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合集(132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合集(132页)

ID:576702

大小:1.21 MB

页数:13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九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导学设计案 ‎ 1、《家》 ——周国平 ‎ 一、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了解当代作家周国平:并能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提高阅读水平。‎ ‎2、过程与方法:在不断地设疑解疑过程中,理解作者对家的三个比喻及其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家”有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爱家爱亲人的人类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三个比喻句的含义  难点:1)、理解作者关于家的哲学思考。  2)、体会本文极具哲理性的语言特点。‎ 三、教具准备:u盘、录音机  四、 教学时间:2课时 ‎ 五、教学方法:读启发、讨论法 六、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温馨启情 家是什么? 家是 “来日绮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  家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  家是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似箭归心。  家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剪落的灯花。 家在那里? 家在席慕容的那根短笛里奏响 家早已写满了余光中的那张邮票 (稍作停顿)在急切的追问之前,请欣赏: MTV《让爱住我家》)   二、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准备:  生字词的掌握与理解  袅袅、安之若素、一应俱全、温馨、闲言碎语、休憩、摇曳、黯然失色、萦绕、落叶归根、 ‎ ‎(一)情境导入 (放音乐《我想有个家》)    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的心中总会有一咱莫名的感动,我知道我的感动是对家的感受的共鸣。我不知道同学会对于家是怎样的感受,能谈谈吗?   (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 ‎(二)研讨课文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让爱住我家》,不少同学脸上都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那么,你有哪些感想急于告诉给其他同学呢? ‎ 133‎ ‎ 说得太好了!是呀,家,是妈妈的牵挂和唠叨,是爸爸的叹息和瞩望;家,是爷爷胡子里长满的故事,是奶奶皱纹里饱含的沧桑。我们怎么能不爱它呢?家,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当代作家周国平是怎样揭示“家”的真谛的呢?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徜徉《家》的世界,与这位作家进行一次人生的对话。(板书课文题目、作者。屏幕显示:与课文对话,领悟“家”之蕴。)  1、解题  “家”是人们所熟悉的名词,周国平的这篇散文从三个层面写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2、简介作者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88年底以前的作品续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三、合作探究 ‎3、课文分析  A、内容分析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家是一只船”是在观察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现象之后进行深入思考才得出的。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幻莫测的命运。   第二部分“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将人生比作乘船远航,既是远航,就需要休息、停靠港湾、补充给养、恢复体力、放松精神、放飞自由。   第三部分“家是永远的岸”是在第二比喻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远航,就要有目标,学要有彼岸和归宿。家就是航行的目标和停靠的彼岸。 ‎ ‎  B、请同学作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1) 引子有什么作用? (2) 周国平认为家是什么?  (3) 作者是如何将家与船联系起来的?  (4)作者的写作方式是什么?(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探究作者对家的认识理解过程)   明确:   (1)引子的作用:起统领作用。两个比喻将人的一生所经历的时间比喻成“岁月之河”;将“人生奋斗的过程”比喻成“一种漂流”,从而引出下文的议论。   (2)作者认为“家是一只船”。   (3)作者首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写起:在南方水乡荡舟时,见迎面而来的渔船上炊烟袅袅,饭香扑鼻,孩童的嬉笑飘出船舱,荡在水面上——水上人家的温馨、安乐,让自然是“家”了。所以作者“恍然悟到,船是渔民的家。”引出结论:家是一只船。   由“渔民的家”引向了“漂泊者的家”。对于漂泊的人生来说,家是一只船。   (4)作者的写作方式 :先叙写情境,写出自己的感觉、感受,引领读者一步步从感觉到思考,由形象感受到理性认识,一切顺其自然。(即先叙后议再抒情) ‎ 133‎ ‎  C、请学生朗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对“家”的感悟。   D、运用对第一部分的探究方式,按小组学习,探究“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两个部分。主要探究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语言表达效果。  4、主题分析   这篇散文以家、港湾和岸为喻,由眼前的现象入手,深入思考,写出了自己对人生,对家的独特思考。  四、小结:朗读比赛,看谁读的最好 五、达标反馈 每个人对“家”都有自己特殊的感受,你心中的“家”是怎样的呢?请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表达你对“家”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请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二、 合作探究  1、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细读课文,说说这几种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    把人生比作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是后边几个比喻的基础。    “家是一只船”的前提是“人生是一种漂流”,这个比喻是后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    “家是一只船”:是因为家的温馨安乐能使漂泊者在陌生的水域不感到陌生,因为家的牢固能使风平浪静、汹涌的波涛化为美丽的风景,因为有一个好家,就不惧怕命运的变幻莫测。家就像一只船,庇护着漂泊者。   家是船——伴侣——载我们穿过漫长的岁月;   “家是温暖的港湾”:承接第一个比喻句而来,把家比作港湾。道出了家的另一个功能:家能在漂泊者身心疲惫时供人小憩,能在寂寞时给人温暖,能在严肃中放松我们的精神。    家是港湾——憩息地——给我们慰藉;   “家是永远的岸”是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表达了家不仅是船,还是船停泊的港湾,从人生的启示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   家是岸——巢和根——让我们牵挂。   2、三个比喻蕴涵了作者对家的什么情感?     明确:对家的赞美、依恋及对天下人的祝福。   三、美点欣赏     引用故事、名言,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使内容易于理解,议论更为深刻。   1、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 引用尼采的话既引出了话题,又把对家的思考引向深入,借以讨论对家的看法,也使作者的阐述更丰满、更充分、更具说服力。 ‎ 133‎ ‎  2、列举《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经历和他对女神卡吕浦索的回答,说明一个人不论他经历了什么,艰难困苦也好,飞黄腾达也罢,最后的归宿还是自己的家。   3、“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吟诵马致远的诗句,说明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4、引用《红楼梦》中的话,论说每一个生命来到和离开人世之时,都是与家息息相关,都要登临“家”这个接通现实世界和天堂世界的岸.  四、情感对接    引导学生对“家”有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爱家爱亲人的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增强家庭责任感。  五、拓展延伸  我在教这一课时最大的收获就在这一环节中。   课内: 在你心中,人生是什么?家又是什么?仿照课文形式,用一组恰当的比喻形象地描述.   学生A: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1)家是一辆汽车,(2)家是加油站,(3)家是终点站;  学生B: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战役,那么(1)家是一名勇士,(2)家是一枚炮火,(3)家是一方红十字阵地;   学生C: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那么(1)家是旅行包,(2)家是驿站,(3)家是目的地;   学生D:人生就如一个大舞台,那么(1)家是给你力量的导演,(2)家是给你机会的主持人,(3)家是给你掌声的观众;   学生E:如果人生是一座学习的乐园,那么(1)家是妈妈的唠叨,(2)家是爸爸的教诲,(3)家是能遮风挡雨的大树;   学生F:如果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那么(1)家是甜甜的糖果,(2)家是让你飞翔的翅膀,(4)家是握在手里的那根风筝线。   学生G:家是很温暖的让我可以依靠可以依恋的地方。   学生H:家像我的一个支柱,时时刻刻支撑着我,无论我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一想到家,我就有勇气来面对它。   学生I:家是一盏为我点燃的灯,它永远地温暖着我的心,照亮着我的路。  学生J:我认为家是一棵大树,我在这棵大树的树阴下成长,它帮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它给我温暖,给我依靠。  课外:搜集有关“家”的诗文,抄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拓展阅读毕淑敏的《家问》及泰戈尔的诗 。 六、达标反馈 布置作业 小作文《家》 七、板书设计                  家-----周国平               家是一只船    思考家庭          家是什么    家是温暖的港湾                 家是永远的岸    思考人生 八、学后反思:‎ 亮点  《家》是语文版新课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写起,运用三个层层递进的比喻,揭示了“家”的真谛,传达了他对“家”的哲学思考。教学过程是师生探究文本的过程。“探究课文,领悟‘家’之蕴”、“体味‘家’之情”‎ 133‎ ‎,着力为学生构建探究的平台。教学中具体呈现的每一个教学细节,教师深情讲述自己对家的真切感受,把自己也作为课程的一部分,真诚地袒露给学生,这不仅让他们深受感染,其实带给他们更多的应是“平等”的理念———人格的平等,思想的平等。 待改进处: 教学中能够激活学生真切的联想和想象,调动他们的体验和情感,从而使他们理解文章思想内涵,建构新的思想链条,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批 注★‎ ‎2、《石缝间的生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中的几个词语,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涵。反复诵读,揣摩语言的表现力。‎ 2、 过程与方法:理解石缝得的生命的生长特点,了解作者所赞美的精神与讴歌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在总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关键语句、段落加以揣摩,领会其内涵和表达作用。‎ ‎2、 理解本文坚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的礼赞,更是一曲对人民中优秀分子的赞歌。 ‎ ‎3、认识石缝间生命所体现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三、教具准备:课件 四、课时计划:1课时 五、教学方法:读启发、探究法、讨论法 六、教学关键:想让学生观察山巅上的景物,用最动情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悟,然后再自读本文,提高自己的感悟自然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导入,听音乐《命运交响曲》。‎ 提问:这段乐曲是谁的作品,什么题目?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设计这一导语,是按照顾泠沅的情意原理,用学生较熟悉的音乐营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学生听了乐曲后的感受往往会与生命的思考联系起来,为下面的课文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学习)‎ ‎(二)、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1、设疑:师:我们已事先预习了课文,请问:文中给我们描写了生长在石缝间的哪几中生命?(野草、蒲公英、松柏)‎ ‎2、师范读课文,并请同学思考:这三种生命分别有着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课文的描写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概括。‎ 学生默读课文边思考边圈划:‎ 野草: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根须,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 133‎ 蒲公英: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根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 的藤蔓。‎ 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躯干从石缝中生长出来,扭曲旋转地,每一寸树衣都结着伤疤,伸展开繁茂的树干,团簇着永不凋零的针叶;树根盘根错节。‎ ‎3、感知初通,想一想:石缝间的生命指的是什么?它们如何在石缝间生长的?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说说。‎ ‎(三)、合作探究 : 提出话题,展开讨论:‎ ‎1、文章第一小节说:“石缝间倔强的生命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为什么说石缝间的生命是倔强的?‎ ‎2、倔强具体体现在哪里?又为什么会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明确要点:请同学抓住文中的描写语句进行具体分析、说理。‎ ‎3、你最欣赏哪一种石缝间的生命?为什么?‎ 明确要点: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紧扣书本,领略三种石缝间的生命的生长特点。‎ ‎(四)、感悟交流 ‎1、石缝间不同的生命告诉我们什么? ‎ ‎2、亲爱的同学们,当你面对困境时,你们会作出怎样的回答呢?‎ ‎3、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中“发现”、“认识”、“锤炼”和“升华”四个词语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 ‎(五)、 各抒已见:说一说。‎ ‎1.你认为文章是否仅仅赞美野草、蒲公英和松柏?为什么?‎ ‎2结合你们的生活经验,说说你所了解的值得我们赞美的石缝间的生命。‎ ‎3如果环境注定你不能成为参天大树,那么你怎样面对你的生命?‎ ‎(六). 学以致用:写一写。‎ 以“我赞美石缝间的生命”或“我愿做石缝间的生命”为开头,写几句话,交流一下。‎ ‎(七). 课堂小结。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对“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缝间的生命的描述,赞美了石缝间的生命的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阐述了生命的内涵就是拼搏,启示我们:要做驾驭生活的强者 ‎(八). 达标反馈 布置作业:‎ ‎1.搜集与《石缝间的生命》旨趣相近的名言佳句和与课文内容、题材相关的文章,并交流。‎ ‎2 根据你所观察到的生活现象,谈谈你从中所感受到的启示,写一篇随笔,字数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 一(1): 总写——点题和写作缘起 石缝间                 正面:石缝间倔强的生命    首 的 二(2-8):分写——说明原因 反面:表明其贡献,突出其精神 尾 133‎ 生 命                 概述:进一步点明感人的原因  呼 ‎   三(9-10)总写——诠释和理解“石缝间的生命”。     应 ‎(九)、学后反思 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3、《废 墟 的 召 唤》 ‎ ‎  ‎ 一、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有关历史背景,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⑵.过程与方法: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⑴.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⑵. 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⑶. 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课时计划:2课时、‎ 四、教具准备:u盘、录音机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⑴. 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⑵.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节课。‎ ‎(二).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 ‎⑴.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⑵. 设计思考问题: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 133‎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 ‎⑶. 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师生共同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 ‎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 ‎(三). 合作学习:学习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⑴.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⑵.“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⑶.“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1: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⑷. 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 ‎(四). 探究学习 拓展延伸。‎ ‎⑴.【领悟】题目中的《废墟的召唤》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学生讨论:‎ 提示: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嘘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提示:如果没有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众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你的感叹就只能是一种浅薄和虚华。‎ 明确: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内容”就是指方法和环境。与年轻人的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⑵.【品味】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问题设计:落日赏析。‎ 提示:凭吊是在冬日午后,文章多次提及冬日。请画出有关冬日的景句。‎ 133‎ 明确:‎ ‎①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斜阳的“无力”与心情的沉重吻合。)‎ ‎②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③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④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⑤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⑥我们仍然看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五). 课堂小结。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读的时候,觉得很难,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中富有寓意的议论也是解读文章的重点。‎ ‎(六). 达标反馈:布置作业: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回顾所学知识并情境导入:‎ ‎ 放映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幻灯片,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  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文思如潮。文中既有满含悲怆的叙述,也有寓意深刻 的议论,还有对比鲜明的景色描写,细细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 ‎(二). 自主学习:深入探讨课文,领悟主题。‎ ‎⑴.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 明确: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涵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⑵.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明确: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结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 的向往和憧憬。 ‎ ‎⑶.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 明确:铺天的锦霞,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的前程,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已的贡献。 ‎ 133‎ ‎⑷.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 明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着历史,更呼唤一切爱国这士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要呼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三). 合作探究学习一 品味赏析。‎ ‎⑴.“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的意思,我们已经明了,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能否再举几个例子?‎ 明确:简约含蓄。①我与年轻人的对话。②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描写、回忆、联想而逐渐明朗。‎ ‎⑵.拟人手法的运用:“远瀛观的石柱……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把废墟几十年来未能刻上一点时代运行 的痕迹的现状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到历史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⑶.“我”与年轻人的对话:对话情景是假设的,但对话内容却是作者和当代“年轻人”真实心境的写照。作者希望 年轻人在时代大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当做,面对时代的变革,不是每个人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的,也不是第个人的愿望都可以实现 的,况且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要牺牲和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是,为了民族的腾飞,青年人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所以作者写年轻人的笑介于冷和苦之间。‎ ‎(四). 合作探究学习二: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特色。‎ ‎⑴.融情于景是本文主要的写作特色。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而蕴含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前一部分的景物描写,作者着重渲染荒凉衰败的景象,将内心渴望改革的激情蕴含在其中,这种感情甚至贯穿全篇。 ‎ 后半部分的景物描写,情调和色彩有了明显变化。如作者描绘西山落日的景象:远景近景互相配合,色彩互相映衬,构成一幅色调凝重,意旨深远的油画。画面中远处娇红艳丽的晚霞和如酒如梦的朦胧山色,与近处的枯树残荷、断碣寒冰,在色调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了废墟的荒芜和清冷。这里,绝不仅仅是逼真形象的客观描绘,它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心情,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可谓是有景有情,有物有我。这种寓意深远的景物描写把自然属性的美引向了一种更深更高的境界。 ‎ ‎⑵.作者在写景中还多次穿插了富有寓意的议论。如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特别是作者借那位年轻人之口说出的“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忧虑的心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绵长的思索。‎ ‎(五). 迁移与拓展。‎ 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提示: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133‎ 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六). 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七).达标反馈 布置作业:搜集有关“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的资料,或搜寻一些蕴涵丰富历史底蕴的材料,联系自已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 ‎(八)、板书设计:‎ ‎ (九)、学后反思 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4、《更浩瀚的海洋》 ‎ ‎ ‎ 一、课标要求:本文是对人生理想进行深刻思考的文章。通过对七种人的生存状态的否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这篇寓言式的散文,以诗人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我”和“我的心”为寻找理想的海岸洗浴,遇到并离开了七种不同生存状态的人,表达了“我”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 二、课时计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品味作者纯洁明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⑵.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理解作者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崇高境界,建立健康 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⑴.品味作者纯洁明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寓言式的表现手法。‎ ‎⑵.感受、理解作者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崇高境界,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交流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新课。由课前准备导入。‎ ‎⑴. 配乐读课文(配《南极物语》)‎ ‎⑵. 解题:“更浩瀚的海洋”中的“更”是程度副词,用其修饰“浩瀚”说明还有比这更辽阔的大海。本文是一篇寓言式散文,通过对七种人的生存状态的否定,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 ‎(二). 自主学习 读一读,整体感知。‎ ‎⑴.这是一篇寓言式散文,记述了一个怎样的寓言故事? ‎ 明确:“我和我的心”为寻找理想的海岸洗浴,遇到并分别离开了七种不同生存状态的人。‎ 133‎ ‎⑵.“我和我的心”遇到了七种人,这些人有怎样的表现?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 ‎ 明确:坐在一块灰色的岩石上,把盐撒向大海——悲观厌世者 ‎ 坐在白色岩石上,手捧珠宝匣往海里扔糖——轻浮的乐天派 ‎ ‎⑶.“我和我的心”对这些人怀着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 明确:通过“不配 离开 无法沐浴 要小心 远远的 不宜 最糟糕”这些词语的分析,“我和我的心”对这些人的感情是鄙弃和否定 ‎⑷.“我和我的心”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 明确:离开这浩瀚的大海,去寻找更浩瀚的海洋。‎ ‎(三). 各抒己见,探究学习。‎ ‎⑴.“我的心对我说……”这个句子的含义如何?‎ 明确:本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七次,作者在描述每一种人后,都用“我”和“我的心”的对话,对那种人进行否定,并以“不配看见我的身体”为理由,继续理想之所的追求。‎ ‎⑵.“昨天,多么远又多么近的昨天,我和我的心一起走向浩瀚的大海,要用水洗去大地沾在我们身上的灰尘和污垢。”  ‎ 明确:因为昨天已离去,再也不会回头,所以说“多么远”;而“昨天”是刚刚才过去的,又是“多么近”,这里慨叹时光流逝的意味。“洗去身上的灰尘和污垢”,实际上是洗去灵魂的灰尘和污垢。(也表现出寓言的元素。) ‎ ‎⑶.“于是我和我的心离开了这浩瀚的大海,我们走了,去寻找更浩瀚的海洋。”  ‎ 明确:这是本文的中心句,文章是卒章显志,在一次次的选择,一次次的离开后,作者执著地追求理想境地的精神品格跃然纸上。这里浩瀚的海洋象征丰富的人生和无限的未来。抒发出诗人不断追求生活之美、精神之美的情怀。‎ ‎(四).合作探究:想一想。‎ ‎⑴.“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 明确:“更浩瀚的海洋”象征着丰富的人生和无限的未来,表达了“我”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我”是一个追求纯洁,追求爱与美,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 ‎⑵.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样的人生感悟? ‎ 明确: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版块,旨在通过探究性思考和对话让学生构建出新的认知体系。‎ ‎(五). 拓展延伸。‎ ‎⑴. 结合下面这段文字,说说你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 我愿有追求而死,不愿无聊而生。我希望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爱和美如饥似渴的追求。因为我观察后发现,没有追求的人是最不幸的人,他们不啻是行尸走肉;我倾听了,听到那些有抱负担忧理想的人在叹息,他们的叹息是那么甜美,胜过管弦合奏。 ‎ ‎                          —— 摘自纪伯伦《泪珠和欢笑.引言》‎ 明确:作家在文章最后说“于是我和我的心离开了这浩瀚的大海,我们走了,去寻找更浩瀚的海洋”‎ 133‎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应该包括这样几个因素:浩瀚的海洋象征丰富的人生和无限的未来。引文表现出诗人的人生观念 ——“我愿有追求而死,不愿无聊而生”。‎ 这段引文可以看做是对本文的一段注释。它直接抒发了诗人不断追求生活之美、精神之美的情怀。‎ ‎⑵.写作特点分析(本文具有寓言的特点,是一篇寓言式的散文。)  明确:(1)象征手法和复沓写法的运用。 ‎ 作者以七个相似的行文思路,通过七个场面象征了七种人:悲观者、乐天派、慈善家、苦行僧、空想家、自以为是的庸人,懦夫,并对他们一一否定,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不懈追求的精神。 ‎ ‎(2)借鉴寓言的写法,以此喻彼,使主旨深入浅出。 ‎ 本文通过“我一次次离开”,表达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一主题。作者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运用富有哲理或象征一样的简单小事,以此喻彼、以小见大地阐发深刻的道理,或寓言,或散文,力求言近而旨远。 ‎ ‎(3)结构严谨,语言生动。 ‎ 本文通过“我”和“我的心”为寻找理想的海岸洗浴,以时间顺序来构思全文:想去—寻找—离开,线索清晰,用意鲜明。本文的语言是接近诗歌化,很自然地营造了一个诗的意境,使读者在潜移默化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 ‎(六). 课堂小结。纪伯伦:心灵本是纯朴简单的,心灵的表现也是纯朴简单的。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样的人生感悟? ‎ ‎(七).达标反馈 布置作业:“我”找到了“更浩瀚的海洋”吗?如果找到了,是什么样的?没有找到的话,“我”又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展开想象,运用象征的手法,给本文续一个结尾。‎ ‎(八)板书设计 撒盐→悲观者 扔糖→轻浮的乐天派 检死鱼→虚伪的慈善家 勾画者→沉溺于幻想的苦行僧 撇泡沫者→空想家 听贝壳者→庸人 头埋沙子者→懦夫 ‎(所见)→人生角色(否定)→(逃离)‎ ‎(九)、学后反思 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口语交际《漫谈音乐的魅力》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 133‎ 学习本课之前要求学生选定自己喜欢的一首乐曲(或一首歌曲),然后查阅有关资料或登陆有关网站了解这首乐曲(或歌曲)作者的有关情况、写作背景或年代,并给这首乐曲(歌曲)写一段小小的赏析文章,从乐曲的优美旋律,乐曲的内涵,所反映的曲作者的内心世界或者歌词本身的形象性、抒情性等几个方面加以赏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说明:本次口语交际的难度有点大,对于初中十四五岁的学生来讲,理解音乐的内涵是很难的,谈不上有多深的赏析,所以在本次口语交际前的三四天把任务布置下去,允许他们访问音乐老师,音乐团体,或登录相关网站,这样一来也充分利用了课外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的条件进行学习的习惯。)   (二)导入新课     在我们刚入初中时曾学过一篇丰子恺的散文《山中避雨》(七年级上册第三课),文中记叙了作者山中避雨的经历和感触,在那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就是因为音乐的存在才使那寂寞的雨中产生了无限乐趣,让我们领略到音乐的感染力,它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而且相处更加和谐。世界级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听完《二泉映月》感动得双膝跪地,泪流满面。音乐没有国界,一首国际歌把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联合在一起。音乐的魅力是如此强大,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它巨大的魅力,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发言,把你喜欢的音乐介绍给大家,咱们来共同分享。‎ ‎(三)自主学习:看《同步作文与习作》第一单元 ‎(四)探究学习:交流欣赏     1每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每个人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乐曲和歌曲,以及自己所写的赏析性的小短文。一位同学作介绍,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能够提出一些补充或建议,还要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调整自己的思路和发言的内容(通过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2在小组内交流的基础上,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班内进行介绍。(说明:交流的目的一方面是展示成果,另外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3要求其他同学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见解。(倾听的能力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个基本的能力,只有听明白别人的话才能更好地与别人交流)     4将发言同学的介绍稿汇集成册,作为一个资料长久性地进行保存,以备后用(有利于学生积累习惯的培养),在交流欣赏之前老师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如: 1、 介绍音乐作品的名称2、 介绍作者及作品的背景  3、赏析音乐的内涵(通过旋律联系背景)     让学生从这三个方面来谈音乐作品的魅力。     示例:《二泉映月》的曲作者华彦钧,乳名阿炳,江苏无锡人,他从小随做道士的父亲在道观里长大。1928年双目失明,由于社会动乱、生活无着,就流浪到街头卖艺。他的这首乐曲就像他悲惨一生的真实写照,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乐曲有时像对美好景色的回忆,有时又像对黑暗社会的控诉,抒发了人间最真诚的音乐情思,在对自己坎坷人生深情、悲愤的忧思之中抒发出忧民忧世、忧国的情操。那凄婉的曲调被二胡特有的音色奏出,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五)课堂总结:通过同学们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本节口语交际课上得比较成功。通过本节课,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增强了大家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也学会了音乐作品赏析的一般形式,提高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 ‎ ‎.口语交际范例 133‎ 青春需要偶像 老师: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偶像。在这偶像身上,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无论是他们的个性特征,还是事业成就,也无论是他们的生活情趣,还是人生理想,都使人们心悦诚服地向他们表示敬慕和爱戴,并把他们当作自我人生的榜样。如果把人生比作漫漫长路,那么青春时代的偶像就是你起步的向导,引领你踏上前进的征途,使你的人生放出灿烂的光辉。因此,我认为,青春是需要偶像的。下面请同学们谈一下你对偶像的看法。‎ 张辉:我非常喜欢唱歌,我的偶像是周杰伦。凡是周杰伦的磁带我都尽可能买到,然后如痴如醉地去听。我最喜欢他的《双节棍》和《龙拳》。我觉得在学习疲劳时听上一首周杰伦的 ‎《双节棍》,真是美妙的享受啊!‎ 齐宏:我的偶像是马拉多纳、罗纳尔多。从我崇拜的偶像你就知道我是一个足球迷。中午,很多同学用午休来放松自己,而我却愿意在绿茵场上驱走疲劳,虽然我流了汗,但是我的精力异常的充沛。‎ 史琨:初一时我最崇拜铁凝了。她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让我陶醉,《哦,香雪》使我晚上在梦中与香雪一起走在铁路旁。但到了初三,妈妈不许我看小说了。我到了高中,一定上文科,实现我的作家梦。‎ 杨斌:我最崇拜杨利伟了。我现在一定要打好基础,长大后做一个杨利伟那样的航天英雄。‎ ‎……‎ 老师:青春需要偶像,因为青春时代是我们树立理想、树立志向的时代。偶像是我们忠实的朋友,偶像是我们成长进取的参照物。生活中哪怕有再大的风雨,只要我们心中有永不褪色的偶像,那么我们的头顶将是一片灿烂!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偶像那样的人,愿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像你们的偶像一样成功!‎ Ⅳ.口语交际练习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是说孔子听了音乐后的美妙感受。请把你听了音乐后的感受说出来。‎ ‎ ‎ ‎ ★、 作文教学:“感悟自然”话题作文 ‎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放下一切杂念,怀着一份淳朴,带上一份纯真,用一颗感悟的心,走进自然,与山川草木对话,与花鸟虫鱼对话,在自然中放飞心灵,我们会发现,自然中的一切竟如此美好,如此美丽,如此神奇。‎ 一、课标要求:[文题设计]‎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二、导入激趣 [话题解读]‎ 133‎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头脑。‎ 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大自然的恩赐。自然给了我们智慧,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予我们生命的繁衍。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汲取科学的启示,人类因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从半亩方塘的清澈而想到源头活水,由此感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和千变万化,联系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一定会发出许多感慨,得到许多人生的哲理。比如以花开花落为例:含苞欲放时,你能感悟到花朵的勃勃生机,感悟到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准备着将来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绚丽灿烂时你会联想到人生的美丽,感悟到要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让生命发出灿烂的光辉;随风飘落时你会联想生命的奉献,感悟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精神境界。“感悟自然”这个话题就是让我们深入生活,去观察自然景物与现象,融入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三、自主学习 [素材积累]‎ 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周素珊《第一次真好》‎ ‎[赏析]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作者感慨,说“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好”,好在新鲜而刺激,“妙”,妙在回味无穷。第一次见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因为有“第一次”的经历,生命才值得低回品味。这就是“第一次”带给作者的深刻感悟。‎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掌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李汉荣《山中访友》‎ ‎[赏析]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作者运用想像的手法,与树木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郁达夫《故都的秋》‎ 133‎ ‎[赏析]为什么要写这蝉声呢?因为秋天一来,蝉的生命就渐近终点,这与秋天一来草木便要凋零是一致的。面对动植物这种“生命悲剧”, “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来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像郁达夫这样一个文人,联想到自身的悲哀,自然也免不了悲秋的传统。