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六中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导学训练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海六中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导学训练稿

ID:577027

大小:550.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海六中初二语文导学训练稿 第六单元 ‎ ‎ ‎21、小石潭记 一、学习目标:1.借助注解及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 2.学习抓住特征,鲜明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法。‎ ‎ 3.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课堂自学 ‎1.整体感知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 ‎2.一词多义 参差披拂(长短不一,形容词)‎ 差 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介)词)‎ ‎ ‎ 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动词)‎ 隶而从者(跟随,随从,动)词)‎ ‎3.课文分析 ‎ 1、层次结构:全文共有五段。‎ 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写潭、写树,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 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 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 (2)、中心思想:《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4.句段赏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分析: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字后离去。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5.难点突破 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与第一段不同的手法,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三、课堂训练 ‎1、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 ‎ ‎  A、闻水声,如鸣佩环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8‎ ‎  C、似与游者相乐 D、其岸势犬牙差互 ‎ ‎2、选出“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 ‎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全石以为底 ‎ ‎  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D、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青树翠蔓。(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 ) ③以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 ⑤明灭可见。( ) ⑥乃记之而去。( )( ) ‎ ‎4、阅读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选出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  ) ‎ ‎  A、卷石底/以出 B、潭中鱼可/百许头 ‎ ‎  C、似/与游者相乐 D、水/尤清洌 ‎ ‎(2)翻译下列句子 ‎ ‎  ①近岸,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③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④参差披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文段原文作答。 ‎ ‎  ①说明小石潭人迹罕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②与“皆若空游无所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佁然不动”后面的分号不能改为句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6)试找出文中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说说它的精彩所在。‎ 中考链接 阅读《三峡》和《小石潭记》的选段,回答问题。‎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三峡》的作者 ,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 代文学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不见曦月( ) (2)素湍绿潭( )‎ ‎(3)蒙络摇缀( ) (4)斗折蛇行( )‎ ‎3、分别从《三峡》和《小石潭记》中找出描写江水或潭水十分清澈的句子。‎ ‎22、记承天寺夜游 8‎ 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 2.感受课文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 3.揣摩作者写作文本时的心境 二、课堂自学 ‎1.整体感知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文章仅80余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 ‎2.一词多义 ‎3.篇章透视 ‎ (1)层次结构: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 第二部分:描绘了庭中月光的澄澈。‎ 第三部分:惋惜无人赏月,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 (2)中心思想:短文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所见的月下美景,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4.句段赏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赏读课文第一段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时值冬初,寒意寂寥,正“解衣欲睡”之时,月色悄然入户,于是作者“欣然起行”。“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文情也显得跌宕起伏。‎ ‎5.难点突破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 三、课堂练习 8‎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欣然起行( ) (2)水中藻荇交横( )‎ ‎(3)如吾两人者耳( ) (4)月色入户( )‎ ‎(5)盖竹柏影也( ) (6)但少闲人( )‎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与父________、弟_______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_______之列。苏轼死后谥号________。‎ ‎2.解释加点的词语。‎ 遂至承天寺________________ 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2003年,广东省中考试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 怀民亦未寝(睡觉) D. 相与步中庭(共同、一起)‎ ‎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 ‎23、游恒山记 一、学习目标:1.通过注解,理解课文意思 ‎ 2.