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学实录
程东文
(说明:这是一项特殊形式的教研活动的借班上课,课题是在14小时前的晚上接到的,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协商讨论,只能从教研专网上下材料。)
课前活动
上课前有个2分钟的小预备,我问学生预习情况,又问到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学生回答说是“写作文”“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我随即问谁写的文章最难懂,异口同声是“鲁迅”。于是开玩笑对这群绍兴同学说,你们说老人家的坏话,他的在天之灵就在不远处看着你哟。众笑。我又说,“作文古文周树人”,本来就是全国中学生的“三怕”。待会儿我们要学习到的文言文,也是同学们平时感觉难学的之一。接着,我又自然引导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明确了即将要上的内容将以学习方法作为导引。
第一部分:
找了几位同学分别读标题。重点是“逐”和“怒“两个字,一位女同学念得太温柔,于是笑着说她和不周山来了一个“亲密接触”。
接着是连接到“神话体裁”,让学生做一个快速的抢答,出示幻灯和答案。
学生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因为他们几乎没有错误,只是在“美女画皮”这一项上有同学没有把握,而用下一个ppt的“明确了作者”的解释,就可以很清楚地区分。
随即又对两篇神话的出处做了简介。
第二部分:
随即鼓励学生提问,开始很少有人说话。于是我下去看,发现学生的预习做得相当好,确实没有字词方面的问题了,而在“反复诵读”的时候又读过了文章,读音也解决了,看来等着学生主动提问似乎不太行。我注意一下时间也觉得前头耗时太多,想就自己说一说字词往下行进,没有想到学生被我的几句话激励起来了,从零星一两个到四五个,不少问题出来了。
典型的有以下两个,都集中在《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一篇上。
问1:“共工为什么要争夺帝位,是为自己吗?”
我用很简洁的也是类似评书班的语气回答了孩子:“颛顼共工分别为皇帝炎帝之后,共工为了筑堤蓄水为民造福而赢得民心,颛顼不满共工威望升高便伺机镇压,后共工智谋不及颛顼兵败昆仑之侧,激愤之下头撞天柱,使得大山不再周全,故名‘不周山’。”
问2:“为什么说不周山是一根柱子,地上还有绳子‘地维’。”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立刻将ppt回到神话定义那一部分,让孩子们知道,人类对于自然的认知,其实就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来想像的,既然自己的房子有柱子和绳子来构造,那么天地大概也是如此吧。
随后就进入了字词句的梳理阶段,我和孩子们商量了一下,大家平时都是用“开火车”的方式来检测的,于是我也借用了课件对重点的词语的用法进行了梳理。
(此一阶段约10分钟,略。)
每个人都在向着太阳奔走,这本是一条充满了缺憾和希望的生命之旅。“道渴而死”时,幻化出一片桃林,生命以另一种状态绚丽呈现,并且赢得了后人尊重,正说明夸父虽悲壮但并未失败。所有的付出都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