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高二 科目:语文 必修四 第二单元 班级:
课题
《柳永词两首之望海潮》
课时:1
主备人:路丽虹
收获和补充
使用时间
课型:新授课
审核人:杜文姜
学生姓名
组号:
学生编号:
小组评价:
学
习
目
标
【知识和能力】
能说出柳永词的特点,感受词的音律美;
记住诗中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欣赏词中铺陈描述的表现手法,感悟词的壮阔优美的意境。
【过程和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韵律美;
通过比较分析,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运用联想想象,感悟词的壮阔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秀丽风光的情怀,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的音律美,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炼字的艺术
学习难点
学习词中铺陈、点染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比较分析法
教 学 过 程
【预习案】
一、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他的词大多缠绵悱恻、婉丽多姿,有“豪苏腻柳”之称。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二、创作背景
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10
三、 知识链接
① 铺叙: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铺叙的手法,充分展开叙述,使描写的事物穷形尽相,它是克服叙事概念化、简单化的诀窍之一。多方铺叙;一是指多方位、多角度地铺叙,二是指采用多种方法铺叙。
如:乐府民歌《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② 点染,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本来是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文艺理论家引以概括词的表现手法。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点染间不能有其它相隔,必须是一气而下。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