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鸟》教案6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鸟》教案6

ID:577104

大小:67.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这个专题,引起学生对鸟的关注,初步了解“鸟文化”的内涵,引发学习兴趣。‎ ‎2.通过“观鸟”“咏鸟”、“读鸟”环节,使学生在观察中亲近鸟,获得美的启示 ‎3.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领悟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鸟文化”的内涵。‎ ‎4.围绕本专题设计的问题,发挥创造思维,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教学重点:‎ ‎1.理解和建构鸟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对诗歌和散文中鸟这一文学形象的理解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诗歌和散文的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我们城市里的鸟类,不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明显比前几年增加了。在安静整洁的校园里,在春风拂面的湖泊上空,甚至在喧闹的街道两旁,我们随处可见形形色色的鸟类朋友。这一方面说明我们近年来环保工作做得有效,另一方面也是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结果。人们一改往日捕鸟、打鸟的陋习,开始习惯于驻足欣赏树枝梢头那嬉戏的小鸟,开始期待秋日的天空里,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南回归的大雁……其实,人类对鸟儿的喜爱由来已久,人与鸟的关系也是十分的密切。传说中的凤凰是我们的祖先崇拜敬畏的偶像(图腾),数千年来人类始终梦想着拥有一对像鸟一样的翅膀以便在蓝天里翱翔,随着飞机的诞生,美梦终于成真。所以,鸟和人之间有着非常非常多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走进鸟的世界,一起来了解这些传奇的故事,其中蕴涵着的关于鸟的传统文化,等待着我们去学习和继承。‎ 就让我们从一首古诗入手:《闻雁》‎ ‎1、反复朗诵《闻雁》(韦应物),体会其感情:‎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诗中思乡之情是一目了然,可简单的问一下。(学生一般是就字面答“归思”)‎ ‎2、介绍文学作品中鸟的形象:大雁 作为鸟的专题,我们的重点是来品味诗文中出现的各种鸟分别蕴涵了怎样的文化信息。这里出现了大雁的形象,我想讲两个关于大雁的词:“闻雁思乡”和“鸿雁传书”。‎ ‎“闻雁思乡”:‎ 提问: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产生思乡之情?答案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晚上,特别是月圆之夜,夜深人静,常使游子望月思乡;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秋天,“秋”字底下加一“心”字便是“愁”字,游子在外漂泊大半年了,到了秋季也是该考虑回家看看的时候了。此时看到大雁已经列队向南归去,怎么不叫人产生强烈的乡愁呢?(鸿雁为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自然成为秋的标志,成为典型的归家信号,顺理成章的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传书”:‎ 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何以“鸿雁”代称书信和邮递员?溯其源,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这就是“鸿雁传书”的传说。中国邮政的标志也是很好地运用了传统图形中的“势”。中国邮政的标志,其基本元素是中国古写的“中”字,在此基础上,设计师根据我国古代“鸿雁传书”这一典故,将大雁飞行的动势融入到标志的造型中。该标志以横与直的平行线为主构成,形与势互相结合、归纳变化,表达了服务与千家万户的企业宗旨,以及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 ‎(板书中国邮政的标志,先写个“中”字,再加上两个“翅膀”,画上四道S形曲线,一只飞翔中的大雁算完成了。)‎ ‎3、分析《闻雁》:‎ 讲解: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首夏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独坐高斋的诗人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韦应物家居长安,和滁州相隔两千余里。即使白天登楼遥望,也会有归路迢迢之感;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处了。