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
案
本
教 师: 程 用 礼
学 科: 语 文
年 级: 八 年 级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01)
课题:桃花源记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4.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2. 本文写作年代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扫除字词障碍
豁然 俨然 黄发垂髫 要还家 邑人 间隔 此中人语云 诣 阡陌
2、录音范读。(要求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3、指导学生朗读
(1)老师做些断句讲解和师范:
A、忘/路之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一般都是按意义单位划分或者按句子成分划分)
B、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老师可适当作些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等朗读技巧的指导:
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轻重缓急形成鲜明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吐字要清晰响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四、理解、积累文言字词,通译全文
1、理解、积累文言字词
老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有方向地弄懂一些文言字词:常用重点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性活用词。平时要注意识记,做到烂熟于心。
2、翻译技巧的指导:
(1)翻译时除了注意上述这些词的词义,其他字词一般都是沿用我们现在的意思,且一般都是用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去表达文言中单音节词的意思。所以翻译时可以联系上下文大胆推断文言字词的意思。
(2)国名、地名、人名、官名、书名、帝号、年号、器物名称、度量衡等专有名词都照原文直接抄录。
(3)文言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判断句、反问句等,平时遇到要及时积累,学会如何去调整句序如何去翻译。练习多了就会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4)文言句式注重简练往往承前承后或固定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翻译时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
3、用例句进行具体指导。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村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和晋了。
4、落实全文翻译
5、归纳本课须积累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1)重点词:
甚异之 欲穷其林 既出 桑竹之属 不复出焉 便扶向路 诣太守 阡陌
(2)四个“然”字词:
豁然 俨然 怡然 欣然
(3)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义:妻和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间隔——古义:隔离。今义:距离。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如:这孩子俨然是个大人。
(4)一词多义
复 A复前行 B不复出焉 乃 A乃大惊 B乃不知有汉
舍A 便舍船 B 屋舍俨然 寻 A寻向所志 B 寻病终
志A处处志之 B寻向所志 为 A捕鱼为业 B不足为外人道也
(5)通假字
便要还家
(7)句式:
①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译: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人。
②省略句:
A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B 便舍船,从口入。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渔人)便便舍船,从口入。”
C 问所从来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问(之)所从来”
D 便要还家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便要(之)还家”
E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F 林尽水源
介词省略句式。即“林尽于水源”
五、请学生结合翻译,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忽逢桃花林” (风景幽美)
发现桃花林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增添神秘色彩)
“土地平旷…鸡犬相闻。” (环境优美宁静)
进入桃花源 “其中往来…并怡然自乐” (生活安乐幸福)
“便要还家…皆出酒食。” (民风淳朴好客)
离开桃花源—— “处处志之” (为下文作铺垫)
再寻桃花源—— “遂迷,不复得路” (再添神秘)
作业设计: 完成《百分导学》第21课课前导学部分,课堂导学部分。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的理念是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对于第一课时的讲授,事后证明我的准备是有些不足的,主要是感知课文这一块,我没有将陶渊明介绍的太详细,特别是他三径就荒的理想和节操,我只是匆匆而过。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02)
课题:桃花源记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2、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3、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4.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理解结构
1.请一位同学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再次熟悉文意,准备有创造的复述课文。
2.学生创造性复述课文,教师鼓励评价。
3.提问:课文是以什么线索来记叙桃花源的?师提示:桃花源可以说是一处美景,写景类文章大致有些什么线索。
明确: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4.师生结合线索,归纳课文结构
明确:发现桃花林 进入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二、感知文意,合作探究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明确:“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你觉得景色如何?有什么作用?
明确:“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风景幽美,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桃花源的地理位置如何?
明确:“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曲折、隐蔽、幽深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明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环境优美宁静)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安乐幸福)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明确:“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明确: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明确:“处处志之”(为下文作铺垫)
“寻向所志”(增添神秘色彩)
8、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明确: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9、为什么渔人后来寻不到桃花源?
明确: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10、谈谈你对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写法的理解。
明确: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如文章首尾照应,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如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惝恍迷离,便是最堪寻味之笔。
三、研讨
(1)课文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神秘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2)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因为桃源与世隔绝久远,从来没有见过陌生人。
(3)桃花源中的人定居此处的原因是: (用四个字:避秦时乱)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答案应是两方面: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6)为什么桃花源中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为他们害怕外人知道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7)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似有实无,似真而幻,暗示桃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8)作者为什么虚构一个世外桃源?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虚构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满社会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作者厌恶这一现实,向往美好社会,但又无法实现,就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但这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9)
本文出的四个成语是:——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四、拓展延伸
1.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不讲诚信,你觉得“渔人”的品行如何?
参考:以今天普遍提倡的“诚信”
道德观而论,我们说渔人确实言而无信;但渔人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一心想了解这个美丽的世界,说明了他的向往,也是一般老百姓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渔人复求不得,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这一结尾的蕴籍何在?
明确:陶渊明心怀理想,为我们设计了“世外桃源”这样一个优美的境地,然而,残酷的现实、卑微的处境让他同时感觉到这一理想的实现是断然不能的,故文末以此隐忍之笔含蓄收之,多少反映了他心中希望之火的熄灭。
3. 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作者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对这种社会理想应该怎样评价。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祸连结,民不聊生。本文是他57岁时所写的《桃花源诗》前面的小序。当时作者已隐居多年,对农民的苦难深有感触。在本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多少带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又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的反映。
板书设计: “忽逢桃花林” (风景幽美)
发现桃花林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增添神秘色彩)
“土地平旷…鸡犬相闻。” (环境优美宁静)
进入桃花源 “其中往来…并怡然自乐” (生活安乐幸福)
“便要还家…皆出酒食。” (民风淳朴好客)
离开桃花源—— “处处志之” (为下文作铺垫)
再寻桃花源—— “遂迷,不复得路” (再添神秘)
作业设计:
1.复习重点字词,加深理解
2. 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为传世佳作。我非常喜欢作者描绘的如真似幻的美好社会。对于这篇古文学习,我认为朗读是首要的,更是必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是有道理的。那么这篇课文究竟能给同学们哪些知识和能力呢?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一、继续巩固同学们课外通过查资料预习的方式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能力。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大意。结合课文注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通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对课文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这时能发现问题,那就是学有所获的表现。三、对古文知识点的识与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习文言文,必须进行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而这篇课文的文言知识点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古今异义词;其二,一词多义;其三,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式,在本文表现突出,要在翻译时根据意译的方式适当补出来。我认为通过对全文的背诵,是对文言知识点识记的最好方法。
本文的教学我的设想是以学生朗读与自学为主,教师点拔为辅,“学、问、讲、练、创”为教学理论支撑。在教学中我先带着学生疏通文中的字词句,再借助幻灯片把桃花源记的美景与文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探讨本文的思想内容和主旨。这节课上有大多数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对本文比较感兴趣。只有一些后进生还不能进入状态。还有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裕。如果学生能主动就课文思想内容作更进一步地探讨,结合现实社会进行反思,那就锦上添花了。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03)
课题:短文两篇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的: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有句俗话叫做“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草屋。”自己的草屋尽管再破也是最好的。唐朝诗人刘禹锡也自称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们今天就来参观一下——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抽学生简介作者及背景。
2.教师补充。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3.背景资料:
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1.辨音识字、理解字意:
在(在乎) 名(著名) 灵(灵气,神气)
斯(这) 惟(只) 德(品德)
馨xī(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鸿(大) 儒rú(有学问的人)
白丁(原意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调(调弄)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劳(使……劳累)
行(形体,身体) 云(说) 何(什么)
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
3.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或找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他同学听读课文,感知文意。
4.学生根据朗读提示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韵味。
四、师生共同研读课文,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齐读课文。
2.提问: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请一位同学找出句子,并作讲解。
学生明确:从山水写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
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请一位同学找出文句,并作解释。
学生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但因为我品德高尚而芳香四溢。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教师引申: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看来“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
教师板书:山水 比兴 引陋室-----德馨
3.提问:陋室究竟是如何的简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其简陋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明确(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可见居住的环境是多么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方法。
教师点拨:还有拟人的修辞方法。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得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反而觉得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主人喜悦之情。
教师板书:对偶 拟人 写景-----幽雅
明确(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说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这是写陋室的人物,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
教师点拨:除了对偶,还有衬托。作者没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师板书:对偶 衬托 写人------高雅
明确(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在陋室里,兴致所至,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这是写主人的生活情趣。
教师点拨:这两句中,有正面描写即实写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有反面描写即虚写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应。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师板书:虚实 正反 写事-------有趣
教师总结:作者是从三方面表现陋室之陋的: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来,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4.提问:经过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了,作者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学生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
教师点拨:作者采用了类比的表现手法,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它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如此吗?除此之外,似乎还隐含着自己的远大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教师板书:类比 隐含 立志-----高远
5.提问: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学生明确:引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
教师点拨:孔子这句话是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教师板书:引经据典 表态------高洁
6.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五、探究思考
在充分领略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后,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情怀?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有什么意义呢?
明确:性格、志趣的产生与时代是密切相关的。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宫中,宦官专权;朝廷上,牛、李两党互相倾轧,妒贤害能,任人惟亲。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独善其身,保持自己高洁的人格,特立独行,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
至于“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的意义”这个问题,学生可肯定,也可否定。教师不可规定统一答案,学生思有所获就是创新。
六、课堂小结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它的显著特点就是文辞蕴藉、语言精辟,我们不但感受到作者坦荡乐观、洁身自好的文人情怀,而且品味到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确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在学生背诵声中结束学习。
板书设计: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 比兴 引陋室-----德馨
对偶 拟人 写景-----幽雅
对偶 衬托 写人------高雅
虚实 正反 写事-----有趣
类比 隐含 立志-----高远
引经据典 表态-----高洁
作业设计:
1.预习《爱莲说》。
2.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教学反思:
《 陋室铭》是一篇用以自警和励志的文字,非常值得同学们通过反复的读来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产品。在本文的教学中,我深谙此道,多次让大家朗诵,效果还算可以,加上讲解部分,讲得很细,有利于学生理解。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04)
课题:短文两篇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莲子也是我们建宁的特产之一。大家都听说过“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这句话吗?殊不知,这恐怕得归功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吧。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抽学生简介作者及背景。
2.教师补充。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时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的诗文多抒怀之作。
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周敦颐
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检查自读情况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
周敦dūn颐yí( ) 可爱者甚蕃(fán )
出淤yū泥而不染( ) 濯zhuó清涟而不妖( )
不蔓màn不枝( ) 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
花之隐逸yì者也( ) 陶后鲜xiǎn有闻( )
2. 学生自主阅读后,小组交流,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通译全文。
3.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
4.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其他同学听读课文,感知文意。
5.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美感。
四、赏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女同学读第一段。
2、教师讲解。
开头一句指出可爱的花很多,总领全文,借以引出人们对花的不同爱好。
提问:本文共写了多少种花?
