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上语文《月夜忆舍弟》pptx课件(44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九上语文《月夜忆舍弟》pptx课件(44页)

ID:576241

大小:8.18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 月夜忆舍弟 杜甫 唐肃宗乾元二年,立秋后。在远离长安的边远地区,杜甫对着月亮写下了《月夜忆舍弟》。从此,整首诗便让每一颗思乡怀人的心灵为之震颤。 四百年后的一天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读到这首诗说:浅浅语使人愁。 八百年后的一天 明代文学家钟惺读到这首诗说:含情往复不可言。 一千年后的一天清朝爱国诗人杨伦读到这首诗说:凄楚不堪多读。 那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又会读出什么样的滋味呢? 新课导入     杜甫(712~770),字 子美 ,尝自称 少陵野老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 杜工部 。是 唐 代最伟大的 现实主义 诗人,宋以后被尊为“ 诗圣 ”,与李白并称“ 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 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 杜工部集 》。 文学常识 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2、创作背景 文学常识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字正腔圆地读: 要求读准诗句中每一个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shù yàn sàn 吟读,感知音韵美 2 、 有板有眼地读: 要求读顺诗句,读出五言的音律节奏,读得有板有眼。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 / 人行,边秋/一雁 / 声。 露从/今夜 / 白,月是/故乡 / 明。 有弟/皆 / 分散,无家/问 / 死生。 寄书/长 / 不达,况乃/未 / 休兵。 吟读,感知音韵美 3 、 原汁原味地读: 诗有它的平仄规律,我们按照平仄的规律来读,就能读出一定的味道。 4 、 入情入境地读: 读出这份离散、这份牵挂、这份思念。 吟读,感知音韵美 译读,感知意境美 《月夜忆 舍弟 》 舍弟: 家弟。 杜甫有四弟: 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戍鼓 断人行, 边秋 一雁声。 戍鼓: 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 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 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 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译读,感知意境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 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 分散 , 无家 /问死生。 分散: 一作“羁旅”。  无家: 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译读,感知意境美 寄书/ 长不达 , 况乃 /未休兵。 长: 一直,老是。 不达: 收不到。达,一作“避”。 况乃: 何况是。 未休兵: 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译读,感知意境美 译文: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译读,感知意境美 1、请你选一个词来形容你读到这首诗时候的那份情绪,那份感受,你想到的是哪个词? 明确: 忧伤。 悲伤。 思念。 悟读,品诗情感美 2、请你静静朗读《月夜忆舍弟》,想一想,这些字词,杜甫听到了什么?这些声音让你产生怎样的情绪? 明确:他听到了戍鼓声和一雁声。 夜深了,戍鼓敲起来,街道上静悄悄的,这时候听到一声大雁的叫声,凄凉、孤独、忧伤便油然而生。 悟读,品诗情感美 3、从”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中你读到了什么? 明确:战争频繁,战事紧张,戍鼓一敲,人们立刻消失。 一雁,是孤雁,是失群之雁。古人就说“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夜深人静间,孤雁一声鸣叫,更是让人心生凄凉。 悟读,品诗情感美 4、在《月夜忆舍弟》中的这个“雁”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雁的意象大约有五种,同学觉得哪个更符合本诗?为什么? 雁的意象: (一)触发乡情、亲情,抒写游子思妇的绵绵思念; (二)代指书信、音信; (三)比拟自身,表现落寞孤单之苦; (四)状写景物高远寥廓; (五)渲染气氛,写悲壮凄凉之景; 悟读,品诗情感美 ①我觉得是触发乡情、亲情,抒写游子思归的绵绵思念。因为题目就叫《月夜忆舍弟》,这是一篇怀念亲人的诗歌啊。 ②也可以是比拟自身,表现落寞孤单之苦。杜甫此时很寂寞,没有弟弟在身边,觉得自己就是离群的大雁。 悟读,品诗情感美 ③还可以是渲染气氛,写悲壮凄凉之景。因为诗歌是写他思念弟弟,所以要先渲染气氛,然后才能将他的思念写出来。 ④状写景物高远寥廓也可以啊,人在辽阔的环境中容易感受到忧伤。 悟读,品诗情感美 秋风萧瑟、秋意凉凉,秋天、边关、戍鼓、孤雁鸣叫,这一个个意象给整首诗笼罩上浓重悲凉的气氛。 悟读,品诗情感美 5、那夜,杜甫看到了什么?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别的? 明确:看到了露水和月亮。 “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思念亲人,徒增悲伤。” 过了立秋,已经到了白露节气。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凉的是天气,凉的更是诗人的心。 悟读,品诗情感美 6、为什么月是故乡明?明明是普天之下共有一轮明月,本无差别,杜甫为什么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 明确:因为他爱自己的故乡,觉得故乡里的东西都是最好的。 故乡里有记忆,有童年、有家,有美好。诗人书写有悖常理的语句恰恰符合了人之常情。 弟兄分散,人各东西;家人如断线的风筝失去联系,是生是死,是悲是苦,恐怕只有千里之外的明月知道。 悟读,品诗情感美 7、你们知道杜甫为什么要到边关呢? 明确:唐肃宗乾元二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下汴州,西进洛阳。一时山东河南陷入战乱。杜甫不得不举家来到秦州,从此和弟弟们失散。 悟读,品诗情感美 8、战乱,他乡、秋夜,听到戍鼓雁鸣,看到露白月明,杜甫自然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呢? 明确: 有 弟皆分散, 无 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句流利婉转,特别是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说自己有兄弟,给寂寞的自己以安慰,但是接下来说兄弟都离散了,前后就形成了对比,更显得痛苦。后来加上没有家询问生死,更是增加了苍凉之情。 悟读,品诗情感美 小结:首联和颈联写戍鼓、写边、写秋、写一雁声、写露、写月,已经将苍凉孤寂之意推向了极致。这时,颔联起句将情感缓冲了一下:有弟。在这兵荒马乱朝不保夕的人世间,杜甫还有手足相望。啊呀,真高兴啊!可是没等我们高兴,情势转下,”皆分散“都流落他乡,都音讯不知。再细细一想,只是分散,那就还有重聚的时候。情感再次缓和,诗人却说:”无家“他的家到哪里去了?唉,这下到哪里打听他们的消息!情感就在这十个字跌宕起伏,抒发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悟读,品诗情感美 史载杜甫后来托人打听到弟弟们的消息,知道有的在山东,有的流落到河南。这一消息令人振奋,毕竟还活着。山东和甘肃距离近千里,路途遥远,本来就音信不便,更何况时战火连天的现在。一声叹息,万般愁绪涌上心头。 你看,仅仅20个字,就写出诗人的百转柔肠。用词的平常不是贫乏,诗人的情感都潜藏在其中。 全班齐读 悟读,品诗情感美 1、这首诗题目叫《月夜忆舍弟》题眼是“忆”,请问,这个忆只是回忆追忆思念的意思吗? 明确:寂寞忧伤: 担忧: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延读,拓展思维美 2、这首诗不仅仅是在写思念,更是在写对弟弟们的担忧、忧虑,操心,挂念。这种情感,在诗人的其他诗作中也有所体现。你能举一例子吗? 明确: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十年朝夕泪,衣袖不曾干。 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 ........ 延读,拓展思维美 诗人至情至性,写起对弟弟的情感,无不从真性情中流出。为此,梁启超先生评他为:“情圣”。 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 ------梁启超《情圣杜甫》 延读,拓展思维美 2、诗人担忧的仅仅是他的弟弟吗? 明确:天下的百姓。 安史之乱中所有背井离乡的人。 担忧国家。 延读,拓展思维美 诗人写的是自己的忧虑、担心,更是整个乱世人民流离失所的心理状态。诗人想得到弟弟的消息,更是想得到休兵的消息。这是一个48岁流落他乡士子的心声,更是全天下想要骨肉团聚的百姓的心声。正因为有这样的胸怀,他才能写出《春望》,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出《石壕吏》…… 延读,拓展思维美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情怀,所以四百年后的那天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读到这首诗说 ——浅浅语使人愁。 八百年后的那天, 明代文学家钟惺读到这首诗说 ——含情往复不可言。 一千年后的一天清朝爱国诗人杨伦读到这首诗说 ——凄楚不堪多读。 延读,拓展思维美 因为在诗的背后有的是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胸怀。一千三百多年后,台湾作家余光中就为杜甫写了这样一本书,他在书中写道: “李白令我们兴奋,王维、孟浩然令我们安详,李商隐令我们着迷,但真正令我们感动的是杜甫,他给我们的是灵魂的震撼。” -----余光中 延读,拓展思维美 阅读诗歌《月夜忆舍弟》,完成下面各题。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 ”。这首诗的体裁是 诗。 诗圣 五言律 中考链接 2、“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答: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在自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主观感受,写景生情,景随情变,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此外,今夜露白、故乡明月的词序稍作变化,化平凡为神奇,成为千古名句。 中考链接 3、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答: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 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中考链接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