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合集(114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合集(114页)

ID:576501

大小:461.5 KB

页数:115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宝台乡中心学校 苟小琳 八年级语文(上)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6篇,自读14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教班级八年级二班共46人,经过上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全体同学的语文水平有所提高,尤其是阅读能力,差生有所减少,但有些同学仍然没有学好,他们平时考得都比较好,在期末成绩却下降了,这可能在于他们掌握得知识还不够牢靠。因此本学期还要加大巩固的力度,争取在期末考出好的成绩。‎ 从上学年的教学和测试情况来看,八二班学生仍然存在水平相对较低,参差不齐的状况。‎ 思想状况方面: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比较一般,仍处在朦胧状态,学习习惯也比较差,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预习习惯没有能够形成,上课也有一些会常开小差,不太能够积极回答问题。但也有少数学生情况较好。有三五个属于无能为力型,所有的科目都是在混日子,语文也不例外。‎ 学习心理方面:有1/3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较认真刻苦,他们的学习情绪比较稳定,有的尽管基础较差,也能坚持不懈,较能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不会受到环境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扰,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帮助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有l/2的学生属于鞭策进步型,此类学生平时能够配合老师的教学,但自觉性和定性不足,课堂喜欢享受欢乐,他们希望有好的成绩,但好逸恶劳,怕吃苦受罪,不愿付出劳动,上课时而认真时而精神不振,回家很少复习功课,需要老师的督促才会有所作为;尚有十多个学生属于不思进取型,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差,他们或偏向其他科,不理语文,或根本对学习毫无兴趣,需要老师再三跟进才能勉强完成作业。 ‎ 三、学期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 第 115 页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说话简明连费得体,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文体方面,本学期以训练记叙的能力为主。‎ 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第 115 页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学生探究性的学习。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扩展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 ‎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 ‎7. 实行目标分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8.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推行语文素质教育。‎ ‎9.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作品自作不少于70%‎ ‎10.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 容 课时数 ‎1‎ ‎《桃花源记》《短文两篇》‎ ‎6‎ ‎2‎ ‎《核舟记》《大道之行也》‎ ‎5‎ ‎3‎ ‎《杜甫诗三首》 第五单元作文 检测 ‎6‎ ‎4‎ ‎《三峡》 《短文两篇》‎ ‎6‎ ‎5‎ ‎《观潮》《湖心亭看雪》‎ ‎5‎ ‎6‎ ‎《诗四首》第六单元作文 检测 ‎6‎ ‎7‎ ‎《新闻两则》《芦花荡》‎ ‎6‎ ‎8‎ ‎《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 ‎3‎ ‎9‎ 第一单元作文 检测 ‎ ‎5‎ ‎10‎ ‎ 复习 中考 ‎3‎ ‎11‎ ‎《阿长与》《背影》‎ ‎6‎ ‎12‎ ‎《台阶》《老王》‎ ‎3‎ ‎13‎ ‎《信客》第二单元作文 检测 ‎6‎ ‎14‎ ‎《中国石拱桥》《桥之美》‎ ‎6‎ ‎15‎ ‎《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 ‎ ‎5‎ ‎16‎ ‎《说屏》第三单元作文 检测 ‎6‎ 第 115 页 ‎17‎ ‎《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 ‎ ‎6‎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 ‎4‎ ‎19‎ ‎《你一定会听见的》 第四单元作文 检测  ‎ ‎7‎ ‎20‎ 复习检测 ‎21‎ 复习期考 第五单元 本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古代诗人“忧天下忧”、脱俗豁达的情怀,体会古代文化的魅力。‎ ‎2.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提高阅理解能力。‎ ‎3.识记、了解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段落和作者简况。‎ ‎4.积累、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古今异义词。‎ ‎5.知识与能力要求综合归纳。‎ 文言文阅读 ‎①阅读方法:‎ ‎⑴反复诵读:文章意境、作者感情、读准字音、读清句子 ‎⑵涵泳品味:文章语言、作品意境、诗情画意 ‎⑶品味文眼:疏理关键词句,找出字眼、文眼 ‎⑷角色朗读:体会人物语言,揣摩说话语气,理解语言逻辑 ‎②基本技能:‎ ‎⑴复述法:疏通文字、理解大意、口头表达 ‎⑵读议结合法:熟读课文、揣摩精妙、解析重点 ‎⑶迁移法:联想想像、突出情趣、丰富感情 ‎⑷比较法:比较作者、比较题材、比较语言风格及写景抒情 ‎③基础知识 ‎⑴一词多义、通假字 ‎⑵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 ‎⑶近义词比较、句式(反问句、被动句、设问句)‎ ‎④古文体裁 ‎⑴议论文: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 第 115 页 ‎⑵记叙文:传状、碑志、箴铭 ‎⑶抒情文:颂赞、辞赋、杂记、哀祭 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拟用八课时完成,精读课文各用两课时,自读课文各用一课时。‎ ‎21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朗读、背诵课文。 ‎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象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 ‎(1)朗读、背诵文言文。 ‎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 难点: ‎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方法:‎ ‎  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4.延伸阅读。‎ 教具准备:‎ ‎  多媒体CAI课件、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二课时 ‎ 第 115 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介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步骤:‎ 一、预习 ‎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 mo)诣(yi) ‎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 二、导入 ‎ ‎1.作者简介: (多媒体显示其画像)‎ ‎2.导语: ‎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 三、课文分析 ‎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 ‎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 ‎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怯。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四、小结 ‎ ‎1.古今词义。 ‎ 第 115 页 ‎2.一词多义 ‎ ‎3.判断句 ‎ 五、作业 ‎ l.课后练习。 ‎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步讨论问题,整体掌握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 二、课文分析 ‎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 ‎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4.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5.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6.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 第 115 页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7.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 ‎8.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 ‎9.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 ‎10.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 ‎11.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 三、小结 ‎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 四、作业 ‎ ‎1.课后练习。 2.练习册上的作业。‎ 五、板书设计 ‎ 桃花源记 ‎ 美 ‎ 乐 奇 第 115 页 ‎(虚景实写,中有实)‎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领略了桃花源的美景,但是对文言文中的虚词的掌握还不够好,这还需努力。‎ ‎22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背景。‎ ‎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教学难点:‎ ‎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2. 《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 ‎ 第 115 页 教学课时:两课时 ‎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陋室铭》,作者及文体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韵律,读出情感;整体感知文意,着重欣赏本文的写作特色。‎ 一、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①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 ‎ ‎②作者及文体简介(多媒体显示)‎ 二、学习课文 ‎ ‎   (一读  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 ‎①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 明确: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 ‎②学生试读课文 ‎ ‎③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 ‎ ‎④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   ‎ 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 ‎(二读  品析诗句) ‎ ‎  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 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 ‎②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 ‎ ‎③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 第 115 页 明确:鸿儒 ,无白丁(雅) ‎ ‎④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 ‎ ‎⑤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 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⑥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 ‎⑦“鸿儒”可否换成 “群儒”? 不能。“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 ‎(三读  领悟内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 ‎ ‎①“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 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 ‎ ‎②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 ‎ 明确: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 ‎ ‎③首尾句有何关系? 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 ‎ ‎④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 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 ‎⑤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的构思。全文起于比兴,继而对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写,再通过类比,巧妙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 ‎⑥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 三、教学小结(略) ‎ 四、全班竞背(①学生自由背,②小组中相互背,③全班竞背) ‎ 五、板书设计: ‎ 陋室铭 山水 比兴  引陋室  何陋之有 对偶  拟人  描环境 ‎ 衬托  对仗  夸朋友 ‎ 虚实  对比  话生活 不陋 第 115 页 ‎ 类比  暗含  立志向 引经据典 表态度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  学生自主品评这篇课文美在何处,然后逐步品析文章,突出文章精辟的语言美、精妙的形象美、隽永的意蕴美。背诵课文,对照阅读《陋室铭》与《爱莲说》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写法的妙处。‎ 教学步骤: ‎ 一、导入课文 ‎ ‎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 二、整体感知课文 ‎ 请大家看录像,先欣赏一下这篇文章。‎ 三、解题,揭示学习目标 ‎ ‎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 ‎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 ‎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 ‎1.检查自读情况(看屏幕,提问) ‎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 ‎ 周敦颐(         )            可爱者甚蕃(         )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 不蔓不枝(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 第 115 页 花之隐逸者也(         )  陶后鲜有闻(         ) ‎ ‎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的一般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声音哄亮,吐字清晰。 ‎ ‎2.问:文字上还有没有不懂的?请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 ‎3.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 五、研读课文 ‎ ‎(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 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 ‎3.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 ‎1. 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 第 115 页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 ‎(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 ‎1. 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    “噫” ‎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 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 ‎3.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 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 ‎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 ‎4.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 第 115 页 六、指导学生背诵。 ‎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老师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把它背出来。 ‎ 七、总结课文 ‎ ‎1.学生总结 ‎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 ‎2.教师总结 ‎ 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 八、布置作业 ‎ 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 九、板书设计 ‎ 爱莲说 ‎ 精辟的语言 美好的形象 隽永的意蕴 教学后记:‎ 教学中加强朗读背诵指导,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23 核舟记 魏学洢 教学目标:‎ 第 115 页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诘、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术。‎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题部分的说明顺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高超的雕刻技术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读想法。2.发现法、探究法。3.