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第三中学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合集(197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渠县第三中学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合集(197页)

ID:577034

大小:6.86 MB

页数:197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编写:渠县第三中学 向 超 Email:xc5833@163.com ‎ QQ:357966790 ‎ 教案目录(1)‎ 第一单元 ‎1 藤野先生(2 — 12) 2 我的母亲(13 — 21) ‎ ‎3 我的第一本书(22 — 26) 4 列夫·托尔斯泰(27 — 30)‎ ‎5 再塑生命(31 — 38)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39 — 40) ‎ 第二单元 ‎6 雪(41 — 44) 7 雷电颂(45 — 50)‎ ‎8 短文两篇(51 — 53) 9 海燕(54 — 59) ‎ ‎10 组歌(节选)(60 — 66)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67 — 68) ‎ 第三单元 ‎11 敬畏自然(69 — 73)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74 — 79) ‎ ‎13 旅鼠之谜(80 — 87) 14 大雁归来(88 — 93) ‎ ‎15 喂——出来(94 — 99)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100 — 101) ‎ 第四单元 ‎16 云南的歌会(102 — 107) 17 端午的鸭蛋(108 — 113)‎ ‎18 吆喝(114 — 118) 19 春酒(119 — 126) ‎ ‎20 俗世奇人(127 — 131)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132 — 133)‎ 第五单元 ‎21 与朱元思书(134 — 141) 22 五柳先生传(142 — 148) ‎ ‎23 马说(149 — 152) 24 送东阳马生序(153 — 155) ‎ ‎25 诗词曲五首(156 — 163)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164 — 164) ‎ 第六单元 ‎26 小石潭记(165 — 168) 27 岳阳楼记(169 — 174) ‎ ‎28 醉翁亭记(175 — 180) 29 满井游记(181 — 185) ‎ ‎30 诗五首(186 — 194)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195 — 196) ‎ ‎※课外古诗词诵读※ ‎ 赠从弟(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 登幽州台歌( — ) 送元二使安西( — )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 ‎ 无题( — ) 相见欢( — ) ‎ 登飞来峰( — ) 清平乐村居( — ) ‎ ‎※名著导读※ ‎ ‎《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 )‎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 — )‎ ‎《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 )‎ ※ 附录 ‎ 欣赏唐人狂草( — ) 短语结构类型表( — ) ‎ 句子成分简表( — ) 标点符号用法( — )‎ 藤野先生(投影)‎ 渠县第三中学 向 超 197‎ 教学目的(投影)‎ ‎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理解本文语言浓厚的感情色彩。‎ ‎ 3.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教学设想 ‎ 一、本文所写的是作者早年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断,年代较为久远,今天的学生理解起 来,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教师应把有关本文的一些资料和情况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例如:‎ ‎ 1 鲁迅留学日本的目的和有关情况。‎ ‎ 2 鲁迅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和有关情况。‎ ‎ 3 藤野先生的生平简历和有关情况。‎ ‎ 二、本文组织材料的方法,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理清以鲁迅和藤野 先生的交往为组织材料的线索。再分析理解洋溢全篇的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是本 文内在的线索。‎ ‎ 三、课文中有一些难点,需要讲清楚,让学生理解。‎ ‎ 1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 2 匿名信事件。‎ ‎ 3 课上看时事片和“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 4 结尾段的“良心发现”、“增强勇气”和“正人君子”。‎ ‎ 5 文中的有些词语,例如“无非”、“实在”、“大概”、“居然”、“似乎”等副 词,在句子中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也是难点,需要讲清楚。‎ ‎ 四、本文和《回忆我的母亲》都是回忆录,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但在写法上又有各自不 同的特点。可要求学生进行对照比较,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五、教学中应注意读与写结合的训练,可指导要求学生学习《加忆我的母亲》、《藤野先生》之后,学写一篇以父母、师长、好友为题的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 六、本课可安排两课时。‎ 七、文体知识:散文 ‎(投影)本文是一篇散文。 散文是一种 取材十分广泛,表达方式灵活,不受时空限制,组织材料、结构成篇较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叙事、写人、描 景、托物抒情、发表议论等的文学形式。‎ 散文的特点 ‎(投影)“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点 ‎ 即:表现的中心思想明确集中,但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则灵活自由。揭示中心的方式也比较独特,可借物抒情,也可托物言志。‎ ‎(投影)散文的结构:‎ ‎ 往往通过线索组织材料,用一条或两条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 散文的阅读:(投影1)‎ 一要注意审题明确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分清是抒情散文,还是叙事散文 二要注意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的方式,明确是融情于景,还是直接议论抒情。根据表达方式分辨段落类型(记叙段、描写段、 说明段、议论段等)能准确理解文意。‎ ‎(投影2)三要注意文章的选材和组材。明确选了什么材料,为什么选这戏材料;还要理清文绪,关注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留心文章的过渡、照应,明确段落内容与全片内容的关系。‎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投影)‎ ‎ 1.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 2.把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 ‎ 一、简介作者、藤野先生和作品的写作背景。‎ 197‎ ‎ 引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题、作者)(投影)‎ ‎ 1 鲁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投影)‎ ‎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36年病逝于上海。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风筝》、《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社戏》《雪》。(投影1-7自题小像)‎ ‎ 课文《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写作的十篇回忆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 月,编印成书时改题为《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一组文章。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我们前面提到的《风筝》、《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作者正在厦门大学任教。鲁迅是应厦门大学聘请于‎1926年8月26日离开北京南下到上海,同年‎9月4日到达厦门的。‎ ‎ ‎1926年3月18日,北洋段祺瑞执政府的卫队血腥屠杀爱国请愿学生,死47人,伤300多人,女师大学生刘和珍、杨德群就是其中的两个殉难者。鲁迅说“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 暗的一天”。北洋政府血腥镇压爱国者的当天下午,就下了通缉令,抨击过北洋政府及其首领 的鲁迅,自然是被列入这个通缉名单的。后冯玉祥的国民军把段祺瑞赶下台,而奉军又攻进北 京,赶走国民军。奉军进北京,骚扰百姓,奸淫掳掠,大肆逮捕和杀害进步人士。北京成了一 个充满恐怖和令人窒息的地方。鲁迅遭到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这年的七月,鲁迅接到厦 门大学的任教聘请,8月离开北京去厦门。‎ ‎ 本文是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写的。(投影)写作背景 ‎ 2 鲁迅留学日本的目的和有关情况。(投影)‎ ‎ 《藤野先生》一文,回忆的是作者鲁迅于1902年至1906年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和往事。‎ ‎1902年春,鲁迅在南京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毕业后,在学堂总办俞明震的带领下和几位同学一道去日本留学。1902年到日本后,先在东京弘文学院学日文,1904年4月毕业后, 他按原定志愿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这是鲁迅经过郑重考虑后作出的选择。1906年春,鲁迅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道路,弃医从文,于是离开仙台到东京。1906年6月,难违母命,他回国 结婚,几天后复回东京。1909年回国。‎ 鲁迅出国前后,中国正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祖国面临日甚一日的危亡形势。 作者东渡日本前,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我国。这两次战争,最后 都是以中国割地赔款而告终。鲁迅到日本后,1904年至1905年,爆发日俄战争,这是日本和俄国两个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夺中国的东北而发生的战争。‎ ‎ 鲁迅出国留学和后来弃医从文,都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 鲁迅早在故乡绍兴的青年时代,就在探索人生的道路,立志“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 别样的人们”。南京求学时期的他,和许多先进的中国人一样在思考、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出 路。他们的结论是:“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 政》)‎ ‎ 鲁迅东渡日本不久,便立下了宏大志向:“我以我血荐轩辕”。他要把满腔的热血奉献 给祖国。他是一位深沉的爱国者,又是一个科学救国论者。他先选择了医学。他说:“‎ 197‎ 知道了 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后来便到“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学 习,“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 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呐喊·自序》)‎ ‎ 1906年,一个偶然的事件,成了他思想发展和改变志向的契机。‎ ‎ 鲁迅:“有一回,我意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 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 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 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 鲁迅:《呐喊·自序》)‎ ‎ 鲁迅的这一段经历和他弃医从文的原因,他在《鲁迅自传》(这篇自传是作者在1925年所作《自叙传略》的基础上于1930年增补修订而成的)里是这样写的:我在矿路学堂毕业后, 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 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日俄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 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 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 3 简介藤野先生与鲁迅(投影)‎ ‎ 藤野先生,即藤野严九郎(1874—1945),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日本福井县人,出 生于一医生家庭。1896年,毕业于名古屋爱知县医学专门学校后留校任教。1901年到仙台医学 专门学校任讲师,1904年7月(鲁迅从仙台医专前几个月)升为教授。曾担任解剖学、解剖实习 和局部解剖等课程。他为人正直、生活朴素,工作认真负责,对弱国学生无民族偏见,对鲁迅 很关怀,受到鲁迅的尊敬。(投影1-2)‎ ‎ 1911年,东北帝国大学成立;1921年,仙台医专并入,成为东北帝国大学医学部。1915 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退职后到东京一慈善医院就业。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热心为乡民服务。‎1945年8月11日病逝。‎ ‎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中要出《鲁迅选集》的时候,曾经来问鲁迅先生自己,选些什么 文章好。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在借此探 听到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当这选集出版的第二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访问鲁迅先生。鲁迅 先生向他打听藤野先生的情况,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慨叹地说,‘藤野先生大概已 经不在世了吧!’其实藤野先生活到七十二岁,直到‎1945年8月11日才因脑溢血逝世。《鲁迅 全集》在日本出版后三年,藤野先生的长子入第四高等学校读书。教师发现他是藤野先生的儿 子,把《鲁迅选集》给他。藤野先生戴上眼镜匆忙地翻开这选集。当他看到扉页上鲁迅先生的 照片时,惊喜地高声叫道:“啊!这是周君,他已经了不起啦!’他知道鲁迅先生还健在,非 常高兴。”(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出版)1937年3 月,日本《文学案内》上发表了以《谨忆周树人君》为题的藤野先生的谈话录。‎ 二、学生默读课文,标示段序,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投影) 读读议议 yīng màn  jiàn wǎn jì   yàn  lú huì  yù gěng lòu  Piē qī  huì yì    cuò wù jí 樱     烂 熳   鉴     宛    髻    咽    芦荟 芋 梗 漏 瞥 凄  诲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 (投影)掌握字词1-2‎ ‎ 驿站(yì):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瞥见(piē):很快地看一下。 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诘责(jié):反问并责备 匿名(nì):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绯红(fēi):鲜红。‎ 杳无消息(yǎo):从此再没有消息。杳,远得不见踪影。‎ 197‎ 宛如:好像。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机构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 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朝代的人 ‎ c 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决意:拿定主意。‎ ‎ 四、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线索,把握本文的层次结构。‎ ‎ (一) (投影)速读课文,思 考:课文写了哪些重要事件,听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投影)‎ ‎(投影)其他事件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投影)‎ 投影:‎ ‎(二)(投影理清文章思路)‎ ‎(投影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文章依据时间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 ‎(投影记叙的线索是什么?)本文从不满于某些清国留学生的寻欢作乐、庸俗无聊的生活起笔,自然地过渡去仙台学 医,记叙受到藤野先生教诲的情况,最后写到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这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本文的叙事线索有明线和暗线,明线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来组材,暗线主要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爱国感情)来贯穿始终。‎ ‎ (1) 文章写了那么多的事,这些事分别发生在哪里?分别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 (投影变换了几个地点?)‎ ‎①在东京;②在仙台;③离开仙台后。 ‎ ‎(2)文章结构 197‎ 第一部分(1-3):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 第三部分(36-38):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投影)‎ ‎ (3)第一部分(第一至三段),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和转地求学的原因。‎ 投影:‎ 夸张:打扮怪异、庸俗。极端憎恶。‎ 197‎ ‎ ‎ ‎ 这部分作者用讽刺的笔墨描写某些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的生活,含蓄地点出了自己离开 东京去仙台求学的原因。这也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 ‎ 五、布置作业 ‎ 1 朗读课文,思考归纳课文第二、三部分的大意。2 抄写、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 3 把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按练习一的要求,试列表填写。‎ 第二课时 ‎ 教学重点 ‎ 1.理解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 2.学习本文记叙、写人和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 教学过程 ‎ 一、检查作业。‎ ‎ 1 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2 检查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3 检查掌握字词的情况。‎ 二、引导学生继续分析课文。‎ 上一节课,分析了课文的第一部分。今天,接着往下分析。‎ ‎ 第二部分(第四至三十五段),写到仙台学医的一段生活,重点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 识,受到藤野先生的关怀和教益,以及弃医学文的原因。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又可分为五个 层次。‎ ‎ 第一层(第四至五段),写去仙台时沿途所见和初到仙台时所受到的优待。‎ ‎ 作者从东京到仙台有六七百里,路途所见甚多,但文章里只提到“日暮里”和“水 户”两个地方。可见这两处均留给他深刻的印象。对“日暮里”,给人一种“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之感,联想到正处于“风雨如晦”的祖国,触发了作者思念故国深感忧愤之情,所以二十年后还记得。至于“水户”,这是明末清初的 思想家朱舜水(1600—1682)客死的地方。他与鲁迅同乡,忠于明朝、反抗清朝,“自誓非中国恢复不归”,至死不渝。作者对这位具 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此对“水户”这地方铭记不忘。这些细节都反映了 作者的爱国思想感情。‎ ‎ “没有中国的学生”承上启下,鲁迅到后受到优待,他认为“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197‎ 的缘 故。仙台的天气寒冷,生活条件很艰苦,这大概同当时的日俄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 也有很大关系。鲁迅到仙台医专求学,“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鲁迅用“大概”表示似有此事又不敢完全肯定的语气猜测他在仙台所以受到优待的原因,含蓄 的表现了中日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 ‎ 这些记叙,是在藤野先生出场之前。下文转入写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爱护。‎ ‎ 第二层(第六至十段),写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 ‎ 第一层从写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和听许多新鲜的讲义引出担任解剖学的一位老师——藤 野先生。先写他的音容笑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 书”,到讲台上用“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作自我介绍。(白描手法)。接着,根据耳闻和目睹来写 藤野先生,即通过上学年留级生给新生讲述藤野先生和作者自己对他的印象,突出藤野先生的 衣着:有时“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这既说明藤野先生的生活清 苦和俭朴,也反映了他生活俭朴、工作认真、治学严谨。——学者形象 ‎ ‎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笑,表现这些人的肤浅,同时为下文对藤野先生的“掌故”的讲演做铺垫。‎ ‎ 第三层(第十一至二十三段),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几件有意义的事,表现了藤野 先生的高尚品质和对鲁迅的关怀。作者具体写这四个典型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与作者交往中 所表现的高尚品质。每一件,写藤野先生检查并订正“我”所抄的讲义。他把“我”的讲 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 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这表现了藤野先 生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和对作者的关心、帮助。第二件,写藤野先生一次指出“我”画的解剖 图中一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的错误,并给我改正了。这表现了藤野严肃的科学态度和对教学认 真负责的精神。第三件,写藤野先生怕我不肯解剖尸体,后来放心了,表现了他的热情诚恳和 关心。第四件,写藤野先生问“我”中国女人裹脚怎么裹法,他想知道中国女人裹脚使足骨变 成畸形的详细情形。这表现了藤野先生注重调查,搞清问题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 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1)(2)两件是详写,(3)(4)两件是略写。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 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 ‎ 第四层,(第二十四至三十一段),写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 这一层主要写了匿名信事件和时事影片事件。先写一天日本学生干事借“我”的讲义看 而引出匿名信事件。由匿名信又使作者回想起前几天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的事。事情的结局是 遭到“我”和几个主持公道的日本学生的诘责之后,“终于这流言消灭了”。他们“要收回那 一封匿名信去”。这件事,讽刺了日本的所谓“爱国青年”,表现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维护 了祖国的尊严。事情的解决,也说明藤野先生和有些日本学生是主持公道的。弱国的子民在军 国主义势力强大的日本学习也备受污蔑欺凌。作者一次在课上看日俄战争的时事片,所放映的 是一群中国人围着看被日本军枪毙的中国人。这是宣扬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污蔑中国人民的影 片。作者看后受到强烈的刺激和极大的震动。“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次看 影片以后,他学医的想法改变了,决定弃医从文。他深深感到,要救国,首先要救治人们的精 神,唤醒沉睡麻木的人们。许多耳闻目睹的现象、一系列残酷的现实,使他认识到医学救国的 道路是走不通的,于是决定弃医从文。这是鲁迅思想上的一次巨大飞跃,也是他人生道路上的 一个重大转折。‎ ‎ 第五层(第三十二至三十五段),写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 ‎ 作者去找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藤野先生的脸色“仿 佛有些悲哀”,表情“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弃医离去感到悲哀和痛 197‎ ‎ 苦,师生之间有很深的感情。鲁迅看见藤野先生因自己离去而引起藤野先生的悲伤难过而深感 不安,于是便用谎话来安慰藤野先生,体现了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感激。临别前几天,藤野先 生叫鲁迅去他家,交给鲁迅一张背后写着“惜别”两个字的相片。赠相片、题词,“还说希望 将我的也送他,”表现了藤野先生对他与鲁迅的友谊的珍视。这种友谊也是鲁迅终生难忘的。‎ ‎ 也可分四层,投影;‎ ‎ 第三部分(第三十六至三十八段),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以及从藤野先生 的精神品格中受到的激励和鼓舞。‎ ‎ 作者离开仙台之后,虽未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和写过信,但“我总还时时记起他”。作 者深情地怀念和称颂藤野先生:“在我所认为我的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 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作者有时“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 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 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作者把对老师的怀念变为行动、化为力量:把经藤野先 生改正过的讲义,装订成三厚本,收藏着,“将作为永久的纪念”;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居 室里书桌对面的东墙上,以激励、鞭策自己,增加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 文章最后一段里的“良心发现”,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命、立志使自己的祖国富 强起来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的迫害, 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决心和勇气。“正人君子”,是反 语,讽刺那些为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军阀政客张目、效劳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 文章的结尾,把藤野先生的深厚情谊与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统一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 忆与现实的斗争结合在一起,起到了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和加强文章战斗力的作用。‎ ‎ 《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断。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 藤野先生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 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 全篇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 领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 作者是抱着什么目的去日本的?为什么又离开日本去了仙台?(出示《自题小像》诗) ‎ 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 学生思考,研讨交流,教师小结。 ‎ A.在东京 ‎ 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 所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 B.去 仙 台 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爱国 C.弃医从文(显示图片和电影资料) ‎ 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爱 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国 197‎ 电影注释(当时正值日俄战争时期,一次,青年鲁迅看到这样一个镜头。一个被认为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军捉住杀头示众。而围观的众多中国人,各个麻木不仁。再加上他周围的一些受军国主义影响的人,大肆叫嚣,使年轻的鲁迅深受刺激,愤怒和悲痛嚼住了他的心。使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对于他们,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重要的是改变人的精神。电影事件,打破了鲁迅医学救国的幻想,从此他便终止学医,决计要学文艺了。) ‎ D.离开仙台,怀念先生 ‎ 直抒怀念之情—— 热情赞颂 高度评价 爱 怀念付诸行动——藏讲义 挂照片 写文章 国 小结主题思想。(投影)‎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 采用小组自改互查的方式,组长点评完成情况。 ‎ 二、研读关键语段,深透理解文意 ‎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3语段,思考: ‎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露了对东京的失望和不满。‎ 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 ‎ 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抱负与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心绪包容在这感慨良多的一句话里面。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2)第三小节:过渡,与开头相呼应,引出下文,为藤野先生相识伏笔。 ‎ ‎2.学生集体诵渎第5语段,思考: 投影 ‎(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慨”可以用“因为”替代吗? ‎ ‎ “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语气。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有点自谦、自喜,还有点隐含的感激之情。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因为”则表达不出这层意味。‎ ‎ (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 教师点拨: ‎ 197‎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明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睡安稳了,表露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居然”一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 ‎3.学生自读课文第24至‎3l语段,合作探究: ‎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 这是在考试风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极大伤害后写下的一句极为愤慨的话。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在他们看来,贫弱中国的国民是低能儿,分数六十分以上,是老师漏题,而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 的人格遭到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所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 ‎ 文中看电影事件中所叙述的中国人的情形,是依着一个要被枪毙的中国人、一群围着看枪毙的中国人和一个“我”的次序来说的。特意写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把自己看做局外人,旁观者。‎ ‎(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 ‎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的喝采”原指日本学生看到枪毙中国人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 ‎ (4)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 匿名信事例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现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看电影事件反映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这两件事各有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4.学生自读课文38语段,教师点拨: ‎ 语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等。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 投影:‎ 197‎ ‎5.学生齐读课文1、5、24~31、36~38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诵读要求:第1段要读出辛辣嘲讽意味,第5段以轻松亲切语调表现友好之情,24~31段则充满愤激,36~38段应满溢感激。‎ ‎ 引导学生分析、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 ‎ 1 结构严谨,脉络分明,记叙井然有序。‎ ‎ 这篇回忆散文,即写人又记事。写人,涉及到“我”、藤野先生及其他许多人;记述往 事,时间上前后跨越二十年,地点从东京写到仙台,又从仙台写到东京和北京。但结构严谨, 中心突出,泳络分明,记叙井然有序。‎ ‎ 文章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组织材料的线索,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 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叙。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本文的主要事件,也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 文章回忆藤野先生这条主线、明线十分清楚,叙事连贯。文中还贯串着一条内在的线索,那就是作者崇高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作者先前不满东京和那些“清国留学生”而 决定去仙台学医,后来告别藤野先生和弃医从文,最后把怀念藤野先生化为实际行动拿笔继续 去战斗,这一切思想行为的基础都是作者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深的感激、怀念之情,是同他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紧密相连的,正如文中所写:“他的对于我的热 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 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 2 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 作者写人,注意抓住特征,选取典型的细节和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 如写藤野先生,抓住他的外貌特征、衣着穿戴入手去写他的“黑瘦”、“八字 须”、“戴着眼镜”,衣着“模糊”,冬天穿一件“旧外套”、有时“忘记带领结”;再写他“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很有顿挫在声调”向学生作自我介绍。这形象地描绘出一位生活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再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表现他的精神 品质。检查订正“我”所抄的讲义、纠正“我”所绘解剖图中的错误,对“我”肯解剖尸体的 高兴和放心及问“我”中国女人裹脚的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热情关心、耐心帮助和教 学工作上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读起来特别亲切感人。‎ ‎ 写“清国留学生”,抓住辫子这个细节。写有的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 耸起,像“一座富士山”;有的“解散辫子”,除下帽来,“油光可鉴”。作者通过对辫子的描写,把这些留洋学生,既要赶时髦,又要对腐败的清王朝表示忠心的心态活画了出来。这些人还要将脖子扭几扭,真是令人作呕。他们学跳舞,使房里地板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这大概也是他们留洋学时髦的收获。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进行似褒实贬的描 写,揭示了这些留学生的思想本质和在东京的表现,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反感与厌恶。‎ ‎ 3 语言的感情色彩。‎ ‎ 本文带有较多的文学性,这不仅从选材和描写上可以看出来,而且从语言运用上也显示 出它的文学性。‎ ‎ 本文语言精练准确,耐人寻味,常常在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中,有力地表现了丰富深刻 的含义和复杂深沉的心境。如开头写“清国留学生”和中国留学生会馆的文字。又如:“中国 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 惑。”再如:“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 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文中多处运用巧妙的说法进行讽刺,如“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宛如小 姑娘的发髻一般”、“精通时事的人”、日本的“爱国青年”等。而“标致”、“正人君 子”则是用反语进行讽刺了。 ‎ ‎ 拓展理解:投影1-3 回温内容:投影1叙事线索-25结束 197‎ ‎《我的母亲》——胡适(投影)‎ 一. 教学目标: ‎ ‎1. 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 ‎2.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 ‎3.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 二. 教学重点、难点: ‎ ‎1.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 ‎2. 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 三. 教学安排:2课时。 ‎ 四. 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1、朗读散文:《母亲》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 母亲 肖复兴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来,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 望着这陌生的娘儿俩,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忐忑不安地偷偷看她和她的女儿。 ‎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 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 ‎ 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 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邦邦的水泥地,不在我那样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古。那年小姐姐才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惟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家好啊,好!”‎ 197‎ 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外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来,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的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 这一年,爸爸因病去世了,妈妈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她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橘黄色的灯光里是妈妈跳动的心脏。只要妈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 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动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妈妈,请您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文中的养子受后母大多的呵护和关爱,而他却如此执拗而冷漠地对待后母,以至于他觉得“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这位母亲是生活的强者,她有一种风骨,一种品味.一种神圣的母爱所支撑的耐心。她不动声色地把一大堆关怀和体贴挥霍在你面前,你心中。要你承受,这细微。偷偷摸摸地吞嚼你的五脏六腑,总有一天你会蓦然觉得无地自容。 ‎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向缺乏心存感激的心态。我们的互动互助欣慰多数人都认为是应该这么做的。人际关系中任何一个举动,比如文中的母亲的付出,她可做可不做,也就是说可以付给你,也可以付给别人。做了就是一种支付。我们应该学会这种谦让为人的品质。 ‎ 读了这篇散文,我们都很有感触,母亲是天底下最神圣的一个称呼。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位百年前的母亲,她以自己的仁爱,宽厚,感染造就了中国文坛上的一位巨匠——胡适。今天,我们就随着胡适的文笔,来了解胡适的母亲。‎ ‎2、法国大作家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下面让我们伴着《沉默的母亲》这首歌来欣赏一组画面,然后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幅,或说你的感受,或说说图片都引起了哪些回忆?(多媒体显示)‎ ‎(学生谈感受)‎ ‎3、教师导入语: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作品,歌曲诗词。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 ‎4、(投影2-5)学习目标(投影)‎ 投影教学重难点 作者简介:(投影8-31)‎ 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 ‎ 胡 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 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 197‎ ‎ 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 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 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通过介绍,我们可以感知到胡适的母亲是一位很传统的中国妇女,年轻守寡,在一个传统的封建家庭中,这样一个女人要承受的苦痛和压力是很难得一想象的。在阅读时,我们必须要把握住这个要素来把握文章。本文是一篇传记散文,人物如何的刻画得饱满应该是作者要考虑的前提条件。请你迅速的阅读文章,说说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刻画人物的。‎ 多媒体显示:‎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 三、整体把握,感知内容: ‎ 检查预习:(投影)翳(yi4)病 绰(chuo4)号 庶(shu4) 吹笙(sheng1) 掷(zhi4)‎ 作好作歹: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 ‎1.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 ‎2. 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 再次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投影)‎ ‎ ‎ 197‎ ‎3.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 讲解: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 ‎1.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待“我”清醒之后,“对我说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如果说母亲对我学习的督促是非常严格的,而在做人方面的管教则近乎严厉了,而她对孩子的严厉的管教,自有自己的方法,“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197‎ 这就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因为,她处罚孩子,惟一的目的就是对孩子有所惩戒,叫孩子有所反省,而“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实际上,“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这一句也是为下文安排了伏笔。‎ 写母亲对儿子的“严”和“爱”,不仅有简明的叙述,而且有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母亲听了“我”一句轻薄的话,“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不许我上床去睡”以及“用舌头舔我的病眼”两件事,充分表现了“我的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2.母亲在“当家”的艰难处境中所表现出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的性格品质。这些方面的性格品质,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 ‎(1)除夕时,不仅要“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而且最为烦难的是还要打发大哥因吸鸦片、赌博而招致的一大群债主,因为是新年,母亲“从不骂他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作者写道:“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这似是一笔带过的交代,但深想一下,母亲做得多么不易!——宽容的度量、善良的品性。‎ ‎(3)大嫂和二嫂斗气,摆脸色,打骂孩子来出气,对此,母亲是“忍”和“让”,“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而她的“法子”,既不是说清楚,也不是争胜负,而是“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这是一位心地清明、是非分明、情感丰富的女性,也是一位忍辱负重、仁爱宽厚的女性。这种隐忍和善良,能惊天地,泣鬼神,难怪在这样的哭声中,总有一位嫂子端来热茶,劝一会── 这来劝母亲的正是近来怄气的那个,并且换得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的日子。‎ ‎3.写母亲“很有刚气”的一面。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但“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一个“无正业的浪人”五叔,“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母亲“气得大哭”,“当面质问”,“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从平常看来,这算不上多大的人格的侮辱,但作为一名年轻的寡妇,在当时来说就大有捍卫名节的必要,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对于晚辈们妯娌之间的怄气,实在忍不住了,她也只是“声音很低”地哭,而为这件看起来很小的事却“气得大哭”了。‎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投影)‎ 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 ‎4. 根据我们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把本文的提纲列出来 (投影43-45)‎ 第一部分:回忆作者九岁前的若干经历,为写母亲做铺垫。 ‎ ‎(1)交代自己性格的主要成因——来自自身原因和母亲原因(社会环境) ‎ ‎(2)写自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 ‎(3)写两次失去发展的机会。 ‎ ‎(4)自然过渡。 ‎ 第二部分:写母亲。 ‎ ‎(1)母亲对我的“教之严,爱之慈。”(A、罚跪——严师 B、治眼疾) ‎ ‎(2)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A、对大哥 B、对嫂子的无理取闹) ‎ ‎(3)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 第三部分:写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总结全文。‎ 四、合作探究 ‎ ‎1. 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分组讨论: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 明确:(投影)‎ 197‎ 讲解:‎ 先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第1~4段)。‎ 第1段:‎ 开头写道:“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这两句交代了自己性格的主要成因──来自自身的原因和母亲的原因。(投影)正是这两个原因,养成了“我总是文绉绉的”性格。在这样的性格的基础上,再加上“社会环境”对我的认同和期望,更加强化了我要“装成先生的样子”。文中写道:“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 ‘野’了。”其中写了一件“掷铜钱”的事,很好地表现了孩童在受到大人调侃时的心理反应。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用了“野蛮”这个词,并无贬意,“野蛮的孩子”主要是指那些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的孩子。(投影)‎ 第2段:写自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这一段,通过具体的几件小事,既写出了自己爱学习的性格,也写出了孩童时代对游戏的向往。这一段突出表现了对儿童游戏的追念和缺少儿童游戏生活的惋惜。(投影)‎ 思考:传统的教育希望孩子是怎样的?你认为好不好? ‎ 学生讨论,教师点评。不需要有标准的答案。 ‎ ‎(可以联系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私塾教育对孩子的天性无疑是一种压抑式的教育,因为这那个时代里,只有读四书五经,做八股文,考科举,才是读书人的正途。但是如鲁迅,胡适这些经历私塾教育的学者在中国文坛上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所以要指导学生辨证的来看待这个问题。但我们今天是一个多元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今天的教育应该要能够发现并激发人的优点。)(投影)‎ 第3段 主要写作者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投影)一次是在族长们的反对下失掉了学音乐的机会;一次是在“大骂”、“撕毁”的遭遇中“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写这两件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叹惋之情,是否也透出一点“关于一个人孩提时代的教育与他未来发展关系”的思考?作者写失掉音乐和做画家的机会,是以教育家的视角来写的。细想起来,耐人寻味,对今天的教育也应该有所启迪。(投影)‎ ‎①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 ②文绉绉的 ③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 ‎ ‎④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 ⑤喜欢看书 ‎ ‎⑥只学得了读书、写字; ⑦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 ‎(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那你的呢?让学生童年的趣事)‎ 全文用3段文字写童年的性格特点和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往事,突出表现的是,在九年的孩童生活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交代了这些内容之后,作者笔锋一转,但又水到渠成地把“母亲”推到了文章的中心:“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投影)‎ 197‎ ‎2. 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投影58-60)‎ 明确: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 ‎3. 分析主体部分: ‎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质? ‎ 解答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 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及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 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通过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质。(3)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思考: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 明确: 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 句子分析: ‎ ‎(1).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 这一段在全文中既起过渡的作用,又起点明题目的作用。“究竟”是“到底,毕竟”的意思,在这里强调了母亲对作者在品行方面的教育让作者感到弥足珍贵,作者将这一点铭记在心。母亲既是“恩师”又是“慈母”,“恩”与“慈”字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 ‎(2).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 看过作者的身世,我们知道胡适先生三岁多时父亲就去世了,只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母亲并没有对他娇惯,而是担任起子“严父”的职责,对儿子管束得近乎苛刻,“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我喊醒”,“‎ 197‎ 对我说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 虽然母亲对作者管束非常严厉,但是她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她管束孩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她是希望孩子能像他父亲一样有出息。在孩子得眼翳病时,“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可见母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深。 ‎ 因此,母亲既是严父又是慈母。 ‎ ‎(3)、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 母亲23岁做了寡妇,23岁正是风华正茂时,刚刚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开几步,尝到了一点生活的甜蜜,便丧夫做了寡妇,这大概可算是——个中国妇女的人生中最大的不幸!而她又要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仅要带好自己的儿子,还要“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撑起这个八、九口的大家庭。况且家中经济并不宽裕,大哥又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 ‎ 为了能让家庭平静而和睦地过下去,母亲在家庭中忍辱负重,对待大哥、大嫂、二嫂多宽容隐忍、仁慈温和,“从来不骂他一句”,“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 儿子那时还年纪尚小,做母亲的受尽了人生痛苦和折磨,也无从诉说。所以作者说“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 ‎ ‎(4)投影:‎ ‎(5)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 作者写此文时,年已四十,而且已是大学者和文化名人了,但他说“混”了二十多年,用词极为谦逊,讲究分寸。而且在说到自己的“美德”时,还用了“如果”、“学得”、“一丝一毫”、“一点点”等限制词,这些都体现了胡适先生的谦谦君子风度。三个如果,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这些美德,体现了作者谦虚、不溢美、不自夸的美德。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而胡适先生的文风正是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投影)‎ ‎4. 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 明确:学生讨论,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感谢母亲。 (投影61-62)‎ 讲解:‎ 197‎ 最后一段,写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作者写道:“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这一段里,作者尽管写了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但用词极为谦逊,讲究分寸。40岁的胡适,已是大学者和文化名人了,但他说“混”了二十多年。有幸和胡适交往,或读过他传记的人,都会感觉到他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美好品质。但作者在说到自己的“美德”时,却极为低调。用了“如果”“学得”“一丝一毫”“一点点”等限制词,体现了谦谦君子风度。文风,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而这一点正是受了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5. 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 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包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酒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再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万分之一。”这句话写得极为苍凉,将母亲的凄凉生活景况的定性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其次,文章是用童年回忆童年往事的,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 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己的影响而说说自己的母亲。(投影63) ‎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对爱我们的父母应多些理解和体谅。我们应有一颗感激的心,并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五、写作特色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分寸感。‎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对此,大体可从两个方面来探讨:①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饱醮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等等。②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来回忆童年往事,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 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 ‎ 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投影64-67)‎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 ‎ ‎“催我去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 ‎ 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 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 197‎ 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六、比较欣赏‘ ‎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投影68-89)‎ 推荐篇目:老舍。邹韬奋。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赵丽宏。‎ 七、欣赏“诗中的母爱” ‎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又如:歌曲(付林)、等,通过欣赏歌曲,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学会孝敬母亲。‎ 八、小结: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深刻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4、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重点:‎ ‎1、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2、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深刻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3、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散文,饱含着诗人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更须让学生自主体悟,与文本对话。‎ 教学设计:‎ 一、第一本书,激趣引读。‎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胡适对母亲以其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追忆。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苦难生活境况中浓浓的真挚情意给诗人的精神给养。‎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 ‎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 2、同学们,提及诗人牛汉,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形象。(教师引领学生诵出: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板书文题、作者)‎ ‎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默渎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酷(ku4)似 掺(chan1) 脊(ji1)背 枉(wang3)读 ‎ 197‎ ‎ (2)解释下列词语。 ‎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 酷似:极像。‎ ‎(3)请列出人物,并简单地复述相关的故事。(运用实物投影显示有关人物)简单示意:‎ ‎ “我”‎ ‎ ‎ ‎ 父亲 第一本书 乔元贞 ‎ ‎ ‎ 人性善 “弄不成” 人情美 ‎ 生活艰辛 读书乐趣 ‎ ‎ 生活与命运 ‎ ‎ ‎ ‎2、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二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 谁能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学生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教师提示注意其中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3、谁能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走进书本。‎ 设置问题情景一:‎ ‎“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 设置问题情景二:‎ 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呢?‎ 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感激、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 ‎“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设置问题情景三:‎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 197‎ 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 四、语言揣摩,体会含义。‎ 深深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而且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述,以饱含热泪的笔触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以及由书引发的父子之情、同学朋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这些深刻的内容,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体会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知识。) ‎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掏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 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五、研读文本,‎ ‎(一)感动温情 作者的第一本书承载着一段苦难的历史,这让他心情沉重,但作者却又说这第一本书“值得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的”,为什么?(学生发言)‎ 明确:1因为作者感动。乔元贞家里极穷,连读的书也买不起,作者把自己的书撕成两半,送一半给乔元贞,让同学有书读。作者的同情心和对同学的情谊让人感动。‎ ‎2父亲的慈爱、同情心、乐于助人等也让人感动。父亲关心“我”的学习,学期结束,问“我”考了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非常高兴,又是抚摸,又是夸奖。当父亲看到“我”那本凄惨的课本时,愣了半天,翻来覆去看。当问清原委后,父亲并没有批评指责,只是深深的叹着气。父亲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这深深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又有对儿子同学生活贫困的深深同情。‎ ‎3当时乡村邻里之间的友好淳厚的情义也让人感动。“我”和狗引得十几个学生哄堂大笑。“弄不成”把“我”狠狠训斥之后说:“看在你那知书达理的父亲的面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尽管有失老师身份,但却表露了邻里间的友好。‎ ‎4还有那人与狗的故事也令人忍俊不禁,让我们被作者儿童时代的童趣深深感动。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乐趣,那是他童年生活艰辛沉重。但童年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儿童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狗在一起,回到大自然,都是快乐的,而且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是在学习条件极其恶劣、生活处境如此窘迫的情形下获得的一点乐趣。苦中求乐,这也许是他们觉得上学有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教师评说:……作者也怀着敬重和珍爱的感情在追忆这“第一本书”。因为除却苦难,这书里还有来自于“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那就是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的父子深情、同学友情及童年上学的乐趣。这艰苦年代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在物质发达的今天也是弥足珍贵,让人感怀的。女作家张洁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不能忘记,因为铭刻在心,因为感动。也因此,事过几十年,作者饱尝人生甘苦,回首往事时,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是支撑作者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遭遇艰难困苦而能矢志不渝、努力追求的精神支柱,是作者人生发展成长之本。所以作者不会忘本,以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这“第一本书”。‎ 197‎ ‎(苦难的生活是牛汉心中抹不去的沉重记忆,而在这记忆里有值得牛汉崇敬和赞美的,那就是来自于人间的温暖和友情,还有那童年生活中的苦中求乐——人与狗合演“双簧戏”的情趣。这里是让学生体会苦难生活中总会有使人感动的亮色,激发学生认识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因此,在此环节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在感受苦难的基础上感动故事中的温情。)‎ ‎(二)认识生活,思考人生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 ‎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 ‎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奉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 在感悟了第一本书承载的苦难生活和人间温情及生命乐趣之后,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写出你对生活的人生的感悟。‎ 例如:1知识改变命运。‎ ‎2生活是薄荷糖,含在嘴里品味时透着一股清凉;生活是加糖的咖啡,苦亦甜。‎ ‎3生活感动我们,我们感动生活。……‎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写的一篇散文随笔。作者通过“第一本书”的故事的追叙,写出了自己对20世纪初中国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苦难生活境况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受,这份体察和感受对人的启发和教育是显而易见的。感受苦难,我们心情沉重;体验温情,我们不觉感动。在感受苦难体验温情中,严肃地思考生活和人生,从而得到了一次情感上的熏陶。‎ 六、体验拓展,互动释疑。‎ ‎1、体验拓展:‎ ‎①阅读本文,我们不仅为第一本书承载的故事所感动,更多的震撼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请同学们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更具体深入地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②当“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人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想象一下,然后揣摩人物的心理,模拟进行一段对话。‎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七、、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 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吗?‎ ‎2、课外延伸:‎ ‎1、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 ‎3、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资料,发挥你的想象,虚构一个“二黄毛的故事”。‎ 课内语段阅读训练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 197‎ 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出其中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 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了一横。”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为了好写,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 父亲让我背书,我一口气背完了。“狗,大狗,小狗,大狗跳,小狗也跳,大狗叫,小狗也叫……”背得一字不差。‎ 父亲跟乔元贞他爹乔海自小是好朋友,乔家极贫穷,乔海隔两三年从静乐县回家住一阵子,他在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 父亲对我说:“你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这样,送给人家的书怎么好意思要回来?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写上名字。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 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1.为何“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问清“半本书”的原委后,为何“深深叹着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又为何要装订成“两本完完整整的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联系全文,这对你有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 ‎5.“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的是那半本书?你的理解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父亲听说第三名是连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的二黄毛,所以对我这个第二名的成绩产生怀疑,因此板起面孔要考考我。‎ ‎2.这深深的叹气,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 ‎3.这表明父亲对孩子之间友情的理解,也来自自己少年时代与朋友相处的友谊体验,况且父亲和乔元贞的父亲乔海:“自小是好朋友”,所以尊重孩子友情是“两个半本”变成“两本书”的原因。‎ ‎4.说明乔元贞从此失学了,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我们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5.不仅仅指那半本书,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和同学的友谊。‎ 课内语段阅读训练2‎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出其中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 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了一横。”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为了好写,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 ‎ 父亲让我背书,我一口气背完了。“狗,大狗,小狗,大狗跳,小狗也跳,大狗叫,小狗也叫……”背得一字不差。‎ ‎ ‎ 197‎ ‎ 父亲跟乔元贞他爹乔海自小是好朋友,乔家极贫穷,乔海隔两三年从静乐县回家住一阵子,他在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 ‎ 父亲对我说:“你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这样,送给人家的书怎么好意思要回来?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写上名字。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 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1.“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体会加点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2.为什么称那课本是“凄惨”的? 。‎ ‎3.父亲为什么夸奖乔元贞“有出息”? 。‎ ‎4.父亲为我的第一本书做了哪些事情? 。‎ ‎5.上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试分析。 。‎ ‎ 6.概括上文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表达了父亲对“我”的喜爱之情。 2.因为那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 3.乔元贞家里穷,买不起书,却在最后的考试中得了第一名,凭着父亲作为教师的经验感觉,他是位有出息的孩子。 4.①裁了许多纸,修补书;②把两个半本书装订成两本完整的书;③把字补全,像印上去的一样;④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面上写上了名字。5.“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这句话照应了文章的题目,同时饱含着作者沉重、复杂的感情,有敬重,有珍爱。也有些许的苦涩,因为这本书中不仅有小伙伴的情义,还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6.