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孟子》教案全集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陆洋
从孔子到孟子
夫 子 自 道
全面认知孔子真人,最可信据者自莫如《论语》;尤其是夫子自道部分,都是剖心示天下之言。而其所言多为心之所之的天下之道,和身之所修的君子之德。纵观孔子一生栖栖汲汲的心力所萃,实不出学以求道、仕以行道、教以传道三事,身之穷通、事之成败,非所甚看重者。故本篇次序不全依生平履历为序,而取《为政·四》夫子晚年总结一生学道精进的思索历程为纲,选辑凡百十三章,分六部分说其义,阐明孔子为天下求仁爱安宁之道、修君子楷模之德所付出的毕生心血与成就。盖孔子对中国历史无比深刻的影响,固在道德而非事功也。
《为政第二章》子曰:“吾十有(又)五(古初数手指计物,故十以上须加“有(又)”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立身有道),四十而不惑(不为世事惑乱),五十而知天命(人生所行所制的自然定律),六十而耳顺(一听就知其所以),七十而从(一作“纵”)心所欲不逾(越)矩。”
【本章是孔子晚年回顾自己一生志道成仁全过程的简介与自评,语浅义深,一步一阶梯,最足后人认识真孔子。人老都喜回味当年风光的旧事,唯孔子自幼至老只志于道。想孔子一生,不论求道与求仕的经历都可谓丰富。而今暮年,一不嗟老叹卑,二不以身尊“国老”自荣,以弟子半天下自豪,升沉荣辱俱遗身外,甚至不知老之已至,一心系念不忘者唯有淑世之道与徙善之德,虽老不改其初。不管世人对孔子之道如何评说,他这简朴自叙中饱含的精纯笃实的哲人风度,乐道不倦的极端热忱,就是思想家最可宝贵的伟大品德,足供认真的思想者永远奉为楷模。
孔子自述求道进德的历程,自年十五始。十五开始懂世事,周世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学写、算),十五入大学(明人道)”。孔丘无此福气,三岁丧父,年十七又丧母,要学全得靠自心坚毅。“志于学”的“志”贯穿孔子一生,不可轻看,“志者,心之所之(向、往)也”。无论做什么,心里老是想着学与问,才是“志于学”。《论语》全书,处处是孔子好学慎思的心得之语,终成“集大成”式的思想巨人。“至圣先师”首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最好学的楷模,影响所及,鲁国也以好学著称,两千年来中华民族从天子至庶人,尊师崇学的风气经久不息,曾经世无其伦。
“三十而立”是人生成熟的一大标界。常人成家立业,家为传后、业以谋生,所立不出生活本领。少年孔子为独立谋生也干过许多粗活“鄙事”,二十出头当过季氏家(“家”是国下面封给卿大夫的行政领地)的小吏,管仓库则秤平而账清,管牲口则“牛羊茁壮长”,公平敬业。然所业非所志,志道之士别有远大怀抱,“入太庙,每事问”,探询礼器设置中的礼意,随员出访洛邑学周礼、读文献,向宫中乐师学古琴曲,在齐听舞乐“三月不知肉味”,抓住一切机会学礼乐。孔子之世,周以礼乐治天下的模式行了四五百年后,虽呈 “礼崩乐坏”之势,可在邦交与贵族人际关系上仍具正统权威,言行举止合礼就有分量,失礼即为人耻笑。“礼经三百,威仪三千”,事事有礼,非学不成。从十五志学到三十,孔子自信已能在纷纭世事中立身处世,站稳脚跟,依礼行事了。“而立”,立于礼也,而“礼,履也”,指行事有准则。
“四十而不惑”则是听言观人都能得其真,不受蒙蔽,做到心中有底,可说是见识上的“立”。人世真伪难辨令人疑惑,是非淆乱教人迷惑,时尚滔滔诱人眩惑,左右失据陷入困惑,偏见私欲导致抉择惑乱,不惑甚难!智光烛照则外物之惑可破,笃道厚德则内心之惑能祛。“不惑”,立身乃能“确乎不可拔”,志道坚定而不移。古人“志于学”,根本上是为自身素质的提高,故学与人同步并进,非为学位名利也。从身立于礼到心无所惑,是孔子求道有成的第二大步。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身心与道德已无不相应,学道而臻于成道的至境。以前的学、立、不惑基本上还是求人世之道,五十而后的“天命”“耳顺”“
125
从心所欲不逾矩”则由人道进而沟通天道。以大自然生灭运化之大道观世待己,懂得此生所当行与所制约,则行所当行,止于当止,乐天知命。中华自古崇信自然的天地之道,实为理智健全而卓越。“天之爱人甚矣”,既生众民,又无偿提供人生必须的一切,能不爱乎?天有大功而不自夸,大恩而不望报酬,贫贱不欺,巨细并照,可不敬乎?倘离天辩道,人世有权都有理,有舌皆能辩,则是非无由裁定;至高之理,至公之德,皆在默默运化而昭昭明示的“天”中。故周秦诸子虽各道其道,而皆从天道推论世道。近世辩诘 “天道观”唯心还是唯物?中华哲人不作无谓之辩。人是“天地之心”,天有道而不能自言,唯“人能弘道”;赋予概念、构造“学说”者莫非思想文字,何来无人之“唯物”?然人心如空无一物,则无所思无所想因无任何主义,哪有无物之“唯心”?“道”为万物所显示,也是人学习思考的心得,心物互动的文化观念,超越且优越于西哲排它独断的“唯心”“唯物”远矣(与古希腊智者们不问人世祸福的纯思辨习气两样,人之言道不远离人生实情,中国几千年哲学史上绝少鼓吹无物而唯心、无心而唯物之所谓道)。
孔子不轻谈天命,大抵有二层含义。以“天命”之“命”为动词“命也”“使也”之义。天使(命)我之所以为我的德性,即《中庸》开宗明义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孔子屡言“天生德于予”,则天必不虚生我,我德必不枉有,意识到天赋我德性就是命我修德尽性于斯世,奉行天命是人性的大自觉。人生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因之而大增,鄙吝自私、懈怠自弃之心不敢有。“君子自强不息”正是从觉悟天命中得出(见《易》乾卦)。另一层义,“命”又是名词“定数”,“天命”是天在冥冥之中对人心人力实现程度的最终限制,“道之将行也与(欤,下同),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此“命”即由天定,人力不可强者。因为天不独生我,并不私我,有无数生灵各具才性各有所求而共处一世,其间爱恶错忤,聚散无常,必然偶然无限复杂,命运实有理性不可究诘者。人处亿兆间,奋斗一生的最终所得果有多少?是个人无法逆料又无从拒绝的事实。只有努力在己,而“成事在天”,如年之寿夭、命之穷通、道之行与不行,皆有身外无限复杂的因素时时在制约着。凡此难以名状,通归诸“天命”而已。(这种世事纷扰的最终局面,即所谓社会历史,故恩格斯称之为无数个体运动的“合力”作用。可知不存在单一先验的历史“规律”。)通知“天命”的二义,则君子既自强不息,又敬慎戒畏,知此生所当为与不可强为。所以《论语》全书最后一章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行事总是那么有理有节、不骄不馁,极富分寸感,言语间有种清明的圣智气象,和他五十后由“下学而上达”,又从天命返观人我的极深修养工力,大有关系。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知天命”由理性知解精进为耳目心志的道德至境。闻人言而刺耳者,常因事出意外,或言忤己意。能心无成见,“无意无必”,洞明人情事理之必然自然,意外亦在料中,则逆心不觉刺耳,心明耳聪而无所不顺。其实五十一岁后那四五年,是孔子一生唯一参与外交内政的斗争,同各种人物认真打过交道的一段经历。要说他热衷政治,正宜有所回顾。不料只淡淡地说,学了个“耳顺”,算是长进吧。人之于仕途政事,干时起劲,老来也懒得再提起了,很耐人寻思。史称孔子“晚而喜《易》,韦编(编竹简的牛皮绳)三绝(多次因常读而磨断)。”《易》正是从天道察人事之书,孔子默祷苍天能“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五十五后的十四年岁月,带领众弟子奔波各国,苦苦寻求能行道之邦,结果到处不用,还曾被囚禁于匡、绝粮于陈,得出“君子固穷”的结论,欣然接受“丧家狗”的称号。六十八高龄的人了,气血已衰,只好返鲁,不复求仕,发愤忘忧,潜心整理“六经”典籍,为民族的历史文化保存了一批奠基性的宝典,不倦地谆谆教诲众弟子,给三代仁德大道造就出一批薪火传灯人。本章自叙至古稀之年,依旧一字不及其业绩,只认真审视自身求道进德之境。从心所欲无不中矩,则已不待思而后明,不勉力而中道,此莹然无瑕的道心,是明澈高贵的“天地之心”,人心价值的最大实现,道德修养的最终完成。“从心所欲”是自由,“不逾矩”则自觉受制约,常人只知自由与制约对立,而孔子既自强不息又自觉克制,才是最完善也最难到的境界!
人之不朽有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夫子有其二不朽焉。古今中外诸圣中,夫子之道最贴近人性本真,故能得地球上人数最众的民族最经久的悦服;夫子之德最高雅纯粹,故历代贤哲才俊共奉为中华人文的祖师,钦敬不已,岂无故邪?】
《公冶长·五》颜渊、子路侍(伺奉)。子曰:“盍(何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所乘马车)衣(穿)轻(钱大昕考古本无“轻”字,是)裘,与朋友共(同享),敝(坏了)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勿)伐(自夸)善,无施(加人)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25
【后世总喜把夫子美化(或丑化)为道貌岸然的说教者。想不到言志这种理想教育的严肃场合,孔门师徒竟如友人促膝倾谈,绝无闻而生厌的豪言壮语,令人怀想其时师道之淳,学风之正。子路来自“卞之野人”,粗豪刚直,车同乘裘共穿,用坏了也不计较,所愿恰符朴直无私之性。颜子深悟夫子之道,善能推己及人,志在学道自得。最平实而远大者,还数夫子,所愿不出善良生民所热望,老安友信而少怀,既是个体的人生价值,也是人道社会的安乐图景。过此之求,“伟大理想”“壮丽乐土”代代君王与圣哲们都许诺“定要实现”,也曾疯狂试验过,临了反思,何曾消除老者被遗弃、朋友无信义、少者缺乏健全成长的社会环境?孔子之志是人生正常需求的朴实概括,任何社会皆宜作基本准则。夫子不自设制度、发明主义、依靠谁打倒谁。表明他不是政治家,不谋统治人,更无特定“阶级觉悟”,只是位热爱人类孜孜求老少安乐、朋友忠信、社会人人各得其所,遂性生活的伟大哲人。
安之、信之、怀之的“之”,是指使安、使信、使怀的“我”,还是代老、友、少?旧说各异。明白的原文,又叫注释专家缠绕胡涂了。强生分别,实为多事。志者心所向往,既是我的追求(我欲使老安、友信、少怀),自然也是我所愿见(出现老能安、友可信、少者得关怀的社会)。此思理为古哲常见,如我自觉人为万物之贵,故以道德人格自珍自贵,且以此敬人爱人,而人亦敬之爱之,仁在人我之中矣。必欲追究君子是以自爱为宗旨还是爱人当主义?则求深反惑也。当世论者多不怪自己对母语与传统思维渐失理解力,反而责怪中国汉文概念不精密,理论非科学。现代工商社会生产的机械脑袋读不通古书,哪能迁怒于传统文化?】
《公冶长·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孟子》中说“夫子学不厌,教不倦’可谓仁且智,但是夫子还是那么谦虚。现代人急功近利,好象自己智商很高似的。脑袋虽然好使,可不下工夫,结果呢?还是落于庸俗。可悲可叹!
此章是明白告诉大家,孔子是以他的好学为荣...而非後世人以为的道德,也是告诉大家读论语....别只顾著仁义道德....更要专注於好学之上。
杨伯峻: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信实的人,只是赶不上我的喜欢学问罢了。”
钱穆:先生说:“十家的小邑,其中必有像我般资质忠信的人,但不能像我般好学啊。”
李泽厚:孔子说:“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也有像我这样忠实可靠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喜欢学习罢了。”
【孔子一生以圣人之德自修、以仁道之心待世,而始终不敢以圣自居,以仁自诩,只有“好学”则可自信,其故可知。“学然后知不足”,愈好学深思,愈明白有限之身求无尽之道,所知实有限而所未知仍无涯。可以俯仰无愧于天地者,亦唯“好学”而已:我一生志学,未尝虚度。只有疏学浅尝的半吊子,才会略拾时文俗论之牙慧,便以为得宇宙天地之金钥匙,动辄侈言“规律”,似一切“奥秘”在握。孔子之“学”与今人之背书绝异,他下学众善而自改不善,上通天道而乐道忘忧,不但内涵广大,而且得于心必见诸行,“学,效也”(后代每学张嘴,见诸文而已)。《论语》言学之富而精,古今无与伦比(详后《论学篇》)。“不如丘之好学”,谁谓不然。古义学是“觉己”,教为“觉人”,学不学关乎有无成人的觉悟,所以是贤愚的大界别。至于随便哪个小邑,都能找到心地忠厚、待人诚信“如丘者”,此语似不敢信,不可解。周制“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周礼·地官·小司徒》)。而今纵口逾千万之大都,也未“必有忠信如丘者”,遑论十室之邑。古注多说是夫子以自谦勉弟子,因注家总觉孔圣是先天后天都非凡入圣,尊孔尊到连夫子自己的话也不相信了。由于谦虚是美德,就故意示谦以自美者世上诚有,却非孔子。“伟大的谦虚”是特殊谋略制成的精致虚伪,素为孔子所鄙夷不屑。其实,古风淳厚,古道热肠,古人质实,本是古今人所共知的事实;论天性之全,素质之善,身心充沛,古远胜于今。势利物欲与人生善性背道而驰,是人类历史的规律。只因不合洋人的“社会进化论”而被有意淡忘,加之对“厚古薄今罪”笔诛刑罚而强令禁口,以至“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无法理解。古代民风何以能美?民性因何而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古圣先王能依华夏(中原腹地为主)水土所宜与居民习性,推行了一套最富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组织制度——“井田制”的生产方式与邻里关系。(近代学者或疑未尝行,证据不足,不取)现据各种信史资料,撮述于下,以资减少历史隔膜,便于理解先民的生存方式与人际关系。
125
井田之制:田九百亩,开井形四道,分九区,凿井于中。周围八百亩八家各百,各种自收。中百亩八家各耕十亩,收获归公;余二十亩家各二亩半,为田庐。春种秋收期农夫出邑居田庐,妇子送饭;冬则归家入居邑里。“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火(照明柴火),同巧拙(互教互学)而合习俗也。男女有不得其所者(怨女旷夫),因相与歌咏,各言其伤。”(《汉书·食货志》)《诗》之“风”与部分“雅”,多从此中唱出传开。这种同耕而自有、聚居而各食“和而不同”的生产生活形态,据传始于黄帝之世,三代沿袭,在长期不断完善中凝成了中华民众独富的淳和忠厚的道德风尚。《汉书·食货志》称:八家“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齐同(道德观念相同);力役生产,可得而平也(贫富相差不大)。”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州为乡,万二千五百户也。里有序(初级学校),以明教,乡有庠(中等学校),则行礼而视化焉。夏曾佑先生概括以井田为政教有十大功能:一则不泄地气,二则无费一家,三则同风俗,四则齐巧拙,五则通货财(古初之市场在井边,日中为市,打水时物物交易互通有无),六则存亡更守(防匪盗),七则出入相司(互相关顾),八则嫁娶相媒,九则有无相贷,十则疾病相救。(《中国古代史·第十四节》)古先王之制度,首先考虑的不是增加财政收入,而是安定民生与笃厚民风。井田制不独奠定了古代中国税率大体以“什一而税”为基准,庶民温饱无虞。其意义至巨、功德尤伟、举世独创者,在井田制孕育出忠厚诚信等全民美德:居于其间者攸戚与共,无人不受惠于邻里,不忠不信,为众共弃,则无人能独自生存,故互助关爱,积久成性。孔子对人性本善,仁政可行的信心,正是以斯民奉行三代直道为社会历史依据。小邑有“忠信如丘者焉”,又何足怪。东周王权衰落,“井田”随周礼而坏,战国兼并,至秦一统,乃真“溥天之下”莫非王臣(奴)王土,“井田”荡然,贫富悬绝,民风遂薄,忠信渐稀矣。唯穷乡僻野,犹残存忠信。】
《述而·七》子曰:“饭疏食(吃粗食),饮水(喝生水),曲肱(gōng臂)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得之不正当)而富且贵,于(对)我如浮云(比喻与我不相干的身外之物)。”
【此章以气韵生动、意趣隽永,历来为人乐诵,至今读来,仍有光景常新的不朽魅力。钱穆先生说得好:“本章风情高逸,可当一首散文诗读。学者惟当心领神会,不烦多生理解。”(《论语新解》)散文诗形散而神聚,言近而旨远。此章前半四句只有十字,语简之极,辞朴之至,了无修饰,竟能即景如诗写生如画,千载如睹,一字增减不得;孔门弟子载录师言之准确入神,以不文写至文的神技,令人叹为观止!这缘故,即古人所谓“文犹质也”,“至情不文”“质有余则不受饰也。”夫子之真至于知天命、善至于爱天下的道德风采,何用世人再化妆美容?唯夫子人高,弟子知深,故有此等天地至文留在人间。此中妙味,只有靠自心领悟。
章之“浮云”,意喻:“不义而富且贵”,与我不相干。古今“富且贵”者极有限,而人皆营求,于是不择手段地贫谄富,富鄙贫,贱媚贵,贵愈横,不义不可止。孔子不屑谴责浊世说粪土富贵,只显示自己是别一境地,不义不取,乐天知命。淡淡数语,启示深远。争权于朝、夺利于市之徒,虽郊游野餐,饮食精美,难有此乐。今人侈谈追求快乐是人生的权利,古人提醒乐有雅俗:“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乐记》)真能领会此乐境界之高远,实非易事。宋儒程子郑重提出:“须知所乐者何事?”人必曰:道!然而道属于理性,哀乐却是心情,“乐道”尚未切心。说者引《庄子·让王》叙孔子厄于陈蔡后之议论:“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得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庄与孔都深知,道有贵于一身得失的无上价值,才能以道自尊而富贵为轻的态度自处于世,故庄在嘲儒之余仍能理解孔子乐道之志。不过天地无心,可以对寒暑风雨无觉,人却不能对饮食苦乐无感觉。要绝对“道法自然”,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何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马蹄》)动植物的自然,对人就不自然。庄文之妙恃其才智,孔子之美在仁德,以“寒暑风雨”之自然解释孔子求道自得之“乐”,终隔一层。孔子志道、据德、依仁、游艺,莫非心力所致,故处处有情,字字见心。庄子玄道为身外之虚象,非汪洋恣肆不能明其仿佛。与其说此章是乐“道”之本体,不若讲是洋溢“德身”的那份欢悦自得:分明意识到自己俯仰无愧的泰然、道与德若契的充实、天与人浑然的自在、身心统一的从容和悦。此际即使嚼口粗粮呷口清水,枕臂而卧,目送飞鸿,耳聆天籁,一种超乎世情俗欲的大自在透身愉悦,美美地充实着生活,滋润着清贫,吃啥都香,乐盈天地矣。夫子之乐是体悟到仁道在身心中的内在充实感,庄子至乐是恍若遗世弃身后的逍遥感,貌同神异。
常人之忧,大半在贫贱,“有钱始作人”《汉乐府》已有此叹。虽说现在已有追求富且贵的自由,其实更有追而不及、求而不得的自由。“共同富贵”
125
难,没有贫贱何来富贵,故贫贱总是庶人的命运。这就提出了:一、富贵如何爱护贫贱(详《论仁篇》);二、贫贱(尤其是士)如何自处。苟不义,不求不贪不羡,视富贵如身外浮云,谁能奈何?志道乐德,别求人生价值,不见得就饿死冻毙(尘世为求富贵而互相伤亡者,远比乐道饿死者多得多);一旦求道有得,“乐亦在其中矣”。这似属空谈义理,而有了开头数语的描述,便觉真切可信,感召无穷。孔门常言德,少见空谈大道,道贵济世,人贵德行,叫什么主义,尚在其次。】
《述而·十九》叶(shè)公(楚大夫,其封邑在叶地)问孔子(问孔子是何等样人)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汝)奚(何)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云尔(如此而已。按定州汉墓出土本无“将”“也”二字)。”
[按:《礼记·表记》有段话可参读。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极言其少)……《诗》之
好仁如此,乡(向)道而行,中道而废(竭心尽力而后止,与半途而废之义正反),忘身之老也,不知
年数之不足也,勉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叶公问孔子是何如人,子路不吭,不知是以为叶公不足以知夫子而不屑回答(叶是大夫,爵未至公而称公,是僭号),还是因觉其师道大德高,一时无从答起。孔子却愿别人对他有个真了解,“忘食”“忘忧”“不知老”云尔,什么都不用多说,只有自求完善这份不倦追求的精神人格。认识孔子,调查生平履历并非至要,挑剔其言行得失也未必有益学者提高;他对后世最宝贵的遗产,正是他自己最看重的品德与精神。
“发愤”之“愤”,《说文》释为“懑也”,是志不能申、意尚未通之际憋闷填胸的情绪状态。哲人学道未达、人事困惑时会“愤”,诗人情感抑郁时更易“愤”,与今愤恨、愤怒之“愤”含义有别(今之气愤,古作“忿”)。中医言“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身心一理也。“愤”闷必求“发”使通,故屈原“发愤以抒(泻出而舒畅)情”(《楚辞·惜诵》)愤发为诗,诗写得好就轻松多了,诗人只要有才,发愤尚易。哲人艰难多了,不但要有博学多识勤问的知识底子,尤其要从纷纭万象中思索出背后的所以然之故,找出本原性的道一以贯之,更得将道一点一滴地修养为自身思想言行之德。深思明辨过程中道不达、意不通、事疑惑之烦闷,时时可遇,其苦心焦思、欲罢不能,“发愤忘食”者,皆未通激而求通之坚毅执著也。一旦学思有悟、修身有得,昔日塞胸之懑涣然冰释,自觉又近道一层之乐,为如何哉!只有一生始终“志于学”“笃于道”的圣哲,才能把学道有得之乐看得无比珍贵,足以忘怀人生百忧。“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所教人者,自己都先作出表率,故有无可争辩的说服力。忘怀人生忧患,真是谈何容易,故宗教家总是借助外力,或绝对信仰教主的神力可消灾,或一心期待死后的天国能解脱。政治家也如法宣教,政府能解忧,未来定莫愁。教主君主的神奇政教,几千年了,依旧少年希望中年失望老年绝望,代代轮回无休止。只有孔丘教人不乞求身外之神灵与富贵,也不许愿死后的未来天堂,有道无道,治乱兴衰由君政,君子小人在各人,“君子求诸己”“为仁由己”。天地已然赋予人独厚的灵性,人类是发扬善性以进大同,还是滥用才智自作孽同毁灭?全“由己”!孔子第一个从大道层次发现了人独有的高贵天赋、全面论述了君子所承担的仁义天职,并把自身修养为伟大楷模。微夫子,我们怎能想象区区之身,竟可以如此高贵而纯粹哪!想孔子一生坎坷,忧患可谓多矣;“不知老之将至”尤难能可贵。人一上年纪,皆知“老”之可怕可虞(汉语“老”可作“死”之婉辞),而夫子不知其将至,盖亦乐道不疲而忘之矣。求道无所谓老少,真正是仁为己任,鞠躬尽瘁,老犹不衰,其聚精会神有如此者,斯何人欤!
常人能发愤忘食于一时,而夫子是精勤一生。乐道忘忧已不易,忘食忘忧乃至忘老,此身与道同体,无可复加!这才是值得思想者永远心香顶礼、忠诚于仁道的圣哲。】
《宪问·二十八》子曰:“君子之道三,我无能(未具此能)焉:仁者不忧,知(通“智”,《论语》之“智”通行本例皆作“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孔子之道集三代之大成而创新境,新道须有新素质之人承担,这就是他毕生自期和教养的“君子”。君子在世行道,可真是“行路难”,得具备许多能耐才不至败其令名(详后《士君子品格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子在此提出仁、智、勇三者为最基本的品质,并在“不忧”“不惑”“不惧”的限定性解释中赋予新义,建立起三者的内在关联。先看后二者,“智”“勇”在古代世界原本远旺盛充沛于后世,试看华夏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及哲人豪杰之事迹可知;有智有勇尤其是智勇双全者,素为世人钦慕。然而流俗很少想过:诈“智”可以为虎添翼,蛮“勇”
125
凶残可以恶过禽兽;苛政猛于虎的专制得以久行者,正以霸主拥有智囊之诈与虎旅之猛耳。智力体力只是能量,不是善德,崇力尚智而无道弃德,祸乱无穷。人兽之异,不在衣冠,主要在同类关爱之仁道。故曰:“仁者人也。” 孔子前已有人讲仁是美德之一,可是从来没人像孔子这样鲜明突出地强调为人最根本的质性,治世最基本的准则,修身论学,无不仁以贯之。爱人非利己,故从大力弘扬仁道说,生民以来,孔子是第一人,举世无二。仁只是人心之本,“本”得有枝叶才能茂盛。仁而不智,善恶不分,愚仁滥爱,反而害人误事。智而不仁则毒阴诈智,蒙人坑人,则智不若愚之害轻。唯仁人之智能明道,目光如炬,烛奸邪而明善真,斯为可贵。“不惑”止于不受骗,排除了以智诈愚的可能。既仁且智即须行道,而世之不仁者以权威吓人、财势压人、黑恶残人、卑贱屈人、贫苦煎人……可畏可惧之事亦多矣,心不坏也不傻而被逼良从娼、弃明投暗之男男女女,何世无之!畏惧则一身且不敢自保,无勇则仁智无所施。孔圣云:“不惧!”富贵权势转眼成云烟,人道根于人类不灭的天性,吾何惧彼哉!子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礼记·表记》)极言无欲无畏之仁人,天下难得也。苟能坚信仁乃人间正道,育成天地正气,人即还原为孟子称颂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勇气源于道义,唯仁者有大勇。故一切恃强凌弱、残民以逞、恶少横行、泄忿亡命诸不仁暴行,皆不足言真勇。“不惧”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抗压胆识。“儒者柔也”是文明职业的特性,柔之大刚犹水之覆舟,与仁之大勇相通。弱势群体的自尊自立,最需要的不是觉悟正是勇气,无畏才能笃其仁骋其智;一“惧”,就人格干瘪无生气没主意了。故君子之道三,而以“勇”终其德、全其道。这是足以承当大任的全面发展的新人格素养,夫子以此自期并与弟子共勉。
面对勇于冒险夺利、敢于暴行残民的世界,高智商有仁心者普遍怯懦,缺乏勇气。所以有必要重温孟子言勇的体会。勇者心之气,关键在笃志,气随志行,志坚气聚,志大气浩,故曰志气。匹夫不可夺志,什么威胁利诱都不动心,压力变成志壹而气动的动力,平日直养勿泄气,可以浩然于天地。他曾引曾子之言:吾尝闻大勇于夫子(孔子)矣:“自反(反思)而不缩(理不直),虽褐宽博(即使是穿短衣的贱者),吾不惴焉(恐吓他)。自反而缩(理直),虽(对方是)千万人,吾往(进)矣!”(《公孙丑上》)儒者大勇,才是中华正气!】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开祸患的事情,哪有不采用的呢?靠某种不义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靠某种不义的门道就可以避免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干。这样看来,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
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饿死。(可是)恶声恶气地递给人家,(就是)过路的(饿汉)都不会接受;踩踏过才给人家,讨饭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
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过去宁愿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125
天之未丧斯文也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章旨] 此章明孔子之德将垂教万世。
[注解]仪封人 : 仪,卫邑名。封人,掌封疆之官。君子 : 有道德学问的人。二三子 :仪封人呼孔子弟子之语。丧 : 失位去国。木铎 : 金口木舌之铃,施政时所振,以警众也。
[语译]卫国仪邑的封疆官请求孔子接见他,说:「只要有君子到我们这个地方,我从没有不和他见面的。」孔子的随行学生请求孔子接见了他。他见过孔子,告辞出来後,对孔子的学生们说:「诸位,何必忧虑你们的老师丢了官呢?天下混乱已很久了,上天将把你们的老师当作警戒的木铎,垂教世人。」
[注译]仪封人 : 仪,地名。有人说当在今日的开封市内,未必可靠。封人,官名。大概是典守边疆的官。请见、见之 : 请见是请求接见的意思。见之是使孔子接见了他的意思。何焯[义门读书记]云:「古者相见必由绍介,逆旅之中无可因缘,故称平日未尝见绝於贤者,见气类之同,致辞以代绍介,故从者因而通之。夫子亦不拒其请,与不见孺悲异也。」丧 : 去掉官位。木铎 : 铜质木舌的铃子。古时公家有什么事要宣布,便摇这铃,召集大家来听。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边防官请求孔子接见他,说道:「所有到了这个地方的有道德学问的人,我从没有不和他见面的。」孔子的随行学生请求孔子接见了他,他辞出以後,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著急没有官位呢?天下黑暗的日子也太长久了,[圣人也该有得意的时候了,]上天会要把他老人家做人民的导师哩。」
[今注]仪封人 : 郑曰:「仪,盖卫邑。封人,官名。」封人,守边界的官吏。丧 : 集注以[丧]为失位去官,这恐怕不是仪封人的意思。郑玄释为「道德之丧亡」。木铎:是一种金口木舌的铃 郑注:「木铎,施政教时所振者。言天将命夫子使制作法度以号令於天下也。」
[今译] 仪邑的封人请求见孔子 说:「凡到这个地方来的君子人,我没有不见到的。」跟随孔子的弟子就让他进见孔子。封人见过出来说:「你们何必为文化要丧亡而担忧呢?天下已经乱得很久了,天会让你们的老师来做振兴文化的工作的。」
卫国仪邑防守边界的官员,请求见孔子。他说:“到这里来的君子,我没有不能见的。”随从孔子的弟子领他去见孔子。他出来时,对孔子的弟子们说:“你们几位何必担心孔子失去官位而离开祖国你?天下无道,天主上帝将以孔子作为传布政教学说的木铎。”
徐志刚先生注:“木铎(duo夺):一种金口木舌的大铜铃。古代以召集群众,下通知、宣布政教法令,或在有战事时使用。这里是以‘木铎’作比喻,说孔子将能起到为国家发布政令的作用(管理天下)。”
张国堂说:“孔子的政教学说,是天主上帝的旨意。孔子只是天主上帝用以发布旨意的木铎。而木铎是一种器具。这就是说,孔子是天主上帝的仆人。天主上帝用孔子管教中国古人。这是天主上帝爱中国古人。孔子就是天主上帝爱中国古人的见证。”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没世),文不在兹(此,自指)乎?天之将丧斯文(指文王所总承的三代文明)也,后死者(后文王而死者,孔子自指)不得与(参与,此指掌握、继承)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犹‘其奈予何’)?!”
孔子被拘禁在匡邑,说道,“周文王逝世以后,礼乐典制不都在我这里吗?上天假如要灭掉这些文化遗产,那我也无法整理和传播了,上天假如不打算毁掉这些文化遗产,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史记》载畏匡的原委如下:时孔子年五十五,出国未久,与弟子将往陈国,过匡,颜刻为仆(赶车),以其策(鞭)指之(匡城)曰:“昔吾入此,由彼缺(城墙缺口)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扣留)孔子(《孔子家语》:匡人简子以甲士围夫子)孔子状(相貌)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
125
(即本章)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按: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认为:“今《史记》所载孔子畏匡事,盖出后世误传,不足信也。”《史记·孔子世家》所叙时间确实问题很多,其故不明。惜文献不足,有的已无法指正;况历史上多据《史记》理解孔子生平,故仍录供参考。】
楚狂接舆(佯狂以避世者)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即德何其衰。句以凤比孔子,谓当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而今无道却不隐,故讥其德衰)!往者(以前的事)不可谏(劝止),来者犹可追(来得及改)。已而已而(重言“算了吧”)!今之从政者殆(危险莫救)而!”孔子下(车),欲与之言。趋而避之(接舆紧走躲开孔子),不得与之言。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换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接舆赶快走开了,孔子无法和他交谈。
【这位“接舆”,因能讥圣人德衰而出了大名,秦汉许多著作都以他为佯狂避世的代表人物,陆续编出故事姓名。其实《论语》中这几位偶然路遇者,皆失姓名只以事称,如“晨门”“杖人”“荷蕢”“沮溺”皆以事命人也,接舆不过接夫子乘舆者。楚狂之歌,与其他隐者无二,以为从政已岌岌可危了(用孔子的说法即“礼崩乐坏”),避祸为是,别去救治,要孔子及时悔改。道者“隐居以求其志”,应予尊重,无可厚非。然而只准自己肆口讥笑儒者之“行义以达其道”,不听对方解释,拒绝认真对话,就不是有道能容之士所宜为。歌者既是楚“狂”,尚有自大权利。庄周不狂而以智自诩,接着接舆续写了歌词,以“圣人”教训孔子:“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建功于世),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全生于世)。方今之世,仅免刑焉(不受刑就算好)。福轻乎羽(羽毛),莫之知载(没人知怎么得到);祸重乎地,莫知之避。已乎已乎,临(教育)人以德(两句言别想以德引导世人)。殆乎殆乎,画地而趋(画出道作行走路线,多危险呀)。迷阳(草刺)迷阳,无伤吾行。吾行郤曲(刺榆),无伤吾足。”庄周的圣人,只求在荆棘世道上躲开被刺,“无伤吾足”就行,别无高见。又说:“山木自寇(伐),膏火自煎也。”(《人间世》)木因材美,故匠人先伐取用而丧生,膏油不点亮照人,自己就不会熬干,儒者修德教人,活该自找倒霉。接舆责从政,庄子罪儒者,对仁德君子又狠多了!魏晋至今擅于清谈玄理(有时是扯蛋)者,也以观世明智自鸣,惜其才智恒施于百般挑剔仁人志士的缺失,而不触及专制要害,据称是宽容精神,却不恕仁人之失败。《老子》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迂阔)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四十一章》)夫子道大所以被笑,清谈志小,故喜以讥人自高。道者的嘲弄,因道不同,不足怪。奇怪的是,后儒注解这几章,也不为孔子明心迹,反而竭力为楚狂之流吹嘘拔高:以“凤”比孔,可见是知圣之大贤;歌非讥夫子,正为夫子惜耳;用世为禄,隐世为名,狂与圣心通;甚至说孔子修《春秋》功垂后世,“皆自楚狂一言发之”,是孔门功臣……不一而足。可见许多宿儒之人生观,实与道家相通而和孔子隔膜!】
长沮、桀溺(长桀是高个大块头,沮溺是沾泥水,古人常以其事名其人)耦(二犁相并)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渡口)焉。长沮曰:“夫执舆者(手握大车缰绳的人)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鲁孔丘与?”曰:“然。”曰:“是(这人)知津矣(讽刺孔子既志于道自然识路,还问啥?旧说孔子周游列国,自知津渡)。”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指浊流)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改变)之?且而(尔)与其从辟(避,下同)人之士(指孔子避恶人亲仁人)也,岂若从辟世(浊世)之士(自指隐居)哉?”耰(yòu,耙土盖种)而不辍(停)。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难过貌)曰:“鸟兽不可(没法)与同群也,吾非斯人(此世之人)之徒与(参与,相处),而谁与(又能和谁去共同生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与易,参与变革浊世)也。”
【译文】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 "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 "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 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 "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
125
子路回来,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 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夫子客客气气地让子路去问个路,却叫两个泥腿子好一顿奚落,甚至想瓦解孔子的队伍,叫子路跟他们避世去。而师徒却始终恭敬有加,双方态度很不平等。一者儒守礼,隐居避世则在礼法之外,不妨倨肆些。所以儒生遇道士,多少有点秀才碰到兵的架势,无礼胜有礼。二则沮、溺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帝力何有”之辈。自食其力于天地之间,世上没有比这碗饭更干净、这种人生更有权自尊的,可谓古代纯正的个人主义者。他们对不食力而辩口舌的文化人,天生有种拒斥感。何况古圣先王都尊农业为国本,后来田园诗人对农村尤赞美无以复加,其自足自尊感有深刻的历史因由。可惜他们只信自身经验,排斥文化的深远思考,终于有一天被派去“占领上层建筑”“管理大学”,已是后话了。沮、溺刁难孔丘之徒问津,孔丘却很珍视道者清净不扰、洁身不辱的拒污染品德。一则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乎”,再则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其伯夷、叔齐乎”,儒学能容道家之长。《老》《庄》却诋儒无所不至。天下滔滔不可易,唯我独是却可争,是学者的常见心态。《庄子》一书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百计诋儒为天下罪魁,力言灭绝仁义就太平无事,只图骂得痛快,不管颠倒黑白,就不及其先辈沮、溺了。“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看出天下恶浊,已是遍地皆然无从改,便说改革难成,不如逃避。庄周玩诡辩倡齐物,谓万物都一样亦是亦非无是无非,分善恶谈改革本身就是荒谬命题。似乎超越人类观念一切局限了,事实上却是粉饰丑恶抹黑美善。古今智足以口辩清谈而胆不足以问苍生疾苦的士大夫们,最喜引庄生为同调。中国向来多的是人精,缺的是志士。世界纵丑恶,隐者岂真能遁出世外去?人和禽兽合不成群,不和滔滔的同类打交道还能和谁?要说“滔滔皆是”改革难,正需有人知难而进、知不可而为,给黑暗以光明,方见君子仁人的分量与质量!若天下已有道,享现成福谁不会,何用我孔丘栖栖惶惶为天下先!多么诚恳的掏心话啊。可后世名士一直对孔子的恳切表白充耳不闻,自说自话,自命超越。】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他)说:“看样子您好象有些不痛快。以前我曾经听到您讲过,‘君子不该抱怨天,不该责怪人。’” (孟子)说:“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历史上)每过五百年,必定有圣君兴起,其中还必定有声望很高的辅佐者。从周(武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算年头,已经超过(五百年了);按时势(需要)而论,也该是可以有作为之时。(只是)老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如果要使天下太平,面临今天这样的形势,除开我以外,还会有谁?我为什么不痛快呢?” )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
赵岐注:“自高祖至玄孙,善恶之气乃断,故曰:‘五世而斩’。”
朱熹《集注》引杨氏之语:“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服穷,则遗泽寝微,故五世而斩”。
孟子说:“君子的遗风,(“泽” ,影响,流风余韵。)影响五代以后而中断;小人的遗风,五代以后传统中断。我没有能够作孔子的门徒,我是私自向别人学取孔子之道的。(“淑”,通“叔”,取,获益。)”
经学史上,“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有争议,因为牵扯到对于丧服制度中“五世”的讨论。现存《仪礼》文本对于己为高祖并无明文规定。《礼记·丧服小记》云:“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事亲毕矣”,郑玄对此所作注解为:“己,上亲父,下亲子,三也;以父亲祖,以子亲孙,五也;以祖亲高祖,以孙亲玄孙,九也。杀,谓亲益疏者服之则轻”。郑玄的说法在面对现存《仪礼》文本时出现了困难,“曾祖父母。传曰:何以齐衰三月也?小功者,兄弟之服也,不敢以兄弟之服,服至尊也。”对于《仪礼·丧服》这段经传,郑玄的解释只能含糊其辞,说:“
125
正言小功者,服之数尽于五,则高祖宜缌麻,曾祖宜小功也。据祖期,则曾祖大功,高祖宜小功也。高祖、曾祖皆有小功之差,则曾孙、玄孙为之服同也。重其衰麻,尊尊也。减其日月,恩杀也。”显然,郑玄的解释是建立在这样的推理基础上:己为父斩衰、己为母齐衰三年、那么可否依次类推,己为祖大功、己为曾祖小功、己为高祖缌麻?然而现存《仪礼》文本的经传并没有这样表述,而是祖父母齐衰不杖期,曾祖父母齐衰三月,这就直接否定了郑玄起初的推测。所以,郑玄回归《仪礼》文本以对称的方法考究曾祖高祖、曾孙玄孙的服叙,形成自己的理论特色。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孟子·万章下》)
【译文】孟子说:“伯夷,眼睛不去看不好的颜色,耳朵不去听不好的声音。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不去使唤。天下太平,就出来做事;天下混乱,就退居田野。在施行暴政的国家,住有乱民的地方,他都不忍心去居住。他以为同无知的乡下人相处,好像穿戴着礼服礼帽坐在泥烂或者炭灰之上。当商纣的时候,他住在北海边上,等待天下清平。所以听到伯夷的高风亮节的人,连贪得无厌的都廉洁起来了,懦弱的也都有刚强不屈的意志了。
“伊尹说:‘哪个君主,不可以侍奉?哪个百姓,不可以使唤?’天下太平出来做官,天下昏乱也出来做官,并且说:‘上天生育这些百姓,就是要先知先觉的人来开导后知后觉的人。我是这些人之中的先觉者,我要以尧舜之道来开导这些人。’他总这样想:在天下的百姓中,只要有一个男子或一个妇女没有享受到尧舜之道的好处,便仿佛自己把他推进山沟之中,这便是他以天下的重担为己任的态度。
“柳下惠不以侍奉坏君为羞耻,也不以官小而辞职。立于朝廷,不隐藏自己的才能,但一定按其原则办事。自己被遗弃,也不怨恨;穷困,也不忧愁。同无知的乡下人相处,高高兴兴地不忍离开。(他说,)‘你是你,我是我,你纵然在我旁边赤身露体,哪能就沾染着我呢?’所以听到柳下惠高风亮节的人,连胸襟狭小的人也开阔了,刻薄的人也厚道了。
“孔子离开齐国,不等把米淘完,漉干就走;离开鲁国,却说,‘我们慢慢走吧,这是离开祖国的态度。’应该马上走就马上走,应该继续干就继续干,应该不做官就不做官,应该做官就做官,这便是孔子。”
孟子又说:“伯夷是圣人之中清高的人,伊尹是圣人之中负责的人,柳下惠是圣人之中的随和的人,孔子则是圣人之中识时务的人。孔子,可以叫他为集大成者。‘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镈(bó)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先敲镈钟,是节奏条理的开始;用特磬收束,是节奏条理的终结。条理的开始在于智,条理的终结在于圣。智好比技巧,圣好比气力。犹如在百步以外射箭,射到,是你的力量;射中,却不是你的力量。”
125
人生的起点
人之生也直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 wǎng,诬罔不直。定州汉墓残简本“罔”作“亡”)之生(活着)也幸而免(侥幸免于祸患)。”
【译文】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以为正直,所以在人世上能够生存,不正直的人有时也能在人世上生存,那只是因为他晓幸地躲避了灾难罢了。
【上章说斯民“直道而行”是天下能够大治的基础;若民性本邪,最英明的圣君最优越的制度也全都无效失灵。此章“人之生也直”,则进而说民直道而行的内在生命依据。“直”是人之本性,性者生而自有之质。“人之生”犹人之性,何以直而非枉?因为人就是历几百万年之努力逐渐由匍匐曲行而演进为直立行走,才作为一新生物种出现于天地间;慢慢挺直脊梁发展大脑,才进化为文化人,终成“天地之贵物也”。人类禀受直性而生,因直道而贵:“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合),其动也辟(开),是以广生焉。”(《易·系辞上》)《坤》卦主生,其“六二”之爻德就是“直方大”。故直心之诚、直言之信、直行之道,都是生命的固有秉性,非后天自外灌输之物。中华古人对这天地合德之身的独特奇妙,充满欣喜的探究热情:“人者天地之心(宇宙间唯一能对天地作整体思考与感知的生灵)也,五行之端(大地精微凝聚而成)也,食味(吃进最有滋味的食物)、别声(能辨别各种声音的含义)、被色(一身充满最美妙的色泽)而生者也。”“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化合)、鬼(祖先基因)神(万物变化莫测之妙)之会(凝合)、五行之秀(据研究人身蕴含地球所有基本物质的菁华)也。”(《礼记·礼运》)古今中外思想界,孰能象儒家这样从生命本质上全面认知人、钟情人、宝爱人、矢志不渝地捍卫人!“天命(天赋的生命本质)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按人性发展就是正道),修道(修养人性美善)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瞬息之间)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开宗明义语)万物各以其性为生命,相区别;人亦然,得其性则生,养其性则健全发展,残其性则病,丧其性则亡。人既直生,自喜直长,故社会宜直不宜曲,人道即正直之道,与生命同在,能压制不可消灭。人之初,性相近,近在正直,故古人恒言“保其赤子之心”,内存不自欺之诚,外行不欺人之仁,皆此赤诚正直之自然,道德也,学养也,都只为自明其真性,护卫其直道。论人性,墨家以兼爱交利言,荀子以争利言,扬子以为我言,老子曰自然,佛教曰真如,现代言竞财逐势为人性,独孔子以正直为人性!孔学乃一纯粹高尚之人学,卓异于世,想正直做人,只有从学孔入手,后及其它。理虽如此,势未必然。世道不良,直道三黜,诬罔盛行,不直本不宜生而生者(“亡之生也”)比比而是,活得比直道中人还更滋润;诬罔取祸固有,免祸而侥幸得福者尤多。“幸”字古今字义有变迁。颜回好学而“不幸短命死”,皇《疏》曰:“凡应死而生曰幸,应生而死曰不幸。”可见幸与不幸,只指事出常理的非份之福或无妄之灾,由种种不应如此偏如此的非理性所致,“幸”即“侥幸”而免祸为福,故可庆幸。王充《论衡》有《幸偶篇》详言之:战场同时遭兵,隐蔽者不伤为可庆幸,不隐者中伤则为不幸;奸盗巨款而漏网免刑可庆幸,小偷被抓判重刑则不幸;无德而受厚禄为幸,贤才而被斥是不幸;一样素质或贵至封侯、富累巨亿可庆幸,或贱至奴仆、贫而乞食为不幸。无德无才不当受宠,靠媚道邪门大受宠信的佞幸,《史记》专为此辈列为一传。总之“幸者脱免而生,不幸者不侥幸也”。《幸偶》又引孔子曰:“君子有不幸(意外厄运)而无幸(不存侥幸心),小人有幸(意外走红)而无不幸(罪有应得,并非意外遭祸)。”《中庸》曰:“君子居(处)易(泰然)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以冒险碰运气)。”有道之世,“朝无幸位(无投机政客),民无幸生(刑罚当罪)。”故曰:“罔之生也幸而免。”羊舌职曰:“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投机发财之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左·
125
宣公十六年传》)民人若偶有侥幸得福者,事或偶然,不足为异。然天下之长治,以正直为常道,不可靠投机侥幸为福禄之道。权诈得手而侥幸升迁,贪贿得计而富可敌国,伪劣包装而侥幸蒙钱,逢迎恶俗而捧为明星,画眉入时而先占要津,成功碰运气,失败不反省,投机成风,劳者无产,有德无位,则弄权奸利者额手相庆,忠诚实干者效力无门。世多此幸,岂非“国之不幸”!百年前康有为曾以国学讥东洋人用语之无当曰:“《国语·晋语》:‘德不纯而福禄并至谓之幸。’言非分而得可庆幸也。今东(洋)人以福为‘幸福’,则小人侥幸所得,岂为福哉?盖失词矣。”(《论语注》)而今中土苟免而侥幸成风,我族正道直行之性渐失,复何面目讥洋人之“失词”“失道”!】
我看了这句话我真是感触良多啊,因为一开始我觉得做人本应该是正直的,但现在的人都说正直的人没前途,不会有出息,都说成功的人要会拐弯。现在我看到了这句话后,明白到我的信念是没有错的!我要用告诉所有人,正直才是人生存的基础!
