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及教案合集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及教案合集

ID:576552

大小:472 KB

页数:129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 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论是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有趣的斑蝥,传说的美女蛇,还是三味书屋里方正、质朴的先生,奇妙的“怪哉”虫,课堂上描画的绣像,都记录了鲁迅成长的足迹;《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中“爸爸”的去世,迫使“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丑小鸭》是一篇童话。童话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的殷殷嘱托,一行行的诗句曾激励过无数成长中的青年。《伤仲永》促使我们反思一个天资出众的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 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黄河颂》(光未然)把我们带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滨,让我们感受母亲河的雄浑壮阔;《最后一课》以儿童的视角帮助学生领悟母语与祖国的关联;《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十周年时写给被日本蹂躏的故乡东三省的誓言,炽热的语言背后跳动的是一颗蓬勃而痛苦的心;《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说理形象,鼓舞人心。《木兰诗》勾勒了一位替父从军、纵横疆场、保卫国土的女英雄形象。 ‎ 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有科学家邓稼先(《邓稼先》杨振宁),有艺术家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有诗人、民主人士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有个性鲜明的作家群(《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还有孙权对将军吕蒙的劝诫(〈孙权劝学》)。 ‎ 129‎ 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安塞腰鼓》《观舞记》中的舞蹈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但是学习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化艺术。像《社戏》,不仅有地方戏曲方面的文化内容,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竹影》中不仅有中国画的艺术内容,更有童真童趣的精彩表现。因此,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 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是写斯科特在挑战南极过程中的悲壮覆灭,《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再现了60年代中国登山运动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后一段路程.《真正的英雄》(里根)是美国前任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中牺牲的七位宇航员而发表的演讲。《夸父追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两篇短文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不懈的探索精神。 ‎ 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斑羚飞渡》(沈石溪)写一群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威胁时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举动,《华南虎》(牛汉)以虎喻人,讴歌了一个虽身陷囹圄却有着桀骜精神的灵魂,《马》(布封)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家用饱蘸关爱的笔把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写得动人心弦,《狼》(蒲松龄)写人与狼之间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比拼,虽简单明了,却也扣人心弦。 ‎ 从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 ‎ 综合性学习,第一、三、五单元仍旧是三次规模小、层次少的小活动,我们称之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二、四、六单元为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活动,我们称之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三次小活动分别是: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漫话探险,它们都是结合该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如,“成长的烦恼”就是通过采访、交流、模拟情景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待成长中的挫折、忧愁。三次大活动分别是: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马的世界,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黄河、戏曲、马,我们选择了这三个极有文化含量的事物,把它们作为活动的切人点,由这三个点生发开去,可以让学生将触角伸人历史、地理、生物、文化、科学等不同领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 129‎ 当然,本册的综合性学习也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提供了若干个活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增删。这样,既有选择的余地,又有创造的机会,真正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可能。 ‎ 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 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著名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淀集。 ‎ 二、教学设想 ‎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 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 ‎ 三、教学措施——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 129‎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4、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 ‎2008-2009学年语文七年级(下)教学计划进度表 第一周 ‎1`从百草园到百味书屋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第二周 ‎3 丑小鸭 4 诗两首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 第三周 ‎5伤仲永 写作、单元测试 第四周 ‎6黄河颂 7最后一课 第五周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9土地的誓言 第六周 ‎10木兰诗 写作、单元测试 第七周 ‎11邓稼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第八周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5孙权劝学 第九周 写作 期中复习 第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16社戏   17安塞腰鼓 第十二周 ‎18竹影   19观舞记   五一假期 第十三周 ‎20口技   写作,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 ‎21伟大的悲剧 22在沙漠中心 第十五周 ‎23登上地球之巅 24真正的英雄 第十六周 ‎25短文两篇《共工怒触不周山》《夸父逐日》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单元测试 第十七周 ‎26猫 27斑羚飞渡 第十八周 ‎28华南虎  29马 第十九周 ‎30狼 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 期末考试 129‎ 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鲁迅 教学目标 ‎ ‎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 ‎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 ‎3、理解课文主题思想: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教学重点: ‎ ‎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 教学难点 ‎ ‎1、是对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掌握难解的词语。 ‎ 教学用时:3课时 ‎ 教学类型:讲读课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1.简介作者和作品 ‎ ‎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 ‎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 ‎ ‎ 从1907~1936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 ‎2.扫除文字障碍 ‎ 129‎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引导学生注字音,解释课本未注释的词) ‎ 缠络chán 相互缠绕在一起 豁huò 此处状声 觅食mì 找食 渊博yuān 学识深广 ‎ 确凿záo 菜畦qí 桑椹shèn 油蛉 líng 攒cuán 斑蝥máo珊瑚shān 蟋蟀shuài 敛liǎn 脑髓suǐ 陌mò 人迹罕至hǎn 竹筛Shāi 秕谷bǐ 系jì 传授shòu 书塾shǔ 宿儒rú 蝉蜕tuì 人声鼎沸dǐng 窦dòu 厥士jué 拗ǎo 倜傥tì tǎng 金叵罗pǒ 盔甲kuī 绣像xiù 锡箔xī bó ‎ ‎3.学生朗读全文。 ‎ ‎4.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 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 ‎ 小结:课文第1至第9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第10至第22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 ‎5.布置作业 ‎ ‎①生字生词在作业本上抄写三遍。 ‎ ‎②熟读全文三遍,并反复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 第二课时 ‎1.由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导入新课。 ‎ ‎ 提问: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 ‎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 明确:作者认为在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三昧书屋的生活则是相对枯燥乏味的。文章先后写了两种生活。 ‎ 第一部分(1至9段)写的是“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 第二部分(10至24段)写的是“我”在三味书屋中的读书生活。这就是本文的大体结构。 ‎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 ‎⑴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 ‎①提问:课文的第1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 ‎ 明确:写出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 ‎ ‎②理解:“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 129‎ ‎ 这句话是“夕拾”‎,是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确凿只有”,断定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这一方面表明由于“时间的流驶”,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的记得,不敢妄下结论;另一方面,也是为下文甩出一个“线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 ‎ 课文的第1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写出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引起下文回忆描写百草园。 ‎ ‎⑵请学生朗读第2段,引导学生迸行分析。 ‎ ‎①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 ‎ ‎ 明确: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 ‎②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 ‎ ‎ 明确:莱畦,石井栏。 ‎ ‎③提问: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更加生动、美好呢?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那么具体、生动、真切?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 ‎ 明确: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观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 ‎④提问: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人? ‎ ‎ 明确:鲁迅先生用色彩绚烂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了百草园的可人。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棋,写的是春季;鸣蝉,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写的是夏季;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的是秋季。 ‎ ‎ 这样写了春、夏、冬三季的百草园,而且还写了那么多、那么生动、形象的动、植物,错综交织,而又井井有条,描写出了百草园的可人。 ‎ ‎⑤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 ‎ ‎ 明确: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 ‎ 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 ‎ 129‎ ‎ 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 ‎⑥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祥精彩? ‎ ‎ 明确: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 ‎ ‎ 小结: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 ‎ 让学生轻声齐读第2段,加深体会,加强记忆。 ‎ ‎⑶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3至6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 ‎①提问: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 明确: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 ‎ ‎②提问:这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 ‎ 明确: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带有神怪色彩,结局是邪不压正,美女蛇被制服了。 ‎ ‎③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呢? ‎ ‎ 明确:其一,故事的内容符合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理。这也是儿时的一种乐趣;其二,听长妈妈的故事后,“长草”是不去的,这就限制了“我”在百草园中活动的范围,极想得到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在百草园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这也符合儿童的探险猎奇、战胜邪恶的心理。这就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纱,诱导着儿童去涉足认识、了解它。其三,百草园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赤链蛇的传说,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个传说,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 ‎ ‎⑷让学生齐读课丈第7、8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 ‎①这两段写了什么? ‎ ‎ 明确:写了雪天捕鸟,是百草园冬天的乐趣。 ‎ ‎②让学生默读课文第7段,同时找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现力量。 ‎ ‎ 明确:作者用“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 129‎ ‎③第8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 ‎ 明确:第8段写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经验的钦佩之情。这层中,没有明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乐园”写得实在、具体。 ‎ ‎⑸指定学生朗读第9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 ‎①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 ‎ 明确: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罚的心理。 ‎ ‎②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 ‎ ‎ 明确: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 ‎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舍呢? ‎ 这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种种乐趣。 ‎ ‎⑹布置作业 ‎ ‎①熟读课文第2自然段。 ‎ ‎②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 ‎ ‎③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 ‎ 第三课时 ‎1.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导入新课。 ‎ ‎2.进行新课。 ‎ ‎⑴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11、12两段,边读过考虑: ‎ ‎①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 ‎②“我”对三味书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 ‎ 129‎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 ‎ ‎ 明确:三味书屋的陈设单调、沉闷。其沉重、压抑的颜色,与百草园中的“碧绿”“紫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屋里的陈设就更单调了,只有匾和画儿,不象百草园中的生机勃勃。鲁迅先生对这里极为熟悉。寥寥几笔,三味书屋的环境、陈设,使读者有如目睹。 ‎ ‎ “我”对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先生是很尊敬的,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 ‎⑵由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12段至末尾。(一人读“我”的语言,一个读先生的语言,一人读叙述部分) ‎ 教师提示:对19段,要注意引号里的句子句逗应该是这样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上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朗读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 ‎①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在此文中写出了几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 ‎ ‎ (学生讨论,回答。) ‎ ‎ 明确:写出了五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问“怪哉”虫——这是不可以的;单调的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逃课到小园中去被先生批评;师生一起朗读时的情景;课上的意外收获——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 ‎②在这五个方面中最使作者反感的是什么? ‎ ‎ (学生讨论,回答。) ‎ ‎ 小结:第一个是问“怪哉”是怎么回事。先生说“不知道”,而且脸上有些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他)决不至于不知道……乃是不愿意说。”——这是对压制学生求知欲的不满。进了三味书屋就要非礼勿言、非礼勿视,要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少年鲁迅却问了读经以外的“怪哉虫”,这在老师的眼里简直是左道旁门,所以不予回答,而且有怒色了。第二个是读书的内容和形式。老师“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这书读得多没劲呀,是在老师的压力或命令下读的。读的内容令人难懂,读不成句,读错了也没有人纠正,只有死记硬背。这样的教与学都是比较死板和无味的。这和百草园中生动活泼的生活真是大相径庭! ‎ ‎③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学生讨论,回答。) ‎ 129‎ ‎ 小结:当鲁迅提出“怪哉虫”的问题时,老先生有些“怒色”了,答以“不知道”!当孩子们到三味书屋后的小园中去玩而被老先生发现时,只不过是“瞪几限”,大声道:“读书!”当学生惹他生气时,他有戒尺,但不常用;他可以让学生罚跪,但他也不常用。当他自己读书读到得意处时,他就微笑起来,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些都可以看出来,寿镜吾老先生秉性慈祥,酷爱读书,鲁迅先生是尊敬的。可是受时代的限制,他也有死板迂腐的一面,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他没有象长妈妈那样能够抓住儿童的心,饱也没有象闰土的父亲那样耐心诚恳地回答儿童提出的问题,而是不看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拒绝学生的提问,无形中扼杀他们的求知欲,这些都是值得反思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 ‎ 尽管如此,他在塾师中是比较好的,对学生还“和蔼”,不常用戒尺与罚规,也正囚为他是比较慈祥的。他尚且如此严格遵守封建教育制度,更何况其他人了!三味书屋的人和事回忆起来显然没有百草园那么有趣,却也是生活的实际。‎ ‎④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 ‎ (学生讨论,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 ‎ 如:结论是肯定的,三味书屋的教育是失败的。首先学生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再有“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还有“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自己也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土地位了”——从同学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正是这种逐利趋势之徒,旧制度的维护者与社会基础。这样的批判是很深刻有力的。 ‎ 小结: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让我们认识了鲁迅的童年生活,也认识了真实的少年鲁迅。‎ ‎3.作业布置。 ‎ ‎4. 教学后记:提起鲁迅,我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这是上学期的《风筝》留给我们的印象。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还有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走进鲁迅的童年,用孩子的眼光探索他成长的足迹。有意改变了以往习惯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放飞思维,自己拥有一个相对宽裕自由的思考空间,但引导上的要花更多的时间。 ‎ ‎2、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 ‎ 129‎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 难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 教学用时:两课时 ‎ 教学类型:讲读课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父亲吧! ‎ 二、整体感悟: ‎ ‎1、检查预习情况。 ‎ ‎2、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 从全文看,a、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b、“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 c、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 学生速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回答,学生间互相评论补充。 ‎ a.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 ‎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 ‎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 ‎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 b.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 ‎ 129‎ c.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同时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 三、研读与赏析 ‎ ‎1、教师导学: ‎ ‎ 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爸爸的离开人世。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呢?同学们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再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 ‎2、自主探究; ‎ ‎ 确定思考题,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将思考题集中到以下几方面: ‎ a.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呈怎样引出的? ‎ b.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 ‎ c.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话的含义? ‎ ‎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四人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归纳。 ‎ a. 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郊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 b.比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至于写他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 c.是说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 四、作业 ‎ 129‎ 第二课时 一、研读与赏析 ‎ 教师导学 ‎ ‎ 上节课我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已经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就文章的重点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使自己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请同学们重点阅读爸爸逼“我”去上学以及毕业典礼后“我”急着回家两部分,可就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 a. 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 b. 毕业典礼后“我”回家时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呢? ‎ c.