难忘“我”的第一本书。‎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 教学重点、难点 ‎ ‎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 教学时数:二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 一、导人 ‎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 作者简介:投影1-23‎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 二、听读课文,检查预习 (投影24-26)‎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髭(zi1) 长髯(ran2)鬈(quan2)发黝(you3)黑滞(zhi4)留 愚钝(dun4)禁锢(gu4) 轩(xuan1)昂犀(xi1)利 侏儒(ru2) 酒肆(si4) 尴尬(gan1ga4)锃(zeng4)亮甲胄(zhou4)粲(can4)然 盎(ang4)然 ‎ ‎2.解释下列词语。 ‎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炽热:极热。 ‎ 197‎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 作者通过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表,怎样揭示他的内心世界?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四、学习课文 ‎ ‎(一)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 ‎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 例如: ‎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胡子、眉毛、须发、皮肤是这样描绘的: ‎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 ‎“……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 ‎“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 透过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我们可见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文中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大量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不仅使形象鲜明,特征突出,而且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肖;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更加突显托翁的形貌特征。“形”“神”的独到刻画,使文意深刻,韵味无穷。‎ 如:“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二)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 例如: ‎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 明确: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 ‎4、文中第8语段“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 197‎ 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粗鄙的外表反衬出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文意的重心落在通过写眼睛揭示他敏察、深刻的内心世界,那么文中对托尔斯泰的眼睛作了怎样的评价? ‎ 课文描写了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如“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表现他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 写他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如“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愤怒使之冷峻,不悦使之结冰,友善使之和缓,激情使之炽烈如火”。 ‎ 写托尔斯泰跟睛的威力揭示他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 文章的结尾语段则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五、小结 ‎ 体会文中运用夸张手法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 ‎ 六、布置作业 ‎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 七.作业设计 ‎ 一、辨字组词。 ‎ 滞( ) 钝( ) 锢( ) 尴( ) 带( ) 纯( ) 涸( ) 滥( ) ‎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 ‎ you3( )黑xuan1( )昂 xi1( )利 侏ru2( ) 酒si4( ) ‎ chi4( )热 can4( )然 长ran2( )han4( )首低眉 广mao4( )无垠 an4( )然失色 ‎ 三、改正错别字。 ‎ 粗制烂造 鹤立鸡群 正经危坐 诚皇诚恐 ‎ 无可置凝 郁郁寡欢 引人注目 藏污纳沟 ‎ 第 二 课 时 ‎ 一、复习旧课 ‎ 听写词语:黝黑、禁锢、尴尬、炽热、轩昂、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广袤无垠。 ‎ 二、介绍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作品。 ‎ 了解他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班上交流。 ‎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其他作品还有、、、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 ‎☆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 ‎ ‎☆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 ‎☆‎ 197‎ ‎托尔斯泰在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托尔斯泰人格的美及他的形象宏伟,品格感人。 ‎ 检测外国文学常识:‎ ‎1、哈姆雷特是( 英 )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笔下的主人公。莎士比亚有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 ‎2、鲁滨孙是(英)国(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充满冒险、勇敢而富有创造精神)的人。‎ ‎3、英国著名的诗人雪莱在他的登峰造极之作《西风颂》中写过一句诗,它曾鼓舞中国人民走过艰难的战争岁月,诗句是(“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4、《简.爱》是享誉英国文坛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夏洛帝.勃朗特)的代表作。主人公是简.爱。她是一个善良纯洁而勇敢追求自己幸福的人。‎ ‎5、小说《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成功之作,小说中最成功的人物是(葛朗台),他是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你还知道另外三个吗?(夏洛克)(阿巴贡)(泼留希金)。(夏洛克:英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阿巴贡:法莫里哀《悭吝人》泼留希金:俄国 果戈理《死魂灵》)巴尔扎克一生负债累累,但直到生命的一刻也没有停止止,为世界留下著名的《人间喜剧》。‎ ‎6、被称为世界上最丑的人是(卡西莫多),他是(法国)大文豪(雨果)创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里的男主人公。‎ ‎7、被称为世界三大小说之王是(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其代表作为《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麦琪的礼物》。‎ ‎8、高尔基记叙他个人成长的三部自传体小说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他的长篇小说(《母亲》)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基础。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有《海燕》。‎ 三、探究活动 ‎ ‎1、合作研讨: ‎ 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意? ‎ 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亡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关于晚年的托尔斯泰肖像,他的同时代作家列•尼•安德烈耶夫《逝世前的半年》一文有过描述,“他以接近数学般的正确性在走完生命的历程时,性格变得非常柔和,感情变得十分纯洁,剩下像孩子一般的善良。”“这种柔和的性格是不同寻常的,不仅可望,而且‘可即’。他那似乎并非由物质构成的,富有光华的白发是柔和的,老人的嗓子是柔和的,笑容和目光是柔和的。”‎ ‎2、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发表独特的看法。 ‎ ‎3.学生感情诵读全文,深入体会课文的描述手法和思想感情。 ‎ 教师简要小结: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 197‎ 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进一步探究,可以发现,写他形貌的矛盾统一,实质上也是写他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列宁曾说过:“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 ‎ 文中的比喻和夸张把读者带进无穷想象的空间,尺水兴波,纵横捭阖。 ‎ 四、拓展训练 ‎ 教师向学生推荐罗曼·罗兰《名人传》一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理解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 五、小结 ‎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悉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 ‎ 六、布置作业 ‎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 七.课后记录:‎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海伦的简要生平;学会体验,能从盲聋哑人的角度体会他们的生活世界。‎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适度拓展,加深体验;学习本文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文字表达方式。‎ ‎3、理解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4.学习作者热切求知的精神,从她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中受到美好情感的陶冶。‎ ‎[教学重点]‎ ‎1、揣摩文中重要语句,适度拓展,加深体验;‎ ‎2、理解“爱”的美好,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学会根据需要,从文中筛选适当的信息,并进行概括性表述。‎ ‎2、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冶情操,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1、(让学生在黑暗与无声的世界里静坐几分钟,然后谈感受)‎ 一个19个月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的孩子,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大学,长大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生存的勇气。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利文女士。‎ 导入2: 以“瞎子猜字”这个游戏导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试着走进聋哑人的世界。‎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可以感觉到阳光的色彩斑斓,花儿的婀娜多姿,鸟鸣的婉转动人。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瞎子猜字”,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时刻。让我们共同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游戏要求: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一名同学按照幻灯片上所出示的字在蒙上眼睛的同桌手心上写一个字,计算成功率;做完后,两人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 导入3:介绍海伦•凯勒,引起阅读兴趣,导入新课 ‎ 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海伦•凯勒,设问:是什么原因让她成为有如此杰出成就的伟人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板书文题、作者)‎ 197‎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2、疏解疑难字词,‎ ‎(1)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搓捻(cuoōniǎn) 繁衍(yǎn) 迁徙(xǐ) 觅食(mì) 小憩(qì) 遨游(áo) 企盼qǐ 花团锦簇(cù) 美不胜收 不可名状 油然而生 风云变幻 冥思遐想míng xiá 期期艾艾ài ‎(2)莎 匙 shā 莎莉文 suō 莎草 hí 汤匙 ‎(4)散 sàn 散步 sǎn 散文 ‎(1)重 匙 zhòng 重要 chóng 重阳 hí 汤匙 ‎(3)种 匙 zhǒng 播种 zhòng 种庄稼 chóng 姓种 hí 汤匙 ‎(2)辨音 脑 头脑 恼 恼怒 ‎(4)‎ ‎(3)‎ 惟 惟恐 唯 唯唯诺诺 慨 感慨 溉 灌溉 概 气概 ‎(2)‎ 妮 安妮 泥 泥巴 呢 呢喃 ‎(1)‎ ‎(3)辨形 ‎(4)辨义 小心翼翼 谨小慎微 都是成语,都含有“小心谨慎”的意思。“小心翼翼”多形容“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样子,如“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而“谨小慎微”虽有“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意思,但多指对细小的事情过分小心,以致畏首畏尾,缩手缩脚,常作贬义用,如“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这是很大的危险。”‎ ‎3、课文主要写了哪能两个人物?‎ 海伦·凯勒、莎莉文小姐。‎ 三、理解人物 ‎(一)走近海伦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 资料:‎ 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评论说:“1902年,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是吉卜林的《吉姆》和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而且变成哑巴。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后来,她的父母要求当地的盲人学校给予帮助,该校派莎莉文老师到她家协助。‎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海伦借触摸的方法学会了聋哑语言,利用点字系统学会了阅读,又用一种特殊的打字机书写。10岁时,学会了说话,后来在剑桥女校求学。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进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大学期间,在师长的鼓励下,她开始写作。1900年读大学,1904年6月,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并和莎莉文老师合作撰写自传《我的一生》。此书一出,轰动文坛,她的故事不但感动和激励着千百万残疾人,也使无数的正常人为之震憾,使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此后,她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经常来回演讲,写了数本书。1927年,她开始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募捐,致力于盲人事业,出版了《我的宗教》一书。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传《中流》。她被人们称为美国女英雄。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197‎ 美国《时代周刊》评她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伟人。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 海伦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二)走近莎莉文老师 同学们,本篇文章的题目是<<重塑生命>>,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见证“重塑生命”的历程:‎ 回答要求:要求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然后在文中找出体现海伦心理的句子进行朗读,体味语言。 ‎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像大雾中的航船,课文第4自然段)‎ ‎②光辉的起点: ________(相识,课文第5自然段)‎ ‎(背景幻灯片展示莎莉文小组把我抱在怀中的图片)‎ ‎③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文字,课文第13自然段)‎ ‎(背景幻灯片展示莎莉文小姐叫我识字的图片)‎ ‎④成长的浪花: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大自然,课文第14自然段)‎ ‎(背景幻灯片展示海伦和莎莉文小姐在树上的图片)‎ ‎⑤生命的升华:生命中拥有了______(爱,课文第39自然段)‎ ‎(背景幻灯片展示莎莉文小姐紧紧搂住海伦的图片)‎ 文章是由三大部分组成的。请你快速浏览,概括文章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真实地记叙了作者受教于莎莉文老师的几件事,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以及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未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以空行为标志,文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名称。这一部分共13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1-5),“我”与莎莉文老师的第一次见面。‎ 第二层(6-8),莎莉文老师教“我”学写“洋娃娃”这个词。‎ 第三层(9-13),莎莉文老师教“我”拼写“水”。‎ 第二部分,海伦感受大自然。这一部分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14-15),“我”感受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第二层(16-19),“我”感到大自然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严厉、粗暴。‎ 第三层(20-21),“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即使在被自然恐吓之下,仍然细心地体验着这个自然世界的另一面。‎ 第三部分,莎莉文老师逐步引导“我”理解了“爱”的内涵。‎ 我们已经理清了文章的结构,知道了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是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一是海伦凯勒的学习。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是:莎莉文老师用了哪些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教育这个特殊的残疾儿童海伦凯勒的?海伦在老师的引导下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地狱走向天堂的呢? ‎ ‎【讨论题】(幻灯片显示) ‎ ‎"通过生活本身开始学习"是莎利文老师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  莎利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认识具体事物时,注意让她接触具体事物。如让她先玩洋娃娃;让她把手放到"水"里;还领她"穿过人们正在播种的田野"、"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在"大自然中很自然地开始了"她的"启蒙课程的学习"。‎ ‎  教海伦·凯勒认识抽象事物时,如认识"爱",莎利文老师注意通过具体的生活的感受来解释:"你知道,你不能摸到云,但是你会感觉到雨。同样的,你不能摸到'爱',但是你知道人的温情可以灌输到每一样东西中去。"‎ ‎  莎利文老师"通过生活本身学习"的教育获得了成功。在她的教育下,海伦·凯勒"有了学习语言的钥匙","脑子充满了美妙的真理","开了眼界",生活变得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  《我的老师》结尾写道:莎利文老师"给我带来爱,带来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这既是作者对老师崇高师德的赞颂,也是对老师杰出才能的赞颂。‎ ‎1.莎莉文老师用什么样的方式教我识字?哪些词语反映出我学会拼写单词的过程和心情? ‎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文的§6—§7,划出写莎莉文 197‎ 老师和海伦凯勒的句子,逐句分析并板书) ‎ ‎2.当我“杯”“水”不分时,莎莉文老师用什么方法来引导我认识水的?当时我的感受如何?(指导学生看课文的§8—§13,明确:带我到井房让我亲身感受水,我的感受从书中划出关键词并板书) ‎ 同学们,“重塑生命”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举例说说。(引导学生分析海伦学习“怀”和“水”的区别段落,讨论海伦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幻灯片展示)‎ 挫折:将“杯”和“水”混为一谈(不能分清“杯”和“水”)‎ 在 海伦: 与老师发生争执 不耐烦,摔洋娃娃 高兴 房 ‎ 里 莎莉文: 重新练习“doll” 把洋娃娃扫到炉边 把帽子给我 ‎ 在 海伦: 清泉从我手中流过 理解 井 房 莎莉文: 将我的手放在喷水口下 在我掌心写“water”‎ 总结: 海伦最终最胜了挫折,创造了奇迹,完成了生命的重塑历程,同学们,看完了她的故事,你觉得一个人要重塑生命需要具备哪些因素呢?‎ 明确:毅力: 小海伦没有对认识文字放弃 灵感: 小海伦通过水受到了启发 求和欲: 小海伦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 好的老师:莎莉文小姐富有爱心且教学技巧高超 ‎……(根据学生回答补充)‎ ‎3.莎莉文老师把对我的启蒙同大自然联系起来,请概述这件事,从此我对大自然有了什么新的感受?[指导学生看课文的§14—§21,明确:莎莉文老师带我走进大自然,我自己感受到了自然的真实面目,它有美好,也有残酷。板书] ‎ 这一部分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几句话为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说说为什么作者什么也看不见,却能感受到如此美的世界呢? ‎ ‎[明确:心中有爱,我们应该珍惜自己一双明亮的眼睛,用心去感受我们看到的世界。] ‎ ‎4.在第三段中找出作者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有哪些感受?[明确:艰辛而美妙]文中有几处探讨“什么是爱”的句子,找出来并说出它们的含义。[明确:§27和§38,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摸不着,但却能感受到她带来的甜蜜。] ‎ ‎【板书】: ‎ 再塑生命 ‎ 莎莉文老师 敬爱与感激 海伦凯勒 ‎ 游戏中教单词 兴趣、模仿拼写、自豪 ‎ 井房中让我感受水 恍然大悟、理解奥秘、唤醒灵魂、启发新思想 ‎ 带我走进大自然 感到自然美好和残酷 ‎ 引导我懂得“爱” 艰辛、感觉到爱在穿梭 ‎ 总结,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并用高超的教育艺术把海伦一步一步从黑暗沉寂的世界里解救出来。小海伦也是一个好学、聪颖、敏锐、坚强的儿童,她克服自身的困难,不畏艰辛地学习,最终告别了黑暗,获得了心灵的光明。 ‎ 三、下面讨论题(幻灯片显示) ‎ ‎1.文题“再塑生命”有什么丰富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提示:谁再塑了谁生命] ‎ 明确:“再塑生命”从字面上来理解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安妮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 ‎(1)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 ‎(2)莎莉文老师让我回到自然,感悟自然。 ‎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 海伦凯勒用此为题为了表达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 ‎2.课文开头写道:“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联系文题,这句话的含意也就是说,莎莉文老师到来的这一天?是“我”‎ 197‎ 生命的重新开始,甚至作者把莎莉文称之为再塑生命的人。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她到来时作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感受:“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课文更多地还是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具体言行,来表达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倾诉了她对生活的礼赞。其中假定自己获得视力后第一天凝视莎莉文的情节就充分表现了她的感念和尊敬。文中说:啊,如果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 ‎ 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当我还在孩稚时.她就来到我家,是她给我打开了外部世界。我不仅要看她的脸部的轮廓,为了将她牢牢地放进我的记忆,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并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的形迹,她就是*温柔与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我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她那经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3、海伦能走出黑暗,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莎莉文老师是光明的引领者,但同时也是海伦自己努力的结果。课文展示了儿时海伦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起步的足迹。请学生通读全文,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说说海伦性格中的特点。 ‎ 学生回答,教师归结: ‎ 文中的“我”是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海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极高的悟性和敏感而丰富的心灵。她不单是用触觉感知事物,更是用心灵体验事物?在求知中获得一种幸福的体验。文中在春光中,她热切体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当掌握了语言的钥匙之后,她运用于生活.寻求进一步的理解,如对“爱”的执著探求。联系全文内容看,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 ‎4、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请学生再读全文,品评并积累文中优美而精警的语句。 ‎ 学生品评,积累的语句可能有: ‎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人黑暗而沉寂世界的海伦的心灵历程。 ‎ ‎(2)“我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与自然的相处中感受自然的严厉、暴躁的一面,以“利爪”形象说出。 ‎ ‎(3)“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作者在执著痴想后体悟到的“爱”的情感。‎ ‎(4)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在莎莉文老师未到之前,海伦“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她渴望光明,渴望快乐。莎莉文老师的到来,给她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教她识字,教她认识大自然。当她“杯”“水”二字不分时,莎莉文老师带她散步到井房,把她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感受到水的清凉和流动,然后在她的手上拼写“水”字。“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 由此可见,聪明的海伦不仅对“水”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使她对世间万物都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莎莉文老师用“水”启开了海伦智慧和情感的大门,“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水”让海伦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好的感受。在海伦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 ‎(5)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 “爱”是一个抽象的词语,对于一位聋哑盲人来说,理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经过莎莉文老师具体形象的解释,使海伦茅塞顿开,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爱”——“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无形的线条”就是“爱”,正是人们相互之间有了爱的关心,爱的温暖,才使得生活充满了阳光。‎ ‎5、学了这篇课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谈。 ‎ 197‎ ‎[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可以从莎莉文老师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从海伦凯勒的角度考虑。] ‎ 四、探究品味 ‎1、找出文中关于“爱”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爱是花的香味吗?”—— 爱是给人带来愉快而美好感受的东西。‎ ‎“爱是不是太阳?”—— 爱能给人光和热,能使万物茁壮成长。‎ ‎“爱有点儿……也不想玩了。”—— 有了爱,你就快乐,生活就变得美好。‎ ‎2、莎莉文小姐应该教会了海伦·凯勒许多东西,为什么海伦重点写“认识文字”“拥抱大自然”“理解爱”三个部分呢? ‎ 同学们,当海伦回忆起她的老师莎莉文小姐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感激,以前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海伦在回忆“老师”给自己的帮助时,将“认识文字” “了解大自然”“理解爱”放在了最前面,你是如何理解的呢?你认为莎莉文教给海伦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明确:文字是人类交流的灵魂 大自然是人类的依靠 爱让我们变得崇高,人类因爱而伟大 ‎……开放式命题,根据学生回答恰当引导既可。‎ 老师小结:回顾生命再塑的历程,想像海伦的种种努力以及她所遇到的种种艰辛,我们不难发现:莎莉文老师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个生命,水是有生命的,大自然是有生命的,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美让海伦变得坚强。莎莉文小姐不仅教给海伦爱的真谛,她自己也正是用爱改变了海伦的人生。‎ ‎3、你是怎样理解“再塑生命”这一题旨的?‎ 从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文中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在莎莉文老师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教“我”懂得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 ‎4、写作特色 ‎1.文章的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特别是结尾一段直抒胸臆,感情热烈奔放,感人至深。‎ 海伦对于自己的启蒙老师,满怀着感激、崇敬之情,真挚而细腻地描述着这位可敬可爱的老师。但是由于海伦是个残疾人,因此对莎莉文老师的描写主要侧重于“我”的触觉及心灵感受,来表现老师。如第5段写到:“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莎莉文老师正如海伦所预言的一样,默默地把自己的爱传递给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 ‎2.选材精,组材清。‎ 文章所用材料是从“我”认识具体事物,到认识大自然,认识“爱”。材料具有内在的联系,表现我的认识水平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并准确地再现了莎利文老师对“我”的帮助日趋深入。本文的组材按时间顺序行文,条理明晰,虽然自然分行,分为三大部分,也是按自己的不断进步来安排的。‎ ‎5、请你以“爱”为话题,写几句富有诗意的句子。‎ ‎(学生自由写作、交流)‎ 五、拓展延伸 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预设:‎ A、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 B、几乎全聋的贝多芬扼着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一一《命运交响曲》;‎ C、失去光明的民间艺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给我们描画了一个凄凉哀怨的世界,也让我们感到了命运的残酷和抗争的力量;‎ D、司马迁身受宫刑,完成《史记》;‎ E、美国连任三届的总统、二次大战英雄罗斯福从小患小儿麻痹症;‎ 197‎ F、张海迪自学成才;‎ G、孙膑受膑刑,著《孙膑兵法》;‎ I、埃及第一任教育部长、大作家塔哈·侯赛因是盲人;‎ H、史铁生身残志坚直面人生写有《我与地坛》,成为著名作家。‎ 六、课堂小结 本文是美国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同时,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很值得我们好好品读。‎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语文作业本》;‎ ‎2、完成“读一读,写一写”和“研讨与练习”一、三;‎ ‎3、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 啊,如果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 ‎ ‎  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当我还在孩稚时,她就来到我家,是她给我打开了外部世界。我不仅要看她的脸部的轮廓,为了将她牢牢地放进我的记忆,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并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的形迹,她就是靠温柔与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我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她那经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 ‎  第一天将是一个紧张的日子。我要将我的所有亲爱的朋友们都叫来,好好端详他们的面孔,将体现他们内在美的外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我还要看一个婴儿的面孔,这样我就能看到一种有生气的、天真无邪的美,它是一种没有经历过生活斗争的美。 ‎ ‎  我还要看看我那群忠诚的、令人信赖的狗的眼睛——那沉着而机警的小斯科第、达基和那高大健壮而懂事的大戴恩、海尔加,它们的热情、温柔而淘气的友谊使我感到温暖。 ‎ ‎  在那紧张的第一天里,我还要仔细观察我家里那些简朴小巧的东西。我要看看脚下地毯的艳丽色彩,墙壁上的图画和那些把一所房屋改变成家的熟悉的小东西。我要用虔敬的目光凝视我所读过的那些凸字书,不过这眼光将更加急于看到那些供有视力的人读的印刷书。因为在我生活的漫长黑夜里,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光明的灯塔,向我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最深泉源。 ‎ ‎  在能看见东西的第一天下午,我将在森林里作一次长时间的漫步,让自己的眼睛陶醉在自然界的美色里,在这有限的几小时内我要如醉如痴地欣赏那永远向有视力的人敞开的壮丽奇景。结束短暂的森林之旅,回来的路上可能经过一个农场,这样我便能看到耐心的马匹犁田的情景(或许我只能看到拖拉机了!)和那些以土地为生的人的宁静满足的生活。我还要为绚丽夺目而又辉煌壮观的落日祈祷。 ‎ ‎  当夜幕降临,我能看到人造光明,而体验到双重的喜悦。这是人类的天才在大自然规定为黑夜的时候,为扩大自己的视力而发明创造的。 ‎ ‎  在能看见东西的第一天夜里,我会无法入睡,脑诲里尽翻腾着对白天的回忆。 ‎ ‎  翌日——也就是我能看见东西的第二天,我将伴着曙色起床,去看一的阳黑夜变成白天的激动人心的奇观。我将怀着敬畏的心情去观赏那光色的变幻莫测,正是在这变幻中太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  我要把这一天用来对整个世界,从古到今,作匆匆的一瞥。我想看看人类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看看历代的兴衰和沧桑之变。这么多的东西怎能压缩在一天之内看完呢?当然,这只能参观博物馆了。我经常到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去,无数次地用手抚摸过那里展出的物品,我多么渴望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这经过缩写的地球的历史,以及陈列在那里的地球上的居民的——各种动物和被天然环境描绘成不同肤色的人种;看看恐龙的巨大骨架和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漫游在地球上的柱牙象,当时的人类靠自己矮小的身躯和发达的大脑去征服动物的王国;看看那表现动物和人类进化过程的逼真画面,和人类用来为自己在这个星球上建造安全居处的那些工民一还有许许多多自然历史的其他方面的东西。‎ ‎  我不知道本文读者中究竟有多少人曾仔细观察过在那个激动人心的博物馆里展出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展品的全貌。当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不过我敢断言,许多人有这种机会却没有很好地利用。那里实在是一个使用眼睛的地方。你们有视力的人可以在那里度过无数个大有所获的日子,而我,在想象中能看东西的短短的三天里,对此只能作匆匆的一瞥使得离去。 ‎ 197‎ ‎  我的下一站将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正像自然历史博物馆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方面那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展现出人类精神的无数个侧面。贯穿人类历史的那种对于艺术表现形式的强烈要求几乎和人类对于食物、住房、生育的要求同样强烈。在这里,在大都会博物馆的巨型大厅里,当我们观看埃及、希腊、罗马的艺术时就看到了这些国家的精神面貌。通过我的双手,我熟悉古埃及男女诸神的雕像,感觉得出复制的帕特农神庙的正中门振,辨别得出进攻中的雅典武士的优美动作。阿波罗、维纳斯以及萨莫特雷斯岛的胜利女神雕像都是我指尖的朋友。荷马那多瘤而又留着长须的相貌对我来说尤为亲切,因为他了解盲人。 ‎ ‎  我的手在罗马以及晚期那些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塑上停留过,在米开朗基罗那激动人心的英雄摩西石膏像上抚摸过,我了解罗丹的才能,对哥特人木刻的虔诚精神感到敬畏。我能理解这些用手触摸过的艺术品的意义,然而那些只能看不能摸的东西,我只能猜测那一直躲避着我的美。我能欣赏希腊花瓶简朴的线条,然而对它那带有图案的装饰我却毫无所识。 ‎ ‎  就这么着,在我看见东西的第二天,我要设法通过艺术去探索人类的灵魂。我从手的触摸里了解的东西,现在可以用眼睛来看了。整个宏伟的绘画世界将向我敞开,从带有宁静的宗教虔诚的意大利原始艺术一直到具有狂热想象的现代派艺术。找要细细观察拉斐尔、列奥纳多·达·芬奇、提香、伦勃朗的油画,也想让眼睛享受一下委罗涅塞艳丽的色彩,研究一下艾尔·格里柯的奥秘,并从柯罗的风景画里捕捉到新的想象。啊,这么多世纪以来的艺术为你们有视力的人提供了如此绚丽的美和如此深广的意义! ‎ ‎  凭着对这艺术圣殿的短暂访问,我将无法把那向你们敞开的伟大艺术世界每个细部都看清楚,我只能得到一个表面的印象。艺术家们告诉我,任何人如果想正确地和深刻地评价艺术,就必须训练自己的眼睛,他得从品评线条、构图、形式和色彩的经验中去学匀。如果我的眼睛管用的话,我将会多么愉快地去着手这件令人心醉的研究工作!然而有人告诉我,对于你们许多有视力的人来说,艺术的世界是一个沉沉的黑夜,是一个无法探索和难以找到光明的世界。 ‎ ‎  我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清,勉强离开大都会博物馆,离开那藏着发掘美的钥匙的所在——那是一种被忽略了的美啊。然而有视力的人并不需要从大都会博物馆里去找到发掘美的钥匙。它在较小的博物馆里,甚至在那些小图书馆书架上的书本里也能找到。而我,在想象中能看见东西的有限时间里,将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发掘美的钥匙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最伟大的宝库。 ‎ ‎  我将在戏院或电影院度过这能看见东西的第二天的夜晚。我目前也经常出席各种类型的表演,可剧情却得让一位陪同者在我手上拼写。我多么想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哈姆莱特那迷人的形象和在穿五光十色的伊丽莎白式服装的人物中间来来去去的福斯泰夫。我多么想模仿优雅的哈姆莱特的每一个动作和健壮的福斯泰夫高视阔步的一举一动。由于我只能看一场戏,这将使我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我想看的戏实在太多了。你们有视力的人想看什么都行,不过我怀疑你们之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全神贯注于一场戏、一幕电影或别的景象的时候,会意识到并感激那让你们享受其色彩、优美和动作的视力的奇迹呢? ‎ ‎  除了用手触摸的有限范围内,我无法享受有节奏感的动作的美。尽管我知道节奏欢快的奥妙,因为我经常从地板的颤动中去辨别音乐的拍节,然而我也只能朦胧地想象巴甫洛娃的魁力。我想象得出那富于节奏感的姿势,肯定是世间最赏心说目的奇景。从用手指循着大理石雕像线条的触摸里我能推测出这一点。如果静止的美已是那么可爱的话,那么看到运动中的美肯定更令人振奋和激动。 ‎ ‎  我最深切的回忆之一是当约瑟夫·杰斐逊在排练可爱的瑞普·凡·温克尔,做着动作、讲着台词的时候,让我摸了他的脸和手。对戏剧的天地我就只有这么一点贫乏的接触,也将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时刻的欢乐。啊,我肯定还遗漏了许多东西。我多么羡慕你们有视力的人,能通过戏剧表演看动作和听台词而获得更多的享受。如果我能看戏,哪怕只看一场也行,我将弄明白我读过或通过手语字母的表达而进入我的脑海的一百场戏的情节。 ‎ ‎  这样,通过我想象中能看见东西的第二天的夜晚,戏剧文学中的许多高大形象将争先恐后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 ‎  下一天的早晨,怀着发现新的欢乐的渴望,我将再次去迎接那初升的旭日,因为我深信,那些有眼睛能真正看到东西的人肯定会发现,每个黎明都会展现出千姿万态、变幻无穷的美。 ‎ ‎  根据我想象中的奇迹的期限,这是我能看见东西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我没有时间去悔恨或渴望,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把第一天给了我的朋友,给了那些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东西,第二天我看到人类和自然的历史面目。今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除了纽约你还能在别的什么地方发现人们这么多的活动和这样纷繁的情景呢?于是这城市成了我选择的目标。 ‎ ‎  我从长岛森林山,我的恬静的乡间小屋出发。这里,在绿草坪、树木、鲜花的包围中,是一片整洁、小巧的房屋,到处充满妇女儿童谈笑奔走的欢乐,真是城市劳动者的安静的休息之所。当我乘车穿过横跨东河的钢带式桥梁时,我又开了眼界,看到人类的巧夺天工和力大无穷。河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如果我从前曾有过一段未盲的岁月,我将用许多时间来观赏河上的热闹风光。 ‎ ‎  举目前望,面前耸立着奇异的纽约塔,这城市仿佛是从神话故事的书页中跳出来似的。这是多么令人敬畏的奇景啊!那些灿烂夺目的尖塔,那些用钢铁和石块筑起的巨大堤岸,就像神为自己修造的一样。这幅富有生气的画卷是千百万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对它多看一眼,恐怕是很少、很少。人们的眼睛之所以看不见这壮美的奇观,是因为这景象对他们来说太熟悉了。 ‎ ‎  我匆匆忙忙登上那些大型建筑之一——帝国大厦地顶层,不久之前我在这里通过秘书地眼睛“看到”了脚下的城市。我急于要把想象力何真实感作一次比较。我相信在我面前展开的这幅画卷决不会使我感到失望,因为对我来说它将是另一个世界的景象。 ‎ 197‎ ‎  现在我开始周游这个城市。首先我站在热闹的一角,仅仅看看来往的人群,想从观察中去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一些东西。看到微笑。我感到欣慰;看到果断,我感到骄傲;看到疾苦,我产生怜归我漫游到第五大街,让视野从聚精会神的注视里解放出来,以便不去留意特殊的事物而只看一看那瞬息万变的色彩。我相信那穿敢在人群中的妇女装束的色彩,肯定是我永看不厌的灿烂奇观。不过,假如我的眼睛管用的话,或许我也会像大多数妇女一样,过多地注重个别的服装的风格和剪裁式样而忽略成群的色彩的壮美。我还确信我会变成一个在橱窗前溜达的常客,看着那多姿多彩、五光十色的陈列品,一定感到赏心悦目。 ‎ ‎  我从第五大街开始游览整个城市——我要到花园大街去,到贫民区去,到工厂去,到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去。通过对外国居民的访问,我作了一次不离本土的异国旅行。对于欢乐和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以便能深刻探索和进一步了解人们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我的心里充满了对人和物的憧憬,我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东西,力求捕捉和把握所目击的每一件事物。有些场面是令如快的,让你内心喜悦,可有些情景却使你感到悲哀和忧郁。对后者我也不会闭上眼睛,因为它们毕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它们闹上眼睛就等于紧锁心灵,禁锢思想。 ‎ ‎  我能看见东西的第三天就要结束了,或许我应该把这剩下的几小时用在许多重要的探索和追求上,可是我怕在这最后一天夜晚,我还会再次跑到剧院去看一出狂喜的滑稽戏,以便能欣赏人类精神世界里喜剧的泛音。 ‎ ‎  “到午夜,我从盲人痛苦中得到的暂时解脱就要终结了,永久的黑夜将重新笼罩我周围。当然我在那短暂的三天时间里,不可能看完我要看的全部事物,只有当黑暗重新降临时,我才会感到我没有看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过我脑海中会塞满那美妙的回忆,以至指本没时间去懊悔。今后无论摸到任何东西,它都会给我带来那原物是什么形状的鲜明回忆。‎ 综合实践活动《献给母亲的歌》‎ 一 教育目的:多角度地认识自己的母亲,体会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尊重母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 二 教学重点:培养搜集、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学会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学习写人记叙性文章的写作。‎ 三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得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四 教法设计:活动 讨论 创设情景 五 学法指导:讨论 ‎ 六 教具使用:常规 七 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 板书设计 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 教学步骤 ‎(一)活动设计:‎ 道不尽的母爱 ‎1、每位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搜集一到两则歌咏母爱的信息,内容包括:1、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2、新闻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3、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4、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5、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 ‎2、然后将你找到的内容整理到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本上,并为它们写上简明的文字说明:你为什么选择它?这一内容何处打动了你的心?它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 ‎3、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这方面资料搜集展示的同时要求他们能朗读自己写下的文字说明。‎ 例如: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这篇文章,我们先从朗读的各项要求给他进行了点评,然后他再朗读了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简短说明:“这篇文章让我想到我母亲曾经打我的经历,当时和事后我一直都在心里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后来我看到这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我仿佛一下子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下。俗话说‘打在儿身,痛在娘心’,我的母亲也一定如此吧。”我对他这段话的点评是,能由此及彼进行了联系,并真实地诉说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同时体会到“打在儿身,痛在娘心”‎ 197‎ 的深沉母爱,实属不易。‎ 开展本项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围绕“母爱”这一主题把目光投注到各类文学艺术的题材和体裁中去,并通过为你选择的信息写作简短文字说明的练习,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解读、思考、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这是一种写作训练的方式。‎ 照片背后的母亲 ‎1、找出母亲往日的照片,然后通过采访的形式让母亲说一说照片背后的故事。‎ ‎2、根据采访日记整理你的采访过程,尤其是其中的采访记录,要求:第一、以问答的对话式描写来记录;第二、注意母亲和你的语言描写要符合各自的身份、知识水平、阅历经验和当时采访的环境;第三、这是对采访内容的整理,注意详略安排和内容取舍。‎ 附:采访记录表 采访主题 被采访人 采访人 采访时间 采访地点 采访记录 这一环节是由“剪不断的‘脐带’”中延伸出来的,开展这项活动,是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属于自己的那份“母爱”,体会母爱。教材中列举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既不是要求面面俱到,也不是仅此而已,只是举例,旨在提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因此我以照片作为突破口,以采访记录作为形式,重在要求学生通过采访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写人。‎ 母爱、我、一件事、一种感悟 ‎1、回忆发生在母亲和我之间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然后再简短地说说你对这件事的想法。(事情可以是你和母亲的一次分歧,要求简单说明分歧产生的原因、具体述说分歧双方的表现、简单说说分歧最终的结果,还有你对分歧的看法,比如现在和以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也可以是母亲某一举动对你的影响,具体说说母亲是通过何种方式对你产生影响的,比如语言、行动等,这件事给你今后带来了怎样的触动等)‎ ‎2、将这件事和你的想法写到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本上,或者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表达。‎ 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写到这样一位母亲,她说:“小时候,妈妈为了告诉我注满水后的热水瓶是危险的,她就把我领到热水瓶边,拔下盖子,拿起我的小手在冒热气的瓶口上轻轻一放,然后再对我说:‘热水瓶千万不要单独去碰,你瞧,它冒出来的烟已经这么烫人了,里面的热水更可怕。’从此,我记住了怎样去面对这个对我来说还是危险品的东西。还有一次是在晚饭后,妈妈在匆忙地收拾桌子,我就坐在一旁喝可乐。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故意将装可乐的杯子拿在手上晃来晃去。妈妈好几次提醒我要小心,不要把可乐洒在她刚买来的漂亮桌布上,可我就是不听。终于可乐和杯子一起落在了那块崭新的桌布上。妈妈一下子从厨房冲了出来,看了看桌布,又抬眼看着我。一段暴风骤雨肯定躲不过了,我以为。可妈妈只是用很冷静但却很严肃的口吻问我:‘你说妈妈是会选择桌布还是你?如果我现在很严厉地骂你,你一定会觉得委屈,这个家就剩你和我,我不希望咱们母女再产生什么矛盾,所以妈妈选择了你;但这件事你的确错了,所以惩罚你把这块桌布洗干净。’后来妈妈告诉我,当时她的确是气坏了,但在气头上那一刻,她突然想到了自己曾在《读者》上看到过的一篇文章,就选择了用这种方式。这就是我的妈妈,她用她包涵母爱的方式教育着我,让我从她身上学到了怎样去面对和处理我将来遇到的事情。”这个学生的文章很真实很感人,她那么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母亲的良苦用心,并懂得用自己的感情和思考去回应和体味这份母爱。同时她也能用具体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去传递这份情感。‎ 这个环节是由“多角度看母爱”的延伸。如果说,前两项活动侧重于了解和感受,那么这项活动则侧重于对母爱的理性思考。而且在写作训练上,更注重指导学生通过行动描写来写人,通过对文章内容的详略处理、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来写人。‎ 197‎ 报得三春晖 ‎1、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些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请你为母亲献上一份子女之爱。‎ ‎2、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心声。‎ ‎(二)课外延伸————写作练习 以“母爱”为话题写作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1、文章可以这样进行组织安排:以“道不尽的母爱”中找到的信息和文字说明作为文章的开头,以“照片背后的母亲”和“母爱、我、一件事、一种感悟”中的事例作为文章的主题部分,注意通过语言、行动的描写和详略的安排来写人物,以“报得三春晖”中“妈妈,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来完成一篇记人的文章。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叠加过程,需要同学们重新再创作。2、根据提示1中的内容,可以写作日记、书信等不同的文章格式。‎ 十 教后感 课后练习 每年五月份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母亲是子女成长的摇篮,是博爱的象征,请你想想你所知道的关于母爱的诗歌、格言、俗语,与同学们一起赏析: ‎ ‎ ‎ ‎《雪》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野草》的有关知识。‎ ‎2、通过自主学习方式,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潜心体会两副雪景图的美致。‎ ‎3、以读代讲,训练学生朗读能力,以读品诗,读出味道,读出感情。‎ ‎4、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以读品诗。‎ ‎2、揣摩作者对南北两地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方式:诵读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四、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意韵丰富的散文诗,通过对南北两地不同雪景的细致灵动的描绘,以此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更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坚强的斗志,及无私无畏的伟大的不懈斗争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来品味诗中的思想感情,所以重点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从体味诗歌感情基调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控制好课文的语速、节奏与感情,提高朗读的质量。在课文的反复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感悟课文的能力,获得美的享受与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养成。‎ 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播放《塞北的雪》投影显示雪的图片)‎ 这一首塞北的雪曾经传唱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今天听来仍能分外动人,我们眼前就仿佛出现了那飘飘洒洒的漫天飞雪,那是冬天的精灵,那是春天的使者,更是一篇篇凝结情思的华采美文的源泉。1924年北京的一场大雪,鲁迅先生破例地在他日记里写下了“大风吹雪盈空际”这颇富诗情画的文字,18天后,一篇明朗的题为《雪》的优美散文便诞生了。今天,让我们在先生情思凝结的美文当中,一起去赏雪景,悟雪情。‎ ‎(出示课题)‎ 197‎ 先生可以说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位伟人,我们曾在他的文中感受过童年的活泼与可爱。今天,让我们再来走近这位坚强而又对人生满怀热情的伟人。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生谈鲁迅)‎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小说、杂文等文学作品,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姿态,对反动腐朽的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今天我们所学习就是选自散文集《野草》的《雪》。‎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静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式在蓬勃地发展,可谓春暖花开之际,然而,北方还却处于一片寒冷之中,而对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找“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 ‎(2)熟知生字词 磬口(qìng) 忙碌(lù) 脂粉奁(Iián) 灼灼(zhuó) 嘻笑(xī) 褪尽(tuì) 朔方(shuò) 凛冽(lǐnliè) ‎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溶。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2、整体感知 ‎(1)这是一首散文诗,风格柔婉中又见刚健,美艳中更现壮美,我们要学好一首诗,首先得读好它,在读中品味诗歌,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在这篇课文当中,我们应当怎样进行朗读呢?‎ ‎(指导学生从语速、语气、重音、节奏或思想感情入手谈论)‎ 确定全文的朗读基调:‎ 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本文文字精辟,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读。‎ 江南:婉约、柔和、舒缓。又有雪后消融的无尽可惜。‎ 朔方:慷慨激昂,富有气势,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下面,老师给大家范读一段,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你听后的感受。再请同学们寻找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读读,读出感情。‎ 读后交流,生自由读书。整体感知课文描绘的江南雪景和朔方飞雪的鲜明景致。‎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描写充满生机的江南柔雪。‎ 第二层(第二至第三自然段),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 第二部分(4~6段),描写朔方的雪,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第一层(第四自然段),写朔方飞雪的磅礴气势。‎ 第二层(第五至六自然段),写朔方飞雪的精神。‎ ‎3、研读、赏析 ‎(1)指名生读课文的两幅画面,思考:‎ ‎ 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的特点。‎ 明确: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 ‎(2)作者是如何表现江南雪景滋润美艳特质的(生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加以分析)‎ 两个比喻,写出了即使在冬天里也有生机与活力,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令人产生无限遐想。江南的雪是色彩斑谰,明艳秀丽的。还有着雪中人的活泼与可爱。‎ 197‎ ‎(3)提问: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彩笔,绘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江南雪景水彩画。作者从四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一是以暖国的雨和“单调”来反衬雪花的“灿烂”。‎ 二是直接写雪的质地、颜色,“滋润美艳”,犹如充满青春的壮健少女的皮肤。‎ 三是以雪野中的花草,特别细写了花的不同种类、多样形状和各种颜色,衬托雪的美丽。在数九寒天,作者用花的血红、深黄、自中隐青和草的冷绿,映衬雪的洁白,使柔雪显得更为明艳。‎ 四是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这一“飞”一“闹”煞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 ‎(4)提问: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为了进一步扩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儿童塑雪罗汉的水墨画,通过“呵”、”偷”、“访问”、·t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真切、传种、热闹、有趣。雪罗了人的生命。然而孩子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塑成的雪罗汉,由于寒夜的袭击,终于褪尽了胭脂,“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这里,通过雪罗汉被淡忘、消释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与苦闷的心情,喊出了对黑暗现实的抗议。‎ ‎(5)江南的雪是柔美的。面而他笔下的朔方的雪则是另一番景象,课文怎样表现朔方的雪的。它又有着怎样的个性精神?‎ ‎(突出腾飞的朔雪那种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尽现北国飞雪的壮美和独立张扬的个性精神。)‎ ‎(6)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法来描绘朔方飞雪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四自然段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江南和朔方冬景的不同特点,而且使文章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产生了内在联系。第四自然段开头用“但是”这个转折词巧妙地转到对朔方飞雪的描写,并表明朔方的飞雪和滋润美艳的江南柔雪截然不同。“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而且和它们相伴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枯草。在这里作者不仅如实地反映了朔方严冬的景象,而且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恶劣的环境下,朔方飞雪并不安于孤独凄凉的境遇,因此“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里作者以炽烈的感情,豪放的语言,刚劲的笔力,描绘朔方飞雪磅礴的气势,我们从朔方飞雪冲破酷寒的压迫,自由驰骋于太空的壮举,自然联想到当时作者及进步人士所作的种种不屈斗争,作者借朔方飞雪奋飞的情景,抒发他那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7)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最后两段,作者从雪与雨的关系上,进一步深化朔方飞雪蓬勃奋飞的意境,与篇首相呼应。严寒使雨死掉,“雨的精魂”变成雪,但雪不屈于严寒。“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这里包含的诗人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有荷戟独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鲁迅在孤独的心境中,以磅礴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197‎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虽流露孤军奋战的心绪与深受黑暗的重压之感,但主导思想是积极的、战斗的。‎ ‎(8)综观全文及我们对先生的了解,作者的感情更倾向于哪一方的雪?从哪里可以看出:‎ ‎(朔方的雪,他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朔方的雪花”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孤独寂寞之中谱写了一曲最为动人的乐章。而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让人欢喜,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独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它最为形象地体现了鲁迅看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 朔方飞雪奋飞之际,更见鲁迅先生的特质精神:甘于不被理解,义无反顾,决意向死而生,“直面惨淡的人生”“从无所希望中得救”。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在对北方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这种写法便是我们常讲的“借景抒情”。作者便是借朔方雪花奋飞的情景,抒写他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9)在对课文的理解中,课文的主旨句是:‎ ‎“这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他们决不粘连,在文中还表现为死掉的雨,惟有死掉才能以升华,作者愿将最宝贵的生命都献给斗争,这是最完全的献身,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概。突现了作者无私无畏、顽强不懈斗争的精神。这两幅对立鲜明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心声,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2、生再满含感情齐读课文。‎ ‎3、理解语句含义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语句,探究括号里的问题。、‎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这里以“暖国的雨”的单调衬托了江南雪花的娇艳明媚,同时对“暖国的雨”提出问题,又为后文写朔方飞雪埋下伏笔,反衬出朔方的雨被凝成雪的不幸。‎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作者赞美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它蕴含着“青春的消息”,它如同那“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不仅说明了江南雪花的特点,也表露了作者对江南柔雪充满怀念与喜爱的感情。‎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对它不幸的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者赞颂朔方的飞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这个结尾耐人寻味 ‎4、学习文章写法 引导学生谈自己读了这篇散文诗后的体会,互相交流。‎ 明确:‎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对景物的描绘中。行文虽然也流露出一种孤寂的情绪,但是掩盖不住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写法特点:①景物描写由点及面,由静到动,逐渐展开。②强烈的对比手法,使记忆中的江南雪野生气勃勃的景象衬托出空旷寂寞、荒凉寒冷的现实的北方雪野。‎ 五、拓展训练 课文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二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像作文。‎ 学生完成之后,互相交流,教师加以评价。‎ 四、拓展延伸:(可选其二)‎ ‎|、阅读有关雪的文章,拓展知识面。‎ 在文学史上,也曾有许多的文人被雪所吸引,所陶醉,让我们走进更为广大的雪的世界。阅读有关雪的一些诗篇。‎ 197‎ ‎《沁园春·雪》‎ ‎《江雪》‎ 生可齐读或自由读或自由谈。‎ ‎2、我们通过了这篇文章学习了借景抒情的写法,现在请同学们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写一段“雨”的文章。写后交流。‎ ‎3、说出你的心声:选择:假如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平坦宽敞,路旁开满了美丽鲜艳的花,眼前仿佛已有成千上万的蜜蜂在嗡嗡地飞着。另一条芳草凄凄,落叶满地,应是很少有人要走的路,它必定通过一个未知的境地。如让你选择,你将选择哪一条路往前走。‎ 生讨论后自由回答。(有理则可)‎ ‎(那一条有意外的怦然心动,有探索的乐趣,有创新的自豪。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们的国家许许多的革命先烈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都选择了这一条艰辛的路,正是他们的艰辛与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而今,在新的形式下,我们国家也正需要这些为将来开创美好道路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相信同学们也必能做一位勇于开创的人,去开创一片更美好的春天。想想我们曾学过的一首诗:“当你爬上那一座座的山峰,人们啊,请相信,在山的那边,就是海啊,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愿幸福与希望永远陪伴着每一位。)‎ 五、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三。‎ ‎《雷电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了解作品背景是把握本文的前提。 ‎ ‎2、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 ‎3、体会象征含义。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的想像,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 教学重点: ‎ ‎1、朗读理解内容与思想 ‎ ‎2、体会象征含义,学习修辞手法 ‎ 教学难点:课文的思想内容,象征含义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 端午节的由来你知道吗?——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 屈原的伟大人格深深感染着无数后人,比如汉代的政论家贾谊写过《惜誓》《吊屈原赋》,现代诗人郭沫若也是对他无比敬仰的一位,他创作了五幕历史剧《屈原》。塑造了我国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形象,他具有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 戏剧常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197‎ 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话剧以对话为主,如《雷电领》;歌剧以歌唱为主,如《白毛女》、《图兰朵》;舞剧以舞蹈为主,如《丝路花雨》;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括昆曲、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戏剧又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根据题材所反映的时代的不同,戏剧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另外,根据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戏剧还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正剧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在古今中外的戏剧作品中占的比重最大。‎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剧本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 1.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即戏剧冲突。戏剧冲突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剧情的发展,揭示作品的主题。戏剧冲突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的多幕剧还有序幕和尾声。‎ ‎2.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对话、唱词、独白、旁白)、动作塑造人物形象。人物语言、动作高度个性化,符合各自身份和性格特点。‎ ‎3.适合舞台演出。人物、事件、时间、地点高度集中,人物不能太多,事件不能纷繁,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 ‎ 4.有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写在每一幕(或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内容包括人物、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二、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及全剧梗概。 ‎ ‎1、请学生介绍作者情况。 ‎ ‎2、教师说明《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 ‎3、教师介绍全剧内容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 ‎ 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作者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独立不移”“坚贞不屈”“光明磊落”的崇高品质的塑造,撼动了进步人民的灵魂。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多少爱国人士的共鸣。这段著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屈原和雷电同化了,而郭沫若又和屈原同化了。人们可以在这个历史形象中看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周恩来同志称赞说:“屈原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词,也不能写出来,这是郭沫若借屈原的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怨愤,也表达了蒋管区人民的愤恨之情,是向国民党压迫人民的控诉,好得很!”《屈原》的创作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大大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有力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法西斯暴政。《屈原》在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终于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 三、整体感知 ‎ ‎1. 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 徘徊(pái huái) 脚镣(liào) 伫立(zhù) 睥睨(pì nì)鞺鞺鞳鞳(tāng tāng tà tà) 污秽(huì) 犀利(xī) 稽首(qí) 驰骋(chěng) 湘妃(fēi) 虐待(nüè) 雷霆(tíng) 郢(yǐng)‎ ‎2课堂范读:播放《雷电颂》的朗诵带。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 ‎3、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跟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 参考:激情澎湃,气势雄浑。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4、模仿朗读:根据刚刚所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自由朗读全文。‎ ‎5.再读课文,概括全文表达的思想内容。 ‎ ‎“雷电颂”这段著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屈原和雷电同化了,而郭沫若又和屈原同化了。人们可以在这个历史形象中看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周恩来同志称赞说:“屈原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词,也不能写出来,这是郭沫若借屈原的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怨愤,也表达了蒋管区人民的愤恨之情,是向国民党压迫人民的控诉,好得很!”‎ 197‎ ‎《屈原》的创作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大大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有力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法西斯暴政。《屈原》在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终于被国民党当局 ‎ ‎6、理清结构 ‎ 老师先介绍《屈原》第五幕的剧情和情节结构。 ‎ 第五幕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开端。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以南后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对屈原恨之入骨,他们诬陷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欲除之为后快,暴露了他们铲除政治异己的凶残和毒辣。 ‎ 第二部分:发展。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面对黑暗现实,诗人呼风唤雷,怒斥神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 ‎ 第三部分:高潮。写婵娟之死。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婵娟替屈原喝下了毒酒,她为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突出展现了婵娟的高尚品格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 ‎ 再让学生讨论本文的结构层次。