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义
1
虽然,我适有有幽忧之病 。
2
故天下大器也。
3
冬日衣皮毛。
4
至于曲辕
5
匠伯不顾
6
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下列各组红体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1
)未尝见材如此
其
美也
(
2
)与人之父居而杀
其
子
B
(
1)
而不
以
害其生
(
2
)不
以
所用养害所养
C
(
1
)犹
之
可也
(
2
)勿言
之
矣
D
(
1
)自掊击
于
世俗者也
(
2
)若将比予
于
文木邪
指出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1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2
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3
事之以皮帛而不受
4
春耕种,形足以劳动
指出句中红体字的意义和用法
1
无所可用 ,故能
若
是寿
2
若
将比予于文木邪
3
能尊生者,
虽
贵富不以养伤身
4
虽
然,我适有幽忧之病,
翻译
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者
夫柤、梨、 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 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且也若与 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
这两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尊生”的主旨
第一则主要讲要真是自己的生命,第二则主张要珍视他人的生命
C
庄子接栎社树之口,阐述自己的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平等往来。
D
这两则的主旨即“无为就是对生命的最大珍视“。
鲁哀公问孔子曰:“有智者寿乎?”孔子曰:“然。
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
。夫寝处不理,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少以敌众,弱以侮强,忿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有三死于非命者自取之也。诗曰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1
句中红体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夫
寝处
不理,饮食不节(睡眠休息)
B
佚
劳过度者,疾共杀之(通“逸”,安逸)
C
嗜欲无
厌
,求不止者(不讨厌)
D
居下位而上
干
其君(冒犯,抵触)
2
翻译文中红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