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一、字音(红色字)
癸
丑
会稽
山 修
禊
流
觞
曲水 游目
骋
怀 放浪形
骸
若合一
契
齐彭
殇
二、文学常识
(一)、
王羲之
(公元
321
-
379
年)
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
山东
),后
迁居山阴(今
浙江绍兴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是
东晋
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
书圣
”。他的儿子
王
献之
书法也很好
,
人们称他们两为
“
二王
”
,
另一个儿子王
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
王右军
”、“
王
会稽
”。代表作品有:楷书
《
乐毅论
》《
黄庭经
》
草书
《
十七
帖
》
,行书
《
姨母帖
》《
快雪时晴帖
》《
丧乱帖
》
,行楷
《
兰亭序
》
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
《
兰亭序
》
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
天下第一行书
”。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王羲之对真书(楷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二)、
关于
序
的体裁知识
序的体裁,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后代有的还很像是抒情散文。例如
《
史记
》
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和事的态度。
《
战国策序
》
则历述从春秋到战国的转变,通过叙事表现作者的道德礼义观和对战国至秦之间君臣兴诈伪任刑法的看法,以及对纵横游说之士作品的评价。后来的
“
史序
”
便都是继承了汉代这类序文的传统。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王羲之的
《
兰亭集序
》
、李白的
《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
等。这种序的抒情,也都离不开议论和叙事。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
一般写在书的
前面,
列于
书后
称为
“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
作者自己写的叫“
自序
”,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
,
写作缘由
,
经过
,
旨趣和特点;如
鲁迅
的
《< 呐喊 >
自序
》
。别人代写的序叫“
代序
”,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如
毛泽东
的
《< 农村调查 >
序言
》
。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
“赠序”
,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
《
送东阳马生序
》
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
“诗序”
,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
《
孔雀东南飞
》
、白居易的
《
琵琶行
》
、姜夔的
《
扬州慢
》
,前面都有一段序。
语言表达方式比较灵活,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
《< 农村调查 >
序言
》
以议论为主,文天祥的
《< 指南录 >
后序
》
是叙述与抒情相结合,孙中山的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 >
序
》
则把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关于
《
兰亭集序
》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农历三月初三日,这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安、孙绰、谢万之遁、许询及王羲之子侄献之、凝之、涣之、元之等
41
位文人墨客在兰亭修禊雅集。王羲之、孙绰等
26
人当场赋诗,共得
37
篇。王羲之将这些诗句汇集起来,编辑成一本
《
兰亭集
》
,并为此集作了一篇序,共
324
字。
王羲之为
《
兰亭集
》
写的序文,原来无题目,今题
《
兰亭集序
》
是后人所加。
三、解读文本
(一)、第一部分(第
1
段)
1.
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列坐
其次
2.
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群贤
毕
至 少长
咸
集
引
以为流觞曲水
列
坐其次
是
日也 所以游目
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
娱 信
可乐也
3.
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会
于
会稽山阴之兰亭 引
以为
流觞曲水
虽
无丝竹管弦
之
盛 亦足
以
畅叙幽情
所以
游目骋怀
4.
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会
于
会稽山阴之兰亭 虽无丝竹管弦
之
盛
仰观宇宙
之
大 俯察品类
之
盛
5.
翻译。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问
1
:这一段,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可用哪个字来概括?
问
2
:作者为何这样“乐”呢?
时间
地点
事由
人物
环境
事件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会稽山阴之兰
亭
修禊事
群贤毕至,少长咸
集
(
人多
)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
流激湍,映带左右 (
地胜
)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时美
)
流觞曲
水
一觞一咏 (
事趣
)
乐
兴怀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信可乐
也
出绍兴市区,沿着山阴路
(
古之“山阴道”
)
向西南而行,经
13
公里之路程,来到兰渚山下,一个如今占地面积
30715
平方米的书法圣地兰亭就展现在面前了。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时于此又设过驿亭,“兰亭”一名便由此而生
。
“君民碑”“父子碑”“祖孙碑”
——
兰亭三绝
过鹅池边的三折石桥,绕过土阜,便到了 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兰亭”二 字,为清康熙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 .抚摸而稍平,因此这碑被称为“
君民碑
”
.