‎ 风 风如生命,生命如风。‎ 这是一个亘古的比喻。‎ 缠绵的风,怒号的风,残逝的风,正如生命中的起起落落。最终,如风般逝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然后消失在长街的尽头,不着一丝痕迹。‎ 我们在这个亘古的的比喻中走马而过,是否应该停下来,看看风。‎ 莎蒂文作为一个聋哑盲的孩子的老师,实在是太无奈了。面对像个小暴君的海伦,她该怎么办?莎蒂文老师和海伦坐在院子里时她在想。她真的想放弃了。忽然吹起了风。风轻轻柔柔,吹起海伦的头发,吹起无尽的花瓣。多么美的图画啊!可怜的海伦,永远无法看到了。莎蒂文哭泣了,她坚定了信念:一定要带海伦走出痛苦的深渊。她感谢风带给她美丽的画卷,激起了爱的涟漪。‎ 惟有风,才可如此多情。‎ 海伦后来成了人类的骄傲,莎蒂文老师也默默的死去。只是那夜的花瓣,那夜的风,已无人见得了……‎ 梵高看见了风。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痛苦盘踞了他的心。为什么自己十几年来的心血、那些比自己生命还宝贵的画作,竟没有任何一个人欣赏?为什么自己心中的伟大艺术被世人视为垃圾?为什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被称为疯子?他在旷野上狂喊,回答他的只有黑色的杉树和死寂的荆棘,还有一阵狂风——‎ 没错,就是风。幸而他看见了风。这阵风想穿越树林和荆棘,却被阻挡了。他被彻底地激怒了!全然不管杉树的针叶和带刺的荆棘把自己撕得支离破碎。只管向前!向前!向前!他们成功了。‎ 他也成功了。在他死后,《杉树》一作价值连城。可那夜跳跃的杉树,张牙舞爪的荆棘和怒号的风,却无人见得了……‎ 惟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当风吹着号角,呼啸而过丛丛荆棘或吹起片片樱花时,相信很多星星看到了他们,以及它们所昭示的……‎ ‎ 简评:‎ 当风吹着号角,呼啸而过丛丛荆棘或吹起片片樱花时,相信很多星星看到了他们,以及它们所昭示的……‎ 人世间,有许多感动,往往在一瞬间成就。‎ 思路清晰,才思敏捷,富有潜质,望持之以恒。‎ 四、合作学习[思路点拨]‎ ‎“感悟自然”这一话题是相当宽泛的。材料提供的意境,令我们驰骋遐想的空间十分广阔。这要求我们要从以下两点来思考:一是“化抽象为万象”。要让“大自然”变成可触可感的万千形象,奔涌到我们的眼底。二是“万象之中取一象”。“取”自然之景,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要能从自然之“象”中获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启迪。感悟自然,要有较深的内涵,古人说,“‎ 133‎ 意高则文胜”。总之,用自己的心去与自然沟通,用真情去拥抱自然,就会“在细微处显出才华”(老舍语),就会写出独特的感悟。当然,感悟自然,思考人生,所“感”所“悟”,不能漫无边际,或浮光掠影,要注意角度小而集中,有意蕴。‎ 五、探究学习:1、我们已经学过了《白杨礼赞》和《是石缝间的生命》两篇文章,他们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为了表达这样的主题思想,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3、对于这次的作文,感悟自然,你将要用到哪些写作方法呢?‎ 六、达标反馈:作文题目自拟。创作一篇感悟自然,借物抒怀的作文吧 七、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 5、《词 两 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 3.思想目标: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象美,体会诗歌的感情。 难点: 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教学方法 综合法 教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 ‎ 《忆秦娥·娄山关》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介绍作者导入新课。使学生通过了解伟人经历感悟伟人情怀,体会诗歌的感情。 作者简介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二、自主学习 133‎ ‎1.介绍背景 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预先感知诗歌内容,从诗歌跳跃的画面中理清情节。 背景资料(投影显示) 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成就了他人生中军事指挥上最得意的一笔。这首《娄山关》词写在二渡赤水后。红军二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集中主力进攻桐梓和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娄山关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这次战役,先后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战斗胜利之后。     三、合作探究学习: 作品欣赏 (1)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初步把握诗歌感情。 (2)赏读上阕 自读上阕,学生思考:从词中获得哪些信息?能联想出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通过意象感知内容和情感) 西风雁叫、白霜晨月——点明季节、时间,渲染苍凉沉郁的画面 马蹄、喇叭——军队特有事物 碎——杂沓、细碎——行军之急、之速。(山路难行,侧面反映“雄关漫道”) 咽——西风中时断时续。(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染上词人的主观色彩(乐观者即使走在雨里也有晴天的心情)。红军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以来,打的多是败仗,湘江一役,损失更是惨重。这一次回军遵义,重攻娄关山,任务是极其艰巨的,红军能否取胜,红军的命运如何?作为党的领袖,作为重新回到军事指挥岗位的毛泽东,心情是极其沉重的。他深感任重而道远。通过这个“咽”字,既表现出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又渲染了行军途中庄严肃穆的气氛。 (3)赏读下阕 朗读下阕,学生思考:下阕表现娄山关战斗的哪一阶段?表达词人怎样的感情? 从头越——攻破险要,战斗胜利 真如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让人联想,这里的“雄关”,虽首指娄山关,但又不只指娄山关,还应该包括漫长的革命道路上有形无形的各个关口。如铁的雄关漫道反衬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的自豪,反映遵义会议以来的变化。 如海——多 “残阳如血”这个比喻是否形象?请你造一个比喻句,你把残阳比作什么?(引领学生比较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感情、胸襟,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投影显示 我们仍望着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宗璞《废墟的召唤》 (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知识分子眼中的残阳,“浓处如酒,淡处如梦”,这是秀美。)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 [梦江南]唐·温庭筠 (脉脉斜晖写出思妇的失望与愁怨,是缠绵悱恻的凄美。) 如血——色彩浓烈,气魄雄浑,与“苍山如海”共同构成凝重与雄浑的壮美。血色残阳又让人联想到牺牲,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象征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两个比喻句寓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难。“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33‎ 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也只有经历血雨腥风的战斗洗礼的军事指挥家,担负着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伟人,才有这样的人格与气魄,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能正视未来,能预见未来,在眼中呈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美。 四、小结 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总结诗歌的特点,总结阅读诗歌的方法: (1)感情充沛(雄壮、顿挫、刚毅、肃穆、自豪) (2)意境优美(肃穆雄浑) (3)语言凝练(一字传神、寓意深刻) (4)内容跳跃(只选择一个片段或一个画面,给人联想、想象的空间) 五、达标反馈:朗读、背诵 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直至成诵。 让学生间互相点评,讨论朗读方法。‎ 六、学后反思; 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沁 园 春•雪 》教 案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五、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自主学习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  正音:分   娆    逊      数    汗  ‎ 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二)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 133‎ ‎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合作探究学习 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 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 板书:上阕     物————江山 下阕  人————英雄 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4.逐层理解下阕:  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 133‎ ‎ ◇、“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④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5.齐读这首词两遍(可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一遍,第二遍高声齐读)  (四)、梳理、总结、扩展  1、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开掘。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  2、比较阅读。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  解题思路: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五)、达标反馈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 ‎ ‎(六)、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总   实                 上阕   物——江山       分         描写                                                总    虚                                      ‎ ‎   下阕   人——英雄                                                赞今       抒情 评古        议论 ‎(七)、学后反思; 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133‎ ‎6、《再 别 康 桥》‎ 教学目的:‎ ‎ l、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和个人的体会。‎ 2、 能力培养目标: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形式、语言和意象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3、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浪漫而又崇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志摩感情方式和个人的体会。 ‎ 难点:新诗的艺术技巧鉴赏。‎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    讨论鉴赏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激趣:作者及时代背景:  ‎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 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为诗句燃断想象长须的徐志摩  志摩写作的态度是严肃的,他在《轮盘》自序里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在《猛虎集》的自序里他又说:“但为了一些破烂的句子,就我也不知曾经燃断了多少根想象的长须。”所以一些极普通的字眼,一经从他笔下流出就标出了自己的分量。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徐志摩心旷神怡,他是喜欢飞的。在空中飞行,人常常觉得自己脱离了肉体凡胎,跟蓝夜里彗星一样,在天际遨游。他曾在散文《想飞》中写过:“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回看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待。” 此刻,他觉得自己化作了一朵白云,乘风飞去。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谶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5岁。   ‎ 133‎ 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正如沈从文所言:“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足见他的人格魅力所在。作为新月社的灵魂人物,他的诗歌创作的成就当 奉为本世纪文学之圭臬,但他的散文风格也是一有风格,陈西滢、沈从文、梁实秋、周作人都曾一致称赞他的文章华采之美,他的学生们更是推崇备至,赵景深认为像徐志摩那样“文彩华丽,连吐一长串珠玑的散文作者,在现代还找不到第二个。”甚至有人认为他的散文的独特风格则“是诗的一种形式。”无论如何,徐志摩的散文是有其独特之韵味的。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徐志摩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现出这位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这位生活在乌托邦之国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当然若是论徐志摩的散文深义,它恐怕既无鲁迅之深刻尖锐及宏阔感,郁达夫之练达及沧桑感,但就其抒情性特征则是任何一位现代散文家不可比拟的,它的散文始终充溢着饱满的激情,哪怕是颓废,读来亦痛快淋漓,决无缠绵有泥淖之感。    他爱做梦,梦是唯美的,又是飘摇的,如乡间小溪汩汩流动,她会很跳跃,如美丽的天使与你玩捉迷藏,会时不时俯下微笑着的脸膛,与你耳语,然后又迅即飘飞离去,却留下一绢幽幽灵动的轻纱。    志摩就是个寻梦、追梦的孩子,他在重逢林徽因时曾伤感的说:一生中有太多的梦从指缝中溜走了,也许就只能用诗来网住梦的残影。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的唯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可以算是他短短35年生命对爱的注解吧。寻访,寻访,是在追梦,追梦……    不可能错过的三个女人,爱或者不爱,快乐或者痛苦,相守或者别离。他仍习惯于那样的全身心的沉浸在梦里。    作为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真是无可挑剔了,贤良淑德,相夫教子,孝顺父母。但志摩爱过她吗?从未。有的恐怕也仅仅是感激之情,他不是如此的自私,如此的吝啬自己的爱,而是他无法左右,梦中他们擦身而过,相遇却不曾相识。     幼仪为志摩付出了一切,他需要她时,她留下来照顾他,他要离开她时,她不给他丝毫的羁畔。志摩的《笑解烦恼结》是给她的,这笑的背后蕴涵了幼仪多少的泪和苦痛,而这仅仅源自一个理由,没有理由的理由——志摩不爱她。       当人们都在为徐志摩的浪漫、热诚、痴心和执著着“摩”时,回看当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对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是无情而残酷的。由于是包办婚姻,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是那样鄙弃张幼仪。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婚后徐志摩更从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她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 133‎ 在英国伦敦、沙士顿,以及后来在德国柏林的那一段生活,徐志摩对待张幼仪并不友好,甚至有些惨酷。两人在沙士顿住下后,不久张幼仪就怀孕了。此时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音,无暇顾及张幼仪,一听便说:“把孩子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险的,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徐志摩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沙士顿。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张幼仪给二哥张君励写信求救,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没有理睬。只是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找到柏林,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 林徽因是志摩的挚爱,却始终没能和志摩在一起。    林徽音,一个出名的才女,‎1904年6月10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祖父林孝恂光绪己丑科进士,父亲林长民,堂叔林觉民。培华女子中学毕业后赴英国留学,1924年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1925年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于温哥华结婚。  与此同时,她和徐志摩之间的那段情,却仍然藕断丝连。连徐志摩最终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要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音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由此林徽音与徐志摩的这段 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成为後世一直不解的悬谜。连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徽音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数年後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什么话依然没说出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林徽音,这个徐志摩穷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终究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或许,只有两个人爱到极至,才会达到林徽音对徐志摩那般的境界。注定相爱却不曾相守……     遇见陆小曼,志摩看到希望的晨光,虽然那光亮遥远微弱得像远空的寒星,虚幻缥缈若海市蜃楼,但他们共同努力着。志摩为爱所苦,远走英国;小曼为情所困,心脏病复发;志摩恩师梁启超公开批评他们。这么多的困难阻挠,他们一同走过,企盼着完整的一份爱,终于他们的苦心撼动了上帝,通向婚纱之路的大门开启了,一切都变得美好。但生活毕竟是现实的,小曼留恋于交际圈,宴游,打牌、应酬,不但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浪费了自己的天赋,也在生活上给徐志摩带来了许多困难,甚至染上了烟瘾,一掷千金,为了维持生计,志摩不得不身兼数职。最终徐志摩要去北平了,小曼却离不开上海的浮华生活,于是志摩只能上海、北平两地跑,他的心底渗着一片冰凉。在这来来去去中,不知是第多少回,他搭乘免费的邮政专机遭遇了空难(为了去北平听林徽因的一次演讲),刹那间从这世界消失,没有告别,没有遗嘱,什么也没有,除了他的诗留了下来,使我们这些拜读他的诗的人不得不为诗中那种浪漫,超乎现实的浪漫所感动和流泪。   徐志摩:为爱为美为诗歌而生活的人。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 133‎ ‎,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 二、自主学习: ‎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师生明确:   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教师可播放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混混小溪的录像或幻灯,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感受个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融合,所营造的别具一格的意境。  ‎ 三、了解诗中内容大意。 1、徐志摩的这首诗,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教师板书:离别的对象特别) ‎ 继续启发:大家看过柳永《雨霖铃》这首词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种离别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沉重)就是词中所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如柳宗元有《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都是两眼泪汪汪的离情别绪,但徐志摩的这首诗呢?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板书:营造的气氛轻松)  ‎ ‎2、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些物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诗人择用一个适当的意象可以唤起全宇宙的形形色色来”。(朱光潜)(板书:意象的选择新颖)     明确:‎ 133‎ ‎   别绪,已是人生一大愁苦;再别之情,岂非雪上加霜。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第1节, 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于是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  第二课时  :合作学习: 3、接下去二、三、四节,直接描写了康桥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具体感受和留恋。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对康桥的爱何等浓烈,又何等温柔。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天上虹”倒映在清泉中,二者交相辉映,康河更加美丽;而美梦“揉碎在浮藻间”,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大约是回国几年所见所闻粉碎了他初别康桥时的理想,现在再返康桥,重新寻梦来了。(“梦”给人的感觉一般是轻盈的、飘渺的,然而诗人的康桥之梦居然下了“沉淀”一词,可见诗人对康桥记忆之深重。)   这首诗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只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情绪,社会投影很模糊,表现不出五四时代的时代精神。然而这首诗感情真挚,意境深邃。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和和谐融合。他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而诗人的情怀又不是直白的显露,它是热烈而有分寸;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却包含了多少复杂情绪,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其次此诗语言清新,富于音乐美。这首诗的语言有着突出的浅白流畅的特点,但又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诗中各个比喻,新 鲜准确,形象生动,一发都宛如流水一样自然淌出,毫无当时新诗欧化的倾向。作为新月社的代表,徐志摩非常同意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而在诗的音乐美上,他又有自己的独创性。除了节奏整齐,押韵和谐之外,他又强调音节的波动性,注意完整的音乐旋律。《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 133‎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于是诗人缅怀起昔日畅游康河的情景:“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星辉”,在星空中“放歌”,是回忆,也是憧憬,诗人不能自已,感情达到了沸点……然而毕竟是梦,星辉终究不能长存于天际,离别是注定了的。(从上节的寻梦,回到离别的现实中,一个但字表现出心绪的转折与起伏,在缓缓的总体情调中又造成一种变化的跌宕感。第四、五、六顾的首段和尾段之间暗用顶真手法,使之诗意上有一次呵成的效果。)   第6节,现实使诗人的歌声降下了调子,只能吹起笙箫。而草木有情,“夏虫也为我沉默”,整个康桥都寂静了下来。这里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种种复杂感情,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愈是难舍难分,愈是潇洒轻飘,这是徐志摩的情致,也是康桥的天质。诗中没有一句撕心裂肺的呼喊,甚至没有一声动情的放歌。一切倾诉都是轻悄俏的,象自言自语,又象面对情人的呢喃。离别在今晚,今晚的康桥是沉默的。真正懂得什么是离愁别绪的人,才会领悟出沉默的分量。   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柔的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显得比“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洒脱,毫不犹豫,不为感情所缠,适可而止。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    明明是那样浓烈的惜别之情,诗人却把它化作一片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招一招手,悄悄的挥一挥衣袖,轻轻悄悄的走了,就象轻轻悄悄的来。多么洒脱、飘逸!在这种人情、景致两心相知的境界中,我们感悟到一种悠远淡陌但又执着坚沉的意念:人不能与景永在,但情却能永与景同存;人世总有别离,但情致性灵却天长地久。大概正是有了这种心境,徐志摩才被人们称为“诗仙”的吧!  ‎ 四、探究学习:‎ ‎1、诗歌中的情景交融,意境美:    诗人是以康桥的自然景致为抒情对象的,诗中写尽了康桥的秀美,写透了诗人与康桥难舍难分的依依之请。在康桥的夕阳中、榆荫下、青草更青处,在康河的波光里、浮藻间,到处飘洒着诗人的情,到处沉淀着诗人的梦。但康桥并不只是抒情客体,在诗中,在诗人心中,康桥的山山水水已经成为一种化身,一种象征,诗人的情和意都已融化在康桥的山光水色之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康桥的一草一木都显现着诗人的性灵。康桥自然景物的人情化,诗人主观感受的自然化,贴切柔合得就象飘动在康河柔波里的那条水草一样,已经分不出哪儿是自然景物,哪儿是人情人性了。   ‎ 133‎ 正是因了作者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使得这篇作品更富艺术魅力。大家已经阅读过这篇诗歌多次了,下面就请大家自由来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看法,你觉得这首诗打动你的是哪一点?诗歌中哪个地方你觉得写得最精彩?(学生自由谈论)    ‎ ‎2、绘画美、音乐美:   这首诗不仅美在意境,而且美在乐感、美在旋律、美在结构。据说此诗配乐吟颂,美不胜听.全诗七节音韵轻盈、换韵灵巧且不去说,尤其是开头结尾的两节诗,除了几个字的变化之外,几乎完全相同。这种重复造成了全诗的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之美,并构成了主题的回旋:缠绵中又有潇洒,超脱中又有执着,飘逸中又有坚实,轻灵中又有感伤。使人感到,如不采用重复,任何美好的诗句都无法截住诗人尽情流泻的思绪。在重复当中,全诗的情感高潮悄然而至,并且把读者的情致调动起来,又拉回到开头,让诗中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柔,那种难以言状的惜别之情,在读者心中再三萦绕,回荡不息!   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怎样理解全诗的“画面美”? 分析: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 ‎3、语言美: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幽婉怡人的好诗。其中,第三节一个\"招摇\"。勿庸置疑,这个词是诗人精心锤炼的结果,它用得如此生动营造了美妙的诗境,与整首诗的情调合谐统一,对抒发诗人的感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说\"招摇\",现今常含贬义则必常与\"过市\"相连。其实,它还有\"逍遥\"一义,而要用\"逍遥\"来写水草,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就得以显现了,即使有夸耀的成份又有何妨,它夸耀的是一种安闲,是一种自在, \"自在逍遥\"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岂不是生动形象?    再看\"招摇\"之前的\"油油\"二字。何谓\"油油\"?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来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见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之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好一个\"招摇\",且是\"油油的\"\"招摇\",使《再到康桥》境显情出 。‎ 133‎ ‎ 提问:据此,我们能不能理解作者后面这句诗深刻的含义?“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体验?  明确:《文心雕龙:情采》说: \"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境象,全是为情驱使,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情绪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我愿做一只小羊)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 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题力, \"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康桥平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徐志摩曾无限深情地说过:“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读了这首诗,我们更透彻地理解了诗人对康桥的一往情深。无论康桥给诗人的养分多么丰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没有康桥,就没有徐志摩那些优美传世的诗篇,甚至也就没有徐志摩这一代“诗仙”了。   给诗人留下如此印象,使诗人产生如此情绪的康桥,那桥下柔波中 的水草怎会不\"招摇\"?诗人怎会不\"甘心做一条水草\"(逍遥的)?诗人又怎忍心打破这安闲自在,打破这康桥留给自己最深刻的东西?所以开始的\"轻轻\"和最后的\"悄悄\"才是最恰当的抒情之语,才觉得这样的语言在整首诗里是这样的和谐。    ‎ 五、创新提高: 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六、补充:   胡适曾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也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所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它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133‎ ‎ 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   没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间不能没有诗,诗歌是人的“生命的花朵。”让我们因为爱诗而更加地热爱生活,因为爱诗而更深地审视世界,因为爱诗而更好地规范自己。“让我们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泽、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 七、达标反馈:熟读兵背诵这说诗 八、教学后记: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九、板书设计 ‎ 作别母校生离愁(1)‎ ‎ 金柳 再别康桥 泛舟康桥来寻梦(2-6) 青荇 离愁、依恋 清潭 悄悄离别心忧伤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 ‎1、、生字识记 骤(zhòu):1.(马)快走。如:驰骤。2.急速。如:暴风骤雨。3.突然;忽然。如:天气骤变。本文取此义。‎ 缀(zhuì):1.用针线缝合。如:缝缀。2.组合字句篇章。如:缀辑。3.装饰。如:点缀。‎ 棂(líng):旧式房屋的窗格。如:窗棂。‎ ‎2、词语识记 骤然:突然。 吃惊:受惊。‎ ‎3、预习效果反馈 ‎1.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连在一起有何蕴意?2.“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是何意思?‎ ‎4.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4.诗人表现的是一种什么心情?‎ ‎ 5、背记知识随堂笔记 ‎1.本文选自 ,作者 ,原名 ,被称为 第一人。‎ ‎2.本诗写于 年,诗中描述的是诗人告别 到 插队的情形。‎ 二、合作学习:整体把握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迷惘,失落 离开北京——抒写依恋之情 清楚,明白 ‎(二)段落层次 ‎1.第1节:开门见山,写 时的情景。‎ ‎2.第2~5节: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 和离开时的 感受。‎ ‎3.第6、7节:直抒自己对北京的 之情。‎ 133‎ 三、探究学习:1、写作特点是什么?‎ 词语运用:语言朴实,亲切自然。如“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淳朴的语句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中心表达:文章通过对火车开动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表达方式:诗人通过对火车在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历史瞬间的放大,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个人遭际的速写式的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写作借鉴:诗人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来表达对故土的留恋。如“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这样能增强诗歌的感染力,这是同学们需学习借鉴的。‎ ‎2、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对诗文第5节的诠释 火车即将离开车站,许多送行的人在和即将远去的亲人告别,在诗人看来,是告别的声浪如同要卷走车站,表明送行的人很多;后两句本应是火车缓缓地移动,但诗人用一种物我颠倒的错觉——“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传达出心声:脚下的大地仿佛被掏空,自 己要被北京、被故乡抛弃,此后将到异地漂泊谋生。写出诗人的失落伤感。‎ 四、达标反馈:当堂练习 ‎1.假如你要去异地,临别时对前来送行的亲人说些什么呢?‎ ‎2.第4节说“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请说出要发生什么事?‎ 五、教学后记:‎ 亮点 : ‎ 待改进之处 : ‎ ‎8、《外 国 诗 两 首》‎ ‎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外国诗两首的写作背景;背诵这两首诗。  (二)理解两首诗以说理而见长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方法:读启发、欣赏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遭遇引出话题。然后,启发: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让我们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板书课题、作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二)、自主学习:1、‎ 133‎ 简介作者  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普希金。  在同学们介绍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遭反动政府的流放,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他的文学创作不仅为他自己,而且也为整个俄罗斯文学赢得世界声誉。特别是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他还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剧本。《别尔金小说集》是俄国短篇小说的典范,其中,《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描写小公务员或其他城市底层人们的“小人物”形象的第一篇杰作;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开创了俄国文学歌颂农民起义英雄的先例;其他作品还有叙事诗《青铜骑士》、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和小说《黑桃皇后》。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2、根据录音自读全诗。注意节奏感 (三)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有音像效果营造诗美的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2)播放轻音乐,让学生自己试着和乐而诵,进一步激发情趣。 (3)指名某同学在全班朗读后,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初步的报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2解读诗歌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提问: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提问: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明确: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专制扼杀正义,沙皇镇压革命,所以说,人生经历着苦难,生活遭遇着不幸。这是生活对热爱她的人的一种“欺骗”。  提问: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133‎ ‎?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面对噩运时的崇高境界。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所在。  教师:刚才我们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理解,再次来读这首诗,希望大家能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四、合作探究  提问:1从刚才初步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是,从诗句上看,我们只能说“不要悲伤”是一种乐观;可诗人又说“须要镇静”,“镇静”岂不就是“忍耐、忍让”?那不就是消极、无所作为吗,难道这也能说是“积极乐观”?  请大家展开讨论,谈谈你们的看法。(同桌或前后左右互相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言。教师针对不同意见适当加以评述,但要鼓励发表自己的意见,表扬有创新精神。结果不必求统一。)  明确:这个问题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在诗中,诗人的意思是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能与之硬抗,故只能暂时保存实力,耐心等待,当有一天时机成熟时,将完全而彻底地爆发。二是在生活中,当人们遭遇不幸时,往往会无所适从,或是灰心丧气,或是暴跳如雷,常常会失去理智,做出傻事。这时候首先需要的是冷静沉着,而不是盲目地争强斗胜,以致反而坏了事,故必须“镇静”。这里,“镇静”就是“不慌乱”,即便把它理解为“忍耐、忍让”,那也是说不要急功冒进;“镇静”,才能保持清醒,才能看准时机。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抗争,更有效地抗争。所以说,“须要镇静”同样是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提问:2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成为亲切的怀恋”?   (学生展开讨论,方法同前)  明确: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作者强调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信这一切一定会过去的,当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之后,再回过来思念这一困境中勇敢地面对现实,执著地追求理想的过程时,将会为自己的坚定、顽强、不屈不挠而深感欣慰,那将会倍感亲切。另一方面,作者要表达的对人生的看法是,人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人的经历应当是丰富多样的,这是由生活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所以,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财富,正如七色虹那样,少了哪一种都会是一种残缺,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砺,更是一种宝贵而亲切的精神财富,更能锻炼生活的勇士,更能铸造精彩的人生。这也是人生的真谛,它与中国古诗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同学们再次诵读这首诗,加深体会,同时争取当堂会背。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体会了作者身处困境时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再次领略了诗美的艺术魅力。对我们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经历风雨,经受磨练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和巨大的教育意义。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教师启发学生回忆一些学过的诗歌,古今中外的都行,只要是有鲜明形象的,如《关雎》《饮酒》《天净沙•‎ 133‎ 秋思》。这些诗歌,或是人物生动,或是景物具细,总之形象鲜明,亲切可感。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却没有什么形象可言。怎么看待这一点呢?  (学生展开讨论,方法同前)  明确:这首诗的确没有什么形象,短短的八句诗,都是以劝告的口吻在诉说。这个问题涉及到诗歌的类型与形式。它是诗歌形式的一种,叫做哲理诗。诗人以平等交谈的口吻,娓娓诉说的语气,和婉亲切的语调,热诚坦率的与读者对话;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深刻的哲理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所以,这首诗问世后,迅速流传开来,在全世界的许多地方,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希望我们同学在学习了这首诗后,也能拥有诗人那样的博大胸怀,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尤其在遇到挫折与困境的时候,能够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笑对人生,成为生活的真正强者。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次来齐声朗读(背诵)这位伟大诗人的不朽之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播放音乐,让学生和着音乐吟诵这首诗,以加强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的领悟和诗歌艺术美的品味。) 