心帮助发一条不超过30个字的微博,表达感谢之意,同时要表现出对张丽莉康复的乐观态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下面这段文字是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经历的第一个阶段,请概括这个阶段飞船的四个动作?请简要概括。(4分)
当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最后一圈时,测控指挥部门向飞船注入返回指令,飞船调整飞行姿态,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分离后的轨道舱继续在轨飞行,进行科学试验。接着,飞船再次完成制动姿态调整,尾部朝向飞行方向。飞船按程序点燃发动机制动,完成离轨操作任务,进入返回轨道。制动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必须精确控制,点火时间相差1秒钟,就会使飞船落点位置相差9公里。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巢谷传
苏 辙
③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悯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④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畜弓箭,习骑射 畜:积储,准备
B.所至友其秀杰 友:与……交朋友
C.存宝不习蛮事 习:熟悉
D.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 诵:诵读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骑射击刺为四方冠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予悯其老且病 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D.异日以授之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7.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首段交待,虽然巢谷出身寒微“农家”,但作者却为之作传,从而设下疑问,自然引出下文对“其贤”的介绍,并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B.在第②段,作者叙述巢谷与存宝的“金石之交”,并以“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来证明其所叙的真实性,很好地表现了巢谷重义的品德。
C.在第③段,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如对“予兄弟”,巢谷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及与其他人态度的对比,表现了巢谷不趋炎附势、重义笃志的气节。
D.作者通过选取“弃文学武”“金石之交”“万里步行”三则典型事例,抒发自己对巢谷崇敬之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他“弃文学武”“而不中第”的委婉批评。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4分)
▲
(2)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3分)
▲
(3)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3分)
▲
(1)词的上片,词人感慨“衰矣”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3分)
▲
(2)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形象?(3分)
▲
(3)全词在抒发情感上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词的下片,词人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 ▲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2、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 ▲ 。
3、独立小桥风满袖, ▲ 。
4、蛾儿雪柳黄金缕, ▲ 。
5、 ▲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处。
6、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7、 ▲ 。浓睡不消残酒。
8、爱上层楼, ▲ 。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拉不开的枪栓
周海亮
连长看看手表,取下嘴里的烟斗。还有十分钟!他说。远处炮火隆隆,战壕里却落针有声。十分钟以后他们将扑出战壕,对方的机关枪等在那里。
兵很害怕。兵只是一百多个兵里的一员。兵想点一根香烟,可是他总是打不着火。
还有七分钟!连长再看一下表,说。他巡视着他的兵,他试图记得所有兵的模样和名字。他知道七分钟以后,至少将有一半兵被打倒。他经历过太多这样的时刻,他的兵从来未曾活过一半。
兵为自己整了整头盔。这是他的习惯动作。似乎,将头盔戴好,子弹就会听话地绕过他的身体和脑袋。
还有五分钟!连长走到队伍尽头,说。兵和连长之间隔着一百多个兵,一百多个兵,开始同时检查他们的步枪。
兵拉一下枪栓。他没能将枪栓拉动。兵再拉一下枪栓。枪栓仍然没动。兵有些慌,蹲下来检查他的枪,他的枪似乎完好无损。
还有三分钟!连长说。
兵的头上冒出了汗。兵的手开始发抖。兵使出浑身力气。没有用。枪栓仍然不能够拉开。
……兵看到自己抱着步枪跃出战壕。兵看到对方的机关枪手冲他微笑。他瞄准机关枪手的眉心,可是他的枪不能够射出子弹。机关枪“哒哒哒”地响起,兵的胸口,多出一排整齐的窟窿……
还有一分钟!连长说。
兵几乎崩溃。他经历过两次战斗,他没能打中一个敌兵,可是,他的手里握有可以将敌兵射杀的步枪。现在枪还在,可是他知道,今天,他将注定被敌兵射杀。
三十秒!他看到连长的身体,崩紧成弓。
兵绝望了。他的手指流出了血。他想起母亲,想起父亲,想起妻子,想起女儿。以前他也常常想起他们,然那不过是思念。而现在,绝望排山倒海,他知道他再也见不到他们。
……兵看到自己被打倒在战壕前,他的枪栓仍然没有拉开。他没有死,他还能动,可是他没有一丝力气。他看到一个敌兵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笑笑,腰间抽出一把匕首,一下下锯着他的脖子……
五!四!三!二!一……
兵开始痛恨这场战争,痛恨给他步枪的连长,痛恨手里的步枪。他做好冲锋的姿势,他的身体崩紧成弓。当攻击开始,无论他的枪膛里有没有子弹,无论他的枪栓有没有拉开,无论他的手里有没有枪,他都必须跃出战壕。他必将死去,死在对方的步枪下,机关枪下,手榴弹下,甚至,匕首下。
一!