了解恒山的自然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热情 二、课堂自学,‎ ‎1.整体感知 8‎ ‎ 本文选自《徐霞客游记》。徐霞客(1586---1641),明地理学家、旅行家。他从青年时起,开始了旅行探险的生活,足迹遍及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 南等十六个省。他的旅行日志经过后人整理成书,留给我们一部洋洋六十余万言的巨著《徐霞客游记》。游恒山历时三日(九、十、十一日),此节是十一日等恒山高峰的日记。‎ 循崖乘峭而上(上:动词,有低处到高处。)‎ 上负绝壁(上:名词,上面。)‎ 故树皆在北(北:名词。)‎ 北瞰隔山一重(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2.一词多义 北 上 亭曰望仙(曰:叫,称。)‎ 有杰坊曰(曰:刻着。)‎ 杂树阴翳(翳:遮蔽。)‎ 风翳净尽(翳:云雾。)‎ 翳 曰 1、 词类活用 台中像群仙(像:名词作动词,这里是塑造的意思。)‎ 至此则合抱参天(参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参天大树。) ‎ 2、 古今异义 浑源州城一方(一方:一座城。今常指处于对立面,或一个矛盾体中的一方。)‎ ‎3、篇章透视 ‎ 1、层次结构:全文共有四段,第1段略写处罚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第2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第3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第4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 2、中心思想:文章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一步一景,移步换景。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的实践精神。‎ ‎ 3、写作特色:文章是按游踪的顺序组织材料的,移步换景是写作上的突出特色。文章中的方位词语使用得准确恰当,文章中有几处生动的比喻,使考察纪录细致、生动,富有文学意味。‎ 四、句段赏析 课文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详细描写了登山的过程。‎ 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详细描述了攀登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行一里,山上都是煤,而且多到了不深凿即可得的程度。在这里,表现了恒山的物产物貌以及地质结构,不失地理学著作的特色。又行一里,土石都变成了红色。再走三里,就到了虎风口,地势开始陡峭起来,松树茂密,给人阴冷的感觉。又走三里,开始有了人文景观:杰坊上题字:“朔方第一山”,突出了恒山在北方山脉中的重要地位,里面还有官府以及必要的生活设施。从杰坊的右侧继续攀登,则看到了寝宫、飞石窟,再向上,就是北岳殿了。北岳殿是恒山的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所以对它的描写比较详细:“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这几句描写,突出了北岳殿高大的特征。再向上,就是会仙台,作者描写了台中的群仙像。在这个时候,作者还要继续攀登,所以又转回来,来到北岳殿的东侧,在这里,找到了登山的小道。“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表现了登山路径的艰险。再行二里,已经到达了悬崖的顶上,再看主峰绝顶,还像在半天之中,由此可见恒山的高大。而且还是满山的短树、枯竹,钩衣刺领,即使用尽全力,也像坠落在波涛中,无力自拔。但作者还是鼓足勇气,竭力攀登,最终到达了顶点。‎ 五、难点突破 ‎ 徐霞客的游记并非客观地介绍恒山的山山水水,庙宇胜迹,而是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与客观外物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情与景的交融,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随着客观景物的变化,随着作者行踪的转移,读者会与他一起,欣喜、赞叹、着急、恐惧,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24、满井游记 一、学习目标:1.通过注解及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 2.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趣 二、课堂自学 ‎1.整体感知 8‎ 这篇游记描写北国早春气象,既能传山川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作者从城居不见春叙起,接着写郊外探春,并逐层写出郊原早春景色的诱人,而最后归结道:"始知郊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回应开头,表现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于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通篇写景都渗透着这种洒脱而真挚的感情,使文字具有一种清新恬静的田园节奏。而简练的白描和贴切的比喻,更为行文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 ‎2、词类活用 ① 泉而茗者(泉,用泉水,名作动。)‎ ② 罍而歌者(罍,拿着酒杯,名作动。)‎ ‎3、篇章透视 ‎ (1)层次结构:全文共有三段。第一段写城中“余寒犹厉”的景象。第二段写满井春色。第三段抒发感受,写此文的目的。‎ ‎ (2)中心思想:这篇游记描绘了北京近郊满井一带美丽的早春景色,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弃都市官场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怀。‎ ‎ (3)写作特色:(1)白描的手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是用极为简练单纯的笔法将其勾勒出来。 (2)拟人的写法。把景物拟人化,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也便于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进作者的感情色彩。(3)生动的比喻。‎ ‎4、句段赏析 文中的比喻主要是用来写景的,如用“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来比喻明亮的春水,用“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比喻积雪融化后的山峦,这两个比喻一气相通,由明镜而带出对镜梳妆的美人,显得优美熨帖,同时能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本文中的比喻也有写人的,用“若脱笼之鹄”来表现自己终于得以出游的愉悦,真是再真切生动不过了。‎ ‎5、难点突破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25、诗词五首 一、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 2.激发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兴趣 二、课堂自学 ‎1.整体感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重要作品,也是历代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住在成都草堂时写作的。这一年正是唐九节度使围攻相州大败后的第二年,战争还在各地继续进行着,人民流离失所。杜甫在经历了十年悲辛潦倒的长安生活后,又经历了五六年“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生活,到了成都住在草堂,总算暂时安定下来了。他自己此时虽然贫病将迫,但却时时关怀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茅屋,指成都草堂。‎ ‎《过故人庄》是一首语言平淡质朴的田园风光的咏唱,又是一首语义深醇幽远的饱含农家乐趣、充满对友人情意的咏唱。诗人在平实的语言中,把真切的叙事、真实的写景和真挚的抒情结合在一起,犹如朴实的农人在农家田舍亲切平易地话家常一样,将一幅栩栩如生的农村景致风俗和人情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游山西村》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渔家傲》这首词和作者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北宋的主要边患有辽和西夏。