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初中 集体备课卡(年级 八年级 下 学科 语文 )
第六单元(文言文及古诗词)
20.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如:朝 孰 修 私 书 诚方 善 间 句式:孰……与…… 此所谓……
2、领会课文高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了解《战国策》国别体史书的相关知识
3、掌握翻译的要领和方法,能准确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重点实词词义、活用、句式——引导思考问题——阅读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邹忌的进谏和齐威王的纳谏在当时的进步意义以及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肯听臣民意见,认真纳谏的大度胸怀。
学习重点
1、掌握词类活用和宾主前置的特点,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学习邹忌善于揣摩对方心理,善于运用设喻的语言艺术
3、认识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和理解邹忌治国思想的进步意义。
学习难点
1、对某些词类活用现象和句式特点的理解
2、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及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学习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史书的分类
编年体(年代)如:《左传》
按照史书体例的差异
纪传体(人物)如:《史记》
国别体(国家)如:《战国策》
记事本末体(事件)
按照记载时间的长短
通史(多于一个朝代的历史) 如:《史记》、《资治通鉴》
断代史(一个朝代的历史) 如:《汉书》
二、导入新课
古人有句话:伴君如伴…… ,许多贤臣志士,为了国家百姓利益而冒死进谏,结果弄得丢官失命,如比干、司马迁……,如果遇上明君,那似乎要好一点,但也要有点说话的艺术。《战国策》上有一个关于劝谏的故事,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这位臣子是如何进谏的。
了解
- 76 -
三、板书课题,解题。
讽:用委婉的语言劝告。
纳:采纳。
谏: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
四、师范读课文,正音
昳(yì)丽 谏(jiàn) 间(jiàn) 期(jī)年 市朝(cháo)
朝(zhāo)服衣冠
五、学生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读后结合注释,口头说说文意。
2、指名逐段译成现代汉语,师点拨关键词。
形貌:相貌
塾:谁
弗:不
美(我):认为……美
孰视之:仔细。
徐公不若君之美(美丽)
宫妇:嫔妃,王后。
作业:熟记注解中的词语含义。
看课下注解,理解
识记字音字形。
看注释,口译。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学习第一段:
1)邹忌妻、妾、客是怎样评价邹忌与徐公之美的?
2)邹忌如何对待这些评价?表现邹忌的什么性格?
——善于思考,实事求是
3)邹忌从这件事上悟出了什么?
——人易受蒙蔽
4)归纳这一段的意思。
——邹忌和妻、妾、客的评价
2、学习第二段,师范读:
1)邹忌怎样分析“王之蔽”的?
——宫妇偏、群臣畏、四海求
2)邹忌的讽刺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A、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让人心悦诚服(比喻论证)
B、语言上,排比句营造了步步理逼之气势,一环扣一环,给人无辨驳之感,有力地阐明了自己的论点。
3)这一段的论点是什么?
4、学习第三、四段。
齐读,讨论
讨论,归纳
- 76 -
1)找出表现齐王纳谏的句子
——群臣吏民……受下赏(三赏)
2)齐威王接受邹忌的直言规劝后,收到了哪些效果?(三变)
3)分别说说两段的段意。
4)说说这两段与刻画邹忌有什么关系?
——(侧面)描写,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5、你认为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善于进谏。
6、小结写作特色
①结构层次别致。
②刻画人物形象具体生动(语言、动作、心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③语言简练生动。
7、作业:
课后二题 练习册
8、板书:
邹忌 讽 齐王纳谏
妻(私) 宫嫔(私) 措施:三赏
邹忌 妾(畏) 类比 群臣(畏)上蔽甚 战胜于朝廷
客(求) 四境(求) 效果:三变
指名朗读,讨论
归纳
讨论,回答
教学反思:
本文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要给学生理清议论部分的论点,论证方法。
21、细柳营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借助注解,掌握部分实词虚词的含义信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2、学习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等写作方法的作用。
3、引导学生认识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
4、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学生归纳重点实词词义、词类活用和句式。
2、指导问题推想、检验问题推想并阅读分析。
3、指导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周亚夫在皇帝面前依然恪守军律的表现,体会这种真正的将军形象。
学习重点:
1、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特点的理解。了解《史记》的有关的知识。
- 76 -
2、认识周亚夫这种严明军纪的进步意义。
学习难点:
1、对某些词类活用现象和句式特点的理解。
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和怎样正确地认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
学习时间: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标题、释题 。
三、初读课文,正音
彀 诏 都尉 揖 胄 曩
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习第一段,指名读。教师点拨,
指名疏通文意
大:举 乃以:于是任用 为将军:作为将军
以备胡:用来防备匈奴。
2、学习第二段
1)齐读 。
2)结合注释,指名几个学生疏通句子
3)点拨重点字词
自:亲自
已而之:不久到
被:同披
天子为动:天子被感动。
锐:使……锋利。
使使:派使者。
改容:改变神情。
3、学习第三段
邪:同那
其将:那些将士
四、齐读课文
五、作业:P167 第三题
查字典、识记
读、听,注意节奏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读,读准字音、节奏
结合注释翻译
两名同学串译
齐读三段一遍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
学生口译,同桌互相纠正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 76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文学常识、字词,导入新课。
二、教学过程:
1、齐读第一段:
这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这样,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人物展示性格特点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2、学习第二段:
1)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军纪严明、时刻备战状态、对天子也以军礼对待
2)课文题目是细柳,为什么要写到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形成对比,从侧面展现周亚夫治军严明。
3、学习第三段,这一段是文帝对周亚夫的赞溢之词,其中用了什么方法?有何作用?
4、讨论:你认为同亚夫、文帝各是什么样的人?
5、讨论:本文刻画周亚夫形象用了哪些手法?
——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
对比
四、作业:练习册
五、板书:细柳营
对比
霸上、棘门———————细柳
文帝巡视(上):直驰入 军士整装,严阵以待
两次“不得入”
军中不得驱驰
将以下骑送迎 请以军礼见
文帝评价: 若儿戏 真将军
人物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讨论:在什么情况下戍边?这样写有何作用?
小组读
讨论,勾画
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突出强调文中的对比衬托的用法。
学生总体理解不难。
22.古文二则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能自己疏通文意。
2、 学习两则短文写作的特色
- 76 -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重点实词词义、活用、句式——引导思考问题——阅读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两则短文后能学习祖逖的勤奋、意志,能认识学习大有所益。
学习重点
1、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两则短文后能学习祖逖的勤奋、意志,能认识学习大有所益。
学习难点
1、把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2学习两则短文写作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
学习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
1、介绍司马光及〈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板书课题
二、学习《孙权劝学
1、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认读,读通课文,正音
卿qīng 岂qǐ 涉猎shè 孰shú 遂suì 邪yé 更gēng
(2)疏通课文
(3)补充注释
以军务:因为
涉猎:广泛浏览群书,不深入研究。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读书人分别了三日,就当用新眼光去看待问题。
2、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复述、概括故事情节。
2)、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学的效果看来不错,文章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吕蒙与鲁肃的对话。
了解
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听读,勾画
齐读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复述,归纳
- 76 -
3)、由此可以看出通篇文章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的
3、课文研析
1)、全文几个人物?几次对话?
——全文3个人物;3次对话。
2)、同学们带感情读,把握人物形象。
3)、吕蒙在孙权的再三劝说下,开始读书学习,并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文中有两个成语突出表现了吕蒙进步之大,请大家找出。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4、体验反思
昔日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让同僚刮目相待,说到这我们不禁想到前几天学的一篇文章《伤仲永》,读完这两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5、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书到用时方恨少。
2、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们师生共勉:“穷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劝学————不学(恳切)吴下阿蒙
又劝————就学(关心)刮目相待
论议————结友(惊赞)
讨论,交流
谈感想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学习〈祖逖北伐〉
1、学生初读课文,正音:
祖逖(tì) 狄(dí) 蹴(cù) 骁(xiāo) 廪(lǐn)
2、指名说说课文大意,师点拨,注意以下词语
诚:假如
鱼肉:残害。
觉:醒
望见响应:听到消息就来响应的。
击楫:拍打着般桨。
读课文,读准字音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 76 -
中流:江的中心。
3、祖逖率领军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结合课文谈谈,哪些地方表现了他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课后作业题)
——(祖逖的言行):少有大志;进谏忠言;倾其家资等等
4、小结:祖逖少有大志,成年后不怕困难,在司马睿不支持情况下,自己招募雨后,打造兵器,凭着坚强的意志,终于收复了大片的失地,没违背他的誓言。同学们,在成功的路上,你可曾有相似的经历呢?
5、作业:课后第四题 。
思考,交流
交流
教学反思:
“祖逖北伐”一则,学生在课文的翻译上有难度,理解时不够全面,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此方面的问题。
23、公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2、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重点实词词义、活用、句式——引导思考问题——阅读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语汇,掌握文言句式用法。
2、学习在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
教学难点:
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板书课题,介绍墨子,公输
二、个人自读课文,解决字音
郢(yǐng) 舆(yú) 犀(xī) 兕(sì) 糜(mí)
鼋(yuán) 鼍(tuó) 雉(zhì) 鲋(fù) 梓(zǐ)
楩(pián) 牒(dié) 圉(yù) 诎(qū)
公输盘(bān) 禽滑(gǔ)厘
三、小组讨论,疏通文意。
四、指名朗读文段,指名疏通文意,师点拨。
五、讨论分析:
1、墨子为了阻止这场战争同合输、楚王作了几回较量?
读,记
指名疏通句子
- 76 -
2、墨子怎样劝说公输的?
——(激将法。要求用金买他为自己杀人,引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再与之评论。
3、墨子怎样劝说楚王的?
——用了类比推理。先用一个人设喻,引诱楚王说出“必有窃疾也”然后将楚王欲攻宋与此人情况作比较,得出实为一类,使楚王不得不屈服。
4、面对还不罢休的楚王,墨子采取了什么行动?
——(攻防对垒演习)
六、作业:课后第三题 。
板书:
起因: 楚将攻宋
劝公输盘(迂回战术、激将法)
劝楚王 类比推理(有窍疾)
经过: 攻防对垒演习。
事先安排好守宋之人、械
结果: 无攻宋矣
思考,讨论,理解
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本文虽短小,但有个别句子学生翻译有难度,但文章趣味浓厚。
教学时可以把儒家、法家、道家的内容合起来讲,让学生对“诸子百家”有更深的了解。
24、诗词五首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
1、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背诵并能默写这五首诗词和曲。休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2、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3、能改写《十五从军征》。
过程与方法
预习,让学生大致记下其中的难点——进入讲解
方法:点拨法,串讲 法、诵读法、问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诗的优美意境、语言美。
2、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学习重点
1、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诵读中体味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2、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学习难点:
1、领会古代作者的思想感情。
- 76 -
2、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也是影响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学习〈采薇〉
1)板书课题,简介有关〈诗经〉的知识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春秋中期的诗歌。
B、是由孔子收集整理成的。最初叫〈诗〉,后来同〈礼〉〈书〉并入〈四书〉〈五经〉,并列为儒家经典。因而又叫做〈诗经〉
C、结构:
风:国风,来自民间。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
雅:文人雅士所作。多反映上层贵族阶级的生活。
颂:周王室在祭祀或进行大的庆典时所吟唱的。一般是对先祖、或对统治阶级歌功颂德
总共305篇,所以也被叫做〈诗三百〉
2)范读 正音
雨雪 载
3)学生个人朗读
4)赏析
a.这首诗描绘些什么景致?
杨柳依依:抒发戍卒当初入征时对家乡的依恋、难舍之情。
雨雪霏霏:用 阴沉的天气渲染戍卒学生悲伤的心情。
行道迟迟:归途艰难。
b.前三句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c.最后两句用的什么抒情方式?
—— 直抒胸臆
5)小结此诗
——写戍卒回乡途中抚今追昔,痛定思痛而更加悲伤。主要是借景物来抒发这种悲哀。
6)试背诵这首诗。
2、学习〈十五从军征〉
1)介绍〈乐府诗集〉
2)范读 正音
冢(zhǒng)累累 狗窦(dòu) 雉(zhì):
葵(kuí) 羹(gēng) 贻(yí)
3)齐读
了解
听读,识记
朗读
体会,理解
朗读,背诵
听读,记忆
- 76 -
4)、分析,这也是写的一个久经征战的士兵回家乡,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所见、所为、所感)
看见的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残破凄凉)
他回到家做了些什么?
——(舂谷……作羹)
老翁为什么落泪?
