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案
【学习目标】
1、在不断积累文言文词语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尝试分析文章的叙事手法和写作特色。
3、深入分析作者隐藏于文中的对于亡妻的悼念之情。
【学习重点】深入分析隐藏于文中的情感。
【学习难点】1. 尝试分析文章的叙事手法和写作特色。
2.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变化。
【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合作探究.
【学习流程】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
1. 积累基础字词(达到会读会写)。
媵( ) 鬟( ) 髻( ) 爇火( ) 荸荠( )
瓯( ) 奄( ) 吁( ) 丁酉( )命也夫( )
2. 作者: , (时期) 家,字 ,
世称 。
(二) 课内探究
1、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2、初读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解题。
4、通读文章,疏通文义。
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自读课文,疏通文义,念准字音、断句
5、寒花是仆人,何以主任为其写悼词呢?从中给你怎样的阅读信息呢?
6.第一段讲了了那些内容?
(三) 训练检测
解释下列字或词
卒 ( ) 盈瓯( ) 食( ) 冉冉( )
爇火( ) 是时( )
【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案
【学习流程】第二课时
(一)预习检测
1、指生翻译课文
2、指生说作者和实词
(二)课内探究
1、 都写了婢女哪些事?从这些描写中你能看出寒花在作者印象中是个怎样的人?
2、 关注孺人的两次笑。是不是闲来之笔,有何作用?
3、 寒花是作者妻子的婢女,按常理来说,寒花之死,作者夫人会比其更加悲痛,为什么文中没有写到其夫人如何,而只是抒发了作者个人的情怀呢?
4、 深入挖掘作者流露于文中的情感,通过描写寒花的文字能看出作者怎样的
情感?
(三)扩展延伸
寒花葬志中归有光的写作特点
第一,归有光善于选材。这篇文章写寒花只用了三件小事,初来时垂鬟着绿布裳,不让归有光吃她削的荸荠,吃饭的时候目眶冉冉动,活现出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形象。寥寥数笔,将三件小事串联起来,却毫无突兀之感,只感清新自然,令人不禁莞尔。然而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却早早地死了,而且奄忽就是十年,让人又不禁轻叹:岂不悲哉!生命如此脆弱,时光如此快迅,人生际遇如此不可捉摸!这正是作者巧妙地选取生活中毫不起眼的小事,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更拉近了读者与所描绘人物之间的距离,才使得这小小一篇散文给人的启示如此丰富,真可谓大手笔。
第二,归有光独特的写作手法。归有光描写事物,往往从侧面偏出,不直接写明,显得曲婉含蓄、幽谧动人。这篇《寒花葬志》,以写婢女寒花之名,实则字里行间,流露的尽是对自己妻子的无限怀念。作者借写婢女稚气地不让自己吃荸荠,妻子笑之,又写寒花目眶冉冉动,妻子指与己看,又是相笑一番,两人脉脉温情、鹣鲽情深尽显其中,这也表明,作者记着亡妻的一颦一笑,记着两人之间值得玩味的一件件小事,真真纾徐平淡,诚切感人。
第三,归有光细腻朴实、清新自然的笔调。这也是古往今来归氏最得赞誉的一点。在《寒花葬志》这千古名篇中,作者锁定角度,精选细节,白描深画,寥寥几笔,写稚嫩活泼的寒花“曳深绿布裳”的轻盈步态,写她削荸荠却“持去,不与”作者的调皮举动,写她“即饭,目眶冉冉动”的憨然之态,然文末“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便戛然而止,涵盖了生的意趣和死的无情。这种对美好的刻画愈细愈小,对于流逝的悲哀就愈痛愈恸,给读者无限的感发空间。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