文革中,兰亭遭到了破坏,此碑被砸成三截。虽经修补,仍可见破损痕迹,其中“兰”字缺尾, “亭”字缺头,但古韵犹存。
相传王羲之当年在会稽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在书写“鹅池”两字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他只好搁笔去跪接圣旨,他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这两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
父子碑
”。
右军祠后面是“御碑亭”。御碑亭为八角双重,原为木结构建筑,五十年代倒塌,
1983
年重建,亭高
12
.
5
米。亭内御碑高
6
.
8
米,宽
2
.
6
米,碑厚
20
公分,为我国最大的古碑之一。
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
《
兰亭集序
》
,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一首七律
《
兰亭即事
》
。祖孙两位皇帝的作品刻于同一石碑,人称“
祖孙碑
”,这在国内绝无仅有,说它是国宝并不
为
过
。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初渡浙还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
谢安
、“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
孙绰
,潜心物外的高僧
支遁
等四十一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做
曲
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
《
兰亭集
》
,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
《
兰亭集序
》
。
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物景,微风扇轻航。
醇醪陶元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像,安复觉彭殇。
——
谢安
《
兰亭诗
》
仰眺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寥郎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
王羲之
《
兰亭诗
》
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当年王羲之邀集
41
位友人举行曲水流觞的地方。曲水全长
30
余米,想当年,王羲之与名士们列坐在曲水两旁,装有酒的杯子
(
称之为“觞”
)
在弯弯曲曲的水面上飘流,由于水流曲折,觞时流时停,按规定,觞停止在谁的面前,谁就得赋诗,否则就要罚酒。这既是一种游戏,又颇含雅兴,令人神往不己。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
代
人的
豪
情
。
问
3
:这一段写了哪几层意思呢?并概括整段落的内容。
第一层
(“永和九年,
……
少长咸集”)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第二层
(“此地有崇山峻岭,
……
亦足以畅叙幽情”)
共两句话,前一句写兰亭美景,后一句写士大夫的行为。景虽美,若阴雨晦冥,便大煞风景。
第三层
(“是日也
……
信可乐也。”)
第一句写天气的美好,第二句写人们的行为和主观感受。
描写了兰亭宴会的盛况,表现了作者陶醉在人与自然和谐氛围中的快乐心情。
问
4
: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
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叙人、地、事、乐。
(二)、第二部分(第
2
段)
1.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悟言一室之内 虽趣舍万殊
2.
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夫人
之相与
3.
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俯仰
一世
放浪形骸
之外 虽趣舍万
殊
当其
欣
于所遇 及其所之既
倦 向
之所欣
况
修
短随化
终
期于尽
4.
指出红色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夫人之
相与 或
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
之
内
或
因
寄所托
虽
趣舍万殊 当其欣
于
所遇
暂
得于己 不知老
之
将至 及其所
之
既倦
向
之
所欣
犹
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
修短随化
5.
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悟言一室之内
6.
翻译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问
1
:这一段,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可用哪个字来概括?
问
2
:作者为何这样“痛”呢?
痛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当其欣于
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
既倦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
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
尽
死生亦
大
矣
岂不痛
哉
欣于所遇
:
人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不知老之将
至
”。
既倦
: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
万
分。
已为陈迹
:
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好花不常开”,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
伤
。
终期于尽(死亡)
:
人总是要死亡的,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
痛
。
问
3
:这种“痛”,痛什么呢?
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
作者从不同处世形态的共性
——“
情”“怀”出发,抒发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
问
4
:请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第一层
“夫人之相与
……
放浪形骸之外”。“夫”字为抒发感慨的标志。作者从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入手,把人们的交往分成两种形态:静态(内向)和动态(外向)。
作者意在以此为切入点,引出
第二层
的感慨。“虽趣舍万殊
……
岂不痛哉
!”