点评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探究思考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课堂训练,强化文言知识积累和运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核舟记》。(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第 115 页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教师提示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3.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三、整体把握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3.多媒体显示文中优美的语句。‎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六、课堂练习 ‎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七、布置作业 ‎ ‎    1.熟读全文,背诵第三段。能背诵全文者背诵全文。 ‎ ‎    2.作课文后面的练习。 ‎ 八、板书设计 核舟记 ‎ 一、概述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巧 细 生 ‎ ‎    致 动    整体   空 ‎ 二、详写核舟   间 ‎ 船舱 ‎ 观 说    局部   船头 ‎ 第 115 页 ‎  察 明 船尾 顺 ‎ 三、总述并评价 船顶 序 教学后记:‎ 学习本文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24 大道之行也 ‎《礼记》‎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4.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2.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探究创新法。‎ 第 115 页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已选好的一张科幻VCD、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指导学生诵读;探究性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内化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画卷。‎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整体把握 范读课文,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研读理解 自由朗读,掌握文言词 知道学生翻译课文 ‎1.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2.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3.全班交流 三、探究讨论:‎ ‎1.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3.指导朗诵 ‎4.理清文章脉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本文分三层 ‎ (一)总领全文 ‎ (二)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 (三)总结全文 ‎5.指导单独朗读,注意停顿 四、教师总结:‎ 第 115 页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他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两千年来一直被许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五、作业布置:‎ ‎1.思考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之处?‎ ‎2.背诵并默写全文 六、板书设计 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满足生存需要 大道之行也 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满足发展需要 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总括全文,折射现实 教学后记:‎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25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及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 ‎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第 115 页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畜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古诗五步教学法。‎ ‎4.诗歌境界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互动,学习研讨《望岳》《春望》,指导学生朗读,感知诗意,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品味诗的意境,结合读诗的切身体验,赏析诗歌的美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 二、读读讲讲问问。  ‎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整体感知。‎ 第 115 页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 三、总结。  ‎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 学生自由发言。  ‎ 四、《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第 115 页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第 115 页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五、作业布置 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 教学步骤: ‎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 ‎1. 介绍背景。 ‎ ‎2. 简介作者。 ‎ 二、出示教学目标: ‎ 三、整体感知: ‎ ‎1. 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 ‎2. 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 四、看图理解课文: ‎ ‎1. 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 ‎2. 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 五、说一说: ‎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 七、合作探究: ‎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九、作业布置:‎ ‎1.背诵诗三首。‎ ‎2.完成练习册 十、板书设计:‎ 第 115 页 石壕吏 ‎ ‎ 开端(1—4)“致词”的由来。‎ 发展(5—16)老妇苦叙不幸 “致词” ‎ ‎ 高潮(17—20)老妇自请应役 的内容 ‎ 尾声(21—24)作别老翁——“致词”结果 远望 绵绵不尽 近望 泰山 秀美高大 望岳 细望 极高幽深 愿望 抒远大抱负 ‎ 望春城败象 忧国伤时 春望 念亲人境况 念家悲己 教学后记:‎ 教学本文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第六单元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以自然山水为主题,课文以古代诗文为主。‎ ‎2.五篇课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 ‎3.本单元的诗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 ‎4.但这些诗文都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了在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不同空间内旧的风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第 115 页 ‎2.了解文中所写的自然景观,感受自然美。‎ ‎3.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学方法:‎ 教读本单元应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的优美意境,引导学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拟用15课时,《桃花源记》、《短文两篇》、《核舟记》各用3课时;《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各用2课时,第五单元作文 、复习、检测共用5课时。‎ ‎26 三峡 郦道元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了解文中所写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深入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第 115 页 ‎3.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 ‎2.拓展法: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 ‎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 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多媒体课件出示)‎ 正音: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ào) ‎ 三、研读课文: ‎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第 115 页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矿襄陵 [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讨论:“清荣峻茂”,朗读时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第4自然段 ‎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畅读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妙处。‎ 讨论: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峡相比,有什么特点?‎ 五、品读课文。 ‎ 体会文章“片言万语”的精炼,音韵的和谐,思路的清晰。‎ 讨论:1.全篇只几百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请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文章语言的精炼:‎ ‎2.本文读起来具有音韵美,琅琅上口。你能发现作者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吗?找出文章中的对偶句和韵脚。‎ ‎3.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会怎么样?‎ 六、作业布置:熟读成诵 七、板书设计:‎ 第 115 页 山——两岸连山 隐天蔽日 高峻美 三峡 夏——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奔放美 水 春冬——素湍绿潭 悬泉瀑布 清幽美 ‎ 秋——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凄婉美 教学后记:‎ 教学本文,应在疏通文句、把握文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写景的脉络,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 ‎27 短文两篇 ‎(一)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学目标1、2 ‎ 难点:教学目标3‎ 课前准备 ‎1.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资料,了解陶弘景的生平。‎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齐背郦道元的《山峡》‎ ‎2.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言 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 第 115 页 ‎3.学生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二、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课文 ‎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3.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解释以下加点词,翻译粗字体句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4.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三、合作探究 ‎1.以小小组为单位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参考《山峡》的各种描写角度)‎ ‎2.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班级交流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其四 第 115 页 ‎: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总之: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郦道元抓住江水与两岸高山特征,状物传神,描绘了一幅奇异美妙、既生机盎然又幽深冷静的图画,又于其中寄寓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则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四、背诵默写 自背、互背、最后当堂默写 五、佳句运用 本文和《山峡》一样,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最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看谁用得多,用得好。‎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六、作业布置 ‎  1.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记承天寺夜游》‎ ‎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景,是怎样写的?‎ ‎4.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答谢中书书》有什么不同?‎ 七、板书设计:‎ ‎ 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答谢中书书》 色彩相配之美——两岸石壁 亲林翠竹 第 115 页 ‎ 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教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预习要求:‎ ‎1.解决生字词注音;‎ ‎2.看注释、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3.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 ‎4.找古今中外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结合苏东坡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和本地东坡遗迹(惠州东坡亭、东坡小学等)导入。‎ 学生自由发言,简介东坡的生平、经历、作品。‎ 投影:作者生平。‎ 二、疏通文意 ‎(1)解决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遂(suì) 寝(qǐn) 藻(zǎo) 荇(xìng)‎ ‎(2)朗读课文,听录音纠正 ‎(3)解决重点词语(投影)‎ 欣然:高兴地 念:思考、想到 相与:一起 ‎ 遂与外人间隔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第 115 页 ‎ 遂至承天寺 盖竹柏影也 三、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1)研习课文 ‎①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明:叙述、描写、抒情 ‎②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③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 修辞 作用 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比喻 生动形象 如临其境 皎洁、澄清、透明 ‎④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⑤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四、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五、作业布置:背诵《寄承天寺夜游》。‎ 六、板书设计 描绘 —— 庭中月色 追求 —— 美好事物 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人生观 贬官 谪居 第 115 页 教学后记:‎ ‎《答谢中书书》,写的则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28 观 潮 周密 教学目标:‎ ‎1.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 ‎2.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3. 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 教学难点:‎ 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 感悟发现法 引导发现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读书发现--质疑问难--组内合作--组外协作)、感悟发现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钱塘大潮录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第 115 页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4.出示学习目标。(目标教学法)‎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感悟发现法)‎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 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第 115 页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 ‎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板书设计 观 潮 闷雷滚动出白线 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 钱塘奇观天下传 教学后记:‎ ‎  学习本文,引导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第 115 页 ‎ 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第 115 页 ‎29 湖心亭看雪 张岱 课 型:教读课 执教人:苟小琳 教学目标:‎ ‎(1)课文内容分解表 知 识 点 学 习 水 平 识 记 理 解 运 用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 ‎∨‎ ‎2.