孔子说,“人能生存、成长在于正直、有德;歪门邪道的人活着,不过市郊幸免于祸患罢了。”孔子说:“一个人之生是由于正直,不正直而生存,不过是幸免于难。” 人生下来直立而行,异于禽兽,人性直,出生时已然。这也是孟子所以说“性本善”,不直之人多同于禽兽,常常是不得其死,能活着不过是侥幸。
孔子曰:“君子无幸而有不幸,小人有幸而无不幸。” 韩愈说:惟君子得祸为不幸,小人得祸为恒。君子得福为恒,而小人得福为幸。 这就把道理讲明白了。有诗云:“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人的本性是正直、直率的,虚伪的人能够生存其实是一种幸运。子又有曰: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论语·阳货篇》第八章意思是为人正直,如果不好学,不注意修身处世,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论语》记载了一件有趣的小事:“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鲁国一个姓微生名高的人素有直名,一次有人向他要一点醋,他没有,就从邻居那里讨来再给那个要醋的人。按说微生高该受称赞,不过若从形而上的层面探讨直与不直,孔子的质问就成立了。“抱歉!我也用完了。”不假思索,实事求是,这才是直。
孔子还正面谈了大事上的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高度赞赏卫国大夫史鱼的品格和道德,无论是君有道国家清明时还是君无道国家动乱时,为官处世都能像射出去的箭一样正直。直,古文从木,意为如同树木直挺向上,可延伸为爽快、率真、坦荡、正派,或者说不曲、不掩、不假、不邪。这不仅是人的性格问题,更是人的品质问题。孔子认为人性、人生根本是正直的,所以他说“人之生也直”,显示出哲学家的深刻。同时,孔子也看到现实的人已不像尧舜时那样“直道而行”,显示出哲学家的清醒。
《论语》里有十几处讲到直,其中三四处是讲直之“体”,多数是讲直之“用”,也有两处讲了直之“蔽”,相当全面。可是,孔子的这一重要思想却没有被后世儒家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与孝、悌、忠、信和恭、宽、温、让等道德规范相比,直几乎被忘却了。不仅如此。在日益复杂的社会里,利己思想、谋略思想、权变思想等等各有胜算,无孔不入。世人果然愈加富有心机,善于巧伪,乃至一代胜似一代。西方人说中国人狡猾,中国人说西方人简单,不是没有原由的。当今,纯粹的直只在理论当中,或许也可以说尚存于幼儿身上。成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曲枉、虚伪、邪恶。据说有人做过研究,一个人每天要说大量的话,其中三分之一是废话,三分之一是谎话,三分之一是真话。信息社会之垃圾信息、虚假信息、有用信息的比例,想必亦如此。面对充满废话和谎言的世界,比较直的巴金大声呼吁“说真话”,确实振聋发聩。说真话有两个标准,一是说话人自己掌握的,即心口如一;二是别人可以检验的,即实事求是。然而,何其难也!白某是个北方直人,居沪二十五载,曾屡感不适。《汉书》有言:“直道而行,多仇少与。”(“与”即同党)回想起来,“多仇”未必,“少与”确实。年届孔子说的“耳顺”,向往庄子说的“忘己之人,是谓之入于天”,无可憾矣。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1直错2诸3枉4,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5也,吾见於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於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於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注释】1.举:《左传·襄公三年》:“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後集。”《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125
孙叔敖举于海。”这里用为选拔、举荐之意。
2.错:《书·微子序》:“殷既错天命。”《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荀子·议兵》:“刑错而不用。”这里用为废弃之意。
3.诸:《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尔雅》:“诸诸便便,辩也。”《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说文》:“诸,辩也。”《敦煌变文集·燕子赋》:“穷研细诸问,岂得信虚辞!”这里用为辨别之意。
4.枉:《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荀子·王霸》:“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说文》:“枉,邪曲也。”这里用为不正、斜曲之意。
5.乡:《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乡师而哭。”《论语·颜渊》:“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於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这里用作动词,读向(xiang),意谓过去、刚才之意。
【译文】樊迟问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问题。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如何能知道。孔子说:“善于识别人。”樊迟没有理解和明白孔子所说的话。孔子又说:“举荐、选拔正直公正之人,辨别并废弃出不正斜曲之人,就能使不正斜曲之人成为正直、公正之人。”
樊迟退下,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了老师,问关于如何知道仁的问题,老师说:‘举荐、选拔正直公正之人,辨别并废弃出不正斜曲之人,就能使不正斜曲之人成为正直、公正之人。’这是什么意思呢?”
子夏说:“这话的内容多么丰富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材,举荐了皋陶,那些不仁的人就离得远远的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材,举荐了伊尹,那些不仁的人就离得远远的了。”
【说明】如何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确实是个问题,尽管孔子说了这么多,樊迟还是没有弄懂。当然,想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首先要会识别人,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与之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想要,是主观愿望,可是客观事实却不能完全随从人的主观愿望。有的人他就不愿意与人亲近,你怎么办?还有的人,心理已经变态,坏得无法形容,想要与他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那就不是仁了,而是助纣为虐了。所以,在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知人”,知人而后才能达“仁”,知人而后才能“举直错诸枉”,“举直错诸枉”后,才能使“不仁者远矣。”也就是子夏说的,舜知人而选皋陶,“不仁者远矣”;汤知人而选伊尹,“不仁者远矣”。如果说,一个国君所选的均是皋陶、伊尹这样的人,国君自己“仁”了,上行下效,全国的人民都能趋向“仁”,也就“能使枉者直”了。
【原文】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直躬,据经典释文引郑康成注,直是正直的人,躬是这人的名字,郑本躬作弓。淮南子汜论训高诱注,直躬是楚国叶县人。攘,说文:“推也。从手,襄声。”段注引曲礼郑注:“攘,古让字。”后来作夺取之义讲。又引论语此处之义说:“因其自来而取,曰攘。”
【译文】楚大夫叶公语孔子:“我乡有一个直人,其名为躬,他的父亲偷别人的羊,他去证明。”孔子却说:“我乡的直人与此不同,父替子隐瞒,子替父隐瞒,直就在这父子互为隐瞒之中。”
证父攘羊,事虽直,但违背天伦之理,其中有诈,实不可取。父子相隐,出于天然,事虽屈,而理至直,所以孔子说:“直在其中矣。”皇疏:“父子天性率由,自然至情。若不知相隐,则人伦之义绝矣。”又:“范宁曰,夫所谓直者,以不失其道也。若父子不相隐讳,则伤教破义,长不孝之风,焉以为直哉。今王法则许期亲以上得相为隐,不问其罪。盖合先王之典章。”昔日法律依礼而制定,即在维护人伦常道。合乎伦常之直是为有道之直。背弃伦常之直,其直诡谲,而不可信。
【原文】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不分是非的老好人, 是道德的破坏者
125
乡愿这个词含义丰富,孔子所谓乡愿大概是指伪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孟子所言大约是说言行不一,当面背后各一套的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乡愿。这种人随波逐流,趋炎媚俗,更多的是指道德败坏的小人。 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德行“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应以善恶为标准”,这个当然是不错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是万不可妥协的。乡愿所指的伪君子成分定然是众人所唾弃的,所以俗语有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可见人们对这种乡愿的普遍厌恶。
【“乡愿”或作“乡原”。一乡之“愿”人或“原”者,何以成“德之贼”,致使夫子以少有的鄙恨口气痛斥之?前人考释不少,皆未惬人意。大约是当时流行的口语,用以指称“和事佬”一类人物。古代语词中许多现已辨认不出其初文本义,就不必费那劲;重要的是其社会实际用义。孔子在这里照样论而不议,无说明。好在《孟子》书末有答万章问的解释:孔子思“中道”(中正之道,即中庸)之士,不可得而思“狂”(志大而才不及),又不得则思“狷”(不屑与不洁者同污)。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最好中道,不然进取之狂与洁身之狷也可造就,唯独乡原似有德而实害德,是不可教的弃材。孟子指出:这种人嘴上也“古之人古之人”大道理一套一套,似有道者;而“言不顾行,行不顾言”,真行事就反过来嘲笑古道热肠的特立独行之士:“行何为踽(jǔ)踽涼涼(独行艰辛貌)?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混得好就行了)。”八面玲珑,混得“一乡皆称‘原人’(好好先生)焉,无往而不为‘原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吃香)。”孟子一语道破曰:“阉然媚于世者,是乡原也。”周之乡很大,“五州为乡”,万二千五百户中善不善全都讨好,确实需要骟掉主见、摒弃道德、无是无非、“阉然媚世”,才有八面溜光的人缘。媚君要阉过才放心,媚俗也先得自阉直性,而后众口叫好。乡愿不偏激,极似中庸,而最害中正,故孔孟皆深嫉之,又拿他没办法:“非之无举(举不出具体事例可批评)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迎合俗物浊流),合乎污世(任何污世浊政都谄媚);居之似忠信(好行小惠买人心),行之似廉洁(吃小亏占大便宜);众皆悦之(富贵不仁顺其自然,贫贱悲苦又能慰劝,故皆大欢喜),自以为是(左右逢源貌似公正、调和是非认识全面,唯乡原独是矣),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什么都讨好,只不好直道仁德),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是而非者。恶莠(似谷之草),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孟子·尽心下》)乡愿以“阉然媚世”为宗旨,“众皆悦之”为资本,任何污世都能如鱼得水,任何正道都不可入。这一社会人心的病毒,极易蔓延而难药救。混人缘的人生哲学,中国智者传授有“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老子》四十九章)处世“贤文”有“为恶无近刑,为善博好名”“是非面前少开口,碰到问题绕着走”等一整套做人要诀,代代相传,深入公私生活。外国进口的就更直露了:“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同盛极一时的“有权就有理”(今天应补足半句“有钱更有理”)“道德中立”等乡愿信条配套,古今中西合璧,一时间流俗奉为话语霸权。凡现实都“合理”,过去革什么命?今日改什么革?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象面前,劝说世人承认其“现实合理性”“不可避免的规律性”,是人话吗?自盘古开天地,轻清与重浊就判然分出高下,仁义与厚黑、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充满全部历史,是乡愿学说抹不去的事实。由于世多似是而非,才需要重温圣人之训以正本清源,明辨是非。】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1),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 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2),今之矜也忿戾(3);古之愚也直,今之愚 也诈而已矣。”
【注释】 (1)疾:毛病。(2)廉:棱角,这里形容人的行为方正有威严。(3) 忿戾:忿怒乖戾。
【译文】孔子说:“古时候的人们有三种毛病,现在的人恐怕连这样的 毛病都没有了。古人狂妄还不过是放肆一点而已,现在的人狂妄 便放荡不羁了;古人矜持还能方正威严,现在的人矜持便忿恕乖 戾了;古人愚笨还表现出直率,现在的人愚笨却也知道欺诈,如 此罢了。”
【读解】
现在的人连这样的毛病都没有了,不是真的没有了毛病,而 是说没有了这样隐含着一定优点的毛病,而彻头彻尾是毛病了,是 变本加厉而不可救药的毛病。
试看,古代的人狂是狂,但还狂得有一定限度,不过是说话做事放肆一点罢了,而现代的狂人却狂得来放荡不羁。比如 敢把公款拿来豪赌挥霍,光大化日之下持枪抢劫,完全是一种精 神病态了。古代的人矜持还有一点矜持的原则,知道自己把握住 自己,而现代的人矜持却忿怒乖戾,含血喷天,行为乖张,自视 高得来“舍我其谁”,达到不可一世的程度了。古代的人愚笨就一
125
定直率,不知含蓄委婉,现代的人就连最愚笨的也知道弄虚作假, 必存奸诈。不信,你就是到市场上去买一点最廉价的东西,比如 说食盐,不也有工业盐在等着你,欺诈你吗?
孔子的观点是今不如古,就连同样是缺点,是毛病,也是今 人更比古人坏。我们倒不一定同意他的观点,但把他所比较的古 今人物毛病加以研究,却有助于我们知人论世,反过来修养自身, 减少缺点。
良 知
【原文】子曰:“性1相近也,习2相远3也。”
【注释】1.性:这里用为人之本性、个性性格之意。
2.习:这里用为调节之意。
3.远:这里用为远离、避开之意。
【译文】孔子说:“人的天性、本性是相近的,但经过调节以后就是相互远离的。”
性,指的是人的天赋姿质,天性,是人的共同本性。相近,指既不是完全相同,又不完全相异。习,指的是习俗,也就是人性的社会化方面。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差不多的,但由于环境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习性发生了重大差异。先天之性,人类是很相近的。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说明】本节是孔子回答阳货的话。孔子为什么要这样来回答呢?这就是孔子对阳货的婉言推辞,意思是说,我们作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相近的,但我们之间的本性经过调节以后就互相远离了,不同了。你的本性是喜爱当官从政做事,我的本性是喜爱于读书教学;你的本性是喜爱捞取金钱财富,是喜爱热衷名誉地位,是喜爱剥削掠夺,是喜爱窃位篡权,是喜爱腐化堕落,而我的本性经过调节,都不喜爱这些,“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我不能为你做事。
人都有本性,都有差不多的本性,即是需要,即是生存欲望,但经过调节,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而习惯习俗呢?也有一定的差别。但风俗习惯不是孔子与阳货之间的距离,因为孔子与阳货同在鲁国,所处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是一样的。孔子收集《诗》,编纂《诗经》,以《诗经》为课本,不会不知道当时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而当时在华夏中原地区的民族风俗相差不大,不会相差太远,故孔子所指,不是风俗习惯,而是指本性的调节。如果不对本性进行调节,那么本性是不会有差别的,是相近的,不会远离的。只有调节了,人的本性才会产生差别,互助远离。
【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译文】孟子说:“人们没有经过学习就会的,是人的良能。不经过考虑就知道的,是人的良知。二三岁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喜爱父母的,等到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亲近亲人,就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尊敬兄长,就是最佳行为方式;这没有别的原因,表达出来是天下人共同的方法。”
【说明】为什么爱民的言说不如爱民的称颂那样深入人心?完善的政治制度不如完善的教育制度?完善的政治措施不如完善的教育制度能获得民心?因为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兄长对弟妹的爱也是不求回报的爱,所以儿女们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种爱,并回报以爱。而霸者之道的爱民,是要求有回报的爱,所以人民对这种爱就会有保留。正因为人人皆有良能、良知,人民的心里会识别什么样的爱才对他们重要,什么样的政治才对他们有利。所以,霸者之道的爱终不如王者之道的爱。霸者之道的行为方式终不如王者之道的行为方式。
『原文』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译文』告子说:“人性如同急流的水,在东边打开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打开缺口就向西流。人性没有善与不善的分别,正如同水没有东流西流的分别相似。”
『原文』孟子曰:“
125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译文』孟子说:“水确实不一定向东流或向西流,难道也不一定向上或向下流吗?人性的善良,正好像水的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拍水使它溅起来,可以高过额头;阻遏水势使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使它这样的。人的可以使他做坏事,其本性的变化也如同这样。”
告子主张性无善无恶说,便举出两个比喻,用杞柳作成桮桊,没有固定的本质,说明人性也和杞柳一样,取决于后天的加工,而不在于先天的品质;又以水流无分东西,没有固定方向,说明人性如水,在于后天的引导,没有先天的善性。而孟子则针锋相对,指出制作桮桊只能顺从杞柳的本性,而不能戕害杞柳的本性,由此类推,仁义也是顺从人性而来,而不能看作是对本性的强制。同样,水确实无分东西,然而能不分高下吗?人之性善就象水流向下,是其本性所然;而人为不善则象水流向上,是环境和外力的结果,并非出自本性。孟子的这段论述十分精彩,说明他此时已相信性善,并从性善的立场对告子的无善无恶论提出反驳。
告子认为人性是无善无恶的,后天造成的影响,“非性也”。由于告子过分强调人的自然属性而泯灭了人与动物的区别,而且抹杀了不同事物质性。他将人性比做白纸、白雪等事物,只是随着外界环境的习染而变化颜色。为此,孟子曾反驳说:“然而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告子否定人与禽兽质的区别性,因而犯了无类逻辑错误。同时告子也同其他儒者一样没能阐述后天对人影响的内在根据。但单单针对人的自然属性告子认为是无善无恶的。这个观点是较为正确的。
【原文】公都子①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 以尧为君而有象②,以省瞽瞍(3)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 曰‘性善’,然则被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④其情⑤,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 不善,非才③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7)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8)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9)。’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注释】①公都子:孟子的学生。②象:舜的异母弟,品行不善。③瞽 (gǔ)瞍(SǒU): 舜的父亲,品行不善。④乃若:转折连词,大致相当于“至于”等。⑤情:指天生的性情。(6)才:指天生的资质。(7)铄 (shuò):授予。(8)蓰(xǐ):五 倍。(9)《诗》曰:引自《诗经·大雅·蒸民》。蒸,众;则,法则;秉,执;彝,常;懿,美。
【译文】公都子说:“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说:‘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当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周厉王当朝,老百姓就横暴。’也有人说:‘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虽然有尧这样善良的人做天子却有象这样不善良的臣民;虽然有瞽瞍这样不善良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虽然有殷纣王这样不善良的侄儿,并且做了天子,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善良的长辈和贤臣。’如今老师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
孟子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故。《诗经》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事万物都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就会崇高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写这首诗的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所以崇尚美好的品德。’”
125
仁者爱人
我欲仁,斯仁至矣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还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把仁德看成最为重要的事情,是其它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过的;厌恶不仁的人,他在以仁德行事处世的时候,就不会使不仁的行为在自己的身上出现。有能够在一天内去尽自己去行使仁德的人吗?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要实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人。这样的人是有的呀,我可是从来还没有见到过。
孔子说:“我没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见过)厌恶不仁德的人!(我心目中)爱好仁德的人,应认为仁道至高无上(而不是可以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厌恶不仁德的人,他的仁道作为,应该是避免世俗间不仁德的人事影响到自己(但有人就总要受外界影响)。(你们间)有谁能够坚持一整天尽心而求仁道的人吗?(只要求仁,就能得到仁;求仁的心力谁都有)我还从没见过没能力求仁的人呢——但也备不住有,不过我还没有见过。”
【分析】 首先说文理。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的“无以尚之” 和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是对“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的本身而言的,是指对仁的重视的程度。使用我这样浅译。“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是正面说的反面话,但是,没有反问的语气,是孔子对作的肯定的回答,是在批评其他人都没有实心实意的行使仁德,即使有,也是口头上的,没有身体力行。可见在那时,爱好仁德的人之少。因为天下动乱,周朝已经濒于灭亡,周礼已经行不通了,社会正在进步,制度正在更新。
再说“仁“的内涵。我们不要忘记,孔子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的重要地位,不管孔子对仁的说法有多少,这才是仁的中心,仁是以周理为基础的,而周礼就是等级制度,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的。
本章看似费解,其实,孔子这话说得应该有具体语境,应该是对弟子的一种激励。
阅读《论语》,标点准确很重要。譬如,第一句话标点不确就容易产生误读。我对这句话的标点作了改动,通常的《论语》点校本,将这句话断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我以为,“好仁者”与“恶不仁者”是同一种人,属于夫子互文定义。都属于“我未见”者,故“好仁者”后的逗号,应为顿号。全句有激励性质的埋怨,故断为感叹号。
末两句“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是对前面一句“我未见力不足者”的补充解释,故前面应该是破折号。
这样,本章意思便显得通豁了。
孔子的本意在于劝勉,他意思是说:我这些弟子们还没有人将求仁视为“学而时习之”的日常力行功课,还不懂得“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夫子“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同义表达,语气中应含有深切的期待。
【原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125
【译文】孔子说:“富贵,是人所希望得到的;但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得富贵。贫贱,是人所厌恶的,但不能用不正当的方法去摆脱贫贱。君子离开了所信的道,怎么能获得美名呢?君子就连吃一顿饭的时间也不违背所信的道,即使在急迫的情况下也要这样,在流离困顿之中也要这样。”
孔子说:"发财作官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接受;贫穷和地位低贱是人人厌恶的,不用正当方法摆脱的,就不要摆脱。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能成就君子的名声?君子没有短时间离开仁道,紧急时不离开仁道,颠沛时也不离开仁道。"
富贵富贵,富就贵,人们通常这么认为。其实,富并不等于贵,富裕者并不一定就高贵。华人首富李嘉诚认为:富则物也,贵在精神。诚哉斯言!有的人之所以会富而不贵,问题往往出在没有醒悟到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富后趾高气扬,唯我独尊,挥霍无度,甚至横行霸道。如滋事行凶,反要伤者下跪赔礼;开车撞人,甩下一句“撞了又怎样”扬长而去……这号人尽管炫耀了自己所谓的高贵气派,却丢失了最起码的人格和良知,有何贵可言?正如百姓所针砭的:“这种人富得只剩下钱了。”
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富裕本身不是什么坏事,关键是要做一个富且贵的人。富而不贵的人往往越富越让人担忧。只有既富又贵的人才是社会的福音。
深圳著名歌手丛飞,每场演出收入达万元,应该说是富有的。他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站在哪个舞台上,都会使用这段开场白:“我叫丛飞,是深圳的一名普通文艺工作者,也是一名普通的深圳义工。能对社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在十年时间里,他资助一百多名贫困孩子上学,捐赠钱物近三百万元。丛飞不幸病逝了,但他用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扶困助弱、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他的爱心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重。丛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像他这样的人,才是真正高贵的。
由此可见,富不富,看财富,而贵不贵,关键在于你怎样做人、如何做事。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为社会多尽一点义务,多担一分责任,多献一份爱心,让这个社会更进步、更美好。因此,一个人富了之后,应当加强道德品质修养,自觉为社会为他人着想,用行动来展现自身可贵的一面。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够广施恩惠给老百姓,帮助大家过上好日子,怎么样?可以说是做到仁了吗?”孔子说:“岂止做到了仁,那简直就是圣了!就是尧、舜恐怕都还没有完全做到呢!至于说仁,那不过是自己想有所作为,也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让别人飞黄腾达。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就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评析】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要么拥有权力并用自己的权力为民众谋福利,要么拥有财富并将自己的财富用于民众福利,要么是同时拥有权力和财富并用自己的权力和财富为民众造福。孔子大概认为具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条件的人有,但实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微乎其微,所以才说有这个能力并能这样做的人何止是仁人,简直就是圣人了。孔子的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实。利用权力“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确实微乎其微,但是利用财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却大有人在,现代的比尔.盖茨、巴菲特就是这样的人,不知他们可不可以算作圣人。
“能近取譬”也是“仁”的重要原则,通常解释成 “推己及人”。“推己及人”就是做事用自己的心思去推测别人的心思,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恐怕也是很难做到的,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相比,后者更容易做到。自己的钱很多,永远也花不完,此时同情心发现,想到了天底下还有需要帮助的穷苦人,拿出一些对于他毫无用处的钱用于慈善公益事业、用于救济生活贫苦的人,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人可以算是“仁人”
125
。而自己穷困潦倒、朝不保夕的时候,做事还能事先想到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才更加难能可贵,这样的人才应该算作“圣人”,不仅一般的人做不到,几乎是所有的人都做不到,所以自古中国就一位孔“圣人”,而且这位“圣人”是否名副其实也很难说。“圣人”不是神,也不是人,人世间没有,所以谁也说不清楚“圣人”到底是什么。
【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
【译文】应读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内心想到仁,仁就自然来到了”。
孔子说:“难道仁德距离我们很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会来。”我认为,孔子说得很对,有些人觉得要做到一个具有仁德、修养的人,是很难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我们时时刻刻不贪图利益,为大家服务才对。
我曾经在《读者》这本书上看到,一个男孩和刚结婚的妻子和别人一起出去度假。他们坐着小船在一个湖上游览,突然,一个浪头打来,船打翻了,这里面只有那个男子会游泳。他不顾危险,把所有人都救上了岸,可是他的妻子却被湖水冲远,最后淹死了。我觉得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也是一位有仁德的人。他不没有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救离自己最远的妻子,而是去救别人,自己的妻子却死了。这正如我所说的那样,只有一心想着他人的利益而做事,才会得到别人的称赞。
我们要好好的记住孔子说的话,只要我们想做到有仁德的人,就要从小为他人着想,你就会是一个有仁德的人。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①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口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①一日:一旦。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 这就是仁.一旦约束自己而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天下也就归依 于仁了。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会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具体细节。”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 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迟钝,请让我实行您的话吧。”
【读解】“克己复礼”在20世纪70年代的“批孔”运动中曾被用来做 为孔子“拉历史倒车”的罪证,并由此而称孔圣人为“复辟狂”。 这是历史的旧话,也是“文化大革命”的笑话,暂且按下提。
要提的是,克己复礼也罢,为仁由己也罢,都是儒学修身 基本要求。也就是颜渊说孔子对他“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 罕》)的“约我以礼”方面。一句话,是对我们进德修业的德育要 求。
这种要求是从思想认识方面来的,或者说是较为抽象而形而 上的,而下面颜回“请问其目”所得到的回答,则是偏于实践方 面的,或者说是较为具体而形而下的,这就是视、听、言、动,均 须合礼。
那岂不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约束得死死的了吗?
当然不是这样。关键是看你对“礼”作何理解。
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夫礼,体情而防乱者也。……非夺之情, 所以安其情也。” 可见,“札”本身是情理兼顾的,只不过要求用理性调节情感 欲望,使其不像脱缰野马一样失去约束罢了。
英国人波林布勒克说得好:“欲望与感情是人性的发条,理性 是统驭、调节它们的制动机。”
调节的目的就是“安其情”,使情感欲望得到安适。
可惜后世儒生多半没有能够正确理解“礼”的“安其情”作用,而一味“夺之情”,结果成为《牡丹亭》中那言必称“子曰” 的陈最良(陈腐最良?)式的人物--冬烘先生一个! 这当然不是圣人的初衷了!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翻译】孔子说:“有志之士、有仁德的人,不会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以致损害了仁,只会献出自己的生命来完成大义。”
【解读】本章谈“成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成仁”是孔子学说的最高境界,“成仁”即“圣”。
125
“成仁”与“害仁”合而观之,有五种状态。第一,杀身以成仁,是天地境界,勇圣所为。第二,不杀身以成仁,道德境界,是智圣所为。第三,杀身而不成仁,强打硬斗,暴虎冯河,匹夫之勇所为。第四,既不杀身,也不成仁,平庸混世,庸常之人所为。第五,求生而害仁,临大节而夺其志者,怯懦之人所为。孔子在五种“成仁”“害仁”的境界中,通常并不赞成杀身以成仁,如王子比干,殷有三仁,成仁德而失性命。孔子在“求生以害仁”与“杀身以成仁”二者必选其一的时候,他才赞成“杀身以成仁”,通常赞成的是“不杀身以成仁”,如管仲不死而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是成仁不必杀身。“杀身而不成仁”如“衽金革,死而不厌”的“北方之强”,孔子也是不赞成的。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①焉,敏则有功②,惠则足以使人③。”
【注释】①任:任用。 ②有功:有成就,能取得成功。 ③足以:“足以之”的省略。意即能够凭借它。之,指代“惠”。使人:役使人,使唤人。
【翻译】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便是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遭到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实讲信用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快敏捷就能取得成功,慈祥施恩惠就能更好地使唤人。”
【解读】本章谈“仁与五德”。颜回问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子张问仁,孔子答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颜回问细则,孔子答曰:“非礼勿视、听、言、动”;子张问细则,孔子答曰:“恭、宽、信、敏、惠”。前者修己、正己、克己,为内圣之功;后者行仁于天下,为外王之力。内修圣功,外行王道,内圣外王为儒学全部内容。颜回性格内向,淡泊名利,孔子以内圣教之诲之;子张性格外向张扬急于事功,以行天下之事训之导之。对颜回告之“仁者安仁”之内功,对子张告之“智者利仁”之外力。前者为本体,后者为用体,皆是因材施教。至于“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均是外王之结果。
恭、宽、惠三者是对人而言,守信、勤敏是对己而言。对人恭敬,人恒敬之,不见侮于人。对人宽容,厚德载物,器量宏大,则得众人拥戴。“有善勿专”,分惠于人,则有人乐意听你调遣差使。自己恪守信誉,则有人信任你,依靠你。“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勤敏,“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奋则多建事功。行此五者,力行天下。
【原文】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译文】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读解】我们今天也说:“让世界充满爱。”不过,充满什么样的爱?我们没有具体分析,也没有说。
孟子这里作出了分析,说出了爱的层次差等。
对于物(朱熹注释说,指禽兽草木),主要是爱惜。爱惜的具体表现,按照朱熹的说法,就是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这种思想,倒是有我们今天环境保护,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了。
对于民,也就是老百姓,需要仁爱。仁爱的具体表现,按照朱熹引程颐的看法,也就是孟子在《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这种推己及人的仁爱, 对禽兽草木等“物”是谈不上的。
对于亲,也就是自己的亲人,则不是爱情和仁爱的问题,而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爱,是爱之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一个层次了。
但是,只有当你能够亲爱亲人时,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爱百姓;只有当你能够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爱惜万物。不然的话,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维系下去的。所以,爱虽然有亲疏,有差等,但这些亲疏差等之间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另一方面的问题是,爱之所以有亲疏,有差等,不是 我们主观方面随意决定的,而是因为客观方面,这些对象本身有所差别,用朱熹引杨氏的话来说,叫做“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无差等。”总起来说,有差等又有联系,“统而言之则皆仁,分而言之则首序。”(程颐)
从亲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推向仁爱百姓,再推向爱惜万物,这就形成了儒学的“爱的系列”
125
,而我们发现,这个系列又正好是和 《大学》所开列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阶梯相统一的。由此可见,圣贤所论,无不用心深刻。既然如此,读者也只有用 心体会,才能得其真髓。
回到开始时的话题,“让世界充满爱。”是不是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爱呢?
【原文】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译文】孟子说:“所谓的仁爱,只有人才拥有。合起来说,就是人生的道路。”
孟子说:“‘仁’的对象就是人。‘仁’和‘人’合起来说,就是做人的道理。”
【说明】这就是尽心知命了,因为只有人才懂得建立人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才有人的社会。而人,只有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才算是走上人生正确的道路。畜牲禽兽之所以建立不起它们的社会,就是因为它们不懂得建立相互之间亲爱的关系。所以,人如果不懂得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就不能称其为人!而且永远也走不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孟子解释仁与道的关系。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仁”,一旦和贯彻执行的主体“人”结合起来,就是“道”的实行,或者叫“替天行道”。
仁 义 礼 智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是可以长久地处于(仁德地)约束之下,(如果在仁德的约束之下)是不可能长久地感到快乐的。有仁德的人安守在仁德的范围里,通晓仁德的人(的言行)是有利于仁德的。”
【分析】有人把“约”解释为节约,是不符合这里的意思的。仁德,虽然可以牵强附会的加进去节约的内容,但是,节约,和仁德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样做,是“仁德是个筐,什么都朝里面装”,实在是太离谱了。在这里,通篇是以“仁德”为主要议题的,与其它无关。在本篇的后面,有一章是“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这一章的“约”字,就是约束的意思。“约”字,本义是“制约、约束”的意思,加上什么字就变成什么意思,所以,节约、简约、合约、约定、约会等意思各不相同。在本章里,在“约”字前面加上“节”字就是对文意的肆意篡改。古文用字简练,主要的意思是明白的,因此,在文章中往往不再重复。既然,“约”是“制约、约束”的意思,这句话应该怎样译,不就明摆着吗?他不能受什么的制约、约束呢?说的是不仁德的人,当然应该是不能受仁德的制约、约束了。既然不愿意受仁德的制约、约束,如果用仁德来制约、约束他,一会儿也不会快乐,更不用说长久了。后面就不用深入说了。
有一点需要再提一下,孔子说的仁德是和礼仪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礼仪就说不上仁德。孔子说的礼仪就是上等人的排场和享受,这些都是劳动者必须为他们创造的,为此,劳动者在过着非常贫穷劳累的生活。这是不平等的。只要是正常的人,能够接受吗?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地处于困窘,不能长久处于安乐。仁者安于仁,明智者利用仁。
如果用于管理时,可如下: 没有自己长久的目标的销售经理,不能长久地保持简朴的生活,不能心甘情愿地在外面奔波,也快乐不起来,他们把销售当作一种负担。有目标的销售经理能安于自己的目标,认定了就想办法实现。聪明一点的人,会调动一切外部的要素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俗话说有目标的人会想方法,而没有目标的人就会找借口。作为销售经理自己首先要有目标,而不要指望下属有目标,成功者只是少数。要给有目标的下属提供机会,而想法来改善没有目标的下属。
【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很高兴象水一样,与人相互亲爱的人很高兴象山一样。有智慧的人是活动着的,与人相互亲爱的人是安详静谧的。有智慧的人是高兴快乐的,与人相互亲爱的人是能寿比南山的。”
125
【说明】水是地球上人类乃至万物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积上,70%是水,人的身体70%也是水。地球上的水,天下之水,乃万物所有,无论人们从事什么活动,都离不开水。中国古代作为农业社会,其农事耕作,植物栽培,都离不开水。一开始,人们只有依靠上天降下泽雨来维持生活,来浇灌农田。稍后便懂得了依靠湖泊、泉溪、河流之水来灌溉农田。再以后,人们利用凹地积水的启示,找到相应的地形,用来畜存水源,并修筑了堤坝、沟壑来通水利,水资源也就逐渐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大命脉。人类产生和制造出的污物,大部分被排入水中而流到最低处,这个低处,往往就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也是人们所憎恶的地方。然而若是没有水的排污能力,人类这几十万年所生产和制造出的垃圾有多少大海都会被填满。而水却能够净化污物并能将其转化为对人类有利的原素,维持着这个世界的生态平衡。它没有埋怨人类的自私,也没有要求人类的回报,也没有与人类争什么,也没有对人类求全责备,它就这样依着自己的本性往复循环地作用着。所以,上层的统治者要有智慧,要擅长象水一样,才能吸取和净化和转化人们的思想。
仁者乐山,山是比喻为国家政权的;周人的天神崇拜实际上是嵩岳崇拜,而周人的山岳崇拜可追溯到古公太王、季历时代。周人把自己所崇拜的处于中土的嵩山称作崇、岳、天室或太室,也单称为“天”,认为天神都居住在这些高山峻岭之中。王晖在《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周人的天神崇拜实际上就是嵩岳崇拜。……周人的山岳崇拜可追溯到古公太王、季历和文王时代,在那时周人尊祀的是岐山。……从战国以来,其他山岳的崇高地位已下降(包括嵩山),山岳——天神崇拜的对象只剩下东方的泰山和西方的昆仑山,然而高山作为天神所聚之处的观念并未发生变化。”鲁国作为姬姓后代,还保留着周初的山岳崇拜。孔子所继承的就是周朝的这个山岳崇拜,山岳是安详静谧的,仁者之所以乐山,一是天神崇拜,二是追求山岳的这种安详静谧。所以山岳也就成了“仁”者的代表。
智者的乐是动性的,象水一样到处流动,所以他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广泛的,如果思想意识不活动,就好象死水一潭,也就谈不上有智慧了。而仁者的乐是静性的,宁静而有涵养,不易冲动发怒,所以寿命就要长一些。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既乐水,又乐山;既要追求知识,增长知识,活跃思维,探索真理;又要仁义诚信,仁民爱物,学为人师,行为师范。
万籁俱静之时,青灯黄卷,或伏案读书,或挥洒文字……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眼底飞来万千世界,心中浮起古今红尘。就是不知不觉睡着了,也许还在梦走边关。至若春和景明,草履布伞,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或山穷水尽,柳岸花明。渤海之滨的秦皇岛,东海之滨的普陀山,南海之滨的九龙半岛,大西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大西南的布达拉宫……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此时此刻,顿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感慨。
因为不是知者,因为不是仁者,我们才有所追求,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力争做一名且读且行、乃知乃仁的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生似流水,呼啸而来;逝如亘山,沉默而去。山水相倚,动静互生,以生命在山山水水之间谱就一曲欢乐的旋律。
【原文】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它,用谦逊的言语来表达它,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它。这才是个君子啊!”
【评析】孔子道德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做人的根本到底是什么?有时是仁,现在是义,如果仁与义是一回事,干吗使用两个字?礼不论是用来行仁,还是用来行义,都是一种形式、一种等级制度。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行义,复礼是目的,行仁、行义都是为了复礼。如何才能成仁、成义?言语谦虚、信守忠诚就可以了。这样的人就是君子,也就是说,只要把复礼作为人生理想,谦虚谨慎、忠诚守信、修仁行义,就是君子了。这样的君子不过是维护礼制的奴才而已。
【原文】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译文】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孔子说:“
125
靠聪明取得的东西,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虽然得到,也一定会失去的。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如不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也不会尊敬他;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他,能用严肃态度治理百姓,如果不用礼仪约束百姓,那也算不完善。”
【评析】按照孔子的推理方式,学作一个推理。靠聪明才智取得财富的人,虽然没有用仁德去保持自己的财富,却仍然能够长时间地富裕下去;富人多数都是这样的人。靠聪明才智取得权位的人,大多不需要也得不到百姓的尊敬,却仍然长时间留在权位上;官员们大多是这样的人。靠聪明才智取得权位的人,大多都没有什么仁德,但他们都懂得用礼约束百姓的道理,恨不得将百姓都用礼捆绑起来,结果当然是不善。孔子这句话无非是想说,统治者只要聪明、仁德、勤政、严谨并用礼约束百姓,社会就回变善。孔子对权力的本质、对统治者的人性缺乏准确的认识,总是对统治者提一些不切实际、不合人性的道德要求,搞了2000多年,结果是竹篮打水。
【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①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②。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注释】 ①尚勇:尚同“上”,以勇敢为上,也就是崇尚勇敢。②义以为上:崇尚义。
【译文】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崇尚义。君子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惹乱子,小人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成为强盗。”
【读解】孔子尚德尚义而不尚勇,主张用礼义来规薄范约束勇敢。当然,这并不是说勇敢这种品质不好,而是说如果不加以规范约束勇敢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出问题。这就是他在“六言六蔽”里所说的,“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以及在《泰伯》篇里所说的“勇而无礼则乱。”
尤其是对那些道德品质败坏的小人来说,无勇倒还没有什么,一旦有勇,那便真会成为害群之马;肆无忌惮,无恶不作,闹得社会不得安宁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随时用道德规范或者说礼义来约束自己,特别是在那些容易引起“一时之忿”的场合下,多想想后果,以义为上,以免闯下祸乱,给他人和自己都带来危害。
【原文】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译文】孟子说:“自己戕害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什么话说;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所作为。说话诋毁礼义,这叫自己戕害自己;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这叫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们最安全的住所,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空着安全的住所不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走,真可悲啊!”
【原文】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①;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注释】①“乐之实”三句:前一“乐”,读yuè,后二“乐”,读lè。
【译文】孟子说:“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是明白这两方面的道理而不背离;礼的实质是在这两方面不失礼节、态度恭敬;乐的实质是乐于做这两方面的事,快乐就产生了;一产生就抑制不住,抑制不住,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
【评说】孟子认为坚持按仁义礼智行事可使人生得到极大的快乐。
【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译文】孟子说:“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只是一点点,一般老百姓抛弃它,君子却保存它。大舜明白事物的道理,又懂得人际关系的实质;他是从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出发做事情,而不是只做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样子。”
【说明】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只是哪一点点呢,那就是“人性”!这个“人性”就是“爱”
125
。野兽为了争夺食物,不惜残害同类,而人们为了争夺食物呢?有人性的就会相让,或是相帮;但也有的人不惜杀害同类而夺得眼前利益。所以孟子说,一般老百姓抛弃人性,进而就会成为野兽一样的人。而君子却保存人性,因为君子明白只有团结人,人们才能生存下去,并生活得更好。大舜明白所有事物的道理,又懂得人际关系的实质;所以他是从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出发做事情,而不是只做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样子,这就是最佳行为方式。
君 子 之 道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 (1)器:器具。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
【读解】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君子不是个“东西”,是要有自己的想法主张的,是与没有灵魂的“东西”相对的。
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功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当时的器皿专用化程度很高,就酒具而言,盛酒的、温酒的、冰酒的、喝酒的都不同。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处。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①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be):古代用牛拉的车叫大车,用 马拉的车叫小车。大车、
小车都是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用 于驾牲口,这道横木两头都有关键(活销),輗就是大车横木的关键,軏就是 小车横木的关键,车子没有这个关键,无法套住牲口,当然就不能行走了。
【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好比大车没有套横木的輗,小车没有套横木的軏,那怎么可以行走呢?”
【读解】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尚且知道:“君子一言既出,那个什么什么马难追。”所谓“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古往今来关于讲信用的精言 妙语的生动故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孔子在另一个地方对子贡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这种对“信”的强调,使人想到文天祥的绝笔:“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信用高于生命。
不过,说得最多的,强调得最重的,往往也是问题最大的。背 信弃义与讲信用就像是一时孪生兄弟,他们穿越古今文化作品,跨 过历史长河,直到今天,依然与我们同在。或者更准确他说,越到商品经济时代的今天,背信弃义与讲信用的矛盾越发突出,而前者还大有占上风的势头哩。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是不是应该大书特书圣人的呼吁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125
【原文】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做事当以忠信为本。不要去和不仁的人亲近。如果自己一旦有了不对的地方,一定要马上改正,不可畏难。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①!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
【注释】①硜硜(keng坑)——气量狭小而固执的样子。
②斗筲(shao梢)之人——斗,量名。筲,竹器。斗、筲都是容量小的器具。斗筲之人,指气量和见识小的人。
【译文】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孔子说:“以自己的行为不端正为耻辱,出使其他国家,不辜负君主的重托,这样的人便可以称为士了。”子贡说:“请问差一等的。”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有孝行,同乡的人称赞他有悌德。”子贡又说:“请问再差一等的。”孔子说:“说话一定信实,行为一定果断坚决,这是不问是非曲直只管固执己见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差一等的士了。”子贡又说:“现在在位执政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哎!这些气量狭小的人算得了什么!”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士?”孔子说:“做事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够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士了。”子贡问:“敢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乡亲们称赞他尊敬兄长。”子贡问:“敢问再次一等的?”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子贡说:“现在执政的那些人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怎么能算得上呢?”
【评析】
任何古代国家,都是等级社会。对于中国古代的等级社会,三六九等只是一种说法,并没有具体的分法;过去有一种将人分为十等的说法,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文革中称知识分子为“臭老九”应该就是源于这种说法。这种说法的儒,就是当时的士。周时的士属于贵族阶层,地位并不低,周代规定贵族有四个等级,即天子、诸侯、大夫和士,士是贵族的最下层,后来士作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从事儒业的儒者应该属于士这一阶层。
其实,士不能占有土地,并不是真正的贵族,应该是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依附于贵族阶层、为贵族阶层服务、辅助贵族管理政事的一个特殊群体。孔子将士分为三等:一等士尽忠,二等士尽孝,三等士守信。不能忠孝两全的时候,取忠舍孝往往被提倡和鼓励,取孝舍忠的也有,但大都销声匿迹。这句话比较费解的是三等士。一等士、二等士都可算作君子,而三等士却被打入另类,算作小人。
同样都是士,差别咋就这么大呢?孔子推崇信,可“言必信,行必果”的士怎么就成了小人呢?后来人们把“言必信,行必果”当作褒义词用,而在儒家那里,它最多可算作中性词。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一个是“硁硁然”,一个是“唯义所在”。“硁硁然”是指浅陋固执的样子,“唯义所在”是指一个士的言行都要符合于义,可是,“言必行,行必果”怎么就是浅陋固执、怎么就不符合义?为什么要把“言必行,行必果”与浅陋固执、不符合义关联在一起?孔子的思想还真是微言大义、哲理深刻,短短的一句话就让人费解!闲人虽然无知、浅薄,但多少上过十几年学,认得几个字,也读过几本相关的书籍,怎么就这么笨呢?惭愧呀!不知那些同我一样的普通百姓会怎么理解、领会孔子的这段话语?也许绝大多数百姓根本就不读《论语》,但愿如此。
【原文】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1)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2)狷:音juàn,拘谨,有所不为。
【译文】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评析】由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所以他才能看到“狂者”和“狷者”
125
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在现实生活中“中庸之道”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场合,有的时候,能够“狂狷”一些会更好,比如在恋爱的时候、在庆祝胜利的时候,狂一些、激情一些,显然是比温吞水更好一些。
事实上为了到达最后中庸的结果,许多时候往往不得不使用一些偏激的方式,所谓矫枉必须过正,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比如为了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在制定工作目标时应该适当偏高于实际能力之上一点,才是最恰当的。定得太低,大家不需要很努力就能完成;定得太高,大家明明知道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干脆放弃。
【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调和左右矛盾的意思,而自己的中心思想还是独立而不移。小人就不一样了,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虽然别人影响了他,但人各有志,到了厉害关头,意见冲突,相处就不会融洽。和而不同,也就是说世上不会只有一个真理,一种想法,一个声音,君子应该游刃于不同见解之中,博采众长,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独立思考和基本原则。
【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孔子说:“君子讲究协调而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讲究协调。”
孔子说:“君子跟各方面的关系和意见求得协调和谐,而不是一时苟且求同,小人则苟且求同,而不是协调和谐。”
【评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就是说,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能够保持独立见解的合作是更加有力量的合作,没有独立见解的盲目的合作只是乌合之众,是不能长久的,也是没有力量的。赞同孔子的这个观点。
诸葛亮和刘备的合作,可以说是君子合作,而刘关张的合作,就有点小人合作的味道。尤其是在最后的时候,刘备为了报私仇而置国家大义于不顾,明明知道当时不是和吴国交战大最适当时机,却还是为了兄弟义气,不听诸葛亮的再三劝阻,勉强出征报仇,结果仇没有报成,自己也含恨后亡,实在让人叹息。
根据这个判定标准,也比较容易区分出那些网友属于君子,哪些属于小人。哪些只看人不看文章不看是非不看观点,只要是自己圈子里的人就赞同,只要不是自己圈子里的人就攻击的网友,就属于网上小人。而那些不管只对事不对人,只根据文章好坏,观点是非对错进行评价的网友,就属于网上君子。
【原文】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原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孔子说:“三种朋友会给你益处,三种朋友会给你害处。正直的朋友,守信的朋友,见闻广博的朋友,这是有益的。逢迎谄媚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这是有害的。”
125
【评析】这句话应该是指君子交友,普通人交友没那么多讲究,也无须那么多讲究。酒友、学友、事友、商友、战友、诗友、歌友、戏友、牌友、乡友等等,不胜枚举,只要大家在某一方面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有共同的利益,都可以将对方作为朋友看待;只要人家亲近你、看重你,愿意与你往来,你就没有必要非得去考察人家是否正直、诚信、博学,也没必要去考察人家是否逢迎谄媚、恭维毁谤、花言巧语。
普通人没什么远大志向,没什么崇高理想,所谓朋友,无非就是大家在一起开心快乐,没必要那么认真严肃,只要远离犯罪就可以了。
再说,交友不能只考虑自己的益损,如果你是一位正直、诚信、博学的人,并且只结交正直、诚信、博学的人,那么谁去影响那些逢迎谄媚、恭维毁谤、花言巧语的人?这岂不是太自私和缺少社会责任心吗?
孔子将朋友划分为六种,认为与其中的三种交往有好处,与其中的三种交往有坏处。这话从理论上讲,确实有道理,所谓“跟好人学好,跟叫花子学讨”,多于诚信的朋友、正直的朋友、有学问的朋友交往,自己也能有所提高。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比较难以操作。首先,这里所说的六种朋友的表现,很可能同时交叉存在于同一个人的身上,我们无法将其逐一区别开来,比如一个见闻广博的人也可能是能言善辩的人,我们是与其交往、还是不与其交往呢?其次,一个人是怎样的人,我们不通过长期的交往,怎么能辨别出他属于哪一种朋友呢?再其次,一个人曾经有过某一种缺点,难道他不会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而改变吗?最后,这样的交友标准也太势利了一点,为什么我们不能以我们自己的高素质去影响那些有这样那样缺点和不足的人呢?如果大家都只愿意与有学问的人去交往,那么有学问的人为什么要与不太有学问的人交往呢?