小结: ‎ 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 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 ‎《雷电颂》是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祇的内心独白。独白是戏剧中人物独自一人所说的台词(与人物相互间的对话,称为“对白”),是人物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这篇独白实际上是一首完美的诗,气势雄伟,充满战斗激情,抓住事物特征展开联想,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文章充分表现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全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 第一部分(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文章开头写道:“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紧紧抓住并反复运用了“咆哮”一词,既突出了大风骤起时的声势,又强烈地表达了对风的呼唤。“暗无天日的时候”,既当时正值夜晚,又是暗指主人公当时所处居的社会,同时也是影射作者所处居的现实社会。接下去,用“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进一步突出了当时社会的令人忧虑的程度,又用排比、反复的修辞方法:“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极力表达祈求借助风力唤起人们醒悟的心情。‎ 主人公强烈地呼唤,殷切地祈求,但面对现实洞察一切,深知靠着强大的风力,“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于是,希望并相信它只要大力地咆哮起来,总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至少”会吹走一些障目的灰尘,挡路的沙石,“至少”会吹动一些唤人苏醒的花草树木。主人公深知仅只靠呼唤风去咆哮是不够的,于是又期待风的劲吹,由小而大,由近及远地激起连锁反应:使那洞庭湖、长江、东海都“翻波涌浪”,引起强烈共鸣,以期和风“一同地大声咆哮”;对风的呼唤和祈求达到了炽热的程度。至此,我们深深体会到,作者是完全和主人公熔化在一起了,他是多么如饥似渴地盼望着“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的!‎ 据历史记载,屈原在楚襄王继位后,曾被放逐在湖南沅水、湘水一带,沅、湘都流注洞庭湖,湖水大都在岳阳县注入长江,长江东流又注入东海。作者沿着这一线索,任其想像和联想驰骋,就风的咆哮引起勾动心弦的思念——由湖、江、海而及“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这是主人公衷心地祈求风能够发挥出如此的撼动黑暗社会的力。以下连用了几个比喻:以“自由”比喻那浩浩荡荡的江湖大海;以“跳舞”“音乐”和“诗”比喻那无边无际的波澜尽情翻滚的态势;并通过写江湖大海的水被风吹动后尽情地大声咆哮,以及给予主人公的感受,来表达对风切切祈求的心情。‎ 197‎ 第四段,由对风的呼唤引出对风雷电的共同的呼唤。风,这宇宙中的伟大的力作用于江湖大海产生了伟大的诗,在这一点上,雷、电与风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主人公急切地对它们发出了呼唤:“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这种称呼实际上已把三者看成浑然一体了),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这样热烈地赞颂与祈求,集中表达了主人公的全部意志:让那“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摧毁黑暗、阴惨的社会,正是这篇散文诗抒情的主旨所在。‎ 第五段,由雷声隆隆想到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主人公由此生发出“车轮子”“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的联想,回应上文对风的祈求,渴望雷也要发挥伟大的力量,帮助主人公冲破黑暗走向自由的新天地。“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和着……和着……和着……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这里把没有边际没有限制的大海比作急切向往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非常贴切。这几句更加强调了主人公和那没有限制的自由完全熔合为一体了。这不仅不是逃避现实,而且恰恰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上文,主人公急切地盼着摧毁黑暗、阴惨的社会,这里,主人公又急切地盼着能够走向自由的新天地,前后是和谐一致的。‎ 但是,主人公非常清醒,他所追求的新天地,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只盼望是不行的,于是又以更加强烈的感情转向对电的呼唤:“宇宙中最犀利的剑”是主人公对雷电的称谓,是切合心意的最恰当的比喻。在此剧情的前边,作者曾经交代过,主人公遭受诬陷后,国王派人把他抓起来,并且摘了他的帽子,拔了他的宝剑,被押送到东皇太一庙去。剑,曾是他蒙受奇耻大辱的见证,因此这种联想和设喻最能勾动人们的心弦。他也自然地期望着雷就像宇宙中最犀利的剑一般,刺向黑暗的社会。第二、三、四个“你”字,实际上巧妙地变换了指代关系,由指代电而转为指代以国王为首反动势力。“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实际上,主人公又是把自己的愤怒同电光熔合一体,成为对黑暗的无坚不摧的力。“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表达了摧毁黑暗社会的坚强意志。但是,主人公毕竟十分清醒,他虽然认为“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仍旧期望哪怕“至少”能使那“灿烂”“眩目”的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也好,这是极而言之的表达心情的说法。‎ 第七段由呼告光明入手,运用“景仰”“拜手”“稽首”等词语,充分表达了主人公渴求光明的心情。下面用恰当的比喻“你的本身就是火”,由“光明”引出“火”并喻之为“宇宙中的最伟大者”。接着,把火比作无处不在的“宇宙的生命”,“我的生命”,而且强调“你就是我”。至此,主人公不仅同风雷电熔化为一体,而且也同宇宙的生命之火熔化为一体,决心让这“熊熊地燃烧着的”,“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烧毁“一切的污秽”,“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即使自己牺牲也甘愿同黑暗社会同归于尽。‎ ‎ 以上,主人公在呼喊声中,把主观和客观,人和自然力结合在一起,充分表现了屈原要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内在力量。用火一般炽烈的语言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怒,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第二部分(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第九段起所列述的一些神灵,实则是黑暗社会的支柱的一些对象,分别予以痛斥,认为他们统统都应在被烧毁之列。作者通过主人公痛斥的神灵,既是屈原原作《九歌》中涉及的神灵,也是剧中东皇太一中供奉的神灵。东皇太一庙首席供奉的是东皇太一,传说中天神中最尊贵的神。要炸裂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首先就要向他问罪。云神作祟,使宇宙间更加黑暗,因此其次要向云中君问罪。在主人公的眼里他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东君原是给人类放出光明的太阳神,但是当时他没有放出光明,而只是听任东皇太一和云中君等肆虐捣乱,因此说“你完全是一片假”,也理应问罪。此外,对于主管人类生死、祸福的大司命、少司命,主人公指斥他们说“你们的天大的本领就只有晓得播弄人”;面对湘君和湘夫人,主人公则指斥他们说“你们的天大的本领就只晓得痛哭几声”,哭且没用不说,但是“哭出几笼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因此,主人公就现实的黑暗,连及诸天神等的应当被烧毁,激愤地痛斥道:“我都要把你们烧毁!烧毁!烧毁!”至此,主人公由对自然力地呼唤与祈求进一步转而为对人类力量的自信,在摧毁黑暗的社会、黑暗的宇宙连同它的主宰这一点上,又深化了主题。‎ 第十二段,想像和联想又回到现实,过渡下文。上文对东皇太一庙中供奉的神灵—‎ 197‎ 一加以痛斥,只剩下了河伯。开头一句:“哼,还有你这河伯……”,好似刚要指责,忽然,笔锋一转,话题落在剧中在《九歌》舞蹈中“河怕”扮演者——即后来见主人公遭到诬陷而加以倾心宽慰的“钓者”的身上。这位“河伯”(钓者)曾经亲自看到南后设计陷害屈原,先向屈原揭露南后的阴谋,又向楚怀王揭露实情,结果南后竟下令道:“哼,又是一个疯子弟兵把嘴勒住,抓进城去。”接着又指着婵娟说:“也把她的嘴勒住,抓进城去!”当主人公被押至龙门高坡上时,回头看到婵娟被人虐待和钓者“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婵娟和“河伯”都不幸地被押进了龙门。主人公在遭受诬陷之后,又亲见正直的钓者和坚贞无辜的女弟子都受到了伤害,悲与愤强烈地交织在一起。主人公深知,眼泪无济于事,只有化悲愤为力量,又更加强烈地向宇宙间最大的力——风雷电呼唤与祈求,并誓与宇宙化作一体,去摧毁一切黑暗。以更加浓烈的情感加深了主题。‎ 第十三段,“但是”一词急转下文。先是把“我”与“宇宙’并提,再下又合称“我们”;先是连说“没有眼泪”,再下又说“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主人公面对罪恶的现实,怒不可遏,满怀信心地把自己融于宇宙之中,大声疾呼最坚强的意志和最强大的力的结合。最后从久久被压抑的心灵的最深处迸发出时代的、也是人民大众的最强音:“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三个倒装的呼告句,强调了要赶快一致行动起来。三个“毁灭”连用,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不说把黑暗毁灭而说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更突出了与黑暗社会不共戴天的仇恨。结尾处,随着情感的激越发展,诗的语言更加鲜明有力,使主题思想又有所加深。读到这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风雷电的赞颂和对屈原精神的赞颂完全一致起来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怒和对光明的渴求,以及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化在屈原对现实的态度之中。通过此文,无情地鞭挞了蒋介石的黑暗统治,抒发革命人民胸中的忿恨,这就是当时在白色恐怖统治下作者创作历史剧的动力所在。‎ 四、细读研讨 ‎ ‎1.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 讨论后小结: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 讨论:《雷电颂》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注:要求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朗读及分析分别给予评价。教师可加以点拨。‎ ‎ 如:(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这几句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一连串的反复,“爆炸了吧!爆炸了吧!”、“劈吧,劈吧,劈吧!”、“劈开,劈开,劈开!”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我们朗读时语气应不断加快、加重,以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断的决心。‎ ‎(3)、“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朗读时应把握那如火一般炽热的感情及雷霆万钧的气势。‎ ‎(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土偶木梗”实际上就是指的世间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2. 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风雷电”的形象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 课文通篇运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手法,还有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方法。 ‎ 例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197‎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这些语句,兼用拟人、呼告、排比; ‎ ‎“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运用比喻,热切地向往和赞美风、雷、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而“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等语句兼用反复、排比、反问,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 ‎ 作用:直接有力地抒发了爱憎的感情,好像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往往能感人肺腑,撼动人心。句子本身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和节奏感,增强了语句的气势,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 ‎3、在前面的朗读中,我们还发现,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它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以什么特别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 明确: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 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 象征手法。‎ ‎4、讨论:《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点拔:从句式,修辞等角度 明确:A、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 ‎ B、运用排比与反复,使句式整齐,铿锵有力 C、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 ‎5、配乐朗读:全体学生配乐朗读,再次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五、对比阅读,与以前学过的《静夜》《天下的街市》对比,说说本文诗作的特色 ‎ ‎《诗两首》是在案头供人吟读的小诗,两首诗都是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传说中天上的人和事,写牛郎织女的故事,写鲛人泣珠的传说,目的是与现实中不自由、黑暗的生活对照,以此反衬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前途的渺茫,表达诗人面对浩瀚的宇宙时对理想境界的朦胧的向往。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通过意象,隐隐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清幽、典雅、含蓄,节奏徐缓,音调和谐,想像贴切新颖,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 而《雷电颂》是供舞台表演的人物的内心独白,所以它的抒情方式和前者不同。它不再是含蓄、婉转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如急风骤雨般直接有力地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气势磅礴,酣畅淋漓,以求最有效地抓住观众,感染观众,获得一种现场感,达到最大的抒情效果。所以它多运用呼告、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方法,有利于将积聚在人物内心的情感激流直接喷泻出来,使观众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 六、拓展延伸 ‎ ‎1、在教师指导下课外阅读有关屈原及介绍的作品。如《楚辞》其中有名句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等 ‎ ‎2、阅读郭沫若的其它剧作。‎ ‎3、《醉》‎ ‎——读《雷电颂》有感 ‎ 一双戴着镣铐的伸向长空的手 是在寻求光明 ‎ 同时也奉献自己一生的精力 在别人眼中 ‎ 也许是一种痴狂 独自叫嚷着要烧毁,烧毁 ‎ 嘶哑的怒吼着要炸裂,炸裂 胸中涌动的是怎样的一种激情 ‎ 却被铁的桎梏锁在黑暗的牢笼 你的火 ‎ 把那铁镣烧红 黑暗中血一样的暗红在不停地闪动 ‎ 日复一日地对光明的渴望和寻求 却被扼住在这黑暗的年代 ‎ 心中纵有铁马金戈却脱不去身体的悲哀 终究是个凡人 ‎ 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达碎千年的禁锢 雷鸣,电闪,风的狂吼 ‎ 咆哮,炸毁,力的崩裂 地洞山摇的伟力穿透云层 ‎ 天上的神灵也不敢吭声 其实你也是神灵,却化成肉体凡胎 ‎ 全部的血和肉奉献给无边的信仰 黑暗中只有你才能见到远方的光明 ‎ 从不喝酒却在一间孤独的大殿中如醉如痴 仰望穹隆在《九歌》诸神面前似癫似狂 ‎ 197‎ 你心中的无形的长剑正划破天宇 黑暗中那是唯一的电光 ‎ 还有雷 炸裂滚动着惊天的巨响和风一同在云中 ‎ 咆哮 也许有铜和铁的颜色 ‎ 兵戈的交锋并非都在视野之中 当世上的人都喝了酒 ‎ 没喝酒的你胸中象铁一样沉重  醉在神堂 ‎ 跌跌撞撞地在大堂中奔走 镣铐的沉重又给你搏斗的力量 ‎ 当你的音乐和诗在风中流淌 雷电都化成利剑 ‎ 可悲痛却刺穿你的胸膛 你不能感受到肉体的疼痛 ‎ 以为你醉了  醉得辨不清方向和黑白 ‎ 你醉得只知道追求光明 哪怕遥远得不可捉摸 ‎ 你连性命也不顾及 滚滚的汨罗江水沸腾着 ‎ 那水中涌动着暗红的血色的死亡 你,真的醉了 ‎ 谈谈你读了《雷电颂》后是否和本诗的作者有类似的感受?尝试着也将其写下来。 ‎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 ‎2.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深意。‎ ‎3.强化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音韵的美感。‎ ‎4.品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5.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意。‎ ‎2.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抽绎出文章的情感脉络。‎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日》和《月》是两首很有感情的散文诗,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文章诵读起来很有一种音韵的美感。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课文的主旨,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3.讨论点拨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文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讨论环境,诱发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投影仪 录音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感知文意。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贯通理解两篇文章的中心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多媒体显示巴金像)‎ 197‎ 同学们,对于世纪老人巴金,人们敬重他高尚的理想、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无情自剖的勇气,他曾经说过:“我有一个信仰,我愿意人知道它;我有一颗心,我愿意人了解它。我写文章,就为着想把自己的一切放在那里面给人看个仔细。”他是用文字为自己塑像,那是一株繁花满枝的生命之树。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颇能显示他艺术风格的优美散文诗《日》和《月》,去感受浸蕴其中的言志、言情的动人风采。(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二)‎ 同学们,对于“夸父追日”和“姮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我们耳熟能详。当代著名作家巴金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完成的散文诗《日》和《月》中,则赋予了它们别样的深意。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两篇短文,去感受作者心灵的无限风光。(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三)‎ 标题课件飞入日、月。大家想想如果把这两字合在一起,是个什么字呢?(“明”字)课件显示:日、月 明 。看到此字,你又想到了什么呢?(明亮、光明)巴金的作品上中是否就想要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读他的短文两篇《日》和《月》。‎ 二、资料助读 ‎1.巴金简介(投影)‎ 巴金,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巴金自称是“‘五四’的产儿”,少年和青年时代接受了“五四”的科学民主思想,还赴法国留过学。巴金是反帝反封建的不屈战士、热情的爱国主义者,文学上取得巨大的成就。1927年写成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巴金对中国现代小说和散文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我国散文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努力。他曾翻译过屠格涅夫的五十一章散文诗作品,并在自己主编的刊物和丛书上热情鼓励散文诗创作。《日》和《月》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龙·虎·狗》。‎ ‎2.学生回顾、讲述“夸父追日”和“姮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多媒体显示)‎ ‎(1)“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旸谷,渴死。” (《山海经》)‎ ‎(2)“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 (《淮南子》)‎ 三、内容研习 ‎1.学生默读课文,理解、积累生字。‎ ‎(投影)瞬间shùn 夸父kuā 旸谷yáng 轰轰hōng 翅膀chì 一撮cuō 凭栏píng 高悬xuán 落了霜shuāng 姮娥héng 皓月hào ‎2.播放配乐朗读材料,充分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胸有诗境。‎ ‎3.指名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教师适当点评后,学生齐声朗读。‎ ‎4.学生自由朗读,画出文中的关键性词语并思考其含义。‎ 教师提示:如“日”“飞蛾”“夸父”“月”“姮娥”。‎ 这篇散文诗仅仅250余字,却浓缩着丰富的感情,它像一团火,炙烤着读者的心灵。‎ 开头两段,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形象化,先是赞美飞蛾,因为它是为追求光和热而被灯火烧死的,接着又怀念夸父,因为它是为追赶日影而渴死畅谷的。这是作者思想感情形象化的表白,他所歌颂的是追求光和热的执着态度,是为了得到光和热不怕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飞蛾和夸父的形象,是作者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 三、四两段,对追求光和热的献身精神正面展开议论,指出了生命是可贵的,但为了追求光和热应该不怕牺牲,并且还指出追求光和热的目的是为了给人间争得光明与温暖。这里渗透着进步的价值观、生死观的理论原则,言简意赅,发人深思。‎ 第五段,作者又进一步明确地表示自己的决心。自己愿作人间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飞向日球,失去知觉,化为灰烬,在所不惜。这是作者庄严的宣言,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热情洋溢、感情奔放是巴金作品的突出特色,《日》一文便是凝聚着炽烈的热情的佳作。作者歌颂了不顾一切追求光明的精神,表露出不可遏制的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思想,表达了为国家、为人民发光、发热,直到烧成灰烬的决心和意志。它蕴含着哲理,奔涌着热情,堪称“字挟风霜”、“声成金石”的艺术精品。‎ 合作研讨:‎ ‎(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197‎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2)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了后面的铺垫而产生的,目的是引出后面这句话,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3)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4)讨论巴金 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 参考: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并且,对飞蛾、夸父这两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怀念的态度。看来,日球确实让我们感受那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希望。‎ ‎(4)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日》和《月》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中华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作者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志士仁人的为祖国轰轰烈烈献身,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5)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受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 ‎(6)“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前面已经用了很多语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于是在这里才会说出这句话,他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与前面所写的《日》有了相通的地方。而不是像以往的文学家那样只是歌颂月亮、赞美月亮。‎ ‎(7)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和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7)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某某人"可能有多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8)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5.拓展延伸。文中写月的清冷的意境,使你联想到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学生回答,教师归结:这种意境能使人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 ‎6.师生齐声诵读,体味课文的深意。‎ 四、课堂小结 巴金的散文诗《日》和《月》,以朴素无华的文字,借景喻人,以情点“睛”,哲理的思考与诗意的描绘水乳交融,崇高的美学理想给人以启迪和教诲。论及巴金的散文创作,《文学评论》中所载姚春树的一段话能够引领我们更好地走进巴金的作品,他说:“对光和热的赞美,对生命力的赞美,对探索者和殉道者的赞美,对漫漫长夜和严冷寒夜的憎恶,这就是巴金散文中反复出现的四组意象系列,这构成巴金散文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五、作业:请你试着写一种植物,用以寄托你的人生信条。‎ 六、板书:略 附:《嫦娥奔月》‎ 版本一:相传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197‎ ‎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巧遇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待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蓬蒙手持宝剑,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吞了下去。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版本二:嫦娥原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村姑,不料,心术不正的河神河伯见到,要强抢嫦娥入水。正在这危急关头,后羿来到了,拈弓搭箭,"嗖"地一声,射瞎了河伯的一只眼睛。后来,天空出现了十个太阳,后羿便决心要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他天天苦苦练习射术。可是,河伯对他恨之入骨,不断地前来骚扰,发誓要报一箭之仇,更要抢到他一直贪恋着的美女嫦娥。为此,后羿十分烦躁分心。有一天,一位大仙给了后羿一丸仙药,如若吃了这丸药,便可摆脱人间的一切磨难和烦恼,升入月宫中;可是,首先得能耐住孤独寂寞的煎熬。后羿听后,心绪不宁地回到家中,将大仙的话如实地告知了嫦娥,便疲倦地睡着了。嫦娥看着一天比一天消瘦的丈夫,心里非常痛苦。她绝不愿他遭受任何磨难可是,她又想到丈夫身上还肩负着射掉九个太阳的重任,河伯对于丈夫的威胁,都源于自己。为了让河伯对她死了心,为了让丈夫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全心全意地去射掉九个太阳为民服务,她决心牺牲自己。主意打定,她就急忙找出仙药,吞了下去。嫦娥冉冉上升,飞进了月亮中那寂寞、冷清的广寒宫,做了月中仙女。‎ 版本三: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觉得对不起受他连累而谪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好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世间永远和谐地生活下去。与嫦娥约定,在结婚周年的日子共享灵药。可嫦峨过不惯清苦的生活,经受不住天堂生活的诱惑,趁羿夜出待猎,独自吞下了药丸。奇迹果真发生了,嫦娥渐觉身子失重,双脚离地,不由自主地飘出窗户,冉冉飘升。上哪儿去呢?嫦娥思忖着:我背弃了丈夫,天庭诸神一定会责备我,嘲笑我;不如投奔月亮女神常羲,在月宫暂且安身。嫦娥飘至月宫,才发现那儿出奇的冷清,空无一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隐《嫦娥》)‎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 《淮南子》‎ ‎《海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 2.学习象征、对比等写作技巧,把握文章中海燕、海鸥、海鸭、企鹅、风云雷电等的象征意义。‎ ‎3.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这首散文诗的结构,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特点。‎ ‎4.体会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 2.体会本文的语言精练、形象优美,节奏感强抒情性强的特点 3.学习象征手法。 ‎ 课时安排:二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鸟是天空的主人,鸟带给人无限的遐思,请大家欣赏几幅鸟的图片,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鸟的精神)。‎ 在鸟的王国中,有一位坚强的勇士,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狂风巨浪,当鸟儿们都躲避风浪的时候,它却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俄国作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 ‎ 二、介绍散文诗:‎ 它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是一种文学体裁。十九世纪中叶流行于欧美。‎ 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语言精炼、形象、优美,内容上有一定的跳跃性,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 三、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年),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生在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曾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901年写出著名散文诗《海燕》1906年发表了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 197‎ 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自传性的三部曲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有《底层》等。‎ 四、时代背景简介:‎ ‎(为什么海燕这种鸟儿能唤起高尔基的创作激情?)‎ 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海燕》又称《海燕之歌》,十九世纪末叶,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夕,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工人中传播,工人运动此起彼伏,阶级矛盾空前激化。高尔基亲自参加了反对沙皇的火热的革命斗争。他目睹反动军警殴打、屠杀学生的罪行,于是在1901年3月满腔义愤地写下了“幻想曲”《春天的旋律》。这篇小说是高尔基根据自己与沙皇政权斗争的亲身经历,结合当时俄国革命斗争形势写成的。由于革命观点鲜明,沙皇书报审查机关不准出版。只有结尾部分才得以发表,这就是《海燕》。这首诗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者高尔基也因此被誉为“俄国革命的海燕”和“反抗的群众的天才表现者”。 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 五、检查预习情况: ‎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高傲(ào)     呻吟(yín)     翡翠(fěi) 胆怯 (qiè)     掠起(1üè)     困乏(fá)     蜿蜒(wān yán) 蠢笨(chǔn)‎ ‎2、解释下列词语。 ‎ ‎  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 ‎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 ‎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课文比喻海浪。 ‎ ‎  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 ‎ ‎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 ‎ ‎  困乏:疲乏。 ‎ ‎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六、诵读指导:‎ ‎(一)听课文朗读,请大家感受在俄国沙皇的反动统治下,广大人民呼唤革命暴风雨到来的迫切心情。(注意朗读的停顿、重音、语速与感情的处理。)‎ ‎(二)朗诵指导:‎ ‎①先由一位同学试读,而后全体学生根据的要求(节奏是否鲜明、轻重音的搭配是否合适、能否给人以形象的感觉等)进行讨论,初步把握朗诵的技巧。 ‎ ‎②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借助符号与文字标注朗读要领提示。然后每个小组仿照下面一段写一个诵读脚本,并朗诵此部分。(学生交流,朗诵)‎ ‎③朗读要领(第一节)‎ 读第一句,要舒缓、低沉,把声音拉长。“风” 需重读。这样读,是为了渲染紧张的恐怖气氛。‎ 读第二句,表现海燕形象时,“海燕”要读得响亮,并加重读“高傲”,以突现海燕敏捷的动作、矫健的姿态。‎ 整个这一小节的基调是先缓慢后加快,先低抑后昂扬。‎ ‎④第二节,为了表现海燕低飞高翔的雄姿及其斗志昂扬的战斗精神,要重读“碰”“箭”“直冲”,读时的基调是高昂的。但读“乌云听出了欢乐”,调子需低抑,以显示沙皇反动政府对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畏惧。‎ ‎⑤第三节,为揭示出海燕欢乐的原因,读时就要充满激情地用高昂的调子突出“渴望”一词。当读到第二句时,一定要注意,声音需压低,否就把意思弄反了。这一句的内容是乌云感到了革命者有力量,这就预示着它的末日就要来临,用低抑的调子读,就突出了乌云的恐惧。这个句子中的三个修饰词是双音词,读时要顿挫开,以示强调,显示出是革命者的力量 ‎⑥第四节到第六节,用群鸟和海燕作对比,以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因而读到群鸟丑态的几个小节,要以极端蔑视的语气读。像读四小节的两个“呻吟”时,为了表现海鸥的恐惧心理,读第二个“呻吟”,要声音拉长,紧接着读下一句,并突出“飞窜”,以显示海鸥飞窜时是哼哼着,可见是恐惧万分。‎ 197‎ 七、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段至第六段) “在苍茫的大海上……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面飞翔。”   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高傲的飞翔,以其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指名朗读,学生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 明确: ‎ 第一层次(1~3节),写“风卷云集,海燕高翔”。开头一句,写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苍茫”描写大海磅礴的气势;“卷集”描写乌云翻滚聚拢的情景。然后正面描写海燕:“黑色的闪电”描写形与色;用比喻表现海燕矫健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行动,“翅膀碰着波浪”“箭—般地直冲向乌云”作具体描绘。 ‎ 提问:“碰”字与“冲”字,写出怎样的情态?回答,明确:“碰”写出勇敢低飞,触及海浪;“冲”写出迅猛高翔,锐不可挡。用拟人的手法,写海燕斗志昂扬,渴望暴风雨的到来。然后着重写“声音”。正面描写“叫喊”的勇敢,再从乌云听出了“叫喊”的愤怒的力量和胜利的信心,侧面烘托这“叫喊”具有震慑敌胆的威力,运用排比句式突出海燕敢于斗争的精神。 ‎ 第二层次(4~6节)写其他海鸟吓得惊慌失措。这三节通过声音、行动、情态描写海鸥、海鸭、企鹅“呻吟”“飞窜”“恐惧”“胆怯”等种种丑态,与高傲的海燕,自由自在地飞翔,形成鲜明对照。‎ 第二部分(第七段至第十一段)。“乌云越来越暗……是的,遮不住的!”      重点描写暴风雨迫近时,海燕搏风击浪,积极战斗,必胜的信心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一层次(7~8节),先用“越……越……”紧缩句,描写暴风雨逼近情景。乌云凶暴,加上雷声轰响,狂风吼啸的声音描写,渲染了黑暗社会环境的气氛。在这种情景下,波浪“歌唱”“冲向高空”“迎接雷声”“呼叫”“争鸣”,写出了波浪乐观地与狂风搏斗,显示了大海的力量。而“狂风”“不甘心”“恶狠狠”“甩”和“摔”,这些词语,写出了它的猖狂反扑。 ‎ 第二层(9~11节),绘形绘声地描写海燕在海浪与云空拼搏的背景里,“叫喊”“大笑”“号叫”,显示其欢快、豪壮;从“飞翔”到“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出敏捷、勇猛。它像个“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听出了困乏”,比喻它有高度的洞察力,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用肯定的语气,反复的手法,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第三部分(第十二段至十五段)。“狂风吼叫……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描绘暴风雨即将来临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暴风 雨的到来。‎ ‎ 第一层次(12~13节)写大海与闪电激战:先写风“吼叫”雷“轰鸣”,用声音渲染气氛,再把乌云比喻为“青色的火焰”在“燃烧”,气氛比前更为紧张。“闪电”像“一条条的火蛇”,这是新出现的形象,大海抓住它的箭光。“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再次显示大海的力量。这场激战象征阶级斗争的激化,大海的胜利象征了革命必胜。沙皇反动势力虽气焰嚣张,最终还是葬身于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之中。 ‎ 第二层次,(14~15节)写海燕的呼喊,写它两次大声疾呼,用祈使句表达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欢快之情,作为胜利预言家的豪迈情怀。海燕的形象终于随着暴风雨的渐次迫近而更加鲜明、完整。‎ ‎ (二)研读课文内容 ,试分析在险恶环境中的海燕的形象: 1、指定学生朗读1—3节,要求学生思考:在暴风雨到来前,周围的环境怎样?海燕有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说明一场暴风雨正在孕育。(板书有着重号的词语,下同。排列格式见板书设计总表)就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表现了海燕勇敢无畏的矫健姿态。‎ ‎2、教师追问:作者为什么用黑色的闪电来比喻海燕?又为什么用“高傲”来修饰“飞翔”?在回答后告诉学生:这里的“黑色”不是贬义词,是写海燕本身的颜色。用“闪电”既可以写出海燕的矫健姿态,又可以在乌云密布、大海苍茫的背景上出现一点亮光,使人们在沉闷的空气中从海燕身上看到光明,看到希望。这里的“高傲”,不是通常所说的自以为了不起,而是褒义词,有意气风发的意思,形容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接着,作者紧扣“高傲地飞翔”,用“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来描写海燕飞翔时的气势,突出了海燕搏击风云、无所畏惧的性格,在描写海燕“飞翔”的同时,又着力写了海燕的叫喊声,并通过乌云听出这叫喊声的含义,从反面衬托了海燕的战斗力量和胜利信心。而这一切,都说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同时暗示暴风雨将必然来临。‎ 197‎ ‎3、学生轻声朗读1—3节,体会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 ‎4、指定学生朗读4—6节。要求学生把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词语划出来。‎ 学生读完后,指定学生回答(板书:呻吟、飞窜、恐惧、掩藏;呻吟、吓坏;胆怯、躲藏)。教师追问:这些词语表现了这三种海鸟怎样的共性?学生回答。明确: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了俄国第一次革命前夕胆小的机会主义者和软弱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共性是害怕革命、逃避革命。为了揭示这个共性,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根据海鸟的不同特点,让“恐惧”、“吓坏”、“胆怯”三个意义相近的词反复出现,从而对他们害怕革命的丑态进行漫画式的勾勒和无情的揭露。‎ ‎ 5、指定学生朗读4—6节,要求认清三种海鸟在暴风雨到来之前的丑态。‎ ‎ 学生读完后,提问:作者为什么在对三种海鸟作了无情的揭露后,又转换语气热情赞扬海燕?学生回答。明确: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与开头呼应,可以让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个是承上启下,原来大海是苍茫一片,这时已经“泛起白沫”,由于背景的变化,画面也就变化了,这样很自然地进入了第二段。(板书:只有……‎ ‎6、指定学生读7—11节,要求思考:环境起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朗读后,由学生讨论回答。明确: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雷声轰响、狂风肆虐,把波浪抱起,甩到悬崖上,摔成尘雾和碎末。大海呢,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波浪还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 ‎ 教师追问: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明确:说明俄国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反动势力猖獗,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激烈。特别在第8节作者在写狂风与巨浪搏斗时,用了“紧紧”、“恶狠狠地”、“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粉末”等词句,进一步说明当时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但是,尽管反动势力猖狂一时,敏感的精灵——海燕已听出了它们的“困乏”。这告诉我们革命正在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转化。‎ ‎ 7、提问: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怎样?学生可以默读课文,讨论、回答。明确:海燕不畏强暴,它飞舞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面对猖狂的反动势力充满信心地大笑,还大声号叫,它为暴风雨的迫近而欢乐,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革命是必胜的。‎ ‎ 在险恶的环境里,海燕如此英勇、决不是偶然的,让学生齐读11节,思考:海燕,为什么如此敏感,如此英勇?学生读后回答。明确:那时马克思主义已在俄国人民中广泛传播,无产阶经革命先驱——海燕在险恶环境中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观察斗争形势,已经听出了“雷声”的“困乏”,已经看出“乌云遮不住太阳”,也就是说,看到历史的必然规律,是无产阶经取代资产阶级,沙皇政府必将灭亡,人民必定胜利,因此海燕就在暴风雨迫近时特别欢乐,无比英勇,表现出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者用了“敏感的精灵、“早就听出”、“深信”等词语来描写海燕,不仅使我们从外在形象上了解了海燕,而且使我们从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感受到了海燕这一大形象的高大、可敬。‎ ‎ 8、教师读12—16节。要求学生讲一讲看到的是怎样一幅图景。‎ ‎ 学生口述第三幅图画中乌云、雷电与大海搏斗的情景。明确:这是一幅暴风雨就要来临的图景,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乌云象火焰,闪电象火蛇,而大海呢?勇敢迎战,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并且越战越勇,终于怒吼了。这一切说明,革命的形势迅猛发展,一切反动势力终于陷落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这里从“狂风怒吼”到“大海怒吼”,既表明了斗争的激烈残酷,又说明了革命发展的趋势,预示着旧世界必将被人民摧毁,新纪元必将由人民来开拓。‎ ‎ 9、学生齐读12—16节,学生思考:在这革命高潮中,作者怎样描写海燕?‎ ‎ 学生回答。明确:作者让我们先闻其声,后见其形,最后再闻其声。这里着重写了海燕的叫喊,三次出现“暴风雨”,一是说明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号召人民要迎接暴风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二是表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表现了人民对沙皇反动政府的强烈仇恨,迫切地要求推翻沙皇政府。三是加强了文章的气势,表明人民群众一旦起来以后,其势如急风暴雨,锐不可当,从而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的力量(板书:叫喊:三个“暴风雨”)。‎ ‎ 10、指定一学生读12—13节,全班齐读14—16节,进一步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 11、听全文配音朗诵(或由教师表情朗诵)。‎ ‎12、指名朗读,学生画出描写海燕的重点词句,思考这些词语突出了海燕的什么精神?‎ 暴风雨 到来之前,海燕渴望暴风雨的来临, “直冲”、“叫喊”、“勇敢”‎ 197‎ 表现了海燕的矫健勇猛。暴风雨迫近之时,海燕迎接暴风雨的来临,“穿”、“插”、“冲”、“大笑”“号叫”表现了海燕的勇敢无畏。暴风雨即将来临时,海燕呼唤暴风雨的来临,“高傲的飞翔” “叫喊”表现了海燕的 乐观自信。‎ ‎(三)品读赏析:‎ ‎1)找出写海燕、海鸭、海鸥的神态、动作、声音的词语。‎ ‎2)找出描写风云雷电海浪的词语。 ‎ ‎3)分析海燕、海鸭、海鸥,风云雷电海浪的象征意义。完成表格:‎ 象征体 象征意义 海燕 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驱者 风、云、雷、 电 沙皇反动统治的黑暗势力 大海、波涛 革命群众的革命力量 暴 风 雨 席卷一切的革命风暴 海鸥、海鸭、企鹅等 不革命者和假革命者 ‎4)体会文章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①“黑色的闪电”,写出颜色及飞翔速度,展现了海燕矫健的雄姿。(比喻) ‎ ‎②“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写出它勇敢的斗争精神。 (夸张) ‎ ‎③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拟人)‎ ‎(四)、探究文章写作技巧   1.象征手法。 象征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明确:大海的波涛象征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 象征席卷一切的革命浪潮和风暴;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它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A、象征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 ‎ 如本文,大海的波涛象征什么?象征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的革命浪潮和风暴;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它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 ‎ B、象征与比喻的比较:两者都是“借此言彼”,有几分相似,但适用的程度和表达的范围上明显不同。比喻只是借助喻体形象化地表现本体;而象征不同,用作象征的事物,既是自身,又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还蕴含着别的意义。而诗的意图,象征的对象,恰如隐身在那别的意念之中。所以象征技巧擅长于用单纯的揭示复杂的,用形象的暗示抽象的,是一种托具体形象、寄深远意蕴的艺术手段。比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只针对一种现象,如“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个比喻突出海燕的敏捷、矫健。象征是一种创作手法,往往体现在一段或一篇之中,如果孤立的从一句话来看,不容易看出它的象征意义。如《海燕》作者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把一切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让它们分别象征斗争的形势、环境和各种力量,表现了在1905年俄国革命前夜的社会现象,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 ‎2.有力的对比和烘托。 这篇作品为了表现海燕的勇敢、乐观和对暴风雨的渴望,除了对海燕作直接描写外,还通过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变化的描写来烘托,并以海鸥、海鸭、企鹅等来作对比。第一部分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第二部分写海浪与狂风生死拼搏的激战场面,正是以壮阔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第三部分写风、云、雷、电一齐出动,以此背景来烘托海燕那战斗号召的豪迈激昂,振奋人心。‎ ‎3.具有强烈抒情性的语言。 ‎ 197‎ 作为散文诗,《海燕》的语句不分行,但它精练、形象、优美,有一定的跳跃性,节奏感强。例如“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短短一句,以“叫喊”写声,以“黑色的闪电”写形,以“飞翔”“穿过乌云”“掠起波浪的飞沫”写一连串的快速敏捷的行动;有比喻、有夸张(“箭一般地”,比喻中兼有夸张),形象特征鲜明;较多的句中停顿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琅琅上口。全诗语言充满激情,使人振奋,如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期盼,呼唤革命的风暴,又是对人民的战斗召唤。比喻、夸张、拟人(如“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优美而有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再次感受海燕勇敢乐观的形象。‎ 八、课文小结:    1、提问:读了《海燕》思想上受到了哪些启发?学生回答。明确:教育我们对革命事业要永远充满信心,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在前进的道路上,要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 2、这篇散文诗描写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的形象,谱写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今天,我们大家已经从作品中汲取了宝贵的精神养料,相信海燕将永远在我们的心中飞翔!‎ ‎  九、布置作业:    1.迁移阅读:《鹰之歌》,体会鹰的象征意义。 ‎ 举一些常见的事物,如青松、红旗、鲜花,说说它们象征了些什么?‎ ‎  明确:红旗象征革命,青松象征坚贞的气节和永垂不朽的的精神,鲜花象征许多美好的东西(如美丽、幸福、友谊等)。‎ ‎ 2.课外阅读郑振铎的《海燕》,思考文中的海燕形象与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形象是否相同?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资料附录:‎ ‎①高尔基在俄语里的意思是“痛苦的”。高尔基要用文艺作品反映人民的痛苦,为人民的苦难而大声疾呼,所以用了这个笔名。‎ ‎②“海燕”在俄语里是个合成词,由(暴风雨)和(信使、预言家)两个词合成。作者当时已预感到革命的风暴将要到来,这使他很自然地联想到这种鸟儿。 ‎ ‎③据斯维尔德洛夫人的回忆录《斯维尔德洛夫》所载:由于《海燕》这首散文诗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沙皇政府才认识到高尔基的危险性,于是不经审讯就决定把他放逐到库尔斯克去。‎1901年11月7日那天,尼日尼·诺夫戈罗德的人们很早就把火车站挤满了,为高尔基送行。高尔基刚到来,人群中就爆发了“高尔基万岁”、“打倒专制制度”、“消灭黑暗势力”的呼声。示威者时而高唱革命歌曲,时而朗诵《海燕》,一位演说者大声说道:“高尔基被放逐了,原因是他说出了真理并揭露我们生活中可怕的事情。他有一件武器——他的笔,一种力量——他那在自由发表意见时所表示的思想……我们要用示威来表示我们是怎样地喜爱高尔基”。示威结 束时,一位大学生激动地高呼:“暴君将要死亡,而伟大的有力的自由的人民将要兴起!” ‎ 海燕 郑振铎 ‎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当春间二三月,轻(si)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熳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末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卿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同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如觳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于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的荡漾了开去。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家家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往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 ‎  “燕子归来寻旧垒。” ‎ ‎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 ‎ ‎  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沈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 ‎ 197‎ ‎  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 ‎  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 ‎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 ‎  海水是胶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翻翻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末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的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沈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 ‎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的从容的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 ‎  小燕子却从容的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的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 ‎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 ‎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之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 ‎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 ‎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 ‎《组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把握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悟蕴含其中的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诗歌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2、借助想象,理解形象,思考人生。‎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浪之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 纪伯伦。‎ 二、作者 ‎*有没有同学知道纪伯伦的情况?‎ ‎(学生介绍纪伯伦)‎ ‎*(不知道也没有关系)那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纪伯伦吧!‎ 荧屏出示纪伯伦的照片及有关资料,学生齐读:‎ 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哲理散文家、小说家、神秘主义诗人、画家 。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是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的中坚和代表。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曾留学法国,后长期侨居美国,创作多歌颂自然景色和爱情,流露感伤情绪,诗集有《泪与笑》、《疯人》、《先知》等,长篇小说《新的翅膀》反映东方妇女的生活和社会地位,除文学创作外,他也擅长绘画。他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爱”和“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文学与绘画是他艺术生命的双翼。他的作品多以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 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 197‎ ‎*那么纪伯伦的这不可多得的礼物你想一睹为快吗?其实现在你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份,请打开课本50页,一起来欣赏这份特别的礼物。‎ 板书课题:组歌 浪之歌 雨之歌(荧屏出示浪和雨的图片)‎ 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哪位同学能对此谈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所谓“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或者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体裁较为短小,具有诗质的致密等。‎ ‎2、字词学习 ‎(1)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炽热(chì) 祷词(dǎo) 礁石(jiāo) 馈赠(kuì) 夜阑人静(lán)‎ 彻夜不寐(mèi) 憔悴(qiáo cuì) 天穹(qióng) 千山万壑(hè)‎ 璀璨(càn) 镶嵌(qiàn) 翱翔(áo) 酷肖(xiào)‎ 吁 ‎(xū)长吁短叹 ‎(yù)呼吁 拗 ‎(niù)执拗 ‎(ào)拗口 ‎(ǎo)拗断 撒 ‎(sǎ) 撒向 ‎(sā) 撒谎 铺 ‎(pū)铺设 ‎(pù)床铺 散 ‎(sàn)散落 ‎(sǎn)散漫 纤 ‎(xiān) 纤细 ‎(qiàn) 纤夫 冠 ‎(guān)王冠 ‎(guàn)冠军 ‎(2)掌握下列的多音多义字 憔(qiáo)憔悴 礁(jiāo)礁石 樵(qiáo)樵夫 谯(qiáo)谯楼 纤(xiān)纤细 阡(qiān)阡陌 钎(qiān)钢钎 歼(jiān)歼灭 璀(cuǐ)璀璨 摧(cuī)摧残 催(cuī)催眠 崔(cuī)崔巍 馈(kuì)馈赠 溃(kuì)溃败 谛(dì)真谛 蹄(tí)啼哭 蹄(tí)铁蹄 缔(dì)缔交 绽(zhàn)绽开 淀(diàn)淀粉 锭(dìng)锭子 躁(zào)急躁 燥(zào)干燥 噪(zào)噪音 操(cāo)操作 ‎(3)辨析形似字 ‎(4)词语积累 ‎ 生生不息:不断地成长、繁殖。‎ ‎ 津液:中医对体内一切液体的总称,包括血液、唾液、泪液、汗液等。‎ ‎ 冷却:物体的温度降低或使物体的温度降低。 俊俏:(相貌)好看。‎ ‎ 衷情:内心的情感。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 夜阑人静:夜深人静的时候。阑:将近。 馈赠:赠送(礼品)。‎ ‎ 彻夜不寐:整夜不睡觉。彻:通,透。寐:睡。 天穹:天空。‎ ‎ 璀璨:形容光彩夺目。 纤细:非常细。‎ ‎ 何其:多么(多带有不以为然的口气)。 启迪:开导;启发。‎ ‎ 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心扉:指人的内心。‎ ‎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 清润:清亮湿润。 炽热:极热。‎ ‎ 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 坚忍:(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 倾诉:完全说出(心里的话)。‎ ‎ 长吁短叹: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形容发愁的神情。吁,叹息。‎ 197‎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 酷肖:酷似。 千山万壑:形容重山叠岭。‎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 不动声色:指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然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动,变动,变化。声色,说话的声音和脸色。‎ 鸣锣开道:封建社会官吏出门时,车马前面有人敲锣要别人让路。现常用来指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舆论,开辟道路。‎ 盛气凌人:以骄傲的气势压人。形容骄傲自大,气势逼人。盛气,态度傲慢。凌,欺压。‎ ‎3、听读把握形象,体会情感 播放浪和雨的FLASH动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边听边欣赏画面,同时思考:你看到了怎样的浪和雨的形象?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并找出文中有关语段。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且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 的浪 的雨 预期交流成果:‎ 热情洋溢的浪 一往情深的浪 无比忠诚的浪 多情浪漫的浪 ‎ 温柔善良的浪 痴情的浪 缠绵的浪 任性的浪 滋润万物的雨 让山河欢乐的雨 让花草欢笑的雨 ‎ 传递爱情的雨 充满爱心的雨 启迪心扉的雨……‎ 三、感知课文的内涵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在这首散文诗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眠”,在星空、美人鱼、礁石和情人组成的画面中,它发出永恒的共鸣,“时而歌唱。时而叹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叹息。‎ 也因此,我们方可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 ‎“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 在这里,我们恰恰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 诗中海浪的形象是极为感人的。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到在情侣的脚下。面对她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他亲吻她,还容忍了她的“任性”。但与海岸连在一起的“礁石”,却不同情她、理解她,不管她如何向他献媚、微笑,倾吐心声,始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他这种态度,使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寂静的夜晚,大地万物都在睡神环抱中沉沉酣睡,唯有她辗转反侧,难以安眠。然而,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出 无限的忠诚。海浪对海岸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 海浪除具有人的特点,能借以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外,还具有浪的特点。如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情感的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的举动等等。‎ 四、学习《浪之歌》。‎ ‎ 1.再读课文 浪唱出了怎样的歌?学生讨论、交流。‎ ‎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 ‎5—7节:人世间的守护神,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 第一部分(1~4),描写海浪与海岸的恋情。‎ 197‎ 作者在开头就用拟人手法把海浪与海岸比作一对情人,为人们描绘出一位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变化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侣的脚下。面对她这诚挚炽热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他亲吻她,还容忍了她的“任性”。‎ ‎ 第二部分(5~7),描写海浪作为守护者守护着人间世界。这部分比上一部分的女性化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在星空、美人鱼、礁石和情人组成的画面中,它发出永恒的共鸣,“时而歌唱,时而叹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叹息。‎ 透过浪花、海岸这些形象,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自己,想起对祖国炽热而苦苦的恋情。熟悉诗人的人都知道,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他少年时代,为了生存,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立志报国的诗人,又被“莫须有”地遭到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这种因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而在本文中,作者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但是当“山崖”对海浪的态度是装聋作哑,置之不理,山崖的这种态度,使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寂静的夜晚,大地万物都在睡神怀抱中沉沉酣睡,惟有她辗转反侧,难以安眠。然而,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出无限的忠诚。海浪对爱情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情厚爱的反映。‎ 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 ‎2、诗中的海浪形象是极为感人的,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具体体现在: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涨潮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退潮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到情人的脚下。 ‎ ‎3、面对海浪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怎样表现的? ——海岸是异常感激的。把海浪紧紧地抱在怀中,亲吻她,还容忍她的任性。 ‎ ‎4、与海岸连在一起的山崖是如何对待海浪的呢?海浪对山崖的这种态度是怎样表现的呢 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 ‎ ——山崖对海浪的态度是:不同情、不理解,不管她如何向他献媚,微笑,倾吐心声,都始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对山崖的这种态度,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是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了海浪对爱情的无限忠诚。这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在这首散文诗中,作者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她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5、 “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死神的怀抱。”这句话如何理解?‎ ‎——(1),“纵使”,至少在汉语里,有鲜明的强调意味,用在这里,使文意为之一紧,因而在效果上不仅获得了某种转折的味道,而且使这段话在语义层次上变得更为丰富和有气势。和诗的结尾连在一起,凸显出诗人一种类似于我们所熟悉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形象。‎ ‎2、师:有人说,《浪之歌》是一首情诗。那么它是不是一首单纯的情诗呢?饮水思源,读文寻根,要对这个问题寻根究底,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纪伯伦,去了解一下他的内心世界吧!‎ 教师荧屏出示资料,指一生读:‎ 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中——是我悸动的心脏。”‎ ‎*现在说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明确: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倾诉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海岸其实喻指祖国,浪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海岸对爱情的这种执着,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折射。)‎ ‎*你觉得那些段落最能表达这种感情呢?你能传达出这种感情吗?请你带着这种新的感受,这种对祖国的深爱,再来为大家读一读。 指生朗读。‎ 197‎ ‎3、有的人认为这首诗不仅仅表达了爱国之情。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呢?‎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浪对美人鱼、对有情人、对礁石、对落难的人、对美女丽人也有着同样的爱,尽管礁石对它的态度是冷漠无情的。可见,浪还是一个博爱者。纪伯伦曾在他的诗中写到“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我爱故乡,爱祖国,更爱整个大地”。而这种博爱思想很好地体现在这首诗的第五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体会作者的这份深情。‎ 学生齐读第五段。‎ ‎4、诗植根于情,作者写作散文诗,其根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可感的想象来传情达意。这在文学手法上叫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借物抒怀(托物抒情)。《浪之歌》借海岸与海浪这对热恋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炽热的爱,而《雨之歌》借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无私奉献的情怀。‎ 五、小结 这是首清丽流畅,极富浪漫与抒情的散文诗,爱与美的主旋律回荡其间,令人陶醉不已。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拥有一颗善感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去感悟人生的无数哲理吧 六、作业 以读处理第一题,完成第二题。‎ 第二课时(雨之歌)‎ 一、反复朗读感悟 二、感悟文本 这首散文诗的绝大部分,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值得注意的是在诗中对拟人手法的灵活的多方面运用:一方面是对雨的拟人化处理,从第三节“我哭”开始,由此引起一系列相关意象——‎ 花草,云彩和田野等等——”相应加以拟人化,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时时在变化,或拟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拟人很微妙地转换为拟物,例如第六节“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行进”,似乎又获得了一只鸟的形象,此外,除了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象之外,一些抽象的事物也常常被拟人化,如第二节“清晨的女儿”中的清晨,以及第五节“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中的死亡,可以说是运用于无形。 ‎ 文中的空间感依然是宽广浩大的,天上地下,雷电云雨,山河湖海,无所不至,但由于拟人手段的广泛运用,使文中的世界成为一个“人之境”。不过,直到第七节“窗户上的玻璃”和“敏感的心扉”出现,才真正引出了人的世界。‎ ‎ ‎ 原来,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存在,有了他们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他们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 也是因为人的存在,雨才获得了一种新的使者的身份——在潺潺的雨水中,我们敏感的心灵常常被引领着去触及那些平日常常离我们很遥远的记忆、梦想,一个深邃的精神的世界。‎ ‎ ‎ 在自然界中,雨水意味着一个循环,正如爱情在人类世界中意味着一个循环,它滋润生命,传递着生命的能量,使之生生不息。纪伯伦散文诗中的世界总处在运动之中,叹息、泪水和微笑只是人类世界运动过程的诸面,而自然,乃是人类世界的一面运动着的镜子。‎ 三、问题探究,学习《雨之歌》‎ ‎ 1.指名配乐朗读《雨之歌》,作者在短小的篇幅里分别用了哪几种形象来描绘雨?‎ ‎——银线,珍珠,传情的信使,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田野的微笑。‎ ‎2、思考“雨”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它具有怎样的作用?用文中的词语加以概括明确 ‎——雨在文中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歌颂了无私的爱与奉献精神。‎ 她的作用是滋润万物、装点千山万和、镶嵌绿叶大堤、使花草昂头挺腰绽开笑脸、解除田野难耐的饥渴,还可以启迪敏感的心扉。‎ ‎ 3、作者运用于怎样的手法描写雨的形成、雨的降落、雨的终止的?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雨的形成说成是“从湖中升起的”“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雨的降落是由于雷声为他“鸣锣开道”“是田野的微笑”;雨的终止是由于“彩虹挂青天”。 ‎ ‎4、你是怎样理解“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这句话的?‎ ‎(开放题,自由理解)‎ 197‎ ‎5、为什么“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根据第三段文意回答。‎ ‎——下了雨,河水涨了,可以浇灌田野、花草。‎ ‎6、用一句话概括1-4段的内容。‎ ‎——雨水滋润了大地。‎ ‎7、解释第六段中“吻”和“拥抱”在文中的意思。‎ ‎——指雨水浇灌花草、树木。‎ ‎8、这首散文诗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奉献者的赞美。 ‎ ‎9、文中有哪些富有哲理的诗句?说说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可。如“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等。‎ ‎10、在自然界中,雨水意味着循环,在人类世界中,什么意味着循环?为什么? ——在人类世界中,爱情意味着一个循环,她滋润生命,传递着生命的能量,使之生生不息。 ‎ ‎  四、对比拓展 ‎1、读了课文,你看到了怎样的一片海浪和雨呢?‎ ‎2、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海浪”和“雨”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的浪 的雨)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并说一说你的理解。‎ ‎——1、2题很简单,并答案并不一定。‎ ‎3、那么你能说说“海浪”和“雨”到底具有怎样的形象?‎ ‎——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 五、三、品读,感悟诗中美点 ‎1、导入:看来纪伯伦的这份礼物真的是蕴涵深意,饱含真情,如果你再深入品味,相信你会看到更多亮点,发现更多美点。接下来就让我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一篇来细细品读,可以自选角度,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情感、诗的抒情方式等进行,说一句或多句品析课文美点的话。‎ 预期交流成果:‎ ‎“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 作者想象紧贴着海浪的物理特性来写:海浪经过阳光的蒸发会变成水蒸气,脱离“海岸”,在文章里,“海岸”代表着祖国,“爱情”实际上是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而“空气”则是作者远离祖国的各种原因。‎ 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方法引导:(运用联想法)海浪在不停地翻滚,所以作者说“生性执拗,急躁”,而海岸却纹丝不动,所以说“坚忍而有耐心”。‎ ‎“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排比的作用很多时候是增强语言气势,但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时候,它可以形成舒缓的抒情,比方此处连续运用了“曾有多少次,当……”的句式,形成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读来娓娓动听,如浅唱低吟。‎ 分析拟人手法:浪的行为已经赋予了人的情态,但同时又具有浪的物理特性,如围绕坐在礁石上的美人鱼跳舞,与礁石同席对饮,流利的语言增强了文章辞色韵律上的美感。‎ 在此渗透穿插作者写作的背景(荧屏出示):‎ 197‎ 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让他深深地依恋,也赋予他艺术的灵感,然而他的祖国却一直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12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远万里随母亲去了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5岁时,他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18岁时,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驱逐出境,他再次被迫离开祖国,返回美国。在这期间,他的母亲、长兄和小妹相继亡故,饱尝痛失亲人之苦。应该说,祖国并没有给予他太多温情,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 引导领会:礁石的“纹丝不动”、“面无笑容”象征什么?