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 ‎∨‎ ‎3.背诵课文。‎ ‎∨‎ ‎∨‎ ‎(2)学习水平描述表 知识点 学习水平 描 述 语 句 行为动词 ‎1‎ 理解、运用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归纳分析讨论 ‎2‎ 理解、运用 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理解、运用 ‎3‎ 识记 背诵课文 记住 二、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四、媒体选择与组合 媒体选择如下表所示:‎ 知识点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媒体在教 学中作用 使用方法 ‎1‎ 校园网络 显示文章 标题结构 便于学生整 体感知课文 边出示 边归纳 第 115 页 ‎2‎ 课件 显示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 便于学生赏析课文语句 边出示 边分析 ‎3‎ 多媒体朗读 朗读课文 便于学生欣赏课文 学生听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冬季中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 多媒体显示“西湖雪景”。‎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四)师生共同品读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学习白描的手法,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五)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 投影 ‎ 课题、作者及简介 ‎ 教师简介背景 ‎ 投影 ‎ 前提诊测(检查预习题目) ‎ 学生讨论回答 ‎ 听录音朗读课文 ‎ 指导学生准确地朗读课文 ‎ 开始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掌握课文整体结构 ‎ 投影 ‎ 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 教师小结归纳  ‎ 教师重点分析第一、三部分 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教师讲解最后一段,总结归纳课文内容 学生读课文、看笔记 结束 六、教学流程 第 115 页 七、课堂小结 张岱《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的运用娴熟老练,浑然天成;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学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对作者这种消极避世的意绪,还应该批判地对待。‎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板书设计 叙事 超凡脱俗 湖心亭看雪 抒情 写景 孤芳自赏 教学后记:‎ 教学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展示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情绪,应引导学生批判的对待,历史地分析。‎ ‎30 诗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过程和方法目标:‎ ‎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第 115 页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意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这四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歌咏田园风光,文笔优美,情真意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 教学重点:‎ ‎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 ‎2.点拨法。抓住关健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 ‎3.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认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朗读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归园田居》,指导学生自读《游山西村》,品味诗歌的人情美、风物美。了解诗歌的背景知识;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间意;赏析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诗歌。‎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诗四首》。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最能代表他诗歌创作成就的是田园诗。我们先来学习他的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其三)。‎ 二、指导朗读,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提示一些应注意的词语: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第 115 页 ‎2.要求学生用“/”给《归园田居》(其三)一诗划分节奏。‎ ‎3.教师播放示范旅进朗读课件,要求学生仔细听读,纠正不恰当的读音和节奏。‎ 三、师生共同赏读《归园田居》‎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这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一个剪影,请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 教师提示: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 ‎3.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意境美。‎ ‎(1)提问: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想像“带月荷锄归”的动人画面。‎ 明确: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这是一幅多么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夕露沾我衣”,露水调皮而多情,它们给了辛苦一天的诗人温柔的抚慰,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 ‎(2)提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乡村的自豪之情。‎ ‎4.学生齐读,尝试背诵。‎ ‎5.深层探究。‎ 提问: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可提供另外两首诗帮助学生理解。‎ 多媒体显示另外两首诗。‎ 四、指导学生自读《游山西村》‎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课件,指导学生朗读。‎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多媒体显示问题:‎ 第 115 页 ‎(1)诗题《游山西村》,八句却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请结合诗句对此作一番分析。‎ ‎(2)诗歌三、四句,有人认为是回忆来村的经历,有人认为是入村后徐行山村周围所看到的景致,你觉得哪种看法更切合语境?‎ ‎(3)诗人为什么结尾写道“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是什么使诗人如此留恋?‎ ‎(4)全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深入体味诗歌的语言美,积累名句。‎ 提问:《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 ‎6.学生齐读《游山西村》,背诵。‎ 五、背诵两首诗,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预习《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使至塞上》,指导学生自读《渡荆门送别》。了解诗歌的背景知识;朗读诗歌,感知诗意;赏析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诗歌。‎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盛唐时期两位著名的诗人王维、李白的诗作《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二、师生共同赏读《使至塞上》‎ ‎1.诗人及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课件。‎ ‎3.学生大声读诗,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1)教师提示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疏通诗句。‎ ‎(2)选两位同学概述诗意,其余同学点评。‎ ‎4.引导学生口味诗歌的诗情画意。‎ 第 115 页 ‎(1)学生朗读诗歌。‎ ‎(2)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 多媒体显示边塞的奇丽风光,帮助学生想象。‎ ‎(3)名句赏析。‎ 提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4)体验诗中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提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学生默写全诗。‎ 三、指导学生自读《渡荆门送别》‎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课件,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3.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 ‎4.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自读。‎ ‎5.学生齐读《渡荆门送别》。‎ 四、两首诗都写了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试比较它们的异同 ‎1.学生齐读《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2.比较鉴赏。‎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或绘画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 七、板书设计: 首联 叙事 使至塞上 颔联 景中含情 颈联 诗中有画 尾联 叙事 渡荆门送别 ‎ 首联 叙事 渡荆门 颔联 写景 激动 颈联 欣喜 送别 尾联 思乡、惜别 第 115 页 教学后记:‎ 学习这四首诗,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意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第一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 五篇课文都是有关战争的优秀篇章。阅读这些作品,可以了解历史一,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2.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感情。‎ 三、教学方法:‎ 教读本单元应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拟用15课时,《新闻两篇》、《芦花荡》各用3课时;《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各用2课时,第五单元作文 、复习、检测共用5课时,机动时间一课时。‎ ‎1 新闻两则 第 115 页 毛泽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2.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战争中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 ‎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 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新闻主体部分个层次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报纸。‎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2.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导入课文的方式可根据需要设定)‎ ‎ ‎ 第 115 页 ‎ (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或让学生拿出报纸浏览新闻版,简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2.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3.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4.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5.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6.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三、教师导学 ‎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 第 115 页 二、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 讨论后明确:‎ ‎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三、拓展延伸 ‎ ‎  教师导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第二则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了解新闻内容。再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新闻知识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提出思考题。‎ 默读第二则新闻,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具体分析第二则新闻,并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给予鼓励。‎ 四、教师小结 ‎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五、布置作业 ‎ ‎  1.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 ‎2.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了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鲜事,3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 ‎ 第 115 页 新闻标题 新闻导语 新闻主体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开头至“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第一层:中路军渡江情况。第二层:西路军渡江情况。第三层:东路军渡江情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教学后记:‎ 本课学习,我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讲解有关新闻的常识,学生能分清新闻的结构。但是有少部分同学概括事件经过的能力较差,要加强训练。‎ ‎2 芦花荡 孙犁 课型:教读研讨课 ‎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 ‎2.复述故事情节。‎ ‎3.学习抓住人物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写法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 ‎2.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领会文章讴歌抗日军民的战斗精神的主题。‎ 教学重点:‎ ‎1.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 ‎2.体会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 第 115 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文字资料 ‎ 预习提纲:通读课文,课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课时安排:两课时 ‎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知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课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 早读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还有那些生字词需要帮助的吗?(学生提出,教师解决) ‎ 二、作者介绍:‎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其他情况见教师用书P15-16页适当介绍) ‎ 三、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 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也可参见教师用书P11页) 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 ‎1.明确目标 ‎2.检查生字词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 ‎(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 四、复述故事情节 第 115 页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1.识记字词。2.进一步阅读课文,分析老头子的性格特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人物性格,体会景物描写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速读课文,概括老头子的性格特征,说说文章是怎样来突出这一特征的?‎ 四人小组讨论,举手回答,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过于自信和自尊: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他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在过封锁线时,认为万无一失,女孩子受了伤,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这些都体现了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 爱憎分明:他对于同胞姐妹充满的挚爱,对日本鬼子满怀仇恨,大菱受了伤,他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并付诸行动。‎ 有高涨的爱国热情: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是他像青壮年一样,充满了活力,无所畏惧,为苇塘里的部队输送粮食等。‎ 智勇双全:他为了给大菱报仇,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然后在船头放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上当,把他们引入埋伏圈,然后痛打鬼子。‎ 景物描写。‎ 二、体会景物描写作用 ‎《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的很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益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的风光的描绘。