明确:三种。
提问:哪些人分别爱何种花?
明确:爱菊之人有陶渊明;爱牡丹之人世人都爱之;我只爱莲花。
写别人爱菊、爱牡丹,都是衬托,作用在于突出“予独爱莲”,引入正题。
提问: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
归纳:喜爱哪一种花,表明人们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气节。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提问: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应怎样理解它的象征意义?
归纳:莲花是本文主要的描述对象,是言志所托之物,作者从多方面描绘莲花特征,围绕“君子”的品性,寄寓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正直,行为端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志洁行廉,美名传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这里描述的既是作者爱莲花的缘由,也是作者心目中君子的形象,包含着自律自况。
3、背诵第一段。
(二)、分析第二段。
1.男同学读第二段。
2.教师讲解。
这段以排比形式用了三个判断句,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菊,就像隐居的人;牡丹,就像富贵的人;而莲正像品德高尚的君子。一个叹词“噫”表达强烈的抒情色彩,引发了其后的褒贬,在褒贬中寄寓了自己的态度。
提问:作者爱“莲”,仅仅写“莲”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
学生明确: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莲的超凡脱俗。
提问:作者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三种花: 菊、 牡丹、 莲
三种人: 隐士、 富贵者、 君子
对三种爱花人的感情: 惋惜、 讽刺、 赞美。
3.集体默诵、背诵第二段。
四、小结
1.托物言志的写法: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贴切鲜明。
2.衬托的写法:以莲为中心,用菊正衬,用牡丹反衬,褒贬宛然,表达了对世俗婉曲的批判,突出了自己对高洁的君子风范的追求。
3.描写,议论,抒情的结合:第一段以记叙、描写为主,第二段以议论,抒情为主,二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4.句式变化得当,文笔摇曳多姿:陈述句、判断句、疑问句、感叹句运用恰当,排比、对偶的整句与散句交错有致。
五、课堂练习
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
举例:我喜爱梅,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
任选几位同学交流。课后做到摘抄本上。
板书设计:
三种花: 菊、 牡丹、 莲
三种人: 隐士、 富贵者、 君子
对三种爱花人的感情: 惋惜、 讽刺、 赞美。
作业设计:
默写两篇文章
教学反思:
本课在讲授时,我注意观察了班级的动态,我发现部分同学非常认真,老师说一句记下一句,而有些同学非常懒惰,乃至老师讲完一段学生依旧是不动手。于是我强调了怎样做笔记。如果从这一个小事上看,会发现,这些东西只有走下讲坛,认真看,才能比较清楚。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05)
课题:核舟记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课文。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活板》这一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其实,在我国古代,像毕昇这样有才智的人很多,明朝的雕刻家王叔远也是其中一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介绍他雕刻技艺的课文。
二、板书课题
三、简介作者及作品
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
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文言语句的停顿。
五、自学课文
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解决。
六、集体解疑
七、检查自学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魏学洢( ) 器皿( ) 罔不因势象形( ) 尝贻余核舟一( )
长约八分有奇( )( ) 二黍许( ) 篛蓬( ) 石青糁之( )
多髯( ) 手卷( ) 衣褶( ) 矫首( ) 不属( )
诎右臂( ) 舟楫( ) 椎髻( ) 叔远甫( ) 篆章( )
2、 解释加点词语
明有奇巧人 罔不因势象形
尝贻余核舟一 八分有奇
中轩敞者为舱 峨冠而多髯者
其两膝相比者 佛印绝类弥勒
神情与苏、黄不属 题名其上
又用篆章一 其船背稍夷
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 辨析词义
罔不因势象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
无案牍之劳形 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每一字皆有数印 珠可粒粒数也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左手抚鲁直背
佛印居右 左手抚炉
启窗而观 其两膝相比者
中峨冠而多髯者 而竖其左膝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其人视端容寂
而竖其左膝 其船背稍夷
计其长曾不盈寸
4、划分停顿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珠/可历历数也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翻译文言语句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板书设计:
核舟 : 舟中——舟首——舟尾
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掌握本课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核舟记》一文紧扣着核舟主题——大苏泛赤壁展开。我没有花很多的时间来让同学们朗诵,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诠释本文的词语,我以为,这篇文章生僻词语过多,不得不如此。不过参照了另一个人的教学设计后我发现,其实未必如此。关键是作为,教师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导演的来让学生充分地演。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06)
课题:核舟记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2、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赏析课文。
(一)集体朗读课文并思考:
1、理清本文的段落结构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弄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讨论明确:
1、本文采用了“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形式。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及其来历。
第二部分(第2—5段),详细说明核舟的大小、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可分两层。第一层(第2—4段),具体介绍核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第二层(第5段),介绍核舟的背面,写王叔远的题名和篆章。
第三部分(第6段),总计全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目,赞叹雕刻家的技艺。
2、课文第二部分介绍核舟按空间顺序有主有次地说明。先介绍核舟的证明,再介绍核舟的背面。核舟的正面是主要部分,作重点介绍,核舟的背面是次要部分,作概略介绍。在介绍核舟的正面时,先介绍中间的船舱,然后介绍船头,最后介绍船尾。
(二)指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
1、找出本部分中能总括全文,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特点的词语。
2、本部分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王叔远技艺的精湛?
3、“盖大苏泛赤壁云”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1、奇巧。
2、“能以---------各具情态”分别从原材料的微小,表现题材的广泛,艺术构思的巧妙和高超的手艺说明王叔远技艺的精湛。
3、在全文起着桥梁作用,为下文张本,总起下文。
(三)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
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2、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3、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动口讲一讲。
讨论明确:1、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船舱,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2、以核舟“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小跟船舱及小窗景物之多之细相对照,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的“奇巧”。
(三)指名朗读课文第三段并思考:
1、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2、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3、从作者对佛印的神态、动作的刻画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4、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5、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讨论明确:1、着力表现苏武、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态度。
2、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表现他们豁达、豪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3、一个不拘于世俗礼法、放浪形骸的和尚形象。
4、是苏东坡。因为刻画得仔细,所以作者当然也写得细腻;同时还因为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
5、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四)指名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思考:
1、这一段文字的说明结构。
2、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讨论明确:1、运用了总分结构。先总说“揖左右舟于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2、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五)指名朗读课文第五段并思考:
1、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2、写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3、这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写吗?
讨论明确:1、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2、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3、不能。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补充。
(六)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并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对船上的事物进行不厌其烦地点数和说明?
讨论明确:强调了尽管核舟的体积之小,,让人对小小核舟所刻人、物之丰富叹为观止。此时,作者最后发出的感叹“技艺灵怪矣哉”,也正是读者由衷地感受。
三、拓展延伸
学习古人,了解我们祖先的伟大艺术创造,并不是让我们找到什么心理平衡,面对我们先人曾优越西方的那么早的发明创造,面对发达国家飞速发展的科技,想想今天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位置,我们需要做得更多的是借鉴、继承、发扬,再发明,再创造。读了《活板》和《核舟记》这两篇短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与同学一起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核舟: 舟中——舟首——舟尾
作业设计:
背诵默写本文
教学反思:
《核舟记》一文紧扣着核舟主题——大苏泛赤壁展开。我设计时紧扣这个中心,发现其实本文还是比较好解读的。由大苏泛赤壁到大苏到船上三个人,可以说是非常明确的。这样之后在讲述时我轻松了。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07)
课题:大道之行也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4.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假如同学们到南京旅游,一定会去中山陵。那里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在中山陵的大门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生前题写的四个大字——“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题写的最多的一句话。它包含着孙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和最完美的社会构想。其实,这一句话最早出自于我国一部儒家经典著作——《礼记》。那么这四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这什么被孙中山先生奉为一生理想?我们不妨走进这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的典籍,共同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
二、整体把握课文。
1、本课文是从《礼记》中节选的一段文字,编者以第一句话作为标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搜集全文阅读。今天我们只要研究这一段文字。
先请同学们共同朗读课文,请注意生字和特殊读音。
(学生朗读)
(教师点评朗读,如有必要可板书重点读音和朗读错误的读音。)
2、通过提问把握课文大意。
本文是用哪两个字来表示理想社会?(“大同”)
“大道”与“大同”有什么关系?(“大道行”才能达到“大同”社会)
“大道”既行,就能“大同”。那么“大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社会面貌?请划出有关文字回答。(“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 )
(在回答的时候,有些句子可能有些学生不理解,可以请发言的同学来解释。)
3、老师小结:这段文字从很多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安居乐业、人人平等、互敬互爱、亲如一家的社会画卷。这是多么吸引人的理想啊!难怪千百年来,从孔子孟子到陶渊明,从洪秀全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视之为最高理想。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下这个理想的实质是什么?