六、 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哲理诗    生活“欺骗”不要悲伤、心急积极 (困境、挫折)镇静、永远向往乐观 第二课时 ◆《一条未走的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指名背诵或集体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师:上节课,我们跟大家一起学习了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一条未走的路》。(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主学习:1、简介作者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他又被认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三)合作学习: 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2)播放轻音乐,让学生自己试着和乐而诵,进一步激发情趣。  (3)指名某同学在全班朗读后,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初步的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2解读诗歌  教师启发:说到路,人们自然会很容易地联想到生活之路。这首诗就是写人生之路的。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  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  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  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哲理思辨;   ……  人们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于是,人生的选择,也就是“路”‎ 133‎ 的选择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一条未走的路》有着深刻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的。  提问:1怎样理解诗中所说的“路”?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明确:诗中所说的“路”,表面上指的是自然界的道路,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我们学过的诗文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可让学生课后去举例、比较;这里如果需要,可略举一二,点到为止,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2、全诗一共四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思考,用精练的语言概括)  明确: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  (诗人站在林间交岔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一条显得无奈又无助。这样,很自然使人联想到人生之路:自然之路是可以回头的,只是浪费了时间而已,但人生的路如射出的箭,泼出的水,一经射出,一朝泼出,便无法收回。因为时光不会倒流。所以诗人望着那一条消失在林间深处的小路陷入沉思。在这沉思的过程中,他心里也许已经作出了决定。)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绿草茸茸,等待人去践踏”。  (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那种留下很多旅人足迹的路。)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走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可这时候诗人心中对于另一条路也是非常留恋的。他知道只能选择一条路,却舍不下另一条路,因为它虽然作出了选择,但心中仍有踌躇,万一这一次的选择是一个错误,将难以再返回了。这里,诗人写出了常人都有的一种心理。)  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遐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在一个小树林中,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从此决定了自己的一生的路。这里,诗人并没有沿着第三节的思绪诗路写下去,没有告诉读者他选择的那条路结果怎样,而是写未选择的路,留下了想像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是的,人生的道路,结果谁料得到呢?诗人带着一丝惆怅。但这样写似乎更接近生活本真状态,更能打动读者。)  提问: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很多,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表达的意思。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重要,人生的选择又很无奈。既要敢于选择,又要慎重对待,切莫“一着不慎,一生皆输”‎ 133‎ ‎。  小结:从全诗的结构看,诗人写自己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另一条未选择的路上。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就意味着放弃,放弃也蕴含着选择。所以这首诗中诗人恋恋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写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哲理丰富,读来意味深长。 教师:刚才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理解来读这首诗,希望大家能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四、合作探究 提问: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一条未走的路”? 请大家展开讨论,谈谈你们的看法。(同桌或前后左右互相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言。教师针对不同意见适当加以评述,但要鼓励发表自己的意见,表扬有创新精神。结果不必求统一。) 明确: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作答: 从诗歌内容与结构看,诗中虽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是那条“未走的路”;从诗歌的感情基调来看,诗人并不是要抒发为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而欢欣或庆幸,而是对未走的那条路的留恋;从诗歌的主旨上来说,诗人的写作意图是要引起人们对未选择的路加以思索,从而也是对最初的选择的反思,进而告诫人们人生道路的选择要慎之又慎。所以,诗歌以“一条未走的路”为题。 提问: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一条未走的路》有什么不同?   先讨论,后作答(方法同前)。 明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积极乐观;《一条未走的路》则表现出些许的忧郁。  提问:3、这两首诗可能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先讨论,后作答(方法同前)。 明确: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透露出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更多的是给人以鼓舞;而《一条未走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或许更能容易读者的共鸣。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学习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认识与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困境,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尤其在我们初涉世事的年纪,这两首诗教给我们的道理,会使我们受益无穷。所以说,读诗,使人增长智慧,使人陶冶情操。希望同学们多读好诗,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更理智,更坚强,更乐观;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圆满,更精彩!   五、板书设计   一条未走的路   弗罗斯特哲理诗    自然之路无奈   ——选择————慎重   人生之路留恋   (象征)‎ 六、学后反思;‎ 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写作《记下你心中的美》教学设计 133‎ ‎(一)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课前制作的一组多媒体课件,课件体现艺术之美,自然之美,科技之光,人性之美均可;美的事物,美的行为,美的情感均可。最好每一方面都有所涉及,如:清泉石上流,红梅雪中开;抗击“非典”时,科学家潜心研制抗SARS疫苗时的图片;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时的情景;抗洪救灾时,子弟兵坚固的“人墙”,贫困山区孩子求知若渴的眼眸……     学生观后,分四人小组讨论:以上大家看到的画面美吗?你能用简洁的语言给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你对“美”的含义有哪些理解?     每组推选一位代言人回答问题后,教师归纳。美的含义有多种:美的事物,美的行为,美的情感……美无处不有,美无时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一定会发现——美,就在你的身边;美,就在你的心头。今天我们就以《记下你心中的美》为话题进行作文,运用你的自由之美,写你的自得之见。‎ ‎(二)自主学习:A\本节课的整体要求  1选取给你留下深刻、美好印象的人、事或景,要抓住这些人或事“美”的特点。  2充分发挥你的自在之趣,表达对“美”的独特感受。  3给你的文章拟一个美的题目,列一个美的提纲。‎ B、自学《同步作文与习作》第二单元 (三)、合作探究学习 具体操作步骤   1发现美——美在眼中。  (1)教师回放导入课题时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思考:这些画面美在哪里?这些美都是通过哪种形式体现出来的?  学生回答后,指名归纳:美通过多种形式体现出来——自然之景是美,科技之光是美,人性突显也是美。  (2)教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学们,你知道吗?你自己常常就是最美的,不信,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再睁开眼睛看一看,然后,请你向大家说一说自己的美,好吗?  2感悟美——美在心中。 (1)教师引导:刚才是老师带着同学们欣赏美、感受美,同学们,其实,你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也都有过美的感悟,也许是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磅礴曾经震撼过你的心灵;也许是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真情拨动过你的心弦;也许你见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也许你欣赏过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壮观;也许你感到亲情的温暖,他人的关怀最美;也许你觉得街头卖菜老人干净的衣衫,宁静的眼神是美;奋力拼搏的奥运健儿是美,轮椅上的科学巨匠霍金同样是美……总之,美在我们生活里,在我们心中,给我们乐趣,给我们自信,给我们希望,给我们力量。  以上是老师对美的感悟,欢迎大家评价、指正。(学生自由发言,营造气氛)  (2)学生交流,话题:美在心中。  ‎ 133‎ 可从自然之景,科技之光,人性之美等方面,谈对美的发现,对美的热爱,对美的感悟,并说说它们具体美在哪里。谈美的景色,说美好事物,赞美的行为,抒发美好感情。可讲述一个故事,可议论、抒情,描写。中间可选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发言,让学生评议,大胆探究,自主合作。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美,美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五)达标反馈: 此时此刻,你的心里也一定很美,那么,莫停留,下课后,把这节课的内容整理整理,列一个提纲,为我们下一节课的记录美,讴歌美做准备。先拟好你的作文题目,题目就好比文章的眼睛,题目一定要美,要灵动。下一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题目最好,看谁最有画龙点睛的功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的教学流程(三)的1、2两个环节导入。   (二)合作学习:记录美——美在文中  1、多媒体演示写作要求:  (1)选取给你留下深刻、美好印象的人、事或景来写,要写出它们“美”的特点。 (2)要写出自己的美好感受,要有真情实感。 (3)尽可能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等表达方式。 (4)体裁、题材、内容、范围、字数均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少一些设计,多一些创新,叙对“美”的印象,议对“美”的感悟,抒对“美”的情感,传达出“美”的感染力,题目自拟。 (5)提倡多用诗化的语言,或者引用一些诗词佳句来增强文学性。  2、检查学生自拟的题目和所列提纲,并进行评议。  3、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探究学习:评议美——美在合作中   下课前10分钟,有的同学已经定篇,可请1—2位同学朗读自己的文章,组织同学评议,教师引导,使之尽量客观,中肯,并且以肯定,鼓励为主。  (四)小结  这两节课,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美;用自己的文笔记录美;用自己的真诚评议美,美一直在我的身边,在我们的课堂,在我们的心中,因此,同学们就能思如泉涌,当堂完成作文,下课之后,还要进一步加工修改,抄写在作文本上。‎ ‎(五)、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9、《家》的序和跋 ---- 巴金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序和跋的文体特点,领会它的导读作用。  过程与方法:体会自写序、跋和为别人写序、跋的不同特点。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轨迹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跋》和《序》风格稍有变化。 ‎ 133‎ 学法指导: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掌握有关序和跋的知识,并让学生讨论相关知识点,教师不作过多讲解。‎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解释词语,并分析讨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1、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___。‎ ‎2作者简介: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二、自主学习:预习效果反馈 ‎1.《家》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2.《〈家〉的序和跋》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3.“有人说过,路本没有,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又有人说路是有的,正因为有了路才有许多人走。谁是谁非,我不想判断。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从这句话中,你悟到了作者当时什么样的思想?‎ ‎4.“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这句话告诉了你什么信息?‎ ‎5、词语识记:激流:湍急的水流。 魔爪:比喻凶恶的势力。 诅咒:原指祈祷鬼神降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序跋:序文和跋文。  序文:一般指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书的内容。  跋: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 ‎6、、题目解说:【明确】“序”写于1931年4月,是作者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序”中充满激情,表达出作者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 三合作学习:1、拟出课文阅读提纲:‎ 文章结构图:              ‎ ‎ ┏生活不是悲剧,是一场搏斗   ┓做生活激流               ┏序┫生活象激流动荡,要征服    中搏斗的勇士 《家》的序和跋┫ ┗用文学展现生活,与黑暗搏斗 ┛               ┗  ┏为了控诉垂死的制度而写   ┓ 冷静的思考               ‎ 跋┫太重视个人爱憎没有指明道路 ┣ 思想的提高 ┗美丽的青春是鼓舞“我”的源泉┛‎ 133‎ 四、 深入探究:1、 句子分析——《序》【明确】 (1)中心句:在这里我所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的一幅图画。 《家》是作者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的产物。作者用文学展示生的图画,让读者看生活的激流如何在动荡。 (2)重点句:为的是来征服它。 引用罗曼·罗兰的哈,表面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不是一个生活的悲观论者,也不是一个旁观者,他是在生活激流中搏斗的战士。 (3)总结句: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既写出了作者勇往直前的精神,由于当时的思想局限,呀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朦胧感。作者的这种迷茫在文中也一再表露,这一点是次要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4)过渡句:事实并不是这样。 “这样”指上文几年前我对生活的悲观认识,下文写“事实”,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态度。 2《跋》【明确】 (1)中心句: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缺点。 作者22年后,再为作品写“跋”,经过“冷静思考”认识到了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这是作者思想提高的表现。 (2)重点句: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而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神正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3)深意句: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把过去的生活内容比作坟墓,比喻生动、奇特,一方面写出了这些东西已埋葬在自己的内心深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这多是一些惨痛的记忆。‎ 五、当堂练习:1.巴金的《家》的“序”和“跋”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巴金把生活比作了什么?他对生活有什么态度?‎ 六、教学反思: 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七、板书设计 ‎10、读《堂 吉 诃 德》 (一)自主学习:.课前准备  一、生字识记  秾(nóng):1.草木茂盛。如:夭桃秾李。  苔:1.(tāi)舌苔。2.(tái)苔藓植物的一纲,属于这一纲的植物,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绿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本文取此义。  啜(chuò):1.喝。如:啜茗(喝茶)。2.抽泣的样子。如:啜泣。  髯(rán):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子。  骑(qí):1.两腿跨坐。如:骑马。2.骑的马,泛指人乘坐的动物。如:坐骑。3.兼跨两边。如:骑缝。4.骑兵,也泛指骑马的人。  蹩(bié):脚腕子或手腕子扭伤。  霾(mái):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云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通称阴霾。  憔(qiáo)悴(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二、词语识记 ‎ 133‎ ‎ 秾丽:繁盛艳丽。  蹩脚:质量不好,本领不强。  飘忽:(1)(风、云等)轻快地移动。(2)摇摆浮动。如情绪飘忽不定。  倾倒:(1)由于歪斜而倒下。(2)十分佩服或爱慕。本文取此义。  稚嫩:(1)幼小而娇嫩。(2)幼稚;不成熟。  攀附:(1)附着东西往上爬。(2)比喻投靠有权势的人,以求高升。  (二)、合作学习:预习效果反馈  1.《堂吉诃德》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2.作者为什么珍视童年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  3.你知道海涅在文中写了他哪三个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吗?  4.文中提到了《堂吉诃德》这部书的哪些人物?请列举出三个来。  Ⅱ.课堂跟讲  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  1.那片刻的时光,我还回忆得很清楚,是五月里一个        的日子,        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                 的夜莺向它颂赞。夜莺的颂歌唱得温存似的        ,醉心融骨似的        ,最含羞的花苞就此开放,多情芳草和披着薄雾的阳光就        得更忙,花木就一片        ,        起来。  2.那是个       的日子,灰暗的天空里一阵阵都是气色       的云,黄叶儿       从树上落下来,        的晚花奄奄待尽,头也抬不起,花上压着        的泪珠,夜莺儿早已不知下落,望出去是一片衰盛无常的景象。  3.《读》作者        ,是        国诗人。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二)段落层次  1.第1段:交代了自己第一次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和当时的        。  2.第2段:复述堂吉诃德被打败的情节,表达对英雄的        。  3.第3段:补叙银月骑士的身份,他是一个        。  4.第4段:在不同时期,读《堂吉诃德》的不同感受。  (三)探究学习:写作特点  表达方式:本文采用了叙述、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的方法,把自己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及情景写得生动感人。  词语运用:这篇序文的作者是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中文译者是著名学者、文学家钱钟书先生。语言俏丽而有韵味,形象而又生动。  中心表达:在少年读者的心目中,堂吉诃德是一位“勇士”、“英雄”。不要轻易地批评和放弃自己阅读作品的最初印象和感受,它也许是弥足珍贵的东西,会影响你的一生。  写作借鉴:如身临其境的描写,是本文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如堂吉诃德被银月骑士打败后,作者写读此情景时的天气描写是这样的:“‎ 133‎ 那是个阴霾的日子,灰暗的天空里一阵阵都是气色凶恶的云,黄叶儿凄凄凉凉从树上落下来,憔悴的晚花奄奄待尽,头也抬不起,花上压着沉甸甸的泪珠,夜莺儿早已不知下落,望出去是一片衰盛无常的景象”。这样的描写更能吸引读者。我们在以后写作中,一定要培养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  (三)、达标反馈: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一重难点句子  1.“在人生的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士和那胖侍从总追踪在我后面。”这句话强调了童年时代作者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影响着他的人生。意思是在人生关键的时刻,他总会想到他心目中的勇士和英雄——堂吉诃德,并激励他前进。  2.“ 我孩子气,心眼老实,什么都信以为真。这位可怜的英雄给命运拨弄得成了笑柄,可是我以为这是理所当然,遭人嘲笑,跟身体受伤一样,都是英雄的本分;他遭人嘲笑害得我很难受,正像他受了伤叫我心里不忍。”这是童年的海涅读《堂吉诃德》的直接而真实的感受。他认定堂吉诃德是一个英雄,他是以儿童纯真、朴实的心来认识书中人物的。而且,在他的心目中,英雄固然应该武艺高强、行侠仗义、为民除害,然而,即使是“身体受伤”,“遭人嘲笑”,也是“英雄的本分”。  二对课文第二段的诠释  在这一段中,作者描写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堂吉河德被打败时的环境描写。这里的景色是如此的悲哀、憔悴和灰暗,把作者当时的心态和心情描写得恰当而真实。  三、.当堂练习  1.作者为什么珍视童年时期读《堂吉诃德》的感受?  2.堂吉诃德的侍从叫什么?他暗恋的养猪女是谁?  参考答案  Ⅱ. 三、1.《堂吉诃德》是一部反映骑士生活,嘲讽和抨击骑士小说的小说。小说出现了近700个人物,描写的生活画面十分广阔,它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2.因为“在人生的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土和那胖侍从总追踪在我后面”,总影响着“我”的人生。  点拨:从文中找答案。  3.童年时期、发育得是个青年的时候、我快成人的时候   点拨: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是关键。  4.提到杜尔辛妮亚,胖侍从,银月骑士、堂吉诃德、公爵。  Ⅲ.一、1.明媚  秾丽  娇柔献媚  软和  热烈  吻  欢欣  颤动  2.阴霾  凶恶  凄凄凉凉  憔悴  沉甸甸  点拨:多朗读几遍课文。这类题即可准确作答。  3.海涅  德  点拨:注意文学常识的记忆。  二、(二)1.心情   2.同情   3.剃头匠   点拨:整体理解课文  Ⅳ.1.因为童年时代作者读《堂吉诃德》的感受影响着他的人生,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他总会想到他心目中的勇土和英雄堂吉诃德,并激励他前进。  点拨:要仔细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 133‎ ‎ 2.桑丘,杜尔辛妮亚。  点拨:要了解名著。‎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11、《永 远 新 生》 ‎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简况;  2.能力目标:理解标题的含义:中国艺术传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断的反传统使之永远新生; 体会课文以议论为主兼以适当的叙述的写法 ‎ ‎3、德育目标:了解作品永远新生的魅力所在,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具有强劲生命力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以议论为主兼以适当的叙述的写法 ‎ 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作者简介   吴冠中是我国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几十年来,他一直探索着将中西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起初他学工科,因一次机缘参观了当时由画家林风眠主持的杭州艺专,便立即被五彩缤纷的艺术美迷住了,下决心改行从艺,奉献终生。他志在将中西艺术结合在一起,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世界。他的精神正可用他的一本书名来概括,那就是\'要艺术不要命  吴冠中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最近几年他的画风有所变化,在一批反映黄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线,自成一种意境。最近,他获得\'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的荣誉。     二、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这是著名油画家、国画家吴冠中先生为《世界现代艺术图典》一书所做的序。题目\'永远新生\'是本文中心论点的中心词。作者就怎样才能使艺术永远新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只有不断地反传统才能使艺术永远新生。  (二)、合作学习: 1.阅读课文,简要说一说,在作者看来艺术怎样才能做到\'永远新生\'?  【明确】 此题旨在要求同学们通读全文后,能够把握中心论点。做到了\'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和\'引入异种\',就能使艺术\'永远新生\'。  2.细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 133‎ ‎  保管传统的孝子和盲目崇外的浪子都不是创造者,也许回头浪子倒居于优势,既跨越了孤陋寡闻,又立足于土生土长。 ‎ ‎(1)这段文字用形象的语言讲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2)你能举出实例来支持这个观点吗?  【明确】  (1)这段形象的文字讲了这样一个观点:那些扎根于中国传统艺术,并学习、引入外国艺术精华的人有可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者。  (2)例:著名的画家徐悲鸿、本文作者吴冠中都是扎根于中国绘画传统、又精于西洋艺术的大艺术家,他们的绘画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反传统的、引入新异种的过程,所以他们都有所创新。  3.结构分析 ‎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4个自然段,以\'艺术生命力\'为线索,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论述世界上众多的艺术珍品都 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与筛选。    第二部分(2):论述艺术传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断反传统使这之永远新生;异种的引入是艺术创新的关键所在。    第三部分(3):表达对《世界现代艺术图典》出版的肯定和支持。   第三部分(4):论述能够使中国传统艺术永远新生、不断创新的人是那些既继承了中国艺术传统又积极学习、引进西方艺术精华的人。   (2)结构图表                 ┏ 现在的珍品,当时不是 ┓                  ┏时间的筛选  ┗ 当时的珍品,现在不是 ┛ 是试金石         ┃       ┏ 不断地反传统     ┓         ┃永远的新生  ┗ 异种的不断引入    ┛ 是生命力    永远新生 ┫       ┏ 彼此交往日益亲密   ┓         ┃\'图典的出版 ┗ 感悟交流逐步深入   ┛ 顺应潮流         ┃       ┏ 继承中国传统艺术   ┓         ┗ 不断地创新 ┗ 学习引进西方艺术   ┛ 靠'浪子回头   (三)、深入探究  1、怎样理解第二段第4、第5两句话?  【明确】第4句指出\'中国的艺术传统无限丰富\'是一个大的概念,意思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风格只能说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某些传统,而不能说代表了中国的艺术传统。第5句\'反\'的叠加使用,体现了哲学\'否定之否定\'规律,概括地反映了艺术发展的现实。  2、怎样理解最后一段? ‎ 133‎ ‎ 【明确】最后一段教学设计>文章指出,能够使中国传统艺术永远新生、不断革新的人是那些既继承了中国艺术传统又积极学习,引入西方艺术精华的人。这一段分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批评艺术的猎奇,说\'这绝非艺术创造\'。第二层是本段的重点,论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这里出现三个对比概念,即\'保管传统的孝子\'\'盲目崇外的浪子\'\'回头浪子\'。这三种人无疑是\'回头浪子\'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艺术,因为回头浪子既扎根于中国传统艺术,又能学习和引入西方精华;而\'保管传统的孝子\'是只知继承,不求发展,最终传统艺术不能适应新形势而失去生命力,那些\'盲目崇外的浪子\',因为他们眼中只有\'外\',就更谈不上继承发展中国传统的艺术。这样对比着论证,既生动形象,又容易说透道理。  3、为什么说不断地反传统才能使传统永远新生?   资料搜集揭示:因为不断反掉的是那些传统中已失去生命力的东西,属于糟粕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不断在反掉,剩下了精华,不就使传统更具有生命力了吗?   推理过程剖析:说到底这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淘尽黄沙始见金,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往往是精华。而引进外国艺术的过程也同反传统过程一样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过程。   结论:只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有传统的永远新生,永远年轻。  4、写作特点分析  (1)教学设计>文章高度浓缩,环环相扣,登高俯视,立意高远。    作者站在中国艺术发展史的高度,指出:中国艺术传统之所以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不断的反传统,才使之永远新生,其中包括异种的不断引入。作者以此来支持《世界现代艺术图典》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序文仅七八百字,但环环相扣,极具说服力,乃一派大家风范。 ‎ ‎(2)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说理透彻。   文中多处用到比喻论证,使说理更为形象透彻,如\'空手回\'\'一脚踢死\'\'绊脚石\',形象地描画出了对本文艺术的一概否定者,论证了引物引入异种并不容易。再如结尾句以\'保管传统的孝子\'\'盲目崇外的浪子\'\'回头浪子\'三种人的对比,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人应是怎样的人。  (3)用典型事例证明观点,行文干净利落。   教学设计>文章在叙述事例时,典型而又干净利落,这是因为议论文的记叙是为了证明论点,所以叙事力求干净利落,尽量用点睛之笔直取要害,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四)、小结。‎ ‎(五)、作业设计;完成课后习题 ‎(六)、板书设计:(见上)‎ ‎(七)、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12、《科 学 与 艺 术》 教 案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根据文章中的论点,学习本文以事例为主,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和清晰的论证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133‎ 通过论证过程分析,画出文章结构图。感受作者严谨的论述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事物不是孤立的,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等标志人类文明进步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二、教学课时:二课时 三、教学方法:读启发、探究法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 一、自主学习 ‎(一)词语解释:  楔xiē:即楔子,比喻插进去的人或物;也指旧小说的引子,通常放在小说故事开始之前,起引出或补充正文的作用。  共鸣:①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②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情绪  反响:回声;反应。  植根:栽种,根着。  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 ‎ ‎(二)作者简介:  李政道,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1926年11月25日出生于上海。1943年毕业于嘉兴秀州中学,在抗战时期内迁江西赣县组建的赣县联合中学(简称赣州联中),酷爱物理。1943年秋到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研究院,1950年获博士学位。他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学术研究所任物理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首任费密物理学教授。1964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86年成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林契)院士。1994年6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1997年5月30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3443)号小行星命名为“李政道星”。从此,李政道的名字镶上了太空星辰,伴随着(3443)号星遨游和闪耀在宇宙星河。  二、合作学习:     分别从科学与艺术这两个方面研究它们各自的特点。  1.艺术的特点就在于“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李白的《把酒问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是咏月的名篇,相距300多年,今天仍然能引发人们强烈的感情共鸣。这就是诗的普遍性。艺术家追求的普遍性,是外在的,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教学时,可指导学生比较阅读这两首诗词,让他们在感受、体验、欣赏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关于艺术创造的观点。 ‎ 133‎ ‎ 2.科学是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为了形象地说明科学的这一特点,作者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的两个关键性的发现作为论据。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这为爱因斯担狭义相对论提供了实验依据;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才有了20世纪所有的科技发展,才有了核能、原子物理等科技新成果的发现。这是对科学的普遍性的最好证明。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以及《美与物理学》中的有关内容来比较。《美与物理学》中指出:“牛顿的运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堡方程和其他五六个方程是物理学理论构架的骨干。它们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1)与唯象理论(2)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科学家所追求的普遍性的观点。  三、小结 四、达标反馈 布置作业     练习一。  第二课时 ‎ 五、探究学习: (一)继续讲析课文:  在这个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将艺术和科学结合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下边这个问题可作为讨论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说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讨论中要注意下边几个问题:  1.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性。创新是民族振兴、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科学和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  2.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连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  3.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4.科学和艺术都在追求真理的普遍性,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  讨论还可以深入一步。教师应要求学生把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美与物理学》放在一起比较。  回顾人类所走过的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科学和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重要命题。这是政治家的思想。杨振宁、李政道都是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用科学家的眼光,从科学和艺术的角度,阐述了创新的思想,这使得我们对创新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第二步可以把李政道的《〈科学与艺术〉楔》和杨振宁的《美与物理学》放在一起比较,归纳两篇课文的共同点,然后围绕这些观点分别从两篇课文中各选取一些例子作论据并加阐述。这就是一种专题的研究。 ‎ 六、小结 七、达标反馈 布置作业:     练习二、三。 ‎ 八、板书设计:‎ ‎ 科学与艺术﹛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 ‎ ‎ 共同目标:追求真理的普遍性 九、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133‎ ‎★、作文训练《写一篇小评论》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写短评的基本要求  2、学习写短评  教学重难点:了解写短评的文体特征  教法学法设计:研讨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有时要对作品进行分析,今天我们学的是如何对作品进行分析。这也就是写短评,所谓短评是对人和事物进行简短的评论,属于评论的一种。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读写作指导部分,划出关键语句。  五分钟后,要求学生合上课本,教师提问,检测学生阅读效果。(阅读指导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故通过此形式以督促学生认真看书)  1、短评可分为哪几种?  师生研讨,概括如下:分为文艺评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等。文艺评论是就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现手法发表评论,说出作品的成败得失,一般不需要结合自己,也不一定结合现实。政治短评则是就国家政事发表评论,一般要配合形势,时效性较强。思想评论是针对人们的某种价值观念、道德水准发表看法,批评不良现象,弘扬高尚精神。  2、如何写短评?  (1)、构思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开门见山。  (2)、观点要鲜明,是就是是非就是非。  (3)、语言要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尽量不说废话。  教师补充三点:  (1)、也就是找好切入点,写短评时范围不宜过大,选好一点,深入分析。分析时注意适当举例,尤其注意例子要典型。  (2)、同时分析要准确、恰如其分。(3)、适当举例,例子一定要典型。  三、合作探究学习:分析片段例文《心里的锁》  学生自读例文,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明确:写文艺短评可从内容、表现手法、主旨、本人感受入手。  分析课内例文,《抓住言行写爱憎》  引导学生分析,该文从电视连续剧《水浒》主题歌导入,然后从言、行两方面展开分析,所举例子非常典型,评点准确,语言简练。  分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分析:由情引入,条理清晰。  分析《读〈有的人〉有感》  分析: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展开分析,最后探讨人的生命价值问题。  四、 达标反馈:写作训练   选自己喜欢的一部书(或一篇文章),写一篇文艺短评。题目自拟,字数400―600左右。‎ 五、小结与评价 六、学后反思 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133‎ ‎13、《故 乡》 教 案 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教育目标:教学生由此及彼,联想到自己故乡的变化及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设想 ‎ ‎1.小说思想容量很大,距离学生生活又较远,因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 ‎2.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的对比关系,采取列表法分析小说内容,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 ‎3.