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同步练习
一、注音
颛臾 ( ) 冉有( ) 虎兕( ) 社稷( )
近于费( ) 出于柙( ) 则将焉用彼相( )矣
二、通假字(找出并解释)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谁之过与
三、词类活用找出并写出意义和用法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四、古今异义 找出并写出古义和今义
①是社稷之臣也。
②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④亦去之
⑤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五、一词多义(实词)
1.是①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②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2.疾①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④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⑤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⑥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3.止①陈力就列,不能止者
②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4.见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②曹刿请见
③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④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⑤风吹草低见牛羊
⑥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5.过①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②过犹不及
③故尝与过宋将军
④是谁之过与
⑤无乃尔是过与
⑥且尔言过矣
六.重点虚词
1、于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②而谋动干伐于邦内。
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以①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②何以伐为?
③则修文德以来之。
七.句式积累
①是社稷之臣也。
②何以伐为?
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④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⑤无乃尔是过与?
⑥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八.名句填空①陈力就列, 。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② ,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③既来之, 。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④ ,五谷不分。 (《论语·荷藤丈人》)
⑤ , ;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九.翻译句子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④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参考答案:一、略 。二、 ① “与”通“欤”。 ②“与”通“欤”。 三、使动;“来”,使……来;“安”, 使……安 。 四、 ①是 古义:此;今义:与否反义。
② 家 古义: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 ③陈力 古义:施展;今义:陈列。④去 古义:离开;今义:到 ,往;⑤ 以为 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五、 1.是① 正确② 此 ③ 表判断2.疾①疾病②痛恨③快④痛苦⑤加强⑥嫉妒3.止①停止,指辞职 ②制止 阻止 ③只4.见 ①见到 ②接见 ③参见 ④被 ⑤通“现” ⑥见识5.过①经过 ②超过 ③拜访④错 ⑤责备 ⑥错六. 1、于①对②在③从2、以① 把 ②凭 ③表目的的连词 七.①判断句②宾语前置 ③介词结构后置 ④介词结构后置⑤宾语前置⑥省略句八.略 九. ①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②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 ③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④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