——(无亲人,孤独)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映兵役制度给人们带来的学生的灾难,对百姓无限同情。
5)有感情齐读此诗。
6)比较一下《采薇》和《十五从军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采薇》——借景抒情
《十五从军征》——以叙述为主,借老翁的所见所为所感尽情抒写他的悲凉凄楚之情。
3、学习《送别》
1)说明作者——无名氏
2)齐读
3)赏析:
诗人抓住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杨柳。通过描写抒发离情别绪。
前两句:极力渲染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之势,借此烘托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
后两句:写柳尚有折尽之时,杨花尚有飞尽时,反衬出出征人归期难料,从而加重离别的悲凉气氛。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友人依依不舍,还没分别就盼归的心情。
5)试背诵。
作业:抄写三首诗各一遍。
理解,分析
理解
比较
了解
赏析
体会,理解
背诵
抄写,记忆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教学内容:学习《清平乐·村居》和《朝天子·咏喇叭》
二、教学步骤:
一)介绍辛弃疾,板书课题
辛弃疾——爱国词人,南宋人。主张抗金,遭到主和派的排斥,曾长期闲居江西上饶。他对农村有深入 了解,他所写的词一部分反映农村生活的。《清平乐·村居》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2、指名朗读
了解,识记
朗读
- 76 -
3、赏析:
1)找出上片写景的词:茅檐 溪上 草
2)根据这些词用你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幅乡村图景。并说说图景的特点。
3)出现人物是谁?你想象一下他们的生活状况。
4)读下片。这下片写农户的三个儿子,各作务的事。
最令人叫绝的是着力于“小儿”的描绘,溪头卧剥莲蓬 ——形象地刻画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
5)小结:整首词浅显易懂,却如白描,有情有景,有神韵,洋溢着清新、恬淡的气息,流露出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欣赏。
4、个人诵读试背。
二)、学习《朝天子·咏喇叭》
1、介绍王磐——明代散曲家,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欢豪华,好读书。作品多以山水和闲适的生活为题材,艺术风格放逸诙谐,多用民间口语。
2、指名朗读,正音。
锁哪 nà 那里(nǎ)(哪里)
3、赏析
1)介绍写作背景。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讽刺宦官而作。
2)找一找喇叭有何特点?这特点与宦官特点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军呼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因为他们无论走到哪里就会跟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罢”
4、小结:
这首曲子的主题 :借喇叭讽刺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行径,表达了人民痛恨的情绪。
表现手法——借物咏怀。
5、齐读、试背。
6、作业:课后1题和2题。
赏析诗歌
交流体会
理解
背诵
了解
读准字音
赏析诗歌
理解
齐读,背诵
教学反思:
默写一定要过关。对于错别字,一定要反复纠正。
写作
改写《十五从军征》
本单元的写作练习是改写《十五从军征》,不仅是改体裁(把诗改为故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展开想象、丰富情节。原诗为我们留有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为这次写作练习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关键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材中已做了一些提示和要求,教师可根据本地区实际,再做适当引导,但要注意“引而不发”
- 76 -
,把想象的余地留给学生。可结合本单元阅读教学,让学生练习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
附例文:
秋色黯然的一个傍晚,大坡村村口纷飞着落叶的老槐树下站着一位满头白发,脸上已布满皱纹的老翁。老翁早已老泪纵横,他深情地望着这个小村,望着不远处山坡上那间荒废的老屋,然后“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为这已别几十年差一点就无法再回的故村磕头。
老翁是大坡村村民,他本有一个十分美满的家庭:有仁慈的父亲,和蔼的母亲,贤淑的姐姐和讨人喜欢的弟弟。然而,在他十五岁那年,朝廷急需用兵,就挨家挨户地搜查,只要遇到不老的,稍能背个锅扛个炉的男子就全抓走。当然,他也不例外,官兵丝毫不顾当时他家人的苦苦哀求,就把他抓走了。
战场上,他英勇骁健,随部队南征北战,征战了六十五年,八十岁高龄时才得以返乡。
老翁步履蹒跚走进村道,路上遇到个小孩,觉得甚是眼熟,可按理说他不可能认识那小孩的。不过他还是叫住了小孩问一下,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个小孩正是当年他的玩伴的孙子。老翁小时的玩伴当年贪玩,落下了个残疾,却逃过了征兵一劫。物是人非,大坡村依旧是大坡村,老翁小时的玩伴却早己驾鹤西去,孙子都大了,而自己却……“唉!”老翁长叹了一声,想到这里,又想起与自己骨肉分离几十载的家人,就问村中的人:“王喜家里的人,现在还住在山坡上那间小屋吗?”乡中的人叹了一声,说:“早走啦,老的早病死了,官府又刚扒完粮食,年轻的因为没有粮食,给……给活活饿死了!”老翁怔住了,他悲痛欲绝地爬上山坡到自己的家里去,充盈着泪水的布满红丝的眼中映出连续不断的坟墓。只见野兔从昔日家里的狗洞中进入;推开破旧的屋门,野鸡从屋梁惊飞。庭院中,长满了杂草和野生的稻谷;井盖上,长出了许多野菜。老翁采摘了一些野菜稻谷想煮熟来充饥。篝火燃起,饭菜很快就熟了,老翁依旧习惯地端起黑色的老锅走进屋里叫家里人吃饭,可……一切皆已回不到从前……
失意的老翁走出门口,向着初阳升起的东方望去,想起自己的光辉岁月,又向着铺满落日余晖的西方望去,自己的生命将何时凋零?……
改写《十五从军征》
我倚在杂草丛生的坟墓边,孤寂的风在我的泉思里奔突和飞扬,我的目光落在孤独的地平线上,喝一口烈酒,天边映出了亲人的笑脸……
—题记
风华青年
我正值风华之年的时候,形貌昳丽,文质彬彬,风度翩翩,不知有多少女子拜在我的长袍之下。但是,俗话说:男儿志在四方。我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心怀一腔热血,为祖国献身,于是毅然决定参伍从军,放弃了我的春秋美梦。
战场风云
- 76 -
黄沙滚滚,马蹄踏歌,我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负伤累累。随着军队的东征西战,环境艰苦,与亲人失去联系,在多少个黄昏之夜,我吹响了那哀鸣的号角,两行浑浊的泪拌着悲歌,簌簌地流了下来。我开始后悔了这样的从军生活,几欲当回逃兵。但是,忠肝义胆的将军的话给了我前进的勇气——男儿决不当缩头龟,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老境颓唐
八十岁了,人老了,背驼了,钱又没了,女人也没了,真后悔那时听了那死鬼将军的屁话。我拄了拐杖,嘴里喃喃道。回想我在沙场打滚几十年,内心的确充满自豪,但是老境颓唐,令我情郁其中。碰了乡里人,乡语问一番,“遥望是君家”;乍眼一看,“松柏冢累累”。我踉踉跄跄地走到酒家,用仅存的一点钱讨了一壶最烈的酒。我一边向“家”的方向走一边喝着酒,哼着几调酒曲……我一屁股坐在坟墓边,不禁失声痛哭,想起了当年的老爹老娘,早已各处一方。我顺手抓了一把野菜,拌着酒一起喝。我突然想起了风华青年的潇洒,战争风云的烈火,我又把酒瓶放在嘴边。一仰头,一滴酒也没了。地平线上出现了久违的亲人的慈祥笑脸,我仿佛又回到意气风发的年代……
幸福的暖泉流遍了我的身体,我轻轻地闭上了眼,“老爹爹,老娘……”
酒醒之后,却发现自己泪满衣襟。
第七单元(古诗文)
25、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 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品读法 复述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训练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再现桃源,感知桃源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2.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 讲授新课:
回忆有关陶渊明的知识
了解 把握
- 76 -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tiáo) 要(yāo) 俨然(yǎn) 邑人(yì)
阡陌(qiān mò) 骥(jì) 怡然(yí)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背诵全文。
3.预习第3、4段。
自读课文
查工具书解决字词疑难
把握结构
朗读
回答问题
理解词语
用自己的语言说大意
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本文是名篇,文章优美,很有特色,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感兴趣。
第二课时
- 76 -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要点:
一 继续导读课文,理解文中主语省略现象;二 学习范围副词“皆”、“咸”、“具”、“皆”、“并”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自读课文(散读)
二 试背课文
三 结合课后练习二、六,导读第3节。
三 结合课后练习二、六,导读第3节。
讨论:
1.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要”通“邀”。
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咸、皆”,表示范围的副词。(结合练习六)
皆:全,都。指人、事、物的全数。
咸:全,都,一般指人的全数。
俱:全,都。一般指两个以上的人同做一件事,在这个意义上,“俱”一般不写作“具”。
具:全部,引申为详尽、详细。
并:一起,一并。从类别上概括。
2.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3.辨析“妻子”、“绝境”等词的古今义。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
今义:单指妻。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练习二)
明确: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
四 导读第4、5节
1.指名朗读、讲述句意。
2.讨论:
(1)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结合练习三)
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
作者的用意在于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
(2)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五 散读课文,归纳写作特色。
1.剪裁得当。通过描绘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中间部分写得详细,开头结尾写得简略。
读课文
讨论问题
回答
做笔记
讨论并回答
- 76 -
2.线索清楚。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一线贯穿,层次分明,但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曲折回环,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3.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流畅。
六 集体朗读课文。体味鉴赏写作特色。
七 指名试译课文
八 自读练习(印发练习题)
1.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本文叙事的线索是( )。
①桃花源的由来。
②渔人发现桃源的经过。
③渔人进出桃源。
④时间先后。
(2)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①说明桃源人小心谨慎。
②暗指“桃源”是找不到的。
③说明渔人有意捉弄地方官员。
④暗指“桃源”人心存戒心,不愿意让外人知道他们的藏身之地。
2.判断下列各句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桃花源记》一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 )
(2)“阡陌交通”的意思是:田间的小路成为交通要道。
( )
(3)陶渊明在本文中通过描绘桃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 )
(4)“缘溪行”中的“行”是行走,向前走的意思。
( )
3.分别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例: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1)妻子 古义:
今义:
(2)绝境 古义:
今义:
(3)无论 古义:
今义:
(4)鲜美 古义:
今义:
(5)穷 古义:
今义:
4.将下句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完整:
(1)(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5.试从课文中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1)语句流畅,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材料。(2)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3)字数250字左右。)
再读课文
了解写作特色
翻译课文
练习
- 76 -
穷;古义:尽;今义:贫困。
4.(1)村中人,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村中人,村中人。
(2)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渔人。
5.出自本文的成语有: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不足为外人道
小练笔:(略)
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 (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教学反思:
26、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背诵课文
积累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培养朗读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 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学习古仁人高尚的思想情操,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Hzé) 朝晖夕阴(hubī) 迁客骚人(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g)
潜形(qiǎn) 岸芷汀兰(zhǐ tīng) 皓月(hào)
心旷神怡(yí) 宠辱偕忘(xié) 浩浩汤汤(shā ng)
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读准字音
自由朗读
试翻译课文
- 76 -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2.解题。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三、正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
4.学生读课文一、二段,背诵。
四、作业
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二。
了解
识记
了解
理解并记忆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预习
背诵课文。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文章大意。
三、正课
1.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开,放晴。
- 76 -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
薄暮冥冥:薄,迫近。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
2.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色。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
3.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微,无、没有。
4.再次朗读这篇文章。
四、小结
1. 一词多义。
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国 国家 国恒亡 或
国都 则有去国怀乡 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处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通过 初极狭,才通人
居 居住 面山而居 通 顺利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停了 居十日 通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开朗 则有心旷神怡
旷 宽广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通假字。
具,同“俱”,全,都 百废具兴
属,同“嘱”,嘱咐 属予作文以记之
3.虚词。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词:他,他们 其必曰
以 因 不以物喜 其 语气词 其喜洋洋者矣
凭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代词:他的 必先苦其心志
用来 所以动心忍性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背诵课文。
举手回答
翻译
齐声朗读课文
掌握
第三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预习
- 76 -
1.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背诵全文。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文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研究课文。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速背诵。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1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2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3.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4.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5.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 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 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 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7.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8.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9.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
齐读
做笔记
讨论回答
讨论
各抒己见
掌握并做好笔记
- 76 -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13.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4.提问: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四、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先后 叙事:重修岳阳楼 作文以记
天天 ↓ ↓
下下 写景: 暗 明
之之 抒情: 悲 喜
忧乐 ↑ ↑
而而 议论: 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
忧乐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四题。
附板书: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叙述 一、作记缘由(叙述政绩)
描写 二、写景
洞庭湖大观。
抒情 抒迁客骚人情――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以物喜 与下文
――
理解掌握
- 76 -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以己悲 成对比
议论 三、议论探求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何哉? ――阔达胸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远大抱负
教学反思:
本文写景抒情,描写、记叙、议论都有,名句多,要学生积累。
重点突出地5自然段的学习。
27、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2、理解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想象并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的场景,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通过点拨引导学生探究感悟作者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遭遇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理解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教学难点:
1、感受简洁精练的文字所描绘的优美自然风光
2、理解“醉”与“乐”的关系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预习检测
1、给下面加黑字注音
环滁 (chú) 林壑尤(yóu)美 琅琊(láng yá) 岩穴暝( míng) 伛偻提(yǔlǚ)携 山肴野蔌 (yáo sù)
觥筹交错 (gōng chóu) 颓然(tuí) 阴翳 (yì) 林霏 (fēi) 弈(yì)者胜 酒洌 (liè)
2、本文选自 ,作者 ,字永叔,号 ,晚年又自号为 ,谥号“文忠”,世称“ ”。他是 (朝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的另外几家是:唐朝的 和
注音
回忆 回答
- 76 -
;宋朝的另外几位散文家是 。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自学
方式:小组合作 要求:大声诵读,读懂大意,参考课文下面注释及语境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记录疑难。
2、教师指导
①课堂交流,解决自学中的疑难
②检查朗读效果,点拨指导“也”、“而”的朗读语气。
三、当堂检测,能力提升
(一)重点文言词义
1、环滁皆山也 2、林壑尤美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4、山行六七里 5、峰回路转 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7、名之者谁 8、太守自谓也 9、饮少辄醉
10、醉翁之意不在酒 1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13、云归而岩穴暝 14、晦明变化者 15、野芳发而幽香
16、佳木秀而繁阴 17、风霜高洁 18、至于负者歌于途
19、伛偻提携 20、泉香而酒洌 21、杂然而前陈者
22、宴酣之乐 23、非丝非竹 24、觥筹交错
25、颓然乎其间者 26、已而夕阳在山 2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二)指出下列虚词的用法
1、而 泉香而酒洌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杂然而前陈者 而不知人之乐
2、也 环滁皆山也 太守自谓也 而乐亦无穷也
3、之 醉翁之意不在酒 名之者谁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三)判断下面多义词的用法
1、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秀 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3、酿泉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4、绝 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佛印绝类弥勒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 , 。
结合注释掌握词义
回答
掌握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76 -
一、朗读课文
二、探究文本,难点突破
(一)探究主旨
以小组为单位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完成下面问题。
1、贯穿全文表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个字?文中围绕“乐”字写了哪些具体的景和事?
