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
25
课
孔子讲学图
《
论语
》
十则
泉港民族中学 庄梅霞
复习旧知:
《< 论语 >
六则
》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七年级上册第
21
课
《< 论语 >
六则
》
中,我们学习了从
《
论语
》
中节选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的六则论语。请大家一起朗读。
课文导入
(一)文题解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 论语 >
十则
》
是有关儒家思想的修身之道的十则论语,是孔子在不同的时间与弟子们的谈话记录,“论”就是编纂的意思。这十则论语对儒家的做人标准,从理想追求到道德行为,到人际关系,到艺术鉴赏,都有所涉及。语录体指个人讲话或者两个以上人士对话的辑录。中国古代,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论,常用口语,因此沿称“语录”。语录体具有亲切、警策、精辟的特点,可作为修身养性、励志为学的凭借。“语录体”现在也指从文学家或思想家的著述中,选录有优美警策之文辞或具裨益身心之名言,编辑而成的作品。
《
论语
》
(二)人物及作品简介
孔子(前
551-
前
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
·
述而
》
)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孔子一生推行“仁政”的主张
,曾周游各诸侯国
13
年,未被接受。晚年致力于教育工作和整理古典文献,编辑、整理有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礼记
》《
仪礼
》《
易经
》《
乐经
》
等,并编著有
《
春秋
》
。后世称他为“圣人”。
《
论语
》
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的语录体著作。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
论语
》
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
论语
》
的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各节独立成篇。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
论语
》
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全书包括
《
学而
》《
为证
》
等
20
篇,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品德修养、教育原则等方面。
《
论语
》
和
《
孟子
》《
大学
》《
中庸
》
合称为“四书”。
知识锦囊
据说,孔子一生接受的弟子有
3000
多人,有
72
贤人精通“六艺”,著名的有颜回、子路、子贡、曾参等。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
7
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
2
个问题才让路。其中之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们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知识锦囊
春秋战国思想家
孔子
孟子
老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知识锦囊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读准字
音
谋
而不忠
论
语
(lún)
三
省
(xǐng)
(zēng)
曾
参
弘毅
(
hóngyì
)
其
恕
乎
(shù)
(móu)
箪
(dān)
笃
志
dú
研读课文
(一)
曾子
曰:“吾日三
省吾
身
——
为人
谋
而不
忠
乎?与朋友
交
而不
信
乎?
传
不习乎?”
孔子的学生,名参
(
shēn
),字子舆。
对自己的言行反省与检查。
自己。
谋划,商量办法。
诚心诚意。
交往。
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
曾
子说:“
我每天多次
反省自己
——
替别
人谋
划是不是诚
心诚意吗?与朋友交
往是不是诚
实吗?(老师)传授的知
识是不是去
复习吗?”
分析
“
吾日三省吾身”,一个“日”字,强调了反省的经常性,即每天如此;“三”强调了反省是多方面的。一个破折号,表明下文是反省的内容。曾子从三个方面来反省检查自己。从中可见古代治学人十分重视品德修养。
(二)子曰:“见
贤
思
齐
焉,见不贤而
内
自省也。”
指德、行优秀的人,贤人。
看齐。
里面,引申为内部,内心。
译文:
孔
子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分析
从
正反两个方面提出要求,既勉励上进,又指出避免错误。“焉”是兼词,“向他”的意思。“见贤思齐”是流传至今的成语。
(
三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贤哉回也。”
(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竹篮饭,
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体现孔子认为只要追求高尚的道德,尽管贫穷,也乐在其中;但如果是不合于道的富贵,就坚决不予接受的安贫乐道的苦乐观
(四)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
文:孔
子说
:“我整天吃
粗粮,
喝冷水
,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分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
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
五)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仁以为:倒装--以仁为,以……为,把……作为;
已:停止
译
文:曾
子说
:“有抱负的人不
可以
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因为
他肩负重大的责任,
道
路又很遥
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
道不也很重
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停止,难道路程还
不很遥
远吗 ?”
(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老夫子在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说: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川:河流。 逝:流逝。舍:止息,停息。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 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
注释】1.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2.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3.夺:改变,换。4.志:(某人的)志气。
【译文
】孔
子说
:“军
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
以迫使他改
变。"
(七)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要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非常困难的。
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分析
(八)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意思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美,好的。恶,坏的,不好的。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好
事的美德,
不应该促成别人的坏
事的恶行。
小人与此相反。”
分析
既
从正面提出君子应该怎样做,又从反面指出不应该怎样做,表达全面,观点鲜明,语气肯定。先说君子,再说小人,形成对比,从而强调“成人之美”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重要方面。
(
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
行
之者
乎?”子曰:“其
恕
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遵守,奉行,使之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与依据。
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这是孔子提出的一种处世准则,后面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对“恕”的具体解释,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译
文:
子
贡问
:有没有一
句话可以作为终身遵行的准则吗?”孔子说:“是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啊!自己不喜欢的,不
要强行施
加在别人的身上。”
分析
用问答的形式说出儒家的恕道。这一则不仅强调了对人要宽容,要推己及人,而且借子贡的问话,突出了要“终身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于哲理,给人启迪,已成为广为传诵的成语。
(十)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注释:切问---亲切地向人请教。
【译文】子夏说
:“博览群书广
泛地学习
,而且能坚
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分析:这
里又提到孔子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问题。“博学而笃志”即“博学而强记”,再一次谈到它的重要性的问题。
词类活用
1
、传不习乎
2
、见贤思齐焉
3
、成人之美
4
、不成人之恶
5
、吾日三省吾身
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形容词作名词,指德行优秀的人、贤人。
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好事。
形容词作名词,坏的,不好的事。
名
词作状语,每天。
古汉语句式
判
断句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省
略句
小人反是
“是”前面省略介词“于”。
勿施于人
“于”前面省略宾语“之”
“
也”表判断语气。
(二)概括文章大意与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着重阐释了儒家思想的修身之道。对儒家的做人标准、理想追求、道德行为以及人际关系、人与自
然关系,
都有所涉及,这些真知灼见,千百年来影响着我们,是东方思想文化的精髓。
(三)成语溯源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成人之美
你能用这些成语造句吗?
试一试
(四)写作特色
1
、言简意赅,富于哲理,启人心智;
2
、语言朴实简洁,人物形象鲜
明。
深刻而精辟的语言,是
《
论语
》
最突出的特点,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注意语言的简洁。独立成段,每一段表达一种观念,十则论语表达各自不同的思想,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知识链接
你能举例说明吗?
想一想
“
三省”指哪三方面?请用现代汉语回答
。
为别人谋划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
想一想
如何贯彻“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一处世原则?联系实际说说。
如同学交往中不能意气用事,对朋友的过错不能视而不见,要勇于批评改正等。
小结
今
天我们又学习了十则论语,加上初一学的六则,我们初中共学习了
16
则论语,有的关于学习态度,有的关于学习方法,有的关于个人修养,还有的关于理想抱负。论语是近几年中考文言文的重点
,所
以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这
16
则论语,先要熟练背诵,再疏通大意,最后深入理解。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成绩更上一层楼!
作业一
至少搜集两条论语,明天上课同学们互相交流。
作业二
背诵课文,明天默写。
认真准备,
90
分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