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108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108页)

ID:577031

大小:470.5 KB

页数:11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藤野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 ‎    1、  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    2、  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 教学难点 ‎ 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 教学方法:导读法、语言赏析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作家作品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2.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标示段序,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2.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演自己列出的结构图。‎ ‎ 110 / 110‎ ‎ 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见藤野前,在东京 相识 与藤野在仙台 相处 离别 相别后,深切怀念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这就是当年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显示图片)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条暗线,那么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我们先按下暂且不表。下面先来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述藤野先生的。     四、研读,分析藤野形象     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     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投影显示如下)     跳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大家找找看,一共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几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2.学生朗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 ‎ 110 / 110‎ ‎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前面我们阅读了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一些文字,文中还有一些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3.领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作者是抱着什么目的去日本的?为什么又离开日本去了仙台?(出示《自题小像》)     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研讨交流,教师小结。     A.在东京     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所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B.去 仙 台     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     爱 国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C.弃医从文(显示图片和电影资料)     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爱 国      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D.离开仙台,怀念先生     直抒怀念之情—— 热情赞颂 高度评价     藏讲义 爱     怀念付诸行动——挂照片     写文章 国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并明确词义 绯红fēi 宛如wǎn 驿站yì 解剖pōu 油光可鉴jiàn 毫不介意 落第 畸形jī 不逊xùn 匿名nì 杳无消息yǎo 诘责jié 凄然qī 教诲huì 瞥见piē 抑扬顿挫cuò 深恶痛疾wù                              ‎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采用小组自改互查的方式,组长点评完成情况。     二、研读关键语段,深透理解文意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     (1)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 110 / 110‎ 呼应。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抱负与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心绪包容在这感慨良多的一句话里面。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2)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了这一反浯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而改动后则语意直露,缺乏讽刺意味。     2.学生集体诵渎第5语段,思考:     (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慨”可以用“因为”替代吗?     (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     (1)“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语气。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有点自谦、自喜,还有点隐含的感激之情。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因为”则表达不出这层意味。     (2)“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明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睡安稳了,表露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居然”一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3.学生自读课文第24至3l语段,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     (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     (4)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教师明确:     (1)这是在考试风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极大伤害后写下的一句极为愤慨的话。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在他们看来,贫弱中国的国民是低能儿,分数六十分以上,是老师漏题,而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到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所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2)文中看电影事件中所叙述的中国人的情形,是依着一个要被枪毙的中国人、一群围着看枪毙的中国人和一个“我”的次序来说的。特意写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把自己看做局外人,旁观者。     (3)“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的喝采”原指日本学生看到枪毙中国人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4)匿名信事例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现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看电影事件反映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这两件事各有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4.学生自读课文38语段,教师点拨:     语段中“良心发现”‎ ‎ 110 / 110‎ 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等。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5.学生齐读课文1、5、24~31、36~38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要求:第1段要读出辛辣嘲讽意味,第5段以轻松亲切语调表现友好之情,24~31段则充满愤激,36~38段应满溢感激。     三、合作研讨,体验反思     1.关于课文主旨的理解,沦争颇为热烈,对于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结合文(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学生各抒己见.激烈争论。‎ ‎2.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鼓励。     四、课堂小结     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和思想的升华。鲁迅的文章尤为如此。走进散文《藤野先生》,使我们更亲近地触摸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更深透理解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更镌刻在读者的心中,愿我们在关爱的沐浴中,生活的天空更为湛蓝、亮丽。‎ 五、作业布置 朗读课文,领会感情 六、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 鲁迅     明线: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没有民族偏见——怀念先生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实习    问中国女人裹脚     暗线:鲁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 教学反思:‎ ‎ ‎ ‎2、《我的母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积累字词。‎ 2、 能通过跳读课文概括出文章中写的几件事。‎ 能力目标:‎ ‎1、多种方法朗读课文,理解文意,能概括出母亲的形象。‎ ‎2、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自身的生活,体会母亲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重难点】‎ ‎ 110 / 110‎ ‎ 1、感受母亲的高尚品质,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 ‎ 2、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方法:导读法、语言赏析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我国有位学者,他曾取得三十余项博士学位,曾是北京大学的教授、校长,他就是胡适,他被原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历史学家唐德刚尊为恩师,在学术界以为人谦和而著名,他自己一生中最崇敬的恩师是谁呢?据胡适先生在自传中说,是他的母亲。那么,他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出题。‎ ‎(投影一)胡适简介   ‎ ‎(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原名嗣穈,字适之。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 ‎ ‎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标好自然段,勾画出不懂的字词或不明白的地方。‎ ‎ 标画出文中写母亲的段落。‎ ‎2、自学展示 ‎(1)正音:‎ 穈     锁匙      拧肉       轻薄            ‎ 眼翳      宽裕        文绉绉 (2) 写母亲的段落有哪些?‎ ‎4-13自然段 三、 听读课文,感受母亲形象 听老师朗读文中写母亲的部分,学生听读思考:‎ ‎“这是一个 的母亲,因为文中这样写道……”‎ 提示:文中哪件事让你感触很深,请用恰当的一两个词语概括你的更感受。‎ 板书:              ‎ 早训、催上早学                        严厉 重罚、舔病眼                          慈爱  ‎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              仁慈、温和             感谢 受气,忍耐、悲哭                      气量大、性子好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                刚气,不受人格侮辱   ‎ 四、 细读课文,感悟深情 胡适在回忆母亲时,饱含着对她怎样的感情呢?从文中勾画出最让你动情的句子,请先读得动情后再说说你的发现。‎ 1、 赏析下列句子。追问: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文中写母亲的“严厉”多,还是“慈爱”多?为什么胡适还反复强调母亲的慈爱呢?‎ 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2、赏析文章末段。追问: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 110 / 110‎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14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板书:感激、敬爱、、怀念、怜惜 小结:胡适能从母亲的严厉中感受到母亲的慈爱和良苦用心,这是对母亲强烈感激、怀念之情的迸发。‎ 五、 回顾总结,感悟提升 ‎1、请为胡适对母亲说几句话,来寄托他的敬意与哀思,也可以试着写出来。‎ 引导:“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积劳成疾,在胡适回国一年后与世长辞,没能与母亲最后相见成了胡适永远的痛。他在奔丧途中留下“平生惨痛,何以如此”的遗憾,请我们替胡适对母亲说几句话吧。‎ 2、 再读课文,再度感悟。‎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读出胡适对母亲的深情。‎ 六、 布置作业 请你写一段话,表达你对自己母亲的理解与感恩。‎ 七、板书设计 ‎ 我的母亲 胡适 慈爱 怀念 严厉 人物 情感 感激 温和 敬爱 刚气 语言 怜惜 ‎ 质朴 真挚 八、 教学反思 ‎ ‎ ‎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2.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1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二 教学重点 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围绕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在特定条件下人物的精神世界。‎ 三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以及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品味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 110 / 110‎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语 ‎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岸-------(海伦·凯勒)‎ 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请学生说说,并谈谈阅读感受)不少同学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更多是因为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围绕着作者第一本书演绎了怎样的故事,在体味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把握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二检查预习 ‎1.听写----正音正形:‎ 迢迢 晾晒 掺和 马鬃 泪水盈眶 哄堂大笑 挎着 磨蹭 翻来覆去 调教 凄惨 脊背 枉读 ‎【多音字】 hōng 哄哄声 ‎ 磨 mó 磨刀 横 héng横行 弄 nòng 捉弄 哄 hǒng 哄骗 ‎ mò 磨面 hèng蛮横 lòng 里弄 hòng 起哄 ‎【形似字】‎ ‎ 晾 晾晒 揍 挨揍 挎 挎篮子 鬃 鬃毛 薯 红薯 ‎ 谅 谅解 凑 凑巧 垮 垮台 鬓 两鬓 署 署名 ‎ 曙 曙光 ‎2.解释词语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温厚:温和宽厚。‎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苦楚:痛苦。(多指生活上受折磨)。‎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调教:一是指调理教导(多指幼童);二是指照料训练(牲畜等)‎ 忘本:境遇变好后忘掉自己原来的情况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迢迢:‎ ‎【.近义词】 哄堂大笑•哄然大笑:‎ 形容词,两词都形容众多的人同时发出笑声。‎ ‎“哄堂大笑”主要形容在某一室内场所里的人同时发出笑声,如“我们班在庆元旦文艺汇演时,班里的调皮大王的单口相声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 ‎“哄然大笑”没有在某一室内场所这个限制,如“在小巷里一条小狗的精彩表演让行人们哄然大笑”。‎ ‎【.相关成语】‎ 翻来覆去 :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或变化无常。‎ 磨磨蹭蹭:缓慢地向前行进,比喻做事动作迟缓。 ‎ 哄堂大笑: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挥之不去: ‎ 三 自读课文,自主探究 ‎1.五分钟内默读课文,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要求: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流畅自然。‎ d、同学之间互相补充、评议。‎ ‎2.再次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作者围绕第一本书记叙了哪些事情?作者分别有怎样的感受?‎ ‎【内容感知】本文通过写“我的第一本书”‎ ‎ 110 / 110‎ 不同寻常的经历,反映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这些都是作者在那个特定年代真切地感受和体验,有着独特的感悟和思考。这也是这篇文章能打动人的地方。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全文承载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通过“我的第一本书”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前呼后应,感情真挚。这不仅令作者终生受用,更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作者在叙述自己的考试名次,以及“弄不成”一些事件时,语言充满风趣和幽默,寓有情趣,让人忍俊不禁。‎ 四 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深深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而且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述,以饱含热泪的笔触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以及由书引发的父子之情、同学朋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这些深刻的内容,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一)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合作解决下面问题 ‎1.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2.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 ‎3.“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品味语言 ‎ ‎(二)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五 拓展延伸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 ‎2.你能把你的“第一本书”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吗?‎ 六 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第一本书”回忆了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朋友间的友谊和20世纪初艰难中的温情,告诉我们“人不能忘本”,我们应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父子之情   我的第一本书 同学、朋友 人与狗的情趣——人间的温情 教学反思:‎ ‎4.《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文中“轩昂、犀利、郁郁寡欢、诚惶诚恐”等词语;  2.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其精神境界;  过程与方法 3.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 ‎ ‎ 110 / 110‎ ‎ 情感与价值 4.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  教学难点: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文常简介:‎ ‎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战争与和平》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    ☆《安娜·卡列尼娜》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复活》托尔斯泰在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三、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疏通字词:‎ ‎2.理清文章脉络:‎ ‎ 感情基调:抑 (1-5)外貌特点:须发茂密 面部丑陋 表情愚滞 ‎ 110 / 110‎ ‎ 托尔斯泰形象:            感情基调:扬 (6-9)独具慧“眼”:目光犀利 感情丰富 威力巨大 四、探究课文:‎ 学生自由诵读,揣摩作品中描绘的托尔斯泰的独特的形貌特征。 1.找出文中概括托尔斯泰的形貌给人的总体印象的语句。‎ ‎ “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总结:文中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大量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不仅使形象鲜明,特征突出,而且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肖;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更加突显托翁的形貌特征。“形”“神”的独到刻画,使文意深刻,韵味无穷。 ‎ ‎2.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发肤、鼻子、眼睛的语句,并品评其表达效果。(结合课后练习三) 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须发:“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鼻子:“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眼睛: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眼睛: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总结体会:效果是印象鲜明深刻,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文中的比喻和夸张把读者带进无穷想象的空间,尺水兴波,纵横捭阖。‎ ‎3.课文前半部分描写了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就全文来看,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位文豪的不凡,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前半部分描写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两点:一是,庸甚至丑陋,二是,十分普通。意在反衬其灵魂的高贵,反衬眼睛精美绝伦。先抑后扬,相反相成,相互衬托,独具艺术效果。‎ 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进一步探究,可以发现,写他形貌的矛盾统一,实质上也是写他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列宁曾说过:“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 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先抑后扬”,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4.作者为什么要着力刻画托尔斯泰的眼睛?(参看书P36二)‎ ‎①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万物尽收眼底的观察力) ②……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他的思想和艺术既来自社会生活,又揭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 ‎ 110 / 110‎ ‎③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批判现实及其深刻准确)‎ 明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5.文中第8语段“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粗鄙的外表反衬出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文意的重心落在通过写眼睛揭示他敏察、深刻的内心世界,那么文中对托尔斯泰的眼睛作了怎样的评价?   明确:课文描写了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如“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表现他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6.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意?   明确: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关于晚年的托尔斯泰肖像,他的同时代作家列•尼•安德烈耶夫《逝世前的半年》一文有过描述,“他以接近数学般的正确性在走完生命的历程时,性格变得非常柔和,感情变得十分纯洁,剩下像孩子一般的善良。”“这种柔和的性格是不同寻常的,不仅可望,而且‘可即’。他那似乎并非由物质构成的,富有光华的白发是柔和的,老人的嗓子是柔和的,笑容和目光是柔和的。” 7.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发表独特的看法。   明确:尽情发言,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五、小结:‎ ‎《重读大师》一书中王祥夫著文说:“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总似乎让人能听到一种深深的叹息,感受到作家在无情地鞭挞着人类的灵魂,而同时,也能让你感到他对人的深深的爱,一切都基于深深的爱。”学习了茨威格通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展示出的他的深邃的内心世界,我们对这 样的评价更多了些理解。静心去品读代表他艺术高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我想,那长着大胡子穿着布衣经常去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人会更深刻地走进我们的心灵。‎ 六、布置作业:‎ ‎1、字词抄写。‎ ‎2、练习册第4课。‎ 板书设计: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多毛、须发浓密  欲     外貌特征          面部  田野村夫的脸孔     崇  扬    (平庸甚至丑陋)         忧郁、消沉         敬  先                       普通大众                  赞  抑     非同寻常的眼睛 ‎ 110 / 110‎ ‎    犀利的目光               美  (敏察、深刻)     蕴含丰富情感 ‎ 教学反思:‎ ‎5 《再塑生命》教案 一、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 ‎ ‎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 过程与方法:3.培养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二、 教学重点 ‎ ‎ 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 三、 教学难点 ‎ 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 三、 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感体验法 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海伦·凯勒,引起阅读兴趣,导入新课 ‎ ‎ 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海伦·凯勒,设问:是什么原因让她成为有如此杰出成就的伟人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板书文题、作者) ‎ 二 检查预习 ‎(1)听写 ‎ 搓捻(cuō niǎn) 怦怦(pēng) 繁衍(yǎn) 迁徙(xǐ) 觅食(mì) 栖息(qī) 小憩(qì)  枝桠(yā) 穿梭(suō) 花团锦簇(cù)  冥思遐想(míng)(xiá) 期期艾艾(ài)  困惑不解(huò) 遨游(áo)‎ ‎(2)形似字区别 ‎(3)多音字辨析 ‎(4)解词 搓:两个手掌相对或一个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反复揉擦。 捻:用手指搓转。‎ 预兆:预先显露出的迹象。 小憩:短时间休息。‎ 企盼:盼望。 繁衍:生物品种数量,逐渐增加扩大。‎ 迁徙:搬家,改变居住的地方。‎ 不求甚解:原来有不咬文嚼字的意思,现多指只满足于一知半解。‎ 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接受不完。‎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名:说出。状:描述。‎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冥思遐想:漫无边际的深思想像。冥:深。‎ 遨游:漫游。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 110 / 110‎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三 朗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分读课文,余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 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描述的生活世界。体会莎莉文这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高超的教育艺术。带着下列问题,从文中筛选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 ‎ 问题设置:‎ ‎ (1)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我”认识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 ‎ (2)莎莉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 ‎ (3)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提示: ‎ ‎----(1)教师提供旁证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如莎莉文在和人通信中提到她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经常在旷野中进行活动。什么词需要用就教什么词。当某一行动需要用上某一词的时候教给她,她很少会忘记。当某一行动需要用某一短语或句子去叙述的时候,她学这个短语或句子就像学一个单词那么容易。显然地,当孩子们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间走动时学习语言成效特别快。