三、深入研究课文,领会课文实质。
1、请大家默读课文,用课文中有关语句来回答问题:
选举什么样的人治理国家:
提倡什么的人际关系:
怎样对待弱势群体:
具有什么样的物质财富观念:
具有什么样的劳动观念:
2、学生回答问题。
3、以上这些方面涉及到一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作者对此作了大胆的设想。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人,能够有这样的设想确实叫人敬佩。然而,我们同时也应看到,作者的这些设想仅仅停留于提纲式的粗线条的勾勒,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时代的局限使得他们不可能去研究这些设想的可行性,也不可能找到去实践这些设想的方法。我们今天去阅读这些文字,大家想过什么方法可以实践这些设想吗?请大家大胆想象,说出你的设想,说不定明天的社会学家就出现在你们中间。
同学谈设想,老师注意倾听。
板书设计:
大道——选贤任能,讲信修睦——————————1.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
2.人人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谓之大同】
作业设计:
完成《百分导学》本课的练习。
教学反思: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读书人差不多都能背诵如流。为了更好地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我让学生先反复诵读文章,以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毕竟三分文章七分读。在理解全文,理清文章整体思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与《桃花源记》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后,指导学生当堂背诵。整节课通过学生反复的诵读,读明文意,诵出韵味,通晓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畅谈自己心中理想社会的理念。
反观这一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到。一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课;二是要求学生能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
但是,仍有遗憾之处。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上,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时间少了,那么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在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我以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言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我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言是精彩的,我的点评却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言。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平时苦练。另外对学生的关注度也不够。特别是坐在后面的男同学,他们貌似很认真,但不做笔记,也不积极回答问题,而我也没有及时提醒他们。
同时,如何把课堂连缀得更流畅,怎样把问题引到深处,促使学生思想素养的提升,如何让教师的点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都值得再反复斟酌提炼,深思熟虑。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08)
课题:望岳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 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 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近望” 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 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 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
(七)背诵古诗。(齐背)
(八)练习
1、《望岳》的颈联是: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
3、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7、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8、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的诗句是:
板书设计:
望—— 远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近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细望;【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极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教学反思:
本文讲授后,廖教研员给我提出了许多的建议,其中有两个理念我非常赞成——教师需要成为导演型的人物;学生一定让他们千方百计的忙起来,不得闲下去。事实上,我的课堂与此相反,我往往在唱独角戏。因此在调动学生方面,我需要多加努力。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09)
课题:春望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望》这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2.学习《春望》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通过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习名句赏析方法。
4.通过归纳这首诗歌的中心,学习归纳中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笔记,充实预习笔记。
二、解释文题及创作背景:
作者杜甫(712—770)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诗人杜甫知道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被安禄山叛军拘留在长安。春天又来了,诗人登高远望,山河依旧然而国家却四分五裂,人民流离失所,长安城一片残破景象。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表达感时恨别、忧国忧民之情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2.画出今天要学习的生字:
溅jiàn
【释义】液体向四面飞出:溅了一身泥|浪花飞溅。
3.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个人自由读。(2)两人合作读。(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指名试读诗,请仔细听后评议。
2、再放音频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师生共读。
3、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4、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2)请教老师;(3)师生讨论。
5、注释:
城:长安城。
草木深:草木从生。
时:时事,时局。
抵:抵挡。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浑:简直。
6、理解诗意。
1、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2、同桌两人互相说诗,对诗意。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像,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这首诗的大意是:国家残破而山河依然存在,都城的春天竟是满目荒凉,忧国思乡看到繁花盛开而不禁落泪,恨与亲人分别听到鸟叫都暗自心惊。战争的烽火长久不息,盼到一封家书真是价值万金。想得头上白发越梳越少,简直连簪子都要插不住了。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六、指导背诵,当堂检查,及时反馈
1、教师抓住重点词指导背诵: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作业设计:抄写诗句
教学反思:
本课讲授时顾及了学生的感受,但是还缺乏力度,学生感受到的家国情怀还太不具体。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10)
课题:石壕吏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诗歌赏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理解课文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一节课,大家刚学习了《春望》,今天我们共同来背诵这首诗,好吗?
(检查背诵)
师:我们知道《春望》这首诗抒发是作者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国破”的担忧和伤感,安史之乱共8年,其中第四、五是战争最为激烈,人民生活最为艰难时刻,这时杜甫恰好目睹了这一切,于是他怀着一颗忧民之心创造了大量的现实主义组诗,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师板书《石壕吏》)
二、师生共同解题
师:请大家大声读出标题
生齐读
师:大家想一想吏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那石壕又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同学怎样知道石壕是地名的?
生课文注释1有介绍。
师:同学阅读非常仔细,认后我们在阅读中要充分利用注释,其实注释1还有别的作用啊!
师:那这个标题的意思应该怎么说?
生齐答
三、整体感知:
师:很显然,杜甫是在写关于石壕吏的事情,那石壕的官吏们做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大声诵读第一段,并从中找出答案来?
生齐声朗读!
师:发现答案了吗?
生有吏夜捉人
师:板书 吏 夜捉
师:吏为何要捉人啊!
生要“急应河阳役”。
师:不错,河阳发生战役了,可是有战役未必一定要捉人,更不必夜里捉人啊?
生因为当时战事紧张,回找抽丁补充兵力。
师:你怎样知道这个背景!
生课文注释1有介绍!
师:那就请聪明的你,读给同学听一听吧!
师:的确如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因为读诗要“知人论世”,我们读诗一定要在“知世”的基础把握主题!
师:那第一段中,吏找到人吗?
师:那官吏会善罢甘休吗?
师:哦,原来“吏呼一何怒”,那老妇人有何反应?
师:第三段是老妇人哭诉痛苦的内容,我先范读一回,然后同学自由朗读。
师:我们读后初步感受了老妇人的“苦”,那同学们可以从文中找一个字词或一个句子,来仔细体味其中苦的滋味。
生自由讨论,或同桌,或邻近座位讨论。
师:巡视,与学生亲切交流,点拔,启发、展示。讨论成果
师:大家讨论十分积极,哪位同学先来谈一谈,好吗?
可能会出现:1、“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非常凄苦,老妇人刚刚连丧二子,十分悲惨。
2、“三男邺城戍”也写出老妇人的苦,因为她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走上了前线,老妇人肯定为他们生命担忧,而且这个家庭生活也没有了着落。
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这一句话,老妇人不仅命运悲惨,生存也十分艰难。
4、“老妪力衰……炊”这句,读起来也让人心酸,老妇人虽然力气衰弱,但自己还请求上前线,赶快去给士兵煮早饭,真是十分可怜。
5、“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值得人可怜,老妇人家里再也没有别的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战争让这个家庭已经支离破碎了。
6、“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也让人心酸,也让人同情,活者的人只能苟且偷生,死的人就算了啊!
师:学生发言积极,把握非常准确,那让我们带着这份深深的同情来朗读这一段吧!
生齐读(语调十分沉郁)
师:同学们读得十分到位,而且有些同学已经能够背诵了,其他同学想不想也会背诵啊!
四、背诵指导
师:那老师今天教你们一招,你们可以采用问答的方法。大家知道吏和妇是对话的过程,但文章没有写吏的问话,我们可以想像出来啊。同学现在想象一下,吏有可能会问了什么?
1、你们家人都到哪里去了?
2、你们家还有别的人吗?
3、那你打算怎么交差呢?
师:那现在大家可以同桌之间一人扮演官吏问,一人扮演老妇回答啊!然后再交换角色!
生开始互助问答,扮演角色背诵。
师生背诵。
师:这个不幸的家庭是令人怜悯的,饱受苦难的老妇人是令人同情的,然而老妇人的诉说打动了官吏吗?
师:是啊!如此不幸,最终还是难逃此劫啊!可见石壕吏是……(故作停顿)
五、写作手法分析
师:同学们回答很准确,你们感受体会十分到位,作者虽然没有正面批判官吏,但读者却深刻领会到这一点,作者是采用一种什么样的写法才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
侧面烘托。
作者通过对老妇人苦难的深刻刻画来侧面烘托出官吏的冷酷无情,体现作者对官吏的批判。
六、教师总结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永恒的主题,在《春望》中体现是他的“向来忧国泪,寂莫洒衣巾”,在《石壕吏》中表现是他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那请我们带着杜甫这份“爱民之心,知民之苦”来试着背诵这首诗吧!
师生齐背。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吏 夜捉 呼 怒
老妇 啼 苦
“我” 忧国忧民
作业设计:
1.请同学们背诵默写《石壕吏》。
2.请同学们以“石壕吏”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放开手去,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挖掘文外之意。《石壕吏》开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古人评之“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而我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汉字这个“无底洞”,挖掘字里行间的文外之意。学生几乎“暮”、“村”、“吏”、“夜”、“捉人”、“逾墙”、“走”一字都未放过,敏锐地发现了其背后潜在的台词。难能可贵得是,对于老妇毛遂自荐般“诚意”的应征,学生也能体悟出潜在的台词:我们都到这个地步了,你们还来抓丁,还有天理吗!
不足之处:实际教学过程中环节指向不明。在读人——名家对话环节,让学生找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语句,本意是让学生找课文的最后四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等前途,独与老翁别”,从中分析作者的情感倾向。但由于自身的疏忽,遗忘了妇致辞中同样能看出作者情感流露的语句,这样一来,学生分析致辞的部分居多,作者的情感从状老妇的凄苦亦可见之。这样一来,前后的两个环节虽各有侧重,不免还是陷入了分析妇之苦的循环。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11)
课题:新闻两则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新闻常识的掌握。
2、 文章内容的理解。
3、 文章语言特点的体会。
4、 新闻写作的学习。
预习要求:
1、 通读全文,划出不会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针对练习一、二的第一句话(即“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教学过程
1、 导入
1) 请同学们看“单元提示”,回答本单元作品的题材。
2) 同学们能说出一二个古今中外的著名战例吗?