“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 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有关内容,然后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 明确: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 弟弟妹妹们只是自顾自地玩着;爸爸种的夹竹桃垂下了好几枝,很不像样子;小青石榴从树上掉下来,老高急匆匆地告诉医院来了电话,等等,这些都预示着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将不久于人世。 ‎ 是的。“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 二、体验与反思 ‎ 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讨论“我们”为什么很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教师应给学生自由说话的机会,使学生畅所欲言,并且明确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烦恼,但只要正确对待就一定会解除烦恼,迎接新的挑战。 ‎ 进一步提问: ‎ ‎1、课文中还有什么情节会引起你的阅读兴趣?谈谈体会。 ‎ ‎2、你有没有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处理的? ‎ 三、拓展延伸 ‎ 129‎ 有首歌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今天的文章让大家重新认识了父亲,那深沉的爱,那感人的爱,让我们说真话,诉真情,用自己的心声说说,“世上还有爸爸好”。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作者的文章和同学们的发言合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父爱的乐章,让我们把这些内容记在本子上,印在脑海里,留在我们成长的记忆长河中。 ‎ 四、作业:‎ 小作文:《世上还有爸爸好》 ‎ 教学后记: ‎ 这是一篇感情颇深的文章,学习中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但对作者的感情理解不到位,不能够完全进入课文中的状态。衣襟上的夹竹桃引起“我”对爸爸的回忆,回忆中有快乐,也有感伤;有爸爸严厉的责罚,也有他绵绵的爱意。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我”已经长大了。 ‎ ‎3、丑小鸭 安徒生 ‎ 教学目标 ‎ ‎1、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 ‎2、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 ‎3、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1、介绍安徒生的生活经历,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 ‎2、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想,体会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 教学用时:一课时 ‎ 教学类型:自读课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129‎ 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还有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呢---《丑小鸭》(板书课题) ‎ 二、了解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老师作 适当的补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详细一些)。 ‎ 三、清除阅读障碍:(指名完成后齐读识记) ‎ 讪笑 吐绶鸡 灯芯 草 铰链 迸出 ‎ 四、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请谈谈你的理由。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它刚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请联系书中的语句来回答。(见彩图) ‎ 五、学生跳跃阅读全文后,进行研究性学习。 ‎ ‎1、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 ‎ ‎ ( 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 ‎2、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 ‎ 沼泽地——老太婆家——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 ‎3、并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 ‎ ‎ 沼泽地:( 同情、 歧视) 继续离开 ‎ ‎ 老太婆家:(被嘲笑) 到广大的世界里去 ‎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 ‎ 老农家:(被追打) 逃出来 ‎ 花园里:(被赞美) ‎ ‎4、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 启发:老师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帮 助别人的人。(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结合此题让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理解本文童话的自传色彩。 ‎ ‎5、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 关键句子: ‎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 129‎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 研究探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 ‎(此题的设置,是让学生争辩,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 剖析: ‎ ‎1、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 ‎ ‎2、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 六、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 ‎2、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 ‎3、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 七、作业布置 。‎ ‎ 板书设计: ‎ ‎ 丑小鸭 ------------ 白天鹅 ‎ ‎ 要有一颗好的心:善良、宽厚、有理想、 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 ‎ 丑小鸭告诉我们: ‎ ‎1、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 ‎2、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 ‎3、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 ‎4、诗两首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129‎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 教学重难点 : ‎ 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 难点: ‎ ‎1、理解两首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 ‎2、理解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 教学用时:两课时 ‎ 教学类型:自读课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罗斯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学生自由回答 ‎ 二、简介作者 ‎ 哪位同学知道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的情况?明确: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惜。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犀利…… 可先让学生读有关资料,教师进行介绍,强调普希金的悲剧一生。 ‎ 三、写作背景 ‎ 129‎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 四、听、读诗篇 。‎ ‎1、划分朗读节拍。 ‎ ‎2、自由朗读:由教师范读,再由学生读。 ‎ 五、结合体验,研讨问题。 ‎ ‎1、问: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 ‎2、问: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 明确: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当你经历磨难之后回想起来反而会觉得很美好。这里诗人也是在倡导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3、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 学生自由讨论,各持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联系实际) ‎ 六、作业。 ‎ ‎1、背诵全诗。 ‎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课: ‎ 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二、导入新课: ‎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 三、介绍诗人: ‎ 129‎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 ‎ 四、朗读诗篇。 ‎ 五、合作探究。 ‎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 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 ‎2、全诗共4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并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先朗读再由学生单独回答) ‎ 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 ‎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 明确: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它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的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六、感悟哲理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 明确:答案不求一致,言之有理即可。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 七、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 八、作业——积累联想 ‎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鲁迅“‎ 129‎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 教学后记: ‎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本文教学上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这一道理,并试着联系自己的实际知道该怎么去做。 ‎ ‎5、伤仲永 王安石 ‎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 ‎2、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 ‎3、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 ‎1、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 ‎2、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 难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 教学用时:两课时 ‎ 教学类型:讲读课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 二、检查预习 ‎ 129‎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 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 ‎ 全班齐读全文。 ‎ 三、作者作品简介。 ‎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 本文是一篇随笔。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题目“伤仲永”的“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 四、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 问: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由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 ‎(一)、学生自由诵读。 ‎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 ‎(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 ‎(2)理解几个词语 ‎ ‎1、“养父母”养:赡养。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 129‎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县的人 ‎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 ‎9、“且为众人”且:尚且。 10、“固众人”固:本来。 ‎ ‎(3)理解下列句式 ‎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 ‎(三)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口答竞赛。 ‎ ‎(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3、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 ‎1、父异焉 5、环谒于邑人 ‎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泯然众人矣 ‎ ‎3、稍稍宾客其父 7、贤于材人远矣 ‎ ‎4、或以钱币乞之 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四)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 ‎(五)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学生回答) ‎ 五、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 六、教师小结 ‎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 129‎ 七、作业。 ‎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 明确: ‎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2、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 二、揣摩语言。(根据学生情况决定是否上这一环节) ‎ ‎[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 ‎[例] ‎ ‎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 明确: ‎ ‎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 129‎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 ‎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 ‎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 ‎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 ‎(以上,由教师摘要启发讲解。) ‎ 三、质疑探究 。‎ 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 明确: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 四、体验与反思。 ‎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 五、教师小结。 ‎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 六、作业。 ‎ 教学后记: ‎ 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了解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 129‎ 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给学生展示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 ‎ ‎ ‎ 第二单元 黄河颂 ‎ 光未然 教学目标: ‎ ‎1、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 ‎ ‎3、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 教学重点: ‎ ‎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赞颂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内涵。 ‎ 教学难点: ‎ ‎ 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 ‎ 教学设想: ‎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 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我设计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 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锻炼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 129‎ 教学课时:一课时 ‎ 教与学的过程: ‎ 一、导入新课: ‎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播放音频:《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保卫黄河》。 ‎ 二、学会朗读。 ‎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 ‎1、教师范读。强调朗读时,要注意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同时要融合国难当头的悲壮情怀; ‎ ‎2、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指导朗读: ‎ ‎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 ‎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 ‎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 ‎ ‎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 ‎3、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 ‎4、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 ‎5、全班齐读诗歌。 ‎ 三、内容研讨 ‎ ‎ (一)、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 129‎ ‎(二)、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 ‎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 ‎(三)、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 ‎ 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 ‎(四)、品尝“颂黄河”部分。 ‎ ‎ 1、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 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 了黄河。 ‎ ‎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 ‎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 ‎(五)、“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诗歌最后两句采用什么修辞方法,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 ‎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 ‎ 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 ‎(六)、1、品赏诗歌的语言特点和风格。学生谈一谈:你认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 129‎ 明确: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 ‎ 四、小结。(以板书小结) ‎ ‎ 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 ‎ ‎ 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 ‎ 尾声: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 ‎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 五、拓展延伸,参与实践。 ‎ ‎1、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的心得,谈谈我们应为振兴中华作出怎样的贡献,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 附板书: ‎ ‎ 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 ‎ ‎ 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 ‎ 尾声: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 ‎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 ‎ 六、作业。‎ ‎7、最后一课 ‎ 都德 教学目标 ‎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 ‎6、利用小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教学重点 ‎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129‎ 教学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 ‎1、导入新课 ‎ ‎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 ‎2、简介课文背景 ‎ ‎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 ‎3、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 明确: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 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上 ‎ 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 ‎4、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 ‎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 明确:怕提问。 ‎ 129‎ ‎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 ‎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 ‎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 ‎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 ‎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的性格 ‎ ‎ 发展埋下了伏笔。 ‎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 ‎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 平时上课: ‎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 学生: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教师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 ‎“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 最后一课: ‎ 气氛:“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学生:“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 教师:“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 ‎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请找出有关语句。 ‎ ‎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 ‎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 ‎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 ‎(5)小结: ‎ 129‎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 ‎5、板书设计: ‎ ‎ 情节 人物 ‎ ‎ 小弗郎士 ‎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线索 ‎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 ‎ 心理 第二课时 ‎ 一、教学过程 ‎ ‎1、导入新课 ‎ ‎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 ‎ ‎3、 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 ‎(1) 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 语言描写:…… ‎ ‎*指导朗读: ‎ ‎ 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 ‎ 129‎ ‎ 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 ‎*\"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 ‎(2)讨论:"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 ‎ 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 形成板书: ‎ ‎ 情节 人物 ‎ ‎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深情、悲痛 ‎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思索、内疚 ‎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 ‎ ‎ 心理 肖像、动作、语言 ‎ ‎3、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 ‎ ‎(1) 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 ‎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 129‎ ‎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 ‎(3)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 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 ‎(5) 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 ‎4、 解题: ‎ 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 ‎ 明确: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表明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 ‎5、 拓展阅读:(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可用可不用) ‎ ‎(1) 导入: ‎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这种煎熬。我们来阅读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 ‎ ‎(2)《四世同堂》简介: ‎ 129‎ 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精心挖掘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每日每时都能体验到的由于入侵者的入侵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折磨。 ‎ ‎(3)比较《最后一课》与《四世同堂》片段: ‎ ‎ 《最后一课》 《四世同堂》片段 ‎ 作家 都德(法国) 老舍(中国) ‎ 背景 普法战争 抗日战争 ‎ ‎ 事件 阿尔萨斯沦陷后最后一堂法语课 北平被日军占领后的第一堂课 ‎ 中心 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 人物 师生(学生眼中看老师) 师生(老师眼中看学生) ‎ 人称 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 描写 ‎ 方法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 写作 ‎ 手法 烘托 烘托 ‎ ‎(烘托:通过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多侧面表现主要人物、中心事件的一种写作手法。) ‎ ‎6、布置作业:(有条件要完成 ) ‎ 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见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仍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进行创造性续写。 ‎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教学目标 ‎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 教学重点 ‎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 ‎ 教学准备:李大钊先生名言 ‎ 129‎ 教学时间:一课时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是它们指引我们走向光明。‎ 二、了解作者: ‎ ‎ 你了解李大钊吗?——学生介绍完毕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 三、新课学习: ‎ ‎(一)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老师范读。 ‎ 思考: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 ‎ B、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 ‎ 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的具体语言来回答。 ‎ ‎1、出示应该掌握的词和不理解的词, 清除阅读障碍。其经历亦复如是 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 奇绝壮绝的境界 老于旅途的人 以成其浊流滚滚 魄势 阻抑 ‎ ‎2、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指名回答)-----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 ‎3、“艰难的国运”的含义:对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作者在文中是怎么样比喻的,你了解当时的历史吗?----------了解写作背景 ‎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二) 指名朗读各段,每读完一段即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阐述 ‎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 ‎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 ‎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 129‎ ‎(三) 揣摩文章的语言: ‎ ‎1、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 ‎ ‎2、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 ‎ A……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 B第四节的含义 ‎ C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 ‎ ‎ 重点突破: ‎ ‎1、朗读并理解乐趣的含义。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 ‎2、联系第五节,谈谈“雄健的精神”的具体含义。 ‎ 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理解写作目的。 ‎ ‎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 ‎3、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 ‎4、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读名言,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 四、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 五、感悟联想:1、‎李大钊 129‎ 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 ‎ ‎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联系我驻南使馆被炸一事实、《立此存照》,日本青年长谷川弘一在网上发表的言论,见《读者》2000年第七期)) ‎ 六、总结全文: ‎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 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 板书设计: ‎ ‎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 ‎ 艰难的国运———一一一“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 ‎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 教后记: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有感情的朗诵课文,学生可以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增强爱国主义心! ‎ ‎9、土地的誓言 ‎ 端木蕻良 教学目标 :‎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 教学重点: ‎ 129‎ ‎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 课时安排:一课时 ‎ 教学设计: ‎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 同学们,假如有一天,你因为某种原因被迫离开了生你、养你的故土,你的心情会怎样? ‎ ‎(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 是啊,面对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国民政府把解决中日冲突的希望寄予国联,但国联却力图通过“国际合作”使东北成为帝国主义各国的殖民地。这使国民政府的希望落空;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事变开始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加深了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与日本的矛盾。东北三省的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大山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离开了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而四处流浪。他们多么希望早日能重返故园。于是,他们面对着东北土地发出誓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 二、范读课文。 ‎ ‎1、同学们,说了这么久,到底作者对土地发出了什么誓言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课文朗读。学生按要求听读。 ‎ ‎(要求)a.感受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 b注意人家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 c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 ‎2、听完后问:同学们,听完这篇课文,结合历史背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我感受到了东北人民十分热爱他们的家乡;我感受到了东北人们十分希望重返故园……) ‎ 三、研读课文,品析语句。 ‎ ‎1、出示问题,自主探究。 ‎ 129‎ 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 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 ‎2、学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明确: ‎ 问题一: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 ‎ 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 在那 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 ‎…… ‎ 问题二: ‎ ‎(1)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 ‎(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想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在春天,。。。。。。多么丰饶”等句子。) ‎ ‎(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 ‎3、再次朗读课文,运用朗读的技巧来表达自己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 四、精读课文,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 ‎(2)“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 问: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 A、明确该词的本意; ‎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 129‎ ‎(4)最后让学生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 五、拓展延伸。 ‎ ‎1、你积累到了哪些爱国的名言、诗句?能给大家推荐几条吗? ‎ 六、作业。‎ 板书设计: ‎ 土地的誓言 ‎ 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 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 ‎ 人称的恰当运用。 ‎ 表达了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 课后反思:学习本文后,学生最好能够增加一些爱国诗句的积累。学生不喜欢抄写诗句。可在课堂上没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还得动脑筋。 ‎ ‎10、木兰诗 教学目标: ‎ ‎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 ‎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 教学重点、难点: ‎ ‎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 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 二、作品及背景知识介绍。‎ ‎ 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 129‎ ‎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 ‎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 ‎ 二.整体感知 ‎ ‎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 唧(jī) 杼(zhù) 军帖(tiě) 可汗(kèhán) 鞯(jiān)辔(pèi) 溅溅(jiān) 燕(yān)山 啾(jiū) 柝(tuò) 朔(shuò)气 十二转(zhuǎn) 帖(tiē) 花黄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 ‎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 ‎ 3、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 ‎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 ‎ 女儿性情 英雄气概 女儿性情 ‎ 三.赏析人物。 ‎ ‎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板书: ‎ ‎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 ‎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 ‎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 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 四、拓展延伸。 ‎ ‎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 五、布置作业 ‎ ‎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 129‎ 附板书: 木 兰诗 ‎ ‎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 巾帼英雄 ‎ 爱国、渴望和平 ‎ ‎ ‎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 1、从上节课木兰形象导入本课内容。 ‎ ‎ 2、学生提出不能翻译的重点词,教师给予解释。 ‎ ‎ (惟、愿、市、旦、度、策、强、将、著、贴、火、走、安) ‎ 二、品味语言 ‎ ‎ 1、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 ‎ 例举: ‎ ‎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并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 ‎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互文。) ‎ ‎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介绍对偶、夸张、互文) ‎ ‎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 ‎ ③.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 ‎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 ‎ ‎ ④.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 129‎ ‎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 ‎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写第四段,并当堂交流。 ‎ 三、体验反思。 ‎ ‎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 四、探究发现 。‎ ‎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 ‎ 如:①第一段中“唧唧复唧唧”声与“不闻机杼声”的矛盾。 ‎ ‎ (“唧唧”声有三种说法: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 ‎ ②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 ‎ (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这样称呼父亲的。“爷”也作“耶”) ‎ ‎ ③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 ‎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是北魏汉化的结果) ‎ ‎ ④木兰不当官是不慕功名富贵吗? ‎ ‎ (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 ‎ A、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 ‎ B、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女性的命运! ‎ ‎ (可以与“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故事等进行比较) ‎ ‎ (无论是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还是“奥尔良姑娘”贞德,她们“幸运”地跃出历史地平线的机遇,无论是在历史的记录里,还是在传奇的虚构中,其背景都是烽烟四起、强敌犯境的父权衰微之秋。换言之,除却作为妲己 一类的亡国妖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于历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权、男权衰亡、崩塌之即。) ‎ ‎ ⑤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打扮。 ‎ ‎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禁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 129‎ ‎(《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 第三单元 ‎11、邓稼先 ‎ 杨震宁 教学目标: ‎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 ‎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 教学难点:‎ 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 课时安排:两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民族的进步历史的发展需要伟大的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位为我们的民族做出过伟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著名科学家邓稼先的突出事迹,一起来感受和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二、学习课文的重要生字词。‎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完成下列各题。 ‎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 129‎ 明确:(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 明确:(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明确:(.“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 ‎4.“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明确:(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 四、再读课文,师生互动。‎ ‎1.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先把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用小圆圈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准备精彩发言。 ‎ ‎ 同学们阅读课文,然后发言讨论,教师补充完善,归纳出下列词语的妙处: ‎ ‎ 任人宰割:我发现“任人宰割”‎ 129‎ 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更为当时中国的处境担忧。 ‎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 ‎2.教师:请同学们运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准备再次闪亮登场发言。归纳学生发言: ‎ ‎ ①我发现“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句话在本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开启下文。 ‎ ‎ ②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 ‎ ③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句,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 ‎ ④我发现“——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自己走过的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这一段写得特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段话作者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对邓稼先进行高度的评价。邓稼先把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彷徨、没有矛盾过,至死不渝,无怨无悔,他执著追求、竭力奋斗的辉煌的一生将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永不磨灭。这样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 129‎ ‎3.教师:同学们肯定还有许多发现,诸如在修辞手法上、标点符号上、结构安排上、描写方法上等,请仿照上述句式,用形象的语言陈述出来。 ‎ ‎ 学生发现文中的对比、排比等修辞方法和细节描写等,并争先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出下列内容: ‎ ‎ ①本文在语言运用上颇具特色。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 ‎ ②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 ‎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用的是发现阅读法,它也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写读书笔记的一种模式。阅读散文、小说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会经常用到它,它能让我们体验到阅读发现的乐趣,培养我们的阅读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多加实践。 ‎ ‎ 第二课时 ‎ 一、精读课文,探究问题 ‎ ‎1.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 ‎2.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 129‎ ‎,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 ‎3.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 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 教学后记:‎ 结合美国同伊拉克战争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导入课文。邓稼先,“‘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这是一个“大写的人”!我们做人就是要做这样的人!我们随着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来感悟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的。让学生了解一些武器的知识。 ‎ 二、作业。‎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臧克家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 ‎2、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 教学重点 : ‎ ‎ 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 教学用时 : 两课时 ‎ 教学过程:‎ 129‎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家和作品。‎ ‎2. 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 ‎3.学生齐读课文: ‎ 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读完后思考下面问题。‎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 ‎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 教师引导明确:‎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 ‎(2)“言论和 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 ‎(3)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 三、研讨课文。‎ 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闻先生这一高贵品格的? ‎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 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 ‎ ‎1、 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 明确:第一、二自然段。‎ ‎2、 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 129‎ 明确: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 ‎3、 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 明确: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语句(略) ‎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 明确:“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 明确: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意思对即可) ‎ 四、教师小结:‎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 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二部分: ‎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 ‎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 ‎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 二、探究学习: ‎ ‎1、 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 ‎2、 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 ‎(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129‎ ‎3、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 ‎(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理:生答:“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特别是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精神,精当、凝练。 )‎ 三、拓展延伸: ‎ ‎1、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 ‎(言之成理即可)‎ ‎2、 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 ‎ ‎(言之成理即可)‎ 四、教师小结:‎ ‎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 五、作业。‎ ‎ [板书设计]: 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 何为 教学目标: ‎ ‎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词语。 ‎ ‎2.查资料,了解贝多芬生平经历,主要故事。 ‎ ‎3.听《命运》第五交响曲,感受乐内涵,初步感知贝多芬的命运及抗争精神。 ‎ ‎4.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 ‎5.理解难懂句子。 ‎ 教学重点: ‎ ‎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词语。‎ 129‎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 ‎1.查资料,了解贝多芬生平经历,主要故事。‎ ‎2.理解难懂句子。‎ 教学内容和步骤: ‎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 ‎1、学习生字词。‎ 重荷 深邃 踌躇 磐石 杂乱无章 不见天日 ‎ ‎2、介绍贝多芬的生平。 ‎ 二、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回答曲名、作者。 ‎ 问:你从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乐曲奏出了与命运抗挣的最强音) ‎ 三、师生共同解答预习中遇到的疑难句子 ‎ ‎1、你们竟敢到兽穴来抓老狮子的毛。 ‎ ‎2、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 ‎ ‎3、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 ‎4、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 ‎5、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透风的耳聋之中。 ‎ ‎6、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 ‎7、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书里流淌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 四、理清线索结构,感知主要内容: ‎ ‎(女佣开门,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女佣带领客人参观工作室并介绍贝多芬的情况-----贝多芬出场并和客人交流------贝多芬留客人吃饭-----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 五、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理清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我们再一起认真听一听《命运交响曲》,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 明确:对不幸命运的抗挣。 ‎ 六、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 129‎ ‎(明确: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 七、作业。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运用勾勒外貌 ,神情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内心和性格的写法,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 ‎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 教学重点: ‎ ‎1、学习运用勾勒外貌 ,神情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内心和性格的写法,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 ‎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 教学难点: ‎ 运用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和性格 ‎ 教学内容和步骤: ‎ 一、导入 。‎ ‎5.12汶川大地震以来,你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 学生:1、看到很多房屋倒塌,很多人无家可归,觉得他们很可怜。 ‎ ‎ 2、看到很多人被埋在地下,有的死了,有的过了100多个小时还活着,我感到生命是顽强的,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 ‎3、我看到全国人民都在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共度难关,我感到我们的人民是团结的,团结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 ‎4、我感到生命是脆弱的,很多人本来生活得很幸福,但是一场地震一下就夺去了他们的生命,活着的人有的身体变得残疾,有的内心充满失去亲人的伤痛。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真的很脆弱。 ‎ ‎(很多人陷入沉寂之中。。。。。。) ‎ 129‎ 教师总结引导:是的,地震很突然,很惨烈,我们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是在电视上,报纸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悲惨的画面,无数房屋倒塌,到处是残垣断壁,很多人身埋废墟之下,失去了鲜活的生命,侥幸活下来的人有的承受着身体的伤痛,有的承受着心灵的创痛。这一切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它就是发生了。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确实显得很脆弱。但是人这一生中可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灾害,病痛,挫折,失败等厄运,当它来的时候我们不能束手待毙,不能一味悲观,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强面对。 ‎ ‎ 我们本文的主人公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位面对厄运不低头的人。 ‎ 二、回顾:贝多芬是个什么样的人? ‎ ‎ 他出生在音乐世家,从小就有音乐天赋,8岁登台演奏就获得好评,后来到首都维也纳深造,师从名师,自成一格,在音乐圈中有一定地位。但是在他还年轻,创作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耳朵聋了,大家都知道听力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尤其是一个音乐家,听力的失去意味着他失去了整个世界。他曾经绝望得要自杀,但是对音乐的热爱召唤着他,让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创作出了很多在后世流传甚广的不朽名曲。如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九合唱曲,都是在他耳聋后创作的。从28岁失去听力,到57岁生命终结,他从未停下手中的笔,这样的一个人,我们可以称他为巨人。 ‎ 三、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把贝多芬还原为一个生活中的有着喜怒哀乐的人,通过多种方法具体描写人物,表现人物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抗争。 ‎ 四、回顾主要内容,明白两种写法: ‎ 女佣开门,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女佣带领客人参观工作室并介绍贝多芬的情况-----贝多芬出场并和客人交流------贝多芬留客人吃饭-----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情景。‎ 贝多芬出场前,女佣介绍属于侧面描写;贝多芬出场后属于正面描写 ‎ 五、文章重点是正面描写这一部分,快速找出这一部分哪些段落用了具体的描写来表现人物?(6——23段) ‎ 六、学生朗读这部分内容,勾画具体的描写语句,并思考属于什么描写? ‎ 七、小组讨论,都找了哪些描写语句,个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 八、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结合朗读): ‎ ‎6、7段写外貌: ‎ 身高 两肩 衣服 助听器:生活窘迫 压力沉重 ‎ 段8:写神情动作:表现人物热爱工作 ‎ 段9:朗读品位,总结:属于外貌描写,此处重在描绘神韵,表现人物的抗争意志 ‎ ‎11段:语言描写,朗读品位:属于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焦躁,沮丧,脆弱 ‎ 129‎ ‎15-22段属于语言描写,直陈人物内心的无奈,痛苦和抗争 ‎ 九、作业。 ‎ ‎1、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曾经遇到的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之后有何收获? ‎ ‎2、积累两句有关苦难、挫折、逆境、坚强、追求的名言警句。 ‎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 莫泊桑 教学目标:‎ 1、 整体把握课文,把握四位作家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2、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让学生仔细描摹,比较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 3、 学习本文行文顺序、材料剪裁方面的特点 4、 课文语言丰富,让学生细细品味,注意积累 教学重点: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的描写,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二、 让学生交流查阅有关作者及四位作家的资料。‎ 三、 检查预习情况 1、 正音:‎ 魅mèi 皙xī 捋luō 踝huái 谬miù 颅lú 膺yīng 琐suǒ ‎2、朗读课文 四、 整体把握课文 主旨:这篇文章描写了福楼拜等四位作家在星期天聚会的场面,表现了他们对事业的执着的追求、博学多识的才干及深厚的友谊。‎ 五、 问题研讨 ‎1、熟读课文,分别概括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的特点,并用表格说明。‎ 人物 肖像 语言 动作 性格 129‎ 福楼拜 屠格涅夫 都德 左拉 人物的肖像、语言、性格:‎ 福楼拜: 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蓝色的大眼睛 他的声音特别洪亮,仿佛吹响一把军号。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 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 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白皙的脸。 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 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 ‎ 都德 :都德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一来就谈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 左拉: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个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颅不漂亮,但表现出聪慧和坚强的性格。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探求的十分尖锐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带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和戏谑。很少讲话。发出几声:“可是……可是……”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又不慌不忙地开始讨论,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 ‎2、让学生揣摩课文中人物描写的句子,比较几个人物不同的写法。‎ 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的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哪个作家在哪一方面最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 ‎ 左拉:最详细具体 129‎ ‎ 都德:较详细 形成鲜明对比 肖像描写 福楼拜:略写 ‎ 屠格涅夫:一句话,最简略 ‎ ‎ ‎ 1、没有具体铺开写,只是概述了他们的说话内容 语言描写 2、描绘了谈话的声调仪态 ‎ 3、对口才也做了一些评论 ‎ 福楼拜:全文中心人物,详写 ‎ 左拉:坐相比较特殊,也较详细 动作描写 都德:略写 ‎ 屠格涅夫:一句话 写作家的肖像、语言、动作,又是为了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3、本文写了四位作家,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 ‎ a、按时间顺序来写:‎ ‎ 第一个 屠格涅夫 ‎ 过了一会 都德 注意语言标志 ‎ 接着 左拉 ‎ 渐渐地 人越来越多 b、像舞台剧结构 时间:星期天 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人物:福楼拜为核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个登场 主要内容:每个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 ‎ 人物之间的交流 ‎ 4、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129‎ 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 1、 体味莫泊桑在本文中所运用的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从文中找出例子来分析说明。‎ 六、作业。‎ 教后记: 要求学生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哪个作家在哪一方面最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对四个作家都进行了肖像描写,写得最详细具体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这两位作家的肖像又形成鲜明的对比。‎ ‎15、孙权劝学 ‎ 《资治通鉴》‎ 一、教学目标: ‎ ‎ 1、掌握几个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提高文言文的朗读能力与水平。 ‎ ‎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 ‎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培养善纳雅言的品质,明白学习的作用,重视学习,会学习。 ‎ 二、教学重点、难点: ‎ ‎ 1、积累孤、博士、见、但、乃等文言实词、虚词。 ‎ ‎ 2、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 ‎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享材料 。‎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 ‎3、拓展延伸辅助材料---比较阅读 ‎ ‎(1) 炳烛①夜读 ‎ 129‎ ‎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 ‎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 ‎(2)劝  学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青,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③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⑤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⑥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  …… ‎ 故不积跬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⑧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⑨,功在不舍⑩。锲11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注:①已:停止。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③中:符合,合乎。④挺:直。⑤砺:磨刀石。⑥参:检验。⑦跬:半步。⑧骐骥:骏马。⑨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驾”。 ⑩功不在舍: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⑾锲:刻。 ‎ 二、熟读全文。(学生齐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熟)‎ 三、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运用语言描写详写孙权现身说法,从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两个方面劝吕蒙学习。第二部分:运用语言描写从侧面以鲁肃大惊体现吕蒙的巨大变化,写出吴下阿蒙接受劝说就 学后令人刮目相待。从而突出了孙权“善”劝。 ‎ 四、文言知识积累 。‎ ‎1、成语: ‎ ‎ 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 ‎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 129‎ 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讲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等等。‎ ‎2、重要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整理归类。 ‎ 实词:(1)当涂---当权 (2) 辞---推辞 (3)孤---帝王自称 ‎ ‎(4)卿---帝王对爱臣的称呼 (5)见---了解 (6)往事---历史 ‎ ‎(7)孰---疑问代词“谁” (8)及---到了 (9)过---经过、到 ‎ ‎(10)更---变换、改变、重新 (11)见事---了解事情的发展情况 ‎ ‎(12)拜---拜见 (1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 虚词: (1)岂---反问副词“难道” (2)但---只,只是 ‎ ‎(3)乃、遂---于是,就 (4)大---副词,非常 ‎ ‎(5)即---副词,就 (6)何---疑问副词,怎么 ‎ 通假字: ‎ ‎①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你现在掌握军国大事 ‎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我难道想让你成为一个研究经书的博学之人吗? ‎ 古今异义: ‎ ‎①孤 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 今义:“孤单”“孤苦”。 ‎ ‎②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最高一级。 ‎ ‎③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 ‎ 一词多义 :‎ ‎  乃:乃不知有汉(竟) 蒙乃始就学(才) ‎ ‎  见:见渔人(看见) 见往事耳(知道) ‎ 特殊句式: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状语后置) ‎ ‎3、译文 ‎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作品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阿蒙!”吕蒙说:“‎ 129‎ 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另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 第二课时 一、特别推荐阅读:《孙权劝学》圈点三辨 ‎ ‎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根据《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有关文字改写的。故事的材料精选巧取,言约而意丰。自读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适当做到下列的圈点品味—— ‎ ‎  ①三个字音:当、为、更 这几个都是多音字。“当涂”意即“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当“应当”讲,也应读作dāng。“为博士”“自以为”中的“为”都作动词,读wéi才对。“即更……”句中的“更”释为“重新”,具动词意味,读gēng。 ‎ ‎  ②三个多义词:事、以、见 “掌事”之“事”,可当“事务”讲,含有一定的“责任”;“往事”之“事”,即“事件,事情”。“以”,在“以军中多务”中作介词“用”,在“自以为大有所益”中与“为”组成“认为”。“见”在“见往事耳”和“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分别为“知道”与“认清,识别”的意思。 ‎ ‎  ③三个古今异义词:治、博士、但 “治”,研究,今为“治理”义;“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为学位最高一级;“但”,只,今为转折连词。 ‎ ‎  ④三个句末语气词:邪、耳、乎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 ‎  ⑤三个称谓:孤、卿、大兄 古时王侯自称“孤”,孙权即是。古代君王对臣子、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为“卿”,前者如孙权称谓吕蒙,后者如鲁肃称谓吕蒙。“大兄”即长兄,文中吕蒙对同辈年长者鲁肃的尊称。 ‎ ‎  ⑥三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讲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等等。“刮目相待”即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 ‎  ⑦三个古汉语句式:非复、何见事、遂拜蒙母 “非复吴下阿蒙”译作“不再是原来那个吕蒙了”,是个判断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作“‎ 129‎ 老兄你看起事来怎么不能早一点看到它的发展情况呢”,“何见事”即“见何事”,疑问句宾语前置,是个倒装句。“肃遂拜蒙母”译作“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拜”后省略介词“于”,是个省略句。 ‎ ‎  ⑧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孙权的言语中可见其如何善于劝说,可感其怎样的对吕蒙亲近、关心、期望。这里是国君对臣子的“教训”口吻。鲁肃亲见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情不自禁,说话用了“赞叹”口吻。吕蒙的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态度坦然得当之无愧,话里不乏“责备”口吻。孙权劝得认真,鲁肃与吕蒙调侃得多趣,二者情调不同,三人性格有异。 ‎ ‎  ⑨三个层次:劝、学、变 短文剪裁讲究,详略得当。第一层重点突出孙权善“劝”,命令未奏效时,孙权又用自身学习的体会再劝,并驳回吕蒙的借口。第二层写吕蒙“就学”,吕蒙不得已开始学习,至于如何刻苦学习、如何日见长进,文章只字未提。第三层写吕蒙学习后的变化,仅用一个“及”字,引出吕蒙学习的效果。 ‎ ‎  ⑩三个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 本文是记叙文,按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展进行记叙,情节完整,重点突出。对话描写、神情描写(“大惊”)、动作描写(“拜蒙母”)均能生动传神,使人物形象富于情味。孙权的议论(论点:“不可不学”;论据:“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以及鲁肃与吕蒙的“论议”融汇于记叙间,顺应了展开情节和突出主题的需要。 ‎ 二、背诵全文。 ‎ 三、板书 ‎ ‎ 孙权劝学 ‎ ‎ 鲁肃:(爱才、敬才) ‎ ‎ 赞 ‎ ‎ ‎ ‎ 孙权: 劝学 开卷有益 ‎ ‎(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 ‎ 就 ‎ ‎ 吕蒙: (能听取意见、好学) ‎ 129‎ 四、作业。‎ 第四单元 第16课 社戏 教学目标:‎ ‎1、 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2、 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主动的特点。‎ ‎3、 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主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2、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课文的写作年代和该文所反映的时代距离今天的时间较远,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读懂弄通原文上,亦即首先让学生理解字、词、句、篇最基本的东西;在这基础上,再懂得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这后面两点是教学中的难点。‎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童年是美好的、快乐的。童年是一条七彩的彩虹,时常引导我们走向梦的故乡;童年是像一首动听的歌曲,伴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徜徉;童年像一瓶醇香的美酒,将我们纯真的往事珍藏,并且愈醇愈香;童年是一条弯弯的小船,载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童年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们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童年又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 129‎ 是啊,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童年的依依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 ‎ 二 、作者介绍及题解。‎ 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鲁迅虽然出生在城市绍兴,但从小就同农民和农村保持密切的联系。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庭破落以后,他更了解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 ‎《社戏》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叙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儿”)与外婆家的农民孩子在看戏前后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鲁迅把这些事写得十分生动有趣,使人读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在鲁迅写作《社戏》的那个年代,一般作家不大愿意去描写农民;有的人即使写了农民,也是瞧不起农民,甚至歪曲农民。鲁迅能写出象《社戏》这样歌颂农民高尚品质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 三、 正音。‎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 xùdāo 怠(慢):dài 撺掇:cuānduō 凫(水):fú 潺潺:chán (歌)吹:chūi 蕴藻:yùnzǎo (家)眷:juòn 皎(洁):jiǒo 漂渺:piāomiǎo 纠葛:jiūgé 四、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 提示:根据线索划分课文部分。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 ‎(1)盼看戏(1—3段)——(2)去看戏(4—30段)——(3)怀念看戏(‎3l一40段) ‎ 五、合作探究,平桥“乐”事。 ‎ ‎1、“我”是在什么时令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 ‎ 讨论明确:“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这是还未当家的已嫁女儿的一般情况;“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母亲的情况不同于上述的已嫁女儿,“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清明扫墓完毕之后的天数,可能多,也可能少,“我”‎ 129‎ 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当在春末夏初的时令,所以能够看到“春赛”、社戏,吃到罗汉豆。 ‎ ‎2、平桥村是怎样一个村庄?“我”在平桥村得到了什么样的优待?表明了村民的什么特点?(村中居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小村庄) ‎ 讨论明确:平桥村近海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是一个劳动人民住居的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村民们因为“我”的到来,特地“许可”自己的孩子“减少工作”,“伴我来游戏”,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而且他们不拘礼教,“我们”偶尔吵闹起来,打了辈份很高、应该称之为“太公”的小朋友,也没有人想到这是“犯上”,民风淳朴。 ‎ ‎3、平桥村为什么是“我”的乐土? ‎ 讨论明确:“我们”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钓钩,“伏在河沿上去钓虾”,“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照例”,表明钓得的虾总归“我”吃,已成定例,小朋友们也都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我”看着在清澈的河水中,呆子似的虾“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钓尖送到嘴里去”,被钓上来,自然乐趣甚浓;吃着自己和小朋友一起钓来的虾,更会甜在心里。 “我们”还常一同去放牛。黄牛水牛都“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诗经,“全都嘲笑起来了”。这嘲笑是善意的,实际是鼓励“我”大胆些,勇敢些。“我”怕牛,还因此而被嘲笑,却还跟着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远远地跟着,站着”,是多么愿意和这些小朋友在一起,在这放牛被嘲当中,更表现出彼此的亲密。“我”跟着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种很浓的乐趣。 ‎ ‎4、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多方表现乐趣,铺垫赵庄看戏。乐趣极浓,戏应更有趣吸引读者看下去) ‎ 讨论明确: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二部分开头的“至于我在那里的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作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 ‎ ‎(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作铺垫。) ‎ 六、总结存储,体验拓展。 ‎ 129‎ ‎1、总结存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却是“我”的“乐土”。那是因为: ‎ ‎(1)“我”可以免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类难懂的书,可以自由欢乐地生活。 ‎ ‎(2)这里有许多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陪着“我”玩,彼此平等,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 ‎ ‎(3)每天可以钓虾,放牛,生活丰富多彩,并充满了友爱和情趣。 ‎ ‎2、体验拓展: ‎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在体味中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 ‎(2)预习第二部分,初步体会夏夜航船去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和表现作用。 ‎ ‎ 第二课时 ‎ 一、全班齐读第二部分,并思考:围绕社戏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据此划分好这部分的层次。 ‎ 讨论明确: 一层(4—9段):看社戏前的波折;‎ 二层(10—13段):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月夜行舟,‎ 三层(14—21段):在赵庄看社戏;‎ 四层(22—30段):看社戏后深夜归航——月夜归航。 ‎ 二、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受语文美,在探究中发现语文的思想美,在诵读中体验语文的情感美。) ‎ ‎1、看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这样写? ‎ 讨论明确:看社戏前确实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担心等,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扫兴。然而,这些“困难”又逐一地被小伙伴们解决了,有了转机:首先解决了船的问题,接着又摆三条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乱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并且还用写包票的话作了保证,让外祖母放心,实现了“我”去看社戏的愿望。