2、作者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你认为真的仅仅在于山水之间吗?滁人游和太守“乐”有什么关系?
(二)拓展延伸
古代文人骚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时表现出不同的人生价值观:或愤世嫉俗,或隐居田园、超然世外,或进退皆忧。而范仲淹提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欧阳修在此文中表达了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理想。
对以上几种人生态度和理想你有何评价?你更欣赏哪一种?
三、当堂背诵,能力提升 梳理文章脉络,抓住关键字记忆背诵。
亭所在 亭之环境
亭的由来
山中景 朝暮之景
四时之景
游宴乐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太守归 禽鸟乐
游人乐
太守乐
四、课堂训练
1、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2、翻译下面句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填空
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之“乐”体现在三个方面: , , ,其中作者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他的“ ”思想,和范仲淹的“ ,
讨论
各抒己见
试背
完成
- 76 -
”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教学反思:
本文的背诵有难度。理解有些绕,学生容易弄昏,花时间比较多。
28、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4,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课文学习中理解白描手法并懂得怎么样运用白描手法。
2,初步学习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者的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和流露出的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运用白描来写景的手法。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一、铺垫引入:
“未若柳絮因风起”,浪漫!冬季中最浪漫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飘洒洒的雪花,无时无刻不在激动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着热烈、静穆、自由。我们可以堆雪人、滚雪球、做冰雕……啊,下雪,真的不错哦!虽然我们这里雪未下,但我可以带你们去西湖感受一下雪的情趣哦。多媒体显示“雪景”,导入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二、朗读感知
1.教师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或者听录音,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提示学生注意几个字音:
更(ɡēnɡ) 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ɡ) 沆砀(hànɡdànɡ) 一芥(jiè)
2.学生个读,学生点评,学生分组读
3,再读课文,参照注释,借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2)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解难。
(3)集中释疑。后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试背课文。
三、品读体味
学生活动
了解
读准字音
感悟体会
- 76 -
1.多媒体显示学生最感兴趣的描写雪景的文字: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同学意译,学生明确: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2.学生齐读该段文字,可结合配套插图,回放一下雪景的画面。
四、问题探究
1.作者在描写雪景的时候,具有怎么样的特点呢?
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多媒体显示两段有关描写雪景的文字,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掌握一种新的描写方法
2,多媒体出示: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湖心亭巧遇一事。你们认为作者在写景和叙事的时候融入了怎样的情感呢?
教师适当提示,学生明确。
五、齐读齐背,再品味
六、迁移运用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1,学生背诵《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学生思考,交流。明确。
3,试着运用白描手法,模仿写一段关于雨、霜、或者其它的文字,好吗?要注意情感与景的交融
板书设计:
湖 心 亭 看 雪
张岱
景 事 情
天与云与山与水, 大喜 自矜
上下一白. 强饮 自得
一痕、一点、 问姓氏 “痴”
一芥、两三粒.
讨论
齐读
交流
学生作业
教学反思:
本文容易理解,难度不大。
29、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学常识,掌握作家作品的具体内容。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能够熟练准确地背诵 默写诗歌。
- 76 -
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 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品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训练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能正确的背诵默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鉴赏感悟诗歌。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内容:学习《长歌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山居秋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长歌行》
二.学习诗歌
(一)、写作背景介绍:东汉后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的本来价值。许多人生问题,成为人们探讨的目标。同时,人们也再度感慨人生短促。在对待人生的这一问题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以《西门行》为代表的及时行乐的消极态度;一种是以《长歌行》为代表的奋发有为、有所建树的积极态度。
(二)、内容分析:
诗的前四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x‰。阳春布德泽,万物生辉。
以园中郁郁青青的葵花说起,阐述自然万物得益于春光普照而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呈现出一片旺盛的生机的道理,暗示青春年少的美好、难得。警示世人要珍惜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
诗的五、六句:常恐秋节至,k‘n黄花叶衰。
进一步从相反的一面指出自然万物由盛而衰、由生长而消亡、由少壮到老大的自然规律。指出即使长得再繁盛秀美的自然植物也终究逃不脱衰谢凋残的命运。这一句暗示了自然规律中盛衰更替的不可脱逃,并进而提醒了人的一生也有少壮老衰的变化过程。警示世人要珍惜年华,把握现在。
诗的七、八句: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以反问的形式,用百川归海,不可倒流的自然启示,更深一层指出植物虽会由盛而衰,却仍能周而复始,而人生却不能死而复生的道理。暗示了人生的不可逆转,时光的不可倒流,青春的不能复返。进而更深刻地警示世人要珍惜光阴。
诗的最后两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水到渠成点出诗歌的主旨所在:告诫人们不可蹉跎岁月,虚度年华,而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相关知识:《明日歌》、《论语》
三.学习《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学生说说他们见过的湖。引出孟浩然对洞庭湖的描写。
2、学生自读三次,参照注释理解每句诗歌的意思。
板书:“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找出对“洞庭湖“具体描写的诗句,并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概括:
八月湖水平——水平如镜、湖水平静
涵虚混太清——水天一色、水天相接
气蒸云梦泽——水气氤氲、水气迷漫
了解
理解
体会
积累
回答
自读诗歌
独立找出
理解
- 76 -
波撼岳阳城——湖水汹涌、波涛汹涌
4、以上是“望洞庭湖”的诗句,那么题目中“赠张丞相”表明什么?诗中有没有写到张丞相?
(1)分析后四句的意思,能够认识到“垂钓者”暗指进入仕途的人,尤其是张丞相,“舟楫”隐喻仕途引见的途径。
作者简介:
(2)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生活在大唐盛世。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于吴越。张九龄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 ),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
(3)得出结论:羡慕钓鱼,此处“垂钓者”指进入仕途的官员,表达了自己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帮助。
5、反复朗读、尝试背诵。
四.学习《山居秋暝》
一、朗读古诗
二、介绍相关文化常识
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有“天下文宗”,“诗佛”的美称。王维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与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派诗人。
三、分析本诗
1、在这首诗中,作者描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物?
地点:山中。时间:秋天傍晚下过一场雨后。
2、作者为什么要突出“新雨”呢?
是为了突出秋雨之后山野间的明丽与清新,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
3、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月,松林,清泉,山石,青竹,浣女,青莲,渔舟。
4、苏轼曾经这样评价过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颔联和颈联中的四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画,小组讨论,用几句话来描绘一幅画面。
5、每一幅画面就象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把这些镜头连起来就是山中的整个景致。这些景色给你什么感觉?
非常宁静,清新,恬然。
6、我们可以看到,洗衣服的少女归来时发出了喧闹声,渔舟经过时莲花也随之摆动,为什么它们给你的感觉仍然是“静”呢?
以动衬静。正因为有这些声音,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安静。
7、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动景?
“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动景。
8、诗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怎么理解?
任凭春天的百花凋谢,山中的美景还是让我留恋。
9、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了那么美丽恬然的山中景色,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简单介绍王维的生平)
所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山水的留恋,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以及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0、
积累
背诵
朗读
了解
理解 回答
体会
结合注释翻译
- 76 -
山中明明有那么多美丽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还称这之为“空山”呢?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思考。
“空”字显示了山野间的安静与宽阔,这与作者希望远离尘世与世俗的愿望正好吻合。
四、翻译全诗
五、分析格律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五言律诗。
2、对偶句有哪些?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哪些字是押韵的?
后,秋,流,舟,留。
六、作业设计:
1、翻译全诗。
2、请尝试用一段话描绘这首诗呈现的画面。(200字)
七、板书设计:
山居秋暝
王维
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王右丞集》。“天下文宗”,“诗佛”。“山水田园”派诗人。
景物:明月,松林——静景
清泉,山石
竹林,浣女 ——动景
青莲,渔舟
独立完成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76 -
教学内容:学习《渔家傲》 《长相思》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诗歌。
二.学习《渔家傲》
(一)读 听听
1.注意听范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 感情 意境
试试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一遍 提出有质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 (看看注释 处理好字音 节奏 感情)
个人表现读 (生品评:…..)
理解性的齐读一遍 (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二)品
3..同学们读的时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完善
雁去 长烟
落日 边声
千嶂 城闭
我看见了一幅--------------------------图 (落日归雁,长烟落日 边声四起 古城落日 归雁孤城 戍边图)
4.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 \'而写的?异在何处呢?
明确:异寒 异声 异势
5.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明确:荒凉 萧瑟 肃杀
5.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悲凉 寂寞 孤独 思乡
6.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小组合作试着在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
我从----------------中感受到--------------
(浊酒一杯 思乡 思亲 )
(燕然未勒 使命 责任 爱国 忧国)
(悠悠羌曲 无奈 凄凉 别愁 )
三.学习《长相思》
(一)导入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二)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三)朗读课文
1、正音
更 (gēng) 聒(guā)
2、注释
榆关:山海关的别称。
那畔:那边。指关外。
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聒碎:搅碎。聒,嘈杂。
(四)感知理解
举手背诵
听读 试读
自由朗读
品味 体会
思考 回答
再次品味
了解
掌握
听读 自由读
掌握注释
理解
- 76 -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 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五)赏析加点字
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六)感悟课文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
2、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表达羁旅怀乡的感情。
(七)知识归纳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板书设计
长 相 思
纳 兰性德
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碎
爱故园 爱祖国——重
四.试背这两首诗词
五.作业:背诵并默写
体会
赏析
感悟
背诵
教学反思:
本文以朗读背诵为主, 必须默写正确。
写作
我理想中的学校
写作指导:校园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在学校里,我们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当然,现在的学校可能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跟你理想中的学校还有一定差距。你理想中的学校是什么样子?它有怎样的教学设施?它事实施怎样的教学方式?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在你理想的学校里,老师和学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拿起笔来,把你理想中的学校描绘出来吧。
写作要求:
1.可以由现实引出理想,也可以直接写理想。
2.侧重些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不必面面俱到。
3.可以另拟题目,但要含有“理想”的意思;文体 字数不限。
写作时间:两课时 自由写作
- 76 -
第 一 单 元
1课 背影(课题)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的环境的形象进行描写的方法。
2、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讲述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爱,为讲课奠基。
2、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重点段进行分析
3、在教学中融入作文教学
情感与价值观
感受文中流露出的父子情深,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理解作者抓住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形象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方法。
3、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字里行间的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
学习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76 -
一、导入:
我们常常觉得,母爱是影视文学、歌曲、生活中都是被赞颂的主题,相对而言,歌颂父爱的文章要少得多。今天,我们来感受一篇表现父子情深的精典散文——《背影》
1、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字形和字音。
浦pǔ 簌sù簌 箸 zhú 琐suǒ 卸 xiè
2、接力阅读课文,每人一小节,读完为止(其他同学体会课文内容和感情)
二、作者背景
朱自清:江苏福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人士。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在父亲来信之后,小如泉涌,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三、熟悉课文,理清思路。
1、听老师范读,并自己朗诵课文。
2、默读课文,理清思路,梳理结构,给课文分段。
全文可分三部份
一部分(1):开篇点题,点明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
二部分(2——6):回忆往事,追述父亲到浦口车站送“我”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之情。
一层(2——3):家庭状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
二层(4——5):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三层(7)照应开头,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四、分析课文1、2部份
1、指名朗读第1段,思考问题:
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倒叙的方法,点明了题旨。
2、本段的文眼是哪个字?