对于小说的主题,可在对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重点: ‎ ‎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 教学方法:读启发、谈话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 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 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 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2. 介绍写作背景:‎ ‎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 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 ‎ 133‎ 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3. 作家、作品介绍:‎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 选自《呐喊》(小说集)。(《百草园》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自主学习 1、 出示幻灯片,检查词语预习:  阴晦(hui) 瓦楞(leng) 胯(kua)下 獾(huan)秕(bi)谷   ‎ 鹁鸪(bo)(gu) 髀(bi) 嗤(chi)笑  絮絮(xu) 瑟(se)索   ‎ 蜷(quan)缩   寒噤(jin) 折(she)本  惘(wang)然  恣睢(zi)(sui)‎ ‎ 潺潺(chan)   黛(dai)色  愕(e)然   五行(hang)‎ ‎2.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 三、合作学习: 讨论课文段落: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 “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 一(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 萧索的景象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二(从“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经一扫而光了”):“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部 分        ‎ 第一层(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写“我”到家时的情况。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天真无畏、深厚友谊;对杨二嫂的比照——小市民习性更厉害 ‎ 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全文重点)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社会根源) ‎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  三(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四达标反馈.完成表格:  ‎ ‎ ‎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 ‎ ‎ ‎ 动作语态 ‎ ‎ ‎ ‎ 对“我”的态度 ‎ ‎ ‎ ‎ 对生活的态度 ‎ ‎ ‎ ‎ ‎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133‎ ‎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线索和情节,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现在我们来讨论闰土的形象塑造。2.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故乡》写闰土着重的是前后对照的方法。‎ ‎2、合作探究学习: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 明确: (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2)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碴,'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三、小结: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 133‎ 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3.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对话、动作描写):   (朗读39自然段—52自然段)   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外貌描写——'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对话描写——   动作描写——   ——她的说话和动作表现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并分析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丰富的语言内涵,从而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2).继续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第三段,离开故乡:   这一段主要写'我'离别故乡时的怅惘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学生读第78-85自然段) (1)'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明确:   “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而且一想到在故乡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再想起闰土今昔的巨变,'又使我非常的悲   由于有感于这复杂的世事变化,因而'我'对未来想得很多。   “我”‎ 133‎ 无法消除与闰土之间的隔阂,但对未来是抱热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儿和水生能够一气,不再像'我'和闰土一样隔膜起来。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这里的三个'辛苦'含义各不相同,第一个是'奔波、劳碌'的意思,是'我'的生活;第二个有'辛勤、劳苦'的意思,指闰土的生活;第三个有'钻谋、妄为'之意,指官、绅一类人物及杨二嫂们的生活,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是'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学生齐读86~88自然段) (2)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明确: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3. “我”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主要采用内心独白,直抒胸臆的方法。)‎ ‎(小说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 不是作者。是一个线索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  闰土的巨大变化,与'我'的思想隔阂刺痛了'我'的心,思想上引起极大震动、悲哀、愤慨。哀其不幸,寄予无限同情。  杨二嫂的变化,'我'感到讨厌。   离别故乡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更使我们认识到'我'热切要求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并能认识到改造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艰苦性、复杂性,表现了'我'对革命任务艰巨性的深刻认识和实现理想的信心、决心。小说最后闪光的一笔,一扫全篇沉闷的气氛,反映积极谋求社会变革的进取精神,鼓舞人们为新社会的出现而斗争的信心,同时把小说的主题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4. 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问: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小说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四、小结 小说的主题思想:    ‎ 133‎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五、板书设计 回故乡(1-5)萧条境况 悲凉心情 老屋冷寂,母亲凄凉 少年闰土,活泼可爱 改造旧社会 故乡 在故乡(6-77)豆腐西施,尖酸刻薄 创造新生活 中年闰土,愚昧麻木 离故乡(78——88)打破隔膜 创造生活 六、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14、《小 男 孩》 教 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带来的困苦;‎ ‎2.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小男孩及其父母的形象; ( 2).理解课文细节描写的作用。‎ ‎3、德育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理清小说的结构,学会分析小男孩及其父母的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细节描写的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 一、作者简介和题目解说 本文作者魏志远,1952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以为你不在乎》等,本文就是选自这部集子。‎ 小男孩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细心而又寂寞、孤独、无助的儿童形象。本文以小男孩的行踪为线索,清晰详细地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找爸爸要生活费的全过程,反映了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的困苦。‎ 二、扫除字词障碍(给画线字注音)‎ 油渍( 痒 ( )  濡湿( ) 吮吸( )瞟 ( )黏 ( )  摁 ( )咝 ( )‎ 三、理解词义 油渍:粘在衣服等上的油垢。吮:把嘴唇聚拢在物体上吸东西。‎ 拂动:轻轻吹动。瞟:斜着眼睛看。濡湿:沾湿。‎ 四、温故知新 小说的三要素是:(典型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 本文的主人公是:(小男孩)。他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细心)而又(寂寞孤独无助)的儿童形象。本文以(小男孩的行踪)为线索,叙述(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找爸爸要生活费的)全过程。反映了(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的困苦)。‎ 133‎ ‎(二)、合作学习:1理清情节结构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 本文共2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 第一部分(1):故事的起因,写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向爸爸索要生活费。 ‎ ‎ 第二部分(2-11):故事的发展。写小男孩去找爸爸的路上的情景。 ‎ ‎ 第三部分(12-20):故事的高潮。写小男孩在二幢四单元九号楼找爸爸的情形。 ‎ ‎ 第四部分(21):故事结局。写小男孩因没有要到生活费而不能回家,晚上只能露宿菜市场凉棚。                ‎ ‎(2)结构图表:‎ ‎      ┏起因――妈逼孩向爸要钱┓‎ ‎      ┃发展――找爸路上的经历┃ 无所依靠 ‎  小男孩 ┫高潮――楼上楼下找爸爸┣ 近似孤儿 ‎      ┗结局――不能回家住凉棚┛‎ ‎2、复述故事 ‎(三)、探究学习:1、结合全文,分析小男孩及其父母的形象。‎ ‎ 2、《小男孩》反映了什么问题?‎ ‎3、在小男孩去找爸爸的路上,多次写到小女孩和小女孩的妈妈,这对表现小男孩有什么作用? ‎ ‎4、写法分析 (1)选取恰当的叙述角度。 (2)注重细节描写 ‎(四)、总结 ‎(五)、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课文后,假如你遇到了这个“小男孩”你会对他说什么?‎ ‎2、小男孩决定运用法律手段要回生活费,使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他希望你当他的律师,你如何才能帮他打赢这场官司?‎ ‎(六)、达标反馈: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完成细解中的同步练习。‎ ‎(七)、板书设计:  ‎ 天真善良 寂寞孤独  小男孩  细心聪明 无望无助  直接原因: 父母离异家庭破碎  根本原因: “两法”落实不力  离异夫妻 缺乏亲情  小男孩父母  推卸责任 法律淡薄 ‎ 八、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15、、《百 合 花》-----茹志鹃 ‎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明白本小说构思和语言上的特点,培养鉴赏小说的能力。‎ 2、 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和主题 3、 ‎、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133‎ 教学重点: 咀嚼本小说清新俊逸的语言。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速读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 教学方法:读启发、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活动导引 1、由于课文内容集中,文字晓畅,情节较简单,所以.课上让学生在规定的10分钟内速读全文,顺手划出字词。 2.、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3、初步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 二、自主学习:‎ ‎(1)、作者及写作背景 茹志鹃,女,1925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 (2)、整体感知 ‎1、 划出字词。 给加点的字正音 撂(liào)  讷讷(nènè)  忸怩(niŭní)  憨憨(hānhān)  执拗(niù)  髻(ji)  尴尬(gāngà)  讪讪 (shànshàn) 瞅 (chôu)  挟(xié)  嬷嬷(mómó)  砦(zhài)  虔诚(qián)  磕磕绊绊(kē)   解释下列词语 张皇   忸怩   憨憨  执拗  尴尬  讪讪   虔诚 三合作学习、1、 讨论交流一 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提示: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根据情节的阶段性,可以分为四部分。 一部分、开端  带路     (从开头到“这都怪我了”)    二部分、发展  借被      (从“我们到包扎所”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三部分、高潮  牺牲/献被(从“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到“两个干硬的馒头”) 四部分、结局  盖被     (从“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到结尾) 2、 讨论交流二  :鉴赏本小说的构思。 具体理解百合花被和百合花在本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媒体打出白色百合花的图片(注意一定要是白色的百合花,这样符合文中的内容和寓意。) 请学生谈看图片的感受,得出白色“百合花”‎ 133‎ 这种花卉的主要特点: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即清丽,纯洁,高雅…… (提示:这是个开发的话题,尽管让学生谈,意思在,就要肯定。) (2)理解跟百合花被相关的情节。 请学生朗读95页描写百合花被的一段文字和96页“刚出门~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同乡)的内容。 再请学生复述被子的最后结局。 四、总结: A/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被子与人物性格关系。 提问: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性格? 各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或补充。 提示:(这也是一个开放型的问题,只要各组学生言之有理,就要肯定。)‎ 明确:美丽、纯洁、善良、高尚。她在情节中,其性格是发展的。刚过门才三天,小通讯员就要借她唯一的嫁妆——一个有着百合花图案的被子,她当然有些舍不得,这种情感在情在理。但当听我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了老百姓之后,“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屋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将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劈手”集中写出了新媳妇用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人殓时的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与先前的娴静羞赧判若两人…… 一句话,小说通过新媳妇对百合花被子处置过程的描写,刻画了人物性格或者说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当然,这个人物性格的发展,还通过其它情节或者细节来表现的。刚开始做救护工作时,她害羞腼腆,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答应做我的下手。可当看到小通讯员为了保护群众而受重伤时,“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试着身子……” 新媳妇已经知道通讯员牺牲了,可她还是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其实是在缝进她的一片深情,所以当“我”劝她“不要缝了”时,“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对“我”的不解以示不满。 总之,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正是人物纯真、高洁的优美心灵和品格的象征。‎ 五达标反馈、作业布置: 1、分组思考问题: “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 2、抄写有关字词。‎ ‎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引 1、讨论上课思考题:“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 2、 讨论细节描写 3、 讨论本文清新俊逸的语言。 二、合作学习 活动流程介绍: 着重讨论活动;分组交流上课问题:“百合花”‎ 133‎ 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 (一)先讨论小通讯员的性格。 由四大部分的情节入手。迅速浏览课文,归纳概括,然后交流。 (看“带路”的情节,即课文5节~“这都怪我了”) 小通讯员 一个极其可爱的普通战士。天真纯洁,充满朝气,对生活和自然无比热爱。即将发起总攻的时刻,还在枪筒上插上几根树枝和野菊花(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他憨厚朴实,拘谨腼腆,比如,“带路”情节中“张皇”“数摸”这两个动词的描写作用。 “张皇”的意思是恐慌、慌张,但在这里却非贬义,这一神态描写,是在写“我”刚刚结识的小通讯员那种腼腆、羞涩、局促,表现他质朴,纯洁的心灵。  “数摸”这一动词更突出了小通讯员那种忸怩的神态,拘谨局促的心理。 但他又十分关心同志,走走停停也好,给我两个馍馍也好,作者十分形象逼真地刻画了一个腼腆、羞涩、局促而又质朴纯洁的小战士形象。 “借被”的情节中,更看出通讯员的憨,不善言辞。 更主要的是由于在革命队伍里受到党的教育和战斗生活的锻炼,他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革命责任感。当他意识到自己借东西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可能会给群众造成不良影响时,就马上松松爽爽地跟“我”前去解释。而借到被子以后,知道这是人家新婚时惟一的嫁妆,心里又立刻感到不安,又要把被子再送回去。 “牺牲/献被”的情节中,更看出小通讯员的崇高精神。在取得总攻胜利的前夕,为了保护担架队员英勇捐躯。表现了他对革命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新媳妇献百合花的被子,明显是与百合花有关的,但小通讯员与百合花有关吗? 有。他纯洁高尚美好的心灵也像百合花一样。 那么,百合花在文中还有什么寓意? 纯洁高尚美好的军民之情。 三探究学习:讨论“我”在文中的作用。 以“我”为视点,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找出文章中表现我心理活动变化的词语来。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生气   兴趣     着恼    亲热    爱上   后悔   心跳   强忍泪水   想推开沉重 作用: 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如11节写“我”对故乡竹海的联想,写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这样写,一方面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才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高尚的英雄,景物美与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抒发了我对故乡无比热爱之情,推动了我的感情发展,即由先前的生气,到发生兴趣和“亲热”‎ 133‎ 起来。 这样写,大大扩展了作品的容量,表现了战士之间那种百合花一样纯洁无邪高尚动人的情感,即人性的美,加强了作品的抒情色彩,增强了作品感人的艺术力量。 同时还更有利于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等多种方式,使结构严谨清晰,又张弛有度,富于节奏感。 四、总结归纳: 由此可见,小说构思是非常巧妙的。表面上看,百合花的纯洁清新美好好像只与新媳妇有关,其实,百合花的特点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的性格,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关联的。 百合花为题的寓意和小说主题的概括 百合花,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本文题目以借代的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更重要的是,百合花,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即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 (四)概括主题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五、达标反馈:作业布置:‎ ‎1练习三和四。 2、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过去了,回首这段美好的时光,每个人都会有许多有趣的和动情的事涌上心头,请撷取一两个片断,写出人情美或者人性美的主题来。字数不少于600字。 六、、老师寄语:‎ 愿你扬起自信的风帆去远航, 在知识的海浪中乘风破浪。‎ 愿你天天拥抱自信, 在狂风暴雨中依然坚强。‎ 愿你年年拥抱自信, 迎接挑战, 走向辉煌。‎ 七、板书设计 百合花 ‎--------茹志鹃 百合花   清丽  纯洁   高雅 新媳妇   娴静  淳朴   善良  纯真  高洁        人性美 性格美 八、教学后记 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16、、《奥 伊 达 的 理 想》 教 案 ‎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白儿童小说构思的特点,培养鉴赏儿童小说的能力。‎ 能力目标:明白本小说的人物性格特点和主题 2、体味轻讽和夸张在小说中的作用。‎ ‎3、咀嚼本小说的语言。‎ 德育目标:学习奥伊达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但同时又不乏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天性的儿童形象。‎ 教学重点:培养鉴赏儿童小说的能力 教学难点: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方法:自读法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133‎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1、这篇小说贴近学生生活,线索清楚,阅读上不会有大障碍。让学生阅读全文,顺手划出字词。‎ ‎2.、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3、理解儿童文学(小说)的特点,分组畅谈对奥依达的印象和理解。‎ 二、活动流程 ‎(一)、自主学习 ‎1、速读全文。‎ ‎2、划出字词。注音解释。‎ 正音 ‎1、瘸腿( )唬( )舷窗( )狡黠( )撅( )煞有介事( )‎ ‎2、多音多义字 着陆( )一着棋( )着火( )沿着( )哽咽( )咽喉( )咽气( )‎ 露出马脚( )露馅儿( )一圈( )猪圈( )挑衅( )挑三拣四( )‎ 解释 : 声嘶力竭—— 大名鼎鼎—— 连绵起伏—— 煞有介事——‎ ‎(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一 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提示:小说以奥伊达的成长为线索,叙写故事,展开情节。‎ 讨论归纳:‎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端,写小时候奥伊达不用父母取的名字,坚持为自己取名“奥伊达”。‎ 第二部分,发展,(从“奥伊达上小学的时候”到“自己是坐在爸爸的膝盖上看完电影的”。)‎ 写上小学时,奥伊达不要特权,坚持要父母为自己买电影票。‎ 第三部分,高潮,(从“以后好长一段时间”到“男孩奥伊达的冒险经过”。)‎ 写奥伊达混上去瑞典的飞机,去北极探险,成功,可在父母、同学的眼中,成了未来的探险家。‎ 第四部分,结局,(从“后来,奥伊达上了中学”到结尾。)‎ 写奥伊达在父母的启发教育下,懂得了做人首先应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公民,并获得了真正的选择上的自由。‎ 讨论交流二 :分组畅谈对奥依达的印象和理解。‎ 提示:儿童小说的特点。儿童小说除了一般小说的特点之外,还有其自己的特点,即反映儿童成长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点和性格,儿童小说要欢欣明快,生动形象,幽默有趣。本小说就符合这样的特点。本文用轻喜剧的笔法,塑造了奥伊达这个儿童形象。‎ ‎4、归纳总结:‎ 133‎ 奥伊达,小说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个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但同时又不乏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天性的儿童形象。作者用轻喜剧的手法,生动刻画了奥伊达的儿童心理和性格特征。 ‎ 一、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的具体表现:很小的时候,就坚持自己取名;上小学时,最大的理想是不要特权,即坚决放弃小孩可以不买票的特权;之后,又想只身去北极探险,成为未来的一名探险家。‎ 二、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表现:坚持为自己取名,可为什么想出这个稀奇古怪的名字,他并不知道,为了放弃“特权”,他无论如何要父母买电影票,可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成熟的孩子竟然“是坐在爸爸的膝盖上看完电影的”;他想尽办法去北极探险,这种冒险行为竟然发生在一个“搞不清楚,到底先有地图还是先有探险家”、去北极探险“主要是觉得冰天雪地的北极总归要比澳大利亚好玩”的孩子身上。特别是为了给自己买一双新鞋,竟然想出了要母亲为自己平日干的零活付劳务费的方法。这一系列细节让读者感觉奥伊达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是那么可爱,同时又是那么真实、自然、有趣。‎ 这几件小事在常人看来是很平常的,甚至是可笑的,但却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所特有的心理特征,对一个 成长中的儿童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独特的。独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和执著以及天真、顽皮、好奇、聪慧,奥伊达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心理特征和性格,既是独特的,又反映了儿童们普遍的心理和性格,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三、活动探究学习 ‎1、 课外阅读一篇儿童小说,体味儿童文学(小说)的特点。‎ ‎2、 抄写字词 ‎3、思考:(1)什么是幽默?本小说在刻画奥伊达和其父母时用了那些幽默的方式?(2)奥依达父母的教育方法,你有怎样的个性看法?你对当今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又有何看法?‎ 第二课时 ‎(一)、活动流程 一合作学习、讨论上课思考题 ‎(1):什么是幽默?幽默是智慧的表现。它是用一种轻松、有趣、乃至荒诞的形式表达人物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社会生活的方式。幽默的特点:表现的东西看似离奇古怪、哭笑不得,实则兴味盎然、妙趣横生,让人回味久远。 这种表达,通常是通过悖谬的方式,即表现出人们目的与行为,手段、过程与结果的矛盾,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等等,让人发出会心的笑,并在笑中体味其中的寓意哲理。 幽默往往和童心连在一起的。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往往更具有天然的幽默感,童真的乐趣。而好的儿童小说,也往往是要表现孩子们的这个特点的。‎ ‎ 儿童小说里如何表达幽默呢?常见的方法是:‎ 一是童年情态和童言稚语的描摹。如上一课,我们把握奥伊达形象时已经知道了一些。(还可以再分析探险情节中的一些儿童心态和行为加以证明。)‎ 二是“一惊一乍”的事件或突发事件的表现。‎ 如本文取名字的情节。‎ 读104页到106页第三行有关文字。‎ 133‎ 思考:本小说在刻画奥伊达和其父母时是怎样运用幽默方式的? 讨论。略 归纳。‎ ‎ 奥伊达的爸爸、妈妈,这是一对既平常又特别爱儿子的父母。对刚出生的儿子,他们同其他父母一样,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可他们的方式却与别人不同。在爸爸的世界里,儿子是小“拜伦”,未来的大诗人;而在妈妈的心目中,儿子是“小杰克逊”,明天的超级名星。为给奥伊达取一个表明自己希望的名字,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最终达成协议,各喊各的,互不干涉。爱和美好的愿望,让爸爸妈妈有了超乎常理的行为,可结果呢,奥伊达的伙伴无所适从,不能理解,奥伊达本人也很苦恼,最后不得不声嘶力竭地给自己取了个莫名其妙的名字。奇怪的是,这个结果爸爸妈妈竟然接受了它,而且大加赞扬它。这又不得不让奥伊达纳闷。取名字的情节,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了父母美好的愿望与离奇言行之间的矛盾冲突,让人发出会心的笑意,同时也让人回味这些妙趣横生的情节中的深意:望子成龙成凤,愿望固然是好的,但必须合乎常理,顺乎自然,切不可以家长的主观愿望强加孩子。文章中描写这些愿望与言行悖谬的情节,或者说惹人发笑的情节比比皆是。如当奥伊达提出要为自己买电影票时,妈妈哄他,爸爸唬他,因为在他们眼中,小奥伊达是个孩子,可当觉得拗不过奥伊达时,只好又暂时屈从于他,为他买回了电影票。这种不听/从便/顺从的做法是当今太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所采取的方法。当奥伊达成了探险“名人”之后,爸爸妈妈又都认为,应该改变原来的想法,决定齐心协力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探险家。他们就是这样,寄希望于儿子,深爱着儿子,但他们的爱都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所给予的爱,是脱离孩子需要的爱,是一种宠爱,甚至错爱,因而往往表现得离奇夸张,让人发笑。当然,这种爱是几乎天下所有父母爱子的那种方式。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不仅善意的表达了奥伊达父母在目的与行为方式方法上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他们的觉悟。当奥伊达的父母从儿子给他们那份账单上发现了他们爱的错位时,于是能够借助回账单这种巧妙的方式给予奥伊达一种真正的爱,一种成功的教育。这是我们今天多数做父母的所不能做到的。所以说,这篇小说的成功在于,不但塑造了奥伊达这一典型的儿童形象,同时还塑造了一对重感情而又理智的父母形象,启发人们应如何做好父母。‎ ‎2讨论问题(2)‎ 对奥依达父母的教育方法,你有怎样的个性看法?你对当今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又有何看法?(如果这题来不及讨论,或可以写篇250字左右的小作,或开一个演讲辩论会也可。)‎ 分组讨论 三、总结归纳评讲。‎ 四、 活动延伸 ‎1、继续进行课上的问题(2)‎ ‎2、继续阅读中文儿童文学中的名篇佳作。‎ ‎3、自己创作一篇童话、寓言或者儿童小说。500字左右。‎ 五:板书 ‎1 儿童小说的特点:反映儿童心理特点和性格,欢欣明快,生动形象,幽默有趣。‎ 板书2 幽默和童心在一起 133‎ 幽默:用轻松、有趣、乃至荒诞的形式表达情感以及生活的方式。‎ 特点:看似离奇古怪、哭笑不得,实则兴味盎然、妙趣横生 悖谬:目的与行为,手段、过程与结果,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矛盾,让人笑,在笑中体味。‎ 六、教学后记: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17、《笑》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能力训练:在分析、朗读的基础上,能有条理地复述各部分的要点。体会课文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思想情感教育:初步感受作者让生活充满笑声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体会课文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积累发 ‎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自主学习: 1.作者 :高士其(1905~1988)中国作家。原名高仕(金其)。福建福州人。生于1905年11月1日,卒于1988年12月9日。1918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8年于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医学博士学位期间,因实验时受甲型脑炎病毒感染 ,留下后遗症,1939年导致全身瘫痪。他于1931年开始发表科学文艺作品。1935年出版与人合著的科学小品集《我们的抗敌英雄》。1949年从香港到北京后,主要从事科学文艺创作。1949~1965年间,创作了大量的科学小品、科学论文和诗歌。他的科学小品,善于把深奥的科学道理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题材广泛,趣味浓郁,知识丰富。他的科学诗歌擅长用形象的比喻说明抽象的科学道理。作品有《揭穿小人国的秘密 》、《我们的土壤妈妈》、《细菌世界探险记》、《生命的起源》、《太阳的工作》、《时间伯伯》、《高士其科学小品甲集》、《土壤世界》、《科学诗》、《你们知道我是谁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高士其谈科普创作》等。高士其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富有战斗性。他是为了战斗而写作。他的作品,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向国民党反动派。  2.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即文艺性说明文,但它与文艺作品不同,它运用文艺手法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切实可靠的知识,而不是塑造形象,因此也称之为生动说明文。  科学小品是科普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方便 、灵活,适应面广,既可 “小题大做”,也可 “大题小做”‎ 133‎ ‎;它可在各学科之间纵横驰骋,甚至将自然科学、现实生活、社会科学联为一体。它融说理、抒情于一体、一身而兼有杂文的犀利、论文的深刻、散文的情致、随笔的轻松、诗的醇郁。所以一篇好的科学小品,在较小的篇幅里有很大的容量,有立体感和纵深感,令人 “俯而读,仰而思”“执卷流连,若难遽别”。  3. 写作背景  本文最初发表在于1981年4月15日的《光明日报》。此时,“文化大革命”已结束4年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正在得到改善,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正逐渐散去,笑容又回到人们脸上。重新焕发了写作热情的作者,尽管年已76岁,残疾的身体多病虚弱,却以欢快激昂的笔调写下了这篇充满笑意的科普短文。  三、合作学习:整体感悟  1.结构分析 ‎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个29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8): 首先从生理功能入手,阐述了“笑”对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   第二部分(9-22):作者将“笑”的“功能”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第三部分(23-29):作者用散文诗般的语言给予“笑”以热烈的讴歌 ,并表达“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美好愿望,这正是作者奋斗一生的最高目标。   2.画结构图 ‎ ‎┏生理功能 → 笑促进人体健康               ┓ 心                             ┃  情        情    笑 ┫社会功能 → 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说“笑”的功能 ┣ 愉       ┃                             ┃ 快         ┗热烈讴歌:→ 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    (美好愿望) ┛  四、问题探究  作者在教学设计>文章结尾发出“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的美好祝愿。阅读课文,简要说说“笑”能给人们的身心和社会生活代理哪些益处?    【明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笑”能促进人体健康,因为人在笑时,能使身体有如下反映:扩张胸肌,产生胃液,促进血液循环,时人的精神饱满。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文中从笑的哲学、笑的本质、笑的现象、笑的内容和笑的形式作了深入分析,证明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及艺术和文学上,都离不开“笑”,“笑”的作用是十分广泛的,它是人们正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心情愉快的一个表现,也是社会生活和谐化的一个标志。  请体会教学设计>文章最后一部分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的作用? ‎ 133‎ ‎   【明确】在教学设计>文章最后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字显得更亲切生动,富有感染力。一般地说,比喻的作用有二: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一但是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帮助人深入理解。有些说明道理的比喻也有使语言形象化的作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可以使所写内容更形象生动,正确地运用拟人,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这一点也正好体现了高士其作品的特色。  五、小结  本文是高士其先生写的一篇关于“笑”的科学小品文,写了“笑”的各方面的功能。当时,作者的遭遇是坎坷的,而且年事已高,身体残疾多病,但他给我们带来的是欢笑和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不仅知道了“笑”的有关科学知识,以及“笑”给人们身心和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还了感受到了作者的闪光的精神:面对挫折不自卑,永远做一个乐观的人,微笑面对生活的挑战、人生的挫折。‎ 六、板书设计 七、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18、《南 州 六 月 荔 枝 丹》 ----贾祖璋 一、教学目的: ‎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能力目标: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3、德育目标:珍爱自然、感悟自然 二、教学重点、难点:‎ ‎    1、重点: 本文的结构方式。 2、难点: 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熟悉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重点和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1、 荔枝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水果中的珍品,史传杨贵妃最爱吃鲜荔。诗人杜牧就曾作诗记之,“长安回望秀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jì)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33‎ 这首诗是他作的《过华清宫绝句》(3首)中的第一首。华清宫故址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县的骊山上,唐玄宗李隆基和妃子杨玉环常来游乐。史载杨妃爱吃鲜荔枝,李隆基每年都令从南方飞马运送到长安,劳民伤财。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在长安回头望见骊山一片锦绣,想到骊山华清宫的盛时,在清晨千门陆续打开了。第三四句写杨贵妃在骊山上见一骑飞来,知道荔枝送到,满心欢喜,而无人知道如此奔忙的驿马原来是送荔枝来的(还以为有什么军国大事呢)。其中有吊古和讽刺的意味。一骑红尘,形容运送荔枝快马如飞,尘土飞扬。骑,指驿使和他骑的马。‎ ‎2、关于荔枝的简介:‎ 荔枝属无患子科。古籍称荔支、离支、丽支,果实成熟时果皮色红艳可观,俗称丹荔。唐朝朱应《扶南记》对荔枝一名解释为:“以其结实时,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以刀劙(lí)其枝,故以为名。”荔枝鲜果色、香、味、形均美,甜香可口,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为“一果上市,百果让路”的珍果,已早被历代墨客所称颂。荔枝全身都是宝,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种类多,且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我国民间常把荔枝作为滋补品,中医用荔枝治病历史悠久,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荔枝核含淀粉57%,是酿酒的原料。荔枝木纹理细密坚实,耐潮防腐,是修建房屋和制作各种家具的优良材料。荔枝根可提取单宁,是上等的防腐涂料。荔枝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一棵30年以上的荔枝树,花期可泌蜜15--20公斤。荔枝蜜是蜜中上品,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糖和20多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和保健滋补作用。荔枝除鲜食外,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和外贸出口最具竞争力的果品。荔枝干早已驰名,近十多年来,荔枝深加工为荔枝酒、荔枝罐头、荔枝汁等系列产品,已畅销国内外市场。荔枝对栽培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很大,种后稍加管理,4--5年便可挂果,一般种后10年树株产可达50公斤,30年树株产在150公斤以上。它结果时间很长,长达几百年甚至千年。‎ ‎3、解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原诗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用古诗蕴藉含蓄,引人入胜。此题内涵丰富: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 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阳历七月);鲜果的色彩丹,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的产地、成熟期、颜色(生态的主要特点之一)。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本文选自《生物学碎锦》,是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 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4、作者简介 贾祖璋,浙江省海宁县人,生于1901年,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曾任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解放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和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等职务。