抒情议论为主,引出“死生”这一人生重大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的伤痛之感。
问
5
:
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由兰亭集会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人生忧患的根源是相同的。
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 。
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
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作结。
(三)、第三部分(第
3
段)
1.
指出红色字词类活用并解释。
固知
一
死生为虚诞
齐
彭殇为妄作
2.
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每
览
昔人兴感之
由
未尝不
临
文嗟悼 不能
喻
之于怀
固
知一死生为虚诞 故
列
叙时人 其
致
一也 其致
一
也
亦将有感于
斯
文
3.
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每览昔人兴感
之
由 不能喻
之
于怀 固知一死生
为
虚诞
后
之
视今
虽
世殊事异
所以
兴怀
其
致一也
亦将有感
于
斯文
4.
翻译。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问
1
:这一段,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可用哪个字来概括?
问
2
:作者为何而“悲”?
悲
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悲
问
3
:结合全文,找出兰亭
诗的产生、诗集的由来、
结集的目的句子来?
产生:一觞一咏。
由来:
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问
4
:请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在上文基础上,表明对生死的看法和说明作序的目的。
问
5
:
第三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为了证明第三段观点,作者便用自己读古人文章的体验,并用“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再联系当时士大夫中崇尚虚无的思想(一死生、齐彭殇),并力批其非(为虚诞、为妄作),然后把眼光转向未来,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世殊事异
……
其致一也”,把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和意义上来,意义即使“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死生之大。
作者对短暂人生的珍惜,对人生和自然的热爱和执着。
总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四、深入探讨
问
1
:在
《
兰亭集序
》
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什么样的看法?
乐
——
痛
——
悲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王羲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
天下名士,少有全者
”,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正因为作者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
……”
。作者“悲”古人,因为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作者不为玄学家们的论凋所蔽,阐明他的生死观(“死生亦大矣”),是他性格旷达的表现;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没有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法,这是难以苛求的。
问
2
:结尾部分从
“
临文嗟悼
”
说到
“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
作者不认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问
3
: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
首先从庄子这一观点本身看,观点出自
《
庄子
·
齐物论
》
。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虚诞”,是荒谬的。庄子还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只是相对的。他也同样夸大了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妄作”胡说。
其次从第
2
自然段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说明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分、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的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说还不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问
4
: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王羲之(
321——379
)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
就
,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
素
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
申
其志。
——《
晋书
·
王羲之传
》
,引自
《
汉魏六朝散文选
》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一般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人生苦短”无论对凡夫俗子,还是英雄伟人似乎都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题。且不必说
《
古诗十九首
》
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不必说汉武帝的“少壮几时奈老何”;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也发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吗
?
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
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
问
5
:
《
兰亭集序
》“
美”在何处?