‎ 明确:纪伯伦在国内的时候,遭到了当局者的排挤和驱逐,被迫离开他热爱的祖国。但与故土的别离并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之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作者对祖国的爱一直是那么炽热。在《浪之歌》里,作者曲折地表达了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热爱和苦苦的恋情。‎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分析比喻的形神兼备。自然特征:把雨比作珍珠,两者均晶莹剔透;雨化作清晨的朝露,点缀在花草之上。‎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分析拟人的运用:山河的欢乐缘自何处,花草的绽放因何如此?是缘于与对万物生灵的滋润。‎ ‎“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这句话学生可能不易理解,教师点拨:文章是经由母语作为中介的译作,“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一句在语意上比较含混,但基本不影响全篇的理解。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生活就是这样,它从愤怒的雷电脚下开始,然后在安谧的死亡的怀抱里结束。‎ ‎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这个语句的理解,老师可播放雨水的循环的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在自然界中,雨水意味着一个循环,正如爱情在人类世界中意味着一个循环,它滋润生命,传递着生命的能量,使之生生不息。‎ ‎2、教师归纳学生发言,作如下小结:‎ 同学们赏析的内容,综合起来,有如下美点:‎ 第一,形象之美。‎ 在《浪之歌》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爱 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分难舍。不仅如此,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还被融入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第二,意蕴之美。意蕴,就是渗透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理性内涵,是读者能够体味得到 的作品内在 的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及某种人生情义。在《浪之歌》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界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这里,海浪 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 的坚定的声音。‎ 第三、表现之美。‎ 两首散文诗的表达之美,美在语言 的清丽流畅,美在诗中语义的递进伸展,美在丰富的想象,美在作者的想象与海浪和雨水 的自然物理特性相贴合,美在比喻、排比、对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六、拓展阅读 推荐纪伯伦中其他三首:,要求学生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文诗中的佳句。以下是《花之歌》原文: ‎ ‎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去,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197‎ ‎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比的独眼向我凝视。‎ ‎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 五、小结 语言特点:‎ ‎1、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 ‎ ‎2、用拟人手法赋予“浪”“雨”人的灵性,想象新奇。‎ ‎3、成语、双声叠韵词、文言词的使用,有文采。‎ ‎ 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六 、布置作业 ‎ 1、研讨与练习二。 2、模仿本文写法,可以“ 之歌”为题写一首散文诗。‎ 七、板书 拟 《浪之歌》——海浪 海岸的情人 炽 人 人间世界的守护者 热 杰 《雨之歌》——雨 滋润万物 深 作 “传情的信使” 情 ‎ ‎ (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 ‎ 综合性学习 寻觅春天的踪迹 一 教学目的 ‎1学会用心观察、勤于记录,了解春天对于生命成长的意义。‎ ‎2在寻觅、观赏、赞美春天的过程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学会用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有灵性地抒写自己对春天的感悟。‎ ‎3培养热爱春天的情感和对自然初步的观赏能力,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二 教学重点 学会用心观察、勤于记录,了解春天对于生命成长的意义。‎ 三 教学难点 在寻觅、观赏、赞美春天的过程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学会用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有灵性地抒写自己对春天的感悟。‎ 四 教法设计 自主探究 创设情境 五 学法指导 观察 发现 探讨 六 教具使用 常规 七 课时安排 两周观测 一节课堂活动 ‎ 八 板书设计 九 教学步骤 活动设计:‎ 活动1:春天的足迹 ‎1、通过网络、书籍或请教他人等方式了解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比如:“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时间、特征等。‎ ‎2、在校园里、社区中或家庭内,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以“自然日志”的形式记录下它们在春天的变化。‎ 活动方式:小组合作 活动准备:选择好观察目标,了解“自然日志”的写法。‎ 197‎ 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在记录方式上可以是文字与图片(比如照片)相结合的形式。‎ 例如 观察时间: 观察对象: 观察主题:冬青叶片在春天的生长 参与观察人员: 记录员: ‎ 观察记录:前两天冬青的枝杈顶端抽出了几片新叶,今天我们来看时这些新叶的数量增加了很多,好像突然冒出了好几节。叶片是粉嫩的翠绿色,在阳光下是半透明的,和老的浓绿色的叶片呈现完全不同的感觉。‎ 观察感受:朱自清在《春》这篇文章里描写春天的小草是“嫩嫩的,绿绿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冬青新叶也是这番感觉。春天真的有魔力,她让生命在她的季节里不知不觉就焕发出成长的气息。‎ ‎3、请科学老师对学生的“自然日志”进行评价。‎ 相关链接:‎ ‎(1)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二十四节气释义————说说你所知道的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道 ‎(3)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正月 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二月 惊蛰闻雷米似泥 ,春分有雨病人稀,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佳 三月 风雨相逢初一头,到处棉花豆麦佳,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四月 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到处棉花豆麦佳,定主蝗虫损稻禾 五月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 六月 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七月 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八月 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九月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天晴,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高 十月 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十一月初一有风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灾魔,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十二月初一东风六畜灾,倘逢大雪旱年来,若然此日天晴好,下岁农夫大发财 ‎(5)节气与气象的农谚 ‎ “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种。”上元若下雨,清明定放晴。‎ ‎“顶看初三,下看十八。”每月初三日与十八日若有雨则继续下。‎ ‎“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则直至清明这段期间雨量较多。‎ ‎“春寒雨多,冬寒雨散。”春天若天气寒冷,雨水必定多,但冬天天气寒冷,雨水必稀少。‎ ‎“春黑冬白,雨仔泄泄。”春天满天布黑云,冬季满天白云,则细雨绵绵,下不停之意。‎ ‎(6)二十四节气推算 立春正月节 雨水正月气 惊蛰二月节 春分二月气 清明三月节 谷雨三月气 立夏四月节 小满四月气 芒种五月节 夏至五月气 小暑六月节 大暑六月气 立秋七月节 处暑七月气 白露八月节 秋分八月气 寒露九月节 霜降九月气 立冬十月节 小雪十月气 大雪十一月节 冬至十一月气 小寒十二月节 ‎ ‎(7)观察日志记录形式:观察时间、观察对象、观察主题、参与观察人员、记录员、观察记录、观察感受等。‎ 活动2:春天的赞歌 ‎1、在课堂上开展“一句话形容春天——一段话描写春天——一篇文章抒写春天”‎ 197‎ 的写作练习。‎ ‎2、将同学们优秀的习作整理编排出一期黑板报。‎ 活动3:诗情画意的春天 ‎1、教师先组织学生欣赏一些“诗配画”和“画配诗”的作品,然后讲述一些有关的故事,给予学生以这方面的知识和启发。‎ 比如:“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故事,告诉学生无论是“诗配画”还是“画配诗”,首先要能理解诗歌或绘画作品的题意,另外要懂得巧妙构思和选择适当的表现手法,就好像写作一样,仔细审题,选择新颖的表现角度,巧妙地构思都是一篇成功习作的因素。另外我觉得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作品是很好的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的例子,比如他在《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里所展示的一幅作品,就极好地启示学生,以我手写我心,以我手画我真将是多么可贵的。‎ ‎2、请同学们说出有关“诗配画”和“画配诗”的作品,进一步了解这种形式的创作。‎ ‎3、展示并解说自己小组或个人课外制作的“诗配画”和“画配诗”的作品。‎ ‎4、由全班同学根据“诗画配合是否恰当,画作诗作选择是否富有意境和情趣,作品是否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等要求投票选出“我们最喜欢的作品”。‎ 课后练习 ‎ 春天来到,百花盛开,请围绕寻觅春天为主题开展一次语文活动:‎ ‎1 设计活动流程 ‎ ‎2 请说出你所知道的春天的现象 ‎ ‎3 举出有关春天的古诗词 ‎ ‎ {写出2首}‎ 十 教后感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 ‎《敬畏自然》一文是对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与思考。作者对长期支配人们的一些观念进行了质疑,并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命题,强调“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告诫人们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文章富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极富意韵,所以本课应把抽象的道理具象化,整体把握课文时应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具体研读课文时力图通过情景教学法、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等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来理解文本,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体会作者深邃的忧患意识,认识自然,爱护自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引导;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教学难点 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①预习文章,自学字词,弄清文意。‎ ‎②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①准备与自然、保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 ‎②准备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教学实施】‎ 一、创设槽境,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三组图片:‎ ‎(一)认识自然 197‎ 课件展示:自然风光旖旎的图画。如:青草如茵,树木成林,海滩似玉,白沙如带,绿洲如茵,鸟飞长空,鱼翔浅底……等美丽的海岛风光画卷(播放轻音乐)。‎ ‎(二)认识人类 课件展示:人类历史上取得的骄傲成绩。如:四大发明,人类登月,神州六号发射场景……‎ ‎(三)认识人类与自然 课件展示:登山,横渡,航天航空,空气污染,森林毁灭,土地沙化,动物锐减,非典,禽流感……‎ 学生看后谈感受,教师给以评价:‎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母体,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她的庇护,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然而随着人类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破坏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阅读本文后,也许我们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整体感知,台作探究 ‎1.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ūn)鹏 斥鴳(yàn) 蓬蒿(hāo) 咫尺(zhǐ) 狼藉(jí) 相形见绌(chù) 美味佳肴(yáo)‎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2、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段。‎ 学生阅读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说法错误,认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窃笑人。(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二)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1.学生阅读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2·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如:‎ ‎(1)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 ‎(旧石器、新石器……)‎ ‎(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 。 一 ‎(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 ‎(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4)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 ‎(5)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197‎ ‎(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 ‎(6)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 学生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质疑,讨论问题。(学生交流看法。)‎ ‎①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 ‎②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③自然界有目的吗?‎ ‎④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⑤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⑥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3、反复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划出文中对你有启发的语句,并思考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哪个语段或句子点明了此观点?‎ 明确: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散文的笔触,深入浅出地为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先天不足”。流露出对人类现状的深深担忧,号召人类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理解自然。点明观点的部分是最后一段。‎ ‎(2)大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当你凝视着灿烂的星空,当你与花相视、沉浸在“人花相视久,无语醉初春”的境界,当你为少女那无以言状的美而怦然心动,当你为生命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惊奇的时候,难道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没有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和敬畏的情感吗?作者眼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呢?‎ 明确:作者眼中的大自然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 ‎(3)为什么要“敬畏自然”?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人类却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其实,自然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个要素。只有认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1、课文中作者将人类智慧和大自然智慧做了哪些方面的比较?‎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第一,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第二,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第三,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第四,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创造了宇宙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智慧所不及的。‎ ‎2、作者认为,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是何种关系?‎ ‎(1)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2)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理所当然,人类应该爱护自然。‎ 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 ‎1 、“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敬畏”,从字面上说,是又敬重又畏惧。敬重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课文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197‎ ‎。这些话都充满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 畏惧这层意思有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人之“敬畏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2、“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在不存在?这个“智慧”,这个“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课文所说的“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都是拟人化的说法,把宇宙比拟为人,将宇宙的一切,都设想为造物主的创造,那么这种创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作者说:“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就是拟人的说法。‎ 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宇宙智慧与人类智慧成为相对的两个概念,二者就具有可比性。但是,拟人手法毕竟是拟人手法,如果走火入魔,认为宇宙间存在一个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的“上帝”,那就会走向宗教。‎ ‎3、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只要想想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就会觉得精巧了。生物学家研究得越精细,越觉其精巧。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是想想这样小小的生命怎么会长成这样的,苍蝇怎么会有复眼,蚊子怎么能够吸血,不能不觉奇妙。灰尘也是物质,何以如此微小,假如深入地探究到它的内部结构,也会觉得精巧。‎ ‎4、 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 照作者的说法,人,这种智慧生物其本身就是宇宙智慧的创造,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大概念,既包括低级形态,又包括高级形态的概念;一个是小概念,单指低级形态。所谓“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这里所说“宇宙智慧”是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人之于宇宙,有如头脑之于全身,这就容易理解人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了。头脑的认识、头脑的思维当然就是一个人的认识、一个人的思维,这就容易理解这一串话语了。再则,也说明人与宇宙是休戚与共的,例如,公害,破坏宇宙机体是宇宙的痛苦,也令人痛苦,所以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反之亦然。‎ ‎5、“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用拟人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区别只在于高级生命形态与低级生命形态之分,而高级生命形态正是从低级生命形态中产生的,所以低级生命形态,即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隐藏着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诸如山崩之前是寂然无声的,山体在不断破坏,石头里有“生命的呐喊”,却暂无声息,那就是一种“沉默的声音”。‎ 三、语言品味.互动探究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意,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例:‎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理解: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灾难,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 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197‎ ‎(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3)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4)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理解:此二句说明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 ‎(5)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理解: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6)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理解: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2.学生齐读这些句子,再次品味语言的形象性。‎ 对比手法的运用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比较人类智慧和自然的智慧,通过在高科技、认识史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作者把创造人归功于自然,文章中这样写道:“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多方面的对比,大量的论据证明了大自然的智慧是人类所不能及的。‎ 拟人、反问修辞手法的运用 本文属于议论性散文,但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全文使用了议论这种表达方式,通篇有论述的内在逻辑,但是它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并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如文中所说的“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都是拟人化的说法,把宇宙比拟成人,起到了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这一反问句的使用使语气更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起到了发人深省的作用。‎ 因此本文不像其他议论文那样枯燥。本文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使文章生动形象,又具有极强的说理性,使人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也对作者的观点心悦诚服。‎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人类狂妄愚昧做法的批判和反思,对人类的智慧与生命和自然的智慧与生命的探索及推想,提出了人类智慧只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命只是自然界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一切均是生命的观点,由此呼吁人类应重新审视自己,重新看待自然万物,善待一切,敬畏自然。‎ 论述方式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最后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人类之所以应该敬爱自然的理由申述完毕,自然引出结论。‎ 四、质疑思辨,拓展研究 ‎(一)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辨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 教师相机启发或引导:‎ ‎1.如果说至今人类的成就(一万年后)还是可笑的,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2.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3.我们对自然正确的看法应当怎样?‎ ‎4.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自然界有目的吗?‎ ‎5.人类有好有坏,大自然是否也一样?那么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二)读着作者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参考:‎ ‎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197‎ ‎2.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的身上,我们应该知道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3.自然界的法则不是竞争,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合作、节俭和艺术性;作为人类,我们伟大之处与其说是我们能够改变世界,还不如说我们仅能够改变自我。‎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泪,不是我的眼泪,更希望不是地球母亲落下的最后一滴带着绝望的泪!‎ ‎5.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五、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由引论到本论,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本文的语言也极有特色,富有文学色彩,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洒脱峻丽,读来爽心悦目。‎ 六、延伸扩展作业 ‎ 课外查找并阅读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短文,在札记本上写下你的阅后札记。‎ 附:板书设计 议论性散文:既有议论文的形式,也有文学的色彩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3.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学方法 ‎1.文献法。课前收集并整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上课初始全班交流,图示投影显示,文字资料或朗读或投影,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体验法。角色虚拟,“‎ 197‎ 假如你是108岁高龄的罗布老人热合曼,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思维,畅想表达。‎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西北地区地图、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展播;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文意;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探求文章的写作轨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读课文,从写法上探究,体味文章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延伸想象,拓展思维,畅想表达。‎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教师出示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同学们,请看这里的颜色,这是沙漠的标志,而地名却叫“罗布泊”。“泊”就是湖泊,罗布泊原本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荒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请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 设计(二)‎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设计(三)‎ 同学们,你听说过罗布泊吗?它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地面气温高达‎70℃‎,气候十分恶劣,不仅人迹罕至,天空中就连飞鸟也不见一只,真是“千里鸟飞绝,万里人踪灭”。可你知道吗?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那它又是为什么变成了现在的死湖呢?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请听报告文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二、资料展播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图片,可由投影显示。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西北地区地图”“茫茫大戈壁”“青海湖”“月牙泉”“探险乐园罗布泊”“沙漠风光图”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整体感知。‎ 教师提示需要掌握的词语:‎ 萧瑟(xiāo sè):形容冷落、凄凉。‎ 和煦(hé xù):温暖。‎ 干涸(hé):(河道、池塘等)没有水。‎ 吞噬(shì):吞食;并吞。‎ 裸露(lù):没有东西遮盖。‎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2.学生熟读课文。‎ ‎3.教师提问:同学们,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呢?‎ 明确: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这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这篇报告文学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提问:针对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明确: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4.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材料的?‎ 197‎ 开头是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内容提要:‎ ‎——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绿洲”、“仙湖”。‎ ‎——罗布泊为什么消亡?关键词是“改道”、“四盲”。‎ ‎——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是“青海湖”、“月牙泉”。‎ 全文充满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而痛惜。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是课文的基本理念。课文又涉及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用历史的教训,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 ‎4.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概括文意,归纳要点。‎ 明确: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泊消逝于20世纪70年代。‎ 消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罗布泊的消逝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迅速恶化,沙漠在扩张。‎ 同样的悲剧还在上演,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 ‎5.教师总结: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归纳一下变化的原因。‎ 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现在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变化的原因,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2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荒漠化。‎ 当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也是开发,问题是当年的开发没有考虑水资源,简单的以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顾了上游不顾下游。‎ 从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3.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 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先看对比手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看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197‎ 再看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再看直接抒情。例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2.提问: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对西部大开发应提出哪些忠告?‎ 学生讨论。‎ 明确:“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沙化。‎ 当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也是开发。现在西部大开发也同样是开发,一定要注意克服盲目性,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五、品读课文,从写法上探究体味文章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理解文中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简介报告文学: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经过文学加工而成。报告文学首先是它的真实性,然后才是它的文学性。所以本文中的材料全都是真是的。)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作者在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叙述事实、列举数据都真实可靠。但是报告文学不同于调查研究报告,是富有文学性的。即使引用史书,引用前人著作,也注重形象的描绘,让人回到遥远的过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形象地描写了今日罗布泊,特别是对枯死的胡杨林的描绘,对罗布泊荒漠的描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写得形象鲜明,情境凸现,饱含痛惜之情。‎ 报告文学与消息、评论、通讯的比较 报告文学与消息、评论、通讯等的相同之处。‎ 报告文学与消息、评论、通讯等同属于广义上的新闻范畴,都是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而且一般应为社会公众近期较关心的事件。‎ 报告文学与消息、评论、通讯等的不同之处。‎ ‎①时间性上,消息、通讯是最强的,基本都是当天或前一两天以内的事情,突出“新”的特点。评论相对稍差,但也是紧随消息之后的舆论观点等。时间性虽不如消息,但相对来说时间性也是很强的,必须是对近日发生事件发表的看法。报告文学在时间性上相对差许多,有时是已发生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深入调查和细致报导,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从采访、组稿、写作完成到发表前后有一、两年的时间;《哥德巴赫猜想》是在陈景润研究成果面世好长时间后创作的;本文也是记述探讨了罗布泊消失几十年后再度被人们关注所写的一篇报告文学。但无论事情发生到稿件发表时间长短,其内容必然是在某一时期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②表达方式上,消息、通讯一般以记叙为主,以极简单的评论为辅,有时没有评论。评论主要以记叙、议论为主,表明某个党派、阶层、团体或个人的观点。报告文学则可以广泛灵活地应用各种表达方式。‎ ‎③文章目的上,消息、通讯只是将事情公之于众,使人们了解最新发生的事情。评论则代表某一社会力量的观点和利益,引导舆论导向,阐释事件动态。报告文学则是对某一事件、现象的历史,发生发展的渊源、经过,事件造成的后果、影响,涉及到的社会范围,将来的可能发展趋势及影响作深入调查、了解、反思,其思想内涵、感情色彩、社会意义比前两者深刻得多,丰富许多。‎ 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句子评析,试用替换法揣摩文句。‎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体味真实性 文章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真实可靠。‎ 如:《汉书·西域传》记载了……‎ 197‎ 另据史书记载……‎ 如:“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一万多立方米”。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平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作者引用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2)感受形象性 具体表现在对比、拟人、排比手法的运用。‎ ‎①对比手法 集中表现在三、四自然段。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 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②拟人手法 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如果替换为“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 如写罗布泊,“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如果替换成“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你会看到一片荒漠,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那就逊色多了。‎ ‎③排比 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④注重想象描绘 如:“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注重想象描绘,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罗布泊当年的美丽。如替换成“据史书记载,罗布泊水域辽阔,周围万顷绿地,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比较一下,效果如何?‎ ‎(3)体会抒情性 理解作者的忧患意识。‎ ‎(多媒体显示)‎ 体会下列句子的思想情感。‎ ‎(1)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学生细细体会,并相互交流。‎ 明确:‎ ‎(1)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2)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3)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 学生齐读评析过的语句,仔细体味其形象性、抒情性。‎ 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 ‎(明确: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感情色彩,直抒胸臆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罗布泊消失的痛惜之情。作者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 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对西部大开发应提出哪些忠告?‎ 197‎ 明确: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现在西部大开发也同样是开发,一定要注意克服盲目性,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六、课堂小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是生生所系。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地期盼,还是无助和茫然?让理性回归吧,让智慧插上理性的双翅,让睿智赶走狂热,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罗布泊的悲剧将不会再重演。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铁肩担道义,妙手绘蓝图。‎ 七、延伸想象,拓展思维,畅想表达 ‎1.实物投影,展示108岁高龄的罗布老人热合曼的图片。‎ ‎2.畅想表达 如果你是世纪老人,你该如何向人讲述罗布泊的百年沧桑?‎ 教师提示:‎ ‎(1)“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2)“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3)从出生到20岁,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象要丰富,要有情调,用拟人化的口吻最好。‎ ‎(4)从20岁~60岁,紧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5)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 ‎(6)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 ‎3.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 八、布置作业 ‎1.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请上网浏览,查找相关信息,看看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2.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题目。‎ 整个罗布泊地区,东迄玉门关,西至铁干里克,南达库姆塔格山,北到库鲁克塔格山,面积约有10多万平方公里,同中原和华东地区的一个省差不多。仅库姆塔格沙漠就有20000平方公里,干涸的罗布泊古湖盆有3000平方公里,现代湖盆也有2500平方公里。这样大的地区水却十分缺少。(甲)据记载,这一带的年降雨量只有‎10毫米。地下水倒有,但却酷咸不能饮。(乙)任何出入罗布泊地区的旅人,都是从四五百公里的地方带足淡水。(丙)水就是生命。(丁)再一个就是风沙剧烈。罗布泊地区几乎无日不风,每年有八级以上的大风80多天,通常都是四五级风。古人有写流沙的诗:“无端昨夜西风急,尽卷波涛上小岗。”这里真是波浪滔滔,排山倒海。第三是高温,特别是夏季,最高气温常在‎50℃‎左右,地面温度可达‎70℃‎。‎ ‎1.这段文字说明了罗布泊地区的三大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就是为了寻找救命的水而蒙难的”这句话是从这段文字中抽出来的,应把它插回哪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短文引用古人写流沙的诗有何作用?‎ ‎4.这段文字中带点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缺水 风沙剧烈 高温 2.D 3.突出罗布泊地区风沙剧烈。4.不能,用“几乎”是接近每天都有风,但不绝对。‎ 撒哈拉的变迁 ‎1“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体积“撒哈拉”‎ 197‎ 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 ‎2然而撒哈拉并不是西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3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待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缺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温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为大沙漠。‎ ‎4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0000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疏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5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第1段末尾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答:( )—( )—( )—(沙漠)‎ ‎3.第4段开头划线的“当然”、“也”、“无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加以解说。‎ ‎4.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 板书计划:‎ 牛马成群 “四盲” 无草 无树 无水 绿林环绕 ———————— 飞鸟绝迹 水如明镜 人迹罕至, ‎ 目光短浅 急功近利 ‎ 仙湖 —————————————— 荒漠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 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 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设计]‎ ‎1、课文类型:略读 2、设计时数:2课时 3、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一)‎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 ‎ 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设计(二)‎ 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北极旅鼠也在其列,让我们跟随位梦华先生一同前往北极,见识一下这个跟老鼠差不多的小东西。‎ 设计(三)‎ 一对北极旅鼠一年竟能繁殖967118只!奇不奇?一旦旅鼠太多了,毛色竟会变化,灰黑色变成橘红色,招引天敌吃掉自己,奇不奇?如果死不成,数百万只旅鼠就汇集起来,直奔大海,跳将下去,奇不奇?所有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什么,科学家们研究好几个世纪了,至今没有解开谜团。这篇《旅鼠之谜》就详详细细地讲述了旅鼠的一个个奥秘。‎ 二、作者简介 197‎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地质学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级》、《南极之梦》等 。‎ 三、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媲美(pì) 挑衅(xìn) 笃信(dǔ) 迷惘(wǎng)‎ 啮齿(niè) 滑稽(jī) 徘徊(huái) 逃窜(cuàn) 2.解释下列词语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笃信:忠实的信仰。笃:忠实,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四、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几大奥秘? 明确: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 ‎ ‎(一)旅鼠繁殖能力惊人: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 ‎(二)旅鼠繁殖能力不仅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自杀现象,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三)死亡大迁移,数百万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3、旅鼠的“疑问”:‎ ‎(1)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如果人类照我们这样繁殖,结果会怎样呢?‎ ‎(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万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2)我还想:当人类数量急剧膨胀,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时候,你们能像我们这样大规模地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吗? ‎ ‎4、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之后由各组选代表发言,共同交流。‎ A、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提示: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 ‎ B、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 ‎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 C、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课后写成书面文字。)‎ 学生可能有的答案:‎ l 大自然有许多奥秘人类还无法解释,有待继续研究 l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否则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l 在位梦华和丹尼斯身上我们看到了为科学的崇高献身精神 l  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l  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自然课文的研究对象 l  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调节机制,一旦被破坏,就会向新的平衡转化 l    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当觉悟:人类也应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 ‎5、《旅鼠之谜》课文详解 197‎ ‎1.文段分析 ‎ 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上徘徊,希望能找到一块值得保存的文物作纪念,但转了半天一无所获,却突然从草丛里跑出一只老鼠来,它一看苗头不对,知道出来得不是时候,便仓皇逃窜。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它跑了半天,找不到一个洞口可钻,我急中生智,摘下帽子把它扣住了。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帽子里取出时,突然过来一个高个子的白人,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你捉到了什么好东西?”‎ ‎ “是一只老鼠。”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是一只田鼠。”‎ ‎“不。”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 ‎ “真的?”我惊叫起来,“这就是北极旅鼠?除了颜色深一点之外,它看上去与我们家乡的田鼠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我仔细地端详着它那黑色的绒毛和尖尖的嘴巴,近乎自言自语地说。‎ ‎ “是的,这就是神秘莫测的北极旅鼠,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说着,他递给我一张名片,并自我介绍说,“我是丹尼斯,从纽约来的。”‎ 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是纽约动物协会的成员。‎ ‎ 段析:以上是文章第一部分,偶然之间发现一只旅鼠,简单点出它不同寻常,领起全文。‎ 他坐到草地上,抓起那只旅鼠,很内行地让它张开了口,露出了尖利的牙齿:“它们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在所有动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虫在内,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它们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直直地望着我。‎ ‎ “意味着它们繁殖得很快呗。”我半开玩笑地回答说。‎ ‎ “繁殖得有多快呢?”他追问道。‎ ‎“这,……”我无言以对了。‎ 段析:开始探讨旅鼠极强的繁殖能力。‎ ‎“让我们算笔账你就知道了。”他把老鼠放进一个纸袋里,从背包中取出了本子和铅笔,“一对旅鼠从三月份开始生育,假使它们一年中生了7窝,每窝12只,一共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和女儿。再假设每胎都是6公6母,则为6对。20天后,每一胎的6对开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432只。40天后,第二胎有6对也投入了生育大军,它们一共可以生5胎,若每胎12只,则为360只。以此类推,那么,它们的孙子和孙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1 512只。这是第三代。不要忘了,40天以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对也开始繁殖了,它们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一共可生5胎,为2‎ ‎2.语言品味 ‎“突然”,自然引入文章的主角。‎ 又一个“突然”引入文章另一个重要角色。‎ ‎ ‎ ‎“惊叫”显示出“我”的意外惊喜之情,也表明旅鼠的不寻常。‎ ‎ “神秘莫测”直接写出了旅鼠的不同凡响。‎ 画线句作必要交代,为下文作铺垫。‎ 画线句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旅鼠繁殖能力之强。‎ ‎ “一年”“七八胎”“12个幼崽”“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用准确直观的数据表明了旅鼠生殖能力之强。‎ 第一问第一答,“我还没有意识到旅鼠的繁殖能力究竟有多快。”‎ 第二问“我”无言以对,既预示将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答案,同时设置悬念,引起下文。‎ 准确的数据、科学的推算、奇妙的数字变化,使读者不知不觉被这小小旅鼠的巨大力量所吸引,所震慑。‎ 197‎ ‎ 160只。还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一生可以生出6 480只小老鼠。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25 920只,第六代为93 312只,第七代为279 936只,第八代,也就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批为559 872只。你看看,从三月份的2只,到八月底九月初就会变成967 118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50万只!天哪,这简直像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 推算的结果摆在我的面前,用手指着那些数字说。‎ 我迟疑地接过他的本子,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内心深表怀疑。于是自己动手,重新推算了一遍,所得的结果竟然和他的完全一致。“是的,”我喃喃地说,“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如此广阔的北极草原上,有时候,它们的密度竟能达到每公顷有250只之多!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看着我惊讶的表情,他显得有点得意。‎ 段析:以上三段是文章第二部分第一层,介绍旅鼠第一大奥秘——惊人的繁殖能力。‎ ‎“幸好它们只是一些小老鼠,如果再大一点,例如是兔子或者山羊之类,还不把地球上所有的草都吃光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不会的,大自然是要进行干预的。”他把本子收了起来,望了一眼那个盛老鼠的纸袋子,“实际上,旅鼠并非每年都大量繁殖,而是有节制的,并且有丰年和歉年之分,大约四年左右一个周期。在平常年分,旅鼠只进行少量繁殖,使其数量稍有增长。而在歉年或叫做小年当中,它们的计划生育很严,甚至可以使其数量基本上保持不变。只有到了丰年,当气候适宜和食物富足时,它们就像听到一声令下,齐心合力地大量繁殖起来,使整个种群的数量急剧地膨胀。一旦达到一定的密度,例如一公顷有几百只,奇怪的现象就发生了: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吵吵嚷嚷,永无休止,停止进食,似乎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这时的旅鼠不再胆小怕事,见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放面前它们都显得勇敢异常,无所畏惧,具有明显的挑衅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真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更加难以解释的是,这时候,连它们的毛色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灰黑变成鲜艳的橘红,使其目标变得特别突出。所有这些奇怪的现象加在一起,惟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释是,它们千方百计地去吸引像猫头鹰、贼鸥、灰黑色海鸥、粗腿秃鹰、北极狐狸甚至北极熊等天敌的注意,以便多多地来吞食它们。这与自杀没有什么区别,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敢死队差不多。”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在这个星球上,一切生物都在为了生存而竞争,而那些可怜的旅鼠怎么会想方设法去自杀呢?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去大量繁殖,不就可以避免这种悲剧!‎ ‎ “天文数字”形象地表明旅鼠惊人的繁殖能力。‎ ‎“迟疑”“深表怀疑”写出作者的震惊,侧面写出旅鼠繁殖能力的惊人。‎ ‎ “喃喃”再次写出“我”的惊讶。‎ 画线句用事实表明旅鼠数量之多。‎ 旅鼠根据不同的年景采取不同的生育措施,这种现象本身已经很奇异了。‎ ‎ “焦躁不安”“东跑西颠”“吵吵嚷嚷”在本身数量达到一定密度时就出现奇怪反常的举动,“似乎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 ‎ 面对天敌的异常反应。‎ ‎ ‎ ‎“敢死队”生动幽默地概括出旅鼠在密度过大时的反应。‎ 197‎ 段析:以上三段是文章第二部分第二层,旅鼠的第二大奥秘——对自身种群数量的控制能力和敏感,以及为减少数量而出现的自杀性的特殊反应。‎ 丹尼斯大约猜透了我的心思,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这就是旅鼠的第二个难解之谜。但是,无论怎样地暴露自己,因为它们的数量实在太多,而天敌的数量却总是有限的,要靠这种方法来减少数量收效甚微。因此,它们似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显示出一种非常强烈的迁移意识,纷纷聚集在一起,渐渐地形成大群,开始时似乎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到处乱窜,就像出发之前的乱忙,正在做着各种准备似的。但到后来,不知是谁一声令下,也不知道是由谁带头,它们忽然朝着同一个方向,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而且往往是白天休整进食,晚上摸黑前进。沿途不断有老鼠加入,队伍愈来愈大,常常达数百万只。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前赴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决不绕道,更不停止。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无惧色,纷纷跳将下去,被汹涌澎湃的波涛吞没,直到全军覆没为止。这就是所谓‘旅鼠死亡大迁移’。”说到这里,丹尼斯似乎也感慨起来,两眼眺望着远处的天边,仿佛是在自言自语,“真是滑稽可笑!真是不可思议!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奥秘。”‎ ‎ 段析:描述“旅鼠死亡大迁移”的特异景象。‎ ‎ “它们这种大迁移是不是因为发生了大饥荒,而试图去寻找一块水草丰美的新领地而误入歧途呢?”‎ ‎ “不像。”丹尼斯摇了摇头,“旅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主要以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的植物为食,这些植物遍布北极草原,即使达到每公顷250只的密度也还是地广鼠稀,不可能发生严重的饥荒。而且,它们不是偶然的来一次大逃亡,而是周期性的,每隔几年就来一次,而且沿着一定的路线,所以不大可能是因为饥饿所致。更具有说服力的是,它们在迁徙途中即使遇到食物丰美的地区也不停留。由此可见,导致它们大迁徙的原因决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另有他图。”‎ ‎ “我还是觉得难以置信,也许它们只是聚在一起,到处乱跑,而把大海当成它们经常穿越的小河沟也说不定。因为它们的视力很差,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的东西,所以很难把大海和小河沟区别开来。”‎ ‎“不!不!”他坚定地摇摇头,“有人专门研究了各地旅鼠迁移的方向,结果发现,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奔向大海。例如,瑞典和挪威中部的旅鼠是往西奔向大西洋,而挪威北部的旅鼠则是往北奔向巴伦支海。奇怪的是,还没有发现哪个地方的旅鼠是往南迁移的,其实只要它们稍微往南走一点,就可以找到食物丰富且气候温和的天堂。由此可见,它们似乎是按照某种严格的指令行事,明白无误地都把大海看作自己最终的归宿。”‎ ‎ 段析:旅鼠“死亡大迁移”的具体状况和规律。‎ ‎ “还有一个问题,”我急不可耐地打断了他的话,“‎ 作者的疑惑不解正是读者的疑问。‎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以拟人手法写旅鼠的特异反应,自然而然地由第二个谜团过渡到第三个谜团。‎ 描写迁移的状况,突出旅鼠的特别。‎ ‎“奋勇前进,决不绕道,更不停止”“毫无惧色”,这些具体描写突出了旅鼠的难解之谜。‎ ‎ ‎ ‎ 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 ‎ ‎ ‎ 画线句作为三个有力证据说明旅鼠的“死亡大迁移”既不是迫于无奈,也不是偶然的,更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计划、有规律、有目的的集体行为,足见其奇异。‎ 作者的第二次追问进一步排除旅鼠自杀的误会性和偶然性。‎ 不同地区旅鼠“死亡大迁移”的路线证明是集体自杀是自发或自觉的,而决非偶然的。‎ 197‎ 如果所有的旅鼠都这样匆匆忙忙地跳进大海去自杀了,那么它们不是早该断子绝孙了吗?”‎ ‎ “这一点你就放心好了,它们还不至于傻到那种地步。”他笑了笑,似乎早就料到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当它们要进行大迁移时,总是忘不了留下少量的伙伴看家,并担任起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这看上去真是天意。”‎ ‎ 段析:以上是文章第二部分第三层,关于北极旅鼠的第三大奥秘——“死亡大迁移”及相关问题。‎ ‎ “那么,旅鼠为什么会有如此超强的繁殖能力而过一段时间又要来一次集体大自杀呢?”我终于提出了这一问题。‎ ‎ “不知道。”他耸了耸肩膀,“这是动物学中,特别是有关动物行为的研究中一大难解之谜。”‎ ‎ 段析:旅鼠超强的繁殖能力和集体大自杀的矛盾至今仍是一个谜。‎ ‎ “有什么假说吗?”我仍不甘心。‎ ‎ “没有。”他摇了摇头,“因为这些行为如此稀奇古怪,以致人们连可能的假说也提不出来。”说着,他站起身来,拍了拍沾在身上的草叶和尘土,“许多动物学家和动物行为专家对北极的旅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总想解开其中的奥秘,但是都失败了。因此,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所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道听途说,但我总是觉得,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 段析:以上是文章第二部分第四层,对旅鼠之谜的研究状况的简单介绍。‎ 我们边走边谈,慢慢地往海边走去。刚刚走到悬崖的边缘,他却突然大叫一声,纵身就要跳将下去。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我一把揪住了他的背包带。这回轮到他哈哈大笑了,他笑得弯下腰去,顺手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真认为我会像旅鼠那样不顾一切地跳下去吗?决不会的。在旅鼠的奥秘还没有弄清楚之前,我自己却先跳到海里去自杀,岂不是比旅鼠还要荒唐滑稽?”笑了一阵,他忽然若有所思地说:“不过,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段析:此段为文章第三部分,简洁自然地将旅鼠的怪异与人类社会的现状联系起来,引发读者思考。‎ 提出“死亡大迁移”以后的繁衍问题。‎ 画线句即是答案。‎ ‎“神圣”“天意”包含着感叹。‎ 提出对旅鼠奇特习性的总结性的问题,而其神秘之处就在于至今还未能解答。‎ 连假说都无法提出,足见其怪异。‎ 画线句更突出了旅鼠之谜的神秘莫测。‎ ‎ 轻松幽默的玩笑结束对旅鼠之谜的探讨,体现科普作品的生活化和随意性的特点。‎ 五、品读课文,体味文章独特的写作手法:‎ ‎1、提问:本文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很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想一想,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独特之处?它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来。‎ 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想一想,它和一般的说明文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独特之处?‎ 学生思考,明确: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课文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记叙的框架。本文具备记叙的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197‎ 说明的内容。如把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秘的话筛选出来,连接起来,是一篇完整地介绍旅鼠知识的说明文。‎ 对话的方式。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既通俗又亲切。“我”不仅是忠实而专心的听者,而且“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也有作用,有问有答,反复解开疑问。‎ 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 ‎ [比较阅读] ‎ 旅鼠,哺乳动物,常年居住北极,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生性胆小。‎ 旅鼠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母旅鼠一年可生产6~7窝,新生的小旅鼠出生后30天便可交配(最高的记录是出生后14天便可交配),经20天的妊娠期,即可生下一窝小旅鼠,每窝可生11个,据此速度,一只母鼠一年可生成千上万只后代。‎ 与高度繁殖力相适应,旅鼠为了补充繁殖时所消耗的能量,它的食量惊人,一顿可吃相当于自身重量两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广,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几乎所有的北极植物均在其食谱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们戏称旅鼠为“肥胖忙碌的收割机”。‎ 至于旅鼠为什么会集体自杀,科学家们虽然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却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提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来 ‎(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 ‎(2)记叙的框架、说明的内容、对话的方式(好处:可信度高;通俗亲切。)‎ ‎(3)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 ‎ ‎2、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 明确: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他的感想。 3、为了说明旅鼠之谜,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明确: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六、拓展迁移 ‎ ‎1、不管是任何难解之谜,总会有破解的一天,而破解旅鼠之谜的人,可能就是在座的某位同学。你能谈谈你对旅鼠奥秘的见解吗?(补充材料:关于旅鼠之谜的纷争(一)(二))‎ 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 ‎2、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说说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 七、小结 ‎《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也许会领悟到很多……‎ 八、延伸拓展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自然之道 一天傍晚,在加拉巴哥群岛最南端的海岛上,我和7位旅行者由一位当地的年轻人做向导,沿着白色的沙滩前进。当时,我们正在寻找太平洋绿色海洋海龟孵卵的巢穴。‎ 小海龟孵出后可长至‎330磅。它们大多在四五月份时出世,然后拼命地爬向大海,否则就会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黄昏时,如果年幼的海龟们准备逃走,就会先有一只小海龟钻出沙面来,作一番侦察,试探一下如果它的兄弟姐妹们跟着出来是否安全。‎ 我恰好碰到了一个很大的,碗形的巢穴。一只小海龟正把它的灰脑袋伸出沙面约有半英寸。当我的伙伴们聚过来时,我们听到身后的灌木丛中发出瑟瑟的声响,只见一只反舌鸟飞了过来。‎ ‎“别做声,注意看。”当那只反舌鸟移近小海龟的脑袋时,我们那位年轻的向导提醒说:“它马上就要进攻了。”‎ 反舌鸟一步一步地走近巢穴的开口处,开始用嘴啄那小海龟的脑袋,企图把它拖到沙滩上面来。‎ 伙伴们一个个紧张得连呼吸声都加重了。“你们干吗无动于衷?”一个人喊道。‎ 向导用手压住自己的嘴唇,说:“这是自然之道。”‎ 197‎ ‎“我不能坐在这儿看着这种事情发生。”一位和善的洛杉矶人提出了抗议。‎ ‎“你为什么不听他的?”我替那位向导辩护道:“我们不应该干预它们。”‎ ‎“既然你们不干,那就看我的吧!”另一个人打算去帮助小海龟。‎ 我们的____________把那只反舌鸟给惊跑了。那位向导极不情愿地把小海龟从洞中拉了出来,帮助它向大海爬去。‎ 然而,然后发生的一切使我们每个人都____________了。不单单是那只获救的小海龟急急忙忙地奔向安全的大海,无数的幼龟由于收到一个错误的安全信号,都从巢穴中涌了出来,涉水向那高高的潮头奔去。‎ 我们的所作所为简直是愚蠢透了。小海龟们不仅由于错误的信号而大量的涌出洞穴,而且它们这种疯狂的冲突为时过早。黄昏时仍有余光,因此,它们无法躲避空中那些急不可耐的捕食者。‎ 刹那间,空中就布满了惊喜万分的军舰鸟、海鹅和海鸥。一对秃鹰瞪大着眼睛降落在海滩上。越来越多的反舌鸟急切地追逐着它们那在海滩上拼命涉水爬行的“晚餐”。‎ ‎“噢,上帝!”我听到身后一个人____________的叫道,“我们都干了些什么!”‎ 对小海龟的屠杀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年轻的向导为了弥补这违背自己初衷的恶果,抓住一顶垒球帽,把小海龟装在帽子里,费力地走进海水里,将小海龟放掉,然后拼命地挥动手中的帽子,驱赶那一群一群的海鸟。‎ 屠杀过后,空中满是刽子手饱餐后的庆贺声。那两只秃鹰静静地立在海滩上,希望再能逮住一只落伍的小海龟作为食物。此时,所能看到的只是潮水冲击着空荡荡的白色沙滩。‎ 大家垂头丧气地沿着沙滩缓缓而行。这帮过于富有人情味的人此时变得____________了。这肃静也许包含着一种沉思。‎ ‎1.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写在括号内。( )A.惊呆 B.沉默 C.争吵 D.懊悔 ‎2.小海龟为什么“把它的灰脑袋伸出沙面”?用括号在文中画出对这一现象作出完整解释的一句话。‎ ‎3.作者在描写“年轻的向导为了弥补这违背自己初衷的恶果”时,恰当地使用了六个表示动作的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请用8个字作答)‎ ‎4.文中所指“空中的捕食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鸟。‎ ‎5.小海龟出世后为什么“拼命”地爬向大海?选择用肯定句式进行准确概括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小海龟生活在海里,出世后必然回归大海。‎ B.沙滩不是小海龟生活的环境。‎ C.小海龟不拼命逃跑“就会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D.小海龟为了回归大海的途中逃避天敌的侵犯,求得生存。‎ ‎6.文中“对小海龟的屠杀正在紧张地进行着”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文中加点词语“费力”“拼命”用得好,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8.阅读本文最后一句话:“这肃静也许包含着一种沉思。”这些人“沉思”的是什么?根据文章中心,选择理解最深刻、最准确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如果我们不惊跑那只反舌鸟,就不会发生这样悲惨的事情,是我们杀害了这些可爱的小海龟。‎ B.这位向导把小海龟从洞中拉出来,实际上是帮助海鸟把更多的小海龟引出巢穴,导致了这场悲剧。‎ C.做事情要三思而行,鲁莽相助,往往适得其反。‎ D.我们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违背它,就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时间紧张,可安排学生课后完成)‎ 参考答案:‎ 197‎ ‎1.C A D B ‎2.“黄昏时,如果年幼的海龟们准备逃走,就会先有一只小海龟钻出沙面来,作一番侦察,试探一下如果它的兄弟姐妹们跟着出来是否安全。”‎ ‎3.抓 装 走 旅 挥动 躯赶4.反舌鸟 军舰鸟 海鹅 海鸥 秃鹰 ‎5.D 6.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这些海鸟进攻小海龟时的凶猛残忍,以及大批小海龟出世不久就被吃掉的悲惨命运。‎ ‎7.“费力”修饰“走”,“拼命”修饰“挥动”,有艰难,竭尽全力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轻的向导为了保护小海龟,弥补恶果所做的最大努力。8.D 板书设计旅鼠之谜 ‎ 繁殖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 ‎ 停止进食 旅鼠之谜 旅旅鼠繁殖过多,通过 主动挑衅天敌 ===自杀行为 ‎ 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 死亡大迁移 ---数百万旅鼠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启示: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教学后记:‎ 通过用读故事的方法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在布局谋篇上的特点,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理解了本文带给我们的只有通过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的新的探究科学和思想。‎ ‎ ‎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凋零、滑翔”等词的读音、字形并学会运用。‎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的主旨。‎ ‎3.朗读课文,归纳要点,整体把握文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4.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味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几个难句。‎ 教学方法 ‎1.文献法。提前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大雁的科普文章、图片、诗文等资料,课前相互交流,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2.合作探究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教学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展播,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初步感知文意;合作研讨,深层探究,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品读课文,把握独特的写法,感受作品浓郁的抒情色彩;学生自由质疑问难,理解难句,增强语感;延伸拓展,阅读《是谁赶走了鸟类》一文,沟通课堂内外。‎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197‎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 设计(二)‎ 每当萧飒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以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相交,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划一。