3)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毛主席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写的两篇新闻。
2、 写作背景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战略防御 → 战略进攻 →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 国共和谈 → 渡江作战
3、 检查预习:
1) 本文字词的检查
重点掌握的字词: 鄂 豫 绥靖 阻遏 锐不可当
2) 练习一、二中新闻常识的了解————新闻的六要素和五结构。【背诵】新闻常识的补充: 1)新闻,又称消息,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常分为( )、( )、( )、( )四类。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2) 新闻结构五部分中的主要部分,( )、( )、( )是主要部分,必不可少;背景、结语是辅助部分。
3) 新闻的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副题。正标题必不可少。
4) 正文导语前的话是电头。
(接着拿当日的报纸为例,让学生具体认识标题的种类和电头。)
5、 第一则新闻的教学:
1) 请同学们找出这则新闻中六要素和标题、导语、主体的内容。
找出本文新闻六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事件的经过与结果: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结构的主要部分:
标题(正题):
导语:
主体:
深入研讨:
(方法:同组讨论,合作发言——即同组成员之间发言时可以互相补充、纠正,以尽量发挥群体的力量。)
A、 为什么本新闻要按中、西、东路军的顺序叙述?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B、就中路军的报道,找出它的新闻六要素。
C、本则新闻的遣词造句举例: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2)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斜体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2)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1)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2)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D、根据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新闻的特点和写法。
(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6、堂上学写新闻:
(1) 标题要概括中心意思。
(2) 导语要较详细概括中心意思。
(3) 六要素和电头要完整。
2) 题材与要求3) 自己写为主,组员间可以互相咨询、提醒,教师巡视、指导。
4) 写完后每组的新闻先组内交流,然后推选一篇在班上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本次写作的总体优缺点,特别指出不足的地方。
7、 本节课总结: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腾讯文化讯 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为:他唤醒了对最难以捕捉的人类命运的记忆和揭露了对人类生活的占领。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他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扬古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犹太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其母为比利时籍演员,他有个哥哥吕迪,但不幸早逝。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10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已发表了近20部小说,而且从第一部小说《星形广场》(1968获得当年的罗歇·尼米埃奖)开始,连续获得了包括龚古尔奖和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在内的多种文学奖,他和路易·马尔合作的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1975)搬上银幕后甚至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从而在当代法国文坛上为莫迪亚诺奠定了当之无愧的第一流作家的地位。
他的作品曾多次被翻译成中文,代表作有:《暗铺街》(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八月的星期天》(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青春咖啡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地平线》(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一、 标题(20字以内)
二、 本则新闻的导语是:
4、小结(1分钟):本节主要学习了第二则新闻,并巩固了这两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加深了对新闻的理解。
板书设计:
找出本文新闻六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事件的经过与结果: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作业设计:
1)同学们常看报纸吗?请从中摘录一篇你认为六要素最完整的新闻,和一篇你认为内容最精彩的新闻。
2) 家中或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为题材写一则新闻,二三百字。
教学反思:
对于学生而言,本文是一种新文体,所以在讲述的时候我用了3节课的时间。对于新闻的类型,基本结构,新闻的语言特点等问题,必须毫不保留的传达给学生。另外在备这篇学案时,我脑海中总会浮现我的老师给我讲两篇新闻时的授课模式。一篇学完之后,学生对于这些内容已经能够轻松的掌握。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12)
课题:新闻两则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 新闻常识的掌握。
2、 文章内容的理解。
3、 文章语言特点的体会。
4、 新闻写作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讲述有关解放南阳的历史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
二、整体感知
范读课文,出示下列问题,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在文中圈点标记出新闻的六要素。
b.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a.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大意正确即可)
b.导语为“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其余部分为主体。
三、重点研讨
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并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a.本文题目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文章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
b.文章可分为哪几个部分?试概括出各层大意。
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提问,教师总结。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守敌为什么弃城南逃。
第一层为第一句话,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在过去一年中……已全部为我解放”
,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
第四层:“去年七月……不得不弃城逃窜”,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对于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若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完成。
四、拓展延伸
1、两则新闻均出自毛泽东之手,学完两篇文章后,你认为它们在语言风格等方面有何异同?
2、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新闻资料,并分析它的要素和结构。 (见附)
作业设计:
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的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鲜事,300字左右。
附新闻一则:
喜马拉雅冰川消融 我国面临严重缺水威胁
(新华社3月14日上午专电)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14日警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喜马拉雅冰川迅速消融,这会使中国、印度和尼泊尔数亿民众面临缺水威胁。
报告说,喜马拉雅地区是除了北极之外全球最大的冰川聚集地,而现在那里的冰川却在以每年10至15米的速度迅速消融。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小组主任珍妮弗·摩根说:“喜马拉雅冰川迅速消融将会首先引起附近河流水位上升,造成大范围的洪水灾害……但在几十年之内情况就会发生改变,河流中的水位将会下降,这意味着中国西部、尼泊尔和印度北部的居民将会受到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影响。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说,当喜马拉雅冰川融水减少时,水力发电能力也会随之减弱,这会使工业生产受到影响。水量减少还会影响农田灌溉,导致庄稼减产。
研究发现,如果人类再不采取措施,那么最短只要20年,气候变化就会达到一个危险的程度。在2026至2060年之间,全球平均气温将会上升2摄氏度。摩根说:“所有国家必须明白,气温上升超过2摄氏度这个极限是非常危险的。”
喜马拉雅冰川是亚洲七大河流恒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萨尔温江(中国境内称怒江)、湄公河、长江、黄河的源头,居住在印度次大陆和中国的数亿民众都依靠着这些河流供给水源。
教学反思:
课文的深度挖掘、细致品味不够,由于时代背景及学生的阅历所限,对文中的议论理解不是很透彻,老师要做一定的补充与讲解。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13)
课题:芦花荡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孙犁及“荷花淀”派文学风格
2重点字词读音及解释
3理解小说这种文学题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铁道游击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发生在齐鲁大地上,充满了传奇色彩。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类似的传奇故事数也数不清。比如,在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上,就有这么一个老头子,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他仍像年轻人一样,毅然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很地教训了敌人。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孙犁的一篇小说——《芦花荡》。结合注释简介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三)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1、本文体裁?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
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
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试各举一例。
4、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
5、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完成上述题目。
提问,教师总结明确:
1、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大意正确即可)
3、主人公:老头子。刻画手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举例见课文。
4、(1)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是他像青壮年一样,充满了活力,无所畏惧,为苇塘里的部队输送粮食等。(2)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他对同胞姐妹充满了挚爱,对日本鬼子满怀仇恨,大菱受了伤,他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并且付诸实际行动。(3)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他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在过封锁线时,认为万无一失,女孩子受了伤,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这些都体现了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插入解决“这一性格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这是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4)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他为了给大菱报仇,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然后在船头放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上当,把他们引入埋伏圈,然后痛打鬼子。
5、主题: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三、总结:
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老头子。他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者用了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封锁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不带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自信,业绩突出。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是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这种写法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可应用。
板书设计:
(一)老英雄的性格特征: 1、爱国抗日
2、爱憎分明
3、自信自尊
4、智勇双全
(二)景物描写的作用:1、渲染故事气氛
2、烘托人物精神
3、加强抒情韵味
作业设计:
1、识记字词。
2、思考课后练习三。
教学反思:
本文上完了大概一周,我才开始写教学反思。对于课堂上的一些问题,我向来都主张一个观点——那就是课堂上面的表现适合以实录的方式源源本本的呈现。所以反思的话,适合沉淀一下,待思考过了再做记录。比方说,对于老头子,实际上除了课本和教参上的一些说法之外,我们还不妨去走进一位老人,体会老人所经历的沧桑与时代的关系,思考民族之于个人的含义。当然这些在课堂上我没有设问,原因就是我觉得自己尚放不开,不能驾驭。
课上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成果展示。因为课堂有限,那么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堂课中就是倾听。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总结。几十分钟一直在倾听。他们 有的同学走了神,有的同学做了小动作。
第三,这堂课的前提是学生课前自己充分的预习、思考。那么有没有人没充分预习呢?从观察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上课老师总要说,总要总结的。自己既不发言,也无须思考,只要听就行了。长此以往,不愿预习、不愿思考、不愿举手的人就多了。从课堂来看,学生发言的面并不大。
总之,从本节课看来,一堂课的目标设定、重点难点的确定都不应只是老师依据教材来定,而应依据学生认知教材的情况来定。一由此得来的教学效果也不应只看课堂上那精彩的回答,而应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最终有了多少新的收获。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14)
课题:芦花荡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孙犁及“荷花淀”派文学风格
2重点字词读音及解释
3理解小说这种文学题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字词
二、品味赏析:(完成课后练习三)
景物描写:
《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宜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
1、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四人一组讨论,明确答案。(答案见教参)
2、体味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教师示例:讲解第一处景物描写的句子——文中第一自然段。
体味:“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气氛。“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写出了淀水的晶莹清澈和白洋淀自然环境的优美。可是,在这美丽的周围,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只有到了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爱和憎。“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的生存姿态烘托了出来。
3、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四人一组,讨论分析,分析合理即可。
4、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
5、动笔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
三、重点研读文章的1——54段,问题如下:
1、“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里去了。”从这句话里,你能感受到当时芦花荡处于一种什么环境中?
2、“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请你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请你说说炮楼里的敌人监视着芦花荡,有什么罪恶用意?
4、请你指出第四段中从“老头子……特别明亮”一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透过“每到夜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亮,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这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事实?反映了什么问题?
6、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的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7、“老头子”执行任务从不带枪,为大女孩复仇仍不带枪,你认为他这是不是鲁莽?请结合文段内容说明你的理由。
8、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你还能想起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明确答案:
1、说明当时芦花荡一带处于日寇占领、严密的封锁中。
2、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凶暴的敌人,白洋淀的人民威武不屈,努力长高的苇子正好为淀里的抗日军民提供掩护,苇子俨然成了抗日利器。“狠狠”一词形象的表达了抗日军民对日寇的仇恨。
3、敌人企图用这种卑劣手段困死荡中的军民。
4、肖像描写。刻画了一个精明强干、敏锐、机智、特别有精神的、英勇果敢的老交通员的形象。
5、写敌人为封锁毒计的失败而哀愁,反映了我抗日军民的顽强和智慧。
6、心理描写的语句:课文47段中从“一声一声像连珠箭……这老脸呀!”
补写的心理活动合理即可。
7、不是鲁莽。因他心中有着对人民的爱和对敌人的恨,靠着高超的水上技艺,拥有独特的对敌斗争的利器——船桨和鱼钩使他在对敌斗争中游刃有余,是处于高度的自信。
8、可由歌声想象战士的情绪,想象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的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答案不求一致。
四、小结:
本文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融情入景,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情怀。希望大家能认真揣摩本文的景物描写,以便在今后自己的作文中充分的运用这一描写手法。
板书设计:
(一)老英雄的性格特征:1、爱国抗日
2、爱憎分明
3、自信自尊
4、智勇双全
(二)景物描写的作用:1、渲染故事气氛
2、烘托人物精神
3、加强抒情韵味
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比较两篇文章有何异同。
2、预习第三课,熟读课文,掌握字词。
教学反思:
本文上完了大概一周,我才开始写教学反思。对于课堂上的一些问题,我向来都主张一个观点——那就是课堂上面的表现适合以实录的方式源源本本的呈现。所以反思的话,适合沉淀一下,待思考过了再做记录。比方说,对于老头子,实际上除了课本和教参上的一些说法之外,我们还不妨去走进一位老人,体会老人所经历的沧桑与时代的关系,思考民族之于个人的含义。当然这些在课堂上我没有设问,原因就是我觉得自己尚放不开,不能驾驭。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15)
课题: 蜡烛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注意字词的读音及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
4.整体把握故事内容
5.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6.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7.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8.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9.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
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介绍时代背景: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介绍作者: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他的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他的长篇小说曾获斯大林获和列宁奖。
四、检查预习作业:
1、读准字音:
烧灼 zhuó 桥头堡bǎo
地窖 jiào 匍匐pú fú
腋下yè 拂晓fú
瓦砾lì 颤巍巍wēi
鞠躬 jū gōng 舀yǎo
2、解释词语:
精疲力竭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
名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永垂不朽 永远流传,不磨灭。
3、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五、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朗读最令你感动的片段,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1.炮火连天,环境险恶。
德国人又在开炮了……“老妇人想了半天……慢慢地爬出了地窖。“(14段)
2.年老体弱,掩埋吃力
“她不会匍匐前进……她太衰老了……走进了方场。”(15段)
老妇人“把他拖走。路并不远……休息了三次。”(23段)
“几小时的功夫,她一捧又一捧……的坟堆。”(26段)
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
“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她在他的旁边坐了下来,”(17段)
“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嘴唇和前额。”(25段)
4.点燃婚烛,真情祭悼
“做好了坟堆后……摸出……怀里的东西”、“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老妇人对着这烛光……那黑色的大围巾。”(28、29段)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插在那老地方。”(40段)
六、分析文中的描写: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1.文章不断对炮火(11)、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㈠.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⑾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㈡.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七、合作交流
1、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蜡烛的特殊意义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八、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
《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维
护世界和平而努力吧!