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触绪万端,更加难以为怀了。‎ 提问:如果将诗歌后两句前置,与原诗有什么区别?……‎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是“思乡”—“闻雁”,而非前面我们讲的“闻雁—思乡”的常规逻辑。这样写的好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光从文字看,似乎诗中所抒写的不过是远宦思乡之情。但渗透在全诗中的萧瑟凄清情调和充溢在全诗中的秋声秋意,却使读者隐隐约约感到在这“归思”、“闻雁”的背后还隐现着时代乱离的面影,蕴含着诗人对时代社会的感受。‎ 提问: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杜甫的《春望》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反映的就是战乱中诗人的真实感受。那种对国家前景的忧虑、对家人的牵挂溢于言表、感人肺腑。‎ 第二课时 学习了专题《鸟》第一课时,我们知道鸟类不但是大自然万物中美丽的一种,而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们在写诗作文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它们,常常用它们的形象来抒写自己的内心体验。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因为不同种类的鸟的特点和情感表达作用的不同,人们对鸟的认识逐渐走向分化和细化,于是不同的鸟身上就存在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了。还记得大雁的文化意义吗?……‎ 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和认识另两位鸟类朋友:鹤与燕。‎ ‎1、《池鹤》‎ 池鹤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被贬后开始“吏隐”,思乡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池鹤》大约就是这个时候的作品。‎ 鹤的一般文化内涵:‎ 鹤的种类很多,《池鹤》中写的是哪一种?‎ 丹顶鹤。‎ 从哪句中可以看出来?“低头乍恐丹砂落”,丹顶鹤又叫仙鹤,体羽白色,头项皮肤裸露,十分醒目的显出一点丹红,看上去好像一顶红冠。‎ 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这只鹤的品格个性?是什么品格个性呢?‎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这两句使我们联想到一个成语,是“鹤立鸡群”,鹤的品格与仪表在一群鸡里面是显得很突出的。鹤是不会甘于永远生活在竹笼子里面的。‎ 颈联虽然没有正面写鹤,却也能表现鹤的品格:这一联采用反衬的手法,写池鹤不仅风姿超凡,而且不会“语声娇”,去讨好别人;池鹤的毛色本身事鱼鹰不能比的,而且它更不会替人捕鱼,去事权贵。通过对比,池鹤的品格就更突出了。‎ 尾联写池鹤的鸣声美。池鹤的鸣声洪亮,有极强的穿透力。“怅”,惆怅,不如意。“青田云水”, 是鹤的家园,是自由自在、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也是作者向往归隐的宁静的田园生活环境。作者借鹤的怅望,表达出了自己对邀宠献媚事权贵的仕途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向往而不可得的无奈。‎ 小结: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主要特点。托物言志诗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人禀七情,往往因物兴感,托物言志。这首诗勾画了丹顶鹤的超凡的风姿和孤高的品格,描绘了它的形象美、色彩美、鸣声美和心灵美。诗人以鹤自喻,抒发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向往而不可得的无奈感情。‎ 如果说大雁是一只思乡鸟,那么池鹤就是一只自由鸟。本诗通过对比,充分展示了丹顶鹤的高标个性:身居高竹笼中,却始终对可望不可即的青田云水一往情深、苦苦追求,群鸡、鱼鹰、鹦鹉所无法相比的正是鹤对自由蓝天的向往。鹤是有理想追求的,虽然在凡夫俗子的眼中,鹤的自由天地只是乌托邦,只是空想,但它仍对自己的理想痴情一片。这或许并不一定是一种悲哀,因为在一个现实世界中总有人会去追求理想,每个人也应该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 ‎2、《迎燕》‎ 今天要来学习的另一位朋友是燕。以前老有同学会把小燕与大雁混淆,其实如果对它们不同的文化内涵有所把握,那么张冠李戴的错误会容易避免的。‎ 在学习诗歌之前,我想先请同学来谈谈你对燕子有哪些印象,在它身上到底蕴涵着怎样的文化意义。……‎ 讲解:燕子是历代咏物诗词中常见的题材,秋去春来,燕子巢于檐下,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被老百姓视为吉祥的象征。‎ 朗读《迎燕》。‎ 诗中哪一句可见百姓对燕子的喜爱?‎ 明确:“不下旧帘遮”。 “旧”字点明主人寻常百姓的身份。在百姓眼中,燕子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中的一员,决非可有可无,帘子会妨碍燕子的出入,当然是不能放下了。