他撰写的科普读物主要有《鸟类研究》、《鸟与文学》、《生命的韧性》、《生物学碎锦》等。他的科学小品,内容充实,构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收入中学课本的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荣获了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 133‎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文 请二至三位学生依次朗读,教师随时在黑板上写下学生读错的字。每个同学朗读后,教师均需对其朗读情况作三言两语的简要评定。‎ 字词正音:‎ ‎ 缯zēng(古代丝织品的通称)  瓤ráng(瓤子)  醴lǐ(甜酒) 酪lào(用乳汁制成的半凝固状食品)  囊náng(口袋)  勃bó(烟起貌)  莆pú(福建莆田县)‎ 三合作探究学习:分析课文。‎ 教师:这节课我们主要解决文章说明的重点和层次问题。大家考虑一下,读过这篇文章之后,你对文章内容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印象最深?‎ 学生略作思索便会答出:荔枝的果实。‎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荔枝是我们平时常见且喜食的水果,因此对它最感兴趣,同时课文对它也介绍得最详尽,所以印象深。‎ 教师:请同学看课文,然后不要遗漏地说出课文介绍详尽到什么地步。‎ 学生看书、思考、作答。‎ 明确:课文介绍详尽到有关荔枝果实的各个方面:外壳的形态,外壳的颜色,荔枝的果形,荔枝果实的大小及重量,壳内的果膜,果肉(假种皮),荔枝的贮藏,荔枝的果核(种子)等,有花才能有果,因而课文还连带介绍了荔枝的花。‎ 教师:课文除了上述内容而外,还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哪些知识?‎ 明确:课文还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分布,古代讲荔枝的专著(书谱),荔枝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的北限、(地区限制)以及提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的建议。‎ 教师:与前面介绍荔枝的果实相比较,哪一部分是本文的主体,为什么?‎ 明确:很显然,介绍荔枝的果实的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因为它是有关荔枝知识的重点,同时也是一般读者最感兴趣、最乐于了解的知识,因此作者写作时,把它作为主体,进行详细介绍。这再一次说明作为科普作品,在对某种事物进行介绍说明时,要依据所要说明的事物的自身特点和读者的认知需求,来合理安排文章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教师:既然介绍荔枝的果实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那么后面有关荔枝的产地、书谱、习性、生长北限和建议的部分自然就是次要的了。请问同学们,文章将后面的次要部分删掉行不行?‎ 估计同学能作出否定的回答。但理由未必圆满充分。‎ 明确:不行。我们首先要搞清“主要”和“次要”与整篇文章的关系。“主要”和“次要”是就其在表达一篇文章的主旨时所起的作用的大小、重轻而言,而不是指对一篇文章是否必要而言的。“次要”不等于“不必要”,“主要”和“次要”对一篇文章而言都是“必要”的。‎ 其次,我们就这篇课文来谈。如果文章题目改作《荔枝的果实》的话,那自然可以考虑删掉后面的部分。而本文是讲荔枝,因此有关荔枝的知识都应作介绍,而不能只介绍其果实,这样内容才全面。另外,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考虑,作者不仅把有关荔枝的知识介绍给了读者,而且提出了“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的建议,体现了作者写作意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后面的次要部分是不能删掉的。‎ 133‎ 四、小结 五、板书:‎ ‎(一)从对小学时学过的《荔枝图序》质疑写起,引出下文。(1)‎ ‎(二)主要说明荔枝果实的形态特点。(2-10)‎ ‎1.荔枝的果 ‎① 荔枝的外部形态(2-5)‎ A 荔枝外壳构造;B 荔枝外壳的颜色;C 荔枝的形状;D 荔枝的大小及重量 ‎② 荔枝的内部构造(6-9)‎ A 荔枝的壳膜;B 荔枝的果肉;C 荔枝的贮藏;D 荔枝的果核 ‎2.荔枝的花(10)‎ ‎(三)主要介绍有关荔枝的生产情况(11-14)‎ ‎1.荔枝的产地分布 2.古代的荔枝书谱 ‎3.荔枝的生长习性及生长北 4.提出建议:大力发展荔枝生产,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本文的说明顺序为先主(荔枝的形态特点)后次(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及建议),而介绍荔枝的形态特点时是按由表(外部形态)及里(内部构造)的顺序。在说明荔枝的外部形态时,则按壳面的构造——色泽——外形——大小及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而介绍内部构造时又是按壳膜--果肉--果核从外到内的顺序。‎ 这样来写,条理清晰,内容全面、主次鲜明,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其他知识。‎ 七、布置作业: 筛选课文主要信息,把这篇文章改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平实的说明性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认识本文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一、自主学习:回顾旧知 二、合作学习:学习新知 ‎(一)精读课文,聚焦说明方法 提问:这篇文章在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体会其作用。‎ 师生共同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说明方法,常见的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解释、列图表等。‎ 分析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1.举例子(板书)略 ‎2.打比方(板书)‎ 直接比喻说明,如说明荔枝壳面形态时,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说明荔枝的果形时说“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优良的荔枝的种子时说“形状很小,有似丁香”;在说明荔枝外壳的色泽时说“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等。‎ ‎◇、引用古籍或诗文作喻,如“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 ‎(作用:形象,使人易于理解生动,有文学情趣)‎ 133‎ ‎3.数字说明(板书) (作用:准确、客观、具体……)‎ ‎4.引用说明(板书) 举例略 ‎(作用:确凿可信……既扩大了文章的知识内容,又增强了思想性,还增加了文学情趣。)‎ ‎5.作比较: ‎ ‎   “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有似丁香。”‎ ‎6.分类别:‎ ‎ “广东有双季荔枝,……又有四季荔枝,……‎ ‎7.下定义:‎ ‎“荔枝壳表面……特称龟裂片。”、“两侧……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 ‎(作用:准确、科学……)‎ 三、探究学习:揣摩语言,体会本文的科学性、文学性 ‎1、科学性。‎ ‎(1)运用确凿的事实(包括有关历史事实)和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 举例说明这些例子有现实的,如“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有来自调查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也有来自古籍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 数字说明有时用确实的数字,如“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又有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有时用估计数字,如“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用数字说明可以使读者对事物获得具体的印象。‎ ‎(2)既重视引用古代有关荔枝的知识作为依据,又注意纠正其不确切的地方。‎ 例: 在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的话之后,在第二自然段里指出第一句“壳如红缯”的确也还有不足之处;在第六自然段里指出“膜如紫绡”的形容则“是把壳肉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 ‎2、文学性 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除了注意介绍知识的科学性外,还使用了不少生动、形象的语言,突出了文章的文艺性和形象性。尤其是有二十多处引用了古代诗文,不仅丰富了内容,而且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标题“南州六月荔枝丹”本身就十分吸引人。前半篇以白居易《荔枝图序》为线索,对荔枝果实逐层说明。其间又引“飞焰欲横天”(郭明章《荔枝》)、“红云几万重”(邓肃《看荔枝》)等诗句描写荔枝的颜色;引“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徐《咏荔枝膜》)诗句表现荔枝的膜,更加收到良好的效果。引用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第一首,一方面印证了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同时揭露封建帝王、王妃的奢侈生活,增强了思想性。引用的文字生动活泼,具有文学韵味,增强了阅读兴趣,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本文引用特色鉴赏分析。‎ 一是比喻描写性引用 文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的一段:“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133‎ 这一段描写,按照荔枝形态特点和人们认识事物先外后内的顺序,连用“红缯”、“紫绡”、“冰雪”、“醴酪”四个比喻,写出荔枝外壳色彩的红艳,内膜质地的轻柔,瓤肉的洁白,浆汁的香甜。可谓描形摹状,细致入微。在解说“壳如红缯”时,先以特写笔法,描述了荔枝的壳面构造,纠正了《荔枝图序》的不足。接着引用“绛囊”、“红星”、“珊瑚珠”三个比喻,说明荔枝的红色。最后推而广之,引用“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诗句,以全景镜头,描写整片荔枝林的颜色,不仅给人以物的形象,而且给人以诗的意境。在说明荔枝膜时,先纠正“膜如紫绡”是“把壳内壁花纹当作膜的花纹”之误,然后引《咏荔枝膜》诗:“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荷瓣”“桃花”喻其形色,“风前落”描其轻柔,“雨后娇”状其鲜艳。这种用特写的手法交叉的比喻从动态来描绘,比起“膜如紫绡”的静态描写,就显得更加生动形象了。‎ 二是对比议论性引用 有些诗文,并非直接描写荔枝。但经作者巧妙地从另一角度加以引用,同样收到说明的效果。杜牧的《过华清宫》,原旨是借进奉荔枝一事,讥讽唐玄宗荒淫祸国,以致酿成历史悲剧。然其事却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有关。作者即于此着眼。在说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时,直接引用《荔枝图序》以后,又特别指出在今天科学技术条件下,荔枝的贮藏期已能达到一个月,而且还在进一步延长,以适应长途运输,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似乎本旨已明,无须再续。然而文章并不就此带住,而是扩展开去,翻出一层,从荔枝的不耐贮藏引出唐代统治者为享受鲜荔枝而给人民造成苦难的解说,和上文组成对比。最后,引《过华清宫》作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不仅是荔枝不耐贮藏的例证,也是当时人民苦难的见证。引文既扩大了文章的知识内容,又增强了思想内容,使今天品尝过鲜荔枝的人,不能不慨古怀今,油然生幸福之感。‎ 三是举例考证性引用。‎ 在说明荔枝的栽培历史时,文章也引用了一些资料,如引《三山志》的记载,引宋徽宗和文征明的诗句,其作用在于列举荔枝北移失败的史例,以证实上文关于荔枝性喜温暖,畏惧霜害,“成都、福州是它生长北限”的说明。这是一种“引用证明”,和前两种引用不同。这些引用,既扩大了知识面,使有关荔枝栽培的说明有充分的依据,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性,又避免了园艺教科书式的平板枯燥,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特色。‎ 大量引用古诗文,来说明荔枝的有关知识,既增强了说服力,又增强了文艺性。如果抽掉了本文中十多处的古诗文,就会变成枯燥乏味的说明书。‎ 四、拓展阅读 白居易《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五、达标反馈:作业 133‎ 用文艺性笔调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家乡出产的一种水果或其他特产,力求写出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味。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地加以介绍;妥善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注意写作顺序,写得简单明了,有条不紊;运用说明、描写等多种手法说明事物,有意识地打比方,使文章通俗生动。 ‎ 外壳 颜色 (表)‎ 六、板书设计          外形 形状 大小 形态果实(1-10) 外膜 果肉 (里)‎ ‎(主) 果实 内核 花儿 南州六月荔枝丹 ‎ 有关情况(11-14) 产地习性 ‎ (次)‎ 七、教学后记: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19、《善 待 家 园》 ‎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后果,理解“人祸”的主要原因;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 教学重难点:了解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及严重后果。 ‎ 教学方法;自读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作者简介及题目解说    本文是《国土资源报》记者吴岗写的报告文学,发表于2001年第6期《啄木鸟》杂志。作者以令人触目惊心的大量事实,展示了我国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呼吁每个公民善待自己,善待家园。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悟  结构分析  (1)本文除导语、结语外,主体共有3个小节,归纳如下:  导语:作者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展示了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后果,点出“人祸”是主要原因。  第一部节(标题1):“珊瑚礁不仅仅是美丽的”,主要披露了海南省文昌市80%珊瑚礁海岸带遭到严破坏的情况。   第二部分(标题2): “大山是知恩图报的”,以北京延庆县的两个山村的不同遭遇为例,说明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标题3): “裸露的土地就像裸体的我们自己”,揭示了垦草种粮、过度放牧造成内蒙古草原大面积沙漠化,生态日益严重。  结语:作者再次呼吁“善待家园,就是善待自己”,“防治地质灾害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尾呼应。  三、问题探究学习 1.为什么说“人祸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试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明确】全文除导语和简短的结语之外,主体由三部分组成。  在导语中,作者对地质灾害作了简要介绍之后,便以一组令人震惊的数字警示我们: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主体部分的第一节“珊瑚礁不仅仅是美丽的”‎ 133‎ ‎,主要披露的是海南省文昌市80%的珊瑚礁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其原因一是挖珊瑚礁当作旅游纪念品卖钱,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以珊瑚礁为原料烧石灰,个人的腰包鼓起来了,而“海岸线的天然屏障就这样被破坏了”,要想恢复“至少要等上一千年”。  第二节“大山是知恩图报的”,以北京延庆县两个山村的不同遭遇为例,说明了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相当恶劣的东三岔村,由于村民对大山进行了综合治理,抵抗住了特大暴雨的袭击,如今像一个景色宜人的森林公园;而相距仅八公里的松树沟村却在同一场大暴雨的袭击下诱发了泥石流,成了碎石的世界,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第三节“裸露的土地就像裸体的我们自己”,揭示了垦草种粮、过度放牧造成内蒙古草原大面积沙漠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  作者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一个同样的事实:人祸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治地质灾害?   【明确】作者希望每个公民都认识到地质灾害的严重性,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善待我们的家园;希望不要以急功近利的行为去破坏生态平衡;希望有关领导和群众都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进行环境综合治理,以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3.教学设计>文章中用了大量的数据,有什么作用?  【明确】教学设计>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充分说明了我国地质灾害的广泛性、严重性,增强了教学设计>文章的说服力,使人们受到强烈震撼,从而激发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阅读本文,你如何理解“善待家园”的意义?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善待家园”就是要人们自觉地保护环境,合理地利用资源,时刻有责任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我认为作者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人,他的用事实说话,自始至终饱含激情,站在时代的高度,奋力呼喊的有志之士。  4.哪些“人祸”可引发地质灾害?  【明确】人祸已经成为我国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肆意采伐树木、随意开垦、过度放牧等使天然植被被破坏会导致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增多,过渡不合理、不科学地采矿会导致煤岩和瓦斯突发;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地面沉降,威胁城市安全;修路切坡,建筑切坡,会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  人类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呈逐年上升趋势,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往往造成地质灾害,毁坏自己的家园。所以,天灾难免,人祸能防,我们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小结  本文作者以令人触目心惊的大量事实,无可辩驳的确凿数字,展示了我国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揭示了“人祸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呼吁每个公民善待自己,善待家园,把防治地质灾害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 五、达标反馈:课后习题 六、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133‎ ‎20、《龙永图趣说WTO》   ---甘志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加入WTO的重要意义。   2、认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树立规则意识的必要性。   3、理解类比手法在本文中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介绍中国WTO首席代表龙永图及中国入世背景 1、中国入世背景简介:  ‎2001年11月11日,在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之后,我国终于完成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所有法律程序,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中国WTO首席代表龙永图简介: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生字识记 诺(nuò):1.答应、允许。2.答应的声音。仔(zǎi):1.儿子。2.男青年。3.幼小的动物。捷(jié):1.快。2.战胜。韬(tāo):1.弓或剑的套子。2.比喻隐藏。3.兵法。晦(huì):1.农历每月的末一天。2.昏暗,不明显。3.夜晚。4.隐藏。如:韬晦。匍(pú):匍匐(fú):爬行。 2、词语识记 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按哪个办法做才好。 韬光养晦: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韬,比喻隐藏。养晦,隐居待时。 份额:整体中分占的数量。 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转让技术等活动,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与当地资本合股拥有企业的国际性公司。也叫多国公司。 3、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关于WTO的有关资料,知道中国加入WTO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 4、初步领略龙永图的语言风格。 5、学生自读课文,概述全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和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  小组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点拨。  基本明确各部分主要内容和说明方法:  第一部分:说明中国加入WTO的一个好处。  第二部分:说明中国必须加入世界经济主流,并且要遵守国际通行的规则。  第三部分:说明遵守国际通行规则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说明树立规则意识是一种社会责任,中国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第五部分:说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应逐步进入世界跨国公司的生产环节和销售渠道,进而争取有所作为。  从五个部分的小标题可以看出,龙永图主要是运用类比的方法“趣说”中国加入WTO的复杂道理的。 三、布置作业 思考:题目中的“趣说”文中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阅读这样的文章你有怎样的感受? ‎ 133‎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查阅工具书,了解什么是“类比”,并思考“类比”法在文中的作用。 二、合作学习:(1、)小组讨论交流   文中如何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复杂的道理的?举例说明。   讨论后交流,明确:‎ ‎1.第一节以两个人打架这一形象比喻来说明中国加入WTO的一个好处是有利于解决贸易摩擦和纠纷。 2.第二节以篮球比赛这一形象比喻来说明,如果中国想加入世界主流,首先得遵守国际通行的规则,然后才能谈改变规则的问题。 3.第三节以卖菜的小贩作比,我们想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不遵守规则是行不通的。 4.第四节举小孩冲马桶的例子,强调树立规则意识在我们中国是长期的任务。 5.第五节以打工仔为例,我们应敢于给世界上大的跨国公司当帮手、打工,慢慢地进入它的生产环节和销售渠道,最后才能有所作为。 教师点拨: 龙永图运用类比的方法,以生动形象的比喻,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透辟深刻地解说了中国“入世”的重要意义,表现出他对有关政策的熟习,也表现了他高超的语言技巧。学习本文,也让我们感受到他深深的爱国之情。阅读本文,我们还能从中得到许多启示,如树立规则意识等。 (2)、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一)重难点句子 1、“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比较弱,美国等西方国家比较强,面对面解决处于不利的地位,我们便希望把问题拿到WTO多边机制去解决。”这句话是说加入WTO以后,有利于中国解决贸易摩擦和纠纷,由世贸组织为我们主持公道。 2、“中国要加入WTO就要做出遵守WTO规则和逐步开放市场的承诺,目的是为了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这句话是说中国要加入WTO,首要问题要学会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否则自己要吃大亏的。 (二)对课文第三节第2段的诠释 第2段是讲中国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要把生意做大,就一定要进入市场,而进入市场就要遵守市场的规则,还要和方方面面搞好关系,这样才能成为市场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中国加入WTO也是如此,不遵守规则是行不通的。 三、探究学习:写作特点 表达方式:生动的说明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词语运用:浅显、通俗、形象的语言,将说明对象说明得生动、易懂。 中心表达:龙永图以形象生动的比喻、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透辟深刻地解说了“入世”的重要意义。  写作借鉴: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说明,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我们在写作说明文时值得学习的地方。WTO对中国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字眼、抽象的词语,到底中国加入WTO有何好处呢?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让人们明白呢?‎龙永图 133‎ 先生采用生动的比喻、幽默的语言进行了说明。如在讲中国加入WTO的一个好处是有利于解决贸易摩擦和纠纷,他生动地说:“一个大个子和小个子发生矛盾时,大个子最喜欢两个人面对面解决,把小个子拉到阴暗的角落里单挑,狠揍一顿,小个子则希望把冲突拿到人多的地方去,希望有人主持公道,请大家来评评理。所以,我们是愿意使用WTO的多边争端解决机制的。”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问题解释的通俗易懂,这是我们写作说明文时值得借鉴的地方。 四、达标反馈:当堂练习 1、“小孩冲马桶”的例子给你什么启示? 2、“WTO与打工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1、一个人应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遵守规则的习惯,这样的品质非常可贵。 点拨:注意从文中找作者的观点、看法,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把握正确答案。 3、一个人要想大有作为,就不能怕丢面子,就要有一种埋头苦干的精神,要有谦虚学习的态度。  点拨: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思想。 4、布置作业:以“规则”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自己对树立规则意识的见解。 五、板书设计   全文由五个小节组成,把WTO形象地比作:   与两个人打架  与篮球比赛 与卖菜的小贩   与小孩冲马桶 与打工仔 六、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21、《古 文 二 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工具书自主阅读理解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能够评价文中的人物和事件。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中“四知”、“私心”的寓意。‎ ‎3、德育目标:学习古人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文章的写法。 ‎ 教学方法:自读法、讨论法 比较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讲解《四知》 一、导入: 以目前的社会现状为楔子,列举贪官污吏(胡长清、成克杰、陈希同为例)的种种行径加以导入。 二、自主学习:1、题目解说: “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题目是编者加的。 2、作者、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 133‎ 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 3、生字、词语识记 骘(zhì):安排;定。如:评骘。 辟: 1.(pì)①开辟。如:各家开辟出绿地。②透彻。如:精辟。③驳斥或排除。如:辟谣。 2.(bì)①排除。如:辟邪。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如:辟举。本文取此义。 谒(yè):谒见。涿(zhuō):地名。辄(zhé):总是,就。便(biàn): 1. 方便,便利。如:轻便。本文取此义。 2. 非方式的,简单平常的。如:便饭。 3. 排泄屎、尿。如:大便。 悫(què):恭谨,诚实。 藉:1.(jiè)垫在下面的东西。如:枕藉。 2. (jí)①践踏;侮辱。②盛多;杂乱。 三合作学习:1、交流翻译《四知》(略) 2、结构分析:本文分成两层,一、杨震拒金。二、杨震的清廉及对子孙的教育。 四、探究学习:、本文写法上有何特点 ‎ 写法全解:课文以杨、王二人的对白勾勒人物形象,寥寥数语,却将人物描写的有血有肉。并以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出杨震的公正廉洁,自律慎独的清官形象。为后人所敬仰。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学习:研究分析《私心》  1、第五伦简介: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他的祖先是战国时齐国的田氏。田氏在西汉初迁徙至皇帝陵园的很多,所以以迁徙的次序作为姓氏。 2、课文注释: (翻译略)‎ ‎3、结构分析:全文分成两层,一、(自“伦奉公尽节……亦以此见轻”)写第五伦一心奉公,清洁廉明。 二、(自“或问伦曰……岂可以谓无私乎?”)写第五伦向别人解释“私心”。  4、研讨课文: 1)、本文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特点? 语言简洁,朴素无华;语言刻画形象传神;个性化的语言,非常鲜明地刻画出人物形象。以人物对白来表现性格。 2)、讨论杨震和第五伦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教育意义 搜集两个人物的相关资料,现代社会这样的人物你知道几位,整理1-2位人物的事迹,说说他们的社会价值何在,并整理成文。 发人深省,让读者扪心自省。如第五伦有“私心”的两件事,使人扪心自问,促使每人都来挖掘自己深处的私心杂念。 5、主题分析:通过第五伦一心奉公,尽守节操,公正无私,来赞扬其高尚的无私的品质,进而以其私心反衬第五伦的情操。 6、整理收获:涉及两个方面:知识与能力,人格追求。 二、布置作业: (1)背诵积累文言语词。 ‎ 133‎ ‎ (2)课外阅读杨震《毁屋留名》故事及《乐羊子妻》的故事。 (3)杨震拒金,第五伦无私,这些清官都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你以“无私”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三、板书设计            四 知 拒收下属贿赂————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拒绝为子孙开产业——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私 心 无私 辄叱诸子                  正面描写 奏记便宜一并封上 有私 不能忘故人                  反面衬托 子有病,不省视竟夕不眠 四、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22、《与 朱 元 思 书》教 案 ‎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了解“骈文”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 ‎ 2、注意本文中对偶句的现象,学会将全文翻译成白话文,培养阅读文言文语感的能力。‎ ‎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有层次、动静相生、拟人、比喻、夸张等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文言文,侧重阅读,要反复读,熟读成诵;在内容探究上,要学生分析作者写景的目的,从而领悟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在写作训练中,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描写角度和多种修辞方法进行写作,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协作讨论,教师启发点拨等方法完成该文的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对富春江优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二)重点:文言词汇,抓住富春江水的绮丽多姿这个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 ‎(三)难点: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他对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和思想。‎ ‎(四)教学突破:通过自读课文、自学讨论、合作交流,理解作者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把握主旨。通过写作练习,使学生明白以多种角度、多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得景物描写具体生动,增添文章文采,突出文章主题思想的好处。‎ ‎(五)、教学方法:读启发、谈话法、‎ ‎(六)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133‎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3、精读课文,把握文章感情。4、回味迁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入 ‎1、多媒体展示:在浙江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景色特别优美,南朝时有一位文人吴均见到这种美景后,迫不及待的给他的友人朱元思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描绘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外,他还表达了欣赏这种优美景色后与众不同的情感。那么究竟他描写了怎样一幅优美的景色呢?又表达了怎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吧。‎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引发学习兴趣。)‎ ‎2、简介文体和作者 ‎ 文体 :我们学过的文言文的体裁有说、铭,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言体裁“骈文”。‎ ‎ (回忆学过的文言体裁:说、铭,简单了解文言体裁“骈文”。)‎ 骈文,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又称“四六文”。‎ 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文风格清拔而有古气,称为“吴均体”,大家都仿效他。‎ ‎(了解作者吴均)‎ 二、自主学习:阅读全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 1、指导学生一读,读准音,通文意。‎ ‎(教师对于疑难问题及时解答,如“东西”“ 夹岸”“泠泠”等的解释。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释,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疏通文意。)‎ ‎ 2、通过诵读,读出语言的神韵。‎ ‎ 通过联想,领悟语言的美。‎ ‎(运用多媒体听配乐朗诵,在音乐和图片的帮助下,认真体会作者的语言,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学习:精读细品,分析内容,把握主旨 ‎1、指导学生默读文章,思考:你能在文章中找到作者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特点进行概括性描写的句子吗?‎ ‎(学生讨论、总结: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教师小结:作者在第一段中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为自己对富春江风光的高度概括和由衷的赞叹,并作“文眼”统领全篇,开头第一段从结构上看,是总写。为下文内容的进一步展开埋下了伏笔。由此可见,本文可分为两层。‎ ‎ 2、既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一句,作者那么又是如何具体详细为我们描绘富春江水“奇”“异”的景色特点呢?‎ ‎(学生讨论、总结一:水,分别表现了它的清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苯。”)‎ ‎(学生讨论、总结二:山的奇异主要表现在树多、山高、景美三个方面。)‎ ‎(学生讨论、总结三:作者在第二段中首先采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正面和侧面两个不同的角度突出了“异水”的清澈透明特点,然后采用同样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异水”的湍急奔腾的气势。)‎ 133‎ 教师总结:作者在第二段中首先对水进行描写,分前后两个层次来描写水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丰富了富春江水的特色。这样写能显示作者感情色彩的变化,场面变化和文章节奏的变化。作者用他的妙笔,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 ‎3、在描写了异水之后,作者又是如何爪住山“奇”来描写的呢?‎ ‎(学生讨论、总结一:在写山时文章逐层展开,多角度的分别描写了群山、树木,以及其中的泉水、百鸟、鸣蝉、山猿,特别是突出了它们的声音。)‎ ‎(学生讨论、总结二: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描写中除了运用多种修辞外,还从视觉、听觉角度来描绘各种景色,有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了生命活力,使人感受到大自然强烈的生命节奏。作者在描写山中的各种声音时,各种声音仿佛是交织成优美的山林交响曲。山林变成了美好的音乐世界,表面上似乎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可以由学生讨论明确:这种方法叫“以动衬静”,教师应及时表扬,可举例,如“”)最后四句写景,表现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照应前文“寒树”写出了枝繁叶茂,给人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感觉。‎ ‎4、要求学生再读本段,思考:我在开始就讲过,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那么大家能否说一说作者通过写景究竟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呢?文章中是否有相应的句子表现出来?‎ ‎(学生讨论、总结一:从全文看,作者表现了他对大自然优美景色由衷的赞美。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和“鸢飞唳天者,望蜂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等句子。‎ ‎(学生讨论、总结二:根据文章下注释中对“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和“鸢飞唳天者,望蜂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个句子的翻译来理解,作者是触景生情,自然产生出许多感慨。这些感慨不仅用的幽静安闲和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并且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教师总结: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行船游江的真实感受出发,极力刻画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山水景色,以鲜明生动的笔墨描绘了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明确本文中心,学生齐读句子,领会文章主旨。)‎ 四、指导学生再读在探究学习,细细品味文章写作特点 ‎(一)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体会 讨论:1、文章采用了许多不同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等。‎ ‎ 2、在景色的描写过程中,有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感受来表现的。‎ ‎3、语言非常生动形象,有节奏,读来朗朗上口,有诗歌的味道。‎ ‎-----------------。‎ 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角度多变,表现手法多样。使形象生动丰满,立体感特别强,尤其景物的动静对比描写突出。‎ ‎2、笔法灵活,构想巧妙。作者先总后分,全文以情驭景,以景生情,挥洒自如,虽然全文没有一处写人,但是使读的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 133‎ ‎3、语言清新流畅,精与锤炼。本文是骈文,语言优美、音韵铿锵,句式整齐、充满了音乐美,不愧为山水游记中的上乘作品。(可以联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二)指导学生背诵,比较阅读,回味迁移 比较阅读本文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周敦颐的《爱莲说》、刘禹锡的《陋室铭》等文章。再次把握本文的语言特色和文章主旨。‎ 练习:运用不同描写方法及通过不同描写角度,表现一处景色。如:《家乡的太湖》。‎ 五、文章总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短文,语言生动优美,巧妙地运用各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理解作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六【板书设计】‎ 七、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23《送 东 阳 马 生 序》教 案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文中的对比展开讨论,层层剥茧,领会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教学重点: 文章的内容层次和作者刻苦求学、自大励奋进的精神。‎ 教学难点: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启发、比较法、感悟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简介作者:‎ ‎  宋濂(1310—‎ 133‎ ‎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金华)人。早年家境贫寒,因能刻苦自学,终以文名称世。元末被举荐为翰林院编修,固辞不就。隐居山中,潜心著述。明初应聘到应天(今南京)任江南儒学提举,后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一,参与明初礼制重建,受到明达祖朱元璋的器重。后因事牵扯连贬谪四处茂州,客死茂州。作品有《宋学士全集》。‎ ‎2、简介序 ‎ 序是古文的一种文体,送别时賹之言明序。古人送别时,往往以诗相赠,有时还给这些诗写上一篇序,以介绍有关情况。唐初以后,单独写的临别赠言的文章也叫序,内容多是勉励、劝慰兼抒发自己胸臆,或对某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叫赠序。本文就是的名士宋濂写给同乡晚辈的一篇赠序。‎ ‎3、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 ‎ 囊萤映雪:囊萤,以囊盛萤。《晋书·东胤传》:“(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以照书,以认继日焉。”《尚友录》卷四:“孙康,晋京北人,性敏好学,家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 ‎ 悬梁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址三引《汉书》:“孙花色品种字文宝,发学,晨夕不休。乃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时大儒。”‎ ‎ 凿壁偷光:又作穿壁引光。《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画荻教子:《宋史欧阳修传》:“(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学书。