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测验题。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气馁( ) 林家箴( ) 朱熹( ) 不懒不怠( ) 开拓( ) 猎取( ) 赢得( ) 变拙为巧( )
2、按所给的拼音写出正确汉字。
造yi ( ) 流yu( ) dian定( ) pan登( ) 雄bian( )
lang诵( ) 迟dun( ) bo学( ) lan duo( )
3、解释下列词语并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建树——
周游——
通宵达旦——
概莫能外——
天长地久——
与日俱增——
雄辩——
多寡——
惟有——
天资——
自学辅导
全文五个自然段。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
一、(1、2)提出中心论点,并加以解释。
二、(3、4)引出两个分论点,举实例进行论证。
三、(5)得出结论,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阅读时也可以根据首括句来判断:3、4两个自然段,首句句式一样,内容上都是列举古今中外的各种实例,进行论证说理,明显起到同样作用,据此也可以判断属于同一部分,也可以得出上述层次划分结论。)
第一部分先引用俗语、名言,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作用:引用大家都熟悉的俗语,具有普遍性,大家容易认可;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大家也容易接受。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有了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部分运用举例论证法,举出古今中外“有建树者”的实例论证论点。
特点:①人物代表性广泛: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身份、不同智力等等。(这些不同条件、不同起点的人由于一个“勤”字都不同程度的成功了,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这对于中心论点的支持作用是很大的。)
②事例详略有别:第三自然段中,多是妇孺皆知的名人,耳熟能详的事例(女研究生事例也是传媒广泛传播的),略;第四自然段中,恰恰相反,详。(熟悉的人事,点到为止,不可赘述,否则费力不讨好;反之,涉及的人事典故,陌生冷僻,不详述不容易被读者了解,省力但影响效果,损害文章,得不偿失。)
③举例注意“画龙点睛”:第三自然段末“可见”句,突出古今中外成功者都离不开一个“勤”字;第四自然段末“表明”句,点明“变拙为巧”也离不开一个“勤”字。(论证时所举事例,因观察角度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加之读者各异,见仁见智,很难统一。因此,举例论证时应用“画龙点睛”之笔将所举事例的指向与论点明确联系起来,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像上面的例子,点睛之笔既突出了论据的特点,有紧扣了“勤”字,准确有力地论证了各段的分论点和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总结结论,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要点:①总结上文,得出结论。(二、三自然段事例举得好,这里结论非常有说服力。)②“懒惰者”与“勤奋者”对比,进一步阐述“勤”字的重要性。(正反对比,泾渭分明,
相形之下,优劣立判。“对比论证法”是一种常用、有效的论证方法。)
③引用名言,强调中心论点。(引用的是高尔基的话,因为名言很有哲理或是经验之结晶,有权威性,所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这是“引用论证法”。)
④最后一句提到的“深刻含义”,是指对“勤”的作用、意义的认识——“勤”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有所建树的必要条件。(这句话囊括了前文论证时所涉及的所有内容,名副其实的“收束全文”。)
结构内容提纲:
引俗语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提出论点
解释“勤”字含义,启下
“勤出成果”——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说“勤” 论证论点
“勤出智慧”——可以变拙为巧
得出结论:“勤”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有所建树的必要条件
建议大家根据以上提纲,认真研读课文,独立完成169页“思考与练习”二。
《说“勤”》参考答案
预习测验题。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气馁(něi) 林家箴(zhēn) 朱熹(xī) 不懒不怠(dài) 开拓(tuò) 猎取(liè) 赢得(yíng) 变拙为巧(zhuō)
2、按所给的拼音写出正确汉字。
造yì(诣) 流yù(域) diàn(奠)定 pān(攀)登 雄biàn(辩)
lǎng(朗)诵 迟dùn(钝) bó(博)学 lǎn duò(懒惰)
3、解释下列词语并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建树——(名词)建立的功绩。如:课文中“有建树”。
周游——到各地游历。
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旦:天亮,早晨。
概莫能外——大概没有能够例外的。 莫:没有。
天长地久——跟天地的时间一样长,形容永久不变。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俱:全,都。
雄辩——有说服力的。如:“雄辩的对手”。
多寡——多少。 寡:少。
惟有——只有。 惟:单单,只。
天资——资质。
更正:原题“域”字的拼音应该是(yù)不应该是(yǜ),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