山水之美
崇山峻岭
、
茂林修竹
、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天气之美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风流之美
(真名士风流)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玄理之美
人生无常(深沉感叹中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书法之美
飘
若浮云 矫若惊龙
《
古文观止
》
评
《
兰亭集序
》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
《
古文观止
》
如此评
《
兰亭集序
》
: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王羲之
《
兰亭诗
》
(其三)及
前人评点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
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谭元春:“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
《
古诗归
》
) 钟惺:七贤胸中恐逊此原委。(
《
古诗归
》
) 陈祚明:旷达之旨,射洪古诗中多此等语,易流宋人。(
《
采菽堂古诗选
》
)
沈德潜: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
《
古诗源
》
) 牟愿相:王逸少传诗不多,其
《
兰亭
》
一篇,如苏仙高屋,翘视群儿小澥(
《
草堂杂论诗
》 (
摘自
《
魏晋南北朝诗精品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5
年版
)
前人张玉谷读了上面的
《
兰亭诗
》
(其三)后这样与
《
兰亭集序
》
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
兰亭盛会,快然自足
人生苦短,眷恋珍惜
《
兰亭序集
》
中的生命意识
第一段
: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平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能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短时的安静和松驰,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了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
“
仰观,俯察
”
宗白华说这是古代哲人、诗人观察世界的两种特殊方式。
第二段
:正视生死,隐含对儒家死生观的批判,儒家
重生而轻死
,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能为人接受的。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别解: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
“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
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
“
自足
”
与
“
感慨
”
、
“
得意
”
与
“
失意
”……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
第三段
:正视生死,隐含对道家死生观的批判,道家
以虚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饰对死的恐惧
,在天天
面临死亡威胁的魏晋士人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人们世代要面对这个令人痛苦却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传达出一种永恒的生命意识。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
张若虚
《
春江花月夜
》
文言背诵
1.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3.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6.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7.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文化常识
永和:皇帝年号纪年
癸丑:干支纪年
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成语
流觞曲水 游目骋怀 放浪形骸 情随事迁
王羲之的逸闻
《
世说新语
·
雅量
》
:
“郗
(
chī
)
太傅在京口,遣门生
与
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
白
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
咸
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
焉
。”
《
晋书
·
王羲之传
》
:
“羲之尝在聚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何法盛
《
晋中兴书
》
:
“山阴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
《
黄庭经
》
,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归。”
王羲之曾写
《
黄庭经
》
,换取山阴道士的好鹅。按
《
晋书
·
王羲之传
》
说王羲之写的是
《
道德经
》
。
将王羲之的
《
兰亭诗
》
和
《
兰亭集序
》
对比阅读,
《
兰亭集序
》
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
兰亭诗
》
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 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
《
序
》
中“仰现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泳水滨”对应
《
序
》
中“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
《
序
》
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儒家
:
“
未知生,焉知死。
”
(
《
论语
·
先进
》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
《
论语
·
里仁
》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论语
·
卫灵公
》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
《
孟子
·
告子上
》
)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道家
: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
”
(
《
庄子
·
德充符
》
) “生死存亡为一体
”
(
《
庄子
·
大宗师
》
)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
“
死生
”
一词在
《
庄子
》
一书中至少出现过
24
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
“
至人
”“
真人
”“
神人
”
的
“
游
”
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
"
生死存亡为一体
"
,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魏晋士人
: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
短歌行
》
)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
(鲍照
《
拟行路难
》
) 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上。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
“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
(鲍照
《
拟行路难
》
)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
短歌行
》
),
“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
《
室思
》
),
“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
(阮籍
《
咏怀
》
)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
"
援道入儒
"
,力图把儒家提倡
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
"
竹林七贤
"
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
“
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
”
。(
《
晋书
·
刘伶传
》
)
阮籍
“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
(
《
晋书
·
阮籍传
》
)
嵇康
“
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
(
《
与山巨源绝交书
》
)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
“
人生苦短
”
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
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
“
人的觉醒
”
的时代(李泽厚
《
美的历程
》
)。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
“
悲怆的美丽
”
。
生命的短暂
: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
论语
·
子罕
》
)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
(
《
庄子
·
知北游
》
)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
(王勃
《
滕王阁序
》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陈子昂
《
登幽州台歌
》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苏轼
《
前赤壁赋
》
)
《
兰亭集序
》
真伪大辩论
《
兰亭集序
》
(又称
《
兰亭序
》
)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
《
晋书
》
,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
《
文选
》
竟未见此文,这与
《
兰
》
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
《
世说新语
》
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
《
临河序
》
与
《
兰亭集序
》
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
《
兰亭集序
》
真伪大辩论。
(
1
) 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
《
兰亭序
》
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
《
兰亭集序
》
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
2
)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
《
兰亭
》
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
《
语文学习
》2000
年第
8
期陆精康先生的
《〈
兰亭序
〉
疑案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