所以交朋友确实需要挑选,但是也不能那么太过势利,即便某些朋友有些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只要我们不去学习他的缺点和不足,也就行了,没有必要拒绝与他们交往。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评析】孔子所说的“礼乐”我们今天以无从知道究竟是什么,不过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音乐和歌曲来调节自己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称赞别人为乐事,这一点在今天好像并不被普遍接受,一味地称赞别人会被别人看成是“没有原则的烂好人 ”,还可能被别人看成是“马屁精”,不过从实际效果来说,多说好听的总比说不好听的更加有人缘。以有贤德之友为喜好,这个就更加不好说了,即便是有,也不方便去说,说了别人会觉得你是在炫耀自己。即便是炫耀,今人也只炫耀朋友的财富、名声、权势、学问、甚至美貌时尚等,已经不可能再炫耀什么朋友的贤德了。这不全是今人不重视贤德,而是这个贤德比较抽象,不好衡量。
对于孔子所批评的“骄傲、闲游、大吃大喝”,则几乎已经与今天的标准完全不一样。当然,今人也告诫我们不要“骄傲”,但许多时候,也鼓励骄傲,当然用的是另外一个词“自豪”。“闲游”在今天不但已经不被批评,反而成了一种高质量新生活的追求目标之一。以闲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正被当成朝阳产业在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对于“大吃大喝”,人们口头上还是反对的,但是心理基本上都是喜欢的,尤其是如果大吃大喝不花自己的钱,那更是求之不得。尽管大家都知道大吃大喝不利于健康,公款吃喝更是犯罪,但是人们依然乐此不疲。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轻视地位高贵的人,侮慢圣人说的话。”
125
【评析】人是需要有所敬畏的。有宗教信仰的人敬畏神,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敬畏人;被敬畏的人不论是什么样的人,都不可能永远被敬畏,因为人们一旦用推己及人的思维去评判被敬畏的人,就会对这个人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一个民族一旦普遍没有敬畏了,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而那些道德家们认为这样不好,就千方百计地拯救以前曾经被人们敬畏过的“圣人”,或者再造一个活着的“圣人”,两种办法都有成功的时候,但都不会长久。翻来覆去折腾几遍,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就彻底没救了。
敬畏天命有点敬畏神的意思,但是太玄妙、太笼统,起不了多大作用。敬畏位高者没有道理,位高者没几个好东西,几乎全是一些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不值得敬,人们也不会敬。敬畏圣人之言,搞了几千年,后来人们发现上当了;圣人之言既不能使民族富强,也不能使人民自由幸福,所以现在敬的不多了。
用孔子这句话来评判,闲人绝对是个小人,不知天命、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几样都占全了,不过转念一想,像我这样不知天命、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的人,在中国、在地球上何止千百万人,也就不觉得可耻了,相反,倒觉得那些靠畏大人、靠鼓噪圣人之言谋取功名利禄的人实在是可耻。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孔子说:“君子所思考的有九件事:观看时思想是否看清了;倾听时想想是否听明白了;想想脸色是否温和;想想态度是否恭敬;想想说话是否诚实;想想办事是否认真;有疑问想想怎样请教;发怒时想想后果;看见财利想想是否符合道义。”
【评析】君子九思几乎把儒家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全包括进去了,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君子是完人,做君子就是要做个完美无缺的人,只要是人,只要还有七情六欲,恐怕谁也做不成君子。
【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注释】 (1)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弟子。(2)过:有过错的时候。(3)如:好象。日月之食(同“蚀”):日食和月蚀。(4)更(geng1):改正错误。(5)仰:仰望。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子贡说:“君子有过错的时候,就好象日食和月蚀一样。有了过错,人们都能看到;改正了过错,人们还会都仰望着他。”
【说解】日食月蚀,不是日月故意遮蔽光辉,只是被外物一时遮蔽,因此,日月仍是日月。本来日月明亮,当发生日食月蚀的时候,便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也许因此而受到的批评与责难更多。当日食月蚀过去之后,日月依旧光明,甚至显得比以往更加光明。君子效法天地之道,心性要像日月一样光明。皇侃《论语义疏》中说:“日月之蚀,非日月故为;君子之过,非君子故为。日月之蚀,人并见之,如君子有过不隐,人亦见之也。日月蚀罢,改暗更明,则天下皆并瞻仰,君子之德,亦不以先过为累也。”因此,有意地犯错误,便不是君子。君子无意间犯错误,不可掩饰。文过饰非,便不是君子。知过即改,方是君子所为。张岱《四书遇》中说:“玉不掩瑕,人不以瑕而贱玉于石;镜不掩翳,人不以翳而贵铁于镜。君子不掩过,人不以过而贵小人于君子。”
【原文】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①耻,无耻矣。”
【注释】 ①之:至。
【译文】孟子说:“人不可以不知羞耻。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
【读解】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电灯泡儿有玻璃。” 羞耻之心,人皆有之。 只有无耻之尤的卑鄙之徒才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 《法句经》说:“那些不以该耻者为耻,而抱待邪恶之念的人,
125
将会下地狱。”
他们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伊阿古,莫里哀笔下的达尔丢夫,但, 丁《神曲》中那些下地狱的人,当然,或许还有西门庆、潘金莲 ...... 然而,一旦他们知道羞耻,也就可以升迁炼狱,“浪子回头金 不换”,说不定还有一二上天堂的机会哩!
无耻至耻,免于羞耻。
修养的境界
君子不忧不惧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这才是曾子所说的“三省”。这“三省”说了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一是对人。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尽心,尽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这是为人的基本德性。修己不能一时一事,修己要贯穿整个人生,要时时温习旧经验,求取新知识,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会僵化。
【智慧点】 世道纷纭,熙熙攘攘,心为外利所动,几乎失去真我;物欲横流,乃至人心不古;求诸外欲,而忽略了内存的诚信。如何对待浊世横流?孔子主张人应在人世间寻求与他人的契合,在求诸他人之时首先求诸自身:我是否做到了?以此感化世人,引导世人。 在儒家,拥有存在的概念并非空洞,是个体的真实存在及其对整体的真诚关怀。正是因为社会的整体意识,人们才能时刻感觉人类和人性,感觉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使命感;因为仁的道德基础,使人的人格能形成博爱的集体意志,由集体意志驱动个体的不停反思。故儒家的对个体人格的追求是在集体人格的完善中得以完成的。
昨日途经南京,在一家并不起眼的店面广告上,写着“新吾日三省吾身”。细看内容:谋事,尽心了吗?交往,诚信了吗?为人,博爱了吗?感觉有点意思。与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有所不同的是,新吾日三省吾身融入了时代的内容。我们已经不是以前的我们,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在牺牲什么,能得到什么,就像不能拿所谓“主义”、“理想”来要求所有人一样,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们需要的是直白的、实用的修身要求。
当然,今天我们同样要求修身养性,同样不能陷入追香逐臭、唯利是图的旋涡之中而难以自拔。人生需要有目标,生活需要有规范,但绝不能为其束缚为其羁绊,我们需要更为理性的修身指南,需要张扬个性、活出真我,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修身规范,无疑是最好的。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①!一箪食②,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① 贤哉,回也:即“回也贤哉”,颜回贤能呀。 ② 箪(dàn ):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筐。 ③堪:忍受,受不了。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乐:乐于学。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解读】儒家是入世的哲学,强调快乐,其快乐也极有层次感,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修道的快乐,二是悟道的快乐,三是得道的快乐。儒家的快乐,以道为中心,道的核心是“仁”。修道,包括学习、交友。学习的快乐,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交友的快乐,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悟道的快乐,如“颜子箪食,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居无求饱,食无求安。”
125
悟道主要表现在对生活的态度。入道之初为悟道,得道除去物欲外,主要表现在精神方面,如孔子的快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评析】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曾经,伟大导师孔夫子不嫌唠叨的在一句话中前后两次为他的弟子颜回喝彩。而孔子称赞颜回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坐得住。我认为坐得住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反应迟钝,不懂机变。一种是抱定信念,至死不渝。颜回坐得住是不是因为他傻呢?不是,他不仅不傻而且还是孔门弟子中最聪明的人。孔子说颜回虽然当着他面有时装傻,但其实颜回并不傻(要知道真正的傻子是不会装傻的)。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谁更聪明?”(子贡何许人?想当年子贡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出手,十年之中五个国家都发生了重大变故。)聪明如子贡都对颜回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说“颜回做学问能举一反十。我只能举一反二。”孔子非常认同地说“比不了,我和你都比不上他。”孔子说连他自己都不如颜回聪明。
能够举一反十又会装傻冲楞的颜回显然不是不懂机变的蠢人。颜回的坐得住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理想,他能够为了理想而努力,他也愿意为理想耐住清贫和寂寞。颜回有自己的理想。有次孔子问他的志向,颜回回答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对此历来各家有不同解释。大体就是指一种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治理想和内敛不张扬的自我道德修养。这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想。只要不是专门损人利己,理想就没有高低之分。关键是要 有理想,想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这确实不容易,但就算一时想不清至少也应该时时去想。其实想不清是因为理想总在变。说来每一个理想如果能够实现都是美好的。之所以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还是因为不愿意付出努力也不愿意忍受现实的困难。
颜回是愿意为了理想付出努力的。孔子不止一次说到颜回的好学。孔子说“只见到他学业精进而从没见过他止步不前。”又说“他从不偷懒。”因此当鲁哀公、季康子两次问到孔子弟子里谁最好学时,孔子的回答都是颜回。颜回为了理想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这是最难得的。本文开篇所引孔子的赞叹也正是为这一点。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坚持理想都是因为清贫和寂寞。要富贵要热闹都不是错。孔子另两位著名弟子子贡、子路一个是大商人一个是大喏喏,也都是极出色的人才,得到了孔子的赞赏。孔子从不反对追求富贵荣华,但是决不能为了这些抛弃理想!他说:“如果能发财同时又能实现我的理想,就算是让我去当车夫我也干;如果发财与我的理想不能同时实现,那我选择理想而不要发财。”他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里的义就是孔子追求的理想。)孔子和颜回都把不改变理想放在了第一位,而把富贵放在后面。这是合格的读书人特有的人格精神。所以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也因此人们说读书人穷酸。(颜回孔子的理想和发财是隔路的,学历史和发财在如今好像也是隔路的。这两三年不断的有人跟我说这个问题,前两天见到本科老师也说。想想选择这条路可能是有点自私,只考虑了自己高兴,没有考虑要为国家社会家庭做什么贡献@_@不过也管不了这么许多了。好在家里没人反对。)
最后说颜回的乐观。有了上面诸条,颜回的乐观是顺理成章的。颜回快乐因为他有理想。有理想才能洒脱,洒脱才能快乐。所谓洒脱并不是所有事都不放在心上,而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目标之外的东西,有也罢没有也罢。颜回快乐还因为他为理想而付出,这种付出本身就是快乐的。由于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付出也就不会觉得委屈。至于结果,那往往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我以为有了为理想付出的过程人生足矣,足矣。
所以学生们都很难明白老师到底是喜欢什么样的弟子,这个问题其实难也难,不难也不难,那要看老师是什么样的人了,所以从颜回身上可以看到,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追求心灵快乐的人.你看看,颜回啊,只有勉强够吃的粮食,一点点水,穿着破烂的衣服,居住在穷人区,可是,回也不改其乐,他居然没有半点抱怨,而且有内心发出的快乐,这是怎么回事! 连孔子都不得不佩服了......
一般老师很难喜欢颜回这样的人,用现代的话就是同学聚会,把老师也叫来,说一下吧,混得怎么样,房子-----在陋巷有个床;车子-----安步当车;官职-----乌有也;票子-----银行里,但别人的......恐怕颜回不会象我这么回答,因为有厚脸皮又心虚的感觉,因为我那里能读懂他啊!!而且孔子也绝对不会这样问的,如果这样问,就根本不会被人称为圣人了......
125
孔子是注重心灵的,他的标准,是超越物质层面的,是不功利的,无论你富贵还是贫穷,无论你得意还是失意,无论你强势还是弱势,只要你追求道义,追求自我修养,你一定能够达到心灵的和谐!!!所以说圣人绝对不是高高在上让人高山仰止的,也不是把深奥的大道理布道式的填给人们,他是亲切的,谦逊的,在我们的周围,他的道理是朴素的,简单的,是适合所有的人的,也就是说,适合你我的......
多少人在今天的世界中迷失啊,孔子告诉你,别忘了自己的心灵,不要为物质的不满足失去快乐,也不要为了物质太多而羁绊受困,你可以,作个高贵的,自尊的,心灵快乐的人......无数的中国知识分子在这种信仰中度过无数的朝代和变化,无数的人们在他的话语中找到安慰,就象是在茫茫苍穹之中的日月星辰,那么平凡,又那么永恒......孔子怎么做的呢, 15向学,发奋而读书,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72人,跟随者众,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我们现在真的处于道义迷失的年代,但如果将心灵的和谐当做自己的目标,将超越而豁达,进而无愧此生......说的是颜会,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喜欢这样境界的学生的老师,境界还用说么......
【原文】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评析】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中庸之道就是均衡稳定的规律。这个东西很平常,但是很重要,又很容易被人忽略。坚守中庸之道,社会就能和谐共存,个人就能气定神闲;破毁中庸之道,社会就会偏激震荡,个人就会温燥两失。
孔子将中庸视为君子应有之品德,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称为“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常理,称为“和”。“中”是根本;“和”是原则。达到“中和”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后来的潘光旦先生据此而发明“位育之道”概念,用来统摄他的社会学思想)。“中和”就是“中庸”,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不要不及,以期达到理想中的均衡态。
“中庸”原为“用中”;为了用中,需要有判断及选择的智慧,又要有内心真挚的情感,同时面临困难时可以坚持下去。人之“中”即是向善的本性,人要“用”中,则需择善的知与行配合。具体说来,中庸就是“择善固执”。
中庸之道,愚者不及,智者过之。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1)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孔子说:“品德不培养(脩:通‘修’,指培养),学问不研讨(研:研究,讨论。之:连词,作用是把主谓结构变成偏正结构),听到了应当做的事(义),却不能马上去做(徙:迁移。这里指按照义的准则改变自己的行为);有错误却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是:指示代词,在判断句中充当主语,指代‘德之不脩’到‘不善不能改’这段话所讲的事)。
【评析】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125
【评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智海踏浪】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孔子说,君子重为己之学,求诸己而无愧于心;小人则求为人之学,求诸人而无所不至。两句话互相对比,非常生动而有深刻,可以作为座右铭,即可自励,也可勉人。
【知心小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无执无求,心胸宽广,思想开朗,遇事拿得起、放得下,心态健康。“小人”目的性强,凡事执着,所以患得患失,忧心憧憧。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老和尚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南怀瑾先生解释说:《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像包公、赵清献都做到这样的境界,这是“君子坦荡荡”。
至于小人呢?“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是永远有事情的,慢慢就变成狭心症了——这是笑话,借用生理的病名,来形容心理上的病态,小人永远是蹩住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搞的。”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这也是“长戚戚”的一种心理病。心里忧愁、烦闷、痛苦。所以这两句,可以作座右铭,贴在桌旁,随时注意自励,养成坦荡荡的胸襟。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后也。”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评析】彫:通“凋”,草木枯败。天未冷之时,众木皆茂,而天气大寒之时,众木皆萎谢,独松柏枝叶不枯败。孔子此言,以松柏喻君子,言君子能守志,不论何时、什么样的环境,也不会改变其心志。
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淡泊断章]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笑天断章]坚持就是胜利,这种胜利不一定是好的结果,也许是失败,但是,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一个美好的过程,这是成长。
【原文】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 出何惧?”
【译文】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 说:“内心反省不感到愧疚,那又忧愁什么恐惧什么呢?”
【读解】孔子有个弟子叫司马牛,他的大哥是一个霸道的大恶人,因为孔子批评他私自建立城墙是不合礼法的事,他就想要追杀孔子。害的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继续呆在宋国。 司马牛的二哥、三哥也都是恶人。司马牛想起自己兄弟的那些坏行为来,不由的难过的叹了口气,说:“别人都有值得称道的兄弟,唯独我没有啊!” 子夏听见了,就安慰他说:“我曾经听人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有内心诚敬,没有过失,对待别人恭敬有礼,那么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是你的兄弟了!君子何必忧虑自己没有兄弟呢?” 司马牛问孔子怎么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君子没有忧虑,也没有恐惧。” 司马牛又问:“没有忧虑,也没有恐惧,就可以算是君子了吗?”
125
孔子很了解司马牛目前的心境,为了增加他的信心,于是回答说:“如果反省自己的内心,没有任何的愧疚,那还有什么好忧虑恐惧的呢?” 司马牛这时才明白孔子所说的话,孔子又说:“你的兄弟为恶作乱,那些事情都和你没有关系。如果你总是担心别人会因为你有那样的兄弟,而对你有偏见,那么你的心便无法平静了!相信你自己,只要你自己行的正,问心无愧,又何必在乎别人怎么想呢?”
根据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思想,人生都是在忧愁和烦恼中度过的,所谓“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怎能没有忧愁,没有恐惧呢?
大概孔子也是深有体会罢,所以他才提出“君子不忧不惧”的说法。能修材怀忧不惧的程度,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君子了。而不到君子程度的人都是有忧有惧,在烦恼与恐惧中度过一生的。
可司马牛一听,感觉却和我们不太一样,他觉得仅仅是不忧愁不恐惧,这不是太简单了吗?你看那饭店酒馆里猜拳行令,吃五喝六的人,不都是不忧愁不恐惧吗?难道他们都是君子吗? 孔子知道司马牛没有弄清楚,所以进一步告诉他说:“不忧愁 不恐惧是指自己问心无愧,心地光明安详,这可是不大容易做到的啊!”原来如此。
所谓“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君子的不忧不惧是 因为内心光明磊落,而不是单纯地忧柴米油盐,怕抢匪上门。这也 就是孔子在另一个地方所说的“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宪问》) 吧!
仁者勇者风范,当然是君子了。
【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 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 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 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 样才叫做大丈夫!”
【读解】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 劝谏。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简言之,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 太监小老婆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
可见,“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
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 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怎么办呢?
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 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怎样做到? 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25
就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 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 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閒,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1]畎(quan)亩:田间,田地。 [10]征:表征,表现。
【译文】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 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所以,上 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 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 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 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读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孟子所举的例証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 奚六人。其实,为人所熟知的,还有姜子牙的故事。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云云,成 为《孟子》最着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激励无数 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 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生命痛苦的 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致胜利的精神的弘扬。借用悲剧哲学家尼采的话来说,是要求我们“去同时面对人 类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因为,痛苦与希望本来就同在。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史公说得好: 周文王被拘美里而演《周易》,孔子困陈蔡而编《春秋》,屈 原遭流放而赋《离骚》,左丘明失明而写《国语》,孙胺脚残而着 《兵法》,吕不韦迁蜀地而出《吕览》,韩非子被秦国囚有《说难》、 《孤愤》,《诗经》三百篇,大多都是发愤所作。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的忧患之中,心气郁结,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至于死于安乐者,历代昏庸之君,荒淫逸乐而身死国亡,其例更是不胜枚举。
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 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未曾咆饱过。)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注释】 哭——这里指在吊丧时哭泣。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解读】 歌唱或哭泣是一个人情绪的真实流露,它们之间的过渡是需要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否则,一个人能够时哭时歌过渡自如,那么这个人不是在演戏,就是神经出现了故障。
125
人有恻隐之心,即同情心,这是人的最基本的感情。孔子对人的同情是出于真性情,不是表演给谁看的。乐可以骤哀,哀不可以骤乐。孔子哀人之所哀,对死者真心地哀伤,对死者的家属真心的同情,必然不可能一下子欢乐起来,当时也就吃不饱,当天也就没有心情歌唱。现在的丧事上,特别是有权者有钱者家里有丧事时,吊丧者盈门满巷,但面露哀伤者几稀矣。因为这些人都不是出于真心的哀伤同情。
教育者,给学生讲这两则,应该告诉学生人应该有恻隐之心,与人交应有真心,逢场作戏应该少干。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丧者哀戚,于其旁不能饱食,此所谓侧隐之心。曰未尝,则非偶然。哭指吊丧。一日之内,哭人之丧,余哀未息,故不歌。曰则不歌,斯日常之不废弦歌可知。然非歌则不哭。余哀不欢,是其厚。余欢不哀,则为无人心。颜渊不迁怒,孔子称其好学。是哀可余,乐与怒不可余。此非礼制,乃人心之仁道。本章见圣人之心,即见圣人之仁。或分此为两章,朱注合为一章,今从之。
【原文】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
【注释】 纲:网上总绳。弋:用带绳的箭来射鸟。
【译文】孔子只钓鱼,却不用大网捕鱼;孔子射鸟,却不射栖息在巢中的鸟。
【评析】孔子是不是真的如此,他这样做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可以存而不论。
有修养的人,对自然界中的生物,如不得已必须取其生命,不能赶尽杀绝,也不能出其不意。以小见大,孔子的这种做法,说明了他的仁心。
孔夫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当然好,暗合了今日的环保主义思想,但孔夫子当年如此做却不是为了环保,他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德,这就有点虚伪了。钓一堆鱼是不仁德,钓一只鱼就是仁德了?
我们提倡爱护动物,但爱护动物的目的还是为了增进人类自身的幸福。前几天南京有人放火烧一窝流浪狗,这叫我们很气愤。我们为什么气愤呢?因为虐待动物是虐待人的一种心理预演,喜欢虐待动物的人,其实是喜欢虐待人,只是因为暂时没办法虐待人,他们才退而求其次,找来一些动物做替代品。喜欢虐待动物的人,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潜在的变态杀手,我们不反对是不行的。
我们反对虐待动物,只是反对残忍,只是为了预防在人群中产生变态杀人狂,我们并不反对为了增进人类的营养而吃动物的肉。我自己就喜欢吃狗肉,吃就吃吧,猪能吃,狗为什么就不能吃呢?在尽量减少动物痛苦的前提下,杀就杀吧,也没什么不好。但是不能虐待动物,不能培养人群中的乖戾之心。
孔夫子也讲究“仁及禽兽”,但他却是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这就不好了。
美国应该好好学学这一句,这是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一方强盛时不要乘人之危,要公平竞争,这是典型的“武士道精神”,是我们应该好好继承的。在绿化问题上,在渔业问题上,在珍惜动植物的保护上,我们要有这样的精神,否则,我们人类会越来越孤立,并将反受其害。
【原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第七
【译文】孔子同人一起唱歌,别人唱得好,就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跟他和唱。
【评析】这是与美同乐同在的欣赏境界。人难得自在自得,自娱自乐,我们渴望在日常生活里发现心灵的精神的自然风光。 这则论语是应该和同是本篇的另一则一起来看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你看,孔子听到了一首好乐曲,好长时间吃饭都吃不香。不仅吃饭,连吃肉也吃不香。在论语里多次提到肉,可见肉在孔子那个时代就是个难得的好东西,以致于孔子的那个受了他衣钵的弟子——曾子,他老婆在哄孩子的时候都用猪肉作诱饵。可为什么孔子面对那么好的东西却吃不出味儿来呢,都是乐曲惹的祸啊!
这则论语好像是给我们现在的父母和老师们看的。我们都觉得现在的孩子们是相当迷歌星、迷唱歌的。有时候要吃饭了他们还在电视旁、电脑旁、音响旁、MP3旁如痴如狂,好不容易叫到餐桌上了吧,也是胡乱的吃两口又去哼哼唧唧了,不把那些歌学会了,他们好像便不肯罢休似的。于是我们就着急,就苦恼,就禁止,怕这些个东西影响了生活和学习。其实大可不必,你看人家孔子不也是听到了好乐曲就吃嘛嘛不香吗!不仅如此,他有一点还更像现在的孩子,那就是一旦发现了好曲子,必然要别人重复的哼哼,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学会如何和上别人的节奏。这不是和我们的孩子一样吗?所以我说,孔子最真实、最亲切、最可爱。
125
其实再想想,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迷我们那个时候的歌星、影星。迷露天电影,迷金嗓子周璇,迷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迷邓丽君崔健罗大佑。迷得五迷三道的被父母老师唠唠叨叨甚至请家长也坚贞不屈至死不渝。怎么一旦我们成了老师成了家长就慌不迭地否定起自己,否定起自己童年的梦了呢?
经常看看论语、看看孔子就会经常感悟到人性的永恒面,几千年不变。理解了这个人性,也就理解了我们的孩子们,其实也就让孩子理解了我们。所以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发现论语还是鲜活的,难道不是吗?
不过,在这两则论语还提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那就是一个字——“善”。“子与人歌而善”才必使反之的,孔子也是闻到《韶》才三月不知肉味的,而《韶》是孔子评价为“尽善尽美”。也就是说,孔子不是听到什么都迷的,一定要是好的曲子才会让我们的孔子如痴如狂,而不是像现在有的人盲目地投入到歌曲泛滥的海洋中最终迷失自己。所以这个鉴别善的能力和过程就非常重要。那么作为父母和老师的我们就不仅要理解孩子热爱音乐,学唱歌曲的天性,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尽可能地向“善”靠近。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心总是相通的,在音乐对人的塑造、培养的问题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阐述和孔子在《论语》中的阐述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证明尊重音乐和引导人向“善”的音乐学习是教育上一件很重要的事。
【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却不粗暴,谦恭而安详。
【评析】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论语》的作者专门对孔子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进行了一番描述,我想这可能不只是为了对孔子进行赞美,还在于为君子们提供一个样板。在二十一世纪追求个性的今天,我个人也不赞同让某一种言谈举止、仪容仪表的模式来束缚所有人的外在形象,一是不容易找到这样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标准模式,二来也根本没有必要。但是,作为一个处于工作状态的管理者,换句话说,当一个职业管理者在工作时间内处于管理岗位上的时候,如果有一个相对规范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的标准模式,可以有利于提高管理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将这三点当成对一个职业管理者工作状态下的要求,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一个管理者的工作语言要做到“温和而严厉”,主要是指在与人交谈时,不管是针对上司还是下级,不管是在下达工作指示、还是因为观点不同而与他人发生争论,都应该语气温和而礼貌。在温和而礼貌的同时,还必须做到严厉,这个“严厉”不是语气和用语的严厉,而是对原则问题的坚持,一是一,二是二,错就是错,对就是对,是几分成绩就说几分成绩,有几分问题就说几分问题,不徇情枉法,也不营私舞弊,正气凛然,自然让人望而生畏。
一个管理者要做到“威严而不凶猛”,首先要区分管理中“威严”和“凶猛”的区分。我觉得,有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可以区分:“不怒而令人敬畏”的可以算是“威严”,“怒而令人生畏”的可以算是“凶猛”。其次,要明白“威严”和“凶猛”在管理中的不同作用。管理者不管是“威严”还是“凶猛”都是不可具体量化的,都只是管理者在被管理者心目中的一种印象和感受而已。但是这两种不同的印象和感受却会对被管理者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效果。一个管理者一旦在被管理者面前失去了尊重,而只剩下了害怕和厌恶,那么这个管理者将很难在日常管理中得到被管理者的积极配合。所以每个管理者都要切记:没有人不希望管理者是“威严”而不是“凶猛”。
最后,我们要搞清楚,管理者为什么会在管理中给人以“凶猛”的感觉和印象。根据我的观察,在管理中给人以凶猛感觉和印象的管理者,并不一定都是坏人,有些甚至还是内心很善良的人,只是由于他们的性格缺陷和修养的欠缺,才导致他们在管理中处于失控状态。比如急躁、焦虑、恐惧、傲慢、易怒、以及缺乏自信、缺乏爱心、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自我欲望膨胀等,都会导致管理者处于“凶猛”状态。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管理者频繁发怒、大声训斥、甚至拍桌子骂人等。
其实这样的管理者不知道,他们的凶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属于“过度反应”,因为作为管理者,由于你的职位以及这个职位所赋予你的管理权限,已经给了你足够的威严,即使你轻言细语对部下说出来的话,也会与其他人说出同样话的份量不一样,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再通过“加重语气”
125
的凶猛方式来增加你说话的份量。另一方面,如果你偶尔对部下发一次火,那么可能令部下印象深刻,可是如果你天天发火,只要下有点错就发火,那么部下对你的发火也就麻木了,厌倦了、反感了,你的发火除了增加别人对你的轻视、反感和负面评价之外,根本无济于事。所以管理者要切记:在管理中对部下发火,绝大多数情况是管理者无能的表现。
一个管理者如果能做到“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那么要做到“庄重而安详”就不难了。庄重而安祥,更多强调的是管理者的内心状态。一个遇到一点小事就惊慌失措的管理者,无论如何无法做到庄重而安祥。同样,整天喜欢与同事在工作中闲聊的人也无法让人产生庄重而安祥的感觉。庄重的本质是要自重,自重的途径之一是要“腹内有货”,一只飘在海上的空船,不管外表多么光鲜宏大,依然是不够庄重稳当的。
【原文】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注释】 齐衰(兹摧):丧服。瞽(鼓):盲。
【译文】孔子见到穿丧服、穿官服和盲人,即使对方年龄小,也会站起来致意,如果是路遇,一定会快步走过。
【评析】孔子对穿丧服的人和当官的人表示尊重,这一点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孔子对盲人也能表示尊重,我觉得非常可贵。我觉得能对盲人之类的弱势人群表示尊重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尊重人的人。
见到当官的表示特别的敬意虽然可以理解,但却是不足取的,更不应该提倡,这是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的局限性。我赞赏的是孔子能把对盲人的尊重,等同于对当官的尊重,这一点即使在今天,也是许多人还做不到的。作为一个成熟的有仁爱之心的管理者,应该拥有对盲人、对残疾人、乃至对一切弱势人群的尊敬关爱之心。
三十多年前的中国,所有的城市高中毕业生都要响应政府号召去下放去农村当农民。但是如果你属于残疾人或有严重的疾病,则可以享受政府的照顾,免除下放当农民,这样的人被称之为病残留城待业者。按照当时的规定,这样的人尽管可以不去农村当农民,但也被禁止进入国营企业当工人,只能进城镇集体企业或街道民办企业当工人。
我认识一位如今已是国际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总经理的朋友,三十年前就是一位这样的病残留城待业者。当时他是因为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留下轻度跛行的缺陷,被免去下放农村,却也无法找到工作。他去政府部门要求安排工作,政府官员冷漠而又不无讽刺地回答:现在健全人都找不到工作,哪里还有工作来给你们?
后来,全家人节衣缩食省下一点钱,买了许多礼品送人求人,才终于得到了一个去镇办厂面试的机会。那是一家耐火器材厂,当时在当地规模比较大,效益也比较好,因此想进那家厂的人很多,厂长自然对前来应聘者也就非常傲慢。那时候的应聘,不是像现在的企业那样,一般工人都由人事部普通职员负责招聘,而是全部由厂长一人掌握,因为每次招工都是一次权力的使用,是否聘用一个人,没有任何明确的规定,只凭厂长一句话。
我那位残疾朋友在等待了几个小时之后,终于见到了这位厂长,说明来意,讲清楚是什么人介绍来的,这很关键,如果是市委书记介绍来的,肯定是无条件接受。厂长听完后,对他说,我们这里现在确实需要招工,但是要招站着操作的锅炉工。在这个岗位上,有一个操作动作,是要用脚将炉门打开用双手往里面铲煤。你用脚蹬一下那张长条椅,如果能够将长条椅蹬动,就录用你。
虽然这个岗位对于一位腿有残疾的人来说是非常不适合的,但是为了生存,我这位残疾朋友还是非常想得到这个职位,于是用有残疾的腿支撑身体,用另一条健全的腿使尽全身力气一下就将长长的四人座木椅蹬得很远。
厂长当时很意外,因为他一听了介绍人的名字就不想聘用这位残疾的青年,但是却虚伪地不直接拒绝,因为他也不想得罪介绍人,于是就想用找个理由回绝掉应聘者,可是没有想到应聘者却战胜了这个障碍。当时在场的还有许多人,都看着厂长怎么办。谁知这位冷血的厂长不但没有兑现承诺,反而耍赖说,不能用健全的腿,要用那条有毛病的腿蹬。
125
我的那位残疾朋友只好忍受着如此野蛮的羞辱,伸出肌肉萎缩的腿,奋力向长椅蹬去。长椅太重了,他的腿力量太弱了,椅子纹丝不动。厂长笑了,因为他胜利了,周围的人也笑了,他们得到了一次娱乐。我的残疾朋友走了,他再次失去了就业的机会,他强忍着羞辱,一声不响地走出了厂区,走上了充满人群的大街,流下了无声的泪!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么大一个工厂,不可能没有一个不需要使用脚操作的工作岗位。
三十多年前的中国只讲革命,不讲仁爱,三十多年后的中国变成了只讲金钱,不讲仁爱。不但国家不负责为所有的残疾人提供生活保障,大多数企业也是通过体检将所有的残疾人,包括一些非传染性病患者拒之门外。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强制企业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即每个企业必须安排一定比率的残疾人就业,否则就要根据少安排的人数交钱给政府。北京市的比例是职工人数的1.7%,东莞市的比例是职工人数的1.5%。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比率,每个企业都能很容易安排这样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但是绝大多数企业依然宁愿交钱也不愿意接受残疾人就业。由此我们不难从一个侧面看出:中国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尤其是仁爱之心,依然亟待提高。
建议我们的媒体以后在宣传优秀企业家的时候,除了介绍他们怎样创业、怎样发家致富、怎样开发推销产品、怎样纳税、怎样捐款之外,还要查一查他们安排了多少残疾人就业。根据我的观察,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家名义上捐款很多,但是真正用于慈善事业的却很少,大多数钱居然都是捐给政府机构的,这样的捐款究竟属于慈善事业还是属于公关广告费用,实在应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曾经与许多在华的外籍企业高层管理者交谈过这个问题,尽管他们对地方政府以各种名义向企业征收税金之外的各种费用意见很大,但是却对政府要求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这一点非常理解。但是他们不愿意出钱,而是倾向于接受安排残疾人来企业就业,甚至主动要求联络这样的残疾人,即具有工作能力的轻度残疾人。
企业不是福利院,但是企业也有它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拥有对残疾人的仁爱之心,也是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的基本素养之一。
【原文】
齐必变食①,居必迁坐②。食不厌精,脍③不厌细。食噎而啈④,鱼馁而内败⑤,不食。色恶,不食。息(6)恶,不食. 失饪(7),不食。不时(8),不食。割不正(9),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10)。唯酒无量,不及乱(11)。沽酒市脯(12),不食。不撤(13)姜食,不多食。
【注释】
①变食:指斋戒时改变日常的饮食,不饮酒,不吃荤(指有浓厚气味的 蔬菜,如蒜、韭、葱等,不指鱼肉等腥膻食物,与我们今天“荤”的概念不一样)。②迁坐:指斋戒时改变平常的住处,不与妻妾住在一起,而迁到 “外寝”(或叫“正寝”)独住。③脍(kuai):切得很细的鱼和肉。④ 噎而啈:噎与啈同义,都指食物腐败变味,褐的程度更重。 ⑤馁(nei)、败:鱼腐烂叫馁,肉腐烂叫败。(6)臭:气味。(7) 失饪:饪指生熟的火候,失饪即指火候不当。(8)不时:不是该吃的时候。 (9)割不正;指切割不得法。刀法不好。(10)食气;气同“饩”,食 气指食料,主食。(11)乱:指神志昏乱,即酒醉。(12)市脯:买来的肉 干。(13)撤:去。
【译文】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住处也要变动,不要和妻妾住在一起。食物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食物变质馊臭,鱼肉腐烂,不吃。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火候不当,不吃。不是时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 吃. 没有合适的调味酱,不吃。肉虽然吃得多,但不超过主食。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可以吃姜,但也不宜多吃。
【译文】 粮食尽量精,肉类尽量细。变质的东西不吃;变色的东西不吃,变味的东西不吃;烹饪得不好不吃;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吃;切的不好看不吃;调味品不好不吃。肉类虽多,但不要吃过量。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从集市上买来的酒肉不吃;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
【读解】
125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好一个美食家的追求!食物变质馊臭,鱼肉腐烂,不吃。这不奇怪,与我们今天的习惯一样,讲究卫生,减少疾病。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酱,不吃。色、香、味都有讲究,这已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要求,进入美食家的行列了。因为在我们看来,起码在没有合适调味酱时还是要凑合凑合吃下去的,不会有那么大的讲究。火候不当,不吃;不是时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这简直有些过分了,分明是一个超级美食家,起码也超过了陆文夫笔下那位吃头汤阳春面的美食家了罢。我们不知道圣人是否吃过集体食堂,想来是没有,不然非饿肚子不可啊!
【原文】席(1)不正,不坐。
【注释】 (1)席:古代没有椅子和桌子,都坐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
【译文】 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
【原文】乡人饮酒(1),杖者(2)出,斯出矣。
【注释】 (1)乡人饮酒:指当时的乡饮酒礼。 (2)杖者:拿拐杖的人,指老年人。
【译文】 行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原文】乡人傩(1),朝服而立于阼阶(2)。
【注释】 (1)傩:音nuó。古代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 (2)阼阶:阼,音zuò,东面的台阶。主人立在大堂东面的台阶,在这里欢迎客人。
【译文】 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原文】问(1)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2)。
【注释】 (1)问:问候。古代人在问候时往往要致送礼物。 (2)再拜而送之:在送别客人时,两次拜别。
【译文】 (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
【评析】 以上6章中,记载了孔子举止言谈的某些规矩或者习惯。他时时处处以正人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尽量符合礼的规定。他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一投足、一举手都必须依照礼的原则。这一方面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一方面也是他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仁德时所身体力行的。
【原文】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译文】 季康子给孔子赠送药品,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
【原文】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马厩烧了。孔子退朝回来,问:“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
【评析】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原文】“敢问夫子恶乎长?”①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②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元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③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4)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⑤,心勿忘,勿助长也。元若 宋人然:宋人有闵(6)其苗之不长而揠(7)之者,芒芒然(8)归,谓其人(9) 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11)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曰:“诐辞(12)知其所蔽,淫辞(13)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14) 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注释】 ①这一段系节选公孙丑与孟子的对话。问这句话的是公孙丑。②浩然:盛大而流动的样子。③慊:快,痛快。(4)告于:名不详, 可能曾受教于墨子。⑤正:止。“而勿正”即”“而勿止”。(6)闵 :担心,忧愁。(7)揠:拨。(8)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9)其人,指他家里的人,(10)病,疲倦,劳累,(11)耘,除草。 (12)诐(bi)辞:偏颇的言辞。(13)淫辞:夸张、过分的言辞。(14)遁辞: 躲闪的言辞。
【译文】
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125
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 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 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于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公孙丑问:“怎样才算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呢?” 孟子回答说:“偏颇的言语知道它片面在哪里;夸张的言语知道它过分在哪里;怪僻的言语知道它离奇在哪里;躲闪的言语知道它理穷在哪里。--从心里产生,必然会对政治造成危害,用于政治,必然会对国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圣人再世,也一定会同意我的活。”
万物皆备于我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些,没人用我了。你们平日说:'人家不理解我呀。'如果有人理解(并重用)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子路不假思索地说道:"一千辆兵车地国家,局促地夹在几个之间,外有强敌入侵,内又有饥荒,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可使人人有勇气,并且懂得道义。"孔子微微一笑。"冉求,你怎样?"答道:"方圆六七十或五六十里的地方,我来治理,等到三年,可使百姓衣食充足,至于礼乐,要等待贤人君子来教化。"公西赤,你怎样?"答道:"不是说我已经很有本领乐,但愿意学习去做:祭祀的事,或者和外国盟会,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个小司仪。""曾点,你怎样?"曾皙弹瑟正接近尾声,铿地一声放下琴,站起来答道:"我与他们三位志向不同。"孔子说:"说说有什么关系?只是各谈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点说:"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成年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主张呀。"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曾皙问:"那三位同学的话怎样?"孔子说:"只不过是各谈自己的志向而已。"您为什么对仲由微笑呢?""治理国家要应该讲求礼让,可是他的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么见得治理六七十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公西赤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有宗庙,有国家间的盟会,不是国家是什么?如果公西赤只能当小司仪,谁能当大司仪?"
【评析】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125
※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原文】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译文】孟子说:“人对于自己身体,各部分都得爱护。要普遍爱护,就要普遍地保养。没有一块皮肤不爱护,就没有一块皮肤不保养。考察人是不是善于爱护自身,难道有别的办法吗?从自己身上来取例就是了。身体各部分有贵贱,有大小之分。不要以小害大,也不要以贱害贵。保养着重小的方面就是小人,保养着重大的方面就是大人。假如有个园丁,(“场师”,园丁。)舍弃梧桐、楸树不管,(“梧”,梧桐。“槚”[jia三声],指楸树,常同松树并种。)却去培育酸枣、荆棘,(“樲”[er四声],酸枣。)那就是个劣等园丁。保养一个指头,却失去了肩膀背部还不知道,就是不知如何养身的糊涂人,(“狼疾” 同“狼藉”,昏乱,糊涂。)只好吃喝的人,则被别人所鄙视,因为他保养小的方面而丢了大的方面。如果说只好吃喝的人并没丢失什么,那么满足吃喝岂不是仅仅为了保养那一小块皮肤吗?”