‎ 你们知道百姓为何喜欢燕子吗?诗人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解答的呢?请看颈联和尾联:‎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明确:燕子在百姓屋檐下做窝当然会给生活增添自然之趣,与此同时,燕子的生活也给人带来不少启示,而文学作品中燕子的形象多少也反映了百姓对生活的态度。颈联二句是对燕子在雨中飞梭来去忙碌做窝的描写,尾联写新巢筑就,雏燕成长,燕子一家快乐幸福的过着日子,这是老百姓最理想的生活图景。对百姓来说,他们希望的生活便是:为幸福的生活而艰苦的付出,同时他们希求他们的付出不会落空,勤勉的劳作最终能换来整个家庭幸福、快乐的生活。如果幸福是源于勤勉的劳作的,那么忙碌本身便是充实而美丽的,劳动本身便是一首幸福的歌谣。“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不是很美的劳动赞歌吗?‎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了吧,因为没有谁会拒绝幸福的生活的。燕子实在就是一只勤劳的鸟,一只幸福鸟。‎ 第三课时 本课学习屠格涅夫的《鸽子》和郭枫的《空山鸟语》,意图通过教材这个媒介,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以使学生对不同种类的鸟的文化内涵有更多的了解。‎ ‎1、屠格涅夫的《鸽子》‎ 学习并思考:文章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就此谈谈自己的感受。‎ 暴风雨中的安宁,心态上的平静,家的温馨等等。‎ 分析此文抒写的作者情感:‎ 鸽子一般的象征含义是什么?‎ 和平。诺亚方舟的古老神话是这样说的:远古时代,主宰人类命运的上帝认为人间道德风气败坏,十分震怒,决定发一次大水把他们全部毁掉,但经过考查后被证明是唯一好人的诺亚夫妇可以保存下来。为此,上帝派出使者,通知诺亚夫妇准备好一艘方的大木船,并在各种飞禽走兽中挑选一对,带到船上以躲避灾难。这就人尽皆知的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后来,吞灭一切的洪水逐渐平息,诺亚为了想知道洪水是否已经退尽,特地放出一只鸽子飞出船外打探。鸽子衔着一根绿色的橄榄枝飞回方舟报喜,洪水已退,和平日子来临,世界生命开始了新的转机!‎ 你认为本文中的鸽子能用其他的鸟来替代吗?‎ 当然从和平的象征这个角度来分析更为顺理成章。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内涵:屠格涅夫写风雨大作中的白鸽,寄托自己希望人类像鸽子一样过着安宁生活的理想,也寄托了自己对白鸽的坚毅、勇敢和对同伴救助精神的赞扬之情。‎ ‎2、学习郭枫的《空山鸟语》‎ 阅读后讨论《空山鸟语》的作者郭枫“偏爱”听鸟声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鸟声能使自己的心灵贴紧山的心灵;‎ 作者从小就喜欢听鸟声,希望通过听鸟声来重温“旧梦”;‎ 作者从鸟的“美妙的清音”中,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 鸟鸣是自由自在的,作者向往这种自由生活,甚至自己“想做一只鸟”。‎ 文中说:“想做一只鸟,在山中。”“在山中”一句能否删去?‎ 不能。作者意在做一只自由鸟,“在山中”表达出了这个感情倾向,删去后含义不明确。鸟的鸣声之所以美,因为它们鸣唱的是自由的歌谣。‎ 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习和领悟了两种鸟的文化内涵,这使我们在理解文章的时候又多了一些角度,对文章内涵的把握也便更深入了一层,同时我们也会对自己的领悟更加增添一份信心。‎ 第四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并整理有关“鸟”的成语、俗语、谚语、诗歌、歌曲等。回忆并准备讲述你知道的与“鸟”相关的故事。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鸟”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一、导入:‎ 同学们,到山中听过鸟语吗?好,跟我来,找片幽深的林子,静静的,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伴着婉转清脆的鸟鸣声,我们将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鸟的世界。开始这一节综合实践专题课:鸟。‎ 二、 观鸟——展示台 引语:鸟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大约有9000种。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最小的鸟是?(蜂鸟)被称为“森林医生”的是?(啄木鸟)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来,把你喜欢的鸟跟大家介绍一下吧!‎ 设题:1、说说观鸟之美的感受。‎ ‎2、展示并介绍收集的有关鸟的图片、观鸟所作绘画作品等。‎ ‎3、演唱有关“鸟”的歌曲。‎ 展示:人们喜欢鸟,绘画,歌曲,刺绣上经常出现它们的身影。‎ 三、 咏鸟——积累库 引语:同学们介绍了鸟的体形美,鸣声美,色彩美甚至人性美,无不充满着对鸟的喜爱之情。鸟儿的美让我们同学为之惊叹。的确,古往今来,鸟的色泽和灵巧,矫健和辛劳,啼声和灵性,赋予了文人骚客无穷的情思和灵感。