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速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谈感受。‎ 情节 ‎ 芦花荡 ‎ 环境 ‎ 人物 ‎ 传奇色彩 ‎ 诗情画意 ‎ 立体美 真实美 ‎ 老头子:老当益壮、精明能干、满怀自信、勇敢无畏、藐视敌人,技艺高超,爱国抗日、爱憎分明 ‎ 大菱:年轻机敏、活泼爽直、热爱生活, 二菱:勇敢坚强 ‎ 三、板书设计:‎ 第 115 页 教学后记:‎ 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 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 ‎3 蜡烛 西蒙诺夫 课型:新授课 ‎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三)德育目标:‎ 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第 115 页 记得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4.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6.总结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第 115 页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三、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同学们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四、课后练习: 1)课后练习二。 2)课后练习三。‎ 五、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并且用上研读与练习中的字词,300字左右即可。‎ 六、板书设计:‎ 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 ‎ 红军的生命之光 ‎ 南斯拉夫人民的哀思 ‎ 教学后记:‎ 学习本课时,我让学生复述课文,在复述中把握记叙文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抓住老妇人的形象分析。更深层次的体会人物感情。理解文章主题。‎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课文类型:阅读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第 115 页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二)能力目标:‎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三)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生字词,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资料,查阅有关雨果的资料。‎ 教师:准备配乐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我们很多同学都读过他的小说。今天学习他另一篇文章,同学们会对他有更全面的认识。‎ 二、整体感知 教师板书课题,检查预习,小组交流查阅资料,教师投影学习目标。‎ 教师配乐朗读,投影思考题,学生听读思考:‎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态度?‎ ‎2.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这样说,表现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学生听读后,讨论交流,教师点拔。‎ 雨果: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三、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投影圆明园的图片)‎ 第 115 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文中对比鲜明、精彩的语句细细体会,思考问题。‎ ‎1.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语言有什么特点?‎ ‎2.雨果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语言有什么特点?‎ 提示:用圈点法精读,体味精彩语言,了解反语的作用。‎ 四、自主评价 教师导学。学习本文后,同学们不仅品味了雨果的精彩语言,而且感受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如果要更好地感受他的内心世界,请你也用书信的形式,给他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你如何评价雨果的观点?他的胸怀和品格对你有什么启发?‎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作为中国人,你是怎样看待的?‎ ‎3.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五、布置作业 整理读后感的内容,写在练习本上。‎ 六、板书设计:‎ 圆 明 园 ‎ 总评: ‎ 分说: ‎ 总述: ‎ ‎“世界奇迹 ‎ 与巴特农神庙比较 ‎ ‎“概述耗费劳动之 巨的亚洲文明 ‎ 充满赞美之情 ‎ 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 教学后记:‎ 先用有趣的故事吸引住他们,故事明白了。那么这篇课文就好理解了。‎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课 型:讲读课 执教人:苟小琳 教学目标:‎ ‎(1)课文内容分解表 第 115 页 知 识 点 学 习 水 平 识 记 理 解 运 用 ‎1.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 ‎∨‎ ‎2.揣摩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领会语言的深层含意。‎ ‎∨‎ ‎∨‎ ‎3.积累下列词语。 肃穆、荒谬、健忘 ‎∨‎ ‎(2)学习水平描述表 知识点 学习水平 描 述 语 句 行为动词 ‎1‎ 理解、运用 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归纳分析讨论 ‎2‎ 理解、运用 揣摩语言,体味其丰富的内涵,增强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 理解讨论 ‎3‎ 识记 查阅字词典,记住字词的含义 记住 二、教学重点:‎ 把握引文与正文,正文四个部分的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揣摩含意丰富的语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意。‎ 四、媒体选择与组合 媒体选择如下表所示:‎ 知识点 媒体类型 媒体来源 媒体内容要点 媒体在教 学中作用 使用方法 ‎1‎ 校园网络 自制 显示文章标题结构 便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边出示 边归纳 ‎2‎ 课件 自制 显示优美语句 便于学生赏析课文语句 边出示 边分析 ‎3‎ ‎ 投影 ‎ 自制 出示词语 便于学生快速识记词语 显示词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 115 页 当我们用稚嫩的嗓音喊着爸爸妈妈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亲切的呵护!然而,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当300个孩子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时,随着而来的却是法西斯匪徒灭绝人性的枪声。今天,我们来学习华裔作家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去认识法西斯强盗的凶残,感受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 ‎(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2.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3.范读课文。‎ ‎(1)听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概括每部分内容。‎ 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有何不同?‎ 萨特为什么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西德作家真诚忏悔,日本作家进行自私的狡辩。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不论是那位面对枪口的威胁仍然坚持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老师,还是那些在生命即将被残酷剥夺之际仍不忘表达对亲人的爱的人们,都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令人崇敬的,这是美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三)重点研讨 ‎1.指名朗读一、三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补屠杀的历史?‎ 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解?‎ 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一种什么态度?说说理由。‎ 你认为那个日本人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 第 115 页 的事来,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真诚忏悔。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没有责任,但他却代上一代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重他。‎ 充满了鄙弃的感情色彩。作者不称之为作家,而称之为日本人;用安格尔的话对他进行反驳;写许多人与明赫白握手,表示理解。对日本人的冷落表明了各国作家对日本作家发言的否定。不正确。(结合历史分析)‎ ‎(四)品味语言 出示问题组,四人讨论交流:‎ ‎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一句话中,连用四个句号,有何表达效果?这里仅是写天气吗?‎ ‎2.“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一句中“全是”强调什么感情?‎ ‎3.你是如何理解“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一句的?‎ ‎4.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的含义。‎ 明确: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这里不仅写天气,也是在表明作者的心情,在渲染气氛,使人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除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幸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是令人悲哀的,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的荒谬。‎ 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投影 ‎ 课题、作者及简介、作者头像 ‎ 教师简介背景 ‎ 投影 ‎ 前提诊测(检查预习题目) ‎ 学生讨论回答 ‎ 听录音朗读课文 ‎ 指导学生准确地朗读课文 ‎ 开始 六、教学流程图:‎ 第 115 页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掌握课文整体结构 ‎ 投影 ‎ 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 教师小结归纳  ‎ 教师重点分析第一、三部分 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教师讲解最后一段,总结归纳课文内容 学生读课文、看笔记 结束 ‎ ‎ ‎ ‎ 七、布置作业。‎ 写一段文字,驳斥那个日本人的谬论。‎ 八、板书设计:‎ 看纪念演出 ‎ 亲 爱 的 爸 爸 妈 妈 ‎ 来到纪念地 ‎ 参加座谈会 ‎ 参观纪念馆 ‎ 主题:回顾历史、面对现实、 呼唤和平 ‎ 教学后记:‎ 本文教学,我采用了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对“二战”的看法,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战争观。让学生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第二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爱为主题,课文仍以叙事作品为主。‎ 第 115 页 五篇课文写的都是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阅读这些作品,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了解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学习运用描写,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的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陶冶自己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学习运用描写。‎ ‎2.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涵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弱者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教读本单元应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拟用15课时,《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各用3课时;《台阶》、《老王》、《信客》各用1课时,第五单元作文 、复习、检测共用5课时,机动时间一课时。‎ ‎6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 ‎ ‎2.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3.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第 115 页 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教学重点: ‎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 教学难点: ‎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 教学方法: ‎ 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卜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重 点,做到纳举目张。 ‎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把握课文内容;感知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感情。‎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导入本课。 ‎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 三、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 第 115 页 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卜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 四、说话训练,个性表达 话题1:你喜欢长妈妈吗?为什么?‎ 话题2:在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真实而普通的人,请举几例,谈谈对他(她)的新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 从整体说来,本文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庄重。作者的深切怀念之情流露二字里行间,这种色彩的变化,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更加真实感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味作者描写人物的技巧;美点寻踪,探究作品不朽的魅力。‎ 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 二、学习新课。 ‎ ‎(一)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第 115 页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 ‎(二)齐读第18--28自然段。‎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 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 第 115 页 三、小结 ‎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 四、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的生字、生词。2.完成练习册 五、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长妈妈 黄胖而矮 喜欢“切切察察”,对“我”管束很严 饶舌多事 不拘小节 深 睡觉在床中间摆“大”字 元旦早晨塞福橘                     切 烦琐的规矩   淳朴善良 关心孩子 ‎“长毛”的故事                     怀 为“我”买回《山海经》――真诚热情 乐于助人           念 教学后记:‎ 文章篇幅较长,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复述课文内容还不够好。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不深。‎ ‎7 背影 朱自清 教学目标:   ‎ ‎ 知识和能力目标:‎ 第 115 页 ‎1.掌握生字词“藉、簌、逛、踌躇、橘、蹒跚”等。 ‎ ‎2.感受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情。  ‎ ‎3.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体会关键性语句的做文章和表达作用,揣摩文中家庭生活内容及作者心境与感受的表达。‎ ‎2.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 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察浓厚而动人的父子深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心。‎ 教学重难点:   ‎ 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原因。 ‎ 教学方法:‎ ‎  1.朗读法。纪实散文《背影》的语言平实自然。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整体感知作品,获得心灵上的沟通与共鸣。同时,在诵读中理清文章的线索和行文脉络,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研讨探究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研讨文中关键性语句的表意和表达作用。‎ 教具准备:‎ ‎  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行文脉络。分析平淡中显神奇的特定背景,体会文章的感染力。‎ 教学步骤:‎ 一、课文导入 第 115 页 同学们,今天我们—起欣赏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大家课前或者以前都曾经阅读过这一名篇,对之一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比如感情上的被打动,思想上的被影响,写法上的受教益。