他们学会了词语,同时也学到了知识。一进教室,他们就刁;再是戏剧主角,他们呆坐着看老师动嘴讲这讲那。这不能引起他们的求知。消极被动不能刺激起兴趣和精力。孩子们都热心学习他们想知道的东西,而对你要他们知道的东西则不感兴趣。”莎莉文正是用这种方法教给了海伦与世界沟通的技巧。 ‎ ‎-----(2)莎莉文启开了海伦智慧和情感的大门,让海伦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拥有了求知的美妙的感受。莎莉文老师引导海伦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感受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她还引导海伦从“能触摸的东西”中获得思维的提升,“领悟到抽象的概念”。是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的生命。 ‎ ‎-----(3)课文开头写道:“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联系文题,这句话的含意也就是说,莎莉文老师到来的这一天?是“我”生命的重新开始,甚至作者把莎莉文称之为再塑生命的人。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她到来时作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感受:“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课文更多地还是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具体言行,来表达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 ‎3 小结 ‎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倾诉了她对生活的礼赞。其中假定自己获得视力后第一天凝视莎莉文的情节就充分表现了她的感念和尊敬。文中说:啊,如果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 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当我还在孩稚时.她就来到我家,是她给我打开了外部世界。我不仅要看她的脸部的轮廓,为了将她牢牢地放进我的记忆,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并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的形迹,她就是靠温柔与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我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她那经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 四 海伦能走出黑暗,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莎莉文老师是光明的引领者,但同时也是海伦自己努力的结果。课文展示了儿时海伦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起步的足迹。请学生通读全文,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说说海伦性格中的特点。‎ ‎-----文中的“我”‎ ‎ 110 / 110‎ 是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海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极高的悟性和敏感而丰富的心灵。她不单是用触觉感知事物,更是用心灵体验事物?在求知中获得一种幸福的体验。文中在春光中,她热切体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当掌握了语言的钥匙之后,她运用于生活.寻求进一步的理解,如对“爱”的执着探求。联系全文内容看,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 ‎ 五 深层研读,体察文意 ‎ ‎1.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请学生再读全文,品评并积累文中优美而精警的语句。 ‎ ‎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人黑暗而沉寂世界的海伦的心灵历程。 ‎ ‎ (2)“我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与自然的相处中感受自然的严厉、暴躁的一面,以“利爪”形象说出。 ‎ ‎ (3)“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作者在执着痴想后体悟到的“爱”的情感。‎ ‎2.合作研讨 ‎ ‎ (1)指名学生感情诵读课文10~12语段,研讨课后练习二。 ‎ ‎ (2) 研讨课后练习一。 ‎ ‎3.拓展延伸 ‎ 海伦是世界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土。请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 ‎----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几乎全聋的贝多芬扼着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一一《命运交响曲》。失去光明的民间艺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给我们描画了一个凄凉哀怨的世界,也让我们感到了命运的残酷和抗争的力量。史铁生身残志坚直面人生写有《我与地坛》,成为着名作家。‎ 六 课堂小结 ‎ ‎ 莎莉文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爱,确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它升华时,可以奔流不息,可以惊天动地,可以发挥非凡的潜力,可以能人所不能。唱响爱的颂歌,会使人,情思无限,胸怀宽阔。海伦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再塑后海伦的生命如歌,所延续传承的也是一个涵义丰富的爱的故事。‎ ‎ ‎ 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 ‎ 理解、关爱、教育 莎莉文老师 “我” 海伦凯勒 ‎ 井房散步 ‎(光明的使者、出色 走进、体验自然 (好学敏思、坚韧不拔 的教育艺术家) 解释“爱” 热爱生命) ‎ ‎ 无比的敬爱、感激 ‎【教学反思】:‎ ‎ 110 / 110‎ ‎6 《雪》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2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析两幅雪景图。‎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探究引申法 第一课时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磬口(qing4) 忙碌(lu4) 脂粉奁(Iian2)‎ ‎ 灼灼(zhuo2) 嘻笑(xi1) 褪尽(tui4)‎ ‎ 朔方(shuo4) 凛冽(lin3lie4) ‎ ‎ 2.解释下列词语。‎ ‎ 博识:见识广博。‎ ‎ 凛冽:刺骨的寒冷。‎ ‎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 精魂:精灵,魂灵。‎ ‎ 消释:消溶。‎ ‎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本文文字精辟,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读。‎ ‎ 教师借助多媒体电脑,演示江南的雪,北国的雪,让学生感受漫天..,《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 初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谈体会。‎ ‎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 ‎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 第一部分(1~3段),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 ‎ 第二部分(4~6段),描写朔方的雪,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思考如何划分两个层次?‎ ‎ 明确:‎ ‎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描写充满生机的江南柔雪。‎ ‎ 第二层(第二至第三自然段),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 ‎ 110 / 110‎ ‎ 提问: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 ‎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彩笔,绘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江南雪景水彩画。作者从四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 一是以暖国的雨和“单调”来反衬雪花的“灿烂”。‎ ‎ 二是直接写雪的质地、颜色,“滋润美艳”,犹如充满青春的壮健少女的皮肤。‎ ‎ 三是以雪野中的花草,特别细写了花的不同种类、多样形状和各种颜色,衬托雪的美丽。在数九寒天,作者用花的血红、深黄、自中隐青和草的冷绿,映衬雪的洁白,使柔雪显得更为明艳。‎ ‎ 四是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这一“飞”一“闹”煞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 ‎ 提问: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 。‎ ‎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 ‎ ‎ 为了进一步扩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儿童塑雪罗汉的水墨画,通过“呵”、”偷”、“访问”、·t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真切、传种、热闹、有趣。雪罗了人的生命。然而孩子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塑成的雪罗汉,由于寒夜的袭击,终于褪尽了胭脂,“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这里,通过雪罗汉被淡忘、消释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与苦闷的心情,喊出了对黑暗现实的抗议。‎ ‎ 六、小结 ‎ 第一部分作者满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回忆江南雪冬的自然美景。虽是回忆,却是展望。虽是冬天,却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在苦寂中,作者回忆儿时的生活。因为儿童是人类的春天,写儿童不怕严冬,朝气蓬勃,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殷切期待与热烈呼唤。行文虽未免流露寂寞的心情,但却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 七、布置作业 ‎ 1.研讨与练习一。‎ ‎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旧课 ‎ 朗读课文。‎ ‎ 听写词语:博识、消释、褪尽、凛冽、嘻笑、朔方。‎ ‎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 学生朗读第4至6段,思考:这部分可分为哪两个层次?‎ ‎ 明确:‎ ‎ 第二部分可概括为两个层次:‎ ‎ 第一层(第四自然段),写朔方飞雪的磅礴气势。‎ ‎ 第二层(第五至六自然段),写朔方飞雪的精神。‎ ‎ 提问: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法来描绘朔方飞雪的?‎ ‎ 学生讨论、交流。‎ ‎ 110 / 110‎ ‎ 明确:‎ ‎ 第四自然段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江南和朔方冬景的不同特点,而且使文章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产生了内在联系。第四自然段开头用“但是”这个转折词巧妙地转到对朔方飞雪的描写,并表明朔方的飞雪和滋润美艳的江南柔雪截然不同。“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而且和它们相伴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枯草。在这里作者不仅如实地反映了朔方严冬的景 象,而且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恶劣的环境下,朔方飞雪并不安于孤独凄凉的境遇,因此“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里作者以炽烈的感情,豪放的语言,刚劲的笔力,描绘朔方飞雪磅礴的气势,我们从朔方飞雪冲破酷寒的压迫,自由驰骋于太空的壮举,自然联想到当时作者及进步人士所作的种种不屈斗争,作者借朔方飞雪奋飞的情景,抒发他那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 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 ‎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 ‎ 最后两段,作者从雪与雨的关系上,进一步深化朔方飞雪蓬勃奋飞的意境,与篇首相呼应。严寒使雨死掉,“雨的精魂”变成雪,但雪不屈于严寒。“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这里包含的诗人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有荷戟独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鲁迅在孤独的心境中,以磅礴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虽流露孤军奋战的心绪与深受黑暗的重压之感,但主导思想是积极的、战斗的。‎ ‎ 三、理解语句含义 ‎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语句,探究括号里的问题。 、‎ ‎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 (“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 ‎ 第1题,这里以“暖国的雨”的单调衬托了江南雪花的娇艳明媚,同 时对“暖国的雨”提出问题,又为后文写朔方飞雪埋下伏笔,反衬出朔方的雨被凝成雪的不幸。‎ ‎ 第2题,作者赞美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它蕴含着“青春的消息”,它如同那“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不仅说明了江南雪花的特点,也表露了作者对江南柔雪充满怀念与喜爱的感情。‎ ‎ 第3题,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对它不幸的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者赞颂朔方的飞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这个结尾耐人寻味。‎ ‎ 110 / 110‎ ‎ 四、学习文章写法 ‎ 引导学生谈自己读了这篇散文诗后的体会,互相交流。‎ ‎ 明确:‎ ‎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对景物的描绘中。行文虽然也流露出一种孤寂的情绪,但是掩盖不住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 写法特点:①景物描写由点及面,由静到动,逐渐展开。②强烈的对比手法,使记忆中的江南雪野生气勃勃的景象衬托出空旷寂寞、荒凉寒冷的现实的北方雪野。‎ ‎ 五、拓展训练 ‎ 课文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二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像作文。‎ ‎ 学生完成之后,互相交流,教师加以评价。‎ ‎ 六、小结 ‎ 是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 ‎ ‎ 七、布置作业 ‎ 1.研讨与练习三。‎ ‎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 板书设计 雪 ‎ 鲁迅 ‎ 暖国的雨 单调 礼赞独立与张扬 江南的雪 丰富多彩之美 的个性精神 (“滋润美艳之至”) 雪罗汉(未经磨练,不能长久)‎ ‎ 朔方的雪(如粉,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 ‎ 沙,蓬勃奋飞) “雨的精魂”‎ 教学反思:‎ ‎7、《雷电颂》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意。‎ 过程与方法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 ‎ 110 / 110‎ ‎(一)民俗导入: ‎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 ‎(二)伟人掠影: ‎ 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查找有关屈原和郭沫若的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进行展示,了解屈原和郭沫若。 ‎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传为湖北秭归人。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 ‎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雄伟奇观。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 ‎(三)朗读感悟: ‎ ‎1、 根据课后“参考资料”了解戏剧基本剧情。 ‎ ‎2、 播放《雷电颂》朗读:要求学生注意 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论。 ‎ ‎3、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跟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 参考:激情澎湃,气势雄浑。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 ‎4、根据刚刚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假设自己就是屈原,自由朗读全文。 ‎ ‎5、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 参考:第一部分(从“风!”……“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第二部分(从“把你这”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 ‎(四)语言品味: ‎ ‎1、跳读精思:本文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 ‎2、通过前边的朗读及对屈原内心情感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 ‎3、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他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联系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作主旨。 ‎ 参考: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 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 ‎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 象征手法。 ‎ 课后参考资料第二部分。 ‎ ‎4、《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 ‎ 110 / 110‎ 参考: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运用排比和反复,使句式整齐;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 ‎ ‎(五)布置作业:‎ ‎1、阅读郭沫若《凤凰涅槃》,进一步了解郭沫若的写作风格。 ‎ ‎2、练习册第7课。‎ 板书设计 ‎ 雷电颂 ‎                                                 郭沫若 对联——屈原————追求光明                     痛斥 /摧毁黑暗 ‎                  象征   {风雷电                        东皇太一诸神 ‎                      变革力量                      无德无能统治者 ‎ 教学反思:‎ ‎8 《短文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2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教学重点: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内涵。‎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 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二作者简介:‎ ‎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早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学习,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回国后长期从事著译。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复仇》等短篇小说集和《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的《随想录》被誉为“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引起巨大的反响。‎ ‎ 110 / 110‎ 三配乐朗读、内容探究 ‎1 “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因为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或者浸在油中,这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 ‎2 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笔锋忽然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了后面的铺垫而产生的,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这句话,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3 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4 “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前面已经用了很多语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于是在这里才会说出这句话。他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与前文的《日》有相通的地方。而不是像以往的文学家那样只是歌颂月亮、赞美月亮。‎ ‎5 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6 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的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课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写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和《月》都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人。‎ ‎7、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中的哪些诗句?‎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体”,“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这种意境使人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 ‎8、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 ‎----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和热的思想感情。‎ ‎9、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体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及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突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四、小结 ‎ 110 / 110‎ ‎《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板书设计: 日                月     发光、发热            冰冷、死光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姮娥奔月       死       不如       生      轰轰烈烈            寒冷、寂寞 (对光明的强烈追求)        (对生者的期望)‎ 教学反思:‎ ‎9 《海燕》教案 知识与能力:1 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深刻体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 ‎ 2、品析含意丰富的语句,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 3、分析“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 研讨点拨法 对比阅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导入 二、走进作者 三、品读文章,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2、有感情自读课文 ‎3、朗读点评和指导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文笔粗犷,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朗读时候要注意体会,朗读语速不可太快,虽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 四、感受形象,体味情感 ‎ 1、这是一只 海燕。‎ ‎2、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来表现这只海燕的?‎ ‎ 110 / 110‎ 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形象。‎ 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 ‎3、引导学生揣摩具体描写和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赏析海燕具体形象。 ‎ 点拨①、抓住描写海燕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性格特点;‎ ‎ ②、抓住其他海鸟的描写,理解他对海燕性格的烘托作用。‎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思考:高尔基仅仅在描写海燕吗?‎ ‎2、背诵课文 ‎3、同步测试(课堂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文章语言。‎ 一、检查背诵 二、深入探讨海燕形象,理解文章内涵 ‎②、联系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这是怎样的一个年代?‎ 本文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 .‎ ‎③、注意象征手法运用的特点,把握形象内涵;‎ 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等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等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三、品味关键语句 ‎1、请你从文章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你的看法。‎ ‎ ( 准确指认修辞方法;反复体味,深入分析;要从表情达意的效果及营造意境角度进行分析。)‎ ‎ ① 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准确传神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 ‎ ② 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 拟人。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 ③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 110 / 110‎ ‎ 比喻、拟人和反复。“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四、联系社会生活 ‎1、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结合自己实际,想一想,《海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 ‎ (把握形象,展开联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条理的分析。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 参考: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它是“胜利的预言家”。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课堂练习 ‎1、品味到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 ‎2、《海燕》一文中写道:“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你生活中也有“海鸭”这样的人吗?如果有,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 ‎3、破折号的作用 A、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部分;B、表示语意的转折或跃进;C、表示声音的延长;D、表示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解释说明部分;E、表示强调;F、表示后面是引文 ‎1、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 ‎2、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 ‎3、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 ‎4、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 三、 板书设计 海燕 高尔基 正面描写(海燕) 英勇无畏(飞翔、叫喊)‎ ‎ ‎ 海燕 侧面描写(海鸥 乐观豪迈(飞舞、号叫)‎ ‎ 海鸭 ‎ 企鹅)‎ 教学反思:‎ ‎ 110 / 110‎ ‎10 《组歌》教案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过程和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         2、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分析诗中语意递进伸展的层次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自读·点拨法 教学资源:查找有关纪伯伦的生平简介及作品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纪伯伦的《组歌》中的两首:《浪之歌》和《雨之歌》,去感受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板书课题、作者)‎ 二、纪伯伦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听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多媒体展示)‎ 执拗(niù):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kuì):赠送(礼品)‎ 真谛(dì):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cuǐcàn):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xiào):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xū)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哎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纪伯伦散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3、教师范读,学生用简洁的语句表述自己的感受 ‎4、学生诵读全文,主动质疑,提出问题,师生合作交流 学生的质难问题有:‎ ‎(1)“呜呼!彻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这里的连接词使用好像不合常规?‎ ‎(2)“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死神的怀抱”这句话如何理解?