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位诗人的杰作!‎ 设题:1、“天高任鸟飞,万古人类情”,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鸟的诗文呢?‎ 诗:课内,课外 文:《珍珠鸟》片段,请同学读读看,妙在何处?(读本)‎ 形态,和人和睦相处 ‎2、汇总收集的有关鸟的成语、谚语等 ‎3、讲有关“鸟”的故事。(学生自愿讲述)‎ 提示:惊弓之鸟、一箭双雕等成语故事,自己身边发生的和鸟的故事,收集的感动你的关于鸟的故事 交流:通过咏鸟,同学们对鸟及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手抄报拿出来小组交流、欣赏、讨论,推选出最好的,给全班同学展示。‎ 四、 议鸟——问题屋 引语:曾几何时,记忆中,清晨起来能听见清脆的鸟鸣,抬眼望去,蓝天中总是有鸟儿飞过。而现在,笼中的鸟见过,餐桌上的鸟见过,在自由的天地,在鸟儿大自然的家,却要找寻鸟儿们的存在。这是怎么了?你知道“鸟”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吗?我们的朋友现在面临什么处境吗?讨论欣赏《我是一只小小鸟》‎ 设题:‎ ‎1、鸟和人类的关系如何?‎ 提示:观赏、肉用、捕虫、仿生学的运用 ‎2、你认为现在“鸟”的生存环境怎样?‎ ‎3、你认为在“爱鸟”、“护鸟”活动中我们能做些什么?①不捕鸟 ②植树造林 ③建立保护区 ④人工鸟巢 ⑤制定法律 ⑥保护稀有鸟种 ⑦ 宣传教育作用 通过刚才的观察讨论,同学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鸟是人类的朋友,是森林和庄稼的卫士,可以消灭很多害虫,然更有生机,更美丽,因此,我们说保护了鸟,就是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保护一些珍贵的鸟,宣传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免某些人触犯法律。我国有句古话:“劝君莫打三春鸟。”这充分反映出爱护鸟类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好鸟枝头亦朋友”!‎ 交流: 2005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3届“爱鸟周”大型宣传活动,向全社会普及了“爱鸟,爱自然”的环保理念,相信总有一天,人类和鸟会真正和谐生活在一起。‎ 五:悟鸟——拓展地 引语:从鸟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人类也对鸟类赋予了许多特殊的感情。‎ 设题:学了“鸟”专题,你能不能举例说明有些鸟的特殊本领和它们身上具备人类所寄托的那些精神?‎ 鸽子:是一种机智、勇敢的鸟儿,飞行途中遇到暴风雨等意外,它能沉着勇敢的做出对策。‎ 大雁:飞行时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是团队精神的象征。‎ 燕子:它能大量消灭害虫,同时又是春的使者,喜欢和人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人们对它有深厚的感情。‎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观鸟、咏鸟、议鸟、悟鸟几个环节学习活动,欣赏了鸟的美丽、体会了鸟蕴涵的情感、领略了鸟文化的内涵,关注了鸟的命运。而其中更重要的是把这种关注化做爱鸟、护鸟的行动。关爱生命,用我们的良知;善待地球,用我们的行动。‎ 六、布置作业:‎ ‎1、写一份“爱鸟行动”倡议书。‎ ‎2、写鸟(文体不限)。观察一种鸟,在描写刻画鸟的外形特征的同时抒写心中的感受。‎ 七、结束语:‎ 同学们,要让我们的家园处处莺歌燕舞,让这个世界五彩缤纷,就让我们关爱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正如那首歌所唱:关爱生命,用我们的良知;善待地球,用我们的行动。‎ 过去人们悲伤时可以向鸟倾诉,喜悦时可以和鸟分享;现在我们还有多少机会聆听鸟的清音,领略鸟的丰姿?在了解了鸟的美丽后我想你就会密切注意我们的鸟朋友了,我们就会诗意地生活了。愿鸟类和我们永远是朋友!‎ 板书设计:‎ 观鸟-欣赏其美 咏鸟-体会其情 读鸟-悟其内涵 议鸟-关其命运 ‎《鸟专题》补充资料 谚语:‎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为谋取钱财而不惜生命,就像鸟为了觅食而丧生一样。‎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比喻作事积极或及早者,能获得利益。‎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生在世应该做些好事,留下好名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庸俗者无法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成语:‎ ‎【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唯恐落后,往往比别人先动手。今多用作谦词。‎ ‎【鸟语花香】鸟儿歌唱,花开芬芳。形容景色的美好。似桃红柳绿、莺啼燕语。