今天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探讨,当会有更多更深的不同层面的收获。  ‎ 二、作者介绍(多媒体显示)‎ 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主要作品有《朱自清散文集》。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 三、生字词检查。 ‎ 狼藉  簌簌  橘  逛  踌躇  蹒跚 颓唐 琐屑 举箸 ‎ 四、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什么?  ‎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回答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 ‎①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无私。  ‎ ‎②文中儿子对父亲的理解。  ‎ 五、请同学们找找课文中写到“我”的几次流泪?(四次) ‎ 进一步思考:课文中对于“我”面对父亲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写得很详细,那么,“我”流泪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 一般来说,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 ‎①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 ‎②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不放心茶房,亲往为“我”送行,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表现出中老年人的“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  ‎ ‎③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瞒跚艰难,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  ‎ ‎④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 ‎⑤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殊时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自己终于内疚、愧悔,无声的谴责,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 ‎(以上答案视学生具体情况解答) ‎ 六、简单小结课文,再读课文,感受文中的父子情深。 ‎ 第 115 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研讨望父买橘,理解父子深情。揣摩品味文中关键性的语句,体会平实质朴饱含深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 一、继续第一课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并加以小结。 ‎ 二、引导学生继续探讨课文内容。‎ 文章除描写了自己见父亲买橘的“背影”而落泪的情景外,还描述了自己另外两次“落泪”的情形。这两次落泪尤其是最后一次是由于什么原因?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加以总结。 ‎ 第一次流泪是在交代家境衰败的情况下,见着父亲,面对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次掉泪表现出触境伤情的悲哀。这一次掉泪,引出父亲的在文中为数不多的重要话语:“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略。”  ‎ 父亲的这几句话表达了丰富的感情。这里有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和劝慰,也流露了父亲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时,也可以看出父亲内心深处不甘受命运摆布、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宽解、自求振作的复杂心情。  ‎ 后一次的流泪是在读到父亲来信中的那种感伤之词时,出现了“晶莹的泪光”。这是在离开父亲两年多的“现在”。两年前车站离别时的情景还如在目前,“背影”的触动和震撼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之外,更多了对日渐苍老的父亲的挂念,这种挂念且与日俱增;而忽然之间读及父亲的来信,父亲言语平淡中流露出的无奈和凄惶,让作者从无形联想及当年车站月台上“背影”的有形,于是,思绪万端,无以为报、无力回天、无可奈何等情感涌上心头,所以流泪也就无法避免了。  ‎ 三、简单小结:这样说来,通过父亲的“背影”来勾连情节,贯穿本文始终的情感可以分析为两个方面:  ‎ ‎(1)父亲对儿子的万般体贴关爱;  ‎ ‎(2)儿子对父亲的真切理解和真诚感激。  ‎ 那么,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能不能这样进行概括?(真情真感真文 ) ‎ 第 115 页 四、我们所读的这篇文章曾经使很多人读之落下感动的泪水,并且在第一阶段读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此,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原因,这样真切感人、催人泪下的情感到底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在这儿,请同学们先来观看一场同学们的表演。 ‎ 人物:请一和父亲的身形相似的学生来进行表演。 ‎ 道具:两张桌子。一张为铁道,一张为月台。 ‎ 表演:让一个学生先坐在桌子上,慢慢探身下去,再走几步,缓缓爬上月台。 ‎ 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然后找出文中这一情节的语句。自己加以朗读,仔细体会。 ‎ 再请一朗读较好的同学有表情朗读这一段内容,另一同学再表演一遍,其他同学仔细感受。 ‎ 就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情景,自由进行讨论,发表你的看法:你有什么感受? ‎ ‎3.在同学有所感有所言之后,提出以下问题:①这段描写有没有什么华美的语句?②有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技巧、方法?③你觉得理解困难吗?④你觉得描写困难吗?⑤如果在你的生活中也出现这样的情形和过程,你能描写出来吗? ‎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这篇文章为什么能使人感动的原因。 ‎ ‎①朴实无华的语言  ②客观写实的白描  ③细致入微的细节  ‎ ‎④事情的真实  ⑤观察的仔细  ⑥情感的真挚  ‎ 再读课文,体会本文在写法上的一些特点。 ‎ 五、板书设计:‎ 点题 难忘背影 父 引出 事情经过 背影 刻画 望父买橘 疼 怜 惜别 父子分手 爱 爱 照应 再现背影 子 教学后记:‎ 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们知道:好文章并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语言,只要你平常善于观察,善于体会,就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来。‎ ‎8 台阶 李森祥 课型:新授 第 115 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教学重点、难点: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教学方法:朗读法、导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知道大家发觉没有,这一单元其实都是写小人物、低微身份的人的经历、感受和事情。我这里恰巧有一篇关于卑微事物或人的论述,大家听一下。(朗读文章。见附录。)任何一种卑微的事物,其韧性都是最强的。无论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果卑微的你我他,还有“我”那平凡的父亲……‎ 二、整体感知。‎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那麽,本文中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麽?多数同学都能侃侃而谈。有的说上浮山祭祖,有的说糖球会等等。‎ 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换句话讲,父亲为什麽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造新屋,当然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每个建筑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说,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 ‎(其实,这和第一问是一道题。只是,大多数同学都不能很好的运用联想思维。)‎ 这里补充一下关于马斯罗的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联系本文,其实父亲也是对尊重的要求。这是其毕生的奋斗目标。‎ ‎3.那麽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或他都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4.但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麽?‎ 第 115 页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这个问题,好学生可以回答出来。)‎ ‎5.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麽父亲是怎样庆贺的?‎ 放了四颗大鞭炮。‎ ‎6.但是,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来,看看他有什麽特色?‎ ‎71页。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这里要找出不难。但是,我明白去中的道理,孩子可能阅历浅,还不能很完善的回答出来。‎ ‎7.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麽?‎ 不对劲。 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8.其实,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可以删除一部分的,大家认为是哪一部分?‎ ‎(这个题很有迷惑性。本来哪一部分都不该删除掉。但是,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找出其中必须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这其中写的精彩的部分。但是,还真有不少同学都找出了应该删除的部分。但也有的聪明的孩子,说不应该删除,并且说明了自己的理由。虽然不很全面,但都能谈到一点或两点关键的地方。)‎ 老屋的三级青石板的描写。‎ ‎9.你看都罗嗦了些什麽?‎ ‎1)来历——体壮如牛,(与后面,闪了腰作对比。)‎ ‎2)粗糙——经济条件差。‎ ‎3)我跳上跳下——我年幼,新屋盖好,我“长成大人”,所用时间之长。‎ ‎4)脚板——终年辛劳;说明家庭的穷困。‎ ‎10.你说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麽?‎ 当然。因为都与后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都对后面的情节起对比或反衬的作用。‎ 第 115 页 ‎11.具体来理解两个句子:‎ ‎1) “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2)父亲回来时,为什麽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麽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12.简述一下了父親造屋的前因後果 。故事梗概述一下,父亲造屋的前因后果。(故事梗概)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麽?‎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13.那麽这样做值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14.怎样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15.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两相比较,你有怎样的感受。‎ 三、说话延伸 请学生从家居住房变化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发展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那份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愉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年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五、布置作业 第 115 页 ‎1.《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试分别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2.在你的家庭中,谁付出的劳动最多而又使你感激?你体察到他(她)的想法和行动吗?请你以他(她)为写作对象,写一篇记叙文。注意:(1)围绕中心选材,详略要恰当;(2)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表现某种精神、品质。‎ 六、板书设计:‎ 台阶 李森祥 ‎ 解读焦点“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 (三级台阶)老屋 要强、老实厚道的农民 地位 尊重 父亲:‎ ‎(九级台阶)新屋 愚公移山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对父亲的形象加以分析,但对主旨理解得不够透切。‎ ‎9 老王 杨绛 课 型:教读课 执教人:苟小琳 教学目标:‎ ‎(1)课文内容分解表 知 识 点 学 习 水 平 识 记 理 解 运 用 ‎1.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 ‎∨‎ ‎2.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 ‎∨‎ ‎3.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作”等词语。‎ ‎∨‎ ‎∨‎ ‎(2)学习水平描述表 知识点 学习水平 描 述 语 句 行为动词 ‎1‎ 理解、运用 把握文章内容,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归纳分析讨论 第 115 页 ‎2‎ 理解、运用 揣摩语言,体味其丰富的内涵,增强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 理解、讨论 ‎3‎ 识记 查阅字词典,记住字词的含义 记住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三、教学难点:‎ 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材料安排的特点。‎ 四、媒体选择与组合 媒体选择如下表所示:‎ 知识点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媒体在教 学中作用 使用方法 ‎1‎ 校园网络 显示文章 标题结构 便于学生整 体感知课文 边出示 边归纳 ‎2‎ 课件 显示优美语句 便于学生赏 析课文语句 边出示 边分析 ‎3‎ 投影 出示词语 便于学生快 速识记词语 显示词语 ‎4‎ 录音机、磁带 朗读课文 便于学生欣赏课文 学生听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周围有一些人,他们生活艰难,不被人重视,却有金子一般的心,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的《老王》这篇文章,探究这个问题。‎ 投影 ‎ 前提诊测(检查预习题目) ‎ 学生讨论回答 ‎ 投影 ‎ 课题、作者及简介 ‎ 教师简介背景 ‎ 开始 ‎(二)新课讲授 六、教学流程图:‎ 第 115 页 听录音朗读课文 ‎ 指导学生准确地朗读课文 ‎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掌握课文整体结构 ‎ 投影 ‎ 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 教师小结归纳  ‎ 教师重点分析第一、三部分 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教师讲解最后一段,总结归纳课文内容 学生读课文、看笔记 结束 七、布置作业。‎ ‎1.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人物思想感情。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 ‎ ‎2.在你的周围有像老王这样的人吗?他有什么样的特点? 在本子上记下来。 ‎ 八、板书设计:‎ 老王 杨绛 工作为人 居住条件 生理缺陷 职  业 善 苦 ‎           (逻辑、时间顺序)(时间顺序)‎ ‎                老王 教学后记:‎ 第 115 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产生共鸣,对现实生活中见到的对不幸者、弱者的冷漠深有感触。‎ ‎10 信客 余秋雨 课型:自读课 ‎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唏嘘、诘问、焦灼、伎俩、颠沛、穷愁潦倒、连声喏喏”等词语。‎ ‎2.了解余秋雨和他的文化散文《文化苦旅》。‎ ‎3.了解信职业及其品质。‎ ‎4.揣摩佳句,提高品味语言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习从人物研究的角度整体把握作品的阅读方法。‎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其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把握信客形象,学习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可贵品质,培养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佳句,体会语言风格;从人物研究的角度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抓文章脉络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 ‎1.自读点拨法。本文节选自《文化苦旅》,但入选部分独立成篇,叙述完整,人物鲜明。指导学生在自读中把握信客的事迹和品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诵读品味法。学者散文的风格比较典雅,清词丽句随处可见,给人很大的品味赏析的空间和美感。指导学生品味佳句,领悟语言表达提高的途径。‎ ‎3.拓展延伸。信客品质的核心是诚实、奉献,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生活体验,如现代社会对健全信用体制的呼唤等,体察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打印好的文字资料、录音机。‎ 课时安排:‎ 第 115 页 一课时 ‎ 教学过程: ‎ 教学要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把握信客形象及其意义;品味佳句,领会学者散文语言风格。‎ 教学步骤:‎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正如一则广告语所说的“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电信业的迅猛发展,给忙碌的现代人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手机短信拜年已悄然成为一种时尚。提及20世纪初期的乡间,对外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人――信客。也许人们难以想象,其实在很长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余秋雨的《信客》将向我们讲述这一段故事。“信客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让我们在故事中去认识信客,体会他们的苦涩人生。‎ 二、资料助读。