最:表明不能忘记的程度。
2、分析第二部份第一层:
1)指名朗读2、3自然段。
2)写背影却写“祸不单行”“满院狼藉”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样写是进入回忆,一方面交待车站送行的由来,一方面渲染悲凉的气氛。
3)齐读一遍2、3段,加深理解。
五、作业:练习册基础部分。
小声朗读
接力朗读
识记
听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默读
梳理结构
分段
朗读第1段
同桌讨论
讨论并回答理由
讨论,发言
齐读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齐读1——3段
二、讲析第二部分
齐读
- 76 -
1、一层,请两名同学 读这一层,每人一自然段。
1)思考:这一层写的是什么事?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层内容。
车站送行前的细心关照。
2)这一层详细写了几件事?
①原不送“我”后决定亲自送我。 ②进车站,忙着看行李。
③向脚夫讲价钱。 ④给“我”拣定靠车门的椅子。
⑤嘱托“我”路上小心 ⑥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3)思考:这一层有三处我的心理描写,哪三处?
思:“聪明过分”和“太聪明”这两个短语的含义是什么?
表明“我”自作聪明,这不聪明,突出“我”对父亲所做的事情不理解。
2、讲析第三层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描写。
3)思考:这一段怎样写父亲的背影的?
用外貌和行动描写表现父亲的“背影”的。
4)思考:父亲外貌有什么特点?
——黑布小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全是黑,体现父亲的孝顺。
5 )动作描写的特点:
蹒跚 探 攀 显出很努力的样子 爬下
表现父亲行动的困难,艰难。
6)把外貌、行动、语言描写集体读一遍,体会父亲的深情。
3、讲析课文第三部份
齐读最后自然段
1、思考:本段写了哪些内容?
①对事业的回顾 ②老境颓唐 ③父亲来信
④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这四件事中,以哪一件事为重点描写?为什么?
以读父亲的来信为重点描写,来信勾起作者对父亲背影的回忆。表现对父亲思念之深了。
结尾写父亲的颓唐,更体现了老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4、总结全文
1)完整地听一遍朗读,体会本文深沉的感情。
2)学生讨论为重点:作者怎样抓住“背影”来写文章?
文章以背影为线索,通过在特定环境之下的背影来表现中心。
课文中四次提到背影:一次——开篇点背影(虚写)
二次——望父买橘,描写背影(实写)
三次——看背影(实写)
四次——泪光中再现背影(虚写)
3)文中父亲的四句话,各体现的感情
一句:“事以至此……之路”——对儿子的劝慰体贴。
思考话概括这层内容
看书,独立在书上找出并概括回答
讨论,在书上
找出并回答
分角色一个作者,一个父亲
自己用语言概括
讨论回答
勾画
朗读体会
看书、总结,举手回答
讨论回答
体会
- 76 -
二句:“他们去不好”——对儿子的细心照顾呵护。
三句:“我买几个橘子去”——细心照顾儿子,怕儿子口渴。
四句:“进去吧,里边没人”“到那边来信”——怕儿子丢东西,惦记儿子。
4)四处流泪。
文中多少写到一看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那是因为在这背影中,作者看到了慈父对儿子的至爱之情——感动之泪;看到了父亲处境的艰难,窘迫——伤心之泪,背影触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思念——深深的思念之泪。
第一处:伤心之泪 第二处:感动之泪
第三处:感动之泪 第四处:深切的思念之泪。
5、归纳中心:
通过回忆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相别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三、作业:练习册
5、板书:
一、点“背影”(虚)——点题
二、看“背影”(实)——关注 父亲疼爱儿子
望“背影”(实)——依恋 (挚爱)
三、“忆”背影(虚)——思念 儿子体贴父亲
归纳
教学反思:
本文是名篇,可以有很多方面的理解,但主要抓住“四次背影”“五句话”“四次流泪”来讲,体现出父子情深就好。
2、 合欢树
一、知识与能力
1. 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3、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的情怀。
4、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的深情。
二、过程与方法
1、找出文章线索、按线索遂段讲解
2、问题法、讨论法、范读、演讲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重难点:
1、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2、理解本文平实的语言所蕴涵的深厚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 76 -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 课文分析
(一) 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
明确: 年龄 “我” 母亲
十岁 作文获奖 做裙子
二十岁 双腿残废 做各种事情
三十岁 小说发表 不在人世
三十多岁 聊起合欢树 已死多年
(看幻灯提问题)由这张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文章题目叫《合欢树》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有什么好处?
明确:(1)条理清楚 (2)与邻居闲聊时提起,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二) 分析把握母子间的亲情 母亲对儿子
1、 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 明确: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2、在这两段中写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
明确:为“我”治病;为“我”借书;推“我”看电影;鼓励“我”写作 小结:可以看出母亲不仅关心“我“的身体,更关心“我”的精神,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
3、这两段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各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句子(略)
检查
正音
朗读
了解
默读
分段
指名读
思考
回答
朗读
概括
同桌讨论提出结论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4、通过这些事情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找出相应的句子来,全文还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齐读
- 76 -
明确:乐观、坚强、执著 聪明 美丽 善良 热爱生活 儿子对母亲
1、对这样一位为自己付出太多的母亲,在母亲死后多年,儿子对母亲又是怎样的感情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感激、内疚、 句子(略)
重点分析内疚之情。
(1)母亲原本是一个聪明、爱美、善良、热爱生活的人,
在自己没得病的时候,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母亲陷入了无止境的忙乱,一次次的失望,而且,史铁生的母亲在49岁时就死去,他一直觉得母亲的早死与自己有关,所以,对母亲,史铁生是怀有深深内疚的。
(2)对母亲住过的房,栽种的合欢树,作者的态度是有变化的。从不愿去到想去看看一直到后悔没早看。不愿去既是无法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也是无法面对自己深深的内疚之情。想去看,表明作者从内疚中解脱出来,终于可以理智的接受现实。因为他觉得母亲太苦了,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
2、句子理解
理智起来的作者可以静静回忆与母亲曾经的事情,所以文末写道“悲伤也成享受”可见对母亲怀念之深。
小结: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内疚之情并不是完全隔离开,也没有先后之分,两种感情是交织在一起的。
(三)理解合欢树的象征含义
1、文章主旨是母爱,合欢树与母爱有无联系?这运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有联系,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种。运用的是象征的手,也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写人的手法。
2、你认为合欢树象征的是谁,为什么?
合欢树既象征母亲也象征作者。合欢树是母亲亲自栽种,寄托着母亲的希望,所以象征着母亲。同时,合欢树从弱小到花繁叶茂,象征了作者的成长。(出示课件)
3、作者有没有成长起来呢?让我们来看史铁生的介绍,请大家注意作者的笑脸。(出示课件)
小结:史铁生在人生的黄金年龄,在最该张狂的时候突然瘫痪,这是他的不幸,但他有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母亲又是他的大幸,难怪史铁生在好几篇文章中满怀深情的回忆母亲,让我们一起阅读相关资料。
听读
思考问题
讨论后回答
举手回答
指名读
看书后回答
思考
讨论
回答
讨论分析
概括
教学反思:
本文的理解不难,但要教育学生尊敬父母。
3、铁骑兵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的内容和感情色彩以及文章的结构特点
2、反复阅读课文,理解本文悬念迭生的写作方法
3、掌握故事情节,分析文中的几个悬念及表达效果
4、认准文中字词
- 76 -
过程与方法
以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入题,再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再理清故事情节,最后分析杨塑散文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并学习八路军不畏艰苦,灵活应战的作风
重难点:
1、理解本文悬念迭生的写作特点
2、通过阅读,认真体味本文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八路军、解放军的思想感情。
学习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熟悉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词
轨guǐ 陨 yǔn 腮 sāi 掷zhì 巢 cháo
二、简介作者及题解
作者:杨朔,现代著名作家,有散文《荔枝蜜》《茶花赋》等。
解题: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在失去与大部队联系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游击战的传奇故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体味本文的感情与语气。
2、分段朗读课文
3、讲析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本段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时间——重阳前后,一个落雪的夜晚。
地点——公路旁
气候环境——大雪
起因——把队伍切断
人物——骑兵大队的一个班。
4、讲析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二部分
2)思考:这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具体写了骑兵战士掉队遇到的困难,但战士们凭着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凭着英勇无畏地革命精神,不畏艰险,转战敌后,凭借灵活机动的战术不仅保存了自己,而且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5、讲析第三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①交待了故事的结局。 ②使敌人“扫荡”停止 ③骑兵班寻到了大队。
6、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境和意境。
2)全文应掌握的重点是什么?
①
默读正音
识记
听读体味
分段朗读
朗读
思考
勾画
思考
讨论回答
分角色朗
小组讨论
- 76 -
文章的中心:铁骑兵面对困难和危险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英勇无畏、灵活机动的抗敌精神。
②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恶劣,险恶,突出他们不怕困难、敢于斗争、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③文章设置悬念。
四、作业:练习册
举手回答
教学反思:
本文意想不到的情节,意想不到的结果,很有趣味,学生很有积极性。
4、苏珊·安东尼
乔安娜·斯特郎 汤姆·B·莱奥纳德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的思路和结构
2、阅读课文,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3、了解文章体会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写法。
4、准确认读文中字词,欣赏主人公精彩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由过去男女不平等现象引入课题,了解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再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顺本文结构,最后讨论对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加以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如今妇女享有的许多东西都是前人长期奋斗得来的,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培养向上的决心。
2、学习苏珊勇于斗争,为了崇高目标奋斗不息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插叙写法的作用。
2、理解本文在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写法。
3、培养学生男女平等的意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4、对时代背景的掌握
学习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世界各国的妇女,在人权面前就更是一个弱势群体。
今天,我们学习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的事迹。
2、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字形和字音
汕 shàn 蔑miè 赚 zhuàn 歧 qí 喋 dié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完整地听一遍课文范读,体会课文的感情与语气。
朗读
正音
听读体会感情
- 76 -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结构
本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6):写功珊在选举投票时的斗争。
第二部分(7——11):插叙,写苏珊长期以来为争取妇女权利而斗争的情况。
第三部分分(12——19):写苏珊法庭上为争取妇女权利而斗争。
第四部分(20——21):写苏珊经过长期斗争,终于争得妇女的选举及其他应有的权利。
三、讲析课文
1、一部分:写苏珊在投票选举中的斗争情况。
思考:男人是如何反对的?说明了什么?
——嘲讽、谩骂、冷笑、汕笑、轻蔑的目光、粗鲁的叫喊,表现了男人们歧视和嚣张的气焰。
思考:苏珊对如此的表现,如何表现的?
——丝毫未动,表现出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2、讲析第二部分
思考:这一部分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插叙,交待苏珊长期以来为争取妇女权利而斗争的情况,使我们对苏珊有了更全面的更深刻的了解。
3、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由学生提出问题。
四、小结:
中心:本文记述了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苏珊为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而做的艰苦斗争,表现了这位伟大女性大无畏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五、作业:练习册
默读梳理文章结构
划分段落
思考讨论
分析回答
讨论
相互讨论分析
教学反思:
本文弄清情节,重点突出“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就行。
一单元写作
写作要求
1、学写一篇记叙性散文。
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3、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
4、文体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书写格式规范
5、全文不少于600字。
二、参考题目
1、父亲二三事
2、母亲二三事
3、我的初中生活
4、记一次有意思的班会
5、珍藏的记忆
- 76 -
第二单元(现代诗歌单元)
5 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清本诗的抒情结构。
2、过程与方法:学习典型的细节描写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刻画赞美劳动妇女的崇高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教学重点:保姆大堰河形象的意义及体现劳动妇女的品质。
教学难点:叙事的典型细节和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教学课时:二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我们以前学过很多诗歌,有古代的,有现代的,五四以后的不怎么讲求格律的,形式比较自由的诗歌叫做——(新诗或现代诗或自由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课文
1、范读。
2、学生读诗,掌握生字词
3、再读诗,分段,归纳层意。
一部分(1、2):交待了“我”和大堰河各自的阶级地位和二人的关系。
二部分(3—11):集中刻画了大堰河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贫苦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之情。
一层:(3)从眼前景物联想到了乳母的形象。
2层:(4—5):描写“我”在大堰河家里的情景。
3层:(6—8):写回到父母家里后“我”的感受和大堰河的生活。
第四层(9—11):描绘了大堰河的悲剧结局。
三部分(12、13):诗人从回忆回到现实,以无限激情,表达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与深情的礼赞。
四、讲析诗的第一部分(1—2)
五、讲析诗的第二部分
1、老师范读诗第3小节。
明确:
交待了诗的时间和环境,冬天看到天上飘起了雪,烘托了一种气氛——压抑而悲凉的气氛。
2、提问:第4、5节写了什么内容?