‎ ‎【惊弓之鸟】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余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 ‎【一石二鸟】比喻做一件事获得两种效果。‎ 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②带“鸟”字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咏鸟诗谜:‎ 来时沙碛已冰霜,飞过江南木叶黄。水阔天低云暗淡,朔风吹起自成行。(欧阳修)(大雁)‎ 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杜牧)(燕子)‎ 鲜鲜羽毛耀朝晖,红粉墙头绿树枝。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报主人知。(欧阳修)(喜鹊)‎ 古典诗歌中关于《鸟》的意象 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刚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现之“象",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人类社会从古到今,人们的生活与情感放于大自然,故此在古典诗歌里留下了许多与自然相关的诗篇,特别是一些与我们熟悉的鸟儿:‎ A:《诗经》就有:《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汉代:以鸿鹄徘徊喻夫妻离别,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用的起兴手法为文章定下基调既写离愁别恨,又写夫妻离散。‎ C:凤凰:‎ ‎1、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是传说中一种祥端之鸟如(1)中相传南朝刘宋和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于山上,山和台由此得名。李白在此借写当年凤凰之游,暗示当年南朝之盛一去不复返了,有种昔盛今衰的对比中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和怀古伤今。‎ D:杜鹃:‎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相传是古代蜀国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禅让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魂化杜鹃,叫声凄切;同时杜鹃的嘴角鲜红之说——古典诗歌中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 ‎(1起句中写即目之昨兼点明时令,在萧瑟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两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出对友从的无限怀念和同情。‎ 杜鹃鸟是凄怨哀伤的象征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E:雁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下》‎ ‎(2):寒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鸿雁——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感伤 大雁、青鸟——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F:乌鸦 在古代北方传说中是日中有三足的鸟,乌鸦便认为的是一种神圣的太阳鸟,成为太阳的象征。‎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秋思》‎ 是用“乌鸦”这个形象渲染的是秋日萧瑟、肃杀的景象和凄凉的气氛!‎ G:黄鹂 又叫黄莺,通体鲜黄,穿插黑的线条,眼红嘴尖,歌喉圆润,啼声宛转。‎ ‎(1):两个黄郦呜翠柳,一行白路上青天。杜甫《绝句》‎ ‎(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2)句写春天之美,给人以明快的欢乐之感,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欢乐之情。‎ H:燕子 ‎(1):几处早莺争暧树,谁空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这家。刘禹锡《乌衣巷》‎ 燕子是春天的象征。‎ ‎(1)句中通过对燕子啄昵筑巢的描写,渲染出一派融融春光。可爱的春光是那么的活泼,寄寓了诗人的对春天的热爱。‎ ‎(2)通过“似曾相识”的燕子,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好景不长的人生感叹。‎ ‎(3)句距唐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东是的燕子怎会飞到眼前的百姓家?刘用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大胆的想象,让燕子杨为四百年历史的见证,在今昔对比中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