(投影)‎ 作者简介: ‎ 余秋雨,1946年生,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作品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学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包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这是他在研究写作之余的散文佳作。《山居笔记》多或少获海外花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三、研读课文 ‎ ‎(一)第一部分:老信客因为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名誉,找到了年轻人当第二代信客。(做信客的缘起) ‎ ‎1.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信客的基本情况,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说:他做信客还有一个理由,那么,这个理由是什么呢? ‎ 明确:老信客因为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名誉,找到了年轻人,年轻的信客在老信客的感动下,做了信客。 ‎ 第 115 页 ‎2.那么,在对老信客的叙述中,我们能够知道信客这一职业有何特点呢? ‎ 明确:诚信无私,生活贫困,终年跋涉,非常辛苦。 ‎ ‎3.老信客以他崇高的责任感来物色新信客,他以他的经验给新信客做详细的介绍,而以他的教训,对新信客谆谆教诲:做信客要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学生找,下同)。这样,可以使新信客迅速成长为可信赖的信客。 ‎ 老信客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寄希望于新信客,新信客带着老信客的希望上路了。‎ ‎(二)第二部分:信客工作任劳任怨,善良厚道,但他有时还要受到无端的呵斥与猜疑。 ‎ ‎1.信客带着老信客的叮咛与嘱托走上了征程,那么,信客又是怎样作信客的呢? ‎ 明确:做本职工作——收发信、物。 做分外工作――充当死者的代理人。 ‎ ‎2.信客匆匆的脚步,带来了远方亲人的音讯。信客不畏路途艰辛凶险,吃不饱,睡不好,疾病缠身。如果说,这是肉体上的摧残,这还可以忍受,那么,他还要忍受精神上的苦痛,这精神的苦痛是什么呢? ‎ 明确:受人怀疑,遭人诘问。 ‎ 但信客并没有发脾气,而是连连赔罪,任由别人怀疑诘问,这反映出信客任劳任怨,但他还干这档子事,他尽了乡邻间的情谊,说明他有情有义。 ‎ ‎(三)第三部分:信客遭人诬陷,不在做了。但人们仍想念他请他代办邮政业务。 ‎ ‎1.信客遭人怀疑诘问就已非常痛苦,但有些事对他来说,无疑是在流血的伤疤上撒了一把盐。那么,这是什么事呢? ‎ 明确:遭人诬陷,被送如警察局。 ‎ 但他并没有把这件事公布于众,他要保存他老乡的面子,说明他宽容, ‎ 从这件事中,信客深刻的体会到了做信客的凶险,他不干了。 ‎ ‎2.到此为止,信客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他在做信客时,作者着重叙述了两件事,是什么呢? ‎ 明确:(1)当代理人(2)受诬陷 ‎ 但是,信客并没有何怨言,表明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 第 115 页 最后,信客不干了,人们的通信成了问题,人们也就想起他的伟大。对信客来说,社会总体上还是有良知的,他生活一直很好。 ‎ ‎(四)第四部分:人们推举信客当教师,他工作出色,还当校长,赢得了人们的敬爱与怀念。 ‎ ‎1.他为什么能当老师、校长呢? ‎ 明确:上过私塾,有文化;奔波一辈子,阅历丰富;代人写信,增长知识。 ‎ ‎2.为什么吊唁的人很多? ‎ 明确:他的工作得到了乡亲们的承认,人们怀念他。 ‎ ‎3.为什么他要求葬在老信客的墓旁? ‎ 明确:他通过多年的奔波、体会,他了解这一职业,热爱这一职业,因而,他同情老信客,敬重老信客,感激老信客。 ‎ 四、品味佳句,体会风格 ‎1.学生通读全文,勾画出你认为的精彩语句,简要说出它的美感。‎ 教师归结学生提出的看法和例句,并引导体会。佳句示例:‎ ‎(1)“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就被人糟蹋了一生名誉,再也做不起人。对这种处境的设想,作者以排比绘写,一气呵成。容量很大,而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 ‎“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语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凝练精辟,具有很强的美感。‎ ‎2.学生听读课文,体味课文的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 五、课堂小结: ‎ 掂量视诚实为生命的老信客的嘱告“信客信客就在一信字”,总学得是那么沉重,其实不仅做人,乃至维系社会秩序的规则不是正承受着信用危机的挑战吗?愿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诚实待人,诚实处事,去奠基诚信大厦。‎ 第 115 页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可以谈看法,也可以讲故事。‎ 七、板书设计:‎ 信客 余秋雨 脉络 品格素质 做信客的缘起 任劳任怨 怎么做信客的 诚信无私 怎么不做信客的 待人宽容 为什么当教师、校长是好样的 善良厚道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信客的形象及其意义,体会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可贵品质,体会了奉献精神。‎ 第三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所选课文都是说明文。‎ 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第 115 页 三、教学方法:‎ 教读本单元宜一课一得,有所侧重。《中国石拱桥》侧重于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引导学生抓住特征,理解说明对象及写作思路。《苏州园林》侧重于总说分说相结合的说明思路。《故宫博物院》侧重于空间顺序的理解的。《桥之美》与《说“屏”》是科学小品,侧重于体会文章极富个性色彩的表达。 ‎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拟用17课时,《中国石拱桥》、《桥之美》各用3课时;《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各用2课时,第五单元作文 、复习、检测共用5课时,机动时间一课时。‎ ‎11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3.了解说明对象,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第 115 页 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2.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2.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提问:课前预习,文字上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学生无问题,不必多花时间。)‎ 导言。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设计建造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这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著名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教读课文(多媒体出示问题)‎ 指名读课文第一、二、三、四段。提问:预习时,要求制作“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读课文以后,填写前两项(“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抽查,评价,出示小黑板,根据小黑板所填的前两项内容,共同订正。指名读课文第五段,利用小黑板示范,引导填写赵州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的内容。分散读第六段,示范,引导填写关于卢沟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的内容。提示:第五、第六段里,除了介绍两座石拱桥的结构似外,有哪些关于外形方面的介绍的句子?学生看课文回答,明确:第五段有“拱上加桥,……美观”,有“全桥……饮涧”;第六段有“每个柱头上……惟妙惟肾”‎ 第 115 页 ‎。提示:这两段以外,还有哪些?还有第一段的比喻,第七段的整段介绍。结论:由此可见,中国石拱桥本身的特点就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而卢沟桥还有它自己与众不同的情况,范读第八段,引导理解:卢沟桥的纪念意义和历史事实。提问: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能有光辉的成就呢?它的发展又是怎样呢?分散读第九、第十段,然后引导学会抓课文主要内容。第九段介绍成就的原因:“首先,……智慧”,“其次,……传统”,“再其次,……石料”。第十段介绍发展的情况:这段中间四句,用事实证明,全班朗读“解放后,……150米”四个句子。‎ 小结(指导边看课文边在书上的某些段本写明要点,并在一些句子下边标单横线,不要离开课本抄黑板):‎ ‎1.全文的层次:(1)介绍石拱桥外形特点(用比喻)。(2)总述石拱桥特点(“不但外形优美,而且结构坚固”)。(3)引用古籍证明“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并点出将要介绍的事物的具体对象。(4)分述之一,从历史、结构、外形的设计者全面介绍赵州桥。(5)分述之二,全面介绍卢沟桥:具体数字一结构(河堤冲毁,桥却“从没出过事”)一形式(“每个柱头上……惟妙惟”)一赞语(“世界上独一无二”一景点(“卢沟晓月”)一特有的纪念意义(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 6)总说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7)综述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成就和桥梁事业的新发展。全文层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2.段落的条理:介绍赵州桥,先总写历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时间长),结构,外形,设计和施工特点,然后分四点作具体说明,又用评价的句子作结("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 )。这样,在段落内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就使介绍的内容很有条理地编排出来。由此可见,不论在全文的整体中,还是在段落的局部中,“总一分一总”能够使文章的内容编排得很有条理,“总一分一总”之间的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密不可分的结构关系。提示;第九段的写法,是不是总与分的结构关系呢?回答,明确:这一段是用疑问句开头,提出问题,然后按主次由人到物作说明,没有总结的句子。这在表述上也是另一种有总有分的方法。 ‎ 提问:《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它传播厂有关石拱桥的哪些知识?试从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来理解。提示课文句子: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 第 115 页 ‎,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3.桥(卢沟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4.大拱的两肩上,一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5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议论,回答,明确:l.传播石拱桥的结构知识。2.传播石拱桥的历史知识。3.传播卢沟桥的结构知识。4.传播赵州桥的结构知识。5再现卢沟桥形式的优美。‎ 小结: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传播有用的知识的文章。上边五个句子,就是从结构、外形、历史各方面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现在先初步了解;以后还要进一步探讨。 ‎ 三、布置作业 ‎1.思考,上边举出的五个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再在全文中找出与它们相同的表述方法。‎ ‎2.复习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常用的说明方法。‎ ‎2.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与记叙文的区别。‎ ‎3.写说明文要准确运用语言。‎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提问:上一节课举例的五个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回答,明确:1.运用比喻;2.引用古籍;3.用数字;4.解说;5摹写。提问:文中还有与这些句子表述方法相同的句子吗?思考、议论,准备回答。‎ 二、教读课文(多媒体出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议论后,指导根据课文回答。‎ ‎1.列数字:第四段,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第五段,说明赵州桥的外形、规模。第六段,说明卢沟桥的外形、规模。第十段,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和石拱桥的发展。‎ ‎2.引用古籍;第七段,马可·波罗的游记,赞美卢沟桥,唐代张骂的《朝野企载》写卢沟桥的外形。(这主要是引用,而引用的句子恰好是比喻句。)唐代张嘉贞的《安济桥铭》写桥的设计。‎ ‎3.打比方:第一段,写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第 115 页 ‎4.解说;第二段,说明石拱桥的历史、形式、构造和作用。第五段,先比喻赵州桥洞“像一张弓”,然后作解说,两种方法结合,说明设计的效果。‎ 小结:(一)用数字、引用有关资料、解说、比喻,都是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和比喻原来属于修辞的范畴,而在说明文中引用起着“言之有据”的作用,比喻又能形象地说明介绍的对象,也就约定俗成地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了。解说,是对事物作必要的阐述,也就是阐明事理(如本文的第二段)。(二)说明方法,还有:判断,例如,本文中“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等句子。判断要注意的是必须给人以明确的概念。绘制图表,能使说明的对象有系统、有条理、一目了然(上一节课已实践过)。比较,例如,第六段中写永定河水发,“来势很猛”,常冲毁河堤,“但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就使人印象鲜明。举例,例如,在我国的石拱桥中,举出了赵州桥、卢沟桥,最有代表性。(三)除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外,还有“下定义”的方法,待以后有机会再举例子说明。(四)至于摹写,只是为了对事物特征作直接介绍,使人容易认识,它并不像记叙那样是为了给人以感性的形象,也用得少,并不把它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补充板书)总之,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作用……”,阐明事理,使人们对事物有个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这就是说明文的特征。‎ ‎《中国石拱桥》就是符合说明文特征的典范。理解说明文的特征,并用《中国石拱桥》印证,就可以明确,说明文同以记叙、描写手法为主的记叙文有着明显的区别。‎ 提示:说明文要准确说明对象,必须重视语言的运用,要做到恰到好处。例如,第三段中说到旅人桥,用“大致”、“可能”,是根据在写作文时仅仅能占有的资料,还不可能有更确凿的证据。如果去掉“大约”、“可能”,就变成绝对的结论语气了。又如,第二段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是从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由外表到内在,由感性到理性来写的,这就准确地写出人对事物认识的规律,词语次序,不可移动。试从文中再找出一些语言运用准确的例子来。学生看课文,议论,准备回答;教师巡回,了解,指导。提问。回答,明确(举例):第三段,“几乎”限制“到处都有”,既表明石拱桥多;接近于“到处都有”却又不是“到处都有”。第五段,“在当时可算……”,从时间上相对地说,不犯绝对的毛病。第九段,“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省”、“巧”、“高”三个字,不仅用得准,而且用得精,位置决不能变动。‎ 第 115 页 小结:说明文中准确运用词语,保证了文章内容的严密性,达到预期的说明效果。‎ 三、当堂巩固 指名朗读。要求;熟悉全文,加深印象。朗读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上的注音,不要脱离课本而板书注音。“陡”( )、“墩”( )等课本上无注音,可作补充。‎ 四、布置作业(多媒体出示)‎ 体会下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比较早。‎ ‎ 2.这座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 3.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五、板书设计:‎ 石拱桥的特征 知识性强 赵州桥——单拱 特征鲜明 中国石拱桥 代表性 顺序合理 卢沟桥——联拱 语言准确、严密 教学后记:‎ 学生初次学说明文,有的地方还不太懂,需要花大力气来讲解。‎ ‎12 桥之美 吴冠中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美感、史诗、驻足”等词语,并练习用词造句。‎ ‎2.了解文中所揭示的美学原则。‎ ‎3.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过程和方法目标:‎ ‎1.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培养良好的语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第 115 页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光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生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2.讨论法。3.比较阅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个性色彩;比较阅读,体会两文的相异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问题:a.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b.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c.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第 115 页 a.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b.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c.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二、研读与赏析 ‎ (过渡)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 重点研读第④小节。 (出示学生绘制的四幅图画)‎ 四人小组讨论:‎ a.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b.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 c.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明确:‎ a.◆厚厚实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弱、轻重、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因桥的轮廓精心设计而和谐统一。‎ ‎◆长桥一般建筑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整个环境似乎有了灵气和生命。‎ ‎◆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b.点评语言、欣赏的角度。‎ c.