3、谁能把表现大堰河动作的动词找出来?
4、①:“我”被领走后,保姆为什么“流泪”了?
②:从哪些方面写了“我”家的生活?
③“我”的感受又是怎样的?
回忆有关诗歌的分类及其它一些常识
陈说艾青的有关生平、知识
体会读诗的感情、语调、语速、节奏。
讨论、划分出来,并举手回答
感悟
回答
勾划
讨论
发言
交流
- 76 -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课
集体朗读1——8节
二、讲授新课
1、讲析第二部分第4层
①范读9—11节,思考:这一层写什么?
②提问:是如何写的?
明确:用五个排比,描绘勤劳一生的大堰河死后的悲惨境遇。
3、讲析第三部分
①范读12、13节,提问:这一部分写什么?
②诗中是如何表达赞美之情的?
讨论回答:诗中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表达了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和深情的礼赞。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归纳中心
四、作业:
作文:
朗读
思考
回答
思考
发言
读
归纳
- 76 -
《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大堰河》
要求: 把握大堰河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格,通过大堰河形象的表达的主题,可改动人称、顺序,改成记叙文。
写作
教学反思:
本诗很感人,可以透过这首诗,让学生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痛苦的生活。
6 现代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
2、过程与方法: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培养读诗、写诗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体会诗人对故国家园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二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内容:学习《长城谣》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请同学们说出中国的象征物,如长城等。(游子思乡的载体)
二 检查预习
正音正字: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山巅 焚起 敕 (注音略)
三 学海拾贝
1 、作者简介
席慕容(略)
2听录音,整体感知
3 讲授第一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悲欢、恩怨、无情、冷眼)
明确: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使诗歌的气势一下子显得大气磅礴。
4 讲析第二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总、一……就……)
明确: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唱、写)
追问:诗人如何抒情?
“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
发言
读准字音
了解
感知
感悟
- 76 -
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5 讲析第三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
明确:梦回长城
思考: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
6 老师小结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反观历史的抒情诗,具有民歌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
四 朗诵全诗
五 作业练习
布置预习《一片槐树叶》,思考两篇诗歌之间共同点。
感悟
朗读
预习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内容:学习《一片槐树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以复习《长城谣》的情感——思乡导入新课
二 简介作者纪弦(略)
三 赏析诗歌
1 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歌
2 讲析诗的第一节(可先范读)
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写一片“槐树叶”
然而这片槐树叶却使用了极其繁复的修饰语:“全世界”指出范围;“最珍奇、最宝贵”指出程度;“最使人伤心、最让人落泪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指出它的形状、颜色。这样的一片槐树叶使诗人睹物生情,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3 讲析诗的第二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写槐树叶的来历
追问: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作为诗集的书签用的。在这里“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许指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虽忘却了它的具体的来历,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树叶,诗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为它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开启了诗人的浓浓的乡思乡愁之门。
4 讲析诗的第三节
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对将来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的情感。
思考:这一节运用了诗歌的什么手法?诗怎么写的?
了解
感知
思考
分析
发言
体会
归纳
分析
领悟
背诵
- 76 -
明确:运用了联想的手法。由槐树叶联想到故土的泥土,进而联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 教师总结
本诗以“一片槐树叶”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开头以槐树叶起情,结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飘香的季节收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和上一篇诗歌一样,都使用了咏物抒怀的艺术手法。
2 再听范读,要求当场成诵。
四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文两首诗歌都体现一种思乡之情,可以比较其异同。
多读,多品味。
7 致空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目标的执着追求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巧妙的构思。
教学课时:一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空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致空气》。
2.作者简介。
二、读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
4.教师指名配乐朗读。学生评价。
三、悟
1、整体感知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
2.速读课文思考:
(1)从诗中找出暗示人物经历的句子,暗示了一种怎样的经历?
(2)在诗人经历这一切时,诗中说道:“你不肯把我抛弃;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你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
猜谜语
了解
朗读
谈找
发言
- 76 -
文中的“你”指什么?仅仅指空气吗?
学生讨论回答:空气可能代表友情,亲情、希望、信仰等。诗人借空气这一具体事物来歌颂友情、亲情、人的信念和理想等。
(3)“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清气。”这句话仅仅是在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海风味和草的味道吗?还暗示了其他的什么?
明确:除了写海风吹送来的清新气息,还可以理解为朋友或亲人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和安慰。
(4)“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如何理解?
明确:主人公获得自由之后,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自己在看戏。
(5)“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这里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指人生的春天,在人生的春天里,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3、小结
(1)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等的歌颂。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信念、对希望的歌颂)
(2)人们渴望真情,呼唤真情,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真情是无处不在的。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你谈一谈。
四、赏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朗读,谈谈喜欢的原因或感受。(学生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练
提供一些词语,如:仙人掌、白杨、蜡烛、楼梯、太阳、月亮、向日葵等,让学生任选一个,赋予新的象征意义,来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致 空 气
邵燕祥
象征
空气——真情 友谊 希望 信念
思考
交流
感悟
自由交流
发言
朗读畅谈
写作
教学反思:
本诗重在体会,突出其象征意义。
8 樵夫,别砍那棵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这棵老橡树”的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简介创作背景——学生反复朗读来疏通文意——通过讨论探讨诗歌的 深层含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点:老橡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品味诗句。
教学课时:一
- 76 -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前几首诗歌都是中国诗歌,今天要学的是一首外国诗歌。
二、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
2、接力阅读、检查自读情况
三、 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四、 朗读
通过配乐朗诵、自由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等方式,品味强烈的思想感情。
五、 整体感知诗歌
学生讨论品味诗句,体会感情
1、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
义正辞严地喝斥“樵夫,别砍那棵树!”不许你碰他一根树枝,“我”以那棵树的保护者自居,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它,毁灭它。
2、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
作者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让那棵老橡树留下。“我”可以不顾自尊流泪乞求,可以看出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男儿有泪不累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别人看来“愚蠢”的眼泪,对诗人来说那是发自的真实感受。
3、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称老橡树为“老朋友”,时刻牵挂着老朋友的安危。这里用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比喻,“就像你的树皮与你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4、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表示了只要“我”还在,就要誓死保卫那棵树,与它共存亡的决心。
5、说说诗人为什么会对这棵老橡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因为这棵树给我留下太多的美好回忆。它是我祖先亲手种下,现已长成参天大树,孩提的我常在它的树荫下玩乐、嬉戏,在这里妈妈吻过我,爸爸抚摸过我。一切美好的回忆都与它有关,所以我对这棵老橡树有着深厚的感情。
6、这首诗表达作者的什么愿望?
诗作者希望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珍视。
7、我为绿化做什么?(由学生即兴演讲)
六、小结
七、作业练习。
明确学习内容
读准字音
朗读
了解
朗读
品味诗句
体会感情
小组讨论
归纳
演讲
教学反思:
本诗的理解学生容易只抓住环境保护来谈,教师要注意引导。
写作:写一首诗
教学目标:
- 76 -
1、了解诗歌意象、意境的含义。
2、了解现代诗歌写作的要求,力求写出句式、韵律、意蕴等都比较完美的诗歌作品。
3、学习运用诗歌写作的一些简单技法,如利用排比、拟人、反复等修辞,利用想象、对比、象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题目设计
请以某种物象为题目,调动自身经验,写一首诗歌。
2.写作导引
意象是诗歌的生命线。意象,即指集中寄寓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一般分为自然物象和人文物象。自然物象指自然界的事物,如风雨雷电,如山川河岳,如花草树木;人文物象指与人有关或人介入后产生特殊含义的物象,前者如头发,后者大如长江泰山小如越剑手绢。本题就是想让同学们能够把握、选用意象。
题目有些宽泛,首先应该确定物象,应该迅速调动自身经验,把自身经验中的一些事情与之联系起来,确定写作的方向,使这个物象处于“我感知”的境况下。这一点很重要:选用的物象越具体越好。具体化的办法,一是缩小范围,二是抓住细节特征。这样就容易引发联想和展开想象。如选用“树”,不如选用“家乡的乌桕树”,因为对我来说,我们江南水乡,河边往往有乌桕树,这是一个故乡的代表。抓住这一点,可以涌现很多关于故乡的事和情,诗歌写作中必须的要素——以感情带动思路——也水到渠成了。
有了一些与诗歌有关的基本要素后,下一步就是组织语言。诗歌的语言有特殊性,往往是初学者的难关,这与其他文体不同。我们熟悉其他文体,写作不存在文本形式上的阻隔,有了材料,往往就不用涉及形式方面的东西。诗歌在文本形式上就尤其要注意。追求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和意象的鲜明性,其他要求则是更高层次的。
3.范文展示
在写作之前,找几首形式上适宜模仿的作品,让学生揣摩。
4、练习写作
拟题
明确
写法
欣赏
写作
教学反思:
四单元文论单元(课题)
学习目标
1、理解戏剧的体裁和艺术特点,理解剧本的语言特色,舞台艺术写现实生活的关系和影响。
2、理解戏剧要有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戏剧人物要在矛盾冲突中展现性格,推动矛盾的展开。
3、了解剧本的结构,矛盾的产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4、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5、练习编写街头剧、排演街头剧。
- 76 -
9、日出
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的作者及背景
2、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
3、理解在矛盾冲突中展现的人物性格。
过程与方法
由观看戏剧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划分层次——对出场谷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分析——剖析人物性格,探究当时的社会现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认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罪恶,认识到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勇于斗争,追求光明的光荣传统。
学习重点: 1、了解作者及创作《日出》的时代背景
2、理解选文部分的矛盾冲突,理解在矛盾中展现人物性格
3、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语言。
学习难点:了解旧社会的黑暗现实,以及剧中谷物的矛盾冲突。
学习时间:两课时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日出》的时代背景
2、了解《日出》的剧情发展。
3、初读课文理清矛盾冲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执教者修改方案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过话剧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段曹禺的《日出》
2、检查预习情况
3、文中正音正字 禺 瞅 嗫嚅 踌躇
抽读 读准音 薪 庶 喃喃 狞
识记字形 晌 捏 捶
4、解词
周济:对贫困的人在物质上给予帮助。
安分守己:一般指规矩老守、守本分。
二、介绍戏剧基本知识
1)什么是戏剧 了解
2)戏剧的要素:人物、情节(开、发、高、结)、戏剧冲突
3)戏剧的种类:
表现形式:话剧、诗剧、歌剧、舞剧、哑剧
内容性质:悲剧、喜剧、正剧
题材涉及方面:现代剧、历史剧
篇幅:多幕剧、独幕剧。
4)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五个特色——
动作性、个性表现、抒情性、潜台词、浅显易懂。
三、作者及背影简介:
1、作者:
曹禺:原名万家宝,1929年升入南开大学,次年转 由学生说出一些,
了解
识记
识记
了解
识记
了解 识记
- 76 -
入清华大学学西洋文学,在此期间 ,完成了他的第一 再补充
部多幕话剧剧本《雷雨》,之后又创作了《日出》《原野》。
2、背景
《日出》以30年代一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为背景,选取
舞女陈白露华丽的客厅和三等妓院这两个特定的地点,以陈
白露为活动中心,展示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鬼”与人的两
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画面。
三、简介节选部分前的一段剧情。
大丰银行业务吃紧,大宗提款一个接一个,潘为掩人耳目又是
买公债,又是盖大楼,李偷看了潘月亭的抵押合同,李挟迫潘,
做上了襄理位置,于是克扣工人的工资,裁员,李放下报馆张
先生的电话,准备找潘月亭报公债和事。
黄省三上场 ……
四、理清课文思路,梳理课文结构
1、戏剧,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
2、剧本的情节结构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用剧情结构的四部分给课文分段。
分四部分:
一部分(开头——走就走得啦):矛盾产生。
二部分(可是——活下去啊):矛盾发展
三部分(左门大开——倒在地下):矛盾高潮
四部分(半晌——拖下去):矛盾结局
识记
读课文
讨论
理解
讨论回答
二课时
学习内容:
1、讲受新课,分析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2、总结全文中心思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方案
一、讲授新课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矛盾的产生
2、讲析第一部分
1)思考:本文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黄被开除因而来找李求情,可李却对黄十分冷漠
2)如何刻画黄的? 舞台说明,神情态度、泪汪汪,哀求——性格十分懦弱
3)黄被辞退的原因是什么? 没有柜台给撑腰
4)课文是如何刻画李石清的?