‎ 教师点拨,师生交流明确:‎ ‎ 110 / 110‎ ‎(1)    确实如此这也正是散文不同于抒情散文的地方这里用“然而”或“但是”来 替换“纵使”,在语义上更明白一些,语法上也较合规范不过,“纵使”,至少在汉语里,有鲜明的强调意味,用在这里使文意为之一紧,因而在效果上不仅获得了某中转折的味道,而且使这段话在语义层次上变得更为丰富和有气势和诗的结尾连在一起,凸显出 诗人一种类似于我们所熟悉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形象 ‎(2)   “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一句比较含混,可能与翻译有关,但基本 上不影响对全文的理解,不必拘泥于此句的出处,联系上句“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来理解此句,可视为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人虽然出生时是轰轰烈烈,但终归要寂寞地老去 和其他大多数篇目不同,这两篇是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同时有是诗歌,经由母语作为中介的译作,在语义上会有所影响;同时,我们从中所感受到的文字之美相当大程度上也是由我们的母语所构成,而与原作的面貌有所不同,这是在教学时也需要注意的有点比如两首散文诗的译文中出现大量成语和双声叠韵词及少量文言词,除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所列之外,还有类如“碧海丹霞”“纹丝不动”“夜阑人静”“呜呼”“鸣锣开道”“不动声色”“青枝绿叶”“酷肖”等等,都是为了在翻译中取得与原作大致对等的诗意效果而采用的,需要有所体察 四、指导研习,深层理解课文内涵 ‎1、学生齐读全文后,合作研讨:(多媒体展示)‎ ‎(1)《浪之歌》如何理解诗人在文中塑造的“海浪”这一形象的?联系诗人生活的时代,想一想,诗人借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2)《浪之歌》第五节非常精彩,你认为精彩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具体分析一下其艺术手法极其作用 ‎(3)《雨之歌》中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分析诗中雨的形象递进伸展的层次及拟人手法的灵活运用作者写出了“雨”对这个世界的哪些贡献?作者由雨感悟到了什么?‎ ‎(4)《浪之歌》和《雨之歌》都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 ‎(1)海浪对情人海岸一往情深,忠贞不二她容忍海岸的任性,静静地守护着海岸;‎ 任何困难都不能动摇她对爱情的信念,显示出无限的忠诚海浪对爱情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曲折的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忠诚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2)    一是运用排比手法,“曾有多少次、、、、、、”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使人 读来如娓娓低诉,浅唱低吟二是拟人手法的运用十分恰当,我“长吁短叹”“嘻嘻哈哈”将多愁善感而有顽皮任性的“海浪”十分形象地刻画出来“纹丝不动”“面无笑容”则把“礁石”的冷漠无情展现在读者面前三是流利舒畅的语言增强了文章在辞色和音律上的美感 ‎(3)    雨的形象:在《雨之歌》这首散文诗中,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 诗人对拟人手法的灵活的多方面运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对雨的拟人化的处 理,从第三节“我哭”开始,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相关意象——花草,云彩,田野等等——相应加以拟人化;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时时在变化,或拟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拟人很微妙地转换为拟物,例如第六节“我从 ‎ 110 / 110‎ 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似乎又成了一只鸟的形象,而且除了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象之外,一些抽象的事物也常常被拟人化,如第二节“清晨的女儿”中的清晨,以及第五节“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中的死亡,可以说拟人的手法运用于无形,出神入化 ‎     雨的贡献:把千山万壑装点,镶嵌绿野大地,滋润山河花草,沟通天地,洗濯心灵作者由雨感悟到尘世人生和雨一样: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4)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浪”和“雨”赋予了人的行为和思想,将它们塑造成富有丰富的感性内容的形象,刻画生动而真切,细腻而感人 都善于在平易中抒发隽永,“浪”和“雨”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但经过作者理性的思考加上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怀,使读者获得远不止一般的审美和愉悦 虽然将“浪”和“雨”拟人化了,但并不脱离“浪”和“雨”的自然和物理的特征 五、朗读品味,更深理解语言内涵 ‎1、“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海岸”“爱情”“空气”各代表着什么?‎ 明确:作者想象紧贴着海浪的物理特性来写:海浪经过阳光的蒸发会 变成水蒸气,脱离“海岸”,在文章里,“海岸”代表着作者的祖国“爱情 ”实际上是作者对祖国的眷念之情,而“空气”则是使作者远离祖国的各种因素 ‎2、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明确:海浪在不停地翻滚,所以作者说“生性执拗,急躁”,而海岸却是纹丝不动,所以是“坚忍而有耐心”‎ ‎3、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明确:因为爱这个世界,所以就要日夜不停地、清醒地守护着它,让它更加美好,即使面容憔悴,也在所不惜,所以作者说“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4、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明确:在这首散文诗里,海浪与诗人的形象已经合为一体,海浪的倾诉已经幻化成为诗人自己的坚定声音,海浪成了诗人自己的化身,海浪的工作也就成了诗人的工作这最后一句话深化了中心,表达了作者将为祖国终生奋斗的决心 ‎5、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明确:雨是从大海中蒸发上空中的,那蒸汽就好象是大海发出的叹息一般;在空中蒸汽遇冷变为水珠落到田野,那串串水珠就如同是天空的泪水一样;田野得到了雨水的滋润,万物生长,青枝绿叶,繁华似锦,就犹如田野的微笑似的 ‎6、这两首诗中,作者的想象多数时候是紧贴着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展开的请大家理解下列句中所包含的自然特征 ‎①    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自然特征:波浪泛起的浪花就像珍珠一样 ‎②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 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自然特征:雨化作清晨的朝露,点缀在花草之上 六、课堂小结 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七、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依照本文,仿写一首散文诗 ‎2、练习册。‎ ‎ 110 / 110‎ 八、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 ‎《浪之歌》‎ ‎        海浪:      海岸的情人 ‎                   人间世界的守护者        炽 ‎                                           热 ‎      《雨之歌》                           深 ‎         雨:       滋润万物               情 ‎                   “传情的信使”‎ ‎                  (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 教学反思:‎ ‎11、《敬畏自然》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课文学常识,识记生字词。‎ ‎2、研究文中反问句,理解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阅读,学习作者语言,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2、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 教学重点:‎ ‎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教学难点:‎ ‎  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上完本课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 ‎2、欣赏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谈谈观后对大自然的感受。‎ 学生观看多媒体图片。‎ ‎3、出示目标。‎ ‎4、预习检测:‎ ‎ 110 / 110‎ ①、本文选自《 》,作者________。‎ ②、生字正音:‎ ‎ 咫尺 鲲鹏 斥鴳 蓬蒿 ‎ 挖掘 狼藉 佳肴 硕大 ‎ ‎ 深邃 混淆 相形见绌 二、课内探究:‎ ‎1、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整体把握课文。‎ 点拨:‎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首先,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接着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进而从论智慧到论生命,指出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即作者思想观点的总结。 2、合作研讨,揣摩语言:‎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  ⑴、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含义: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⑵、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含义: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⑶、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含义: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⑷、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着色,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 作用: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 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 ‎3、精讲点拨,拓展延伸: ‎ ⑴、思考: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 归纳:这是针对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提出的。人往往提出要征服自然,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招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 110 / 110‎ 注:当学生提及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的话题时,可带出:人类有哪些做法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大自然给人类带来了哪些惩罚?请举例说明。‎ 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 归纳: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虽存在形式不同,却相互平等。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爱护我们自己。 ‎ ⑶、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请你拟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示例参考:‎ ‎1、 保护绿化,人人有责。‎ ‎2、 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3、 绿色让我们快乐,让世界美好。‎ ‎4、 净化空气,美好环境,从我做起。‎ ‎5、绿色是生命的源泉,植绿护绿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6、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呵护我们的明天。‎ 三、课堂小结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正日益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球对环境问题也日渐重视。在我们的身边也处处存在着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关注身边事,关注环境,树立环保意识。有句话说“人类一思想,上帝就发笑”,人类在自然面前该如何施展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力量?当我们想砍伐参天大树时,果断地放下了屠刀;当我们想品尝珍禽野味时,毅然地收起了猎枪;面对一片静谧的湖水,我们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面对一座巍峨的高山,我们欣赏它的神秘和雄伟……这才叫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  ‎ ‎《敬畏自然》赋予了我们思维的力量,让我们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真正与自然和谐相处。 ‎ 四、巩固检测:‎ ⑴、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咫尺(chí) 鲲鹏(kūn) 斥鴳(ān) 蓬蒿(gāo)‎ B、挖掘(jué) 宝藏(zàng) 矿坑(kēng) 狼藉(jí)‎ C、佳肴(yiáo) 硕大(shuò) 隐藏(cáng) 呐喊(nà)‎ D、深邃(suì) 协调(diào) 混淆(yáo) 厌恶(wù)‎ ⑵、本文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_。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性的散文,谈论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作者否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 ⑶、课文题目是《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五、布置作业 ‎ ‎1、抄写字词。‎ ‎2、练习册第11课。‎ 六、板书设计 敬畏自然                                  严春友                  高科技------航天事业------相比大宇宙,空间十分狭小  人类的智慧  认识---------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               矿坑---------可能成这人类自掘的陷阱 ‎ 110 / 110‎ ‎               宇宙—————存在比我们智慧高得多的生物              人与自然    兄弟关系-----敬畏自然=======保护、爱护自然 、自然中其它事物 ‎ 教学反思:‎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2. 学习课文对比、拟人、排比等方法。  3. 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运用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概括要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2. 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吸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对比、拟人、排比等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课文 思考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1.       泊者水也,罗布泊与水有关。‎ ‎2.       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3.       消逝,消失,含惋惜之意。‎ 仙湖的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遗憾、难过、悲伤的。‎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令人遗憾、难过的消逝了。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仙湖—罗布泊。‎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作为新闻,要求真实,作为文学,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   2.字词指导 萧瑟     和煦    干涸    吞噬    裸露    戈壁滩    庇护所    近在咫尺 ‎3.听课文朗读,说一说你对罗布泊有什么样的印象。‎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   今昔罗布泊 ‎ 110 / 110‎ 学生思考:1 过去的罗布泊和今日的罗布泊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描写的语句,再分别用简短的语句来概括。‎ ‎2 这里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二)   追溯原因 ‎1.       罗布泊,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御桑田的变化,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别,原因何在?请联系课文内容归纳总结。‎ ‎2.       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是谁?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3.       与此同时还有哪些悲剧在上演 ‎(三)   设置情景 学生活动:角色情景对话的表演(胡杨、沙漠、人类)通过学生互动归纳文章主题。‎ ‎(四)   品味语言 ‎1.       体味真实性 ‎2.       感受形象性 ‎(1)       对比手法 ‎(2)       拟人手法 ‎(3)       排比 ‎3.       体会抒情性 四.拓展延伸 ‎1.       假如你是这罗布泊中的最后一颗胡杨树、一棵草、一滴水,你会说些什么?‎ ‎2.       假如你是以为百岁老人,你该怎样向人们讲述罗布泊的沧桑?‎ 五.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罗布泊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个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变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它吞噬了无数的生命。作者通过详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悲剧的主要原因。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吁。‎ 三、 布置作业 1、 抄写字词。‎ 2、 练习册第12课。‎ 四、 板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岗  绿洲——罗布泊——沙漠  青海湖  月牙泉  保护生态环境,制止生态恶化  真实性     形象性     抒情性 ‎ 教学反思:‎ ‎13 《旅鼠之谜》教案 教学目标:‎ ‎ 110 / 110‎ ‎1、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点。                      (2)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过程与方法: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清楚明了的说明复杂事物,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善于观察生活,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即说明文与记叙文的杂交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 一 激趣导课 ‎ 我想可以由旅鼠的故乡——北极入手,让学生根据预先查找的资料说说北极,说说旅鼠,说说大自然的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好奇心。 位梦华,地质学家。1991年他独闯北极,成为与爱斯基摩人接触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大量文章介绍北极情况。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级》、《南极之梦》等 。 ‎ 二 检查预习 ‎1 听写 ‎ 媲pì  衅xìn  惘wǎng  笃dǔ  啮niè  稽jī  徊huái  窜cuàn 一无所获 急中生智 小心翼翼 饶有兴趣 自言自语 神秘莫测 无言以对 以此类推 齐心合力 东跑西颠 永无休止 大难临头 胆小怕事 恰恰相反 无所畏惧 想方设法 全军覆没 不可思议 难以置信 明白无误 急不可耐 断子绝孙 传宗接代 稀奇古怪 道听途说 若有所思 毫无节制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 ‎2 词语解释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 神秘莫测:使人摸不透,高深得没法揣摩。‎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三 整体感知 1 学习本文,首先要抓住题目了解旅鼠到底有哪些难解之迷,让学生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虽然是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问题:作者为了说明旅鼠的繁殖能力,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 ‎-----作者用一系列数字说明旅鼠繁殖能力极强,这些数字准确说明了旅鼠繁殖数量,也就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而且作者在说明的过程中,条理十分清楚,有详有略,每一处都交代的十分清楚。 第二大奥秘是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 ‎ 110 / 110‎ ‎----- 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2 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 ‎-----这个问题课文没有明确回答,设置这个问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也可以引导他们了解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从而也了解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三、探究思考 主要探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二是写法。 内容上重要设置两个问题: 1  旅鼠的奇特行为给我们人类什么启示?  2 “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中国马寅初在建国初期的忧患,美国阿西摩夫在1972年的预见。) 深入思考:为什么设置这两个问题呢,一是对文章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文章并不仅仅在写旅鼠,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给我们不同的启示。二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 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 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3 了解写法(这篇课文的写法很特殊)‎ 问题: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这篇“记叙文”还有一个特点,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用了许多说明性的语言。这样看来,说这篇文章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是不错的。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可见,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四 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①旅鼠的奥秘是我们人类研究了几个世纪仍无法理解的,由此获得的启示是:大自然还有很多奥秘,我们人类仍无法解释,有些奥秘是非常难解的,有待继续探究。‎ ‎②如果我们人类无节制的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 ‎③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④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 五 、拓展延伸 1 你还知道自然界的哪些动物有奇特的现象? 2 “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对此,你怎么看的? 六 领悟创作 1 以“我是旅鼠”的身份来自我介绍。 2 “……之谜”‎ ‎ 110 / 110‎ 板书设计:‎ ‎ 繁殖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                                        停止进食 旅鼠之谜      旅旅鼠繁殖过多,通过     主动挑衅天敌           ===自杀行为                                        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死亡大迁移 ---数百万旅鼠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教学反思:‎ ‎ 14.《大雁归来》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      3.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 过程与方法:1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2.训练学生们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每当萧枫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划一。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雁的记忆。‎ ‎ ‎ 二.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要点,把握文意:提问:‎ ‎1.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 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侯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2.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一言以蔽之,即人类应该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三.课堂讨论:‎ ‎ 110 / 110‎ 提问:为什么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 明确:课文中说明大雁知道威斯康星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而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不是偷偷摸摸的,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表明大雁知道法规,在春天的白天放心地活动,觅食。‎ 四.品读赏析:体会本文独特的写法。感受浓郁的思想感情。‎ ‎  师点拔:有人说这篇文章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请同学们选择这三点 中的一点进行探索,探究方式:例子+评定。‎ ‎(1)探究知识性:‎ 明确:飞行路线之直,雁队的数字分析等知识都是作者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为人们闻所未闻。‎ ‎(2)品味形象性:‎ ‎      明确:本文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 如:春雁归来时的热情低语,向水洼池塘问好,觅食前后鸣叫,似乎先有场辩论,返回后还会论述食物的价值;晚上大雁群居沼泽集会,发言,激烈的辩论,深沉的总结,稀疏的谈论,形象的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另外,衬托手法的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如主教雀、花鼠衬托大雁的坚定不移,乌鸦衬托大雁飞行路线笔直。‎ ‎(3)感受抒情性:‎ ‎  体会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②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③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④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⑤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⑥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谈感受:‎ 明确:‎ ‎1.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在作 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2.古来的大雁让香蒲乃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3.这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珍视。‎ ‎4.作者为孤雁而感伤,为它们失去亲人而悲哀伤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枪杀大雁者的反感乃到愤恨。‎ ‎5.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赞扬、钦佩、崇敬之 情。‎ ‎6.春风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方,生育小雁,迁徙中的大雁,她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归纳总结:‎ ‎ 110 / 110‎ 浓郁的抒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他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钦敬,他为大雁担惊受怕,为遍体创伤的孤雁的不幸而悲伤哀痛,他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对大雁的种种鸣叫声由衷喜爱,即使不是直抒胸臆,笔墨中也包含爱意。‎ 五、作业设计:  ‎ 课后研讨与练习。‎ 板书设计 ‎  报春使者 大雁归来     {   觅食集合        }      保护野生动物                        联合迁徙 教学反思:‎ ‎15 《喂——出来 》教案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课文情节,理解文本主旨。  2. 了解科幻小说特点,培养学生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生间合作、讨论与交流,理解文体特点,把握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增强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培养其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科幻小说的文体特点及文本现实意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介绍文体,导入新课 ‎1、《哈里 波特》同学们喜欢看吗?它是什么文体?‎ ‎----科幻小说,是随着现代科技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人们通常把科学、幻想、小说作为它的三要素。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其代表作是《海底两万里》。‎ ‎《喂——出来》也是一篇科幻小说。又因为这篇小说还不到1500字,因此从另一个标准分,则属于微型小说,故称微型科幻小说。作者星新一,日本著名现代小说家。被尊称为“日本微型小说之父”。著作有《星新一作品全集》。 2、导入语: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萧伯纳  二、熟悉课文  1、请学生在把握以下字词的读音的基础上迅速阅读全文,把握内容,辨明文章文体。  哂笑        牟取       众目睽睽      棘手       铆钉      莫衷一是    贪婪       履行          高楼大厦  ‎ ‎ 110 / 110‎ ‎2、指出与文中成语相关联的人、物。  