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看看这篇文章能为我们增添哪些有关雁的记忆。‎ 设计(三)‎ ‎《敬畏自然》说:“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他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利奥波德,这位美国著名伦理学家,他对大雁,正是这样,他把大雁看做与自己平等的生命,看做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他怀着喜爱的心情、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的种种活动情景,请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大雁的世界。‎ 设计(四)‎ 大雁,我们并不陌生。那么,你对大雁有哪些了解呢?(同学谈:外形,候鸟,合群性,叫声嘹亮……)利奥波德对大雁作过一番观察和研究。他观察过归来的大雁到了目的地怎样寻找栖息地,他观察过大雁觅食,他研究过雁群的结构,他聆听过大雁集会的鸣叫,原来大雁还有这么多闻所未闻的趣事,让我们走进《大雁归来》的世界。‎ 设计(五)‎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李清照《虞美人》: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情思.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如:‎ ‎1 [唐]李益: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2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3 [唐]李世民: “不识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4 [唐]王湾: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那么,从利奥波德,这位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著名的伦理学家的这篇散文里,我们要学点什么呢?‎ 二、资料展播 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有关雁的各种资料,各组选择较有价值的资料,提交教师利用投影显示给大家,全班共同欣赏。‎ 资料(1)《辞海》中“雁”的词条 资料(2)周瘦鹃随笔《雁》‎ 资料(3)历代有关雁的诗歌 资料(4)雁的图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解文章主旨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感受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缄默(jiān):闭口不说话。 窥探(kuī):暗中察看。‎ 狩猎(shòu):打猎。狩,特指冬天打猎。凋零(diāo):(草木)凋谢零落;衰落。‎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2.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要点,把握文意。‎ 提问: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 学生快速筛选相关信息,概括段意,归纳要点。‎ 明确: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善远飞,喜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197‎ 出示思考题: 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1) 十一月南飞的大雁.‎ ‎(2) 三月的大雁.‎ ‎(3) 大雁归来的情景.‎ ‎(4) 春雁觅食.‎ ‎(5) 孤雁 ‎(6) 四月夜间大雁的集会 字里行间充满着爱鸟之情.‎ 课堂讨论:‎ 提问:为什么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 明确:课文中说明大雁知道威斯康星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而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不是偷偷摸摸的,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表明大雁知道法规,在春天的白天放心地活动,觅食。‎ ‎3.领悟文章的主旨。‎ ‎(1)(多媒体显示)‎ 作者在《沙乡年鉴》的序言中说:“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个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 ,然后又被遗弃的沙子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 提问:阅读上面的材料,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学生明确: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三段。‎ 提问:如何理解这三段话的深刻含意?‎ 学生思考,明确:大雁具有联合的观念,全球一体化,这是人类所不及的;大雁的迁徙活动是富有诗意的,对人类有益无损,大雁归来的鸣叫,简直是带有野性的诗歌。‎ ‎(3)请同学们概括文章的主旨。‎ 明确: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一言以蔽之,即人类应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四、品读课文,体会本文独特的写法,感受浓郁的抒情色彩 ‎1.(多媒体显示)‎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风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 摘自《辞海》‎ 提问:把这一段文字与课文进行比较,两文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明确:这一段文字,重说明。客观介绍有关大雁的科学知识,如大雁的属性、外形、生活习性、候鸟、飞行线路、聚合性等。‎ 课文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课文也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大雁的飞行路线、雁队的数字分析等科学知识,但侧重点并不在于介绍知识。‎ ‎2.教师点拨:本文独特的写法表现在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并重,形象性、抒情性是本文最明显的特征。请同学们自主选例评析。‎ ‎(1)品味形象性 明确:本文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如:春雁归来时的热情低语,向水洼池塘问好;觅食前后鸣叫,似乎先有一场辩论,返回后还会论述食物的价值;晚上大雁群居沼泽集会,发言、激烈的辩论、深沉的总结、稀疏的谈论。形象的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197‎ 另外,衬托手法的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如主教雀、花鼠衬托大雁的坚定不移,乌鸦衬托大雁飞行路线笔直。‎ ‎(2)感受抒情性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浓郁的抒情色彩。(多媒体显示)‎ 仔细体会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3)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4)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5)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6)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学生自由发言,任选一句来谈自己的感受。‎ 明确:(1)这句话是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2)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3)这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珍视。‎ ‎(4)作者为孤雁而感伤,为它们失去亲人而悲哀伤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枪杀大雁者的反感乃至愤恨。‎ ‎(5)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崇敬之情。‎ ‎(6)春风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方,生育小雁。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教师总结:浓郁的抒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他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钦敬,他为大雁担惊受怕,为遍体创伤的孤雁的不幸而悲伤哀痛,他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对大雁的种种鸣叫声由衷喜爱,即使不是直抒胸臆,笔墨中也饱含爱意。‎ 学生选择文中的片断,涵泳体味作者的满腔深情。‎ ‎(3)探究知识性.‎ 出示思考题: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后归纳:‎ ‎(1) 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 ‎(2) 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 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4) 十一月的大雁一声不吭.‎ ‎(5)爱寻食玉米粒.‎ ‎(6)常六只或以六的倍数列队飞.‎ ‎(7)四月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五、学生自由质疑问难,合作研讨,释疑存疑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提出一个最急于解决的问题。如有小组成员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以纸条形式向教师提问。‎ ‎2.教师选择较有价值的共性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研讨解决。‎ 代表性的问题有:‎ ‎(1)如何理解“它的来临,伴随着一位切断了其后路的先知的坚定信念”?‎ ‎(2)“向我们农场宣告不同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呢?‎ ‎(3)作者周末就到农场度假,用心观察大雁,这样多情地感受大雁,这样的情怀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1)课文是译作,理解起来有困难。联系上文,“坚定信念”是指经过迁徙到达目的地之日,准是春回大地之时。迁徙之前,远在千里之外,而且要把迁徙的时间计算在内,它们就能断定目的地的季节,所以说“先知”。“切断了其后路”‎ 197‎ ‎,意思是大雁不像主教雀或花鼠,它们一旦迁徙,“要想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是有进无退的。‎ ‎(2)联系下文,大雁知道11月份每个沼泽和池塘都布满了猎枪,而春天是休战时刻,那些狩猎点和小洲并无猎枪,由此可知,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说大雁也知道这个法规,所以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偷食玉米,春季则可以放心地活动、觅食。‎ ‎(3)在作者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地和谐共处。作者发现,大雁这种生灵,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有家庭结构,也有亲情,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不应该自私地伤害它们。况且大雁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它们向来有联合的观念,它们对人类有益而无损。人类回归自然,可以从自然中获得无穷乐趣,而这是高度物质文明所不能代替的。到自然中去,与动物为伴,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趋势。‎ 存疑:对有损无益、损益兼有的动物,我们也要与它们和谐共处吗?‎ 教师不必急于给予回答,引导他们课后自己查阅资料,作为“研究性课题”布置下去,两周以后上交研究性报告。‎ ‎3、本文语言的特点 ‎(1)散文诗化般的抒情语言 本文的语言充满深沉热烈的感情,语言淡雅清新,通篇充盈着一种温馨、宁静、活泼的氛围,如同一首春天的轻音乐和赞美诗,读来使人不知不觉被美好的景象所感染。‎ 本文的标题“大雁归来”就像一句诗,充满生机活力和温馨的气息。第一自然段“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更像一首诗的开篇,简单明了地描画了一幅清新美丽的画面。‎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地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写出了一种宁静悠然的意境。‎ ‎“在我们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把松树和大雁说成是春天的财富,足见作者对大雁和自然的喜爱之情。‎ ‎(2)通篇使用拟人的修辞。‎ 如第二自然段,主教雀“纠正自己的错误”“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生动形象。写三月的大雁“向每个沙滩低语”“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描写大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融。写四月的大雁“激烈的辩论”“最后发言”“稀疏的谈论”,描写出雁群的社会性,意趣盎然。最后写各大陆大雁“吹起联合的号角”,写出大雁迁徙的统一准确。‎ ‎4、以时间顺序安排材料 本文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文章在介绍大雁归来的特点和情景时,先以秋天离去时作为陪衬,然后写春天三月最早归来的雁群的样子,四月份时雁群在芦苇中的情景,五月暮春时节大雁的状况,最后从横向上谈全世界各地区大雁活动的一致性。全文思路清晰,前后衔接紧密自然。‎ 六、课堂小结 ‎《大雁归来》为我们唱响了一曲田园牧歌,引人向往,发人深省。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束的东西为代价?曾几何时,我们远离了自然,躲在了水泥钢筋做成的“阁楼”里,生活简化得只剩下自己,环境浓缩得只剩下公园,一切纯朴的本真的自然的东西,从我们的视野中悄然离去。感谢利奥波德,他让我们明白了:热爱自然,是人类的共同情感;回归自然,是人类的终极追求。‎ 七、延伸迁移 由于岁月的变迁,环境的恶化,更是由于人类的残忍,我们可爱的动物朋友征慢慢从我们的视野重消失,从地球上消失.‎ ‎(一) 展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的图片、资料;‎ 穿山甲: 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盗猎.‎ 缅甸蟒蛇: 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消费者对它们的皮肤、肉和胆囊的需求,在我国,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黄嘴天鹅: 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野味和羽毛被用来制作传统药材.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亚洲水蜥: 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被当作野味,尤其在中国南部.同时,也面临着森林砍伐带来的威胁.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小鸥: 海鸥体型最小的一种.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遭破坏和作为野味.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97‎ ‎(二) 出示来自新华网的一则消息:‎ 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远古时代500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但20世纪以来,4年就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是正常灭绝速率的125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科学家们统计,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中,有5025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边缘,其中我国已达390多种. (新华网)‎ 阅读《谁赶走了鸟类》一文,思考文后题目。如课上不能完成,留待课后继续思考。‎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谁赶走了鸟类 ‎①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有几次我竖着耳朵谛听,只有车辆超标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的轰鸣。车辆和工地是目前中国城市的两只脚,一个城市的发展就是靠这两只脚走出来,我知道。‎ ‎②我还知道是谁驱赶了鸟类。‎ ‎③去年春季的某一天,晨跑后我照例由那条林阴小路散步回家,正是留鸟和候鸟大会师的时候,期望能在浓阴处听场鸟的演唱会。‎ ‎④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⑤终于听到鸟鸣,是只引吭高歌的麻雀。可仅仅是试了嗓子,歌声便戛然而止。正疑惑着,我看到一个举着汽枪的兴高采烈的男人。‎ ‎⑥我的愤怒忽地涌到脸上,也只是涌到脸上而已。我想喊却没喊一声,想吼也没吼一下,想骂当然也没骂一句。我A连盯着他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若无其事地从那个男人身边走过去,像见了猫的小老鼠, B他是枪杀无辜的刽子手,我是目击者,是证人。‎ ‎⑦真该感谢多年训练出来的“冷静”。“冷静”告诉我:别理他,他会骂你神经病、疯子。再做一次于事无补的神经病、疯子有什么好处?‎ ‎⑧“冷静”还安慰我:再说骂他一个人有什么用?回头你可以写文章骂,告诉更多的人爱护鸟类。‎ ‎⑨不久,我在家里还接待了丈夫的朋友的朋友,那家伙在饭桌上大谈他捕鸟的本事,最高纪录是三天打死二百二十只,而我虽然心里难过愤怒,居然没有把他赶出去。‎ ‎⑩我们的大众可以容忍凶残者的胡作非为,却容忍不了年轻人的“异常举动”。我就是人们矫枉过正的典范,几年前还热血沸腾,几年后就如此“冷静”了。‎ 我会写文章吗?或许。在所有的人中,文人最会自我安慰,发现自己软弱卑微但又不愿承认,总会写些慷慨激昂的文字痛骂那些他们想痛骂的人,虽然他想痛骂的人根本不留意任何书和报纸,自己却很可以在自己的文字中坚强勇敢伟大一会儿。‎ 我早已是“好人”了。大家都说我是个“好人”,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好朋友好同志,但我却蜕化成了罪犯最可耻的同谋。驱赶鸟类的不仅是枪手和伐木者,更多的是像我这样视而不见和冷眼旁观的“好人”。‎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怀念鸟声,像怀念因为我疏忽而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 一处浓阴,三五只鸟,曾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那清丽的歌声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尘埃和身上的疲惫,任何人类的语言无法代替。‎ 没有了自由的鸟的鸣唱,便无处可逃,拥拥挤挤跌跌撞撞的世界的喧闹包围了我,无处不在。‎ 在喧闹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寻找我们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 “我们的朋友”在鸟市上被明码标价。‎ “我们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样的餐桌,塞进各式各样的嘴里。‎ 我们这样待“朋友”太久了。不用多久,我们这些“好人”的后代只能到鸟市上去认识“我们的朋友”了。‎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担心我和我的同类。鸟是人类的长喉,向上帝传达人的声音,而空中飞过的鸟则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镜子,反映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最起码的良知。‎ 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 ‎1.文章标题是“谁赶走了鸟类”,阅读全文后,你认为这里的“谁”指的是什么人?‎ ‎2.第①段中加点的“竖着耳朵”和“谛听”,从内容上看,作者要突出强调的是什么?‎ ‎3.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好?‎ ‎①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②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有些人折下又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4.文中写了作者没有阻止举着汽枪打鸟的男人的行动,写这件事时作者详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详写?‎ ‎5.根据文意,依次填到第⑥段A、B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甚至 虽然 B.甚至 何况 C.但是 虽然 D.但是 何况 197‎ ‎6.第段中,作者说“无处可逃”“无处不在”,她是说谁“无处可逃”,什么“无处不在”?‎ ‎7.文章末段说“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从全文看,你认为,“渐远的”除了“鸟声”还有什么?‎ 参考答案:‎ ‎1.枪手和伐木者以及视而不见、冷眼旁观的“好人”。2.突出强调了鸟的稀少或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 ‎3.①句好。“理直气壮”“信手”形象写出了某些人不文明的行为和习惯,表达了作者的不满。‎ ‎4.详写了“我”当时的心理活动。说明了“我”似的“好人”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告诉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是人人有责的,从而突出了中心。5.A 6.“我”无处可逃;喧闹无处不在。7.渐远的还有人之所以为人的良知。‎ 八、布置作业 ‎1.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丁冬,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1)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错别字: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②错别字: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文中用“——”画出,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根据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①富—赋 ②偕—谐(2)最后一句,“颜色”不能听到,应改为:……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有颜色……(3)略(注意原句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板书设计 ‎《喂——出来》‎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哂笑”“牟取”的读音词义,理解运用文中30多个成语。‎ ‎2.了解作家及科幻小说的文体特征。‎ ‎3.把握文意,了解小说的情节,理解作品的深意,培养学生阅读科幻小说的兴趣。‎ ‎4.揣摩作者的想象活动,探究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学习作者的想象思维。‎ ‎5.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小说的情节,探究想象与现实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结尾的含意,领会小说的主旨。‎ 教学方法:1.漫画激趣法。2.复述法。3.品读鉴赏法。4.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文体简介;朗读课文,积累词语,初步感知文意;熟读课文,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复述课文,把握文意;研读小说的结尾,理解文章的深意,领会文章所讲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台风吹倒了一座小庙,庙底下露出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于是,各色人物围着它纷纷表演,它成了人们丢弃废物的垃圾桶……让我们随着星新一去看看究竟。这篇科幻小说充满了神奇的想像,更使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197‎ ‎1.星新一,1926年生于日本东京,父亲是制药公司经理,曾赴美留学,还创办了药科大学,担任过参议院议员。星新一的外祖母小金井喜美子是日本著名作家森鸥外的妹妹,有名的“明星派”“歌人(诗人)”,外祖父小金井良博士是日本解剖学和人类学的草创者。星新一幼年时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受他们的影响很深。星新一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敏锐的洞察力,写出了许多异彩纷呈、从各个角度反映社会现实的微型小说。他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1974年,日本新潮社出版了《星新一作品全集》,达18卷之多。截至1983年10月,星新一发表的作品已逾一千篇,堪称世界纪录的创造者。他冲破了微型小说的篇幅限制,拓宽了微型小说的题材,特别擅长于科幻小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2.科学幻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我国高士其等也写过不少优秀的科幻小说。‎ ‎3、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哂(shen3)笑 牟(mou2)取 众目睽(kui2)睽 棘(ji2)手 铆(mao3钉 贪婪(lan2) 履行(lǚ)‎ ‎(2)解释下列词语。‎ ‎ 哂笑:讥笑。 牟取:谋取名利。‎ ‎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 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 ‎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三幅漫画。‎ 第一幅:画上无底洞,围着许多人。‎ 第二幅:有许多垃圾车开来。‎ 第三幅:工人头顶上飞来一块石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漫画,推测漫画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饶有兴趣地观察,踊跃发言。‎ 让我们听听星新一的介绍吧。‎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并画出文中的生词和成语。‎ ‎3.学生熟读课文,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4.学生复述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选两位学生复述故事,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点拨: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一大要素,微型小说也不例外。复述时,宜抓住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思路要清晰。‎ ‎(多媒体显示)‎ ‎ ‎ 197‎ 教师总结:小说先渲染新发现的一个洞深不可测,后来成了处理城市垃圾的最好场所,各种各样的垃圾都扔进洞里,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可奇怪的是,最初对着洞口的一声叫喊 传来了,扔进洞里的一块小石头飞来了。‎ 四、研读课文,探究小说的结尾,理解文章的深意 ‎1.提问:在小说的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小石头掉下来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各组,倾听学生的意见、看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教师提示:可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的含意。‎ 明确:叫声和小石头都从那个深不可测的黑洞里来。最初“一个年轻人对着洞使劲地大叫了一声:‘喂——出来!’”后来,他捡了一块小石头扔进洞里,叫声就是他当初叫的,小石头就是他当初扔的。‎ 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一切是不言而喻的,原先倾泻进洞里的原子能反应堆废料就要倾泻到人们头上,原先扔进去的机密文件就要扔到人们头上,还有动物尸体和流浪者尸体,还有废物和污水,还有日记本、照片、假钞票、犯罪证据,都将接二连三地倾泻到人们头上。‎ ‎2.提问:想一想,这个虚构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能饱尝自己酿成的苦果。‎ 生2:谁制造祸害,祸害就会加在谁身上。‎ 生3:我想起一句古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生4:破坏大自然,必遭大自然的惩罚。‎ 生5:这个故事讲的是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苦果。‎ 生6:这个故事揭示了人类本性的多面性、复杂性,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得过且过、草率从事、盲目冲动……‎ ‎……‎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见解都很独特,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即保护环境,善待自然。‎ ‎1.故事真否?‎ ‎ (否。不会有此一个无底洞。但有生活的真实性。)‎ ‎ 2.围绕的话题是什么?‎ ‎ (环境保护问题。)‎ ‎ 3.洞是真的无底吗?’ (表面上是无底的,正像我们的世界,表面上是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 ‎ 4.为什么题目用“喂——出来!”‎ ‎ (既可以首尾呼应,又表现了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拥挤。)‎ ‎ 5.洞是比喻什么?‎ ‎ (人类生存的土地。)‎ ‎ 6.文章中写了几种人?各有什么表现?和生活中的这些人是不是相像?‎ ‎ (为己名利而忙碌的各种人。)‎ ‎ 7.这几种人你最赞同的是哪个?最想否定的是哪个?‎ ‎ (不统一答案。)‎ 五、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选五个成语组成一段话,要合情合理,通顺自然。‎ ‎2.展开合理想象,从小说结尾续写一二百字。‎ ‎(注意:用心揣摩课文写法,课文语言,尽量使续写如同出自作者之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合作研讨,深层探究,揣摩作者的想象活动,探究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品读课文,聚焦作者的想象,体味其独特之处;学习作者的想象思维,尝试构思科幻小说;延伸拓展,阅读星新一的微型小说《奇妙的花朵》,再次品味其新颖的构思、奇特的想象。‎ ‎[教学步骤]‎ 一、合作研讨、深层探究想象与现实的关系 ‎1.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环境。‎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人们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和废气、废水、废渣的。‎ 197‎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生活垃圾胡乱丢弃,废气排入大气,废水流入江河最终排入大海,废渣或焚烧或掩埋,上天或入地。‎ ‎2.提问:人们为什么这样处理垃圾和“三废”?作者为什么幻想出那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洞?‎ 学生思考、发言。‎ 明确:人们把江河湖海天空大气看成了无底洞。城市的废物和污水排放在海洋里去,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漂流得无影无踪,那就是把大海看做深不可测的洞了;人们把废气排向大气中,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飘散得无影无踪,那就是把大气层看做是深不可测的洞了。这样的洞承担着城市的清洁工作,城市的一切污物将由它们来妥善解决。‎ 人们通常处理垃圾的方法,都源于一种苟且心理,作者幻想出这么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正是集中表现了人们的幻想,讽刺了人们的幻想。作者假想有这么一个洞,既可以用来表现人们的幻想和可笑,也可以警醒世人:不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3.透过小说情节,我们可以领悟到哪些道理?‎ 学生思考,然后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小组长代表本组发言。第一小组首先发言,第二小组补充评价,第三小组在第二小组发言的基础上再作补充,依次类推。‎ 明确:小说写道:“刚开始时,村人们都有点担心,生怕会出什么事情。”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他们担心的事情,不久真的出现了,一声“喂——出来!”奇怪的叫声之后,一块小石头也飞来了,接下来,倾泻到洞里的各种各样的垃圾都会倾盆而下,这个城市就要遭殃了。可惜当初人们的担心未能阻止荒唐行为。商人为利润驱使,村民见到眼前利益也不坚持。如果重视人们的忧患意识,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灾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起初,有道理的话往往不被重视,盲目的冲动却非常强劲,结果吃了大亏,才悔不当初。可见,凡事只有冷静地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话“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人们只顾拼命地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给城市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公害。可是,要想治理这些公害却相当困难,无论是谁都感到棘手。并且,人们都只愿意在生产性企业或商业公司工作,谁也不愿意天天和各种各样的垃圾打交道。”这些想象的情节完全是现实的。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社会公害。治理公害确实是棘手的任务,但这是无法回避的,舍此决不能保护环境。‎ 小说中说,城市垃圾倒进了这个洞里,有相当一个时期,海洋和天空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晴空万里,清澈如洗。这就是说,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时也给人们带来利益,人们还会因此而欢庆“胜利”,得意洋洋,殊不知“胜利”潜伏着隐患,而且隐患显露之初,人们还不注意,直到公害危及人们的生存,才会警醒。世上有许多事情都是这样,例如盲目垦荒伐木,人们何尝不为农田面积的扩大、木材产量的增加而欢天喜地。但是,过了若干年,洪水肆虐,人们才醒悟当初伐木垦荒破坏了生态,造成了水土流失,带来更大的损失。由此可以领悟,保护生态环境,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急功近利。‎ 文章的题目“喂——出来!”富有哲理。环境污染的因素不断积累,到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公害。世上什么事情都是如此,不断积累,量变引起质变,结果就“出来”了。鉴于此,负面的事情做不得,小错误要及时纠正,正确的事情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教师总结:想象的世界是虚幻的,虚幻的情节多数是根据现实生活加以想象的,将现实事物附加上一种幻想,就是一种想象物。想象与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讨论本文中心,完成课后练习二 ‎ 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 ‎ ‎(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 ‎(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 ‎(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 ‎(同意第(3)种看法,文章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比如,我们总觉得海洋和大气层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的无底洞,所以当我们把废水排向大海,把废气排到大气中时毫无顾忌,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 二、聚焦作者的想象思维,学习想象的技巧 ‎1.科幻小说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你对本文作者的想象如何评价?‎ 学生自由发言。‎ 197‎ 生1:作者的想象奇妙、有趣。深不可测的黑洞,是一个奇特的想象;垃圾扔进洞里,世界从此清爽,不料,有一天,垃圾却从天上飞了下来,更是一个奇妙而有趣的想象。‎ 生2:作者的想象丰富、生动,情节联翩而至,丰富多彩、生动有趣。那一串跌宕起伏的情节链足以让人动心的了。‎ 生3:作者的想象合情合理。每个情节都很自然,最后小石头飞来,也合情理,垃圾既然没有消除,有朝一日自然会造成环境污染。‎ ‎……‎ ‎2.提问:从作者的想象世界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想象应有一个基本情节,一个大的框架。有了框架,才能进一步想象许多具体的细节。这篇小说的基本情节无非是发现一个深不可测的洞,人们用来倾倒垃圾,最后垃圾飞回来了。想象的关键是构想一个基本点,构想一套基本情节,有了这两个“基本”,想象的翅膀就可以展开了。‎ 从这篇科幻小说的想象世界中,我们还可以悟出,单有基本情节还成不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故事,必须进一步想象具体的细节,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加以想象,就能想象出一系列具体细节。如怎么让洞出现呢?村里人会有哪些反应?城里人知道了又有哪些动静呢?如何测量洞的深度?这个洞怎么成了城市垃圾箱……‎ 由此可见,丰富的想象首先要有一个基本情节,然后充分展开,用具体的情节去加以充实。‎ ‎3.请同学把自己读过的科幻小说介绍给大家,说说其想象的独特之处。‎ 学生活动。‎ ‎4.聪明的你,有编写科幻小说的灵感了吧?那就别等了,让思维上路,让想象飞扬吧!‎ 学生可先构思一个基本情节,课后编写具体情节。‎ ‎2、结合课文探究科幻小说的特点 ‎ A、 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 ‎ B、 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像 ‎ C、 科幻小说的三要素:科学、幻想、小说 ‎ ‎3、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 ‎(这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 ‎ 三、课堂小结 星新一特别擅长写科幻小说。他的小说驰骋于幻想中的未来世界,有的酷似童话,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以推想和悬念引人入胜,别开生面,以小见大,宛如一面面精巧玲珑的镜子,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各个片断。‎ ‎《喂——出来》构思新颖奇特,理念却发人深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全人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筑一座环保新长城,不但在心里,而且在双手上。‎ 四、延伸拓展 阅读星新一的微型小说《奇妙的花朵》,再次感受作者新颖的构思、奇特的想象。‎ 奇妙的花朵 S博士对植物学很有研究,他的家住在空气新鲜的郊外。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他的朋友R先生前来登门拜访。‎ R先生彬彬有礼地问候道:“早上好。身体还健康吧?”‎ S博士赶紧泡茶让坐,热情地招呼道:“哦,原来是R先生,久违了。还是去年夏天到这儿来过一次,后来就一直没来过呢。今天大清早远道而来,想必一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吧。”‎ ‎“老实说,有一件事情想问一问你。因为这儿地处郊外,一到夏天,苍蝇、蚊子肯定很多吧。”‎ ‎“那当然啦。可是,那又怎样呢?”‎ ‎“我记得很清楚,去年夏天到你这儿来拜访的时候,根本就没碰到过什么令人讨厌的小虫子。回去以后我反复思考,也弄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可是,我又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于是,便跑到这儿来追根寻源了。”‎ 197‎ ‎“啊,你是说这件事情吧?喏,全靠那个。”‎ S博士爽快地答道。他微笑着伸出手来指了指房间的一个角落。在一个水泥做的圆台上放着一个花盆,里面种满了大朵大朵的鲜花。墨绿色的叶子,桔黄色的花朵正在开放着。R先生看着花盆里的花点了点头。‎ ‎“果然名不虚传。这就是那种会捕捉虫子的花朵吧,以前也听说过有这种事情,今天可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花朵的呢!”‎ ‎“在野外是找不到的。这是辛勤劳动的果实。我经过了长时期的研究,不断地进行品种改良,最后终于得到了成功。”‎ ‎“这花儿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呢。”‎ ‎“是的。这种香味对人类没有任何害处,但是却能卓有成效地把各种害虫引诱过来。苍蝇失去了对各种食物的兴趣,只顾拼命地向这种花飞来。跳蚤和蚊子也不再吸人的血了,只知道寻找这种花儿。这就是说,凡是令人讨厌的害虫全都集中到这儿来了。并且,在这种植物的叶子表面有一种粘性极强的粘液,无论是什么虫子,一旦落在叶面上就休想逃走,片刻之后就被消化得一干二净了。”‎ ‎“是不留任何痕迹地彻底消灭干净吗?哈,这种植物太妙了。当然,这得归功于你的渊博知识和高超的技术。真是了不起的发明呀。”‎ R先生对S博士佩服得五体投地。‎ ‎“承蒙过奖,实在是不敢当。”‎ ‎“不必过分谦虚。这是值得庆贺的大喜事呀。从今以后,人们再也不会受那些可恶的小虫子们的折磨了。再也没有比这更奇妙的花儿了。连施肥也用不着,当然,更重要的是消灭了害虫。而且看上去也显得美观大方,相当漂亮。怎么样,能不能让我带几棵回去种种?”‎ ‎“培育到这种程度不知要花多少年呢,真有点儿舍不得。如果是别人来讨的话,我无论如何也是不肯给的。可是,咱们是多年的老交情了。喏,一共还剩下三棵,你全拿去吧。”‎ ‎“这是真的吧?那可太感谢了。”‎ R先生不禁喜出望外,再三道谢。他走到屋角里,打算把那个花盆抱起来拿回去。可是S博士却把他叫回来,对他说道:“喂,请把下面那个水泥圆台也一块儿拿回去吧。”‎ ‎“哦,那种圆台我家里也有。难道这个水泥圆台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正是如此。在这个圆台里装着一套培养孑孓的专用设备。”‎ ‎“那种东西要来干什么呀……”‎ ‎“在夏天的时候,这套设备是用不着的。可是,只要一到冬天,这种花儿就会因为没有食物可吃而枯萎致死。所以,在气候寒冷的时候,必须借助于这套设备来生产大量的蚊子,以便维持这种花儿的生命。喏,培育孑孓的方法在这儿清清楚楚地写着呢。”‎ R先生从S博士手里拿过了说明书,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心里乐滋滋的,他向S博士表示谢意后,就离开了博士家。‎ 学生阅读,并分组交流,最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尽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相信他们会有收益的。‎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星新一的其他科幻小说。‎ ‎2.继续完成科幻小说的构思、写作。在基本情节的基础上,想象具体情节,力求丰富生动,结尾出人意料。‎ ‎3.收集有关科学的名言名句、格言警句,并选择五条背诵。‎ 示例:‎ 科学需要幻想,发明贵在创新。 ——爱迪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邓小平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是人才。 ——江泽民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 ——(英)斯宾塞 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馈赠给人类生活。——(英)培根 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科学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这样一些至今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197‎ ‎——爱因斯坦 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科海泛舟 一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崇真求实的态度,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在追求的进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二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的能力、科学童话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 教学难点 同教学重点 四 教法设计 口语活动、合作探讨 五 学法指导 调研 小组合作搜集资料 ‎ 六 教具使用 常规 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 板书设计 九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 广泛收集科学家的故事,相关图片等资料 197‎ ‎2 若有条件,可采访所在城市科学家的故事 ‎3 四人一小组,准备好自己的资料带,准备好自评、互评 ‎4 教师准备好科学小品、科学童话,以便学生访写 ‎5 学生准备五位同学,组成评价小组 ‎(二)活动过程 ‎ 活动阶段分三个阶段:讲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事 ‎ ‎ 谈自己第一次迷上科学的故事 ‎ 访写科学小品和科学童话 第一阶段 小组内交流科学家的故事,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组推荐1—2篇,班级交流 第二阶段 班级内畅谈第一次迷上科学的故事,或者是第一次在迷上科学如何受挫的故事 第三阶段 教师提供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等例文,学生范读、听读 根据以上所给信息或资料访写一篇探究科学的作文 例文 外星人入侵地球 ‎5004年的一天,在地球人的一个太空站,两个地球警卫正在值班,突然警报系统响了起来:“发现不明飞行物!发现不明飞行物!……”同时,两个警卫从监控仪上发现了一个小点。紧接着,通话器发出一阵古怪的声音:“哈哈!我们是天下无敌的比拉星人,我们要占领地球!如果主动投降,你们还可以继续生活下去。否则,就摧毁地球!”二人立刻向地球防卫军司令部发出信号。地球防卫系统全面启动,同时向全球发出警报:“发现外星不明飞行物,并声称要霸占地球。我们决不投降!全球人民行动起来,保卫家园,各系统做好应战准备。”        两天后,几百万个比拉星人架着古怪飞碟及太空船悄然降临。他们首先派出一个隐形机器人,闯进太空站,杀死了两名值班警卫。幸好其中一位在临死前向地球发出了信号。地球防卫司令部马上派出精锐部队,启动所有导弹、火箭发射台。可地球人的导弹怎么也打不着外星人的太空船和飞碟,即使是电视头导弹。因为外星人已经研制出了100倍光速移动器,而我们的仍在研制中。情况非常紧急,眼看军队快阻挡不住了。这时,核武器研究院的博士们带来了500光速炸弹。可这种炸弹只有100枚,远远比不上敌参数量,但战士们的士气很旺:“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我们一定要战斗到底,决不投降!”在这危急时刻,传来一个震奋人心的消息:1000倍光速移动器与定身炸弹研制成功了!顿时化险为夷,地球人势如破竹,一会儿就摧毁了敌人的所有飞碟和太空船。太家欢呼起来!        突然,飞碟残片里掉下几块大石头,里面爆出一个个身长‎10米,宽‎500米 197‎ 的大怪物,头部巨大,底部有许多线。我们把全世界的核弹全用上了,都无法摧毁它。地球人有些束手无策了。这时,一群长‎10米,外形酷似地球人的外星斗土从天而降,和入侵者拚杀起来,威力无比。不一会儿,入侵者就落荒而逃了。地球人感激不尽,外星圣斗士说:“不用谢!我们希望全人类都能和平共处。” “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地球人终于胜利了!”大家欢呼着。地球,这个美丽可爱的星球,终于恢复了和平。‎ 随堂练习 ‎1生活中有许多值得留意的科学现象,请你结合生活谈谈你的发现 ‎ ‎2 谈谈你所知道的科学家的故事?‎ 十 教后感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学习运用“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等成语。‎ ‎2.了解沈从文及其创作概况。‎ ‎3.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情民风。‎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3.延伸拓展,横向比较,体味各地民谣民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教室走向社会,增加知识储备。‎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揣摩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景,体会内容和写法上的差异。‎ ‎2.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朗读法。这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教师宜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用心品味,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与作者直接交流。‎ 197‎ ‎3.讨论点拨法。‎ ‎4.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歌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中三个唱歌场面的内容与特点,感受文中浓郁的民风民情;深入研读,把握主旨;赏玩品味,揣摩语言,探究文中优美的意境,学习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技巧;延伸拓展,沟通课堂内外。‎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1.导语 设计(一)‎ 沈从文先生是从湘西地区的灵山秀水中走出来的,因而一直自称是“乡下人”的“京派”文人群的首席作家。今天我们学习沈先生优美的散文《云南的歌会》,一齐来领略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 ‎2.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循声低和。‎ 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 ‎(多媒体显示)‎ 蹲踞(jù):蹲或坐。 酬和(hè):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熹微(xī wēi):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譬喻(pì):比如。‎ 淳朴(chún):诚实朴素。‎ 即物起兴(xìnɡ):开头先咏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悠游自在:悠闲自在,快活的样子。‎ 龙吟凤哕(huì):龙在吟啸,凤在鸣叫。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2.学生练习表情朗读,要求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读出感情。‎ ‎3.教师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文章的内容。‎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在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展示了云南浓浓的民族风情。‎ 学习课文 ‎1.指定学生甲诵读1~3段。‎ ‎ 指定学生乙诵读1~3段。评议优劣。‎ ‎2.归纳第一段:引出歌会地方。‎ ‎3.讨论并归纳第二段的中心内容。‎ 分析:“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却互不见面”‎ ‎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随口而出。”‎ ‎ “在场的既多内行……解口渴去了”‎ ‎ 争论后归纳:写歌会的场所、方式、胜负的情况。‎ ‎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 (一)诵读三~五段 ‎ 师生点评诵读情况。‎ ‎ (二)讨论第三段内容 ‎ 归纳:写女歌手的情况(性情、外貌、穿着、本领。)‎ ‎ (三)讨论第四段内容 197‎ ‎1.本段属于什么描写?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2.本段侧重写什么? 明确:歌声不断。‎ ‎ (1)山鸟呼朋唤侣(戴胜鸟、云雀)。‎ ‎ (2)赶马女孩子唱山歌。‎ 环境:树林、山坡、花。‎ 侧重“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 (四)讨论第五段。‎ ‎1.段落主要内容: 写“金满斗会”。 ‎ ‎2.发起、处所、人数、曲名、唱法(声响)、时间、参加者(妇女饰扮,熟人身份)、作用和歌师傅。‎ ‎3.学生齐读课文,放飞想象,感受云南歌会淳朴自然、浑大壮观的特点。‎ ‎4. 《云南的歌会》课文详解 课文品析 ‎1.文段分析 ‎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 段析:本段是文章第一部分,总起,写云南民歌的传统和影响,领起下文。‎ ‎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拍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 段析:描绘一种对歌场面——对调子,专为唱歌而唱,方式灵活,场面轻松热烈,充分展现对歌者的才华和技能。‎ ‎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段析:‎ ‎2.语言品味 ‎“诗歌的家乡”“著名全国”写出云南民歌的悠久传统和繁荣景象。“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看到的比听说的更精彩,突出云南民歌的精彩。‎ ‎ “生面别开”——新奇的场面。‎ 对歌不对面,含蓄,重歌不重人,突出歌的重要。‎ 对歌的内容、手法、方式、风格皆浑然天成,不事雕琢,却须有智慧和才能方可自由驾驭。‎ 特殊一例。‎ ‎“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谦虚中含着掩饰不住的自豪。‎ 动作、神态描写更见其质朴、大方、可爱。‎ 人物外貌描写,并非专指一人,展现的是地域人物总体特征——勤劳、开朗活泼、健康爱美、豪爽大方。‎ ‎“悠游目在,若无其事”‎ 197‎ 以上两段是第二部分第一层,描写常见的一种轻松随意的对调子,展现了人们的机智和才华。‎ ‎ 对云南妇女整体特点进行总的概括,描绘她们健康俊朗的身姿,豪爽大方、活泼开朗的性格,勤劳聪慧的品格。‎ ‎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本来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段析:本段是第二部分第二层,描绘了另一种乡下山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盈其间的美丽歌声,体现了云南人民的淳朴、自然和对生活的热爱。‎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 表明人物开朗大方、豪爽好强。‎ ‎“一年四季”“早晚”,说明歌声在云南的人民大众中是无时不在的。‎ ‎ 骑马赶火车充满情趣,既表现地域的偏远和风情的独特,也为下文听歌作铺垫。‎ 画线句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对比烘托的手法描绘了云南美景,衬托了云南女孩极富地域色彩的山歌。‎ 对戴胜鸟、云雀的细致描绘,与前面细致描写山景一样共同展现了云南的美丽风光,也烘托了女孩子美妙的山歌。‎ 女孩子歌声体现了山歌的纯朴、自然、随意。‎ ‎ 画线句总领全段。‎ ‎“最热闹”“金满斗会”,客观评价和正式的名字都说明这是民歌风俗中盛大的集会。‎ 参加人数、序曲、时间,写集会之盛大。‎ 运用比喻、通感写歌声之美。‎ 197‎ ‎。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外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 段析:第二部分第三层,描绘民歌传承中一个重要途径——一种场面极盛大、深受人们喜爱、长盛不衰的“金满斗会”。‎ ‎ 文章第二部分,分别介绍了云南民歌在三种场合中的不同演唱方式、内容、目的和作用,表现了云南民歌的丰富多彩、悠久历史,在云南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多姿多彩、富有地域风情特色的民俗风景画卷。‎ 妇女的打扮之繁琐光鲜、身份之多样,更见集会非常吸引人。‎ 集会的由来、传统、方式、目的、歌曲的内容把对歌集会的盛况推向高潮。‎ 对一个吹鼓手的特写,写出赛会的悠久传统和长盛不衰。‎ 引用老太婆的话再次说明盛会难得。‎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把握旨趣 ‎1.提问:在“歌会”的大标题下,课文写了哪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想一想,这三种场合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明确:这三种场合分别是: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 ‎“山野对歌”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这一场面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以优美环境映衬唱歌的女孩及其优美的歌声。‎ ‎“山寨传歌”,是一次民歌的大展览。这一场面重在写唱歌的盛况,有全景描绘,有局部刻画,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内容 特点 写作手法 山野对歌 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重点写唱歌人 山野漫歌 急性的自由歌唱,发昏性情,自然成趣 重点写唱歌的环境 村寨传歌 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云南民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重点写唱歌的场面 ‎2.提问:云南的歌会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特色?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197‎ 明确:云南的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融自然、人生、社会于一体,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泥土的芬芳,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那里的灵山秀水赋予他们美的歌喉,美的情趣。‎ 作者借写云南歌会,传达他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而出。‎ 四、赏析品味,揣摩语言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读后喜欢文章的哪一段?为什么?‎ 学生指出各自喜欢的句段,教师择其精要,与学生一起探讨品味。‎ ‎(多媒体显示)‎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最有意思的是云雀……赶马女孩子……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教师点拨学生从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角度反复品味其精妙。‎ 提问:第(1)段文字在人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阅读沈从文《边城》中描写翠翠的有关片断,试着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多媒体显示)‎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学生细品两段文字,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第一段重写实,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牙齿、衣饰,细致生动,如在目前。‎ 第二段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写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显得飘忽灵秀,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 两段文字各有千秋,代表两种不同的写法。‎ 提问:作者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与“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默读这段文字,展开想象,沉浸在文章优美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创设的氛围。‎ 明确:这一段是“山路漫歌”,写“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这些写景文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图,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景,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子的歌唱”交相应和,互相辉映,交织成一支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二)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 (明确:用环境作背景,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 ‎2.学生齐读这两段文字,背诵,增加语言积累。‎ 五、课堂小结 沈从文先生以明净、潇洒、随意的文字为我们勾勒了云南特有的风景、风物、民情、民风,这些文字展示了云南特有的淳朴自然的风俗人情,以一种抒情诗所特有的含蓄与优美的笔调热情吟唱,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都源于沈从文先生对生活、人生的挚爱。让我们用稚嫩的文字,吟唱家乡的山歌吧。‎ 197‎ 六、延伸拓展,沟通课堂内外 教师提示:课文中有“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这段文字为我们介绍了云南民歌的内容及几种不同的对歌方式。请同学们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情歌,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提问”,哪些属于“互嘲互赞”。‎ 学生明确活动要求,课余时间或走访当地民间艺人,或查阅地方志,或上网浏览,或图书馆查阅,搜集材料并对其分析整理,上交一份研究性报告。‎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选读沈从文的其他散文。‎ ‎2.学唱二三首民歌,并在同学面前表演。‎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掌握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能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对课文的词语也掌握得比较好。‎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课文导读:‎ ‎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一、字词注音 汪曾祺qí 系jì百索子 倘tǎng若 咂摸zā·mo 城隍huáng 拧níng成小绳 门楣méi 用酒和huò 苋菜xiàn 籍贯jí 硝药xiāo 腌腊yān 络子lào 大襟jīn 车胤yìn 熏xūn五毒 似的shì·de 二、词语解释 端午:我国民间节日,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端,开始;午,午日。‎ 咂摸:方言,仔细辨别(滋味)。 情结:指深藏心底的感情。‎ 百索子:端午时系在小孩的手臂上或脖子上,风俗认为这样可以辟邪。‎ 五毒:指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虫。‎ 符:道士所画的一钟图形或线条,声称能驱使鬼神,给人带来祸福。‎ 寄名:旧时幼童认僧尼为老师而不出家,或认他人作义父母以求长寿。‎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 堂屋:正房居中的一间。 朱笔:红笔。‎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 雄黄:一种矿物,橘黄色。中医用来做药。‎ ‎ 有不:相当于“有没有”。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硝药:硝石做的火药。 名目:名称。‎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 197‎ ‎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浩瀚壮观的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现在常比喻人的阅历广,眼界就开阔,追求的目标就更高。‎ ‎ 称道:称赞。 他乡:其他地方。‎ 夹取以敬客:夹取(腌鸭蛋)来敬客人。以,连词,来。‎ 尤为:更是。‎ 络子:依照所装物体的形状,用线结成的网状的小袋子。‎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钱塘(现在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 ‎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 大襟:纽扣在一侧的服装的前面部分。‎ ‎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利用萤火虫的光刻苦读书和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 练囊:用一种白色的绢做成的口袋。练:白色的绢。‎ ‎ 薄罗:薄的丝织品。‎ 生活的滋味,从一个鸭蛋开始 ‎——《端午的鸭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精彩语句,了解作者“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 3、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 4、体悟小品文中的经典。‎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经典。‎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3.搜集一些各地(或家乡)有关端午风俗、传说的资料或具体实物;想一想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思路 说风俗——读文本——谈鸭蛋——品乡情——论作家——评经典——写真心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导入:说风俗 ‎1、请同学说说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是为了纪念谁?‎ 屈原有哪些值得纪念的地方?‎ ‎(这些伟大人物的思想、追求、生平经历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纪念屈原,能激起我们怎样的情感呢?‎ ‎(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2.既然端午节这么有意义,那么上虞的端午有什么风俗活动吗?‎ ‎(吃“五黄”:黄鳝、、黄瓜、黄酒、黄桃、黄鱼。蛋黄、雄黄酒。‎ 挂艾草、点蚊香、喝雄黄酒。)‎ ‎3、你作为上虞的一员,你的端午是怎么过的?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 ‎4、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是关于端午的。大家都预习过,我问一下,这篇文章是谁写自己过端午?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情况吗?‎ 二、(学生简要介绍汪曾祺)‎ 197‎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O~1997) 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1、那么,汪曾祺的端午是怎么过的?都有哪些风俗活动?(七种)其中跟别处一样的风俗是什么?可能与别处一样的风俗是什么?与别处不一样的风俗是什么?‎ ‎2、最与众不同的是吃“十二红”,你知道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比如:我们过年的时候总少不了鱼。‎ ‎3、既然希望“红红火火”,那么汪曾祺的家乡当时的经济条件怎么样?从那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 ‎(好象我们那个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4、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这么多的习俗?他为什么偏偏要挑选鸭蛋来写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 ‎ (高邮鸭蛋:好、奇、名。)‎ ‎5、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情有独钟,充满了什么感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自豪 “与有荣焉” “曾经沧海难为水”)‎ ‎(对故乡的特产,对故乡、对生活的热爱)‎ ‎6、既然作者要写出自己故乡的特产,要写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就要写好,但是,大家读了这篇文章,有没有感觉文章的结构比较不同。‎ ‎(可能有学生说这是流水帐)‎ ‎7、文章开头的第一句是什么?文章最后的一段是什么?一般情况下,我们写作文要求总分、总分总的结构,但是这篇文章开头一段和最后一段好象不沾边,他们是怎么连接起来的?‎ ‎8、教师小结:端午的风俗——和外地一样的风俗——家乡独特的风俗——十二红——鸭蛋——双黄鸭蛋——鸭蛋的特点——挂鸭蛋络子——挑鸭蛋——吃鸭蛋——鸭蛋壳——装萤火虫——囊萤映雪的故事 ‎9、这就像是骑着马,自由散漫地走,但是又不是完全乱了套,而是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文章的题目。题目在文章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文章结构分析:‎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明确:‎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 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197‎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二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 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三段。‎ 提问: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这部分作者介绍了“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具体写了做鸭蛋络子的鸭蛋的挑选到孩子们的吃法,吃完后的用途等等。作者将现在的成人立场和在故乡时的少年人的视角交织在一起,以童趣写出了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 课文结尾,作者写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正体现了汪曾祺闲适自由的风格。‎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联系,不求统一答案。‎ ‎10、(1)为什么会想到囊萤映雪的故事?囊萤映雪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后来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不失去改变生活的渴望,他们成功了吗?‎ ‎(2)孙康、车胤和文中的“我”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3)为什么文章否定了用鸭蛋壳装萤火虫照亮来读书的想法?肯定的是什么?否定的又是什么?‎ ‎(艰苦环境中仍不失改变生活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自我解嘲,只要有了这种刻苦学习,热爱生活,改变生活的心意,又何必一定要在乎形式。)‎ ‎11、总结汪曾祺闲适自由的写作风格。‎ 有文说:“汪曾祺对生活的热爱,有两个明显的兴趣点,即各地的风味吃食和风俗民情。”其实本文就体现他的这两个特点,又有风味吃食,又有风俗习惯,使人大开眼界,饱尝“口”福。细品起来,本文有如下几个特点:‎ 口语色彩浓厚。‎ 在文章中表现为多用短句,就像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例如,“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每个小分句都不长,意思表达的是简洁明了。另外就是在文章中时时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使文章的生活气息更为深厚。例如:“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这语言读来仿佛作者就在面前与你亲切交谈,而且似乎能听出语言的抑扬顿挫。‎ 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多了典雅之美。‎ 文章除了大量使用口语外,还在个别处运用了古汉语,如“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使文章凭添了几分典雅之美。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得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 这种语言魅力显然是作者得益于古典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完美融合。汪曾祺将精炼的古代语言词汇自然地消融在文本中,又从民间文学吸取甘美的乳汁,兼收并蓄,克钢化柔,扫除诗歌、散文、小说之界限,独创一种新文体。豪华落尽见真淳,这一点上,汪曾祺很像陶渊明。‎ 197‎ 在本文中,在作者的散文里,谈天说地,谈吃说喝,都是满怀深情地写故乡和异乡的食物,让人从中感受到浓浓的乡思,洞见赤子的童真。‎ ‎12、像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结构,你还能从文章中找出一例来吗?‎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13、除了结构上的闲适自由,汪曾祺语言也比较有特色。大家读了这篇文章,觉得这篇文章语言上能给你什么感觉。‎ 语言特点 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1.口语色彩浓厚。‎ 首先表现在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例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其次,文中时时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这使文章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 ‎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 例如:“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 ‎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汪曾祺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他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请学生朗读比较感兴趣的语句。‎ 口语(短句)、方言、文言、成语。‎ A、感叹句。‎ ‎(1)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2)还不就是个鸭蛋!‎ ‎(3)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4)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 ‎(5)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6)有!‎ ‎(7)好看极了!‎ B、问句 ‎(1)这就能辟邪吗? (2)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 ‎(3)这有什么好看呢? (4)这能行吗?‎ C、短句 短句的朗读——文中短句非常多,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朗读时要注意停顿。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1)系百索子。 (2)贴五毒。 (3)贴符。 (4)喝雄黄酒。 (5)出鸭。‎ D、文言词 文言词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如:‎ ‎“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等等,它们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朗读时要读出从容中不乏诙谐、得意之态。‎ E、口语 大白话的朗读——文中时时穿插朴素的“大白话”,这使文章生活气息更为浓厚:‎ ‎“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 197‎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这有什么好看呢?”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朗读时尤要注意语气语调。‎ ‎“造型”语的朗读,如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快感,一个“吱”字就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 F、方言 ‎“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 重点语句分析 ‎ 1.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这一句体现了汪曾祺的语言特色:古汉语与口语兼而有之。前几个小分句本是很通俗的大白话,却突然用了一个“多矣”,之后马上又回到大白话,仿佛当代的青年人说着说着汉语,突然夹杂着几个英语单词,并没有不伦不类之感。然后作者又引用了唐代诗人元稹在《离思》中的一句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运用“大材小用”的诗句,来表示自己对别处的咸鸭蛋不屑一顾。这一“文白夹杂”句令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2.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威蛋的黄是通红的。‎ 这一句讲食用咸鸭蛋。作者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中的“扎”的动作描绘,“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的声音及颜色的形象描绘,特别“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使读者感受到那一刻的动感与快感,让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体现了大作家之文笔。‎ ‎14、教师小结: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 ‎(口语化:短句,方言)‎ ‎ 雅俗共赏 ‎(文学性:文言、成语)‎ 让学生总结汪曾祺作品的风格,教师提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选材 (2)结构 (3)语言 (4)思想 ‎15、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经典?‎ ‎(1)独特的生活 (2)丰富的思想 (3)特色的语言 (4) 精当的结构 以鲁迅(绍兴)、老舍(北京)、巴金(四川)等为例。‎ ‎16、教师小结:实际上,《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包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辉。不管一个人走多远,它都将是引导一个人的方向。童年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饱含人生的韵味。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平淡以及诗意,才算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汪曾祺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 ‎17、创意读写活动。‎ ‎(1).假如你是高邮市长,你要举办“中国高邮·双黄鸭蛋文化节”,你怎样向大家推荐高邮的鸭蛋文化;‎ ‎(2)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朋友,请介绍你记忆中的美好端午节;‎ ‎(3)假如你是课文中的一位长辈,请向孩子们介绍端午节里的美食“十二红”;‎ ‎(4)假如你是课文里面孩子的一员,请说说你的“鸭蛋络子”;‎ ‎(5)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朋友,请你介绍 “写虎字”、放“黄烟子”的乐趣;‎ ‎(6)假如你是当地的厨师,请你给旅游的客人介绍咸鸭蛋的吃法;‎ ‎(7)假如你是一只充满灵性的高邮鸭蛋,你怎样表现自己的个性。‎ ‎18、课内扩展:‎ 我手写我心: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很多,想想生活中值得你难以忘怀的地方,将你的感触用美妙的文字呈现出来。‎ ‎19、布置作业:‎ 比较阅读:汪曾祺《咸菜茨菇汤》 ‎ 197‎ 教后反思:‎ ‎《吆喝》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过程与方法:‎ ‎ 以情景感受,重点研读,活动品味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 1.生动幽默的语言。‎ ‎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设计一:广告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我们几乎每天都接触到广告,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还很不发达的年代,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学生猜测)对,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 你注意过小商贩是如何叫卖自己的货物的?