这样叙写既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品德,同时也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岩。 ‎ ‎2、文中为什么说笛声宛转悠扬,使“我”“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呢? ‎ 讨论明确:“自失”是指“我”听得出神,忘了自己。这是因为被美丽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缘故。 ‎ ‎3、“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产生过什么误认?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 讨论明确:“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曾产生过两点误认:一是把途中的“松柏林”‎ 129‎ 误认为赵庄,一是误把“渔火”误认为戏台上的灯火。心急才产生了误认,写这两点误认,既构成了情节的曲折,又进一步表现出“我”迫切去到赵庄,看到演戏的心情(板书:误认 心急生误 两误曲折 更现心急)。 ‎ ‎4、“我”在望到戏台时的心情怎样? ‎ 讨论明确:“我”望到“庄外临河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那缥缈月夜空间的戏台,使“我”疑心是“画上见过的仙境”,深被吸引,无限欢喜,更全神贯注地一直望到“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无限欢喜、兴奋之情。 ‎ ‎5、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 讨论明确:不好看。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②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从正面写戏不好看。 ‎ 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戏不好看? ‎ 文中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描写,也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 ‎6、既然戏不好看,大家也就一致赞成回去了。课文中月夜归航这一部分写得也非常精采。但为什么没有写沿途所见的景物呢? ‎ 讨论明确:因为前面第11节已着重写了两岸景物,所以这节略了这部分内容。 ‎ ‎7、夜深了,人乏船慢,兴致将尽,在小说将要结束之际,偷豆一事又把情节推向了高潮。为什么说“偷”?“偷”谁的豆? ‎ 讨论明确:孩子们认为背着大人摘豆吃是不应该的,所以直言不讳地说“偷”。可是他们不是窃取别人的东西来肥私,有趣的是把自己家最好的劳动果实奉献给伙伴享用;“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些话足以表现出这群农家孩子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 ‎ ‎8、由此,我们想—想,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来看戏的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 讨论明确:(1)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或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2)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在看戏途中彼此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小伙伴们真正感兴趣的不在社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 ‎ 三、品读赏析,景物描写。 ‎ 129‎ ‎1、去赵庄看戏的途中,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夜行船的美景的? ‎ 讨论归纳:嗅觉:(清香、水气) ‎ 视觉:(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 听觉:(似乎听到了歌吹) ‎ 想象:(……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 ‎2、这样描写看戏途中的情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 讨论归纳:作者借助“我”,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段描写,从感觉入手,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写得有声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写连山,以动写静;写笛声,以声传情;写渔火,由远及近。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将社戏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给读者。同时也表现了我急欲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 ‎3、明确下列几个问题: ‎ ‎(1)“朦胧”在句子里作什么词用? ‎ ‎“朦胧”原来是形容词,现在作动词。(下文中“模糊”也是这种用法。) ‎ ‎(2)为什么说连山像铁的兽脊似的踊跃向船尾跑去? ‎ 这样写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的快。 ‎ ‎4、至于“深夜归航”的描写又怎样呢?为什么说“航船”像条“大白鱼”呢? ‎ 要求同学与上面的写景比较,‎ 讨论明确:从赵庄回平桥村途中的描写以仙境再拟社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另外,还写得带有童话色彩,如“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烘托出了孩子们看社戏安全归来的愉快场景。 ‎ ‎(让学生在品读赏析中体会自然之美和语言之美,领会小说景物描写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 四、总结存储,归纳特色。 ‎ ‎1、总结存储:这是一段优美清丽的自然环境描写,它写出了农村夜景的清新,写出了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情与景有机的交融在一起。 ‎ ‎2、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特色: ‎ 129‎ 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情于景,才能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具体地说:(1)、景物描写多侧面。《社戏》在描绘农村自然景物时,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恰如多重奏管弦曲,给人以十分丰富的感觉,景物的立体感由此产生。(2)、景物描写多层次。这里所说的层次,主要指景物的空间位置,《社戏》中能清晰地显示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 第三课时 一、复述偷豆,交流感受。 ‎ 请同学复述偷豆情节,交流感受,导入课文。 ‎ ‎(因为这段很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通过偷豆这一情节,表现了农家少年天真、热情、纯朴和稚气。正是因为偷豆吃的童心和野趣,才使普通的罗汉豆有了无比的美味,才使“我”终身难忘。) ‎ 二、体验角色,把握性格。 ‎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篇小说不仅情节吸引人,更塑造出一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以在同学们的角色体验中,在人物动作、语言的分析中,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例:双喜:聪明能干。阿发:憨厚无私。桂生:机灵勤快。六一公公:宽厚、好客。) ‎ ‎1、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其他人物有谁?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他具有怎样的品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小说主要描写了双喜,其他描写的人物有:桂生、阿发、六一公公。 ‎ 双喜:看戏前,当“我”因为看不到戏感到沮丧,人们都叹息地表示同情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提得恰到好处,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当外祖母和母亲还有些不放心时,双喜马上表示“写包票”,同时提出了几条有力的根据,至使“我”能去看社戏。航船出发了,双喜“拔前篙”,第一个出动,像小伙伴中的领头人。这都表现了他的聪明、热情、机灵、能干。看戏时,双喜告诉“我”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这说明他已经来看过戏了,这一次是专意陪“我”的。这表现了双喜对“我”的友爱、热情。那铁头老生没有表演翻筋斗,双喜马上来安慰“我”,“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这表现双喜善解人意,对“我”非常体贴。当大家都不想继续看戏时,双喜说“还是我们走的好罢”‎ 129‎ ‎,他了解大家的情绪,俨然像一个兄长一样。看戏后,双喜认为多偷阿发家的罗汉豆,阿发的娘若知道了会哭骂的;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老头子会骂的。这又表明了双喜考虑周全。 ‎ ‎(对这个人物,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 桂生:因没有给“我”买到豆浆,要给“我”舀一瓢水来喝;这补偿对“我”的歉意,他还想出了偷罗汉豆的主意。 ‎ 阿发:建议小伙伴们偷摘自家的豆。他多么纯真无邪,憨厚无私。 ‎ 六一公公:只对小伙伴们摘豆“踏坏了不少”表示惋惜,这是劳动人民珍爱劳动成果的本色;他又亲自给“我”送罗汉豆,又表明他的淳朴,好客。 ‎ ‎(这些人物虽着墨不多,但勾画得颇为准确、生动,也要认真领会。) ‎ 三、合作探究,梳理详略。 ‎ ‎1、全文写了哪几个故事情节?详略又是怎样安排的?‎ 七个情节: A 赵庄看社戏  B 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C 看社戏前的波折  D 看社戏归航偷豆 E 六一公公送豆 F 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G 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 ‎(1)情节顺序是:G、F、C、B、A、D、E ‎ ‎(2)详写的是: A、B、C、D ‎ ‎(3)略写的是: E、F、G ‎ ‎2、课文这样有详有略地叙写事件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 讨论明确:这样详写略写相配合,既表现出小住农村的诸多乐趣和美好事物,又使文章多姿多彩。 ‎ ‎(总的来看,本篇详写去赵庄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小住平桥村的得到优待,一般乐事,和看戏次日的情形。详写的各个情节,让人读来如同身历其境,亲见其人,深受感染;略写部分也多以简约的笔墨体现出充分的表现力量,钓虾、放牛就表现出农村生活的浓郁童趣,六一公公的简短问话和送豆行动,更表现了乡村老人的淳朴宽厚、热情好客。这种详略结合的灵活运用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学习。) ‎ 四、归纳主旨,体验反思。 ‎ ‎1、归纳主旨:通过阅读,我们不难看出,《社戏》这篇小说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 129‎ ‎2、体验反思: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 ‎ 讨论归纳:“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对这段生活的回忆也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 ‎1、总结存储:至此,我们可以说,这篇文章以去看社戏为线索,写出了—系列的人与事,情和景,充分地突出了“平桥村在我是乐土”的主旨,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其实有着美好的情趣,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 ‎ ‎2、拓展延伸: ‎ ‎(1)、写一篇回忆童年趣事的文章,二三百字即可。 ‎ ‎17、安塞腰鼓 刘成章 ‎ 教学目标: ‎ ‎1、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 ‎2、 品味本文大量的短句、排比句和反复修辞等,感受充沛的语言气势。  ‎ ‎3、 体会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感受西北汉子的奔腾力量,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情操。 ‎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充沛的语言气势。 ‎ ‎2、 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安塞腰鼓的的恢弘气。 ‎ 教学设想:‎ ‎1、 通过朗读,从语感上感受充沛的语言气势。 ‎ ‎2、 调动生活体验,进行多方面的联想和想象,感受安塞腰鼓的的恢弘气势。 ‎ ‎3、 以学生讨论为主。 ‎ 课前准备:‎ ‎1、 扫除文字障碍,初读课文。 ‎ ‎2、 观看有关安塞腰鼓的视频材料。 ‎ 129‎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内容和步骤: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今天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动描摹,跟着安塞腰鼓的节奏,体会它的气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 ‎ 二、 研习课文: ‎ ‎(一)首先请大家欣赏全文朗读,在整体感知的同时,根据板书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 ‎1、看表演片断,听全文朗读(配乐、配画面)。 ‎ ‎2、引导学生划分结构层次。‎ ‎ 第一部分:(1--4)击鼓前的预备阶段,蓄势待发。‎ ‎ (5--13)火烈的场面。‎ 第二部分:(5--27)表演安塞腰鼓。 (14--17)沉重的响声。‎ ‎ (18--22)击鼓的后生。‎ ‎ (23--27)梦幻的舞姿。‎ 第三部分:(28--30)鼓声戛然而止,以动衬静,意境幽远。‎ ‎3、划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 ‎ ‎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 ‎(二)讲读,重点突破。 ‎ ‎1、过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为了表现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雄浑粗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和谐。我们重点品读其中一个片断,感受作者是怎样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排山倒海的气势 ,来与所要歌颂的生命的力量相辅相承的。 ‎ ‎2、精读第二部分第一层次。 ‎ 播放范读片断(配乐、配画面),指导朗读,结合具体语境感受分析排比修辞的表达效果。 ‎ ‎(1)问:本文段突出地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129‎ ‎(排比。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 ‎(2)请同学朗读本文段的排比句,要求读准重音,读出节奏、气势。 ‎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增强气势) ‎ ‎(3)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节奏感强,渲染动感形象) ‎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 ‎ ‎(4)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 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层层推进,一气呵成) ‎ ‎(5)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 ‎(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 小结:本文段使用排比,将安塞腰鼓的力与美推到极致。 ‎ ‎ 安塞腰鼓不仅带给我们视觉形象上的刺激,更带来思想情感上的震撼。看来艺术欣赏不仅要察其形,更要重其意。我们再来探究一下作者是如何将写形与写意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侧面展示安塞腰鼓的美的。 ‎ ‎ 如骤雨,如旋风,如乱蛙,如火花,如斗虎——这是安塞腰鼓的“形”;            ‎ ‎ 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这是安塞腰鼓的“意”; ‎ ‎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联想和想象是联结“形”与“意”的纽带。 ‎ ‎3、小结:作者利用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再现“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又运用由写实到写意的艺术描摹手法,揭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现在请大家快读文章其他部分,品味精彩语句,说说自己对安塞腰鼓的感受。‎ 三、 布置作业: ‎ 自由选择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读、背诵。 ‎ 129‎ ‎(附)板书设计: ‎ ‎( 静 )安静的腰鼓 ‎ ‎( 动 )火爆的腰鼓→ ‎ ‎( 静 )寂静的腰鼓 ‎ 如骤雨、如旋风、如乱蛙、如火花、如斗虎      (写实)      ‎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     (联想和想像) ‎ 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          (写意)‎ 第二课时 ‎ 一、品读文章,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 ‎1、学生自读。 ‎ ‎2、教师示范。 ‎ ‎3、分小组反复朗读。 ‎ 二、评点式品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 ‎1、学生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3遍,要求用“ 好,好在 ”这一句式进行评点。 (可以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 ‎2、分小组交流。 ‎ ‎3、汇总意见。 ‎ 三、整理学生评点。 ‎ 从用词方面说: ‎ ‎(1)“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 ‎(2)“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 ‎(3)“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 从句式上说: ‎ 129‎ ‎(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隋”“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 ‎(2)“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 ‎(3)“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 从修辞上说: ‎ ‎(1)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 ‎(2)“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 ‎(3)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 从写法上说: ‎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 ‎(2)“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 ‎(3)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设下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 ‎18、竹影 丰子恺 教学目标: ‎ ‎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 ‎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 ‎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过程: ‎ 129‎ 一、 导语: ‎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也会有小小的烦恼。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的画家丰子恺的童年,一起来了解他的童年生活。‎ 二、介绍作家。‎ 三、整体感知: ‎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 ‎ 1、你认为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 ‎ 2、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 ‎ 3、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 ‎ 4、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体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 ‎(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月光下的竹影牵动了天真无邪的心,孩子们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美,于是,他们开始本能的画画,这一切,被一位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基本特征。让我们也来领略一下这种寓教于乐的匠心美。 ‎ 四、你品味到美了吗? ‎ ‎ 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分组合作,每组选代表发言) ‎ ‎(总结)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五、比较鉴赏(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同学们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 六、欣赏延伸: ‎ ‎(1)名人与竹: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成语,名句。‎ 成语:胸有成竹,青梅竹马,势如破竹 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当涂慈老山,竹堪为箫管。(慈老竹 唐·李白 )/《山居秋暝》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2)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 ‎ ‎ 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 ‎ 129‎ ‎ 你认为呢?请你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 七、质疑大挑战: ‎ ‎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 ‎(过渡)大家在童年时都做过哪些游戏?(生答) ‎ ‎ 其实,你留心一下,你也许进行着一种艺术的创造,也许会有艺术上的发现,让我们走进童年 ‎ 八、走进童年: ‎ ‎ 叙说一下一段童年的往事 ‎ 要求:用语简洁,尽表现童真、童趣。 ‎ ‎(小结)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 ‎19、观舞记 ‎ 冰心 教学目标: ‎ ‎1、 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为主 。‎ ‎2、 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3、 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 教学重点: ‎ ‎1、 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词句。 ‎ ‎2、 欣赏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的语言描写 。‎ 教学难点: ‎ 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 129‎ 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如果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就会感到词语匮乏、捉襟见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析冰心的《观舞记》,看看她是如何来描写舞蹈场面的。 ‎ 一、 检查预习: ‎ 1、 作者 ‎ 冰心:1900-1999 谢婉莹 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小桔灯》、《寄小读者》、《繁星》、《春水》 冰心散文的特点,我们课上品味。(补充诗歌):以写作小诗著称中国新诗界,受泰戈尔的影响大,捕捉刹那的感受与思索,展示对爱、对人生真谛的执著追求。隽永清丽、内容丰富 。例:‎ ‎“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而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 ‎2、 对字词的检查(读、写) ‎ ‎3、 留时间学生诵读课文,划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用一个词形容一下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 →“飞动的美” ‎ 三、、 抓住“美”的线索,展开赏析 ‎ ‎1、 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在哪? 找出描写舞姿优美的句子,划出 ‎ 动作、服饰、神态、心灵等 ‎ ‎2、 为什么美? 为什么会表现出如此美妙的舞姿。找出相关的句子,分析 ‎ A、情感美(表演美) ‎ ‎ Eg.“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舞蹈的优美,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是身心的浑然一体。 ‎ B、文化艺术美(内容美) ‎ ‎ Eg.“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 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的土壤中,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历史文化的内涵,舞蹈就不会如此美妙动人;艺术上的交流,增强了了解和沟通。 ‎ C、语言美 ‎ ‎ Eg.排比、比喻 增强语势、哪些方面、突出内容和情感;将……比作……、生动形象、……的特点 ‎ 129‎ 用语言来表现舞台艺术是很困难的,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尽可能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享受。 ‎ 四、感受舞蹈。 ‎ 观看杨丽萍《雀之灵》和《西游记》中的《天竺少女》。‎ 五、拓展。‎ ‎1、 描写舞姿的古诗词 :‎ w 翩若游龙,婉若惊鸿。 ‎ ‎ ——曹植《洛神赋》 ‎ w 舞底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 ‎ ——晏几道 ‎ ‎20、口技 林嗣环 教学目标 :‎ ‎ 1、掌握几个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训练准确、熟练地朗读,培养语感,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 ‎ 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及作用。 ‎ ‎ 3、让学生在口技表演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和领悟中国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 ‎ 教学重点、难点 ‎ ‎ 1、积累善、名、乳、间、走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善、宴、名、手、目等一些词的活用。 ‎ ‎ 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及作用。 ‎ ‎ 3、学习本文出色的结构安排,生动、形象、细腻的场面描写。 ‎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模仿各种声音,它是一种流传技艺,是艺人们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口技有关的文章《口技》,一起来感受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表演技艺。‎ 129‎ 二、作家,作品介绍。‎ ‎1、本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 ‎ ‎ 2、林嗣环:字起八,又号铁崖,福建晋江人,清顺治间进士,曾因事发配边疆,后来遇到大赦。官至广东海南副使,驻琼州。因他对海南岛人民有善政,“卒,琼人设主祖包拯祠中”以纪念他。 ‎ ‎ 林嗣环的著作有《铁崖文集》《海渔篇》《荔枝话》等书。《荔枝话》署名“晋林嗣环铁崖著,”林嗣环颇关心生产,《荔枝话》记载明末清初闽南荔枝的品种、生产和供销情况。 ‎ 三、教师范读,学生自渎,互读,齐读。‎ 四、学生结合文章注释快速疏通文意。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整理相关文言知识。‎ ‎1、实词 ‎ 善: 擅长 遥: 远 惊觉:惊醒 以为:认为 齐作:一齐响起 走: 跑 ‎ 宴:即“大宴宾客”。 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 其:代词,指妇人。 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 是: 指示代词“这”。 妙: 形容同用作名词,指绝妙的声音。 ‎ 作作索索:指老鼠活动的声音。 舒: 动词,伸展,松弛意为“放松”。 ‎ 间: 动词,掺杂,夹杂。 崩倒: 房屋倒塌。句首承前省略主语“众人”。 ‎ 曳屋: 指拉塌燃烧着的房屋。 一端:指一种(声音)。 ‎ 名:名词用作动词,译为“说出”。 是:指示代词,这时。 ‎ ‎2、虚词 ‎ ‎【于】介词,在。 【少】 副词,表程度,意为“稍微”。 ‎ ‎【绝】副词,表程度。译为“极”、“最”。 【而】 连词,表并列,译作“并”。 ‎ ‎【既而】 表时间,不久。而:作时间副词的词尾。 【但】只 ‎ ‎【亦】 也 【微】 隐约 ‎ ‎【毕】 都 【而已】 罢了 ‎ ‎【会】 适逢,正赶上。 【力拉】 拟声词,劈里啪啦。 ‎ ‎【许许】象声词。 ‎ ‎3、通假字 【坐】通假字,同“座”。 ‎ 129‎ ‎4、词类活用 ‎ ‎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 ‎ 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 ‎ ‎ ②会宾客大宴 ‎ ‎ 宴:名词活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 ‎ ③不能名其一处也 ‎ ‎ 名:名词作动词,说出。 ‎ ‎ ④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 ‎ 目:做动词用,用眼睛看。 ‎ ‎ ⑤妇手拍儿声 ‎ ‎ 手:名词作状语。意为用手。 ‎ ‎5、古今异义 ‎ ‎①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 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 ‎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 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 ‎ ③虽人有百手 ‎ ‎ 虽:古义即使,表假设的连词;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 ‎ ④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 ‎ 走:古义跑;今义指步行。 ‎ ‎ ⑤会宾客大宴 ‎ ‎ 会:古义适逢;今义会议 ‎ ‎ ⑥宾客意少舒 ‎ ‎ 少: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 ‎ ‎6、一词多义 ‎ ‎ 乳 妇抚儿乳(动词,喂奶) 儿含乳啼(名词,奶头) ‎ ‎ 绝 以为妙绝(副词,极) 群响毕绝(动词,尽、消失) ‎ 129‎ ‎ 妙 众妙毕备(妙处)     以为妙绝(奇妙)     ‎ ‎ 7、特殊句式 ‎ ‎ 【会宾客大宴】(倒装---宾语前置---“会大宴宾客”) ‎ 五、译文(遵循直译原则,力求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 ‎(1)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正赶上(一家)大摆筵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架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后面,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众多的宾客围绕而坐。一会儿,只听得屏风后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 ‎ ‎ (2) 远远听到长长的巷子里传来了一阵狗叫,随即就有一个妇人惊醒后打呵欠,伸懒腰,他的丈夫说着梦话。不久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摩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妇人拍着小儿子,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接着大儿子也醒了,连续不断地说话不停止。在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嘴里哼唱着哄孩子入睡的声音,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儿子刚刚醒来说话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儿子的声音,同一时候一齐发出,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眼旁视,微露笑容,默默赞叹,认为好极了。 ‎ ‎ (3)不多久,丈夫打鼾声响起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越来越轻逐渐停止了。隐隐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盆碗器物倾斜翻倒,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端正了。 ‎ ‎ (4)突然有一个人大喊:“失火啦!”随即丈夫起来大喊,妇人也起来跟着大喊。两个孩子齐声啼哭。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大喊,成百上千的孩子号哭,成百上千的狗狂叫。里面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的爆裂声,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响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呼救声,(众人)拉蹋(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灭火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张嘴,一张嘴有一百条舌头,也说不清其中的任何一处。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哆嗦发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了。 ‎ ‎ (5)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撤去屏风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 129‎ 六、作业。‎ 第二课时 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课文描写(宾客)观众反应得相关语句。 ‎ ‎1、学生圈点勾画找出相关句子后,进行交流。 ‎ 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应: ‎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2、学生齐读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应相关句子。 ‎ ‎3、疏通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应相关句子。 ‎ 请学生谈谈对几个句子大体意思的理解 ‎ 学生回答后,其他学生评价、纠错。老师做适当补充。 ‎ 二、分组学习: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课文描写口技表演者表演模仿声音的相关语句。 ‎ 观众(宾客)的神态、动作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明显的变化呢? ‎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观看了口技表演者的表演。 ‎ 口技表演者,模仿了那些声音呢? ‎ ‎1、学生分组学习,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演者表演的相关语句(一二组的同学找出第2、3两段中口技表演者所模仿的声音,三四小组的同学找出第4段中口技表演者所模仿的声音,邻近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而后全班进行交流。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 ‎ 口技表演者表演模仿的声音: ‎ 犬吠、欠伸、呓语、大啼、儿含乳啼声、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 ‎ 教师点拨引导:口技表演者模仿的这些声音逼真吗?作者如何评价:众妙毕备(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难怪观众的反应是: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 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倾盆器声、咳嗽 (逐渐变小) ‎ 教师点拨引导:随着声音的变小,气氛也比较舒缓,因此观众的反应是:意少舒,稍稍正坐。 ‎ 129‎ 大呼、齐哭、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力拉崩倒声、火爆声、风声、求救声、曳屋声、抢夺声、泼水声(百千齐作)(忽然变大、由少到多、由简到繁) ‎ 教师点拨引导:此时此刻是口技表演达到最高潮的地方,看看此时的声音多不多?(学生回答:多)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明其一处也。真是一场火灾仿佛就发生在观众的眼前,难怪此时观众的反应是: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2、概括口技表演者所展示的三个生活场景。 ‎ 口技表演者所模仿的这么繁多的声音其实为我们展示了三个生活场景。请同学们想想这三个生活场景之间是孤立存在的,还是有相互联系? ‎ 其实这三段所描写的发生在同一个晚上的的相关联的三个生活场景(从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可以知道)。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语句概括一下三个场景的主要内容。 ‎ 总结板书:梦中惊醒、醒而复睡、失火救火 ‎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描写口技表演者模仿声音的相关语句。 ‎ 男生齐读第2段(声音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女生齐读第3段(声音逐渐变小),男生、女生齐读第4段(忽然变大、由少到多、由简到繁) ‎ 三、把握文眼和主旨。 ‎ 问题:从口技表演者所模仿的这么繁多而又惟妙惟肖的声音我们可以感受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怎么样呢?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 学生回答:精湛高超、精妙绝伦、炉火纯青•••••• ‎ ‎(板书:精湛高超) ‎ 问题:那么如果要请同学们用文中第一段中的一个字来加以概括,想想应该是哪一个字? ‎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明确:“善”(擅长)(这个字也是文章的“文眼”。) ‎ 四、归纳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 作者通过直接表写口技表演者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这么繁多的声音,来表现口技表演者的“善”(擅长)(技艺精湛高超),这种写法,从描写角度看应该属于什么描写?学生回答、老师明确:属于正面描写。(板书③: 表演者 正面描写 表现) ‎ 那么,通过写观众观看口技表演的反应来烘托口技表演者精湛高超的技艺,这是侧面描写。 ‎ ‎(板书:观众 侧面描写 衬托) ‎ 129‎ 这就是这篇文章写法上的一大特色: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 五、理解开头和结尾重复交代口技表演者所借助的道具的作用。 ‎ 请同学看看课文开头和结尾,作者给我们交代了口技表演者所借助的道具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我们从口技表演者的表演和观众看表演时的反应,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口技表演者精湛高超的技艺,为什么在开头和结尾还要交代口技表演者所借助的道具?) ‎ 学生齐读: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作用:内容上:强调道具简单。突出这场表演主要是用“口”来进行表演,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衬托口技表演者精湛高超的技艺。(板书:道具 衬托) ‎ 结构上: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到首尾照应的作用。(板书:首尾照应) ‎ 口 技 ‎ ‎ 林嗣环 ‎ 道具:简单 ‎ 梦中惊醒 表演者 正面描写 表现 衬托 首尾 ‎ 渐入梦乡 (精湛高超)善 ‎ 失火救火 观 众 侧面描写 衬托 衬托 呼应 ‎ 道具:简单 ‎ ‎ ‎ ‎ ‎ ‎ ‎ 129‎ 第五单元 ‎21、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教学目标 : ‎ ‎ 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 ‎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 ‎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 ‎ 4..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 ‎5..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 教学重点: ‎ ‎1.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 ‎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 教学难点: ‎ ‎ 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 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征途中留下了许多伟大的悲剧,但人类却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那悲壮的一幕吧。 ‎ 129‎ 二、预习检测 ‎ ‎1、吞噬(shì) 角逐(jué) 雪橇(qiāo) 癫狂(diān) 拽(zhuài) 悚(sǒng) 毋(wú) 皑(ái) 怏(yàng) ‎ 馨(xīn) 温馨 赢(yíng)输赢 ‎ 罄(qìng)告罄 羸(léi)羸弱 ‎ 磬(qìng)钟磬 ‎ ‎ 2、词语解释。‎ 毛骨悚然(sǒng):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 怏怏不乐(yàng):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 姗姗来迟:慢腾腾地来晚了。 ‎ 忧心忡忡(chōng):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 ‎ 三、资料助读。 ‎ ‎(一)作家简介 ‎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 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 ‎(二)南极简介 ‎ ‎★南极之最★ ‎ 最大高原--------最大冰库--------世界“寒极”--------世界“风极” ‎ 四、速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 ‎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文的感受或心情。(如感动、崇敬、钦佩、敬佩等) ‎ ‎2、梳理脉络情节(按时间顺序)。‎ 129‎ ‎ ( 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 ‎3、复述课文内容。(提示六要素) ‎ ‎(提问。训练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 课文主要写了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 最后教师介绍斯科特探险队南极探险的整个经过。 ‎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次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11月12日,一支探险队发现英雄们已冻僵的尸体。) ‎ ‎4、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在文中的哪一部分体现的(找主旨句)?有何作用?(点明主题) ‎ ‎ (讨论明确后齐读最后一段,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 ‎1、“悲剧”之“悲”是指“悲哀”还是“悲壮”? ‎ ‎(指悲壮。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意义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2、既是“悲剧”又何来“伟大”呢?这是否矛盾? ‎ ‎(不矛盾。勇士们的肉体悲壮的死去令人悲痛,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却是伟大的。) ‎ ‎3、本文“悲”包括哪些内容?“伟大”指什么精神?‎ ‎(板书设计) ‎ ‎ 失败之悲 勇于探索 ‎ ‎ 作证之悲 诚实守信 ‎ ‎ 死亡之悲 悲剧————————伟大 集体主义 ‎ ‎ 离别之悲 献身事业 ‎ 129‎ 世人之悲 给人精神鼓舞 ‎ 课文颂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 六、拓展延伸。 ‎ 联系各科所学知识及课外阅读积累,展示所学成果。 ‎ ‎1、 谈谈你所知道的古今中外“伟大的悲剧”式人物或事件及对你的启示。 ‎ ‎ (抗洪抢险、抗非典等救灾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黄继光等为国牺牲的革命先烈;伽利略备受教会打击,沉冤三百年;美国“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先后毁于一瞬,宇航员全部罹难等等。) ‎ ‎2、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探险者的故事? ‎ ‎(提示:张骞、玄奘、马可•波罗、麦哲伦、哥伦布、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等。) ‎ 七、课堂小结 ‎ ‎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挪威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伟大的悲剧》使我们深受震撼,勇士们敢于冒险,挑战自我,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从现在起,希望你们树立科学意识,勇于探索,勇于同大自然进行挑战,请大家一起念他们的名字,让这些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吧! ‎ 八、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文中哪些情节、语句深深的打动了你,让你激动难忘?请概括说明。 ‎ 例如1、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 ‎ ‎(探险家诚实守信的博大的胸襟让人叹服、敬佩。) ‎ ‎2、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 ‎ ‎(科学家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感动。 ) ‎ ‎3、奥茨英雄似的死去。 ‎ ‎(科学家为事业自我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令人心灵震撼。) ‎ ‎4、斯科特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 ‎(科学家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令人赞叹。) ‎ 例5、“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 129‎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作者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 ‎6、“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 ‎(作者使用拟人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一行人的心情。此刻,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们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舞扬威、洋洋自得。) ‎ ‎7、“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执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 ‎(英国人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深受这种文化传统熏陶的斯科特只能接受这一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 ‎ ‎8、“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 ‎(心中的海市蜃楼指他在离开世界前回忆的美好往事,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念。它们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样,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们的心灵以强烈的冲击。) ‎ ‎9、“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 ‎(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 二、思考探究。 ‎ ‎ 1、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找出文中的相关的语句并大声诵读。 ‎ 通过直截了当的议论,表现出作者对人物的颂扬之情。 ‎ 例:“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 ‎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 ‎” 2、作家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的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 129‎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这五位探险者,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作者给他们作传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 ‎3、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 ‎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鼓舞。) ‎ 三、创造阅读,拓展延伸 。‎ ‎1、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看待成败? ‎ ‎2、假如你是一位作者,你会为谁作书立传?你如何评价失败的斯科特? ‎ 提示:斯科特虽然在探索领域失败了,但他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爱国精神,不仅是英国人的骄傲,而且是全人类的骄傲。他的不懈探索精神给后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 四、课堂总结 。‎ 有人说,历史是为成功者而写的。但茨威格却能关注一位失败者,他倾注了全部感情来写这个悲剧,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英雄们的足迹烙在了南极的土地上,英雄们的名字镌刻进了历史的记忆。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探索这个星球的奥秘是会永不停歇的。 ‎ 同学们,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事业,既是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我的挑战。愿将来你们中的某些人,也能成为像航天英雄杨利伟、聂海胜等英雄般的人物,让自己的生命活的有价值。 ‎ 五、名言寄语。 ‎ ‎ 成功能证实一个人的幸运,挫折能证实他的伟大。 ‎ ‎ ――――小普林尼 ‎ ‎ 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毫无意义。 ‎ ‎ ――――何塞•黎萨尔 ‎ ‎ 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 ‎ ‎ ————埃德慕斯 ‎ ‎ 六、布置作业。‎ ‎22、在沙漠中心 圣埃克絮佩里 129‎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4.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5.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 重点难点:‎ ‎1.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认识作者的优秀品格。 ‎ ‎2.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探险,是充满危险的活动,当那些勇敢的探险者们身陷困境、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他们是否也有常人一样的恐惧?是什么使他们对探险那样着迷?让我们走进探险家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情怀。 ‎ ‎2.本文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家)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人名),其代表作有《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 圣艾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 ‎3.词语积累 乙醚(mí) 虫豸(zhì) 硌(gè) 犁铧(lí)(huá)‎ 脐带(qí) 真谛(dì) 噎(yè) 筛糠(shāi)(kāng)‎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卷土重来 ) ‎ 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死得其所 ) ‎ 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芸芸众生 )‎ 129‎ 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筛糠)‎ 二、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课文描述的是圣埃克絮佩里和他的同伴在一次飞行中,盲目地撞在利比亚的沙漠地带。空气湿度百分之十八,残存的饮料不到一升。指望飞机在纵深三千公里地带,从高空搜索出混杂在沙漠中千万颗黑点中的两颗黑点,只是一种幻想。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东奔西走,受尽海市蜃楼的愚弄,寻觅沙上的踪迹,把希望寄托于露水,盼念茫茫沙海中一个悠悠晃晃的驼队来营救。‎ 作者的飞机因故障坠毁在沙漠中心时,他面临的危险:寒冷、严重的缺水、饱受寒风的鞭打无处藏身,濒临死亡。 ‎ 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痛苦——绝望——平静——乐观 作者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的平静、乐观的原因:‎ ‎①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②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③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④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⑤20、21节,文中“我”盼望着清晨的露水,以给自己带来生的希望,强调了身处沙漠的我们对水的渴盼。总之表明了“我”信心坚定,继续寻找生路,对生存下去充满了信心。‎ ‎2.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3.作者是怎样理解探险的意义的? ‎ 冒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是为了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社会的奉献,出于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4.很幸运,最后他们俩遇上商队获救了。他曾写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 129‎ 飞行员用飞机这个工具,也跟障碍进行了较量。他们飞翔在万里长空,悬挂在满天乱云之间,要与高山、海洋、风暴钩心斗角。绚丽多彩的土地和天空,风吹粼粼的海面,金黄色的晨曦晚霞,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对他们是生命的庇护,还是死亡的诱惑?他们看到的太阳,是经历磨难重重的星夜后看到的光明的太阳;他们看到的大地,是穿越风雨雷电后看到的宁静的大地;他们看到的人,是迷失在冰天雪地、沙漠荒野后看到的亲切的人。‎ 在这种严酷的职业锻炼下,经历多次生与死的搏斗,圣埃克絮佩里向我们展示的人生意义,行动价值,心灵底蕴究竟是什么呢?老师在他身上看到,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对他人的一种责任。我们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①应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②身处逆境应该看到生活的希望。③困境中应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④生命的价值在于发现。⑤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对他人的一种责任。)‎ 三、质疑探究,理解关键句。‎ ‎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不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 沙漠夜晚的低温和严重的缺水使作者感到寒冷难耐,死亡的危险更让作者感到绝望,这是作者所面临的危险的真实写照。 ‎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作者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表现了作者镇定乐观的精神。 ‎ ‎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 宝贵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 作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的,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没有使生命虚度,所以即使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他也无怨无悔。‎ 四、拓展延伸 ‎1.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 129‎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大学生不具有登山运动员的专业素质,不应该参与这种专业性强的极限运动,他们这是拿生命开玩笑。‎ 持赞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登山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参加登山也是未尝不可的。‎ ‎2.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对沙漠描写的优美诗句:‎ 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了黄沙莽莽的雄奇瑰丽。‎ 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诗则表明了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3.依照下列句子仿写。‎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示例:我们渴求知识就像饿汉渴求面包,我们渴求进步就像渴求茁壮成长,我们在坎途中寻找理想。‎ 四、课堂小结 ‎1.