深不可测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争先恐后     无所不知  小心翼翼     众目睽睽     胸有成竹     不容置疑     异口同声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争先恐后     源源不断     心安理得  万无一失     逍遥法外     一视同仁     任劳任怨     雨后春笋  得意洋洋     微不足道  4、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四篇文章,它们的文体分别是议论性散文、报告文学、科学小品文、散文。那么,你认为本文的属于什么文体?  明确:微型小说、科幻小说  5、说一说,你的依据。  明确:①微型小说——本文篇幅短小,字数较少(微型);  ②科幻小说——内容围绕着一个幻想出来的深不可测的洞展开(幻想),题材与环境保护有关(科学);  ③注释①:星新一(1926—1977),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著名,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  教师补充:人们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科幻小说的三要素;星新一冲破了微型小说的篇幅限制,小则两三千字,多则四五千字。 ‎ 三、梳理情节  1、想一想,以前学过的哪些内容对学习本课有帮助?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旧知:以前学过的知识——文章的线索、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性格分析的方法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篇文章。  2、你能否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本文的情节加以梳理,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明确:现洞(开端)——探洞(发展)——填洞(高潮)——?(结局)  3、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学生谈看法。  4、你觉得本文的情节是否符合注释①“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这一评价?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其好处略加讨论。  四、探究主题  1、本文写到了很多人物,你认为谁应该为这一结果负责?请结合具体情节加以分析。  现洞:村里人  探洞:村民及村长、看热闹的人、新闻记者、学者、投机商人  填洞:商人及其伙伴、政府官员、职位较低的工作人员、城市里的居民们、订了婚的姑娘们、警察、罪犯、工人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是什么让这些人集体犯错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从文中人物的身份出发,分析其共性。  3、讨论:  (1)通过以上分析,你觉得这篇小说的是主题什么?  (2)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学生讨论,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 五 拓展延伸,联通生活 ‎ 110 / 110‎ 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学了这篇小说后,你又有哪些新的想法、新的做法?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讨论,写一个垃圾处理的方案,怎么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1 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蛋壳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2 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饮料罐、废织物(布料)等。‎ ‎3 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日光灯管、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六 小结 ‎ 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文章设想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子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将重新倾泻回人间。显然小说采用了夸张和想象的形式,但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凭着侥幸心理,依赖着这样那样的“无底洞”?‎ ‎ 科学幻想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象。另外,本文的情节特别是结尾很有特点,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制造了奇幻的效果,结尾写到小石头为止,反而含蓄,警示作用更加强烈。‎ 板书设计 喂-----出来  破坏大自然     ============   必遭大自然的报复  不顾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   ==========   终究要自食其果 资料 ‎1 国际上处理垃圾的方法:堆肥、填埋、焚烧 中新网10月25日,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填埋就像是夹层蛋糕。(一层垃圾一层覆土,注意不要影响土壤和水流)‎ 堆肥——落叶杂草+动物粪便=有机肥料(新加坡 动物园  )‎ 焚烧——产生有害气体。‎ ‎2 拓展阅读 外国人是怎样处理垃圾的 ‎ 薛福连 从欧洲回来,印象最深的就是看不到垃圾,无论是大城市小城市,乃至乡村,环境幽雅清静,街道整齐清洁,地面上看不到垃圾,在路旁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垃圾箱,居民们每天傍晚自觉地把垃圾分门别类投入箱中。比利时布鲁塞尔市一家垃圾站的清洁工说,垃圾站每天晚上派车把垃圾箱里的垃圾拉回来后,迅速集中已经分类的垃圾,再用车送到废旧物资回收站。对于不能作再生产原料的有机垃圾,由垃圾站送到附近牧场、农场,经过无害化处理作肥料。因此,这里的城市只有集散垃圾的垃圾站,而没有垃圾堆放场,更没有用作填埋垃圾的地方,焚烧垃圾、用垃圾填埋湖河海湾也是绝对禁止的。荷兰政府负责环卫工作的官员说,用垃圾填湖、填海,严重污染水源,特别是容易污染地下水,不能干这种绝子绝孙的事。荷兰的水资源法中有一条特别规定:谁要是把有害垃圾埋在地下,是企业单位的要破产赔偿、个人干的则要判刑。‎ ‎ 110 / 110‎ 城市垃圾对策的首选应当是避免垃圾的产生,其次是垃圾的资源化,第三才是无害化。从比利时布鲁塞尔市采取的垃圾源头消减的具体措施来看,许多方面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得到的,如净菜进城、限制消费性包装,循环利用包装物,建立完善废品回收系统,鼓励生产环节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垃圾分类收集,垃圾计量收费,对电池、灯管和包装等生产企业征收环境保护费等等。此外,欧洲国家采取拓宽资金渠道、扩大环卫行业资金来源、实行有效垃圾的收费制度等,我们也可以借鉴。‎ 教学反思:‎ ‎16、《云南的歌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3、情感和态度: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    体会文章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三、教学难点:‎ ‎    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四、教学设想:‎ 本文用两个课时完成。按照“整体感悟——研读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学,注重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致力打开学生思路、激活其思维。第二课时力求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领悟课文的写作手法,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具准备:录音机、课件 七、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迤(yí)西 譬(pì)喻 糯(nuò)米 蹲(dūn)踞 ‎ 忌讳(huì) 酬(chóu)和 铁箍(gū) 熹(xī)微 ‎ ‎2.解释下列词语。 ‎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 譬喻:打比方。 ‎ 忌讳:忌怕而隐避。 ‎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 ‎ 110 / 110‎ 淳朴:诚实朴素。     (二)导入 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云南是聚居了最多少数民族的身份。他们能歌善舞,以此来赞美自己的生活,他们经常以唱歌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或者歌唱激发劳动热情、或者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 今天我们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抒情美妙笔触一起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 ‎ ‎1、作者简介: ‎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三)听课文录音范读,全班齐读 ‎(四)理清文章脉络 ‎ 第一部分(1)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引起下文的叙述。‎ 明确: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二部分(2—3)描写山野对歌。‎ ‎(板书)         第三部分(4)描写山路漫歌。‎ ‎            第四部分(5)描写村寨传歌。 ‎ ‎(五)再次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 ‎1、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板书)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山路漫歌——这是即兴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2、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 学生自评、互评。  ‎ ‎(六)小结      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我们要反复品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布置作业 ‎ ‎1.课后练习一。 ‎ ‎2.课外收集有关云南民歌的音像资料及当地的民歌民俗。‎ ‎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云南的歌会》,理清了文章脉络、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文章首先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然后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合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答)看来,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云南的歌会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就来一个趣味竟猜:请同学们欣赏两个音像片段,猜一猜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白族——《五朵金花》)(壮族——《刘三姐》)你喜欢这些民歌吗?(喜欢!)那就让我们继续跟随文学大师沈从文,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吧!‎ ‎(二)赏析品读课文:‎ ‎ 110 / 110‎ ‎1、以不同形式朗读课文三个歌唱场面。‎ 文章对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而在写法上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我们让男同学读第一个场面(第2、3自然段)、女同学读第二个场面(第4段)、最后全班齐读第三个场面(第5段)。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同学们要边做勾画批注。‎ 学生读后,教师评价朗读并引导:虽然同是写唱歌,但侧重点、写法却各不相同,也正是因为这样,文章将云南歌会形式的多样、内容的丰富、个性的独特尽情展示了出来。我们不禁叹服作者的构思是多么精巧!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个场面——山野对歌,去感受那一股扑鼻而来的浓郁的乡土气息。‎ ‎2、赏读“山野对歌”‎ 教师导读:同学们注意,由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丛林里,所以对歌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这就是“山野对歌”。‎ 我们先来听听“对调子”都唱些什么?(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不能。“多”说明“对调子”多数以情歌为主,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内容。)‎ 既然“对调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或见景生情、或提问、或互嘲互赞)‎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调子”都是什么大比拼?(机智才能)‎ 这里作者着重写了“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内容,看看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刻画这个年轻妇女?(动作、神态、外貌)其中第三段作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了人物的外貌,分别从面容、牙齿、衣饰特别是对衣着的描写,你觉得这个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性情开朗、活泼、聪明、手脚勤快)在这个对歌场面中,作者侧重写了唱歌人,有什么作用呢/(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对,这是以人衬景的写法,表现出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乐。‎ ‎3、赏读“山路漫歌”‎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赶马女孩, 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悦耳好听的山歌)‎ 她们的歌声充满一种什么样的美?(淳朴本色美)‎ 既然这样,但作者并不直接写赶马女孩唱歌,而是用许多笔墨去描写由呈贡进城一路的景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聆听一段录音,感受那一种离尘世很远,离心灵却很近的美。(学生听录音“这一条路……接着起飞”) ‎ 现在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同学们边勾画出好词好句,等会让大家分享一下。(提示:我们可以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修辞手法来赏析好词好句)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如,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修辞,显得活泼生动,它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又如,“最有意思的是云雀……”中,“起飞”“扶摇”“盘旋”“唱歌”“钻”等动词把云雀轻捷的身姿、悦耳的鸣叫描绘得栩栩如生。‎ 在这个歌唱场面中,作者移步换景、从视觉听觉比喻拟人描景,侧重写唱歌的环境,请想想,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关系?(甲生:这是写实。云南确实有如此美丽的风光,所以作者要一笔一笔,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图,然后再自然而然地写到“赶马女孩的歌唱”。乙生: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景。在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丙生:山鸟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交织成一支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总之,这些内容既是对“赶马女孩的歌唱”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中心的铺垫,还是一种烘托映衬——以优美的环境映衬优美的任务优美的歌!板书:以景衬人 ‎ 110 / 110‎ ‎4、赏读“村寨传歌”‎ 那么“金满斗会”呢?这是一个以什么为主要内容的盛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 从哪里可以看出歌会盛大?(人多——时间长——盛装) ‎ 如此壮观的场面,给人的感受如何?(盛况空前,十年难逢)‎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侧重写的是唱歌的场面,既有全局描绘,又有细部刻画。板书:点面结合 ‎5、赏读完三个歌唱场面,让我们共同来完成这个表格,以更好的体会各个场面独特的风格。(斜体字部分由学生完成)‎ 内容 特点 写作重点 山野对歌 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唱歌人 山路漫歌 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唱歌的环境 村寨传歌 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唱歌的场面 ‎ ‎ ‎(三)总结 赏读《云南的歌会》这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们似乎与作者进行了一次云南之旅。在作者引领下,我们对自然、对人、对艺术进行了一番品味,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也激起了我们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同时在作者的笔下,我们读出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同学们,生活就像歌声一样美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也热爱那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吧!‎ ‎(四)拓展延伸 民俗是生活,它无时无刻不在你的周围,滋养着你,为你的生命提供必须的养分。我们身边有哪些类似云南歌会般美丽浓郁的民俗呢?(潮剧、英歌舞、舞虎狮、潮洲大锣鼓、赛龙舟……)现在,就让大家来欣赏英歌舞片段及潮剧片段《桃花过渡》,这些都是我们潮汕人民的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五)布置作业 收集当地的民风民俗,学习本文的写法,以“家乡风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六)板书设计 ‎(一)‎ 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以人衬景 山路漫歌:这是即兴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以景衬人 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点面结合 ‎(二)‎ 内容             特点              写作重点 山野对歌       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     唱歌人 ‎               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山路漫歌       即兴的自由歌唱,             唱歌环境 ‎               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村寨传歌       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          唱歌场面 ‎               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 ‎               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教学反思:‎ ‎ 110 / 110‎ ‎17《端午的鸭蛋》教案 汪曾祺 ‎【教学目标】: ‎ ‎1、朗读课文精彩语句,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 ‎2、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3、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析法 ‎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要吃粽子,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那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呢?(为了纪念屈原。)又香又黏的粽子一定勾起了你对端午节的回忆。你还知道哪些端午节的风俗呢?(赛龙舟)(不错,相传楚人舍不得屈原投河,于时有许多人划船去拯救,但是到了洞庭湖这里却不见了屈原的踪迹。后来,为了纪念屈原,赛龙舟这个风俗就流传了下来。)还有吗?其实,端午节的风俗很多,比如挂香囊,挂香角子,挂艾叶,贴钟馗像等。屈原当年就是与奸臣小人做斗争最终投了汨罗江而死的,这些风俗就是用来预防奸邪的侵害的。看来,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承载了这么厚重的民族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跟随汪曾祺,走进《端午的鸭蛋》,去看看小小的鸭蛋里都蕴含了什么?‎ 二、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蒲桥集》等散文集。他的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文风闲适自由,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中体现整体的严谨与和谐。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温和、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三、 读文意 ‎ ‎ 现在,让我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把不确定音的字、词圈出来,读完后,看看大屏幕上的字你是否能准确地读出来。同时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可以选用文中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总结。端午的鸭蛋。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风俗。作者家乡有哪些风俗呢?让我们默读第一段,并给它们做上标记。“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些有趣的风俗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请说说为什么。‎ 四、 读情 ‎ 在这些风俗中,“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是作者家乡独有的风俗。“十二红”‎ ‎ 110 / 110‎ 中最让作者难以忘怀的就是鸭蛋了。鸭蛋让作者情有独钟。现在,就请大家听老师读2-3段,想一想:小小的鸭蛋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咸鸭蛋的自豪之情。‎ 这种热爱和自豪之情你是从哪些句子中读出来的?‎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向我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都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把这句换成“我在苏南、浙江,有人向我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都会说:“你们那里出咸鸭蛋!”这两句有什么区别?哪一句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原句好,因为“每逢”说明这种情况不止一次,很多,可见鸭蛋之好。肃然起敬:我们一般对名人或者做出过可歌可泣、令人敬佩的事情的人,还有庄严的事物,才会肃然起敬,然而文中却是因为什么肃然起敬呢?鸭蛋。在这里,这个词语大词小用,妙处更是不言而喻。找四位同学分别把“哦”字按一声、二声、三声和四声来读,学生来比较,看看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二声“哦!”写出了面部表情——惊讶、赞叹。(一生读、一生点评)‎ 既然这么有名,我为什么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还不大高兴呢?只知鸭蛋,不知别的,一个“就”字写出了不满和遗憾。家乡鸭蛋有名师因为质细而油多。“油多”是从哪一句中体现出来的?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我把它改成筷子头一扎下去,油就流出来了。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因为“吱——”写出了声音,也说明流得时间长。“冒”字写出了油多的特点,有动感。“红”从颜色的角度来写。所以这一句从“形、色、声”的角度写出了吃鸭蛋的动态美和快感,一个字就写出了特色和神韵。作者还把家乡的咸鸭蛋和哪里的进行了比较?北京。北京的咸鸭蛋能和作者家乡的咸鸭蛋相提并论吗?不能。你从哪句中发现的?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我把后一句改成“这根本不算鸭蛋!”哪一句更好玩?原句。因为,原句写出了那种“噫嘻,没法比嘛!”的感受,那种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神情跃然纸上。‎ ‎……‎ 这篇文章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幽默,文言和现代汉语相结合,在平实中流露出典雅。作者在语言上的追求就是: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作者的语言是于细微处见真功夫,看似不加雕饰,却在平淡中见深情,平淡中见风趣,平淡中见味道。‎ 五、 课堂小结 这小小的鸭蛋里透出了悠悠的乡情、浓浓的民风和厚重的文化。作者笔下有情趣,是因为作者心中有情趣。要想让我们平淡如水的生活变得情趣盎然,要学会像作者那样,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品味生活、创造生活。请同学们从此刻开始,张开你睿智的双眼,去寻找生活中的美。‎ 六、 作业读了本文,联系自身,调动自己的经验积累,请你给旅游的客人介绍一种家乡特有的风俗。‎ 板书设计: 情-----意-----趣 ‎ 端午的风俗 端午的鸭蛋 ‎ 家乡的鸭蛋 ‎ 教学反思:‎ ‎18 《吆喝》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 110 / 110‎ ‎1.了解旧时“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把握文章的结构。‎ ‎2.培养调查能力、收集整理能力和表演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上集市调查、收集、整理如今当地的种种“吆喝”,研究其规律、特点及价值,探讨其中包含的民风民俗等。‎ ‎2.行动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2.归类记录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为抢救文化遗产工作做一点贡献。‎ 二 教学重难点 ‎ ‎1 品味京味语言,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 分析文章结构,学习本文在材料安排及过渡方面的技巧。‎ ‎3 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课前预习 ‎ 学生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列举的词语的音、形、义。 2.提前一周到所在城市的街道上去搜集本地商贩的吆喝声,并做简单的书面描述归类和评论。‎ 教师   1.搜集当地的一些吆喝声,并进行归类。‎ ‎2.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增加学生对“吆喝”的了解。‎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视频,音频 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一周的搜集都搜集到哪些本地商贩的吆喝声呢?请做简单的描述和评论。(教师播放录音、录像)。‎ 吆喝声于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尤其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切都深深烙进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美好回忆的时候。今天我们走进萧乾的《吆喝》,从作者缓缓的追忆中体味愉悦和怀想,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二 检查预习 ‎1听写 ‎ 招徕(lái)吹嘘(xū)隔阂(hé)烫手(tàng)沸腾(téng)卤煮(lǔ)荸荠(bíqí)囿(yòu)饽饽(bō) 钹(bó) 蘸(zhàn) 馅(xiàn) 佐料(zuǒ) 甸(diàn)秫秸(shú jiē) 吆喝(yāo he) 馄饨(hún tún)‎ ‎2 多音字 ‎ chuāi揣在怀里 mó磨刀 gǔ骨头 qí荸荠 揣 chuǎi揣测 磨 骨 荠 ‎ chuài挣揣 mò磨坊 gū骨朵儿 jì荠菜 ‎3形似字 ‎ 捞 打捞 饨 馄饨 伶 伶俐 酪 奶酪 秸 秫秸 唠 唠叨 沌 混沌 领 领取 洛 洛阳 拮 拮据 崂 崂山 顿 顿时 聆 聆听 络 经络 诘 反诘 涝 排涝 囤 囤积 岭 山岭 烙 烙印 桔 桔子 ‎ 110 / 110‎ ‎4解释词语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杆。 招徕:招揽。‎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馄饨:面食,用薄面片包馅儿,通常是煮熟后带汤吃。‎ 晶莹:光亮而透明。 挑子:扁担和它两头所挑的东西。‎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饽饽:馒头或其它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吹嘘:夸大或无中生有的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近义词 隔阂• 隔膜 都可以做名词。都有情意不相通的意思。“隔阂”指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多用于人与人之间,如“两代人之间有隔阂”;“隔膜”指情意不相通,彼此有意见,如“消除隔膜”,还可以指不通晓,外行,如“我对这种技术实在隔膜”。‎ ‎5 相关成语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指与戏曲唱词的韵脚相合。‎ 油嘴滑舌:说话圆滑,世故,善于狡辩。‎ ‎2. 记叙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把握了记叙的顺序,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条理和层次,便于把握全文的结构和中心了。记叙文的顺序较常见的,一是以时间为序,或顺叙或倒叙,其中也常有插叙和补叙。二是以空间为序,或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或由上及下,或由下及上;或由内及外,或由外及内。三是以事理为序,按某一思想的发展程序,或按不同关系分类描述,或选取若干侧面逐一叙述。所有这些记叙顺序虽然变化无穷,但只要按上述类别去分析,顺序是可以把握的。‎ 三 整体感知文意 ‎《吆喝》着实谱写了一曲离我们渐渐远去的“生活交响乐”,内容虽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的片断,人生的种种品貌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向我们渐渐走来。吆喝也是一种文化,清纯悠扬的叫卖声显然蕴含着作者的创作个性,那精妙的结构、地道的北京口音和浓厚的地方色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萧乾正是以发现美的慧眼从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的商贩的吆喝声中发现了文化的所在。‎ ‎1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边读边进行圈点勾画,然后给“吆喝”写一份说明书 品名:‎ 产地:‎ 功用:‎ 特点:‎ 种类举例:‎ ‎2 方法积累: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过渡句、总领句、段中心句、总结句),有助于迅速熟悉课文内容。‎ 四 体味吆喝 选点品读活动。活动目的——品味语言特色,体会作者情感。‎ 品味语言特色 ‎1 介绍北京口语特点。‎ ‎------‎ ‎2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富有京白特色的语句,并大声朗读,品味其中的意味。北京商贩的叫卖免不了用地道的北京口语,作者描写吆喝的语句,也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 110 / 110‎ ‎-------介绍夜晚的吆喝,如“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介绍吆喝作为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等等。‎ ‎【朗诵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中浓郁的地方特色,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北京口语的特点产生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3 用比较法加深学生对北京口语特点的印象 ‎▲试比较下列两个句子,说说哪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甲)只要兜里还有钱,一听到卖烤白薯的声音,就买一块。