他们就的吆喝声有什么特点?你听了有什么感想?‎ ‎  ——声音响亮,吸引人,好像在唱歌;叫卖的内容合乎自己货物的特点;等等。吆喝在当时是一种宣传,一种广告,也是一种艺术。‎ 吆喝既是早期广告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也是我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吆喝到底具有怎样的一番韵味呢?今天,走进萧乾的《吆喝》,跟着作者一起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感受那种艺术的魅力。‎ 设计二:导入 ‎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197‎ ‎ 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 ‎ ‎ 二、检查预习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1ái)    铁铉(xuàn)  囿于(yòu)   隔阂(hé)    ‎ 秫秸(shù jiē)   商贩(fàn)   吹嘘(xū)  吆喝(yāo he)‎ 小钹(bō)     荸荠(bí qí)  饽饽(bō)‎ ‎2、解释下列词语。‎ ‎ 招徕:招揽。‎ ‎ 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 3、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因心肌梗塞及肾衰竭,于‎1999年2月11日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九十岁。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自称为“未带地图的旅人”的萧乾,早在三十年代便步入文坛,与沈从文被归类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在 1939年至1946年,萧乾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并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萧乾以战地记者驰骋欧洲战场,成为二战时期中国唯一的欧洲战地记者。二战结束后,萧乾还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公约会议和纽伦堡战犯审判等大事,写下《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著名通讯报告而名重一时。而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萧乾取道香港回到北京,开展了他起伏跌宕的后半生。 ‎ ‎  萧乾一生著作甚丰,曾写下大量的回忆录、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和译作,包括长篇小说《梦之谷》、自传体作品《未带地图的旅人》、报告文学《人生采访》 ,及翻译作品《好兵帅克》 和《培尔·金特》。晚年,他与夫人文洁若耗费五年时间合译的现代派意识流巨著《尤利西斯》 (Ulysses),更为世人所注目。 ‎ ‎  事实上,萧乾因心脏病入住北京医院,住院期间仍笔耕不辍,写下许多自称“余墨”的文章。近日《北京日报》便刊登了萧乾的一篇短文,内里便谈及他对死亡的态度:“死,使我看透了许多。它对我成为一个巨大的力量。所以一九七九年重新获得艺术生命之后,我才对自己发誓要跑好人生这最后一圈。最后二字就意味着我对待死亡的坦荡胸怀”。 ‎ ‎  《尤利西斯》由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酝酿十多年,花了七年时间才完成的《尤利西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亦是一部经久不衰的畅销书。尤利西斯是古希腊史诗《奥德赛》中的英雄奥德修的拉丁名字。布卢姆是一个犹太人,经历生活的坎坷,仍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憧憬。作者在作品中,将主角布卢姆在都柏林一天的活动,对照着尤利西斯十年飘泊的生活。‎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 1、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 ‎ ——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2、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 197‎ 作者在介绍这些吆喝声时总体上是充满了怀念之情的,那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种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禁的情态也流露在字里行间。‎ ‎3、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吆喝声?这些吆喝声是按什么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  ‎ ‎——文章中的吆喝声林林总总, 多而且杂, 但作者却介绍得有条有理。总的来说,文章写了作者在北京听到的大多数吆喝声,从“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中,可以得知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首先从早到晚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到了晚上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其次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吆喝声。‎ ‎4、理清文章思路。‎ ‎ ——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 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四、学习课文 ‎ (一)学习第一部分。‎ ‎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 ‎1、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文章开头在写法上可以说是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作品先将旧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分作两种:“器乐”和“声乐”,然后重点写“声乐”——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 ‎ 写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突出了叫卖者的本事:他们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正因为叫卖者的这些种种特点,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介绍的各种吆喝声。‎ ‎ (二)学习第二部分。‎ ‎ 1、学生默读课文,这里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想想这两个层次如何划分?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 —— 第一层次(4~9),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 ‎ 第二层次(10),写一年四季的吆喝声。‎ ‎ 文章这里从两个方面写“吆喝”,作者按时间顺序展开,一天中按从早到晚,一年中按春夏秋冬,条理层次清晰。‎ ‎ 2、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叫卖声?重点又写了什么?‎ ‎ ——作者从早写到晚。写早晨吆喝卖早点的:大米粥、油炸果的;和新鲜蔬菜的:卖青菜和卖花儿的。写白天卖日用百货和修理各种家具的,这就更热闹了。‎ ‎ 然而重点是写晚上。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热闹:卖夜宵的,唱话匣子的,用凄厉动人的叫喊讨饭的,真是应有尽有。这一层作者重在写出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 五、小结 ‎ 主要理解北京胡同里小贩们在夜晚发出的各种吆喝,感受京城民俗风情。‎ 六、布置作业 ‎1、识记字词,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 听写词语:招徕、隔阂、吆喝、吹嘘、随机应变、油嘴滑舌。‎ 二、继续学习课文 ‎ 1、阅读文章第十自然段。思考:这一段结构有何特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 ——本段的中心句“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本段的结构可以说是总分式。这一段写吆喝声按从春到冬的顺序展开。春天一到,万物复萌,小贩们走街串巷卖春鲜儿。夏天卖西瓜和雪花糕,秋天卖“喝了蜜的大柿子”。到了冬天,热乎乎的烤白薯和一串串糖葫芦,经小贩们一叫卖,也颇为诱人。‎ ‎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197‎ ‎ 2、这一部分所写内容与前文有何不同?试具体说说。‎ ‎ ——文章第三部分从叫卖作为一种口头广告的角度来写。这里写叫卖的文化内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的叫卖说明商品制作的工艺过程。如:“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其二,有的叫卖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如卖山楂的喊:“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来的紫红色的果子。其三,叫卖的语言十分丰富,极富表现力。有的善用比喻,如“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过梨”等;有的合辙押韵,颇为动听,如“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 文章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品味语言 ‎ ‎ 1、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仔细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 —— 介绍夜晚的吆喝,如“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 ‎ 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 介绍吆喝作为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等等。‎ ‎ 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2、为什么作者要大量运用“京白”口语?罗列这么多的吆喝声,是不是繁冗了些?‎ ‎——作者运用“京白”的艺术语言,一是因为他对北京家乡的热爱,二是因为写的“吆喝”都是当地的口语,用当地语言来写更真实,更有表现力。‎ ‎  3、北京街头卖东西的有很多,为什么作者只介绍了其中的几种吆喝,其余的只简单说他们卖什么? ——因为各种的吆喝声实在太多,没必要一一描述,只要写其中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就可以了,做到有重点、有目的地介绍,主题更突出。‎ ‎  4、括号里的句子或词语有什么用?‎ ‎——里面的句子、词语是解释前面的方言或起补充说明的,如:“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这里是解释;‎ ‎ “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这里是补充说明,方便了读者对课文的理解。‎ ‎5、品味语言  ‎ ‎  ▲试比较下列两个句子,说说哪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   (甲)只要兜里还有钱,一听到卖烤白薯的声音,就买一块。一路上既可以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来吃。‎ ‎   (乙)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呀真热乎”,就非买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  ▲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你认为文中哪一句吆喝最有趣?为什么?‎ ‎    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门“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走进富有京城特色民俗风情的世界。‎ 四、写作借鉴 ‎1.多方面、多角度地选取有代表性的事物来突出文章中心。‎ 文章安排的材料从时间、目的、内容、声调、技巧、韵脚等角度展现了吆喝的覆盖面之广。为吸引顾客,吆喝的内容丰富多彩、声调千奇百怪、技巧多种多样、甚至押韵。如“小玩艺赛活的”“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都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来美化自己的货物。卖荷叶糕和卖荞麦皮的喊声忽高忽低、色彩浓烈,使人印象深刻。卖萝卜的喊“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乞丐说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很押韵,生动。‎ 这些材料的选取,把各种各样的吆喝描述得全面,对吆喝的外在形式、内容、目的等内在的东西都表现得深入充分,让读者对吆喝有了全面的认识。‎ 197‎ ‎2.合理的对材料进行加工剪裁。‎ 在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但作者介绍起来有条有理,丝毫不乱。第四节“一年四季”“从早到晚”起了总领作用。按“从早到晚”顺序,作者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最后,作者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而对各种吆喝声,作者也是介绍主要几种,其余的都只简单介绍卖什么。让读者去体味叫卖声。‎ 经过作者的精心选择,各种吆喝声“秩序井然”,文章思路十分清晰。‎ ‎3.以先言他事引出所要描写事物的方式开篇,富有感染力。‎ 文章开篇不是直接写小贩们的吆喝,而是引用外籍作家描述的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们用各种器械弹奏的招徕顾客的声响,并将之比喻成“街头管弦乐队”,作者由此联系到小贩们除了用器械发声来招徕顾客之外,更重要的是直接的吆喝声,这吆喝声比那“管弦乐队”“打击乐”更多姿多彩、情趣丰富,还幽默形象地把这种吆喝声比喻成“声乐”,与“乐队”相照应。这种类似于比兴的手法,使所写的事物更富有情趣和感染力,更自然。‎ ‎4.抓住事物特点来描写事物。‎ 作者在描写不同的吆喝声时,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写卖馄饨的吆喝声,“馄饨喂——开锅”,并详细介绍做馄饨的过程,突出了吃馄饨最好是刚煮好的特点;在写冬天卖烤白薯的吆喝“烤白薯哇真热乎”,抓住了烤白薯冬天吃又香又能烤手暖身的特点;写乞丐费力多变的声调,抓住了乞丐常挨饿没力气的特点。‎ 在抓住事物特点的同时,还以巧妙传神的模仿和细致生动的描写来展现事物。‎ 如写卖硬面饽饽的,作者描写到:“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写出了这种吆喝的纯朴自然。在写乞丐行乞时,“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细致传神地刻画了声音的变化过程。尤其是“太(哎)太”一声,中间还加个“哎”,极其逼真。再如写“葫芦儿——冰塔儿”,随后解释和阐述了这一吆喝的特点“简洁又生动”,指出它体现了食物的“晶莹可人”。‎ 五、探究活动 ‎ 1、让有特长的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叫卖声,学生从中体验吆喝的民俗内涵。‎ ‎ 2、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工作做点贡献。‎ ‎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熟悉的吆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五、小结 ‎ 本文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此外,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 ‎2、自己为一种商品创造一则吆喝广告。‎ ‎3、拓展作业:‎ 学生分小组到市场或街道、商店等收集有特点的吆喝并记录下来,每一条要注明卖的是什么,有何特点。‎ 附:板书设计 197‎ ‎ ‎ ‎《春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家醅、一马当先、挑剔、炮制、顾名思义、兴高采烈”等词的读 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概况。‎ ‎3.了解作者故乡杭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 ‎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童年,激发学生珍惜花样年华,追 求诗意人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孩子们对于新年总是有许多丰富的感受。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交新年家庭录像带并播放,引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营造教学氛围。‎ ‎2.朗读教学法。朗读是领会文章情致的最好方法。教师宜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练读;学生表演朗读;个体读、集体齐读等方式。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 197‎ ‎3.讨论点拨法。‎ ‎4.品读鉴赏法。‎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录像机、录像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激发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品读课文,鉴赏作品诗化的语言,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延伸拓展,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作品。‎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琦君,当代最有名的台湾女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以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琦君说童年》想必大家都看过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其中的《春酒》。‎ 设计(二)‎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是极喜庆的字眼。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准备些象征来年幸福、美满的东西,如春糕、春馍、春酒等。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设计(三)‎ 配乐朗诵:(打开音乐)相信有很多同学都熟悉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吧,会背的同学和我一起背一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大家都知道,通过这首诗余光中先生想表达对故乡对祖国的怀念。我想,远离故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思乡的感受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作者琦君,是台湾著名的女作家,和余光中先生有相同的经历。她的故乡在浙江,在故乡上过小学、中学和大学,而后去了台湾,时隔几十年她还是思念她的故乡,在她的很多文章里都有所反映,让我们一同来阅读她的《春酒》,看看她又是怎样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 二、激发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氛围 ‎1.课前,学生提供新年家庭录像带,教师选择精彩片断播放,创设浓浓的课堂氛围,师生一齐步入第一个教学环节——“都来看我过春节”。‎ ‎2.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步入第二个教学环节——大家都来说“新年”。‎ 春 酒-话说春节 ‎(1)春节典故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然而,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 197‎ ‎ ,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佑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逐“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春节”。‎ ‎(2)春节的由来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延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 正月初一前要祭灶、祭祖、扫除污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子、放鞭炮,除夕有“守岁”等仪式;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3天。春节——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3.教师总结并提示:我国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年的,请听琦君为我们讲述的过年的故事——《春酒》。‎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沉浸在作者娓娓的述说中。‎ A、教师强调需要积累的字词。‎ ‎(多媒体显示)‎ 家醅(pēi) 炮制(páo) 挑剔(tī) 气氛(fēn) 两颊(jiá) 煨炖(wēidùn) 枸杞子(qǐ) 薏草(yì) 斟酒(zhēn) ‎ ‎(挑剔应读“tī ”,新华字典484页上是有这个字的,我们的参考书上把这个字的读音标成了“tì”,这是不对的,大家记住:尽信不如无书。)‎ 珍品:珍贵的物品。‎ ‎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197‎ ‎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 顾名思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顾:看。义:意义。‎ ‎ 兴高采烈:兴致高,精神饱满。兴:兴致。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助兴:帮助增加兴致。‎ ‎ 别致:新奇,跟寻常不同。‎ ‎ 如法炮制: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如:依照。炮制:把中药原料制成药物。‎ ‎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 道地:真正的;纯粹。B、琦君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如诗一般的生活织就了如诗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诗般语言描绘出这一切: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这是对人性的讴歌与赞美。‎ ‎2.学生默读,体会文中深情。‎ ‎3.学生大声读课文,力求读得顺畅,读出文中的情感。‎ ‎4.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范读,其余同学点评。‎ 四、精读课文,合作研讨,领略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理解作品的意蕴、作者的思想情感 多媒体依次显示各个讨论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然后集体交流。‎ ‎1.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明确:文章主要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如今自泡八宝酒等四件事。‎ 本文的构思非常精巧。作者在文末巧设文眼,却又不露痕迹,作者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家乡的味道”这个焦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许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围绕“家乡的味道”展开。‎ ‎2.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件事,有何意义?(作者为什么选择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个生活场景来写呢?)‎ 明确:这几件事印象深刻、有代表性、有家乡味,显示了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民风之美:新年虔诚地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添了几许神秘;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兴奋、快乐;家家邀饮春酒、贺喜道福。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 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有人需钱急用,大家起会捐助;正月里会首置酒表示酬谢,母亲让出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此时灯火通明,人人兴高采烈。寥寥几笔,淳朴的民情便流淌开来。‎ ‎3. 主旨和结构 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春酒》一文,体现了琦君散文的主要特点。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体现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 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 第一部分(1~4),吃春酒。‎ ‎ 文章第1段,直接扣住题目来介绍“春酒”‎ 197‎ ‎。邀饮春酒的时间是在元宵灯节之后,并且其热闹气氛超过过年,因为过了元宵节,孩子们就可以随意地吃曾供奉在神位前的供品了,而且家家户户轮流邀饮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因此对邀饮春酒的事情记忆清晰。‎ ‎ 第2段至第4段,着重写母亲酿制的春酒——“八宝酒”。这“八宝酒”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它是用八样东西泡的酒,所以称为“八宝酒”,浸泡一个月之后,“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对于自己特制的“八宝酒”颇为得意,而且当女儿夸她的酒好喝之时,她会显得更加高兴。由此看出了母亲的敦厚纯朴。其实真正对春酒的怀念——除了酒好喝,还有对母亲浓浓的思念之情。‎ ‎ 第二部分(5~8),吃会酒。‎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这是过年时第二件令人难忘的事情。作者介绍了喝会酒的情况:起因——“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最最讲究的——“十二碟”,母亲也会拿出她的“八宝酒”请大家品尝助兴。此时人人兴高采烈,母亲也因别人的赞美高兴得“两颊红红”……读者可以感受到乡人的淳朴厚道,融洽温馨。‎ 第三部分(9~10),写“我”对母亲以及家乡的思念之情。‎ ‎“我”在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却没有得到儿子的认同,由此引起了“我”的思乡之情:“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感叹足以打动所有的游子之心。‎ ‎4.文章结尾写道:“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春酒的味道吗?‎ 明确: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这种情感是通过通过自酿八宝酒来体现自己对家乡的怀念。‎ ‎5.教师总结引申:琦君散文中的童年记忆、故乡怀想是那样的美,儿童圣洁的心灵,乡民美好的生活情趣,似乎轻笼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辉。她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五、品读课文,鉴赏精彩的语言 教师提示: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明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比喻新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新年儿童情不自禁、乐不可支的情形。‎ 生2:“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运用语言描写,刻画出一个善良、大度、充满灵性而又慈爱温柔的母亲形象。‎ ‎“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得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这里运用生动的外貌描写,形神毕肖,热情好客、朴实大方的母亲从字里行间浮现出来,栩栩如生。‎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叙事中带着抒情,在娓娓的叙事中,让自己的情感自然流淌。‎ 生3: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刻画了“我”的活泼、调皮。‎ ‎“母亲给我小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这一段文字活泼灵动,夸张中透着情趣,比喻中透着诙谐,儿时的欢乐跃然纸上。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从字里行间凸现出来。‎ ‎“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看似十分随意的几笔细节描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这种温馨的人际关系让人向往不已,而这一切都只包蕴在文中极不起眼的细节描写中。‎ ‎“吃会酒,得了两条印花手帕,于是‘开心得要命’。”运用细节写出“我”的天真可爱。‎ 生4:“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寥寥几笔,就写出了阿标叔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197‎ ‎……‎ 教师总结: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平易、净化、蕴藉、真挚。我们在《春酒》一文中可以看到这些特征。琦君善于使用叙事抒情并行的方式;善于设喻,平易又蕴藉;善于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细腻又传神;善于运用细节,随意点染,意境浑然天成。善良大度、慈爱温柔、勤俭朴实的母亲,活泼灵动、天真可爱的“我”,热情助人的阿标叔栩栩如生,形神毕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琦君正是通过这些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抒发了她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情思。阅读文学作品,只有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才能充分体味文中的感情,理解文章的意旨。‎ 六、写作特色 ‎ 1.传神的人物描写。‎ ‎ 琦君的散文中的人物,个个生动形象,形神毕肖。本文对母亲的描写尤为出色。对母亲神态、语言、动作的刻画,突出了她的性格特征。如第8段:“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这里摘录的是描写母亲神态、语言的语句,可以看出虽然母亲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她是一位善良、热心的人。‎ ‎ 2.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典雅隽永。‎ ‎ 作者驾驭文字得心应手,注重细节刻画。比如写“我”偷吃“八宝酒”的情节:“早已 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写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天真可爱的样子。还如对花匠阿标叔的擦灯的细节刻画,表现了他的热情好客的性格。‎ ‎ 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自然地抒情,使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没有任何雕饰之感。‎ 七、课堂小结 这是记忆中的乐园,这是心灵的“理想园”,故乡的一切与儿时的印象叠印在一起,辉映成一片快乐而感伤的迷濛。春酒、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我们。“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开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逝去的一切是多么清晰而美好地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招摇,撩惹起多少或感伤或甜美的心绪。那么,作为读者,我们该如何面对那逝去的时光呢?请拿起手中的笔,为过去摄影吧!‎ 八、迁移拓展 下面是台湾诗人舒兰和李春生的诗作。读后,请思考: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多媒体显示)‎ 乡色酒 舒 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乡色也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无月的望 李春生 夜夜 是望 夜夜 无月 夜夜 一轮焦灼 197‎ 洒在我小小的卧室的 窗上 窗外啊 窗外 耳语的 是告诉庭前那棵 孤单而又秃顶的老椰子 鸿雁迷失 不能归去的秋风 秋风里 想起 在你底额上 奔成无尽沧桑的黄河 想起 你深蹙的双眉 左是中条 右是太行 北方呵 鹅毛早已飘飘 那一片覆雪的森林 该如我之白发垂垂 夜夜 一轮焦灼 洒在亚热带 我底小小卧室窗上 夜夜 无月 夜夜 是望……‎ 学生品诗,然后同桌之间交流。‎ 教师略加指点:‎ 自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后,诗人喜欢向月亮倾诉远离故土的乡愁。台湾诗人舒兰的《乡色酒》和李春生的《无月的望》也是同一题材。‎ ‎《乡色酒》这首诗作于1978年中秋节的月夜。该诗对比手法的运用非常精当。全诗前半部分写诗人在30年前故乡过中秋节及由此引起的幸福之感。那时,作者青春年少,不知背井离乡的愁滋味,只用调皮的口吻写月和“我”在玩耍。那时,月亮爬上柳树梢头,照着品月饼、享天伦之乐的家人。真可谓是人乐月也乐,月圆人也团圆。后半部分写30年后,身在异乡过中秋节及由此引起的难以诉说的复杂情感。这时“我”已长期漂流在外,再也没有对月当歌的喜悦心情。所以尽管同是一轮明月挂高空,已不觉得它是明镜、玉盆,而觉得它倒像一只盛满乡愁的酒杯。月色洒满大地,乡愁充溢胸中,这月既是乡愁也是酒。由开头的月望人到后头的人望月,寄寓了万语千言也难以说尽的离愁。‎ 本诗用词考究。通篇写月竟不用“月”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品》),表现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前半部分的“望”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虽很普通,但给全诗带来生气,使人感到乡情撩人。将“圆”换成“满”,用“椰”(指代远离家乡的南方宝岛)与“柳”(指代故乡北方)对应,也体现了作者的匠心。更使人佩服的是,作者将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为“酒”,并美其名曰“乡色酒”,将乡愁提升、净化,愈发使短诗感情浓烈。李春生的《无月的望》,则改换了角度,不写有月之望,而写无月之望,这种全新的视角和不同寻常的表现方式,另辟了一个新鲜的诗美境界。‎ 作为从大陆漂流到台湾去的诗人,李春生的乡愁具有比古人更宽广的特定内容。每当夜幕降临,诗人总是从小小的卧室窗子向远方探视有无鸿雁传讯,或探视有无从远方飘来的故乡歌声,可鸿雁迷失,秋风亦不能归去。在诗人看来,光明和希望已经消失,夜夜均显得惨淡无光,故曰“无月”。“庭前那棵孤单而又秃顶的老椰子”,则不妨看做是诗人的写照。本来,台湾当局于‎1987年11月2日开放民众回大陆探亲,使诗人“无月的望”终于变成了“有月的望”。可哪里知道,公务人员探亲仍受种种限制,这便更加增添了许多人有乡回不去的烦恼与痛苦。由于痛苦过深,以致白发增多,有如北方的积雪;额上皱纹加深,有如黄河无数的波浪;连深蹙的双眉,也成了中条山与太行山。这些比喻,倾注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深情的爱,具有鲜明的地域感、现实感与时代感。而诗中的“我”,就不仅是思盼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小“我”,而同时是思念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我”;诗中所抒发的是一种感时思月的深重忧患意识,那洒在主人公卧室窗上的一轮焦灼所概括的是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感情。‎ 此外,“夜”字的重叠和“夜夜”‎ 197‎ 的反复,使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开头两句和结尾两句句序的调换,不仅首尾呼应,加强了全诗一唱三叹的音乐感,也强化了诗作低回掩抑,如怨如诉的氛围。“一轮焦灼”的“轮”字,亦可看出诗人锤炼字句的功力。‎ 调动积累,体会情感 师:大家说得真好,的确,有些看似随意的细节,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作者琦君就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对故乡的眷念。思乡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古诗中就有许多思乡的名句,大家交流一下。‎ 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露水从来都是白的,但今夜的更白;月亮在哪里都是明亮的,但今夜的月亮更明亮,因为在这样的夜晚,我想起了我的亲人,我的故乡。‎ 生: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出了思乡之情。‎ 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出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在过节时格外的思念家乡。‎ 生: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写出了思乡之情。‎ 师:除了这些古诗之外,现代也有许多表现海外子思乡的文学作品,你们知道的都有哪些?‎ 生:余光中的《乡愁》‎ 师:对,台湾诗人余光中和琦君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年轻时离开大陆去了台湾,都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啊!一首《乡愁》道出了诗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深切怀念。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乡愁》。(播放朗读录音,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深情地诵读)‎ 师:刚才大家交流思乡的诗,多数与明月有关,难怪诗人席慕容说: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夜里响起。月亮,总是容易勾起人们思乡的情怀。当你们面对一轮明月时,你会想到什么呢?(出示一张圆月的图片)‎ 生:我会想到我的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想到我的母亲;想起我的故乡。‎ 生:我的家乡在四川渠县,看到这轮圆月,我就想起了我家乡美丽的渠江河,想起了曾经朝夕相处的亲人们。‎ 师:看到明月,大家都会想起家乡,但我们的感受毕竟不如琦君、余光中强烈,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离开家乡,离开母亲,即便是有淡淡的离愁,那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啊!现在,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去感受乡愁,理解一下那些被乡愁所紧紧困扰的人们吧!(播放罗大佑的《乡愁四韵》,学生完全陶醉在音乐声中)‎ 师:每个人都有故乡,对于故乡都会有一份难以忘怀的记忆。鲁迅对社戏里吃过的罗汉豆念念不忘;汪曾祺对故乡端午节的鸭蛋念念不忘;而琦君魂牵梦系的是母亲所酿造的八宝酒。这些让作者终身难忘的美食,沉淀了美好的情思,触动了无尽的思乡之情。那么我们呢?我们对于故乡又会有什么记忆呢?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背上行囊去远方寻找自己的世界,到那时,我们会发现清澈的滨河曾荡漾着儿时的梦;龙泉山上, 我们曾把梦想和风筝一起送上蓝天;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的桃花开成一处绝美的风景;或许我们也会发现家乡的水蜜桃真是人间无上的美味。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美好的回忆吧!‎ 最后, 我们对那些正在被乡愁困扰以及将来可能被困扰的人们说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布置作业 ‎1.写一段文字,表现你过年的欢乐。‎ ‎2.课外选读有关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并把它推荐给班里的同学。‎ ‎3.阅读琦君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197‎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2.品味语言特点,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 以情景诵读,情节表演,佳句品味,人物分析的形式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小人物的大智慧,引导学生体会我国文化遗产的宝贵。‎ 教学重点、难点:情节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发蔫(niān) 擅长(shàn)  绰号(chuò) 难堪(kān)   一瞅(chǒu)    抠(kōu) 发怔(zhèng) 褒贬(bāo) 怵(chù) 戳(chuō) 瓢(piáo)‎ ‎ 2.解释下列词语。‎ ‎ 发蔫:表现出精神不振。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发怔:发呆。‎ ‎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 大名鼎鼎:形容名声很大。鼎鼎:盛大的样子。‎ 二、导入 197‎ 导语设计:大家也许不会忘记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吧。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奇绝!妙绝!今天,我们再来见识两位高人,他们就是冯骥才笔下的刷子李、泥人张。‎ ‎ 作者简介 ‎ 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滋味。‎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 1、提问:刷子李和泥人张有什么共同点? -‎ ‎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 刷子李和泥人张都是俗世奇人,他们都拿手擅长的行当,可以说是有大本领大智慧。‎ ‎2、文章主旨和结构 本文通过描述两位旧天津市井瓦肆之间的普通手艺人的奇闻趣事,怀着崇敬的心情赞誉了旧中国民间艺人高妙绝伦的精湛技艺、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严于律己的务实态度和不畏钱权、敢于斗争的高洁品质和无畏精神以及会斗争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展示旧天津码头人才济济、龙蛇混杂的市井风俗。‎ 作者均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刷子李”共14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总起全文,写天津码头“优胜劣汰”。‎ 首先运用对比的手法,介绍天津码头手艺人的活法——“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然后写闯天津的唱戏人,因戏迷们的捧场或喝倒彩,反而练出了本领。所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得不使那些靠手艺或特长生存的人产生压力,努力练出自己的特色。最后介绍到各行各业的能人,他们称呼与他们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由此得知“刷子李”“泥人张”绰号的来由。‎ 文章开头为下文人物的出现预设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背景。‎ 第二部分(2、3),介绍刷子李的特长。‎ ‎“刷子李”的绝活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但是没人见过,是否可信?文章在此设下了悬念。‎ 第三部分(4—14),写徒弟曹小三印证了刷子李的功夫。‎ 起初,徒弟曹小三“半信半疑”,“非要亲眼瞧瞧”。一次,去刷浆,师傅刷子李真的随身带着一身黑衣黑裤和一双黑布鞋。然后开刷,徒弟发现几个特别之处:刷房顶不滴浆,刷浆有节奏,刷过去的墙面,平整、雪白。“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这也是读者所要了解的,文章再次设下悬念。‎ 徒弟观察了几次,“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了刷子李裤脚上有一白点,这一白点使师傅的高大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 刷子李并非徒有虚名,他的形象在读者的心目中显得更加神奇。‎ ‎ “泥人张”共14段,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2),介绍“泥人张”常去的地方。‎ 第1段,直接介绍“泥人张”的手艺首屈一指,没人能比。第2段介绍“泥人张”的真名叫“张明山”,常去光顾的地方有两处:戏院和饭馆。因为这两处可以观察到各色各样的人物。最后“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一句,过渡引出下文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写“泥人张”与“海张五”的较量。这一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再分为两层。‎ 197‎ 第一层(从“那天下雨”到“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海张五”挑衅“泥人张”。‎ ‎“泥人张”在天庆馆边饮酒,边观察吃客们的模样。此时“海张五”来到,“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从这几句描写中,我们可以想像到这位“海张五”霸道的样子。听到别人对“泥人张”的称赞,“海张五”却言语侮辱、挑衅,面对这一切人们等着“泥人张”的“回报”。故事在此又设下了悬念。‎ 而“泥人张”的“回报”也十分奇特——从鞋底抠下一块泥巴,飞快地捏出一个“一脸狂气”的“海张五”。第一回合告一段落。而“海张五”却说:“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虽然“泥人张”没有说话,离开了开庆馆,那么他还会怎样“回报”“海张五”呢?故事再次出现了悬念。‎ 第二层(从“第二天”到结尾),“泥人张”贱卖“海张五”。‎ 第二天,街市小杂货摊上摆出足有一二百个“海张五”泥像,并大书“贱卖海张五”,“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据说连模子也买走了。这“贱卖海张五”正与前文“海张五”所说的“贱卖都没人要”相呼应。这一结局不仅令人叫绝,而且不得不佩服“泥人张”,他虽一言未发却妙招制胜,智高一筹。‎ 四、学习课文 ‎ (一)诵读。‎ ‎ 学生自由朗读,并做适当圈画、批点,或复述故事。‎ 标出重音,读出语气语调,再说说为什么。‎ ‎①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②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③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④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①重音在“亮堂”上,表现作者对手艺高超的艺人的肯定、赞颂。‎ ‎②重音在“活”上,强调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方式,“地地道道”语气要中肯,节奏要慢。‎ ‎③重音在“泥人张”和“差”上,用夸张的语气表示对泥人张的称赞。‎ ‎④重音在第二个“找”字上,以回敬海张五的挑衅行为。‎ ‎(二)表演。‎ ‎ 两篇短文情节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编写课本剧或小品进行表演。学生演出后,评选出最佳剧本和最佳演员。‎ ‎ 提示:‎ ‎ 课本剧中要突出主要人物,安排好地点,设计好舞台提示,处理好台词。‎ ‎ (三)品词语。‎ ‎ 文中有一些传神的字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韵味。‎ ‎ 提问:‎ ‎ 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语气、语调和重音,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可是,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什么观点?)‎ ‎ 2.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 (“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 3.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 4.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 (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 197‎ ‎ 第1句,句式上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对做生意、打广告的认识。第2句,“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写出人们的生存方法,“地地道道”也强调了人要生存,就要有绝活。第3句,作者并没有太夸张,这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泥人张的手艺高超,无与伦比。第4句,“找乐子”写出海张五的嚣张气焰。如将“找”换成其他的动词“玩”、“叫”等,表达效果就不够恰当了。‎ ‎(四) 品读课文,鉴赏课文,体味文章的人物之奇、情节之奇、语言之奇 ‎1.学生交流阅读课文的感受。‎ 生1:文中的好嘴杨巴和泥人张很神奇,那聪慧灵敏、奇招绝活,让人称奇!‎ 生2: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浓郁的“天津风味”,读着真让人陶醉,让人过瘾!‎ 生3:作者会讲故事,善讲故事,就一件事也能生出万丈波澜,让人佩服!‎ ‎……‎ ‎2.教师总结归纳学生发言,为鉴赏定向。‎ 教师总结并提示:美是眩目的,美是立体的。今天我们着重鉴赏本文的人物之奇、情节之奇、语言之奇。‎ ‎(1)见识人物之奇。‎ 提问:“好嘴杨巴”“泥人张”各自“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推选一人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好嘴杨巴”之奇就在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在大难面前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化险为夷,转祸为福,用奇特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渲染了自己的本领。‎ ‎“泥人张”之奇就在手艺奇、行事奇。他技艺高妙,无人能比,独行天下;他沉稳、干练,面对他人羞辱镇定自若,胸有成算,后发制人,以独特的方式予以还击,一招制敌。这是一位个性内敛,应付从容的奇人,与“刷子李”形成鲜明的对比。‎ ‎(2)领略情节之奇。‎ 提问:本文以两位手艺人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为话题,作者均只选一件小事来写,情节异常简单;但又极富戏剧性,一波三折。情节之奇,奇在一人一事,奇在曲折有致,请结合课文仔细品味。‎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明确:写“好嘴杨巴”,先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杨七的两手绝活,为人物预设一个极不寻常的背景,然后再写杨巴凭借自己的聪明,化险为夷,转祸为福。文章先写杨七的绝活,再说广告的重要,“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说”。引出杨巴。写杨巴,先写李鸿章的性格-喜怒无常,被视为杨七绝活的茶汤竟然惹得李大人勃然大怒,再写杨巴的处境的微妙:不能明着解释说明,否则,显得李大人无知,不识茶汤里的芝麻碎屑,吃罪不起;又不能不作解释,否则会有杀头之祸。接着写杨巴用巧妙的言辞,终于化险为夷,还得到了封赏。突出了杨巴的聪慧、敏捷。‎ 写“泥人张”,则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三言两语介绍泥人张后,便切入正题,这是一场人格的较量,也是智力的大比拼。面对海张五的挑衅,人们都等着看泥人张怎样“回报”。于是,故事有了悬念。而泥人张的回报也十分奇特——用鞋上的泥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头像,第一回合告一段落。而海张五接着又侮辱起泥人张的手艺——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对此,泥人张居然毫无反应,但事后的“回报”更令人叫绝——次日,街上小杂摊摆出了一二百个“海张五”泥像,并大书“贱卖”等字。泥人张一言不发而奇招制敌。情节虽然简单,但安排得曲折有致。‎ ‎(3)品味语言之奇。‎ 教师提示:本文语言本色朴素,“津味”十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请选一二例揣摩评析。‎ 学生思考并交流。‎ 活动成果展示:‎ 浓郁的“天津”风味。如“要哪没哪”“屋子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架式挺牛”“穿上这身黑,就赛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一个泥团儿砍过去”等,吸取了方言中的精华,津味十足。‎ 单口相声的风味。全文语句短小精悍,活泼幽默,如“您别说不好,这一来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别不信!他还给立下一个规矩……”“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197‎ 天津已是做买卖的地界,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等等。‎ 用词凝练。如“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一个“戳”字看出了泥人张内心的愤怒、鄙夷与不屑。如“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地地道道”一词强调的是强者存弱者亡的法则所具有的广泛性、彻底性——货真价实,毫不通融,毫无回旋的余地。如“海张五那边还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两个“找”字用得实在奇绝,特别是加点的“找”字,更是绝妙。这一个“找”字源于海张五的“找乐子”,海张五拿“泥人张”取笑找乐,“泥人张”便“找到”他“找乐 ”时的丑态并捏进了“泥人”中。一个“找”字,看出了“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还看出了“海张五”自作自受的可笑。如果换成“捏、揉、做”等词,就只有泥人张一方的行为,就不易看出他的“被迫还击”和“机智应对”了。‎ 巧妙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如“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句对称工整,有对比、比喻、夸张,将天津卫码头上的世风描写得淋漓尽致,也体现了作者对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如“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五)学生自由活动,质疑、解疑、存疑 学生自由质疑问难,可以指名请同学回答,也可向全班同学请教,也可向老师提问。‎ 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有:‎ ‎1.“好嘴杨巴”的行事是否有取巧之嫌?‎ ‎2.“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 ‎3.好嘴杨巴、泥人张、王叔远等民间高人,他们的高超技艺流传下来了吗?该如何看待这些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该做些什么?‎ 学生集体讨论,教师酌情点拨。‎ 明确:1.如果没有好嘴杨巴的说辞,就很难保证能躲过即将到来的灾祸,所以,杨巴的故事说明:在危急时刻,要沉着应对,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保全自己,转祸为福。所以,杨巴不是取巧,而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化险为夷的,绝不能说是靠取巧。‎ ‎2.这两句话从两个方面旗帜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态度:一、手艺人必须有本领;二、有了本领才能有自己的尊严。‎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有一点应该明确,那就是:能够达到以上两点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能够保障这种人生的社会是合理的社会。‎ ‎3.通过讨论,应该认识到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应当得到保护,它们有巨大的文化价值。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是对世界文化做贡献。‎ ‎(六)分析人物。‎ ‎ 文章刻画了刷子李和泥人张这两个奇人,人物性格鲜明。‎ ‎ 提问:“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揣摩这些话,看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围绕这一话题,分小组展开讨论或辩论。‎ ‎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 ‎ 在作者看来,人有手艺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绝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做事、做人除了靠自己的本领外。还要讲求与别人合作,共同探求,共同发展。‎ 五、拓展训练 ‎ 1.说说你周围有什么“俗世奇人”?讲一讲,让同学们听听。‎ ‎ 学生可以结合本地的风俗民情,互相交流。‎ ‎ 2.教师介绍冯骥才《俗世奇人》一书,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书中的其他篇目,如《苏七块》《冯五爷》《蓝眼》《蔡二少爷》>等等。‎ 六、小结 197‎ ‎ 本文以两位手艺人(好嘴杨巴、泥人张)的高超手艺为话题。作者均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情节虽然简单,但安排得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七、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四 附:板书设计 俗世奇人 ‎ 好嘴杨巴 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 泥人张 一言不发奇妙制招斗海张五 小人物有大本领 大智慧 有绝活的 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 中华遗产可贵 没能耐的 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教学后记:‎ 学习通过学习,能基本品味文章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能体会文中小人物的大智慧,体会我国文化遗产的宝贵。‎ ‎ 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 到民间采风去 一、教学目标 借“采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二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问卷调查、采访、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等方法的能力。‎ 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加工分析资料的能力。‎ 四 教法设计 ‎1.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确定活动主题,不求大而全,务求有实效,力求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认真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尤其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2. 选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本单元多项活动内容(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等)应由学生自由选定,自由组合,教师不宜强行指定。‎ 五 学法指导 问卷调查 查阅文献 ‎ 六 教具使用 常规 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 板书设计 九 教学步骤 197‎ ‎(一)前期准备: 1、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启发学生对民风民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产生兴趣。 2、分组合作:可以分为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风土乡情摄制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好充分的准备。 3、各小组分头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相关记录。 4、民间故事收集小组将收集整理出来的优秀民间故事制作成手抄报,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将采集的谚语警句归类编辑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制作成果展示版。 (二)成果展示:‎ 教师课前引导: 农村的民间文化的蕴藏量是很丰富的,许许多多的山岭、河流、古建筑、历史人物都附着美妙的传说,饱经风霜的老人普普通通的话语里却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农村那美丽的田园风光一直为文人所称颂,民风民俗乡音乡情是历代不朽的绝唱;那些优美的民间传说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茫的谚语警句经久不衰,今天,让我们这些土生土长农家子弟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让我们一起到民间去采风。 主持人导入:近期,我们走村串巷,流连于乡村的田野风光,穿行于古老而优秀的民间文化之中,开展了“民间采风”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今天,各个小队来进行成果展示和活动汇报。 1.妙手加工,独放异彩 由民间故事收集小组介绍收集整理“李万乡村民间故事”的情况。 小主编(学生a):介绍小队组建过程、收集整理及制作手抄报的整个过程。 小编辑(学生b):给大家讲二至三个自己收集整理的优秀的民间故事。 小美编(学生c):介绍手抄报整体设计及艺术加工。 小主编(学生d):介绍收集民间故事的经验和感受。每篇习作都各有特色,各有魅力,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不同的审美观和创造性。古老的传说,经过我们的妙手加工,焕发了时代的色彩。 2、谚语警句,寓理其中 由“谚语警句”小组汇报收集“谚语警句格言”制作电子演示文稿情况。 学生:我们实地考察,我们网上搜索。 组长介绍收集资料的方法、组员简要汇报各自收集的内容以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谚语警句或采集中最感动的一件事;全组制定电子演示文稿,展示制作成员。 3、户县剪纸——剪刀生花,美化生活 民间剪纸艺术 欣赏组出示成果展示版,并当场演示简单的剪纸工艺。 剪纸在民间的流行,往往伴随着生辰、婚嫁、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屋里院内都要进行装饰,窗户上贴得花蓬蓬、门画楹联红彤彤,色鲜花艳,迎风飘拂的五彩门笺更增加了节日的气氛。展示户县剪纸作品。 4、乡村风情,乐而忘返——陕西戏剧  ‎ 197‎ 秦腔也称"乱弹",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角色可分为: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老生、须生、小生、大净、毛净,丑角等十几种。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经秦,汉,隋,唐,宋,元,明历代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桑.主要流行于西北各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其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角色门类自成体系。秦腔所保留的剧目达700多个,为各剧种之首。秦腔艺术源源流长。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专门设立了培养演唱子弟的梨园,既演唱宫廷乐曲也演唱民间歌曲。梨园的乐师李龟年原本就是陕西民间艺人,他所做的《秦王破阵乐》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这大概就是最早的秦腔乐曲。其后秦腔受到宋词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上日臻完美。明朝嘉靖年间,甘、陕一带的秦腔逐渐演变成为梆子戏。清乾隆时,秦腔名角魏长生自蜀入京,以动人的腔调,通俗的词句,精湛的演技轰动京城,如今京剧的西皮流水唱段就来自于秦腔。 秦腔可分为东西两路,西流露入川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请同学播放一段较经典的秦腔唱段)‎ 课外延伸:你知道西安还有什么样的风俗,请你在进行问卷、采访等形式进行了解,向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当地的民俗风情。尽量做到全面,真实。‎ ‎ 总结活动收获 1:我发现,我成功,我创造,我快乐学生感悟 ‎2: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 ‎3:采风如同蜜蜂酿蜜,不仅要付出辛劳,而且要付出智慧。工作是辛苦的,同时又是快乐的。‎ ‎4:整理材料不仅训练表达力,还培养了想象力;‎ ‎5:蕴于生活中的美要我们亲自去挖掘。‎ 十 教后感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 ‎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 ‎4.通过教渎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 ‎5. 学习先总后分的描述方法。‎ 教学重点 ‎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 ‎2.背诵课文。 ‎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 教学方法 ‎ ‎1.朗读法。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 197‎ ‎3.美点寻踪法。 ‎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 课时安排 :3课时 ‎ 教学程序设计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 ‎[教学步骤] ‎ 一、导语设计 ‎ ‎(一)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人墨客为之歌唱。这是一张中国地图。这里是浙江,让我们聚焦富春江。唐代许多大诗人都慕名来到这里,并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作,后人把它叫做“唐诗之路”。为什么那么多诗人会一齐聚首这里,这恐怕得益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 ‎(二)引入课文 ‎ ‎1.从吴均的一首小诗《山中杂诗》入手,简介作者及风格。 ‎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2.提问:引导学生读一遍后:你能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写了什么? ‎ ‎(明确: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种景物) ‎ ‎3.提问: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 ‎(明确:吴均(南朝)(板书),可见这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 ‎4.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 ‎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二、作者简介 (多媒体显示) ‎ 作者生平简介: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奉朝请。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辞清拔,表现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亦能诗,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别有小说《续齐谐记》。总之,生平多坎坷,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与”:给予。“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三、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是怎样抓住特征描绘景物的?‎ 分析:作者在描绘山光水色时,抓住了山之奇和水之异的特点。写水,突出了水的清和急;写山,突出了山的高峻和勃勃生机。由于突出了此山此水的特点,因而所写的山水就是“自富阳至桐庐”这“一百许里”的山水,绝不能移置他处。‎ ‎(二)本文是怎样情景交融地描绘山光水色的?‎ 分析:作者在描绘山光水色时,饱蘸了感情的浓墨,因而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作者的感情。第1段中流露出惬意和畅快,第2段中流露出闲适和惊骇,第3段中流露出沉迷和神往。作者在表达感情时,或是寓情于景,或是直抒胸臆,于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或是渗出,或是泻出了作者的强烈感情。‎ ‎(三)本文是怎样极有层次而又富于变化的写景的?‎ 分析:文章在写景时,显得极有层次而又富于变化。从全文看,第一段是总说,第2、3段是分承总说的分说;从主体部分看,写水时,作者将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山时,作者又将山与山上的生命交融在一起,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千变万化而又井然有序的画面。‎ ‎(四)本文运用了一些对偶句,其作用是什么?‎ 197‎ 分析:所谓对偶句,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偶句的表达效果,从形式上看,具有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的特点;从内容上看,若上下联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就可以突出要表现的事物或事理,若上下联是相反相成的关系,则可以通过对比来增强表达效果。‎ 根据以上思路可以看出:从视觉角度写景的对偶句有: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③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从听觉角度写景的对偶句有:④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它们的表达效果,共性的有: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个性的有:①②⑤三个对偶同其上下联在内容上都是互补互衬,从而突出了各自事物的特点;③④两个对偶句其上下联在内容上都是相反相成,从而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五)这篇文章的文体有何特点?‎ 分析:从标题“与朱元思书”来看,这是作者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因而文体当为书信体。从文章内容来看,全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因而它也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写景散文。再从文章运用的表达方式看,文章是用骈句形式写就,因而它还是一篇骈体文。骈体文一般有句子讲究对仗,语音追求平仄,经常用典和词藻华美等特点,本文虽属骈文,且多用对偶,刻画景物时也很精巧,但并未堆砌典故和片面追求词藻华美,因而不像当时大多数骈文那样仅具形式美而内容空泛。‎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 ‎1.教师配乐配画面朗渎课文,学生看画面及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 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戾天 鸢飞 经纶 横柯 ‎ ‎2.学生推荐朗读水平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 五、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 教师任选几位同学回答。 ‎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不提不讲)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往东还是往西。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补充注释:‎ ‎①独绝:独一无二。‎ ‎②负势竞上:依凭(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的主语是“高山”,不是“寒树”,从下文“千百成峰”可以看出。‎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语出《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197‎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所以“好鸟”的“好”是友好,友爱的意思。韵:和谐的声音。‎ ‎④“鸢飞戾天”:语出《诗经·大雅》,原诗以“鸢飞戾天,鱼跃天渊”起兴,意思是鸢飞到天上,鱼在深渊中跳跃。本文作者只是借用《诗经》的语言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与原诗无关。‎ 漂碧、泠泠、嘤嘤、鸢、戾(以上字词答案均见课文注释)。湍:急流的水。轩邈(释义见课文注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 引导学生把握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 ‎[教学步骤] ‎ 一、理清背诵思路 ‎ 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 学生分六组交流,每组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重点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 ‎1.学生明确:第一段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册水总的印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第1句点出游览时的天气(一个晴好的日子)、季节(写的是秋天天高气爽特有的景象)。绘的是远景。第2句点出游览的方式:乘舟。描的是近景。由远而近,由景及人。天气那么好,景色那么美,泛舟江上,心旷神怡。第3句交待了游踪(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总的印象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并以此作为全文的纲。‎ 这一段总领全篇,结构上细举目张,脉络分明。本文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先总后分的手法。 ‎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总领全文) ‎ 学生齐读第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顺流而下,尽兴观赏的情形。 ‎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学生明确:第二段写水,突出”异”。 前两句写富春江的静态美,突出景色的秀丽。后一句写富春江的动态美,突出景色的壮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漂碧”写水色,“千丈”写水深。“见底”写水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两句突出水之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出了水之急。作者在此外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作者从两个侧面来写水,把静态的色和动态的形都描摹得异常形象。 ‎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 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 ‎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学生齐读第二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 ‎3.学生明确:第三段写山,突出“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以“竞上”“轩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清越的泉声、悦耳的鸟声、延宕的蝉声、清厉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写静,寓视于听,动静相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具有—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这一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7‎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笔,补写群峰,扣林深叶茂来突出作者喜不自胜、流连忘返的观赏之情。 ‎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 奇山 ‎ 高山寒树 树之奇 (看)‎ 负势轩邈 山之势 (看)‎ 泉鸟蝉猿 山之音(听) ‎ 息心忘反 山之力 ‎ 横柯疏条 林之密 ‎ 学生齐读第三段,想象桐庐一带山的奇异,感受其挺拔美、清幽美。 ‎ 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 二、学生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课文。 ‎ 三、布置作业 ‎ ‎1.背诵并默写《与朱元思书》。 ‎ ‎2.选择“山”或“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富春江秀美壮丽的景色,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写景文字。 ‎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 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探究性思维训练,理解难句。 ‎ ‎[教学步骤] ‎ 一、检查背诵 ‎ ‎1.个体抽查。 2.集体齐背。 ‎ 二、悉心体味,感受作品的志趣美。 ‎ 提问: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 学生自由发言。 ‎ 如: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我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两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 ‎4. 志——无拘无束、任性自得 (负势争高,息心忘反) 突破束缚同时又不被身外之物所累。怡然自得,轻松自如。‎ 教师总结: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这是有特定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的。从社会根源来看。当时士林崇尚清淡、鄙弃世务,作者在这里流露的清高隐逸之情正是这种社会时尚的表现。从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由于他出身于寒贱家庭,在异常讲究门庭的南朝时代,仕途上很不得意,便由此转向逃避现实。当然情感的抒发与文中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作者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时俗作一对比,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也更加反衬出桐庐山水的惊人之美和具有一种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 ‎ 三、揣摩语言,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 ‎1.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请学生谈谈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 学生明确: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 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 ‎2.