从色彩的搭配、画面构成(块、线、面)、景物的选择(强弱、明暗、动静等)是否对立统一……角度来判断。‎ 美句赏析。‎ 第 115 页 ‎ (过渡)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 a.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味句子的情昧。‎ b.先四人小组讨论,再让小组派代表发言。‎ 重点赏析以下语句:‎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 (过渡)我们从《桥之美》中,体会到了桥的美感,真是赏心悦目。同是写桥的文章,《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三、拓展延伸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明确: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胜收的景致,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干世界吧! ‎ 五、板书设计:‎ ‎(1——3)明确“桥之美”的含义 总 逻 桥 (4——6)举例说明“桥之美” 辑 之 强调环境的作用 分 顺 美 ‎ (7)总结全文 总 序 第 115 页 教学后记:‎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极富表现力,适合朗读。本堂课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可操作性极强。‎ ‎13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轩榭、败笔、嶙峋”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4.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的说明事物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2.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 ‎2.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3.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4.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进而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结构。‎ ‎2.在把握全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对说明文的分析掌握。‎ 教学方法:‎ ‎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第 115 页 ‎2.研讨式。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感性认识即可。‎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难点探究,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桥之美》让我们从美学角度感受了桥的魅力。今天,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作者及相关资料介绍 多媒体播放苏州园林图片,配以江南风格的音乐。‎ 多媒体显示:‎ ‎1.叶圣陶 ‎2.苏州园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同时显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苏州园林图片,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等。‎ ‎2.教师检查预习,强调重点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 ‎(1)辨明字间 ‎(2)辨明词义,并造句。‎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两遍,请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提示(多媒体显示)‎ 文章是从     角度,抓住   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学生明确:文章是从欣赏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总的特征条分缕析地介绍的。‎ 第 115 页 四、划分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2.把握作者的说明顺序。‎ 五、难点研究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 学生讨论,明确:1.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3.还在那儿布置了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六、课堂练习 精读课文第6段,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此段的说明要占。‎ ‎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3.园林内装镜子,请用物理学知识对这一设计依据的原理及产生的效果作简要说明。‎ 七、布置作业 ‎1.积累下列词语。‎ 轩榭、败笔、嶙峋、镂空 ‎2.课后了解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简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 ‎1.找出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并分析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突出这几个特点的。‎ ‎2.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3.以课文第4、5节为例,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重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第 115 页 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苏州园林》,那么请大家先看两段影片,请你们猜一猜哪段影片是苏州园林?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你认为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看看他是怎样抓住苏州园林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 二、朗读第一段,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分析。‎ 明确:标本——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三、朗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提问: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明确:四个讲究。‎ 四、分析第三自然段 提问:本段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哪个特点?‎ 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什么?‎ 为了什么这一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 五、阅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学生思考、讨论)‎ ‎(1) 用“||”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 ‎(2)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其中又以 为主。‎ ‎(3) 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 ‎(4) 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 ‎(5) 文章分几个方面介绍池沼?‎ ‎(6) 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 ‎(7) 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8) 文中“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的“艺术”和“技术”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互换?‎ 六、配合图片,简要分析第五、六自然段,回答问题:‎ ‎(1) 概括本段的段意 ‎(2) 指出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 ‎(3) 这段文字除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还用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4) 本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第 115 页 七、提问: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后,为何又写了7、8、9段?‎ 这三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 八、整理说明顺序:概括——具体 主要——次要 九、归纳说明文阅读的重点:‎ ‎(1)明确说明对象 ‎(2)弄清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 ‎(3)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4)了解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 ‎(5)明确说明顺序 ‎(6)把握说明文的结构 ‎(7)在说明文中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 ‎(8)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十、本课小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十一、布置作业:作文《我们的校园》‎ 要求: 1.认真观察,抓准特点。2.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3.用3~4种说明方法。4.字数:500字 十二、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分类别 作比较 引 用 举例子 列数字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 ‎3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总 ‎4 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大处 5 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6 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分 第二部分(3~9) 7 角落的构图美 细处 8 门窗的图案美 ‎9 建筑的色彩美 总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第 115 页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阅读说明文及写说明文的方法。‎ ‎14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磬、攒、琉璃、藻井、中轴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3.了解方位词在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故宫博物馆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2.图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故宫挂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第 115 页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说话训练,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录像。‎ 故宫集中体现 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让我们随着作者去参观故宫,去感受故宫的宏大壮丽和精美绝伦吧!‎ 二、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 三、朗读应该,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掌握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琉璃(liú)‎ 殿檐(yán) 藻井(zǎo) 蟠龙(pán) 中轴线(zhóu)‎ 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檀木(tán) 攒(cuán)‎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肃穆(mù) 奏报(zòu)‎ 慈禧(xǐ) 额枋(fāng) 妃嫔(pín) 翊坤宫(yì)‎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运用。‎ ‎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4、选三们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明确空间顺序。‎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五、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多媒体显示太和殿内景。‎ ‎1.学生齐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第 115 页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六、说话训练 要求学生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七、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 八、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 九、板书设计:‎ ‎(空间顺序)‎ 故宫博物院 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 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艺术风格 殿前建筑 前三殿   太和殿 前朝 中和殿、保和殿 文华殿、武英殿 分 说 乾清宫 后三宫  交泰殿 内廷      坤宁宫 御花园 总:强调艺术特点 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中国故宫的磅礴气势,也掌握了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特点。‎ ‎15 说“屏”‎ 陈从周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 115 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过程和方法目标:‎ 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体会本文行文特点,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继往开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教学方法:自读和点拨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间意;精读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局部研讨,把握作者对屏风的感情;揣摩文句,体会本文富含诗意和韵味的行文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学生拿着自己找的图片或小屏风,向同学作介绍,语言可能不生动,教师可以就此导入,看做者是怎样介绍的。也可以用古诗词中有描写屏风的诗句导入。‎ 二、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多媒体显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教师配古筝乐曲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 ‎1.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2.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 ‎ 听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 ‎3.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第 115 页 ‎4.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①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②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③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四、研读与赏析。‎ 过渡: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屏风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全班讨论明确:‎ ‎1.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牡丹亭》中“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2.“…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换上“放”字,则无此表达效果;“点缀”是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的作用。(学生还可以再举出一些。)‎ 五、小结:‎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 六、拓展延伸 第 115 页 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绘了屏,全班交流,请你引诗配画作解说。‎ 比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宋代词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想像一下,屏风将会有怎样的用途?‎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七、作业 ‎ 把课堂上所说的“想像屏风的用途”整理好,写在作业本上,学着用上古诗词佳句,要用得得体。‎ 八、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引出说明对象,点出屏风特点 ‎(2)介绍屏风的作用 赞赏之情 说“屏” 第二部分 (3)屏风的种类 ‎(4)屏风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期盼之情 第三部分(5)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屏风的作用,‎ ‎ 点明写作意图。‎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本文,感受到了浓浓地诗意和韵味,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第四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所选课文都是说明文。与第三童单元的事物说明文不同,这五篇课文都属于事理说明文。‎ 人们常说,要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说是说,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教读这些课文,可以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中,前四篇课文是科普文,也是事理说明文。