舞台说明——冷冷地、烦恶地,不耐烦地、态度冷漠
5)李如此对待黄的原因是什么? 看不起:①没积蓄;②认为他是傻子;③当成狗。
6)小结:
人物间的矛盾一展开就让人感到不可调和。
3、讲析第二部分 矛盾的发展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及人物性格发展
看书,自己概括回答
讨论举手回答
从文中找答案
边看书,边讨论边发言
- 76 -
2)思考:这一段是如何进一步刻画人的?
黄走投无路, 李指出三条路:①拉洋车
②到街上要饭。③偷
3)李的台词表明了人物臬的性格? 暴露了李的阴险卑劣的丑恶思想。
4)李又给黄出一招什么?
跳楼自杀。
二、小结:
人物间的矛盾变得更加激化,
李性格:一个阴险狡诈,毫无人性可言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板书 黄省三 李石清 潘朋亭
懦弱 冷酷无情 残忍暴戾
同桌讨论回答
稍作思考后回答
看书回答
教学反思:
教学本文先让学生看看电影或话剧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再讲,效果会更好。
10、钦差大臣
果戈里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通过学习,分析其主题
2、能分析重点人物的性格
3、学习话剧本的艺术特点,领会对话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并失去情节步步深入直到高潮的。
4、认读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钦差大臣的形象,导入课文——学生了解作品背景的基础上熟悉课文内容——深入剖析人物的性格——体会作品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俄国腐朽的官僚制度和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学习重点:1、戏剧语言塑人物形象的效果和作用
2、作者的批判态度
3、戏剧内容的剪裁以及情节的发展结构
学习难点:戏剧内容的剪裁,课文的结构脉络。
学习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熟悉课文内容
3、掌握课下注释词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方案
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对影视中钦差大臣的印象?
再说说你对本课钦差大臣的印象?
自由发言
- 76 -
二、简介作者作品
果戈理——俄国讽刺作家,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
作品——长篇小说《死灵魂》
三、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揣摩人物性格
四、初读课文,复述课文故事。
五、积累词语
钦差 制服 俏皮 官衔 爵位 读、查字词典注音
寻欢作乐 肆无忌惮 造谣生事 鸡犬不宁 理解、识记,
六、作业:分角色演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1、请几个同学分角色读课文
2、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市长和官员如何知道上了当?他们知道后,
有什么表现?真钦差到了,他们又将会有怎样的表现?
2)市长和官员前后不同的表现有没有内在联系?从
他们的这些表现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的人?
3、课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你认为本文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1)漫画式的人物形象
2)辛辣的讽刺与幽默
3)结构精巧的剧情设计
作业:练习册
板书: 钦差大臣
市长及官员形象:蠢得像灰色阉马
坏蛋酒鬼(米赫耶夫)
戴便帽的猪
葱臭
无教养的人(莫凡东)
理解
学生注意揣摩人物性格
识记
动手查找 识记
读、听,纠正读音,
思考讨论
在文中找出答案,划上波浪线
理解
讨论 回答
理解
教学反思:
本文内容很幽默、诙谐,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浓厚,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
11、放下你的鞭子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2、体味戏剧语言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
观演出剧照和同名油画导入——学生自学为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特点,剖析文章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名词历史,关注民生疾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
- 76 -
1、把握文章脉络,明晰故事情节的发展。
2、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
3、体会课文主题:反抗压迫,争取幸福。
学习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反抗精神。
2、领会作者在故事结构、情节编排上的用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方案
一、导入新课
展示油画《放下你的鞭子》
父女俩眼中的悲苦无助。
二、简介内容及背景
九一八,日本全面侵华,许多人背井离乡,父女卖艺街头,号召人民抗日。其作品《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
三、学生个人阅读课文,了解剧情。
四,再读,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汉子和香姐流离失所,卖艺街头,汉子还要用
鞭子狠心抽打自己的亲生女儿,这合乎情理吗?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设想你是剧中的香姐,当父亲用鞭子抽打时,你
怎么想?根据剧情,用一段文字把你当时复杂的心理
活动写出来。
3)剧中青工是怎样一个人物?在当时社会里,这样
人起了怎样的作用?
能谈谈你所知道的这方面的事例吗?
4)小结本文的主题
戏剧通过卖艺父女因家乡被日寇占领,背井离乡,街头
卖艺的痛苦经历,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汉奸才是
人们生活贫困的根源,告诫人们要团结起来奋力反抗。
五、作业
练习册
说出看画后的感受
学生个人阅读课文了解剧情。
再读,讨论回答
理解
教学反思:
本文重在学生自读,教师设计几个问题,然学生讨论就可以了。不必讲太多。
第 四 单 元(演讲词)
12、为人民服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中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
2、感受作者围绕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讲演思路。概括各段段意。
3、掌握本课涉及的文化常识及生字新词。
4、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证明论点的论据。
过程与方法:——实例导入(初步感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交流理解文中重点语句——
- 76 -
通过演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习理解张思德“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
的精神。
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难点——1、在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下,个别学生对“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的理解较
为淡漠,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2、“精兵简政”的理解及课文的思路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由实例导入
1、讲述非典时期白衣天使不顾个人安危照顾病人的事例
2、每年的抗洪中解放军战士抢险甚至付出生命的实例
这些实例中,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二、题解
是的,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
思想,为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树立了一种人生目标,半 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世事已有很大不同,但这种精神
却始终没有被我们抛弃。
这篇演讲词是在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第3天
,在中央直属机关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的约千人追悼会上,
毛泽东为其题词,并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以丰富
的表现力和严密的逻辑论证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
张。
三、简介张思德(见教参)
四、范读课文
五、自读课文
1、读课文
2、查工具书,注音,释词
送葬(zàng) 追悼(dào) 哀思(āi sī)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六、再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评点:
中心论点:为人民服务
一部(1):指出我们队伍的性质——“
回答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倾听,进入新课学习
倾听了解
感受演讲词的感情基调
勾划生字、词
理解、识记
小组讨论发言
- 76 -
彻底为人民的的利益而工作的,张就是队伍中一员。”
二部(2):指出张是“为人民利益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三部(3):指出我们要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四部(4):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就是死得其所。
五部(5):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六、小结
本文中作者在标题上明确的提出了中心论点,然后
逐层深入 的论证了这一中心论点。
七、作业:
熟背课文第二自然段
做好笔记,理解课文思路
背课文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抽背课文
二、讲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抽读课文
2、问:该段写的什么? 队伍的性质、任务
3、该段其三句话,各阐明什么?
一句:性质——革命队伍
二句:任务——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三句:指出张思德同志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
小结:三句是并列关系,为下文做必要交待。
二)学习2部份
1、齐背该段。
2、问:
此段写什么? 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作者如何论述的? 先总写:死的意义不同— —引证
有两种意义——分析两种死的归属——指出张的死比泰山重。
毛泽东为什么如此评价?
因张一生平凡,打仗、负伤、立功、纺线;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士兵,一切从人民需要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毛深知其经历,被其精神所感动。
三)分析第三段
1、读课文
2、这一段的论点是什么?
写、背
抽读
讨论回答
讨论、思考、回答
齐背
小组讨论回答
指名朗读
思考分析
讨论回答
- 76 -
我们要为人民的得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作者举出了李鼎铭“精兵简政”的例子
4、李鼎铭是谁 ?
是开明绅士,提出“精兵简政”的提案,并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
四)分析第四段
1、读课文
2、这一段 写的是什么?
指出为人民服务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但要减少不必要的 牺牲。
3、概括一下,讲了哪几点内容?
①我们为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②我们在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与光明,提高勇气。
③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④我们应当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⑤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大家要相互关心,爱护,帮助。
5、我们“为了一个共同革命目标,走到 一起来了”,这个“目标”是什么? 明确: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就是死得其所。
五)分析第5段
1、齐读5自然段
2、问
这一段写的什么?
总结:发出号召,哀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
为什么样的人开追悼会? 只要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
三、总结课文:
中心论点——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我们应该追悼他, 学习他,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四、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半个多世纪以来,指引着人们默默工作,默默奉献。你学了这篇文章,对于今后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请大家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五、归纳写作特点
1、层次清楚。层层深入的论述“为人民服务”。
2、语言准确、鲜明。条件关系的复句的运用,
准确、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六、板书设计
张思德—————————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利益而工作
队伍中的一员——————死得“比泰山还重”
我们的队伍———————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五湖四海————————为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同志——追悼他们,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朗读
讨论回答
齐读
思考回答
归纳总结
畅所欲言
归纳小结
教学反思:
- 76 -
本文线索清晰,很具条理,语言严谨,是篇典型的议论文。在讲解的时候,注意把议论文的三要素贯穿在里面。
13、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丁肇中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题目的含义
2、理解文章内容及主题——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3、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结构
4、理解并掌握本文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实例导入(激兴趣)——了解文章基本内容——思考论点、论据和论
证方法——懂得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启发深入 理解——激发学生
努力养成注重实践、注重探索精神的热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真正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对于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努力养成
注重实践,注重探索精神的习惯。
学习重点:1、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学习难点: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学习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实例导入
在报纸上经常看到:品学兼优的学生考入重点大学后,生活
不能自理,甚至为打不到饭而自杀;还要父母陪读,这就是
高分低能的现象。
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或许它
对我们有所启发。
二、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
暸(liáo) 授 (shòu)予 儒 rǔ 彷徨(páng huáng) 2、解释:
领悟:领会,悟出。
激变:急剧的变化。也指使激怒而生变乱。
袖手旁观:把手放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协助。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形容受窘或发懂。措:安置,处理。
自由朗读
查工具书
正音释词
理解识记
- 76 -
3、接力阅读。 二、简介作者和题解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3月后回国。
12岁迁家台湾。此时才进学堂学习。56年到美,选定实
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11月12日,发现了 J、/φ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教师补充:
本篇是他于1991年10月在人民大会堂“情系中华”大会
上发表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
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去探
索世界上的未知领域。
三、熟读两遍课文 四、梳理文章结构 评点:
一部(1):介绍演讲内容—谈中国学生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揭示论题)
二部(2——5):分析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三部(6——12):分析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层(6——10):指出“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
二层(11——12):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轻视实验、不愿动手是无法取得学术上的进展的。
四部(13):提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五、小结:
本节课初步熟悉了这篇课文,理清了思路。
六、作业:
1、识记词语、文学常识。
2、练习册:基础知识部份。
朗读
学生讲解,
读
小组讨论
做好笔记
理解内容
认清思路
小结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提问导入(词语、文常、课文结构层次) 二、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部分:
1、抽一小组朗读
2、问:
A、此段写的什么内容? 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B、作者怎样提出这个论题的?
作者对西方教育的了解,与从 父亲中国教育长大、自己受中国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影响对比 提出这个论题。
二)分析第二部分
1、指名读2——5自然段。
口答,回想课文结构
朗读
独立思考
举手回答
- 76 -
2、启发理解:
A、此部分写的什么? 中国教育的弊端。
B、作者是怎样指出中国教育弊端的?
首先指出“四书”中《大 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然后解释这两个词,指出就是现代的实验。 C、用“格物致知”来衡量,中国教育的弊端在哪? 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D、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传统教育目的:不是寻求知识,则是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E、作者这样说有什么依据?
举王明阳的事例,并指出:他不是格物,是在格“自己”。这是儒家传统思想。
三)分析第三部分
1、抽五个同学接力读课文
2、分析第一层:(6——10)段
A、此层写的什么?
指出“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B、作者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先论述“实验不是消极的过程,是积极、有计划的过程”,其次论述“具体细致的计划,需要眼光、勇气和毅力”
3、分析第二层(11、12段)
A、此层写什么?
以自己亲身经历指出轻视实验、不愿动手是无法取得学术上的进展的。
B、思考: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一点的?
