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故事两则
天塘中学 谭永清
庄子
(约前
369—
前
286
)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
道家
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
道学之祖
。
《
庄子
》
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
道家
经典之一。
《
庄子
》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笔
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其经典著作
《
庄子
》
(亦称
《
南华经
》
)
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现存
33
篇,包括内篇
7
篇,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与
老子并 称“老庄”。
惠子相梁
相:
xiàng
辅助君主的人,这里作动词,做宰相。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
惠子相梁,庄子
往
见之。
或
谓惠子
曰:“庄子来,欲
代
子
相
。”于是惠
子恐,搜于
国
中三日三夜。庄子往
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
鹓鶵
,
去
有人
取代
动词,做宰相
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
yuān
chú
国都、京城
子知之乎?夫鹓鶵
发
于南海,而飞
于北海,非梧桐不
止
,非
练实
不
食,非
醴泉
不饮。
于是鸱
得腐鼠,
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
!’今子
欲
以
子之梁国而
吓
我邪?”
出发,起飞
栖息
竹实
,
竹子所结的子。
甘泉,甜美的泉水。
l
ĭ
在这时
猫头鹰
chī
h
è
拟声词,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作动词吓唬
用
惠子为相
庄子看望
受人挑拨
搜捕庄子
从容往见
奇鸟之喻
辛辣讽刺
起因:
经过:
结果:
故事发展出人意料,
富有趣味性。
故事情节
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鹓鶵
比喻
志向高洁之士,
鸱
比喻
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
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惠子:
醉心于功名富贵
对朋友薄情寡义
庄子:
清高自守
机智幽默
人物性格鲜明对比
比喻:
鹓鶵
----
鸱
----
腐鼠
----
梧桐、练实、醴泉
----
既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自已
惠子
功名利禄
高洁的志趣
庄子对爵禄的态度
从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的态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
于
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
是
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
安
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施
在
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
这
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
于
:
在
是
:
这
安
:
怎么
惠子曰:“我非子,
固
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
循
其
本
,
子曰‘汝安知鱼乐’
云者
,
既
已知吾知
之
而问我,我知
之
濠上也。”
惠施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
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固
:
本来
循
:
从
…
说起
本
:
最初的话题
云者
:
如此如此
之
:
它
,
指代鱼之乐
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比对两则短文
文章的美点(第一则)
1
、
情节出人意料。
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2
、
人物形象鲜明。
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3
、
比喻巧妙贴切。
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4
、
描摹生动传神。
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第二则
轻松闲适,趣意盎然:
一力辩,一巧辩;
一求真,一尚美;
一拘泥,一超然。
庄子:智辩,重欣赏,对外界认识
带有欣赏的态度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有一
种寻根究底的态度,重知识
的探讨。
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
1
)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
(
2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
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
庄子
》
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 想象奇幻, 第二, 构思巧妙, 第三, 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 第四, 文笔时有幽默、诙谐之趣,时有汪洋恣肆,浪漫主义风格。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