‎ 教读新课:‎ 一、教读1-2自然段 ‎(一)自主学习 ‎1、掌握重点词句 ‎(1)、余幼时即嗜学。嗜:喜欢。‎ ‎(2)、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致:得到。假:借。‎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游:交往。趋:跑。‎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到。‎ ‎(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被:披。腰:腰戴。‎ ‎(二)、合作学习:内容理解 我求学时的有哪些不利因素,我是如何克服的,取得的效果如何?‎ 讨论明确:‎ ‎(1)、致书之难。‎ 因为家中贫寒,没有钱买书。解决的办法是向藏书人家借,亲自抄写,并且从不超过约定的期限,艰守信用。在抄书过程中,天寒地冻,砚池中的水结成冰,手指都不能伸直,但我依然不敢懈怠。所以,因为我讲信用,所以大家乐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有机会博览群书。‎ ‎(2)、从师之劳。‎ 所居之处地名人硕师和他交往,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难以得到解答。解决的办法是跑至百里外求师,且对待老师的态度是毕恭毕敬,对老师要察颜观色,等到他休息好了,还要等到他怒气消了,心平气和了,才敢去请教。所以最终结果是“卒获有所闻”。‎ ‎(3)、奔走之苦。‎ 133‎ 奔走的路途遥远,季节又是寒冬腊月,路又崎岖不平,还有大风大雪,走到目的地后,手和脚被冻裂了而全然不知,四肢都冻僵了,要旅店的人用热水温棉袄覆盖才能暖过来。‎ ‎(4)、生活之艰。‎ 比较点 我 同舍生 吃 ‎ ‎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日多食,有鲜肥滋味之享。‎ 穿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感受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 二、教读3-4自然段 ‎ (一)自主学习 ‎1、掌握重点词句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2)、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3)、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二)、合作学习 内容讨论 ‎(1)、太学生和我年幼时的求学相比,有哪些优越之处?‎ 讨论明确:‎ 比较点 我 太学生 吃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廪稍之供 穿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岁有裘葛之遗 住 寓逆旅主人 坐大厦之下诵诗书 行 行深山巨谷中 无奔走之劳 师 未尝稍降辞色 未有问而不告 书 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结论:其业有不精者,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2)、本文最后一段表明了写作原因及目的,写作原因及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 原因大约有两点:一是马生得到同辈的赞赏,是位“善学者”;二是同乡之谊。目的是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学习。‎ ‎(三)探究学习 手法小结 :本文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讨论明确:‎ 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对比论证,作者在对比中突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在生活上,吃的方面,“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与“廪稍之供”对比;穿的方面,“缊袍敝衣”与“裘葛之遗”对比;在学习上,读书方面,“行深山巨谷中”与“坐大厦之下诵诗书”对比;老师方面,“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未尝稍降辞 色”与“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对比;书本方面,“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与“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对比。‎ 133‎ ‎  拓展:‎ 励志名言 ‎1、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2  一个有决心的人终将找到他的路。——英国谚语。‎ ‎3、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 ‎4、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5、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司马光。‎ ‎6、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格言。‎ ‎7、 驶出避风的港湾,才能真正认识大海。——日本谚语。‎ ‎8、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四)板书设计:‎ ‎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不敢稍逾越 ‎ 求学勤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 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东阳马生 ‎ 余:足肤皲裂而不知 四支僵劲不能动 无鲜肥滋味之享 ‎ 求学艰 口体之奉不若人而不知 对比 ‎ 同舍生: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烨然若神人 艰苦求学--------------卒有所获 勤奋学习(自励;励人)‎ ‎(五)、达标反馈:自谈感悟,提高学习成绩 ‎(六)教学后记:‎ 亮点:通过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文中的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对文中对比的写作手法也有所了解;能体会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待改进之处: ‎ ‎24、《与 妻 书》教 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能力目标: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 ‎(三)、德育目标:学习主人翁“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133‎ 二、教学重点:疏通全文,识记重点实词意义和虚词用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 四、教学方法:自读法、圈注法,交流法 五、教学时间:2课时 ‎(一)、导入激趣 ‎(二)、自主学习:结合注释,自译课文,理清全文结构 ‎(三)、合作学习:‎ ‎1、在这封遗书中,作者反复强调的是“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中心思想。这一中心思想是怎样贯穿全文的?‎ 分析:文章第1段“吾作此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这句话,说明了写遗书时的心情和原因,在说明心情时即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说明原因则正是为了引出“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2段中“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则是直接提出了全文的中心。第3段集中抒发了“吾真真不能忘汝也”的感情,呼应了中心前半的“吾至爱汝”。第4段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呼应了中心后半点的“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5段进一步呼应“吾至爱汝”,表达了自己“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的心愿。第6段围绕着“汝幸而偶我,……卒不忍独善其身”这个中心句,慨叹“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幸”,“吾至爱汝”;“不幸”,使自己“就死”。第7段希望妻子“当尽吾意”,这里的“吾意”,就是遗书的中心,以此结束全文。‎ ‎2、“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作者是个革命者,当然是不相信有鬼的,至于“望其真有”,一则说明自己对妻子的“至爱”,二则用来安慰妻子。这哀痛欲绝的话,同样反映了作者为革命而死的高尚胸怀。‎ ‎3、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正气歌”,是一篇“檄文”?‎ 分析:说它是一曲“正气歌”,因为文章中充满着革命豪情,烈士视死如归,“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足以说明这一点。说它是“檄文”,因为文章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 ‎4、“卒不忍独善其身”一句的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提示:“独善其身”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只顾自己好,不顾别人。林觉民虽“至爱”妻子,他要把这种爱推广到普天下受苦人身上,因此不愿“独善其身”。这句话是全文的总结。‎ ‎5、全文分为几段,并分析每段的关键性句子。‎ 133‎ 提示:全文7段,每段大致都有关键性的句子。第1段,“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开门见山,点明这是绝笔书。第2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是全文纲领性的句子,全文说理,由此而开展。第3段,“汝忆否?”一个“忆”字,带出一连串的回忆。第4段,“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能忍之乎”这个反问,极其有力。因为不能忍,故挺身而出,乐于牺牲自己。第5段,“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再次表达至爱之情,从另一方面解释“恐汝不察 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第6段,“卒不忍独善其身”,点明为革命而必死之心。第7段,“当尽吾意为幸”,搁笔时的希望。‎ ‎6、文章开头说,“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向妻子解释的?‎ 分析:一方面表明他是爱妻子的;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不忍当前时势,愿“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7、文章第2自然段中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而在第4段末了又说“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是简单的重复还是论述的深入?‎ 分析:是论述的深入。第一次向妻子解释,是在概括的述说后得出的结论;第二次说“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是在详细叙述钟爱之情以及与当时形势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 ‎8、有人说,很多革命烈士的遗书往往写得激昂慷慨、大义凛然,而《与妻书》为何如此委婉,“汝忆否?”一节,近乎闲情逸致?‎ 分析:这是一封非同平常的绝笔书,因为担心妻子不理解而产生误会,因此处处要作安慰与解释;再则,写爱得深——爱妻子,爱生活,更见其精神境界之高,死得伟大。‎ ‎9、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 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是抒情为主,以情见长,兼及记叙,议论。作者把感夫妻之恩爱,愤国家之黯弱,怜天下之离散,悲夫妻之死别的复杂思想感情融于一体。信的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生人作死别”的显豁,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如写到中国事势之时,抒发的则是对国家黯弱腐败愤慨之情。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意境全出,以增强情的感染力量。如忆双栖生活时,“梅筛月影,依稀掩映”,何其惬意!而今却生离死别,怎不声泪俱下!或通过描绘形象来抒情,使情具象化。读罢全信,我们似乎见到了一个既忠于爱情,但又能舍小家为大家,“为天下谋永福”,视死如归的英雄汉,也见到了一位感情笃厚,知书识理的妇女;或结议论来抒情,寓情于理,情理相生,使说理充满了感情色彩,全信充溢着浩然正气,虽为生离死别的绝笔,却又是声讨反动势力的檄文,也是振聋发聩,给人以力量的正气歌。‎ ‎(四)小结:‎ 重点内容图示。(板书设计)‎ 133‎ 五、达标反馈:作业(课堂练习,未完成的可留到课后)。‎ ‎1.口头翻译句子(“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2.将课文中用到“其”、“以”两个虚词的句子找出来,并且掌握它们在句中的意义。‎ ‎3.预习“单元基础知识”。‎ 六、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25、《诗 词 六 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诗词的基本知识并背诵默写这五首诗词。 过程目标: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体会诗词的意境,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体会五首诗词的内涵。 教学难点:诗词的意境 ‎ 教学课时:三课时 ‎ 教学方法:理解、体会、探讨 133‎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语急趣 ‎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古诗,一提诗我们马上会想到唐诗。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会背几首唐诗呢!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顶峰,诗人数以千计,诗歌浩如烟海,汇成了诗的洪流。同学们想过没有,形成唐诗这巨大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呢?唐代距离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唐诗的源头就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距今又有多远呢?最古老的诗歌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古代诗歌源头的旅行吧。  二、学习《关睢》和《蒹葭》‎ ‎1、自主学习: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明确:《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3000年历史的作品,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其中“风”有十五国风,是各诸侯国向周王室进献的民歌,“雅”是周王室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宗庙的乐歌。这些歌辞没有明确的作者,是当时在民间传唱,由文人采集而来的。 2、合作探究学习:(1)学习《关雎》——‎ ‎ ①简介:《关雎》这首诗是305首中的第一首。  ②老师范读这首诗,学生自读一遍,把握节奏和韵律。‎ ‎③词语识记:关关雎鸠:雎鸠鸟在彼此和鸣。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淑女:美丽善良的姑娘。君子好逑: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 流:寻求,择取。 思服:思念。服,想。 悠:思念。 反:覆身而卧。 辗:转动。 侧:侧身而卧。 友:亲爱。‎ ‎④分析:《诗经》的编者把它放在首篇,是为了突出“爱情”这个主题。  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没有。)  ⑥作者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讲解“比兴”的手法比兴手法的运用。比是比喻,兴是托物起兴,即借别的事物来引起所歌咏的内容。《诗经》多用这种手法。)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反复读读,好好想想,试着说说。提示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感情?再看看阅读提示是怎么总结的。  ⑥阅读提示中还写道:“全诗琅琅上口,和谐悦耳”你们在读时感到了没有?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因为这首诗里运用了反复、叠韵等多手法。‎ ‎3、板书设计 ‎ ‎ ‎(2)、学习《蒹葭》——‎ ‎①导入: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千古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133‎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诗经》中的另一篇佳作《蒹葭》。‎ ‎②自主学习:初读诗文:感受音韵美,感知诗歌内容。‎ 教师明确:《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2)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4、 男女生交错进行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③ 合作探究学习:赏析景物,感受意境——①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明确: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②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明确: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仿句说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③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明确清晨(拂晓)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④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明确: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⑤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氛围?明确: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 ‎⑥师生共同感受: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⑦、把握形象——①主人公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结合诗句体会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明确:“在”。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从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失望 怅惘 痛苦。只剩一人伫立水边。孤独寂寞。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依据是什么?明确: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四、板书:    蒹葭 ‎            亲情友情 ‎         追求——伊人:爱情事业 ‎                理想自由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黄鹤楼》《钱塘湖春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33‎ ‎1、作者简介: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盛唐诗人。开元十年进士及第,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足迹遍及江南塞北,诗歌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诗名早著,影响深远。著有《崔颢集》。‎ ‎2、黄鹤楼——黄鹤楼,屹立在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鹤矶上。它背靠蛇山,俯瞰长江,气势轩昂宏伟,耸天峭地。远远望去,峥嵘的楼影隐现于缥缈的烟雾之中,壮丽辉煌,宛如仙宫琼殿,自古就有“天下绝景”之誉,曾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的三大名楼。‎ 二、自主学习:自读全诗,自译全文 三、合作学习:‎ 总体赏析——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4、具体赏析: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古代的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剩下一座黄鹤楼。从楼的命名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黄鹤楼因其在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费文玮也登仙驾鹤于此。仙人乘鹤,本属虚无,“已乘”二字,以假为真,化虚无缥缈为真切实有。“空余”二字,令人思接千载,心生遐想。‎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仙人驾鹤而去不回转,只剩下白云千载浮荡在空中。“一去不复返”,令人深感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空”字,前面的“空余”写的是黄鹤楼,此处的“空悠悠”的“空”写的是白云,黄鹤楼与白云相映,更突出“空”的意境,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怎不令人生发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空下的汉水,历历可见,对岸的古木,那芳草茂盛的江中鹦鹉洲。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 尾联——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时思念起遥远的故乡?烟波中涌动着不尽的离愁。“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飘渺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尾联点题,归思难禁的愁绪。‎ ‎5、主题——通过对黄鹤楼景色的描写,抒发诗人的乡关之情。‎ 四、板书: 黄鹤楼 起→用典引出黄鹤楼 承→感慨仙人已去 转→描写登楼所见 合→抒发思乡之情 ‎(2)、学习《钱塘湖春行》‎ 一、导入:1、有关描写西湖的诗: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山园小梅》林 逋 。‎ 133‎ ‎2、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邽( 今陕西渭南 )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它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二自主学习:、熟读全诗,结合注释自译全诗 一、 合作探究学习:体会全诗的意境 分析理解:首联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 ‎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2、 主题——通过对西湖早春景色的描写,抒发诗人无比喜悦和对西湖无比热爱之情。 ‎ 四 板书: 钱塘湖春行 观景之所——孤山寺北贾亭西 更胜之处→绿杨阴里白沙堤 表达对西湖之景的赞美之情 五、小结:‎ 六、达标反馈:背诵这两首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相见欢》《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写作背景——‎ 133‎ 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南唐亡国降宋后,李煜被幽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中,过着终日以泪洗面的凄凉日子,《相见欢》就写的是这种囚禁生活的愁苦滋味。《相见欢》为词牌名。‎ ‎2、李煜生平及词风——  李煜(937-978)公元961年即位,史称南唐后主。他登位之时,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风雨飘摇。他在对宋委屈求全中过了十几年苟安生活。南唐为宋灭之后,他被俘到汴京,过了约两年囚徒生活,终为太宗赐鸩毒杀。李煜在政治上十分无能,文艺上却颇有成就,工书善画,妙解音律,尤工于词。他的词有了打动人心的恒久的艺术力量。可以说,亡国使他丢掉了皇帝的宝座,却使他在词的创作上获取了巨大的成就。‎ 二、自主学习:熟读全诗,结合注释自译全诗 三、合作探究学习:品读:1、“无言独上西楼”:“无言”,无尽思绪,无可倾诉;“独上西楼”:登高问月,无人倾诉、心境落寞的行为观照;“月如钩”:寂寞清愁的意象,月圆必缺,载荷着人生的无常之悲。      ‎ ‎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种着梧桐树的寂静庭院为秋色笼罩(梧桐,古有“梧桐树,三更雨”、“疏雨滴梧桐”等句),“寂寞梧桐”,似有人树泯合之感;“深院”,庭院深深,音讯隔绝杳无;“清秋”:背景,为通篇充溢的“离愁”愁起之由。全句摹画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心宇深处深深的寂寞、万般的无奈和无法排遣的离愁。 ‎ ‎4、“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别是一般滋味”指离愁,即“离愁在心头”之意。如果说前文还用“剪”和“理”的动作对离愁加以形象摹刻,本句则将离愁写得无可形状、无以陈述,为更深一层的写法。‎ ‎5、主题——全词表现了词人的矛盾心理和无法排遣的苦衷。‎ 四、板书: 相见欢 寂寞→离愁→在心头 抒发亡国之愁 二、学习《密州出猎》‎ 导入——1、背景介绍: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 ‎ ‎2、这是苏轼四十岁(熙宁八年)在密州作的一首记射猎的词。苏轼写射猎的诗词不只是这一首,与此同时,他写了《祭常山回小猎》及《和梅户曹会猎铁沟》等数首诗。‎ 自主学习:熟读全诗,结合注释自译全诗 合作探究学习:、赏析——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 射虎,看孙郎。”‎ 133‎ 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 “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 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 ‎4、总体赏析——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 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叻、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了。‎ ‎5、概括:苏词的特点——豪放雄浑,气势宏大。‎ ‎6、主题——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为国效力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 板书: 江城子·密州出猎 出猎场面→气势盛大 报国之志→豪迈奔放 达标反馈:背诵并默写这六首诗词。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口语交际《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教学设计 一课表要求 通过在班上开展一次有关生活小节的访谈活动,着重训练学生观察、理解、综合、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在争辩的基础上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课前的准备,课内的交流,均以学生为主。通过学生的自我观察,亲身体验,增强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教师做好组织工作,创设具体的交际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在课前一星期布置为宜)  1、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一个记者团5人;一个持赞同观点的组;一个持反对观点的组)  2、记者团负责设计有关“生活小节”的问题,另两小组负责积累生活素材,查找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3、各小组需把自己的资料收集整理好,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后指派两至三名主发言人在课堂上发言。  4、记者团负责举行招聘会,另两组派一名表现突出者参加应聘。 (二)课堂导入  “‎ 133‎ 不叠被子,不收拾屋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废弃物,等等,有人认为这些都是生活小节,无关紧要,也无须注意,也有人认为这些虽是小节,但关系到一个人的修养,乃至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要高度重视。我们到底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我们倾听一下来自中学生中的声音!”(大屏幕打出课题)  ×××报驻信阳记者站的记者来到我们班,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生活小节”的看法。我希望同学们能畅所欲言,但要注意(大屏幕打出注意事项): 1、记者提问要简洁明确,表述清楚; 2、各小组回答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三)、自主学习:回忆自己平时,不注意生活小节的例子;并分析产生这样的原因?‎ ‎(四)、探究学习:1、选择大家提出的不注意生活小节的例子。‎ ‎2、抽生分析原因。‎ ‎3、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五)、课堂小结:总结讨论结果。真理越辩越明。‎ ‎(六)、达标反思:辩论会。 (七)、活动范例: 记者:你早上起来叠被子吗?平时收拾自己的房间吗? 甲:不叠,也不收拾。我妈不让我干,我自己也正好懒得干。 乙:叠,收拾,我喜欢整洁的环境。古人尚且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要先扫一屋,再扫天下。 记者:你会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废弃物吗? 甲:这不很正常吗? 乙:不正常。这是不讲文明,不讲卫生的行为。 记者:你会随地吐痰吗?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看待? 甲:不就一口痰吗,吐哪不都一样! 乙:不能随地吐痰。随地吐痰的行为虽方便了自己,但污染了环境,干扰了他人,损害了公众利益,最后反过来,自己个人还是受害者。“非典”时期,一辆公交车上由于一名乘客毫不顾忌地大声咳嗽,结果引发全车乘客集体要求下车。现在虽不是非常时期,但同样要注意公共卫生,因为公共卫生代表着公共利益。  记者:其他同学怎样看待以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此题可让同学们争论)  丙: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注不注意都不要紧,我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再说升学考试要得高分又不看这些小事。  丁:这些虽是生活中的小节,但也不容忽视,因为这些生活小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文化教养,也折射出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整体素质。在周恩来任外交部长时,他在去会谈,会见外宾时,都会整理自己的服装,钉好所有的扣子,并扣好,摆整齐。他注意小节的事引来了别人的发问。他说:“外交无小事,我代表了国家就不应马虎,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即使再小的事情都要认真完成。”  戊:那也有名人不拘小节的,清代名臣纪晓岚外号“纪大烟袋”,他敢在朝廷大员与当朝天子面前毫无拘束地抽烟,这一点也没影响他的名人形象。还有曾为美国总统的林肯,当他还是律师的时候,曾在法庭上小声给别人讲笑话,结果两人一起放声大笑,扰乱法庭秩序,被罚款10美元,这一点也没影响他后来成为美国总统。 己:对,还有现代“欧元之父”‎ 133‎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他不仅一度留长发,擅长画油画,还在60多岁时与一位20多岁的女孩再度结婚,婚后喜得贵子,确实非常有个性,生活充满色彩。 庚:前面两位同学说得是极少数现象,并不是所有的“成大事者”都“不拘小节”。有一个美国人曾经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列下了几条人生信条:  1、节制:食不可过饱,饮不得过量;  2、缄默:避免无聊闲扯,言谈必须对人有益;  3、序:生活物品要放置有序,工作时间要合理安排;  4、清洁:身体、衣着和居所要力求清洁;     ……  这些信条激励着这位美国人,使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美国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  辛:是的,生活中的大节就是由许多小节组成的,所以那些不利于弘扬道德,不利于人类先进文明传承的言行的小节,我们一定要摒弃。堂堂华夏,自古即以礼仪之邦著称。当历史推演至今,古人的话虽不必完全照搬,但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精神是必须记取的。     ……  记者:停停……同学们争论得非常热烈,有理有据难分伯仲,但人是社会性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的。按照刚才争论的这两种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发展下去,放眼8年后,让现实社会来检验哪一类人最受欢迎。  (大屏幕打出:这是××公司招聘处) 记者:历史又走过8年,不注意小节的甲同学和非常注重个人修养的乙同学大学毕业后不约而同地来到这家知名的公司应聘,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现场的情况:  甲:很傲气地递过名牌大学的毕业证、自荐表后,满不在乎地站在那里等,还用手不停地擤鼻涕,老板问话时,回答起来指手画脚,唾沫直飞……  乙:仪态大方的走来,不卑不亢地递过自己的毕业证、自荐表,静静地等待负责人看完后,文雅得体地回答老板提出的问题。  结果:老板十分鄙夷地从上到下扫了甲同学几眼,轻描淡写几句话把他打发走了,甲生气地把自荐表掷在地上。  老板笑容可掬地告诉乙同学静候佳音,乙礼貌地谢过后走了。  总结:由以上两位同学的竞职现实可以看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因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社交中的无声语言,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坏的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自己错失良机。由此看来,个人行为举止(生活小节)不是一件小事,在人际交往中,应使自己的行为举止符合文明规范的要求。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塑造良好性格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从现在起规范自己的行为,让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华民族更文明更强大。 九、 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133‎ 十【板书设计】 (略)     ‎ ‎. 25、《庄 子》 二 则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 ‎ 2.能力目标:体会课文 想像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 ‎3、德育目标:做事要动脑筋,否则好心会办成坏事。‎ 教学重难点:理解《庄子》的有关常识;掌握寓言故事的寓意,明理 教学方法:自读法,探究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1、简介: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教学设计>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 2、理解寓言寓意 三、合作学习: ‎ ‎1.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浑沌之死》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句):交代主人公,巧妙有趣。  第二层(第2、3句):倏和忽打算报浑沌之恩,要为之开七窍。  第三层(第4句):浑沌之死。 ‎ ‎《呆若木鸡》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句):故事的开端——养斗鸡。  第二部分(第2-5句):故事的一步步发展——斗鸡的变化过程。  第三部分(第6句):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呆若木鸡,不战而屈人之兵。  (2)结构图         ┏ 开端:浑沌待倏、忽甚善   ┓    浑沌之死 ┫ 发展:倏忽为报恩,为开七窍 ┣ 好心办坏事         ┗ 结局:日凿一窍,七日浑沌死 ┛         ┏开端 → 为王养斗鸡                 ‎ 133‎ ‎        ┃     ┏ 方虚骄而恃气;犹应响影 ┓    呆若木鸡 ┫发展 → ┫ 疾视而盛气        ┣ 精神内敛           ┃     ┗ 鸡虽有鸣,已无变     ┛         ┗结局 → 呆若木鸡,德全,无敢应者   2.《浑沌之死》如何理解?  【明确】庄子用“倏”和“忽”给“浑沌”开窍的故事,比喻人的自我感觉中常常带有不可超越的功利性,也就是说,庄子意在针砭人不能与万物自然相处。庄子主张的浑沌之境,是真朴的自然之道。庄子认为顺应自然是生命真正的归宿和最高境界。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不按照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这是最明显的启发。  3.《呆若木鸡》如何理解?  【明确】庄子在该文中表现的根本思想与《浑沌之死》一样,都可归结到“恬淡无为”的政治主张,这些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批批判的,也是积极的;同时我们又从文中体味到: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便能百战不殆。由此可悟出人生的大道理:人们如不断绝竞争之心,急功近利,则易树敌,彼此仇视;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竞争心理,凭实力气定神闲地战胜竞争对手,乃为上策。  三、问题探究学习  1.“倏”和“忽”为报“浑沌之德”而给他凿七窍,结果好心坏事,浑沌也因此丢了性命。这个哲理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  【明确】本文以庄子的哲学体系来理解其寓意,主要是无为而治,但脱离庄周哲学体系去理解,即纯粹当作寓言故事去解读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首先我们不难想到一个哲学道理,即不按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面对日益污染的自然环境,我们也不难想到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是生命的最高境界;面对日趋繁杂的物质化了的文化追求,我们也会深感崇尚自然之美的重要性,反对雕饰之美的必要性。(答案不必统一,提倡有新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2. 纪渻子养的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主要得益于什么?  【明确】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势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  3.你知道《庄子》中有哪些成语?  【明确】鹏程万里、呆若木鸡、朝三暮四、望洋兴叹、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螳臂挡车、东施效颦、扶摇直上、涸辙之鲋等等。  4.写作特点分析  (1)善用寓言阐明一定道理。第一则可理解为不按照规律办事,会好心办坏事;也可理解不考虑后果,结果弄巧成拙。第二则可理解为要把骄傲浮躁收敛起来,把力量气势凝聚于内,才能修养到家。  (2)想像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浑沌之死》中,倏、忽、浑沌三个形象以及倏、忽为浑沌开窍的故事想像大胆,妙不可言,浑然天成。 ‎ 133‎ ‎ (3)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庄子的很多寓言以他浪漫主义色彩和现实精神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有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有描写的艺术形式,启迪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呆若木鸡》在写法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四、课文翻译( 略) 五、小结(揭示强调寓意)  《浑沌之死》这篇寓言故事从一个侧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了事物本性,往往会好心办成坏事,结果与愿望相悖。    《呆若木鸡》这则寓言故事通过训练斗鸡,比喻只有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方为竞争中“上之上者”,方能在竞争中战无不胜的道理。‎ 六、板书设计 七、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26、《周 公 诫 子》----韩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反复诵读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并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加强这些美德的培养。   3、德育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文章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准备: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有关周公的故事及诗文,进而循此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和内容:  ‎ ‎(一)、激情导入: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周公的信息。  以三国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后世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对于这个故事,出自《周公诫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2、作者与作品  作者:韩婴:西汉古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燕(今北京)人,治《诗经》,兼治《易》。文帝时任 133‎ 博士。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   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编成的杂编。今本作十卷。其书杂述古事古语,虽每条皆征引《诗经》中的句子,然实系引《诗》以与古事相印证,非引事以阐释《诗经》本义。它是研究西汉古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二)、自主学习:初读全文 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读全文,力求读准字音。选出应在字音或字形方面引起注意的字词。 生字识记    相(xiàng):1)、辅助。如:吉人天相。  2)、宰相。如:丞相。   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如:傧相。   另读(xiāng) 1)、互相。如:相识。  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好言相劝。   3)、姓。  哺(bǔ):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如:哺育。2.咀嚼着的食物。如:吐哺。 睿(ruì):看得深远。如: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纣(zhòu):1.后鞧(qiū)。2.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欤(yú):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词语识记  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相:辅佐。  德行:道德品行。  宽裕:宽大,宽容。  守:保持。 恭:肃敬,谦逊有礼。  荣:荣华显贵。 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尊盛:位高势盛。  聪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聪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伪。 哲:明智,聪明。 由:奉行,遵从。  慎:谨慎,慎重。 2、自荐带着自己对文章的初步理解朗读,然后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对古典文学课文的初步感知必须落实在“诵读”上,这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学生认知规律的要求,换句话说违背了新课标并不是绝对重要,因为他是人制定的,难免有疏漏,但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绝不允许的,那结果绝不逊色于“浑沌之死”。)  