先指出传统教育对中国学生的消极影响,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然后以自己初到美国时只知道埋头读书而不能应付一切的经历来证明,得出自己的悟到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小结:此段分别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中国学生“在都偏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这几个方面而论述,用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年“不知吃了多少苦”的经历来证明,论证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四)分析第四部分
1、齐读该部分(13)段
2、思考:
此段写什么? 希望实验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
首句承上启下,指出: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学术中不可少,在今天世界中不可少”,接下来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世界环境两方面论述, 最后,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一、寻求真理的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二:探索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最后,作者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对中国年轻一代的良好愿望。
读、听,体会内容
读
讨论回答
看书后回答
从文中概括回答
看书回答
同桌讨论回答
讨论归纳
看书自己归纳
小组讨论回答
- 76 -
小结:在一般教育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
的实验精神。同学们也应该自觉地培养自
己的动手能力。
三、总结课文
1、中心思想
本文作者以一个科学家的身分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世界上的未知领域。
2、写作特点:
①语言通俗易懂,使听众易接受。
②作者善于运用生动的事例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四、作业: 完成练习册
五、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针对对象:中国学生
提出“格物”和“致知”
传统教育
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消极观察
对“格物”“致知”的态度 有选择 有计划
积极探索 有目标 有眼光
有勇气 有毅力
偏向理论(抽象思维)
联系现状
轻视实验(不愿动手)
“格物”“致知”
总结全文
发出号召,提出希望
浏览全文,每人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教学反思:
14、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基础知识,准确认读掌握文中生字词
2、了解文中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3、理清演讲的思路
4、理解演讲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导入课文——通过问题,让学生感知课文,最后用点拨法,划读法,
讨论法,诵读法等对课文进行深入探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美国民权的局限性,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76 -
2、学习作者不畏强权,愈挫愈勇,为了理想永不言败的精神,
感受其人格魅力。
学习重点: 1、理清作者演讲思路。
2、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演讲词的感染力所在。
3、分析文中排比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品味文中蕴有深
意的语句。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演讲词的感染力所在。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963年8月28日,一位30多岁的黑人牧师被众多黑人簇拥着,
站在林肯纪念堂石阶上说:“今天,我高兴地同大家一起,参加 这次将成为我国历史上为了争取自由而举行的最伟大的示威集会……”40年来,他的声音不仅响彻美国,而且传遍了世界,一直
鼓舞着为了人权而不懈奋斗的勇士。今天,我们就来聆听这个世
界上最著名的演讲。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查工具书,正音、字,释词。
四、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怎样热情洋溢地盛赞《解放黑奴宣言》的? 连续用了三个比喻
2、作者指出在《宣言》发表一百年之后 的今天,美国仍然存在什么样的严峻现实?
3、今天来参加集会的目的是什么?
4、作者认为黑人在争取权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采用什么原则?
5、作者有些什么样的梦想?
6、演讲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7、你认为这篇演讲词打动人的原因是什么?
8、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一部份(1——2):以深情优美之句盛赞《解放宣言》给黑人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二部分(3——9):讲述集会目的,劝说黑人斗争注意策略。
三部分(10——23):深情表达自己的梦想。
中心:希望黑人能真正的获得解放、实现自由平等的梦想。
五、小结:
这篇演讲词充满真情,顺应时代,代表大众心声,危急关头,
讲民所不敢讲,是演讲的生命之源。所以很打动人心。另外
听,增强对作者的理解
读
在小组内解决。
小组讨论,在文中画出
在文中标示
思考划分此次
讨论分析
概括归纳
- 76 -
作者善用各种修辞,使这篇演讲词充满文采。也吸引人。
六、作业:语文练习册。
七、板书:
赞:《解放宣言》(比喻)——热情洋溢
批:开空头支票——同情忧愤
兑现诺言(比喻)
陈:集会目的 慷慨激昂
提醒美国,现实严峻
劝:注意策略:有信心、要期待——语重心长
表:心中梦想:真正的解放,自由平等(中心)——充满理想
或:
原因:黑人仍然没有平等、自由
目的:美国必须兑现诺言
方式:义愤填膺,但又要和平斗争
决心:只要黑人仍受歧视,我们就不会满足。
理想:我梦想有一天,让自由之声响彻美国
教学反思:
15、 《最后一次演讲》
教学目的
一、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二、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三、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讲演词,可采取课前预习,课堂朗读,讨论,课后练习,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文体特点。
二、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要让学生体会本文口语的特点和语言的感情色彩。
三、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四、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口语的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领会闻先生为真理、正义献身的伟大革命精神;感叹句和修辞方法(设问、反问、重复)的运用。
学习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76 -
一、导入新课、解题: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板书课题及作者)。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题注,准备回答问题。
(在引导学生阅读题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介绍时代背景)。
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可联系曲啸、蔡朝东的讲演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加以说明)
二、教师范读。
提示:注意体味讲演的气势与感情,画出表达强烈感情的语句。
三、整体感知
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3.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
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6.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表达——自己的决心: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
7.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明确: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建设四化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惕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立志成才,献身四化,这样才能无愧于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争、光荣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
四、深入阅读
(一)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讲演词有什么特色?
了解
自读课文
正音
看注释交流资料
小组讨论
在书上勾划
各抒己见
归纳
- 76 -
讨论提示: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这样的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呢?
讨论提示:
1.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的话,语气和措词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
2.在讲演中,作者使用了较多的感汉句、设问句和反问句,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找出几个感叹句并改为陈述句。比较表达效果。
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二)请着重读本文第1、2段,体会一下它跟一般文章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明确:口语又叫口头语,是大多数人日常交际时口头使用的语言,它的特点是词汇大众化,句式简短,少用关联词语。
五、积累迁移:
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武力征服中国失败后,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的妄想,以“我们这一代人的回答”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总结
教学反思:
写作——写一篇演讲词
一、 演讲词的写作要求
1明确主旨,突出中心
一次演讲的内容可能很多,但必须有明确的主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旗帜鲜明,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我们同学进行的演讲一般较简短,最好能确定单一的主旨,做到集中而鲜明。
2合理结构,科学组合 演讲词结构的基本要求是协调和谐。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
开头:演讲词的开头通常是对听众的呼语和开场白。呼语要得体。在班里演讲要写上“老师(们)”“同学们”等称呼。如果是在国际场合中演讲,则要尊重习惯,用“女士们,先生们”。
正文:演讲词的正文是主干部分,要写得丰满充实。这一部分的写作大体同于议论文,但语言要注意口语化。
结尾:这是演讲的结束语部分,应当简短有力,就像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一文;有时也可以激情洋溢,激励听众,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结尾部分。
3情理交融,语言生动。
在演讲词写作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情”、“理”二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演讲成功的基石。因此,在写作中能否做到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是决定演讲成败的关键。
一篇演讲词的优劣,还取决于语言文字的功夫。好的演讲词,语言既富有逻辑性,又生动感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演讲者的观点。
二、关于本次写作指导设计的简要示例
1导入
师:读了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我也想到了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学生做一番动情的描述。)同学们,你们心中各有什么样的梦想呢?请说一说,大家一起分享。
2过程展开
鼓励每个学生都能谈一谈自己的梦想。
3写作指导
师:刚才大家谈得很好,那么,我们如果把刚才自己谈的梦想写成演讲词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 76 -
(引导学生回忆几篇课文的优点,达成写作共识。)
4布置写作任务。
第五单元
16、南京大屠杀(课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
2.理解课文,了解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与本课的独特风格。
3.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
4.准确认读生难字词,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观看影片,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明确人生方向,发奋图强。,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体会文章的内容编排设计以及用史料为证表达自己态度的方法。
3.把握报告文学的特点和整体风格。
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的内容编排设计以及用史料为证表达自己态度的方法。
2.把握报告文学整体风格。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介绍报告文学的特点(板书)
新闻性:真实,准确,时效
文学性:性格刻划、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细节铺陈
政论性:水平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标题:吸引力和震撼力;概括力和气魄
开头:生动逼真的生活场面;制造悬念,引发主题
二.1.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展示相关图片。
2.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日军侵华史、抗日战争的了解和认识。
三。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结构
四.小结本节内容
五 。作业:熟读课文
了解
观看影片
谈感受
读课文
第二课时
- 76 -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由题目导入
提问1:课题中有“屠杀”两字,通读全文,从文章内容上给“屠杀”下个定义。
提问2:“屠杀”可解释为“大批大批地残杀”,为什么在“屠杀”前要再加上个“大”字?
二、细读文章,归纳“大屠杀”案件
1.(列表)归纳“大屠杀”案件。
2.明确:“大”说明南京大屠杀人数之多,屠杀的残忍度之烈。日本军国主义残杀中国人民不分对象,尼姑、平民、军人甚至妇女儿童。说明他们以杀人为目的,想要亡我中国。
三、感悟文章议论部分,明确作者写作目的
1、思考:日本在中国实行屠杀政策并非始于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亡我之心由来已久(东北三省、上海、河北、南昌都在37年前发生过类似的屠杀事件),作者为什么要选南京大屠杀作为这篇报告文学的题材呢?
2.、带着这个问题散读课文第三部分。(重点品读“作为历史的回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等句)
明确:国土如此之小的日本野心极大,妄图将中国灭亡,“南京”是中国当时的首都,显然日本军国主义是要“杀一儆百”,其野蛮和残暴程度可见一斑。
3、思考:日本军国主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野心来吞并中国,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灾难?
明确:因为当时中国太落后了,综合国力不强,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增强国力。——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四、感悟作者隐于文字背后的情感
提问:最后一部分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爱憎之情溢于言表,一篇好文章通常作者都会将自己的情感隐藏于文字中,比如“风景秀丽的燕子矶”这句,作者为什么要在叙述“燕子矶大屠杀”加上这句话呢?
明确:1、美丽的地方却成了屠宰场,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日军的残暴,中国人民的无辜。
回答
读课文
理解
体会
感悟
- 76 -
2、如今的燕子矶依然秀丽,但它却时刻提醒着人们不应该忘记在这片土地上曾有过的血腥屠杀,亡灵们的哀号,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更不要让这段悲剧再一次重演。
五、回家作业
类似“风景秀丽的燕子矶”这样将作者情感隐于文字中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回家后
找出一两句,说说它们分别隐含了作者什么思想,有什么作用?
教学反思:
17、寻找时传祥(课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味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
3.体会“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实中显机锋”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比较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时传祥的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并把它带到学习,生活中去。
教学重难点: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时传祥,20世纪50年代著名劳模,一个名闻天下的掏粪工人,一个曾与国家主席握过手的“背粪的”,一个在动荡年月最终惨遭迫害精神失常而死的“工贼”,一个现代人茫然无知的“过时人物”。作者为什么在现代要写这个人物?而且还用“寻找”这个词?
二。整体感知
L疏通字词
诚挚 黯然 人海茫茫 人事沧桑
2.阅读全文,了解文体特点以及写作背景。
①这是一篇人物通讯,属于新闻作品。
新闻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消息或时事报道,更注重时间的及时、事件的突发;通讯、报告文学更看重事件的本质与升华。
②这篇通讯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
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如何理解“重访精神高原”活动?
明确:“精神高原”形象地比喻高尚的精神特质,“重访”
了解
识记
回顾
了解
- 76 -
蕴含着重新发掘曾经辉煌过、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劳模精神。当然,时隔多年以后再来写他们,必须赋予其新的内容,也有其新的目的。阅读文章时,要仔细体会这一点。
3.阅读全文,明确整体感知要求。
(1)本文报道了时传祥怎样的经历、遭遇?
(2)全文三个部分各侧重于介绍哪个方面?
(3)时传祥具有怎样的精神?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4.学生白读课文,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学生从课文提取信息,结合要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5.教师评点归纳:
时传祥,曾经因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正直本分而成为劳模,国家主席与掏粪工人诚挚的握手掀起了“掏粪热”,掏粪也因为劳模成了光荣的劳动,时代凸现了时传祥。一场名叫“文化”的“革命”刮起的狂飙,毁掉了共和国的主席,也毁掉了一个掏粪工人,时代摧毁了时传祥。
课文第一部分以散文诗一样的语言,交待了整篇通讯的历史背景材料,为后文详细介绍人物命运营造环境背景。第二部分用具体事例侧重写时传祥的敬业、实在。第三部分侧重写时传祥的正直本分,并通过时传祥家人及“挺有身份的人毗:”的话,说明时代呼唤时传祥精神。
时传祥精神可概括为:敬业、实在,正直、本分。
三。探究活动
研讨作者在这篇通讯中表达的思想。
1.启发引导:课题“寻找时传祥”中为什么用“寻找”一词?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明确:“寻找”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本分;二是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虽然有入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却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
2.启发引导:作为人物通讯,该文应该全面具体记叙时传祥的经历、事迹、影响等,但时隔多年,继续写这些在现代人心目中早已过时”的人物,写什么,怎么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寻找一个切入点,颇费思考。这篇文章是一篇人物通讯,但已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人物通讯。请结合“重访精神高原”活动,思考作者重拾老话题的用意。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点归纳:这篇通讯开掘了一个深邃的思想和重大的主题,即今天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时代是应该变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待人的道理不该变;现今社会,仍然需要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的人,实实在在于活,本本分分做人。
3、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我们现在是否需要时传祥精神?应该怎样体现时传祥精神?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当评点。)
四。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与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寻找时传祥
人物通讯
时传祥精神——正直、敬业、实在、本分
读课文 回答
讨论
明确
谈体会
- 76 -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回顾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从感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入手,领会这篇新闻作品的丰厚内涵和重大主题。作者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寻找了一个切人点,发掘时传祥身上的劳模精神,揭示出这种劳模精神在现在仍然闪烁着时代光芒,突出“重访精神高原”活动的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具体感知
1.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这一部分的行文特点及作者意图。
(学生朗读讨论,发表意见,教师引导、点评。)
明确:这一部分首先点明时间及事件,没有具体叙写事件,只是用抒情的语言为后文详细介绍人物命运营造环境背景。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向读者传递的主要信息是:一场名叫“文化”的“革命”刮起的狂飙,毁掉了一个掏粪工人,也毁掉了共和国主席,更毁掉了我们做人的良知。这是我国一段痛苦的、人
鬼颠倒的时代,人们曾经崇敬的人物一下子成为惨遭迫害的对象,人们曾有的信仰、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均受到严重的冲击,有人迷失了,精神家园动荡不安。虽然这些冤案都已平反昭雪,然而人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建仍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作者在“重访精神高原”中深感主题的重大,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报道一个劳模的事迹,而是对当今社会应该有怎样的做人观念的反思。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在通讯的开始就以沉重的笔调揭示人物的命运,既有极强的震撼力,又启发读者深刻的反思,起笔凝重,感情强烈。与一般的人物通讯相比,其主题的开掘更为深刻。
2.“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特征。本文写于时隔几十年的九十年代,作者对当时的情形已经无法直接描述,那么他如何遵循这一原则的呢?