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 (多媒体显示) ‎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学生自由选句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 明确:(1)“共色”‎ 197‎ 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 ‎(2)“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 ‎(3)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表面上看似平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用词的分量,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谲,成如容易实艰辛。” ‎ ‎(4)“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 ‎ ‎(5)“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两岸,这样既交待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 ‎(6)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的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个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力,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 ‎(7)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响,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鸣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 ‎ ‎3.学生齐诵这几句话,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 ‎ ‎4、写作特点 A写作顺序:由总到分、由下到上的顺序描写景物。‎ 文章第一部分开篇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游富春江的总体感受,然后交代了自己游览的路线后,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括文章内容。‎ 文章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二段照应上文总括的“异水”,第三段照应上文的“奇山”。由总到分,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文章第二部分先写水,先写水底“游鱼细石”,然后写水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接着第三段写山,由低到高,再写山间景物。整体景物由下到上、自然按视觉的移动来写景物,有条不紊。‎ B景特描写: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本文总写山水时,用奇异来形容概括。‎ 第二段写水时,抓住了动静两种情况下水的特点:在迂缓处水的特点是清澈。作者描写水清澈的特点用了夸张的修辞:“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而且用水底景物来突出这个特点:“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流迅急处水的特点是飞速汹涌,作者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三段写山时,抓住了山陡峭高耸和山间景色优美的特点来写的。在写山的陡峭高峻时写群山“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竞”“直指”生动描画出山峰陡直的样子。写山间景色,作者选取山间生机勃勃、千姿百态的动物、植物、泉水,动静结合。声色俱全地展现了山间美景。‎ C情景交融:写景中融入了作者浓厚的感情。‎ 文章第一段是总写,从总体上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透露出作者悠闲、轻松之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用议论景色直接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第二段写山景的时候,描绘山的雄伟峭拔,显示出赞叹之情;写山间景色,各种动植物等,体现出对美景的陶醉神往,进而抒发了淡泊名利、向往平静自然生活的心情。‎ D文章语言:语言简约清新,内涵丰富。多用骈句,铿锵有力、工整清丽。‎ 文章在写景的时候运用大量骈句,使文章读来更琅琅上口,并且把相关联的事物并列起来描绘,更是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如写山间景色;“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不仅将清越的泉水击石声和欢快的鸟鸣声并列在一起,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同时泉水和鸟鸣的声音相互和应,更别有一番风韵。而“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声的喧闹,猿声的凄厉,显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5、文言知识 197‎ A.通假字 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鸣叫声 B.词类活用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向高处、远处伸展。‎ 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在上面。‎ 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 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 望峰息心:“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息;平息。‎ C.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许: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鸢飞戾天者:戾:至,到达。今常用义为: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经纶:筹划,治理。今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如“满腹经纶”。‎ D.一词多义许 一百许里:表余数、约数,数词。‎ 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允许,动词。‎ 杂然相许:赞同,动词。‎ 轩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有篷的车,名词。‎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窗或门,名词。‎ 中轩敞者为舱:高,形容词。‎ 戾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到,副词。‎ 文虽相反,义不相戾:违背,动词。‎ 绝 天下独绝:绝妙,形容词。‎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动词。‎ 上 负势竞上:向上,动词。‎ 横柯上蔽:上边,上面,方位名词。‎ 百 一百许里:数目,十的十倍,数词。‎ 猿则百叫无绝:极言其多,数词。‎ E.文言句式 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从流”前省略主语“我”。‎ 急湍甚箭:“甚”后省略介词“于”,相当于“比”。‎ 四、课堂小结 ‎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的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画.因为它不仅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同学们,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或借助电脑,创一组“富春江水明信片”如何? ‎ 五、布置作业 ‎ ‎1.请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 ‎ 提示:不必局限于课文本身,也不必像古文翻译那样字字落实,可以加入一些有关富春江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材料。也可以查找一些关于富春江的诗文,最好能将风物介绍和风景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 ‎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参考答案:‎ ‎①“许”①左右,表约数。②答应,应允。‎ ‎②“急”①急速。②逼迫,使……急,使动用法。‎ 197‎ ‎③“奇”①奇异,异乎寻常。②零数。‎ ‎④“好”①友好、友爱。②爱好。‎ ‎3.比较阅读:小石潭记(柳宗元)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已,日奉壹。 ‎ 吴文尚自然,少人之活动。意境是天然生成的,人只需去感受即可。 ‎ 而柳文人的活动更多。意境的生成是需要人的活动的,人是景的有机组成成分。 ‎ 吴文句式井然,有韵律。柳文语言活泼,形式自由。‎ ‎3、探究活动:补写一封结构完整的书信 ‎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无头无尾的文章,但与晋宋时期简牍体的比较分析来看,其风格极为合拍。当时的书简体大都信笔拈来,随兴而止。而且这种文体直到清末依然不衰,是为四六体的典范。但是,既然是一封无头书,就有他的可利用之处。为此,可要求学生\"用现代书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语气,语调,补出全文的开头和结尾,写成一封结构完整的现代书信\"。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写信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难的是基于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结合的信写好。 ‎ 元思兄台鉴: ‎ 当阳一别,忽忽数月,不甚思之。前日余自富阳沿江而下,观两岸之景甚美,笔录之,与君共享。 ‎ 惜时光匆匆,美景不再,望兄珍重。 ‎ 弟叔庠敬上 ‎ 可略:(你觉得生动地描写表现在哪里?(论讨后回答) ‎ 本文描写十分出色,关键在于抓住了景物特征。选用了形象的语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仅八个字就描写了风清日朗、天碧山青、一尘不染、一视万里的富春江环境。以“净”托“色”,“景”中孕“情”。置身于这样的山光水色之中,那心情该何等舒畅! ‎ 写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出江水的明净澄澈。写奇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五成峰。”这里写出了山“色”青葱,写出了山“势”高耸,更写出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 ‎ 备用: ‎ 一、骈文,又称“骄体文”,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骄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即所谓“骄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这种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其次是讲求平仄,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其三是讲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时还将典故反用,起衬托、对比作用。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逐渐走向形式主义,妨害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的桎梏。 ‎ 二、课文参考译文 ‎ 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山峦都是同样的颜色。(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地,奇山异水,(可以说是)世上独一无二。 ‎ 江水都是青白色,水深千丈清澈见底。水中游鱼,水底细石,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急湍的水流,比箭跑得还快;凶猛的浪头,好像狂奔的马群。 ‎ 197‎ 两岸的高山上生满让人看了感到寒意的树木。山峰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先恐后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的山峰。泉水冲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相向和鸣,和谐动听;鸣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群猿哀鸣经久不绝。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社会事物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又可见到明亮的阳光。 ‎ 三、拓展阅读:吴均诗歌三首 ‎ ‎《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从军行》‎ 男儿亦可怜, 立功在北边。 阵头横却月, 马腹带连钱。‎ 怀戈发陇坻, 乘冻至辽川。 微诚君不爱, 终自直如弦。‎ ‎《梅花落》‎ 终冬十二月, 寒风西北吹。 独有梅花落, 飘荡不依枝。‎ 流连逐霜彩, 散漫下冰澌。 何当与春日, 共映芙蓉池。‎ 五、课堂练习 ‎ 一、按要求写出句子。 ‎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 二、翻译句子。 ‎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参考答案: ‎ ‎1.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 ‎2.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 ‎3.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 ‎4.当人们仰望盘旋峰顶的老鹰,就自然而然平息了追求名利的欲望 。 ‎ ‎5.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 ‎6.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 ‎2、学习本文简洁洗炼、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 ‎3、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教学重点]‎ ‎1、在老师点拨下,进行独立探究,启发思维;‎ ‎2、学习本文简洁洗炼、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桃花源记》。请同学介绍作者的概况。‎ ‎(学生回答)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资料一:‎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年时代由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曾有“大济苍生”‎ 197‎ 的壮志。二十九岁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他早年便有爱慕自然、贪羡隐逸的思想。当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念这种生活。所以,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不常。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这一年,他亲自参加劳动,因“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适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解职而归。从此,完全走向了归田的道路。终年63岁。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及晚年的《桃花源诗并记》,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率真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字词学习:‎ 辄(zhé) 吝情(lìn) 短褐(hè) 箪(dān)瓢屡(lǚ)空 晏(yàn)‎ 黔(qián) 汲汲(jí) 俦(chóu) 衔觞(shāng) 欤(yú)‎ ‎3、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身心放松,无拘无束;‎ 第二,读出自我,读出困惑。‎ 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步骤,曰:“精取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三、翻译理解 ‎1、同桌交流,解决疑难;‎ ‎2、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1)许:处所,地方。 (2)详:详细地知道。 (3)因:就。 (4)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5)焉:语气助词。 (7)不求甚解: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8)会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9)性:本性。 (10)嗜:爱好。 (11)旧:老朋友。 (12)或:有时。 (13)置:准备。 (14)招:邀请。 (15)造:往,到。 (16)辄:就。 (17)尽:喝个尽兴。 (18)期:期望,希望。 (19)曾不:竟不。 (20)吝情:舍不得。 (21)环堵:房屋四周。堵,墙壁。 (22)萧然:空寂。 (23)短褐:粗布短衣。 (24)穿,破。 (25)结,缝补。(26)晏,平静,安逸。 (27)如:……的样子。 (28)终:结束。 (29)戚戚:忧愁的样子。 (30)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31)兹:此,指五柳先生。 (32)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33)俦:类。 (34)衔觞:喝酒。觞,酒杯。 (35)以:来。 (36)乐:使……快乐。 (37)志:心意,志向。‎ ‎《五柳先生传》课文详解 ‎1.课文注解 先生 不知 何许人也, 亦不详 其 ‎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 ‎ 姓 字, 宅 边 有 五 柳 树, ‎ 的姓名表字。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 就 因 以 为 号 焉。 闲 静 少 ‎2.句段分析 非名门望族。‎ 兼隐姓埋名。逆社会风气而动,真隐士。‎ ‎ ‎ ‎ 以宅边五柳为号,随意、自然、淡雅、简朴,颇显其志。‎ 外在性情宁静。‎ ‎ 内在品格淡泊。‎ 197‎ 把(它)做了(自己的)号。 (他)闲适安静很少 言, 不 慕 荣 利。 好 读书, 不求 ‎ 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 不苛求过分在 甚 解; 每 有 会 意, ‎ 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 ‎ 便欣然 忘 食。 性 嗜 酒,‎ 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生性特别喜好喝酒,‎ 家 贫 不能常 得。亲 旧 知 其如此, ‎ 家里穷,不能经常得到。亲戚老朋友知道他这种情 ‎ 或 置 酒 招 之; 造 饮 况,有时准备酒席(就)找他(来喝)。来拜访喝酒 ‎ 辄 尽,期 在 必 醉。 既醉 就要喝得尽兴,希望(在于)一定要喝醉。喝醉了 而 退, 曾不吝情 去留。 环 ‎ 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家里四面)‎ 堵 萧然, 不 蔽 风 日; 短褐 ‎ 墙壁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粗布短上衣打了 穿 结,箪 瓢 屡 空, ‎ ‎(许多)补丁,盛饭的篮子水瓢经常是空的,(他却)‎ 晏 如 也。 常 著文章 自 娱,‎ 安然自得,毫不在意。经常写文章来自己娱乐消遣 ‎ 颇 示 己 志。 忘 ‎ ‎(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 怀 得失, 以此自终。 ‎ ‎ 可见不为声名所累,不为利益奔忙。‎ ‎ ‎ 第一志趣:读书。‎ ‎ “不求甚解”因为“不慕荣利”,是享受。‎ ‎ 只要领会文章意旨,读书为求知。‎ ‎ 痴迷而陶醉的样子。‎ ‎ ‎ 第二志趣:饮酒。‎ ‎ “嗜”,非普通喜爱,与前面性格相比,稍有波澜,渐示人物内心情感。‎ ‎ ‎ ‎ “家贫”,遥启下文,而嗜酒不改。暗示饮酒是人生一个特别支柱。‎ 喝必尽兴,主观上一定要醉。逐步深入人物内心。‎ 招之即来,饮之必醉,醉了就走——洒脱、不羁、纯真、率直,有意违背礼教,暗示内心的苦闷,对现实的不满。‎ ‎ ‎ ‎ 照应“家贫”。‎ 住所简陋,家徒四壁。‎ 衣衫褴褛。‎ 食不果腹。‎ 却毫不在意,突出“安贫乐道”之旨。‎ 第三志趣:著文章。‎ 目的:自娱示己志。照应“不慕荣利”。比照“闲静少言”,可见内心波澜。‎ 总结全段,再次照应“不慕荣利”。‎ 197‎ 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赞说:黔娄的妻子曾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 ‎ 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 ‎ 忡忡,不热衷于升官发财。”(从)这话看来,(他)‎ 兹 若人之俦乎?衔 觞 赋 诗,‎ 该是(五柳先生)这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 ‎ 以 乐其志。 ‎ 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他大概是)‎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无怀氏的百姓吧?(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 姓吧?‎ 模仿史家笔法“传”的体现。黔娄妻之语画龙点睛。再次照应“不慕荣利”。‎ 点明自己亦如此。‎ 照应“颇示己志”。‎ 形象具体的描写再次刻画五柳先生的品格志趣。‎ 两句问句袒露了作者对宁静、淡泊、安定生活的向往。‎ ‎《五柳先生传》难句翻译 ‎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译文:他喜欢读书,但不死抠字句的解释;每当有心得体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 译文:家里四周冷冷清清,遮挡不住寒风烈日;粗布短衣打上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他却安乐自在。‎ ‎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为富贵而奔走钻营。‎ ‎ (4)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 译文:一边饮酒,一边吟诗,为自己的志趣而感到无比快乐。‎ ‎《五柳先生传》字词小结 ‎(1)字的读音 嗜(shì) 辄(zhé) 吝(lìn) 褐(hè) 箪(dān) 瓢(piáo)‎ 屡(lǚ) 晏(yàn) 黔娄(qián lóu) 戚(qī) 汲(jí) 兹(zī)‎ 俦(chóu) 觞(shāng) 欤(yú)‎ 传 ‎(zhuàn)五柳先生传 ‎(chuán)传说 ‎(hào)因以为号 ‎(háo)号哭 号 ‎(hào)好读书 ‎(hǎo)好人 好 ‎(lè) 以乐其志 ‎(yuè)音乐 乐 ‎(2)多音多义字 ‎(3)形似字 箪(dān)箪瓢屡空 掸(dǎn)掸子 惮(dàn)不惮 娄(lóu)黔娄 屡(lǚ)屡次 履(lǚ)履行 汲(jí)汲取 吸(xī)呼吸 圾(jī)垃圾 俦(chóu)兹若人之俦 畴(chóu)范畴 涛(tāo)波涛 觞(shāng)黔娄 触(chù)屡次 觥(gōng)履行 ‎ (4)一词多义 ‎ 1.许 处所,地方: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表示估计,左右、多: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 ‎ 2.以 把:因以为号 197‎ ‎ 凭借:以此自终 ‎ 3.之 代词,他:或置酒而招之 ‎ 助词,的:无怀氏之民饮 ‎ 4.言 说,说话:闲静少言 ‎ 言语,话:黔娄之妻有言 ‎ 5.其 代词,他:亲旧知其如此 ‎ 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5)词类活用 ‎ 1.详: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例句:亦不详其姓字。‎ ‎ 2.亲旧:形容词用作动词,亲戚朋友。例句: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 3.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例句:以乐其志。‎ ‎ (6)特殊句式 ‎ A.倒装句 ‎ 例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 ‎ 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 B.省略句 ‎ (1)例句: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缺少主语,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 译文: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 (2)例句:好读书,不求甚解。缺少主语,应为“(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例句: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4)例句: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5)例句: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6)例句: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缺少主语 译文:先生喜欢读书,但不刻意追求字句的解释。‎ ‎(7)例句:因以为号。省略“之”字,应为“因以(之)为号”。‎ ‎ 译文: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C.流传下来的成语 ‎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四、课堂小结 读书贵有方法。朱熹说:“凡读书,须字字读得响亮。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陆象山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今人学者王富仁说:“好的书,是读过就‘懂’的,‘读’同‘解’(理解)是同时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读’就是‘解’,‘解’就是‘读’,‘解’是在‘读’的过程中或读后自然发生的现象,不存在一个‘甚解’的问题。‘好读书’,不求甚解才是一种正常的读书方法,接受方式。”林语堂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来便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这才是不失读书之本意。”‎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完成《语文作业本》上的积累运用。‎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指名朗读课文; 2、翻译重点字、词(见前一课时)。‎ 二、合作探究 阅读能力说到底是一种信息的理解、辨别、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其中最基础的,就是迅速、准确地抓住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抓“眼”的能力,包括抓“题眼”、“文眼”、“字眼”、“词眼”、“句眼”、“段眼”等。‎ 请同学们寻找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眼”,并思考这个字体现出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197‎ 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不”字。‎ ‎1、淡泊名利:‎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 B、“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C、“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D、“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爱好读书著文:‎ A、“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3、嗜酒如命,率真放达:‎ A、“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B、“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4、安贫乐道:‎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学生分组交流: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 结论:通过对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物形象。‎ 小结: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所以作者言“不”,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赞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 相关资料: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世族豪门形成了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他们之间的区别不是基于官职的高下或财富的多寡,而是基于宗族的血统。一代雄豪曹操也未能摆脱对豪门的依赖。②魏晋时期,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与读书人的自由个性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正直之士深受压迫,往往借酒浇愁,在醉乡中使波澜的心灵获平静。这是他们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三、质疑拓展 ‎1、文中最为详写的是他哪方面的特点?‎ 写五柳先生的喝酒,也最传神。‎ ‎2、我国古代诗文有许多写到了酒,大家还记得哪些?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等,都不约而同的与一个字联系在一起——“愁”。我们来看看五柳先生为什么而愁呢?‎ 资料二:‎ ‎《短歌行》(节选)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醉。古来圣贤多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日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宣州谢眺楼饮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资料三:‎ 魏晋时期,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门阀制度,与读书人的自由个性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正直之士深受压迫,又无力反抗,往往借酒浇愁,在醉乡中使波澜的心灵获平静,如阮籍、嵇康、刘伶等。这实际上是他们使自己得到心灵解脱的一种无奈。‎ ‎(学生讨论)‎ 197‎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言而成的自传。‎ ‎3、如果说第一段是传,那么第二段就是评论性的文字。齐读第二段。‎ 要求:让学生找出本段中评价五柳先生的语句。‎ 师:那一句最能体现其精神风貌?‎ 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让学生翻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加深理解。‎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第一段那些照应?‎ 生:“闲静少言,不谋名利”。‎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这句话再次强化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所以作者言“不”,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不仅让读者对他与众不同的情操、思想击节赞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五、悟读升华。 ‎ 教师设问:①伴声自读课文,思考陶渊明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②假如同学们也来评价一下自己,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③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向哪些现象说“不”,向哪些现象说“好”? ‎ 课堂设想:通过学生们的自由朗读,积极发言,从而领悟文章的精神内涵,升华情感,培养健康个性、健全人格。 ‎ 小结:对于很多事物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待。无论评价别人还是评价自己都应如此。特别是评价自己,一方面要“人贵有自知之明”,看到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陶渊明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式的自我评价便是很好的例子。而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我们应该做到心明眼亮。‎ 六、比较阅读: ‎ 老舍自传(有改动) ‎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两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起。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笑。闲时养花,不甚得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收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 思考题: ‎ ‎1、“三百篇”指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本典籍?本学期所学的那一句诗曾提到过它? ‎ ‎2、东晋以后,许多文人很欣赏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以陶渊明自况,这正是中国文人张扬个性、自我欣赏的“风骨”。比较阅读,想一想两篇传记在思想个性、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相似点? ‎ ‎3、《论语》上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小孩需要培养,中有沉重的工作压力,所以有人把四十岁的人比喻成挑着鸡蛋进城的乡巴佬,东躲西闪,战战兢兢,生怕打翻担子。仔细观察你的一些长辈,看看他们在四十岁时的思想感情、精神状态是怎样的?(课后思考,并认真观察,选择其中的一位,结合年龄特征,把他或她写入你的日记。)‎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准备默写;‎ ‎2、完成《语文作业本》;‎ ‎3、补充训练:‎ 阅读唐朝王绩的《五斗先生传》,完成练习。‎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不知所如。‎ 197‎ 附译文:‎ 有位五斗先生,用爱好喝酒的方式游戏人间,凡有人用酒请他,无论身份高低贵贱,他都前往,而且必定喝醉,喝醉了,就不择地方倒地便睡,酒醒后又起来继续喝酒。他经常一喝就是五斗,因此以“五斗”作为自己的称号。先生无思无虑,很少说话,不知道人世间有仁义冷暖。他忽儿离开,忽儿回来,行为动静自然,符合天地法则,所以万事万物不能缠绕住他的心。他曾经说:“天下事物大概能够看得清楚。人生如何能够保养?嵇康便撰写了《养生论》;道路为什么会穷尽呢?阮籍于是悲恸哭泣。所以,故作胡涂,是圣人的行事态度。”于是,他一直实践自己的心意,最后不知去向。‎ ‎① 为何作者以“五斗”作为自己的称号?‎ ‎② 为什么称嗜酒为“酒德”?这个名称有没有特殊含义?‎ ‎③ 为什么五斗先生可以不知道人世间有仁义冷暖,却生活得那么无拘无束?‎ ‎4、模仿迁移: ‎ 抓住特点,体现个性,抒发感情,以一种在否定中肯定、自赏自嘲的评价方式,写一篇200左右的自传 。要求把“不戚戚于 ,不汲汲于 。”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后,加入你的自传中。‎ 参考:“柳树”的象征意义 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薛顺雄认为,柳树在晋代的文学中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1.它是被认为是天地精灵之气所聚集,而产生的一种珍奇的树,所谓“含精灵而寄生”、“是精灵之所钟”。‎ ‎2.它能刚柔相济,以应中和,而保休(美)体,不随便做任何无意义的牺牲,以尊重生命的庄严,以及保持生命的丰盛与价值,所谓:“应中和而屈伸”、“保休体之丰衍”。‎ ‎3.它能结根建本,有原则,能坚守,绝不任意动摇根本,是值得人敬重的,所谓:“结根建本,则固于泰山”、“信永贞而可羡”。‎ ‎4.它虽是被尺断(从原树上被切断,而成为一尺的片段下来移植,在先天上受了很大的伤害),却依然能够活得更坚强,更为滋长,生命的强韧完全突破了一切生长环境的困境,所谓:“惟尺断而能植”、“虽尺断而逾滋”。‎ ‎5.在它突破困境生长之后,它能不分彼此兼覆广施,而普荫众生,造福群类,所谓:“兼覆广施,则均于昊天”。‎ ‎6.它能不受地域.的限制,而广泛地生长。也不在乎外在环境的变动,而正常地发展,所谓:“无邦壤而不植”、“干道之屡迁”。‎ ‎7.它能不扭曲自己,而皂然地生长,所谓:“配生生于自然”。‎ 薛顺雄先生进一步说明“柳”的象征意义。他说:“自汉至晋代一些文人所写的《杨柳赋》中,我们可以了解“柳树”在陶氏的当时,是有其如同上述的一些特殊意义的。而这个特殊意义,也正是陶氏想藉以用来暗示其思想、处境、个性、行为等的特色,所以他才会特别偏爱于柳树,才会特意撰写出《五柳先生传》这样的一篇文章,来做为自况,以示知于世人。(《论陶潜「五柳」的象征意义》,见于东海中文学报第八期)‎ ‎《马说》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自读法、朗诵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 1、了解作者韩愈的有关情况及本文写作背景。‎ ‎ 2、领会、掌握文章词、句、段的含义,读懂文章。‎ ‎ 3、理解作者托物寄意,以马喻人的写法。‎ ‎ 4、能背诵、默写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 1、课前查找资料,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 2、课堂采取读-议-讲-练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3、课后结合相关资料及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认识到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加深对封建社会的认识。‎ ‎ 2、体会文中韩愈所表露出的在压抑中奋起的个性。‎ 197‎ ‎ 3、在现实社会中既重视老师、伯乐的作用,又不坐等伯乐发现自己,而要努力学习真本领,积极推销自己,使才能得到发挥。‎ 教学重点:‎ ‎ 1、读懂理解课文,并能熟读成诵 ‎ 2、加强人才观教育 教学难点:韩愈为什么会产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教学过程 ‎ 一、 教师导语引入:‎ ‎ 先请同学们看屏幕。‎ ‎ 投影1:刘翔跨栏照片 ‎ 刘翔是中国运动员的骄傲,他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平了世界记录,取得男子‎110米栏冠军,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除了个人努力以外,还要靠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1、是教练发现了刘翔是个练跨栏的人才,如果没有教练发现他,他也不可能成功。‎ 学生2、如果没有教练对他加以正确的、科学的指导,他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 教师引导:从儿时的矮小瘦弱,到如今的身高臂长,从平庸的跳高选手到奥运会冠军,年轻的刘翔,早已习惯了鲜花和掌声,但在刘翔的背后,有那么一位默默无闻的教练孙海平。连刘翔自己也说过:“除了自己的天赋外,师傅有很大的功劳。”孙海平就是能识刘翔这匹“千里马”的“伯乐”。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文章,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 设计意图:用奥运冠军刘翔这匹千里马被伯乐孙海平发现作为导语,一是因为刘翔刚刚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体育天才,是一匹真正的千里马;二是因为刘翔从一个跳高运动员成长为跨栏名将,他的教练孙海平确实起到重大的作用,是当之无愧的伯乐,举他们的事例引入,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达到学习目标。‎ 二、 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韩愈的有关情况及本文写作背景。‎ ‎2领会、掌握文章词、句、段的含义,读懂文章。‎ 理解作者托物寄意,以马喻人的写法。‎ ‎5、认识到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加深对封建社会的认识。‎ ‎6、体会文中韩愈所表露出的在压抑中奋起的个性。‎ ‎7、懂得在现实社会中不坐等伯乐发现自己,而主动积极推销自己,使才能得到发挥的道理。 ‎ 设计意图: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了解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学习时有的放矢,知道哪些知识是自己需要掌握的,学习时思路就会更清晰,就更能有好的学习效果。‎ 三、 检查预习情况 ‎1、 投影3‎ ‎《马说》‎ 韩愈 教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说”这种文体的有关常识以及我们学过的“说”有哪些。‎ 学生:读所查资料:“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似。《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我们学过的“说”有《爱莲说》、《捕蛇者说》等。‎ 教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作者韩愈的有关情况。‎ 学生:读资料:韩愈,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2、教师:同学们预习的都很充分,下面我们再看一看大屏幕 投影4‎ 197‎ 关于“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跟现在的杂文相似.“马说”即谈马,论马.‎ 投影5:‎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他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散文健康发展的道路.韩愈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马说》一文就表现了韩愈怀才不遇的愤慨.‎ ‎3、教师:下面我们再一起处理一下本课的字词,请同学们看屏幕 投影6;‎ 读准下列加线字的音 ‎(1)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 (2)骈( )死于槽枥之间 ‎(3)一食( )或尽粟一石 (4)食( )马者 ‎(5)才美不外见( )‎ 教师提问学生,给出正确读音 ‎ 投影7、‎ 辨析词义 ‎1、策 2、食 3、其 策之不以其道( ) 食马者( ) 其真无马邪( )‎ 执策而临之( ) 食不饱( ) 其真不知马也( )‎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投影答案 投影8;‎ 指出下列句子加线的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字。‎ ‎1、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 才美不外见。( ) ‎ 学生回答后,投影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这一环节很重要,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听课,更能有的放矢,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四、 初步疏通课文大意 ‎1、教师 :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注意体会感情。‎ ‎2、学生听录音。‎ ‎3、听录音后,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体会感情,并尝试当堂背诵。‎ ‎4、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课文翻译。‎ ‎5、学生讨论。‎ ‎6、讨论后派代表翻译课文;同学之间互相评论,指出不足。‎ ‎7、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学习文言文,了解课文大意,进一步体会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是很重要的,直接牵涉到下一个环节学生能否准确、恰当地理解课文。让学生自己通过查资料,通过同同学们的讨论,通过反复朗读来解决问题,同样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 五、具体分析课文:‎ 教师: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全文,看屏幕,思考以下问题 投影9‎ 思考:‎ ‎1、 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千里马比喻什么?伯乐比喻什么?‎ ‎2、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它暗示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是怎样对待真正的人才的? ‎ ‎3、 课文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4、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学生1、本文的主旨句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人。‎ 197‎ 学生2、“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暗示封建统治阶级无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实。‎ 学生3、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话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学生4、作者之所以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主要是因为作者韩愈长期不得志,屡遭贬谪,而且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是封建社会的一大弊端。‎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肯定成绩。然后进行知识扩展 教师:封建社会埋没了不知多少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写出民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柳宗元;与民同乐的欧阳修;“欲为圣明除弊事”的韩愈还有李白、苏轼、王维……许多的人才,想为国家、为百姓做些事,无奈社会黑暗,多次被贬,结局凄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对几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可以基本了解作者思想感情,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3.齐读第一自然段。 ‎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 ‎(1)概括本段内容。 ‎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自然段。 ‎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97‎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六、深入研讨,扩展思维 ‎1、教师:同学们对作者的思想,对课文的主要内容都有了深入的了解。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在封建社会,如果没有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伯乐,确实什么样的人才也会被埋没。那么,在当今社会,从刘翔的事例中,我们能概括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伯乐的作用?应该树立怎样的人才观呢?‎ ‎2、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1、伯乐的作用很重要,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2、是金子总会发光,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金。‎ ‎3、不是说能日行千里的马才是好马,能拉车耕地的马只要不偷懒也应该算是好马。‎ ‎4、既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拥有真本领,又要积极寻找机会,寻找伯乐,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师:如果是伯乐,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多发现人才,像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就对刘翔的成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如果觉得自己是个人才,也不能在家坐等伯乐上门,而要主动推销自己,让自己这块金子不被埋没,早日发光。如果想成为真正的人才,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同时,注意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自己成为像刘翔那样的千里马。‎ 设计意图:体现新课标中教学要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要求,体现学校创建省德育特色示范学校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 ‎ 七、 归纳概括 由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重点 这节课我们加深了对“说”这种文体的理解,了解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埋没和摧残,学习了一些新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特别是懂得了成为人才所必备的条件,既要重视伯乐的作用,又不能坐等伯乐的发现,努力学习,学好本领,成为真正的人才。‎ 八、教师鼓励学生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刻苦勤奋,努力学习,早日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 九、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预习新课 3、以《我的人才观》为题,写一篇小练笔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文中的对比展开讨论,层层剥茧,领会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 1.介绍作者。(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197‎ ‎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 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 ‎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嗜学(shi4) 怠(dai4) 叩问(kou4) 绮秀(qi3)‎ 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五、学习课文 ‎ 1.指名学生朗读。‎ ‎ 2.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文句。‎ ‎ 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每:时常。假借:同义词连用,可译为“借”。时常向藏有书籍的人家去借。 ‎ 无从致书以观。 无从:没有办法。致:取得,这时指买到。没有办法买书来看。 ‎ 益 慕圣贤之道。 道:学说。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弗之怠。 弗:副词,不。之:代词,指学习。“弗之怠”即弗怠之,否定句式代词宾语前置句。不敢放松学习。‎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硕:大。硕师即大师,才学渊博的人,对学者的尊称。游;交往。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不能与有名望的人交往。‎ 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 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等待。欣悦:高兴。请:请教。焉:兼词,“于之”的合音,向他。等先生高兴了,便又向他请教。 ‎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箧:箱子,这里指书箱。曳:拖。屣:鞋子。在我当年从师求学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支:通“肢”。僵劲:僵硬。媵人:服役的人。汤:热水。沃灌:浇洗。衾:被子。拥覆:围盖。久而:时间副词,好久,“而”是副词词尾。和:暖和。到了住所,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役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我)才暖和过来。 ‎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绮绣:丝绸做的华丽的衣服。同旅舍的同学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 ‎ 假诸人而后见也。 假:借。诸:兼词,“之于”的合音。从别人那里借来后才能看到。 ‎ 其①将归见其②亲也,余故道为学之①难以告之②。 其①:代词,指马生。其②:代词,作定语,他的。亲:父母。也:句中停顿中起提示下文的作用。之①:结构助词,的。之②:代词,代马生。在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时,我特意向他讲述(我当年)求学情况的艰难来勉励他。 ‎ 小结:文言知识 ‎1.通假字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读zhī。句意是:到了住所,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读pī,穿。句意是:跟我同住在旅舍的同学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 ‎2.古今异义 ‎①走送之 197‎ 走:跑。今常用义为:行。句意是:赶快送还。‎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句意是:因此,人家多愿意借书给我。‎ ‎③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趋:快步走,这里有“奔”的意思。今常用作表趋向。句意是:(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④主人日再食 再:两次。今常用义为:又一次,继续怎样。句意是:旅舍主人每天给准备两顿饭。‎ ‎3.词类活用 ‎①腰白玉之环 名词“腰”带宾语“白玉之环”,用作动词:腰佩。句意是:腰上佩有白玉环。‎ ‎②录毕,走送之 动词“走”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走”的状态:跑着——赶快。句意是:抄完,赶快送还。‎ ‎③余立侍左右 动词“立”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侍”的状态:站着。句意是:我站在他的身边。‎ ‎3. 结构内容 ‎  全文共3个自然段。 ‎ ‎  第一段写自己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可分为3个层次。 ‎ ‎  第一层“余幼时……余因得遍观群书”请幼时求书之难,虽难而得博览群书。 ‎ ‎  第二层“既加冠……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讲成年后从师求教之难,这里有叩问之难,跋涉之难,食宿之难;虽难而心中快乐。 ‎ ‎  第三层,最后一句话,总结说自己大体上就是这般艰难。 ‎ ‎  第二段写当前的住在太学里的学生们的优越的学习条件。可分为两层。 ‎ ‎  第一层“今诸生学于太学……假诸人而后见也”这部分先讲学生的住、食、穿的条件都十分优越,再讲学习环境好,这里有读书环境好,老师好,书应有尽有。 ‎ ‎  第二层“其业有不精者……岂他人之过哉?”这段是发议论。对于那些在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里而不能学有所成者提出批评。 ‎ 第三段,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4.学习第1段 ‎ (1)本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 (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 要点提示:‎ ‎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 ‎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 ‎ 5、学习课文第2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2段。 (2)学生采用结合注释、相互交流、向老师提问等不同方式,理解本段中的重点语句,疏通阅读障碍。 (3)思考以下问题: A、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B、文章从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C、作者写这些太学生学习条件优越的用意何在? ‎ 197‎ ‎  学生讨论后归纳:这一自然段主要是说明今之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这些内容与前一段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从四个方面与前面作者求学的情况形成对比: 衣食:廪稍之供、葛裘之遗——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组袍敝衣 住宿: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行深山巨谷 从师:未有问而不告——未尝稍降辞色、叱咄 书籍: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经过四层对此,显而易见昔日艰难和今日条件的优裕。在昔日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6、学习课文第3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3段。 (2)学生自行翻译之后,教师指名学生翻译本段。 (3)思考:请概括本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学生概括归纳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作进一步阐述。‎ 六、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七、拓展探究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写成发言材料,下节课交流。‎ 八、布置作业 ‎ 1.完成上面“拓展探究”。‎ ‎2.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不敢稍逾越 ‎ 求学勤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 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东阳马生 ‎ 余:足肤皲裂而不知 四支僵劲不能动 无鲜肥滋味之享 ‎ 求学艰 口体之奉不若人而不知 对比 ‎ 同舍生: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烨然若神人 艰苦求学--------------卒有所获 勤奋学习(自励;励人)‎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设计思路 ‎ ‎ 197‎ ‎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二、研习诗歌 ‎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背诵《赠汪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导入 ‎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 2.作家作品简介。‎ ‎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 胸怀。‎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 本诗各联分别写了什么? ‎ 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 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 ‎ 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 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 4.再读本诗,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197‎ ‎“巴山……置身。” 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怀旧……柯人。” 此处作者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沉舟……木春。” 本是刘禹锡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由于它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其意义就不仅局限于诗人的身世之感了。表达的哲理是,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道理。 ‎ ‎ “今日……精神。” 点睛之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5、再读全诗。‎ 坎坷遭遇——渲染——辛酸 ‎ 《酬乐天扬州 归来感慨——用典——悲痛 事、情、景、理 ‎ 初逢席上见赠》 感叹身世——写景——愤激 水乳交融 ‎(酬赠诗) 席间赠言——抒怀——昂扬 ‎ ‎ (二)《赤壁》。‎ ‎ 1.指名朗读《赤壁》。‎ ‎ 2.思考探究:‎ ‎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主题: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 3.齐读背诵这首诗。‎ ‎ 4.品味:‎ (1).杜牧在《赤壁》中借小物抒怀有何用意?‎ 《赤壁》中除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借物抒怀>的物“小”。赤壁,是三国时代的英雄们建功立业的战场,千百年来众多的文人武士在这儿吊古抒怀,置身于这著名的浩大的古战场中,每个诗人都感慨无限。但诗人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借物抒怀,把他深沉的感慨寄寓在一件“小小”的历史遗物中。诗人在古战场的遗物中,发现了一支沉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时光久远,但未完全销蚀。诗人把它捡起来,经过磨洗,认出是前朝那次大战的遗物。这小小的遗物触动了诗人的情怀,诗人不禁怦然心动,是啊,历史上多少风流人物已作古,而这“小小”的断戟却遗留下来了,仿佛是历史人物和事迹的见证。这两句亲切而深情,只描写一只小小的断戟和诗人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此时此地的情绪和心态。拿着那支断戟,诗人在想什么呢?引起了读者无限联想。‎ (2).《赤壁》中运用的曲笔有哪几层含义?‎ 诗的三、四句不是承上句直接去感叹赤壁之战的壮观,也不是直接去赞叹前代英雄人物功业的宏伟,而是假想赤壁之战的另一个结局。这是极妙的曲笔。“所谓是诗家胜语,值得反复体味。”(刘亚玲等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鉴赏辞典》)我们从这种曲笔的用法中显然可以体会到四层含义:第一,诗人从反面落笔来写,推想如果东吴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则整个历史态势就要发生变化,这种写法实则强调了这次大战的重要性;第二,诗人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他对这次大战的历史思考,用“铜雀春深锁二乔”‎ 197‎ 这样一句诗来间接地描写战争胜负的转换和历史态势的变化,用东吴两个美女受侮辱的命运来暗示东吴失败的结局,生动形象而意味深长;第三,这两句诗颇有调侃的意味,诗人似乎过于强调东吴取胜的偶然性,周瑜不正是借助东风,才出尽了风头,成为一代风流吗?其实,诗人在这里只是曲折地表达出自己那郁郁不得志的情怀,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叹尽在不言中了;第四,它似乎还包含着“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的意思(此点《教参》已提到)。‎ 5.小结:‎ 《赤壁》是杜牧的一首即物兴感的咏史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物感兴,借赤壁之战的遗物而发怀古幽情:铁戟未销,人事已非,感慨深沉,这种以小示大、抚今忆昔的手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处。诗的后两句尤其巧妙,它引用史实,却不拘泥史实,而是替它安上想像翅膀,创造出飞腾的意象来。这两句议论,大胆假设,出语惊人,并从侧面落笔,以假使之辞言周瑜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侥幸成功,来抒发自己空有才情而难逢良机的感慨。正如清人贺怡所说:“杜牧此诗盖嘲赤壁之功于出侥幸,若非天与东风之便,则国亡家破。”(湖北教院主编《<唐诗宋词>学习材料》)从这里可以看出杜牧的咏史诗借立意高绝的议论,表现出横溢的才气与识见。‎ ‎(三)《过零丁洋》。‎ ‎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 简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宝佑四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生赵呈为帝,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力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杰。‎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 要点提示:‎ ‎ (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 (2)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 ‎ ‎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 (5) 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 3.齐读这首诗。‎ 197‎ ‎ 首联——回顾一生 ‎ 深挚沉痛 ‎ ‎ 颔联——国破家亡 ‎《过零丁洋》 追忆过去 丹心垂史 ‎(述怀诗) 颈联 悲愤忧惧 映照千古 ‎ 感叹眼前 ‎ 尾联——以死名志——激情慷慨 三、布置作业 ‎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 2.品析下面的诗句。‎ ‎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 二、研读作品 ‎ (一)《水调歌头》。‎ 导语: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苏轼(1037 - 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 ‎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 宫阙(que4) 玉宇(yu3 ) 朱阁(ge2) 绮户(qi3 ) 无眠(mian2) 婵娟(chan2juan1)‎ ‎ 2.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 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 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 3.根据注解,疏通文句。 ‎ 请大家看屏幕,并对照课本的注解,弄清这首词的字面意思。 ‎ 归去:回到天上去。 ‎ 琼楼玉宇:美玉做成的楼宇,这是想象的仙宫。 ‎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指作者)。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 19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是对子由说的。婵娟,即嫦娥,这里指月光 ‎4.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 ‎ (1)阅读讲析词上片。‎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起得奇逸。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人间,幻想、现实,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怀旷达,一片光明。 ‎ 板书:上阕----望月(写景) ‎ 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 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2)阅读讲析词下片。‎ 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已有六年不见了。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亲人之间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 板书:下阕----怀人(抒情) ‎ 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 ‎ 提问:‎ ‎ ①什么语气? 要点提示:反诘埋怨。‎ ‎ ②怀念谁? 要点提示:弟弟子由。‎ ‎ 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 ‎ ‎ ③提问:用什么语气、态度?‎ ‎ 要点提示: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 ‎ 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④提问: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要点提示: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5、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 ‎ 明确:这首词上片写景,执着人生,下片抒情,善处人生,上下片内容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 板书: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6、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7、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 板书: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 想象:明月——> 宫阙 ——> 琼楼玉宇 ‎ 明确: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训练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8、深入理解 ‎ A、先独立思考下面问题,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 197‎ ‎(1)、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苦闷、惆怅、忧伤、孤独、难过等) ‎ ‎(2)、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矛盾,还怕寒冷) ‎ ‎(3)、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4)、“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 B、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 ‎ C、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学生探究、讨论,老师巡视、参与、指导) ‎ ‎4、全班同学再齐读全首词,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 ‎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 ‎ 1.揭示课题: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 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 4.教师简要讲解。‎ ‎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 5.思考探究。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 这首曲子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抒怀,再议论全曲可分为三层。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 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第六、七句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官阙万间都做了土”,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的阿房宫,但它却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王朝的兴替固然令人伤感,但作者最伤心的却是百姓之苦。 ‎ 197‎ 第三层(末四句):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明确诗由三部分构成:写景、抒情、议论。‎ ‎6、品读,体会诗的音乐美 ‎    写景部分 ‎    A、出示“古潼关地形图”,要求学生介绍潼关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 ‎——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B 作者所在的潼关的位置特点是怎样的?‎ ‎   表里山河——潼关路——兵家必争之地——百姓生灵涂炭 C作者是否把潼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表现出来?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 ‎   ——“聚”、“怒”“表里”等词用得好。①突出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②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山写动了,本来无情的水写得心潮翻滚。③曲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聚”“怒”两字透露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 ‎      D、赏析“聚”和“怒”    ——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 师:在读写景部分,重音落在那个词,节奏如何划分?         (学生明确后齐读第一部分)     抒情部分 ‎    A、诗人由潼关的险要地形联想到潼关的历史作用,很自然会想到离潼关不远的长安和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为什么诗人“望西都”要“意踌蹰”?为什么在秦汉行经处,要“伤心”呢?‎ ‎——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 B、看到了什么景色,心理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 ‎——西都:曾经是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景象是在古籍中也曾经有记载的,可是眼前的景色是一片凄凉。——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意踌躇 (根据理解,指名学生回答节奏的划分,重音的选择,明确后齐读抒情部分。)    议论部分 A、诗人的情感,是不是停留在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悲,或是停留在为一代代王朝的兴盛衰败而踌蹰?‎ ‎  ——诗人关注的是老百姓。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诗人感到悲愤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诗人的可贵之处。     (诗人刚正不阿、关心民瘼,他远望古都长安时,历史的风云仿佛从他的眼前飘然而过,引发了他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本真意义的追问与思考,揭示了封建统治的实质。)‎ B、作者发出的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什么这样说?‎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使百姓经受苦难,一个朝代灭亡,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   C、一个王朝建立、兴盛时,百姓会苦;这样一个令百姓受苦的王朝灭亡了老百姓还是受苦。你们是否知道老百姓具体会受哪些苦?请用“百姓苦,是因为……”或“百姓苦,苦就苦在……”的句式表述。‎ ‎   ——大兴木土,徭役繁重;苛捐杂税,横征暴敛;战乱频繁,血流成河;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田园荒芜,无家可归……)‎ ‎  7、美读,感受诗的情感美     A.学生讨论诗歌的朗读基调,三个部分的语调、语速变化。‎ 197‎ ‎    ——全诗表达了诗人沉痛、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大处着笔,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蹰”“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议论部分是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的语气。‎ B、配乐朗诵。(齐读,个别表演朗诵)‎ C、把自己当作张养浩,想象张养浩所见情景,感受张养浩当时情怀,在音乐中自由背诵全诗。‎ ‎    8、拓展深化积累:‎ 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 附诗:‎ ‎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张俞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 ③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范成大 ‎④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崔道融 ‎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 ‎ ⑦万人曾战死,几户免刀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廖落千余里,山空水复清。                   ——方千 ‎⑧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杜甫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一.教学目的: ‎ ‎1、  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  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 写作编辑 诗歌赏析。‎ 三.教学难点   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教法设计 :合作探究 赏析评价 五。学法指导 以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为主,可以让个别有特长的同学参与诸如诗意书画,音乐与舞蹈。‎ 六.教具使用 课件 七.课时安排 197‎ ‎1、  课外活动两周。 2、  课内活动一课时。(成果展示)‎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步骤 ‎(一)课外活动阶段 第一周 ‎1、提交活动计划,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任务。‎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3、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 a. 可上网看“中华诗词”有关内容:网址:http://www.zhsc.com b. 诗词编辑:‎ c. 每个同学用powerpoint的形式,做一个演示文稿,选一首古诗词,其中有作家简介,作品背景,解释赏析、评价等。‎ d. 分类编排:‎ ‎  可按诗歌体裁: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等。‎ ‎          内容:咏志,咏物,咏史,感怀,田园,边塞,山水,送别,思乡,友谊等。‎ ‎          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          朝代:古诗和现代诗 e.找出以古诗词为词的歌曲。‎ ‎  第二周:诗词编辑,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供进一步修改。‎ ‎          诗歌朗诵,在小组热身、准备。‎ ‎          作文上交,选出佳作。‎ ‎ (二)课内活动阶段(成果展示)‎ ‎  主持人:(由班级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来组织活动,自己准备开场白。)‎ ‎      (找出班级干部同学担当评委)‎ ‎1、古诗词的编辑:‎ 把这一段时间课前五分钟同学们收集的和以前所学过古诗词的整理出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按着内容、体裁、流派、朝代等编辑在一起,用打印文稿或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出来。