一路上既可以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来吃。   (乙)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呀真热乎”,就非买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让学生“读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 这个环节使学生在比较中提高析词能力,扩大词语的积累量。‎ ‎4 教师小结: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门“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走进富有京城特色民俗风情的世界。在品位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来听几段原汁原味的北京吆喝,让学生身临其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北京吆喝的独特之美。‎ ‎5 体会作者情感 萧乾说过:“《北京城杂忆》不是知识性的。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来抒写我的一些怀念和感触。”‎ 作者在《吆喝》一文中怀念的不仅仅是吆喝的内容,他还怀念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仔细品读,体会作者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品析文章中平实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升华到对作者感情的体味,并在此基础上推荐阅读萧乾的《老北京的小胡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五 体验反思活动。‎ ‎1学生自由选择文中提及的吆喝声,进行模仿。也可以自己创作吆喝声,并由学生从语气、语速、语调、音量等方面加以点评。激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和阅读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听说的能力。‎ ‎2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和保护工作做点贡献。‎ 六、作业 ‎1、抄写字词。‎ ‎2、练习册18课。‎ ‎[板书设计]‎ 吆喝 语言:富有地方特色 情感:怀念往昔生活 教学反思: ‎ ‎ 110 / 110‎ ‎19、《春酒》教案 知识与技能 ‎1、品味文章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达的思乡这一主旨。‎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积累的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领悟文章的意蕴。‎ ‎2、通过分析课文,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文中所表现的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从而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3、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点。‎ 学法指导:‎ ‎1、通过了解春酒的配制过程及相关风俗知识,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增强对故乡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突现人物的写法,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通过品味本文清新素淡、典雅隽永的语言特点,来感受风俗美、人情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音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有一种酒,一点点,就能醉你到白头,‎ 有一种情,一点点,就能牵动你的心,‎ 有一些人,虽然离去,但你永远难忘他的个性,‎ 有一些事,虽然遥远,却又总是那么清晰…… (同时板书:酒 情 人 事)‎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琦君的散文《春酒》‎ 二、作者简介。‎ ‎1、琦君 1918 年生于温州.她12 岁随家迁居杭州, 1949 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就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现在已经 92 岁了 . 琦君样深情地说过: "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这里老师推荐大家课外去看琦君的一些作品.《琦君寄小读者》和她的《琦君说童年》一书.此外,琦君还有一部作品《橘子红了》曾经风靡荧屏。‎ ‎2、在同学们预习课文过程中发现了那些生字新词?或者说你觉得那些字容易读错或写错呢?‎ 家醅 (p ē i) 气氛( f ē n ) 两颊 (ji á ) 煨炖 (w ē id ù n) 枸杞子( g ǒ uq ǐ)‎ 薏草( y ì) 斟酒( zh ē n ) 炮制( p á o ) 挑剔( t ī) 橄榄( g ǎ nl ǎ n )‎ 门槛( m é nk ǎ n ) 过瘾( gu ò y ǐ n )‎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 110 / 110‎ ‎3 、老师来为大家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用心聆听的同时去思考: 这酒,是什么酒?这情是什么情?这些人,是怎样的人?这些事, 是什么样的事呢?.‎ 有一种酒,一点点,就能醉你到白头,这种酒叫——(春酒)‎ 有一种情,一点点,就能牵动你的心,这种情叫——(乡情)‎ 有一个人,虽然离去,但你永远难忘她的个性,这个人叫——(母亲)‎ 有一些事,虽然遥远,却又总是那么清晰,这些事是——(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童年的记忆.)(板书:春酒 乡情 母亲 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 四、品味语言,体悟感情,指导朗读。‎ ‎4 、春酒——乡情——母亲——童年的这些往事。这些美好的意象中包含着作者多少美好的回忆,蕴含着作者多少美好的情感!‎ 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这篇散文,用笔划出你觉得写得美的句子,圈出你觉得用得很好的词.‎ 语文课姓语,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对文本的品读。从文字入手,结合学生的体验,理解文章蕴含的深意,再从文本出来,进行拓展延伸,进而上升到文化的层面,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我想,这是语文的根本。音像、媒体资料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累、经历,营造更好的氛围来品读文本,而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把语文课上成民俗介绍课、多媒体展示课等等。只有抓住了品读这一关键,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品文环节中的“换”、“删”、“改”等,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关键字词深入文本,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素养。更是借品读来唤醒学生的体验与思考,形成一种深层体验与思考的习惯,透过文本中文化意象,揭密传统文化,为构建新文化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有效的学习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交流的平台。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学生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有差异才有交流,由交流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接近“最近发展区”。本课中,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富有情趣的句子,再小组交流。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发现时,老师因势利导,适时评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及交流欲望。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原来高高在上的指点型变成平等参与的合作型,老师成了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逐步深入文本,探究蕴含在字里行间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韵味。教师的平等交流换来了学生的积极的动脑动口,在交流中碰撞出绚丽多彩的思想火花。‎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写出了我当时情不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热情;也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总是"一词写出了我对春酒的期待之情,"一马当先"写出了我急切的心情,"不请自到"让我感受到了乡人们相处的融洽,"肚子吃得鼓鼓的"写出了一个"馋嘴"的可爱的小女孩子的特别,"蜜蜂似的",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子吃得饱饱的样子,突出了她的可爱."捧"字写出了小女孩对吃的东西的喜爱和珍惜.‎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这句话写出了母亲非常得意的心理.(情趣)请一个学生起来给大家读读,其他同学听他读得怎样.为什么没读出来了?这一语气词表达出了母亲非常得意的心理.朗读时注意读出这样的语气.‎ 五、课堂小结。‎ 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我们读了文章后,从作者的回忆中,我们似乎也跟着作者回到了她的童年,感受到作者家乡浓浓的风土人情味;那种浓郁的家乡情显现在字里行间.‎ 六、 拓展作业,推荐阅读。‎ ‎ 110 / 110‎ 琦君 1917 年生于温州.她12 岁随家迁居杭州, 1949 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就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现在已经 88 岁了 . 琦君样深情地说过: "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老师推荐大家课外去看琦君的一些作品.‎ ‎《三更有梦书当枕》、《细雨灯花落》、《千里怀人月在峰》、《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尤其是她的《琦君说童年》一书.‎ 板书设计:‎ ‎ 过新年   喝春酒   喝会酒 —— 风俗美 怀旧思乡的酒 ‎ 母亲——热情好客 慷慨大方 阿标叔 ——热心 乡亲——热情大方 ‎“我”——童真童趣 教学反思:‎ ‎20.《俗世奇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蔫、怵、抠”三个词的读音、词义。    2.了解作家冯骥才及其创作情况。    3.了解刷子李和泥人张的高超技艺,见识他们的“奇”。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力求读得活灵活现,再现人物之奇和语言之奇。    2.赏析生动活泼的人物语言、叙事语言,品味巧妙的情节安排,学习抓住一事,神韵毕现地写人的技巧。    3.探究思考。加强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德育目标    文章生动地介绍了刷子李、泥人张的高超技艺和独特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民间高人的超群智慧。教读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激励他们开掘生活底蕴,为拯救民间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    1.品味词句,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章只写一事,曲折有致的叙事技巧。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出自己的评价。    2.练习写人物速写,体现人物的“奇”“绝”。 ‎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声调、语气,读出情趣,要读得活灵活现、声情并茂,并练习表情朗读。    2.讨论点拨法。本文文字浅显,故事生动,阅读障碍不大,教学中宜采用学生自主活动、合作研讨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 110 / 110‎ ‎  3.品读法。集中鉴赏本文独特的语言风格,揣摩语句的丰富意蕴,可口头评析,也可练习写简短的评析文章。  教具准备 :多媒体 ‎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 ‎    大家也许不会忘记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吧。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奇绝!妙绝!请同学展示搜集到的民间奇人的故事说一说。(学生活动,师适时点评)  ‎ 我们来见识一位俗世奇人,他就是冯骥才笔下的泥人张。(板书课题)  ‎ ‎    冯骥才,当代优秀作家、画家、文化活动家。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珍珠鸟》。他长于天津,近年来,他为保存中华民族地域文化而奔走呼号,他对天津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过抢救性考察,他写的《泥人张》也是其中的一种行动。  ‎ 二 检查预习 ‎1听写 ‎ 发蔫fā niān 擅长shàn chánɡ 绰号 chuō hào 刷浆shuā jiānɡ 难堪nán kān 一瞅 yī chǒu 发怔fā zhēnɡ 褒贬bāo biǎn 怵chù 抠kōu 戳chuō 瓢piáo ‎ ‎2 解释下列词语。‎ 发蔫:表现出精神不振。 ‎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 发怔:发呆。 ‎ 大名鼎鼎:形容名声很大。鼎鼎:盛大的样子。‎ 二 学习《 泥人张  》‎ ‎      《泥人张》是一篇自读课文,抓住自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会赏析精彩句子及对文化遗产的爱护。本文塑造了一位有着独特技艺和性格的民间奇人的形象,人物都刻画得形神兼备。课文语言幽默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极富表现力。‎ 三 学习要求 教学时,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把握人物的形象,理解“俗世奇人”的大本领大智慧。  ‎ 四 自由朗读,  ‎ 五 再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 ‎1 本文读来充满风趣,有些单口相声的味道。相信同学们都预习过了,文章主要写了那两个人之间的故事。(泥人张和海张五之间的交锋)  ‎ ‎2、那么,下面我们带着一个问题“请以泥人张和海张五之间的交锋为中心”自由朗读文章。简要的复述故事的情节。(板书:海张五    泥人张)  ‎ ‎--------(海张五挑衅泥人张----泥人张捏泥像还击----海张五出口讥讽----泥人张贱卖海张五)  ‎ 六 巧妙的情节安排    ‎ ‎1 首先是面对“海张五”的侮辱,“泥人张”漠不作声,他会怎么样呢?一般人会怎样呢?   ‎ ‎2 只见他从鞋底抠出一块泥巴,飞快的捏出“满脸狂气”的海张五,但海张五并不服,道一句“贱卖都没人要”。故事并没有结束,“泥人张”‎ ‎ 110 / 110‎ 又会怎样呢?没想到第二天街市上一排排地摆着泥人“海张五”,还旁批“贱卖”,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不得不佩服“泥人张”的智慧。  ‎ ‎3 你对故事的情节安排有什么看法?(故事的情节安排有什么特点?)  ‎ ‎-------[生动、吸引人,悬念迭出,一波三折,待看到结尾时,不得不使人眼前一亮,脱口称绝]  ‎ 七 分析“泥人张”奇人之“奇”,把握人物形象  ‎ 把握了文章的情节结构后,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认为奇人“泥人张”“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 ‎----------- [技艺高超、有智慧、有个性]  ‎ ‎1 找出文中描写泥人张技艺高超的句子读一读。并分析这些句子在描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 ‎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两者的有机结合,突出了泥人张技艺的高超,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 ‎2 文中除了描写泥人张的高超的技艺外,他的“奇特”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 ‎----------(他的智慧,从他与海张五的较量上,他的“奇特”还表现在他的沉稳,干练,镇定自若,面对无端侮辱,他后发制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予以还击,一招致胜。(个性内敛、不畏强权,敢于斗争)让人们在佩服他手艺的同时,更佩服他的智慧。)  ‎ ‎3 文中对海张五的描写也十分精彩,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外貌、语言)从文中找出描写海张五的句子,分析一下他的形象?  ‎ ‎  (爱摆臭架子,且蛮横无理,故意挑衅,粗俗,完全一个活脱脱的地痞形象。)  ‎ 八 品味文章的语言  ‎ ‎1 本文的语言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 A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天津风味),幽默传神。  ‎ ‎   (架式挺牛、撂高的、怵、赛、砍过去等汲取了方言中的精华。)  ‎ B 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 ‎1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能否改成“泥人张技艺高超,众人不能相比”。  ‎ ‎(原句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远远超出同仁中人,如果换成“泥人张技艺高超,众人不能相比”就过于平淡,缺乏表现力,运用强烈的夸张后,就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2 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的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上全找回来了。你怎样理解这句中“不停的找乐子”中的“找”?试着将它换成“寻”字,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找”体现出无端挑衅,无赖的丑台态;“寻”字没有这种表达效果,“找”字还与后面的句子中的“找”字相得益彰,还体现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  ‎ ‎   归纳:赏析句子的方法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具有地方色彩……入手。  ‎ ‎3 学习赏析上面句子的方法自主赏析  ‎ ‎(1)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 ‎            (抓住“戳”字)  ‎ ‎(2)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  ‎ ‎(抓住“抠”、瞅“来分析)  ‎ ‎4 补充:  ‎ A、胖女人发怒了,短短的脖子猛然伸长了,陷在肉里的小眼睛居然瞪了出来,叉着腰,跺着脚,唾沫星子乱飞。  ‎ ‎ 110 / 110‎ ‎   (抓住“短短“、”瞪“、“叉”、“跺”等词语)  ‎ B、何满子是奶奶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 ‎(从修辞、地方色彩等角度) ‎ ‎ 九探究课文  ‎ ‎1文中的“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 ‎(艺术、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感悟)  ‎ ‎2文中天庆馆里的伙计,对泥人张的到来无动于衷,对“海张五”则是巴结权贵,谄媚之极。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仔细揣摩这句话,讨论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的态度是怎样的?他的观点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能行得通吗?  ‎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主张”自食其力“求生存的人生态度,钦佩、赞赏之情溢于言表。手艺人不搞歪们邪道,靠劳动吃饭行道正,站得直。  ‎ ‎   但是,在如今的商品经济社会里,这个观点未必都行得通,“适者生存,不进则退”,就生存而言还是要讲究技巧性,当然要在不丧失人格尊严的前提下,如今的社会,我们做事、做人除了靠真才实学外,还要讲求与别人合作、沟通。 ‎ 课堂小结  ‎ ‎  《泥人张》奇绝!妙绝!奇在人物,妙在情节、语言。个性奇特的泥人张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而又幽默传神的语言更是余音绕梁,历久不绝。读这样的作品,如夏日饮冰茶,爽口又爽心。  ‎ ‎   值得人深思的是该如何保护这些无形的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该做点什么?从冯骥才先生充满睿智的文字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让我们勇敢地承担起这一责任,为文化大厦添砖加瓦,为文化巨轮保驾护航!  ‎ ‎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引出“好”:    (板书:好嘴)凭你的理解,什么样的“嘴”才称得上是“好嘴”?最好能举个例子。(教师鼓励学生谈出不同的理解,比如滔滔不绝的、左右逢源的、咄咄逼人的、拍马逢迎的、妙语连珠的、一语中的的……)但是,在冯骥才的一则故事里,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一句话,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好嘴”呢?(板书:杨巴)    (说明:“一句话”与“好嘴”——课始教师就有意制造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利用张力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 二、整体感知——讲述“好”:    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杨巴、杨七、李鸿章。请选择一个人物的角度,揣摩他的心理活动,尽量保持文章原有的语言风格,用第一人称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1.学生自读课文,分头准备;    2.组内互讲,取长补短;  3.班内复述,鼓励模仿用天津话讲述;  4.师生共同点评。    (说明:这种转换人称的创造性复述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转化”中促进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对人物心理的把握。) ‎ 三 重点研读——探究“好”:    说杨巴是“好嘴”,其实作者就让他说了一句话。研究这个“好”字,既可以从说话的难度看,从这句话本身看,也可以从说话的效果看,还可以从他人的角度看。请选择一个角度,分组深入探究:杨巴的嘴到底“好”在何处?  1 从说话的难度看。一是李中堂勃然大怒:“打落”“乱飞”“泼了一地”,众官员都“吓懵了”,情势紧急,千钧一发,这需要“敢说”。二是左右为难:说是芝麻,这等于“骂中堂大人”;不说是芝麻,“‎ ‎ 110 / 110‎ 等于承认给中堂大人吃脏东西”,自己要吃大亏,甚至会掉脑袋。这需要“巧说”。三是时间紧迫:必须赶在中堂说话之前说,需要“快说”。  2 从这句话本身看。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不知道”,前文明明说“猜到”,这儿却说“不知道”;二是“不爱吃”,前文明明说中堂大人“不知道”,这儿却说“不爱吃”。这样说,有两大妙处:一是明确告诉李中堂这是“压碎的芝麻粒”,不是脏东西;二是给李中堂留足了面子。既没说是芝麻,也没说不是芝麻,一个“不知道”“不爱吃”,使紧张的情势顿时化解。  3 .从说话的效果看。它不但使所有人转危为安,而且使李中堂对杨巴“心生欢喜”“赏银百两”,从而使杨巴“威名大振”。  4 .从他人的角度看。故事开端,并不写杨巴,而是从夸赞杨七的高超技艺开始;在第五段用“但是”一转,就让人明白了写杨七是为了衬托杨巴。杨巴说话之前,众官员“吓懵了”,“一个比一个糊涂”,而杨巴“立时猜到”,“一转两转三转,主意就来了”;杨巴说话之后,李中堂觉得他“机敏过人”,“心生欢喜”,在场所有人“摸不着头脑”,而杨巴“心里头却一清二楚全明白”。    教师小结:危难之间显身手。话不在多,而在敏捷、巧妙、适时。作者有意把杨巴放在千钧一发的风头浪尖上去表现,的确收到了以简驭繁、以少胜多的效果。    (说明:这是文章的重点,力求使学生认识到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地看问题。) ‎ 四、深入理解——评价“好”:    作者在文中说:“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张好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你怎样看待杨巴的这张“好嘴”?    (说明:围绕这一话题,分小组展开讨论或辩论。)    教师小结:这些小人物在封建时代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在谋生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轻视、排斥、剥削和挤压。这种生存压力,也促成了小人物特殊的生存策略。但杨巴的回答又是多么无奈:明明是李中堂的错,却要抢着加在自己身上;明明自己无错,却要抢着求恕罪。这种机灵是生存空间遭到挤压之后的人格扭曲,是面对生存困境时的顺时应变,是以牺牲自己的人格做代价的。 ‎ 五 拓展延伸——想象“好”:    想象一段故事:杨七和杨巴的相识。模仿文章的“津味”语言风格讲述,突出人物各自的本领,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    (说明:这种补白式的阅读,是一次集人物理解、情节把握、语言运用的综合训练。可以先处理练习二中3、4两道小题,让学生体会一下“津味”的语言风格。) ‎ ‎ 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语气、语调和重音,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 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什么观点?)‎ ‎2 (“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4.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 110 / 110‎ ‎ (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 ‎-----第1句,句式上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对有绝活人的称道、佩服。第2句,“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写出人们的生存方法,“地地道道”也强调了人要生存,就要有绝活。第3句,作者并没有太夸张,这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泥人张的手艺高超,无与伦比。第4句,“找乐子”写出海张五的嚣张气焰。如将“找”换成其他的动词“玩”、“叫”等,表达效果就不够恰当了 么?‎ 板书: 泥人张 冯骥才 ‎ 奇人 绝活绝智 俗世 狂人 横气冲天 ‎ 凡人 贫而不贱 教学反思:‎ ‎21《与朱元思书》教案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⑵ 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⑶ 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⑷ 背诵并默写全文。‎ ‎2、能力目标:‎ ‎⑴ 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⑵ 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⑶ 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3、德育目标:‎ 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 ‎【教学重点】‎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背诵课文。 ‎ ‎3、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 ‎【教学方法】‎ ‎ 110 / 110‎ ‎1、朗读法。《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情辞并美的精悍之作,全文像一幅萧疏淡远的水墨画,文辞峻洁而又富于情思。句式整齐、匀称,音节铿锵,有一种声律美。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3、美点寻踪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过程】 ‎ 一、导语设计 ‎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简介作者与背景 ‎1、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家世寒贱,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均文,颇为称赞。初任郡主簿,后官奉朝清。他有志于历史著述,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因实录齐梁间的历史而触怒梁武帝,遭焚书免官的迫害。今存诗一百余首,所作多抒发郁勃不平之气和怀才不遇之慨。如《赠王桂阳》,流露出贫寒之士难于显达的愤激情绪,“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即为一例。此外,一些写景小诗也颇著名,如《山中杂诗》,诗中有画,自成一格,颇具刚健清新的特色。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如《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等,表现了流连山水的生活情趣,风格简淡清新,是历来传诵的骈文名作。他在当时文坛上影响很大,《南史》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另著有《续齐谐记》,是当时志怪小说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文字明净可观,其中“阳羡书生”一则,情节奇幻,为人称赏。(黑体字要求学生掌握) ‎ ‎2、背景。‎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与”:给,“书”:信。‎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独自读文,注意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⑴ 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⑵ 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⑶ 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⑷ 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 110 / 110‎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详见教参P401)‎ ‎5、词语知识积累。‎ ‎(1)通假字 :【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2)一词多义     ‎ ‎【许】一百许里:表余数、约数,数词,译为:左右,上下。‎ 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允许,动词。‎ 杂然相许:赞同,动词。 ‎ ‎【轩】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有篷的车,名词。‎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窗或门,名词。‎ 中轩敞者为舱:高,形容词。 ‎ ‎【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到,副词。‎ 文虽相反,义不相戾:违背,动词。 ‎ ‎【绝】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猿则百叫无绝:断绝、停止,动词。‎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阻隔,隔绝。(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群响毕绝:消失。‎ ‎ 哀转久绝:消失。‎ ‎ 以为妙绝:极。‎ ‎【上】负势竞上:向上,动词。‎ 横柯上蔽:上边、上面,方位名词。‎ ‎【从】从流飘荡:随着。‎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听从,顺从(采纳)‎ ‎ 从先人还家:跟随,跟从。‎ ‎   从民欲也(《陈涉世家》):依从。‎ ‎【见】千丈见底:看见。‎ 才美不外见(《马说》):表现。‎ ‎【指】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指指点点。‎ 争高直指:指向。       ‎ ‎【穷】蝉则千转不穷:穷尽,尽头。‎ ‎ 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3)词类活用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在上面。‎ 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 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 望峰息心:“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息;平息。‎ 负势竞上:上,方位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 ‎(4)古今异义       ‎ 一百许里。许: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鸢飞戾天者。