都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写的,层次分明,步步深入。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在文章中,适当运用了作解释、作比较、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简明准确、生动形象语言的娴熟运用,也大大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第 115 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三、教学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与第三单元基本相同,《大自然的语言》和《你一定会听见的》应侧重于对语言的学习运用,宜采用涵泳品味法。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认识,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时,宜采用竞赛法。 ‎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拟用17课时,《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各用3课时;《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各用2课时,第六单元作文 、复习、检测共用5课时,机动时间一课时。‎ ‎16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意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普知识。‎ ‎3.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第 115 页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理事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语言说明事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2.学习写读书摘要。‎ ‎3.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方法:‎ ‎  1.朗读法。2.讨论法、点拨法。3.竞赛激励法。4.涵泳品味法。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其中的道理。[板书课题]‎ 第 115 页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一起读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这几个字词。(多媒体出示)‎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多媒体出示)‎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1.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用5分钟时间快读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练习题中的4个小题,填写段的序号。‎ ‎[学生读、练后简要讨论。]各小题后括号内应填的序号为:‎ 第1题(一至三);第2题(四至五);‎ 第3题(六至十);第4题(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 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第1大段(一至三段):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第 115 页 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再进一步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后归纳]‎ 说明应有条理,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顺序逐项说明。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学习编写读书摘要。‎ 同学们通过几次通读课文和讨论内容、层次,对课文已经大致理解。在阅读实践中,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点,或是为了记录资料,以备日后使用,我们常常会在大致理解内容之后,做一些读书摘要。摘要,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要把文章的要点或主要的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摘录的形式,可以是分条的提纲,也可以是浓缩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今天我们先练习最简单的读书摘要;从课文中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分条抄录在笔记本上,构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围绕课文第一道练习中的4个小题,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曲线。第二步,把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有时可适当调整语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词语,使表达完整。‎ ‎[学生练习,完成后相互交换阅看,订正、补充,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再将预先准备的写有“摘要”的小黑板挂出,供学生参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师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语言》摘要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它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第 115 页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4.物候学研究,首先是为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利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知识。‎ 教学步骤:‎ 一、交流读书摘要,加深对课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归纳,鼓励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经常自觉地做读书摘要〕‎ 二、继续研讨写法。‎ 这篇课文的写法,除了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这个特点外,还有一个写法特点也值得理解和学习。说明事物的时候,常常要用举例子的方法,举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这篇课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学生读课文]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说明文中例子举多举少是有讲究的。读者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举两个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连举了“大连——北京”和“烟台——济南”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三、理解语言的生动性。‎ 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生动。生动的说明才能让人爱读易懂。先请同学们把第一、二段仔仔细细地轻声读两遍。‎ ‎[同学们自读后教师范读一遍,然后出示课件]‎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回暖。‎ ‎2.再过两个月,燕子飞来了。‎ ‎3.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掉到地上。‎ 第 115 页 ‎4.杏花开了,就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该及时耕作。‎ 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指出上述语句同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了解;两者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课文的语句要生动得多 ‎[讨论后归纳。]‎ 第1句没有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一句生动。“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 第2句没有课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句生动。“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第3句没有课文中“……在秋风中籁籁的落下来”这一句生动,“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电影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第4句没有课文第二段中几个原句生动。那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 四、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1.教师要求学生展示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2.除了农谚,古代也有不少的诗歌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多媒体显示:‎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第 115 页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六、布置作业 ‎1.说明“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三则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 ‎2.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 ‎3.举一个你熟悉的“人类朋友”的例子,向别人介绍,好吗?‎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逻辑顺序 描述物候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追究因果关系 阐述研究意义 现象 本质 教学后记:‎ 学了这课,同学们学会了筛选课文信息,能自觉地去观察事物,但是还不能准确地表达。‎ ‎17 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 课 型:教读课 执教人:苟小琳 第 115 页 教学目标:‎ ‎(1)课文内容分解表 知 识 点 学 习 水 平 识 记 理 解 运 用 ‎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 ‎∨‎ ‎2.揣摩说明文的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 ‎∨‎ ‎3.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 ‎∨‎ ‎(2)学习水平描述表 知识点 学习水平 描 述 语 句 行为动词 ‎1‎ 理解、运用 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归纳分析讨论 ‎2‎ 理解、运用 揣摩说明文的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理解、讨论 ‎3‎ 识记 查阅字词典,记住字词的含义 记住 二、教学重点:‎ 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四、媒体选择与组合 媒体选择如下表所示:‎ 知识点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媒体在教 学中作用 使用方法 ‎1‎ 校园网络 显示文章 标题结构 便于学生整 体感知课文 边出示 边归纳 ‎2‎ 课件 显示说明语句 便于学生赏析课文语句 边出示 边分析 ‎3‎ 投影 出示词语 显示词语 第 115 页 便于学生快速识记词语 ‎4‎ 录音机、磁带 朗读课文 便于学生欣赏课文 学生听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向上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战。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广大?还是听听遗传科学家的解释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三)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和科学性。‎ ‎(四)、学生自由回答、质疑、释疑。‎ 六、教学流程 投影 ‎ 课题、作者及简介 ‎ 教师简介背景 ‎ 投影 ‎ 前提诊测(检查预习题目) ‎ 学生讨论回答 ‎ 听录音朗读课文 ‎ 指导学生准确地朗读课文 ‎ 开始 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掌握课文整体结构 ‎ 投影 ‎ 找出文中说明性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 教师小结归纳  ‎ 教师重点分析第一、三部分 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教师讲解最后一段,总结归纳课文内容 学生读课文、看笔记 结束 第 115 页 七、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有关克隆的文章或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2.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克隆是什么      逻  举例子 奇妙的克隆 克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辑  作诠释 克隆绵羊“多利”   顺  引用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序  列数字 教学后记:‎ 课文浅显易懂,同学们关键是在本课中学到了作者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18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了解“板块结构”“大灭绝”“撞击说”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4.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第 115 页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意。‎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2.涵泳品味法。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5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1)辨音 遗骸 褶皱 劫难 追溯 ‎(2)释义 遗骸 褶皱 劫难 致密 天衣无缝 ‎2.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三、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多媒体显示:‎ 篇目 项目 说明对象 说明角度 说明顺序(写作思路)‎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第 115 页 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填写上表。‎ 教师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 四、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多媒体显示:‎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地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一天某个星球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炭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五、联系实际,延伸拓展 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请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多侧面,重联系、重沟通,力求观石激三层浪而举一反三。‎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恐龙 被压扁的沙子 板块构造理论 论证的严密性 思维的开放性 教学后记:‎ 学习了本文,同学们懂得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19 生物入侵者 梅涛 第 115 页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 ‎2.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为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教学方法:‎ ‎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说明技巧。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2.讨论法。学生自由质疑,通过多种形式有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今天,我们将走进战场,对这场“战争”作一番考察。‎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质疑问难、交流互动。‎ 第 115 页 小组内交流:‎ ‎(1)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并共同拟定学习目标。‎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与老师、‎ 班上交流:明确本文学习目标及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三、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 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 段)‎ 揭示态度:——( 段)‎ 采取措施:——( 段)‎ 四、写法探究 ‎1.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第 115 页 可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五、小结 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六、延伸拓展 ‎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各小组推荐1~2份到班上展览。(展览安排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七、布置作业 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从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板书设计:‎ 生物入侵者 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逻 举例子 ‎ “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辑 列数字 对待“生物入侵者”的态度 顺 打比方 世界各国采取的对策 序 教学后记: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增强了防范意识,了解了生物“污染”。‎ 第 115 页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