【评析】孟子讲爱护自身的原则。对身体各部分都要爱护,但要分清大小和贵贱。不能因小失大,因贱害贵。何为小而贱,口腹之欲。何为大而贵,心志之本。
【说明】人们之吃喝饮食就是为了保养自己的身体,所以只讲究吃喝的人,人们都鄙贱他,因为他贪小而失大。因为,仅仅贪图享受口腹之欲,每天山珍海味、佳食美肴,反而就会损害自己的肠胃。肠胃坏了,连命都保不住,还能再吃什么呢?就拿现代的青少年来说,一到夏天,就拼命想吃冰的,冰淇淋、冰糕、冰棒等,把38度的胃吃得象个冰箱的冷藏室。最普通的物理学告诉我们,物体都是热涨冷缩,胃细胞、胃壁毛细血管等遇冷即收缩,还要被冻伤,或者坏死,然后就手术,切掉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还不成年,就已经不能享受其它美味了,甚至于是等死了。告诉他们这些道理,他们却不屑一顾,根本不听,就象肩膀都坏了一样,保养手指头还有什么用呢?就算是有些人很会保养身体,但他们的心理、智慧、情感却不会保养,活到老也是一个废人!所以,行为方式不对,所得的结果必然也就不会好。因为一个人真正需要保养的是心灵,是善的本性。依照善的本性而选择出最佳行为方式,人的这一生才有可能获得快乐。
【原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孟子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读解】佛问:“你向什么处安身立命?”(《景德传灯录》
儒答:“养性事天,修身立命。”
125
孟子谈天命,谈人的本性,没有消极被动的神秘色彩,而是充满了积极主动的个体精神。对待天命,不过是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罢了;所谓安身立命,也不过是一心一意地进行自身修养而已。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知识学习和思想修养,充实自己的心灵。
所以,不要做悠悠天地中的匆匆过客,东奔西走,北觅南寻, ‘芒鞋踏破岭头云”。其结果,往往是占有外物越多,内心越空虚,最终成为一个徒具外形,为外物所役的臭皮囊。
相反,“归来闲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只要你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顺受天命,身体自然就会有着落,精神自然就会有寄托,生命之春就会永远在你的把持之中。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说明】本篇还是探讨行为方式的问题,是从本性与行为的关系问题转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上,也就是人在生存、生活、工作中根据什么样的心理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人的短命和长寿,有各自不同的道路吗?孟子认为没有!人生下来,上天没有注定谁要短命,谁会长寿。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短命,有的人会长寿呢?这其实就是各人对待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问题。以善心行为,就多有善的回报,心胸坦荡,活得愉快,身体自然少病。身体少病,就不会短命,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生活和工作中善于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慎终追远,慎始而敬终,慎言慎行,就不会因为行为方式问题而遭受凶祸灾伤,从而亦不会短命。反之,如果只凭一时冲动或依随感觉而行为,就会多遇凶祸灾伤,因为感觉始终没有经过理智的思考,是人对社会环境的狭隘的认识。凭着狭隘的认识和感觉而行为,会正确吗?而不正确的行为方式就会使人走上不正确的人生道路,从而不会善终。所以,“尽心”、“知性”,就会知道天的道路和规律了。尽心,尽什么心?曾子在《大学》里是这样说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个意思是,古代想要明白那明白无误的规律的人,就要先治理整个国家。想要治理整个国家的人,先要在家族里实行平等;想要在家族里实行平等的人,先要修养自身;想要修养自身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性;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性的人,先要使自己意念诚挚;想要使自己意念诚挚的人,先要达到认识明确;而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度量和衡量事物的原理。度量和衡量事物的原理而后才可以知道周密与周到,知道周密与周到而后意念才会诚挚,意念诚挚而后心性才能端正,心性端正而后自身才有修养,自身修养而后才能使家族里的人平等,家族里实行平等而后整个国家才能治理,国家得到治理而后天下才有太平。孟子的“尽心”也就是曾子的这个“正心”。《大学·五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尽心才能诚意,诚意才能修身,修身就谓之知性,知道本性。什么又叫本性呢?子思在《中庸》里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天的变化的趋势称为本性,遵循着本性而运行活动就称为遵循了道路,修养着自身的道路就称为教育。天遵循着本性而运行活动就称为遵循了道路,既然天是变化着而且运行着的,它必然也就有着自己的道路,沿着这个道路而运行而变化,就是天的本性。而人们如果要沿着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就要修养自身,修养着自身的道路就称为教育。《中庸·二十二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125
意思是说,唯有天下那周密而周到的诚信,才能够尽到本性。天地能够尽到本性,人则能够尽到人的本性;人能够尽到人的本性,才能够尽到物的本性;物能够尽到物的本性,才可以佐助天地的变化和生育;可以佐助天地的变化和生育,才可以和天地相配合。什么叫本性?就是本来如此,本来就是如此,还有什么诚信不诚信?本来如此的也就是诚信的。只有本来不如此的,才会有不诚信的。然而很多人为什么不能尽到本性呢?那就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天地本来就是如此,天地化育万物,并没有想要占有万物,也没有要求万物回报,他们无视天地的本性而想要占有万物,想要万物都给予回报,所以他们也就迷失了本性。如果能够认识到天地本来就是如此,我也如此,那么就能尽到人的本性。如果人能够尽到人的本性,才能够尽到物的本性;就象天地对待人类一样,人类也是厚待万物,化育万物,不占有万物,不要求万物回报,那么,万物也就能够尽到万物自己的本性。如果万物能够尽到万物自己的本性,才可以佐助天地的变化和生育;这就是我们现代科学讲的生物圈、生物链之意。天和地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既然有了天,有了地,万物和人类就自自然然出现了,而万物彼此和谐地共同存在这个天地之间,是有着彼此的需要,也有着彼此的利用,如果某一个物种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抑制它物的发展,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根本资源。如果失去了根本的资源,还能怎样发展呢?那就是自掘坟墓。因此,知道了本性,又尽了心,就知道了天,就知道了命,就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作为个人也是如此,如果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抑制他人的发展,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根本资源。如果失去了根本的资源,还能怎样发展呢?那就是自掘坟墓。
【原文】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译文】孟子说:“万物之情我都具备了,反身而自求诚意,那快乐是很大的。强迫自己宽恕而有所行为,寻求爱心就很近了。”
【说明】一个人,本身就具备了天地万物的情性,只不过很多人自己不知道,那么,怎么样去做呢?孟子认为,首先要反身而自求诚意,就是首先自己对自己要诚实,这一点很多人都做不到。曾子在《大学》里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个意思是说,所谓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不要自我欺骗。比如讨厌憎恶那污秽的东西,比如喜好美丽的女子;这就称为自我同时涉及,同时兼顾。所以君子必须谨慎自己独处的时候。小人们在家闲散时,做一些不善良的事,无论什么都可以做。见到君子的时候就压制、抑制自己,掩盖、掩藏自己不善良的行为,而表现出很善良的样子。其实别人看你,好象就能看你的五脏六腑,你这样的做法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所谓诚信在心中,外表的形体动作就会表现出来。所以君子独处的时候必须要谨慎。其实,所有做亏心事的人,所有做坏事的人,都存有侥幸心理。佛云:“相由心生”,心里有恶念,相貌就会变得凶恶。所以《易·系辞下传》上说:“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所以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其实这也是个心态、心理健康问题;巧言令色者,心理必然不健康,心态必然不平衡,他嘴上说的是一套,而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套,天知道他想的是什么!他态度上好象很仁义,但是假的,是表面上的,所以他不可能和别人相亲相爱。君子在别人所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敬戒的,在不被听到的时候,也要恐惧害怕的。这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是沿着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的,不能因为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听到就偏离自己人生的道路。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以为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听到,便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恣意纵欲;殊不知,你既然走着自己的人生道路,你自己如果偏离了、走岔了、跌倒了、躺下了,这都是你自己个人的事,不关别人的事。如果有人看见或听到而拉你搀你扶你帮你,这是你的幸事;如果没有人看见或听到,就不会有人来拉你搀你扶你帮你了,你由此也就走不好你的人生道路。而走不好你的人生道路,你就不能获得快乐和幸福。而不快乐和不幸福的生活是谁都不想过的。
不自欺亦不欺人,而且还要强迫自己宽恕他人,人孰能无过?知错即改,善莫大焉。抓住别人一点点过错,始终不肯原谅,这就是不懂得宽恕。如果别人抓住你一点点过错也不肯原谅,你会怎么办呢?所以孟子强调要强迫自己宽恕别人。如果能学会宽恕,那么,离寻求爱心就很近了。而有了爱心,行为方式就会随之改变,事情也就容易成功了,寻求的也就容易得到了。
【读解】
“万物皆备于我矣”作为一句名言,被认为是典型的主观唯心 主义哲学观。这里面的是与非不在我们关心的范围。我们关心的是孟子说这话的意思。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并不是像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说是“万物都为我而存在。”(由此来归结孟子为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我们理解孟子的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我都能够思考,认识,所以天地万物我都具备了。这样才会有下面的一句话,“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躬自问,我所认识的一切都是诚实无欺的,所以非常快乐。这是一种认识的快乐,探求真理的快乐。但是,仅有认识,仅有自身的发现还不够,所以要“强恕而行”,尽力按恕道办事,这样来实行仁道。所谓恕道,我们在 本书中已经多次提到,这就是孔子反复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论语•颜渊》、《论语•卫灵》)它的积极方便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总起来说,是 一种将心比已,推己及人的思想,用这种思想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是一种认识的快乐,局限于自身;那么,“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就是一种实践的快乐, 涉及到他人与社会了。
由此可见,“万物皆备于我矣”所引出的,是认识和实践两大 领域的儒学追求:一是“诚”,二是“恕”,都是儒学的核心内容。 单从“万物皆备于我矣”这句话给我们的感觉,则是一种充满主
125
体意识,乐观向上的心态,的确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那著名的命 题”政思故我在”的精神风貌,给人以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勇 气和信心。
【原文】浩生不害1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2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注释】1.浩生不害:人名,齐国人。2.欲:《书·秦誓》:“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庄子·则阳》:“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论衡·案书》:“人情欲厚恶薄。”《增韵》:“欲,爱也。”这里用为爱好,喜爱之意。
【译文】浩生不害问:“乐正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孟子说:“是个善良的人,是个诚信的人。”浩生不害问:“什么叫善良?什么叫诚信呢?”孟子说:“心怀喜爱的就称为善良,有自己本性的就称为诚信,内心很充实的就称为美好,内心充实而且又散发光辉的就称为大,大而且能融化贯通的就称为圣,圣而又高深莫测的就称为神。乐正子这个人,只有其中的两项,在四种之下。”
【读解】孟子在否定了本性以后,又重提本性,就是想说明人的本性可改变、可克制,但也可以保持善
良的本性。乐正子就是保持了善良的本性,而成为善人,成为诚信的人。但仅仅是善良和有诚信够不够呢?当然不行!关键还要内心充实。这个内心充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复杂多了,因为所谓的内心充实,就是要知晓、懂得最根本的东西。而要知晓、懂得最根本的东西,就必须要学习、继承很多很多的历史经验,并且把它们融化贯通,以调节自己,以旧的知识来适应新的、发展中的社会。而所谓光辉者,用自己发出的光去照亮别人,去影响别人,使其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所以,圣人、教师,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盏路灯,走在有路灯的道路上,一个人不会走偏走歪走错。而走在黑暗的道路上,那就极容易走偏走歪走错。乐正子就没有做到这些,所以他就是没有尽心知命,因此也就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
孟子评论乐正子的为人在善与信之间,但还没达到美、大、圣、神。
125
学问之道
古之学者为己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感文】君子可以不求食饱、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对工作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孔子认为好学,首先学业要精于是得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说的那样。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
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与“乡党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态度,作人的标准是相通的。 “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不能乱说话。 “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那么那里叫“有道”呢?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从书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作好学。
【感想】
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的教育制度现在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美女(帅哥?)买房买车”,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这可并不是孔夫子古板,而是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并不是把两方面矛盾起来,而是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烦恼。
我们从小到大,都知道何为道德何为不道德,佛法教育更让我们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实际上,我们会说:那是多高的境界,我们做不到的。不对!你相信这个道理吗?如果你说你信,你相信道德,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现在马上做,马上放下,那些烦恼不是马上就没了吗?这就是“当下即是”的道理。你能马上放下了,就能够时时放下,因为你已经领会到放下的快乐。这就是“敏于行而慎于言”的道理。学问,只有学之而正己行,马上、时时修正自己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人生进步与升华之路,否则明白再多道理,也只是头脑里的逻辑思维,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一切学问并没有什么高明,用在自己身上,“知行合一”。
一次,一位记者采访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时,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鲍威尔想了想说:“
125
我成功的秘诀是: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想清楚了再说;没有把握的是不要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别人的事谨慎地说;自己的事怎么想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安贫才可以乐道,乐道重在行,行动是金!鲍威尔成功的秘诀是对“敏于事而慎于言”最好的诠释。教师不仅要安贫乐道,管理好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鲍威尔的话无不给我们教师以启示。
【原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这句话有两种解释。
一、攻,解释为“治”,引申为研究的意思。这里,异端解释为“他技”,就是和大道不同的那些小道。已,当“矣”解。那么这句话总起来理解为:光研究那些小技,是有害的啊。
二、攻,当攻击讲。异端,就是彼端,就是经典伦常的对面,也就是指离经叛道的东西。而已,则做“停止”讲。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攻击那些异端邪说,那么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感文】基本上,销售经理都是很有自信的人,这种自信可以影响到客户,影响到销售代表,对提高公司政策的执行,有很大帮助。但往往有些人,会从自信变得很执拗,爱钻牛角尖,也就是专注“异端”。销售经理在业务中一定要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最后公司决定了,老板拍板了,就要放弃自己的想法,服从并贯彻公司的决定。还坚持自己的想法,就是专注“异端”,会给自己、给公司惹很大的祸害。
大师的理论也不能尽信,尤其是西方的营销方法,如果照搬到中国,就可能不是真理而是“异端”了。所以要多听、多想、多联系实际,才能找到符合自己的好的策略,否则它们可能变成祸害。
【管理译文】 “思路偏激,盲目接受别人的想法,就容易被误导,祸害自己。”
【分析】这句话有几个难以统一认识的地方,使对它浅译的意思也有所不同。
异端,词义是固定的,古今是统一的,没有变化,就是指新产生的不同于过去认为是正统的被社会确立的认识和观点、主张。
攻,是进攻的意思。但是,由于主语不明确,怎样进攻和为什么进攻就有待商榷了。
因此,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向异端发起进攻,消灭异端,是敌对关系;一种是接近异端,认识和理解异端,是友好关系。
已,有两种解释,一种把它看作是已经的已,是开始和进行着的意思;一种把它看作是而已的已,是完结了的意思。孔子在这里怎样用,后人非孔子,孔子在这里又没有说明,我们在这里又找不到可以印证的可靠根据,是不能自以为是的。所以,两种浅译都有道理,可以考虑:1,进攻消灭异端,它的祸害作用就完结了:2,攻读和研究异端,它的祸害就产生和开始了。对于“已”,还有一种说法,说它是“矣”字,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论语》多有“矣”字出现,怎么就只有这个地方使用了“已”作为语气词“矣”出现呢?这种说法的可靠性是不足的,所以,不应该考虑。
说到这里,就再次提及“也已”的问题。在这里,它们都不是没有意义的语气词,而应该看作是实词。就和现在的“了”一样,在许多地方不是语气词,而是实词。比如,了了,吃了饭了,了解等等。也和已结合在一起,“也”就成为“也就”的“也”,所以,“也已”,就是“也就开始”或者是“也就完结”的意思,和“攻”的意思遥相呼应,产生变化。但是,不管怎样解释,这两种意思都是不正确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同是小范围的,差异是无处不存在的。正是因为千差万别,世界才成为非常有生气的世界,才有发展和进步。
所以,异端的存在才是合理的,问题是,怎样合理的处理异端之间的关系。老虎对人类来说,是够异端的吧?但是,没有老虎的存在,世界的生物就没有了平衡。在孔子的那个时代,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规定了一条所谓的正道,要劳动者接受他们的压迫和剥削,就是不顾劳动者的利益。任何不同于这种“正道”的认识和观点、主张都被看作异端而予以排斥和镇压。孔子是这种“正道的维护者。所以,他在鲁国不及随时个月,就杀了少正卯。实际上,焚书坑儒的源头在孔子那里。他把不同意见和认识、主张看作洪水猛兽,是祸害,以求周朝的制度永远存在下去,那不是白日做梦吗? 不管怎样说,任何异端都有存在的充足理由,只要它不侵害其他方面的利益。反过来,任何“正道“只要”侵害任何一个方面的利益,就没有存在的任何理由,不管你把它说得如何神圣都不行,灭亡就是它的历史命运。人类社会更加如此。你想想,吸烟的气味影响了他人,还正在遭受攻击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25
,是历史的必然。灭亡就是自以为是而不顾及他人天赋权利和利益的人的下场。周朝灭亡了,孔子还是在为恢复周朝的制度奋斗,把不同于周朝的制度和思想主张视为异端,不允许存在。他在年界七十之际还在为自己能够完全遵照周朝制度办事自豪:“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距。”可是,这种做法是徒劳的,无济于事的,周朝的制度最后灭亡了,他所谓的异端成为主流,统治了中国社会。所以,他的信奉者和追随者大骂秦始皇。汉朝灭亡了秦朝,并没有恢复周朝的制度。在汉高祖和汉武帝给了儒生一定的地位之后,儒生就不坚持恢复周朝的制度,不“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了,高兴地投入了汉朝新兴贵族的怀抱。这是儒家信念的巨大变化的开始,能够和“异端”和平共处了。儒家在后来变化越来越大,不断能够和异端共处,而且能够和侵入的外族共处,俯首称臣,并且忠于他们。这是儒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改变他们的信念。到现在,儒家基本上已经把孔子的区别其他学说的最根本的思想抛弃了,留下的基本上是各家学说都能够接受的东西,甚至许多已经有了绝对和孔子原来根本不相同而是相反的思想。比如,孔子的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早已改变了。和,不是以周礼为主,而是以人民为主,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保护人民利益的和谐社会。儒家随着社会的进步也进步了。可以相信,在社会不断的进步中,儒家的孔子思想越来越少,进步的思想会越来越多,成为一个基本上有别于孔子思想的儒家,是一个在前进在变化的儒家。
【小思】第一个解释的意思,和“君子不器”相去不远。在魏晋以前,以这种理解占据上风。
第二个解释,好像是从何晏开始,并逐渐的占据了市场。到唐代韩愈在攻击佛教的时候,就以“异端”指之。至朱熹引用了何晏的解释后,就成为官方的权威解释。我们来看看明太祖朱元璋对这句话的阐述:“攻,如攻城。已,止也。攻去异端,则邪说之害止,而正道可行也。”这里的异端,完全等于今日所说的异端邪说。且不说哪个说法是孔子本意,就影响而言,后者明显要大的多。以至于我们今天对异端的理解,就是歪门邪道,除之而后快。从秦朝的“焚书坑儒”,就开始了文化专制,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影响至深,最后以至于清朝的“文字狱”,万马齐喑。 这个思想的错误之处在于,何为异端,何为正道,标准是什么?裁判是谁?裁判都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如果自己能意识到自己思想错误,早就改了不是?所以,这个裁判的标准总是拿自己的利益。就拿朱元璋为例。他算行伍出身,没受过啥正经教育。做了皇帝之后,也就常附庸风雅,学学孔孟之道。这一学不打紧,读到《孟子》就有麻烦了,《孟子》里面颇有些如“民为贵,君为轻”、“君视臣为寇仇,臣视君为独夫”之类的话,朱领导于是大怒,立马就要褫夺了孟子的“亚圣”头衔,迁出孔庙,流落街头。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老朱最后总算同意搞一本《孟子节文》,把这些“异端”一概删除,俨然一“洁本”。就算”正道“,也要是符合皇家的”正道“也,这就是本质。呵呵,实在颇有讽刺意味。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复习一遍伟大的伏尔泰的这句伟大的话——“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相信,正因为有这样的启蒙者,人类才得以走到今天。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管理者对下属的培训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激发起他们学东西的想法。喜欢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培训才最有效。培训讲师在上课时,他的首要任务是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让学员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那培训就成功了,学员就成长了。
【读解】无论是学习还是进德修业等等,这都是三种不同的境界:知 道--喜好—一乐在其中。
“知道”偏重于理性,对象外在于己,你是你,我是我,往往 失之交臂,不能把握自如。所以,当需要我们身体力行进行实践 的时住,往往难以做到。比如说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很有好 处,很有必要,但要天天早上起来坚持锻炼身体,那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喜好”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就像一位熟识的友人,又如他 乡遇故知,油然而生亲切之感,但依然是外在于我,相交虽融融,物我两相知。比如说我们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喜好”看书,这是确实的,但‘各好”的程度有所不同,大多数人是“好读书,不 求甚解”,这本测览测览,那本翻阅翻阅,觉得有些累了,扔在一 边,明天再读。这就是“好之者”,甚于“知之者”,但还没有进 入“乐之者”的境界。
“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这种境界有一个最恰如 其分的词语来形容,这就是“陶醉”。陶醉于其中,以它为赏心乐
125
事,就像亲密爱人一样,达到物我两忘,合二而一的境界。比如颜回,住在贫民窟里,用竹篮子打饭,用瓜瓢舀水喝,人们都忍 受不了那种贫困,而颜回自己却乐在其中。(《雍也》)又比如孔 子,发愤起来就忘记了吃饭,高兴起来就忘掉了忧愁,甚至连自 己快要老了也不知道。(《述而》)用当今时髦的话来说,这就叫做“太投入了!”
很可惜,现在“投入”学习,“投入”修养自己的人都太少了,而多半“太投入了”的,是在麻将桌上,坐在那里居心叵测得很,那可真是达到了“乐之者”的境界啊!
乐之者,不亦乐乎?
【评析】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记得初中时我害怕学英语,因为老担心自己记不住英语单词,谁知越担心就越记不住,越记不住就越没有自信.结果越学越差,越差越没有兴趣.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工作的需要,不得不再次学习英语,由于自己一方面克服了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建立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另一方面学好了英语立刻就有使用的机会,就多了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立刻激发了很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结果居然顺利地通过了全部的英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甚至还在本市的英语演讲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实在让人感叹学习心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我们再来看一下"上网".有些人上网,是为了职业,为了吃饭,不上网就领不到工资.这样的人,对"上网"肯定很懂,也很在行,否则也没有人会聘用他们.另外一种人是爱好"上网",有时上网查查资料,有时消遣一下,不像前一种为了工作不得不上网,而是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另外还有一种人,是以上网为唯一的快乐的人,一天不上网就觉得难受,不上网就觉得什么也没有意思.这就达到痴迷的程度了。上网达到痴迷的程度是应该避免的,因为人毕竟还是要生活在网下,网络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我们学习某样东西也能达到痴迷的程度,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呢
【原文】达巷党人(1)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2)。”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1)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 (2)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译文】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评析】 对于本章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
【评析】 对于“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这句话,有的翻译成“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有的翻译成“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我觉得这两种翻译都不很妥当。如果是因为“无法用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孔子”,与孔子是否伟大并没有什么关系,那是称赞的人表达上面有问题。如果说孔子居然没有一艺之长可以成名,那又怎么能赞扬他伟大呢?所以个人觉得,只有孔子在各方面都堪称专家却又能不以某一方面的专家自居,才能显出孔子的伟大。另外孔子以“驾车”和“射箭”来回应是否有专长的问题,有人说这是表达了孔子的幽默,以开玩笑的方式来回应这个问题。我觉得,孔子是以暗喻的方式表达了他真正的专长是在治理天下方面。所以“射箭”是暗喻“打天下的能力”,“驾车”是暗喻“管理天下”的才能。在孔子的时代,辅助君主们的文人人才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管仲那样“射箭”的人才,一种是孔子这样“驾车”的人才。由于当时短视的君主们更加需要和看重“射箭”的人才,所以孔子这样“驾车”的人才只能到处碰壁。只有到了后代,君主们真正认识到了“驾车”人才的重要性时,孔子和他的学说才得到了重视。
【读解】在《为政》篇里,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器”的话,要求君子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某一方面的用场,而应该博学而才能广泛。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适应各个方面的通才。在这里,借达巷人的口,使我们知道,孔子不仅是这样要求别人的,他自己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125
这里牵涉到博与专的问题。这个问题仔细考究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实际上,博与专不是可以如此清楚地割裂开而让人选择的。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因而越需要专门的人才;另一方面是专业人才越来越需要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专”得起来。所以,一方面的确如孔子所说: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一种用场,装酱油就装酱油,装醋就醋。如孔子在这里听到达巷人的话后风趣而幽默地所说的那样,驾车就驾车,射箭就射箭。而是除了驾车,去一所驾校学两个月拿一个驾驶执照外,还要去学电脑,学英语,如此等等,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多才多艺的人。但是,另一方面,没有哪一方面的专长,或者说没有一技之长,在今天的社会里也是寸步难行的啊,弄不好,就会成为人们所挖苦的“样样懂,门门瘟”,恐怕连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还找不到呢,那就只有失业了罢。
所以,更为理想的追求实际上不是“博学而无所成名”,而是要既博学又要有所成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又博又专,“样样懂,门门精”。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圣人其犹难诸?”恐怕连圣人也难以做到吧?又何况我们这些等闲之辈呢!
【原文】牢(1)曰:“子云,‘吾不试(2),故艺’。”
【注释】 (1)牢:郑玄说此人系孔子的学生,但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未见此人。 (2)试:用,被任用。
【译文】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评析】 这一章与上一章的内容相关联,同样用来说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1)问于我,空空如也(2)。我叩(3)其两端(4)而竭(5)焉。”
【注释】 (1)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2)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3)叩:叩问、询问。 (4)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5)竭:穷尽、尽力追究。
【译文】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啊。有乡下人问我一些问题,我的脑子空空的。我询问了那事情的正反、本末、始终,才把问题完全搞明白。
【评析】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鄙夫”指乡村的人,周制以五百家为“鄙”,后也称小邑、边邑为“鄙”。世界上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对于自己缺乏的知识,就要学习,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也随时修正自己错误的认识。博学如孔子自称“无知”,正是学问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俗语说:“半罐水叮当响,水满罐不响。”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知识不足,因为他认识到世界知识之无穷尽,个人所知的确是太少了,对许多知识领域,对复杂的问题,任何一个个人,常常是无知的。所以我们要多闻多识: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孔子说:“古代的学者学习为了充实自己,今天的学者学习为了沽名钓誉。”
【评析】每看到孔子这种厚古薄今的话语,就感觉非常的不爽。他根据什么在古今之间画以一条线,将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分成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他自己又属于那种人?孔子类似的话语,多数都是毫无根据的信口雌黄、信口开河!你赞成“学者为己”就阐述“学者为己”的道理,你反对“学者为人”就批评“学者为人”的不是,没有道理非得用“古之”、“今之”加以分类,这种一竿子打翻所有非古之学者的做法太无理、太霸道了。
125
【评析】古人对学习的目的究竟怎样,我们不得而知,因此孔子这番评价古人的话是否正确我们也就无从判定.孔子时代的人们学习究竟是为了给人看 还是为了做官 还是为了提高自己 我们亦不得而知.根据合理的推想,如果说各种学习目的的人都有,应该不会错太远吧.以我们今天的情形来看,我想为了生存而学习的人可能还是会占多数吧.尤其是在我们完全排除了生存的顾虑之前,在我们还没有实现小康生活理想之前,为了生存而学习的人可能依然会占绝大多数。当然,学习的种类有许多种,在为了生存而学习的同时,也并不排除我们可以同时进行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更多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与为了生存的学习是并不矛盾的.至于为了给别人看的学习,或者说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学习,在我们这个日渐开放和宽容的时代,也应该有其合理的一席之地.个人觉得,只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至于什么目的,往往是并不重要的.
【读解】古今学者,学风有别。 为人为己,一字之差,经渭分明:为己者,但求自我充实,尽 得风流,“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为人者,装 腔作势,借以吓人,故作深刻博学,巧言令色以悦人。 圣人概括古今学风,是就一般情形而论。事实上,古代树 林尽是为己,现代学者也不全是为人。无论哪个时代,总是为 人为己的学者都有,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更应该注意的是你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人还是为己呢? 用我们做学生时的通俗的问法:到底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呢? 我要学是为己,要我学是为人。 说到底还是一个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问题。
【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的事),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评析】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评析】前面一段,孔子阐述了老百姓需求仁爱的迫切性,这一段强调了追求仁爱应该“当仁不让于师”。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不能与老师谦让呢?因为这牵涉到一个对老师的“敬”的问题。儒家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彼此的制约。儒家思想认为对老师、前辈、长辈、上司,甚至对同辈等,都是应该谦让的,但是在追求仁爱方面,却不应该谦让,而应该当仁不让。事实上,生活中或管理中,在许多事情上,我们都应该是当仁不让的。
几十年前我曾经有过一段在服装厂当学徒的经历。当时我们一起被录用的有十几个人,于是工厂安排我们在一起为缝制好的出口灯芯绒短裤剪线头,也就是做后续辅助工作。由于我是最后一个被录用的,其他人比我先录用好几个星期了,所以他们彼此都很熟,一边工作,一边亲热地交谈。我和他们不熟,又是好不容易才得当的这个工作机会,因此一上班就认真工作,埋头认真剪起线头来,并很快就掌握了要领,一是要剪得干净,要把一条短裤上的所有线头都剪干净,其次是不能在剪线头的时候剪破裤子。我之所以能有机会被录用,是因为服装厂接到了外贸订单,并且交货期非常急,所以才扩大招工,把我招进来的,并且现在每天晚上都加班赶货。因此这促使我更加自觉地认真剪线头了。于是很快就剪完了一包又领了一包。突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坐在我对面的一位漂亮女工突然热情地朝我打起招呼来,我正有点受宠若惊地回应着,她忽然压低对我说:“慢点剪啊,你剪得太快了!”我立刻明白我的积极工作不但会让她们遭到批评,还会导致她们不得不像我一样积极工作。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她继续向我展开了游说工作:“俗话说得好,长命功夫长命做,你既然已经进了服装厂啊,有你做厌的日子在后面,趁着现在是学徒,还是多像我们一样轻松一会而吧。再说了,我们辛辛苦苦做一天只有五毛钱工资,做得再多都是替他人做嫁衣。”听她这一说,我剪线头的速度自然慢了下来。其实当时我内心还是并不完全赞同她的观点,毕竟,这个工厂是我以后要生存和依靠的企业,企业能多赚点钱,我个人才有希望。同时也有一个心愿,总要自己表现出色,然后才可能在企业得到提拔或重用什么的吧。但是随着我对这个服装厂了解的加深,我很快变得和她们一样了。因为我发现服装厂的管理者都是任人唯亲,不管你工作表现多么出色,都不可能得到提拔重用。相反,如果你既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又得罪了普通工人,那么你将在这里很难愉快地生存下去。当然,也可能与我当时还没有学习过《论语》有关,我们当时接受的是阶级斗争理论的教育,工人阶级应该与工人阶级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并保持一致。
作为一个职业管理者,我相信,不管你的管理职位高低,都无不希望自己的部下能当仁不让,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能主动出来和你一起分担。但是能否让部下成为一个当仁不让的人,关键还取决于管理者自己,取决于通过管理者的管理所形成的环境。
125
好的环境,可以让人变好,不好的环境,也可以让人变坏。企业环境的好坏,大都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易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易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 答:“没有。”孔子说:“来坐下!我告诉你。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贼害自己; 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狂妄自大。”
【评析】 孔子说的这六种品德都属于人的各种美德,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错,但是孔子觉得有了这六种美德如果不学习,反而会产生六种弊病,我觉得这话不是很有道理。如果孔子的这话是对的,那岂不是说:只因为不学习,有了这六种美德的人反而比没有这六种美德的人还要糟糕?这能说得通吗?个人觉得,既有这六种美德又爱好学习,当然是最好的;有这六种美德而不爱好学习比爱好学习要差一些,但是比不具备这六种美德的人还是要好一些。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怎样看?
【读解】这里所谈的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古成语称为“六言六蔽”。
仁、智、信、直、勇、刚都是好品德,都是我们应该喜好好而加以修养的。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通权这变地把 握其实质,便很容易偏执一隅,造成危害,从而由“六言”(六种美好的品德)变成“六蔽”。这种事例,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 中都是很多的。就以春秋时期为例,宋国和楚国在弘这个地方开战,楚军正在渡河时,宋军中有将建议冲锋过去消灭楚军。可宋襄公为了表示“仁”,说是“不鼓不成列”,要等楚军完全渡过 河列好阵以后才开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因伤腿而送了命。这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典型。此外如著名的“东郭先生与狼”的寓言故事,实际上也是说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的道理。东郭先生对狼讲仁慈, 讲信用,结果拚命害了自己。这些教训都是非常深刻的。推而广之,“六言六蔽”实际上就是反对教科文,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理论脱离实№。而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权达变,掌握精髓和实质。这是要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的。
【解读】孔子对“六言六蔽”的解释都没有离开是否爱学习。他总是反复强调学习对于仁德的重要辅助作用。六种美德必须用学习来统率,不学,六种美德可转变成六种蔽病,可见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里,孔子讲了思想品德和学习的关系。他谆谆告诫我们,即使你具备仁、知、信、直、勇、刚这六种品德,倘若不好好学习,不深入思考,也不会达到预想的目标,甚至会走向反面。性格品行,须用智慧支撑和完善,须在不断学习和思考中领悟其真谛,在实践中把握其要领。 而智慧的获得则依靠在实践中坚持不断的刻苦学习、勤于思考。
为使自己的性格品行更具理性,更富于智慧,每个人首先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地审视一下自己:自己的性格品行中到底有些什么特点?这些性格品行特点有什么优势与弊端?应该如何在实践中通过学习和思考发挥其优势、克服其弊端?这是人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理应高度重视,认真践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问题 。
【原文】曹交①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②, 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③之任, 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 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禁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④,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
125
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 有余师。”
【注释】①曹交:赵歧注认为是曹君的弟弟,名交。但孟子的时代曹国已亡,所以也不确切。②一匹雏:一只小鸡。③乌获: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 ④假馆:借客舍,意为找一个住处。
【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做尧舜,有这说法吗?”孟子说:“有。” 曹交说:“我听说文王身高一丈,汤身高九尺,如今我身高九尺四寸多,却只会吃饭罢了,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去做就行了。要是有人,自以为他连一只小鸡都提不起来,那他便是一个没有力气的人。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够举起三千斤,那他就是一个很有力气的人。同 样的道理,举得起乌获所举的重量的,也就是乌获了。人难道以不能胜任为忧患吗?只是不去做罢了。比如说,慢一点走,让在 长者之后叫做悌;快一点走,抢在长者之前叫做不悌。那慢一点 走难道是人做不到的吗?不那样做而已。尧舜之道,不过就是孝 和悌罢了。你穿尧的衣服,说尧的话,做尧的事,你便是尧了。你穿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的事,你便是桀了。” 曹交说:“我准备去拜见邹君,向他借个住处,情愿留在您的门下做学生。” 孟子说:“道就像大路一样,难道难于了解吗?只怕人不去寻求罢了。你回去自己寻求吧,老师多得很呢。”
【读解】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当然是植根于“性善论”而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的命题了。 其关键还是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也就是《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问题。 只不过从与梁惠王讨论的政治问题过渡到与一般人讨论个人修养问题罢了。所以,无论是君王从政治国还是个人立身处世都有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认识到这一点后,就可以树立起我们每个人立志向善的信心,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说到底,还是反对人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要求自尊自贵。 这大概也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积极意义所在吧。
学而时习之
【原文】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特指有学问的男子,如荀子、孟子,相当于“先生”。在《论语》中,孔丘门人称自己老师为“子”。书传直接说“子曰”的,都专指孔子。曰:说,说道。学:学习。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125
时习:按一定时间实习(或温习)。时:按时。习:有演习、实习和温习、复习两种意思,后者偏重于书本知识,前者偏重于技能。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不:不是。亦:这里是一个加重语气的助词。说:同“悦”愉快,快乐。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这一句讲一个人就当好学,并按时温习学得的知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指朋友。古代“朋”与“友”的称呼有区别,“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自:从。远方:很远的地方。来:来到,有“来共同研究学问”的意思。乐:快乐。○这一句强调要乐于共同学习。《礼记·学记》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指自己有学问而人家不知道或人家不赏识、任用。而:转折连词。愠:恼怒,恼恨。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道德高尚的人。○紧承第二句,提出了一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这就是要有宽广的胸怀,即使由于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暂时受了委屈,也不恼恨人,这才称得上道德高尚。
以上一则三个并列的反问句,从不同角度说明应有的学习态度。句一讲不仅要好学,而且还要按时温习。句二讲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到一起,互相切磋学问,值得珍惜。句三讲要注意自我修养,要谦逊,受得住委屈。把深刻的道理用委婉的语气讲出来,让人心悦诚服。
【评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对于这几名话的解释我认同《齐鲁学刊》的,简直就是孔子当年经历的写照,无疑更附合逻辑,没有逻辑的东西是不可靠的,为什么千百年来得到国人的认同?其因值得深思。
一直以来,我就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只重视归纳总结的,是典型的经验主义,而不是象西方文化一样力求逻辑上的合理。象中医和西医就是代表,中医是经验,要说疗效肯定是有的,但它没有一个必然的逻辑做为支撑,很难提高,也不易做到疗效准确,药到病除太难了。我认为中医只不过是中国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的积累。它对现代医学在药物的选择上具有参考作用,没有更多的科学价值,只可以做为现代医学的补充。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不重视逻辑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痼疾,我们现在还不能证明这一点,也许接下来会在《论语》中会有更多的发现。我喜欢因大见小,也喜欢以小议大,常被人说成上钢上线,但我认为是举一反三,是与不是,希望和网友共论!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能够做到温故知新,就等于有了一位好老师。”
【评析】有人把这句话解释成“能够温故知新,就能当老师。”我对此有疑问。我觉得这句话并不是介绍一个老师的标准,而是介绍一种自己怎样学习的方法。这句话与“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一个意思,是指我可以从其他人那里学到东西。所以我觉得这里说的是可以通过温故知新的方式学到新的东西。
记得曾经学过这样一句话:“书读百遍,其决自现。”也就是说,如果多次阅读,就能全面透彻地理解一本书的全部含义。以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来说,当我们初学一本书的时候,由于我们自己的能力所限,往往不能一下子领会到这本书的全部含义。当我们学过一次后,水平会有所提高,于是再学的时候,又会有新的收获。我想这就是温故知新的意思吧。当然,“温故知新”可能还有另外一层,就是“以历史为鉴”
125
的意思。在国际司法上,也有“惯例法”的做法,即法官可以根据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判例来宣判现在的案子。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温习。故:旧的。这里指已经学过的知识。而:顺接连词。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可以: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可”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可以”,“以”是个介词,这里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这一句中,这个对象承前省去了。)为:动词,做为,当做。师:教师,老师。矣:句末语助词。○对所学知识不断复习,不仅可以加深理解,而且可以由此及彼的获得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以上一则说明学习方法,强调对所学知识要反复温习,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先说“温”,通常译为“温习”;“故”,旧知识、先例、曾经学过的东西等。展开来想呢?“温故”,保持原来的基础知识,而且要保持经常回忆,通俗点说就是冷了的饭再热热就又可吃了。“知新”,我们说得到新的体会,但也可以说得更先进些时尚些,“更新”与“充电”。比如这饭怎么热,热成什么样,那就是你如何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问题了。光热一下饭还是白饭,若我们加个鸡蛋它就是蛋炒饭,若添放一些咖哩料就是香喷喷的咖哩饭……你添的成份越新鲜越高值,那么这碗饭的价格也越能叫得上去。“知新”对现代人来说,真是太紧要了。五六十年代的许多人都非常有才识,也很温故,可为什么会被淘汰呢?原因就在他们没有更新与充电,或者说这更新充电速度太慢了。温故是对传统知识的沿承,而知新是与时俱进的先决条件.从“温故而知新”一路走过来的人,他自然有很多地方值得大家学习。“可以为师矣”,为什么非要死板地认定是可以当老师呢?除了译成老师,我想还有一个词语也很适合——“榜样”。大家都知道“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所以师也一样,他只有比别人处得高才能把一些知识输送给下面的脑袋,也只有这样他才有资格去授业传道。为什么几千年过去了我们还要学孔子的思想呢,因为他的思想始终站在比我们高的地方,这样地温故又使我们建立了扎实的基础,才会更好地吸收新知识,从而得到更新充实。“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此话虽出自为政,却在教育方面得到了很多启发。所有的老师都是从学生而来,可谓学生是老师的基石,而老师是学生的楼层,由此看来我倒很敬佩自习成材者,他们一边做学生一边做老师,在自己的基础上自己造房子,所付的心血是双倍以上的。最后,我还有一点感想,那就是一个人必须有牢固的基础才能筑起高楼大厦。你想赢得别人,要么智取,要么勇夺,这首先要智勇过人。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相当于“却”,“可是”,“但是”。思:思考,思索。罔:受蒙蔽,受欺骗。殆:通“怠”,精神疲倦。两个“则”:都是顺接连词,就,便。○学习和思考是求知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以上一则讲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指出“学”和“思”紧密结合,才是正确途径。不上网,有宜的思想就得不到及时的讨论和传播,而如果天天在网上,人就会变得浮躁起来,就会失去读书的兴致,从而只是重复既定的思想而变得殆惰起来,甚至变得肤浅起来。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学习,如果只知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毫无收获。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思维在人认识客观世界乃至于科学的发明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更应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正如人摄取食物一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难以吸收,所学知识无法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与思相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牛顿思考苹果落地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波义尔思考紫罗兰发明了指示剂……。
今天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海潮的知识海洋,只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达到光明的彼岸的。因此,我们今天的学生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有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来适应时代的要求。
125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世界得以崛起的希望。
学习,狭义的讲就是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从广义上说即了解、掌握自己所不知道的或从未接触过的一些事物,包括科学、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作为一名大学生,经历了从牙牙学语到能够自我用运的过程,经历了快乐的小学,黄金的中学,再次步入了高等学府——大学。我们的知识也由简单的1、2、3,a、o、e 到现在的高等数学,更深一层的语言探究和学习。但这些知识的掌握只能说是狭义上的学习,是属于校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习,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校的学习,更要学会校外的学习。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使我们在机遇增多的情况下,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也日益加强的金环。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以便更好的将自己溶入社会这个大教室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学员的同时亦成为一名杰出的导师,这会给我们青春的生命镶上光芒的金环。人是一个自然的人,更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身处在社会这本运动着的百科全书中,正如黑格尔所言:“的一只脚永远也不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情况,乃至新的人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已经经历了人生的三次转变,而这三次转变为我们人生的后三次转变奠定了基础。我们的人生是发展的,变化的,我们不仅仅要把握今天,更要为自己的明天绘上一份蓝图。而这份蓝图的绘制需要我们走进社会,社会是一本大书,要想真正作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就必须向这本大气书虚心请教、学习。曹雪芹曾语:“嬉笑怒骂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在社会专业中学问是无处不在的,它的广渺渊博往往令我们望洋兴叹,而自己所学的课本知识与社会中的学问相比只能算是九牛一毛,贻笑大方而已。
大学生要学会学习,尤其要学会在社会中学习,方能立足于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生活中。曾看过不少关于神童的传奇故事,许多少年天才虽然智力过人,在学校所取得的成绩是令许多学生惊跌眼镜的,但很多人却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下去,他们无法与人正常的交流,常常为了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苦恼。这是因为他们并未真正学会相处。如《红楼梦》里目不识丁的王熙凤,她虽大字不识一个,但却在贾府那些饱读诗书的公子、小姐间游刃有余,让人人都佩服的五体投地。那是因为她用自己的方式掌握了社会中的人情世故,并将他们用运于掌心。可见,社会中的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材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社会中的学习对于我们的成材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大学中的学习为我们在社会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不可以舍本逐末。轻视大学中的学习。
有人曾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我们要想从社会这本大书上找到人生的真谛,不妨先向学校这个小社会学习学习。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尤其是如何做人、做事将会影响他的价值取向乃至他的一生。因此,我们不能不重视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及自己所必须所具备的能力。在大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九大能力:很强的分析能力;综合的表达能力;跨学科的交融能力;英汉交流的能力;判断与接受的能力;复杂性环境下信息的鉴别和解决能力;多元文化下的工作能力;对社会负责的能力;了解外来文化和当今世界的能力。这九大能力的具备是我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前提,而且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这九大能力是我们在大学期间必须学会和掌握的。
朋友,面对越来越小的地球村,面对竞争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面对有限的工作岗位,我们肩上的压力越来越重。我们所处的环境要求我们学会学习。让我们将肩上的压力化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动力,化为我们无穷的力量和信心。相信在真正学会了学习之后,前途不再是黑暗中的荆棘丛,而是光明大道上的束束鲜花。
长征途中,前有截军、后有追兵,毛主席命红军长征部队四渡赤水,声东击西、调虎离山,把敌军弄得晕头转向,就在敌军还没有回过神来,红军已冲出了敌军的包围圈,摆脱蒋介石军队的追剿,最后顺利
到达延安。毛主席的战略战术,真可谓"用兵如神"!
才智指的是多方面的学问,有的人有军事才能,有的人有管理才能,还有的人有经商才能。不管掌握哪一方面的才能,只要善于运用,都能做成大事情。
125
华人首富李嘉诚,不但创业惊世骇俗,他在营销方面的聪明才智,更是奇招迭出,出神入化。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介绍一点李嘉诚在经商方面的智慧。17岁那年,李嘉诚来到五金厂当推销员,负责镀锌铁桶的推销。做了不久,他就感觉到推销竞争十分激烈,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弄不好就会掉下来。于是,他避实就虚,采取直销的方法进攻。他发现酒楼是"吃货"大户,就集中精力把酒楼当堡垒来攻。当时,推销员到酒楼直接推销的还不多,李嘉诚正是看中了这点。他认为,自己的这个做法是会得到酒楼的认可的。因为一来直销价格比酒楼旅店到市场上去买要便宜,二来送货上门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和精力。果然,李嘉诚的这一招刚出手就获得了成功。有一次,他打入一家旅店,一次就销出100多只铁桶,成绩十分喜人。除了攻酒楼,李嘉诚对家庭散户也作了研究,他发现,高级住宅区的家庭多使用铝桶。于是,他就把目标瞄准一般住户。要开辟散户市场并不容易,那是要下一番大功夫的。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眼睛一亮--机会来了!原来,李嘉诚在散户中转悠时,发现几个老太太坐在楼下择菜、聊天。他便走上前去,专找老太太卖桶。他想,只要卖动一只,就等于卖掉了一批。老太太们有串门的习惯,买下他的桶,自然就成了他的义务宣传员。李嘉诚这一招果然又大获成功。打开了酒楼旅店的直销路线后,其他推销员眼红了,纷纷学李嘉诚的样,竞争又显得激烈起来。李嘉诚没有因循守旧,他另辟蹊径,又想出旁人想不到的一招。而这一招,则显示出他确实有棋高一着的经商头脑。
有一家旅馆刚刚落成,正准备择日开张。这可是推销铁桶的好时机呀。李嘉诚的几个同行们都很想做成这单生意,他们抢先找到该旅馆的老板,谁知一个也没有将生意做成,灰溜溜地碰鼻而归。原来,那旅馆老板已经有意与另一家五金厂做交易了。这么大的一条鱼放掉岂不可惜?同事们推李嘉诚出马,李嘉诚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踌躇满志地上了。首先,他并不急于见老板,而是同旅馆的一个职员交上了朋友。在与那个职员的交谈中,了解老板的性格和喜好,再选择突破口。有一次,那个职员谈到老板有个宝贝儿子,最近总是缠着老板要去看赛马。老板虽然心疼儿子,但旅馆开张在即根本抽不开身,弄得那宝贝儿子整天气鼓鼓的,老板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嘉诚顿时便心中有数了,觉得手里捏着一把打开老板拒客心理的钥匙。于是,李嘉诚请这位职员搭桥,认识了旅馆老板,并表示愿意自掏腰包带他的儿子去看赛马,老板的儿子听说能去看赛马,高兴得跳了起来。看到宝贝儿子如此开心,老板也乐了,同时,他更为李嘉诚的真诚所感动。于是,一笔380只铁桶的大生意,就在李嘉诚的手上大功告成。按说,性格内向的李嘉诚并不适合做推销,但是,勤勉、智慧和灵活多变的推销技巧,为他弥补了这个不足。
一次,一家酒楼的老板见李嘉诚来推销铁桶,没好气地一口拒绝,李嘉诚只好离开。可没几分钟,李嘉诚又出现在那位老板的面前。老板不耐烦了,正要开口让他走,谁知他抢先一步说:"我这次不是来推销铁桶的,我只是想请教,在我进酒店推销时,我的行动、言辞、态度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请你指点迷津。"他又说:"我是一个新手,您比我有更丰富的经验,在商界您已经是个成功人士了。我恳求您的指点,以作为晚辈改进的借鉴。"听了李嘉诚这番话,那位老板还能说什么呢?除了深受感动,就是和李嘉诚做生意了。
【原文】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杨伯峻:子张向孔子学求官职得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地方,谨慎地说出,就能减少错误。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地方,谨慎地实行,就能减少懊悔。言语的错误少,行为的懊悔少,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
【评析】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小思】先看干禄是什么意思,干,就是求;禄,俸禄,就是做官。干禄,就是求做官的法子。(题外话,唐代的有个颜元孙,编过本小册子,就叫作《干禄字书》。该册子的实际内容,是专为官僚公文写作辨别字体的——因为大家没有统一教学,字的写法经常会五花八门,就是所谓的“俗字”——
125
现在成了研究敦煌学的必备工具书。后来他的侄子外放作官时,将这干禄之书书写刻石,后来又成为了一件书法名作,因为那侄子便是著名的颜真卿。)
现在的很多人,理解“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都是认为孔子鼓励学生在做官的时候,做个好好先生,不得罪人最为上策。甚至看到一个所谓经济学家拿成本理论分析了一番,认为少说少做,是最节约成本的升官之道。结论是孔子这番道理,实在是升官秘笈、十字真言、充满“智慧”。呸,大大的谬了。 大家都知道,孔子最讨厌的是乡愿(你好我好大家好),说这是“德之贼也”。完全不能理解孔子这样光明磊落的人,怎么可能让学生去做这种蝇营狗苟的事情呢? 比较简单的解释,应该是说,如果你自己做事谨慎,少犯错误,那么你就有机会做官了。且让我们来看看《儒林外史》里面马儿先生的一段话: 马二先生道:“你这就差了。‘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开、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到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做几句诗,这便是唐人的举业。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学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讲理学,这便是宋人的举业。到本朝,用文章取士,这是极好的法则。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 很显然,这里,把“言寡尤,行寡悔”和科举并列,说的是求官之道,而非做官之道。
其次,应该注意的一点,孔子在论语里面的很多对话都是有背景、有对象的。比如同样是“问仁”,孔子对不同的学生,回答是不一样的。这是孔子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来教育,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同样的,对于如何干禄的问题。这里的答案显然不是唯一的。而更多的是针对子张其人来说的,来纠正子张本人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倘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孔子的干禄之术的理解,不妨更加广泛一些,而不是拘泥于这一两句话。
再深一层来看,谨慎行事,也正是为官之道。就拿眼前例子就可以知道,很多时候,一个好大喜功的父母官,恐怕比一个庸庸碌碌的糊涂官,给百姓带来的危害更大更多呢。在上位者,一举一动所带来的影响后果都不是泛泛的。难道不应该更加需要谨慎小心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正该是为官之道,做事之道。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1)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2)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2)敏:敏捷、勤勉。
【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评析】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评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治学态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思想观点之一,我们应该将此发扬光大.连聪明的人都需要好好学习,不聪明的人不学习怎么行 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可以作为学生的座右铭,或张贴在校园里.
这句话的关键是要能"不耻下问",也就是不要因为怕难为情而明明不懂也不去问.只要能做到不耻下问,同学之间遇到不懂的可以相互请教,老师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向学生请教,家长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向孩子请教,大学者,大专家遇到不懂的东西,也可以向普通老百姓请教.曾经有个相声,说的是一位父亲明明不懂无法回答小学生儿子的提问,还要不懂装懂,结果洋相百出.我想那位相声中的父亲如果能懂得"不耻下问"的道理,老老实实地向儿子坦诚自己不懂,然后与儿子一起研究和探索正确的答案,不但不会自己出洋相,还能培养孩子的正确的治学态度.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5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解析】三人:几个人,古代汉语里的。“三”往往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泛指多数。行:走路。必:副词,一定。师:老师,先生。焉:表示肯定的语气词。择:选择。其:代词他们。善者:好的,这里指优点。“者”与形容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的“者”字短语。而:顺接连词。从:跟从,学习。之代词。前一个“之”指“善者”,即优点;后一个“之”指“不善者”,即缺点。改:改正。○孔子认为,老师时时有,处处有,几个人之中,就有自己的老师。既可学习别人的长处又可以人为鉴,避免别人所犯的错误。这与第四则“不耻下问”的思想一脉相通,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这一则讲随处都有老师,应当择善而从。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评析】孔子认为生而知之是第一等的智慧,但是学而知之虽然是次一等的智慧,却是比不懂装懂要好很多。
世界上是否真有生而知之的人,我表示怀疑。孔子从来不把自己美化成“生而知之”的人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要做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有两个必要的前提,一个是一定要开阔眼界,要多学、多问、多听、多看、多思;另一个是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不能固执己见,以封闭的、狭隘的心态看待不同的观点和新的东西。只有做到这两点,才可能通过理性的比较做出恰当的选择,然后才能实现“择其善者而从之”。
【原文】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评析】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评析】在被称之为"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孔子这句话已经丝毫也不夸张了,不及时"充电学习",我们时刻都会落伍.看到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边工作,边自学,边进修,那种还依然陶醉在"六十分万岁"之中的在校生们也许会清醒过来,更加懂得珍惜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吧.鲁迅先生说过,人的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浪费时间,就等于是浪费生命.那些把大好的在校学习时间不用来好好学习的人,实在是浪费他们的青春和生命.