四、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1、“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如何理解?  这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下文的总起,以下内容均围绕此话题陈述,且与末尾“可不慎欤”相呼应。  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如何理解?  该句是在前面进行了正面论述之后又从反面阐说,这样使文章内容更加严谨,且前面是详写,这里就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 3、周公为什么要诫子? 周公为了让儿子到鲁国不怠慢人才。 ‎ 133‎ ‎4、文中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有何意思?  沐浴一次,要多次停下来,握着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形容求贤殷切。 五、小组合作探究 分配任务:探究方案:1、分组——全班按桌次分四组,每组的同学按同桌和前后桌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大组的探究内容相同,各小组独立探究,每个小组形成简单的文字探究报告。  2、分配探究专题   第一组 :翻译课文——选出应引起注意理解的词语,和可以作为文学积累的经典语句,并阐明原因。  译文:(略) 第二组 :研究结构 ——找出本文观点、论证、正反论据、结论。  第三组 :我们向本文借鉴什么——词语运用、品德修养、说理方法。三个方面。  第四组 研究现实意义——周公为什么要诫子?这六种“谦德”,对现在有何借鉴意义。 ‎ ‎(设计意图:1、“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要充分发挥导师作用,明确的学习任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2、此做法类似于现代工业化追求的合作中的独立,微观上各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组内部有分工又有合作,宏观上各大组又在完成同一个学习任务,小课堂变成了一个小工厂,小社会,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语文知识、个人能力多方面地培养。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性要求。) 你认为文中提到的六种“谦德”有何现实意义? 这六种“谦德”,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一个人尊敬别人,宽以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俭节约,这样国家才会更发达,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个人身居要职,就仍要有一种谦虚的美德,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这才是真正的高贵;一个国家,科技发达,兵强马壮,别国才不敢侵犯,自己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学识渊博,聪明睿智,但仍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可狂妄自满,骄傲自大,这才叫真正的聪明。   点拨:能根据现实,变换角度指出六种“谦德”的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六、小结全文:   通过周公对前往鲁国的儿子的告诫,揭示了守业之难以及礼贤下士是守业的根本保证。 七、拓展延伸:   如何才能具备周公美德?联系平时生活实际进行说明。‎ 八、板书设计:‎ ‎ 论点——勿骄 ‎ 论据——正面:自身体会 圣言相劝 谦德结果 ‎ 反面:桀、纣亡身 ‎ 结论——慎 九、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133‎ ‎27、 教 案(1)---诸葛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能力目标: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3、德育目标:体会古代的忠君思想。‎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疏通文意;识记重点实词、虚词意义;背诵理解作者的耿耿忠心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方法;读启发、讨论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u盘,录音机、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二、自主学习:(1)、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2)、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 古今异义词:‎ ‎(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二课时 一、合作学习:‎ 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2.问题探究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 133‎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开张圣听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 小结:本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3.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二、问题探究 ‎(1)、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②如何具体执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③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藏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④“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宫中”“府中”‎ 小结:本段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2、请同学翻译第三、四自然段。‎ ‎(2)、问题探究 ‎1、  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小结:本段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4、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 ‎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亲小人,远贤臣。‎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第一句 ‎(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亲贤臣,远小人。‎ 小结: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以上第1—5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三、布置作业熟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33‎ ‎1.请同学翻译第六自然段。‎ ‎(3)、问题探究 ‎①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③“感激”的原因是什么?第二句 ④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第一句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最后一句 ‎2、请同学翻译第七段。 问题探究 ‎ 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请同学翻译第八段。‎ 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开张圣听 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第一句 ‎4.第9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以上6~9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 二、探究学习: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明确:1)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 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出辅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尚未巩固。他竭忠尽智,终于使蜀汉地位渐趋安定。公元223年刘备临终时,把刘禅托付给他,并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也一心希望刘禅成功,并无丝毫恃功自大的意思,他对刘备父子,真是一片至诚。‎ 他的图报就是以贯彻他的政治主张为最终目的的。二十多年来,他辛勤创建西蜀,还要进一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所以在适当时机,准备出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2)《出师表》中的深厚感情。‎ 正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把完成国事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他在给刘禅的表中,不但通过形势的分析,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作出具体安排,而且还通过自叙身世,在感情上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意愿。刘禅是君,但是无能,诸葛亮受刘备之托来辅佐刘禅,是老臣,是“长辈”,但地位又是臣。所以诸葛亮对刘禅上表,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辈”对受托照顾的人的殷切期望。为了能使刘禅感动,所以不但导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在语气上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的意思。《出师表》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是由他们君臣关系与众不同所决定的。‎ ‎(3)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 133‎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 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 三、小结。‎ 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 一、 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 2.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二、 板书设计:‎ 三、 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出 师 表》 教 案(2)‎ 教学目的 一、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三、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一、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 二、采用“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方式,在读、讲、议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 三、课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在讲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练习法进行教学,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背诵。‎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 133‎ 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 二、教师范读全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 三、解题。‎ ‎1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 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 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四、分析结构,归纳段落。‎ 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 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五、讲读第1段。‎ ‎1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注释。‎ 疲弊:疲弱困乏。 诚:的确、确实。‎ 危急存亡:形势危机,决定存亡。 宜:应该。‎ 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职守。侍卫之臣: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 忠志之士:忠心的将士。志,士心。 忘身:奋不顾身。盖:副词,原来,表示解释原因。 追:追念。 报:报答。‎ 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 恢宏:使志士之气发扬光大。‎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谏:臣下给皇帝提意见。‎ ‎2 学生讲述大意。‎ ‎3 讨论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 明确: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 133‎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三国演义》)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说“益州疲弊”。‎ ‎(2)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 明确:一为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激励振奋忠心为国的臣下士气;二为避免阻塞“忠谏之路”。“以光先帝遗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译成“来”;“咨臣以当世之事”的“以”表凭借,可译成“用”。‎ ‎4 分析本段的层次。‎ 六、布置作业。 1 熟读、背诵第1段。 2预习2—5段。‎ 第二课时 ‎ 一、检查第1段背诵情况。‎ 二、讲读第2段。‎ ‎1 指定学生讲述这一段的大意,并点拨下列词语:‎ 宫中:借指皇帝宫廷里的官员。 府中:借代丞相府的官员。‎ 陟罚臧否:陟,上升,提升官吏;罚,惩罚;臧,善;否,恶。臧、否用作动词。合起来即罚臧否,奖善惩恶。 异同:偏义词,意即“不一致”。‎ 昭:表明,显示。形容词(明显)活用为动词。‎ ‎2 分析这一段的结构层次。‎ 三、讲读第3—5段。‎ ‎1 齐读后指名学生讲述大意。‎ ‎2 教师重点点拨有关词句:‎ 此皆良实:良,善良;实,诚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形容词作动词。 以遗陛下:以之遗陛下,省略句。 ‎ 裨补阙漏:裨、补,同义词,补助、弥补。阙漏,缺点和疏漏之处。阙,同“缺”。 有所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全句的意思是:得到更多的成效。 ‎ ‎ 悉以咨之:悉,全部,都;咨,询问。悉以咨之,即“悉以之咨之”,都拿来问他们。所:处所。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这就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啊!所以,……的原因。倾颓:衰败,垮台。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作法感到痛心遗憾。这里包含着必须吸取前代皇帝“亲小人,远贤臣”的反面教训。作者不便提及刘禅的“亲小人”,因而称引先帝,以先帝的“叹息痛恨”来引起刘禅深思。‎ ‎3 分析这三段的结构层次。‎ 四、讨论问题。‎ 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 明确: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其理由是:(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3)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 五、布置作业。 1、熟读2—5段。 2、预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133‎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指名背诵第5段。‎ 二、自读第6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 选择题。(1)“卑鄙”的意思是( )‎ A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B 见识浅陋。C 地位低下。D 低微而鄙俗。‎ ‎(2)“尔来”的意思是( )A 从那时以来 B 你来 C 算来 D 从来 ‎(3)下列句中“顾”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 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C 将军宜往驾顾之 D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中“以”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一儿以日初时远,而日中时近也 C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 今以蒋氏观之 E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F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不谋求听到关于诸侯的事情 B 不谋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C 不谋求让人知道我到诸侯那里去了 D 不想与诸侯商量大事 ‎(6)“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全句的意思是( )‎ A 自己很有才能,因而先得先帝看重B 追术当年三顾之遇,表明忠于蜀汉的历史原因 C 先帝恩宠备至,自己感恩戴德 D 赞扬先帝的知遇之恩,委婉批评后主不器重自己 ‎2 “二十有一年”中的“有”同 。‎ ‎3 将“咨”字组成一个双音合成词,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缩为一个成语。‎ 合成词: 成语: ‎ ‎4 翻译“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参考答案:‎ ‎1 (1)D (2)A (3)A、C (4)A、F (5)B (6)B 2 又 3 咨询 三顾茅庐 4 (略)‎ 三、指名学生说说第7段的大意。教师重点讲解有关词句:‎ 以伤先帝之明:以致损伤了先帝的知人之明。‎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让我能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庶,差不多。‎ 四、讨论问题。‎ ‎1 北伐中原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 “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明确:这句话概括了作者“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说明他时刻以“报先帝”为念,深感使命沉重,不敢顾惜自己,努力做好“北定中原”的准备工作。‎ 五、分析第三部分的结构层次。‎ 板书:‎ 133‎ 六、布置作业。背诵第三部分,预习第四部分。‎ 第四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读8、9段。‎ ‎1 学生朗读这两段课文,并指名讲述大意。‎ ‎2 教师重点点拨:‎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以,表示目的,译为“来”。‎ ‎3 分析结构层次。‎ 三、归纳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告刘禅认识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从而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 四、归纳写作特点。‎ ‎1 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 第一部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寓情于事,最后一部分谈各方面的责任,也表达了完成先帝遗愿的决心。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特点。‎ ‎(1)反复提及刘备的遗言、“遗德”、“遗诏”,在文章的重要关节无不提及“先帝”,处处从先帝说起,时时提先帝遗训。全文仅600多字,竟先后13处提及先帝。其作用是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 ‎(2)常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情谈起,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 ‎(3)处处从“陛下”的帝业、威望、声誉着想。‎ 由于上面三个特点,使本文达到了“忠言不逆耳,辞切见情深”的艺术效果,使刘禅再昏庸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 ‎2 语言朴素无华,字斟句酌。‎ 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 ‎(1)与受表者的对象有关。刘禅本人的年龄识见,文化素养,决定了该文语词朴实,叮咛周备。‎ ‎(2)写表与受表者之间特殊关系,决定了该表委婉、恳切、字勘句酌的特点。诸葛亮是后主的臣,但又是后主的长辈,刘备临终时云“以父事之”。‎ 陆游云:“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五、布置作业。‎ ‎1 归纳《出师表》的合成词。 ‎ ‎2 找出偏义词。(异同,即“不同”)3 填表(括号中为答案)4 背诵全文。‎ 课后记: ‎ 板书设计:‎ 133‎ ‎ ‎ ‎28、《答 司 马 谏 议 书》------王安石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王安石的简况及“书”的文体特点;  2.能力目标: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3、德育目标:理解并运用“六德”,明白“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疏通文意;体会“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道理;‎ 难点:理解议论文的结构 教学方法:自读法、研究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1、作者及其思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  2、、背景与题解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政知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 )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教学设计>文章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二、自主学习:1、结合注释,自译课文,疏通大意 ‎2、整体感悟  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4个自然段,分为4部分:  第一段:交代写信的缘由。 ‎ 133‎ ‎ 第二段: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   第三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声势汹汹、怨恨、诽谤的原因,并表示对失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第四段: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2)结构图:           ┏ 一、交代写信的缘由 ┓    答司马谏议书┫ 二、驳斥谬论    ┣ 针锋相对            ┃ 三、分析原因    ┃ 态度坚决          ┗ 四、书信常规的结  ┛  三、问题探究学习  1、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认识理解的?    【明确】王安石推行的心法虽然没有也不可能触及正个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的根本。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却敢于对传统政策进行改革和冲击,敢于对大地主大官僚的种种特权加以抑制和打击,把封建生产关系中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进行一些调整,提出在当时已经存在的物质条件下能够解决的任务。作为地主阶级的一个成员,他能看到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过度剥削所造成的“富者财产满布洲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风俗》)的状况,又能认识到“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与《马运判书》)亦即认识到发达所有生产力去生产天下的财富以求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性。这些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不仅以“理财”增强国力,而且以“整军”改变北宋王朝的腐败军制。他打击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势利,为反击契丹贵族和党项贵族的割据政权的侵犯作好了物质准备,尽力改变北宋王朝长期以来“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屈辱处境,欲在全中国再一次纳入一个政权的统治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安石领导的变法图强的革新运动,也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政治运动。    因此,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斗争,虽然是统治阶级内部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见之争,但它实在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一个重要事件。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论书》,便是这一场斗争中的生动速写,这一大事件的真实纪要。它是在“积贫积弱”的困境中发出的发奋图强的呼声,它直接宣传了变法革新的积极思想。所以九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2.你是如何评价司马光的?    看人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人一分为二,在否定其缺点的同时,也要肯定其优点,不能一概否定,一棍子打死。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阻挠王安石变法,他是政治上的保守派;但是司马光在学术上是一位贡献很大的历史学家,他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后人把他和司马迁称为史学界“前后两司马”。  3.如果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这封信,他会怎么样?   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信后,一方面会为王安石雄辩的才能折服,另外一方面也会看到王安石变法态度的坚决,又会很恼火,他可能会纠集更多的保守派公开和王安石作对,使王安石的变法不能顺利进行。(发挥想像,合理即可。)  4.写作特点分析 ‎ 133‎ ‎ (1)言简意赅,措词委婉而坚决。    这篇教学设计>文章语言柔中带刚,态度委婉而坚决,运用这样的外交辞令符合答复指责性书信的特点。而驳斥司马光指责的语句言简意赅,不容置辩,干净利落。  (2)例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见解新颖,风格峭丽,堪称古代政论文典范。  六、小结      王安石以书信作答司马光,驳斥保守势力对新法的种种指责,表示了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七、板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光: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                ↓         ↓           ↓                      受命于人主议法      举先王之    为天下       辟邪说    天下—怨谤             度而修之于朝廷      政以兴利     理财         难壬人    众—汹汹然                                                                                                    ↑    王安石: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             ‎ 八、学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 ‎29、《诗 词 五 首》‎ ‎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133‎ ‎ 教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设计:‎ ‎《饮 酒》‎ 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 二、板书课题、题解、简介作者。 ‎ ‎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 ‎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 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 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 三、自主学习: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师向学生明确:本诗分为两层。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 四、探究学习:研习新课 ‎ ‎1、研习第一层: ‎ 提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 ‎[附]板书设计 : ‎ ‎                在人境 ‎ 第一层        (果)←心远地自偏(因) ‎ ‎              无车马喧 ‎ ‎2、研习第二层 ‎ 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 ‎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 133‎ ‎⑵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 ‎⑶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 明确: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 ‎⑷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 ‎[附]板书设计  ‎ ‎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 第二层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 ‎ 3、学生齐读全诗。 ‎ 五、小结:官不在高,为民则可;权不在多,为君则行。斯是结庐,惟吾心远。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可以观山景,闻鸟鸣。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唐代柳宗元,晚清龚自珍,陶潜云:何喧之有?‎ ‎4、达标反馈:作业背诵这两首诗 ‎ 133‎ ‎《行 路 难 (其一)》‎ 一 自主学习:忆海拾贝,走近李白 ‎(一)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 师: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出示课件: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 ‎(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 如1:“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2:“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3:“我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4:“我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师:说得真好!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二 、合作学习: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师:大家知道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行路难》的吗?‎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二)学生初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生字难字。‎ 师:“行路难”,一个“难”字道出了李白心中的忧愁,到底李白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呢?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诗歌,共同来品味。‎ ‎(三)师生互动,正确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及感情基调。‎ 出示课件: 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三探究学习:(1)、 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解释重点字词。‎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师:字词难不倒我们,那整首诗歌的内容大家又理解了多少?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出示课件: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2)、 研读诗歌,理解诗歌主旨及诗人形象。‎ 师:理解了诗歌的内容,现在请大家来思考几个问题。‎ 133‎ 出示课件:1 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 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3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 ‎ ‎4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怎样的志向?‎ ‎(教师归纳小结)出示课件:金樽、玉盘——美酒佳肴的铺陈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茫然、忧郁悲愤 ‎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艰难险阻 ‎ 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信心倍增 ‎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 师: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是的,诗人正是借这首诗歌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的高尚风格。‎ 师:那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 是的。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豪气干云的李白,一个英风傲岸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 ‎(3)、 品读诗歌,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师:我们知道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在这首诗歌里,这种浪漫主义的风格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出示课件:‎ 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是如何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 师:在这首诗歌里诗人运用了像“黄河”“太行山”“沧海”这些壮美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象征出人生道路的艰难也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用了极夸张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珍贵的胜宴却笔锋一转道出自己“不能食”更突显其内心苦闷的程度,又巧用典故来表明自己的信念又丰富了诗歌的内容。短短的几句诗却似乎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穿越千年依然在向我们自信微笑的诗人形象,加上诗歌跳动的韵律和节奏,全诗情感一波三折,跌荡起伏,无不体现出古典诗歌所具备的意境美、形象美、韵律美及情感美。‎ 出示课件:‎ 夸张的描写             意境美 行路难       壮美的意象             形象美 ‎           巧用历史故事       韵律美 ‎           跳跃式的结构      情感美 四、 拓展延伸 师:潇洒如李白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李白毕竟是李白,生活的挫折没能让他一蹶不振,李白选择了坚强,选择了自信,选择了乐观。那么我们呢?当我们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结合你所积累的诗词名句来谈谈你的生活态度。‎ 133‎ 出示课件: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五 总结,布置作业 ‎(一)小结 师: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一个从愤懑中挣脱,洋溢着自信风采的李白。诗人用浪漫的笔法、跳动的韵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实,行路虽难,我们只要努力,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二)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行路难》2 以“我心目中的李白”为话题,写出自己对李白诗歌及为人的解读。 ‎ 六、板书设计: ‎ ‎《饮酒》陶渊明 ‎   在人境 融 意 ‎ 第一层              (果)←心远地自偏(因) 景 境 ‎              无车马喧 情 深 ‎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理 远 第二层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为 含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一 畜 ‎ 体 ‎《行 路 难》---李 白 美酒 ‎ 一、设宴 朋友的深厚友情 佳肴 ‎ ‎ ‎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 胸中郁积的苦闷 二、 欲渡黄河 “冰塞川”‎ 将登太行 “雪满山”‎ 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象征仕途的艰难 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三、吕尚垂钓 用典故,表示对前途仍抱有 伊尹乘舟 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四、“行路难” 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 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五、长风破浪 借南朝宗悫之语,表达自己冲破一切阻碍,‎ 济沧海 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充满乐观和希望 133‎ 课后反思:亮点 ‎ 待改进之处: ‎ 语文版九年级(下)综合性学习 一、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 目标要求:‎ 了解与书有关的一些常识,如编排体例、目录、序、跋等。能对自己写过的文章进行筛选、修改、编辑出版。在成果展示中,能听取同学、老师、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扬长避短。对其他同学的成果能提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与书有关的一些常识,如编排体例、目录、序、跋等 ‎ 2、能力目标:学写目录、序、跋等 ‎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收集资料,学写编排体例、目录、序、跋等 教学方法:整理收集法、修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 一、实施步骤 ‎1.可对三年来做的作文进行整理,确定入选篇目,并对入选文章进行修改、润色。‎ ‎2.可对三年来进行的语文单元测试、中期测试、期末测试中的作文进行选择,确定入选篇目。‎ ‎3.可对自己三年来写的周记、日记、随笔等进行整理,确定入选篇目。‎ ‎4.确定编排体例,或按时间顺序,或按文章体裁,或按文章主题等进行分类编排。‎ ‎5.用A4纸统一打印,进行必要的美术设计,如插图等。‎ ‎6.编好目录,自己写一篇序言,请有名气的老师给你写序或跋。‎ ‎7.给集子拟一个能体现自己的书名,设计好封面,并装订成册。‎ ‎8.将自己的“书”放在班上,供大家欣赏,并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有关资料 ‎1.图书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将知识内容以一定的形式和符号(文字、图画、电子文件等),按照一定的体例,系统地记录于一定形态的材料之上,用于表达思想、积累经验、保存知识与传播知识的工具。‎ ‎2.图书的开本:开本是指一本书幅面的大小。是以整张纸裁开的张数作标准来表明书的幅面大小的。把一整张纸切成幅面相等的16小页,叫16开,切成32小页叫32开,其余类推。由于整张原纸的规格有不同规格,所以,切成的小页大小也不同。把787毫米×1092毫米的纸张切成的16张小页叫小16开,或16开。把850毫米×‎ 133‎ ‎1168毫米的纸张切成的16张小页叫大16开。其余类推。‎ ‎3.序跋:一种用来著述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有的“序”“跋”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研究阐发有关问题。“序”一般列在书籍前面,“跋”列在后面。有的如“引言”、“前言”、“写在前面的话”也是“序”。有的“后记”、“编后”也是“跋”。“序”和“跋”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有的则是由别人或编者写的。‎ ‎4.编排体例:按照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排列其先后次序。‎ ‎5.目录:按一定次序开列出来供查考的事物名目。也指书刊前后的篇目。‎ 三、试题样式 初中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近三年来,有很大的收获,你能否将你这三年写的作文进行整理,准备出版,你该怎样进行这项工作?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将按照什么编排体例进行?‎ ‎ ‎ ‎2.你确定的书名叫什么?准备选多少篇作文?‎ ‎ ‎ ‎3.你写的序言大致包括哪些内容?‎ ‎ ‎ ‎(答案:1. 或按时间顺序,或按文章体裁,或按文章主题。2.言之有理即可3. 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 二、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教学要求:‎ ‎“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中学生,应该关注这一社会问题。围绕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本地区属于新兴的小工业城市,最近三年来,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社区体系,这是本活动得以开展的有利的客观条件。其次,本地区文化氛围比较薄弱,学生们学习语文主要局限在教室中,因而,这次活动可以使学生体会“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学文的意义,沟通课内与课外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范围,促进学生关注身外事物发展,养成在生活中自觉培养语文素养的习惯。