(请学生研读二、三两部分,分析讨沦,发表见解。教师引导评点。)
明确:只有靠采访知情人,才能写出时传祥当年的事情。
第二部分用具体事例侧重写时传祥的敬业、实在。先总写“面”上的情况,每天每年怎样干活:每天掏粪,背粪的总重量得有五吨;十七八年,没有节假日,右肩磨出了巴掌大一块又黑又硬的老茧。再选写两个典型事例,一是为耿大爷家从厕坑捞砖、洗砖、垒墙、清厕的事;二是写了运粪改用汽车后,时传祥带领工友们自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例子。
第三部分主要写了时传祥在文革动荡年月正直为人、待人的事,其中还以插叙的形式写了五六十年代成为全国著名劳模后,回乡仍坚持扫村里大道的事,突出时传祥做人一贯的本分、正直。
这篇通讯通篇追求一种平静的形式和格调,叙写时传祥的事迹时,始终注意用知情人的陈述来表达,十分注意“用事实说话”。作者几乎没有用什么形容词,更没有作者的主观议论,只是用记者采访的人物陈述及其评论,让读者充分体会通讯真实性的特点,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
3.本文想要表达的主题是通过叙写劳模时传祥的事迹,揭示当今人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说明时代需要时传祥精神。那么,作者是如何将五六十年代的劳模事迹与现代人的思想结合起来的?
(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找到有关语言,揣摩作者开掘主题的思路,发表自己的观点)
读课文
讨论
理解主题
- 76 -
教师引导点评:
通讯开头异峰突起,给人以历史纵深感。作者以散文诗的语言,揭示丁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时隔多年旧事重提,引人反思。然后写记者采访时,中学生漠然无知,老师傅惊讶激动,更 是含义深刻。对往事的回忆,引起老人们的愤愤:“嘿!现如今叫什么?谁还理会个背粪的……”在后来的采访中,大凡了解些时传祥的,谈话多是这么“转折”的……作者虽然未对此作何评论,但他的思想倾向是明确的。结尾含蓄,“写时传祥”遭人嗤笑,这本身就说明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而“后来其中一人单独”对记者表示了对时传祥精神的渴望与向往,这是一种更深刻、更耐人寻味的对主题的深化,是对今天人们内心仍存美好的一种肯定。
作者追求一种十分平实、十分朴素的风格,然而,透过字里行间,作品所体现出的情感是热烈而鲜明的,这是因为作者将自己激动的情感和理性的思考都隐藏在一种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的客观叙述之中。惟其如此,读者通过作品所受到的启发是强烈而又深刻的,这与现在的一些虚张声势、情感虚假的报道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引发当代人的深层思考。
三。总结全文
1.内涵丰厚,主题深刻
时代是应该变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待人的道理不该变;现今社会,仍然需要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实在在于活,本本分分做人。
2.客观真实,布局严整
以事实说话。
3,风格质朴,情感强烈
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实中显机锋。
四。布置作业
结合“思考与练习三”,写一篇人物通讯,向同学介绍自己周围具有的时传祥精神的某一人,注意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
板书设计
寻找时传祥
内涵丰厚,主题深刻
客观真实,布局严整以事实说话
风格质朴,情感强烈于朴素中见奇崛
于平实中显机锋
把握特点
教学反思:
18、阿炳在1950(课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阿炳坎坷的一生;
2、了解其代表作《二泉映月》的形成及其在音乐界的影响;
3、掌握电视专题片(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朗读 讨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阿炳的创作经历,学习他的创作精神。
- 76 -
教学重点:了解其《二泉映月》的形成及其在音乐界的影响;
掌握电视专题片(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 : 掌握电视专题片(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
播放《二泉映月》的录音带,让学生欣赏。由此而引出阿炳,并板书课题。
二、简单介绍阿炳及《二泉映月》。
1.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东亭人。当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号雪梅)之子。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1914年,华雪梅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与堂兄华伯阳轮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后由于经营不善,阿炳又染上恶习,生活逐渐潦倒,在他34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完全荒弃音乐达三年之久,经过三天的练习,分两次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2、《二泉映月》:是一首用变奏、衍展手法写作的作品。开始有一个像是感怀、叹息般的引子,几小节后出现的主题具有感慨万千的情绪。这个主题在全曲出现多次,随着旋律的发展,时而深沉,时而激扬,时而悲恻,时而傲然。激昂悲愤的语调,似乎倾吐了作者的屈辱和痛苦,诅咒了现实的残酷和社会的不平,同时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但又交织着疑问和伤感。
3、《二泉映月》的影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交响乐团演奏过(如美国的波士顿、
费城;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法国里昂等);有人说:如果贝多芬创造了西方音乐的《命运交响曲》,那么阿炳就创造了东方音乐的二胡《命运交响曲》;《二泉映月》是中国二胡比赛的必奏曲。
三、检查词语解释:
截然不同、高山仰止、千古绝唱、如痴如醉、昭君出塞。
四、文章分析:
1、《二泉映月》:此曲录完后,还没有名字。阿炳经常在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拉琴,所以命名《二泉映月》,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可说和内容无关。
2、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一)“1950年秋天——我们已无缘听到了”。为瞎子阿炳的演奏录音的缘由,
并介绍了他的艺术生涯和坎坷人生。(倒叙、插叙;敢叛逆、有骨气)
了解 听音乐
了解阿炳的经历
理解 识记
读课文
- 76 -
(二)“1950年2月——催第(瞎子阿炳的妻子)也随之而去”。详写为阿炳录
音的经过,略写录音三个月后饱经沧桑的阿炳即吐血病故。
(三)“这六首被抢录下的乐曲成了阿炳的绝唱——末尾”。写抢救《二泉映月》的经过和意义,并说明的影响。(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曲目)
3、文体特点:本文可视为报告文学。
4、写作特点:(结合内容分析)
①解说词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和说明。
②多个人、多角度和多层面地叙事。
③声画合一:将解说词与人物同期声结合起来叙事写人。
④有别于一般的新闻报道,通过介绍和评述,揭示和升华事件的本质。
四、小结:
1、阿炳坎坷的一生创作了《二泉映月》;
2、电视专题片(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五、练习:
课后练习:(三)
六、作业:
1、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为什么能够闻名于世并保存下来?说出其原因。
(应根据写作特点④来回答)
2、小作文:为阿炳写100个字左右的小传
把握文章结构
了解
教学反思:
20、滑铁卢之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培养科学的思辨能力;
2、学习本文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继续体会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两重特征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阅读 讨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这次著名战争的的宏大场面,学习战斗精神。
教学重点:本文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征的特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影片《辽沈战役》中“锦州之战”片断,上课后便即关闭,由此导入新课:
- 76 -
同学们,刚才大家看了《辽沈战役》的片断,影片中展示的战争场面之惨烈,规模之宏伟是在以前的国内战争影片中少见的。我们知道,锦州之战的胜利,对于辽沈战役的胜利,进而对于三大战役的胜利是非常关键的。一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影响到一个阶级或者一个朝代的兴衰,这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是不胜枚举的,滑铁卢之战即是一例。
滑铁卢之战是世界军事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这一战役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政治生命,也从战术、战略的角度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阅读茨威格的这篇文章,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的笔,用历史回望者的眼光审视这个影响整个欧洲历史进程的伟大战役。今天我们来阅读这篇精彩的报告文学,看看茨威格是如何再现战争的惨烈之景的,看看茨威格是如何评判这场战争的。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
(1)关于拿破仑的事迹;
(2)滑铁卢之战的背景;
(3)滑铁卢之战对法国、对欧洲甚至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掌握下列相关词语的意义:
仓皇 (cān g huáng) 拘泥 (jū) 怯懦(qi è nuò) 扣人心弦 疲惫(p í bèi) 惟命是从 优柔寡断 孤注一掷
3、请几名学生分别归纳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教师加以引导、补充,明确:略(见《教师用书》第200—201页)
4、讨论问题:作者认为滑铁卢之战,拿破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是怎样认为的?
学生结合课文,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作者认为“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这种认为偶然性决定战争胜负的看法不尽全面,滑铁卢一仗固然对拿破仑的失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绝不是原因的全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看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过分夸大偶然性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偶然性”在人物和事件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格鲁希考虑的一秒钟及其做出的错误决策,显然加速了拿破仑的败局,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改变世界历史走向的作用。
5、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整体感知作品的特点:
引导学生从线索、构思组材、剪裁技巧等三方面了解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
(1)叙事线索明晰:时间和人物两条线索交织;
(2)构思组材上,关键人物(格鲁希)突出,双方首领急切盼望援军,侧面烘托,引出格鲁希,格鲁希错误决策以及坚持错误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的直接描写,充分表达了主题。
(3)剪裁技巧上切入点准确:以决定性的一秒钟为突破口,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宏大的战争场面跃然纸上。
三、课堂小结
评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多方面能力。
四、布置作业
精读本文,体会文章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板书设计
滑铁卢之战(报告文学)
听讲 了解
交流
识记
讨论
理清思路
理解主题
- 76 -
[奥地利] 茨威格
叙事线索 时间 人物
构思组材 关键人物突出
剪裁技巧 切入点准确(决定性的一秒钟)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主备人教案
执教人 修改方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回顾前课导入新课
二、具体感知
结合练习一分析本文全场景的勾勒与关键细部的刻画相结合的特点。
1、问:全场景勾勒的部分有哪些,关键细部的刻画的部分有哪些?
明确:“滑铁卢的上午”和“滑铁卢的下午”两个部分属于全场景式的勾勒,“格鲁希的错误”、“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属于关键细部的特写镜头,“决战”、“尾声”则属于这两种写法的交替使用。
2、分析全场景式的勾勒部分。
明确:“滑铁卢的上午”中大场景描写较多,其中对拿破仑检阅的大场景描写尤为出色,在“滑铁卢的下午”中拿破仑军队向威灵顿的高地发起冲锋的场景描写也较为出色。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两部分。
3、分析关键细部的特写镜头。
明确:“尾声”部分“上午试点中,总参谋部的一个军官……………用军刀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军官需要“扶”才能下马,格鲁希用刀支撑颤抖的身体,刻画败军败将入木三分。
4、请学生谈谈自己最欣赏哪一部分的描写,结合文字谈谈理由。
明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应该给予鼓励。
三、课堂小结
1、经过刚才的讲述,我们对报告文学兼有新闻与文学的双重特征的特点有了直接的认识。新闻讲究真实性,这篇报告文学依据史料,真实再现滑铁卢战役的过程,充分展示重大历史事件的丰富内涵及深远意义。同时报告文学不仅要事实确凿,还要富有文学性的特征,即通过适当的联想、剪裁、描写,使之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这篇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极强,作者以生动的文笔,高超的剪裁技巧,细腻的心理描摹,将读者带入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再加以恰当的评论,深刻地揭示作者对战争胜负原因的分析,颇有见地,对读者也有启发。
2、本文的写作特点
(1)渲染气氛恰当
(2)工笔描写细腻
(3)场面勾勒宏大
(4)心里描摹准确
(5)穿插评论深刻
3、简介作者(打出作者图片及介绍投影)
讨论
听讲
理解
做笔记
- 76 -
四、布置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滑铁卢之战(报告文学)
[奥地利] 茨威格
新闻性 真实
渲染气氛恰当
工笔描写细腻
文学性 场面勾勒宏大
心里描摹准确
穿插评论深刻
了解
教学反思:
写作
写一篇小通讯
写作内容:
就本学期你参加的某项社会实践活动,或就你了解的某一位人物的实迹,写一篇小通讯。
写作要求:
1.内容真实,让事实说话,不要虚伪。
2.材料取舍要紧扣主题,所用材料要认真核实。
3.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主题要有一定得现实意义。
4.叙述中可以穿插议论和抒情,议论要有自己的见解。
写作课时:一课时 自由写作
-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