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所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在今天也就有了另外一种含义,即如果你没有学好,也许就要被淘汰.所谓"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中国的城市居民中哪一种人最伤悲 我想应该是属于那种被称之为"四零五零"的四十多岁到五十多岁的下岗工人,由于他们没有一技之长,一旦失去了原来习惯的简单操作的职业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当然,他们的伤悲是时代的悲剧,不能全怪他们自己,然而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趁着年轻加强自身的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广东的外来打工者人数远远超过本地户口的居民,但是这些打工者总体来说文化水平偏低,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就从家里出来打工,一般也只能从事简单的手工操作,一旦年龄大了之后,都面临着失业的威胁.事实上现在走进广东的外资企业,几乎所有的一线工人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以前,年轻的打工者在广东工作几年后便重回故乡,现在则有越来越多的打工者通过职业培训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素质,以便在广东继续工作下去,甚至在广东安家落户,生根开花.许多人一边打工,一边坚持业余自学,有些更在工作几年积蓄了一定的资金之后,辞职去职业学校重新学习.我想他们当然不是不懂得利用青春年华好好享乐玩耍,而是"犹恐"没有一技之长,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被淘汰啊.
【评析】学习、是管理者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不热爱学习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者。
125
曾经有一位国际跨国公司的总裁来到中国分厂考察,考察之余宴请中国分厂的全体中外高层管理者。只要是曾经在外企担当过中高层管理职位的人都知道,对于总裁的来访都是战战兢兢,因为不管你准备多么充分,也可能被突如其来的提问搞得措手不及。即便是与总裁一起吃饭,也丝毫轻松不起来,因为也许一个小问题,都会给总裁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么将直接关系到管理者在企业的升迁。
那天的气氛很融洽,总裁一天的巡视没有看到有什么大的问题,脸上一团祥和,与会者的心情也谨慎放松。宴会开始之前,照例,中国分厂的外籍总经理逐一介绍了在场的各位中方高层管理者,姓名、部门、职位、入厂时间,并简短介绍了中方管理者的特长。总裁边听边点头,显出很欣慰的样子,等外籍总经理逐一介绍完了之后,便一起举杯喝酒开宴。放下酒杯,总裁说,听了总经理的介绍,觉得大家都很优秀,都是人才,感到很高兴,为了加深对大家的了解,下面大家边吃边谈,轮流谈一谈你们最近都看了什么书?有什么体会?什么书都可以。结果除了一位中方管理者之外,其余的人最近都没有读任何书。
总裁于是失望地大谈了一通学习的重要性,最后的结论是:没有学习意愿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在场的管理者面面相觑,总经理也尴尬不已。把是否有学习意愿看成是衡量管理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并不只是一两个跨国企业总裁的心血来潮,而已经是国际上管理者的共识。在一本美国出版,由51位世界顶尖管理大师的文章汇编而成的《未来的组织》(THE ORGANITION OF THE FUTURE )中写道“最理想的雇员是具有能力及勤学好思的人。学习过程正是开始于受雇之日。健康组织的雇员将把日常学习作为个人及公司成功的关键要素。”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倍增和传播,如果一个管理者没有学习的热情,整天忙于日常事务,不但原来的知识甚至思维习惯等会停滞不前、迅速陈旧化,而且眼光和心胸都会变得越来越狭隘,反应也会越来越迟钝。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个企业如果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进步,随时都可能被淘汰。企业要进步,没有管理者的学习提高和进步是不可想象的。
放眼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不管是中层还是高层管理者,学习的热情都不高。中层管理者整天埋头处理日常事务,高层管理者更加热心的是各种应酬。因为今日中国企业的绝大多数管理者主要不是靠了管理才能才拥有了管理者的职位,他们能否继续拥有管理者的职位也并不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能力、是否勤学好思。但是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速度加快和深入发展,如果不能扭转这样的局面,中国的绝大多数管理者都将被淘汰出局,因为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中国的企业已经不只是与本国的企业竞争,而是直接成为了世界企业竞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个笑话:学习有什么用?学会怎样赚钱才有用。李嘉诚小学毕业,不是照样成为世界华人首富?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不错,李嘉诚确实只上过小学,但是他的学习却并不是只局限于学校。前不久我从电视上看到记者问李嘉诚:你今天的成功究竟几分靠机会、几分靠努力?他说,在他当学徒的时候,不管工作多么辛苦多么劳累,他都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此每天都有提高,而看到不学习的同事每天都一样。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两千五百年前的这句警言,好像窖藏的老酒,越久越香。
【原文】 子绝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
【注释】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 (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①[绝四]没有四种毛病。 ②[毋意]不凭空揣测。 ③[毋必]不全盘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执。
⑤[毋我]不自以为是。
【译文】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感受】现在有许多的人光说不练,只会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想,叫别人怎么做,自己却总是只看而已,不切实际,只想一些做不到的事,却还满口地说自己这是有梦想.妄自尊大..而有些人却总是过度的肯定自己,坚持自己的意见,却不听取别人的意见.思想不开放,只会守着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愿去改进他,还说这是对祖宗的尊敬.我们要以孔子为榜样,做到这四点.
【评析】 “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1)篑:音kuì,土筐。
125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原文】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学多记的人吗?”子贡回答说:“对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观点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才成为有识之人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抓住一个根本思想贯彻始终。”
【评析】
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文革时期中国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对于外来的东西一概加以拒绝,导致科学技术、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等许多方面都落在了世界的后面。改革开放之后,才实现了面向世界的“多闻”,并从中吸收和选择了许多“善者”加以实践。短短二三十年,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方面迅速缩短了与世界发达水平的距离。国家如此,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段对话表达了孔子关于学习中的“广”和“专”的观点,孔子在这里似乎过分强调了学习的“专”而忽视了学习应该有的“广”。个人觉得,只靠“一以贯之”而没有广泛的学习也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有识之士的。如果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或许更能真正成为一个有识之士,即首先确定一个大的研究方向,然后接触、学习和研究尽可能广泛的相关知识,然后持之以恒,或许能够有所成就,仅仅做到“一以贯之”我想是远远不够的。比如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的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如果仅仅局限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的“一以贯之”,恐怕是很难在短期内见成效的,但是如果我们能打破这个局限,不管是原来属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东西还是原来属于资本主义理论的东西,只要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符合国家民族的利益,我们都加以广泛地学习利用和引进,我想,那一定会能大大加快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
【原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一直在思考,没有得到什么收益,不如去认真读书学习。”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评析】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孔子说的这种情况,是确实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你从早到晚,不吃饭,不睡觉,在那里冥思苦想,哪怕想它八天八夜,恐怕求索到脑袋疼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为什么呢?因为思考所运用的是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信息,把它们进行罗列、归纳、分析、推理,大脑中缺少关于某个问题的知识信息,如何能思考清楚问题呢?知识信息从哪里来?直接的来源是个人的经历和见闻,即亲自考察和调查研究,但个人的阅历和个人活动范围毕竟是有限的,间接的来源便是读书学习,因为书本上记载着前人和当代其他人已经获得的知识信息,以及他们所做的总结,即他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125
,即纵观古今,放眼五洲,从中吸取人类已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丰富,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学习使人聪明能干。不读书学习,自以为头脑聪明,他爹妈给他个好脑袋,靠自己“灵机一动”,想当然去解决问题,没有不办蠢事的。
【原文】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②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奔③之为数④,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奔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奔秋诲二人奔,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奔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⑤将至,思援弓缴(6)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①或:同“惑”。②暴(pu):同“曝”,晒。③奔:围棋。(4)数:技术,技巧。⑤鸿鹄(hu):天鹅。(6)缴(zhuo):系在箭上的 绳,代指箭。
【译文】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奔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评析】孟子继续论述养护的重要。他举学习围棋的两个学生的不同表现,来说明三心二意的学习是没有好的结果的。只有一心一意的学习,才能学好学到家。 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呀!那个三心二意学棋的人,是不如别人聪明吗?不是,是因为他没有顽强的毅力,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
【原文】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译文】★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孟子说:“有所作为的人就像在掘井,掘了七八丈深还不见水,(“轫”同“仞”,量词,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就要一直掘下去。否则)仍然是口废并。”
【评析】 孟子论述做事应坚持不懈的道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原文】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强调的重点是诚实这一品格,自然、质朴,不矫揉造作,不不懂装懂。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不伪饰,实实在在做人做事。)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该知道的就去知道,不该知道的就没有必要去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这是一种认知观念,不错,相对于无所不有的大千世界,人不可能熟知一切。甚至说,有些事情,个人是不必要去知道和探究的,尤其是在人际中,知道的太多,或者不该知道的知道了,会生出一些枝节和麻烦。这也就是说了必要的糊涂,糊涂是很难得的,这是一种非常的智慧。)
【评析】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要承认自己不知道,不懂不要装懂,在学问面前,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孔子这样要求别人,自己却未必就能做到。高高在上,好为人师,自以为是,自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正是孔子的为人。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汉书》中的“张释之传”,有一事记载:汉文帝视察圈养野兽的上林苑,问上林尉苑里野兽的数量,十余问,尉不能尽答。文帝颇不满,以为此尉无能,打算撤其职而任用他手下对答如流的“啬夫”。事情后经张释之的一番劝说而作罢。
125
上林尉不能尽答皇帝的询问,当然可说是“官僚主义”,未尽职守。但他不妄答,不吹牛,仍有其可取处。这使我想起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问题。先哲孔子曾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又云:“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子路”) 其基本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知道的就是知道的,知道几分就是知道几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妄说。这才可谓“知”。 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重现实与人事的。比如,对于神鬼幽明之事他不知,所以他“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尚且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又如何能去从事神怪之事? 孔子于神怪之事付之阙如,避而不谈,意味着既不肯定其有,也不肯定其无。 大智慧如孔子,尚且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不知道的事物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那么中智以下的人当然不可能样样都知道。除了神怪幽明之事外,承认有所知、有所不知,是一种老实的态度,也是最聪明的态度。唯其有所“不知”,才能成其“有所知”。宋代的大臣吕端,宋太宗称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就是弃“小慧”而就“大智”的一个好例子。《汉书》中张释之为上林尉的辩护,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来立论,从而得到汉文帝理解的。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时,曾对很多问题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阶段又听说他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又是“三问三不知”:“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说: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会对质疑留有余地。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须的。学人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地“格物致知”,获得新认识,达到新境界。常言所谓“一事不知,学者之耻”,其本意正是在于策励学者们不断求索,不断进取。“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即使是在专业领域内,那种自诩或表现为无所不知的“专家”,不仅其学识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怀疑的。其实,丁肇中教授大可不必说“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可以说一些不沾边际的话搪塞 过去,甚至还可以委婉地对学生说:“这些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太深奥,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但是,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诚恳,没有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也绝没有“卖关子”。丁教授坦言不知道,不但无损于他的科学家形象,更凸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与丁肇中“三问三不知”相似的还有帕瓦罗蒂在一个大型演唱会上的表现,他演唱时刚到高潮之际,却突然停顿下来。举座哗然,连乐队都停了下来。帕瓦罗蒂坦诚地说自己忘记歌词了,请求大家原谅,希望大家再给他一次表演机会。在一阵沉寂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事后,有人告诉帕瓦罗蒂:“你完全可以做做口型,而不必承认自己忘了词。相信观众肯定会认为是麦克风坏了而丝毫不会怀疑到你身上。”帕瓦罗蒂微微一笑:“如果还有下次,我同样会认错。因为事实早晚会被人知道,那对我的声誉影响会更大。
与丁先生相反的是,一些人尤其是个别官员,在很多问题面前往往表现了“万事通”、“博学家”的“风采”,下基层、搞调研在情况不明、事情未弄清的时候就发指示、提要求、做决定,流露出一种“傲视万众”、“唯我正确”的态度。殊不知,一些指示、要求、决定有时与基层的实际不相符合,有的甚至离题万里,基层照此做下去,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有一般常识的人都知道:人非圣贤,不可能生而知之,治学之要,行政之本,就在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来不得半点虚假。对不知道的东西,就不要充当“先知先觉”,更不要自认为能“升”而知之,认为自己一旦当了领导就对什么问题都有发言权。这是做学问做官乃至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时下有些“专家”、“学者”,总喜欢对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的事情发言,不负责任地乱说一通。结果是“专家意见”并不“专业”,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有些“专家”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在减弱。与此相对照,让人更觉得作为学术大师的丁肇中“三问三不知”
125
,对于学人来说十分可贵,令人警醒。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坦然与诚实,不仅是科学家、艺术家和领导干部应该具有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知识都是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得来的,与官位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个别官员之所以“升而知之”、“官升知识长”、“官大本领强”,其实是官僚主义在作怪,并错误地认为只有如此才能显示其“水平”、“能力”和“高明之处”,才不至于混同于一般老百姓,而且自己确实“高”。这些官员“升而知之”的做法令老百姓倒胃口、反感“事小”,给人民、国家带来损失“事大”!谨防“升而知之”,才能使个别官员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树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才能注意学习、加强学习,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才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实践“三个代表”,更好地为人民、国家作贡献。否则,总认为“升而知之”,就会堵塞其提高、前进的道路,最终贻害无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时,曾对很多问题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阶段又听说他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又是“三问三不知”:“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读过上文,你有何感受?请以此感受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此话题范围之内。
【范文】韩愈在《师说》中,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陋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而不从师,其结果要么迷惑无知,要么就是不懂装懂。
我由此联想到孔子曾说过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认为,学习是老老实实的事,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认识上的一种进步。然而,在我们身边,不懂装懂,自以为是,因羞于脸面而不敢去问的人却不在少数,而这种心理和思想就大大抑制了我们的发展,抵消了同学们的才能和努力,使同学们的骄傲自满心理潜滋暗长,因而就没有了“无知感”、“求知欲”,“不知”便以为“知”,这才是最可怕的无知。
然而,那些真正的学问家,因为懂得学无止境,所以总能看到自己无知的一面。孔子曾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并不否认“生而知之”,但他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人。他多次谈到,他的成绩得益于虚心好学。正因为如此,孔子对于不懂装懂、夸夸其谈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青年对誉满全球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称自己“无知”感到大惑不解。于是他向爱因斯坦问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笑着随手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然后指着大圆圈说,我的知识圈比你大,当然未知领域的接触面也比你大。 可见,知识越是增加,“无知感”越是强烈,这就是有成就的伟人、学者们的普遍体会。法国数学家笛卡尔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由此可知,如今的我们,就更应懂得学问的道理,难道我们还有理由“惑而不从师”吗?
掀开人类的行进史,从远古到现在,再到将来,都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由“不知"到“知”的逐步完善的认识过程,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所以人类的发展,既要靠有知来发现,更需要有着“无知感"的有志者去开拓。
所以,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就更应该总结前人的教训,要有疑就问,有意识去问,有胆量去问。泰戈尔为自以为是的人画了这样一幅像:“青烟对天空夸口,灰烬对大地夸口,都以为它们是火的兄弟。"蒙田则把真正有学问的人比喻成麦穗:“当它们还是空的,它们就茁壮挺立,昂首藐视;但当它到臻于成熟,饱含鼓胀的麦粒时,便开始低垂下采,不露锋芒。”
因此,只有我们有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识,才能“从而师之”,才会有所发展。
【评点】“发胸中之思,论世俗之事”,本文针对现实生活中“惑而不从师”、“强不知以为知”的种种弊端,提出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25
的正确观点。举例典型充分,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论证旁征博引,对比鲜明,显示出小作者广博的见闻,缜密的思维。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娓娓而谈,又是其一大特色。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说解】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默默坚持的过程,所以要想学习好的第一步是自己要能静下心来。有的人学习,越学越有兴趣;可是有的人学习,越学越感到厌倦。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真正能静下心来学得进去的人,都不会感到厌倦,反而会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所以要做到学而不厌的关键,还是要培养起自己学习的兴趣。比如打麻将,有些人一上桌子可以连续打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如果一个人的学习兴趣也能浓厚到像对待麻将的喜好一样,还有什么东西会学不好呢?
"诲人不倦",是指我们在指导别人的时候不感到疲倦,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同样离不开一个兴趣。两个喜欢打麻将的人,不管他们学问高低,只要谈起麻将来,总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从来不会感到厌倦。当然,要做到诲人不倦的另一个要点就是要有爱心和耐心。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孔子说:“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对于我来说,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
【评析】 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虽然被人推崇至今,可以一直以来,学而不厌者少,诲人不倦者多。能够学而不厌的人未必就值得称赞,还要看他学的是什么,学成以后是否对自己、对社会有用;对于那些违背史实的历史,不是知识的政治,高尚离谱的道德教条,正常的人是不会学而不厌者的。能够诲人不倦的人多数都十分令人讨厌,晚辈都逆反诲人不倦的长辈,下级都厌烦诲人不倦的领导,人们普遍反感的就是那些诲人不倦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即便是老师,如果喋喋不休、诲人不倦,学生们也大都不喜欢。
学习《论语》有感
记得在初中时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就是《十则》,那时的自己为学而学,只是学会了翻译和背诵,而没有用心去领悟其中真正的含义。现在在校本课程中我选了《论语》选读,才发现一个新的天地,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曾经学的只是一点皮毛而已。
《论语》中述而篇里有这么一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与我哉?’”。译文很简单,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见所问闻所学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但要深究其含义就会发现其中别有洞天。
先来说说“默而识之”孔子让我们要把学习来的知识记在心中,这话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现在的人每天接受的信息很多,尤其有很多的垃圾信息,要让我们从中筛选出有用的并记住它们,确实有点困难;况且现在的人心都很浮躁,先不说那些不用去学校上学的人,就是以学习为事业的学生中间也是有的人心浮气躁,老师教过的知识好像都懂了,没有静下心来研究,实际就是什么都不懂。而且我认为孔子让我们把知识记在心中不仅仅只是不忘记,更应该有领会、运用的意思在其中,并且从已知的一点去进行推论,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而不能“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因此,我从“默而识之”中认识到作学问时心要静,不能被外界所干扰,并且要对已学会的知识进行运用和联想。
再来看看“学而不厌”,做学问的兴趣永远不厌倦,我想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一辈子学而不厌,真正能做到的一定是一个很成功的人,大多数人都认为一旦大学毕业拿到了学位,走上把工作岗位,也就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大学毕业只是说明了老师向你传授知识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束,并不代表学业的完成;而拿到了学位更只是说明你有一定水平的学习能力,而非告诉外人你有多少多少的知识量。走出学校,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而还在学校读书的我们为什么就开始对学习厌倦了呢?
接下来的“诲人不倦”就有点让我困惑了,还望大家点拨,《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子曰‘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领会不了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角,他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尤其是最后一个观点,好像和“诲人不倦”有点矛盾,不知道应当何解。
125
最后看“何有与我哉”孔子自己反问自己“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在我们看来孔子几乎是完美的圣人,可就是这样的圣人也每日每时如他自己所说“吾日三省吾身”。每个人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又何况完美的孔子呢,可就是这么完美的孔子都要自省又何况不完美的我们呢?
因此我认为学习《论语》不仅仅是明白其所述的意思,更是学习一种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态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流行久远的一句名言,尤其在教育界,经常借用这句话来说事讲理提要求,领导对教师如此,老师对学生依然如此。可是在很多时候,一些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完全正确,因而提出的要求就有点可笑。
那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该怎样理解才不致出错?这就要看孔子是如何提出这个问题的。这句话出自《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二节,原文这样记载: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通常人们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是这样的: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
如果联系前后文,我们发现孔子在这里其实是又一次提出自己的治学态度和教育方法。要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要把“厌”和“倦”作为一个完整的词来看待,就是“厌倦”;若分开来看,“厌”讲的是心理、精神、情绪层面的状态,“倦”讲的是生理、体力层面的状态,这样,用不在同一层面的概念分析说明同一问题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在思维逻辑上是错误的。
无论做任何事情,如果在心里没有厌倦情绪而是充满热情喜悦,那么做好这件事情还能有什么困难呢?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把孔子的话语演绎如下:下功夫记住并理解所学的知识,对待学习要充满热情,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就不会有厌烦的情绪;教诲他人的时候要有耐心,同样也就不会有厌烦的情绪。对孔子而言,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困难的。
不管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快乐地学习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要求,只有这样,才会学而不厌。同样的,对施教者而言,也要能够从“传道授业解惑”中体会到快乐,这样才会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实践中排除“厌倦”情绪,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性组织教学。孔子的意思是说:学习过程也许有困苦,但要坚持不懈,不能有厌倦情绪;教导他人也要有耐心,要循循善诱。孔子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最简单的理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学习持之以恒,育人要有耐心。如果学而厌时怎么办?也很简单:暂停,调整,然后继续学习。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1)束脩: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
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译文】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孔子说:“凡是自愿送上一些见面薄礼的,我从来没有不对他们进行教诲的。”
【评析】 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便是“有教无类”,即人人应受教育的主张。孔子从“仁者爱人”的观念出发,对一切可能施教的人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的教育活动,结束了过去由贵族垄断的官府之学,开始了学问的私家传授。
125
南怀瑾先生将“束修”解释为“反省、约束自己、肯上进的人”。翻译是:“自己带着薄礼来见我,我从没有不教诲的。”这是合乎人情的想法,既表示学生的诚意,又肯定老师的负责态度。问题是:如果完全合乎人情,大家都有大致的共识,孔子又何必郑重其事地如此宣称呢?
试问:难道有的老师比孔子更清高、更热心教学,以致学生不带薄礼,他也愿意教诲?或者,难道有的老师要求过苛,学生带着薄礼,他也不肯教诲?这两个问题似乎都站不住脚。由此显示,孔子的话如果这样翻译,大概不太正确。 我觉得孔子的话应该念成“自/行束修/以上”。意思是:从十五岁(可以行束修之礼的人)以上。换言之,只要十五岁以上的孩子,孔子就愿意教诲。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很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开导他(愤:憋闷,郁积,这里是对事理想不通的意思。启:开导);不到他很想讲出来而又无法恰当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悱:口欲言而未能的样子。发:启发)。给他讲明一个方面,他却不能触类旁通,推知与此相类的其他方面(举:举出,指明。隅:方角。物之方者,皆有四隅,故举一隅,则可知另外三隅。以:介词,用。反:类推),就不再教他新知识了(复:重复,再)。
【评析】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从而着急、郁闷乃至悲苦的时候,不去启示他开导他;告诉他(四方形物体)一个角,他不能触类旁通另外三个角,就不再教他更多更深的知识。举一反三的成语即由此而来。人们可以看出孔子关于掌握时机、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主张和方法,与今之填鸭式以及大呼隆、赶进度的教学有天壤之别。
【原文】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的学问)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瞒,我的行为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评析】孔子告诫弟子,不要以为我的学问高深不可及,我在保留什么秘密。其实,我的学问很简单,我本身就是活教材呀,看看我平时如何为人处世,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我的学问就在里面了。所以前贤说过,圣人之道就是天然之道。 ——“二三子”应该是孔们的几个弟子。好可怜!他们以为孔子心中有“道”却隐藏着不愿意教给他们。其实呢,孔子是一个非常坦诚的人,诲人不倦,知无不言。问题是:孔子心中没有什么秘诀性的东西,孔子的“道”说白了就是要做一个本分人,具体地说就是要尊敬领导,遵守秩序,在家孝顺父母,服从兄长,谦虚做人,爱岗敬业,凡事不冒尖,危险处要躲开,等等等等。你要让孔子解释自己的道会把孔子难为死,我替他解说的也未必准确。这些东西都是做人的常识性的东西,但大多少人未必能始终如一的遵守。孔子的大发现是:大家都按照常识来做,社会便会自然倾向美好。
我们发现孔子的弟子们经常会有类似的疑惑。圣人原来只是常人一个——这话是李贽说的。
换了墨子的弟子就决不会有类似的疑惑,因为墨子明确地告诉他们了:我的道就是兼爱;为了实现兼爱的理想你们必须准备献身。
【现代诠释】孔子表明作为老师,自己的言行、思想都可以公开,自己的知识、学问、道德、文章,都可以向学生传授,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可能,在当时作为老师似乎总有某种神方秘诀,使人好奇,于是孔门子弟有这类问题,即使在今日,也常见学生们向老师求“秘方”“秘诀”。另外,我们也看到了孔子师生关系融洽,随问随答;同时,融洽中也有隔阂,但孔子消除隔阂的方法——解释、说明、沟通——值得我们学习。
黄山谷是与苏东坡同时代的大文学家,诗词字画都很好。他参禅的时候,晦堂禅师就叫他参一句话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125
因为黄山谷是个读书人,是儒士,所以,他的师父就叫他参孔老夫子的这句话。“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就是说:你们这些学子呵!以为我有隐密吗?我这个老师给你们讲道有什么隐藏之处吗?“吾无隐乎尔”。我和你们是开诚布公、心心相印的,没有什么隐藏、保密的地方啊。黄山谷当然理解孔夫子这段话的含义,说了许多义理,晦堂只是不许。黄山谷想:“我是儒士,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师父这样做,不是有意刁难我吗?”心里很不痛快。有一次,他和师父去游山。当时,正是阴历八月桂花盛开的时候。风吹来一阵桂花香,黄山谷不禁脱口而出:“好一阵木樨香呵!”木樨就是桂花。他的师父马上抓住这个机会(这是稍纵即逝,千钧一发之机),点他道:“吾无隐乎尔!”闻到桂花香的是谁呀?是不是有隐蔽之处啊?是不是和你有隔阂呵?“啊!”黄山谷当下悟道了。这时,他才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心里很是惭愧,立即给师父顶礼致谢。
所以说,见性并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玄妙叵测。无奈愚昧者虽经百般指点开示,但总以未见任何奇特神通玄妙,而以为不是,不肯承当。于是心外求法,以期神效。主法者虽悲心痛切,欲大家都能当下见性,成佛证果,但总不能按牛头吃草,代伊承当呵!故不得已,因时制宜,方便变迁了。
今天,学人听了,若能于当下拨开迷雾,明见佛性,并以观自在菩萨为榜样,于日用中绵密保任,踏踏实实定下心来,时时观照这个本性,叫它在本位上不动摇,不为客观环境所左右,不被物境所牵引,时时长养圣胎,守道养性,勤除习气,则终究会证成正果。这也正是《心经》的妙旨所在。
【原文】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释】(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文\行\忠\信,子以四教
第一: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思考
第二: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行动
第三:造就学生正义的社会态度
第四:造就学生诚实的个人品格
【译文】孔子以四种内容教育学生:文献、德行、忠诚、信用。
【评析】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现代诠释】“四教”中“行”为本,而“忠”与“信”是在处理君臣关系、朋友关系时对“行”的具体体现。而所以说“文”,是因为古代文献记载了大量的前人言行,既可学其善言嘉行,也可汲取古人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早在春秋时代的孔子那里,人文学科便已基本形成,并且被确定为四大科目,即所谓文、行、忠、信(参阅《论语·述而》),这四大科目,换一个说法,就是所谓德行、言语、政事及文学(参阅《论语·先进》)。而且和前述古希腊时代一样,孔子也主要是通过和学生们的轻松愉快的对话来实施这些人文科目的教育的。说到孔子实施这些人文科目教育的内容,从《论语》看,大概主要是《诗》、礼、乐;至于其顺序则基本上是先教《诗》,再教礼,最后则是教乐,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就是这样:用《诗》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礼来作为学生行为的立脚点,用乐来完成学生的自我修养。从这句话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孔子的人文教育讲究的是首先得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在他看来,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某种学养,并且因此成为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参阅《论语·雍也》)。这两点结论还可以从他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见《论语·雍也》)这句话中得出有力的旁证。
【评析】孔子周游列国12年,到处推行它的仁义之治;他的名声远播,如雷贯耳,然而佩服之至有之,不屑之人有之,觉得他沽名钓誉之人有之。仁义,人们都知道它的好处,却很少有哪个国君尝试去推行。为什么?因为,人要从善,太难了。
125
我曾经问同学:人生来是恶的还是善的?人的一生是在不断改正缺点还是慢慢沾染上了诸多的恶习?不知道。人的善恶与环境的关系比较大,还是与基因的关系比较大?为什么有的人处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却会成长为一个恶徒,而污泥之中也有纯洁的白莲?是否与一个人的性格,也就是骨子里的东西有关呢?
宴婴是贤相,却治国严厉苛刻,于是官员大多是小人。在他将死的时候不放心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认为会在这些小人的撺掇下国将不国。于是用最后的力气设计,两枚鲜果杀死三大勇士,又恐吓田成子和黎锄,告诫他们保国,而不篡位,否则会有人杀死他们。二人果真被宴相的话吓住,田成子答应20年内不会篡位。孔子问为什么不实行仁政?宴相回答:齐国已经习惯严厉治国,现在实行仁政,会大乱的。卫灵公的儿子想篡权,几次谋害他。于是卫灵公吓得不敢打理朝政,把权力交给他的王妃南子,他自己弄鹤为乐,其实并不喜欢鹤,只不过以养鹤为借口,不问世事,躲避儿子的迫害罢了。但是最终还是死在儿子的手里。而那个绝色美女南子,却夹在两人之间姓名朝夕不保,为大家所觊觎,于是求教于孔子。她大概是真的喜欢孔子吧。但是孔子却不会动心。或者他已经动心,但是他却不能带她走。圣贤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当所有人都在打算置你于死地的时候,你只能逃亡。于是孔子又踏上征途。但是,至少他为南子出去了太子这一大隐患,这或许是对自己喜欢或欣赏的女子最大的报答吧。
【评析】"子"是指孔子."以"是用.即孔子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来教育学生;一.历代文献也就是课内的书本知识;二.社会实践就是课外的一切活动;三.忠心待人;四.言行一致.据此,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的时候.除了注意到了学和行的关系外.还特别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因为后两种都是指人品的教育.
现在的家长和某些教师在对孩子教育的时候,只注意书本知识,眼中只盯着考分,把学习好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而忽略了行.忠.信后三种教育,我认为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思想教育应是优于其他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是纲,"行"和"文"是目,思想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家长应做到言传身教,从点滴入手,不能全指望学校,因为学校还是以文化知识教育为主,它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孩子将来会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在家庭而不是学校.
一个人只要品行端正了,修养高了,那么无论能力是大是小,资质是深是浅,在社会,在家庭就不会与人结怨,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及至,平平安安的度过自己的一生,难道这不是家长和社会所期盼的吗?
【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注释】 (1)喟:音kuì,叹息的样子。 (2)弥:更加,越发。 (3)钻:钻研。 (4)瞻:音zhān,视、看。 (5)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 (6)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 (7)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译文】颜渊喟然叹道:“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研钻它越显得坚固,看它好像在前面,一忽又像在后面。夫子循着次序一步步诱道我;先教我博学文章典籍,然后要我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我想停止不学了也不可能,已经用尽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再追从上去,但总感到无路可追从上去。”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评析】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 (1)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125
'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斗胆想请您解释为什么."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解读】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评析】 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许多话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说的,这就提醒我们:对于孔子的语言,不能过分教条地去照搬照用,甚至不敢移动半分,那样不但将使儒家思想越来越趋向僵化落伍,而且很可能会违反孔子原来的意思.以这件事为例,如果我们不了解孔子为什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用"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去教导原来就好勇斗狠的人,用"有父兄健在不能听到了就行动"来要求原来就畏惧退缩的人,那不是完全把孔子的意思搞反了吗
这句话虽然只是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而说的,但是我觉得同样也可以作为怎样对待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要过分拘泥和强求维护圣人之言的权威性.对于圣人圣言中错误的东西就要坚决否定;落伍的东西就要坚决废弃;正确的东西就要勇敢坚持;符合时代要求的就应该大胆发挥创新.
商鞅原来是卫国人,姓公孙氏,名鞅,也称卫鞅.公元前359年,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便主动去应聘.在面试时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的变法强国主张获得聘用.然后分别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两次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取得了好的成效.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的第一强国,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与此相反,1895年的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反对,因为他们顽固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观点.结果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落后了将近一百年.
【雪公讲要】「闻斯行诸」,即是「闻斯行之乎」。「诸」是合音字,用在句末,就是「之乎」二字或「之欤」二字的合音。「之」字就是所闻的那件事情。
子路问:「听了这事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你怎么可以听了就做呢?」冉有也这样问孔子,但孔子答复,却是听了就做,不必请示父兄。
仲由、冉求二人问题相同,孔子答案不同,公西华因此发生疑惑,所以他说:「赤也惑,敢问其中的道理。」孔子答复公西赤,冉求性退,所以引进他。仲由办事,一办就兼办二人分,所以抑退他。退则进之,进则退之,便是因材施教。一方面老师要对学生十分了解,而另一方面,老师个人的道德学问则是根本,不然“以己昏昏”怎么可能“使人昭昭”。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至少要学习孔子的态度,即:崇尚道德,好学不倦。这就是所谓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育:进入生命,进入过程,进入内心,善待资源,呵护成长。
【原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 孔子说:“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
【原文】 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一视同仁没有区别。”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读解】一视同仁没有区别是指教育对象,而不是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有所区别的。
在《述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自行未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是来拜我为师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他的。
从孔子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富有如冉有、子贡,贫穷如颜 渊,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卑贱出身如仲弓,勤奋刻苦的如颜渊,懒惰贪睡如宰予,都成了孔门的弟子,并无贵贱亲疏的区别。
有教无类的原则,在今天看来,应该这样理解:不分贵贱和贫富;不分男性和女性;不分年长与年幼;不分聪明与愚笨;不分勤奋与懒惰;不分汉族与别族.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125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和实践,对推动中国的教育、让教育从贵族走向平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两千五百多年来“有教无类”的理想并没有能在中国真正实现,直到今天,经济这个无形的大手,还将无数穷人挡在了教育的大门之外。所以在真正解决“三农”等问题之前,“有教无类”的理想,距离我们还很远。想到那些因为贫穷而无法获得学习机会的人们,我们能有条件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们,应该更加懂得珍惜才是。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是没有问题的,但这只能作为一种理想。孔子没能实现“有教无类”,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有教无类”,即便是现在,我们仍然没能实现真正的全民义务教育。看看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的现状,甚至像朝鲜那样的穷国的教育状况,我们这个主张“有教无类”的国家,难道不该汗颜吗?问题出在那里?出在我们只有主张,而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从来就没有跟上;中国人是用嘴搞义务教育、搞“有教无类”,而人家是用制度。
【原文】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译文】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读解】一语道破古今文人通病。
问题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有什么不好呢?孔圣人不是 “自行束情以上,吾未尝无诲”吗?不是“诲人不倦”吗?我们今天不也大张旗鼓地欢迎大家都去充实教师队伍,欢迎大家去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症结在于“好”为人师。而到底有没有“病”却在于是否“能”为人师。
所以“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真正胸有雄兵百万的人并不急于露才扬己,倒是那些年瓶子醋自以为了不起,动辄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出言就是教训别人,一副教师爷的派头。其结果是误人子弟,令人啼笑皆非。
不仅如此,好为人师的人还往往自满自足,不思深造精进,结果是不但害人,也害自己。毛病就在于“好”为人师而“不能”。所以,真正具有真才实学的为人师表者并不在此列。这是我们应当加以区分的。不然的话,谁还敢去加入教师的队伍,去做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的本意不一定是贬义的。首先从字面上看,“患”有“忧虑”的“忧患”两个意思,孟子还说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如何能确定这里的“患”不是代表他一贯的忧患意识呢?因为孟子的这句话没有具体的语境,如果前文有一个人喋喋不休的人对孟子大放厥词,那么这句话无疑就是对前者的讽刺;而没有这个前提的情况下我则会想象为这可能是孟子的自嘲。中国的文人有“人生识字忧患始”的说法,孟子一生得不到统治者重用,在遭遇挫折的时候说这句话以自嘲是有可能的。因为孟子的志愿恐怕不是做学校教员,而是做“王师”——统治者的老师,但总是热脸贴冷屁股,难免也有丧气的时候。
再者,孔子“诲人不倦”,孔子是古今天下第一好为人师的人了,孟子这样说难道是要讽刺祖师爷吗?应该不会吧
【原文】孟子曰:“到之教人射,必志于彀①,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注释】①志:期望。彀(gou):拉满弓。
【译文】孟子说:“界教人射箭,总是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
【读解】这正是《离娄上》所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的意思。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规矩,教师不能教,学生无法学。小至手工技巧,大至安邦定国,治理天下,凡事都有法则可依,有规律可循。 因此,一定要顺其规律,不可停逆而行。如果悖逆而行,就会出现“上无道楼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离娄上》)那样的情况,天下大乱。所以,规矩绝不是小问题。大家都应该自觉遵守,从清洁卫生、交通规则等身边事做起。
【原文】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译文】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让他羞愧自惭而愤发)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也是一种教育的方法)。”
125
【读解】教育有多种方式方法,这是不言而喻的。孟子这里着重谈到的,则是一种独特的方法。 不屑之教,是亦教之。 其实,我们已经看到过,孔子正是采取这种“不屑之教”的 老手。 除了《论语·阳货》所记载他对孺悲的态度是典型的“不屑之教”而外,他教育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说没有什么好责备的,其实正是最严厉的责备。所以,也是一种“不屑之教”。 “不屑之教”的奥妙在于,我之所以不屑于教诲他,是让他羞 愧而奋发向上。因此,不屑于教诲只是不从正面讲道理而已,是从反面激发他的自尊心。想来宰予是羞愧而奋发向上了的,后来还做了齐国的临淄大夫。 看来,儒家先贤教学很是注意教育心理学原理的运用,虽然他们当时并不一定概括出了这些原理。
【说明】教育,教育过程,本身就有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那么,在遵守这个社会行为规范时,要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呢?孟子认为,给予教诲,是一种行为方式;不给予教诲,也是一种行为方式,关键是要看具体情况。这与孔子的教育态度是一样的。《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这段记载是说,孔子不上课了,并由此而有点灰心丧气,用我者,即是需要我,不仅是国家用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也是用我,那么,学生要用我即是需要我,需要我我就言说起来,我上课,不需要我、舍弃我,我就将知识收藏起来,不怨天尤人。这一点也是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学生有了逃避学习的想法,不仅仅是害怕学习,而是当时的社会影响。私有制的发展,使人们热衷于名誉利禄地位,拼命扩张土地,捞取财富,榨取人民的血汗,以至于根本不讲修养自己的品德、品行,只讲现实,只讲财富。而所学的知识也是只供自己的需求而不管别人,甚至根本不想学习,尤其是对“仁、义、礼、智、信”的学习。在面对春秋时期这样混乱的社会环境中,孔子只好将自己的知识收藏起来。而将知识收藏起来,即是不能去为人师表了,也不能去当官为政了,也就只好安贫乐道了。因为要为人师表,要当官从政,必须要将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而真正要做到安贫乐道,不被名誉利禄地位所诱惑,则是很难的了,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孔子认为只有自己和颜渊能做到。在《述而》中还有一段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个意思就是说,对于没有欲望、兴趣学习的学生,是不再重复给予教诲了。古人发表意见和写文章与我们现代人不一样,我们现代的文人学到一点知识就想要赶快发表出来,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捞取名誉地位,而不论以前是否有人讲过,小小年纪便是长篇大论,懂的与不懂的都要发表意见,写到后来,全靠挤牙膏式的拼命挤出一点东西,然后宣布“江郎才尽”。而古人对于“立言、立德”是非常慎重的,不到充盈旺盛的程度不会发表意见,不到欲望快要喷发出来也不会发表意见。后来有句话:“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意思,不到愤怒到极点的时候,这个诗是写不出来的。也就是说,心中的思想满盈了,想要喷发出来,才谨言慎行地发表意见。因为不慎重的言行会影响、遗误别人,或者是误人误己、误人子弟。而学生学习的欲望不充盈旺盛的话,孔子也不再重复给予教诲。为什么呢?学生若是对学习没有欲望,没有兴趣,必然也就学不到知识,而填鸭式的教育是孔子所不愿的。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愤”了,“悱”了,能举一反三了,孔子才愿意继续教下去。这不是孔子挑剔,这是孔子的一种很科学的教育方式,是孔子在教育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最佳行为方式,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现。孟子亦是如此。为什么要用这一段来作《告子》的结尾?从把人性比做杞柳,把人生规律比作杯盘,认为人性可以纳入道德规范中来,如同人们可以用杞柳来制作杯盘一样,行不行呢?一开始,告子说:“人性就好比是水势急速的水流,在东边冲开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冲开缺口就向西流。所以人性没有善不善之分,就好比水没有流向东西方之分。”而孟子说:“水流确实没有东流西流之分,但是没有上流下流之分吗?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好比是向下流淌一样。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没有不向下流淌的。如今的水,被击打就可以溅得很高,可以使它高过额头;堵塞水道使它倒行,就可以使它流上山岗。难道这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使它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不善良,其本性的变化也是一样的。”师生两人从多方面探讨了人性的善恶问题,孟子认为人的行为是来自于心理活动,心里想什么,才会去做什么;心里想不到,也就不可能去做到。所以观察人的行为方式,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心理内容,而知道了这个人的心理内容,也就可以识别这个人的心理本性是善是恶了。告子的思想就如同现代西方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一样,始终认为行为方式是外在的,不关内心的事情。而孟子则认为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思维、意识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如果是“性本善”的,其行为方式也就趋向于善。如果是“性本恶”的,其行为方式也就趋向于恶。然而,“
125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孟子认为,人的本心、本性是善良的。而不是“圣王兴,则民好善”。在人类进化为人之前,善恶观念就存在于动物之中。人类进化为人之后,善恶观念更得到加强,随着人类识别能力的提高,是非曲直观念、羞耻观念、恭敬观念、恻隐观念都一步步产生,尔后圣王兴,则人民更趋向于为善!至私有制产生,并且畸形发展,人性才逐渐趋向恶的方面。虽然,私有制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在这其中,如果多提倡恻隐、羞耻、恭敬、是非之心,使人们趋善避恶,那么人类社会就会稳定发展。正因为人类本性当中有善的因素,人们才会彼此相互亲爱,人们才会有团结的思想,人类才会组成社会。如果没有,人类也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而依然还和其它动物一样,是猩猩猿猴。所以,后天的教育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不给予教育,是针对某一个人,是要让他羞愧自惭而愤发。这就是孟子在教育问题上的最佳行为方式。
【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 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 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注释】 ①故:事故,指灾患病丧。②怍(ZUo):惭愧。
【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 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 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评析】此句是要人们做事不愧天、不愧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他人,要开诚布公,不隐瞒,不欺骗。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君子坦荡荡。
【原文】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注释】①财:通“材”。②淑:通“叔”,拾取。艾(yi):同“刈”,取。也 就是说,淑、艾同义,“私淑艾”也就是“私淑”,意为私下拾取,指不是直 接作为学生,而是自己仰慕而私下自学的。这也就是所谓“私淑弟于”的意 思。
【译文】孟子说:“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化育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
【读解】我们在前面已经听孟子说过:“教亦多术矣。”(《告子下》)但他在那时并没有说“多术”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而只是重点说了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不屑之教”。现在,他又列出了五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朱熹曾经逐一列举了孔子、孟子用这五种方式在不同学生身上的运用,比如说孔子对颜渊、曾子就是“如时雨化之者”;对冉伯牛、闽子骞就是“成德者”;对子路、子贡就是“达财者”;而孔子、孟子分别对樊迟、万章就是“答问者”。至于“私淑艾者”, 朱熹举的是孔子、孟子分别对陈亢、夷之。其实,孟子自己认为, 他就是孔子的私淑弟子,在《离娄下》里,他曾经说过:“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这其实就是对“私淑艾者”的最好 解释。
虽然孟子在这里所列的五种教育方式已包括了德育、智育等 各方面,但严格说来,它并不是一个全面的教学体系,各种方式之间也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而只是一种列举的性质。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的教育方式,是根据学生们本身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而总结出来的经验。如果不是从理论方面作系统的要求,而是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把它们引入教学实践,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仍然是有推广与应用价值的。其意是说,君子的教育方法有五种:有的要像及时雨一样去灌溉培育他,有的要帮助养成优良品德,有的要引导发挥他的才干,有的要尽量回答疑难,有的通过自身影响使不能亲身受业的人获得教育。这五种形式,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法。
【原文】公都子曰:“滕更1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2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注释】1.滕更:滕国国君的弟弟,曾向孟子求学。2.挟:《孟子·万章下》:“
125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战国策·秦策一》:“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这里用为要挟、强迫别人服从之意,又有凭仗之意。
【译文】公都子问:“滕更(滕国君的弟弟)在您门下学习,本应以礼相待,您却不理睬他,这是为什么?” 孟子说:“依仗自己是贵族发问,依仗贤能发问,依仗年长发问,依仗有功勋发问,依仗是老朋友发问,上述情况我都不回答。滕更有两条。” [评说] 孟子解释自己为什么不理睬滕更的理由,其核心是学习的心不诚。这些发问其实质并非为了虚心求知,而只是一种炫耀。
【说明】知道人的本性、本能和本质,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这就是孟子在教育上采用的最佳行为方式。古代教育,很少象现代填鸭式的教育,主要是要学生自己去想、去悟,然后才来问老师,老师则在这个问题上给予启发。如果不问,老师就可以认为是学懂了,从而讲下一个问题。但如果要问老师,则不能“挟贵,挟贤,挟长,挟有勋劳,挟故而问”,因为,要“问”,就要有一种谦虚的态度,按孔子的说法是“不耻下问”。如果耻于下问,也就说明这个人不谦虚,而不谦虚则学不到真正的东西。滕更就是不谦虚,所以孟子才采取不搭理他的行为方式。这便是孟子的尽心知命之处。
弟子孰为好学
【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不可杇(2)也,于予与何诛(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4)改是。”
【注释】 (1)粪土:腐土、脏土。 (2)杇:音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3)诛:意为责备、批评。 (4)与:语气词。
【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评析】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这件事并不似表面所说的那么简单。结合前后篇章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责。此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原文】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评析】据说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可是当别人问孔子谁最好学的时候,孔子没有像我们今天的老师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时通常会有的回答:"我的学生大都很好学",而是明确回答了只有颜回一人最好学。
孔子在赞扬颜回是最好学的学生的同时,还夸赞了颜回的另外两个优点:"不迁怒于人"和"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孩子们的脾气是越来越大,表现之一:自己作业不会做、或自己做错了事,不但不认真反省,往往还迁怒于人。表现二:犯了错误不但没有勇气承认,更缺乏反省能力,所以往往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因此一个真正好学的人,不只是书比别人看得多一些,考试比别人分数高一些,作业比别人做得好一些,关键的还必须具备反省能力、不迁怒于人的修养、和不再犯同样错误的自律能力。
孩子不能迁怒于人,家长和
125
老师更加不能因为生活中的烦恼和不顺心而迁怒于孩子或学生。尤其是许多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往往并不是因为施暴者对被害者有什么仇恨,而是施暴者将生活中的失败、怨恨、不如意等迁怒于被害者所引发的。所以不迁怒于人不仅仅是孩子应该注意的,尤其是成年人更加应该引以为戒。
【读解】我们曾经听过夫子自道,说他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好学。(《公冶长》)现在又听他赞扬颜回好学,而且,只有颜回好学。这 一方面说明在圣人看来,只有颜回才是真正得了他的真传,继承了他的衣钵,另一方面也使我们进一步知道了“好学”的品质不是随便什么等闲之辈都可以有的,从而使我们再也不敢自诩为 ”好学”的人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孔子说到颜回好学时,并没有说他文 学如何了得,历史如何如何了得,语言如何了得,而是 说他“不迁怒,不贰过”,既不迁怒于人,又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 这在我们看来,完全是品德问题,而不是什么好不好学的问题。这 又一次说明,在圣人门下,学习决不仅仅是指书本知识、文化知 识.而是包括“德育”的内容在内的,所谓“进德修业”,在儒学 里,都是属于“学”的范畴。
说到“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可真是我们一辈子都难以 企及的修养。所谓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什么 烦恼和愤怒不发泄到别人身上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拿别人做自己的出气筒。比如说,自己在外面受了气,不拿太太做出气 筒;受了太太的气不拿孩子做出气筒。或者,受了上司的气,不 拿下级做出气筒。如此等等,那可真是难以修成的涵养。至于说 不贰过,就是知错而改,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这更是难上加难 的修养。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说是非圣人不可,起码也是像颜回那样的贤人了。
如果说“好学”的标志就是这些,我们谁还敢自认为是“好学”的人呢?
