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国殇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杨海燕
教学目标
1、 体会文中楚国将士们不屈的战斗意志,勇毅爱国精神,感受屈原对他们热烈的赞颂与哀悼之情。
2、 了解楚辞的一般写法及形式特点。
说明:《国殇》是一首祭歌,更是一首血泪交并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赞歌。古代流传至今的祭诗、祭文何止千数,但写得如此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却绝无仅有。从屈原的时代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千年了,几千年来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屈原诗中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光照着现实,成为中华民族的永恒精神支柱。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穿越漫长的时光仍然充满着力量与壮美情感的诗篇的美,仍需从情感入手体味涵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国殇”的含义及对壮烈战争场面的细致描写。
3、 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场面描写渲染悲壮的气氛。
说明:《国殇》悲歌慷慨,刻画了一批英勇无畏的烈士形象。而作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航者,屈原熟练地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让读者沉浸在这悲壮的气氛中。虽然遥隔两千多年,但《国殇》中烈士们的英雄气概,却依旧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为之深深感动。作者的高超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是诗歌成功的重要原因,所以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安排在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听一首同名流行歌曲,体会其中的情感,请学生为它起个标题。
很少会有学生能写出同题的“国殇”标题,但多数给出的题目都是歌曲所渲染情感的直接体现,例:“安息”、“誓言”等,可自由发言。
从学生熟知的音乐元素入手,选择了最新形式的国殇歌曲,,以情感为切入点,直接进入作品的感情世界,为下文的情感体验作铺垫。
解析题意,夯实基础。
2.明确歌曲的标题,并进行解题,落实“屈原”、“楚辞”、“国殇”三个知识点。
(附要点: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开创了新诗体——楚辞,句式上整齐精练,七字一句,每句中第四个字都用“兮”字这样相同的句式。代表作
三个知识点的的难度渐进,最后一个 “国殇”的含义可适当讨论,不同语境中含义有差别。
国殇:一般指为国战死的将士,也可以理解为国家的悲伤与劫难,如5'12汶川大地震,举国降半旗,为死难同胞默哀,5'12国殇日。
落实教学目标2的环节。由于多为识记型知识,所以通过同学互相补充发言,教师点拨的形式即可落实。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国殇》是《九歌》中唯一一篇祭祀人鬼的作品,也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颂爱国主义、歌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
“国殇”指为国家牺牲的将士,
屈原把这些人鬼和天神、地祗同等祭祀表达了对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怀着无限的崇高敬意)
散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学生对照教材上的字词解释,粗通大意,自由散读,体味情感。
学生可根据老师在PPT上对词语掌握的要求,对照思考释意。(被 操错 交 凌 躐殪 絷 援 枹 怼 严忽 超远 惩 诚 )(被同披 霾同埋 反同返)
高中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借助注释可粗通文意。而个人散读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把握文本。
再读课文圈划品读
1、 请学生全体齐读全文,整体感知。
2、 请学生找出最欣赏的四句描写,并将它们改写成100字左右的片断描写。
3、 交流评点学生的当场习作。
诗歌的前十句层次井然地描写战斗进程与惨酷悲壮场面,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场面来写:
第一二句写楚军将士被坚执
学生在当堂习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记叙过多,缺少生动的描写。有的同学则想象过度,偏离了文章原来的意思。
教师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需加以点拨
这个环节尝试在品味的基础上读写结合。重点训练描写的基本功。
锐,敌我双方短兵相接的场面;第三第四句写敌方的强大与我方将士冒着箭雨奋勇争先;第五第六句写战斗中我方的指挥者奋勇争先,誓不后退的决心。第七第八句写楚军战败,弃尸原野。
反复朗读
体味情感
1、 请学生散读全文,找出文中情感最强烈的地方,加以分析品味。
2、 从诗所描写的内容看,作者所讴歌的是一些失败的将士。对此,你有何看法?(诗中描绘了一场敌众我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把作者对爱国将士们的崇敬感情推向了高潮, 增强了全诗的悲壮美。)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全诗的结尾,回归到祭歌的形式,对阵亡的将士进行热烈的礼赞。战士们如此英勇的形象,如此不屈的精神,即使是在九泉之下,他们的英灵也称得上是鬼中的雄杰了。诗人在歌颂烈士英魂的同时,也希望烈士们能够永垂不朽,能够“长无绝兮终古”
诗歌以情动人,把握了诗歌的情感内涵,就把握了诗歌的灵魂。就能理解屈原对死难将士的深沉哀悼和由衷赞美,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杰出诗篇。
写写练练
增强能力
1、 请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并撰写歌颂与哀悼阵亡将士的对联。
2、 每组派一个同学将对联写在黑板上,由大家讨论评出最好的对联。
学生写出的各种答案水平参差不齐,以鼓励为主。较好的范本示例:
春雷挟雨惊天地,
铁甲浴血泣苍生。
铁马金戈,铿锵万里声似虎;
热血头颅,抛洒干日气如虹。
对联的习作方式以其活泼的趣味一直为学生所喜爱,又可锻炼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是有一定难度要求的练习。
拓展阅读
加强积累
1、 阅读于右任临终诗《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体会本篇文章中“国殇”的深沉含义。
(附要点:诗人巧借“国殇”,抒写自己死后不能葬在大陆,不能魂归故里的遗憾。表达望大陆、念故乡、思亲人的深情。)
2、 用散文、MTV或者DV的形式改编此诗。
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业完成,自主性较强。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迁移与阅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