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节选
制作:inspiration
一,知人论世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
(
公元前
483
年
)
,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
(
公元前
402
年
)
,终年八十二岁。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
,
下启孟子
,
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一,知人论世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
(1330)
,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二.《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二.《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三.《
中庸
》
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
三.《
中庸
》
理论基础
因而
《
中庸
》
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四。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
(1)天道与人道合一
(
2)天性与人性合一
(3)理性与情感合一
(4)鬼神与圣人合一
(5)外内合一
五.
中庸具体内容
(1)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
。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人就能够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
(
2
)三达德
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
(
3
)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
《
尚书.尧典
》
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六.中庸的主要原则
(
1
)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
中庸
》
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
(
2
)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
3
)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七.课文注释(一)
(1)天命之谓性:天,自然界。命,令。性,指人性。意为:人性皆自然所赋予。
(2)率性之谓道:率,循。道,路,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生命准则。意指,人道当遵循人性之自然。
(3)修道之谓教:修,修养,品节。教,教化。意为,人能修人道以教化于人。
(4)戒慎乎其所不睹:戒慎,警戒谨慎。睹,看见。意为:君子对于做人的道理,虽不目睹,也要警惕谨慎。
(5)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见教材P37注解
(6)慎其独:独,人所不知而己所独处之地。指在一人独处时尤要谨慎。
(7)“喜怒哀乐”句:
见教材P37注解
(8)“发而皆中节”句:
见教材P37注解
(9)大本:天下万事万物之本源。朱熹云:“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
(10)位:安其所。育:遂其生。
七.课文注释(二)
(1)仲尼:孔子。
(2)中庸:朱熹注云:“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惟君子为能体之,小人反是。”中庸为儒家伦理准则,指为人处世应不偏不倚,不过不及。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3)时中:指喜怒哀乐时时中节。
(4)无忌惮:就是无所顾忌,无所禁忌。
七.课文注释(三)
(1)“子曰”句:子,指孔子。此句见《论语
雍也
》篇。原句为:“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鲜,少。
七.课文注释(四)
(1)道:指中庸之道。
(2)知:音zhì(智),指聪明有智慧的人。
(3)明,了解。
(4)不肖者:指品德不好的人。
七.课文注释(五)
(1)好学近乎知:勤心求学就能够接近智慧。
(2)努力行善就能够接近仁爱。
(3)知耻近乎勇: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敢。
ADD.(4)“知.仁.勇”被儒家认为是通行于天下的美德。
七.课文注释(六)
(1)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大凡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准则。为:动词(注意与虚词的区分),治理。经,常道,准则。
(2)亲亲也:亲爱亲人。前一“亲”为动词。
(3)体群臣也:体恤群臣。体:朱熹注:“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4)子庶民也:如父母待儿子般对待百姓。子,动词。庶民:平民,百姓。
(5)来百工也:招集百工。百工,指各种有手艺之人。
(6)柔远人也:以柔婉之道对待远方客人。柔:安抚,怀柔。
(7)怀诸侯也:安抚天下诸侯。
(8)修身则道立:修养自身,则做人有坚定之准则。
(9)不惑:不迷惑于理。
(10)不眩:不迷于事。
(11)劝:劝勉。
七.课文注释(七)
(1)诚者,天下道也:朱熹注云:”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言天道通行,四季昼夜,无一减差,最为诚实。可参见教材P37注18
(2)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注云:”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指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应该学自然之理,遵循自然之法则,真诚实在做人。
(3)不勉而中:指圣人不勉强而自能中节。
(4)择善而固执:选择好的行为,坚定地去做。
(5)“博学之”句:朱熹言:“此诚之之目也。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笃行,所以固执而为仁。利而行也。”博,多,各方面。审,仔细审察。慎,谨慎,不粗心。笃,诚笃,切实去做。
(6)弗能弗措也:弗,不。措,丢在一边,搁置。
(7)果能此道矣:果然能用这个方法去做。
你主动查阅过吗?
本文分别节选自《中庸》哪几章?
第1段文字:第一章(纲领)
第2段文字:第二章(知人)
第3段文字:第三章(正心)
第4段文字:第四章(正心)
第5.6.7段文字:第二十章(治国)
练习题
1.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命之谓
性
性:本性
B.
中
也者,天下知大本也 中:适合,符合
C.有弗学,学之弗能,弗
措
也 措:放下
D.子庶民。则百姓
劝
劝:受到勉励而勤奋努力
中(读阴声):不偏不
倚,不过无不及,一切
都按照“礼"的规定行事
注意这里的”中“与前面”中节“的中(读去声)的区别。
中(读去声)才指“符合,适合”。
练习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不勉
而
中 择善
而
固执之者也
B.喜怒哀乐
之
未发 中也者,天下
之
大本也
C.尊贤,
则
不惑 知斯三者,
则
知所以修身
D.恐惧
乎
其所不闻 莫见
乎
隐
A项:
就,连词并列,连词。
B项:
助词,不译,取独的,助词。 D项:于(在),介词;于(比),介词。 C项:“则”,就,连词。
练习题
3.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知道耻辱,才能发奋图强.富民兴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慎其独”要求人们加强道德自觉,谨慎地修养自己。“中和”讲的是中庸,指整个社会大家都心平气和,社会和自然界很和谐,
天下太平无事。
C.人人都有掌握中庸之道的可能,但必须下苦功.付出劳动代价,学笨鸟先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D.“时中”是说,中是处于变动不居之中。这就需要随时处中。君子有“中”的德行,而又随时处中,戒慎恐惧,所以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分析:“有所作为”应该改为“有所不为而有所为”。
A.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
有所作为。一个人如此,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只有知道耻辱,才能发
奋图强.富民兴邦,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庸》名言
1
、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
译文
】
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译文
】
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中庸》名言
4
、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
、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6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
译文
】
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中庸》名言
7
、 君子和而不流。
【
译文
】
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8
、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
译文
】
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9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DISCUSSION FORUM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么呢?
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
你认为“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HOMEWORK
利用课外时间自读《中庸》其他的篇章。
BYE-BYE