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合集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合集

ID:576483

大小:10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 编写者: 挂联领导:____________学生:______________‎ ‎ ‎ ‎ 第一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助 读 单 助读目标:‎ ‎ 1.能读会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并能掌握这些词语的意思。 ‎ ‎ 2.能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3、能根据课文的标题和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并简要概括其内容。 ‎ 助读过程: ‎ 一、教材助读:‎ ‎ 1、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本名_______,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在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课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选自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_,对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 2、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 三味书屋的先生: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1849~1929年),名怀鉴,字镜吾,浙江会稽人。先生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二、整体感知:‎ ‎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段序,借助工具书认识、理解、掌握生字词。(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注音、解释。) 2、读文题,你从中得出什么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听朗读录音, 然后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分别找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并划上记号:写百草园:起于“ ”句 ,止于“ ”;写三味书屋部分:从“ ”到“ ”中间“ ”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 4、再快速阅读课文,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看法。可用“ 的百草园”、“ 的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来。从文章中找出你的理由。‎ ‎ 5、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提示:先分析整体顺序,再分析局部顺序)‎ 6、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我的疑问:‎ ‎ 教师个性研读构思(请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自行设计操作)‎ ‎ ‎ ‎ 第二课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助 读 单 助读目标:‎ ‎ 1、学习生字生词,了解作家作品。 2、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插叙写法。‎ 助读过程:‎ 一、教材助读:‎ ‎ 1、走进作者:查阅相关的资料,识记作家作品。‎ ‎ 2、文体知识: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 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叙述方式叫插叙。常见方式有三种:(1)联想式(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联想引出插叙。)(2)转述式(借助作品中人物的叙说进行插叙。)(3)直述式(不借助文中任何人的口述或联想,直接在文中插入事件的方式。)‎ ‎ 二、整体感知:‎ ‎ 1、用你喜欢的方式速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利用工具书自己解决,并识记“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音、形、意。‎ ‎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你知道作者用什么作为线索把文章中的故事串联起来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我的疑问:‎ 教师个性研读构思(请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自行设计操作)‎ ‎ 第三课 丑小鸭 (安徒生) ------ 助 读 单 ‎ 助读目标: ‎ ‎ 1、了解童话的特点,了解安徒生的生平。 2、排除文字障碍,掌握并运用字词。‎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助读过程:‎ 一、教材助读:‎ ‎ 1、走进作者: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祖母曾行乞街头,父为鞋匠,母帮人洗衣。因父早逝,十三岁即出外谋生。当过商店学徒、剧院杂役。1827年开始文学创作,写有诗歌、戏剧、小说、游记等各类体裁作品,以童话创作成就最大。共一百六十余篇。《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因有底层生活经历,作品多能站在劳苦人民的立场。暴露统治阶级的奢侈、残暴和愚蠢,描述劳动人民的贫困与智慧。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情节、深刻的内容、简洁而明快的艺术形式著称于世。 2、文体知识:回顾上册所介绍的有关童话的知识。 二、整体感知:‎ ‎ 1、课件演示丑小鸭动画,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 2、听教师(或请读得好的学生)范读全文,勾画好词佳句,然后查解生字词的音、形、义。 ‎ ‎ 3.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述情节:(理线索):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 ‎ (明结构)、(知内容):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结合下表回答。‎ ‎ 地 点 丑小鸭的命运 丑小鸭的态度和行动 ‎ 在鸭群和鸡群中 ‎ 被排挤、讪笑 ‎ 觉得非常悲哀 ‎  沼泽地 ‎ ‎ ‎  老太婆家 ‎ ‎ ‎  灌木林里 ‎ ‎ ‎  老农家 ‎ ‎ ‎  花园里 ‎ ‎ 三、我的疑问: ‎ 教师个性研读构思(请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自行设计操作)‎ ‎ 第四颗 诗两首------ 助 读 单 ‎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助读目标:‎ ‎ 1、了解外国诗两首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查解生字词的音、形、义。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 ‎ 3、反复诵读,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4、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背诵这两首诗。‎ 助读过程:‎ ‎ 一、教材助读:‎ ‎ 1、走进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主题切中当时俄国会 ‎ 2、写作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重大问题,塑造了“多余的人”“小人物”等俄罗斯文学的典型形象。‎ ‎ 二、整体感知:‎ ‎ 1. 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配乐朗读,学生听读。(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 ‎ 2、教师范读,再由学生读 ,同时勾画和查解生字词的音、形、义。(标注在文中所在位置)‎ ‎ 3、朗读,注意诗的感情基调,并注重诗的重音、节奏、停顿,用“/”在诗句中标出诗的节奏。 4、指名学生进行朗读,其余同学作出中肯的评价。‎ ‎ 5、学生反复阅读这首诗直至背诵,并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 。 三、解读诗歌大意(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见解)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怎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的疑问:‎ 教师个性研读构思(请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自行设计操作)‎ ‎ ‎ ‎ ‎ ‎ ‎ ‎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助读目标:‎ ‎ 1、理解诗歌大意。 2、认识慎重的选择人生的意义。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助读过程:‎ 一、 教材助读;‎ ‎ 走进作者: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二、整体感知:‎ ‎ 1、多媒体播放《未选择的路》的配乐及情景画面,教师朗读示范。‎ ‎ 2、学生观画面的同时,听配乐朗读录音,用“/”在诗句中标出诗的节奏。欣赏、品味、感悟。 3、自由朗读, 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 4、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 ‎(1)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感悟哲理: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师个性研读构思(请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自行设计操作)‎ ‎ ‎ ‎ 第五课 伤仲永(王安石)------ 助 读 单 助读目标:‎ ‎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 ‎ 2、(1)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2)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 ‎ 3.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助读过程:‎ 一、教材助读:‎ ‎ 1、走近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 一。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 2、文体知识: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 ‎ 《伤仲永》是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 二、 整体感知:‎ 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停顿。 ‎ 2、 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学生齐读课文。 ‎ ‎ 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⑵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⑷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⑸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勾画和查解生字词的音并识记。‎ ‎4.学生自由朗读;点名朗读,师生评议;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翻译课文,并将不懂之处标出来,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小组代表翻译课文,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 ‎6、思考下列问题:‎ ‎ (1) 如何理解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这篇文章的叙事部分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请认真填空。‎ 从“ ”到“ ”详写仲永才智极盛。‎ 从“ ”到“ ”略写仲永才智枯竭。‎ 从“ ”到“ ”略写仲永才智衰退的原因。‎ ‎ (3)你认为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的疑问:‎ 教师个性研读构思(请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自行设计操作)‎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