作业设计
1、找出文中四次写黑色围巾的句子和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的句子。
2、完成《百分导学》中的“课前预习”作业。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不科学,没有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导致“品读最感人的句子”这一环节用时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激情,此时学生的激情刚被我调动起来,结果因为时间仓促,我草草了事,硬是让学生跟着我转入另一个环节的学习。我想时间之所以“不够”可能是因为朗读课文的时间太长了,如果把朗读变成默读用的时间会少些,但课堂气氛会更冷清更沉闷,有条件的话让学生提前预习来完成熟悉课文这一环节也许会更好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16)
课题: 蜡烛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4.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5.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找出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作用: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作用: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二、探究思考: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有人认为:“文章突出小小的烛光,意蕴深远。”有人认为:“事件本身很感人。”有人认为:“文章一再写德国人的炮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更突出老妇人行为的感人。”有人认为“老妇人把一生中最珍爱的结婚喜烛献给红军战士,这一点很感人。”……
总结:首先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其次,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八、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
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5.“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为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6.师生共同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九、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啊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然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中。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作业设计:
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找出其中的六要素。
2、再举出几例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
教学反思:
我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写作内容:安葬红军烈士、点燃结婚蜡烛;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对苏联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崇高而深厚爱。
但是这节课可也存在这许多不足。比如:
准备工作不细致。课前教学设计中有一个环节是听读课文,结果这个阶梯教室的多媒体硬件坏了,不能从网上直接听课文录音了,事先又没有准备第二套方案,比如说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磁带,结果我临时决定让学生单个轮流读,
这篇课文有44段,就有44个学生轮流着读,虽然说这样做体现了教学面向大多数的原则,可是效果一点也不好,也许由于是公开课,学生胆子太小,大半学生的读书声音非常小,小得我站在他的面前才能勉强听得到,也许是由于教室太大,很多学生的声音即使不很小,但离得远的学生还是听不到,更别说坐在后排的听课老师和评委了。因此,10多分钟的学生读书时间,课堂气氛十分的沉闷和冷清。对此,我想,如果下次碰到类似的情况,我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说事先到教学场地去了解情况,提前到学生中去了解学情,准备好多种教学方案,准备好替代的教学设备等,中心学校的胡中良校长也给我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改学生的个体读为小组读或齐读或轮读,那样,多人的声音就会大些,课堂气氛会显得热闹些,效果也会好些。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17)
课题: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体会文章中铺陈和反语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语言。
3、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接受真是人类文明成果、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先生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同学们都听说过圆明园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的,现在又变成什么样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抢掠,并将这个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废墟。作为当时法国统帅将领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称这次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并征求雨果的意见。那么雨果对这个事件持怎样的态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资料助读
1、作者介绍
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圆明园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
令中华民族抱恨千古的是,这一世界园林艺术的伟大杰作,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的野蛮的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现在,经整修后的遗址,已成为人民群众凭吊和游览的场所。
3、书信格式
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字词
赃(zāng)物 箱箧(qiè) 制裁(cái ) 给(jǐ)予 恍(huǎng)若
琉(liú)璃(lí) 珐(fà)琅(láng) 眼花缭(liáo)乱 惊骇(hài)晨曦(xī) 瞥(piē)见 劫(jié)掠
2、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明确: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 自读1-3段,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
(二)自读4-10段,找出雨果讽刺侵略者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
教师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合作探究,交流时教师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1、雨果评价圆明园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明确:奇迹
2、圆明园作为奇迹,它的价值体现在哪?
明确: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3、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
明确:大理石,玉石,青铜,瓷器,异兽,花园,水池,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孔雀等
4、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
明确: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5、“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它是怎样消失的?
明确:被两个强盗——法兰西、英吉利毁了
6、 两个“强盗”在圆明园犯下了哪些罪行?
明确:洗劫,放火,行窃
7、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谁?
明确:小额尔金(对照书下注释,区分两个额尔金的所作所为)
8、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明确:谴责的态度
9、他是用很激烈的言辞从正面谴责的吗?
明确:不是,是用反语(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10、雨果使用了哪些反语?有什么作用?
明确: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赞誉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
11、 雨果批判所有英国人与法国人吗?
明确: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或答“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亦可算对。
12、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
13、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明确: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反映了他是站在人类的立场、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件事。
14、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体现了作者明确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拓展延伸,探究升华
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
六、课堂练笔,对话大师
以书信的格式给雨果先生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要求:格式正确,观点鲜明。
七、课堂结语,激励学子
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也要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能允许别人欺侮我们,只有强盛的国家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大家好好学习,为我们祖国的强大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板书设计
圆明园——赞美——奇迹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侵略者——讽刺——强盗
教学反思
个别问题深度不够,如圆明园作为奇迹,它的价值体现在哪?其中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剪影,学生没有答出来,教师应再加以引导。
在课堂上学生选择的是默读的方式,所以显得课堂气氛不活,影响了一些同学的思维。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18)
课题: 记事作文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构建记叙文写作的框架
2. 学会写记事类记叙文——剔除抄袭,流水账两种坏习惯
教学过程:
记叙文写作初步——记事作文(一人一事与一人多事)
写好记叙文,写好记事记叙文,应该分6大序列,6个知识点,进行序列性训练,以收系统之效。
记事类记叙文教学单位的内容如下:
6个方面:
知识点:记叙文基本知识(记叙顺序)
内容点:以见证人的身份叙述一件事。(客观)
能力点:能按顺序写清楚一件事,力争做到有详有略。(理解事件的轻重缓急,重要性递减原则)
过程点:明白写这件事的理由;列提纲; 自主修改。
方法点:把细节写充分(动作慢镜头);考虑插入心理描写
素养点:做一个有心人;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写字要工整。
记事文章写作基础知识:
什么是顺叙;怎样进行细节描写;怎样进行心理描写;第一人称“我”。
记叙顺序:顺叙,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描写方法:
对症下药:
针对大家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个方法——摆脱三段式;切分过程;
A.那么如何避免“三段式”呢?首先,要把中间叙事的自然段拆开成几个段落,一种方法是按照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来分段,不要把一整个事情仅仅用一个自然段来写。第二个方法还可以依据时间的推移来分段,时间发生转换时要另起一段,这样文章不仅仅在结构上显得自然顺畅,也更加富有层次性。第三是依据地点的转移来分段,地点转换即另起一段,这样也能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第四是根据情感的迁移变化划分段落,“文似观山不喜平”,一篇文章贵在富有情感的变化,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B.所谓“切分过程”就是把一件事切分成若干个步骤,切分要细,然后再分析各个步骤的是否重要,以确定记叙和描写的详略;“融入描写”就是在叙写每一个步骤时,重点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环境和场景等。
比如写篮球运动员投篮的动作,就可以这样切分过程:接传球、运球、急停、起跳、球出手、球运行、球入网(偏出)等几个步骤。然后对这几个步骤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确定详写和略写的步骤。再加入对运动员的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以及场下观众、教练,裁判等人的反应等间接描写作烘托,这样这件事的写作很好。
写作实例分析:
【叙述顺序可灵活安排,但大体要统一】
走在街头,栀子花的香味沁人心脾。天空无边无际,没有云朵,却还是很美。【第2句建议:仰望天空,无云的蔚蓝令人心旷神怡】恍然间,一首《父亲》传入耳畔,思绪便不知不觉被牵引到那件事……(回忆,倒叙)
写着作业的我有些不耐烦地望着窗外的阳光,心里是一百个不服气……
直到晌午,在房间里扯着嗓子不知道干什么的弟弟才出来吃饭……
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
后来回到家……转眼许多天过去了……
一曲终,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顺叙:按照时间顺序来结构本文)
【建议改动:回忆演唱会(1)———演唱会的情况(7,8,9,10)——弟弟的暗中报名(6)——弟弟的默默准备感动我与观众(11,12)理由:综合运用了倒叙,插叙两种叙述方式,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叙述时,一人一事,应该做到交代清楚,有重点,突出细节】
我上晚自习课回来,经过这个山上的森林,刚好在这个森林的中央有个小小的池塘,但森林真的很黑,很暗,只能借月亮的光来照路。当我走到中央的时候,脚不小心踩了泥。就直接滑倒池塘的水里了。后来跟我玩的同学,也是跟我同路,只是回来晚了,见了我就丢掉了书包,跳进池塘,把我拖了上来。最后得救了。
【建议改动:叙述时,尽量做到抓住重点——同学救我(具体救的经过是重点,因为文章是要突出同学之间弥足珍贵的友情令我难忘)】
优秀范例批注:
我身边感人的事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长途汽车上正播放着这首《八荣八耻》歌曲。正坐在这豪华的长途汽车上的我,趁这“十一”黄金周出去游山玩水。游山玩水讲究的是心境。因为考试的缘故,我郁闷了好久,现在正想出来换换心情。
“哇-----”汽车后座突然传来小女孩呕吐的声音,吐出的脏物满地都是;紧接着她捂住肚子“呜呜”地哭了起来。伴着女孩的哭声,一股难闻的气味直充进鼻尖,瞬间弥漫整个汽车,我正拼命的捂住鼻子,可是胃还是禁不住一阵翻腾。
“臭死了,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文明?”