人生的道路不会一马平川,也不是一帆风顺,每个人喜欢的生活是不同的,每个人对成功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同的,这是人类进步、文化多元的标志。我们不强求一致,只要是有利于个人发展,有利于人类整体的生活、人生态度都是可取的,并且应该得到尊重。我想对于本文的学习,重要的不是对文本的理解,而应把这种精神和理念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和能力。要记住:‎ 面对生活,豁达而不旁观,一如傲霜斗雪的梅花,于素雪晶莹中坦然释放,任凭风云变幻,孤独地守望春天;面对生活,清爽而不冷漠,一如心存高远的溪流,于舒缓低吟中洗涤万物,随时光荏苒,执着地一路欢歌。  ‎ ‎2.什么样的生活是你向往的生活?人生怎样才算成功?‎ 发散角度1:我向往一种轰轰烈烈的生活,成就一番伟业是人生成功的标志。古有秦始皇,今有毛泽东,他们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胆略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他们是我崇拜的英雄。‎ 发散角度2:我喜欢一种平静的生活,平平淡淡做事就是人生的成功。尽管人类有许多杰出人物,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平凡的。这些人是构成人类群体的基础。没有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的默默奉献,英雄也难以成功。‎ 129‎ 发散角度3:我喜欢一种拥有大量财富的生活,财富的多少是人生成败的标志。因为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基础就是物质财富,没有财富,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拥有了财富,人类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才会得到促进。‎ 发散角度4:我喜欢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精神的富足和心灵的愉悦是我的追求,以微笑面对世界是我幸福的证明。‎ ‎23、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教学目标: ‎ ‎1、 积累生字新词,理解“砭骨、履践、崔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等词。 ‎ ‎2、 了解珠穆朗玛峰的有关知识及人类征服珠峰的有关探险知识。 ‎ ‎3、 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4、 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 ‎4、 学习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和团结协作、英勇献身的精神,激励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 ‎ 教学重点: ‎ ‎ 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内容。 ‎ 教学难点: ‎ 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 课时安排:一课时 ‎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新课。 ‎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高度为‎8844.43米。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中。登上世界最高峰,成了所有探险家的梦想。在‎1960年5月25日凌晨,终于有三位中国登山队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登上地球之巅〉〉,去感受我国登山队员的崇高品质。(板书课题) ‎ 二、 检查预习情况。 ‎ ‎1、 小组内交流作者的情况。 ‎ ‎2、检查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 ‎ 三、 整体感知课文。 ‎ 129‎ ‎1、 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 ‎2、 抓住主要信息(时间和人物),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峰顶的经过。 ‎ ‎3、 登顶过程中,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的三大困难是什么?登山队员们是怎样克服的? ‎ ‎(讨论后教师明确:登顶过程中,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的三大困难是:寒冷、黑夜和缺氧。而登山队员们就是靠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协作、视死如归的精神克服的。) ‎ ‎4、 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登山英雄们的崇高品质。 ‎ 四、 精读课文,探究质疑。 ‎ ‎1、课文中有许多景物描写的句子,请举出几例,并说说它的好处? ‎ ‎“阳关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与艰苦的攀登描写结合,构成一张一弛,让人轻松,有美的享受。) ‎ ‎2、找出文中令人感动、难忘的人物形象,并说说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表现出他怎样的优秀品质? ‎ ‎(讨论后明确:刘连满为队友做人梯,疲劳过度,体力衰竭,放弃登顶;面对死亡的威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队友;一封感人的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崇高行为体现出自我牺牲、团队协作的精神。由这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窥见全体登山队员的优秀品质,可以看出登山的胜利是所有队员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也可以推断这样的队伍是不可战胜的。) ‎ 五、 拓展延伸。 ‎ 探讨探险的意义: 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根据学生是否赞成大学生登山,把学生分成两组,组织一次课堂辩论。 (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 六、 结束语。 ‎ ‎ 探 129‎ 险,既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我们应当不断武装自己,去探寻无穷的未知世界! ‎ ‎24、真正的英雄 里根 教学目标: ‎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对英雄的赞颂之情。 ‎ ‎2、模仿演讲,理清情节,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 ‎3、培养为人类进步事业而积极探索的人文精神。 ‎ 教学重点: ‎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积累语言,理清故事情节的能力。 ‎ 教学难点: ‎ 通过关键语句的品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理解。 ‎ 教学设想: ‎ 这篇课文也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充分把握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教师应牢牢地把教学的重点锁定在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上面,让学生在朗读、品读、讨论、比较等手段的运用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英雄观。 ‎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1986年1月28日。这是美国航天事业史上第一次发生爆炸事件,更是全世界宇航史上一个悲痛欲绝的日子。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挑战者号”爆炸后,美国举国哀悼,世界震惊。当时美国总统发表了全国性的电视讲话。‎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 ‎ 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充满力量的演讲一真正的英雄,让我们向罹难的英雄表示哀悼,向死难者家属和美国人民表示慰问吧,同时也让我们看看美国总统和美国人民是如何对待这一悲剧事件的。‎ ‎2、学生听课文录音。 以此导入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悲痛的气氛,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 ‎ 129‎ 二、有感情诵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在文中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 ‎2、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这篇演讲词讲了哪些内容? ‎ 明确: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1~4自然段) ‎ 追忆七位英雄 (5一13自然段) ‎ ‎ 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太空进军 (14—‎2l自然段) ‎ ‎3、读了课文,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 作者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两个方面:悲痛和力量。从感情脉络来看,全文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悲痛是因为英雄已死,无论对人类,对国家,还是对亲人,对朋友,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演讲者字里行间处处表达了这种悲痛、哀悼之情。但是,人类不能永远悲痛、消沉下去,而应该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应该注意的是,演讲者表达的这两种感情在课文中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水乳交融的。更恰当地说,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又不是仅停留于悲痛,在总统言辞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这一出航天悲剧的结果不是让人们害怕,而是鼓舞,使后继者更加奋然而前行。 ‎ 三、合作探究,情感熏陶。 ‎ ‎1、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如何理解? ‎ 讨论明确:人类探索本来就意味着冒险,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很有可能是灾难,但他们并没有害怕,而是义无反顾随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的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者。 ‎ ‎2、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相对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 讨论明确:此为例证明美国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传统,不怕失败,开拓进取,也为下文号召大家“重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做好铺垫。 ‎ ‎3、从这篇演讲词中,你体会到里根总统宣扬的美国精神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精神? ‎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 里根总统宣扬的美国精神包括:‎ 129‎ 开拓创新精神,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等。这种精神是全人类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是人类精神的精华。 ‎ 四 、品读赏析,互动释疑 。‎ ‎1、品读赏析:文中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请你在阅读时进行赏析评点并加以积累。 ‎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 ‎1、例: ‎ ‎①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 ‎②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进程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 ‎③我们所能找到的惟一安慰是,我们在心里知道飞得那样高那样惬意的你们,现在在星际之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命的归宿。‎ 五、总结。‎ 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可能以牺牲她一部分最优秀的儿女作为代价。“挑战者”号爆炸了,整个人类太空计划也因此遭受重大挫折,但人类并没有被吓倒。我们看到,此后有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员投入到太空探索的事业中去,一架又一架航天飞机升上了蓝天,去探索那茫茫未知的宇宙世界。让我们随着宇航英雄的魂魄,发扬美国精神,总结教训,积蓄力量,不断前进,去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奇迹。 ‎ 六、拓展延伸: ‎ ‎1、摘抄令人感动的句子并学会运用。 ‎ ‎2、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州五号”已发射升空,请你联系实际为此写一段话 我们常说“读书是为了明理。” ‎ 七、布置作业。‎ 教后反思: ‎ 总体上来说,本节课主要以“情感体验“为主线,从学习方式看,采取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教师导学点拨的形式,从而体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最高主人”‎ 129‎ 的教学原则;从理解内容看,让学生充分的体验朗读,让学生进入文本,很好的与作者的情感达成共鸣,突出了重点;从学习方法看,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并进行体验式阅读,授之以渔,突破了难点。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看,升华了主题,使语文教学回归到了文本本位和生活本位。 ‎ ‎25、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理解积累文言词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了解并掌握神话故事的知识,理解短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懂得事物具有多面性,要敢于思考,大胆质疑,要实事求是。‎ ‎3.有感情地诵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能通过想象,扩展文章省略的细节和场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感受共工勇敢、坚强,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时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诵读及背诵。‎ ‎2.让学生明白故事中蕴含的意义及课外的拓展延伸。‎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夸父追日 ‎ 《山海经》‎ 一、导入。‎ 神话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是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神话是远古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作科学的解释,主要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一些神话学者将神话分为独立神话和体系神话两种。所谓独立神话,又叫“原始的、单个的神话”,所谓体系神话,又叫“文明的、综合的神话”。‎ 129‎ 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或宏伟壮丽,或典雅庄重,或优美动人,或谐趣天成,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寓意,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尤其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 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 二、检查预习。‎ ‎1、《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 ‎2、《夸父追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逐日”是追赶太阳之意。“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决心大或自不量力。 ‎ ‎3.《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今存的有二十一篇。“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 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渎,互读。‎ ‎3、全班齐读。‎ ‎4、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快速疏通文意。教师总结文言知识。‎ ‎(1)、词语积累 逐走(跑) 饮于河(到)(黄河) 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 大泽:(大湖)‎ 未至(到达) 道渴而死(表修饰) 弃其杖(他的) 化为邓林(桃林)‎ ‎(2)、古今异义。‎ 河:古义:黄河;今义:一般江河。‎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129‎ ‎(3)、译文 :‎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 ‎5、小结。‎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 四、探究品味文章内容。 ‎ ‎1、本文属古代神话,全文仅375字,但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结果全都展示出来,且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2、 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 ‎① 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气魄(从神话故事的特点的角度理解其积极意义); ‎ ‎② 自不量力(消极方面)。 ‎ ‎3、 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 夸父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一个英雄,他神奇、力大无比,喝干黄河、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 ‎4、 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 反映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 五、拓展迁移。 ‎ 阅读《精卫填海》 ‎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             ——《山海经 ·北山经》 ‎ 思考:这也是选自《山海经》的一则中国古代神话,试分析两则神话的相同点。 ‎ 129‎ 答:表现古代人民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顽强的毅力。 ‎ 第二课时 共工怒触不周山 ‎《淮南子》‎ 一、导入。‎ ‎1.“五帝”指的是黄帝和他以后的颛顼、帝喾、尧、舜这五个部落联盟领袖。‎ ‎2.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为西北的洪水之神。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满头的赤发,坐骑是两条龙。‎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不要相信共工氏。共工氏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谈的是他。‎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渎,互读。‎ ‎3、全班齐读。‎ ‎4、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快速疏通文意。教师总结文言知识。‎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王(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轩辕氏的孙子),(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触:碰,撞。不周山:传说中的一座大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拴挂),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焉:代词兼语气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潦:积水。水潦,这里泛指大地上的江河。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归:归向,这里指流向)。‎ 129‎ ‎5、小结。‎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经过:败后怒触不周 结果:日月星辰移位 三、研读课文。‎ ‎1、“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2.了解文章内容,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正面: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反面: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计后果  ‎ ‎3.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①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②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③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叙述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大败发怒撞击不周山,使日、月、星辰移位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和探索、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文章行文简洁,全文虽然不足一百字,但是情节完整,层次分明,想象丰富,气魄宏大。‎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29‎ 五、拓展训练:(根据实际情况教学)‎ ‎1.余光中的诗 夸 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余烬,——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余光中的诗引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所谓“追不上”,也并不表示结束,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的目标上,而是冷静理性地思索确认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将有峰回路转的突破。(转换思维的视角,便柳暗花明。这就是逆向思维。)‎ ‎2.《愚公移山》是个寓言故事,传统看法往往从愚公移山的目的、精神的角度正面肯定愚公为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通衢大道、改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良好动机和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逆向思维:与其搬山,不如搬家;移山贻误子孙; “愚公移山,精神可嘉,方法不当” ;我们做事情仅仅具有满腔热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三者结合,才能把事情办好。‎ ‎3.精卫填海:以自己弱小的力量要填平大海,写出他敢于向大自然挑战、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六、有关资料:夸父神话究竟隐藏着先人对于哪种自然现象的猜测和解释? ‎ 解释一: 夸父族,揭开昼夜交替之谜,不断向西迁移。看看太阳到底降落到什么地方。 [清]郝懿行 夸父族聚居于 河南灵宝县东南,与陕西太华山相连。 ‎ 解释二:月神 ‎ 台湾 杜而未:月与日的竞赛,“入日”—日蚀。成功后即死亡。新月三天后仍出来,以“弃其仗,化为邓林”—邓林为繁星。 ‎ 解释三:茅盾《神话研究·巨人族及幽明世界》夸父:地下阴间神 ‎ ‎①‎ 129‎ 夸父行迹巨伟多力,如希腊和北欧神话中的巨人族(提坛),闭居于北方的底下穴(塔塔罗司)。夸父为后土的后裔,后土也正是主治地下幽都的神。 ‎ ‎②从北方成都载天山出发,逐日一周后又回到此山。北-东-南-西(禺谷)-北 ‎ 神话之本质:以夸父为代表的阴间势力与天神争霸,被天神所征服。 ‎ 解释四:水神 ‎ 吕思勉,王孝廉:夸父神话的“夸父逐日”和“夸父之死”水神与火神之争,而作为火神光明神胜利的神话象征。 ‎ 七、布置作业。‎ 第六单元 ‎26、猫 学习目标:‎ ‎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难点:1、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 2、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29‎ 一、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的读音。‎ 相称(chèn) 郁(yù)闷 一缕(lǚ) 娱(yú)乐 污涩(sè) 怂恿(sǒngyǒng)‎ 婢女(bì) 蜷(quán ) 伏惩戒(chéng) 怅然(chàng) ‎ ‎2、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朗读课文,完成下表。‎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婶捡来的 129‎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浑身黄色,很可爱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性情 活泼 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地位 宠物 宠物 若有若无,不大喜欢 结局 死亡 丢失 死亡 三、研读课文 ‎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129‎ ‎(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2、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 17-29段)。 ‎ ‎―――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3、“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 ‎4、“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 ‎―――想当初,那只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 饥饿所杀。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 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5、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 ‎―――一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 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7、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8、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齐读第30、31段。‎ ‎―――这是我的忏悔。同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四、小结 两个月后,第三只猫悲苦地死去。这真是一只“可怜猫”,它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对于它 不加注意,仍不活泼,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去得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一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 129‎ 第二课时 ‎ ‎ 一、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二、感悟。 ‎ ‎ 学生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于 ,我想 说: 。” ‎ ‎1、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 ‎ ‎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 ‎ 教师引导: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 ‎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 ‎ ‎ 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 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 ‎ 三、延伸迁移。‎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 ‎ 四、课堂总结。‎ 129‎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 郑振铎先生的《猫》,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时,一定要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发扬长处并让它超常发挥。这样,你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因为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同学们,不论走到哪里,你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 五、布置作业。 ‎ 板书 猫 ‎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 ‎ 来历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婶捡来的 ‎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浑身黄色,很可爱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 性情 活泼 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 地位 宠物 宠物 若有若无,不大喜欢 ‎ 结局 死亡 丢失 死亡 ‎ ‎27、斑羚飞渡 沈石溪 学习目标 ‎1、了解斑羚在危急关头的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 ‎2、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 ‎ ‎3、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1、了解斑羚在危急关头的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2、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1、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 课时安排:2课时 ‎ 129‎ 教学设想 :‎ 这篇课文描写了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故事惊险,扣人心弦。文章通过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热情赞扬了它们可贵的种族精神和整体精神。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不必深敲细推,逐句讲解。宜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如何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如何细致描绘飞渡场面。可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观点,并注意指导学生积累字词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们曾听过一个发生在西藏地区的故事,一天清晨,一位老猎人从帐篷里出来,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看见不远处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转身回到帐篷拿来杈子枪,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一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也从它的眼里流出来。老猎人虽然吃了一惊,但他并没有被藏羚羊的行为所打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应声倒地,倒地后它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的留着。老猎人的手颤抖了,当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藏羚羊的腹腔时,一切都真相大白了,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型。显然藏羚羊之所以弯下笨重的身子向猎人下跪,是在乞求猎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条性命啊!同学们,动物亦是生命,动物亦有情感,这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斑羚飞渡》将又一次震撼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灵魂低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去感受那悲壮而感人的场面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 ‎1、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文章所示的斑羚飞渡的四个过程——身陷绝境、峰回路转、斑羚飞渡、走向深渊,复述文章内容。(学生合作探究,一人主述,其他人补充)(指导:阅读课文时,把难记的内容和其他一些难记的词语画出来,强化记忆,就可以少花时间,又能复述清楚。复述时要记住主要内容,把握重点,抓住主要动词来复述)‎ ‎2、熟读全文,结合复述的内容划分课文结构层次。 ‎ 第一部分(1—2)交待了一群斑羚被逼到伤心崖的绝境上。(飞渡前) ‎ 129‎ 第二部分(3—16)写镰刀头羊带领种群用牺牲老的一半,换取小的一半生存的方法。(飞渡时) ‎ 第三部分(17)写镰刀头羊悲壮的走向死亡。(飞渡后)‎ 三、品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 ‎ ‎1、文中的这些斑羚没有姓名,这只斑羚,那只斑羚,作者是怎样说清楚的? ‎ ‎―――作者注意分类起了名目,又给个体起了名目,有了这些名目,就便于叙述了。分类的名目有\"老年斑羚\"\"公斑羚\"\"母斑羚\"\"年轻斑羚\"\"小斑羚\"等,个体的名目有\"镰刀头羊\"\"一只半大的斑羚\"\"灰黑色母斑羚\"等,有了这些名目,故事才叙述得清清楚楚。这一点看似小事,其实在写作上很重要。 ‎ ‎2、在这群斑羚中,你对哪只斑羚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 ‎ ‎―――(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并自由发言)镰刀头羊,因为它成功地指导了这次飞渡。‎ ‎3、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情节,从细节描写入手分析斑羚形象特点。)‎ 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镰刀头羊的形象: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勇于自我牺牲,视死如归。‎ ‎4、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十对,作者怎样描写这次飞渡的?‎ ‎―――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点突出地写出了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老斑羚”和“半大斑羚”的试跳情景写得特别详细,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叙述中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 ‎5、找出文中有关彩虹描写的句子,阅读体味:课文中多次写到彩虹,有什么作用? ‎ ‎―――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 129‎ 彩虹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二是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6、找出文章议论抒情的语段,作者的思想感情怎样?‎ ‎―――议论抒情的语段,表达了作者浓郁的溢美敬重之情。‎ ‎7、在这群斑羚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迫切学习的金子般的东西呢?(目的在于组织讨论文章的主题) ‎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适时引导)面对种群的灭绝,这群进退维谷的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它们的智慧、才能,胆识,特别是从容镇定,舍已为人的情操,可贵的整体精神,为自己、也为人类唱响了一曲悲壮的生命赞歌,放射灿烂无比的人生光彩。 ‎ 第二课时 一、情感体验。‎ ‎1、从这场动人心魄的斑羚飞渡过程中,你有何感悟?‎ ‎―――(提示:可以多角度思考,言之有据就行)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教师明确总结: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品质———自我牺牲、视死如归精神、团队精神、聪明智慧、大无畏的勇气、生命的尊严、生存权利的渴求、善待生命……‎ ‎2、是否能再找出一些有关自然界的类似的感人事例或言论、文章等?请讲述给同学们听。‎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A、弱小的蚂蚁可以在火球面前滚抱成团,死里逃生 B、青藏高原藏羚羊面临毁灭和绝种的危险……‎ C、《动物世界》的拍摄者金•沃尔哈特曾说过:“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 ‎3、动物身上所表现出的种种可贵品质在我们人类身上是否也有所体现,试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A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敢于自救和善于自救。(洪水、地震、干旱……)‎ B人类在社会灾害面前敢于反抗不怕牺牲。(反抗暴政的起义;革命先烈为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不惜牺牲生命……)‎ C在意外事故面前勇于自我牺牲……‎ 129‎ ‎4、人类和动物身上共同拥有许多可贵的精神和品质,然而为什么会发生斑羚飞渡的悲剧?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 ‎ ‎―――(学生小组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 人与动物矛盾冲突的根源就在于人的欲望。在原始部落时代,人们追杀猎物是为了生存,而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再肆意捕杀猎物那只能是为了金钱,为了欲望。动物的凶残,只是为了繁衍生存,这正是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差异。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这篇文章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 ‎5、人类和动物之间究竟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地球上人类和动物将如何和谐相处?人类将怎样去做才能使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丽和谐?‎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所找的资料,自由发言,其他同学评议。)‎ ‎(1)、本文把动物的行为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来认识,这是非常新颖和动人的。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作品的主旨,作为人类的一员,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 ‎(2)、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8、教师质疑:课文描写“斑羚飞渡”的成功,近乎奇迹,是以斑羚们时间先后选择的精确、跳跃幅度控制的高超、跳跃技巧掌握的娴熟、对接时机衔接的吻合为前提的,从文章的交代来看,斑羚们此前并没有经过这样的排练,那么,课文描写的“斑羚飞渡”是真实发生的吗?还是主要出自作者的想像?‎ ‎―――(学生讨论,发言解答,教师指导) ‎ 首先,在动物界,确实有牺牲部分成员的生命以取得种群中大多数的生存机会的事实; ‎ 其次,依我们自身的经验可以知道,人类在困难时往往会激发出以前从未展现的潜力,做出平时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当斑羚群陷入种群灭绝的危机时,强烈的求生欲望会导致奇迹的发生。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推论本文中叙述的事情就一定是百分之百真实的。不过,真实与否又有什么要紧呢?任何出现在作品中的素材,都是作家进行艺术剪裁和合理加工的结果,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我们没有必要追究事情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动物小说来读,抛开表层的坠饰(艺术虚构),体会文章震撼人心的力量来源,阅读的乐趣将充盈读者的心间。‎ 二、作业 129‎ 板书设计:‎ ‎ 身陷绝境(极度危险)‎ ‎ 峰回路转(一线生机) 方式:踏板 跳跃 ‎ 斑羚飞渡(从容一跃) 场面:凄美 悲壮 ‎ 走向彩虹(英勇献身) 结果:无悔 新生 ‎28、华南虎 ‎ 牛汉 学习目标:‎ ‎ 1、饱含感情地朗读诗歌。‎ ‎ 2、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 3、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学习重点:1、饱含感情地朗读诗歌。‎ ‎ 2、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学习难点: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提问式导入,具体感受老虎的风采。虎,以它的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人们的心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只华南虎的内心世界,感受这种震撼。‎ 二、整体感知 ‎1、初读:教师范读营造气氛;学生听读、欣赏。‎ ‎2、学生自由诵读 ‎3、齐读课文 ‎4、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 ‎―――这只美丽而强健的华南虎,被囚禁于人类的牢笼之中,远离大自然的山林。‎ ‎5、这是一只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饱受折磨和屈辱的老虎,它关在笼里,失去了在大森林中的那种王气和自由,那是不是意味着它的灵魂也就从此泯灭了呢?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抓住以下几个细节:‎ 129‎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独立的灵魂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诗歌最后一节,关键词“火焰似的”。――对自由火一般的渴望,在逆境中爆发的炽热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斗志 ‎ ‎6、这只华南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 ‎―――华南虎高傲不羁,虽生陷囹囵,但骨子里却涌动着威严、反抗压迫、威逼、囚禁它的人们,追求自由独立。(华南虎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敢于抗争。)‎ 三、品读诗歌。‎ ‎ 1、为什么“我”认为“观众”是一群“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的人?‎ ‎―――他们不知道自己无耻,反而用“砸”“呵斥”“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华南虎;他们卑微,即便的面对华南虎威严的背影也会感到“胆怯”;他们无聊,竟会因为从生活中找不到“谈资”和“好戏”而“绝望”。在他们看来,老虎“悲愤”的抗争,显的那么可笑、愚蠢。有吃有喝,不比风餐露宿要强的多?他们自以为是,蔑视老虎向往“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精神的独立,往往被众生当成洪水猛兽,“两道铁栅栏”形象地表现了他们懦弱的心理。‎ ‎2、如何理解本文出现的\'观众\'\'铁笼\'和\'我\'。‎ ‎―――“观众”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冷漠的群体。(是冷漠、市侩,有时还会助纣为虐的群体的写照。)‎ ‎“铁笼”是人类制造出来冰冷无情的囚具,它限制自由,代表着邪恶。‎ ‎“我”是一个有良知有思想的人。‎ ‎3、“你梦见可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到“屈辱”?‎ ‎―――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一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一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4、“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如何理解“羞愧”二字?‎ ‎―――“我”作为庸俗大众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老虎的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129‎ 四、主题探讨。‎ 此情此景,“我终于明白……”说说“我”明白了什么?文章结尾的段落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如:人类的残忍;老虎虽然被困笼中,但它依然有一个高傲不羁的灵魂,为争取自己向往的生活而不懈抗争;……‎ ‎2、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思考:‎ ‎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 ‎ ‎3、联系诗人的遭遇,你觉得诗人创作这首诗还有别的含义吗?‎ ‎4、教师小结。‎ ‎―――是“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沟壑”唤醒了“我”的内心,迫使“我”做一场灵魂的拷问。“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奋然前行,保持独立健全的人格。‎ ‎(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不随波逐流,不迷失了自己。)‎ ‎——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人通过华南虎,赞美一种不屈斗争的精神,鞭挞了周围看客的可怜、可笑的麻木不仁,也间接解剖了自己困厄中的思想境界。在那个文化专制的时代,广大知识分子为争取生存和公民的自由权利而进行了不屈的抗争,他们的形象和性格与华南虎相似。在华南虎的遭遇中不难看出作者痛苦的生活经历,它是作者悲愤心灵的写照。(华南虎象征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 ‎5、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五、深层探究 ‎ 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 ‎―――‎ 129‎ 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华南虎 观众:冷漠无情、愚昧无聊、人格堕落、市侩可笑 老虎:高傲不羁、向往自由、追求独立、勇敢抗争 ‎“我”:良知未泯、深有感悟、超越苦难、奋然前行 ‎29、马 布封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3.揣摩体会对比描写及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4.理解并赏析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5.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动物。‎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积累语句,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自渎课文,在教法上关键是引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故本课先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后阅读全文,再通过辩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才质疑,让学生讨论,从而达到理解全文的目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入:布封说马:人类最高贵的征服是征服了马。‎ 129‎ ‎1.提问:@、那中动物可以参加人类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马。@、中国旅游局将哪一件艺术作品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甘肃出土的东汉时代的雕塑作品“马踏飞燕”。@、国际标准的铁路轨距是1。‎435米,你知道这个数字从何而来?是古罗马两匹拉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也就是说马屁股的宽度是国际标准铁路轨距的“祖先”。 这三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却在告诉我们同一件事情:有一种动物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这种动物就是——马。如果说黄河文化是我们华夏族独有的文化,而马的文化却是世界性的文化的。让我们一起与马共舞。‎ ‎2.含有马的成语,如:龙马精神、鞍前马后、心猿意马、悬崖勒马、人仰马翻、伯乐相马……‎ ‎3、简介作者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从小爱好自然科学。1933年他26岁时进入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总管。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1748年开始写作36卷巨册的《自然史》。‎ ‎《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它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在整个《自然史》中,上帝是不存在的,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是《自然史》的一大贡献。布封的《自然史》中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艺术性的,是他对动物的描绘,在他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布封还往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某种人格,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狗是忠心耿耿的义仆,……语言优美,又不乏艺术的形象的描绘 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 ‎1.你认为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 ‎2.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①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②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种悲哀的堕落。‎ ‎(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 129‎ 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3.马原本(天然野生的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相互间没有“妒忌”,从不为己争斗。‎ 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匀称、最优美”,有高贵姿态。‎ ‎4.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5.全文可分两部分,第1、2节写人类驯养的马,第3、4、5节写天然野生的马。通过对比表现了两种状态下马的不同生存状况。‎ 三、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 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 ‎2.“给马戴黄金链条”等是不是对马的“侮辱”? ‎ 讨论明确:是“侮辱”,因为这些做法使马失去了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 ‎3.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4.文章在写马的美貌时,与其他动物作了对比,你认为其他动物真的很丑吗?说说你的看法。‎ 129‎ 运用对比描写,更能突出马的美貌。但作者把马与其他动物作比较时,态度是不很客观的,因为动物的外形是它们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自行演变的结果,无所谓优劣美丑。‎ ‎5.写作方法。‎ ‎①本文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马,赞美马,在作者的笔下,马被赋予人格的魅力,如本来马在战场上是被迫冲腾蹿跃的,可作者写道它“喜爱”并“追求”兵器的撞击声;马是受人摆布和约束的,可作者却说它“知道克制”自己;马被驯服,这种驯服作者称之为“教育”。马在作者的笔下,具有了人一般的意志品质。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 ‎②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人工驯养的马与天然野生的马不同生存状况的对比,抒发了对驯马的同情与对野马的赞美。又如将马与驴、狮子、牛、骆驼、犀牛、鹿、象七种动物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马的姿态高贵。‎ 四、拓展小结 ‎1.同学们,布封的笔下,马已被赋予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所以,与其说作者赞美野马,不如说作者赞美有着野马一般美质美德美貌的人。布封之所以将马写得栩栩如生,这正是把人的思想浸入到马身上的缘故。我们要一个做像马一样的人。‎ 自古文人相惜,作家梁晓声就曾写过《假如我为马》这样一篇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是的,我如果在对生命形式进行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2.汉字中有许多以“马”为偏旁的字,找出其意义为骏马的字,越多越好 ‎3.收集古代与马有关的历史故事、成语或诗歌。‎ ‎30狼 蒲松龄 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之”“其”“以”)的用法和意义。‎ ‎2、积累文言词汇。‎ 129‎ ‎3、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认识狼的另一面(忠诚、团结、坚持不懈……),让学生意识到看待事物应该全面 学习重点: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之”“其”“以”)的用法和意义。‎ ‎2、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学习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 ‎2、认识狼的另一面(忠诚、团结、坚持不懈……),让学生意识到看待事物应该全面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  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引入。‎ 引狼入室  豺狼当道  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狼吞虎咽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狼烟四起  鬼哭狼嚎  前怕狼,后怕虎 前门惧狼,后门进狼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三、朗读感知,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 ‎2、个别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并做评价)‎ ‎3、教师范读课文或视频范读。(注意紧张感和生动)‎ 129‎ ‎4、学生自由读并齐读。‎ ‎5、学生质疑,教师解答 ‎6、再读课文 四、小结字词 ‎1、一词多义:‎ 其:‎ 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 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其一犬坐于前  指两狼,可译作其中 之:   复投之        代词,代指狼。‎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可译作“的”。‎ 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用在主谓句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久之         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又数刀毙之 代词,它,指狼  以:‎ 介词, 把 投以骨 介词, 用 以刀劈狼首   连词, 来 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 用来 盖以诱敌 意 :‎ 神情  意暇甚 ‎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129‎ 敌: ‎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人  盖以诱敌 前: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 向前  狼不敢前 2、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3、通假字   止同“只”,虚词的用法: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背诵 ‎2、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1、分析小说的情节。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全文分为两大部分,前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叙述故事情节;第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作者发表评论。‎ 然后要求学生分析第一部分,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概括每一层次的大意。 2、思考: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归纳第一至四段的意思。 ―――(l)开端:遇狼。 (2)发展:俱狼、御狼。 (3)高潮和结局:杀狼。 3、思考: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什么本性? ―――(1)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狠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4、讨论: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 ‎ 129‎ ‎―――(l)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5、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6、《狼》一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二、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板书:‎ 叙事 ‎ 发展 开端 ‎ 屠夫遇狼 屠夫惧狼 屠夫御狼 狼 屠夫杀狼 高潮、结局 129‎ 议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 129‎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