【原文】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的“德行”较好。 (2)牖:音yǒu,窗户。 (3)亡夫:一作丧夫解,一作死亡解。 (4)夫:音fú,语气词,相当于“吧”。 ③斯:这。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孔子心爱的底子生病了,孔子去看望,于是发出感慨。具体感慨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很多人考证,没有大家都认可的说法,但这种惋惜的感情我们是可以体会到的。可惜呀,这样的人却有这个病。
【原文】冉求①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②”
【注释】①冉求:孔子的学生,字子有。②画:画界为限,引申为止。
【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是因为能力不够。”孔子说:“能力不够,会在中途走不动了的时候停止,可你现在却是画地为牢(就像你现在为自己画下了停止前进的界限一样,)根本就没有出发。”
【读解】走不走得到是能力问题,走不走却是态度问题。 画地为牢,裹足不前,这是知难而退,自甘堕落。所以孔子 深恶痛绝,当面驳斥冉求的说法。 所谓“世上无难事,只要背登攀。”一个人不管做什么那, 只要肯立志,坚决地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走到哪。 步算哪一步。换句话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事实上就总会有 所收获。相反,凡事太功利主义,还没有开步就问终点何在,利 益何在,期望值太高,大迫切,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结果便很 容易画地为牢,自己把自己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甚至裹足不前,打 退堂鼓了事。
冉求正是想打退堂鼓,所以圣人予以激励,要求他开步向前 走,哪怕“中道而废”,也比停步不前好。
【评析】孔子不但是一个传播思想的老师,还是一个指导怎样学习的优秀老师。他明确告诉我们:任何人只要坚持学习,没有达不到目标的可能。许多人之所以学习没有结果,没有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主要不是其力量不足,而是其努力不够。对待学习是这样,对待个人修养、追求仁爱、追求真理等又何尝不是这样?
举一个最普遍的例子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随着人们的富裕水平提高,社会上的各种培训班越来越多,但是你只要去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初学班的人数永远是最多,然后越到后来人数越少,其主要原因无不是因为学员的半途而废。在所有那些半途而废的人们当中,谁能断定只要他们坚持下去,不会成为学习中的佼佼者呢?
125
所以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感到为难时,千万不要丧失自信、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要告诫自己:不能"中道而废"。
【原文】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译文】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孔子说:“给他讲了而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吧。”
老师答问,因其所疑,学生注意听。而“语之”是告诉他没涉及的东西,学生可能听不大进去。颜回听老师的课,无所不悦,心解力行,所以老师喜欢他。
【原文】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评析】 孔子的学生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但他却不幸死了。对于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经常以颜渊为榜样要求其他学生。
【读解】可惜什么?可惜颜渊早死,只活了32岁。而不是可惜他只关进取,不知停止。这一段是颜渊死后孔子的感叹,着力赞扬他自强不息,死而 后已的精神。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是处于永远的 运行之中,一分一秒也不止息。“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要求我 们效法宇宙的规律而把握自己的生命,不断前进,不断更新。也就是《大学》引汤之盘铭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见新。”或 者用我们今天的通俗说法,叫做“小车不倒只管推”或“生命不止,冲锋不止。”所有这些.都是自强不息的意思。
生命历程如此.一切的进德修业,功课学问都莫不如此。所 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是进步,就要退步;没有进步 停留在原地,其实也是退步,没有中间环节可停留。颜渊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只知进取不知停留,成为自强不息的楷模。孔 子也正是深知这一点,所以对颜渊大加赞赏,感叹不已。
丁尼生的“再多一点生命,再充实一点”让我想起“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如何让自己多点生命,充实的生命,进而未止的生命。想到了王阳明的诗:静后始知群动妄,闲来还觉道心惊。值得说的话是多么少,很多时间都是浪费在幼稚与浅薄的言谈笑闹中。自古以来,就有“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的看人标准。重视“一点一滴的变异”与“一点一滴的进化” 也侧面的要求少说话。话少还有一个好处:不宜失言。话说得太快、太多,不先慢吞吞的考虑好才说出,最有失言的危险,说话慢一点、再慢一点,宁可慢几点也不要失言。有点远了。现在开始要求自己,
孤坐每觉千夫指,独行犹如万人睨。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智可惩?
【原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 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可怕,怎么知道他们的将来不如我们这些人 呢?但是,如果四五十岁了还默默无闻,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孔子说:“年轻人是可敬畏的,怎么知道后来的人就不如现今的人呢?如果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没有做出值得称道的业绩来,那才能说不值得敬畏而已呀。”
【读解】一方面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另一方面是 “人到中年万事休”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既是鼓励,又是鞭策。鼓励年轻人珍惜青春的宝贵时光,茁壮成长,掌握足以让老 一辈感到可畏的本事。鞭策年轻人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不要虚 度了表春年华,到中年时仍默默无闻,一无所成。
说到底,还是下面这一段著名的话概括得好: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 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 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后生可畏”的生动形象写照。 一日之计在于晨,抓住了晨光,后面的事情就大有时间可做了啊!
【评析】 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125
【原文】“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引,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此所谓孔门四科也。文学与德行,言语,政事对举,殆泛指一切知识学问,与今日所谓文学者有别。
【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仅在《论语》这本书中就可以看到多处孔子对颜回各种优点的表扬,然而孔子却专门写了这句批评颜回的话,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有的注释者认为孔子这样说颜回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得意地赞许他,我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孔子是在批评颜回,是指出在各方面都很好的颜回有一个重大的缺点,那就是缺乏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的勇气,对老师的一切都表示赞同,这其实是个非常大的缺点.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学生如果认真思考,不可能对老师教的东西没有一点疑问,没有一点不同意见,比如孔子的其他学生就能对孔子的观点甚至行为提出各种质疑乃至尖锐的批评.所以,孔子这样说是真心的,因为他知道,如果学生对老师的一切都只是一味地赞赏,那么老师永远无法从中受到启发,也就无法实现教学相长.另外一方面,如果一个学生对老师的一切都点头称是,老师也往往无法确认这个学生是否真得理解了老师所说的东西.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颜回其实也是认真思考的,也对老师的观点有不同看法,也有疑惑,有质疑,但是颜回从来不在老师面前表达出来.这样是不是等于对老师的尊重呢 会不会与"诚"字相抵触呢 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不敢向家长提不同的意见,学生不敢向老师提不同的意见,下级不敢向上级提不同的意见,许多时候责任并不在孩子,学生,下级身上,而在家长,老师,上级身上.这也是我们不得不经常反思的地方.
【原文】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子贡问:“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说:“子张过份,子夏不够。”子贡说:“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够是一样的。”
【评析】这句话的核心是强调“过犹不及”,成语词典对“过犹不及”的解释是:“事情做过了头就同做的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孔子讲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即是中庸的意思。过犹不及的道理是毫无问题的,凡事都做的恰如其分能有什么不妥?多少年来,我们中国人都是被这些似是而非的道理迷惑着。
很多看似绝对真理的大道理,实际上都是空道理,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以过犹不及来说,对于一件具体的事情,什么是做过了头?什么是做的不够?什么是恰如其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很难说的清楚;过与不过都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判定的。客观比主观好,可人们什么时候客观过?对于孔子的礼,尊孔的人认为孔子做的恰如其分,而反孔的人认为孔子遵行礼太刻板、太迂腐,有些过了。不仅孔子,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过犹不及,而自己没能过犹不及却要求别人过犹不及的却大有人在,自己没能过犹不及却用过犹不及评价、贬低他人的也大有人在,孔子就是典型的一位。
【原文】季子然(1)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2)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3)矣。”曰:“然则从之(4)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注释】 (1)季子然:鲁国季氏的同族人。 (2)曾:乃。 (3)具臣:普通的臣子。 (4)之:代名词,这里指季氏。当时冉求和子路都是季氏的家臣。②异之问:即问异,问别的什 么.“之”起把宾语“异”提前的作用。③曾:乃,竟。④具臣:有 才见(才干)的巨,但算不上大臣。
【译文】 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
125
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由和求呀。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事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充数的臣子罢了。”季子然说:“那么他们会一切都跟着季氏干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
【评析】 孔子这里指出“以道事君”的原则,他告诫冉求和子路应当用周公之道去规劝季氏,不要犯上作乱,如果季氏不听,就辞职不干。由此可见,孔子对待君臣关系以道和礼为准绳的。这里,他既要求臣,也要求君,双方都应遵循道和礼。如果季氏干杀父杀君的事,冉求和子路就要加以反对。
【读解】子路和冉求做了季氏的家臣,对于季氏越礼犯上的行为,他 们没有能够劝阻住,也没有辞职不干。所以,孔子说他们只能够 称得上是有才干的巨,称不上是“以道义事奉君主,行不通就辞职不干”的大臣。当然,孔子也深知自己的学生,所以说;“杀父 杀君的事情,那也是不会顺从的。”
撇开孔子对子路、冉求的评论来看,“以道事君,不行则止” 也罢,“杀父与君,亦不从也”也罢,都是说的如何对待领导人. 对待上级的问题。领导人不道德不仁义,即便地位高如国君,那也不能愚忠,不能盲从,而要辞职不干,“不可则止”。领导人杀 父杀君,大逆不道,那更是不可顺从,不可助纣为虐的。一句话, 不可盲从上级,盲从领导人,而要以道义为原则,为标准。
当然,不要盲从并不是不从,该听从的还是要听从,这是勿 需赘言的了。
【原文】 子之武城(1),闻弦歌(2)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 (1)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 (2)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译文】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孔子到武城去,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何必用宰牛刀?”子游回答说:“从前我也听您说过:‘君子学习礼乐就会爱护人民,百姓学习礼乐就容易听从使唤。’”孔子说:“学生们,子游的话是正确的。刚才的话不过是和他开玩笑罢了。”
【评析】武城是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的地方官。子游不愚,如果孔子确实是开玩笑,子游应该能感觉出来,也就没必要再搬出孔子以前的教诲来反驳孔子,所以,孔子不是开玩笑。孔子说自己是开玩笑,不过是死要面子;知道自己错了,却不直接认错,将自己的错误说成是玩笑,这样的人现实中并不少。
125
人与文化
好古敏求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奢淫逸,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而乐观,富有而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所说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一件事,你已经可以领会未告诉你的事,举一反三了。”
【评析】安贫乐道是一种非常高的思想境界,人类极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这种境界不是靠教化、要求就能做到的,绝大多数常人也是无法做到的。如果有人这样做了,应该得到赞赏和尊重;如果人们做不到,也应该得到理解和宽容。冯友兰先生曾经将人生的境界划分为四个层次:绝大多数人处于世俗境界,官员文人们大多处于功利境界,其中的一少部分达到了道德境界,只有极个别的人上升到了天地境界。安贫乐道基本上达到天地境界了,几百万人、几千万人能有一个达到这种境界就不错了。绝大多数富人都会为富不仁,这符合人类贪婪的本性。要求富人不骄奢淫逸,要求富人崇尚“周礼”,要求富人乐善好施,都是不可能的事。将不可能的事作为人们的道德规范,不是自欺欺人吗?
于丹在书中对其的解说为: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么样?老师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125
。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见于丹《〈论语〉心得》第12页。)
显然,于丹将“贫而乐”中的“乐”,解释为“欢乐”。我在这里,不做引经据典的考证,因为大家也很难去找到,或是去阅读,古人的各种注疏。我就引用大家都能在书店里买到的,其作者的学术水平也为大家所公认的两本书中的相关内容,做一引证。在这样的比较之下,是非曲直,我想明眼人自有公断。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一书中,对此的解说为: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一本乐下有道字。贫能无谄,富能不骄,此皆知所自守矣,然犹未忘乎贫富。乐道则忘其贫矣。好礼则安于处善,乐于循理,其心亦忘于己之富矣。故尤可贵。子贡说:“贫人能不谄,富人能不骄,如何呀?”先生说:“这也算好了,但不如贫而能乐道,富而知好礼,那就更好了。”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一书中,对此的解说为: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贫而乐,皇侃本“乐”下有“道”字。郑玄注云:“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所以译文增“于道”两字。
以上二先生,均将“乐”解释为“乐道”之“乐”,即“喜好”之义。
我不揣鄙陋,将我最近出版的《孺童讲论语》一书中,关于此句的解说,摘引如下: “乐”,在此可有二种解读:其一,为“礼乐”之乐;其二,为“喜好”之乐。之所以会产生这二种解读,主要是由于此句的版本差异所决定的。除了“贫而乐”这一版本外,另一种版本在“乐”字下多一“道”字,此句则变为“贫而乐道”。这两种版本都很古老,在时间上很难判断孰先孰后,而且从意思上也都讲得通。
若以“贫而乐”讲,则此句意思为:虽然贫穷,但好于“乐”。这就与下句“富而好礼”相对应,一个好乐,一个好礼。若以“贫而乐道”讲,则此句意思为:虽然贫穷,但乐于求道。这也能在句式上,与下句相对应,一个乐道,一个好礼。如果单从孔子的答语中,很难判断这两种版本孰是孰非。但如果比照子贡的问句,似乎可以从句法结构上,姑且得出一个结论。子贡问语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似乎孔子答语应为“贫而XX,富而好礼”,才算前后对应,而且读起来语气比较通顺。如果判“乐”为第一种解读,那么照“富而好礼”句式,似乎在“贫而”与“乐”之间缺一“好”字,也就是说此句应为“贫而好乐”。但由于这只是推测,没有版本及辅助材料证明,所以不能作为最终结论。如果判“乐”为第二种解读,“乐道”、“好礼”意思能够对应,且有现成的“贫而乐道”的版本证明,此倒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于丹的错误是出在“望文生义”上,见到“乐”字,就想当然将之解释为“高兴”、“喜悦”之“乐”。这种错误的产生,显然是犯错者对《论语》并没有一个基本的较严肃的研读。在当前,已经几乎被奉为仅次于《论语》原典的于丹《〈论语〉心得》,到底传达给读者多少正确而有用的信息呢?到底于丹的讲解,是向大众传达了儒家学说的精髓,还是仅为大家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呢?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原文】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因:沿用。 或:有人。
【译文】 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商朝继承夏朝,改动了多少,可以知道;周朝继承商朝,改动了多少,也可以知道;以后的朝代继承周朝,即使百代,同样可以推测。”
【评析】闲人理解,孔子的这段话是说社会的发展走向是可以预知的,或者说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问题,闲人持怀疑态度。早些时候写过一个帖子,题目是“周期”
125
,放在这里。对于中国朝代的更替,有一种周期说。不论是三百年,还是五百年,与世界其它任何国家相比,都是一种独特。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螺旋是一种轮回,有点周期的意思;由于是上升,所以,每一次轮回的起点都要比上一次轮回的起点提高一层。为了说明方便,我们按时间的顺序和长短对中国的朝代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在公元前2207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夏朝,朝代社会开始了,朝代的更替也随之开始了。夏、商、西周的时间分别是441年、643年和350年,这段时间共1434年,国家基本上是统一的。但那时的中国不大,与现在的中国不是一个意思。
到了公元前770年东周以后,国家逐步开始分裂,一个国家变成了多个国家,战国后期形成了齐、鲁、燕、韩、赵、魏、秦七雄,这段时间共持续了521年。
秦从公元前248年开始兼并六国,到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大业,但是它很短命,只统治了14年。
公元前206年,汉灭秦,统治时间共426年,中间出现王莽和更始帝共16年。汉以后,中国开始了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581年,隋改变了长达361年的分裂状态,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好景不长,只统治了37年。
唐于公元618年灭隋后,中国又开始了289年的稳定期;之后的53年,又出现了五代、十国。
从公元960年开始,进入了北宋、南宋与辽、金、西夏、元共存时期,时间为319年。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了中国的统一,此后的632年,中国经过了元(97年)、明(276年)、清(267年)三个王朝,没有再进入大的长期分裂状态。
1911年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8年间,实际上国家是不统一的。从中国第一个朝代建立到现在,一共是4212年,其中,统一的时期包括夏、商、西周、秦、西汉、东汉、隋、唐、北宋、南宋、元、明、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间分别是441年、643年、350年、14年、198年、195年、37年、289年、167年、152年、97年、276年、267年、56年,累计时间约3182年,占总时间的90%,不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均为240年。其余10%共1030年,分别是西周之后521年的春秋战国,西汉之后16年的王莽和更始帝,东汉之后361年的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唐之后53年的五代、十国,清之后48年的中华民国。
作完上述统计以后,仅从时间上看,即找不到周期,也看不到螺旋,对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说法,也难以形成关于“久”的量的概念。归纳起来,基本的东西有两点:一、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虽然分裂战乱也有1030年,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比较短暂的;二、中国是逐步壮大的,开始的时候只有一点点,到了清,无论是疆土还是种族,都达到了极限。作上述统计的时候,有以下几点感受:
1、中国传统文化,即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尚未形成以前,中国的疆土还比较小,社会比较稳定,夏商周每一个朝代都很长。春秋战国时期,可能是由于诸侯割据的原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长达250余年的文化繁荣期。
2、秦在中国只是一个过渡期,如果从短命的角度看,可以不把它作为一个朝代,但是由于它在“尚武、扩张”方面的巨大贡献,其历史作用却不可忽视。遗憾的是,后来的帝王并不看重秦的主张和思想,否则,之后的中国难以预料会如何发展。
3、从文化的角度讲,汉与秦正好相反。秦“焚书坑儒”,汉“独尊儒术”;儒学能够成为中国的国学,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汉为以后的帝王提供了一种经验,那就是用儒学统治中国可以长达426年。自“五四”以来,中国的反孔非儒一直不断,如果接受“以儒学为主的传统中国文化是近代中国被动挨打、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这一观点,那么“汉奸”的“汉”字不应该是“汉族”的“汉”,而应该是“汉朝”的“汉”。
4、汉以后,中国经历了长达361年的分裂和战乱时期,一个国变成了几个国、十几个国。在这361年里,值得大书特书的“国粹”不多。
5、隋朝统一中国后,统治的时间只有37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弹指一挥间。可是就在这短短的37年间,他们却做了一件造福万世的伟大事件,那就是开凿京杭大运河。虽然京杭大运河在隋之前已经开凿了一些河段,到元才达到今天的规模,但隋的功劳是最大的。
6、唐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口碑比较好的朝代,其功不表。就其过而言,笔者认为是盛行佛教。佛叫自两汉传入中国,到唐已有六七百年,一直没有形成大的气候,唐以后佛教才开始盛行。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儒释道优劣之争,其实,道对中国的影响与儒释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儒释也无所谓优劣。有儒就够中国受的了,实不该再有释;儒释结合,儒释共存,实是中国之最大不幸。
125
7、五代十国后,中国进入了300百多年的宋王朝。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辛苦的,300多年来一直与辽、金、蒙征战。
8、元是中国最辉煌的年代,其威力之大、疆域之广,应永远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不过,元朝的建立,实际上是元以前中国的一次彻底亡国。
9、中国的帝王妄自尊大由来已久,但是刻意闭关锁国是从明朝开始的。明开始于公元1368年,结束于公元1644年,这276间,西方出现了很多永垂青史的人,发生了很多永垂青史的事。而在明朝却没有多少可圈可点的事。最大的遗憾应该是郑和的无功。
10、清与明相比,在闭关锁国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中国社会发展到清末,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该有太多的遗憾。需要说明的是,清朝的建立,实际上是中国的第二次彻底亡国。直到晚清,人们仍然将“驱逐达虏,恢复中华”作为革命的口号。中国人历来不乏汉奸,如果说满清的汉臣、汉官都是汉奸,应该不会太冤枉他们。
11、辛亥革命算不上成功,辛亥革命后十几年,孙中山还在说“革命尚未成功”就是一证。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释】①我老彭:“我”在此处表示亲切。老彭,商朝的贤大夫。
【译文】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笃信而喜爱古代文化,私下里与老彭相比。”
【读解】这是一个典型的学者形象 。之所以达而不作,是因为笃信而喜爱古代文化。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笃信而喜爱古代文化,所以就述而不作了。
从孔于的实际文化活动来看,删《诗》、《书》,定礼乐,赞 《周易》,修《春秋》,的确都是编辑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并没有哪 一项是他自己的创作。
可是,他的“述”却是非常不简单,用朱熹的话来说,是 “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其功则倍于作矣。”(《论语 集注》)
当然,绝对的述而不作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无论你编辑也好, 整理也好,总得反映出编辑整理者的眼光和取舍旨趣,更不用说 还有“删”、“定”、“赞”、“修”的工作在内了。所以,所谓“述 而不作”,多半是“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郭沫若语)实际上是有所“作”。
相反,倒是我们今天不少“作而不述”,专门“创作”的人, 不是空谷来风,令人不知所云,就是“千古文章一大抄”,东拼西 凑,而以天才的创作家自居,“著作等身”,欺世盗名。
这种人,听听圣人自谦“过而不作”,不知私下里到底有何感 想?是不是以为自己远在圣人之上呢?
【评析】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应该有两种原因:一是因循守旧、循规蹈矩,反对思想文化上的创作和创新;二是他不完全是“述而不作”,但对自己的“发展创新”心里没底,将自己的东西也说成是古已有之。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不应该提倡的,如果人人都遵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原则,那么中国的思想文化就不会有创新和发展,实际上2000多年来一直是对孔子的那点东西陈陈相因,确实没有多少创新和发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的思想文化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评析】“述而不作”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与其强调“克己复礼”的主张一脉相承的,个人觉得,这也是孔子思想最大的缺陷之一。如果只强调服从旧有的规矩而不敢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只会越来越僵化越来越落伍直至被淘汰。因为过去的旧的规矩有可能是不完善的,即便是完善了的旧规矩也只适合当时的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原来曾经完善可行的规矩也会变得不可行不完善。
儒家思想在今天如果还不能突破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划下的那一条条死杠杠,还是强调一字一句都不能改变不能否定“论语”中的观点,那么儒家思想在今天也只有彻底走向毁灭一条道路。只有根据今天的具体情况,彻底摒弃儒家思想中已经被今天的现实证明是不适应的部分,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中在今天依然有生命力的部分,同时再加进符合今天时代精神的部分,也就是重新注释过去的那些文字,让儒家思想含有时代的精神,才可望让儒家思想继续生存下去,也才可望让儒家思想在今天再放光辉。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知识的人。”
125
【读解】孔子按智力和知识的不同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 矣。”(《李氏》)生而知之者是智力最上等的人,具有非凡的天赋,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才人物。孔子不以天才人物自居,而认为自己是属于“学而知之”的中等之材,所以要“敏以求之”,通过勤 奋努力的学习来求得知识。至于学习的专业方向,则是“好古”, 以古代文化为主要的学习内容,有些像我们今天的历史系学生,没 有什么外国文学课程可学。
孔子在这里的自述,一方面固然有谦虚的成分在内,另一方面也是勉励学生,告诉大家说,自己的一切关。识都是勤奋学习的结果。既然圣人都是如此,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就更是只有 努力学习的份了吗广谁还敢自诩为“生而知之”的天才呢?
【说明】除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外,孔子还表述了自己主要是因为热爱古代的文化,敏捷而善于选择学习,才能获得今天的地位,才能当许多人的老师。这里牵涉到一个“生而知之”的“天才”问题,天才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是天才?其实,任何天才,也就是说在某一方面生下来就很聪明的人,如果后天的教育上跟不上的话,或者是自己在后来不努力勤奋学习的话,最终也会成为笨蛋一个。而“非生而知之者”,也就是说生来就不是很聪明的人,如果能象孔子一样对学习“发愤忘食”,“好古”,“敏以求之”,那么,他最终是能成功的。所以,这里面就有个大问题,不论什么天才不天才,人生最关键的是在后天的踏实的努力学习和勤奋做学问。没有踏实的学习的基础,天才也是废的,有了踏实的学习的基础,笨蛋也会变得聪明。还有一个问题,“好古”,这个问题现在很少有人感兴趣,因为受西方文化、西方哲学的影响,现代人总认为古不如今,今天比过去好,所以置历史的经验而不顾。这些人恰恰忘了,我们是踩着历史的经验走过来的,还要踩着今天的经验才能走向未来。倘若没有历史的经验,我们也走不到今天。倘若没有今天的经验,我们也无法走向明天。现代考古学证明,古代的许多东西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在许多历史的经验中,蕴涵着许多至今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发扬光大,对我们的今天仍有着很大的帮助。
【原文】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 (1)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 (2)易:指《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
【译文】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孔子说:“增加我几年寿命,到我五十岁的时候去学习《易经》,这样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评析】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评析】孔子把学《易经》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经》,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闲人以前写过一个“文化的混乱及危害”,贴在这里,作为对这句话的评析。
文化并不都是好的,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有高雅和粗俗之分,有科学和迷信之分,有真理和谬误之分。象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数众多的国家,如果有相当一部分人把落后当作先进,把粗俗作为娱乐,把迷信奉为科学,把谬误说成真理,那就会造成整个社会长时间的文化混乱。文化的混乱必然导致思想混乱,而思想的混乱又必然导致人心的涣散;人心涣散的国家会怎样发展,细想起来真是让人心惊胆颤。
中国有文化的人不少,真正有科学精神的人不多。不崇尚科学,却要把不是科学的文化,用科学加以修饰,以科学的名义加以散播,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怪现象。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周易的研究。
我们先不说易学本身或者易学的本义是不是迷信,客观而论,中国的迷信却主要来自于易学的应用,现实生活中的卜卦、问命、相面、解梦、求签、测字、起名、风水、良辰、吉日等等,无一不是迷信的。对于这一举国泛滥的迷信现象,为什么大家都还蒙在鼓里。下面我们先看看研究周易的人是如何骗人的。
一位自称参过军,入了党,在部队任过团职军官,又转业到方任过领导职务的大师,有一天做了一个梦,就开始研究周易,并认定周易预测是一切科学的先锋,是普天之下最早、最大、最好、最有生命力和最有发展前途的学问。谁都知道现代科学技术起源于西方,其文化基础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与周易没有关系。可这位大师却敢说“周易预测是一切科学的先锋,是普天之下最早、最大、最好、最有生命力和最有发展前途的学问。”
125
,不知道他是没有科普知识还是故意误国害民,最让人不可思义的是,这种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竟然还有人相信,难道中国人都不会思想了吗?还有一位毕业于大学法律系的大师,应该算是个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却认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周易)是我们现代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他说:“周易象一把打开科学宝库的通关钥匙, 可以称之为一部宇宙代数学。周易揭示和描述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旦达到鼎盛时期,就要开始走向衰败。因此不要怕别人强大,任何强势只能强势一时,不能永远强势;不要看自己弱小,正因为弱小,才有发展潜力。弱小一定会强大的,这是宇宙的必然规律。”试想,如果把弘扬周易作为现代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就应该把学习研究周易作为中国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那要误多少人家的子弟;如果周易象一把打开科学宝库的通关钥匙, 可以称之为一部宇宙代数学,并揭示和描述了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那哥白尼、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不懂周易又怎么解释;如果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旦达到鼎盛时期,就要开始走向衰败,那连马列主义都可以不学,用周易测一下,然后慢慢等着就是了;如果不要怕别人强大,我们也不要搞改革开放,小富即安就行了。这个学法律的大师,简直就是荒唐。
我五十岁已学过《周易》,可以说不会有大的过错了。(孔子有很大的理想和抱负,晚年依旧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整理六经,但自知时间已不多了,所以发出“加我数年!”的感慨)。这里,“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显然是对自己“五十而知天命”的补充说明。为什么孔子要特别强调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和“五十以学《易》”呢?“知天命”和“学《易》”有什么关系呢?据《史记 .孔子世家第十七》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这就是说,孔子晚年非常喜爱《易》学,并整理了《彖辞》、《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易传》文献。孔子读《易》很勤奋,以致把一部《易经》编书简的皮绳都弄断了好多次。《史记》的记载和《论语》的记载情况是相吻合的,孔子是认真“学《易》”后,才“知天命”的。根据《史记》讲的经孔子整理过的有关《易传》文献分析,“《易》道”与“天命”确是息息相通的。《易》学阐明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天道观,成为孔子以后历代儒学流派的自然观的立论基石。所以程颐、朱熹深悟此中道理,各自花费几十年时间研读《易》学,程颐有《伊川易传》、朱熹有《周易本义》和《易学启蒙》问世,他们皆为儒家易学造诣极深的人物。因而当他们读到《论语》中子贡对孔子“言性与天道”发出赞美不绝的感慨时,他们俩皆不略而同地肯定子贡一定是听到了孔子关于“知天命”天道观的精妙之论,不然孔子也不会自我表白“五十而知天命”和“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确实,孔子认真研读《易》学,韦编三绝,一定会有自己关于“知天命”的精彩论述。新近公布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易传资料中,有一篇《要》,这篇易学文献记载了孔子与子贡谈论《易》学的情况,十分珍贵,可以帮助我们揭开孔子“五十以学《易》”和“五十而知天命”的秘密所在。
【原文】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shèng),楚之《梼杌》(tào wù),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①。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注释】①史:孔子说过:“质胜文则野,父胜质则史。”《论语·雍也》“史”与”野”意思相对,有浮华不实之义。1.乘: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2.梼杌: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左传·文公十八年》:“谓之梼杌。”赵岐《孟子》注:“囂凶之类,兴于记恶之戒,因以为名。”亦是一种史书。
【译文】孟子说:“先圣王者离我们而去,他们的事迹也被人忘记,颂扬的诗篇也随之消亡;颂扬的诗篇消亡,乱世作《春秋》。(“春秋”,有两义,一是指当时记载历史的史书。一是指鲁国的《春秋》这本书。)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是一回事。所记的事,都是齐桓公、晋文公之类的事;所用的文体,不过是史书的文体。孔子说:‘它所表达的大义,却是我私自确定的。’”
【评说】孟子论述孔子写《春秋》的历史背景。由于书写的原因,周朝以前的事迹很少留传下来;自周朝立国后,各种竹简、钟鼎文也就多了,因此记载各诸侯国的史书也多了。但是,什么样的史书才真正符合历史事实呢?所以孔子作《春秋》,认为自己私自决定了历史事实的褒贬之义,以尊重历史事实为本,为的是统一各诸侯国史书的写作。因此孟子在此举此例,也就是说明在史书的写作上,孔子采取的是最佳行为方式。
125
【现代阐释】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孔子修《春秋》,意在寓褒贬,别善恶。在孟子看来,与《春秋》同时代的史书,如《乘》《梼杌》等,“其文则史”,也就是太过夸饰。而《春秋》则是将《诗》的褒善贬恶的大义引用到修史上来的从而做到“微而显”、“志如晦”、“婉而成章”。
【学·思·练】关于修史治史的态度与方法,孔子主张“微言大义”,司马迁主张“实录”。联系本章,就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发表你的看法。
颂其诗,读其书
【原文】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1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13)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14)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15)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16)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17)靡有孑遗’,(18)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注释】 (12)《诗》云:此处诗句引自《诗·小雅·北山》,相传这是首讥刺周幽王的诗歌。(13)率土之滨:犹今言四海之内,赵注云:“率,循也,遍天下循上之滨。”(14)贤劳:赵注、朱熹均释为“以贤才而劳苦”。(15)以文害辞:朱熹《集注》云:“文,字也;辞,语也。”(16)逆:推求、揣测。(17)《云汉》:《诗·大雅》篇名,相传这是首赞美周宣王的诗歌。(18)孑(jié洁):《方言》云:“孑,遗也。周郑之间或曰孑,青徐楚之间曰孑。”
【译文】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我已经聆听了你的教诲。《诗》说:‘整个苍天之下,没有一处不是天子的土地;全部土地之上,没有一个不是天子的臣民。’舜已经做了天子,请问瞽瞍却不是臣民是怎么回事?”孟子说:“这首诗不是这样讲说的,乃是为天子的事务操劳而不能奉养父母,意思是说‘这些没有一件不是天子的事务,只有我最操劳’。所以,解说《诗》的人,不因为文字而误解词句,不因为词句而误解诗意,要用自己的心去推求诗意,这才对了。如果只看词句,《云汉》的诗篇说‘周室余下的庶民,没有一个存留’,确实如它所说,周室就没有存留的民众了。
【段意】此章仍然是讲君臣父子的大义,两者之间既有从属关系,又不能偏废。咸丘蒙在谈论中引用《诗》未作证明,孟子告诫他,对《诗》的理解应首先注重大义,不能以文字上的涵义来曲解语句,不能因为语句而误解《诗》的真正涵义,要用自己的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作者的本意。这是孟子对于学习《诗》的见解,在《诗》的研究上很值得重视、很有影响。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①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子遗②。”信斯 也,是周无遗民也。①逆:揣测。②靡有:没有。不遗;二字同义,都是“余”的意思。
【译文】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诗人的本意。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 意,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诗。如果拘于词句,那《云汉》这首诗说;“周朝剩余的百姓,没有一个留存。”相信这句话,那就会认为周朝真是一个人也没有了。
【读解】孟子是在和学生咸丘蒙讨论有关大舜的事迹时顺便说到读诗 的方法问题的。但他的这段话,尤其是关于“以意逆志”的命题, 却为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名言,直到今天,仍然受到现代 文学批评专家、学者们的重视。 所谓“诗言志”,语言只是载体、媒介。因此,读诗贵在与诗 人交流思想感情。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 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情动而辞发”是“诗言志”;“披文以入情”是“以意逆志”。 为勰发挥的,正是孟子的读诗法。至于现代批评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 调鉴赏者的再创造,那就和孟子“以意运志”的读诗法相去较远了。
【原文】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 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①论古之人。颂②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注释】 ①尚:同“上”。②颂:同“诵”。
125
【译文】孟子对万章说:“一个乡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乡的优秀人物交 朋友,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就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如果认为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便又上溯古代的优秀人物。吟咏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
【读解】
孟了的本意是论述交朋友的范围问题。乡里人和乡里人交朋 友,国中人和国中人交朋友,更广泛的范围,则和天下的人交朋 友,也就是朋友遍天下了吧。如果朋友遍天下还嫌不足,那就只有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了。当然,也只有神交而已。这种神 交,就是诵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而为了要正确理解他们的诗和他们的书,就应当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又离不开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 问题了。
实际上,孟子这段话对后世真正发生影响的,正是“知人论 世”的主张。它与“以意邀志”一样,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事实上,直到今天,无论现代主义以来的新兴文学批评方式方法已走得有多远,多新奇,但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上,大学讲台上,以及占主 导地位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依然在主要使用着的,还是“知人论 世”和“以意逆志”的方式方法。所谓“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绍”、“中心思想”、“主题”等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无 一不是“知人论世”或“以意逆志”的产物。由此足以见出孟子 对于中国文学批评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之一,正是由本章的文字所发生的。
【原文】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①,取二三策② 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③ 也?”
【注释】 ①《武成》:《尚书》的篇名。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②策:竹 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一页。③杵(Chǔ):舂米 或捶衣的木棒。
【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这 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 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 使鲜血流得来可以漂起木棒呢?”
【读解】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古往今来,人们关于书已不知有过多少礼赞。的确,书是我们人类拥有专利的恩物,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他们崇拜的神圣对象。但是,如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唯书”的作风,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今天,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到“尽信 书,则不如无书”,似乎也已经是浅显而容易明白的道理了。可是 在孟子的时代,这恐怕还是空谷足音吧。其实还用不著推得那么远,只需要想想那些“唯书”、“唯上”的时代,孟子这话也不是 随随便便可以引用的。
终于有人说了:“不唯书,不唯上。”
于是我们也都可以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谈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时,所 举的例子是《尚书》中《武成》篇的内容,而我们知道,《尚书》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在孔。孟的时代也是有著极其权威性地位的。 因此,孟子这种对于权威著作,对经典保持独立思考,勇于怀疑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体现出圣贤人物的治学风范。即便是对于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来说,也是值得学习的。
更何况,我们今天出版业大大发展。日出一书的出版社已不在少数,书籍汗牛充栋,其负面效应是“无错不成书”,这已成为一个日益引起人们呼吁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精神就显得尤其必要。不然的话,可是要出大问题的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原文】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
125
(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解析】出则弟。弟亦作悌。读替音,又读第音。出外求学,或作他事,则行弟道。皇疏:「善兄为悌。」邢疏:「弟,顺也。」在家能孝,自能善事兄长,敬顺兄长,以顺亲心。是谓之弟。出外,推此事兄之道,以待年长于己者是为出则弟。
谨而信。行为谨慎,言而有信。竹氏会笺引周易乾文言:「庸言之信,庸行之谨。」以证信属言,谨属行。
泛爱众。博爱众人也。与众人交往,注重博爱,以养其平等容众之德,是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仁。择仁者而亲近之。泛爱众,无选择。此从仁者学习,故须选择。
行有余力二句。行是实行孝弟等五事。行此五事以外,即是余力。弟子求学,当先以此五事为本。行此五事,非无余力学文,是言学文先求其本,无本之文不可取。故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评析】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释】(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原文】 林放(1)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2)也,宁戚(3)。”
【注释】 (1)林放:鲁国人。 (2)易:治理。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一说谦和、平易。 (3)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评析】本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他问的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这里似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琢磨,孔子还是明确解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这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125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原文】 子曰:“《关睢》(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释】(1)《关睢》:睢,音jū。这是《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译文】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评析】孔子对《关睢》一诗的这个评价,体现了他的“思无邪”的艺术观。《关睢》是写男女爱情、祝贺婚礼的诗,与“思无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却从中认识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思想,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有其可贵的价值。
【原文】 子谓韶(1):“尽美(2)矣,又尽善(3)也;”谓武(4):“尽美矣,未尽美也。”
【注释】 (1)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2)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
(3)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4)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译文】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评析】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他很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
【原文】 子曰:“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注释】 (1)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2)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3)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4)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矣夫(3)。”
【注释】 (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 (2)畔:同“叛”。 (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125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评析】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原文】 子在齐闻《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 (1)《韶》:舜时古乐曲名。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评析】《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原文】 子曰:“兴(1)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释】 (1)兴:开始。
【译文】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评析】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原文】 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注释】 (1)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评析】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评析】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
【原文】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
【注释】 (1)陈亢:亢,音gāng,即陈子禽。 孔子之子。(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3)远:音yuà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125
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评析】陈亢以为,伯鱼是孔子的儿子,孔子或有特别的道理教给伯鱼。所以问:“子亦有异闻乎。”子,称呼伯鱼。伯鱼回答说:“未听过特别的道理。”但父子在家中当有说话的时候。因此,伯鱼将他在家中两次所闻告诉陈亢。
“尝独立。”孔子曾有一次独自站立在堂。
“鲤趋而过庭。”刘氏正义说:“称鲤者,将述对父之语,若当父前,子自称名也。”其实对友表示礼敬,也可以称自己之名。趋是快走,见长辈,不可慢行。伯鱼看见孔子站在那里,便快步走过庭中“曰,学诗乎。”孔子问鲤。 “对曰,未也。”鲤回答。
“不学诗,无以言。”这是孔子的话,省一“曰”字。孔子告诉伯鱼,不学诗,便不知言语之道,无法与人说话。皇疏:“言诗有比兴答对酬酢,人若不学诗,则无以与人言语也。”
“鲤退而学诗。”伯鱼说,我听了,退下来就学诗。
“他日又独立。”又有一次,孔子一个人立在那里。
“鲤趋而过庭。”伯鱼快步过庭时。
“曰,学礼乎。”孔子问鲤。
“对曰,未也。”伯鱼回答,未学礼。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告诉伯鱼,不学礼,不知如何立身。孔子教育,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学礼,求学、办事,都不成功,学礼非常重要。
“鲤退而学礼。”伯鱼说,我听了,退下来就学礼。
“闻斯二者。”照映前问:“子亦有异闻乎。”伯鱼结束回答说,我只单独的听过学诗学礼这两件事。
“陈亢退而喜曰。”陈亢退后,为何而喜。喜的是:“问一得三。”本问“子亦有异闻乎”一件事,结果得闻三件事:“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闻知学诗与学礼的重要,又闻知君子教儿子与教学生无厚此薄彼之异。“君子”,指“孔子”。“远其子”,指在教学上没有独厚其子的意思。
述而篇里,孔子曾说:“吾无隐乎尔。”圣人之学并无不传之秘,如果必求圣人的秘传,那就是学诗学礼。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1),可以观(2),可以群(3),可以怨(4)。迩(5)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
(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群:合群。
(4)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5)迩:音ěr,近。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评析】 “小子”是孔子称呼他的弟子。“何莫”当“何不”讲。“诗”就是三百篇诗经而言。孔子称呼诸弟子说:“小子们,何不学诗呢?”继则说出学诗的益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从近处说,能以事父,从远处说,能以事君,又能记得很多鸟兽草木的名称。
“诗可以兴。”兴,喜应切、去声。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名为“风、赋、比、兴、雅、颂。”
125
毛诗序说诗有六义,即是周礼所说的六诗。孔颖达正义说,风、雅、颂是诗篇之异体,赋、比、兴是诗文之异辞。诗篇异体即指诗经的国风、小雅、大雅、周鲁商颂不同的诗体而言。诗文异辞是指风雅颂各诗文皆以赋比兴为之修辞而言。孔氏依周礼郑康成注及郑司农注,综合解释赋比兴。赋是铺陈善恶,诗文直陈其事,不用譬喻,皆为赋辞。比是比方于物,凡言如某物者,皆是比辞。郑康成以为,兴是取善事以喻劝之。郑司农以为,兴是托事于物。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自己的心志。也就是先说其他事物,然后引起自己所咏之辞。诗文中凡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是兴辞。比兴二者虽然同是以物譬喻,但比是显喻,兴是隐喻。论语此章只说“诗可以兴。”孔安国注:“兴,引譬连类。”邢昺疏:“诗可以令人能引譬连类,以为比兴也。”邢氏以为兴中含比。刘宝楠正义以为孔注“连类”意中兼有赋比。刘氏并引焦氏循毛诗补疏序:“夫诗温柔敦厚者也,不质直言之,而比兴言之,不言理,而言情,不务胜人,而务感人。”诗就是以真情感人,不但比兴如此,赋亦如此。
“可以观。”郑康成注:“观风俗之盛衰。”诗是表达心志的文词,配合乐谱唱出来的就是音乐,例如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而知列国的治乱兴衰。学诗可以观察社会风俗盛衰,即可了解政治得失,可以从速改善。
“可以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人类从家庭到社会都必须合群,焦循论语补疏说:“诗之教温柔敦厚,学之则轻薄嫉忌之习消,故可群居相切磋。”
“可以怨。”孔安国注:“怨、刺上政。”邢昺疏:“诗有君政不善则风刺之,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可以怨刺上政。”毛诗序孔颖达正义说,王道始衰,政教初失,而有变风变雅之作。孔氏又引季札见歌小雅时说,那是周王之德已衰,但尚有先王的遗民,尚能知礼,以礼救世,作此变诗。怨即指此变诗而言,虽怨而不违礼,故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事父应当尽孝,无论尽孝尽忠,都须谏止其过。谏过必须懂得谏过的道理,始有效果,例如闵子骞谏父,请勿逐出他的后母,便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终能感动其父打消原意,又能感动后母,待他如待亲生之子。谏父不容易,谏君更难,学诗,可以兴观群怨,便懂得事父事君之道。所以皇疏引江熙说:“言事父事君以有其道也。”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识,读志,记忆之义。邢昺疏:“诗人多记鸟兽草木之名,以为比兴,则因又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三百篇中含有动物学、植物学等,学诗不但有以上种种益处,还可以增广动植物的知识。
【原文】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1)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2)也与?”
【注释】 (1)《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第一、二两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这是当地的民歌。 (2)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
【译文】 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
【评析】女,同汝。为,当学习讲。孔子问他的儿子伯鱼:“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诗经有十五国风,首为周南的诗,计有关雎等十一篇,次为召南的诗,计有鹊巢等十四篇,然后是其他诸国之风。据毛诗序及注疏说,周是周公,召是召公,南是周召二公所分得的采邑,其地在禹贡雍州岐山之阳,即今陕西岐山以南,称为南国,二公将文王的教化自北方施行到南方,在这南方二地采得的诗,分别名称为周南、召南。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墙面,是面墙的倒装语,人若不学周南、召南,他就好像面正对墙而立,眼睛被墙障碍,无所见识,不能办事。
马融注:“周南、召南,国风之始,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三纲之首,王教之端,故人而不为,如向墙而立。”三纲是白虎通所说的君臣、父子、夫妇,这三者是人伦的纲常。三纲开始于夫妇,如周易序卦传说:“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所以马氏此注以夫妇为三纲之首。夫妇这一纲既为重要,则必须正常不乱,以为家庭、社会安定的基础,所以先王教化以夫妇为开端。据毛诗序说,国风里的诗有正风与变风的不同,周南、召南讲夫妇之道的诗篇最多,可以风天下,正夫妇,称为正风,实道人伦教化之本,普通人不学,不能齐家,为人君者不学,不能治国平天下,所以孔子告诉伯鱼,不能不学。
【原文】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评析】孔子用反问语气说明,礼不仅指玉帛而言,乐不仅指钟鼓而言。玉帛是礼物,钟鼓是乐器,赠礼物,鸣钟鼓,不是礼乐之本。礼乐的本义在敬在和。礼以敬为重,玉帛是礼的文饰,只用来表达敬意而已。乐主于和,钟鼓只是乐器而已。当时所谓礼乐,是重于物而简于敬,敲击钟鼓而不合雅颂,所以孔子正言其义。
125
天下国家
政者,正也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注释】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原文】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2)以:连接词,与“而”同。
(3)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临:对待。
(5)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此处采用后者。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评析】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原文】 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
【注释】 (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评析】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
125
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评析】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 齐景公(1)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释】 (1)齐景公:名杵臼,音chǔ jiù,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 ̄公元前490年在位。
【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评析】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评析】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
【原文】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评析】 这一章同样是孔子谈论为官从政之道。他仍然阐释的是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 化的倾向。具体到治理社会问题时也是如此。他没有让季康子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盗窃犯罪,而是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原文】 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7)而已矣。”
【注释】(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奚:音ī,什么。
(3)正名:即正名分。
(4)迂:迂腐。
(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6)中:音zhòng,得当。
(7)苟:苟且,马马虎虎。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
125
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评析】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前两章讲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告诉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评析】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原文】 子曰:“无为而治(1)者,其舜也与?夫(2)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注释】 (1)无为而治:国家的统治者不必有所作为便可以治理国家了。
(2)夫:代词,他。
【译文】 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评析】 “无为而治”是道家所称赞的治国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贯性。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表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在孔子的观念中,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礼治。
【原文】盂子曰:“人有恒言,(1)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注释】(1)恒:常。
【译文】孟子说:“人们有句常说的话,都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段意】此章是说天下国家的根本在于个人,个人修养立定了根本,就能把家、国、天下的事情办好。《大学》发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这一原理的进一步深化。
【读解】 我们今天常说:“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 似乎与孟子所说的路数恰恰相反。 关键是出发点不同。
我们今天面对利益,要求奉献,所以强调公而忘私,先人后 己;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 儒者则是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要求修身为本,所以是先己 后人,推己及人。“
125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平。”(《大学•经》)
可见,路数虽反,道理却是相通:都是要求为他人,为集体, 为国家,为人类作出贡献。这才是最根本的。
【原文】孟子曰:“身不行道,(1)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2)不能行于妻子。”
【注释】(1)身不行道:朱熹《集注》云:“以行言“之。”(2)使人不以道:朱熹《集注》云:“以事言之。”
【译文】孟子说:“自身不践行大道,对妻室、子女都推行不了:不依大道来使唤他人,连妻室、子女都不能差遣。”
【段意】此章是勉励人们要以身作则。
仁 政
【原文】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评析】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此说国家大事。道,包咸注作治字讲。乘,音胜,兵车也。古时能出千辆兵车,谓之大国。治大国有五种要道。敬事者,事为国事,敬为谨慎。信者诚信。为国者必须举事敬慎,与民诚信。财物出自民间,必须节用。大学云:「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此为理财之要。爱人者,知民之疾苦,爱养之也。使民以时者,农工商民各有忙时,不在其忙时使之也。敬事而信,则民悦服。节用物力则足食。爱人、使民以时,则足兵。敬事、诚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具此五者,方能治国。
【原文】 季氏富于周公(1),而求也为之聚敛(2)而附益(3)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4)可也。”
【注释】 (1)季氏富于周公: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 (2)聚敛:积聚和收集钱财,即搜刮。 (3)益:增加。
【译文】 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125
【评析】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季氏就是季康子。鲁国三家权臣,季氏的权力最大。他拥有最多的土地,比当时天子的宰卿周公还要富得多,但他仍感不足,要向民众加征赋税。孔子的弟子冉求作季氏家宰,替季氏聚敛,以增加其财富。礼记大学说:“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又说:“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所以,聚敛之臣不是良臣。“子曰”以下两句,是孔子的评论语。聚敛之事本来出于季康子,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得很清楚,但孔子只责备自己的学生,所以向诸弟子说:“冉求非吾徒也,你们可以鸣鼓而攻之。”这是声讨,鸣鼓即是击鼓。一鸣鼓,人皆知之。春秋笔法只责备贤者,孔子深责冉求,而不责季康子,是因为季康子不足以责备。
【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1)?”曰:“二(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年饥就是谷物收成不好。鲁哀公因为年成不好,费用不足,便问有若,应该怎么办。有若说,何不用彻呢?