兵一跃而起。空中他想试最后一次。他的枪栓在那个瞬间奇迹般地拉开,兵听到一声无比亲切无比美好的“喀嚓”一声。然后,兵迎来一排子弹,子弹“噗噗”地射中他的胸口,那里多出一排整齐的冒烟的窟窿。他躺倒在战壕前面,可是他还没死。他看到一个敌兵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笑笑,腰间抽出一把匕首,一下一下锯着他的脖子……
战斗很快结束。连长果然失去他一半以上的士兵。
后来他说,这场战斗,他最应该感谢的,就是那个最后一刻拉开枪栓的士兵。
可是他没有开一枪……似乎他对这场战斗毫无贡献。有人不解。
可是他冲了上去。连长说,当他从战壕里一跃而出,我看到了敌人的恐惧。
(选自《中外读点》2011年第6期)
11.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分析其表达特色及作用。(4分)
▲
12.文中画线的两处,是如何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4分)
(1)似乎,将头盔戴好,子弹就会听话地绕过他的身体和脑袋。(2分)
▲
(2)兵的头上冒出了汗。兵的手开始发抖。(2分)
▲
1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兵”的形象。(6分)
▲
14.“他看到一个敌兵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笑笑,腰间抽出一把匕首,一下一下锯着他的脖子……”这段文字在文中出现两次,是否重复?为什么?(6分)
▲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从Made in China到Cultured ①in China
今日中国为什么需要原创性的、生机勃勃的文化产品?最直观的原因是,光有Made in China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更需要我们称之为的Cultured in China。经济繁华与权力荣耀都抵不过时间的淘洗,如果面向未来我们无言相告,譬如没有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来深刻地铭记这一时代,那么自1978年以来全体中国人辛苦开创的激流般的30年,多年之后就将是历史上的南柯一梦。
可是今天,机制与文化,仍然是这个快速强大起来的国家的两只跛足。毋庸讳言,中国文化的原创力并不出色。报纸上的文化版面已经成为稀缺产品,电视上的读书节目纷纷在收视率上一败涂地。这里最寻常可见的景象是,文化名人们追逐着新闻热点而非真问题,新晋的年轻人则热衷于一夜成名式的冒险和投机。
有时我们把这难堪的局面归结为历史债务。曾有很长的时间,这个国家既阻隔了西方文化,又破坏了自我传统。至于最近一些年,好像又被归为了文化空窗期:过去穷怕了,如今都忙着赚钱,哪顾得上什么文化?道理其实很简单,没有让人舒展的制度安排,就没有舒展的人;没有舒展的人,就没有舒展的精神;没有舒展的精神,就没有舒展的杰作。
我们应该意识到文化不是经济的花瓶,而是国家精神之根。没有杰出的文化生产,公众就会失去精神的方向。谁能设想没有惠特曼的吟唱、林肯的演说的美国是什么样子?在中国,千年之前的人们会在那些优美醇厚的文章中得到精神的慰籍,观照人生中的至善至美,而今天的人们已经难以得到相应的体验。
我们正在面临着一个来自世界的问题:今日中国人将成为没有文化和信念的地球寄生者吗?如果有自信心的话,我们就不能只把这一问题视为冒犯。我们需要以国家文化的重回精神高地来给出答案。
(节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①Culture:本义是“文化”,这里作动词用,意为“文化生产”。
15.“我曾经长久地凝视着一株开花的李子树,贪婪地留恋着其中的真理。”文章第二段引用普鲁斯特的这句话有何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结合全文,说说“Cultured in China”的具体内涵。(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结尾说“我们需要以国家文化的重回精神高地来给出答案”,请联系文本思考,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和国家应该有怎样的作为?(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们一方面对自己说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一方面在外头又怕跟陌生人说话。我们一边叹息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去帮助路旁车子抛了锚的人。我们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坏人骗了,怕自己在路边与麻烦事或麻烦人惹上关系。我们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我们的爱吃掉了。
要求:请以“生活中的矛盾”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高二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D. (A. háng/xíng pì/bì zhì/shí xiù/ xiù B. sāi/sè qī/xī zhǔ/ zhǔ jiè/jiě
C. lǜ/lù lù/lù zháo/zhuó shén / shí D. pí/bì cān/shēn xiào/jiào liǎ/liǎnɡ)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D(3分)(诵,通“讼”,公开。根据后文“言”的内容和“闻者”可推断出。)
6、A(3分)(为:是。B.前者介词,可译为“跟、同”;后者连词,可译为 “和”。C.前者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后者连词,表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D.把,表示动作处置的对象;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7、D(3分)(“也流露出对他‘弃文学武’‘而不中第’的委婉批评”错。)