戾:至,到达。今常用义为: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经纶:筹划,治理。今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如“满腹经纶”。  ‎ 五、理清背诵思路 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 110 / 110‎ ‎1、师生明确:第一段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山水总的印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这一段总领全篇,结构上细举目张,脉络分明。‎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总领全文)‎ 学生齐读第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顺流而下,尽兴观赏的情形。‎ ‎  2、师生明确:第二段写水,突出“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两句突出水之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出了水之急。作者从两个侧面来写水,把静态的色和动态的形都描摹得异常形象。‎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异水 千丈见底 水之清 ‎ 急湍猛浪 水之急 学生齐读第二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3、师生明确:第三段写山,突出“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以“竞上”“轩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清越的泉声、悦耳的鸟声、延宕的蝉声、清厉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写静,寓视于听,动静相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具有一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这一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笔,补写群峰中林深叶茂来突出作者喜不自胜、流连忘返的观赏之情。‎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奇山 高山寒树 树之奇 负势轩邈 山之势 泉鸟蝉猿 山之音 息心忘反 山之力 横柯疏条 林之密 学生齐读第三段,想象桐庐一带山的奇异,感受其挺拔美、清幽美。‎ 六、学生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课文 ‎ 七、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与朱元思书》。‎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探究性思维训练,理解难句;延伸拓展,沟通课堂内外。‎ ‎  〖教学步骤〗‎ ‎ 110 / 110‎ 一、检查背诵 ‎1、个体抽查。‎ ‎2、集体齐背。‎ 二、归纳鉴赏本课的写景特点。‎ ‎1、意境美 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我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第三段写"奇特的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山本是静止的,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个不停,猿猴啼个不住,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目,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发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2、志趣美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写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可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我们可以从首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更令人赞赏的是,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细细品味,作者的这种志趣,既不同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又不同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极遁世,它是一种对轻松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对欢乐生命的礼赞。它比前者少了份严肃,多了份潇洒,比后者少了份悲观,多了份开朗,因而更具一份常人心态,也就更容易使人接受并感到亲切。‎ ‎3、语言美 骈文是一种讲究形式的文体,作者吴均是南朝知名骈文家,其代表作《与朱元思书》自然保持了骈文的特点。文章基本上遵循骈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如"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就取得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的表达效果,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 ‎ 110 / 110‎ 但本文又有异于当时一般的骈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体现了可贵的突破与创新。其一,在四字句、六字句中运用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样的五字与四字交替运用的句式,这就避免了骈文刻板划一的弊病,使语言显得活泼洒脱;其二,文章前半部分几乎没有对偶,无异于一般散文( 尤其是第一节),后半部分则基本上都是工整的对偶句,这样骈散结合、疏密相间的安排,使语言灵活多变,更具韵律美;其三,文章没有像一般骈文那样堆砌典故,甚至故意用冷字僻字,全文除"鸢飞戾天"一处用典以外,均采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力求准确传神,这使文章语言显得清新自然,生动流畅,在当时以绮丽浮靡为主流的骈文中显得卓尔不群,超凡脱俗。 ‎ ‎4、结构美 ‎《与朱元思书》篇幅虽短,但也很讲究章法。‎ 文章首段以"奇特的山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 和"奇山"两方面,环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写景重点上,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适宜,轻重有度。‎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总之,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学生整理归纳描写景物的方法 ‎1、关注描写顺序观察有序,写作才有条理,这是状物的基本要求之一。景物描写的层次是按照人们观察事物的顺序进行的,不能杂乱无章。‎ ‎2、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就是开放五官,打破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界限,不拘泥于客观真实,而注重主观感受的一种描写方法。‎ ‎3、在观察的基础上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巧妙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其与众不同的韵味之美。‎ ‎4、注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内外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等表现手法。‎ ‎5、状物的文章在于写形传神,寄托情和意。这样就必须把理融入生动而形象的具体画面中,以景作为载体,做到景中含情,情中寓理,并以情染景,情景交融。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这个道理。‎ 三、拓展延伸 读《与朱元思书》,犹如赏一幅山水写意的图画,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读《与朱元思书》,如同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使用辞藻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这篇课文中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句子,你能写出几句来吗?‎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二、 布置作业 1、 积累本文的实词与虚词。‎ 2、 ‎2、背诵全文。‎ ‎ 110 / 110‎ 板书设计:‎ ‎ 千丈见底           水之清  异水        急湍猛浪           水之急    天            高山寒树           树之奇    下           负势轩邈           山之势    独 ‎ 奇山 泉鸟蝉猿           山之音    绝 ‎ ‎        息心忘反           山之力            横柯疏条           林之密 教学反思:‎ ‎22.《五柳先生传》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以点拨为主,多练习朗读,注重理解重要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柳先生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⑴、破房、破衣、陋食——自得其乐。        ⑵、文静而不多言谈——寻求真知。        ⑶、嗜酒旷达——不矫情、不放肆。‎ ‎【教学重点】 ‎ ‎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 2.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来源:学*科*网]‎ ‎【教学难点】 从正反两方面来对照体会五柳先生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教学方法】以课文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加深理解。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教学模式:感知 - 品析 - 延伸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1、 回忆古诗《〈归园田居〉(其三)》,引出作者陶渊明。‎ ‎ 110 / 110‎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 ‎ ‎2、 就《桃花源记》一文提问: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 二、指导朗读:‎ ‎1.检查预习情况。 ‎ ‎ 嗜(shi) 辄(zhe) 吝(lin) 褐(he)‎ ‎ 箪(dan) 汲(ji) 俦(chou)觞(shang)‎ ‎2.全班齐读课文后,指名翻译课文大意。‎ ‎3.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语调,划出不能理解的词句。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词句。 ‎ 三、疏通文意:‎ ‎1、营造氛围,指导方法 今天上课的两条要求: 第一,身心放松,平等相处,无拘无束,说笑自如; 第二,沉下心来,读出自我,开动大脑,读出困惑。 (做一个小游戏,看大家是否真正身心放松了。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步骤。曰:“精取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我们不妨照此方法来读读今天要学的课文《五柳先生传》。) 2.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正字音,理解语句的意思。‎ ‎3. 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应注意如下词语: 何许:何处 许,地方,处所。 详:详细地知道。 因:因此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号:别号,人名外的自称。 焉:语气词,表决定,相当于“矣”。 (依史传体例开头介绍传主的性字、籍贯。) 不求甚解:不追求过细的理解。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执著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 会意:对书中的精神实质有所领会。 性:人的本性。 嗜:喜爱,爱好。 旧:指老朋友 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或:有时。 置酒:准备酒。 招之:邀请他。 造:到……去。 辄:每每,总是。 尽:指喝完。 期:期望,希望。 曾不:一点也不。曾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感情上计较,指留恋、顾恋。 ‎ ‎ 110 / 110‎ 环堵:房屋四周。堵,墙壁。 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 短褐:粗布短衣。 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 箪:盛饭食的圆形竹器。 瓢:舀水的葫芦。 晏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自娱:使自己欢娱。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自终:自己过完一生。终,终了,结束。 (家境、习性、卓尔不群的志趣) 4.讲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赞;史传文章结尾的评语。 戚戚:愁苦的样子。 汲汲:急迫追求的样子。 极:推究。 兹:代词,此,指五柳先生。 若人:这样的人,指黔娄。 俦:类。 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觞,酒杯 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 附:译 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 ‎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 ‎5. 分析课文结构 ⑴、(1节)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家境、习性及其志趣。 ⑵、(2节)用史传的结尾格式加了一个赞语,集中陈述了传主安贫守节的性格特征和卓尔不群的理想。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 110 / 110‎ 指名背诵课文。‎ 二、寻读探究。 ‎ ‎1 “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 ‎“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2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润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3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木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褥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4“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否相同? 文中的“以为”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意思是木一样的。“因以为号焉”中的“以为”实际上应该是“以(之)为”,意思是“把(它)当作”,而现代汉语中的“以为”是“认为”的意思。 5“欣然”、“萧然”中“然”的用法有什么特点? 在文言文中,“然”的用法有多种,可作“然而”“样子”“这样”解。这里的“然”是用作形容词的词尾,意思是“……的样子”。 “欣然”是高兴的样子,  “萧然’是冷冷清清的样子。 ‎ ‎6.充分讨论,体会文意 a.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 b.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 写他喝酒的篇幅最长,也最传神(体会一下“晏如也”的感受。) c.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到了酒,大家还记得哪些,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等)大家看看这些诗都不约而同的与一个字联系在一起,哪一个字——愁,那么,我们来看看“五柳先生”为什么而愁呢? d.这时候我们便可以讨论一下《五柳先生传》是不是作者的自传?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须先简要了解陶渊明的生平(陶渊明生平简介)。 7.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 要点提示:“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 8.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 要点提示: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 9.“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 ‎ 要点提示: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 110 / 110‎ ‎10.“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要点提示: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11.教师引导:阅读能力说到底是一种信息的理解、辨别、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其中最基础的就是迅速、准确地抓住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抓“眼”的能力。包括抓“题眼”、 “文眼”、 “字眼”、“词眼”、 “句眼”、 “段眼”等。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寻找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眼”,并思考这个字与“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有何关系? ‎ 课堂设想:通过朗读和讨论,明确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不”字。接着以填空的形式逐句分析。 ‎ ‎1、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我们看到一个自别于名门望族、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 ‎ ‎2、读“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我们看到一个沉默寡言,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 ‎3、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看到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 ‎4、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即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们看到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 ‎5、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如也”,我们看到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 ‎6、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们看到一个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五柳先生。 ‎ 小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所以作者言“不”,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赞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 三、悟读升华。 ‎ 教师设问:①伴声自读课文,思考陶渊明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②假如同学们也来评价一下自己,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③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向哪些现象说“不”,向哪些现象说“好”? ‎ 课堂设想:通过学生们的自由朗读,积极发言,从而领悟文章的精神内涵,升华情感,培养健康个性、健全人格。 ‎ 小结:对于很多事物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待。无论评价别人还是评价自己都应如此。特别是评价自己,一方面要“人贵有自知之明”,看到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陶渊明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式的自我评价便是很好的例子。而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我们应该做到心明眼亮。 ‎ 四、归纳特点、仿写自我 a.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本文之美,不是一种夸饰之美,也不是一种拙朴之美,而是一种洗炼之美。杨延芝曾说:“金银出于矿铅,未洗炼者不足重也。”孙联奎也说过:“不洗不净,不炼不纯。”本文正是简洁洗炼的典范。写人物、抓住特点,寥寥几笔,栩栩如生。这么有意义的方法,何不尝试一下? b.用极少的语言(一个段落,一句话)向全班同学介绍自我。在此之前,再向大家提供一个例子。 ‎ ‎ 110 / 110‎ c、重温课文,熟读成诵 五、总结全文。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六、布置作业 ‎ 1.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 2.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 ‎【板书设计】 一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生  活                贫  穷                爱  好                读书  嗜酒  著文章               性  格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精  神                安贫乐道 ‎    ‎ 性字、籍贯——无性字、‎ 家境  ————贫寒 ‎ 二、五柳先生 习性—————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 (不求甚解,求真知、会意于精神)卓尔不群  志趣 好喝酒    (任性旷达、不矫情、不放肆)           好写文章   (颇示己见、忘怀得失) ‎ 三 ‎22.五柳先生传 闲静少言 不慕名利-----隐者心情 好读书 不求甚解-------读书悦己 性嗜酒 期在必醉-------率真放达 处于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 环堵萧然 宴如也-------安贫乐道 (人格高洁)‎ 赏著文章自娱 忘怀得失—淡泊名利 ‎【教学反思】‎ ‎23 《马说》教案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法、合作、探究 ‎ 110 / 11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教学重难点:‎ ‎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味、交流。 ‎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简介文体及作者)‎ ‎1 “说” ‎ ‎2 韩愈(公元768~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亦称《韩昌黎集》)。‎ 二朗读文章,初步疏通文意 ‎ ‎1 教师范读全文。‎ ‎2学生朗读课文。 ‎ ‎3 结合课下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⑴骈()死于槽枥()之间 ‎ 骈死:骈,两马并驾。骈死意为并列而死。‎ ‎⑵才美不外见()‎ 外见:从外表上显现出来。‎ ‎⑶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 邪同耶 材同才 ‎4 阅读课文并思考:‎ ‎⑴课文的中心 ------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2)层次: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5 重点朗读第3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 ‎6 课堂练习:检测字句意义 ‎7练习:背诵全文。‎ 三深入研究,体会感悟 ‎1 第一节:伯乐知马(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着决定作用)首句千古感叹.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全文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次句──愤愤不平千里马倒常有,可没有伯乐发现,愤世嫉俗。 末句──描写千里马的终身遭遇,“不以千里称也”“也” 肯定语气,寄予无限同情。 ‎ ‎2 第二节:不知马,害了马(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首句──千里马的特点特别能吃,因此特别能跑。次句──全节之关键,“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末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一顿,作低回之势。接着,以“不饱,不足,不外见,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层层蓄势,反问作结。“也”反问语气,愤怒谴责“食马者”害了千里马,向读者寻求公道与正义。 ‎ ‎3 第三节:太不知马(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 110 / 110‎ 首句──活画“食马者”的愚妄无知的丑态 ;神态:“执策而临之”洋洋自得愚妄浅薄; 语言:“天下无马”有眼无珠 ;末句──发表感叹归结全文中心“不知马”。其真不知马也(“也”推测语气,辛辣嘲讽“食马者”的愚妄无知。)句末可以用“!”(强烈的讽刺感情)“?”(推测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问而后答,一锤定音)‎ ‎4 归纳寓意 ‎5 学生思考:本文的观点是什么?形象是什么?借伯乐与千里马来比喻什么 ?‎ 四 课外拓展 ‎ 政途多失意悲愤出奇文──中国古代怀才不遇文学初探 ‎ ‎1 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文人怀才不遇?写了些什么作品? ‎ ‎2 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山水风景,男女之情,咏史怀古,托物寓意)‎ ‎3 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古代文人哪一位?将上述你的观点写成一篇小论文,下节课交流。‎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 ‎2、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 马说 韩愈 全文中心: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马---- 伯乐------ 食马者 ‎ ‎(辛辣嘲讽) (愤怒谴责)‎ 教学反思:‎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教案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 利用文中的对比展开讨论,层层剥茧,领会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味、交流。 ‎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 ‎ 110 / 110‎ 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 1.介绍作者。‎ ‎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 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 ‎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 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嗜学(shi4) 怠(dai4) 叩问(kou4) 绮秀(qi3)‎ 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五、学习课文 ‎ 1.指名学生朗读。‎ ‎ 2.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文句。‎ ‎ 3.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 (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 4.思考探究。‎ ‎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 (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 (学生分小组讨论。) ’‎ ‎ 要点提示:‎ ‎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 ‎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 110 / 110‎ ‎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 六、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七、拓展探究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写成发言材料,下节课交流。‎ 八、布置作业 ‎ 1.完成上面“拓展探究”。‎ ‎2.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不敢稍逾越 ‎ 求学勤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 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东阳马生 ‎ 余:足肤皲裂而不知 四支僵劲不能动 无鲜肥滋味之享 ‎ 求学艰 口体之奉不若人而不知 对比 ‎ 同舍生: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烨然若神人 艰苦求学--------------卒有所获 勤奋学习(自励;励人)‎ 教学反思:‎ ‎25 《诗词曲五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 110 / 110‎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培养学生读诗的趣味。‎ ‎2.积累五首诗中的名句,增强语言感悟力,丰富语言宝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 德育目标 这五首诗,或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 ‎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诗词曲的朗读和背诵是教学的关键,可设计新的朗读方法,体现诗词的教学特点,如音乐烘托法、绘画激趣法、散文描述法等,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帮助学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引起共鸣,受到思想教育,陶冶美好情操。‎ ‎2.情景教学法。通过再现诗的意境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感染力,提高学习兴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创造,沟通课堂内外,提高语文素养。‎ ‎3.讨论点拨法。‎ ‎4.古诗四步教学法。知诗——说诗——悟诗——品诗,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终熟读背诵。‎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歌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指导学生自读《过零丁洋》。朗读诗歌,理解诗意,品味诗情,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积累名句,背诵诗歌。‎ ‎[教学步骤] ‎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师生共同赏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导入新课 ‎ 110 / 110‎ 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师生齐背)作者那高洁傲岸的志向和追随古代名贤的志趣及抱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禹锡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文坛佳话。他因参加王叔文“永贞革新”运动而被贬到连州,好容易等到10年后,他奉诏回到长安,因游玄都观,写下了《赠看花诸君子》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他以玄都观比当时的朝廷,巧借点缀春光的“轻薄桃花”曲笔展意,讽刺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都是自己被贬后才爬上去的。