郑康成解释,彻是周朝的税法,规定农民缴十分之一的税,这也是天下的通法。皇疏引孟子滕文公篇,说夏朝用贡法,殷朝用助法,周朝用彻法。其实都是十分之一的税法。鲁国自宣公十五年改变税制,征税十分之二,此制直到哀公未曾再改。现在有若建议哀公恢复彻法,所以哀公说:“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意思是征十分之二的税犹感费用不足,何能恢复十分之一的税制。
改变税法,税收反而减少,有若何尝不知,但是鲁君税收大部分皆由季氏等三家大夫中饱,这种积弊不除,纵然向农民征收更多的税,哀公收入增加不多,还是不够用,徒使民众更加贫困而已。与其两无实益,不如减税,以苏民困。所以有若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皇疏引江熙说:“为家者,与一家俱足,乃可谓足,岂可足一己而谓之足也。”有若的见解,只要民足,君就不会不足,如果民不足,君何能求其自足。
姚氏鼐惜抱轩经说:“与、犹谓也,周人语多如此。有若言百姓足,即当谓之君足,君用小乏,亦不害其可谓足也。”
【原文】 子适卫,冉有仆(1)。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2)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1)仆:驾车。 (2)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孔子到卫国,冉有替孔子御车。孔子一看卫国有很多人民,便说“庶矣哉。”庶即是众多之义。
125
人民众多,就政治说,那是好事。如礼记大学说:“财散则民聚。”反之,如礼记檀弓说:“苛政猛于虎”,便不能多聚人民。
冉有一听孔子称卫国人多,便想了解为政之道如何好上加好,所以问:“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说:“富之。”要使人民富足。冉有再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以为,人民富了,就要受教育,所以说:“教之。”
孔子在这里只提示先富民后教民。如何富民,则需治国者本于仁政因时因地而制宜。至于教民,自以五伦教育为根本。孔子祖述尧舜,尧帝教民就是教以人伦,孟子滕文公篇说得很详细。
【原文】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话真对呀!”
【评析】孔子说,善人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可以“胜残去杀”,达到他所理想的境界。其实,从这句话的本意去理解,善人施行“德治”,但并不排除刑罚的必要手段。这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善人治国一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这两句是成语。诚哉是言也。这是孔子称赞的话。集解王注,胜残,是胜残暴之人,使不为恶。去杀,是不用刑杀。在孔子时代,各国大都很乱,弑父弑君,或者出兵攻伐,都是残暴杀戮,恶习难除,最好是有圣人出来转恶为善,不得圣人,但有善人出来治理一个国家,逐渐改善也好。善人为邦百年两句成语,切中时弊。所以孔子说,诚哉是言。
【原文】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练百姓用七年的时候,也就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原文】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叫抛弃他们。”
【评析】本章和上一章都讲了教练百姓作战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并不完全反对军事手段解决某些问题。他主张训练百姓,否则便是抛弃了他们。
【原文】 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1)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评析】卫灵公向孔子寻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卫灵公问陈,就是向孔子问军阵作战的事情。陈,释文作阵。阵是后起的俗体字,经典仍作陈。孔子不答复,只说尝闻俎豆之事,未学军旅之事,第二天便离开卫国。
俎豆,是祭祀等所用的礼器,即代表礼仪。军旅之事,就是军队作战的事情。郑注,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五百人为旅。历代军队编制不相同,这是古代军队编制。
孔子到卫国,希望能够行道。卫灵公待孔子也很友善。可惜灵公只知讲求用兵,而不及其他。因此,灵公问陈,孔子便对以未学军旅之事,而且明日遂行。足见圣人不合则去,十分明快。
郑注:“军旅末事,本未立,不可教以末事。”邢疏:“孔子之意,治国以礼义为本,军旅为末,本未立,则不可教以末事。”竹氏会笺:“灵公一生错处,俱在礼教上,是时蒯聩出亡,公年老而无嫡嗣子,欲其修身齐家,夫妇父子之间讲求礼让,靖内为急,盖逆知其内乱将作,故为此言导之,正是夫子救时手段,欲使灵公深思而自悟之耳。”
【原文】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 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 人之需要仁,甚于需要水火。
125
【评析】孔子说他曾见有人蹈水火而死,未见蹈仁而死。中庸:“仁者人也。”孟子尽心篇:“民非水火不生活。”无水火固然不能生活,无仁则不得称为人,所以仁最为人所需。蹈水火而死,例如水能淹死人,火能烧死人,蹈仁就是行仁,如竹添光鸿论语会笺说:“仁只如孝于亲,弟于长,厚于伦类,便是。此皆日用常行,至顺至安,有何蹈仁而死之事乎。”足见行仁有利无害。邢疏:“此章劝人行仁道也。”
【译文】齐宣王问道:“能告诉我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吗?”
孟子回答:“孔子的门徒从不谈论齐桓公、晋丈公的事情,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也没有听说过。一定要说,那就说称王天下的事吧!”
宣王说:“具有怎样的德行才能称王天下呢?”
孟子说:“安抚民众而称王天下,就没有力量能够遏止。”
宣王说:“像我这样能够安抚民众吗?”
孟子说:“能。”
宣王说:“凭什么知道我能够呢?”
孟子说,“我听大臣胡屹说,大王坐在殿堂上,有牵牛的人从堂下经过,大王见了问道:‘牛往哪几牵啊?’那人答道:‘要用它来祭钟。’大王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它战慄发抖,那是没有罪而被处死。’那人说:‘那就不祭钟了?’大王说:‘怎么能不祭呢?用羊来代替。’不知道有这回事吗?”
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有这样的心思就足以称王天下了。百姓们都认为大王吝啬,我总觉得大王是不忍心。”
宣王说:“是啊,确实有百姓这样认为。齐国虽然狭小,我何至于要吝啬一条牛?只是不忍心它战傈发抖,就像没有罪而被处死一般,所以用羊换下它。”
孟子说:“大王不要怪百姓认为您吝啬,用小的替换大的,这用心他们怎么会知道呢?大王如果怜悯它没有罪而被处死,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
宣王笑着说:“这真算什么心思呢?我并不是吝啬这点钱财而用羊来替换的,怪不得百姓要说我吝啬。”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一种仁术,因为只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君子对于禽兽,见到活着的就不忍心再见到死的,听到它们的叫声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自此君子远离厨房。”
宣王高兴他说:“《诗》说:‘他人所具有的心思,我能恰切地来理解。’正是对先生而言的啊!我已经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寻求却不了解自己的心思,先生这么一说,我的心里倒有些感动了。这样的心思能适宜称王天下,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有人对大王说‘我的力气足能举起三千斤,但举不起一根羽毛;眼力足能看清毫毛的尖端,但看不见一车木柴’,大王会同意这种说法吗?”
宣王说:“不。”
孟子说:“现在大王的恩惠足以施及禽兽,而好处却不能到达百姓,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见,举不起一根羽毛是因为没有化费力气,看不见一车木柴是没有使用眼力,不能安抚百姓是没有施加恩惠。所以,大王没能称王天下是不肯做,不是没有能力。”
宣王说:“不肯做和没有能力的表现有什么区别呢?”
孟子说:“要挟持着泰山跨越北海,对他人说‘我没有能力’,是确实没有能力;为年长的人按摩,对他人说‘我没有能力’,是不肯做,不是没有能力。所以,大王没能称王天下,不是挟持着泰山跨越北海这一类的:大王没能称王天下,是不肯按摩这一类的。敬重自己的长辈从而敬重到他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爱护到他人的晚辈,这样天下就能运转于手掌之上了。《诗》说‘教诲自己妻子,遍及族内兄弟,以此统御全国’,说的不过是以这样的心思来施加于他人而已。因此,广施恩惠足以保有天下,不广施恩惠连妻儿都无法守护。古时候的人之所以胜过世人没有其他的原因,不过是善于把自己的作为施及于他人而已。现在大王的恩惠足以施及禽兽,而好处却不能到达百姓,这是什么原因呢?秤了才知道轻重,量了才知道长短,各种事物都是如此,而心思则尤其是这样,大王请量度一下。难道大王非得兴师动众,惊忧士民,与诸侯结怨,心里才感到快意吗?”
宣王说:“不,我对此有什么快意,是打算以此来求得我的大目标。”
125
孟子说:“大王的大目标能让我知道吗?”宣王笑着不回答。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能满足于口腹呢,还是轻暖的衣服不能满足于躯体?’或者因为缤纷的色彩不能满足眼睛的展视,悦耳的乐曲不能满足耳朵的倾听,宠幸的姬妾臣仆不能满足身边的使唤呢?这些,大王的大小臣仆都能够供办,大王难道是为了这些吗?”
宣王说:“不!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要是这样的话,大王的大目标我能够知道了。大王是想开拓疆土,使秦、楚臣服,君临中土而抚有海内。然而用这样的作为来求取这样的目标,犹如爬到树上去找鱼。”
宣王说:“有这样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还更严重呢!爬到树上找鱼,虽然找不到鱼,却不会带来灾难。用这样的作为来求取这样的目标,费尽心力去做了,必定会带来灾难。”宣王说:“能让我知道其原因吗?”
孟子说:“邹人和楚人作战,大王认为谁能取胜?”
宣王说:“楚人取胜。”
孟子说:“可见小国肯定不能和大国匹敌,人数少的肯定不能和人数多的匹敌,力量弱的肯定不能和力量强的匹敌。四海之内方圆千里的土地有九块,齐国只占有其中的九分之一。以一个来制服八个,与邹人对抗楚人有什么不同?何不因到根本上来解决问题;现在大王若能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入仕的人都愿在大王的朝廷中任职,耕田的人都愿在大王的土地上耕种,商贩都愿到大王的集市上交易,旅客都愿到大王的道路上行走,天下对自己的君主感到不满意的人都愿来投奔大王。要是如此的话,什么力量能遏止呢?”
宣王说:“我糊涂了,没有能力做到这样的程度,请先生助成我的志向,明确地教诲我。我虽然不聪明,也让我试着去做。”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而有恒心的,只有士能做到。若是民众,没有固定的产业就因而没有了恒心。“一旦没有恒心,就会放荡胡来,无所不为。等到陷入罪网,然后跟着惩治他们,这是欺罔民众。哪有仁人当政而可以做欺罔民众的事呢?因此,贤明的君主规定民众的产业,必须使之上足以事奉父母,下足以蓄养妻儿,丰年能够温饱,荒年可免于死亡,然后驱使他们向善,所以民众容易听从。现在为民众所规定的产业,上不足以事奉父母,下不足以蓄养妻儿,丰年劳苦艰辛,荒年不免于死亡。这样,仅仅救济死亡都恐怕来不及,那还有余暇讲求礼义呢?大王要施行仁政,何不回到根本上来解决问题。五亩宅田种植桑树,年满五十的人就能穿上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畜养,年满七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亩农田不误了它的耕作时节,八口之家就能没有饥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斑白的人就不至于在道路上背物负重了。老年人能穿上丝绸、吃上肉,老百姓能不受饥寒,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天下的还从未有过。”
【段意】此章是盂子谈仁政、王道的重要言论,一向受到学者的重视。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因此,在他当政时,齐国政府所设立的稷下之学达到了鼎盛时期,先后到这里讲学的各国学者多达近千人,孟子大致就是在这时来到齐国的。齐国稷下学的传统是:‘不治而议论”,著名的学者“皆赐列第,为上大夫”(同上)。秦汉时代的博士参者制,就是由这种不治而者的政治风尚演化而成的。此章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孟子对仁政、王道据以施厅的表述。孟子认为,能否实施仁政、王道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不忍之心”,这种“不忍之心”不像孔子所说的“仁”那样难以达到,而是人人都可能有的侧隐之心(见本书《公孙丑》篇人皆有不忍之心章)。其次,执政者要善于把这种“不忍之心”外推,由对禽兽的“不忍”推及于天下之人。李泽厚指出:“这里,孟子把孔子的‘推己及人’的所谓‘忠恕之道’极大地扩展了,使它竟成了‘治国乎天下’的基础。一切社会伦常秩序和幸福理想都建筑在这个心理原则一‘不忍人之心’的情感原则上。这固然是由于民族传统崩溃,理想的‘仁政王道’已完全失去现实依据的历史反映。但从理论上讲,孟子又确是把儒学关键抓住和突出了,使它与墨子的兼爱、老子的无为、韩非的利己等等有了更为明确的基础分界线。”
【译文】滕文公询问治理国家,孟子说:“与民众有关的事务不能放松。《诗》说:“白天取茅草,晚上把绳绞,房屋赶快修整好,来年庄稼种得早。’民众的一般规律,有固定产业的有恒心,没有固定产业的没有恒心。一旦没有值心,就会放荡胡来,无所不为。等到陷入罪网,”
125
然后跟着惩治他们,这是欺罔民众。哪有仁人当政而去欺罔民众的呢?因此,贤明的君主必定谦恭俭朴,对待臣仆有礼,向民众征税有定规。阳虎说:‘致力于发财就不会仁爱,致力于仁爱就不会发财。’
“夏族以五十亩方单位贡,商族以七十亩为单位助,周族以一百亩为单位彻,其实质都是十分取一。彻是抽取的意思,助是借助的意思。龙子说:“管理土地没有比助更好的,没有比贡更不好的。’贡是核定了几年收成的平均数作为常度。丰收之年谷物充溢,多收取些不算暴虐,却少收取;歉收之年给田上了肥料还收不上庄稼,却必定要取满定数。作为民众的父母,却使子民忧怨勤苦,即使终年幸劳也不足以赡养自己的父母,还要靠借贷来凑满租税,致使老人小孩在山沟荒野奄奄一息,哪里还算得上是民众的父母呢。世代承袭俸禄的制度,滕国原本已经实行。《诗》说:‘雨水浇灌我们的公田,然后泽及我的私田。’助才会要有公田。由此看来,即使周代也施行助。
“设置库、序、学、校来教育民众,库是教养随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训导的意思。夏代称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库,学是三代都有的,都是用来使人们懂得人与人的伦常关系。”在上者懂得了人与人的伦常关系,庶民们就会在下面拥护亲附。若有称王天下的人兴起,必定会来仿效取法,这样就成为称王天下者伪老师了。《诗》所谓的‘姬周虽旧国,天命却新受’,是指周文王。你努力实行吧。也使你的国家气象一新。”滕文公派毕战来询问井田,孟子说:“你的国君要施行仁政,经过挑选才派你来。你一定要努力啊!施行仁政,必定要从田地的分界开始。田地的分界不规整,井田块就不均衡,作为俸禄所分的谷物就不公平,因此、暴君和贪官污吏必定不会重视他们的田地分界。田地的分界规整了,分配田地、制定俸禄就能毫不费力地确定。“滕国的疆土虽然狭小、一样要有执政的君子,要有耕田的农民。没有执政的君子就无法管理耕田的农民,没有耕田的农民就无法供养执政的君子。希望膝君在郊野施行九分取一的助,在都城中十分取一而让国民自行交纳。国卿以下的官员必定要有用于祭祀的圭田、圭田是五十亩。每户的多余人口给田二十五亩。丧葬、迁居都不出乡里,每个乡里同耕一块井田,出入劳作时相互伴随,抵御寇盗时相互帮助,有病痛意外相互照顾,这样百姓就友爱和睦了。一里见方作为一块井田,一块井田有九百亩,中央的一百亩是公田,八家各以一百亩为私田,共同料理公田。公田上的事情做完了,才可以做私用上的事情,是为了使耕田的农民有所区分。这是井田的大概,至于调整完善就靠国君和你了。”
【段意】此章是孟子谈论仁政的重要言论之一。其主要观点大致有二,其一,施仁政首先要安定民众,
使他们富庶起来,其具体的措施则是井田制:其二,民众富庶之后,要对他们进行“明人伦”的道德
教育。此章中叙述井田制度的文字很引起学者的注意,后世研究先秦的井田制度,大都少不了要引述
这一段材料,但也因此引起了不少争论。有人认为,孔子时已感叹“文献不足征”可以孟于却能对这
一套古制言之凿凿,由此可见,它的真实性大可怀疑。荀子曾指出,思孟学派的特点是“见闻搏杂,
按往旧造说”《荀子·非十二子》)。因此,这里的井田状况,很可能也是“按往旧造说”的产物。
不过,我们可以由此窥见,孟子的社会理想乃是保持旧有的阶层分野(恒产、恒心),维护带首原始
公社遗风的乡村宗族社会。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原文】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1)比其反也,(2)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3)则如之何?”王曰:“已之。”(4)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5)
【注释】(1)托:同“托”,托付。(2)比:及至、等到。(2)士师:朱熹《集注》云:“狱官也。其属有乡士、遂士之官,士师皆当治之。”按朱熹是据《周礼》而释,但(周礼》并非是实际官制的记录,因为“土”是当时低级官员的统称,故此处的“士师”还是看作一般意义上的长官妥当。(2)已:朱熹《集注》云:“罢去也。”(5)顾:张望。
【译文】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的某个臣属把妻儿托付给友人而出游楚国,等他回来,妻儿却在挨冻受饿,那怎么办呢?”宣玉说:“与此人绝交。”孟子说:“长官不能管理他的属下,那怎么办呢?”宣王说:“撤掉他。”孟子说:“整个国家不能治理好,那怎么办呢?”宣王左右张望而谈论别的事情。
125
【段意】此章是颇能代表孟子“好辩”的著名章节。孟子的意思是说,君臣虽然不同等级,但
都应该勤于自己的职守,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个问题,如果单就臣属来说,是毫无困难的,但要
使国君承认自己的失职,就不那么容易了。孟子采用了层层设问、步步紧逼的方式,使宣王先承认貌
似平和的结论,最后提出“整个国家不能治理好”的问题,显然,答案是很明确的,但宣王却无颜对
答,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朱熹说:“及此而王不能苔也,其惮于自责,耻于下问如此,不是与
有为可知矣。”(《集注》)
【读解】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小品。尤其是最后“王顾左右而言他”一句,真是生动传神,成为了大家常用的名言。 孟子采用的是层层推进的论证法,从生活中的事情入手,推论到中层干部的行为,再推论到高级领导人的身上。逼齐宣王毫无退路尴尬不已,也就只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的份了。
孟子本身倒不一定非要出齐宣王的洋相,不过是因为他老东推西挡,东扯葫芦西扯瓜,不肯表态实施仁政,所以激他一激,逼他一逼,迫使他思考如何抓纲治国,作出选择罢了。
我们平时在工作中、生活中也常常有被上司或下属问得一时之间不知怎样回答的情况,遇到这种时候,你虽然不是“王”,但是,“顾左右而言他”还是可以用来应一应急的罢。不过,反过来的情况是,对待你的上司,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你可一定得当心,不要把他逼到“王”顾左右而言他的程度。不然的话,他那时尴尬是尴尬,可下来以后就有你够受的了。孟子不是最终没有在齐宣王那里呆下去吗?之所以如此,很难说没有这些使宣王尴尬的因素在内。
所以,孟子的言谈和论辩术固然厉害,但我们如果要学习使用,也有一个运用的对象和场合问题需要注意。
【原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1)武王伐纣,(2)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2)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4)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5)闻诛一夫纣矣,(6)未闻拭君也。”
【注释】(1)放:流放。染:夏的宋代君主。《史记·夏本纪》记载,夏代未年,“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书·仲虺之诰》云:“成汤放桀于南巢。”(2)纣,殷商的末代君主。(3)臣弑其君:因汤、武王相对于桀、纣来说是诸侯,所以宣王称他们的行为是“臣拭其君”。(4)贼:伤害、毁弃,(5)一夫:朱熹《集注》云:“言众叛亲离,不复以为君也,《书》曰‘独夫纣’。”(6)诛:指合乎正义地讨伐罪犯。
【译文】齐宣王问道:“成汤流放夏桀、武王付伐殷纣,有这回事吗?”孟子答道:“在典籍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说:“臣属谋害他的君主,可以吗?”孟子说:“毁弃仁的人叫做贼,毁弃义的人叫做残,残贼之人叫做独夫。只听说过诛杀了独夫殷纣,没听说过谋害君主。”
【段意】此章也是孟子比较引人注目的言论。齐宣王向孟子询问“汤武革命”的事情,孟子不明白宣王的用意,所以回答得比较审慎:“ 在典籍上有这样的记载。”后来弄清楚宣王是谈论臣属谋害君主的问题,当即予以驳斥,认为失去民心的暴君乃是“独夫民贼、实际上已失去了君上的资格,
诛杀这种人是正义行为,不能视之为谋害君主。孟子对宣王说这番话是饶有深意的,是要借此警戒宣王:如果成为了“独夫”就人人得而诛之。从本质上说,孟子的主张与传统的“天命转移”是一脉相承的,只是表述上更为尖锐一点而已。据说,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见到了《孟子》书中与此类似的对君王“不敬”的言论,曾大为震怒,说:“这老儿要是活到今天,非严办不可。”孟子的配享牌位,也因此一度撤出了孔庙。后来,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 年)组织人重新编定了《孟子》,从中删去了八十五章他认为不妥当的言论,这一章当然也在删除之列。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1)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环而攻之而不胜。(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4)兵革非不坚利也,(5)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6)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敌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7)固国不以山豁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煮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8)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25
(1)天时不如地利:此处所说的两个不如,在《荀子》、《尉缭子》及近年出土的《孙膑兵法》中均有引述,有的地方且称之为“古之圣人”之言。这些人或著作大多与孟子同时代,可见这两句话当是孟子引述前人的成语,并非孟子的自创。天时,古代行军作战都要以阴阳时日占卜,《汉书·艺文志》之“兵书略”中有兵阴阳家类,班固序云:“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孟子此处的“天时”即指此而言,这并不等于孟子自己一定相信,《尉缭子》书中对此亦不尽信,其《战威》篇云:“举贤任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养老,不祷祠而福。”(2)七里之郭:郭是指外城,朱熹《集庄》云:“三里、七里,城郭之小者。”(3)环:朱熹《集注》云:“围也,言四面攻围,旷日持久,必有值天时之善者。”(4)池:护城河。(5)革:此指甲胃。(6)委而去之:朱熹《集注》云:“委,弃也。言不得民心,民不为守也。”(7)域:朱熹《集注》云:“界限也。”赵性云,“不以封疆之界禁之,使民怀德也。”以下两旬的大义与此句相同。(8)亲戚:指内外亲属,《礼记·曲礼》孔疏云:“亲捐族内,戚指族外。”畔:通“叛”。
【译文】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方圆三里的城邑,纵横七里的外城,团团围攻却不能夺取。能团团围攻,必定有得天时的地方,但是却不能夺取,这是天时不如地利。城墙不是不高,护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好,粮食不是不多,军民们却放弃防守而逃散,这是地利不如人和。所以说,制约民众不要依靠国境的疆界,巩固国防不要依靠山川的险阻,扬威天下不要依靠武器的锐利,拥有道义的人援助多,失去道义的人援助少。援助少到极点,连亲戚都反对;援助多到极点,整个天下都顺从。以得到整个天下的顺从,来攻伐连亲戚都反对的人,因此君子除非不战,战就必定取胜。”
【段意】
此章主要是说民心向背的重大作用。孟子虽然举军事的例子作比喻,其意义和重点决不限于
军事斗争,由此所引出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则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激励着一切为正义
而斗争的人们。
【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1)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注释】(1)丘民:王念孙《广雅疏证》释“丘”为“众”,焦循《正义》云:“丘民犹言邑民、乡民、国民也。”
【译文】孟子说:“民众最重要,其次是土地神和谷神,国君最轻。因此,赢得了万民才能成为天子,赢得了天子就成为诸侯,赢得了诸侯就成为大夫。诸侯危及土地神和谷神,就另外改立;牺牲已经肥壮了,祭品已经洁净了,祭祀也不失时令,但仍有水旱灾害,就改立土地神和谷神。”
【段意】此章是《盂子》中最具人道主义色彩的章节之一,“民贵君轻”的名句也一直为人所传诵,
朱蕉对这一句是如此解释的:“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力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之,故其
轻重如此。”(《集注》)
【读解】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 以,百姓最为重要。 《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君宁。”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 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 改用现代的口号,那就是 “人民万岁!”
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民贵君 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有必要提出的是,“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民”作为一个集 合的整体是贵的,重于国君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 普通通的一介小民又怎么样呢?孟子这里没有说,也就很难说了。 不过,就我们的了解来看,个体的小民是不可能与国君的重要性 相抗衡的,不仅不能抗衡,而且还不知道要轻了多少倍哩。
或许,孟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也有所局限。其实,又何止是孟子有所局限,就是进化到两千多年后的民主时代,我们不也仍然在花大力气清除封建主义思想的严重影响和桎梏吗?
苟有用我者
【原文】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125
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1)或:有人。不定代词。 (2)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 (3)《书》:指《尚书》。(4)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或人问孔子,子何不为政。包注:「或人以为,居位乃是为政。」孔子引书经解答。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二句出于古文尚书君陈篇,今文学家说是逸书文。汉石经「孝乎」作「孝于」。惠栋九经古义,谓后儒据君陈篇改于为乎。乎于古通用。此二句朱子集注读:「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今从古读,至惟孝为一句。孝乎,赞美孝道。惟孝,再加赞美。友于兄弟,包注:「善于兄弟。」
施于有政三句,各注考据,皆是孔子语。「施于有政。」包注:「施,行也。所行有政道。」此意是说,施行孝友,即有为政之道。「是亦为政。」是,指施行孝友而言。行此孝友二者,亦是为政。「奚其为为政。」皇疏:「何用为官位乃是为政乎。」
孔子答意,虽然不在官位,只要在家施行孝友,亦是为政。孝友是为政之本,除此之外,何事算是为政,故云:「奚其为为政。」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 (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
(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
(3)三军:是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
(4)与:在一起的意思。
(5)暴虎: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
(6)冯河:无船而徒步过河。
(7)临事不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谨慎。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评析】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用之”者,犹言如有用我也。“行”者,行其道也。“舍之”者,舍是舍弃,不为世用,道不行也。
用之则行,道行得通则行。舍之则藏,道行不通则藏。行藏无非为道。此惟孔子与颜子能然。
子路勇于行,且长于军事,故问孔子,若行三军,则与谁俱。孔子即示以领军之道。首言暴虎冯河,虽死而无悔者,吾不许可也。“暴虎冯河”是成语,冯音凭。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暴虎是徒手搏虎,冯河是徒步渡河。次言必须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惧则不轻敌,谋则操胜算,是故能我战则克也。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评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谓的“名分”
125
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认为是“违礼”之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起到过重要作用,但对后世则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对民众不关心政治,安分守礼的心态起到诱导作用。应当说,这是消极的。
不在这个地位,就不要管这个地位上的事情,免得侵犯他人的职权。假使他人来问,只能在理论上提出意见,供他参考,不能说详实的办法。例如哀公问政,孔子只对哀公讲为政的原则,不在政治实务上替他出主意。
集解孔安国曰:“欲各专一于其职也”,此义可取。
【原文】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
【评析】期月,古注皆作一周年解释,期音基。
孔子假设,如有人聘用他去治国,他预定一年可以治理就绪,三年便有成就。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这是孔子居在卫国时,有感而发。当时卫灵公已老,怠于政事,不能用孔子,孔子喟叹,说了这几句话。
世家“期月”作“月”,“而已”之后没有“可也”二字。论语此章“可也”的“可”字,是指初步的功效而言。孔子从前治理鲁国,孔子世家说,三个月即告大治。此就卫国的情形衡量,预计三年有成,到时候,自然使民众富足,而又受礼乐教化。
【原文】 子曰:“直哉史鱼(1)!邦有道,如矢(2);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3)而怀之。”
【注释】 (1)史鱼:卫国大夫,名,字子鱼,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 (2)如矢:矢,箭,形容其直。
(3)卷:同“捲”。
【译文】 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辞退官职)把自己的主张收藏在心里。
【评析】从文中所述内容看,史鱼与伯玉是有所不同的。史鱼当国家有道或无道时,都同样直爽,而伯玉则只在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所以,孔子说史鱼是“直”,伯玉是“君子”。 孔子赞美卫国两位大夫。一是为人正直的史鱼,孔注,名,不论国君有道无道,他都是直言直行,像矢一样的直。矢就是箭。一是君子蘧伯玉,国家有道,他出来从政,国家无道,他可以卷而怀之。卷是像把一张画卷收起来。这是说,蘧伯玉把他的学问和能力卷收而怀藏之。包注:“卷而怀,谓不与时政,柔顺不忤于人。”
史鱼之直,蘧伯玉之称君子,古注引证事实如下:
史鱼临死遗言,生前在朝,不能谏君进用贤人蘧伯玉,退弃不肖之臣弥子瑕,死后不应当在正堂治丧,只能殡在室牖之下。其子从之。灵公往吊,问知其故,立即进蘧伯玉,退弥子瑕,移殡史鱼于正堂,成礼而后去。韩诗外传,新序,孔子家语,皆载其事,说他“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
蘧伯玉事迹,古注太繁,此处只举一条。列女传记载,卫灵公夫人称赞蘧伯玉是贤大夫。他曾在夜间乘车经过灵公门前,虽在暗无人处,仍然下车致敬,而不失礼。
【原文】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1)盂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2)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注释】(1)除子:赵注认为即本书《公孙丑下》篇中的孟子弟子陈臻。(2)礼貌:此指礼仪、态度,
非今通常所言之礼貌。
【译文】陈子说:“古时候的君子怎样才出仕呢?”孟子说:“
125
就职有三种情况,离去有三种情况,迎请时恭敬有礼,有所进言就准备照他所说的去实行,便就职;如果礼仪、态度不差,所说的却不实行了,便离去。其次,虽然没有按纳他的进言,迎请时恭敬有礼,便就职;如果礼仪、态度差了,便离去。最下的,早上没有吃,晚上没有吃,饿得不能走出屋门,国君知道了说:‘我作为君长不能实行他的主张,又不能听从他的进言,使他在我的国土上挨饿,我觉得羞耻。’要是给予周济也可以接受,不过是免于死亡罢了。”
【段意】孟子认为,君子在三种情况下可以出仕任职,但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以基础一旦不存在必须
离去为前提。这就是君子的节操与界限所在。此章可与本书《万章下》篇交际何心章参看。
【原文】孟子曰:说①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②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 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注释】 ①说(Shuì):向……进言。②榱(cuī)题:也叫“出檐”,指屋檐 的前端。
【译文】 孟子说:“向位高显贵的人说话,要藐视他,不要把他的显赫 地位和权势放在眼里。哪怕他殿堂高两三丈,屋檐好几尺宽,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这些;哪怕他佳肴满桌,侍奉的姬妾好几百, 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这些;哪怕他饮酒作乐,驰驱打猎,随从车辆成百上千,如果我得志,并不屑于这些。他所拥有的,都是我不屑于有的;我所希望的,是古代的礼乐制度。我为什么要怕他呢?”
【读解】“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这种气势,并非壮空胆,提虚劲。其思想武器就在于“在彼 者,皆我所不为也。” 哪怕你金玉满堂,哪怕你姬妾成群,哪怕你随从如蚁,“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其实,这也就是曾子所说的:“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 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孟子• 公孙丑下》)有了这种认识,当然也就能“说大人,则藐之”了。
更何况还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 文公下》)的浩然之气哩!
孟子论说气势磅蹲,气象恢宏,与孔子迂徐舒缓,从容不迫 有所不同,本章就是一个典型范例。
【段意】此章也是《孟子》中颇为著名的章节。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孟子所主张的,颇近于自我心理
暗示,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使自己在进言时表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儒家所
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之态度的具体化。
125
立 言
有德者必有言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评析】“讷于言”,“讷”音nè,是言语迟钝,结结巴巴,不善表达。“敏于行”,正好相反,敏是敏捷,手脚勤快,反应迅速。孔子慎言,唯恐说了做不到,所以这样强调。他讨厌巧言令色的人,说,“刚、毅、木、讷,近仁”(《子路》13.27)。
孔门当中,有资格入德行门,受老师夸奖的道德先生,尽是不爱说话的人,如闵损、冉雍。(说话要迟钝,行动要敏捷)
【简评】这与“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一致的。“讷”并不是真的迟钝,而是一种接人待物的态度。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做了再说,或者不说,那事情都已经成功地摆在面前了,事实总是胜于雄辩的。做为君子来讲,第一位的应该是勇于实践的精神,而不是高谈阔论,实际上无所事事。
集解包曰:“讷,迟钝也。言欲迟钝,而行欲敏也。”言语迟钝者,不抢先说,不利口,言语似乎甚难。此是君子言语谨慎之故。注意欲字,言语慎重,办事必须敏捷,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此皆难能而欲能之也。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评析】
孔子把“仁”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这里首先必须是刚毅果断,其次必须言行谨慎,这样就接近于仁的最高境界了。这一主张与孔子的一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125
【原文】 子曰:“为命(1),裨谌(2)草创之,世叔(3)讨论之,行人(4)子羽(5)修饰之,东里(6)子产润色之。”
【注释】 (1)命:指国家的政令。
(2)裨谌:音bì chén,人名,郑国的大夫。
(3)世叔:即子太叔,名游吉,郑国的大夫。子产死后,继子产为郑国宰相。
(4)行人:官名,掌管朝觐聘问,即外交事务。
(5)子羽:郑国大夫公孙挥的字。
(6)东里:地名,郑国大夫子产居住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郑国发表的公文,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由子产作最后修改润色。”
【评析】 为命,集解孔注“作盟会之辞”,皇疏“作盟会之书”,依左传,即作外交辞令。
孔注,裨谌是郑大夫,姓裨名谌。马注,世叔是郑大夫游吉。左传称子大叔。行人是掌外交事务之官,子羽是郑大夫公孙挥的字。子产是郑大夫公孙侨的字。东里是子产所居的地名,因以为子产之号。
郑国在子产执政时期,要作外交文书时,先请大夫裨谌起草稿,再请大夫游吉去讨论要义,然后由了解外交事务的大夫公孙挥修饰文句,最后由子产润色辞藻。
办一件外交文书,经过四道手续,由四位大夫各尽所长,始告完成,足见如何慎重其事,更可见子产能够知人用人,而不自用。
邢疏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事,可以参考。那是卫国的北宫文子告诉卫侯的话。他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於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评析】这一章解释的是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道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
【读解】这几句话说来都很好理解。一个人有德行,有修养,就一定 会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可是反过来,一个有好的言论、好 的著作传世的人却不一定就很有道德、修养。勇和仁的关系也一 样。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这种勇气是指大智大勇,而不 是打架斗狠的匹夫之勇。反过来说,一个有勇气的人却不一定有 仁德。
这里面最值得注意的是“有言者不必有德”一句。它成了后 世说“文人无行”的理论依据。一个文人,一个著名作家,他当 然是非常“有言”的了,有的甚至是“著作等身”,但却并不一定 有好的道德修养。这就是所谓“文人无行”的现象。
当然,说“文人无行’”并不是说所有的文人都没有德行。这 正如说“有言者不必有德”的“不必”是不一定一样。不一定有 德,也就不一定没有德,所以,也有“有言者”又有德的情况。
勇与仁的关系也是这样,“勇者不必有仁”,也不排除勇者也 有仁的情况存在。
从愿望来说,我们当然是希望有言者又有德,有勇者又有仁的了。
【原文】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评析】“小不忍则乱大谋”
125
,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的确,这句话包含有智慧的因素,尤其对于那些有志于修养大丈夫人格的人来说,此句话是至关重要的。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巧言乱德也就是《学而》篇里所说的“巧言乱色,鲜矣仁。”
小不忍则乱大谋却很有些阴谋哲学的味道,其核心就是一个 “忍”字。所谓“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所谓“忍得一时 之气,免却百日之忧。”忍什么?
“忍小忿面就大谋。”(苏轼《留侯论》)这是忍匹夫之勇,以免莽撞闯祸而败坏大事。忍小利而图大业。这是“毋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忍辱负重。勾践忍不得会稽之耻,怎能卧薪尝胆,兴越灭吴?韩信受不 得胯下之辱,哪能做得了淮阴侯? 甚至也包括忍“妇人之仁。”“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是叹?”(陆龟蒙《别离》)舍不了孩子打不了狼。没有螫手断腕的勇气,儿女情长,成不了大事业。
好一个忍字功夫了得!可惜一般人多停留在“忍小忿”的初级层次上,未能深入理解“忍”字的多层次内涵。不过,就连楚霸王项羽尚且过不了“妇人之仁”一关。又有几人能真正参透呢?