我转身一望,只见一位女生拉长音调叫着。但那一刻,不知为什么,我却有点泄愤的轻快。而小女孩的母亲却惊慌失措地站起来,一面用纸巾去擦小女孩身上的脏物,一面向旁边的人道歉。
“要嫌臭,你自己下车啊!”,一位老大爷生气地站起身,对那位女生说,然后又端着水走到小女孩的身边和蔼地说:“喝点水,漱漱口吧!”话音刚落,人们也开始拥过来嘘寒问暖。小女孩的妈妈此时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嘴里不住地说:“谢谢,打搅了大家,真不好意思。”听着老大爷的话,看着大家的举动,我怔住了:“他一个老人与女孩素不相识,却能那么关心这位生病的小女孩,世间之间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正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是一位医生,能让我先为她做一些救急护理吗?”人们纷纷让开,医生开始为小女孩诊断,她先按按小女孩的腹部,再摸摸小女孩的额头,又看看她的喉咙。大家在一旁安慰小女孩的母亲,一会儿医生笑着说:“只是急性肠痉挛,虽然不太严重,不过最好马上去医院看一看。”医生话音刚落,安静下来的人们又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我这里有止疼药,拿去用吧!”“要不要再喝点水”……我发现那位女孩母亲的眼框都有些红了,她用颤抖的手接过人们递过来的药和水。此刻,我的喉咙也突然哽咽起来。最后在人们的一致建议下,司机叔叔开着车直接将小女孩送入就近的医院,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小女孩打完针,吃完药后,汽车又重新上路了。此时车厢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大家之间的距离似乎近了很多,亲热得如同一家人,我的心里也暖暖的,广播里的《八荣八耻》歌还在继续播放,歌声回荡在车厢里,温暖在每个人的心间……
【点评:
1. 从文章主题上,
2. 从结构的安排上,
3. 从记叙的顺序上,
4. 从描写的方法上,场景描写方面,
细节描写方面
5. 从语言的运用上,
6. 其他方面,
教学反思
本次作文讲评课在时间上没注意好,致使本节课的内容才刚刚讲到一半,就已经下课。 在学生作文方面,如果能对于细节描写一章做最大的努力,必然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 面面俱到导致收获甚微。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19)
课题: 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
教学目标:
1.共同品味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体验文学作品撼人心魄的美丽。
2.让学生扮演幸存者,进行创造性复述。
3.引导学生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对文中的不同观点有自己的评价,从而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屠杀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野蛮、最可耻、最卑劣的行径。有一位女同学参观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到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她在预习后很困惑,就问我:“这篇课文写的虽然是大屠杀,好像写得没那么残酷。”你们同意这种观点吗?
(设计理念:提出并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能激起学生质疑和解疑的兴趣,而且能引导学生弄懂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研读课文
1.寻章摘句
教学设想:估计有学生不同意这一看法,会找出以下句子来反驳,教师相机评点课文语言,引导深入。
A(第一中学六年级学生)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鲁比沙
不是最后一次犯错误了,而是最后一次喊爸爸妈妈了。生人作死别,是人世间最悲惨的一幕。
B(第二中学六年级学生)爸爸,我和密索在旧军营里,给我们送饭来,也要工装裤和毯子。送点果酱来,爸爸去找校长假若有用,送点东西给我们吃吧。姨妈彼得舅舅也在这儿。给他送三包烟还要些纸——巴法尔
被关押在黑暗潮湿的牢房里,在冰冷的铁栅栏后面,是一双双惊恐无助的眼睛,渴望父母能帮他们摆脱厄运。善良的孩子所能想象的厄运,只是寒冷和饥饿,怎么能想象自己将要走向死亡?
C文章标题——“亲爱的爸爸妈妈”。
学生可能不容易注意到标题所蕴含的深意,需要教师在的引导下思考,为什么选用那么温情的标题?
这不是孩子在父母跟前的撒娇!这是300个不知死亡降至的孩子的呼唤!连孩子也不放过!更表现大屠杀的残酷,灭绝人性。
小结:文章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大屠杀的残酷,却用看似平淡的语言,来表现面对死亡而茫然无知的孩子的心理。孩子何罪?为什么要把魔爪伸向无知的孩子?
(设计理念:正面描写残酷的文字学生容易理解,但要感受平淡语言的深意却不容易。可以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
2.想象复述
我们仿佛还能看到满山满谷的尸体,闻到充满血腥的气味,触摸到暗红黏稠的血液,听到响彻山谷的呼号“亲爱的爸爸妈妈”!请以幸存者的口吻,创造性的复述1941年10月21日在克拉耶伐次所发生的一切。
先进行小组讨论。
我们把教室布置成“实话实说”节目的现场,老师当主持人,请两同学扮演大屠杀的“幸存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欢迎两位幸存者上场。
主持人:能为我们讲述当时的情况吗?
幸存者:略(以下略)
主持人:您还记得纳粹分子闯进教室的那一刻吗?
主持人:您还记得纳粹分子屠杀你们的全过程吗?
主持人:当你们苏醒之后,你们看到了什么?
主持人:听了他们的述说,你们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听!阴风怒号。一片死寂。看!血流成海。尸体成堆。我曾采访过一个幸存者,他这样告诉我:
“我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四十七年来常常在半夜惊醒,眼前出现的是让我至死都无法忘怀的一幕。那时我只是右臂受伤,疼得昏死过去。当我醒来以后,感觉被什么东西压着,伸出手去,冰冷,刺骨的冰冷一下子从指尖传到了心里。此后,我决不喝任何加冰的饮料,我害怕回忆起那死亡的感觉。我用左臂推开尸体坐起来,看到了可怜的桑迪,穿着他那件心爱的白衬衫,瘦弱的胸膛上绽开了血红血红的花。还有一刻也停不下来的尼克,像恶作剧似的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我向前走去,一个庞大的身躯横卧在路上,那是瓦伦比老师。子弹从他的太阳穴射进去,他瞪大了眼睛,像被惹怒了似的。我叫他,可他不回答。地上的泥土发出一种令人作呕的腥味。这太可怕了,我的一生都在这可怕的梦魇中度过。”
小结:“实话实说”节目虽然短暂,但幸存者所描述的血淋淋的场面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设计理念:战争毕竟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有距离。怎样让孩子感同身受?设计了“扮演角色”和“创造性复述课文”的兴趣教学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的复述并不要求学生刻意模仿,可以看作是教师的“下水作文”。)
3.品味语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用现实的眼光来回望历史,历史才是有价值的。美国作家安格尔用诗句来表达愤怒,“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你们理解诗人的用意吗?
黑色是冷酷的,但和这里发生的大屠杀比起来,居然显得太明亮了。
文中还有一些类似的意味深长的句子,蕴含作者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情感。请在文中划出来。
师生交流,共品共赏。
A“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B“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真实和荒谬、沉重和美丽这些词前后矛盾,作者为什么把它们放在同一个句子中?
大屠杀是荒谬的。那些人性泯灭而兽性勃发的刽子手的罪行,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然而这样的事的确发生过,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沉重、悲哀,指战争的残酷和给人带来的痛苦。美丽不仅仅是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更是前南斯拉夫举国上下对待历史的态度——没有仇恨,没有愤怒,没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
C这就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D没有仇恨,没有愤怒,没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吸取教训,才能防止悲剧重演。
小结:作者无意于渲染大屠杀的残酷,而着意于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照,揭示历史的惨痛教训。希望后来者记住历史,并以史为鉴。如果昨天是一道伤痕,那就把伤痕记住,让旧痕永远不再添上新疤。
总结:“文章好像没那么残酷”有两大原因:一、文章使用了侧面描写,必须通过想象和揣摩语言,来体会隐含在文字背后的深意,通过想象进一步体会刽子手的残酷。二、作者的目的在于正视历史,引发反思,以此替代悲痛。
(设计理念:品味语言,是语文学科要培养的基本技能。通过揣摩,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自主探究
历史是不可改变的。而对待侵略,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位西德作家和一位日本作家的言论引起了争议,请谈谈你的看法。
教学设想:学生交流,教师只听,不急于做出评价,学生只要说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即可。两位作家的态度代表了两国历届政府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德国向世界人民谢罪,日本妄图掩盖这段历史。
小结:掩盖历史意味着缺乏深刻的反省,我们站在超越时空的正义和公平的立场,期待着勇气和良知。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展开评论,把它设计为拓展延伸环节。由于时间关系,可能无法开展充分的讨论,可以留为作业。)
三、拓展延伸
前南斯拉夫每年的10月21日都举行大型纪念活动,意在让子子孙孙都知道,让全世界人都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
同样是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韩国,马路上跑的没有一部日本车,全是韩国现代;每年的七八月拒绝接待日本游客,哪怕会因此蒙受巨额的外汇损失,也在所不惜。
今年的9月18日21点18分,沈阳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在市区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要在行驶中鸣笛,以纪念72年前的国耻日。
其实我们无意评价各国纪念活动的优劣,无意传播历史的仇恨,更无意于“揪住历史不放”。我们所要说的,正如中国作家龙应台所说:“可以原谅,不可以遗忘。”
让我们记住历史,勿忘国耻,学好本领,振兴中华。
作业设计
你对德国作家和日本作家的言论有什么看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了解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对待历史不同的态度。写一则感想或评论,字数200字左右。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在于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先充分肯定学生观点中的可取之处,有时用对学生的语言加以润色,在关键处填入一两句细节描写,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未作复述先有情;有时把学生的陈述句改成反问的形式,或用排比的语言,增强气势,渲染气氛,言尽而意不尽,意味无穷;有时则用名言警句来警示学生……初中的学生注意力难以持久,教师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来吸引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对战争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多看战争题材的名著或经典的影视作品,让他们在快乐的阅读活动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教师应针对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话题,让学生都会说,能说,爱说。
让学生从文字到形象,从形象回到文字,由表及里的解读课文,符合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情感跟随着作者的叙述而起伏,最终水到渠成,与作者达成共识。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20)
课题:阿长与《山海经》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的含义,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2、掌握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以及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与尊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它们节选自哪本书?(《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的字面意思是早上凋落的花,下午将其拾起,引申含义就是人到中晚年再来回忆曾经的少年岁月。拾就是捡起来的意思。)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到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对于长妈妈,我们的认识是肤浅的,今天我们要来真正阅读一篇关于长妈妈文章——《阿长与〈山海经〉》。在这儿,亲爱的“长妈妈”为何变成了“阿长”的称呼?这是否暗示了本文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变化呢?