第三,引导学生关注老人关心他人,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爱心。‎ 教学内容:‎ 一、实施步骤 ‎1.老师先向学生进行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项活动的意义。调查前,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尊老敬老的故事或名言,激发学生关注老人的情感。‎ ‎2.分组。学生自愿组合,老师协助调整。5-6人为一组,分成6组,任命或推举一人为组长,由组长与组员协商分工:联系社区者,访问老人时提问者,速记者,制表者,填表者,写总结者。‎ ‎3.确定调查对象、范围:每组就近联系社区,确定访问对象,一般定为5-6位老人。请社区负责人推荐不同层次的老人。‎ 133‎ ‎4.调查内容:制成表格式样,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商列表内容和形式。(1)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姓名,性别,经济收入,身体健康状况,有无伴侣,医疗保健情况(公费,私费),子女情况;(2)日常生活情况:每日生活程序,主要活动;(3)精神方面:有何种爱好,特长,参加什么文化活动;(4)愿望:最希望什么。鼓励学生探询老人的性格,情感,思想等深层次的问题,自行设计问题,鼓励有个性的访谈。‎ ‎5.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 ‎6.在班上宣读调查报告,并谈自己的感想、体会。‎ 二、有关资料 ‎(一)有关尊老敬老的故事或名言 ‎(1)孔融让梨 (2)张良拾履 (3)父慈子孝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6)《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走到何处都带着父母.‎ ‎(8)自己观察感受到的孝敬老人的事。‎ 总结敬老的理由:‎ ‎(1)老人用一生奉献给社会和家庭,他们是功臣 (2)老人节俭,付出多,索取少。‎ ‎(3)老人牵挂儿女,对儿女有无私的爱 (4)老人有智慧,有经验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共计五十条,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基数大、速度快,而又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被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1%,达到9062万,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从1982年开始,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我国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根据预测,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7%上升到14%所需时间作比较,中国为28年,法国115年,瑞典85年,英国和德国45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快于老年人口增长率。至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0%上升到20%,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老年及高龄老年人增加所带来的养老、医疗和照料的负担,会使我们真正感到老龄问题的压力。‎ ‎(四)调查举例 老年人生活状况 目前,国际上已普遍进入老年型社会,1999年已被定为国际老年人年。为此,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进行了一次“中国老年人状况”调查,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心老年人的生活。 此次调查通过电话访问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北京、上海、青岛、武汉、重庆、广州六市的老年人,有效样本为1756份。‎ ‎1.多数家庭幸福和睦 133‎ 本次调查显示,有77.4%的老人表示,子女对他们是尊重和关心的,其中有四成的老人认为子女对他们非常尊重和关心。有12.8%的家庭关系一般,只有9.8%的老人认为家庭关系不和睦。约有六成的老人表示,女儿对他们的关系更细致一些。‎ 在本次调查的家庭中,几乎所有的老人表示,希望有子女陪在身边,并希望不在家中住的子女经常回来陪陪他们。‎ 约有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不能接受西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但约有10%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表示,能够接受西方的观念。‎ 几乎所有的家庭中,子女都要定期给父母一定的生活费。在子女向父母要较多的钱时,有三成父母会无偿提供,有超过六成的家庭会明确“借”的关系。‎ 绝大多数老人都承认子女存在“代沟”问题,在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方面,只有30.4%的家庭做到完全地开诚布公,有47.7%的家庭会有一定的交流和商量,剩下有11.9%的家庭各行其是,互不干扰,同老人住在一起的子女平均每天陪伴老人的时间在一个小时内的占38.4%,在一到两个小时之间的占49.3%,三个小时以上的只占12.3%。在这种情况下,割代亲现象就十分自然和普遍。‎ ‎2.身体和医疗状况 在本次调查中,接近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在常见的疾病的排序中,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疾病、骨科疾病排在前三位。只有不到两成的老人每年到医疗机构进行全面体检,每年花在医疗上的费用,在500元以下占62.3%,在500元至1000元的占27.5%,1000元的以上的占10.2%。究其原因,有37.5%的老人认为家里不宽裕而不能多花钱,有31.2%的老人认为人老有病是常事,不必太在意,有25.4%的老人认为老年病不好治,不想花冤枉钱。‎ 在医药费的负担上,有53.4%的费用有社会系统承担,其次是由老人自己承担,占35.5%,再次是子女,占9.7%,最后是其他亲属,占1.4%。‎ 有七成的老人表示,医疗机构对老人就医还是照顾的,在挂号、取药、诊病、住院方面有优先权。‎ ‎3.老年人的生活日趋丰富 本次调查显示,有76.3%的老年人养有花或其他植物,有59.7%的老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40.3%的老人经常下棋、大扑克,有36.4%的老人经常读书,有34.5%的老人学习书法和绘画,有21.5%的人参加过老年协会,有三四成左右的人参加过老年大学。还有许多老年人热心参加社会活动,希望发挥“余热”,老有所为。‎ ‎4.存在的问题 约有三分之一的老人反映企业拖欠过工资和医药费,约有七成多的老人还不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法》的具体内容,在遇到个人不能解决,需要找有关的老年机构时,有时解决得不能满意后有扯皮现象,有些地区对老年人工作不太重视,在申请老年大学或其他老年机构时常会遇到诸多困难,一些老年机构也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 处于较低的层次等。 (摘自《大众医学网》)‎ 三、试题样式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 。‎ ‎2.写出两句尊老的名言 133‎ ‎(1) ‎ ‎(2) ‎ ‎3.如果要你去调查你所住地方的老年人状况,应该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 ‎ ‎(答案:1. 基数大、速度快,而又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被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3. (1)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医疗保健情况;子女情况;日常生活情况;主要活动情况;文化活动情况;有什么愿望。)‎ 中考连接:‎ ‎[05河池市]综合能力考查。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过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中学生,我们也应该关注这一社会问题。 1.试就某村(社居)老年人生活状况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请你以调查活动小组组长的身份,拟一份调查计划(提纲)。(3分)调查计划(提纲) 一、 二、 三、 2.就当前孤寡老人的社会的救助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2分) 答: ‎ ‎1.答:(1)调查某村(社区)总人口数,老年人人口数,老年人所占比例;(2)调查某村(社区)孤寡老人数,孤寡老人占老年人比例;(3)调查某村(社区)孤寡老人的吃住、娱乐、医疗卫生等受助程度。评分标准:列出一点给1分,共3分。2.开放题:评分标准:能从如何解决孤寡老人吃住、娱乐、医疗卫生等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且语言通顺的给2分,答得不完满的酌情扣分。‎ 三、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百家”‎ 教学要求:‎ ‎ 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基本范例。了解“诸子百家”学说的大致内容,体味其博大精深。了解“诸子百家”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内容:‎ ‎(一)基本内容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文化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化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 133‎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 诸子百家主要学派是道家和儒家,传统划分是根据《汉书·艺文志》而来,共分为十二家,分别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小说家、农家和方技家,兵家在现代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医家则被放在了方技家中,显得有些冷落。“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但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吕不韦等。‎ 诸子百家中,儒家创始人孔子因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以致儒家学说不仅在诸子百家中地位显著,而且还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内容,对中民民族精神形成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我们应该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鉴借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 ‎(二)有关资料 ‎1.“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故事 ‎(1)孔子周游列国 (2)老子骑青牛出关 ‎(3)庄子梦中化蝶 (4)孟母“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的故事 ‎2.“诸子百家”的名言 ‎(1)有朋至远放来,不亦乐乎?——孔子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4)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 ‎(5)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 ‎7)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3.“诸子百家”和寓言故事 ‎(1)《郑人买履》——《韩非子》 (2)《滥竽充数》——《韩非子》‎ ‎(3)《买椟还珠》——《韩非子》   (4)《守株待兔》——《韩非子》‎ ‎(5)《杞人忧天》——《列子》   (6)《歧路亡羊》——《列子》‎ 133‎ ‎(7)《两小儿辩日》——《列子》  (8)《愚公移山》——《列子》‎ ‎(9)《匠石运斤》——《庄子》   (10)庖丁解牛》——《庄子》‎ ‎(11)《陷井之蛙》——《庄子》  (12)《东施效颦》——《庄子》‎ ‎13)《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14)《揠毛助长》——《孟子》‎ ‎4.“诸子百家”中的成语 哀而不伤《论语》   安不忘危《周易》   安常处顺《庄子》‎ 揠毛助长《孟子》   滥竽充数《韩非子》   守株待兔《韩非子》   ‎ 杞人忧天《列子》   买椟还珠《韩非子》   愚公移山《列子》‎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东施效颦《庄子》   安如磐石《荀子》‎ 拔毛连茹《周易》   白驹过隙《庄子》   百战百胜《孙子》‎ 半途而废《礼记》   饱食终日《论语》   抱关击柝《孟子》‎ 杯水车薪《孟子》   比肩继踵《晏子春秋》   避实就虚《孙子》‎ 鞭辟入里《论语》   变化无常《庄子》   冰炭不相容《韩非子》‎ 兵不厌诈《孙子》   兵贵神速《孙子》   并日而食《礼记》‎ 并行不悖《礼记》   博闻强志《荀子》   跛鳖千里《荀子》‎ 不丰不杀《礼记》   不共戴天《礼记》   不苟言笑《礼记》‎ 不教而诛《论语》   不近人情《庄子》   不可终日《礼记》‎ 不愧不怍《孟子》   不肖子孙《庄子》   不亦乐乎《论语》‎ 不耻下问《论语》   温故知新《论语》   学而不厌《论语》‎ 诲人不倦《论语》   择善而从《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 采薪之忧《孟子》   察言观色《论语》   沉鱼落雁《庄子》‎ 宠辱不惊《老子》   出生入死《老子》   出尔反尔《孟子》‎ 川流不息《论语》   创巨痛深《荀子》   春露秋霜《礼记》‎ 刺刺不休《管子》   从容不迫《庄子》   从心所欲《论语》‎ 大惑不解《庄子》   呆若木鸡《庄子》   道听途说《论语》‎ ‎5.对“诸子百家”的评述 ‎(1)《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2)《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文章很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辞锋犀利。苏洵曰“其锋不可犯”。汉赵岐说《孟子》的文章“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 ‎(3)《荀子》先秦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荀子的文章,不少地方运用对偶式的句法,以铺列论据作论证,已开骈俪先河。荀子尤其善用比喻。如《劝学》千余字中,连续使用了六十多个比喻,比喻套比喻,比喻证比喻,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4)《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众多门客共同编辑,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前239年)。该书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以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为宗旨,熔诸子百家之说于一炉的理论巨著。‎ ‎(5)《老子》‎ 133‎ 先秦道家典籍。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相互依存和转化,但又把事物变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且忽视了转化的条件。文章中的语言如诗一般有韵律,但它不是抒情和叙事,而是阐述哲理的议论文。‎ ‎(6)《孙子》是我国最早最杰出的军事著作。它在《武经七书》中居于首位,其中许多著名的论断,至今仍是不可违背的军事规律。日本人称之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世界古代第一兵书”。明代传人欧洲各国,有许多种文字译本。在世界军事理论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齐名,但成书却比《战争论》早两千多年。它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7)《墨子》是先秦墨子著作。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其文章朴实无华,不尚文采,但逻辑性强,注重说明理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概括性的推论。‎ ‎(8)《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在政治上,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哲学上,继承荀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又吸取了老子哲学个的某些辩证法因素。其文章绝大部分属于论辩文,重在演绎、归纳、分析、综合,观点鲜明,语言犀利,说理透辟,辨驳有力,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9)《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著作。书中许多文章大都是由寓言故事组成。文章语言丰富文辞华赡,挥洒自如,机趣横生,加上它的大胆想像和对神话题材的运用,形成一种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王方,晚周诸子之说,莫能先也。”‎ ‎(10)《列子》,相传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原书已佚。起思想内容较驳杂,有宣扬顺应自然、消极无为的,也有包含朴素唯物论和辩证观点的。书中保存了一些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书中的民间创作所特有的清新活泼的风格和丰富的想像,对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6.四书五经 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 五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左传》。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 ‎(三)试题样式 ‎1.除了道家、儒家,还有哪些主要思想流派?请按要求填写下表: ‎ 代表人物 思想内容 133‎ 墨家 墨子 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仁政”的思想,提出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庄子 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韩非子 认为历史后代总要超过前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提倡法治。‎ 兵家 孙武 孙膑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2.写出《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成语四个。‎ ‎ ‎ ‎3.四书是: 、 、 、 。‎ ‎ 五经是: 、 、 、 、 。‎ ‎4.看《杨布打狗》后思考:‎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面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选自《列子•说符》‎ ‎(1)这则寓言,如果从狗认不出主人的角度来看,有什么寓意?‎ ‎ ‎ ‎2. 这则寓言,如果从杨布不应该打狗来总结,有什么寓意?‎ ‎ (3)从这则寓言可看出列子的什么思想内容?‎ ‎ ‎ ‎(答案:1.‎ 代表人物 思想内容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 儒家 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仁政”的思想,提出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庄子 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法家 韩非子 认为历史后代总要超过前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提倡法治。‎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2.温故知新 学而不厌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 3.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4.(1)告诉人们看待事物不要仅从它表面来判断,而应看到它的内在、它的实质,这样才不会犯错误。(2)告诉人们对待别人的反应、态度,要分清原因,不能简单地处理。(3)包含朴素唯物论和辩证观点。)‎ 附录:  教学实录 初识“诸子百家”‎ 教学目标 133‎ ‎1.了解、识记“诸子百家”的相关知识。‎ ‎2.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辨析重要学派的言论、思想精髓的影响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运用能力。‎ ‎3.“诸子百家”的言论及思想震古烁今。通过培养学生具有传承、宏扬、发展、运用祖国优秀文化及其思想精髓的能力。‎ 活动重点 ‎ ‎1.搜集、整理资料;2.口语表达;3.根据活动写心得体会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一、  导入:‎ 中国文化史学家借用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其功当归“诸子百家”。同学们,你们在查阅资料时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呢?今天,我们一起交流成果,分享“诸子百家”带给我们的精神上的愉悦。‎ 二、     课堂活动 第一阶段:汇报“成果”‎ 师: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你们一段时间的努力,老师相信你们都有不少收获。今天是你们汇报“成果”的时候了。接下来根据“代表人物作品”类、“成语”类、“故事或寓言”类、“名言”类、“精辟见解”类的先后顺序,各小组同学登台汇报。首先,掌声有请“代表人物作品”类同学!‎ ‎1.“代表人物作品”类 生1:我知道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孔丘的《论语》、孟轲的《孟子》、韩非的《韩非子》、老聃的《老子》(也叫《道德经》)、墨翟的《墨子》、孙武的《孙子兵法》。‎ 生2:我做些补充,还有法家的《商君书》,公孙龙的《公孙龙子》,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张仪、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言论主要传于《战国策》。‎ 生3:我们初中阶段学过的课文有⑴孔子《六则》、《十则》;⑵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⑶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⑷列子《愚公移山》《杞人忧天》、《杨布打狗》;⑸庄子《秋水》。汇报完毕。‎ 师:不说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不知不觉中我们竟然学习了这么多“诸子百家”的文章;“诸子百家”竟然有这么丰富的代表作!“学海无涯”,果真如此!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下面有请 “成语”类同学发言。‎ ‎2.“成语”类 ‎ 生1:我查到的《论语》中的成语有: 不耻下问、不亦乐乎、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从心所欲、当仁不让、恶衣恶食、犯上作乱、 割鸡焉用牛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好行小惠、 后生可畏、诲人不倦、 家喻户晓、见义勇为、举一反三、理屈词穷、年富力强、匹夫不可夺志、轻裘肥马、杀身成仁、善贾而沽、 手足无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温故知新、 文质彬彬、 血气方刚、循序渐进、 循循善诱。‎ 生2:我查到的《孟子》中的成语有:①拔苗助长 意思是: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②杯水车薪 意思是: ‎ 133‎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③彼一时,此一时 意思是: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④必由之路 意思是: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 生3:我查到的《庄子》中的成语有很多,我将成语的出处也找出来了:相濡以沫——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①吐故纳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②见笑大方——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 ③井蛙之见——井蛙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 ④望洋兴叹——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⑤何罪之有——然且不免於罔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 ⑥君子之交淡若水——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⑦亦步亦趋——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⑧哀莫大於心死——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⑨失之交臂——吾终身与女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⑩不知天高地厚——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 ⑾化腐朽为神奇——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⑿无所不在——庄子曰:“无所不在。” 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⒁捉襟见肘——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⒂分庭抗礼——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抗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 ⒃变化无常——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 ⒄大同小异——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 ⒅叶公好龙——叶公子高之好龙,雕文画之,天龙闻而示之,窥头于匾,施尾于堂,叶公见之,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其似龙非龙也。 ⒆对牛弹琴—— “是犹对牛鼓簧耳。” ……‎ ‎ 小组长:我们发现《庄子》的成语我们最熟悉,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用得最广泛,我们觉得是最富有生命力的成语了。也可能跟我们平时看得最多的寓言故事有关。‎ 师:不仅能查到大量的成语,有解释还有出处,而且还能从中发现出问题,很好。建议: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现给大家看。‎ ‎……‎ ‎(“故事或寓言”类、“名言”类、“精辟见解”类的教学实录略)‎ 师:同学们查阅的资料很丰富,也有一定的见解。课后你们出一期手抄报,将成果展示出来,可配上插图。我们再用KT板在校内展出,主题:走进“诸子百家”。‎ ‎ 第二阶段:百家争鸣 师:“诸子百家”的言论及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是其后乃至今天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学习古人及其文章时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怎样的眼光去继承和发扬呢?希望通过下面的各抒己见,能给你们一点启示。‎ ‎⑴对儒家学派或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言论或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 生1:见“学习心得”范文一 生2:见“学习心得”范文二 ‎……‎ 133‎ ‎(同学们纷纷鼓掌,还不时发出惊叹)‎ 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很有自己的看法。阅读名著或者看待他人的思想不要拘泥于别人的观点,而应该用怀疑的眼光,思辨的精神去学习,这样,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学有所收获。‎ ‎⑵查阅有关资料,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是如何被宏扬的,你又有何感想?‎ 生1:我认为孔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的人,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人说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这话看来一点不假。现在,国家倡导素质教育,里面有一条,就是要“因材施教”。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精通各行各业的人才,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可以发挥一个人最大的潜能。教育就是要做到这一点。‎ 生2:现在全国上下,甚至有些学校都在孔子诞辰的时候举行纪念活动(比如去年我们学校举行“孔子诞辰2557周年首届读书节”),足以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一直到现在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现在连外国都兴起了研究孔子的热潮。研究什么呢?我想其中一定有教育这一条。我一直在想,孔子的教育思想究竟有什么魅力让这么多人着迷呢?经过查阅资料,我有了一定的认识: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在教学上要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然经思考并且已经有所领会,但还不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可以去开导他。我们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老师不也是这么启发我们的吗?‎ ‎ 生3:连其他国家都在学习我们的孔子,孔子已经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古代的优秀文化和思想,不然,先进文化被外国人学去了,我们还懵懂无知,岂不是被外国人笑话?英国的哲学家罗素对我国的文化很有研究,他在号召外国人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尤其是“诸子百家”的文化。我都感到有点紧张了。我们学校立孔子像,要求学生背《三字经》、《论语》、《千句文》,这不正是在弘扬传统,学习古典文化吗? 生4:就是嘛!我们已经走在前面了,我们应该有自豪感。当然,就像老师说的一样,“诸子百家”的文化和思想博大精深,恐怕我们一辈子也学不完。我们的学习应该用“跑”。‎ ‎ ……‎ ‎ 师:真想不出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的确,老师比你们整整大一圈,也只是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我也应该用“跑”才行啊! ‎ ‎⑶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当今是否不合适宜?‎ 生1:我总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消极的,因为一个不想去做什么事情的人,对社会又有什么用呢?就像陶渊明辞官归隐,不问世事,自己是留了一个清高的名声,可是,这不是自私吗?有才华不为社会不为百姓做点什么,躲到“南山”里自得其乐,这种像老子一样“无为”‎ 133‎ 的思想,我是不赞同的。现在正是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需要我们许多有志气有才华的人去大干一番,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正是男儿出力时!是男子汉就该轰轰烈烈,“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还不被人笑话!‎ 生2:其实老子的思想并不消极。根据我查阅的大量资料以及我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有不妄为、不乱为、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道的。万事万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使它们前进。‎ 生3:我认为“无为”正是老子的思想精髓。课本上有一道探究题:老子的“无为”思想和今天的环境保护。我想用刚才同学的观点可以解释: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自然规律,促使它更好的向前发展,从而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现在,我们破坏环境的现象很严重,结果遭到了自然的惩罚。“无为”就是不要过多去干预,大自然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啊,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 ‎……‎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你们能从“诸子百家”的学习中领会到这么深刻的道理,并且能够联系实际,谈古论今,老师替你们感到高兴。‎ ‎ 第三阶段:小结拓展 师:古代有句话说“窥一斑而知全豹”,初识“诸子百家”的活动让我们初步领略了文化和思想的魅力。当然“诸子百家”的言论及其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远不是我们一两节课可以阐释清楚的,今后也许你们会认识到“诸子百家”的知识给我们的东西太多了,它已经深深的渗透到了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试看下面两个问题(投影):‎ ‎ 1.联系社会现实,谈谈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现实意义;‎ ‎ 2.现代商业竞争中“孙子兵法”有什么价值?‎ 上面两个问题分别从战争和商业竞争的角度揭示了墨家和兵家的思想言论给我们今人的启示。由此可见,“诸子百家”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历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彩。‎ ‎(四) 课后延伸 ‎1.思考:在当今社会,你是赞同儒家经典中所倡导的“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积极进取精神还是道家的“无为”、“顺应自然”的做法?(投影)‎ ‎2.各组将所搜集的资料整理,并有创意的展现出来。如“成语”类,可将“诸子”各家富有生命力的成语汇集起来,并配上简要说明;或猜谜或接龙等。再如,“思想价值探究”类,可写出自己的感悟类文章……综合各类知识,出一期关于“诸子百家”的期刊。‎ ‎(二) 成果展示 ‎1. 学习心得资料 范文一:‎ 横看成岭侧成峰 ‎——我看孔子 ‎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里,也应有一千个孔子。 ‎ 133‎ ‎  这绝对是一个叫人仰望的名字,它被簇拥着、环绕着抬进中华的历史里。我们伟大的 五千年里无不赞颂着这个名字。于是,太多的装饰,太多的脂粉终于涂出了个“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的成就是三言两语所不能概括讲明的,他的处世之道、学习之道、言谈之道、修身之道……真的都是贤人所及而我们这种凡人也 许穷尽一生也不能达到的境界啊!孔子的言谈举止、心理、思想、实践,无不合道,毫无瑕疵,完全就是个光辉照人的超凡入圣者。朱熹的《四书集注》之《论语集注》如此。钱穆的《孔子传》也是如此。所以,无论如何,小小的我们只能踮起脚,伸着脖子,用唯一且永恒的姿势——仰望。   在课堂上提起孔子的时候我常常会冒出一个问题:孔子是人,还是神?而实际上,孔子离我们是很近的,语文课本上,无论是初一还是初三,都提到《论语》,提起那位“孔老师”。可是千年前的“至圣先师”真如《论语》中说的有那样堪称圣人的胸襟吗?孔子真的那么高高在上以致我们根本无法接近,更无法触碰他的内心世界吗?   答案是:不!孔子也是凡人,也相处于凡尘俗世。他的心,并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的。 一、风趣搞怪的孔子  先从一个小故事说起。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这是《论语》全书,很少有的,让人忍俊不禁的一章。大意是,一个名叫孺悲的人来找孔子,这人以前跟孔子学过东西,但那天孔子不知什么原因,不想见他,就指使门人说,就说我病了,见不了他。门人走出门去,正准备传话,嘿,孔老先生竟然在屋里把瑟拿出来,一边弹奏,一边唱将起来!——故意让屋外那家伙听到,我不但在家,而且什么事都没有,就是不想见你。  孔子其实不但搞怪,而且一把年纪还很喜欢引吭高歌。孔子没事的时候跟人唱歌玩,唱得兴高采烈,他一定得让人家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着唱。孔子并不喜欢那帮年纪轻轻的弟子,成天对自己一副恭敬拘谨的样。他对子游说过,割鸡焉用牛刀,弄得子游很是迷惑;又对颜渊说,如果你是老板,我就给你打工。他还说过,假如能发财,替人驾马赶车也愿意干。在所谓周游列国,其实就是流亡途中,听到有人把他形容成丧家之狗时,老先生笑了,说,比得真像。  这就是孔子,他不仅是现代都市广场上庄严的塑像,也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那么有血有肉,嘻嘻哈哈。‎ 二、郁闷冲动的孔子 ‎ 想想看,潜心修学而且成就不凡的孔子,一生都在追求政治上的成功,然而,各国的统治者们对他只能是小心伺候,只有景仰之情而无任用之意。孔子他能不郁闷吗?有一回孔子向子贡感叹,“莫我知也乎!”,子贡问,您怎么这么说?孔子回答:我不怨天,也不怪人,我辛辛苦苦靠自学,弄懂了高深的道理,知我者其天乎!——说是不怨天尤人,一股怨气已扑鼻而来。还有一次,还是子贡在身边,孔子又感叹:唉,我真的什么都不想说了。子贡应道,您要是不说,我们将来怎么跟人说呢?孔子又像回答,又像是自言自语:天说了什么吗?春夏秋冬,万物生长,天说什么了?‎ 133‎ ‎ 尼采在极其孤独中将自己比喻为太阳,孔子在世莫我知中,想到了天。躁郁苦闷,让中西两位相距遥远的哲人、思想家的心境,在痛苦的人生轨道上,奇妙地接近了。  从政无门,势必造成孔子的内心也会隐含冲动的一面。  《论语》开篇首章有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样意思的话,孔子说过好几次。孔子,要说世人都不知道他,肯定不是;要说世人真的明白他,好像也不是,处在知与不知之间的孔子,本来就不是个心境平和,情绪稳定的人,于是这种尴尬恼人的处境,难免有时让夫子口出怨言,甚至产生近乎邪僻怪异的冲动。为了实现政治上的抱负,孔子可以多次上演“投靠谋反”的大戏。每次都有忠实的学生拉住这位冲动的孔老师,而孔子却说:只要有人用我,我一定不让他失望,我定能帮他搞得像周朝一样。多像梦话! 而此时,“中庸之道”和“君子固穷”的孔夫子也愤然地抛掉他的潇洒,在凡尘间翻滚起来了。‎ ‎ 三、言行不一的孔子 ‎ 有句话在今天的使用频率仍然特高,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自己也把它当作口头禅用,“退休”之后常挂嘴边。而我们冲动的孔老师却冲动到亲自破了自己的“人生法则”:  孔子一生,正儿八经的从政经历,不足四年,但他所到之处,回回都以政治热心人士的身份出现。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已经年逾七十,当他听说齐国的陈垣杀了齐简公,竟然特地沐浴一番,登朝,要鲁国出兵讨伐比鲁国强大许多的齐国,——那时的孔子,已离退休多年,早已不在其位。   有一回冉求来看孔子。——当时冉求在鲁国当权者季氏家任职,孔子对冉求有些偏见, 还曾公开号召,说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攻之可也”,其实,冉求并没有对不起老师的地方。孔子问,怎么这么晚才来啊?冉求回答:有国家政事。孔子接话道,不是国家政事,是季氏家的私事吧?我现在虽然不参政议政了,但有国家大事,我能不知道吗?文人一不高兴,说话就免不了有这样的酸味。其实孔子身上不也是醋意正浓吗?  我们能说他不是大义凛然吗?似乎不能;我们能说他是多管闲事吗?好像也不能。但我们在这里就能断定的一点是:孔子也有言行不一的时候。 看来,孔子也是人,也会犯错。他可以被一代一代的世人捧得高高在上,但当我们深入《论语》时,是否也能发现另外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可亲的老人了呢?原来,圣贤不是绝对的,他们也食人间烟火。但像孔子的《论语》一样,它不仅昭示着圣贤的超凡脱俗,也能暴露出他人性化的一面。   所以不要只认为孔子只会讲仁义道德,只会讲仁义礼智信,他也有他的缺点,他的不足。但请记住:《论语》更多的还是在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而孔子仍然是穿越历史依然闪烁的不朽的丰碑!本单元精选的都是古代的具有思想性和文采的作品,其作者亦是震古烁今的人物,值得我们细细探究。作为今天的我们这一代中学生,阅读经典阅读古人的时候,既要有怀疑的眼光,又要能够继承其中所蕴涵的积极的人生哲学,我以为这是我们中学生读书的最佳境界。‎ ‎(注:此文获2006年泉州市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论文初中部一等奖) ‎ ‎ 范文二:‎ 我 眼 中 的 老 子 ‎ 133‎ ‎ 老子,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这些是我以前知道的,由于平常接触的主要是孔子,对老子的思想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直到觉得自己的很多思想和他说的很像,才决定看老子的《道德经》。‎ 我是“一个秋月春风等闲度”的人,换言之,就是浪费时间。我每天都要看杂志、小说,虽然我觉得很快乐,但是我的成绩一直都不好,特别是数学,我的心里一直很矛盾,我一直认为顺其自然就好,不要想太多,是你的推也推不掉,不是你的抢也抢不来。但现实总会把我泼醒。我是人不是神,我没有办法躲避世俗的想法,没有办法不去面对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花费,人活在世上总要先解决温饱问题,然后才能顾及其它。像《道》里的第六十三章说的“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天难矣”,我想我现在的学习就是为了以后能生活得更好,而我之所以不能把数学学好就是因为我以前有不懂的问题却不去问,导致问题越来越多,学起来也就越来越难。希望自己能改变学习习惯,不要再由“多易”产生“多难” 。‎ 看到第九章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于是忍不住想:自己辛苦一辈子,赤裸裸的来,又赤裸裸的走,这又是何苦呢?唉,这种想法不好,人生最大的乐趣,就在于享受过程,能让自己在赤裸裸的走之前,有美好的回忆,就不枉我们来到这世上走一遭。每次遇到难题,自己就会下意识的跳过去,不敢去面对,想去做些简单的、感兴趣的事情,但心里又会涌出矛盾:“你这样做对得起谁呢?你来这里读书要花很多钱,你知不知道父母亲赚钱很辛苦,他们不求别的,只希望你能认真读书,出人头地,以后不用像他们那样做生意那么辛苦了……”于是,又在矛盾中提笔做作业。‎ ‎《道》第三十三章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我这样应该有一点“强”了吧?‎ 突然脑子里涌出了一句话:“每个人心里都活着一个老子。”我不知道对还是错。但是我觉得老子把我们的本性说出来了。虽然很多人批评他的思想很消极,但我不这样认为,其实他的思想挺积极的。我们应该在生活中用心去理解而不是靠别人说了算。‎ ‎2. 各家名言 儒家名言警句集锦: ①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③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 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⑧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 ‎⑩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道家名言警句集锦:‎ 133‎ ‎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 ‎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③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 ‎④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 ‎⑤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⑥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⑦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⑧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庄子 ‎⑨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预谋。—庄子 ‎⑩朴素而天下莫能与这争美。—庄子 墨家名言警句集锦:‎ ‎①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②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 ③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 ④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 ⑤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墨子⑥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 兵家名言警句集锦:‎ ‎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篇》 ②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计篇》 ③固陋在于离贤,祸在于好利,害在于亲小人。亡在于无所守,危在于无号令。—《尉缭子·十二陵》 ④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寺悉听,事莫难于必成。—《鬼谷子·摩篇》‎ ‎(其余资料略)‎ 133‎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