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涌潮
·
一线潮
钱江涌潮
·
碰头潮
钱江涌潮
·
回头潮
28、
观 潮
(宋)周密
杭州市余杭区崇贤中学 李俊武
涌潮壮观,一浪推着一浪,如万马奔腾;人潮涌动,男女老少竞往,人潮追涌潮。盛世观潮,更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喜事。
简介南宋观潮盛事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江涌潮的奇伟壮丽,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作者简介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届浙江)。南宋文学家。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之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书画。《观潮》选自《武林旧事》,是他进入元朝后所写。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字音,掌握“方”“城”“倏尔”“文”“溢目”“江干”等常用词的意思,疏通文意。
2.理清课文结构。学习写景与记事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从钱塘潮的壮丽景色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
朗读
感受
读准字音:
沃日
京尹
艨艟
乘骑
倏尔
善泅
僦赁
舸
W
Ò
Y
ĭ
n
M
é
ng ch
ō
ng
J
ì
Sh
ū
Q
í
u
Ji
ù
l
ì
n
g
ĕ
☀边读边说,疏通文意。
给下列加下划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
方
其远出海门
A.
当……时
B.
才
②则玉
城
雪岭际天而来
A。
城市
B.
城墙
③
倏尔
黄烟四起
A.
忽然
B.
迅速
④皆披发
文
身
A.
画着文彩
B.
花纹
⑤
江干
上下十余里间
A.
江岸
B.
江的干流
⑥珠翠罗绮
溢目
A.
映人眼
D.
满眼
第一段文字翻译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从 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为最盛。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啊。
第二段翻译
每年(阴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第二段译文
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第三段译文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儿也不被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第四段译文
江岸上下十多里的地方,妇女的珠翠首饰、游人的华丽衣着满眼都是。车水马龙,道路为之堵塞。饮食和各种各样物品的价格都比平时加倍高涨;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理清文章结构
请概括每段的段意。
明确:
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
江潮从东而涌来时,似一条银线
潮如千百万只白色的鹅头在窜动,似千百万匹战马在奔突的潮头在我们的面前一拍而过。
“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
。
练习巩固
一、解释加下划线的词。1、浙江之潮,天下之
伟
观( )2、自既
望
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3、震撼激射,吞天
沃
日( )4、如
履
平地( )5、则一
舸
无迹( )6、饮食百物皆倍
穹
常时( )二、选择加下划线词的正确意义。
1、天下之伟观( )
A
景观、景色
B
看
C
显示
2、方其远出海门( )
A
方向、方位
B
方法
C
当
3、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A
尽可能,尽量
B
达到顶点
C
穷尽
4、并有乘骑、弄旗、标枪( )
A
一人一马
B
马
C
骑马的人
三、作者描写“天下之伟观”的浙江潮的顺序是( )
A
由近及远
B
由远及近
C
由总到分
D
由整体到局部
练习巩固答案
一、1、雄伟2、阴历十五3、用水淋洗4、踩5、小船6、高,大 二、1、
A 2、C 3、C 4、B
三、
B
望海潮
(宋)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