二、检查预习
(一)注音:
掳( lu )去 震悚( song )惶(huang )急 疮( chuang )疤
诘( jie )问 惧惮(dan )霹雳{pi li }
(二)为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莫(名)其妙 ( )A 名字 B 说出 C 名誉 D 有名的
2.(念)念不忘( )A 惦记、常常地想B念头C读D“廿”的大写
3.(疏)懒 ( ) A 分散 B 不亲密 C 粗心 D不熟悉
4.烦琐之(至( )A 极 B 以至 C 到 D 至于
三、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惶急:恐惧着急。
诘问:追问、责问。
惧惮:惧怕。惮,害怕。
渴慕:迫切地羡慕。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出的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
烦琐:繁杂琐碎。
疮疤:疮口表面所结的痂。
毫不相干:一点关系也没有。
情有可原:这种情况有可以原谅之处。
深不可测:深度大,难以测量。形容深奥难以理解。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名,说出。
四、新授:
1、自读课文,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阿长是一个 人”说话。
提示: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去领会。生思考,回答。
小结:总之,阿长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她身上的缺点甚至多余优点,那么对于这样一个人,鲁迅对她的感情怎样呢?
2、速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生自主思考,同桌合作交流,回答。
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 ——新的敬意。”我们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就是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简要的话概括出这些事情 。(合作、探究、交流)
明确:一共写了七件事。 ①喜欢切切察察 ②限制“我”的行动 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⑥谋害“我”的隐鼠 ⑦为我买《山海经》
4、这些事中哪些地方写得最细致,最精彩?请找出来。(提示:长妈妈语言生动传神,很恰当地表现了阿长的性格。 本文写长妈妈的语言,充满了诙谐意味。)
5、这些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 )
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
6、感情朗读18—28 自然段
①请学生复述买书的原因、经过、结果。
要点提示: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方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方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有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他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他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②、文中写了哪些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要点提示:文中写到那位远房叔祖的疏懒,别人又不肯真实的回答“我”,而长妈妈主动来问,“我”知道他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他说了,就连“我”
也不抱什么希望,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助“我”。这里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长妈妈的善良和对“我”细致入微的关爱之情。
③、“我”为什么会觉得“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要点提示:文中用了“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悚”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我”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我买《山海经》,也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
7、 再看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 “实在不大佩服”、“最讨厌”、“无法可想”(3-5)→“非常麻烦”(6-12)→“空前的敬意”、“淡薄起来”、“完全消失”(13-18)→“新的敬意”(19-31)
这里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得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使得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欲扬先抑-----抑扬法技巧的一种。指利用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矛盾性来刻画人物的一种手法,多用于表现正面人物和作者要加以肯定和赞扬的事物,也用于烘托气氛。先给读者以假象,把读者的判断引向相反的方向,到一定时候揭示真相,使读者突然醒悟,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五、小结:本文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写阿长,“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是一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这样把她的善良仁慈的美同愚昧落后的丑相掺杂,沙里淘金似的让她闪烁出美的光辉,将阿长这个人物写得更加真实感人。因此本文是写真人实事散文的典范之作。
板书设计 :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作者情感:讨厌——尊敬——怀念
表现手法:先抑后扬
作业设计:(二选一)
1、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谈一谈你的想法和感受。(用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2、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第一课时,我借鉴名师的教学设计,直接从课题开始导入,发现学生对此很是注意,从这一方面来看,我很欣慰。看来在讲授时,不妨多看看别人的设计,以节约时间,同时,可以通过参看别人的理解加深对于文章的体会。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真是如此。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21)
课题:阿长与《山海经》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的含义,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2、掌握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以及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与尊敬。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二、学习新课。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再读第18----28自然段。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
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三、研习课文
文章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长妈妈,作者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自己童年时期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请同学们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长妈妈的事件或细节,并说说这些事件或细节体现了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情。
1.长妈妈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
——长妈妈地位低下
2.长妈妈睡觉时总是“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长妈妈睡相不好)
——长妈妈是一个粗人。
3.长妈妈“常喜欢切切察察”
——长妈喜欢饶舌多事。
4.长妈妈“逼”着我吃福桔
——长妈妈有着太多的繁文缛节
5.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长妈妈是无知而又淳朴的。
6.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
——长妈妈是一个真诚,善良,关心孩子,尽可能帮助孩子的好人。
四、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A、 描写法:如写长妈妈是个普通劳动妇女,作者除简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外,着重选择了两个生动的细节:一是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直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如元旦时,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作者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的“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充满欢欣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心理描写,突出中心。如当长妈妈买回了《山海经》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B.对比、映衬法:本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C、 文中体现了作者对长妈妈怎样的感情?哪些地方书写了作者的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要点提示: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远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这里用了在记叙中抒情的手法。
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结本文】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
,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并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板书设计
阿长的由来 地位低下 描写法
切切察察 饶舌多事 对比、映衬法
“大”字睡相 不拘小节 记叙中抒情
作业设计
以“我的母亲”为题,仿写课文,写一段话。
教学反思
本文教学效果相对来说比较令自己满意。我在备这节课时,主要是抓住文章的文题来设计问题的,比方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文章在写的时候是否只写到阿长与山海经的过节?文章又是怎样通过山海经来展现阿长的性格的?这两个问题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实际上,在设计问题时如何既能激起学生思考,又能够暗合文章讲解时的重心是一个技巧性的问题。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21)
课题:背影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使用旁批的方法,从文章朴素自然的语言中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体会父爱的深沉。
教学过程
一、画面导入
今天,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艺术理想和进程的油画作品《父亲》(屏显),它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这幅画的面部特写极具震撼力,同学们从画面中读出一位什么样的父亲?
预设:艰辛的父亲,沧桑的父亲等。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预设:皱纹、眼神等。
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用文字勾勒出的父亲的特写镜头——背影,看看能从中读出什么。(屏显“父亲爬月台”一段,生齐读)
预设:这是一个肥胖的父亲,这位父亲在艰难爬月台,这是一个衣着朴素的父亲等。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预设:衣着、动作。
师:大家分析得颇有道理,那么这幅画面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还有哪些我们没有读出的东西,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美术作品导入,由形象的画面到生动的文字,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而且二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处,为“背影”定格,成为永恒经典也埋下伏笔。
二、美读赏析,聚焦“背影”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突出作品描写的重点,进行初步赏析。自读,提问,感知。
1.文题为“背影”,那么文中几次写到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预设:共四次,线索,贯穿全文。
2.你认为最感人的是哪一次背影?
预设:最感人是第二次具体描写背影。
3.文中描写普普通通的“背影”,为什么会如此感人?描写“背影”时主要刻画了哪些细节?(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现在,再读这幅文字描绘的画面,你又读出了哪些刚才你没读出的东西?(学生朗读,再次体会第二次背影)
预设:穿戴、动作等细节。通过细节描写,把父亲最本质、最真诚的内心情感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读出深沉的父爱,是爱,让“背影”定格在作者心中,也永恒在读者心里,成为一幅质朴深沉的父爱图。(板书:永恒爱)
屏显:永恒的背影,深沉的父爱。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能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基本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明白全文的中心,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再强调第二次背影,突出重点,聚焦背影,体会父爱的深沉,也为后面的品味语言和体会情感做好铺垫。
三、圈点旁批,体会情感
这爱,让作者潸然泪下,也让我们感动至极。为了更好地体悟文章的情感,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阅读的方法——旁批法。
1.什么是旁批法呢?
师:顾名思义,就是在文章旁边写批语。批语可以是赏析式的,也可以是感悟式的,还可以是拓展式的。我们共同研究一下这些旁批的方法。
赏析式旁批示例:
原文
旁批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攀”“缩”“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连用三个动词,完整的表现了父亲爬月台时的吃力和艰难。也和父亲是一个胖子相对应,如此艰难,父亲也在所不辞,更能突出父亲心中深深的爱子之情,生动形象极具表现力。
感悟式旁批示例:
原 文
旁批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我看到了一个为了儿子不辞辛劳的父亲。
我看到老人一个艰难的、凝铸着爱的深情背影。
拓展式旁批示例:
原文
旁批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我想起母亲在巷口等我回家时被路灯拉长的身影,那被晚风掠起的衣襟,看到我时高高扬起的手臂,拉着我的手靠着她回家的温暖感觉。读了这段文字,终于明白,那等待里饱含着母亲深沉的爱。
2.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几次写作者流泪,选择你感受深刻的一次做个旁批,可以使用一种旁批的方法,也可以几种方法糅合在一起进行旁批。(生默读,进行旁批,师巡回指导。)
(交流补充旁批。分别交流,师生共同点评。请学生按照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先深情朗读,再交流旁批。)
预设:
流泪的句子
旁批
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泪来。
见到父亲,目睹破落家境,又想祖母——这是难过的泪!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了下来。
望见父亲为自己买橘时艰难的背影——这是感动之泪!
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看不见送别的父亲背影了——这是惜别的惆怅之泪!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读父亲信,再现父亲背影——这是思念之泪!
3.你在阅读时还在哪些令你感动的地方做了旁批?让我们来分享你的体会。
(指导学生分组采用旁批的形式,品味语言,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旁批、再进行合作交流、研讨、完善等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
4.小结:我们会发现,如此深沉的情感,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使用大量的修辞,那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品味到情感的?