这首诗引得朝中权贵群起而攻之,刘禹锡因诗获罪,再次被贬到更荒远的播州去当刺史。14年后诗人再一次被召回长安,他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以嘲讽的口吻表示对政敌的蔑视,显示了他坚持真理、顽强不屈的精神。据说本诗再次引起执政者的不悦,刘又遭贬谪。‎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被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中白居易对刘遭贬表示了同情和不平,刘写此诗回赠白居易。这首诗同样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重音。‎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2)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自行制作的配乐朗诵带,其余学生听读并点评。‎ ‎(3)教师指导朗读:‎ 读准字音。这是朗诵的前提,本诗中注意“柯(kē)”的读音。‎ 把握节奏。节奏划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按音乐划分,一种按意义划分。按音节划分,七言诗一般分四个音节,如“巴山/楚水/凄凉/地”“怀旧/空吟/闻笛/赋”。按意义划分,则要先弄懂句子的意思,如“二十三年/弃置/身”。‎ 读出重音。所有的韵脚都应重读,关键词语要重读,以体现诗歌语言的音韵美。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学生练读。‎ ‎(5)全班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4.教师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教师提示: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 学生明确:首联写自己长期遭贬的际遇。巴郡多山,楚地多水,作者谪居在那里已23年了。颔联悼念受害的战友,写自己回到故乡竟然恍如隔世的情景。借“闻笛赋”这个典故表示对已去世的好友们的怀念,借“烂柯人”这个典故,抒写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颈联写自己的沉沦、新贵的得势。“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万木”比喻在他谪居他乡之后那些仕途得志的新贵们。尾联写酒席上的赠言,“让我们干一杯,振作起精神来吧!”这是对白居易在席间赠送他的诗的回答。‎ ‎5.悟诗,体会诗情。‎ 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深思,明确:诗中流露的情感,有对自身遭遇的辛酸、愤慨,有对当朝权贵的嘲讽、愤激,有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与态度。首联中有情语“凄凉地”“弃置身”,颔联借叙事抒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颈联借景抒情,理情交融,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借叙话抒情,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教师总结:作者的情感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沉郁中见豪放、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中所表现的身经危难、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给人以莫大的启迪、鼓舞。‎ ‎6.学生深切体味诗人的情感,美读诗歌。‎ ‎7.品诗,品评名句、感受哲理美。‎ 教师提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句本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 110 / 110‎ 生1:这两句说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在沉船旁边仍有很多船继续驶过,在病树前面仍有无数的树木在春天欣欣向荣。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新的事物总是要胜利的,停滞的观点、保守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的眼光不应只看到衰老的事物,更不应为它们的死亡而伤感,我们应把希望、信心寄托在新的、正在发展的事物身上,并热情地歌颂它们。‎ 生2:这两句借用自然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前景无限美好。‎ 生3:这两句说明了腐朽的事物一定要被新生事物代替的真理,我们应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为真理而战斗的精神。‎ ‎……‎ ‎8.学生齐背诗歌。‎ 三、师生共同赏读《赤壁》‎ ‎1.导入新课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有经邦济世之才,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处在晚唐那样一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使他常常有一种抑郁的情怀;他有绝世才华,而且性格豪俊,这使他的抑郁情怀不至于走向消沉凄恻。这些,都影响他的诗风。他的诗,往往立意高远,感慨深沉而又俊爽清丽。咏史诗成就最为突出,深刻的哲理思索与形象的高度概括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杜牧的咏史名作——《赤壁》。‎ ‎2.学生朗读诗歌,教师提醒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教师设计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多媒体显示)‎ ‎(1)请用自己的话概述诗意。‎ ‎(2)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片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1)这首诗以地名为题,实为怀古咏史之作。诗人借一把沉沙的折戟发表对赤壁之战的看法:当时周瑜如不得东风之助,战争的胜败,吴国政权的存亡都会成为未知数。诗人讥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胜得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关键问题发表了独特而戏谑的议论。‎ ‎(2)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这两句的主要作用并不在此,它本身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殆尽,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诗人无法平静,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两句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3)史学家们在论赤壁之战这场关系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大事件时,基本的政治倾向常常是同情吴蜀,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从不被人怀疑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议论,反映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 110 / 110‎ ‎5.学生齐读诗歌,再次体味诗人的胸襟和气度。‎ 四、学生自读《过零丁洋》‎ ‎1.导入新课 文天祥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作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名句,今天我们学习他的诗作——《过零丁洋》。‎ 这首诗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2.学生推选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范读这首诗。‎ 教师提示:‎ 注意把握重音。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应重读加粗字。‎ 注意读出情感。全诗交织着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教师设计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多媒体显示)‎ ‎(1)这首七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大事?‎ ‎(2)颔联的上下句有何联系?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颈联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学生四人一组合作研讨,然后各组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2)“山河破碎风飘絮”写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身世浮沉雨打萍”写个人命运如风吹雨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连用,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3)“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指地名,二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惶恐滩头说惶恐”,追记过去,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零丁洋里叹零丁”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飘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 ‎(4)前三联抒写了国破家亡之痛,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尾联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两句诗激昂慷慨,表明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自豪与无畏,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硬性要求。‎ 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 ‎5.学生齐读诗歌,体会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豪情。‎ 五、学生齐读三首诗,并尝试背诵。‎ 教师也可抽查背诵,灵活提问,督促学生理解记忆。‎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三首诗。‎ ‎2.选择三首诗中的任一首,一首中的任一联,写一段赏析文字。可从词语的锤炼、修辞的运用、表现手法等角度切入,自主评价。‎ 答案:略 ‎ ‎ 第二课时 ‎ 110 / 110‎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指导学生自读《山坡羊·潼关怀古》。了解诗歌的背景知识;朗读诗歌,感知诗意;赏析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哲理美;背诵诗歌。‎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个体抽查与集体背诵相结合,全篇背诵与名句背诵相结合。‎ 二、师生共同赏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特别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备受后人推崇,《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极富浪漫色彩的,她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理想和憧憬。苏轼仰望明月,他会联想到什么呢?‎ ‎2.教师播放《明月几时有》歌曲,多媒体配以优美的画面。‎ ‎3.指导学生朗读。‎ ‎(1)教师配乐朗诵全词(选配古筝曲目《春江花月夜》),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以下字的读音:‎ 阙(què) 琼(qiónɡ) 绮(qǐ) 胜(shènɡ)‎ ‎(2)教师展示朗读技巧,并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语速、重音。‎ ‎(3)学生单人配乐朗读,学生评点,教师点拨。‎ ‎(4)男生配乐读上阕,女生配乐读下阕。‎ ‎4.整体把握诗意。‎ ‎(1)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作背景提示:‎ 苏轼因乌台诗案备受折磨,被贬黄州。写此词时,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与弟苏辙分别已达6年之久,无缘相会,时值中秋怀之。‎ ‎(2)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解读诗意。‎ ‎(多媒体显示)‎ ‎①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二者的联系何在?‎ ‎②诗人笔下的月亮是何种形象?诗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③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教师播放邓丽君演唱这首词的MTV,在歌唱中展现画面,感染学生引发想象。‎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述诗意。‎ ‎5.品诗 ‎(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意境 教师示例:‎ ‎ 110 / 110‎ 中秋之夜,皎洁的月亮缓缓地升起来了。庭院里显得特别幽静,诗人苏轼独自在凉亭下自斟自饮,面对如此优美的月色,诗人浮想联翩,在这本应家人团聚的佳节,只有月亮在我身边陪伴,举起一杯酒面对天上的月色,想邀请嫦娥一起来欢饮,这美好的月亮在什么时候才出现呢?请问你居住天宫,至今已有多少年了?你回答呀!你为什么不回答?哦!那我就飞到月宫上问个明白,那里是我向往的地方,也许会比人间洁净吧?可是听说月亮虽有美玉砌成的楼阁,却是“水气”结成的寒宫,凡人怎能忍受得了那份高处的寒气呢?算了,那就只好在月下独舞自娱,与那舞动的影子欢愉吧,毕竟那天上冷清清的月宫又怎么比得上在人间好呢?‎ 你看,此刻的月光慢慢地转过红色楼阁,又低低地照进美丽的窗阁里,复照着深夜不能入眠的诗人,是什么原因使诗人无法入睡呢?是思念,是离愁,思念远在他方的弟弟,诗人不由埋怨起月亮来了:你为何总在人们离别时这样圆满呢?哦,月亮,这不是你的错,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时盛时衰,既然人间自古以来就有悲欢离合,月亮当然也会有阴晴圆缺了,又怎能强求?只要彼此永远健康,能在千里之遥共赏明月,有了这份心愿也就足够了,祝福天下的离人总有团圆的一天。‎ ‎(2)名句赏析 学生畅谈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生1: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或圆或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以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明月互相祝福。‎ 生2:人月无常,自古如此。这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这样,唯望各自珍重,希望从共赏美好的明月中得到人生慰藉,释却离怨。‎ ‎……‎ ‎6.教师总结:这首词饱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表现,在美好的月色中交织着诗人对人生失意的慨叹和如何摆脱情感困扰的理智的矛盾。最后理智战胜情感,表现出诗人热爱生活、眷恋人生的思想情感。让我们由衷地赞叹一声:旷哉,苏轼!‎ ‎7.课堂活动 美好的诗词意境总能引发人们无穷的创造,试发挥想象力,根据这首词的内容画一幅简笔画,或编一段舞蹈,或录制电视短片(先构思),或制作电脑动画。‎ 可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项,略谈一下总体构思,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对方。实际操作可安排在课余时间完成。‎ 三、指导学生自读《山坡羊·潼关怀古》‎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朝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起。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山坡羊·潼关怀古》即作于赴任途中。是年,积劳而死。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一卷。《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题目。潼关,古代关名,在陕西省东部,今潼关县。此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乃秦、晋、豫三省要冲,地势险要,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怀古,对古人的事迹有所追念和感慨。本首选自《全元散曲》,是张养浩散曲的代表作,也是元曲中的佳作。‎ ‎2.整体感知诗意,体会诗人的怀古之情 ‎(1)学生自读散曲,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补充如下注释:‎ ‎①峦:小而尖的山。‎ ‎②山河:“山”指华山;“河”指黄河。与现在说的“山河”,泛指国土,不一样。‎ ‎③表里:表,外边;里,里边。古时称潼关之西为关内,以东为关外。‎ ‎ 110 / 110‎ ‎④潼关路:这里的“路”,作“要地”“重地”讲。‎ ‎⑤宫阙:帝王居住的宫殿,这里指秦汉的皇宫建筑。‎ ‎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亡这里都是泛指某个王朝的兴起(建立)或灭亡。‎ ‎(2)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意。‎ 小组内交流,教师选两位同学集体交流,评议。‎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发言,请大家评议。‎ ‎“(华山的)山峰好像是有意从四面八方奔来,聚集在这里;黄河波涛汹涌澎湃,就像发怒一样。潼关这个地方,外有黄河环护,内有华山耸峙,形势多么险要!我眺望着两都长安,心情郁郁不乐。使人伤心的是经过秦代、汉代的宫殿遗迹的时候,看见千间万间华丽无比的建筑,都化作了一堆堆泥土。一个王朝兴起,使百姓受苦;一个王朝灭亡,也使百姓受苦。”‎ 学生评议:这段话像是对诗歌的翻译,如能在“聚”“怒”两字上展开想象就好了。“聚”“怒”两字不仅写活了山水,而且衬托了作者伤感之情。面对着荒废的古都遗迹和遍野的灾区饥民,连山河都好像有了人的脾气,要狂暴发怒了,何况是忧国忧民的作者呢?再如“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如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这一带的荒凉破败,荒草遍地,鹧鸪纷飞,效果会更好。又如“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望”是诗人的动作,可描绘诗人怅然远望的神态,“踌躇”“伤心”直抒胸臆,可以扩展一段心理描写,细致刻画诗人的心理活动。‎ 其他学生受到启发,修改自己的发言稿。‎ ‎(3)悟诗 教师提问:这首散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明确:这首诗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全诗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无论是兴还是亡,都给百姓带来沉重苦难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的憎恨。‎ ‎(4)品诗。用审美的眼光鉴赏诗歌,选取一个角度作简单评析。‎ 学生自由发言,如“写景生动”,抓住“聚”“怒”品析用词的生动、凝练;“情景交融”借一“怒”字传神,借潼关一带地理山形抒发怀古伤今之情;“立意高远”,揭示无论兴、亡,百姓皆苦的历史事实,一语中的;“虚实结合”,宫阙万间写“兴”,“做了土”写亡;“对比鲜明”,由昔盛今衰而引发万端感慨。‎ ‎(5)学生背诵这首散曲 ‎(6)延伸拓展 ‎(多媒体显示)‎ 朝天子 咏喇叭 ‎(明)王 磐 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这首诗借咏物来抒发感情,请问,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读诗,理解诗意。‎ 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 教师提示:这首散曲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宦官权势极大,气焰嚣张,无恶不作,经常坐官船到作者故乡一带搜刮民财,陷害好人,弄得很多人家破人亡。他们的船一到,就大吹喇叭来壮声威。作者对太监的恶行极为憎恨,就挥笔写下了这首曲子。‎ 学生明确:作者借歌唱喇叭来揭发、讽刺宦官(太监)横行霸道的罪行,表达人民群众对他们的痛恨情绪。‎ ‎ 110 / 110‎ 四、课堂小结 这一课我们学习的五首诗歌,从种类上看,有诗(律诗、绝句)、词、曲;从题材上看,有的抚今追昔,有的感时伤怀,有的思亲忧国;从艺术手法上看,情景相生,情理交融。它们好像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道五彩画廊,或沉郁豪放,或抑郁豪爽,或激昂慷慨,或乐观旷达,或深沉感慨。看着,读着,品着,我们似乎走进了时光隧道,走进那纷扰的历史中,与诗人们一同忧伤一同嗟叹。‎ 让我们虔诚地接受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吧,“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的诗情将会更加勃发,精神将更加饱满,前行的脚步将更加稳健。‎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山坡羊·潼关怀古》。‎ ‎2.两首诗歌中任选一首,写一段赏析文字。‎ ‎3.课外选读苏轼的词和张养浩的散曲。‎ 板书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凄凉       伤感苦闷         昂扬乐观       ‎ ‎                     ‎ ‎《赤壁之战》‎ 兴感之由(借物)——议论感慨(咏叹)‎ ‎————借古讽今。‎ ‎《过零丁洋》 首联——回顾一生 深挚沉痛 《过零丁洋》 颔联——国破家亡 坎坷辛酸 丹心垂史 (述怀诗) 颈联——追忆过去 悲愤忧惧 映照千古 尾联——感叹眼前 以死名志 激情慷慨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 ‎ ‎ ‎ ‎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山坡羊·潼关怀古》‎ 写景 —— 潼关(山、河) 兴 ‎ ‎ 议论(主旨)———— 百姓苦 抒情 —— 怀古(望、行) 亡 教学反思:‎ ‎ 110 / 110‎ ‎26、小石潭记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2、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的特征。    3、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的写作特点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的特征。 ‎ ‎2、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的写作特点 。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走近柳宗元   1、由唐诗导入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想起了唐人李白让风儿带去对友人的安慰这首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想起了曾被贬谪到(距我校仅四公里)龙标尉——现贵州锦屏隆里古城,世称王龙标的王昌龄 。(古代文人多磨难)   2、转换并引入作者   出示柳宗元像和《江雪》。(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这首诗想毕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吧?让我们先一起读读这首诗。大家说说,这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些字,谈谈理由?   明确:是“孤”和“独”。在一个十分寥廓、十分冷清、十分孤寂的背景下,有一个人在“钓寒江雪”,这个人就是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洵、轼、辙),   曾巩  王安石。〉   “远在江湖砺心志,古来贬官多妙文”: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其最好的文章,都是写于被贬时期,其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名篇。《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第二环节:走近小石潭:   1、整体感知:历史上很多文人都热衷于模山范水了,以寄情于景。其中写山水散文游记艺术成就最高的应该就是唐朝的柳宗元了,而最能代表柳宗元风格的就是这篇《小石潭记》。(板书:小石潭记)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指名朗读)   (要求:其他同学在文中圈出读错的字和难读的字。)   (2)、听录音朗读。   (3)、上下桌讨论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A、看看作者都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水、石、树、鱼、源、岸、环境)    B、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小石潭,并以“小石潭真——!”为题,说说你对小石潭的印象。(静、清、绿、美……)   C、试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上题小石潭某一景物的特点。并引用原文说说你的理由,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你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填充:    这是一个      的小石潭。  ‎ ‎ 110 / 110‎ ‎ 110 / 110‎ ‎   例:这是一个环境凄清的小石潭。我是从“坐潭上……悄怆幽邃”这些词语、句子看出来的。(怪石嶙峋、 树木青葱 、群鱼戏水、水清见底 、源头曲折、 岸势崎岖…… )   第三环节:走进文本   1、结合注释,讨论探究。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2、小组探究、引导讨论——发现小潭:(小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A、作者写发现小潭,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                       明确: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B、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3、小组探究、引导讨论——潭中景物:(小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A、第二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B、潭水和游鱼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清和乐。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C、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4、小组探究、引导讨论——小潭源流:(小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问: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比喻,一静一动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5、小组探究、引导讨论——潭中气氛:(小组朗读第四自然段)                 问: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透露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出了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第四环节:总结延伸    1、总结全文。从众多的古代诗文中,我们知道,人因景而生趣,景因人而生情。“以自身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面对相同的景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情;面对不同的景物,同一人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情。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    2、拓展延伸: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骚客竞相咏”,在浩瀚的古代诗文海洋中,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写景名篇。请说出你所知道的古代描写山水的名篇名句,并选一两句加以赏析。     ‎ ‎3、作业设计:   A.把我们上课赏析的古诗文写景名句写到摘抄本上,并积累下来。   B.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请拿起你手中的笔把我们石河子一处景致记下来吧!   附: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洵、轼、辙), 曾巩  王安石。                      ↘《永州八记》                            ↓   《小石潭记》                            ↓   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                     ↓               ↓            ↓   隔、闻、伐、取、见   水(清)石(奇)      比喻        凄神寒骨                       树(美)鱼(乐)    (静—动)     悄怆幽邃      (移步换景)         (侧面描写)                    (幽深冷寂)   ↓      ↘          ↙    ↓   (乐)           寓情于景         (忧)   一切景语皆情语 教学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 教学目的 ‎ 110 / 110‎ 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全文。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 ‎2.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 学法引导 ‎ ‎1.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岳阳楼就在本市)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 ‎2.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教学时间 ‎ 三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预习 ‎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 谪守(zhé)  朝晖夕阴(huī)  迁客骚人(sāo)‎ 霪雨(yín)霏霏  (fēi)  薄暮冥冥(míng)‎ 潜形(qián)  岸芷汀兰(zhǐtīng)  皓月(hào)‎ 心旷神怡(yí)  宠辱偕忘(xié)  浩浩汤汤(shāng)‎ ‎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 110 / 110‎ ‎1.作家作品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 ‎2.解题 ‎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 三、正课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 ‎4.学生读课文一、二段,背诵 ‎ 四、作业 ‎ ‎ 110 / 110‎ 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二。 ‎ 第二课时 一、预习 ‎ 背诵课文。 ‎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文章大意。‎ 三、正课 ‎1.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开,放晴。‎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 薄暮冥冥:薄,迫近。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 ‎ ‎2.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色。‎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 ‎3.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 110 / 110‎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微,无、没有。 ‎ ‎4.再次朗读这篇文章 ‎ 四、小结 ‎1.一词多义 国: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  国家 国恒亡 ‎ ‎  国都 则有去国怀乡 ‎ 或: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  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 居:处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  居住 面山而居 ‎  停了 居十日   ‎ 通:通过 初极狭,才通人 ‎  顺利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通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旷:开朗 则有心旷神怡 ‎  宽广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2.