【原文】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评析】 集解孔安国注:“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
辞,包括说话作文,只要适切的表达意思即可。
【读解】就一般情况说,“辞达而已矣”是针对“巧言令色,鲜矣仁” 而言的。强调言辞以表达意思为目的,反对雕琢浮夸的花言巧语, 反对开口就是一大篇的夸夸其谈。
就写文章而言,“辞达而已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的好文章其实就是“辞达而已矣”,而不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这方面的问题,在写作学上研究得很多,而其基本精 神,还是来源于孔子这句精辟的名言。
“辞达而已矣。”我们也就没有必要饶舌了。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读解】巧言令色。 这是一幅伪君子的画像。 如果再加上孟子借用曾子的两笔,那可真称得上是绝妙了。
曾子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孟子·滕文公下》)
儒者对伪君子的鄙弃之情溢于言表。仅孔子对“巧言令色”的斥责,在《论语》中就记有三次(其它两次见于《阳货》、《公冶长》)。
然而,在历史上,在现实中,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并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却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要牢记圣人提醒我们的话,时时警惕那些花言巧语,一脸笑得稀烂的伪君子。
【原文】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译文】 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扰乱雅乐,厌恶用伶牙利齿而颠覆国家这样的事情。”
125
【评析】孔子厌恶紫色之夺朱色,厌恶郑声之乱雅乐,厌恶利口之人倾覆邦家。朱色是五种正色中的赤色。以黑加赤而为紫,名为闲色。紫色中有赤色的成分,所以能乱朱色,又能予人以美好之感,令人喜好,此即夺朱。以紫夺朱,即是以邪夺正。
郑声是郑国的音乐,包注:“郑声,淫声之哀者。”雅乐是先王的雅正之乐,中正和平,能调和性情。郑声淫哀,不得性情之正,与雅乐相违。当时有很多人喜好郑声,不知雅乐,即是以淫乱雅。
利口就是口才锐利,无理能辩为有理,且能取悦于人。孔安国注:“利口之人,多言少实,苟能说媚时君,倾覆国家。”
紫色夺朱色,郑声乱雅乐,利口覆邦家,都是因为开始时不以规矩,不辨是非,终致以邪夺正,以淫乱雅,以利口覆邦家。圣人恶紫、恶郑声、恶利口,即是教人要严守规矩,防微杜渐。
孔安国注:“朱,正色。紫,闲色之好者。”邢昺疏:“云朱正色紫闲色者,皇氏云,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不正谓五方闲色。”
乡党篇“红紫不以为亵服”,皇疏:“侃案,五方正色:青赤白黑黄。五方闲色:绿为青之闲,红为赤之闲,碧为白之闲,紫为黑之闲,缁为黄之闲也。所以为闲色者,颖子严云:东方木,木色青。木克土,土色黄,以青加黄,故为绿,绿为东方之闲也。又南方火,火色赤。火克金,金色白,以赤加白,故为红,红为南方闲也。又西方金,金色白。金克木,木色青,以白加青,故为碧,碧为西方闲也。又北方水,水色黑。水克火,火色赤,以黑加赤,故为紫,紫为北方闲也。又中央土,土色黄。土克水,水色黑,以黄加黑,故为缁黄,缁黄为中央闲也。缁黄,黄黑之色也。”刘氏正义引周礼冬官考工记,谓画缋之事,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
【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评析】 “予欲无言。”孔子说:“我不想说什么话了。”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师作之,弟子述之。述字作传述讲。夫子如果不把道理说出来,则弟子们何由传述呢?孔子答复子贡:“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何尝说话,天以四时不停的运行,百物因而生生不息。天办了一切事,有何言哉。
此章是孔子提示弟子,学道必须离言而求。言能诠道,而不是道,道在默而识之。学道传道都要离言。故说:“予欲无言。”又一再的说:“天何言哉。”何晏注:“言之为益少,故欲无言。”李中孚四书反身录:“夫子惧学者徒以言语文字求道,故欲无言。”
【评析】孔子这样说,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孔子的主张都像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正确明白,为什么人们就都不明白呢?”这反映了孔子因为自己的主张得不到当时主流社会的认可而表达出的一种焦虑、失望、不满的情绪。许多道理还是要说,不说理解的人会更少。
【原文】 孺悲(1)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注释】 (1)孺悲:鲁国人,鲁哀公曾派他向孔子学礼。
【译文】 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有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到。 孺悲求见孔子,孔子推辞有病。“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一俟传话的人出户传话时,孔子就取瑟来弹奏,而且歌唱。“使之闻之。”孔子使孺悲闻知孔子在瑟歌,不是真的有病,而是不愿接见他。
【评析】何晏注:“孺悲,鲁人也。”礼记杂记下篇:“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孺悲从孔子学礼,即是孔子的弟子。古人初见尊长,应先由人介绍,否则失礼。但弟子见师,不须介绍。孔子何以不见孺悲,朱子集注以为:“当是时必有以得罪者,故辞以疾。”刘恭冕正义说:“此欲见是始来见,尚未受学时也。”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孔子辞以疾,或别有故。”孔子不见孺悲,究竟是何原因,古注之说不一,难有定解,只得阙疑。
125
【评析】孔子这样做是非常失礼的错误做法。不管孺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不愿意见他,可以堂堂正正地告诉他,你不愿意见他,为什么要编造一个生病的谎言来拒绝呢?如果是由于恐惧对方的势力,不得已而编制了一个谎言,为什么又故意自己打破自己的谎言来羞辱对方呢?其实这样做的本身并不一定能达到羞辱对方的目的,但却肯定暴露了孔子本身的无礼行为,是不足取的。回想起孔子曾经那么委曲求全而又谦卑地回绝他不想见的阳货,现在却又用如此傲慢无礼的方式回绝儒悲,对权力者和非权力者的态度居然相差如此悬殊,实在让人不得不感受到连伟大如孔子这样的人也一样难免的人格缺陷。
予岂好辩哉
【原文】公都子曰:(1)“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氾滥于中国,(2)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3)《书》曰‘洚水警余’,(4)择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5)水由地中行,(6)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 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7)坏宫室以为汗池,(8)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汗池、沛泽多而禽兽至。(9)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10)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11)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12)文王漠;(13)丕承者,武王烈。佑启我后人,(14)咸以正无缺。”(15)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拭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16)《春秋》,天子之事也,(17)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18)处士横议,(19)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20)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21)墨氏兼爱,(22)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23)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24)距杨墨,放淫辞,(25)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乎,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于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26)‘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27)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 ,距诐行,(28)放淫辞,以承三圣者。(29)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注释】(1)公都子:赵注云:“盂子弟子也。”(2)氾同“泛”。(3)营窟:朱蕉释为“穴时,焦循《正义》云:“当是相连为窟穴。”(4)《书》曰,赵注云:“《尚书》逸篇也。”伪古文《尚书》将其采入《大禹谟》,此篇相传是禹与他的大臣讨论政务的记录。洚:河流不遵河道,赵注云:“洚洞无涯,故曰洚水。”(5)菹(jǔ居):多水草的沼泽地。(6)地中:朱高《集注》云:“两涯之间也。”(7)代作:代有所出,言频繁。作,在此是兴起的意思。(8)宫室:此指民居。汗池:深池。(9)沛泽:朱熹《集注》云:“沛,草木之所生也;泽,水所钟也。”(10)奄:商的与国名,故地在今山东曲阜东。周成王初年,随同武庚和东方的夷族起兵反周,被周公诛灭。(11)飞廉:亦作“蜚廉”。殷纣王的佞臣。(12)《书》曰:赵注云:“《尚书》逸篇也。”伪古文《尚书》将其来入《君牙》篇,相传本篇是周穆王任命君牙的册书。丕:大。显:明。(13)谟:谋。(14)佑启:朱熹《集注》云:“佑,助也;启,开也。”(15)咸:都、皆。(16)《春秋》:记载春秋史事的编年体史书,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 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年)。过去一般认为此书经过孔子的编修,书中 用辞含有褒贬之意,号为“春秋笔法”。(17)天子之事:《春秋》尊王,故谓该书所记为“天子之事”。(18)恣:《说文》云:“纵也。”(19)处士:《汉书·异姓诸侯王表》颜师古注云:“处士谓不官于朝而居家者也。”(20)杨朱:魏国人,战国初年的著名思想家。相传他反对儒、墨,主张贵生、重己,他没有著作传世,关于他的思想材料,除本书外,还散见于《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墨翟:春秋末年的著名思想家,墨家学说的创始人,该学派有《墨子》一书传世。(21)无君:未熹《集注》云:“杨朱但知爱身,而不复知有致身之义,故无君。”(22)兼爱:墨家的基本观点之一,认为应该不加区别的爱一切人。朱熹《集注》云:“墨子爱无差等,而视其至亲无异众人,故无父。”(23)充塞:朱熹《集注》云,“谓邪说遍满,妨于仁义也。”(24)闲:《说文》云:“阑也,从门中有木。”引申转义为捍卫。(25)放:放逐,在此是驳斥的意思了。(26)《诗》云:此处待句引自《诗·鲁颂·闷宫》。(27)莫我敢承:朱熹训“承”为“当”,即抵御的意思。(28)诐(bì
125
闭)行:偏邪不正当的行为。(29)三圣:即上文所提到的禹、周公、孔子。
【译文】公都子说:“别人都说夫子喜好辩论,请问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我难道喜好辩论吗?我是不得已啊!社会产生很久了,时而太平,时而动乱。在尧的时候,洪水横流,在中土泛滥,龙蛇在大地上居处,民众无处安身,低处的人筑巢、高处的人挖洞。《书》说‘洚水告诫我们’,洚水就是洪水。于是派禹去治理,禹掘地引水注入大海,把龙蛇驱赶到泽地,水沿着地上的沟道流动,这就是大江、淮水、黄河、汉水。水患既已解除,鸟兽不再危害人们,百姓们才得以在平原上居住。
“尧、舜去世以后,圣人之道逐渐衰微。暴君接连出现,毁坏了居室来做池沼,使民众无处安息;废弃了农田来做园苑,使民众不能谋生,邪说、暴行随之兴起,园苑、池沼、草泽增多并招来了禽兽。到了殷纣时,天下又大乱了。周公辅佐武王诛杀殷纣、讨伐奄国,与这些暴君征战了三年,把飞廉追逐到海边处死,灭掉的国家有五十个,将虎、豹、犀、象驱赶得远远的,天下的民众都非常喜悦。《书》说:‘多英明伟大啊,文王的谋略;大大地继承发扬啊,武王的功业。帮助、房发我们后人的,都是正道而没丝毫缺陷。’
‘周室衰微,正道荒废,邪说、暴行随之兴起,臣属杀害自己君主的事出现了,儿子杀害自己父亲的事出现了,孔子为之忧虑,写作了《春秋》。《春秋》所记述的是天子的事,因此孔子说:‘将使世人了解我的恐怕只有《春秋》了,将使世人责怪我的恐怕只有《春秋》了。’
“圣王不出现,诸侯肆无忌惮,在野人士横加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世上的言论不属于杨朱一派便属于墨翟一派。杨家主张为我,是不要君王;墨家主张兼爱,是不要父母,不要父母、不要君王就是禽兽。公明仪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而民众却脸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是放任野兽去吃人。’杨墨的学说不破除,孔子的学说不发扬,就是用邪说来欺罔民众、遏止仁义。仁义被遏止就是放任野兽去吃人,人们将会相互残杀。我为此感到忧虑,所以捍卫先圣的准则,抵制杨墨的学说,批驳错误的言论,这样主张邪说的人就无法兴起。邪说兴起在人们的心中,会危害他们所做的事情;兴起在所做的事情里,会危害他所施行的政务。即使圣人再度兴起,也不会改变我的结论。
“过去禹制服了洪水使天下太平,周公兼并夷狄、驱赶猛兽使百姓安定,孔子写作《春秋》使作乱的臣属、不孝的儿子害怕。《诗》说:‘痛击戎狄,遏止荆舒,无人敢于抗拒我。’不要父母、不要君王,是周公所要痛击的。我也想去端正人心,破除邪说,抵制偏颇的行为,批驳错误的言论,来继承三位圣人。我难道喜好辩论吗?我是不得已啊!敢于抵制杨墨学说的人,就是圣人的门徒。”
【段意】从《孟子》一书中可以体察到,孟子的辩论色彩是比较浓的,不仅后人如此言,当时人即有此定论,而孟子觉得,自己处在大道败坏的年代与社会中,如果不奋起捍卫圣道,端正人心,破除邪说,圣人之学将会中衰,所以,他说自己的喜好辩论是“不得已”。由此,也可以窥见当时杨朱、墨翟之学流行的状况。儒家学者对于孟子的这一功绩一向十分推崇,唐代文学家韩愈甚至说:“向无孟子,则皆左任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朱熹《孟子序说》引)
【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1)踵门而告文公日:(2)“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3)上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4)捆屦、织席以为食。(5)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6)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洽。(7)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8)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9)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10)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11)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12)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13)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125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14)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15)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千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当尧之时,天下犹未乎,洪水横流,沤滥于天下,(16)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17)禽兽偪人,(18)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19)尧独优之,举舜丽敷治焉。(20)舜使益掌火,溢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21),瀹济漯而注诸海,(22)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23)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穑,(24)树艺五谷,(25)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26)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27)朋友有信。放勋曰:(28)‘劳之来之,(29)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30)又从而振德之。’(31)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32)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33)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34)‘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35)荡荡乎,民无能名焉。(36)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37)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38)
“吾闻用夏变夷者,(39)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40)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41)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42)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手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43)秋阳以暴之,(44)皓皓乎不可尚已。’(45)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46)子借子之师而学之,亦异子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47)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48)荆舒是惩。’(49)周公方且膺之,(50)于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51)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52)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53)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54)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注释】(1)神农之言:神农是传说中上古时代发明农业和医药的圣人,这一传说反映了当时生产方式由采集、渔猎向农业的进化。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学者多托始于古代圣人以自重,《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的农家中即有《神农》二十篇,班固自注云:“六国时,诸子疾时怠于农业,道耕农事,托之神农。”此书今已亡伏,无从知晓其详细内容,但班固在这一类的小序中谓“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亭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悻上下之序、似据此章所述立论。许行:生平无考,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卷三认为他可能就是《吕氏春秋·当染》中提到的“学于禽滑釐”的许犯,但又感到证据不够充分,未能论定。但他提出,此处许行所提倡的学说与墨家接近,颇有参考价值。(2)踵门:犹现在所谓的登门拜访,朱熹《集注》云:“足至门也。”(3)廛(chán 缠):赵注云:“居也。”古时一家所居占地二亩半,称一廛。氓,此捐治下的民众。(4)褐:以粗麻编织的衣服。又,朱熹《集注》云:“毛布,贱者之服也。”毛布是一种粗毛的纺织品。据下文陈相的回答,砒处所说的“褐”似乎不必“织布”,则以祖麻制品为洽。(5)捆屦:织草鞋。《经典释文》引许慎说云:“捆,织也。”赵注、朱熹又训捆为敲打,乃是指编织草鞋必须边织边捶,方能使织出的鞋结实耐用。以为食:赵注云:“卖屦席以供食饮也。”(6)陈良:赵注云:“儒者也。”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认为此人即《韩非子·显学》中所述的“仲良氏之儒”,陈奇猷《集释》认为此说来确。(1)饔飧(sun 孙):指自己煮饭,赵注云:“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8)厉:病、害,此处是刻剥的意思。(9)素:白色的生绢。(10)害:妨碍。(11)釜:煮物的锅。甑:蒸物的瓦器。铁:指农具。(12)陶冶,制陶、冶铁的工匠。(13)舍:钱玄同、章太炎均训为“什么”,指许行自为陶冶生产的东西。朱熹谓,亦有人将此字属上读,指制作陶冶的场所,意思相近。宫:指居室,《尔雅·释宫》云:“官谓之室,室谓之官。”《经典释文》云:“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14)大人之亭:赵注云:“大人之事,谓人君行教化也;小人之事,谓农工商也。”(15)路:朱熹《集注》云:“谓奔走道路,无时休息也。”(16)汜:同“泛”
125
。(17)五谷:古代以稻、黍(黄米)、稷(小米)、麦、寂(大豆)为五谷。此处是泛捐粮食作物。登:朱熹《集注》云:“成熟也。”(18)偪:同“逼”。(19)交于中国:赵注云:“猛兽之迹当在山林,而反交于中国。”朱熹《集注)云:“言禽兽多也。”(20)敷:赵注训“治”,朱熹、焦循《正义》均训作“布”,布有施行之意。(21)九河:据《尚书·禹贡》,当时的黄河流到华北平原中部后“播为九河”,《尔雅,释水》还具体列举了这九条河的名枫近代的研究者多认为,“九河”不一定是实指)而是对古代黄河下游多条支流的总称。(22)瀹(Wuè月):疏通。济:水名,源于河南济源以西的王屋山,南下流入黄河,入河口几经变迁,近代为河堤所阻塞,已折人漭河。所谓其入海的下游部分,其实是黄河的支琉,因分流处与济水的入河口隔岸相对,故古人观为济水的下游。隋唐以后因水道淤塞,黄河以南不复有济水之名。漯(tà踏):古代黄河下游的主要支流之一,自今河南浚县西南别流,东北经濮阳人山东人海。今山东徒骇河俗名“上河”,与其名古音相近,河道流经又大致相合,当即古漯水之残迹。(23)决:朱熹《集注》云:“决、排皆去其壅塞也。”汝:水名,源出今河南鲁山大盂县多注入淮河。汉:水名,源出今陕西宁强县北蟠家山,流入长江,淮:水名,出河南桐柏山,东经安徽、江苏人洪泽湖。其下游本经准阴涟山入侮,宋代时黄河夺淮,致淮水自洪泽湖以下的主流台于运河,泅:水名,源于今山东泅水陪尾山,流入淮水。原人淮口在洪泽湖畔龙集附近,后移至准阴附近,宋代黄河夺淮,泗水故道遂被黄河所夺占。按:此处的“决汝汉、排准泗而注之江”一句,自古以来争论很大,田为这几条河疯余又水小部从没从没言流入长的历史。但孟子此处的主旨是申述大禹的冶水之功,在具体事实上可能不一定准确。(24)后稷:名弃,周族的始祖。相传他善于种植各种浪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担任过农官,教民耕种。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一般农事。(25)树艺:朱熹《集注》云:“树,亦种也;艺,殖也。”(26)契(xiè卸):传说中商代的祖先,因佐禹洽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掌管教化。司徒:当时掌管民亭的官职。(27)叙:同“序”。(28)放勋:尧名放勋,《书·尧典》云:“帝尧曰放勋。”以下所述,当是尧训示契的话。(29)劳之来之:《尔雅·释诂》:“劳、来,勤也。”据此,此处两“之”是同义词,意为督促、勤勉,下文“匡之直之”、“铺之翼之”与此类似。(30)自得:赵注云:“使自得其本善性。”(31)振德:提携、教诲。又,赵注云:“振其赢穷,加德惠也。”(32)皋陶(yao 摇),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在舜时担任掌管刑法的官。(33)百亩之不易:朱熹《集注》云:“易,治也。”(34)孔子曰:此处引语见于《论语·泰伯》,个别词语稍有不同。(35)则:取则、效法。(36)无能名:无法形容。(37) (yù预):占有、私有。(38)亦:据杨树达《词诠》,此处的“亦”为只是的意思。 (39)夏:古代称中原地区为诸夏,朱熹《集注》云:“夏,诸夏礼义之教也。”变夷:朱熹《集注》云:“变夷,变化蛮夷之人也:变于夷,反见变化于蛮夷之人也。”(40)产;此指出生。(41)倍:同“背”。(42)任:赵注云:“担也。”洽任犹现在所谓的收拾行李。(43)江汉以濯之:濯为洗涤,朱熹《集注》云:“江汉水多,言濯之洁也。”(44)秋阳:赵注云:“周(历)之秋,夏(历)之五六月,盛阳也。”又,朱熹《集注》云。“秋日燥烈,言暴之干也。”暴:同“曝”。(45)皓皓:朱熹《集注》云:“洁白貌。”尚:超越、增加。(46)?(jué决)舌:说话如乌叫一般难懂。旧说谓指许行“其舌之恶如映乌耳”(赵注)。(47)出于幽谷迁于乔木:典出《诗·小雅·伐木》。幽谷喻低,乔木喻高。(48)《鲁颂》曰:此处诗句引自《诗·鲁颂·闷宫》,这是一首赞颂鲁信公功绩的诗歌。膺:朱熹《集注》云:“击也。”(49)荆:楚原建国于荆山一带,故旧名荆。中原诸侯亦因此而蔑称其为荆蛮。舒:楚的与国,故地在今安徽舒城县,惩:赵注云:“惩止荆舒之人,使不敢侵陵也。”(50)周公:未熹《集注》云:“此诗为售公之颂,而孟子以周公言之,亦断章取义也。”(51)贾:同“价”。(52)五尺之童:古代成年人自称丈夫,五尺只及成年人的一半,朱熹云:“言幼小无知也。”(53)蓰(xi 喜):五倍。(54)比:并列,朱熹《集注》云:“次也。”
【译文】有个主张神农家学说的许行从楚国来到膝国,登门求见对滕文公说,“我这偏远地方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希望领受一间住所而成为您的子民。”文公给了他一个住所。他的门徒有几十个,都穿着粗麻编织的衣服,以打草鞋。织座席谋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对文公说:“听说您施行圣人的政治,您也是圣人了,我们愿意成为您的子民。”
陈相见了许行非常高兴,抛弃了自己的学问去向他学习。
陈相见了孟予,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君确实是个贤明的
125
君主,然而却未曾听到真理。贤者应该与民众一起种出庄稼来吃,做出饭来才处理政务。现在滕国有粮仓钱库,是以刻剥民众来奉养自己,怎么能贤明呢?”盂子说:“许子一定要种出粟米来才吃吗?”陈相说:“是的。”孟子说:“许子一定要织出布来才穿吗?”陈相说:“不,许子穿粗麻编织的衣服。”孟子说:“许子戴冠吗?”陈相说:“戴的。”孟子说:“什么样的冠?”陈相说:“白色的粗绸冠。”孟子说:“是自己织出来的吗?”陈相说:“不,用粟米换来的。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因为妨碍耕作。”孟子说:“许于是用瓦罐煮饭、铁器耕田吗?”陈相说:“是的。”盂子说:“是自己制作的吗?”陈相说:“不,用粟米换来的。”孟子说,“用粟米换用具的人,并没有刻剥陶工、铁匠;陶工、铁匠也用自己所造的用具来换粟米,难道是刻剥农夫吗,而且许子为什么不兼做陶工、铁匠,把做出来的用具都拿到自己家中使用,干什么这样一一与各种工匠进行交易?为什么许子如此不厌其烦?”陈相说:“各种工匠的工作,本来就不能耕种着庄稼来兼做。”
孟子说:“那么,难道治理国家就能耕种着庄稼来兼做吗?有君子的事务,有小人的事务。以一人的生活来说,各种工匠的制品都不可缺少,如果必须自己制作才来使用,是指使着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劳动心力、有的有劳动体力,劳动心力的人治理人,劳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人,治理人的人被人养活,这是普在之下通行的道理。“在尧的时候,天下还不安定,洪水横溢,四处泛滥,草木无限地生长,鸟兽成群地繁殖,稼没有收获,禽兽危害 民众,飞鸟走兽的踪迹横七竖八地布满中原国土。尧对此独 自忧虑,选拔了舜来进行治理。舜派益掌管焚火,益在山野 沼泽点起烈火进行焚烧,鸟兽奔逃藏匿。接着,由禹疏浚九河,治理济水、漯水、引注入海;开掘汝水、注水,疏爱淮水、泗水,导注入江,这样一来,民众才有在中原大地上得 生息。在那时,禹一连八年在外边奔走,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不进去,纵使要耕种,可有吗?
后稷教民从耕种收获,种殖谷物,谷物成熟了才能养育民众。人有人的行事准则,吃饱、穿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养,就和禽兽差不多了。圣人对此感到忧虑,派契提任司徒,以人与人的伦常关系来教诲民众,父子之间要亲密无间,君臣之间要正义忠诚,夫妇之间要内外有别,长幼之间要尊卑有序,朋友之间要遵守信用。放勋说:‘督促他们,纠正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各得其本性,随后再提高他们的道德。’圣人为民众思虑到这种程度,还有闲暇耕种吗?
干尧以不能得到舜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舜以不能得到禹和皋陶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而以一百亩农日没有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财物分给他人叫做惠,把善德教给他人叫做忠,为天下民众找到贤才叫做仁。因此,把天下让给别人容易,为天下民众找到贤才难。孔子说:‘尧作为君主伟大啊!唯有天最高大,唯有尧效法它。浩瀚啊,民众无法形容。真正的君主啊,舜!崇高啊,拥有了天” 下却不古有它。’尧舜的治理天下,难道没有用他们的心思吗?只是不用在耕作上而已。“
我只听说用中土的德教未影响蛮夷,没听说过被蛮夷所影响的。陈良是楚人,喜好周公、孔子的学说,北来中土进行学习,北方的学者没有一个能超过他的,他就是所谓的豪杰之士。你们兄弟事奉他数十年,老师死了却背叛他的学说。
过去孔子去世,门徒们守丧三年之后收拾行李准备回去,进屋与子贡揖别,相对而哭,都泣不成声,然后才回去。子贡回到墓地,在祭坛边筑屋独自居住了三年,然后才回去。过了些日子,子夏、子张、子游因为有若长得橡孔子,打算像事奉孔子那样礼待他,并强求曾子也这样做。曾子说:‘不行。如同在江汉之水中洗谬过,好似在六月骄阳下曝晒过,老师那样的纯净精洁是无法超越的。’如今许行这种话语难懂的南蛮人来非难先王之道,你却背叛了你的老师向他学习,与曾子真是大相径庭了。我只听说鸟儿从幽暗的山谷飞往高大的树木,从没听说过从高大的树木飞到幽暗的山谷中去的。《鲁颂》说:‘痛击戎狄,遏止荆舒。’周公正要痛击他们,你却赞同他们的学说,这真算不上好的变更。”
陈相说:“要是听从了许子的学说,市场上的物价就没有差别,都市里没有欺骗行为,即使是五尺高的孩童到市场上去,也没有人会欺负他。布匹丝绸的长短相等,价钱就一样:麻线丝絮的份量相等,价钱就一样;粟米谷物的多少相等,价钱就一样;鞋履的大小相等,价钱就一样。”
孟子说:“物品之间不相一致,是物品本身的特性,或者相差一倍五倍,或者相差十倍百倍,或者相差千倍万倍。你要把它们等量齐观,是淆乱天下。优质的鞋和粗劣的鞋卖同样的价钱,人们怎么会接受呢?要是听从了许子的学说,是引导着天下的人去进行欺骗,怎么能治理国家呢?”
【段意】此章记载了孟子与信奉“神农之言”者的论战。所谓“神农之言”
125
,是当时诸子百家中属于家家的一个流派,《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著录有《神家》二十篇,可能就是他们的经典,由于该书已散佚,所以现今要研究这一派的主张,《孟子》此章是极重要的资料。农家学派的主张,貌似激进,实际上却是反对社会分工, 要求退回到原始状态的社会中去,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说:“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誖上下这序。”孟子根据社会分工的合理性,论证了劳力和劳心、统治者与被 统法者的区别问题。从社会进化的角度来看,孟子的观点有正确的方面。孟子所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近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有很大的社会影响。以今日的眼光来看, 孟子把它视为“天下之通义”未免存在片面性,但 这是不能苛求他的。
能近取譬
【原文】孟子谓戴不胜曰:(1)“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2)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欢楚人咻之,(3)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4)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5)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6)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7)
【注释】(1)戴不胜:赵注云:“宋巨。”(2)傅:朱熹《集注》云:“教也。”(3)淋(xiū休):焦循《正义》训为“喧哗”。(4)挞:责打。(5)庄岳:朱熹《集注》云:“齐街里名也。”(6)薛居州:赵注云:“宋之善上也。”(7)独:王引之《经传释词》云:“独犹将也。”
【译文】盂子对戴不胜说:“你是想要你的国君达到善的境界吧?让我明确地告诉你。有位楚国的大夫,希望他的儿子能说齐语,是让齐人来教他呢,还是让楚人来教他?”戴不胜说:“让齐人来教他。”孟子说:“一个齐人教他,许多楚人吵扰他,即使每天责打要他说齐语仍不能做到:带他到临淄的闹市里住上几年,即使每天责打要他说楚语也不能做到。你说薛居州是善士,要让他居住在国君的身边。如果在国君身边的人无论年纪大小、地位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国君和谁去做不善的事呢?如果在国君身边的人无论年纪大小、地位高低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国君和谁去做善事呢?一个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段意】戴不胜与薛居州都是宋国的大臣。据清代学者崔述的研究,孟子来到宋国,是在他离开齐国之后(《孟子事实录》卷下)。当时的宋国,正处在周围各大国的虎视眈眈之中,宋国的君臣们想振兴国运,却又缺乏良策。孟子认为,如果单纯比实力,宋无论如何不是大国的放手,若要坚决保卫国土(参见本书《梁惠王》篇孟子与滕文公的两章谈话),就必须得到民众的拥护,“效死而民弗去人所以,孟子多次向来国的君臣进言行“仁政”。此章所说的是,要施行善政,必须摒斥奸佞,迸用贤达,否则,“小人众而君子独,无以成正君之功”。(朱熹《章句》)
【读解】孟子的本意还是在政治方面,用“近来者赤,近墨者黑”的 道理说明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从而说明当政治国的国 君应注意自己身边所用亲信的考查和选择。因为,如果国君周围 以好人,那么国君也就会和大家一起向善做好事。相反,如果 国君周围多是坏人,那么国君也就很难做好人了。这里的道理并 不深奥,实际上也就是《大戴礼记•曾子制言》所说“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的意思。所谓“昔孟母,择邻 处”,“孟母三迁”不也就是为了找一个周围环境好一点的地方以 利于孩子的教育与成长吗?孟子是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熏陶,早 有切身体会的了,所以说得非常在理而又举例生动形象。
我们感兴趣的不仅仅在他的政治的意图上,而且还在他所举 的例子上。这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外语的问题了。原以为学习外语 是在“出国大串连”的时代才时髦的,却没想到早在两千多年前 的孟子就有这方面的论述了。而且,不管孟子所举的例子是真实 的还是假设的,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却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达官 贵人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外国语”。(我们当然知道,所谓“外 国”是指当时的概念而言,实际上是汉语的方言。)
我们这里研究而加以肯定的是他所强调的语言环境问题。诚 如孟子在本章中所论,语言口耳之学,语言环境至关重要。这是 凡有过学习外语经历的人都深有体会的。孟子的分析具体而生动.
125
读来很有亲切感。我们真该把他的这一段论述收入学习外语方面 的入门教材中去。
【原文】戴盈之曰:(1)“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2)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己,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3)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精损之,(4)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己。’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1)戴盈之:赵注云:“宋大夫。”或说其即此篇前章的“戴不胜”,恐非。(2)今兹:今年,《吕氏春秋·任地》高诱注:“兹,年也。”(3)攘:《经典释文》云:“攘,盗窃也。”(4)损:朱熹《集注》云:“减也。”
【译文】戴盈之说:“田租十分取一,取消关卡、市场的税收,今年还办不到,我先减轻征收,等到明年再完全改正,怎么样?”孟子说:“现在有个人每天偷他邻居的鸡,有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行为。”那人说:‘我先少偷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完全改正。’如果知道这样做不符合正道,就赶快改正,为什么要等到明年?”
【段意】戴盈之觉得自己的做法不恰当,俱又下不了决心马上改正,孟子就用偷鸡的故事作比喻来开导他。朱熹说:“知义理之不可而不能速改,与月攘一鸡何以异哉?”(《集注》)
【读解】好一条偷鸡贼的逻辑!好一则偷鸡贼的寓言! 这条偷鸡贼的逻辑就是改错分步,明明认识到不对,但就是 不愿意彻底改正,而以数量减少来遮掩性质不改的问题。
这则偷鸡贼的寓言生动幽默,看似荒唐可笑,实际上是人心 写照。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戒烟、戒赌、戒毒,还是“反腐 倡廉”中披露出来的一些案子,其当事人不是多少都有一点这个偷鸡贼的心态和逻辑吗?
改恶从善,痛改前非。好一个“痛”字了得!
【原文】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1)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2)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3)施从良人之所之。(4)遍国中无与立谈者,(5)卒之东郭墦间,(6)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7)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8)而相泣于中庭。(9)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10)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注释】(1)齐人:朱熹认为,此章“章首当有‘孟子日’字,阙文也。”(2)良人:赵注云:“夫也。”《仪礼·士昏礼》郑玄注:“妇人称夫曰良。”(3)蚤:同“早”。(4)施:赵注云:“施者,邪施而行,不欲使良人觉也。”(5)国:此指城。(6)墦间:赵注云:“郭外家间也。”(7)仰望:仰赖、指望。(8)讪:朱熹《集注》云:“怨詈也。”(9)中庭:犹言庭中,即堂阶前。(10)施施:朱熹《集注》云:“喜悦自得之貌。”
【译文】齐国人中有户一妻一妾住在一起的人家,她们的丈夫出去就必定吃炮了酒肉才回来。他妻子询问他一同吃喝的人,则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出去就必定吃饱了酒肉才回来,询问他一同吃喝的人,都是有钱有势的,但从没有显赫的人来,我要暗中看看丈夫的行踪。”早上起来,她悄悄地跟着丈夫出去。满城中没有站下来和他交谈的,结果他去了东郊的墓地,向上坟祭奠的人乞讨剩余的供品,不够,又张望着向其他人乞讨,这就是他吃饱喝足的方法。他妻子回来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依靠着过一辈子的人,现在却做出这样的事来。”便与他的妾咒骂他们的丈夫,在厅堂相对哭泣。他们的丈夫还不知道,洋洋自得地从外面回来,向自己的妻妾炫耀。”由君子看来,人们用来求取富贵腾达的手段,能使他们的妻妾不感到羞耻、不相对哭泣的,是很少的。
【段意】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寓言故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孟子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抨击当时求取富贵者的行径极其鄙陋,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衣冠楚楚、自我炫耀,而暗中却卑恭屈膝、无所不为,令人感到羞耻。
【原文】任人有问屋庐子曰:(1)“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2)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
125
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3)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4)不揣其本而齐其未,(5)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6)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7)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8)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住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9)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珍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于则得妻,(10)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注释】(1)任:周初诸侯国名,其始封国君柏传是太峰的后裔,故地在令山东济宁县境,战国时其地入鲁。屋庐子:名连,孟子的弟子。(2)亲迎:古代婚礼仪式之一,此处概捐正式的婚礼。(3)邹:任与邹柏距约百里。(4)何有:犹言有何难。(5)揣:《方言》云:“度高为揣。”(6)岑楼:朱熹《集注》云:“楼之高锐似山者。”(7)钩:赵注、朱熹均释为“带钩”,带钩是古人系连腰带的小饰件,战国时代的古墓中常有出土。(8)翅:同“啻”,意为止、但。(9)紾(zhěn 疹):犹今言扭转。赵注云:“戾也。”(10)处子:犹言处女,古通称子女为“子”。
【译文】有个任国人问屋庐予说:“礼仪与饮食哪个重要?”屋庐子说:“礼仪重要。”任人说:“性欲与礼仪哪个重要?”屋庐子说:“礼仪重要。”任人说:“依据礼仪谋食就饿死,不依据礼仪谋食就得食,一定要遵守礼仪吗?依礼迎亲不能娶妻,不依礼迎亲就能娶姜,一定要依礼迎亲吗?”屋庐子不能回答,第二天去邹国把这事告诉了孟子。孟子说:“答复这个有什么难呢?不度量根基而比较未端,寸把厚的木块可以使之高过尖顶高楼。金子重于羽毛,难道是就一丁点金子相对于一车子羽毛而言的吗?选取饮食的重要者与礼仪的轻微者相比较,何止是饮食重要?选取性欲的重要者与礼仪的轻微者相比较,何止是性欲重要?你去答复他说:‘扭折兄长的胳膊去抢夺他的食物就得食,不扭就不得食,会去扭吗?翻越东邻的墙头去搂抱他家的少女就能娶妻,不搂抱就不能娶妻,会去搂抱吗?’”
【段意】此章的基本思想是摒斥形而上学的态度。礼仪与饮食、性欲相比固然有轻重之分,但它们各自内部还有大小轻重的区分,不能因为不恰当的对比而怀疑礼仪的重要性,在具体情况下要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儒家之道
士志于道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释】 (1)桴:音fū,用来过河的木筏子。 (2)从:跟随、随从。
【译文】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评析】 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力推行他的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
125
【原文】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2)与天道(3),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 (1)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
(2)性:人性。《阳货篇》第十七中谈到性。
(3)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
【译文】 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评析】 在子贡看来,孔子所讲的礼乐诗书等具体知识是有形的,只靠耳闻就可以学到了,但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深奥神秘,不是通过耳闻就可以学到的,必须从事内心的体验,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注释】 (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评析】
《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评析】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原文】 子疾病(1),子路请祷(2)。子曰:“有诸(3)?”子路对曰:“有之。《诔》(4)曰:‘祷尔于上下神祗(5)。’”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 (1)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
(2)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
(3)有诸:诸,“之于”的合音。意为:有这样的事吗。
(4)《诔》:音lěi,祈祷文。
(5)神祗:祗:音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祗。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评析】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加以反对,而且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对于这段文字怎么理解?有人认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迷信天地神灵的人;也有人说,他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说孔子认为自己平素言行并无过错,所以祈祷对他无所谓。这两种观点,请读者自己去仔细品评。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 (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125
【评析】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武汉大学30年代校训"明诚弘毅"也含此一词。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 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评析】 孔子这里讲的“事人”,指事奉君父。在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谈不上孝敬鬼神,他希望人们能够忠君孝父。本章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在君父生前要尽忠尽孝,至于对待鬼神就不必多提了。这一章为他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做了注脚。
【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评析】 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原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1)在其中矣;学也,禄(2)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 (1)馁:音něi,饥饿。 (2)禄:做官的俸禄。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读解】不谋衣食并不是真的不要衣食,而是通过谋道而水到渠成地获得衣食。在《子路》篇里,我们已看到学生樊fán迟去向孔子学耕田种地而被孔子骂了个狗血淋头。这里又从正面来阐述了“君子谋道不找食”的道理。其实,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孔子的话的确是有一定道理的。以我们今天的情形而论,很多读书人,包括大学教授和搞文化工作的专家、高级知识分子,就是不如一个拉人力车的或种蔬茉的菜农收入高,更不用说和做生意的个体户相比了。但我们的大学教授和专家学者是不是要为了“谋食”而放弃教学和科研去拉人力车,去种蔬菜,或去做生意呢?这时,我们就用得着“君 子谋进不谋食”这句话了。毕竟有社会分工的不同,有所从事的职业的性质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还包含着一种敬业精神在内。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待遇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但我们毕竟是君子,所从事的,毕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尚事业啊。不合理现象需要得到解决,得到改变,但“君子 忧道不忧贫”,自己的追求还是不能放弃。
这是不是也可以算作对“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一种理解呢?原文就是孔子说的。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解读】本章内容不能机械的理解为孔子重道轻食,重学轻耕。子贡问政,孔子答以“足食,足兵,民信之”,孔子问志,冉有答曰“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足民,丰衣足食,孔子默许冉有之志。孔子一向“重民食、丧、祭”,何以轻食轻耕。孔子在本章中强调的只是社会分工。“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君子当以学道为主,百姓当以农耕为主,正如樊迟学稼学圃,孔子斥为“小人哉!樊须也”。斥其为“小人”,并不能说明孔子轻视劳动人民,轻视稼穑耕种,强调分工,不能理解为轻耕轻食。孔子一方面强调社会分工,一方面劝君子勉力为学,学礼,学义,学义,学信,一言以蔽之,学道。“君子学道则爱人。”“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篇》)上爱人,好礼,讲义,守信,“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禄在其中,所以“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学之不讲,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吾忧”四事,即“忧道”,“学、德、义、善”以及“礼”、“义”、“信”均为“道”之内涵,当是君子所谋所忧之道,谋道,不须谋食,食自至。忧道无须忧贫,贫自去。《大学》亦说:“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乃)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有德乃有财,德者财之本也。德者,道也,谋道,道在其中,禄在其中,食亦在其中。谋道、食、贫,自在不谋不忧之中。
谋食与谋道,从“耕”“学”
125
角度看,共有四种情况:其中为学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从正面说,禄在其中,谋道亦谋食,君子之有位者。道在其中,禄在其中,食在其中。第二种,从反面说,为学,未必得禄,谋道却不能谋食,君子之无位者。进一步说:为学未必一定得禄。但不学则一定不能得禄,孔子所以劝学也。
为耕有两种情况。第一种,馁在其中,谋食不谋道,小人之劳力者。第二种,谋食亦谋道,“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贤人之隐居者。为耕者,不论是单一谋食,抑或是谋食兼而谋道,“馁在其中”,势所难免。为耕,未必不能为道,但一定不能得禄,所以饥馁也在不免之中。孔子耕馁以劝学。
“耕”“学”相较,合而观之,学,禄在其中,正面引导以学。耕,馁在其中,反面对比以劝学。总之,本章意在劝学,谋道忧道,其意也在劝学。
【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读解】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鹤鹊安知鸿鹅之志!” 。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 念、学术主张等。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司马迁感叹说:“道 不同,不相为谋。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啊!”(《史记·伯夷长齐列传》) 这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司马迁又说:“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 屑于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不是说的这种情况呢?”(《史 记·老庄申韩列传》)
这是思想观念、学术主张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贾谊的《鹏鸟赋》写得好: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 “夸者死权兮,众庶凭生。” 孔子自己也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从吾所好”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卡尔·马克思引用过诗人但丁的一句名言,叫做——“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 不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吗?
信仰是最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也是最不能讨论的问题。
“道不同”,是根本原则不同,如政治立场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学术见解不同。这里面,宗教禁忌最多,排他性最强。宗教信徒,信仰不同,根本说不到一块儿去,只好“不相为谋”。但我们不要忘记,虽然信教的是一类,不信教的是一类,信教的却最容不得其他信仰,不信教的反而是他们争取的对象。
以前,在美国,有些传教的,好像上门推销。碰到这类人,出于客气,我总是说,对不起,我不信教。美国朋友告诉我,错,大错,如果你想彻底摆脱他们的骚扰,最好的答复是,你已加入另一宗教。(道不同,不相为谋)
【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读解】意思是,天虽然不言不语,无声无息,却主宰着人间的生死福祸,操纵着自然界四时的变化和万物的生灭。可见孔子心目中天是有意志的天。殷周时代奴隶主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把“天”人格化,把它打扮成一个操纵人间万物命运的主宰,而统治者自己则扮演成受命于天,从天命而行的角色,是天在人间的代理人。春秋时期,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冲击下,天这个人格神已无法维系人心,这一时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主要焦点之一就是宣扬有意志的天还是否定有意志的天。孔子作为奴隶主贵族代表,努力维护奴隶主的思想意识形态,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把有意志的天作为他思想体系的最后根据。由于过去那种形式的武器失灵了。必然要采取一种新形式宣扬旧内容。所以,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的权威,另一方面又把天更神秘化,采取更隐蔽的方式宣扬天命,郑重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的“天命论”。在孔子那里,贫富,贵贱由天决定,死生,祸福由命决定,这样既否定了事物具有本身在内的规律,又以神秘的天命否定了人主观努力作用。孔子取消人格神的外貌,保留天具有意志的权威,特别是提倡天命论,企图麻痹劳动人民的斗志,从根本讲,是要树立一种更巧妙的宗教神。
孔子有一天感叹的说:“我想永远不说话了。”这句话看来好像很平常,年轻朋友们看了这句话,不会有什么感触,年纪大的人就会有所感触了,尤其到了某种社会环境的时候,真是不想讲话了,因为无话可说。
125
所以孔子到了晚年,也有这个感叹。那么子贡就说,老师你都不肯说话,不教我们,我们将来就不懂,也没有办法阐述你的思想了。
孔子就说,人何以一定须要讲话?真正的学问,并不一定是读死书的,观察天地就知道,上天曾经说过话吗?天从来没有说过话,可是春夏秋冬四时,运行分列得如此清楚,这样有规律;万物在天地之中,也照常生长。天地何曾说过什么话!这是文字的解释。
孔子意思是说,我说的这些道理,也就是天地本身给我们每天在演示的道理,所以我不用说的,其实大家要真有心探索这个世界和自己,就会从观察事物和宇宙中得到相同的结论,就象佛教说的辟支佛一样,能够自参自悟的。而如果大家没有心去探索,哪我说了又有什么用呢?是这个意思呢。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评析】 这一章,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即“知命”、“知礼”、“知言”,这是君子立身处世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论语》一书最后一章谈君子人格的内容,表明此书之侧重点,就在于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培养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
【原文】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1)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译文】孟子说:“道在近旁却到远处去寻求,事属容易却住难处去下手。人人都亲近自己的父母、敬重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安定了。”
【段意】此章是说,要学习圣贤、要施行仁道,不必远求,可以从身旁的日常小事做起,由浅入深;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人都能敝好自己近身的小事,天下也几乎就太平了。
【原文】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1)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2)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3)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注释】(1)深造:朱熹《集注》云:“深造之者,进而不已之意。”(2)资:朱熹《集注》云:“犹藉也。”(3)原:同“源”。
【译文】孟子说:“君子用大道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自然把握大道。自然把握了大道才能处之安然,处之安然才能深入地借助它,深入地借助它才能取用起来左右逢源,所以君子希望自己自然把握大道。”
【段意】此章是说,君子在学问、修养上,要育一定的方法去深入把握最基本的东西,这样才能有独
特的心得。
【原文】王子垫问曰:“士何事?”(1)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注释】(1)王子垫:赵注云,“齐王子,名垫也。”
【译文】王子垫问道:“士人从事什么?”孟子说:“使心志高尚。”王子垫说:“什么叫使心志高尚呢?”孟子说,“不过是仁义罢了。杀死一个无罪的人,不合乎仁:不是自己所有而去攫取,不合乎义。居处在哪里?就在于仁;路途在哪里”就在于义。居于仁而遵循义,君子的事务就齐备了。”
【段意】盂子认为,士人的“专业”就是施行仁义,失去了这一条,士人也就不成其为士人了。
【读解】所谓大人的事齐备了实际上是指大人的修养就够了。这里的 “大人”指一般意义上的君子,也就是士人。
“士尚志”,士人的修养就在于使自己的志行高尚。而高尚的 标准就是“居仁由义”。这一段其实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还是孔、孟所一贯呼吁的“仁义”二字,还是强调士人作为一个特殊阶层 的修身精神。
不过,“士尚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对士人的要求,给人的感 觉,好像士人的“专业”就是“尚志”而施行仁义,失去了这一 点,士人也就不成其为士人了一样。由此影响到后世的读书人一直把“尚志”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把“仁”、“义”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而“尚志”
125
一词,也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词语,甚至为很多人的名字所采用。
【原文】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1)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2)
【注释】(1)以道殉身:此处的“殉”是相始终之意。(2)殉平人:言迁就他人,未熹《集注》云:“以道从人,妾妇之道。”
【译文】孟子说:“天下清明,以道与自身相始终:天下黑暗,以自身与道相始终,从未听说过以道来迁就世人的。”
孟子说:“天下政治清明的时份,用道义随身行事;天下政治 黑暗的时候,用生命捍卫道义。没有听说过牺牲道义而屈从于他人的。”
【段意】此章是说,君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放弃准则,与大道相始终,而决不能放弃准则来迁就世人。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 以道殉乎人者也。”
【读解】“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就是“天下有道则见”(《论语?泰 伯》),就是“邦有道则仕”(《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达则兼 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但“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却似乎比“无道则隐”,“邦无道 则可卷而怀之”和“穷则独善其身”来得要壮烈一些,而大有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意思了。
杀身成仁便是以身殉道。 只有叛徒才以道殉人。
当然,从更深层次的意思来理解,“无道则隐”,“邦无道则可 卷而怀之”和“穷则独善其身”也可以说得上是“以身殉道”的表现,因为这样做是为了“道”而舍弃了自身的所谓“前程”,只 不过没有舍弃生命罢了。
只要不屈志变节,也就不是以道殉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这虽然也没有“杀身”,而只是“独善其身”,但却是不愿以 道殉人的典型。 虽无壮烈,却也大义凛然。
【原文】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3); 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①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 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 ①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②游;指游说。 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即自得。
【译文】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 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 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 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读解】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都是根本。
所以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与孔子所说“用之 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
当你飞黄腾达有时机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着坚实的心理基础。
因此,无论你穷与达,它都是一剂绝对见效的心理良药,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段意】当时通过游说来牟取职位的士人很多,纵横策士就属于此类人。。孟子自己也是这类土人之一,他认为,游说也要遵循道德准则,以行道为目的。能行道以天下为己任,不能行道就加强自身的修养。这样,才不致于为了得到显官富贵而违背自己的主张。
125
吾道一以贯之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评析】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参,从古从众读森。孔子呼曾子之名曰:参,吾之道,汝可一以贯之。曾子应之曰唯。孔子出。门人不解,乃问曾子,何谓也?曾子答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贯者贯穿,以一理贯穿万事,则万事皆有其理。孔子之道,一理分为万事,万事归于一理。有入世者,有出世者。而能一以贯之。然出世之道非常人所能了解,故曾子以忠恕答之。何谓忠恕,汉注尽己之谓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谓恕。忠恕之道仍在世间,但与出世之道相近。中庸引孔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既曰不远,即是近之。近则可以由事入理,而能一贯矣。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仅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说文:“户,护也。半门曰户,象形。”半门,一扇门也,如寝室之门。谁能出寝室而不由户耶。由此兴起下句正意,何事不由于道也。道指人道或天道而言。天道难闻,人道是人伦纲常之道,为立身行道之本。不由人道,不足以为人,具备人道,始能学作圣人。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这个发明对后人影响很大。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己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一言,在这里作一字讲。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依之而行。孔子答复,那应该就是恕字。所谓恕,就是自己所不欲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12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给恕字最明确的注解,学仁学道,必须依此终身行之。
【原文】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①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苦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注释】①带:束腰的带子。朱熹注:“古人视不下于带,则带之上乃目前常见至 近之处也。举目前之近事,而至理存焉。”所以,不下带指平常浅近的意思。
【译文】孟子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操守简约而施与广博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虽然是平常的事情,却蕴含 着深刻的道理;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然后才使天下太平。人们的毛病往往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跑到别人的田里去除草——要求别人很多很严格,要求自己却很少很轻松。”
【段意】此章是要求人们对自己要求严格,“守约而施博”,这一点的集中体现就是通过修饰自身来
治理天下。
【读解】“向外觅菩提,总是痴顽汉。”
我们可千万不要把那种放弃自己因地不耕种,却去别人田里除草的人当作了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人啊!
耕云先生的禅学讲话说:“自己从来不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 吃几碗饭,不知道自己能挑多重的担子,乃至于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天话,都不是自己所体验的,也不是自己能做得到的,却去要求别人。”
所以,那种“舍其田而芸人之田”的人其实是没有注意看看自己田里有没有草,而把眼睛盯在了别人的田地里。看到别人的田地里尽是草,而自己的田地里全是大豆高粱。所以才出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的情况。
实际上,是“瞒心昧己”的人,也就是孟老夫子所诊断出的病人。
没有病的人则是先种自己的田,求实务本,然后才推己及人, 正己而后正人,“修其身而天下平”。
回到儒学的基本内容上,还是《大学》的进修阶梯和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
道则高矣,美矣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禅解】此叹境也,即叹观也。盖天地万物,何一而非“逝者”?但愚人于此,计断计常。今既谓之“逝者”,则便非常;又复如斯“不舍昼夜”,则便非断。非断非常,即缘生正观。引而申之,有逝逝,有逝不逝;有不逝逝,有不逝不逝,非天下之至圣,孰能知之?
孔子在川岸上看水时,说了这两句感叹的话:逝者就像这水,日夜不停的流去。不舍昼夜的舍字,当止字讲,不舍就是不停止的意思。逝者的逝字,依古注,当往去讲。逝者,指世间一切人事物,无一不像川水,迁流无常,谁也不能使其常有。孔子这两句话,有诗意,有禅意,只许意会,难以讲解。
【原文】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1)日‘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2)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3)放乎四海。(4)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5)沟、浍皆盈,(6)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7)君子耻之。”
【注释】(1)徐子:即本书《滕文公上》篇中提到的孟子弟子徐辟。仲尼亟称于水:徐子所提到的孔子言论今已无可究桔,仅《论语·子罕》中有“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之言。(2)混混:朱熹《集注》云:“涌出之貌。”(3)科:赵注、朱熹均训为“坎”,即洼地。朱熹《集注》云:“言其进以渐也。”(4)放:赵注云:“至也。至于四海者,有原本也。”(5)七八月之间:周页的七八月,相当于农历的五六月,正是北方的乡雨季节。(6)浍:朱熹《集注》云:“田间水道也。”(7)声闻:朱熹《集注》云:“名誉也。”清:赵注训作“实”,即实际。
【译文】徐子说:“孔子多次对水加以赞誉,说‘水呀,水呀’,水有哪一点可取呢?”盂子说:“
125
从源头流出的水滚滚向前,昼夜不停,注满了低洼才继续向前,一直流入海洋。有本源的东西是这样,孔予所取的就是这一点。倘若没有本源,七、八月间雨水多时沟渠都满了,而它们的干涸是立等可待的,所以,名声超过了实际,君子觉得可耻。”
【段意】孔子对水的赞叹有多重含义,并随场合不同而相异(例如,《论语·子罕》载)孔子在大河边感叹说:“逝去的就像那河水一般,日夜不停地向前流去。”这是对光阴流逝的感叹)。孟子的阐发,也只是撷取自己所需要的一个侧面加以发挥。孟子认为,有本源的东西与无本源的东西不同,以此来比喻名卢和实际,则实际是本源,脱离实际的虚誉是无本之水,没有生命力。
【原文】孟子曰:“孔子登东山①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 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厂工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 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 也,不成章③不达。”
【注释】 ①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②容光:指能够容纳光线的 小缝隙。③成章:《说文》解释:“乐竟为一章。”由此引申,指事物达到 一定阶段或有一定规模。
【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 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 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 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 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 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
【读解】 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另一方面,基础要扎实, 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胸襟的拓展,境界 的升华。
登山如此,观水也如此。所以有“观于海者难为水”一说。既然大海都看过了,其它小河小沟的水还有什么看头呢?
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境界就是 这样一步一步提高的。
由此看来,我们还真不能小看了“游山玩水”的积极意义哩。 关键是看你怎么“游”,怎么“玩”。如果像报载某旅游局长所说: “现在旅游,不过是把麻将桌换个地方。”游山玩水都是打麻将,那当然是极端腐败,极端没意思的了。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能够 “登山”则“小鲁”,“小天下”;“观海”则“难为水”,思想境界 真正得到提高,得到升华,那也就“不虚此行”,即便是“公费” 也总算有一定收获了罢。这是擦边的话了。回到本题,既然“在 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既然“观于海者难为水”,那么,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所以,登山就要 登泰山,现水就要观海水,做学问就要做于圣人之门。这就拓 展胸襟,升华境界的道理。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另一方面,“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因为,光有本,水有源. 太阳和月亮的光辉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流水 不放过任何一个坑坑洼洼。那么,我们做学问,立志于道呢?也同样应该不马虎,不敷衍,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因为,与“日 月有明,容先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同样的道理,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既然如此,我们怎能不打好基 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呢?
总起来说,这是一段激励人立志向学和提高思想境界的绝妙好文,深富哲理,值得我们把它当作座右铭来读。
【原文】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①。君 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注释】 ①彀率:拉开弓的标准。
【译文】 公孙丑说:“道倒是很高很好的,但就像登天一样,似乎高不 可攀。为什么不使它成为可以攀及的因而叫人每天都去勤勉努力呢?”
孟子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工人而改变或者废弃规 矩,绝不因为拙劣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张满了弓而不发箭,只做出要射的样子。他恰到好处地做出样子,有能力学习的人便跟着他做。”
【读解】这里包含相互联系的两层意思。
125
第一层,真理不能降格以求,不能因为追求真理的困难或目标高远而降低目标或标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也是一样,高明的老师不能因为懒惰愚笨的学生而改变或放弃准则。这就是“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第二层,“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善于引导的老师总是给 学生留有消化理解的余地,重在传授方法,以身作则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这就是‘引而不发,跃如也。”把弓拉满,但却并不把箭放出去,而只是做出要放的样子,启发学生理解,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愿望。所以,孟子又把这种做法归结到“中道而立”的落脚点上。所谓“中道”,也就是无过无不及,做得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如此一来,孟子便很巧妙地把教育与学习的问题与儒学所标榜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联系在一起了。
做到了这一步,则老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愉快。
问题倒是在于,这样的启发式教育,要求老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必须是一等一的高手,而不仅仅是眼高手低的裁判员。
中道而立,谈何容易? 但总归是努力的方向罢。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