屏显:朴素、自然的语言也能感人。
旁批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重点,亦是难点,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旁批的读书方法,在旁批过程中,重点抓住四次流泪,品味文本的语言特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既能领悟文本的思想内容,又能学习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四、作业设计:
播放黄磊的《背影》,聆听中回忆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动的细节:母亲掠起我们遮住眼睛的刘海,翻好我们的衣领,递上一杯牛奶;没有汽车的父亲骑着摩托车或自行车在校门口的守候,接过你沉甸甸的书包……只要你善于观察,拥有感动,就会写出美文。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回顾一下,父亲或者母亲还有哪些令你怦然心动的细节,请你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把这个细节描述出来。
教学反思
本文在讲述过程中基本上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展开的:1.文题为背影,课题中写到了几次背影?分别是在什么时候?2.请你将父亲的背影描摹下来。而这几个问题也就是这篇文章的核心。抓住了这样一个观点,也就抓住了全局。另外,教学时,并没有同学就交通问题,没有就课堂之外的社会问题来发问,这一点,可见课堂方面并没有放开。这是一个遗憾。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22)
课题:台 阶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2.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3.把握课文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4.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5.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背景音乐《愚公移山》)
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l、出示投影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2、学生通感全文,指名学生简要讲述故事情节。
教师提示阅读要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学生依据阅读提示,高效搜求相关的重要信息。教师针对学生的感知,补充,整理: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3.学生速读全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分析评价和心得。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学生的感知可能有:
(1)小说以农民的儿子为故事叙述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
(2)课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安排材料的详略。“台阶”是全文的焦点,显豁突出。
(3)文中着力塑造了父亲这一非常要强又老实厚道的农民形象。
(4)课文的关键句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追求,深层地说是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5)新台阶砌好后放鞭时,文亲喜悦的神情描写是非常个性的,很有特色。
4.合作研讨。
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4)“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5)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6)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7)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教师点拨、明确:
(1)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3)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4)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画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5)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父亲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6)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7)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5.教师引导分析父亲形象的意蕴。
(1)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人都有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赢得尊重,是父亲最大的心愿。
造新屋,当然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但是,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
人的需要总是在自己视野的范围里,由比较而产生的。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目光那么专注,他羡慕那个气派,他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
人的需要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的。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他的血管里有民族特质中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
(2)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父亲造的新屋,规格并不很高,不过是屋基高些,台阶从三级增至九级。但是他为此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辛劳。年轻时,三百来斤的石板一下子能背三趟,也没觉得花了太大的气力。新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创业的艰难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对先进的生产力的呼唤。
6.变换人称练习。
请学生速读全文,试用第三人称说说小说的故事梗概。
教师示例:
XX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好了,人却老了,身子也垮了。
三、说话延伸
请学生从家居住房变化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发展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如按揭买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五、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对高”
三级台阶 老屋
地尊要强 老实厚道
父亲
位重 愚公移山的精神
坚忍不拔的毅力
九级台阶 新屋
教学反思
我发现在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感情投入,对父亲的人物形象有了较深的体验。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显然还远远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作品的赏析很多都是肤浅的、片面的。这个单元里《背影》是写父爱的,与本文在写作上有所不同,但同为写父亲的文章,各有侧重点。在上《背影》时,我已经引导学生说过感动自己的父亲母亲。所以,课后,我布置学生以父亲或母亲为素材写作一篇真实感人的文章。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23)
课题:老 王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作”等词语。
3.熟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
4.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5.揣摩本文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同学们,正如歌曲中所呼唤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杨绛女士的《老王》将通过与车夫的交往,为我们诠释这一并不深奥的生活命题。
二、指导自读,把握文意
1.投影显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注音
塌 败 取 缔 伛 翳 骷 髅 绷 滞 笨 愧 怍
(2)释义
塌 败 滞笨 取 缔 愧 怍
2.学生所读课文,以善良体察善良,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听读中发挥想像,头脑中再现鲜活的人物形象。
思考: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那么见于文中的老王是怎样一个形象呢?请学生自读课文谈出自己的阅读感知。作者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归结:
从课文写老王的生活片断可以看出,老王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他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他的眼睛又不好,一生凄凉艰难,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是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是一个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极其纯朴的好人。
作者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不是冷漠、蔑视而是本着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去关心、爱护他。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3.学生分段诵读课文,概括要点,列出提纲。
教师作阅读提示:课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写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条理有序,一脉相承。
学生归结:课文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职业生活缺陷、居住条件等情况。下面三段则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断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断写“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险。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见出老王心地善良。
4.合作研讨。
(1)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对揭示文章意旨的课文虽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2)你怎样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爱?相对现实生活中见到的对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3)写人记叙文的构思中既要从众多事件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又要安排文章的谋篇布局,也即组材,那么本文段落安排有什么特色?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学生小组讨论解疑,教师点拨、明确:
(1)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决,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结尾一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作”。
(2)从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有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再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他们总是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
(3)作者对琐碎材料的组织以成有机整体,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开头四段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是按逻辑顺序,正因谋生的困难,收入少,所以生活清贫。下面三段是按时间顺序。
除段落安排有序之外,还设置了贯穿全文的线索,即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的。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眼疾,送他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老王对钱家也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三轮改平板三轮,没法坐了,作者还是很关心老王,对老王有好处,所以老王总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也要表示感谢。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5.杨绛女士的文学语言朴素本色,却灵气飞扬,别有韵味,试比较下列三组语句在语意、感情色彩、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你还能举出文中类似的语句吗?(参见课后练习)
6.说话训练。
爱是人间的春风,是生命的源泉,缺乏爱心的社会将会是一片沙漠,一片荒原。通过与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扫大街、捡破烂的沟通、交流,对你一定很有触动,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三、写作指导
1.教师讲解: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大多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典型细节,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生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风貌,勾勒人物形象。
怎样写好这类文章呢?
(1)确定写作对象。要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有影响,和自己有交往,又有典型 事例能突出他某一方面特征的人。
(2)选好了写作对象后,根据你的了解,想一想哪些事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进一步思考从你们的交往过程中,也就是从你准备选用的事例中,抽出共性的东西。这 一共性,恰是要突出表现的中心思想。当确定了中心后,再从多件事例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
比如文中老王离世前一天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最能见出老王的心地善良。
(3)第三步,为了有效地突出中心,想一想哪个事例应当详写,哪些事例可以略写。
(4)第四步要考虑的是如何安排这些事例,先写哪个,后写哪个。从哪个角度人手,怎样收束全文,这几个事例以什么为线索将其串连起来。考虑基本成熟,可以简要列出提纲。如本文段落的有序安排。
(5)下笔成文。书写时,头脑中浮现出人物的形象和事情的经过,要带着情感去回忆,力求一气呵成。成文后,改换欣赏者的身份默读此文,进行修改、润饰。
2.投影显示以下文题,请学生任选其中一题说出自己的写作构想。
(1)我的——(爸爸、妈妈、老师、好友……)
(2)他(她)是一个——的人(如:勤奋好学、助人为乐、热爱生活、乐观、充满爱心……”)
(3)我逐渐了解了他(她)
(4)其他:童年的伙伴、挚友、手足情深……
四、课堂练习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分发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朋友给我讲了一件真事。
说有一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把牛牵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开宰。这时,牛的眼睛里已是满是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的两条前腿“扑通”跪下,牛的眼睛里泪如雨水。屠户从事宰业已十多年,倒在刀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泪他见得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见到。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然后,对牛剥皮开膛。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咣当落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小牛犊。屠户这才知道,牛为什么双腿下跪,它是在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屠户沉思良久,破例作出了一个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还有什么语言能够代替那神圣的一跪呢?所有的母爱,其实表达起来都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普通却又撼人心魄的细节啊!
1.文中的“犊”读作_____,文中“震撼”一词的近义词是_____。
2.当屠户向牛举起屠刀时,泪如雨下的牛的两条前腿为什么跪下?(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3.文中写屠户“沉思良久,破例作出了一个决定”,根据上下文,揣摩理解:他“沉思”的是什么他将会作出怎样一个决定?
4.请为本文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
5.本文表现的主题是什么?请你用课外积累的一个词语或一个诗句概括回答。
6.本文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用简明的语言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板书设计
老王——善良(苦)—不幸
我们——体察善良——幸运
幸运:幸运的人对于不幸者的愧怍
作业设计
完成《百分导学》
教学反思
1、把握文本特色,重视情感体验。整个教学过程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映照作者的内心世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立足语言品味,穿插写作指导。课堂教学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让学生选择一节,结合自己的感悟说出喜欢的原因,由赏析语言到情感体验逐步提升,并对如何写人给予学生适当指导,既重视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又训练了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标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024)
课题:信 客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握文章脉络,理清思想内容。
2、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电信业迅速发展,手机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给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了方便。但提及20世纪初期的乡村,对外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也许,我们很难想象,信客沉重的脚步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纽带,他们为远行者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今天,让我们通过文章《信客》来体会一下他们苦涩的人生。
二、简介作者:(把书翻到82页,告诉老师,作者是谁?)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余秋雨。(投影出示)
三、整体把握:
1、检查预习:
唏嘘xīxū嫉妒jí晦气huì噩耗è猝然cù诺诺nuò 呵斥hē诘问jié文绉绉焦灼zhuó伎俩jì吊唁yàn 跋涉bá shè颠沛pèi
2、我们对信客这种职业还很陌生,那就先来认识一下这种职业,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看看一名信客需要做哪些工作?
明确: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到了一地,又非常繁忙,既要散发信、物,又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额外工作,要经常代读、代写书信。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谋生者死了,得尽同乡情谊,匆匆赶去,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又要通报噩耗,帮着安慰张罗,交送遗物,汇报处置后事的情况。"信客"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身上。[做一个信客,主要负责乡村城市间的信,物的传递;他还要代读,代写书信;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时,他还要处理后事,安慰家属。(幻灯片出示)]
3、你对信客这份工作的初步印象是怎样的?能否用一个词语或一个字来概括?(苦)
4、这种"苦"从哪里体现出来?
(1)信客收入微薄,生活贫穷。老信客干了一辈子,家里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沿途投宿,拣便宜的旅馆住,吃饭尽找那种"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的小店。终年奔波,胃病和风湿病成了职业病。他们是最困苦的旅行者。
(2)信客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信客这条路布满凶险,实在是件苦差事。
(3)总结:工作劳苦:终年跋泼;生活贫苦:收入微薄;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
5、年轻信客他自己评价信客这份工作的?
明确:"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
6、分析"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
(1)为什么说越来越凶险了?
(2)以前是怎样撑持的?
(3)为什么撑持不了了?
7、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觉得信客具有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明确:诚实守信,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四、合作探究: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信客一样默默奉献着而又处在社会下层的平凡人?请举一两例,并谈一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五、信客死后,有很多人来吊唁,请你写一段话,作为信客的墓志铭。
提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就其内容是对他生平事迹和品质的概述,语言要力求简练、通畅。
信客之墓志铭:
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和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四乡敬重,众口传颂,立此墓碑,永志纪念。
六、教学小结:
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但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人却没有绝迹,也不会绝迹。这种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赞扬的。
七、布置作业: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语言很有特色。学生通读全文,勾画出你认为的精彩语句,简要说出它的美感。
作业设计:完成《百分导学》
教学反思:
信客一文,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系列的一篇。但是在教学时如何安排就犯了难。如何把握文章的深度就是我必须注意的问题。实际上,我做了这样的一个设计——信客的核心品质是当代社会所缺失的精神品质。围绕这一点,我让学生去感受信客的信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