古今异义 制备:古义:规律增其旧制古义:详尽前人之述备矣 ‎   今义:制度今义:准备 ‎ 景尝:古义:日光至若春和景明古义:曾经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今义:景物今义:品尝 ‎ 微:古义: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 ‎  今义:微小 ‎ ‎3.通假字 ‎ ‎ 110 / 110‎ 具,同“俱”,全,都百废具兴 ‎ 属,同“嘱”,嘱咐属予作文以记之 ‎ ‎4.虚词。 ‎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他,他们其必曰 ‎ 以因不以物喜其语气词其喜洋洋者矣 ‎ 凭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代词:他的必先苦其心志 用来所以动心忍性 ‎ 五、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三。背诵课文。 ‎ 第三课时 ‎ 一、预习 ‎ ‎1.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 ‎2.背诵全文。‎ 二、导入 ‎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文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研究课文。‎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速背诵。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 讨论并归纳: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发出一篇之意。 ‎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 第1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 第2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 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 ‎ 110 / 110‎ ‎3.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 ‎4.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 ‎5.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 讨论并归纳: ‎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7.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 ‎8.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9.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 ‎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 110 / 110‎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 ‎13.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 ‎14.提问: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 四、小结 ‎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 五、板书设计 ‎ 先后 叙事:重修岳阳楼 作文以记 天天 ↓↓‎ 下下 写景:暗 明 之之 抒情:悲 喜 ‎ 110 / 110‎ 忧乐 ↑↑‎ 而而 议论: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 忧乐 ‎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四题。‎ 教学反思:‎ ‎《醉翁亭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全文的脉络,理解文章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领悟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 教学重点:‎ ‎1、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并理解欧阳修阔达高尚的胸怀。‎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体会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教学难点:1、理解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 ‎2、体会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教学方法:导读与欣赏、领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欣赏醉翁亭图片,由图片引入本节课《醉翁亭记》,‎ ‎ 110 / 110‎ 二、新授:‎ 听录音范读,概括归纳四段内容。找出贯穿全文的一个字。‎ 结论:‎ ‎1段:总写醉翁亭的秀丽风光和它的得名原由。‎ ‎2段: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时美景。‎ ‎3段:写三种人不同的乐。‎ ‎4段:写宴会散,尽兴而归。‎ 贯穿全文的一个字“乐”。‎ ㈡、分析课文:‎ 师导入:醉翁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人们又因何而乐?具体分析:‎ ‎1、醉翁亭的具体位置在哪? ‎ ‎ 2、作者在介绍醉翁亭的位置时,用了什么空间顺序?‎ ‎3、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醉翁亭因何得名?‎ 结论:‎ ‎ 1、醉翁亭的位置:环滁→ 西南诸峰 → 琅琊→ 酿泉 ‎ 2、空间顺序:从远——→近,由大——→小。‎ ‎ 3、①环滁(皆山)→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琅琊(蔚然而深秀)→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醉翁亭(翼然)‎ ‎  ②得名缘由:太守自谓(饮少辄醉,年又最高,自号醉翁)‎ ‎4、太守为何饮少辄醉?是真的醉酒了吗?‎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展示图片,师生共同领略醉翁亭周围的醉人风光,然后用一个词来描绘这一风光。‎ ‎ 5、什么样的山水能让人陶醉呢?请一名同学朗读第二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山中景物的?这样的景物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 一日之景:朝、暮 山间景 乐亦无穷 ‎ 110 / 110‎ ‎ 四时之景:春、夏、秋、冬 ‎ 山水之乐 ‎ ‎ 6、展示图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作为一个太守,难道仅仅满足于山水之乐吗?我们接着分析第三段。‎ ‎ 8、第三段作者写了哪三种人的乐?‎ ‎ 滁人游山之乐;众宾宴饮之乐;太守宴醉之乐。‎ ‎ 9、作者为什么要写滁人游山之乐和众宾宴饮之乐?在写宴饮之乐时,为什么重点写宾客之乐?太守宴醉与之有联系吗?‎ ‎ 滁人游山之乐反映出百姓安居之乐;众宾宴饮之乐表现了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政通人和之乐。以上两方面都暗寓了太守“与民同乐”,与吏民同乐,由乐而醉。‎ ‎10、归纳太守之乐的具体内容: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11、如此其乐融融的浓情美景,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百姓生活的和乐,这应该归功于谁?(太守治邦有成)太守到底是谁?从文中迅速找出。(最后一段:庐陵欧阳修也)‎ ‎12、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 这段用禽鸟之乐衬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太守之乐,正面点明太守乐万物之所乐,进一步突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13欧阳修简介: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为人忠直,敢于直谏,关心人民,要求政治改革,中年支持范仲淹为代表的革新派,范被黜,他为之辩,受牵连而被贬至滁州。但他虽被贬,却能以积极的态度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做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胸怀?(阔达、高尚)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小结本文写作特点:‎ 结构严谨巧妙。2、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语言精炼优美,流畅自然。‎ 四、板书设计:‎ ‎ 山间景 山水之乐 美景 ‎ 110 / 110‎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间人 与民同乐 浓情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乐 醉 教学反思:‎ ‎《满井游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文中生字词,积累常见实词和虚词。‎ 能力目标:重视诵读,读出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趣,学会细致观察景物,并能灵活地借助修辞表现出来。‎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尽情领略大自然中的情趣。‎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感受作者钟情于山水的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关于本文作者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 ‎【教学过程】以“满井春韵”为主题设计教学过程。‎ ‎ 110 / 110‎ 激趣导入 ‎1.老师昨夜梦中去了一个地方。梦醒后,我乘着余兴写了一首词——《卜算子· 记梦》‎ 卜算子· 记梦 ‎ 水似镜新开,山若梳鬟女。欲问游人去哪边,水秀山青处。才始探春来,不肯梦归去。满井吾来赶上春,惟愿和春住!‎ 同学们能从词中猜出老师梦中游赏的是哪里吗?——满井,对了!你从词中感受到这个地方美不美?想不想去那里看看?好,今天我们就随一位多情游客去那儿神游一番,这位多情游客是谁呢?——袁宏道。‎ 他是我国明代文学家,喜欢游山玩水,在游历的过程中他写下了一篇篇记游山水的美文,同为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岱是这样评价他的——‎ ‎“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明]张岱 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走进《满井游记》吧!‎ 板书课题:满井游记 这篇文章描绘的是北京东直门一带满井早春的景色,因此我们今天这堂课的主题为“满井春韵”,我们将从“探春”“赏春”“品春”“绘景”四个方面来进行我们的阅读活动。走,咱们探春去!听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字音。‎ 一、探春——让满井春色明媚眼眸 ‎1. 听读课文,听准字音。‎ 好,老师读完了,你是否听准字音了呢?检测一下——‎ ‎2. 对照注释,读懂文意。‎ ‎ 过了字词关,接下来我们来闯翻译关——希望咱们所有同学都能成为文言翻译官!请你们边读课文,边看课后注释,弄清文章大意。‎ ‎ (1)老师要检测一下你们是否读懂文意了。本文写的是满井的春景,更准确地说是写满井什么时节的景物?——早春。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得出来?‎ ‎(2)写了满井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呢?‎ ‎ 水、山、柳条、麦田、游人、鱼鸟(动物)‎ ‎(3)你能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这些景物的特点吗?‎ ‎ ( )的水 ( )的山 ‎ ‎ 110 / 110‎ ‎ ( )的柳条 ( )的麦苗 ‎ ( )的游人 ( )的动物 ‎ 同学们真不错!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屏幕上的句式说一句话,老师先来举个例子。‎ ‎“春在柔嫩的柳枝上,不信,你看——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来,试一试吧!‎ ‎3. 探春:‎ 春在 ,不信,你看—— ‎ 二、赏春——让满井春光沸腾血液 真的是“无限春光在满井”啊!而描绘满井春光的句子都集中在——第二段。下面老师想邀请咱们班普通话最厉害的女生来读一读第二段,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想一想—— (指导朗读节奏,以两个长句为例子)‎ ‎1. 哪一个写景的句子让你怦然心动?‎ ‎(1)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这个句子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清澈,明亮,冰冷 ‎——哪些词语突出了了早春的特征?——始,乍,新,冷,‎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谁来说说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水光)亮晶晶的样子就像镜子刚刚打开,清冷的光突然从镜盒中射出来似的。‎ ‎——“而”“之”“也”这几个字翻译出来没有?对了,这些词语有时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没它们还真不行。来,咱们比较着读试试:女生读原句,男生读去掉这几个词后的句子。可见,这类虚词在句子中起着舒缓语气的作用,读起来有抑扬顿挫的感觉。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早春之水明亮、清冷的特点。之前老师词里也用了一个比喻句写水“水似镜新开”,你觉得哪个更形象具体?‎ ‎——可见抓住特征来绘景才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可能来自几个恰当的词语,或是一种贴切的修辞。‎ ‎(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 ——这个句子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清新,妩媚,婀娜。‎ ‎ 110 / 110‎ ‎ ——“婀娜”之感从何而来?“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这也是一个比喻句,和老师之前写的“山若梳鬟女”比较一下哪个更生动贴切?“靧面”“ 始掠”与“为晴雪所洗”相呼应,抓住了早春的景物特点。‎ ‎(3)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 ——这个句子写出了早春柳条的(柔嫩),“将”“未”“柔”字用得好。读这一句使我们想到了贺知章《咏柳》中的句子——“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鬣”是什么意思?兽颈上的毛,这里指麦苗,写出了麦苗刚刚破土而发、生机勃勃的样子,一个“浅”字让我们想到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里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派早春的气息。‎ ‎(4)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 ——“泉”是什么意思?汲泉水,名词活用为动词,还有哪些词是这种用法?“茗”“罍”“歌”“红装”“蹇”。一组排比句写出了游人们愉悦悠闲的样子。‎ ‎(5)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 ——拟人手法写出了气候刚刚回暖,动物们尽情戏耍的情态。‎ 下面,就请同学们美美地读出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 ‎2. 配乐赏图,朗声读出图片中所对应的原文语句。‎ 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脑海中是不是浮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呢?老师略施魔法,把你们脑海中的美景搬到了屏幕上,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要求能对照图片迅速读出课文中相应的文字。‎ 赏美图,读美句,游美景。如果给你一个当导游的机会,你将如何带领外地的游客游赏满井的春光?‎ ‎3. 活动:我来当导游,带你赏满井。‎ ‎ 感谢热情的 导, 咱们的游客朋友们完全陶醉了!满井春光沸腾了我们的血液,那作者游赏满井时的心情如何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划出文中体现作者游赏满井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 三、品春——让满井春情拨弄心弦 划出体现作者游赏满井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 ‎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郁闷) (摇头叹息,顿足)‎ ‎ 110 / 110‎ ‎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欣喜) (兴奋,“耶”)‎ ‎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自得) (摇头晃脑,竖起大拇指)‎ ‎ 同学们找的很准,为了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情,我们加进一些语气、动作来表演读一下,每个组读一句,看看哪个组表现最棒。‎ ‎ 文章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生性喜欢游山玩水的袁宏道,他曾说过这样两句话:‎ ‎ “恋躯惜命,何用游山?” “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足见其寄情山水的意趣。‎ ‎ 游赏满井的经历让袁宏道明白了“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作为校居者,你感受到了郊田之外的美的气息了吗?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以本文写山水的两个比喻句为例子,再仿写一个文言句子。‎ 四、绘景——让瑰丽自然芬芳记忆 郊田之外未始无美,校居者,知否?‎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任选一种事物,抓住特征,以本文的比喻句为范例,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秋高气爽,丹桂流香,如神女之驾临而脂气之荡漾也。 ‎ 总结,老师寄语:‎ ‎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各具风韵。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热爱自然的心灵,陶醉在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你会发现生活多了几分情趣,回忆多了几缕芬芳。做自然的访客吧!寻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雅致,寻觅“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空灵,寻觅“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的妙趣……同学们,热爱自然,尽情地拥抱自然吧!‎ 板书设计:‎ 满井游记 ‎ 袁宏道 ‎ ‎ ‎ 110 / 110‎ 写景: 早春之美 抓准特征 ‎ 妙用比喻 ‎ 抒情: 欣喜,自在 ‎ 厌倦官场,寄情山水 教学反思:‎ 诗五首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饮酒》‎ 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 二、简介作者、解题。 ‎ ‎1、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 110 / 110‎ ‎2、陶渊明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据说,《饮酒》诗都是他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新课 ‎1、齐读诗歌,把握大意 全诗有两个层次: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2、研习第一层:‎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3、研习第二层 ‎ 提出以下问题,分析解决: ‎ ‎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菊花”是诗人高洁、不与世俗相争品质的象征,“悠然”更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心境。‎ ‎⑵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 ‎ 110 / 110‎ ‎——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 ‎ ‎⑶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 ‎——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 ‎⑷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 ‎4、学生齐读全诗,当堂背诵。 ‎ 五、小结: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附]板书设计 : ‎ ‎                   在人境 ‎ 第一层                 (果)←心远地自偏(因) ‎ ‎              无车马喧 ‎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 第二层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 ‎ 110 / 110‎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 ‎《行路难(其一)》‎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二)学生初读诗歌 ‎ “行路难”,一个“难”字道出了李白心中的忧愁,到底李白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呢?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诗歌,共同来品味。‎ 二、 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解释重点字词。‎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三、研读诗歌,理解诗歌主旨及诗人形象。‎ ‎1、思考几个问题:‎ A 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停、投、拔、顾——茫然、忧郁悲愤 B 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C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 ‎ 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信心倍增 ‎ D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怎样的志向?‎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 ‎2、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 110 / 110‎ 诗人借这首诗歌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的高尚风格。‎ 三、小结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一个从愤懑中挣脱,洋溢着自信风采的李白。诗人用浪漫的笔法、跳动的韵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实,行路虽难,我们只要努力,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四、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饮酒》《行路难》 ‎ ‎《行路难》李白 美酒 ‎ 一、设宴 朋友的深厚友情 佳肴 ‎ ‎ ‎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 胸中郁积的苦闷 二、 欲渡黄河 “冰塞川”‎ 将登太行 “雪满山”‎ 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象征仕途的艰难 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三、吕尚垂钓 用典故,表示对前途仍抱有 伊尹乘舟 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四、“行路难” 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 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五、长风破浪 借南朝宗悫之语,表达自己冲破一切阻碍,‎ 济沧海 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充满乐观和希望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一、初步感知 ‎ ‎1、解题。‎ ‎ 110 / 110‎ ‎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全诗段意。‎ ‎ (1)秋风破屋——惨 ‎ ‎ (2)群童抱茅——悲 ‎ (3)长夜难眠——哀 ‎ (4)广厦庇寒—一愿 ‎4、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5、再读诗歌。‎ 二、赏析。‎ ‎ 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t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 ‎ 110 / 110‎ 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三、归纳总结。‎ ‎ 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 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 忧国忧民 秋风破屋        群童抱茅         夜雨湿屋          祈求广厦 ‎《己亥杂诗》‎ 一、解题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二、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三、朗读诗歌,理解诗句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四、理解赏析  ‎ ‎ 110 / 110‎ ‎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五、名句赏析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 本意虽然是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六、小结全文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七、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己亥杂诗》‎ 八、板书设计 己亥杂诗 一二句写浩荡离愁,黯淡宦情 以“落红”自现 三四句写不甘退伏,憧憬未来 寄予爱国情怀 第三课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 雪,洁白美丽,或轻舞或纷扬,给我们的生活增姿添彩,所以,它历来都是人们吟咏、描绘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它出自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唐代的大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境之下吟咏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作者介绍 岑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以后罢官,欲归故乡时,客死成都旅舍,史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传世。‎ 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 110 / 110‎ 三、整体把握 ‎1、 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 ‎2、 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咏雪、送别。——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3、 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 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 四、赏析咏雪部分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在哪儿?‎ ‎——精妙的用词:一个“忽”字,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 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 ‎ 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 春意盎然的意境——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 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 ‎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 110 / 110‎ ‎ 狐裘、锦衾、角弓、铁衣,用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是从人的感受、从侧面来描述边地的寒冷,这样记录边塞奇事,角度也很新颖。‎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从“瀚海”到“愁云”,视角有何变化?)‎ ‎ (“百丈”、 “万里”是实写吗?运用了什么修辞?)‎ 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前一句写大戈壁上是一片冰雪世界,这是地上的景象。“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 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这是天上的景象。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 ‎5、齐读咏雪部分——思考:这些诗句共同显示了胡天的雪的什么特点?‎ ‎——雪来得早,雪来得急骤,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壮阔,雪后特别寒冷。‎ ‎6、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胡天的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 ‎——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 五、赏析送别部分 ‎1、 齐读送别部分——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依依不舍。‎ ‎2、赏析诗句 ‎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设宴饯别 ‎ 为什么要列举“胡琴”“琵琶”“羌笛”这三种乐器呢?)‎ 简略而有情味。诗人在中军营里摆下了饯别的酒筵,演奏的是胡琴、琵琶和羌笛等乐器。这就点明了饯行地点、饯行原因、饯行的情形。‎ 列举出这三种乐器的名称,也是很有深意的:朋友就要回乡了,在饯别酒席上演奏的仍然是这些异乡的乐器,一股思乡之情不是委婉地流露出来了吗?“胡琴琵琶与羌笛”,这种纯然是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110 / 110‎ ‎(此句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③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 ‎④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 ‎(联想想象诗歌最后两句,如果你是诗人此时在想些什么?)‎ 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 ‎3、齐读送别部分——体味其中的韵味。‎ 思考:诗人在句子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那么这种情义是怎样传达出来的?‎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样的结尾,真如撞钟,清音有余,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这个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六、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 写雪、写雪带来的酷寒,写边地的风光和送别有关系吗?‎ ‎ ——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 ‎ 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在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 ‎ 110 / 110‎ 七、小结:‎ ‎ ——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描写逼真、气魄宏大。‎ 八、布置作业 ‎1、 背诵默写。‎ ‎2、 积累并品评咏雪的名句。‎ 板书设计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咏雪:忽如 梨花——豪放 送别:不见 空留——惆怅 教学反思:‎ ‎ 110 / 110‎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