8、(1)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4分)
译文:所以在小时候就认识他,了解他的志向气节,是(一个)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托付的人。(计分点:“识”,“缓急” ,“缓急可托者也”判断句式,语意通顺)
(2)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3分)
译文:有南蛮奴仆偷了他的钱袋行装逃跑,在新州被抓获。(计分点:“橐装”, “获”,“获于新州”的倒装句式)
(3)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3分)
译文: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加以传扬呢?(计分点:“虽”,“何以”,“发”)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⑴知交零落殆尽;年华老去;壮志未酬。(一点1分)
⑵拟人。刚直厚重而不失洒脱,充满生命活力的形象。(一点1分)
⑶运用典故。对知交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对追名逐利者的讥讽之意;积极进取、壮心不已的豪迈之情。(一点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略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兵”的形象。(6分)
答:“将头盔戴好”,希望子弹绕过他的身体:写出他热爱生命;战场上他想起母亲、父亲、妻子、女儿,平时也常常想起他们:表现他因战争而饱受思念亲人的痛苦; “痛恨这场战争”,痛恨连长,痛恨步枪:厌恶战争;心有畏惧,仍“做好冲锋的姿势”,枪栓没有拉开,“必须跃出战壕”:写出他的勇敢无畏、勇于献身。(一点一分,结合情节给满分)
14.“他看到一个敌兵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笑笑,腰间抽出一把匕首,一下一下锯着他的脖子……”这段文字在文中出现两次,是否重复?为什么?(6分)
答:不重复。(1分)第一次出现是虚写,(1分)是兵在战壕中想象的情景,表现出兵对死亡的恐惧,对生的渴求;(1分)第二次是实写(1分),兵冲出战壕后牺牲的情景,写出了战争的残酷(1分)。结构上前后呼应,交代了故事的结局(1分),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15. 以普鲁斯特的话论证“我们本能地需要杰出的文学艺术”这一看法,强调有了文化的指引我们才能获得精神上的丰足;(3分)同时,普鲁斯特的话本身就是宝贵的文化产品,给公众指明了精神的方向。(3分)
16. 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重视文化生产;(2分)只有诞生更多的原创性的文化产品,才能延续中国千年以来悠久的文化传统;(2分)中国人要以深厚的文化来树立国家形象,使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分)
17.个人:应该摆脱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改变漠视文化的错误态度;(2分)在急遽变化的年代,依靠文化的指引,使自己获得精神的慰藉,人生的观照。(2分)国家:为杰出文化产品的诞生提供好的机制,鼓励有才华的人去创造生机勃勃的文化产品。(2分)
七、作文(70分)
18. 按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附文言文翻译参考
巢谷,字元修。他的父亲中世,是眉山的农民,年少时师从士大夫读书,年老时在当地学校教书。巢谷小时候跟随父亲学习,虽然朴拙但是博学多才。进京参加进士考试,看见参加武艺考试的人,很喜欢。巢谷一向力气很大,于是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东西,准备弓箭,学习骑马射箭。很久后学业完成,却没有考取。
听说西部的人大多骁勇善战,骑马射箭攻击刺杀的本领是四方中最强的,于是离开(老家)游历秦凤、泾原一带,与所到之处的豪杰结交为朋友。有个叫韩存宝的,尤其与他交好。巢谷教他兵书,两人结下深厚牢固如金石的友谊。熙宁年间,存宝做河州的将领,有战功,被称为熙河名将,朝廷渐渐地认为他是奇才。恰逢泸州蛮乞弟侵扰边境,各郡都不能加以抵制,于是(朝廷)命令存宝出兵讨伐。存宝不熟悉少数民族的事情,就邀请巢谷到军营中相询问。后来存宝获罪,将被抓捕,料到自己一定会死,就对巢谷说:“我是泾原的一个武夫,死并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我的妻儿就不免受冻挨饿,(我)口袋里还有几百两银子,除了您(我)没有谁可以嘱托交给他们的了。”巢谷答应了,立即更换姓名,怀揣着银两步行去送给存宝的儿子,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存宝死后,巢谷逃避到江淮一带,等到被赦免才出来。我因(与他)同乡,所以在小时候就认识他,了解他的志向节气,是一个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托付的人。
是好的,但从这里到儋县好几千里路,还要过海,这不是老年人能做到的事情。”巢谷说:“我认为自己还不会马上就死,您不要阻止我。”不能留住他,看看他袋子里没多少钱,而我当时正穷困潦倒,也就勉强筹集一点钱送他上路。船行到新会,有个南蛮奴仆偷了他的钱袋行装逃跑,在新州被抓获,巢谷跟着到了新州,很快生病死了。我听说后痛哭失声,埋怨他不听我的话,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去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我正住在这南方边远地区,和南蛮们一同生活,大概要死在此地了。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加以传扬呢?听说他有个儿子巢蒙在泾原军中,所以我给他写了这篇传文,改天把它交给巢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