由于宋王朝的畏敌退让,他们得寸进尺,侵扰不已。1040年到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略。在这样的生活基础上,诗人写出这篇绝妙好词来。‎ ‎《浣溪沙》是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 ‎2、篇章透视 8‎ ‎(1)层次结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狂风破屋的情景。第二段,写群童当面抢抱茅草的情景。第三段,写屋破雨漏长夜难眠的情景。第四段,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希望,这是全诗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杜甫同情人民疾苦、关心人民生活思想的集中表现。《过故人庄》首联写朋友邀我做客;颔联写农村的怡人景色;颈联写临窗欢饮,畅谈农事;尾联写再约重阳赏菊。《游山西村》诗的头两句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诗的第三、四两句是对山村风光的描绘,第五、六两句,写这里的民风民俗,最后两句,作者抒发感情。《渔家傲》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浣溪沙》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情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 ‎ (2)中心思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过故人庄》描写了山村风光和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游山西村》是一首五言律诗,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渔家傲》这首词是咏叹边防将士的内心抑郁的。《浣溪沙》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 (3)写作特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构自然、严谨。善于通过有特征的细节,运用精炼的语言,将他所经历的生活,绘声绘形地描写出来,使人读了仿佛身临其境。《过故人庄》艺术上是具有纯朴的特点,语言上具有清新口语化的风格。《游山西村》结构严谨,主线突出。《渔家傲》词意如剥蕉,层层深入;词的意境有典型性又有独创性。《浣溪沙》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3、句段赏析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寸不动安如山!‎ 诗人在屋漏床湿身冷的痛苦处境中,想的却是天下穷苦的人,只要他们都能居住得安定快乐,即使自己住的是破房子,甚至冻死,也心甘情愿。这种因自身遭受痛苦而推己及人,想到别人的痛苦,进而只要使别人免除受苦,自己宁肯受苦的思想感情,是多么崇高啊!“安得”是假设之词,表现诗人的理想和愿望。诗人的这种希望天下穷苦人都能过上安定生活的理想,也是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的理想。杜甫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是他在长期战乱中备尝生活艰辛,四处飘泊,有机会接近人民、了解人民疾苦的结果。‎ ‎(2)《浣溪沙》上片简析 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4、难点突破 ‎《浣溪沙》中“门前流水尚能西”体现了苏轼什么样的写作风格?‎ ‎ 中国的河流大多是西水东流,而苏轼所写的清泉寺的流水是现今的浠河,此河发源白莲河(解放前称“百里险”),在清泉寺的东面,自东向西流经清泉寺(今湖北浠水清泉镇境内)至兰溪入长江。这是地理环境的实写。其二是,过去人们写人生易老如东流之水。今观水能西流,那么人生不是可再少吗?这是作者即景所感而抒之。从这些可看出“东坡词,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湖北教院主编《唐诗宋词》学习材料)。不仅打破了词为“艳科”的民间遗风,也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 三、课堂练习 ‎1.下面是对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理解,选出不恰当的一句( )‎ A、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可以算是田园诗。‎ B、开头两句是叙事,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主人待客仅用鸡黍(泛指饭菜,杀鸡待客),客人一请就到,说明主宾之间感情融洽,不拘常礼,友谊极深。‎ C、第三、四、五、六句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由写景转而写人事。写出了树木的繁茂,青山的遥远以及把酒话桑麻的心旷神怡。‎ D、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从接受邀请、赴宴、喝酒一直写到辞别,用的都是口语,写得淡而无味。‎ ‎2.阅读《浣溪沙》这首词,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作者写作此词时,正是在政治上失意、生活上处于逆境时,却能有这样积极的人生观,豁达的胸襟,实在难能可贵。‎ 8‎ B、上阕写景,描绘了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而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更突出了画面的静谧。‎ C、下阕由写景转入议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相互映衬。‎ 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白发,代指老年。唱黄鸡,感慨时光流逝,因黄鸡能报晓,故用它代表时光流逝。‎ ‎3.选出对《渔家傲》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四面边声连角起”写的是秋天到了,西北边塞地区的风景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衡阳地方的大雁飞走了,周围边塞的各种声音连同军中的号角一起响起。‎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的情形,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借东汉大将“窦宪追匈奴”的典故,表现出了战士们的报国激情。‎ ‎ D.“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他们壮志难愁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4.对词中的语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衡阳燕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连衡阳飞来的大雁也不愿意留下来。‎ B.“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是边塞上引起人们悲秋之情的笛声、马声等。‎ C.“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意思是端起一杯酒来解愁,却想起了万里之外的家乡。‎ D.“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是作者自称。‎ 中考链接(2004年,中考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8‎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 ‎1.这首古诗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请各找出一个例句。‎ ‎2.发散性思考: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3.文中有“自经丧乱少睡眠”,这里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是反映这个事件的?‎ ‎4.写出诗歌的主旨句 ,并作简单赏析。‎ 8‎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