‎ 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意策划及口语表达等进行评分。‎ ‎2、诗词的欣赏:‎ 诗配画,画配诗、为诗谱曲,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 活动评价:由评委对展示的内容、作品的选择画与诗是否相配、是否有意境等进行评分。‎ ‎3、古诗词的朗诵:‎ 自己选择音乐来配音,朗诵一首或几首诗歌。‎ 活动评价: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分。‎ 活动说明:由评委选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若得一等奖的小组,其成员在本次活动中的成绩都是5分,其中由小组长视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酌情加分减分,给小组长更多的权利,以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及促进其他同学活动的积极性。此次成绩算做期末考核的一个部分。‎ 十.教后感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通过朗读、品析理解课文内容、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学生抄写、翻译课文,参照译文校对答案,老师简单加以点拨。‎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看图猜诗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柳宗元是孤独的、凄苦的,因为他被贬官了,被贬到了荒僻的地方。柳宗元写《小石潭记》和《江雪》是在同一个地方,时间接近。所以,学习《小石潭记》时我们不但要注意到文中的景色,更要注意体会作者的心情。(板书:景 情)‎ 197‎ ‎2、从复习第五单元课题人手,从“书”“传”“说”“序”引入到第六单元的“记”体裁。指导学生看完学习摘要后板书课题:小石潭记 ‎ 3、简介作者,背景,解题。(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查找的资料,然后播放课件) ‎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诵读感知 一读,读准字音 簧(huáng)竹 清冽(liè) 披拂(fú) 佁(yǐ) 然 ‎ 俶(chù)尔 翕(xī) 忽 寂寥(liáo) 幽邃(suì)‎ 二读,读得流畅 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做到字音准确,朗读流利。‎ 三读,读出节奏 ‎1.在音节的匀称配合中读出节奏。‎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在句子的长短交替中读出节奏。‎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四读,读懂文句 ‎1、说说课文中“以”、“为”的不同含义 ‎(1)全石以为底( )‎ ‎ 卷石底以出( )‎ ‎ 以其境过清( )‎ ‎(2)全石以为底( )‎ ‎ 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 ‎2、说说下列字词的含义 ‎(1)心乐之( )‎ ‎(2)斗折蛇行( )‎ ‎(3)其岸势犬牙差互( )‎ ‎ (4) 凄神寒骨( )‎ ‎3 、补充省略的内容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五读,概括文意 老师读课文,读一段请一个同学概括文段大意。‎ ‎ 古今异义: ‎ 去:(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 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 (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 小生:(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 一词多义 :‎ 以: 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 为: 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 清: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 ‎(3) 翻译 ‎ 197‎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三、品读理解 围绕着题目的“小石潭”三个字进行品读 ‎“小石潭记”是一个很有趣的题目,“记”表示文体,以前学过,这里不重复,剩下的“小”、“石”、“潭”三个字都值得细细品味。‎ ‎1、以“石”字为例,作品读指导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到了“石”的句子。‎ 学生回答,老师指导:‎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这句直接点到了石头。‎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句话写到了“石”,“ 坐潭上”自然是坐在石头上面。这是属于间接写到石头的句子。找到这样的句子需要我们理解文章的字句,发挥联想能力。而且,“凄神寒骨”不但写到了石头,写出了环境的凄清,还写出了作者的凄凉失意、忧愁苦闷之情。这是由景领悟出情。‎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句也写到了石头。翠绿的藤蔓,飘拂在潭边的石头之上,构成了一幅多么美妙的图景。这是对文章的一种审美思考。‎ 我们的品读就可以这样找句子,这样品味。‎ ‎2、话题品析活动 学生按照刚才提示的角度,在下面两个话题中选一个对课文进行品读。‎ 话题一:说说石潭的 “小”‎ 话题二:说说石潭的 “潭”(提示:可围绕潭水和潭边的景物谈)‎ 课文整体感知,‎ ‎3、出示问题,小组先讨论,然后教师指名回答。‎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小石潭的?‎ ‎(2)、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验证这个“潭”确实是“小潭”,而且也是“石潭”吗?‎ 四、小结 ‎“以柳之流连景光,模写山水,曲致微妙,心与物化,亦韩所无有也!”——《读柳之厚山水诸记》‎ ‎《小石潭记》所写的景色是曲折变化、细致入微的,在这景色之中,又饱含着作者内心的感情,所以有人评价说它是“心与物化”。这样的评价是中肯的。‎ 板书设计:‎ 景 情 小 石 潭 作 者 幽 寂 忧愁苦闷 凄 清 凄凉寂寞 附: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让我对中小学教学衔接的问题又了一些新的认识。‎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实质应该是要让学生更顺利地、更好地形成语文素养。八年级,学生已经习惯了初中的学习生活。从衔接的角度讲,更多的则是如何引领学生向更高的层级迈进,以最终符合中学学习的要求。具体反映在教学中,则应该是引领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实实在在地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因此,这节课,我主要是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正确把握教材 这是一节课效果的根本保证。我认为,只有在正确把握、处理教材的情况下,才谈得上教学的方式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这节课,我抓住课文的景和情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揣摩文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想,这是成功的保证。‎ 二、巧妙设计教学过程 197‎ 时常看到一些步骤繁多、流程复杂的教学设计,一方面,我佩服设计者的心思细密,另一方面,我也会怀疑这样的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可行性。一节课要成功,要能真正地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其教学设计必须是重点突出、思路简洁、层次分明的。这次的《小石潭记》的教学设计,主要就是两个板块:诵读感知、品读理解,每一个板块都层次分明。尤其是后一个板块,具有很强的探究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也有利于活动的深入开展。像这次的话题品析活动,就生成了一些内容:‎ 师:下面我们进行话题品析活动。请同学们在以下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来品读课文,两个话题分别是:一、说说石潭的 “小”;二、说说石潭的 “潭”,提示:可围绕潭水或潭边的景物来谈。‎ 学生小组讨论 生1:我说的是小石潭的“小”。“全石以为底”可以看出小石潭的“小”,石潭是以整块石头做底,那石头不可能太大。‎ 生2:我也是说小石潭的“小”的。从第四段“坐潭上”可见石头超出了水面,水面应该是很浅的,估计石潭也大不到哪里去。‎ 生3:我也说潭小。第三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是写溪水的,这溪水是石潭的源头,这溪水是很小的,可见流入石潭的水也不多,潭应该也是很小的。‎ 师:“明灭可见”也有可能是青树翠蔓的遮挡造成的,当然,你从这里猜测石潭的小,也符合文意。‎ 生4:我说的是潭的小。第二段开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后面又写到这鱼“尔远逝,往来翕乎”,可见鱼很小,又只有百许头,潭大不到哪里去。‎ 生5:第四段说“四面竹树环合”也说明潭不大。‎ 学生经过思考,有了自己的理解,较之于小学与七年级的学习,更进了一层,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 三、教师要恰当地指导 老师的正确指导是把教学引向深入的保证,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老师应该在学生无疑处引导学生生疑、在学生疑惑出指明方向、在学生不明白处讲解。本课教学的成功,与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1、朗读指导当讲在关键处 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都很重视学生课堂的朗读。然而,八年级的朗读,与小学、与七年级的朗读应该有什么不同呢?显然,应该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本课的朗读教学,我就比较注重让学生透过朗读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语言形式、感受语言的优美之处。请看教学实录:‎ 师:我觉得,朗读《小石潭记》要读出文章的节奏。读出节奏,其实就是要读出文章的变化。变化从哪里来?要依据课文的特点。‎ 本文在形式上有以下特点:‎ 首先,本文有一种整齐之美,整齐之中寓有变化。像“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句,三个四字词语组合在一起,有一种整齐之美。朗读时首先要注意其内部节奏。“青树翠蔓”是一个并列短语,停顿为“青树/翠蔓”的形式,但如果三个短语读起来节奏一样的话就不好听了,“参差披拂”这个短语朗读时中间可以适当拖长,可以这样读……(老师范读,学生朗读)‎ 其次,本文还有一种变化之美,本文的句子有长有短。如“近岸”,短,读起来简洁有力,琅琅上口,后面的“卷石底以出”要稍长,读起来显得舒缓,有抑扬之美,朗读时要注意。(老师范读,学生朗读)‎ 这样的指导,既让学生知道了课文形式的特点,明白了朗读的要点所在,又有老师的示范,所以,这个环节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指导当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学生的思考应更加深入,这既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向九年级过渡的要求。为此,对学生的发言,老师应该迅速地进行判别,并且给予指导。请看教学实录:‎ 师:文中哪些句子是写了“石”的?‎ 生:“全石以为底”。‎ 师:还有呢?‎ 生:“卷石底以出”。‎ 师:还有呢?‎ 197‎ 生:“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师:还有呢?‎ ‎(生愕然,有的学生露出了惊讶的笑容。学生们低头思考。)‎ 生:“坐潭上”,因为作者不可能是坐在水上面,所谓“坐潭上”应该是坐在潭边的石头上。‎ 师:他找的这个句子和刚才大家找的句子不同,刚才同学们找的都是直接写到“石”字的句子,他找的这个则是间接地写到“石”的句子。找这样的句子难度更大,需要我们细细地思考,理解句子的含义并且展开联想。‎ 几个“还有呢”,让学生出乎意料,引发了他们的深思并使之最终有所发现。接着,点明学生前后回答的不同,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真正的收获,后面的课堂活动也才有了成功的基础。‎ 四、学生课堂活动的时间要有保证 这节课生成了一些东西,但也有着明显的不足。在品读理解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两个话题,但是学生的回答都是围绕着话题一的,而且都没有能够讲到景物描写背后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什么呢?我想还是课堂活动时间不够造成的。设计时我只给这个环节留下了12分钟。事实证明,这还远远不够。没有足够的时间就不能让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在另一个班再教《小石潭记》的时候,我对教学环节作了调整,给学生更充足的品读时间,收到了更好的效果。以下是当时部分学生的回答:‎ 生1:第四段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这是说小石潭环境的幽寂,同时,从第五段看,同游者有三个人,隶而从者有两人,总共有六人游小石潭,但作者却说“无人”,我想,并不是说真的没有人,而是柳宗元受到环境的影响,是心里面十分忧愁苦闷、凄凉寂寞的反映。‎ 生2:由柳宗元想传递的感觉可以推想出,他所见到的潭是“小”的。如果是“大石潭记”就不容易突出作者被贬官后的寂寥、凄凉的心情了。‎ 生3:我反对你的说法,其实大的景也可以突出孤寂的感觉。‎ 生2:但是我觉得大的景通常是抒发大的感受,像国破家亡的悲凉,以死报国等伟大的情怀啊之类的,例如《过零丁洋》;而小的景更适宜于抒发小一点的感受,这是一般的情况。所以我觉得小石潭应该是比较小的。‎ 虽然回答还显得稚嫩,但是思考的角度、深度都比原来的一节课更进了一步。是否可以认为这样的讨论更有效呢?是否可以认为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方向呢?‎ 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识记文言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尝试背诵课文。‎ ‎3、能找出过渡性的词句,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作者简介: ‎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97‎ 背景介绍:‎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藤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年六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生字:‎ 谪(zhé)守 属(zhǔ)予 浩浩汤汤(shāng) 怒号(háo) 冥冥(míng) 岸芷汀(tīng)兰 偕(xié)忘 霪(Yín)雨 霏(fei) 朝晖(huī) ‎ 划分朗读节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文章脉络:‎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写作缘由. 第二部分(2-4)写迁客骚人览物而生的两种感情. 第三部分(5)抒写宽广胸怀和政治抱负.‎ 阅读第一节,思考:‎ ‎1、‎ ‎2、这一节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A、庆历四年春……百废具兴: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 B、增其旧制……于其上:概括重修时的盛况 ‎ C、属予作文以记之:记叙了写作缘由 ‎3、请说说你所了解的“唐贤今人”吟咏岳阳楼的“诗赋”。‎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译第二段:‎ 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的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清晨,湖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的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此地)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湘,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分析第二段 一:全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晖,日光。‎ 大观——雄伟景象。 备——详尽 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极——尽 分别划出: 1.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从空间上描写洞庭湖的广阔无垠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从时间上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97‎ 译第三段:‎ 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翻腾到空中;日月星辰的光辉消失了,山岳也隐藏在阴霾之中;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歪斜,船桨折断;(特别是)在傍晚时分,湖上一片昏黑;(只听到)老虎的长声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来,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 分析:斯——这 则——就 去国——去,离开;国,国都。 ‎ ‎ 者——的,指(览物之)情 矣——了 先写了风雨天气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 ,这样的景物,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的悲苦情感。这一段写了物悲则己悲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一个方面。 ‎ z 描绘了一幅阴冷的画面——悲凉的情境:‎ ‎ 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潜行,也使商旅不行;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怎能不令迁客骚人感极而悲呢?‎ ‎ 此段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了人心的凄楚。‎ 写景(阴天景)→ 抒情(悲情)‎ 译第四段 197‎ 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来临),湖面平静,天光和水色交相辉映,碧绿的湖水一望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落下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的芷草和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绿。有时湖上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儿的影子犹如一块璧,静静的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也响起来了,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来,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z 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的画面 ——喜洋洋的情境:‎ ‎ 在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背景下,更有鸥鸟翱翔,鱼儿欢游,连花草都充满活力。 此段由湖光春色写到了喜洋洋的心情, 写景(晴天景)→抒情(喜悦之情)‎ ‎2.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97‎ 句式   骈散结合的句式和对偶句的运用 有声有色 ---渔歌互答 郁郁青青、跃金 ‎ 写景 有形有味 ---岸芷汀 有动有静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译第五段:唉!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人的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扰。这样看来,进朝廷做官也担扰,退处江湖也担扰。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大概他们一定会说:“担扰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吧!啊!没有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 分析:‎ 嗟夫——唉 尝——曾经 或——或许,也许 何哉——为什么呢 是——这样(看来)‎ ‎1、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3、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在朝廷作官,不在朝廷作官 ‎4、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同“吾与谁归”,我和谁是一道的呢?‎ 197‎ 试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 ‎ 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 怎样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 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利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197‎ 用原文回答:‎ ‎①作者描写微波时水面的月光的句子_____。③作者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______。‎ ‎③最能概括迁客骚人“悲”的八个字是_____。④最能概括迁客骚人‘嘻”的八个字是_____。 ‎ 答案:①浮光跃金②静影沉壁③去国怀乡,忧谗畏讥④心旷神恰,宠辱皆忘。 ‎ 欣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197‎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2、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醉翁亭记》是历来脍炙人口的一篇名文。为了有助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先把作者和有关本文写作的情况作个简略的介绍。‎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醉翁亭记》,对欧文的风貌也可窥见一斑。欧阳修不仅以散文著称,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 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 欧阳修称得上是位饱学之士。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7‎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壑(hè) 蔚(wèi)琅琊(láng yá) 潺(chán) 酿(niàng) 辄(zhé) 霏(fēi) ‎ 螟(míng) 晦(huì) 伛偻(yǔ lǚ) 洌(liè) 肴(yáo) 蔌(sù)酣(hān) ‎ 弈(yì) 觥(gōng) 颓(tui) 阴翳(yìn yì)‎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4.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2、集体解难。 ‎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幻灯展示。)‎ 难点提示:‎ ‎(1)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提问一 第一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 讲解 第一段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醉翁亭建在滁州西南树木茂盛,深幽秀丽的琅琊山间酿泉边上;亭是山僧智仙修建的,亭名是自号“醉翁”,情怡山水的太守定的。‎ 提问二 这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197‎ 讲解 这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接着写琅琊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 ‎⒊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 这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 ‎4.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景,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 ‎(2)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i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I近乎“要说那一…·”“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 ‎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提问一 第二段包含几层意思?‎ 讲解 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若夫日出……四时也。”写山间朝暮、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②“朝而往……无穷也。”写太守来此,无论春夏秋冬,都能赏获“山水之乐”,其乐趣无穷无尽。‎ 提问二 本段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讲解 本段描写山间朝暮之景,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由春到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总收,“山间之四时也”。‎ ‎3.这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是上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分三层 解说: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 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3)第3自然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 弈者胜:弈,下棋。‎ 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 ‎ 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提问一 第三段包含几层意思?‎ 讲解 本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至于……滁人游也”描写滁州百姓来此游山赏景一路上的欢快情景。②“临溪而渔……太守醉也。”描写太守与众宾客在此食野味,品洌酒,戏射下棋的“宴酣之乐”。‎ 提问二 这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197‎ 讲解 上段写太守观赏四时不同之景“而乐亦无穷”,写了太守之乐的一因。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欧阳修在滁州写的另一文《丰乐亭记》中有言:“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1. 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 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 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 ‎2.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3.这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 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 ‎⒋ 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⒌ 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4)第4自然段。 ‎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 ‎ 提问 这个结束段写了两个重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 这两个重要内容是:①太守自有为人所不知之乐,此即第三段所写的观赏山间四时之景之乐,尤其是第四段所写的见到滁人游山、与众宾客宴酣之乐。这个内容是全文主旨所在。②太守就是庐陵的欧阳修。篇末点出文中主人公太守即文章作者本人,至此,读者可知本文并非泛写山水,虚拟故事,而实乃欧阳修谪居滁州的生活、思想的写照。‎ ‎2、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3、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总结提问 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怀?‎ 讲解 本文抒写了作者“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和赏景自适的旷达情怀。A ‎3.词语小结。‎ ‎(幻灯展示。) ‎ ‎(1)而 表并列泉香而酒洌 表承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 ‎(2)也 ‎ 表陈述环滁皆山也 197‎ 表肯定山之僧智仙也 ‎ 表感叹在乎山水之间也四、再读课文 ‎ 集体朗读全文。要求: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画出来。五、布置作业 ‎ 熟读全文。 ‎ 第二课时 一、集体朗读课文 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 二、由学生自己边背边理清文章脉络。‎ ‎(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亭的环境;后一层介绍亭名由来。‎ ‎(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山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和太守醉四项内容。‎ ‎(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层写太守乐其乐——与民同乐。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 ‎(4).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 三、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 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四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 二、主旨探究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明确:乐。‎ ‎:2.文中写出了谁“乐”7 ‎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 明确:‎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jj-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6.小结。‎ 本文以“乐”为主线,用“醉”与“乐”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三、写法探究 ‎1.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讨论并归纳:‎ ‎(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 ‎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 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 197‎ 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 基调。 ‎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四、小结全文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在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人佳境。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2.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内涵。‎ 五、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人手,尽量不死背。第一自然段,共ll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 一起背。其他段也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2.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培养强记能力。‎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资料链接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197‎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具准备:多媒体 ‎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2、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苏轼相伴,欣赏了“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承天寺夜景;在徐霞客的指引下,登游了极其险俊难攀的恒山。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也随袁宏道踏青去!‎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 ‎  1、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 ‎  2、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  3、写作背景 ‎  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  1、多媒体显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  ‎ ‎  教师选四位同学回答,分四组。‎ ‎(1)yān niàn zhāo huì ‎  (2)pù xiā jiā léi ‎  (3)liè qiàn jiǎn jì huán ‎  (4)huī lì wū ‎ ‎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词句。‎ ‎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  (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  ①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 ‎1.第1自然段。 j'冻风时作:冻风.冷风。作,起。局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局限。 ‎ 每冒风驰行:驰行,坐车出行。 ‎ 197‎ 未百步辄返:辄,总是,就。 2.第2自然段。 ‎ 廿二日天稍和:和,暖和。 ‎ 土膏微润: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润;滋润,润湿。 ‎ 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泼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 ‎ 鳞浪层层: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 ‎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晶晶然,亮晶晶的。然,形容词词尾。新开,刚打开j ‎ 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 ‎ 如倩女之hui面而髻鬟之始掠也:hui面,洗脸。掠,梳掠。 ‎ 柔梢披风: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 ‎ 浅鬣寸许:浅嫩的麦苗高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 ‎ 泉而茗: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 ‎ 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 红装而蹇者:蹇,本文跛足的,引申为驴,用作动词,骑驴。 ‎ 凡曝沙之鸟:瀑,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 ‎ 呷浪之鳞:呷,吸而饮。鳞,借代鱼。 ‎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毛羽鳞鬣,鸟的羽毛,鱼鳞鱼鳍。 ‎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未始,未尝。 ‎ ‎3.第3自然段。 ‎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 ‎ 惟此官也:此官,当时作者任顺行府儒学教授,是个闲职。 ‎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 恶能无纪:恶,安、怎么。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 ‎  ②一词多义。‎ ‎  ‎ 老师归纳: ‎ ‎"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种_.(1)当助词,可译为"的",也可不译;(2)当代词,第三人称,可代人。,也可代物;(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 ‎"然"的用法主要也有;_种:(一)用在形容词词尾,表示"……的弹子";(2)用在词头或句首,表示转折;(3)\"正确,对"的意思。 ‎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并纠正自己的错误。)‎ ‎③难句翻译。‎ ‎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197‎ ‎  译: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 ‎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译:(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  译: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了。‎ ‎  3、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这是一篇写景小品,文章以清新的笔调写出北京近郊早春时节的秀美景色。第一段写城中“余寒景象”,写了欲游不能的苦恼。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郊游的所见所感。先交待出游日期、天气、同行人物及出游路线;接着写满井春色,先总写满井全景轮廓,后分写山、水、柳条、麦田、游人、鸟、鱼,并点明文章主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第三段交待出游缘由及作记时间,结束全文。‎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阅读思考: ‎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 ‎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3.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 ‎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 ‎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 讨论明确,归纳要点: ‎ ‎1.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 ‎2.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 ‎3.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 ‎ 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 ‎5.(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 ‎(3)如倩女之酿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 ‎ ‎(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 B.作者围绕“满井”写了哪些内容? ‎ 讨论明确:柳枝、麦苗、土、冰(水)、山峦、鸟、鱼、游人(板书)‎ C.作者抓住了这些事物怎样的特点?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 讨论明确:‎ 水——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光明丽的特点 197‎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掠也。‎ 则写出了春天山色的清新可人、娟净明媚 ‎ 柳——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lie4寸许。‎ 则写出了春天柳条的柔软与麦苗破土初生而又整齐喜人的情景。 ‎ ‎……‎ D. 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简要概括。‎ 喜悦(板书)‎ E.这篇文章除了写满井早春景物之外,还写了些什么内容呢?试分析他们在表达文章主题上的作用。 (同桌讨论)‎ 讨论明确:‎ 首段写燕地早春之特征。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和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出游做铺垫。 ‎ 尾段则表述了作者将以这次游览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并表达了作者不同于一般俗人“以游堕事”。 ‎ 四、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  1、探究文章优美的意境。‎ ‎  (1)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  (2)选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粗拨。‎ ‎  明确:作者用细腻而充满诗情的笔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满井春光图:河面浮冰刚刚融化,波光粼粼,一池春水清亮得如同新开之镜;山峦积雪刚刚消融,座座青山秀丽,好像晨妆少女;柳条鹅黄初染;麦苗冬眠初醒;鸟儿晒太阳;鱼儿戏水戏浪。这些富于早春特征的景物组成一幅层冰解冻、波光粼粼、山川氤氲、田野生机勃勃的图画,给人以高度谐和的美的享受。游人相偕出游,作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诸画面合为一组镜头,热闹非凡。自然风光与人物活动相映成趣。‎ ‎  一幅满井春光图,显示了早春的蓬勃生机,物我交融,情致盎然。既表达了一种轻快喜悦的心情,又流露了对自然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  2、深入研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  提问: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  教师稍作点拨:请同学们思考文中的关键语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也”和“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内涵。‎ ‎  学生思考,交流。‎ ‎  明确:作者重在抒写“性灵”。‎ ‎  文章开篇写城内的枯燥局促,与城外春色春意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得出结论“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反映了作者对城市、官场的厌弃和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欣喜之情,暗含着“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式的人生哲理。‎ ‎  结尾“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表明自己和庸俗之人的区别。“不能以游堕事”是对那些热衷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于作者本人,本无意于在政治上进取,何况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教官,当然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惟此官也”,有不虚此行的满足心情,既是自嘲,也是自傲。他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给他以慰藉,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 ‎  所以,这篇山水游记,与其说描绘满井一带的二月春色,还不如说作者借游春在抒写性灵,反映了他对官场和对大自然、人生的态度。‎ ‎ 五、赏读课文,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  1、关于白描 ‎  白描是一种怎样的描写方法?能从以往学过的课文中找几例吗?‎ ‎  白描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197‎ ‎  如《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如《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高度抽象概括地写出了西湖雪景。‎ 本文哪些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 如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笔法极为简练,却又鲜明如画。‎ ‎  2、关于比喻 ‎  提问:文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喻?请画出来,品味其表达效果。‎ ‎  学生明确: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表现自己从局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如倩女之NF156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如“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返青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这些比喻,新奇、形象、生动,读来妙趣横生。‎ ‎  3、关于拟人 ‎  提问:文中运用拟人辞格的句子有哪些?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  学生自由选例,品评。‎ ‎  如写鱼鸟,说它们悠然自得,洋溢着喜气,这样写,增加了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  4、学生背诵文中运用白描、比喻、拟人的文句,增加语言积累。‎ ‎  5、至于章法上的欲扬先抑(第一段写城中余寒,为下文写田郊春光作铺垫)、生动的场面描写(游人欢乐、喜庆的场面)等,可提示学生自行品味,此处不再赘言。‎ 六、比较阅读,感受袁宏道游记散文的独特魅力,总结全文。‎ ‎  1、教师提示:这个单元有四篇文章均为山水游记,试将本文与前三篇课文比较,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 ‎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  前三篇课文,如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重寄托重理念。袁宏道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也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 ‎  教师可指导学生就创作动机、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作一些比较,然后集体交流,达成共识。‎ ‎2、请两位同学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其余同学补充评议。‎ 自读小结 ‎ ‎1.本文是写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理上深入浅出,在记叙上简明生动。明清两代这种体裁最为盛行。这篇游记短文,在写景状物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 ‎(1)白描的笔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 ‎(2)拟人的写法。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人作者的主观情感。把景物拟人化,是袁宏道常用的写景方法。 ‎ ‎(3)生动的比喻。比喻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常见,但在这篇游记中,比喻大多是用来写景的,也有的是写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这些比喻都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 ‎2.袁宏道反对复古,并努力实践,他写文章强调。'性情",强调自然、天真、趣味。他主张自然地流露个性,语言流利净洁。这篇游记,就是他这种主张的实践范例。他的缺点是题材狭窄,往往只是写些风景名胜之类,因而成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 ‎3.我国游记的传统写法,在末尾写出作记的原故,同游者姓名,游览的时间。本文选人课本时,末了几句话删掉了:删文大意是作学务这种闲官,没有什么心中牵挂的事,游满井仅仅是开始而已。于此可见袁宏道为人的闲适之致。‎ 七、布置作业 课件显示:板书设计 ‎  ‎ 19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  2.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  过程与方法 ‎  1.朗读法、联想想象法: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  2.比较阅读法、讨论点拨法: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  【重点难点】‎ ‎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  【教学设想】‎ ‎  1.介绍创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  2.朗读、背诵,对内容相近或体裁相同的诗作比较阅读。‎ ‎  3.组织一次古代诗歌(不限于学过的)朗诵比赛。‎ ‎  【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  1.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就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成为边塞诗的名篇佳作。‎ ‎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南阳人。天宝三年进士,初为小官,后做过嘉州刺史等官,世称“岑嘉州”。诗以写边塞生活著称,与高适齐名,合称“高岑”。‎ ‎  2.品味鉴赏 ‎  全诗共十八句,如诗题所示,按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咏雪”(前十句)和“送别”(后八句)。开头两句,突出了边塞的气候特征:北风扫荡,草木摧折,八月飞雪。一个“即”字,表明这里与内地相比,冬天来得格外早,不免使人惊异。接着,诗人发挥神奇的想像,将北风看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何等新奇,格调多么豪迈!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下面两句诗仍追逐着雪花来写,不过情景一转,由户外写到室内。雪花飘进珠帘,沾湿罗帷,轻柔而浪漫,还真有几分梨花的神韵。但“狐裘不暖锦衾薄”的严酷现实也提醒人们,伴随着雪花的到来,寒冷也悄悄地跟进,在考验人们的毅力和耐心。后面两句诗就接着写到:“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是从军旅生活方面写天气的寒冷。将军不能弯弓,不能披战衣,怎么带兵打仗呢?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类显得这样的无助和无奈。‎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是过渡性的,将视线又转向“外景”,以百丈坚冰点缀大的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下面写送别的场面,简略而有情味。“胡琴琵琶与羌笛”,这种纯然是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天色已晚,暮雪纷纷,红旗不卷,“归客”登程,此情此景,令人黯然。但诗人却抛开了离愁别绪,以高昂的格调收束全篇。结尾四句,形成顶针,内容接续,如行云流水,画出一幅空旷寂寥的雪中送别图景。“雪满天山”令人凄迷,“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这个“开放式”的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  “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 197‎ ‎,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  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行路难》‎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  2.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  过程与方法 ‎  1.朗读法、联想想象法: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  2.比较阅读法、讨论点拨法: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  【重点难点】‎ ‎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  【教学设想】‎ ‎  1.介绍创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  2.朗读、背诵,对内容相近或体裁相同的诗作比较阅读。‎ ‎  3.组织一次古代诗歌(不限于学过的)朗诵比赛。‎ ‎  【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  1.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著跳动的心,就是奔涌的热血,就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继续欣赏五首古诗,相信“这边风景独好”!‎ ‎  1.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 ‎  (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 ‎  如1:“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2:“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3:“我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4:“我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  师:说得真好!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开元十二年(724),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足迹遍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入长安,贺知章见之,惊为“谪仙人”‎ 197‎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  《行路难》(共三首,其一)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是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  2.赏析 ‎  前四句写酒宴时的情境。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但三四句急转直下,号称“酒仙”的李白忽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 ‎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  第五六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  但是作者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想到了曾在政治上坎坷过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虽然如此,当他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矛盾复杂的心理面前的又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会在离宴上表现出自己的消沉和气馁,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于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是他唱出的最强音。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着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 ‎  3.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这两句是李白在《行路难》中的名句,化用“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句。它给遇到挫折遭遇,困难,受到打击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们以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股力量。相信困难终将过去,阴云当能消除,那种让你大显身手、施展才华的机遇在等着你。读了令人荡气回肠,精神振奋。)‎ ‎  5.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豪气干云的李白,一个英风傲岸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 ‎  《行路难》全诗通过对世路艰难的描写,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的高尚风格。展示出作者力图摆脱困境,奋发图强的伟大精神力量。‎ ‎  6.这首诗歌里诗人运用了像“黄河”“太行山”“沧海”‎ 197‎ 这些壮美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象征出人生道路的艰难也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用了极夸张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珍贵的胜宴却笔锋一转道出自己“不能食”更突显其内心苦闷的程度,又巧用典故来表明自己的信念又丰富了诗歌的内容。短短的几句诗却似乎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穿越千年依然在向我们自信微笑的诗人形象,加上诗歌跳动的韵律和节奏,全诗情感一波三折,跌荡起伏,无不体现出古典诗歌所具备的意境美、形象美、韵律美及情感美。‎ ‎  7.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诗人用浪漫的笔法、跳动的韵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实,行路虽难,我们只要努力,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  2.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  过程与方法 ‎  1.朗读法、联想想象法: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  2.比较阅读法、讨论点拨法: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  【重点难点】‎ ‎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  【教学设想】‎ ‎  1.介绍创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  2.朗读、背诵,对内容相近或体裁相同的诗作比较阅读。‎ ‎  3.组织一次古代诗歌(不限于学过的)朗诵比赛。‎ ‎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著跳动的心,就是奔涌的热血,就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继续欣赏五首古诗,相信“这边风景独好”!‎ ‎1.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  ★★为:被。歌:诗的体例。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坏。‎ ‎  2.全诗段意 ‎  ①秋风破屋——惨 ②群童抱茅——悲 ③长夜难眠——哀 ④广厦庇寒—一愿 ‎  3.思想内容。‎ 197‎ ‎  这首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现实,而且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的呼喊。‎ ‎  4.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频繁的韵角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从胸臆中自然涌现。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  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  5.关键语句 ‎  最末一段,集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 ‎  6.艺术特色。‎ ‎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  7、练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有描写,有叙事,有抒情,请在诗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 ‎  第一节开头两句是叙事,以下三句是描写;第二节全部是叙事;第三节开头两句是描写,最后一句是抒情,其余都是叙事;第四节全部是抒情,兼有议论。描写涉及到事物的形态,叙事涉及到事件的发生过程,抒情则是情感的迸发与升华。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具体分析参见课文说明。‎ ‎《己亥杂诗》‎ ‎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  2.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  过程与方法 ‎  1.朗读法、联想想象法: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  2.比较阅读法、讨论点拨法: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197‎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  【重点难点】‎ ‎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  【教学设想】‎ ‎  1.介绍创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  2.朗读、背诵,对内容相近或体裁相同的诗作比较阅读。‎ ‎  3.组织一次古代诗歌(不限于学过的)朗诵比赛。‎ ‎  【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著跳动的心,就是奔涌的热血,就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继续欣赏五首古诗,相信“这边风景独好”!‎ ‎  1.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易简,字(王瑟)人,号定庵。 浙江仁和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 礼部主事。他支持林则徐禁烟,建议加强战备。他反对清末土地兼并,反对君主独裁。其为文纵横,自成一家,诗风瑰丽奇肆,有《龚自珍全集》。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  《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他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去官职,回归故里。一路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统名日《己亥杂诗》,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  2.赏析 ‎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  3.小结 ‎  这首诗写了三种心境,一是离别的忧伤,二是回归的愉快,三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示以后仍要有所作为)。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  ‎ ‎《饮酒》‎ ‎  【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  2.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197‎ ‎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  过程与方法 ‎  1.朗读法、联想想象法: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  2.比较阅读法、讨论点拨法: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  【重点难点】‎ ‎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  【教学设想】‎ ‎  1.介绍创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  2.朗读、背诵,对内容相近或体裁相同的诗作比较阅读。‎ ‎  3.组织一次古代诗歌(不限于学过的)朗诵比赛。‎ ‎  【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  1.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就以《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为有名,构想一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王国。《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的作品。《归去来兮辞》叙写归隐原因及隐居后的舒畅情怀。赋以《感士不遇赋》揭露时弊最深,鞭笞最力。诗以田园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饮酒诗二十首》等表现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杂诗十二首》表现不负盛年、及时勉励的积极思想。《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怀抱,颇多慷慨悲愤之音。艺术上兼有刚健豪放与恬静清淡的特色,而后者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其诗情感真切,意境淡远,语言质朴,在玄言诗统治晋代文坛时能独树一帜。其人、其文不合时尚,故不为当世所重。‎ ‎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 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 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 ‎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格调最为闲雅有致的一首。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  2.全诗有两个层次:‎ ‎  1—4句为第一层,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问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心远地自偏”一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心远地自偏”,实际上是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197‎ ‎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  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 ‎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具体描写自己欣赏自然景物的悠然心境或心态。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不经意,即“悠然”,就好像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在这样的心态中,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么美妙,那么富有人情,都能让人忘记周围的一切,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因而作者只好“忘言”了。当然“忘言”并非无言,一切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关键在“心远”二字,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全诗语言平淡,不加雕饰,似乎无意为诗,毫不费力,而诗情自然流出,韵味隽永。‎ ‎  3.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 ‎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 ‎  “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  改成“望”不好,“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 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  ③“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 ‎  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 ‎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 ‎  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 ‎  ④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  最后二句是又一对富有哲理性的名句,从字面来看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其实诗人的真正意思是说:这其中含有生活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 ‎ ‎  ⑤“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在结构上的作用。‎ 197‎ ‎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 ‎  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去体会、咀嚼。‎ ‎  4.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  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  ★★欣赏诗词的方法。‎ ‎  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  5.课堂小结 ‎  官不在高,为民则可;权不在多,为君则行。斯是结庐,惟吾心远。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可以观山景,闻鸟鸣。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唐代柳宗元,晚清龚自珍,陶潜云:何喧之有?‎ ‎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197‎ 综合实践活动 “背起行囊走四方” ‎ 一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其文化蕴含,了解西部自然风光;‎ ‎2.通过活动感悟对联的语言妙趣和文化韵味,学会创作楹联 二、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培养留心观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学写文情并茂的游记。‎ 四、教法设计 第一,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发动学生搜集、整理、编辑;第二,在全班交流,在黑板上张贴展示,吟诵欣赏,观摩评价;第三,学生学写对联,将自己创作的对联在班上交流,或将第三步与第二步合并进行。‎ 五.学法指导  收集整理   六、教具使用 常规 七.课时安排 课外准备 2周,课堂展示一节课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步骤 导入:“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看夕阳,落下去又回来,地不老天不荒,岁月长又长。”一曲《走四方》唱红了大江南北,我曾经和着她的旋律,踏上了求学和工作之路。现在想来,歌词给我的感触还很深。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在你走“四方”之前,可曾细心考虑过,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已经背起了走四方的行囊?走四方,可揽祖国名胜的风情;走四方,可饱民族风俗的眼福;走四方,可聆听山水的足音;走四方,可感受人文情感的底蕴。走四方,使你人生的阅历丰厚;走四方,使你徜徉于山水而荡涤心胸;走四方,使你亲近自然明确人之责任;走四方,使你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走四方,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走四方,不是盲目的走马观花;走四方,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走四方,不是目空一切眼中无物。走四方,跋山涉水展豪情;走四方,餐霞饮露写风姿;走四方,探幽寻胜增储备;走四方,生花妙笔著华章。‎ ‎1. “家乡风景独好”。都说自己的家乡美,在自己的家乡有很多自然人文风光。要求学生活动之后写一篇游记,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也是通过写作来督促学生投入并深入到这一活动中去。这是一次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探访、考察活动,探访和考察的对象是家乡。因此,可以将全班同学按家庭住址来划分活动小组,对探访、考察的目标讨论确定后,拟定具体的活动计划。‎ 活动方案:在同学们的家乡就有很多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今天就请同学介绍介绍家乡的风景、风情、风俗。‎ ‎2.关于“模拟旅游趣味多”。祖国的西部以其美丽和神秘而令人神往,但身为学生不可能都去一一亲历旅游,因此,“神游西部”未尝不是一次既能满足求知欲、好奇心,又能获得审美乐趣的活动,况且“神游”便于将“旅游”与“语文”结合起来。因为是“神游”,所以要更多地借助于文字图片和声像资料,或者说,开展这项活动,就是促使学生用“旅游”的视角去搜寻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物特产、民俗风情方面的资料,在较为全面地欣赏、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研究某一感兴趣的“景观”,使自己成为这一景观的“小灵通”。‎ 活动方案:用合适的方式(包括写解说词,做旅游指南,做导游解说等)把你所知道的西安名胜古迹等介绍给同学和朋友。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划分活动小组。为激发兴趣,引入情境,可以给各个小组命名,如“丝绸之路旅行社”“回归自然旅行社”等。‎ 第二,按各“旅行社”的旅行路线、游览目标不同,分别查阅相关资料,这是活动的重点。在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解说词,做旅游指南。‎ 第三,分发解说词或旅游指南(在同学之间交流),并两组协作,相互配合,交替进行模拟旅游,即一组做导游,则另一组扮游客。‎ ‎3.关于“名胜古迹对联考”。镶嵌在名胜古迹上面的对联,犹如画龙点睛,我们可以从这双“眼睛”里读出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开展这项活动是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名胜古迹上的诗词楹联,留心地搜集和揣摩,并通过交流和学写,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北京陶然亭—— 烟笼古寺无人到, 树倚深堂有月来 197‎ 北京潭柘寺题弥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庙——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西安古寒窑——十八年古井无波,为从来烈妇贞媛,别开生面 。千余载寒窑向日,看此处曲江流沙,想见冰心 陕西潼关——华岳三峰凭槛立 。黄河九曲抱关来 这些都是很具代表性的名胜景点的对联,个具文化特色,在这些对联上既能看到当地的风情风俗又能体验当地的文化背景,值得大家体验、关注。在平时除外游玩中就能感知浓烈的文化气氛。‎ ‎ [写作角度设计] 题目:请写一篇游记,介绍一处旅游景点,或者自己的家乡,文体不限。 一、徜徉山水、品味自然的。这类话题是我们比较常写的,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就没有多少难度。写作时要体现出眼中景和心中情的结合,写景是为了抒情,抒情要借助于写景,这才是写这类文章的最高的境界。当然,写景的过程不是单纯对景描摹的过程,还要对景有所取舍,通过多角度细致地观察,在对景有了全面把握的基础上,选我所用。在对景的描写上,仅仅停留在实景的描写上还不够,最好要挖掘出它蕴涵的人文内涵,这样文章才会有深度。 二、人文、历史古迹类的。这类的文章,历史沉淀很厚,写起来要有一定的历史人文知识。像余秋雨的散文,大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写这类的文章,现实中的历史古迹是一个触点,由这一个点,作者思维的触角要向与之有关的各个方位延伸,横可千古,纵可八方。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用批判的眼光精心筛选,选准自己要表达的角度,从一个小的方面去反映主题。这类文章的写作,最容易犯的失误是写大了,看看这个材料很好,不舍得去,看看那个材料,自己第一次用,舍不得删,如此,往往就成了有关历史古迹的展览,又缺乏一个统一的主题,给人一种搬运历史资料的感觉。譬如要写“故宫”,可写的点太多,去批评帝王奢侈,去讴歌人民的智慧,去赞美艺术等。再细分下去,还有好多可写点,如对艺术的赞美,你可从绘画、装饰、用料、布局、建筑等角度去写。范围小了,写作就可以深下去。写这样的文章,你不妨运用“补题定向法”来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 “补题定向法”就是“通过补充题目来达到确定文章写作方向的方法。”还是写“故宫”,你就可以把题目补充为以下几个:“故宫的彩绘”、“故宫的楠木”、“故宫的雕刻”、“故宫的建筑风格”、“帝王的故宫”、“不朽的故宫”等等。这种补充是思维的补充,不可写在作文的题目中,还要和作文的原主题相一致。 三、有关民俗风情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所有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创新,多元的民族文化共同成为祖国文化中颗颗璀璨的瑰宝。对于民俗风情的写作,应以自己的所见为主,而不是去写本民族(特别是本地方)的民俗风情,因为文章的写作要扣住“走”。既为走,那么看到的、听到的都应该是路上的,而不要去写家里的。把握好了这点,写作就不会跑题。写作时,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人、情、事、饮食、服饰等都可以去涉猎,所有的材料要有一根线贯穿在一起,这根线最好是情感的线,有了情,才有兴趣,有兴趣,才能看得真,看得透,理解得彻;才能写出自己眼中的和心中的风情,在吸引自己的同时吸引读者。 当然,你还可以有自己的写作的视角,最终要扣住“走”才行,在走中,去利用自己的行囊;在走中,去充实自己的行囊。 [文体选择] :本话题写作所要选用的文体,我们也来进行一下分类选用。对于写山水类的,我们常把这类题材的文章写成记叙文或散文或诗歌。通过叙述、描写的有机结合,来抒发徜徉山水的美的愉悦,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对于历史古迹类的,通过具体的物象的刻画,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可选择记叙文体、散文文体或议论文体,最好是议论文体,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得到直接抒发。对民俗风情的描写,说明文体是首要的选择,在说明中,体现自己对民族文化的喜爱。 [出彩要点]:本话题的出彩点有以下五个:一是写景要出新,这要借助一定的想象,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对所要描写的景进行立体的综合描写,赋予眼中景灵动的生命,以此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二是修辞要巧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的恰当运用,会给文章添色。三是情感要真挚,特别是对山水的热爱,对民俗的诉说,要体现出自己的情感。四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这种独到性,是个性的东西,会给人很深的印象。五是多种表达方式的恰当综合运用。‎ 十.教后感 197‎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