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
《
左传
·
宣公二年
》
1、灵:谥号。《逸周书·谥法》郑樵《通志》均有记载,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用一些固定的字,赋予特定的涵义,用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
表扬
经纬天地曰
文
,布义行刚曰
景
,威强叡德曰
武
,柔质慈民曰
惠
,圣闻周达曰
昭
,圣善闻周曰
宣
,行义悦民曰
元
,安民立政曰
成
,布刚治纪曰
平
,照临四方曰
明
,辟土服远曰
桓
,聪明睿知曰
献
, 温柔好乐曰
康
,布德执义曰
穆
,
批评
乱而不损曰
灵
,好内远礼曰
炀
,杀戳无辜曰
厉
,
同情
恭仁短折曰
哀
,在国遭忧曰
愍
,慈仁短折曰
怀
,用两三字:魏安厘王、赵孝成王。后世谥号除皇帝外,多用二字:忠武侯(孔明),文忠公(欧阳修),武穆王(岳飞)、文正公(范仲淹)。
晋灵公不君
《
左传
·
宣公二年
》
《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
第
一部
叙事详尽的
编年体的
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春秋》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qì)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通避bì】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lǐn)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shèng),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左传》
《
春秋
》
关于“晋灵公不君”的记载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
春秋
·
宣公二年
》
一读课文:
读准字音,特别注意本文通假字较多
找出主要人物
宰夫
胹
熊
蹯
不熟
使
鉏麑
贼之
舍
于
翳
桑
寘
诸
橐
以与之
亡不越
竟
为
法受恶
寘
诸
畚
公
嗾
夫
獒
焉
而为之
箪
食与肉
倒
戟
以御公徒
自
诒伊戚
二
读课文
,分析第一段
写赵盾、士季对晋灵公无君道的行为进行进谏。
晋灵公不
君
。厚敛
以
雕
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
辟
丸也。宰夫胹熊蹯不
熟
,杀之,寘
诸
畚,使妇人载
以
过朝。赵盾、士季见
其
手,问
其
故
,
而
患
之。将谏,士季曰:“
谏而不入
,则
莫之继也
。会
请
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
而后视之
。曰:“吾知
所过
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
靡
不有
初
,鲜克有终。’夫
如是
,则能补过者
鲜
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
固
也,岂惟群臣
赖
之。又曰:‘
袞
职有
阙
,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
袞
不废矣。”
三
读
课文,分析第二段
本段写赵盾骤谏,晋灵公要暗杀赵盾。
犹
不改。
宣
子
骤
谏
,
公
患
之,使鉏麑
贼
之。晨往,寝门
辟
矣
,
盛服将
朝
。
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
主
也。贼民之主,不忠;
齐
君之命,不信。有一
于
此,不如死也。”
触
槐而死。
四
读
课文,分析第三段
写晋灵公摆酒诱杀赵盾。
秋九月,晋侯
饮
赵盾酒,伏
甲
,
将攻之。
其右
提弥明知之,
趋登
,
曰:“臣侍君宴,
过
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
嗾
夫
獒
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
虽
猛
何为
!”斗
且
出。提弥明
死
之。
五读
课文,分析第四段
初,宣子
田
于首山,
舍
于翳桑。见灵辄饿,问
其
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
之,
舍
其半。问之,曰:“
宦
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
近焉,
请以遗之
。”使
尽之
,而
为
之箪食与肉,寘
诸
橐
以
与之。既而
与为
公介,倒戟
以御
公徒,而
免
之。
问何故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
亡
也。
写灵辄报恩,赵盾死里逃生。
二、讲解课文,分析第五段
复——返回。
弑——古代臣杀君、子杀父叫弑。
不然——不是这样,不对。然:代词。
竟——同“境”,指晋国国境。
讨——讨伐。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由于我对国家的怀恋,结果给自己招来了忧伤。
书法——记事的原则。
受恶——指蒙受弑君的恶名。
写晋灵公被杀,赵盾蒙冤。
翻 译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的山界就回来了。太史(董狐)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的。”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赵盾说:“唉!《诗经》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招来了忧患。’大概是说我吧!”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本段写晋灵公行为不符合君道被杀,赵盾听说后返国。孔子对赵盾表示惋惜感慨。表现了赵盾是个忠直之臣,对祖国一片赤诚。
三
、
思考
1、
晋灵公是个怎样的君主?文中哪里体现他不君?
2、
赵盾被誉为古之良大夫,为何又背上弑君的罪名?
晋赵盾
弑
其君
夷皋
。——《春秋》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四
、课文小结
本文通篇的中心人物是赵盾,写他的
忠心、正直
。虽然文字不多,但他的形象非常丰满。而且多是通过别人的行为和言语来反衬他光辉的形象。
然而从今天来看,我们更赞赏赵穿。晋灵公残害百姓和臣子、祸害国家,赵穿做得正确。赵盾也有时代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