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要点
】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常见的文言现象。
疏通文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要学会哟
☆温故知新☆
1
.找到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
1
)秦王必说见臣
(
2
)日以尽矣
(
3
)今日往而不反者
(
4
)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5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
6
)图穷而匕首见
(
7
)秦王还柱而走
(
8
)卒起不意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卒,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不同意义。
(
1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2
)仰天太息流涕
(
3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
4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
5
)持千金之币物
(
6
)秦王方还柱走
(
7
)诸郎中执兵
(
8
)左右既前,斩荆轲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3.写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
1
)进兵北略地
(
2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
3
)函封之
(
4
)发尽上指冠
(
5
)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
(
6
)皆白衣冠以送之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
7
)乃朝服,设九宾
(
8
)使使以闻大王
(
9
)使毕使于前
(
10
)自引而起,绝袖
(
11
)太子迟之
(
12
)群臣怪之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4
. 说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
(
1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
2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3
)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
4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5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6)常痛于骨髓
(7)给贡职如郡县
(8)燕王拜送于庭
(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10)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先学一点
☆温故知新☆
(
1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
yuè
,高兴。
(
2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
3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
4
)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害怕。
(
5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捧着。
(
6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
7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
8
)卒起不意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卒, 卒, 通“猝”,仓促,突然。
矫正一下
☆温故知新☆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不同意义。
(
1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
2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
3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
4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
……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
5
)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
(
6
)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
(
7
)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
(
8
)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矫正一下
☆温故知新☆
3.写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
1
)进兵北略地
(
2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
3
)函封之
(
4
)发尽上指冠
矫正一下
☆温故知新☆
名词作动词
(
5
)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
(
6
)皆白衣冠以送之
(
7
)乃朝服,设九宾
矫正一下
☆温故知新☆
使动用法
(
8
)使使以闻大王
(
9
)使毕使于前
(
10
)自引而起,绝袖
矫正一下
☆温故知新☆
意动用法
(
11
)太子迟之
(
12
)群臣怪之
矫正一下
☆温故知新☆
4
. 说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
判断句
(
1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
2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3
)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矫正一下
☆温故知新☆
被动句
(4)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5)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6)常痛于骨髓
(7)给贡职如郡县
(8)燕王拜送于庭
矫正一下
☆温故知新☆
定语后置
(
9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10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矫正一下
☆课堂探讨☆
1
、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发尽上指冠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2
、故
故遣将守关者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鲰生说我
……
故听之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人具鸡黍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轲自知事不就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3
、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4
、度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5
、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荆轲顾笑武阳
大行不顾细谨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6
.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为之奈何 对付,
乃为装遣荆轲
乃令秦武阳为副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7
.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这是一道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和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的题目,文言实词的意思注意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分,还可结合前后文以及常用的成语进行区分,虚词注意记忆意义和用法。
你知道吗?
☆课堂提高☆
1
、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
发尽上指冠 头发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2
、故
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缘故
鲰生说我
……
故听之 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
故人具鸡黍 老,旧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3
、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 如果真的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的确,确实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4
、度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 估计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常态,气度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5
、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 顾忌,考虑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6
.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
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 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7
.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做的怎样?
☆课堂探讨☆
熟读课文,理出故事梗概,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
探究一下
☆课堂探讨☆
本题意在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出故事梗概,要对情节作适当概括。荆轲的性格也是在情节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的。
你知道吗?
☆课堂提高☆
可分若干情节概述。如:大军压境、计议行刺、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易水诀别、慷慨悲歌、计见秦王、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遇难身亡。荆轲的性格:深沉(准备信物时深谋远虑)、刚毅(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机智勇敢(秦廷搏击)。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掠夺,夺取
B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诚信,信用
C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
D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狠毒,刻毒
灵活运用哟
☆课堂提高☆
【
答案
】
B
【
解析
】
信:凭信之物,信物。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②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B
.①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C
.①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②燕王拜送于庭
D
.①伏尸而哭,极哀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灵活运用哟
☆课堂提高☆
【
答案
】
C
【
解析
】
A
项,
“
以
”
:①介词,因;②连词,用来。
B
项,
“
乃
”
:①副词,于是;②副词,才。
C
项,
“
于
”
:都是介词,在。
D
项,
“
而
”
: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并列。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3
.下列语句全部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是( )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③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④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⑤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A
.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灵活运用哟
☆课堂提高☆
【
答案
】
B
【
解析
】
②是荆轲强调信物的重要;④表现太子丹的仁德;⑥是樊於期对秦王的痛恨。排除这三句即可。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
.太子丹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
.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
.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这段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
灵活运用哟
☆课堂提高☆
【
答案
】
D
【
解析
】
D
项,有误,荆轲义薄云天,视死如归,他能深谋远虑,机智沉着;樊於期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做的怎样?
☆课堂提高☆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灵活运用哟
☆课堂提高☆
【
答案
】
(
1
)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再想想其他的办法吧!(
2
)这样一来,将军的仇就报了,并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洗雪了。将军是否有这个想法呢?
【
解析
】
翻译这两个语句,要注意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第一句中“忍”,忍心;“更”,改变。第二句要注意被动句和疑问句的翻译。
做的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